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民俗文化

2024-11-09

丧葬民俗文化(精选8篇)

1.丧葬民俗文化 篇一

蔡海霞 发表于 2011-11-3 21:20:18 阅读(41)评论(0)

丧葬文化

作为殡仪系的一名学子,丧葬已经很深很深地驻在了我们心中。对于丧葬文化的了解虽然不是很深,但是也有自己的一些见解。丧葬文化是我们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化。自古生死并存,生有生文化,死有死文化。丧葬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了。丧就是人去世,葬就是把去世的人埋葬,这种自然现象慢慢的扩大,变得有韵味,从随便到正式,从古板到灵活,发展的越来越有特色。我们殡仪行业就是为这服务的。丧葬即是生者对死者的深深的怀念,也使生者在心灵上得到了安慰。学丧葬文化这课,更加了解了各地方不同风俗的丧葬文化。民间的各有差异,各有特色。如图所

示:

然而基本的丧葬历史是与民间的有所不同的,民间的有自己的特色,而殡仪馆所做的比较正式。拿追悼会来做一个比较。基本的追悼会仪式是这样子的。追悼会

林软女士追悼会

司仪:林软女士告别仪式即将开始,请襄仪引领家属及来宾就位。司仪: 旭日在一天的绚烂后化为西下的夕阳,尘埃在日久的飘摇后重回大地。

下面本司仪宣布:林软女士的告别仪式现在开始。

生命是一颗有思想的芦苇,悲怆而又骄傲的耸立着,在极端的河流中,她仅仅抓住脚下的那一抹泥土,傲然的迎着河水的冲击,终于有一天,她累了,看尽了万千风景,也看腻了细水长流,而后,她安然的走入了梦乡。大海因浪花而美丽,人生因她而充实,她把快乐的音符作为礼物送给我们大家,愿爱她的人更爱她。下面,请全体肃立,默哀,奏乐(哀毕)

司仪:林软女士是国内外享有崇高声望的文学家,教育家,四川大学副校长,桃李满天下,但她的一生却并不幸运,自幼失去父母的她,自小生活在祖父的怀抱里,因幼年的一个小小的失误,导致她的胫骨错位,一生只能昂首而不能低头,因此,她教会学生们的第一件事就是:不能低头,直面风雨;只能昂首就永远不想屈服,不能避免的是困难的本身,而能够获得的是战胜困难后得到的双倍的幸福。

下面,有请林软女士生前单位领导四川大学校长xxx为林软女士献花(拜)并致悼词林软女士于1954年,出生在四川九龙坡。1967年下乡当知青,后在丰都教书,1986年调回四川教书。在工作中林软女士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得到了单位领导及其同事的好评。获得大家的喜爱。

林女士,我们相信此刻你并没有走远,相信你一定可以感知:你的祖父,你疼爱的女儿,都在你的身边,向你作最后的告别,你的亲朋好友也都来到这里为你送行。

女士走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离开了我们,她是一位好同志,一位好母亲,她的离去,让亲朋好友心中充满了惋惜与不舍。林女士,你安息吧!(三鞠躬)

司仪:为国育英才,手栽桃李三千树;一生薄名利,坐守青毡数十年。下面有请林软女士生前的学生,xxxx为老师献花(拜)并致悼词:

老师,我们真的舍不得你走!我们真的不想让你离开!您回来吧!您再睁开眼睛看看你的亲人!看看你的女儿,看看你和你一起工作的同事,还有一直关心你,照顾你的单位领导!还有最爱你的学生们!到现在我们仍然无法相信这个事实,仍然无法走出失去你的痛苦。道尽浩瀚的长江之水也倾诉不完我们对您的思念,摘下天空无尽的星辰也唤不回我们的亲人!音乐送去了人们万语千言的祝福和对你无尽的思念,今天你的亲人们都怀着沉痛的心情来送别您了,我们相信,我们挚爱的你在天之灵一定能看到这么多的人间真情,您也一定能够感受到我们对您无限眷念,望你在西去的路上一路走好!一路保重!你安息吧!愿在天国里的您保佑您所有的亲人朋友,保佑他们健康平安,一生幸福。(三鞠躬)

司仪:师恩难忘意深浓, 桃李人间茂万丛.历苦耕耘勤育李, 谆谆教诲记心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已干,这证实林软女士的真实写照。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过往的45个春秋里,林软女士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和太多的回忆。

下面请林软女士的养女XXX向到场的各位领导及来宾致答谢词:各位领导来宾: 我母亲的去逝,让我们全家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在这里,我代表我们全家感谢你们在生病期间前来探望的亲朋好友们,感谢去逝后前来悼念的亲朋好友们,和感谢今天前来参加我母亲告别仪式的众多亲朋好友们。谢谢你们对我们全家的关心,我们全家将永远铭记,真诚谢谢你们!(鞠躬)

司仪:茶叶因沸水才释放出深蕴的清香,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才能留下人生的幽香,离开了的人已经不会再回来,所以我们不要过于伤悲,只盼她能在天园看到她爱的人过的快乐。我们以三鞠躬礼向我们最可敬的老师告别。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礼成!

下面进行最后一个环节,请全场所有人员手持鲜花,绕另一周,一起瞻仰遗容,送出手中的鲜花,希望它们伴随着我们的祝福飞向天国,让我们衷心的祝愿林软女士一路走好!

请家属在灵前自由悼念,以表哀思!

我宣布,林软女士告别仪式到此结束!

