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范文及赏析

2024-10-18

高考作文范文及赏析(9篇)

1.高考作文范文及赏析 篇一

四川高考满分作文赏析及点评:一条老狗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只有在自己站起来之后,这个世界才能属于他。

这句话引发了你那些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标题自定,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3、用规范汉字书写。

【优秀范文】

一条老狗

从此,你永久沉睡,世界不再属于你!

你去了,从我刚到乡下老家看到你蜷缩在狗窝里,不再像从前那样飞奔过来跳起来吻我时,我就知道你老了。但我仍然能读懂你眼中的欢喜,还有一丝无力的阴霾,你眼中曾经的神光被融在烈日中,再不见分毫。

你老了,我能从你掉落的一窝狗毛和不住颤抖的四肢中读出这个信息。我记得小时候最喜欢追着你跑,但我从没追上过你,反倒是你纵容我,骑在你背上抓着你耳朵,驮着我在草地上散步。那时你一身的黄毛特别舒服,纯粹得像一片麦子,那时我最爱吃麦子。奶奶给你取名叫黄板儿,就是土地的意思。奶奶没有文化,却用质朴的方式表达了她对你的情感。

你老了,在我靠近你之后才认识到这个问题有多严重。跳蚤在你身上肆意跳舞。有的偶尔还爬到你没毛的裸露的皮肤上晒太阳;苍蝇贪婪地吸食你胸口上的腐肉以及脓水,并且在伤口周围产卵。阳光毒辣,跳蚤和苍蝇却不怕,所以你没空用舌头喘气。我给你上药,除蚤的、消炎的,一下子眼睛就进了沙,有什么东西不住往外流。我知道眼泪是热的,可现在我希望一滴泪都能帮到你什么。

你真的老了!你胸口上的伤是野狗咬的吗?刚才它们又准备抢你的剩饭了,我狠狠地扔了一块石头过去。没打着,一条也没有。我不知道你是否老得已然忘记,曾经你打败了两条挑衅你的野狗,它们落荒而逃,而你为这次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只是左脚踝往上一寸的小伤口。你是跛着脚回来的。但你昂起的头颅证明了你的`尊严,你仿若一个王者,不,你本来就是王者!夕阳拉长了你的身影,天下再无你不可战胜之物!可如今你的骄傲与尊严呢?我发了疯似的在你周围呐喊,它们不在这里,是的,你的骄傲与尊严败给了时光,我找不到你的。也找不到我的!

你要走了,但我不知道会是在哪个明媚的午后,或许你会和今夜的月一起消失!我不敢想,这对你太残忍。我要走了。带着这世界属于你的记忆。你再也不能站起来和我在山顶俯瞰风起月落了。这世界不再属于你!

你和家乡老土墙一起斑驳了时光,守住了回忆!

点评

这是一篇用杂文笔法写的满分作文。作者具体形象地叙述了一条曾经强健的老狗终于老迈到站不起身子,说明了站不起来的结果。文章之所以能写得如此生动感人,是因为作者有一颗善心,这条狗又深得外婆关爱,“我”也曾经与它一同玩耍,对它有着比较深切的认识,有过比较深刻的体验,很多细节在“我”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文章的思路也很清晰。开篇三言两语,交代这条狗已“永久沉睡”。主体部分五段分别用“你去了”“你老了”“你老了”“你真的老了”“你要走了”领出,比较周全地叙述了老狗在不同生命时段的情况以及“我”跟它的交往。最后一段通过写老土墙“守住了回忆”,用老狗的离世反衬“站起来”的重要,从反面扣住了文题的意思。

点拨

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从其“去了”回写到“老了”。

回忆追、跑、骑背、散步等细节,形象丰满。

实写跳蚤与苍蝇的侵害与“我”之施救,有真情。

写野狗抢食,老狗无力争夺,再忆其先前的强盛与尊严,用词贴切,句式灵活。

写再也站不起来的“你”,反扣了作文题意,结构完整。

2.高考作文范文及赏析 篇二

明朝诗人谢榛说过:“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有位命题专家也说过:“作文要获高分,请从开篇始。”这两句话同样强调了作文开篇的重要性。纵观2012年各地高考满分作文,虽然内容各异,文体不同,但这些文章的开篇却无不闪烁出一种相同的光彩,那便是开篇夺目,美得让人惊讶。从上百篇佳作里精选的以下这些片断,更是精品中的精品,值得同学们认真借鉴。

一、名言妙语式开篇

余秋雨曾说:“像城头飘来的歌,像枝头栖息的鸟,我们迟早都会消失,唯有善与爱,才能永恒。”伸出双手,用你的爱拥抱世界吧!因为有了你,我,他……无数双手的力量,这个世界才绽放出笑容,如嫣婉菊花。

(节选自湖南卷《伸出双手拥抱世界》)

手握一滴水,就是握着一个世界。说得多好啊!不禁令我想起了老子说的话:“上善若水,水得万物而不争。”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其品格与风骨是多么崇高,多么令人景仰啊。上善之水,滋润万物,和睦家庭,繁荣国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滴上善之水。

(节选自四川卷《上善之水》)

马云曾说:“这个世界不缺少钱,缺的是企业家的梦想与精神。”而我现在要说:“这个世界不缺少路边鼓掌的人,缺的是我们精彩的奔跑。”

(节选自浙江卷《要做自己的英雄》)

二、比喻排比式开篇

有这样一种光芒,它始终笼罩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这样一种火焰,它始终跳动在中国古老而广阔的大地上;有这样一股暖流,它始终奔流在悠久文明的前进步伐中。它便是善良。唯有保持善良的本性,我们才能用爱谱写沟通的语言。

(节选自河南卷《保持善良的本性》)

是“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陶潜,知足于美丽的田园风光,“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王维,知足于幽静的山林;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知足于浪迹天涯的逍遥自在……知足者常乐,懂得知足,生活便充满快乐。

(节选自江西卷《在心中修篱种菊》)

女钢琴家敢于隐没自我,隐于音乐背后,成就了音乐的自然流畅脱俗完美;航天工程师敢于隐没自我,隐于西北荒漠戈壁滩上,铸成了天宫一号翱翔寰宇的盛世奇功;无数志愿者敢于隐没自我,隐于大大小小场馆设施之间,演绎了“微尘”筑成长城的壮举……

(节选自辽宁卷《在浮华中隐没自我》)

三、情景描写式开篇

漫漫黄沙,朔风连天,抵着炎热的炙烤,脚踏发烫的流沙,玄奘背着他的经文,一步步向天竺进发,漫卷黄沙,吹不走他的信念和朝圣的虔诚,即使一路上有很多的诱惑,他的眼神依然笃定,而人生亦是如此。

(节选自湖北卷《一路花开》)

历史的长卷缓缓铺展开来的时候,一抹淡淡的书墨香扑鼻而来。那是才华越过千年万年的沉淀,给世人的惊叹;那是心境历过风吹日晒的洗礼,给世人的启悟;那是品质涤过千山万水的淋洗,给世人的借鉴。

(节选自安徽卷《转变迎来柳暗花明》)

这世间的路并不那么难走,使人彳亍不前的是心中无形的羁绊。如那泥泞的田头让西装革履的人吞声踟蹰,却让布衣草鞋者健步如飞,羁绊无形却是最沉重的负荷。白素贞因凡世牵挂不能成仙,不知日夜被压在雷峰塔下是否有过一缕叹息。

(节选自甘肃卷《放下心灵的羁绊》)

收放自如,大抵是人生的一种境界。电影《英雄》里有一段经典独白,其意大致如此:世界太大,当你握紧双手拼命抓住,怎么也无法将它纳入手中,但只要轻轻张开双手,世界便在你的手心。拳头握得太紧时,不妨轻轻张开。有时放下,不失为另一种得到。

(节选自湖南卷《张开双手,拥抱世界》)

虽然同样是满分作文里的开头,其表现方式却各有不同。有的文章用比喻切入,形象生动;有的用排比串起,气势动人;有的用诗词带出,下笔生彩;有的用名言作证,语言富含哲理。这些方式,能够单一运用,便可出彩;若能综合运用,更是锦上添花。

(二)结尾

作文结尾,犹如画龙点睛。文字出彩,会令文章顿然生色。因此,在快要收尾之时,聪明的同学总会凝神屏息,细细思考,用一种巧妙的方式打造一个漂亮的“豹尾”。也正是一个漂亮的结尾,文章的评分或许便可以更上层楼。如何才能在收笔之时,让情感与思想的光芒顿时绽放呢?从2012年高考满分作文里精选出来的这些片断,便是成功典范。

一、情景交融式结尾

如果余光中再听到那冷雨,或许只能写出钱钟书的《一个偏见》,我在我那明亮的灯光下看书,读到“落花人独立”,可能无论何时,这冷雨落花都会给人一点慰藉,尽管窗外车水马龙。

(节选自湖北卷《听听那冷雨》)

望着窗外的栀子花丛,以及头顶上最玄学的星空,不禁感慨万千。若不能怀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小心着花开花落的浪漫,将“关忧”置于“关爱”之中,如此浩渺神秘的宇宙,人类又将怎样生活得诗意惬意?

(节选自江苏卷《忧与爱》)

我愿在绵绵的江南梅雨中聆听那一声随风入夜的细响,走在胡琴隐约的里巷,与萍水相逢的你共一路红色纸伞。我愿在猎猎的北风中感受那一缕因花起舞的清香,与身居异乡的你话一段温情的家常。我也愿心中有一泓甘泉甜醴,与你携手溪边,耳听风吟。这个世界,我愿伸手拥抱你,用我的一点热度焐热你的寒冷。

(节选自湖南卷《伸出双手拥抱世界》)

二、名言诗句式结尾

昔洛丁曾经说过:“眼睛如果还没有变得像太阳,它就看不见太阳。”是啊,心灵亦是如此,本身如果不美,也就看不见美了。

(节选自上海卷《看到生命的朗朗晴空》)

苏格拉底有言:“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转变一下视野,你的世界,会春暖花开。

(节选自安徽卷《转变迎来柳暗花明》)

不论花园里如何“乱花渐欲迷人眼”,也要握住一闪而过的微光。这是小沙弥悟到的,也是我所要倡议的。在霓虹中握住微光,保留霎时闪现的恻隐之心,愿这个世界多一点人情,多一点温暖。

(节选自上海卷《在霓虹中握住微光》)

耳畔依旧回响着杜甫先圣的:“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那份不亚于青年人的担当,那一颗滚烫滚烫的爱之心,在历史的忧患之中是心里的一方晴空,千百年后酝酿成一弯七彩之虹!

