在我们生活中的音乐

2024-12-11

在我们生活中的音乐(精选8篇)

1.在我们生活中的音乐 篇一

应用文写作作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自古以来,就在人类信息传递、思想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应用文写作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更是越来越大,使用越来越频繁。大学生不仅要准备应对未来工作中写作各类文书如通知、通报、请示、报告、会议纪要、规章制度、计划、总结、调研报告、商品说明书、商品广告、营销推广计划(方案)、合同协议、自诉状、答辩状、慰问信、欢迎词、答谢词、告别词、求职信、竞聘词、述职报告等种种需要;以眼下来说,也要面临写作各类私人文书如日记、书信、邀请函、贺信、悼词、申请、借条、收据、投诉信、演讲词以及新兴电子网络文体如短信、博客等的现实需要。因此,大学生应掌握上述应用文写作基本技能,使其能够适应现实生活与未来岗位的需求,顺利融入社会、立足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一员。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 调查的目的

我们做这次调查是为了了解我们学校的学生对应用文的重视程度和研究应用文在我们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便于引导我们学生加强对应用文的重视,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调查的方式和内容

我们采用的是指定人物调查,通过被调查者回答问卷来获得数据。

(三) 调查对象

我们在电气系选择了30个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每个专业都有学生作为被调查者)男女的比例为3:2。

二、调查的结果分析

我们一共设置的7个问题,主要有以下3个问题供我们参考。

1,、“你知道应用文吗?”这个问题有100%的人选择了知道。因为在我们所调查的的人中都正在学习应用文写作。

2、“你平时常见的应用文有哪些?”选择“通知、请示”的人占20%因为通知和请示主要是老师或者当官干部在用,学生用的.比较少,所以只有少数的同学了解“通知和请示”选择“实习报告、求职文书、毕业论文、请假条”的人占60%因为这个是我们学习生活中所运用到的,所以大部分的同学了解这个。而剩下的20%学生知道应用还包括了规章制度、计划和合同。

3“你认为学习应用文写作对于学习及今后工作会有帮助吗?”选择“有帮助,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的”人占了72%说明应用文还是用很大的帮助的。只有28%的人选择了一点点帮助。没有人选择毫无帮助。

三、对于调查结果,我们做出的对策和建议。

1、在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作为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应用文写作,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我们必须学好应用文写作,提高我们的我们写作水平,者对于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

2、正如开篇所提,应用文体和应用写作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基于人类的需要而产生又为适应人类历史进展多方面的需要而不断的发展。我们要不断地发展就必须学好应用文写作。

3、在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多学多想多练,只有不断的熟练才能将应用文写作的能力提高,符合当今社会的要求。

4、大学中学习应用文,老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应用文的重要性,提起学生们的热情来学习应用文。只有学生和老师的配合才能使得学生能真正懂得应用文。

2.在我们生活中的音乐 篇二

关键词:小学,生活化,音乐教学,创新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 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大家的重视。音乐生活化教学模式主要重视学生与实际生活接触, 并通过感悟生活来解决音乐学习中的困难。因此, 教师要从实际生活出发,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为他们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情境, 实现音乐生活化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形成系统, 主要依靠感性思维进行学习, 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 通过语言和多媒体技术将音乐所描绘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他们深刻理解歌曲的内涵。例如, 《苗岭的早晨》展示了苗族山寨春意盎然的美丽风光, 《神奇的九寨》描绘了风景如画的九寨沟景色, 《我的家在日喀则》描绘了日喀则独一无二的美景。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 让学生充分感受乐曲, 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获得心灵的满足。

每一首歌曲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如《草原小姐妹》《共同拥有一个家》《感恩的心》等。无论是蒙古小姐妹保护集体羊群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 孩子关爱被遗弃“布娃娃”的故事, 还是失语失聪的小女孩和妈妈相依为命的故事, 都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这些歌曲触动了学生的灵魂, 使他们深受感动。音乐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乐曲背后的故事, 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情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 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音乐的深刻内涵。情境的创设还要与生活相联系, 使学生由生活联想到音乐。只要学生留心, 生活中处处有音乐, 音乐也会反作用于生活, 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 二者相辅相成。

二、借助平凡, 开启大众音乐模式

音乐并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 教师发现, 那些贴近生活、朗朗上口的音乐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例如, 《吉祥三宝》原本只是一首家庭自娱自乐的歌曲, 在中央电视台2006 年春节联欢晚会播出后迅速流传开来, 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歌曲的创作灵感源于女儿天真的问话, 问答式的歌词简单精巧、朗朗上口, 生活气息十分浓郁。父亲、母亲和女儿三人对唱与重唱的表演形式新颖别致。学生在学习这首歌曲时, 兴趣十足, 演唱时特别投入。大部分音乐都是面向普通群众的, 因此作曲家创作的音乐不要太难、太专业, 要贴近生活, 如果学生无法欣赏, 肯定不会得到他们的喜爱。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的电影插曲《左手右手》, 这首歌曲轻松活泼、励志而有生机。歌曲通过动感的旋律、充满正能量的歌词、演唱者们自信甜美的嗓音, 引导学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 唤起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团结的力量和珍贵的友谊。