民间的追悼会比较随意的。例如甘肃的丧葬就是这样的。一般人去世了。首先当亲人刚去世,家人要为他穿上寿衣寿裤,将他放在上房。把上房布置成为灵堂,一般都是黑色和白色为主。家人都披麻戴孝,跪坐在灵前烧纸钱,其他家人轮流哭丧。晚上轮流守夜,白天有人来吊唁。上香,烧纸钱,并对家属表示慰问。大多数带来的为花篮。还有纸人,这样持续三天才下葬。下葬时家中大小都要到,并且大大小小都要戴孝。从家中哭丧到墓地。整个过程没有司仪主持,完全由孝长子主持完成。祭品完完全全都是自己自作的。什么猪啊,牛啊,羊啊。没有祭文,没有正规的悼词。只有亲人的哭泣和家人闹闹叨叨的悼念。这样持续两至三个小时,下葬完毕就又是一阵的哭丧。中道中有人哭的死去活来,又哭回去。这是真感情的流露。没有专门的哭丧着。

而对于丧葬文化,各地方因经济、文化、风俗、地理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丧葬仪式也会有差异。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丧葬文化也越来越规范,社会化。一般都是由家庭自行自发的处理。现在发展到了由专门的殡葬服务者为之做丧葬仪式,集体处理。这样就会显得隆重,意义重大,悼念面广,更体现了这一文化的丰富内涵。

殡葬规范化就是对丧事的操作程序是由国家专业人员来服务的。面对社会的需求,我们学习并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为这一行服务,也有助于拓展丧葬事业。让更多的人为之服务,将丧葬文化更加的规范,更加的系统,更加的完善,形成更加积极向上的一种文化。而对于没有选择为这一行业服务的人,也有必要学习这一文化知识,原来对丧葬不懂的我们,开了丧葬文化这门课程后,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自己感兴趣的了解,能清楚地认知这一行业,人情这一文化,看懂它的积极影响和文化性。更加有力的扶持并帮助这一行业,也有死亡和生存会有更加清楚的认知。知道死意味着什么,死的含义理解了,更加有利于我们生活的积极态度。所以丧葬文化这一课程是非常有必要开的。让我们看清生与死的意义之外,也了解懂得了各地各家的丧葬文化的特色,并且学习和借鉴,把实际学的和书上的相结合,创造更加的有特色的,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丧葬文化正确地分析了生与死的观念,这是有一定历史发展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传统文化。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它发展与壮大。使它驱除糟粕,更加的科学化,更加的跟上历史时代的发展,所以学习这一文化,了知丧葬习俗,真正做到对生的渴望,对死的不惧,有个正确的生死观。

学习这门课程,我收获了很多,启发很大,对丧葬文化了解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帮助。殡葬并不是什么忌讳的事情了。是一种很专业的文化知识了,也是一种真正崇高的工作和伟大的职业。

2.丧葬民俗文化 篇二

关键词:丧葬文化,特点,意义

一、塔葬

都兰地区藏族的塔葬主要形式是骨灰葬。这是将活佛和大喇嘛的法体火化后, 将其骨灰或舍利子安置在佛塔内的一种丧葬方式。在以火化的形式安葬活佛或大喇嘛时, 通常要把圆寂后的活佛或大喇嘛屈膝盘坐, 再将其安放在高高堆起的木架上, 由藏传佛教的佛门弟子点燃。浓烟直冲云霄, 也意味着将活佛或大喇嘛的灵魂引向天堂。火烧尽后, 将没有烧尽的骨灰或舍利子等捡回装入小木匣内用砖石等把塔建好并将其安葬在里面。都兰地区除活佛和喇嘛外, 还有两类人可以用塔葬。一些在村子里有威望的、能得到全村人尊敬的、并且有学问的智者或为村子、村民做过很大贡献的人也可以用塔葬。并把塔建在村口或一些风水宝地上, 供人们参拜。另一类就是家庭很富裕的藏族商人或者一些农牧主也可以用塔葬。他们把塔建在自己家中或门前, 以求亡者保佑家庭平平安安, 永远富裕。以上的两种塔葬方式大致相同。就是把尸体火化后将其骨灰和泥土混合, 放入刻有佛像的模子中, 做成佛像的模型葬于塔身中。同时还有许多金银珠宝等随葬品。

二、天葬

都兰地区的天葬和其他藏区的天葬几乎相同, 普遍有着复杂的程序。天葬场或天葬台由高僧或活佛勘定。这是由于活佛和高僧有着慧观能力或懂得风水原理。天葬台边挂有许多经幡。在藏族人心目中天葬场是灵魂得到拯救、能免除轮回之苦、更适合做超度亡灵的场所。

在当地, 送葬的日期通常由活佛选定, 通常都是单数。一般都是死者去世后的第三天或第五天, 最长不超过七天, 送葬时间都为凌晨。先由死者的儿子或者其他晚辈把尸体抱出帐外, 然后把捆成一团的死者和一个装满土的皮口袋栓在一起, 搭在牦牛上向选定的天葬场出发。一般情况下送葬者都为男人, 主要以亡者的儿子或女婿为主。假如无儿无女, 则由村民代劳。大概五六人到十几人, 这也是都兰天葬的主要特点。他们赶着牦牛缓步而行并不可回头, 在半路上不准歇息。每个人必须保持庄严肃穆的神色。在安放死者时, 必须注意男女安放的方法。男性一般尸体朝左侧屈卧, 女性则靠右侧屈卧, 即平常所说的“男左女右”。之后送葬的人们剪下死者的乱发放在石缝中, 再把亡者的皮袍等割碎, 并把拖过尸体的牛鞍毁掉, 而这些东西都要丢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还要在尸体旁边煨桑 (1) , 并集体诵念“嘛呢”经 (2) 。煨起桑火后让浓浓的烟缕飘升天际, 这样就可以把附近的秃鹫引来。当秃鹫落得差不多时, 天葬师把尸体固定在一个桩子上, 这样在秃鹫撕食过程中不至于将尸体拖到别处, 然后按一定的顺序将尸体脊背皮肉划开。让秃鹫们吃掉人体的软肌肉组织后, 天葬师用刀锤将关节等进行切割分成小块, 再用糌粑拌好让秃鹫再次食之。最后砸开头骨, 让秃鹫把脑壳等吃掉。有些家人把亡者的遗骨等装在一个白色的布袋中拿回家, 用红泥拌好然后撒在一些有灵气的地方。都兰地区的天葬师主要是由本教寺院的专门人担任, 或者是从外地来的一些常年在外修行的僧人。他们的报酬一般是由寺院提供, 一些进行天葬的蒙古族需要供养现金和衣物等, 当地藏族人不提供供养。