(节选自江苏卷《忧与爱》)

三、比喻排比式结尾

如果说“言”是百鸟颂春的动人乐章,“行”则是把空灵的音符变成多彩春天的指挥棒;如果说“言”是骏马驰骋前的嘶嘶长鸣,“行”则是默默无闻而最终走出沙漠的骆驼跋涉;如果说“言”是直向上喷而声闻远处的喷泉唱响,“行”则是汇聚小流以奔向大海为乐趣的细水低唱。行永远胜于言!

(节选自安徽卷《言之我轻,行之我敬》)

细节是成功的垫脚石。细节会使一个聪明的人失败,同样,它也能使一个愚拙的人获得成功。我们唯有脚踏实地,告别“在云端舞蹈”的过去,认真地从现在“贴着地面步行”,才能看到前方意想不到的美丽风景。

(节选自安徽卷《贴着地面步行》)

当一切微小的美不胫而走,开成散播大美的花朵,这便是“低到尘埃,开出花来”的真切含义。因而当微光闪过,让我们怀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坚持着如同孩子般善于赞美表达的方式,仿佛那蜿蜒攀爬、延绵不绝的紫藤萝,一点一点向上爬,直至芬芳出艳丽傲人的花朵,开拓出真正属于我们的爱的大道。

(节选自上海卷《低到尘埃,开出花来》)

与开篇一样,结尾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或用名言作结,或用诗词收尾,或用排比串连。只要语言漂亮了,哲理深厚了,观点鲜明了,自然可以令文章高人一等。

(三)描写

高考作文,其实很难见到精彩的描写。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大多考生选择用议论文写作,用记叙文或散文写作的则相对较少;有些考生即使用记叙文或散文来写作,能够写出光彩的也不多。正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当下面这些片断出现的时候,评卷教师顿时便有了耳目一新之感。从2012年各地高考满分作文里精选出来的这些描写片断,或细腻如画,或情景交融,或充满诗情画意,或流淌着哲理,读来无不令人赞叹。那么获取高分,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一、诗意的景物描写

永远也无法忘记那个夏天惊心动魄的心灵之族,从云南丽江沿着国道北上,远处是直插云天的雪峰。头顶下最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最无瑕的白云,最慷慨的阳光照耀着最虔诚的人们。在德钦的草原上,驻足远眺在云中时隐时现的梅里雪山,我顿时油然而生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突然意识到这才是我生活的本真:远离一切都市里的喧嚣与不快,静下心来与自然融为一体。后来,在纳木错湖畔,在深峰脚下,我都有同样强烈的感受。是的,这是心灵的净化,是一种让我的灵魂起舞的境界。

(节选自广东卷《寻找生活中的香巴拉》)

春天,山北的残雪还没化尽,梅花还高擎着嶙峋的枝干尽展笑颜,石缝间的草籽就已蠢蠢欲动,树根里的汁液也已沸腾奔涌。它们要争着和许久未见的松柏打招呼呢!沿着铁路巡查的老计几乎能听到春草破土的急切,能感到新芽绽上枝头的蓬勃。扑面微寒的春风,分明捎来了新生命的气息。发酵了整整一个冬天,等待了足足九十多个日夜,这些生命迫不及待地要成长,要繁荣!春风如泉,老计开心地吮吸着,每一根血管,每一个细胞,都充溢着淳淳的香。他欣喜地笑了,整个人都年轻了,巡查铁路更带劲了!

(节选自北京卷《幸福深处》)

这次,我踏上了那布满青苔的青石路,一种似曾相识之感扑面而来。是夜,家家户户亮起的夜灯露出橘黄色的温暖,一人独行,却丝毫没有恐惧,这里,就像处于婴儿时期,被母亲肚子里的羊水包住那样的安心,手轻轻滑过那年迈的围墙,有种粗糙的细腻之感,我知道那是岁月打磨出来的痕迹,有种沧桑之感,像久磨的美玉那样,一直舒服到了我的心里。厚厚的青苔,尽管长年处于潮湿之中,却有种别样的清新。那一刻,我似乎又找回了我的童年。眼泪无声地流下,我知道,那是幸福的眼泪。

(节选自上海卷《繁花落尽梦依稀》)

在家乡,一弯又一弯的是崎岖的山路,一片又一片的是葱绿的树林,一次又一次闪现的是小杨的身影。在春雨绵绵的季节,在我和小伙伴们走过一道道山峦的时候,就会在那说远不远,说宽不宽的沟口对岸看见小杨老师的身影。他总是在看见我们的一刹那咧开嘴笑得像朵黑牡丹,然后便站在那座摇摇欲坠的独木桥上,跨开步子,用他那宽厚的大手把我们一个个地从沟的这边抱向学堂那边……

(节选自湖南卷《老师的手》)

二、逼真的人物描写

又是一片寂静。你缓缓放松了双拳,双唇微微颤动。你说,你已做好了改变的准备。我看到,那柔软的双手就像花苞绽放般轻轻松开,纤柔的五指是花瓣轻轻舒展。有什么闪光的东西从你的眼睛里流露。于是,一道鲜艳的明亮的朝阳的光辉从阴云密布的天际迸裂,发出耀眼的光和热。那是曙光吗?将这暗黑的帘幕掀开。阳光映照,身旁绿草如茵,鲜花璀璨,百蝶翩跹。你努力地摊开双手,手掌上的沟沟壑壑,都盛满了温暖与热量。

(节选自湖南卷《让手掌轻轻舒展》)

他们一手世间最纯素的画纸一手绚烂无比的画笔,他们的足迹坚定而渺远,深入到生活的繁复肌理微小细密处,寻觅捕捉那些最为丰沛的生命力。许是健儿赛场上肌肉紧绷、快速而优美的轻轻一跃,许是史铁生端坐轮椅之上的灿烂笑靥。画师用最为原始诚挚的摹写印刻下那些生命饱满的张力,用浓墨抑或浅彩来代替掌声,为他们叫好。

(节选自浙江卷《愿作一世画师》)

终于,风开始死命地吹着,雨渐渐打湿了地面。他觑了一眼狂乱的天,便继续自己的路途。然而,风更猛了,好似一头猛兽在放肆啸叫,黄叶纷飞,路旁的溪水搅动着,翻涌着。凄冷的夜,瓢泼的雨,狂怒的风,他,惊愕不止。突然,一道闪电,似一条魔蛇,在天地间闪过,风更猛了,他已无力前行,雷声轰鸣,他的身上浸湿了,有雨,有汗。雨水无情地抽打着他的脸,又是一阵闪烁与轰鸣,他跪倒在地,脸上全是水,有雨、有泪……他用双手捂着脸哭嚎着,然而,他依旧是那么无助,这时,他回想起了自己最初的梦想,那个陪伴自己一路的梦想,不,不能就这样倒下,他双眼噙着泪、咬着牙,怒视着大地……

(节选自山东卷《人·路·终点》)

她刚被抬来的那会儿,就有一群人在门口打麻将,吵吵闹闹,不绝于耳。起初我很愤怒,但又只能安慰自己,也许这是一种习俗吧,热闹热闹,这里,的确太冷清了。我用手掌贴着她的脸颊,一丝温温的热度传来,我十分欣喜,脑子里竟然浮现着她苏醒过来的场景,我又去握她的手,但她的手被压在了身下,我舍不得用力拖开,于是只能轻轻贴着她的手背,冰冷的温度,顺着我的手,传遍了整颗心脏。

(节选自湖南卷《天上之母》)

昨天抬她进来的人,又再次抬起她,走进了火葬室,我站在门口,突然就哭得不可抑制,但我想我是为她的解脱而感到高兴吧。我安静地站在一间小屋门外,直到门缓缓打开,我跪下,双手接住了那炽热的骨灰瓷,那时,门里的人说:“妈妈会保佑你的。”我双手捧着她,即使烫手也毫不在意,也许这时,她也在里面静静地看着我,而此时,我手托着的,是她那永存不灭的灵魂。

(节选自湖南卷《天上之母》)

可今天,当小姨的家信已经快塞满盒子时,外婆也在时光流逝中老去了。她已经是满头白发的七旬老人了,中风使得她不得不依靠拐杖。她背也驼了,眼也花了,不变的是收到小女儿家信时的喜悦和急迫。她会一把抓过信,悠悠地走到窗边,戴上老花镜,在家人的陪伴下,微张着嘴,仔仔细细地一遍一遍地读着那几页信,末了,又有些不舍地小心收好,她的银发在月光中显得有些透明,她孱弱的身体佝偻着,恨不得把外孙女和女儿女婿从信中看出来一般。吃过饭,她默默地踱回卧室,又将书信取出来一遍遍地看,心中充满爱与牵挂。而我和母亲只是静静地站着,半晌,母亲哽咽着对我说:“你以后去了别处读书,也要给我写信回来啊。”我正要笑她婆妈,她却潸然泪下道:“收到信才觉得安心呢。”我的笑容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节选自湖北卷《信的那一头》)

(四)修辞

众多的语言技巧之中,修辞可谓最为实用,最为有效。一篇文章里,如果能够自如地运用各种修辞,引用经典的诗词,语言自然就会光彩夺目。具体而言,比喻会让事物形象生动,夸张能让语言妙趣横生,排比则使句式整齐大气,引用诗词则会底蕴深厚。这些修辞,你运用一种,文章或许会如“星星点灯”一般,有了光彩;综合运用,文章就会宛如“春暖花开”一般,美得让人惊讶。从2012年高考满分作文里精选的这些片断,便极为漂亮。