音乐教学生活化, 不但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音乐的内涵, 而且增长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取得了双赢的局面。这种教学方式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因此音乐教学的生活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值得教师推崇。

三、设计游戏, 联系实际生活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 游戏与音乐相结合, 不但能使学生对音乐课程产生兴趣, 而且还能体验生活中的乐趣。游戏教学法是音乐教学的一种创新, 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音乐,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游戏教学具有灵活性、高参与度的优势, 教师授课时可以设计一些和实际生活相关的游戏、联系生活的游戏进行教学,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

发声练习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内容, 而传统的音乐发声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单纯讲解、学生模仿的方式, 这样的发声练习只是停留在记忆层面, 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致也不高。因此, 教师可以采用做游戏的方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程度。如发声练习中学习渐强、渐弱的相关知识时,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游戏:将玩具熊藏在某位学生的身后, 然后让另一位学生寻找, 其他学生会根据玩具熊的远近距离来给学生做出提示, 如果离得比较近则发出小的声音, 如果离得比较远则发出大的声音。游戏结束以后, 教师可以进行总结, 告诉学生刚才游戏中发出的声音, 就是声音的渐强和渐弱, 学生只要勤加练习, 就可以很快掌握发声的诀窍。这样的小游戏还有很多, 并且简单容易操作。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多设计一些小游戏, 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渲染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学习效率, 而且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四、结束语

音乐学习可以陶冶情操, 提高审美水平和品质,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 抽象的音乐知识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可以联系生活, 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的内涵, 进而增长他们的生活常识。

参考文献

[1]陆鹰.让小学音乐课趣味迭出[J].江西教育, 2015 (09) .

3.在我们生活中的音乐 篇三

【关键词】 音乐游戏;生活经验;一日生活;主动积极

幼儿时期是学习音乐的启蒙时期,也是关键时期。根据《指南》要求,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对音乐的感受力是培养幼儿音乐素质的基础,采用游戏化的方法组织音乐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激发兴趣,而且能有效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游戏化的音乐教育与常规培养

奥尔夫教学法明确指出:“教学的结果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教学过程。当老师给孩子某个任务的时候(即需要幼儿掌握某种知识时),他怎么做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是‘做的本身,要尽可能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方式、意愿做,这样才能学得主动,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幼儿爱玩是天性,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告诉我们音乐不是学而是玩出来的音乐,这正符合了幼儿的天性,让幼儿重在参与和感受,在游戏中学习,并加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它是自由的,富有创造性的,使每个幼儿都会对音乐感兴趣。

奥尔夫音乐教育显示出每个幼儿在活动中是主动积极地在参与,那么幼儿在主动积极参与过程中它的注意力会非常地集中,一直都在跟着音乐走,跟着游戏走,跟着老师走,慢慢幼儿养成习惯后,会大大加强幼儿的注意力、专注力、倾听能力,反之常规差班级幼儿的表现就是没有注意力,每个幼儿都只照顾自己的情绪,不顾其他人,整体班级表现出来的就是浮燥,情绪混乱。

二、游戏化生活化的音乐教育与一日环节紧密相连

1.与区域游戏的关系

曾经,我们在组织区域游戏时全靠老师扯着嗓子喊,特别是对于有些幼儿人数较多的幼儿园,而区域游戏是每天都会开展的,长期如此,老师会负担较重,我们就是属于这种幼儿园,于是,我们教研组通过商讨,尝试用音乐来代替老师的口令,比如我们改编了耳熟能详的《两只老虎》作为开始和收的音乐,且开始和收的歌词不一样,通过一两个星期的磨合,孩子们前一分钟不管在干什么只要听到“快来小宝贝快来小宝贝,来游戏来游戏,快快搬着小椅子,快快搬着小椅子,坐下来,坐下来…”孩子们就知道区域游戏时间到了,立马端着板凳唱着歌到中间集中,区域游戏结束也会有音乐,听到“快快整理,快快整理,时间到时间到,快快来到我这里,快快来到我这里,坐下来坐下来…”的音乐,孩子们就知道区域游戏时间结束了,他们会有序地整理材料、还区域卡,然后搬着椅子到中间集中。在后来的教研活动中,老师们都纷纷反应,区域游戏中用音乐当口令意义实在太重大了。

2.与餐前准备、餐后等待的关系

餐前准备时会擦洗餐桌,擦洗餐桌时老师会把平时的节奏练习与上专业课时涉及到的节奏类型画融进其中,有节奏地去擦试,幼儿在一旁出节奏,与老师一同游戏,孩子们对此环节非常感兴趣,此其一;其二,擦试后幼儿会等待着发碗筷及分饭,这段时间看似不长,其实一天天算下来,时间之长也是惊人的。我们都知道餐前需要安抚幼儿情绪,不要过于激动,不要与别的小朋友打闹,以防止进餐时过于兴奋,对幼儿身体有害,因此我园开始利用此时间段做稳定节奏的训练,七种稳定节奏的训练配以轻柔的爵士乐,让幼儿既训练了节奏,又欣赏了动听的音乐,最主要的是让幼儿情绪在音乐中稳定下来,为进餐做了一个良好的准备。