三、土葬

在都兰地区的藏族中, 农区的卓仓藏族主要以土葬为主。它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尸体葬, 另一类则是骨灰葬。土葬在都兰地区由来已久, 近年来在都兰地区考古挖掘的许多大小墓葬都证明了这点。尸体葬主要以以下程序进行。当确定死亡后, 在尸体还未僵化之前将其以坐禅样双手合十放在胸前或额头部位, 再用哈达绑住固定好姿态, 然后装在佛龛式的棺木盒子中, 当地叫“卡儿”。再用柏树枝将其空隙填满装牢, 防止尸体摇晃。然后将龛棺抬到灵堂内供放三天或五天, 最长七天。近亲来吊丧时带来的都是馒头和哈达, 闻讯赶来的人们都给龛棺上献哈达, 然后再磕头致敬。在这期间还需请喇嘛念诵经文, 最少三天多则五天。最后由自家或亲朋好友家的男性抬至埋葬处。下葬时, 男性小辈们都必须到场跪在坟前, 一直到葬礼结束方可起身。埋好回家后由妇女们为大家准备一些饭菜, 吃完后就算整个葬礼结束。到第二年的这时, 有条件的人家在举行一次周年的祭拜活动。

而骨灰葬则是在送葬时把龛棺抬到事先做好的焚烧台上, 在龛棺上浇上酥油或清油, 再将其点燃, 最后再把烧剩的骨灰等装入一种瓷罐中, 再举行埋葬, 其余仪式则和尸体葬一样, 土葬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尸体或骨灰埋葬在地下, 和大地合二为一。

四、火葬

都兰地区的火葬, 大多和土葬时举行的骨灰葬仪式几乎一样, 所不同的就是最后把骨灰撒在有灵气的山、河、湖中, 如昆仑山、青海湖等地。另一种就是由于时间紧急, 事前没有准备的, 比如车祸而死或溺水身亡或是自尽的一般不需要龛棺, 直接把尸体放在临时搭建的焚烧台上, 浇上清油将其火化, 再把骨灰撒到青海湖等地, 没有特殊和复杂的仪式, 因为这种身亡者代表不详之兆, 应将其草率了事便可。

结束语:

由以上可以看出都兰地区丧葬文化的特点, 塔葬不仅在都兰地区, 就是在整个藏区都归为一种最高尚的丧葬方式。塔葬不仅可以供人们参拜使人们从心灵上得到一种安慰, 还可以教育后人要以此为榜样, 奋发图强。也许对其他民族来说, 天葬过于残忍, 将尸体解肢成一块一块的, 然后又将解肢的尸体喂给秃鹫。但就藏民族本身而言, 死后将尸体喂给秃鹫则是一种高尚的丧葬形式;因为在藏区, 人们把秃鹫看成是“神鸟”, 而把尸体喂给秃鹫则意味着秃鹫可以把灵魂引向天堂而不坠入地狱。按科学的说法也可以解释为融入到食物链中。在天葬中既包含了科学理论, 又有着民族的特色和习俗, 可以说天葬是一种完美的丧葬方式。土葬则注重的是和大地合二为一, 因为人从出生开始一直到死亡, 都在向大自然不断地索取, 死后能和大地合二为一也算是对生前所索取的做了一个回报, 也可以认为是人们平常所提倡的“入土为安”。以死后因回归于自然, 这样才符合食物链的规则, 这样才符合人类的发展。

注释:

(1) 桑:主要以柏树枝、茶叶、糌粑和青稞等混拌而成, 主要用于祭拜神灵, 在大中型活动中都为必备品。

(2) 嘛呢经:一般指“六字真言”。

参考文献

[1].尕藏才旦著《圣民之灵—雪域民俗文化缆胜》下册西藏民族出版社出版2008年3月

3.西方丧葬习俗的文化解读 篇三

关键词:西方;丧葬习俗;基督教;平等;生死观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6-0098-02

文化具有一贯性、持久性,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以十分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所以,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曾经指出,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们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一种能力和习惯[1]。习俗往往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习惯、约定俗成的通则,却往往蕴涵着深层次的文化积淀。丧葬习俗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不例外,它是深层次文化积淀的具体体现,是各种文化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本文将对西方丧葬习俗进行深入的文化分析,以期对西方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西方传统葬礼习俗

基督教在西方国家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为教徒,西方丧葬礼仪几乎都是宗教式的。传统的葬礼主要包括停丧、守灵、弥散、下葬等几个环节。

停丧。在西方国家,每当一个人濒临死亡的时候,都要在神父面前进行最后一次忏悔,祈求天父宽恕自己的罪孽。通过忏悔和祈祷,使死者能正确看待死亡,摆脱面对死亡带来的恐惧。死后在神父主持下给死者洗尸、更衣,整容。人们从洗礼池舀出圣水,并向灵柩洒圣水。然后将尸体放入棺材中,停放在教堂或者殡仪馆,并点上长明灯。

守灵。放置在教堂和殡仪馆的灵柩,由死者的亲友们轮流守护照看。

弥撒。由神父主持,介绍死者生平并唱赞美诗和祈祷。亲友们也在仪式上讲述死者生前难忘的生活故事,共同回忆和感谢死者与大家在一起的美好时光。这些回忆绝大多数内容生动有趣,令人捧腹,引得人们还不时发出阵阵笑声。教堂或殡仪馆通常会安排一段时间,让人们有机会“表达最后的敬意”,和遗体告别。

入葬。这是一个庄严肃穆的神圣仪式,所有参加葬礼的人们都身穿黑色衣裤,男士打黑色领带。墓地边安放两排椅子供亲友坐。神父还要在墓地为死者祷告,然后把棺材放入墓地,亲友们把手中的鲜花撒入墓地后就可以离开了。在整个过程,包括在教堂、送葬路上或是葬礼现场,亲友们都不能大声嚎哭,只能默默流泪,以避免打扰死者灵魂安静。埋葬后,工作人员把墓填平,插上十字架,立好写有名字和生卒年的墓碑。