看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信笺,如品一壶清香逸远的清茗,引发袅袅愁思;读傅雷写给儿子的家书,如处一间哲趣盎然的课堂,体味拳拳之心;观庐隐写给李唯建的情书,如闻一阵淡雅清新的莺啼,缓缓流淌,却又令人回味。

(节选自湖北卷《一张书笺一缕情》)

尼采曾言:“河流弯曲是为了哺育更多的生灵。”而在我看来,漫漫人生岂不是一条流淌的长河吗?长河不比瀑布湍急,它缓,但追求流淌的长度与广度,而人生亦不同于赛跑,赛跑追求速度,人生则追求内涵与容量。

(节选自福建卷《生如长河,弯曲而过》)

在唐朝,我可以接触到高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感受他的悲愤;我可以接触到畅言“阁中带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王勃,感受他的才气;我可以接触到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登科后才人,感到他的得意和轻狂。我想生活在唐朝,生活在诗的世界里。

(节选自广东卷《我想生活在唐朝》)

细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远,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的淡雅,是“只钓鲈鱼不钓名”的淡泊。真爱是“花褪残红青杏小”的希望,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欢欣,是“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清新。

(节选自河北卷《细爱无言,真爱无香》)

坚守淡泊,成就了他在诗歌方面的造诣。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坚守淡泊,他守住了自己的心灵家园,将自己未尽的理想展示于“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

(节选自北京卷《生命的坚守》)

坚守报国的志向,他们不惜血荐轩辕。“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兵败被俘,慷慨就义,《过零丁洋》中悲壮的诗句响彻中华大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变法失败,谭嗣同凛然赴刑场,《狱中题壁》的绝唱和临刑前的大笑一起,声震苍穹;“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对酒》诗中,弱女子秋瑾尽显男儿不能敌的豪侠气概,誓把乾坤力挽回!

(节选自北京卷《生命的坚守》)

如若言是“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哀愁与悲叹,那么行则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美丽与深情;如若言是“噫吁嚱,危乎高哉”的惊讶与茫然,那么行则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与壮志。喊几句惊天动地的口号不难,而真正一步一个脚印的付出才值得称道。

(节选自安徽卷《言之我轻,行之我敬》)

犹记得纳兰性德的句子,“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心中的那份情愫,是多么动人。带着一份善良美好,生活会是多么幸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画面,定会出现在我们身边。可每当我从媒体上看到那些为了父母遗产而闹上法庭,甚至子女嫌弃父母的镜头的时候,不得不叩问,“百善孝为先”的道理,是否还在我们心中?

(节选自四川卷《上善之水》)

仰于高山之巅,享受这一片刻的安逸,渺瀚的天空上是如血的夕阳,仿佛如涅槃的凤凰,在浴火中重生,必须要经受撕心的痛,而克服这种疼痛的唯一方法,就是克服重重困难,超越灵魂本身。仰于高山之巅,铭血泪之史,奠成功之石,以迅雷之势勇猛地刺破苍穹,划出赞与歌的悲壮,在嗜血的芬芳中通过艰难险阻,步于青云壮志,为生命燃起夺目的明灯,照亮前行的路,奋发向上,不及掩耳地颂这人生之诗。

(节选自山东卷《仰于高山之巅》)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生活在唐朝,我可以领略到杨贵妃的惊人美貌,可以感受到唐玄宗的痴情,可以感受到那股缠绵悱恻的哀怨之情。马嵬坡下的溅血,散发的是一股苍凉。我想生活在唐朝,因为我想领略唐朝的情,唐朝的气度,唐朝的盛转衰。传说中唐朝恢宏大度,充满泱泱大国的气度。我想生活在唐朝,如诗如画的世界。“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只为妃子笑;“漠漠水田飞白鹭,莺莺夏木啭黄鹂”,王维眼中的唐朝如此如诗如画,吸引着我的向往。我想生活在唐朝,每日陪伴王维看那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看那明月在松间上,那清泉在石上流。

(节选自广东卷《我想生活在唐朝》)

3.高考作文范文及赏析 篇三

《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肺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不少于700字。

【文题解读】

这道题对于考生而言,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尽管要求中允许考生“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但相信,多数考生对“老腔”的认识,还是来自高考卷中刚刚阅读过的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但仅仅凭借着刚刚阅读过的一篇文章,就能发掘出“老腔”令人震撼的原因,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不过,由于议论文本身成文较为容易,而现在的高中生在考试时又多喜欢写议论文,由此可以判断,很多考生还是会选择写这道题。

这个作文题目提醒我们更多地关注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更具有生命力。与之前的“老规矩”材料作文一样,从北京的“老规矩”延伸到陕西的传统文化,慢慢地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地方,题型回归传统,回归诗意,回归文化之根对我们的心灵震撼!如果考生平时注意关注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可以从“返璞归真” “文化传承”等角度进行立意行文的。但要写好议论文,不仅是立意的问题,还需要有足够的论据,要求中就有“论据充分”的要求。相信,因为论据原因而放弃选择这道题的考生比例也应该不在少数。

【佳作一】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北京一考生

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肺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那么,“老腔”何以令人震撼呢?这一问题自然是见仁见智,不过,在我看来,在于“老腔”对本真的坚守。要知道,坚守本真,从来都是大智慧者的选择。

坚守本真,是一种低调与率性。2014年4月18日,中科院院士李小文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做讲座时的一张照片走红网络。照片里,蓄着胡须的李小文穿着黑色外套,没穿袜子的脚上蹬着一双布鞋,不经意地跷起二郎腿,低头念着发言稿。山村老人形象与院士身份形成的强烈反差,让网友惊叹:“一派仙风道骨,完全就是古龙笔下的侠士。”作为国内遥感界泰斗级的专家,李小文如此低调与率性,堪与东晋因袒胸露腹而被太尉郗鉴选中作乘龙快婿的王羲之相媲美。

坚守本真,是一种坦诚与清醒。2014年12月2日,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访问浙江大学。当他被问及有何新书推荐给读者时,莫言坦言:“2013年我不是一个读书人,很惭愧地告诉大家,这一年我几乎没读一本书。”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莫言实话实说,体现了其做人的坦诚与清醒,无疑令生活在浮躁时代中的人们钦佩。

坚守本真,是一种进取与超越。据媒体报道,一部署名为罗伯特·加尔布雷特的侦探小说《杜鹃鸟的呼唤》面世后颇受好评。出版商表示,侦查员出身的作者退伍后从事安保行业,本书是其处女作。不过作者的新手身份因写法娴熟而被质疑。后经媒体多方调查证实,罗伯特·加尔布雷特是《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的新笔名。被“揭穿”身份后,罗琳说希望这个秘密保持得更久一点,因为她隐瞒身份后看到关于小说的真实评论时,感受到的欢乐更加纯粹。罗琳,没有陶醉于自己的名声,而是追求来自读者的真实评价,这种在文学上进取与超越的精神,着实令人赞叹。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尽管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而在我看来,“老腔”对本真的坚守,无疑是其具有永恒生命力的重要原因。故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坚守本真的“老腔”必将继续在艺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评点】

该文以行文的有条有理,层次清晰,赢得了阅卷者的青睐。考生从“老腔”对本真的坚守生发出去,用中科院院士李小文、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和《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的实例,阐释了“坚守本真”具有的积极意义,读来令人叹服。

【佳作二】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北京一考生

“老腔”何以令人震撼?我的答案是:因为“老腔”是一种原生态,是一种没有被特殊雕琢,存在于民间原始的、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表演形态。“原生态”的事物,具有诸多迷人的魅力。

原生态具有的最大美感就是万物共生共荣,充满着生命的乐趣和无穷的奥秘,总能给人带来惊喜和思考。健康的身体需要五谷杂粮,人类精神的生态也离不开原生态的孕育和启示。曾记得,一位非常勤奋的职场女经理整日忙于生意,终于累倒了。在家养病的日子里,她第一次走进了处于小区一隅的花棚。面对沿着长满青苔的断墙尽情攀爬的青藤,触摸绿叶萌芽和鲜花绽放的喜悦,她热泪盈眶。原来,大自然中那些看似简单、粗糙的生命乐趣,才是最为珍贵的心灵家园。

人类美好的情感永远是鲜活的,它源自心灵与自然的对话,而生命的基因所蕴藏的信息又与自然是那样的默契和相通,让心灵感受原生态的魅力,营造“生命绿洲”,乃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曾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在当代文学中,我很久没有听到一声鸟叫,很久没有目睹一朵花的开放,也很久没有看到田野和庄稼的颜色了。”关注原生态,很可能是帮助世人重新发现自我的一个途径。

世界上有众多的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民族的也就没有世界的。民族文化是有其特性的,这是人类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点。文化有其特性,才有生命力,才有其独立存在,否则何以立足于世界?哲学家罗素曾说过:“多种多样才是美丽的。”民族特色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美丽。“老腔”以其民族特色产生于华夏土地,正是以民族性而具备了世界性。

“老腔”凭借着原生态而活力无限,震撼人心。如今,越来越多的或来自边疆草原,或来自山寨村落的原生态艺术被世人所了解。它们是天然的山水、纯朴的民风、古老的文化酿造的艺术美酒,散发着山野的气息和泥土的芬芳,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寻与憧憬。随着“原生态”或粗犷、或婉转、或激昂、或俏皮、或悠扬的风格,人们仿佛走进了苍翠而辽阔的原野,倾听到了万物生灵的歌唱,感受到了天籁之音带给心灵的滋养。

【评点】

结构清晰,论证有力。对于“老腔”震撼人心的原因,文章开篇即提出观点,认为是因为“老腔”是一种原生态,具有诸多迷人的魅力。文章主体从原生态具有纯洁性、生命力和世界性三个角度阐述了其具有的魅力,论说有理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结尾再进行总结、升华,且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让人心驰神往。文章结构圆合、语言清新,没有一般考试文章具有的陈腐气。

4.青溪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模版] 篇四

青溪原文翻译及赏析1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解

1、逐:循、沿。

2、趣:同“趋”。

3、澹:安静。

译文

每次我进入黄花川漫游,常常沿着青溪辗转飘流。

流水依随山势千回万转,路途无百里却曲曲幽幽。

乱石丛中水声喧哗不断,松林深处山色静谧清秀。

溪中菱藕荇菜随波荡漾,澄澄碧水倒映芦苇蒲莠。

我的心平素已习惯闲静。淡泊的青溪更使我忘忧。

让我留在这盘石上好了,终日垂钓一直终老到头!