餐后谁吃的快,请到前面做音乐游戏,这样幼儿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音乐游戏之上,打闹的时间没有了,而一些原来吃的慢的幼儿也一改吃吃玩玩的坏习惯,用心的吃完后,赶紧去玩一会,否则,等所有幼儿都进餐完毕后,游戏就会停止,从此可以看出,孩子们的音乐教育无时无刻在进行着。这样幼儿的注意力及专注力也会不断地提高,常规培养也会见效许多。

3.与离园前十分钟的关系

下午一节课后,也就是幼儿离园前,开展利用身体动作玩音乐游戏的活动。孩子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人的身体动作可以这样尽情地体现出节奏快慢和声音高低的变化。当然,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孩子把自己对节奏及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如小马跑、乌龟爬、刮风、下雨、开飞机、打雷等都让孩子用手拍、脚跺、身体等动作来表现。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既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既发展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也让幼儿在尽情的表现中体验到快乐。再比如:中班上学期的音乐游戏《桃花朵朵开》,这个游戏来自于我们去年亲子音乐节,截取《桃花朵朵开》的副歌部分,大家手拉手转圈,唱到“桃花朵朵开”的“开”字就在身体不同的部位开出一朵花。这个游戏不光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还培养了孩子的控制力。

4.我们生活在共享时代作文 篇四

初春,鸟鸣。悠闲的周末是惬意,我和妈妈决定去“图书咖啡店”去享受午后时光的魅力。小区门口,几辆新颖的黄色单车闪现在我的眼中。为了体验一次“共享”单车,我们用手机注册了账号,扫了单车的二维码,“嗒!”黄色单车上的锁竟然自己打开了,我心中暗暗地思考:不愧是“共享”单车,还可以自动开锁,了不起!我和妈妈一起骑上单车。骑快了,午后的微风便迎面而来,微风中掺和着春天的信息:青草香,花香,湿润的泥土。这些信息是乘着城市中的微风传递的。我骑着单车,时不时细闻那风,细看那景,它们是我心中最美的仙境。到了咖啡店再回味自己的所闻,所看,所想,便让人身临其境,仿佛是来到了自己的记忆宫殿,世界永远停那几分钟。那年初春,我第一次亲身体验了“共享单车”这四个字,这平淡无奇的几个字让我感受到了不同的韵味。那年,我11岁。

秋日,车站。火车站的嘈杂使我心烦意乱,为了摆脱这样的“困境”,必须寻找一个清静之所。“前言后记”这店的门牌吸引了我,像是一个书店。我走了进去,然而它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书店,它是一个“共享”书店,我又一次见到了这个词—共享。我按照着方法,成功借阅了一本书。相比外面无数纷扰的车站,这家书店却是一股清流,仿佛这里就像仙境般,屏蔽了世外的嘈闹。我坐在木椅上,闻着店里的幽幽书香,不得不让人的心平静,去除杂念。这本书,这家店,无不给本无趣的等车时间,增添了几丝趣味。即使要上火车了,也可以带着这本书,直接到了另一个车站再归还。火车上,靠着车窗,看着景和书,这般融合,又给书多了一丝生命力,让人的思想更广阔。那年秋天,我第一次开启了“共享”学习的大门,凭着“共享”书店,让更多人感受学习的快乐,品味书上那一个个行如流水般的文字。

5.共享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作文 篇五

个人利益虽然听起来和遥远,但其实我们赚的工资就是个人利益,个人利益的如何使用取决于你个人。说白了,今天你发了工资,不管是买件衣服,买辆自行车都取决于你自己。但有些人对共享物品产生了不好的想法,他们认为只要把共享物品带回家就是自己的。殊不知,这个看似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举动,既让别人不方便,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麻烦。共享物品是公共财产,恶意私自占有它,会被刑事拘留的。其实,共享物品一开始就不是为了赚钱,它仅仅只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但有人却不是这样认为的。在许多小区里,有许多共享单车,这并没有稀奇之处,但在共享单车上却上了锁,而且许多车成了“残疾车”,要么少了个轮胎,要么链条没了,要么车胎没气了。

其实,我觉得我们应该思考一下,如果我们遇到的全是坏掉的共享单车会怎么样。我想如果有人这么思考的话,他就会好好对待共享单车。其实,社会缺少信任并不是很特别的事,但这是一件值得让人思考的事。社会缺少信任,让我们一直处于一个不确定因素中。早上,起床吃饭,如此一件平常的事,但你会想:我早饭吃得安不安全?一天下来,更是如此,这是一件细思极恐的事。

6.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感悟点滴 篇六

文/萧过儿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身在社会江湖打工的漂流人士,不经意间认识了好多和自己一样处境的人。同是走出学校,远离家乡的打工者,出门在外徒的就是挣钱,闯事业。人在社会,身不由己,为了梦想,四处奔波。哪里有工作,哪里就有我们这些外出打工者的足迹。大街上,小巷中,人来人往。身在一个陌生而又繁华的城市,仿佛自身只是一片飘叶,叶子飘到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的家。