现代社会中,西方葬礼仪式通常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下葬仪式,二是纪念仪式。下葬仪式通常都由殡仪馆操办。殡仪馆是私营的,大多是家庭经营,代代相传。人去世以后,由验尸官签署死亡证书,然后就由殡仪馆接手葬仪,一切事务全部由殡仪馆安排。送葬时灵车行进在最前面,后面跟着亲朋的车,浩浩荡荡一个大车队。送葬通常是很隆重的,家属可以向警察局申请警车开道。每到十字路口,不管是红灯还是绿灯,都可以畅行无阻,过往的车辆都自动停靠在路边,并鸣笛示意,表示对死者的敬意。纪念仪式主要包括人生分享会和弥撒,通常在教堂举行。先是由牧师为逝者祷告,之后由亲属和朋友回忆逝者生前的故事。这个仪式后,亲属通常还要举办一个招待会,所有来宾一边观看以死者的人生历程为主题的DVD短片,一边喝着咖啡聊着人生的悲欢离合。事实上这也突显了西方人的一个主流价值观,分享人生的历练。

二、西方传统葬礼习俗的文化阐释

(一)基督教的支配地位

可以说,自从基督教出现后,西方文化就和基督教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西方丧葬习俗也就越来越多地受到其影响。基于基督教文化下的葬礼,不是个人的事情,是整个信教群体对于上帝的感恩,是灵魂得到永生的庆典。因此,西方传统葬礼举办主体是教会,其葬礼的整个举办过程,都是由教会来担当主角,由牧师来主持,无论是临终忏悔、沐浴,还是为死者举行弥撒,唱赞美诗,主持下葬仪式,教会都从始至终参与。牧师或者神父作为人与天父之间的联系人,起着重要的作用。“西方人根深蒂固的一种观念是原罪论,即人带着罪恶来到这个世界上。而要消除原罪,需要领受洗礼。水被赋予了涤除罪恶,拯救人灵的神学意义。”[2]在葬礼中,人们从洗礼池舀出圣水,并向灵柩洒圣水。洒圣水是对亡者的基督徒受洗身份所作的表达,显示出他是经过受洗而与基督一起死於罪恶,并且一起复活进入新的生命当中。通过临终的忏悔、牧师的祈祷,祈求天父对自己身前的罪孽的宽恕,以求得天父的宽恕,从而使灵魂升入天堂,与主同乐,得到永生。在神父的主持下给死者洗尸,意味洗去生前的罪过,干干净净地去见上帝。

(二)超越死亡的生死观

许多古希腊哲学家把人看做是灵魂与肉体生命的结合,灵魂是高贵纯洁的,肉体是肮脏低贱的。柏拉图认为灵魂永恒,独立于肉体又赋予肉体以思想和智慧。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沉迷于肉体之欢而不能获得超越。希腊哲学中的生死观与宗教结合,成为基督教的核心思想。基督教正是通过追求以上帝为精神象征的终极价值,来建立生存信仰体系。认为个体生命是灵魂和肉体的结合,肉体是短暂的,而灵魂是永恒的。“灵魂是不朽的、不可灭的,我们的灵魂真的会存在于另一个世界。”[3]面对死亡,人们虽然是肉体上的失败者,但却是精神上的胜利者。对西方而言,个人除了灵魂就是肉体,世界除了彼岸就是此岸,灵魂的不朽在于求善,是在彼岸的不朽。而人的死亡是灵魂摆脱现实罪孽,到达永生彼岸。死亡是生命的超越和升华。因此,他们能更坦然地讨论死亡、面对死亡。尤其是基督教徒们,他们认为死亡意味着升入天堂与主同乐。因此,临终前,西方人不是害怕、恐惧而是向上帝忏悔自己一生所犯错误,得到上帝的宽恕而入天堂、从尘世的痛苦和罪恶中解脱出来。葬礼上,亲友们有对逝者的不舍与伤心,但决不会像中国人那样嚎啕大哭。悼念仪式上,亲友回忆、讲述死者生前的故事,整个气氛显得比中国轻松得多。

(三)人人平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广义的个人主义,泛指西方从文艺复兴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随着反封建压迫和神权统治的斗争而形成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狭义的个人主义,主要是指“个人主义”(Invidualism)这一概念出现以后的个人主义思想体系及其理论[4]。它的核心内容是:尊重人和尊重人的价值,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高度重视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一句话,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西方人认为,一个人一旦出生,上帝就赋予做人的基本权利,即天赋人权。人权的主要内容是自由权和平等权。平等即指任何社会成员在人格尊严和法律地位上一律平等。

基督教将每一个人的灵魂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认为人都是天父之子,在天父面前,每一个灵魂都一视同仁,没有差别。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贫民百姓,都是上帝的子民,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丧葬仪式都在教堂举行。西方葬礼讲究灵魂平等。在西方的丧葬礼俗中,注重的是对灵魂的安置和对上帝的尊崇,没有中国的那种浓重的等级观念和“孝悌”思想,不讲重殓厚葬,没有繁文缛节。特别到了现代,在美国西海岸和其他一些沿海州,遵循死者的生前爱好和个人意愿,葬礼个性化色彩越来越浓,比如喜欢赛车比赛的人死了,亲人就把其棺材做成赛车的形状;老水兵死了,亲人干脆把灵车弄成巡洋舰的外形;葬礼也渐渐离开殡仪馆和教堂,把追思会带到家居、山上、海边、空中、海洋;葬礼上也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哀乐,取而代之的主要是死者生前最喜欢的音乐等。参加葬礼的亲友送的礼物,基本上是鲜花,而传统的中国葬礼,非常讲究死者的身份地位,亲友一般是送来祭幛,有布匹、白色调的花圈和灵房等,更加注重死者死后的感性生活。所以,西方葬礼上凸显的是个人本位、利权平等、崇尚“重个人”的伦理道德价值观[5]。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习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发展和承袭下来的,因此具有明显的民族特点;换句话说,习俗是一个民族价值观、社会心理和道德传统的反映和体现。西方国家围绕死亡进行的遗体处理、怀念、祭奠等一系列礼俗活动,无不透射出基督教的影子和权利平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正是在基督教文化和个人主义价值观这两大主导因素的影响下,西方人有其特有的坦然面对死亡、超越死亡的生死观。同时,习俗具有陶冶情操、规范行为、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功能,虽然不是法律条文,但却有着很强的规范作用。违背了这些准则,不按习俗行事,就会受到公众的批评和谴责。在跨文化交际中,违背这些准则,就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充分了解西方丧葬习俗,有利于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E.B.Tylor.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郭金秀.从丧葬礼仪看中西方死亡文化中的宗教因素[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0).