赏析

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全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皆轻轻松松,然而韵味却隽永醇厚。诗人笔下的青溪是喧闹与沉郁的统一,活泼与安祥的揉合,幽深与素静的融和。吟来令人羡慕向往。

青溪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磐石一作:盘石)

译文

进入黄花川游览,每每都去追逐那条青溪。

溪水随着山势,百转千回,经过的路途,却不足百里。

水声在山间乱石中喧嚣,水色在深密的松林里幽静深沉。

水草在溪水中轻轻摇荡,芦苇清晰地倒映在碧水之中。

我的心一向悠闲,如同清澈的溪水淡泊安宁。

但愿我能留在溪边的盘石上,在垂钓中度过我的一生。

注释

青溪:在今陕西勉县之东。

言:发语词,无义。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

趣途:趣,同“趋”,指走过的路途。

声:溪水声。色:山色。

漾漾:水波动荡。菱荇(língxìng):泛指水草。

葭(jiā)苇:泛指芦苇。“漾漾”二句描写菱荇在青溪水中浮动,芦苇的倒影映照于清澈的流水。

素:一向。闲:悠闲淡泊。

澹(dàn):恬静安然。澹:溪水澄澈平静。

磐石:大石。

将已矣:将以此度过终生。已:结束。

赏析:

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这是一首写于归隐之后的山水诗。诗的每一句都可以独立成为一幅优美的画面,溪流随山势蜿蜓,在乱石中奔腾咆哮,在松林里静静流淌,水面微波荡漾,各种水生植物随波浮动,溪边的巨石上,垂钓老翁消闲自在。诗句自然清淡,绘声绘色,静中有动,托物寄情,韵味无穷。

诗开头四句对青溪作总的介绍后,接着采用“移步换形”的写法,顺流而下,描绘了溪水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画面。你看,当它在山间乱石中穿过时,水势湍急,潺潺的溪流声忽然变成了一片喧哗。“喧”字造成了强烈的声感,给人以如闻其声的感受。当它流经松林中的平地时,这同一条青溪却又显得那么娴静、安谧,几乎没有一点声息。澄碧的溪水与两岸郁郁葱葱的松色相映,融成一片,色调特别幽美、和谐。这一联中一动一静,以动衬静,声色相通,极富于意境美。再看,当青溪缓缓流出松林,进入开阔地带后,又是另一番景象:水面上浮泛着菱叶、荇菜等水生植物,一片葱绿,水流过处,微波荡漾,摇曳生姿;再向前走去,水面又似明镜般的清澈碧透,岸边浅水中的芦花、苇叶,倒映如画,天然生色。这一联,“漾漾”绘水动貌,“澄澄”状水静貌,也是一动一静,极为传神。诗人笔下的青溪,既喧闹,又沉静,既活泼,又安详,既幽深,又素净,从不断的流动变化中,表现出了鲜明个性和盎然生意。读后令人油然而生爱悦之情。

其实,青溪并没有什么奇景,它那素淡的景致,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笔下,会具有如此的魅力呢?诚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王维也正是从青溪素淡的天然景致中,发现了与他那恬淡的心境、闲逸的情趣高度和谐一致的境界。“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诗人正是有意借青溪来为自己写照,以清川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素愿,心境、物境在这里已融合为一了。最后,诗人暗用了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也想以隐居青溪来作为自己的归宿了。这固然说明诗人对青溪的喜爱,更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后自甘淡泊的心情。这一点,写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这首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均不刻意为之,表面上看似不着力,而读来韵味隽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前人评“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是最恰当不过的。

青溪原文翻译及赏析3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磐石上,垂钓将已矣。

翻译/译文

汉译

我每次进入黄花川,都要沿着青溪溪水而行。水随着山势千回万转,但走过的路不过千里。流过乱石时水声喧腾,而流经松林时却没有声息与松林相映色调优美。水波荡漾,浮着菱角和荇菜,清澈的溪水侧映着芦苇。我的心一向闲静,就像这淡泊的溪水。请让我留在溪边岩石上,垂着钓竿了此一生。

韵译

每次我进入黄花川漫游,常常沿着青溪辗转飘流。

流水依随山势千回万转,路途无百里却曲曲幽幽。

乱石丛中水声喧哗不断,松林深处山色静谧清秀。

溪中菱藕荇菜随波荡漾,澄澄碧水倒映芦苇蒲莠。

我的心平素已习惯闲静,淡泊的青溪更使我忘忧。

让我留在这盘石上好了,终日垂钓一直终老到头!

注释

①青溪:在今陕西勉县之东。

②言:发语词,无义。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

③趣途:趣,同“趋”,指走过的路途。

④声:溪水声。色:山色。

⑤漾漾:水波动荡。菱荇:泛指水草。

“漾漾”二句描写菱荇在青溪水中浮动,芦苇的倒影映照于清澈的流水。

⑥素:洁白。心素:指高洁的心怀。闲:悠闲淡泊。澹:恬静安然。

⑦磐石:又大又平的石头。将已矣:将以此终其身;从此算了。又有写作盘石.⑧逐:顺,循。

⑨将:将近。

⑩万转:形容山路千回万转。

⑾泛:飘浮。

⑿澄澄:清澈透明。

⒀映:倒映。

⒁葭苇:泛指芦苇

⒂请:愿。

赏析/鉴赏

此诗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闲。

全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皆轻轻松松,然而韵味却隽永醇厚。诗人笔下的青溪是喧闹与沉郁的统一,活泼与安详的揉合,幽深与素静的融和。吟来令人羡慕向往。

这是一首写于归隐之后的山水诗。诗的每一句都可以独立成为一幅优美的画面,溪流随山势蜿蜓,在乱石中奔腾咆哮,在松林里静静流淌,水面微波荡漾,各种水生植物随波浮动,溪边的巨石上,垂钓老翁消闲自在。诗句自然清淡,绘声绘色,静中有动,托物寄情,韵味无穷。

诗题一曰《过青溪水作》,大约是王维初隐蓝田南山时所作。写了一条不甚知名的溪水,却很能体现王维山水诗的特色。

看来王维曾不止一次地循青溪入黄花川游历。这一段路程虽长不及百里,但溪水随着山势盘曲蛇行,千回万转,颇为蜿蜓多姿。王维另有一首《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也说那里的山路“危径几万转”,可与此诗的“随山将万转”对看。

诗开头四句对青溪作总的介绍后,接着采用“移步换形”的写法,顺流而下,描绘了溪水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画面。你看,当它在山间乱石中穿过时,水势湍急,潺潺的溪流声忽然变成了一片喧哗。“喧”字造成了强烈的声感,给人以如闻其声的感受。当它流经松林中的平地时,这同一条青溪却又显得那么娴静、安谧,几乎没有一点声息。澄碧的溪水与两岸郁郁葱葱的松色相映,融成一片,色调特别幽美、和谐。这一联中一动一静,以动衬静,声色相通,极富于意境美。再看,当青溪缓缓流出松林,进入开阔地带后,又是另一番景象:水面上浮泛着菱叶、荇菜等水生植物,一片葱绿,水流过处,微波荡漾,摇曳生姿;再向前走去,水面又似明镜般的清澈碧透,岸边浅水中的芦花、苇叶,倒映如画,天然生色。这一联,“漾漾”绘水动貌,“澄澄”状水静貌,也是一动一静,极为传神。诗人笔下的青溪,既喧闹,又沉静,既活泼,又安详,既幽深,又素净,从不断的流动变化中,表现出了鲜明个性和盎然生意。读后令人油然而生爱悦之情。

其实,青溪并没有什么奇景,它那素淡的景致,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笔下,会具有如此的魅力呢?诚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王维也正是从青溪素淡的.天然景致中,发现了与他那恬淡的心境、闲逸的情趣高度和谐一致的境界。“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诗人正是有意借青溪来为自己写照,以清川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素愿,心境、物境在这里已融合为一了。最后,诗人暗用了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也想以隐居青溪来作为自己的归宿了。这固然说明诗人对青溪的喜爱,更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后自甘淡泊的心情。这一点,写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这首诗,自然、清淡、素雅,写景抒情均不刻意为之,表面上看似不着力,而读来韵味隽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前人评“王右丞如秋水芙蕖,倚风自笑”,是最恰当不过的。

青溪原文翻译及赏析4

原文: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译文

进入黄花川游览,每每都去追逐那条青足。

足水随着山势,百转千回,经过的路途,却不足百里。

水声在山间乱石中喧嚣,山色在深密的松林里幽静深沉。

水草在足水中轻轻摇荡,芦苇清晰地倒映在碧水之中。

我的心一山悠闲,如同清澈的足水淡泊安宁。

但愿我能留在足边的盘石上,在垂钓中度过我的一生。

注释

青足:在今陕西勉县之东。

言:发语词,无义。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

趣途:趣,同“趋”,指走过的路途。

声:足水声。色:山色。

漾漾:水波动荡。菱荇(língxìng):泛指水草。

葭(jiā)苇:泛指芦苇。“漾漾”二句描写菱荇在青足水中浮动,芦苇的倒影映照于清澈的流水。

素:一山。闲:悠闲淡泊。

澹(dàn):恬静安然。澹:足水澄澈平静。

磐石:大石。

将已矣:将以此度过终生。已:结束。

赏析:

言:发语词,无意义。黄花川:今陕西凤县东北黄花镇附近。青溪:今陕西沔县之东。趣:通:“趋”。

【简析】:

这首诗自然、清淡、素雅,看似不着力,读来却韵味隽永醇厚,平淡而有思致。

诗题一曰《过青溪水作》,大约是王维初隐蓝田南山时所作。写了一条不甚知名的溪水,却很难体现王维山水诗的特色。

>看来王维曾不止一次地循青溪入黄花川游历。这一段路程虽长不及百里,但溪水随着山势盘曲蛇行,千回万转,颇为蜿蜓多姿。王维另有一首《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蹬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也说那里的山路“危径几万转”,可与此诗的“随山将万转”对看。

诗开头四句对青溪作总的介绍后,接着采用“移步换形”的写法,顺流而下,描绘了溪水一幅幅各具特色的画面。你看,当它在山间乱石中穿过时,水势湍急,潺潺的溪流声忽然变成了一片喧哗。“喧”字造成了强烈的声感,给人以如闻其声的感受。当它流经松林中的平地时,这同一条青溪却又显得那么娴静、安谧,几乎没有一点声息。澄碧的溪水与两岸郁郁葱葱的松色相映,融成一片,色调特别幽美、和谐。这一联中一动一静,以动衬静,声色相通,极富于意境美。再看,当青溪缓缓流出松林,进入开阔地带后,又是另一番景象:水面上浮泛着菱叶、荇菜等水生植物,一片葱绿,水流过处,微波荡漾,摇曳生姿;再向前走去,水面又似明镜般的清澈碧透,岸边浅水中的芦花、苇叶,倒映如画,天然生色。这一联,“漾漾”绘水动貌,“澄澄”状水静貌,也是一动一静,极为传神。诗人笔下的青溪,既喧闹,又沉静,既活泼,又安详,既幽深,又素净,从不断的流动变化中,表现出了鲜明个性和盎然生意。读后令人油然而生爱悦之情。

其实,青溪并没有什么奇景,它那素淡的景致,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笔下,会具有如此的魅力呢?诚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王维也正是从青溪素淡的天然景致中,发现了与他那恬淡的心境、闲逸的情趣高度和谐一致的境界。“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诗人正是有意借青溪来为自己写照,以清川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素愿,心境、物境在这里已融合为一了。最后,诗人暗用了东汉严子陵垂钓富春江的典故,也想以隐居青溪来作为自己的归宿了。这固然说明诗人对青溪的喜爱,更反映了他在仕途失意后自甘淡泊的心情。这一点,写来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5.高考作文范文及赏析 篇五

赠项斯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译文:

每当看到项斯的诗都会有赏心悦目的感觉,他的诗总是写得那么好。项斯令人赞颂不仅仅是由于他的诗写得好,更主要的是在于他美好的品行和气节。

我这个人平生不愿意隐瞒别人的优点,不管在哪里,总喜欢和人谈论项斯,称赞他的美好品德及其脍炙人口的诗文。

注释:

⑴项斯:《唐诗纪事》载:“斯,字子迁,江东人。始,未为闻人。……谒杨敬之,杨苦爱之,赠诗云云。未几,诗达长安,明年擢上第。”《全唐诗》收项斯诗一卷。

⑵度:次。

⑶标格:风采,指一个人的言语、行动和气度等几方面的综合表现。

⑷不解:不会。善:优点,这里指品质、言行、文学方面。

赏析:

杨敬之的诗,《全唐诗》仅存二首,其中这一首极为后世传诵,并且因为众口争传,逐渐形成人们常用的“说项”这个典故。

关于项斯,《唐诗纪事》载:“斯,字子迁,江东人。始,未为闻人。……谒杨敬之,杨苦爱之,赠诗云云。未几,诗达长安,明年擢上第。”《全唐诗》收项斯诗一卷,此外也未见有何突出成就,只是因为杨敬之的这首诗,他才为后人所知。

杨敬之在当时是一个有地位的人,而这首诗却真心实意地推荐了一个“未为闻人”的才识之士。他虚怀若谷,善于发掘人才;得知之后,既“不藏人善”,且又“到处”“逢人”为之揄扬,完满地表现出了一种高尚的品德。

首句“几度见诗诗总好”,是衬垫之笔,也点出作者之知道项斯,是从得见其诗开始的;赏识项斯,又是从觉得其诗之好开始的。次句进一步写见到了本人以后,惊叹他“标格过于诗”,心中更为悦服。对项斯标格之好,诗不直写,却先提一句“诗好”,然后说“标格过于诗”,则其标格之好自不待言。“标格”包括外美与内美,即仪容气度、才能品德的统一。品评人应重在才德,古今皆然。下文便写到诗人对于项斯的美好标格,由内心的诚意赞赏发展到行动上的乐意揄扬。

“平生不解藏人善”,这句话很占身分。世间自有见人之善而不以为善的,也有见人之善而匿之于心,缄口不言,唯恐己名为其所掩的;诗人于此则都“不解”,即不会那样做,其胸襟度量之超出常人可见。他不只“不解”,而且是“平生不解”,直以高屋建瓴之势,震动世间一切持枉道、怀忌心的小人。诗人对于“扬人之善”,只是怎么想便怎么做,不曾丝毫顾虑到因此会被人讥为“互相标榜”;怎么做便又怎么说,也不曾丝毫顾虑到因此会被人讥为“自我标榜”。其古道热肠,令人钦敬。做了好事,由他自己说出,更见得直率可爱。本来奖掖后进,揄扬人善,一向传为美谈,诗人自为之而自道之,也有自作表率、劝导世人之意。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所表现的感情高尚美好。正因为这种难得的、可贵的诗情,它才能广泛流传,成为赠友诗中的上品。

赠项斯原文翻译及赏析2

赠项斯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古诗简介

《赠项斯》是唐代诗人杨敬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先写作者赏识项斯之诗,更惊叹项斯“标格过于诗”。接着写诗人对于项斯的美好标格,由内心的诚意赞赏发展到行动上的乐意揄扬,反映了诗人“不藏人善”“奖掖后进”的宽广胸怀和美好品性。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所表现的感情高尚美好,难得的、可贵的诗情,使之广泛流传,成为赠友诗中的上品。

翻译/译文

多次读到了你的诗总是觉得很好,看见你后觉得气度品格更高于诗。

我一生也不愿意藏匿人家的长处,无论到哪里见人就会推荐你项斯。

注释

⑴项斯:字子迁,晚唐诗人,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人。

⑵度:次。

⑶标格:风采,指一个人的言语、行动和气度等几方面的综合表现。晋葛洪《抱朴子·重言》:“吾特收远名于万代,求知己于将来,岂能竞见知于今日,标格于一时乎?”

⑷不解:不会。善:这里指品质、言行、文学方面的优点。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诗人之间的赠答诗,当作于唐武宗会昌四年(844)项斯进士及第之前。据《唐诗纪事》载,项斯曾筑草庐于朝阳峰前,枕石饮泉,读书吟诗,长达三十年。项斯听说杨敬之最喜提携后辈,便带着自己的诗作前去拜谒这位前辈。杨敬之读了他的诗后大加赞赏,写下了这首诗。《全唐诗》收项斯诗一卷,此外也未见有何突出成就,只是因为杨敬之的这首诗,他才为后人所知。

赏析/鉴赏

文学赏析

杨敬之的诗,《全唐诗》仅存二首,其中这一首极为后世传诵,并且因为众口争传,逐渐形成人们常用的“逢人说项”这个典故。杨敬之在当时是一个有地位的人,而这首诗却真心实意地推荐了一个“未为闻人”的才识之士。他虚怀若谷,善于发掘人才;得知之后,既“不藏人善”,且又“到处”“逢人”为之揄扬,完满地表现出了一种高尚的品德。

首句“几度见诗诗总好”,是衬垫之笔,也点出作者之知道项斯,是从得见其诗开始的;赏识项斯,又是从觉得其诗之好开始的。次句进一步写见到了本人以后,惊叹他“标格过于诗”,心中更为悦服。对项斯标格之好,诗不直写,却先提一句“诗好”,然后说“标格过于诗”,则其标格之好自不待言。“标格”包括外美与内美,即仪容气度、才能品德的统一。品评人应重在才德,古今皆然。下文便写到诗人对于项斯的美好标格,由内心的诚意赞赏发展到行动上的乐意揄扬。

“平生不解藏人善”,这句话很占身分。世间自有见人之善而不以为善的,也有见人之善而匿之于心,缄口不言,唯恐己名为其所掩的;诗人于此则都“不解”,即不会那样做,其胸襟度量之超出常人可见。他不只“不解”,而且是“平生不解”,直以高屋建瓴之势,震动世间一切持枉道、怀忌心的小人。诗人对于“扬人之善”,只是怎么想便怎么做,不曾丝毫顾虑到因此会被人讥为“互相标榜”;怎么做便又怎么说,也不曾丝毫顾虑到因此会被人讥为“自我标榜”。其古道热肠,令人钦敬。做了好事,由他自己说出,更见得直率可爱。本来奖掖后进,揄扬人善,一向传为美谈,诗人自为之而自道之,也有自作表率、劝导世人之意。

此诗语言朴实无华,所表现的感情高尚美好。正因为这种难得的、可贵的诗情,它才能广泛流传,成为赠友诗中的上品。

名家点评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刘禹锡《嘉话录》载杨祭酒《赠项斯》诗,······斯集中绝少佳句。如《晚春花》云:“疏与香风会,细将泉影移。”《别张籍》云:“子城西并宅,御水北同渠。”拙恶有余,宜祭酒公谓“标格胜于诗”也。祭酒乃敬之也。其赠斯诗鄙俗如此,与斯亦奚远哉!