金钱,那般诱人,为了它,要使出门在外的打工者们饱含多少辛酸之泪!我们现在挣钱,目的就是为了以后能有一个好质量的生活,人辛苦这一辈子,就是要徒个安乐,徒个如意,徒个幸福。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心中所想得到的,想拥有的,亲情、友情、爱情、没了钱,这些东西或许都要化为了乌有。我们出来挣钱,不是为了奢华炫耀,不是为了小赌豪赌,有了钱只是为了能让我们更好的去感受生活,感受大千世界所带来的美妙。我们还应懂得知足常乐。人在社会,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努力去做了,问心无愧了,就已经足够。而今我所想的:只要自己能扔掉贫困的担子,走向了小康,有自己心爱的人相依相伴,一起去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就是我所向往的了。钱不在多,知足,快乐就行。毕竟,有钱的人无止境之多,山外有青山,楼外有高楼,一味的去做攀比只会让自己永远都得不到快乐。有的时候,多了物欲上的,却少了心灵上的,要想保持平衡,就要学着适当的分配工作和作息时间,在忙碌的时候,多留给自己一点空间。

我们还在校园的时候,没见过社会是啥样,总以为自己在不久之后可以在社会中能够有所作为,然后回到家乡,让家乡的父老乡亲都看到,我有出息了。谢谢家乡养育了我,也谢谢老师们的辛勤培养,没有你们就没有了我的今天。如今来到社会才发现:社会并不是自己在学校时想的那么简单。社会风云,人心变幻莫测。太多的虚伪欺骗,太多的漂流奔波,太多的明争暗斗,太多的壮志难酬。这时才深刻感觉到,社会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所以我们就要调整好心态,学会在其中生存,学会去适应它并攻克它为我们带来的艰难险阻。以前的我们学的是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知识,自从踏入了社会,我们就必须努力去学习《社会》这本书。这本书,是活知识,是要我们用实际行动才能得到。行走在社会江湖的这些日子里,我总是喜欢埋怨社会的不公,可是当我快没有鞋子穿的时候,竟然有人没有脚!相比来说,我要幸运千百倍!人在社会,不要总是以抱怨的心来应对社会的风雨,勇敢的去闯吧!当你看到人生的彩虹时,再回想一下以前曾经走过的辛酸路,一切都是那么的欣然和洒脱!

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曾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以前的我们只能是听说社会如何好,如何不好。现在我们来体验了,也深深刻刻的感受到了。遇到的事情,遇到的挫折,我们是继续向前,是萎缩不前,还是要选择逃避?想在社会闯,就必须要学会品尝这些苦果,敢于品尝这些苦果。前石拦路,乐观者认为是进步的阶梯,悲观者却视为前进的阻碍。一些事情,只有勇于尝试了,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深浅,不敢尝试的人只能望而生畏,然后选择逃避。人在社会,想要战胜社会,先要战胜自己!

我们都要有目标,都想有作为,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就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既然选择了,就要去努力争取,不管最后是成功,还是失败。总喜欢跟自己定一个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经受了太多的苦和累。只是,心灵感觉充实了好多,感觉一切是在向自己想要朝的方向发展,苦点累点是难免的,心底却感觉充实了好多。不管结局会怎样,至少我没有做违心的事,因为我是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的。

人在社会,如果你觉得很疲惫,很疲惫,还是选择平平淡淡的生活为好。毕竟只身来到这个世界,就是要好好体验这个世界带来的美好。社会的江湖险恶,去日苦多。只有平淡的生活才不会让自己过于疲惫。在一些人看来,“平平淡淡才是真”就是淡泊名利,甘于过平凡的生活,不去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甚至有些安于平庸,不思进取的味道。其实,并不能完全这么说,社会的江湖,人鱼混杂,熙熙攘攘,在这茫茫人海中,人们过于争强好胜,尔虞我诈,谁对谁错,是是非非,为了能立足社会,甚至还得学会奉承,巴结达官贵人,完全失去了以往的自我。与其过这样的生活,还不如过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那远离喧嚣,远离纷争的生活;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返噗归真的那份恬静,自然。如果我的生活可以选择,我就要选择这样的!

时光在流逝,社会在发展,我们在成长。经历了一次次的艰难坎坷,我们失去了太多的青春年华。转瞬之间,时光飞逝,青春渐远。把握宝贵的青春年华,多做一些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毕竟,青春只是一个过渡,犹如东逝之水,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会老去。回首往日,必将会感慨万千,青春的年华是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要珍惜!最后就以《青春 》为题作为本篇结尾:

青春一支花,少壮日有崖。

匆匆度而过,悔悔无新家。

智者惜每刻,愚者虚年华。

7.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 篇七

关键词:生活情景,生活实际,探索,观察,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想方设法的为学生创设生活问题,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做到学以致。我从事数学教学多年,对如何让数学走进我们的生活,有几点的体会:

一、创造生活情景,帮助学生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已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成为了人类生活的工具。那么,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这就需要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如,设计创造性活动,或是选择生活中的材料等等,让学生亲自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能帮助学生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例如,行程应用题用列方程解答时,教师先组织学生进行有趣的表演。教师让两个学生站在教室前后两个黑板前,准备相对而行,教师喊“出发”,两个学生很快就撞在一起,教师立刻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学生这种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碰到一起就叫相遇。教师再让两个学生背对背地站好,一声令下,他们便向相反的方向走去,一直走到前后两个黑板前。教师又在黑板上画出他们行走的示意图,告诉大家这种运动叫做相背而行。教师再让两个学生从同一地点,一慢一快向相同方向前进,快的很快把慢的追上了。教室里以前那种紧张的学习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学生在活动中明白了行程应用题的概念。

二、引导观察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乐于去探索问题

数学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因此学生在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中,就应该回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去感受。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他们就能把数学中的抽象问题转化为形象问题,从而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出来,让学生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也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如观看运动会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事,我趁机让学生收集金牌的情,再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成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或扇形统计网。于是学生们踊跃去统计数,设计图形。下节课,学生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统计图。他们互相欣赏、交流,在快乐中体验着数学的价值,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体会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挖掘数学知识潜在的美,引导学生喜欢数学,乐于去探索数学。

三、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数学在生活的价值所在

联系生活实际,就是让学生感受数学,使他们懂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生活数学”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

如:有这样一道题目:某水池有一进水管,单独放水需20小时把空水池放满,有一出水管,单独放水需24小时放完整池水。问:同时打开进水管和放水管,几小时可以把水放满?这样的应用题,看起来与生活中没有联系。因为这一问题情境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存在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同时打开进水管和出水管来把水池注满,当我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讨论时,学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因为他们发现,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现象十分普遍,如:

(1)排队候场,不断来排队的人和不断进场的人,来排队的人多于进场的人,就会有等候的人。

(2)草场,不断生长的草和不断被吃掉的草。

(3)人体的新陈代谢。

(4)社会人口的增减,不断出生的人和不断死亡的人,出生的人多于死亡的人时,人口就增加,反之则感少。

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发现,在学生的理解里、进、出水管同时打开是表示有进有出的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对动态平衡意识的感悟,是一种多么有价值的数学体验。

又如,在设计《测量校园中旗杆和树木的高度》这一节课时,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测量工具独立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可行的测量方案;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进一步优化,独特且有较强应用和推广价值的测量方案评选出来,在全班同学中进行交流,然后由设计者对自己的方案的设计思路和可行性进行讲解论证。这一过程对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分析归纳能力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四、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新问题

初中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的生活经验,对大千世界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数学教师就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心,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从而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出示学生熟悉的徽标、蝴蝶等图形,让学生观察,探索一些图案中蕴涵的轴对称关系,引导学生讨论图形具有的性质,还可以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指导学生讨论飞机设计时为什么要采用轴对称?有何意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五、结束语

8.我们生活在上海 篇八

冷漠、物价高、压力大……

世博,让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再次成为全世界的关注焦点。

为什么我们对大城市里的生活多有抱怨,却又离不开这个地方?

10位读者为你亲口讲述她们在上海生活的美丽与哀愁,以及她们心中的better city,better life。

生活以大相径庭的各种形态降临在这座大都会的每个人身上,比起小城市来,这里的故事注定无法简单。几分美丽’又有几分哀愁?本次焦点策划,我们为你采访了10位生活在上海的女孩,她们中有人刚离开象牙塔走上社会。有人舍弃掉鸡肋工作开始实践自己的理想,有人的小事业已经有了起色……与此同时,我们还请来三年前在某个著名论坛上激起热烈反响的四格漫画《我在上海第一年》的插画师席滢,用她的笔触为我们呈现她们的梦想故事。对了,她也是我们的采访对象之一哦。

唐丹妮:请你续写服装的故事

上海人,15岁时随父母去美国生活,2007年回国。第一届真人秀“魔法天裁”全国第七名

有些东西一出现就会摄住你的灵魂,对我来说,服装就是这样一种近乎神性的感觉。所以接下来的故事就顺理成章了:我在美国学了服装营销,毕业后在Macy's百货做买手助理,觉得发挥余地太小。又回到上海为选秀节目“加油好男儿”做服装设计,再后来走到台前参加了“魔法天裁”,拿了个全国第七,现在,后魔法天栽时期的我,和朋友建立了自己的高街时装品牌Where What Who。

不得不提及我的搭档bono,他是位有着10年经验的时装咨询师,还是沪上知名乐队的前主唱。对于服装,我们有着共同的理念。我们都认定衣物是有生命的,是设计师个人经历和思想的延续,希望来店里的客人会真心喜爱它们,并将它们带走,由你来续写这些衣服的故事。

Love:上海是个大超市

把门店开在兴国路上多少有些私心。小时候家就在这条路上,现在在店里还经常能碰到那时的街坊邻居。我很喜欢上海的这种市井气息,充满了人情味。但与此同时,我也着迷于上海近乎“不近人情”的挑战性——它就像个大超市,应有尽有,没有能力的人,这一些都与你无关,而有能力,你就可以拿走想要的所有。