[3]罗超,罗源.走向快乐、自由、诗意的人生———中西传统生死观比较及其启示[J].学术论坛,2011,(6).

[4]张在钊,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与美国个人主义传统[J].山花,2010,(2).

4.中国丧葬的民俗 篇四

第一节:丧葬民俗概述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法则,死亡与诞生一样是人生中的大事。丧葬民俗就是人们如何对待死者离去的灵魂和怎样处理他的尸体的方式方法。

远古时代,人们对死尚无认识和理解,因此弃尸而去,置之不理。至母系氏族公社早期开始有了灵魂的概念从而产生了原始的丧葬民俗,进而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丧葬礼俗。我国古代《周礼》、《仪礼》、《礼记》等典籍对我国古代的丧葬民俗有着详细的记载,数千年来一直沿袭无大变。

(一)主要的葬法

1、土葬:世界各民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葬式,又称埋葬。汉族自古以来实行土葬。它与农业社会定居的生产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寓意入土为安。

2、火葬:是以火焚尸,将骨灰储于盒(坛、缸、瓮等)内。古代盛行于羌族、藏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因民族不同,火葬仪式、方式各不相同。四川、云南大小凉山彝族火葬时,凶死者骨灰予以扬弃,正常死亡者的骨灰用土稍加掩埋。拉祜族火葬时,将死者及其生前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一起火化。普米族则先将尸体放进四方形棺中抬到火葬场,用斧劈开,把尸体置于放有蜂蜜和酥油的“柴房”中火化,后收骨灰送往高山的骨灰洞中。建国后,由于丧葬制度的改革,在大中城市中,火葬已日益普遍。与人们崇拜火神,寓意走向光明。

3、水葬:我国康藏地区和沿海地我古有水葬之俗,此葬法污染水源,故行之甚少。

4、天葬:包括鸟葬、树葬、风葬等。中国藏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葬俗,至今仍保留。

(二)葬式:指安置尸体体位、姿势的方式方法。各民族基于不同的信仰观念,有不同的习俗。

(三)葬制:单身制、夫妻合葬、家族聚葬、公墓聚葬、按等级而葬(是古代礼制的重要内容、事死如事生)。

第二节

中国的丧葬民俗

一、汉族的丧葬民俗

汉族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称“寿材”,男棺刻有“寿”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则刻以“福禄寿”三字的合写体。小殓时还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则含一银元,均称之为“饭含”。大殓时往往随殓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随葬物品繁多且贵重。

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个月而葬,至多达7个月。汉族传统习俗,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否则为不孝。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奔丧者均要丧服。古代汉族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旧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送葬又叫出殡。送葬时,古代汉族一般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亲朋好友写挽词或挽联送葬,到近、现代又演变成送花圈,花圈上写挽联。

古有以人殉葬的习俗(主要是近亲、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遗存),后逐渐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则以纸扎人像伴葬。

葬礼以后,有做

七、断

七、百日、周年等追悼仪式,并将牌位送归祠堂,这已从葬礼时对人的仪礼转为对“鬼灵”、“祖灵”的仪礼。

另外,汉族还有“归葬”的习俗,就是将死于他乡的遗体归葬原籍。

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灵。中国古代礼制,把孝服按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在现代汉语里还有“五服”这个词,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孝服用白布做成,这与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礼服的习俗大不相同。清朝时有一英国人第一次到中国来,遇到出殡的队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却痛苦悲哀,觉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殡时有人唱挽歌,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生前就为自己写过《挽歌诗》三首。后世的挽联、挽幛就是从古代的挽歌演变而来的。

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对不同地位身份的人丧仪都有严格的规定。王公贵族、富豪之家常以规模宏大的丧仪来炫耀自己的权势。《红楼梦》里写宁国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价值数千两银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经,出殡时的队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而穷苦百姓连起码的温饱尚且达不到,自然也就谈不上“重殓厚葬”了。有时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尸体,草草埋掉。

尊长死后,子孙要在家守二十七个月,其间停止交际和娱乐,做官的也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以表示对尊亲的哀悼,称“守制”。

(一)传统的丧葬民俗

1、丧俗:停尸、哭丧、报丧、招魂与送魂、做七与吊丧、入殓、出殡

2、葬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下葬有隆重的仪式。

(二)新时代的丧葬民俗

1、举行追悼会:从吊丧中发展而来。

(1)布置灵堂:正中挂死者遗像,地中央放死者灵床,化妆后的遗体置其上,周围放置鲜花、松柏树枝,两侧排列花圈。

(2)向遗体告别仪式

由殡仪馆专门人员或亲友、有身份者或工作单位相关领导主持。

2、火葬与树葬

全国普遍实行火葬。近年来学者提倡一种新的葬俗-树葬,建立生态园林墓地。(天人合一思想)

二、少数民族的丧葬民俗

(一)蒙古族丧葬习俗

1、丧俗:(1)指路(“苏讷思穆日扎合”)

人死后要请喇嘛念经、指路,让死者到“德娃珍”去。(“德娃珍”:民间认为那里没有灰尘,是享福的地方。)(2)丧服

有的地方死者穿蓝裤,白布衫。蒙古民族以白为纯洁,以蓝为民族本色。布用平纹,不穿绵衣。儿女不许伸手给死者穿衣。死者遗留衣服,多赠给为死者穿衣服的人。

(3)入殓

入殓时死尸不能从门过,要打开窗户,用秫吉三根拼成门形,尸体从窗户抬出去。(平日里小孩子不许跳窗户,孩子跳窗户还要跳回来,再从门走。)(4)出殡

出殡时,灵车上不是死者头朝前,而是脚朝前。(5)杀牲

死了人,无论穷富都要死牲祭献,根据穷富不同,大至猪头,小至鸡。在一定程度上是古代“杀殉”、“血祭”的遗俗。死者如年岁高,供品被视为福物。供品要分给亲族人们。祭献的鸡,多留给送灵下葬的人们出殡回来后食用。(6)合葬