赠项斯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赠项斯

[唐代]杨敬之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多次读到你的`诗总是觉得很好,等见过你后觉得你的气度品格更高于诗。

平生不知道掩盖别人的优点,所以无论到哪里逢人就赞扬项斯的人品。

注释

项斯:《唐诗纪事》载:“斯,字子迁,江东人。始,未为闻人。……谒杨敬之,杨苦爱之,赠诗云云。未几,诗达长安,明年擢上第。”《全唐诗》收项斯诗一卷。

度:次。

标格:风采,指一个人的言语、行动和气度等几方面的综合表现。犹规范,楷模。晋葛洪《抱朴子·重言》:“吾特收远名于万代,求知己于将来,岂能竞见知于今日,标格于一时乎?”

不解:不会。善:优点,这里指品质、言行、文学方面。

赏析:

杨敬之的诗,《全唐诗》仅存二首,其中一首极为后世传诵,并且因为众口争传,逐渐成为人们常说的“说项”这个典故。

关于项斯,宋计有功《唐诗纪事》载:“斯,字子迁,江东人。始,未为闻人。······谒杨敬之,杨苦爱之,赠诗云云。未几,诗达长安,明年擢上第。”《全唐诗》收项斯诗一卷,此外未见有任何突出成就,只是因为有杨敬之的这首诗,他才为后人所知。杨敬之在当时是一个有地位的人,而这首诗却真心实意的推荐了一个“未为闻人”的才识之士,他虚怀若谷,善于发掘人才;得知之后,既“不藏人之善“”,而且又“到处”“逢人”为之赞扬,完美的表现出一种高尚品德。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多次读到你的诗又总是觉得很好,等到看见你的气度品格更高于诗。

首句是衬垫之笔,也点出作者所知道的项斯,是从得见其诗开始的;赏识项斯又是从觉得其诗好开始的。次句进一步写见到了本人之后,惊叹他“标格过于诗”,心中更为悦服。对项斯标格之好,诗人不直接写,却先提一句“诗好”,然后说“标格过于诗”,则其标格之好自不待言。“标格”包括外在美和内在美,即仪容气度、才能品德的统一。品评人物应该重视才德,古今皆然。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我平生不愿意藏匿人家的长处,无论到哪里见人就会推荐你。

“平生不解藏人善”,这句话很占身份。世间自有见人之善而不以为善的,也有见人之善而匿之于心的,缄口不言,唯恐人家优秀了会成为自己仕途的障碍的;诗人于此明确表示“不解”,而且是“平生不解”,即不会这样做,他的胸襟度量是超过常人。他不只“不解”,而且是平生不解,并以高屋建瓴之势,震动世间一切压制人才,对人才怀着嫉妒之心的小人。诗人对于“扬人之善”,只是怎么想就怎么做,不曾丝毫顾虑到个人的得失,是否会被人讥笑为“自我标榜”。他的古道热肠,令人钦佩。做了好事,由他自己说出,更见直率可爱。本来奖掖后进,揄扬人善,一向传为美谈;诗人自为之而自道之,也有自作表率、劝导世人之意。

6.三衢道中原文及赏析[范文模版] 篇六

原文: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注释

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⑤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黄莺。

赏析:

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诗还有个特点,就是通过对比融入感情。诗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的绿树及山林的幽静与眼前的绿树与黄莺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全诗又全用景语,浑然天成,描绘了浙西山区初夏的秀丽景色;虽然没有铺写自己的感情,却在景物的描绘中锲入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

7.高考作文范文及赏析 篇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文题剖析】

2016年全国卷Ⅱ的高考作文写作,审题极为关键:“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这句话中的关键词乃“比较”二字,即需要三个角度结合来作分析。“课堂有效教学”涉及面较广,要比单一的教学模式,如填鸭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激趣式教学等更有的聊;“课外大量阅读”,可以写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内容丰富;“社会生活实践”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知行合一,还是实践出真知,考生也有话可说。

总的来看,针对任何一点分析都不难,难的是三个线头要拧到一起,结成一股绳。这就要求考生必须有大局观。简单地来,选择一个成功的文学家的成长之路,参照他是怎么在三者之间游刃有余的,再结合自己的体会相互串联;复杂地来,三者合一,择优录取,通过三个不同的事例完成自己的作文,三者之间不可孤立,各说各的;冒险地来,可以三条途径选其一或者其二(更推荐其一)重点论述,别的途径做铺垫,主次分明。

因为题目限制的是“语文学习”,针对性强,选择事例时要说“语文圈”里的事。这道题目,考的是家学,书香门第,饱读诗书,你赢了!考的是师长,师长是有情怀有思想有意境有“大语文”思想的人,你赢了!考的是兴趣,真正对语文有爱的,你不会不赢!

8.高考满分作文赏析 篇八

永恒,不只在于时间从洪荒而来的脚步;也不只在于风声从亘古而至的呢喃。一个瞬间,往往也能成就永恒。

昙花从不为她鲜艳的短暂而暗自哀怜,因为她将自己怒放的那一刻书进了天地的长卷,万物无一不记得这瞬间却永恒的娇美;朝露从不为她光华的瞬息而

顾影悲叹,因为她用自己闪耀的那一秒照亮了世界的一隅,众生无一不怀想这瞬间而永恒的清丽。

因为真美,那些短暂的事物竟撼动了时间的定律,仅凭一个瞬间,缔造了无尽的永恒。当诗仙宽袍弃履,举匏樽而邀明月,沐月华而影三人的那刻,这一丝浸透了蟾晖的酒香便飘飘摇摇了千余年,萦绕在数万才子的鼻尖挥散不去,似是还携了月下那人的三分不羁,极

醇,这瞬间的感悟,便在孩童清亮的诵读声中变为醉人的永恒。

因为不凡,那些即逝的侧影竟跃过了文明的更替,仅凭一个瞬间,缔造了无尽的永恒。当屈子以血讴歌,孑然一身,仅怀拥一胸才气,腹含一枚忠胆投身汩罗的那秒,这一缕赤红泣血的绝美魂灵已挣脱世俗的枷锁,就随着汩罗江水的平平仄仄流过了漫漫岁月,滋润在每个志士的心田。这瞬间的悲壮,便在岁岁年年坚实的粽角中变为深沉的永恒。

因为无愧,那些闪现的生命竟无视了历史的变迁,仅凭一个瞬间,缔造了无尽的永恒。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人生苦短,纵是八十而寿又何尝不是一瞬。

但且回首再看那南山脚下菊态幽美,洞庭湖心月晖清华;看那赤壁山涧金戈铁马,大漠暮里炊烟人家,弥足短暂,却也弥足永恒。

这些由真、善、美缠绕而成的瞬间,往往在笔尖的跃动甚至风叶的交响中被铭记。它们不曾在历史的长河中沉坷,甚至不曾在岁月的波涛中起伏,它们总以一种轻盈而美好的姿态起舞,独立于世,而在万物心中刻下永恒。

以真行走于世,以善放歌于世,以美馈赠于世,便可以自身之瞬间,成就大世之永恒。

9.2012辽宁高考作文赏析 篇九

原题:台后一帘深色幕布,台上一架钢琴,柔和的灯光洒在黑白键上,人们屏息等待。女钢琴家悄然出现,衣着简朴。演奏家上台,谁不身着华美的演出服,光彩夺目?人们就此问她,她的回答说:“人,要隐于音乐背后。”女钢琴家的话耐人寻味。

有人感佩不已,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有人联想到人生的诸多方面„„

审题参考:可从外在与内涵关系入笔,分别引出多种立意:内涵重于外在;人格品位与艺术真谛;低调的人生与高调的琴声;朴素与虚荣;外表的朴素与内心的华贵;重外表还是重艺术等等。

题目可写成:《人,要隐于“音乐”背后》《大隐隐于“乐”》《低调做人,高调行事》《内涵重于外表》《多一点凝聚,少一些浮华》《不加粉饰,用实力说话》《隐于背后,方显真美》 „„

注意:写作时需联系材料,尤其是女钢琴家的话。

可供联系的生活实际及素材:

反面的有:

郭美美、高悦儿等网上“炫富”事件,某些富二代、官二代的骄奢跋扈,某些所谓“明星”的豪华奢侈的生活;

生活中人们的羡慕奢华、崇拜富贵、以“衣”取人,很多衣着光鲜、外表亮丽的“时髦者”内心的空虚无聊„„

我们生活在一个过分讲究“包装”、注重外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羡慕富贵、崇尚名利的时代;

实际上并不富裕的中国,竟然成为世界“奢侈品”消费排名第二的巨大市场;

我们的艺术界、学术界缺少甘于寂寞、远离奢华、艺术至上、学术至上、人格至上的风气„„

正面的有:

美德如茉莉,素朴而高贵; 余秋雨曾说:“我们总是心机太深,权谋太重,黑箱太大,对什么都装饰过多。” 泰戈尔:一个人大为谦卑的时候,正是他最接近高贵的时候; 罗曼罗兰:“我不站在显眼的地方,我甘愿朴素地生活在梦想背后。” 低调,一道优雅的背影; 海子曾说:“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短暂的情人。”

有了百花争艳,一抹疏竹就勾勒不出丝毫风韵;有了八音齐奏,几声二胡悠悠也无从让人断肠;有了华服抢夺眼球,音乐再绝伦也无法营造出独特意境。减去多余的装饰,让生命回归自然,左手上是淡然心境,右手弹出美丽乐章,双手合十,世界就是天堂„„(剪去多余的装饰,回归最初的目的。)真正的艺术家,大多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一代文学大师钱钟书的夫人杨绛,从来衣着朴素,却永存于后人心中。真正闪耀她的是她的文学素养和高尚的人格。杨绛先生曾说:“我与谁都不争,与谁争我都不屑。”这是怎样的一种气魄!她甘于隐藏在文学的背后,朴素生活收获了人生的真谛,赢得了众人的钦佩。杨绛先生很坚定地感言:“我要洗净一身的污秽回家去。”朴素的人,隐于自己梦想的背后,让梦想发光,收获真正的快乐。高深的艺术造诣,需要艺术家逃离聚光灯的“追捕”,远离鲜花掌声的包围; 漫画家朱德庸曾说:“这个世界走得太快了,人们往往只追求华丽的外表而非灵魂的高度。” 真正的艺术家,往往拒绝虚荣,朴素低调,凭艺术说话,不需要外表的“包装”„„