Hate:市民环保意识不够强烈

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不是很强烈,在外面上洗手间时经常会看到没有关紧的水龙头。

我心中的better city:

每个人保留自己的个性,有激情地去工作、去生活、去和不同的个性碰撞擦出火花。不要因为压力就辐射负面情绪给他人,整个城市的气场应该是积极的、充满爱的。

Kimberly:能来这场华丽的秀,真是太好了

澳大利亚人,在上海生活7年。现为澳大利亚馆某赞助商做活动管理与策划

我的妈妈是香港人,爸爸是澳大利亚人。8年前,我作为交换生从澳大利亚来到中国学习中文,现居住在上海。我爱上海,这是一个对我胃口的城市,每天都有新鲜的事物刺激着我的大脑皮层,让我没有办法不感到兴奋!

最近,我正在为世博会澳大利Ⅱ展馆做一些活动策划的工作,和整个团队一样,对世博会的开幕充满期待——这会是一场无比华丽的秀,也将是我为上海,这个在我心中远不止是第二故乡的城市呈现一份自己的力量。

Love:有梦有朋友

朋友是我上海生活中最精彩的一部分。他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拥有不同的性格和志趣,过着截然不同的人生,很多时候彼此的想法相差十万八千里,但这并不阻碍我们在酒吧里为同一支乐队的歌唱鼓掌欢呼。而这正是我着迷的上海性情,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每一种精彩都得以饱满地呈现。

Hate:漂亮的老房子被破坏

要说最沮丧的事,恐怕就是这几年里亲眼所见大量漂亮的老房子被破坏。在现代化的建筑物里的确是有太多太多好玩的事情可以做,但我始终觉得,上海的城市性格是隐匿于那些并不招摇的老房子里的,尤其是我所钟爱的artdeco风格建筑,它们真是太迷人了。

我心中的better city:

更干净、更绿色、更高效能

人们呼吸蓿新鲜空气,喝着新鲜的水,吃着新鲜的食物。这意味着更多的挑战,绝非一次世博足以改变所有。我还希望人们更多地关注营养健康,我会经常把朋友们约到一起,分享彼此的健康心得。

席滢:我在上海第3年

河南开封人,曾在西安做过大学讲师、培训师、公司动漫总监。之后来上海寻求发展。本次焦点策划的所有插画都出自她的手笔

3年前刚从西安来到上海,除了满腔热忱,我几乎什么都没有。那时候没有钱,也没什么朋友,下班回家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我擅长的涂鸦方式记录下初来乍到的小辛酸、小孤单、小迷茫。那组名为《我在上海第一年》的四格漫画,原本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没想到后来在论坛上引起那么多的共鸣。

在上海的第3个年头,我的世界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跟别人合租到自己在市区租下一整套,从可怜的“失业妹”到成立插画工作室,还从“孤家寡人”过上了有老公暖被窝的甜蜜小日子……最近,我正在把我结婚时期的体会结合身边朋友的感情故事做成一本新漫画《70分婚礼》,算是一个全新的阶段式小结吧。

Love:这是天生做创意的地方

以前在西安的时候,跟上海的编辑就有很多合作。很喜欢这里人们的工作节奏,效率很高,想法也很时髦,视野国际化。那时我就想,这是一个天生做创意的地方,有朝一日我一定要来这里发展。后来真正把小事业挪来这里,发现周围的一切比我想象的还要刺激!

Hate:偶尔还是会孤独

现在有一种说法叫做“A型城市”,在“A型城市”生活的人好胜但孤独,吸金但易老。我想这是大城市的通病,上海也不例外。的确,享受快节奏刺激的同时难免会有孤独感,尤其是做我们这行的,因为创作是个很私密的过程。我正在学习如何和自己相处,这也是成长路上不可跳过的一步吧。

我心中的better city:

一个积极、乐观、自信的城市,同时充满温情和爱,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会因为竞争而变得疏远。

Jenny:奋斗,只为不后悔的青春

上海人,报社记者

我在一家报社做记者,每天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事,然后做真实的反映。和我住同一幢大楼的璐璐是我意外捡来的闺密,我们经常在电梯相遇,又发现彼此总出现在同一班公交车上,几次以后就搭上了话,还发现我们都在一个区域上班。再后来,我们会拼车出行,还会一起shopping、看电影、吃遍上海滩的甜品店,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姐妹。有这样一帮好友和不后悔的吉春,我又有什么理由不爱上海呢?