夫妻合葬与他族不同的是男在右,女在左。(7)烧食物

蒙古民族不烧纸,是烧些死者生前喜欢用的食品。焚烧食用后的畜骨为死者祝福。(8)服丧

古时有守孝习俗。《北史·室韦传》载:“父母死,男女娶哭三年”。近代变为祭七(“首七”、“三七”、“五七”、“七七”)、祭百日、周年。服丧期间,穿素服、禁娱乐。有的地方的蒙古民族,未婚男女、孤身无子者、月子病(产期患病)患者或恶病(传染病、痨病、恶疮)患者,以及横死(凶杀、车祸等致死)者,均按火化后再土葬的习俗。火化后,把骨灰碎骨装入布袋,再装入坛罐中埋入地下。

蒙古民族的丧葬仪式,有受其他民族影响的部分,也深受宗教影响。一般说,蒙古民族的丧葬仪式,比较纯朴,礼仪节俭,多具有宗教色彩。

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和思想文化的提高,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丧葬活动如念经等已经逐渐少了。土葬正逐步发展为深葬;火葬也不再限于原有那些,逐步习惯于送火葬场火化(多见于城镇)。在牧区,葬礼完后,为亲友们摆殡席,蒙古人称“宝音阿日哈”。城市中的一般举行追悼会,以缅怀死者,寄托人们的哀思

(二)回族的丧葬民俗

回族的丧葬民俗,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是回民聚居区,还是回汉杂居区,总起来看,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实行土葬,忌火葬。回民实行土葬,传说是根据伊斯兰教关于安拉造化人类始祖阿旦,是由泥土造成,死后仍归于土中而来的,有“入土为安”之说。回民有句俗语说:“天下的土,埋天下的回回。” 第二,主张速葬。回族的丧葬根据伊斯兰教“三日必葬”的规定,一般是早上无常,下午埋;晚上无常,次日早上埋,不能超过三天。也有个别特殊情况在第四天埋的

第三,从俭节约。回族由于受伊斯兰教“葬必从俭”影响,在处理丧事上,主张薄葬,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回族当中有着一句俗语:“死后铺金盖银,不如生前厚养孝顺。”讲究生前竭尽全力抚养行孝,反对死后大操大办。所以,现在回族人办丧事,一是不用棺,只用三十六尺白布缠身。有的阿訇带头从俭办丧事。二是不设灵位,不搞繁文缛节,禁止送花圈幛联,待葬期间不宴请,出殡仪式简单、安静,一般不动用车辆,不雇用吹鼓手吹吹打打,也不讲究任何排场。埋葬不用殉葬物,不搞什么纸车纸马、童男童女等纸火。送葬中禁止摆设任何祭品,不举行任何祭奠。

第四,一律平等。回族在处理丧事上,无论是地位较高的掌权者,有一定影响和威望的阿訇学者,还是普普通通的一般教民、鳏寡孤独无人照料的人,不管是长寿的百岁老人,还是十几岁的少儿,毫无贫富贵贱、大小之区分,一律平等。都是在阿訇的引导下,用水冲洗 后,白布缠身,举行殡礼,最后将尸体抬往公墓安葬。

第五,有自己的场地。回族不管是聚居区,还是与汉族杂居区,都有自己圈好的坟地。决不允许非穆斯林埋葬,也不到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坟地去埋。在回族聚居区,有的为了就近方便,还根据地域、家族等情况,分几个坟地。回族人不信风水,也不看风水,只要干燥、平稳的地方就可作坟地。凡是回族人都可以埋在一起,各占一穴地,反对多占地盘。

第六,其他。回族丧葬中的有些仪式和活动,是回族对亡人表示怀念或纪念的一种形式,并非伊斯兰教所规定,也不是必须遵守的圣行。如亡人入土前的焚香、传经、做都阿,念七窍米、写护心都阿,七日、月头、百日、周年等宗教活动,虽然都举行宗教仪式,也都 有所托词,但主要表现了亡人亲属代亡人赎过,祈求安拉饶恕亡人生前过失的善良愿望,是回民在长期的纪念亡人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

全世界穆斯林社会对丧葬都遵循以下基本过程:

(一)、一个人停止了呼吸,并且获得了死亡的确认,首先帮助他把双眼闭上,用手巾

把他的下巴托起合上嘴。然后帮助他脱去平常的衣服,把身体放平,双腿顺直,用 白布把尸体盖上。

(二)、及时通知家属和亲友,说话要注意用词和语气,避免给亲人一次精神震惊。发通告者,要表示深切同情和哀思,提醒人们这是真主的意欲,不论什么原因死亡,都应当表现平静,耐心地接受无可挽回的事实,祈求真主饶恕他生前的罪过。

(三)、亡人在停尸房安静地躺着,他是在等待尽快安葬,禁止喧哗。家属和亲友应当为他的后事研究最佳方案,因为尽快速葬是伊斯兰的法规。

(四)、在计划和料理安葬期间,家属们应当为接待客人做些准备,例如这几天的饮食和外地来客的食宿。需要有一位丧葬经理担任总指挥,一切都有条不紊,分工合作,按部就班,人多而不慌乱。

(五)、根据伊斯兰的法制规定,对死者的安葬有四件大事:用水净身、穿上包裹尸体的白布(克凡)、为亡者举行站礼(哲那者)和入土为安最后埋葬。

(六)、给亡人净身最好是亲近的人,一般男性洗男子,女性洗女子,但是配偶或子女可以不受限制。

(七)、洗净身体之后,用白布裹尸体,有传统规定的方式,男性用布三块,女性用布五片,严密裹紧。

(八)、为死者的站礼,可以在清真寺中举行,也可以在其它地方举行,如家中或空旷的地方。(九)、站礼时,死者身上有遮盖,安放在前,众人面向克尔白,仪式由一人领导。参加站礼仪式的人,类同于礼拜,但只站立而无鞠躬和跪叩。