“衣着”是指外在的东西,这里的“音乐”代替人的内在的东西——诸如才艺、思想、生命本身。

佳作放送:

1、隐于“音乐”背后

王立伟

演奏家们上台时往往身着华丽的服装,而材料中的钢琴家却衣着简朴,奥妙就在于那句话:“人要隐于音乐背后。”

诚然,在这个物质丰硕精神贫瘠的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于用外在的装饰去吸引别人的眼球:怪异的造型,奇特的服装,雷人的话语„„然而却鲜有人认识到,这些噱头下掩饰的是人们精神土壤的日益贫乏。试想,如果演奏家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服饰装扮上,而忽视了对音乐本身的追求,呈现出的演奏有什么欣赏价值?这样创作出的音乐有什么回味的余韵?毕竟,演奏不是服装秀。

正如演奏家需要隐于音乐背后,潜心追求更高的音乐造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远离浮艳的享受和轻飘的快乐,潜心寻找心灵的安宁与沉静。隐于心灵背后,探寻人生真谛,实现人生价值。

放眼全球,纵览古今,那些伟大的名字没有一个是因为华丽的噱头而停驻在我们心中的。相反,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理解了隐于“音乐’背后的真义。袁隆平在田间埋头耕作了几十年研制出杂交水稻,成为“水稻之父”;王选在实验室辛苦研究了无数个昼夜,创造出世界领先的激光照排技术;黄万里在水利建设一线奋斗,捍卫了学术真理和科研人员的良知。他们没有华服,没有粉饰,他们都潜心奋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隐于“音乐”背后的他们实现了人生价值。

在这个高速发达的现代化社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分工。我们要做的就是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像“傻好傻好”的郭明义坚守在鞍钢一线,像“平民英雄”吴斌在生命的最后六分钟里诠释司机的责任,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危险关头演绎教师的崇高。我们没有必要参与到追名逐利的浪潮中,去追求那个在物欲中浸淫多年已然变质了的梦,去渴望那种腰缠万贯的浅薄与富得流油的苍白。

隐于“音乐”背后,耕耘心灵的耕地;隐于“音乐”背后,做好自己的工作;隐于“音乐”背后,探索人生的真谛。隐身在“音乐”背后,细细摸索,你会发现,此处即是天堂。

点评:这篇作文,文约意广,笔致轻松,理畅辞达。“正如演奏家需要隐于音乐背后,潜心追求更高的音乐造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远离浮艳的享受和轻飘的快乐,潜心寻找心灵的安宁与沉静。隐于心灵背后,探寻人生真谛,实现人生价值。”见解不凡,眼光远大。在援引人物事例的时候,略显牵强。

2、隐藏华丽

张津诚

这是一个充满喧嚣的时代,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是华丽的色彩。是的,有谁不愿意将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有谁不愿意舞蹈于社会的聚光灯下?又有谁不愿意展示自己的光芒?„„然而,却很少有人能够像女钢琴师一样,隐于音乐之后,不需要华丽的装饰,不需要绚烂的色彩,摒除心中的浮华,寻求生命的本真。隐藏华丽,见于真淳。

隐藏华丽,是寻求内心的平和。孤山下,西湖边,梅妻鹤子,逍遥流年——林逋隐去去了心中的浮躁,在寂静的山林中,品味着生活的滋味。林逋踏足寺庙,梵音轻度,禅香缭绕,与高僧诗友相唱和。他举头望月,把酒临风,那稀疏的梅影斜斜的倚在他的青衫之上。没有了功名利禄的牵绊,林逋才可以尽情的展示自我,隐于自然之中,虽朴素简单,亦丰富厚重。

隐藏华丽,是追求自在的生活。激流岛上,钟声回荡,顾城在这里享受着自己的生活。“让我用冰凉的雪水,将地址写在手上,那里没有喧嚣纷扰,只有铜鼓和太阳。”他放弃了一个个亮闪闪的光环,将以前的华丽埋藏在土中,褪去心灵的伪装。与其锋芒毕露,还不如坐在岸边的礁石上,看着那熟悉的太阳,和那熟悉的方向„„

隐藏华丽,是成功之后的顿悟。无论是高调宣称裸捐,还是呼吁做好事要留名,社会的舆论都将陈光标推到了风口浪尖。然而他依然保持自我,虽然行事高调,但做人却低调之至。正如毕淑敏所说:“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陈光标隐去了本该属于他的华丽,藏于人民群众之中。用自己的满腔热情,为群众作出贡献。

朱德庸在《大家都有病》中说:“我们应该在这个时代慢慢行走。”诚然,隐于音乐之后的女钢琴家的确值得人敬佩,我们应该隐去身外的繁华,慢下自己的脚步。越来越高的建筑割碎了我们头顶的天空,让我们再也看不到完整的日升月落;越来越快的交通方式拉近了城市的距离,却让人们心灵的距离更加遥远;越来越多的伪装使我们眼花缭乱,也让我们看不清人们的本质„„

人们应该学会隐,正如隐于音乐之后的音乐家,我们也应该隐去华丽,隐去自己的锋芒,隐去争的念头,做到:有欲而不执着于欲,有求而不拘泥于求,物物而不役于物。如此,我们才可以隐去身外的纷扰,繁华落尽见真淳。

点评:第一,条理清楚;第二,化用了林逋的古诗文和意境,当然,还有顾城以及他的诗。有些句子很见功力,比如结尾句:“有欲而不执着于欲,有求而不拘泥于求,物物而不役于物。如此,我们才可以隐去身外的纷扰,繁华落尽见真淳。”但是关于顾城和陈光标两个材料的使用,与所言主题若即若离,难圆其说。

3、质朴的生命

王檬

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静静地写下:“我不愿在云端跳舞,只愿贴着黄土慢慢行走。”的确,这世间总有一些人超脱了浮华,隐于生命的背后,淡然微笑。

深深感动于那位勇于衣着简朴上台的女钢琴家,幕布掀起时,观众们必定会一片哗然,可当钢琴声缓缓地从指尖倾泻而出,当黑白键交错中迸出生命的火花,是她——让所有的人懂得去聆听一场生命的音乐会,一琴一凳,一双耳朵一颗心,便已足矣。

这是一个众生喧哗的时代,我们习惯了花红柳绿的热闹,扯旗放炮的动静,我们愿意大轰大嗡,爆炒新闻。古琴吟风的高雅不再,短笛赏月的古韵难留。镁光灯、鲜花和掌声成了所有人的追求,一岁一岁,一年一年,我们就在喧嚣的追逐中错失了灵魂,蹉跎了流年。

如果我是一个从前的哲人,来到今天的世界,我会最怀念什么?一定是简单与质朴。犹记得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宁静与悠然,而如今究竟是怎样的风暴袭击了我们,简单不再,淡然不再,以至于女钢琴家衣着简朴的演奏变得如此难能可贵。

人,要隐于音乐背后,要隐于名利背后,更要隐于生活背后。我不知道那个大扯绯闻、狂傲不已的朗朗与带着浅浅书生气的李云迪谁更值得我们尊敬;我不知道那个高调行善的陈光标与“钱只有到需要它的人那里才是好去处”二十年捐出四十八万的卖菜阿婆陈树菊谁更值得我们尊敬;我不知道那个晒名车名表“娇喘吁吁”的郭敬明与“静静写出心中流淌出的箴言”的安妮宝贝谁更值得人我们尊敬,但我已明白,只有没有远离生命本质的质朴的人,才是最懂得款待生命的人。

泰戈尔曾说:当鸟翼系上黄金,就飞不远了。”人亦如此。当我们一层一层剥去华丽的外衣时,总会发现,那些鲜艳的“华服”不过是过眼云烟,它们无益于生命本质的快乐与欣慰。

生命源于质朴,须归于质朴。就让我们的生命回归质朴,就如同山间那怒放却悠然着的一簇簇野菊,一路静默,一路微笑,一路芬芳载途。

4、“隐”是一种修行

安慧中

真正的生命需要的并非华服,而是内涵与灵魂的精妙绝伦。

——题记

物质的高度繁荣与浮华喧嚣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危机,越来越多的音乐人在舞台上争逐着一袭华服,却渐渐丢失了昔日温暖的精神家园——“隐”的生活模式正行走于消逝中。女音乐家着素衣演奏音乐,其实彰显的是一种态度——将人本身隐于音乐背后,将华服隐于生命之后。

印第安流传一句谚语:“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忘了为何出发。”有的音乐家登台演奏必着华服,殊不知他们演奏的究竟是音乐,还是华服?试问,是不是当下音乐会已经太过泛滥人心太过浮躁,才让我们忘记究竟为何演奏?

奥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因《黑天鹅》一片而斩获小金人奖。而镁光灯下,那些“群星”闪耀,他们脸上是遮不住的珠光宝气,心里是藏不了的浮华喧嚣,而在这群人中,只有娜塔莉.波特曼是最独特的一个。她戴两三块钱的耳环,穿几十块钱的牛仔裤,过着如普通女孩一般清新自在的日子。有人问她:“你不怕不穿晚礼服,别人会认不出来你是谁?”她淡然回答:“我正担心别人会因钻石长裙而认不出来我是娜塔莉.波特曼。”她将艺术放在胸前,将自己隐于生命之后,骄傲而端庄。

执着于华服的人,是水里摁不下的葫芦,是风中止不住的经幡,最终必将经历树倒猢狲散的凄凉和烟花燃尽的惨淡。他们不会知道,在这浮华世间,有一群隐士,不必退隐山林,只消在自己的一隅洁净天地里,追求不止步于朱缨宝饰的生命,专注于灵魂的修行历练,生命告别肤浅,庄严而肃穆。

将生命奉于笔墨的人,便不再问是否破衣烂衫,只执着于翰墨飘香;将生命奉于琴弦的人,便不再问是否家徒四壁,处境凄凉,只执着于琴弦间是否有天籁在肆意流淌;将生命奉于书卷的人,便不再问是否箪食瓢饮,只执着于一陋巷、一缕光。

什么时候,人们能安于将自己隐于生命之后,修行一颗善隐之心,修行精妙绝伦的生命?