Love:永远不变的朝气蓬勃

热烈,上进,聪明,锐利,精致。用这5个词语概括我心中的上海性格,再准确不过了。因为工作的关系走过不少地方,每座城市都

有各自的精彩,我却独爱上海永远不变的朝气蓬勃。

Hate:舒服的生活不属于年轻人

想在这里活得轻松舒服并不容易,生活成本非常高,攀比又无时无刻不在上演,对于我们这样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只有奋斗再奋斗了。

我心中的better city:

有多种选择的生活方式,不用被工作占用所有的时间;人们的关系并不疏远,重要的是总有让你欢笑的人站在身边。

璐璐:我的人民广场情结

上海人,银行职员

从小就在这个城市长大,所有的记忆都和离家不远的人民广场息息相关。第一次吃肯德基是在那里,第一次和男生偷偷牵手也是在那里……现在工作了,公司还是在那里。前段时间很兴奋地发现住我家楼上的Jenny也在这一带上班,我们很快变成车搭子、电影搭子和逛街搭子。从学校毕业后还能收获这样单纯的友情,真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Love:时髦大都会

恐怕再也没有哪个城市的年轻人像上海孩子一般幸福——不出几站路就有大型购物中心和娱乐场所,那些摩登高楼里有你能想到的切有趣的东西,而且它们总是最时髦、最新鲜的。

Hate:不结婚就老被念做是“剩女”

上海女孩从小就有很强的自我意识,所以通常不会把嫁人当作毕业后的首要目标。我觉得这样根本没什么不好,可是总有人会唠叨着“再不结婚就要成剩女啦”,这让人很不爽。

我心中的better city:

大家的收入更高,可以随心所欲地享受城市生活的美好。

夏琦:我为世博设计画册

上海人,开办美术教室,出版《海宝系列绘本》

从去年开始,我就着手为世博设计《海宝系列绘本》,现在这些图书已经陆续出版,想到全世界关注世博的朋友都能看到我的作品,在梦里都会笑出声来。如果要我为外地游客推荐原汁原味的上海餐馆或消磨时光的好去处,哈哈,我一定会说,买一本我的《魅力上海》吧,吃喝玩乐应有尽有,全是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东道主心水推荐哦!

Love:上海的色彩无懈可击

上海的颜色美丽得无懈可击。它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又是一个庞大的存在,我觉得没有办法用任何色彩理论去解读它,但它就是这样抓住了我的眼球,并折射到心里,让我对它的热爱越来越深。

Hate:快消品越来越多,人越来越浮躁

生活节奏实在太快,快速消费品越来越多,自己也变得很浮躁。在我创作海宝绘本的过程中,就曾遇到过完全静不下心来的急人状态。后来我关上手机,去天目山上待了几天,山上有几百棵苍天大树,让我感觉身处童话森林之中,得到了许多灵感。

我心中的better city:

自然,干净,和睦。最好离市区不远就有望不到边际的大海或森林,可以有个地方让我偶尔离开城市。

Amelia:尝尝我的果酱吧

英国人,在上海生活3年半。因为太爱吃果酱,干脆建立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果酱品牌Ameliak's,现刚在起步阶段

我把家安在襄阳路一条深远的老弄堂里,每天清晨,都是空气中街坊的耳语和各种生活的声音把我唤醒。英式早餐过后,我要先去采购新鲜水果,然后把它们做成各种口味的果酱,到下午,又摇身变成外送小妹,为预订果酱的客户派送……

3年半前,我作为方程式赛车工程师从英国来到上海。最初只是用业余时间做些在家乡常吃的果酱来缓解思乡情绪,后来干脆辞掉工作,把贩卖果酱变成了事业。直到今天,我还为第一锅出炉的果酱的第一缕气味感动不已,它闻起来鲜甜而质朴,和老弄堂的气息吻合极了!

Lore:城市中的所有细软

我爱老上海的法租界,兴国路上浸染过阳光的梧桐树总能给我抚慰。我爱这里的老人,他们智慧而内敛。我爱我的邻居大妈,每天她都欢乐地呼朋唤友打麻将,我爱她的从容和单纯。

Hate:糟糕的交通状况

每次到地铁站我都感觉如临大敌,到处都是匆忙的人流,有时候忍不住想要发火。

我心中的better city:

不会因为发展而舍弃那些塑造城市历史和性,格的东西,比如路边的小摊贩、沿街叫卖者、三轮车、里弄房子、麻将以及在路边跳交谊舞的中年人,这些都是城市最生动的风景。

毛毛:寻找属于我的那束光

湖南人,在上海求学、生活了5年,灯光师

如果你在剧场回头眺望,或许可以看到一个单薄的身影和束光里跳跃的细小灰尘交融在一起,那就是我灯是我手中的画笔,舞台则是画布。

作为刚从校园走出来的灯光师,我的演出经历应该算是很丰富了,话剧《恋爱的犀牛》、《绝杀》、《哈姆雷人》。歌剧《最后的瞬间》、《梦想在望》等近50部演出都有我的参与。上海是座凭实力说话的城市。好比我来自外地,在这里没有任何可依赖的背景,只是每次演出都尽心而为,于是便成了自己最好的背景。

Love:在这里踏上梦想征程

在上海念大学的4年里,我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成人仪式,随着剧社走南闯北,开始领略世界的风景。尽管家乡不在上海,我却把这里当作了梦想征程的大本营,每每从外地回来,总是不由自主地在心里说:“上海,我回来了。我们都要加油哦!”