(十)、站礼中,领导仪式的人向真主祈祷,内容有赞颂真主和穆圣及其家属,也向真主祈求恕饶和恩赐亡故者和所有活着的人。这些都是传统的念词。

(十一)、站礼仪式之后,尸体应当立即运往墓地安葬。跟随送葬的人,以沉默为高尚,送葬过程是每个人为亡者祈祷和敬意、沉思死亡意义的时刻。克制感情,切忌嚎啕大哭。

(十二)、把亡人的尸架抬到墓穴附近,轻轻把死者的身体托起,放入墓穴中,面朝克尔白方向倾斜。与此同时,诵读祈祷经文,例如诵读《古兰经》:“我从大地创造你们,我使你们返回大地,我再一次使你们从大地复活。”

(十三)、每个参加送葬的人,都从土地上拾起一小块土,投入墓穴中,口诵同样经文。墓中禁止放置任何纪念物或陪葬品。

(十四)、坟墓全部掩埋之后,继续诵读《古兰经》经文,赞颂真主,并且为亡者祈祷。

(三)藏族的丧葬习俗

藏族的丧葬习俗比较特别,分塔葬、火葬、天葬、土葬和水葬这五种,并且等级森严,界限分明。采用哪种葬仪,同时也主要取决于喇嘛的占卜。

1.塔葬

贤能大德圆寂后的一种高贵葬仪。有名望的**圆寂后,除大规模地诵经作法以外,要用水银和“色拉”香料水、樟脑水、藏红花水等冲洗肠胃,用樟脑水、藏红花水等擦拭尸体表面,然后用丝绸包扎,穿上袈裟,置于灵塔之中,将遗体保留下来。每天由侍守的喇嘛点上酥油灯昼夜供奉。灵塔种类很多,有金灵塔、银灵塔、木灵塔、泥灵塔等。灵塔的不同等级,是根据**的地位高低而定的。**、**圆寂后用金灵塔,其他**只能用银、木或泥灵塔。2.火葬

从藏族传统意义上说,火葬也是一种较为高贵的葬仪方式。其具体方式是把酥油倒在柴草上,然后将尸体火化,敛起骨灰盛入木匣或瓦罐中,埋在家中楼下或山顶、净地。墓似塔形。也有拣起骨灰带至高山之巅,顺风播撒或者撒在江河之中的。而德高望重的**、喇嘛施行火葬后。骨灰盛入金质或银质的小塔内。有的将骨灰置入塔内时,还同时盛入一些经典书籍、佛像、法器、金银财宝。以供人膜拜的这种塔一般名为灵塔或灵骨塔。

3、天葬

藏族较为普遍的一种葬俗,亦称“鸟葬”。用于一般的农牧民和普通人。藏族佛教信徒们认为,天葬寄托着一种升上“天堂”的愿望。每一地区都有天葬场地,即天葬场,有专人(天葬师)从事此业。人死后把尸体卷曲起来,把头屈于膝部,合成坐的姿势,用白色藏被包裹,放置于门后右侧的土台上,请喇嘛诵超度经。择吉日由背尸人将尸体背到天葬台,先点“桑”烟引起来秃鹫,喇嘛诵经完毕,由天葬师处理尸体。然后,群鹫应声飞至,争相啄食,以食尽最为吉祥,说明死者没有罪孽,灵魂已安然升天。如未被食净,要将剩余部分拣起焚化,同时念经超度。藏族人认为,天葬台周围山上的秃鹫,除吃人尸体外,不伤害任何小动物,是“神鸟”。天葬仪式一般在清晨举行。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天葬台,太阳徐徐升起,天葬仪式开始。未经允许,最好不要去观看。4.水葬

经济条件较差、雇不起喇嘛的人家死了人时或死者是孤寡、幼童时,一般用水葬。水葬时,将尸体背到河边支解后,投入河中。也有的地方用白布或毛毯将尸体裹捆,然后坠上大石弃之河中,以供奉“河神”。5.土葬

对于藏民族而言,是最次的一种葬仪。一般患有麻疯、天花、炭殖等传染病的人以及强盗、杀人犯死后用土葬。土葬大概有两个含义:一是,根绝瘟疫的流行,二是,惩其罪过,打入地狱之意。

(四)苗族的丧葬习俗

苗族丧葬形式,在历史上很复杂。见于记载的有洞葬、悬棺葬、土葬、树葬等数种。洞葬:即人死入棺之后,要把灵柩停放在天然的溶洞里。这类葬法主要流行于惠水、龙里、贵定、平塘、都匀、独山、罗甸、平坝、长顺、紫云、望谟等县的部份苗族中。近几年来在民族考古研究中发现了这类葬法的大量遗址。洞内灵柩从魏晋南北朝起到明清两朝止,历朝皆有,以唐宋至明代的为最多,但迟至明清时期方有记载。

悬棺葬:即人死入棺后,把灵柩存放在悬崖绝壁的缝隙中,或在悬崖上打洞插上木桩,将灵柩横放于上。早在唐代,五溪地区就有这类葬式的记载。明代时黔中南地区苗族还普遍实行这种葬法。清代时逐渐减少以至消失。到抗战前仅有个别人家保留这种习俗。

土葬:很早就有,有木棺,也有石棺(黔中地区)。葬式有顺葬和横葬两类。横葬是一 种极古老的葬俗,头东脚西,过去主要流行黔西北、黔北、川南的苗族中,现在还有部份人家采用这种葬式。

树葬:是人死后用树皮包起来裹起来挂在树上,这在《隋书.地理志》有记载,今大部份地区已绝迹,仅个别地区对非正常死亡者采用。

其他丧葬习俗

老人临终时,一般要烧“落气钱”,有的要放在火塘边落气,这显然是受了汉族的影响。人死后一面以鸣枪、放炮为号,通知全寨;一面派人通知舅家及亲朋。还要给死者剃发、沐浴,换上寿衣,停尸于堂屋中,供亲属吊唁。惠水地区要把尸体停放在竹席上,挂于堂屋中柱横梁上,离地五六尺。这可能是古代悬棺葬的一种变异。