点评:标题有内涵、题记有深度、材料有亮点、行文有自信。

5、纯粹的人生

高三(1)尤怀墨

一场音乐会上,在人们的等待中,女钢琴家悄然亮相,衣着朴素。于是人们诧异:哪个演奏家不是衣着华丽,在掌声雷动中登场?可这位演奏家却淡然地解释道:“人,应是隐于音乐后的。”

不得不佩服这位钢琴家的智慧与对音乐单纯的热爱,是的,一场音乐会,音乐才应当是主角,人就应该隐于音乐之后。这恰如我们的人生,幸福快乐才应是主角,可大多数人却只愿追求“音乐会上的华服和掌声”,忽略了人生原本的目的。“隐”之一字已被我们遗忘了太久太久,在当今世界的高速公路上,你追我赶的现代人都在竞争着生命的华彩,很少有人关注人生的真正价值。他们脚踏着虚浮的美丽,飘荡在茫茫人世,沉醉于灯红酒绿。

我想起尼尔.波兹曼痛苦的写下:“我们正在变成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文化、历史、艺术„„一切的一切都在为娱乐让路。”是啊,我们一路追逐着身外的浮华,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我们被异化成娱乐的产物,沦为物欲的奴隶,却忘记了我们人生本来的目的。我想起瓦尔登湖畔的梭罗,他舍弃财富、快乐地耕作,他恰如摒弃华服的钢琴家,他说:“我没有钱,但我拥有无数个艳阳天,所以我依旧是最富有的人。”而反观今日之世人,人们往往都是愿着一身华服哗众取宠地表演,做一个痛苦的富人,却不愿做一个真正拥有纯粹人生的农夫,这是何等的悲哀!

还有季羡林,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国宝”、“国学大师”的桂冠他都固辞不受,只愿隐于人们背后默默创作«牛棚杂忆»;钱钟书,一代新星,文采卓越,成就斐然,却拒绝一切采访出镜,独自写就他的«管锥篇»;王利芬,昔日中央电视台的主播,获得的不仅是金钱、地位,还有旁人无法企及的夺目光环,她却辞去职位,在路上开办网络电视平台。他们不愿披着华丽的衣装,只想一心求得艺术的真谛,让艺术的光辉洒满人间,觅得人生的真正价值和纯粹的人生。

音乐之美,美在她纯粹美好不加矫饰,人生亦是如此,人生之路,若要充实丰盈,就必得始于纯粹、止于纯粹。

6、隐于生命背后

高三(1)王晓莲

日薄西山,方显星空璀璨;万籁俱寂,方显泉水叮咚;隐于生命背后,方显人生大美,体会生命智慧。

幕后柔和的灯光,钢琴旁简朴的身影,“人,要隐于音乐背后”,这无疑是一种大智慧。在如今金迷纸醉酒绿灯红的时代,我们丢失了羊皮纸圣经,忘记了托尔斯泰的心灵;我们觅不见梭罗瓦尔登湖畔的小屋,失落了自己的灵魂,却戴上虚伪的面具;我们蝇营狗苟,追名逐利,耐不住寂寞谋求一次次曝光和出镜,直到愈行愈远找不回自己——此时,我们最需要的,其实是隐于生命背后的勇气。

有隐于生命背后如阿黛尔者,她用充满磁性而浑厚的声音抚慰人们的心灵。在54届格莱美中获得十一项大奖,阿黛尔凭借的不仅是她出色的嗓音,还有一颗纯朴的心。当被问及自己的身材,“我很胖,但我吸引的是耳朵而不是眼球。”一句朴实的话语,是她独特人格的宣言,这也是每次盛装出席的Lady Gaga所远不能及的。虽然隐于音乐背后,但阿黛尔永远是人们心灵伤口上轻抚的手,她将在人生路上走得更加坚实。

有隐于生命背后如史铁生者,在“仿佛等了他四百多年”的地坛,他体会了生彻悟了死。扶轮问路,看罢飞鸟逝空,静俯绿草轻柔。他的文字里满是对生与死的感悟。“生命给每个人以限制,上帝也从不会施舍‘最幸福’。”史铁生用苦难透析生命,为人们奏出生命强音。虽然隐于文学背后,但他如瓦尔登湖的一滴水,沉落中平静地荡开他残缺亦完美的人生。

隐于生命背后需要一种勇气。不必说曼德拉7平方米的锌皮房内囚居27年终成非洲领袖,不必说高更寓居塔西提岛收获心灵宁静,单说夏达不凭美貌赢得人们青睐,“除了绘画,我还能坚持什么?”始终执着自己对漫画梦想的追求,我们不难发现,只有隐于生命背后,才能获得内心安宁。其实人的成长本不在向外索取而在向内建立,让自己的价值观向平静中转变,还生命以本色。

隐于生命背后,“楚兰生于森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因贫困而变节”。就让我们带着子路的这句话在人生的河流上一路前行,得意时淡然,失意时激扬,平凡时新鲜,这样,即使人生坎坷,大起大落,有一天蓦然回首,原来轻舟已过万重山。

7、金玉其中

何相儒

听,那拂过耳边的旋律,闭上双眼,你还能记得演奏者的妆容吗?

深色的幕布,奢华的钢琴,柔和的灯光,似乎只差演奏者身着一袭长裙,手指飞扬。可是,当女钢琴家以一身朴素出现时,你是否觉得女钢琴家简朴的衣着显得格格不入?我想说,这正是女钢琴家的大智慧。正如她所言:“人,应该隐于音乐之后。”

在这个信仰失落文化粗鄙的时代,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一个美女就应该陪伴以宝马香车;习惯了一个运动员,一副球拍就该成千上万;习惯了一个歌唱家,一套衣服就该镶金带银。于是乎,女钢琴家就应该衣着华丽——好像人们不是来听音乐的,而是来看服装秀的。

过快的时代让我们忘记了旅行的目的。太多的人一直都在奔波,到头来却落了个两手空空。物质时代给了我们太多的选择,以至于许多人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其实,生活就像一杯咖啡,无论是用水晶杯装,还是用塑料杯装,咖啡还是咖啡,人生的本质从未变过。许多人都在往自己的杯子上镶金带银,而忽视了杯中的咖啡。那么,当你过于注意外在的华丽的时候,请你看看,在你精心装饰的杯子中,你人生的咖啡是否还留有余香?

慢慢走,让灵魂跟上。上帝赋予我们生命,不只是为了让我们在沙地淘金。我们留给世界的,也不应该是一堆破铜烂铁。一句惊世骇俗的话语往往比块块金砖银条来的更有意义。女钢琴家的朴衣素颜告诉我们,我们要的是激荡心灵的曲调。请侧耳倾听,当那动人的音符掠过耳畔,闭上双眼,你是否还能记得演奏者朴实的妆容?

是的,爱因斯坦从不为自己的行头发愁;大衣哥朱之文从不为自己的军大衣而羞愧;宋丹丹访谈出镜也每每素颜朝天;史铁生扶轮问路却从没有过多的打扮。显然,他们都没有华美的外表,奢华的装饰,但他们有的是一肚子真才实学,他们都是各自领域的骄傲。因为他们明白,宁可败絮其外,但求金玉其中。

在为生而活的人儿啊,暂且停下你的脚步,回首看看,你是否还记得旅行的目标?别再为杯子的华丽而拼命卖力,请用内在之美去征服世界。请铭记:朴素的衣着也能奏出世间绝唱,不求在外为何,但求金玉其中。

8、还生命以素颜之美

王子明

舞台上柔光泛起,女钢琴家从幕布后款款走出,除去了华服的装饰,她想以纯粹的音乐打动人心。这让我联想到了人生:削减多余的装饰,还生命以素颜,最自然的反而最美丽。

如若将生命比作美人——你是欣赏浓妆艳抹的妖冶,还是喜欢淡雅脱俗的清新?我想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口红粉底遮住了脸庞,掩住了气质的释放;还生命以素颜,才能让气质释放出来。如今这个时代,人们追名逐利,用权利为自己上妆。殊不知,正是权与利给生命蒙上了一层灰布。名利是劣质的“化妆品”,只能葆你一时的艳丽,它对皮肤的腐蚀反而会令你痛心。

所以,不如削减掉多余的部分装饰,还生命以素颜之美。还记得曼德拉吗?在锌皮房制成的监狱中,物质生活并不丰富,但却造就了他超脱的精神境界。7平米,27年。牢狱生活最终让他卸去了繁复的装饰,还生命以素颜之美,探讨自由的真谛;还记得梭罗吗?瓦尔登湖畔,小木屋中,陪伴他的只有两把破旧的小木椅。虫鸣是他的天籁,草海是他的丹青。物质的匮乏阻挡不了他亲近自然的脚步,他用宁静的自然洗尽铅华,还生命以素颜之美,叩问自然的意义。这两位精神领袖不约而同地选择卸去繁复的妆奁,还生命以素颜之美,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生命最自然的状态才最美丽。

削减多余的装饰,还生命以素颜之美。物质生活的丰富不能带动精神境界的提升。没有华丽衣冠,鹤氅葛鞋青箬绿蓑就不能凸显卧龙的烟霞骨格吗?没有豪宅华邸,绳枢瓮牖竹篱瓦灶就不能彰示陶潜的文人气节吗?过多的物质装饰不能让生命有所提升,只有还原生命的本真状态,培养,升华,才能提升生命的高度。好比煮茶,金玉的装饰不能改变茶叶的原味,不妨就以紫砂做壶,以杨木生火,小火慢煮,释放茶叶最自然的原味。茶毕,起身离去,一壶、一敛裾而已。如果将生命比作美人,清新脱俗的自然状态才最是魅力难挡。卸去妆奁,还生命以素颜之美,让生命以最自然的状态释放最精彩的美丽。

上一篇:中学团委工作计划表下一篇: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