有一天我梦到自己站在云端为上海打光,我以明珠塔为中心,把光束垂直射向天空,当到达一定高度时呈水花的形状笼罩整座城市;在高架的四周,将白色的光束灯整齐排列,和天空形成呼应;把摩登的高楼染上黄色,而那些古老的历史建筑则用橙色来渲染。绿地和树木成了点缀,而人就如流动的光影,在这绚丽的舞台上,各自演绎着精彩的人生。

Hate:赚钱不如花钱快

因为经常去外地演出,有非常深刻的体会对比:在外地,100元钱可以买很多东西;而在上海呢,不知道自己买了什么,只知道皮夹里已经空了……

我心中的better city:

和我们人一样,有甜蜜的童年,朝气蓬勃的少年,意气风发的青年,成熟稳重的中年,精神矍铄的老年。各种精彩,各种好。

嵇伊:欢迎光临小剧场

上海人,话剧演员,曾出演热门话剧《不作你,作谁》,还担任过《都市丽人》插图模特

去年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我和一帮疯狂热爱话剧的好朋友成立了“戏子合作社”。社长王子川是剧社的灵魂人物,剧本是他写的,戏是他导的,主演也是他。我呢?或许是因为表演经验比较丰富,就被大家推选为了副社长,不过除了演戏,我也没有帮上很大忙,实在有点不好意思,哈哈。

拍摄采访照的那天。正好是我们剧社首部作品疯狂摇滚喜剧《哈姆雷人》第三轮公演的最后一天,接下来,我们又要开始紧锣密鼓地排演新剧《马上陪我死》。我总是乐此不疲地奔赴一个又一个排练厅和剧场,因为我对话剧是如此的着迷——它的表达方式直接、强烈、饱满,所有的喜悦和悲伤都是种巨大的倾泻,演起来真是非常过瘾。

Love:有你分享我的表演

在上海,许多年轻人都愿意走进剧场分享我的快乐,这让我感到无比兴奋。

记得去年出演喜剧《不作你,作谁》的时候,有一幕是我推了一下戏中的男朋友,没想到他穿的拖鞋太滑了,直接就被我推到台下,拖鞋也飞到了观众席上。当时所有人都笑疯了,我也笑到连台词都说不出来。后来有观众特地跑到后台问我这是不是我们安排的笑点,得到否定的回答后,还认真建议我可以把它变成互动的一部分……这样可乐的事情和愉快的交流仔细算算真有好多好多。对一个表演者来说,能得到观众的回应是一种莫大的荣幸,我想,我永远都愿意在这里为喜爱话剧的朋友表演。

Hate:所有人像飞旋的陀螺

小的时候曾经跟着舞蹈队去香港、日本长崎和美国的11个城市巡演,长大以后又和朋友去意大利、法国和摩纳哥旅行,这些地方最让我羡慕的就是人们生活都非常悠闲,不像在我们上海,所有人都好像停不下来的陀螺,被鞭笞着飞速旋转。

我心中的better city:

没有穷富之分,人人平等。大家做着自己热爱的工作,拿着同样的工资,过着简单富足的生活。多一点人喜欢话剧,支持小剧场演出。

小博博小:享受都市里的慢生活

上海人。著名时尚论坛的美容版主,也是小有名气的烘焙达人,曾出版人气图书《饼干的幸福滋味》

儿时被母亲“利诱威逼”学习了十多年钢琴,长大些爱上了写写弄弄,再后来,在忙碌的间隙爱上了烘焙的美妙,一有时间就在厨房摆弄面粉和饼干模具,然后到常混的论坛上和小姐妹们分享心得。好玩的是,去年我的“事迹”被出版社看中,他们找到我,问我有没有兴趣将这些心得集结成册,我欣然答应,于是便有了一本《饼干的幸福滋味》。除了烘焙,旅行也是我无法割舍的放松方式。我走过许多地方,包括欧洲、东南亚和美国一些大城市,到哪儿都随身带着相机,随时记录下美丽心情。可能是因为比较善于捕捉生活细节,总能在朝九晚五的忙:碌之中让自己慢下来。

Love:精致的老派食物

因为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那些从不曾改变名字的街道、再怎么翻新都能认出旧貌的大楼和做工精细的老派食物,才是我心中固执认定的上海logo。小时候住在淮海路上的老洋房里头,听着父母念叨各种陈年旧事,吃着牛奶棚的蛋糕长大,那些细碎精致的东西,根深蒂固地在我的成长中打下烙印。现在,我依然对老派食物欲罢不能,去思南路的HOF吃蛋糕,去进贤路的瑞福园吃黄鱼馄饨,去外滩米氏西餐厅吃水果蛋白饼……这些,仍旧是我念念不忘的幸福来源。

Hate:有时压力让人无法喘息

大城市的生活注定不会简单。来自现实的压力时常让我喘不过气来,有时真想任性地出逃。而在“出逃”过的所有城市中,美国一个叫好时的巧克力小镇最让我心动,那里马路的路灯做成了巧克力的模样,还有巧克力游乐场、巧克力博物馆,人们没有攀比,没有压力,生活真就如同巧克力一般美好和静谧。

我心中的better city:

上一篇:反对邪教的国旗下的讲话下一篇:某房地产营销策划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