停葬期间,亲人亲族都来哀悼,妇女的“哭丧”尤为哀恸,全村全寨的妇女,即使与死者毫无戚族关系,都要集体前来哭丧,极尽悲痛之情。子女、亲朋要杀猪、打牛、杀鸡或宰羊进行祭奠,名为交牲口。

尸体入棺前,黔东南地区要将几钱碎含于死者口中,作为死者灵魂回东方故土的“路费”,称为“买水钱”。

在停丧期间还要请祭司给死者“开路”,交代亡魂去处,从开天辟地讲到伏羲兄妹造人烟历述祖先来源和迁徙经过,要亡魂随着祖先迁来的路线按站逆行,回到本民族发祥地的东方故土,和祖先亡灵欢聚。

出丧时,孝子拿着弓箭或刀剑在送丧队伍前面“开路”。意在表示祖先是辟山开路,披荆斩棘、除魔隆怪而来,所以老人亡故,亦要为其扫除障碍,使亡魂能顺利回到祖先故地。

墓地一般是请风水先生选定。黔东南地区有的是葬在家族公墓里,有的不择地。葬具普遍用木棺。葬式主要是顺葬,即头朝山梁上方,脚朝下方。望谟、罗甸一带还保持了头朝东方的古俗。

娄顺地区部份苗族还有“停丧待葬”的古俗,即灵柩出丧停放在山中数年以后才入土。

(五)壮族的丧葬民俗

1丧俗

壮族的丧事礼仪,其秩序大致是:

(1)报丧

壮家有人死后,家人立即燃放大炮竹三响,以示家里有了死人,向村人、亲朋们报丧。同时主家派人到外家及至亲者报丧,请道公来做道场,着手办理丧事。

(2)洗礼

死者主家报丧后,族内的男女就自动地到主家里,帮忙各种丧事。孝男孝女及族人,披发带孝,戴竹笠,携竹筒或小水桶,到河(塘、泉)边号哭,掷几枚钱于水中,汲水回来浴尸。孝男孝女及最亲者给死者擦洗完毕,俗曰洗礼。死者是男的给他剃头发,是女的给她梳理头发。男的戴上新帽,女的包好头巾。接着给死者穿新衣服、新鞋,还给死者口里放一枚银元,俗曰含金。男性死者给他手中拿一把扇子,女性死者给她手里握一块手巾。目的是让死者干净体面地去到另一个世界生活。

(3)入殓

道公来后,儿女到齐,由道公择定吉时,便举行人殓仪式。其仪式是:由族人在棺材内放一屋草木灰,后铺上一屋白布,将死者尸体抬入棺里,再用一幅白布盖上,作为新被,又用白布缝成蚊帐式罩上,使布角露出棺外。诸事齐备,就将棺盖盖上,用大铁钉钉牢,此时孝男孝女及族人便放声大哭。边哭边歌,以示与死者诀别死者入殓后,棺材放在厅堂中央,用一幅布遮住祖宗神位,以免冲犯祖宗在天之灵,棺材头垂下一张布幔,设一张方桌,桌上设死者灵位,点灯燃香烛,地面铺着席子,孝男孝女日夜坐席守灵。

(3)停丧

停丧日期,视其家贫富而定,一般为三五日。孝男穿白衣服,头戴竹纸帽,腰束麻带,脚穿草鞋;孝女亦穿白衣服,腰束白带,头扎孝巾,脚亦穿草鞋,日夜守候在棺边痛哭,以示忠孝。前来吊丧的亲朋,均戴麻巾。男的束于左臂上,女的扎于头上,以示哀悼。道公日夜念经文。给死者超度亡灵。

(4)出殡

出殡日子时辰,由道公定,多在白天,且定在下午后。出殡时,先由亲属一人提着装有鞭炮、纸钱的篮子走在前面,一路燃炮撒纸钱。道公一路敲锣打鼓,持利剑在前开路。灵柩紧跟道公之后,披麻带孝的孝男孝女扶着灵柩前面,亲友送葬的队伍在后面。行进途中,灵柩绝对不能着地,直至墓地。到达墓地后,下葬前,道公将一只带去的公鸡捧在手中,转了几转,放进墓坑里,以卜吉凶。道公还把带去的谷粒抛向空中,以表示死者到阴间能丰衣足食。随即将灵柩及陪葬物放下墓坑,先由孝男孝女填入一些泥土,之后他们及送葬队伍就转归路,由一些人在那里埋棺筑坟。在回来的路上,道公不得再敲锣打鼓,孝男孝女及送葬的人们不得再哭,不得回头望。人们在路上还摘路边的桃树枝叶来鞭打自己的衣服,以示驱邪,人们回到丧家门口,每人都要在装有桃叶的水盆里洗手,以为去邪。人们吃了一餐饭后分散回家。

出殡后,丧家在屋的一角安桌设死者灵位,朝夕供奉饭菜,过节点灯烧香。满三年孝男孝女才脱孝服。

2.葬俗:二次葬

在死者的葬式上,壮族曾经有过各种葬式。如岩洞葬、悬棺葬、屈肢蹲式葬、水葬、火葬、拾骨葬等。而民间普遍流行的是拾骨葬。

拾骨葬,又叫迁葬,是将棺尸埋葬,上土筑坟,过三五年后,择吉日良辰,再开棺拾骨迁葬,俗曰“拾金”再葬。

壮人认为,拾骨葬是帮助先人的灵魂从地下回到地面,以便逢年过节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如今拾骨葬之俗民间尤存。

一次葬的墓地,一般比较随便,地头田边、茅山荒坡均可,并不讲究“风水”,不过还是要请“地理师(风水先生)”来定“坟向”,定下葬时辰,除了葬礼十分看重之外,入葬却非常从简。二次葬的墓地则很讲究“风水”,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墓地,宁可把“金坛”(捡骨后安放净骨的陶罐)寄葬在临时选定的地点,一般寻找向阳、干爽的土坡劈崖,挖个可以容得“金坛”的拱门形的洞穴,“金坛”安放好之后,通常敞开着,过路的人可以看到,也有用草皮土块封住的。二次葬墓地的“风水”通常由“地理师”来寻找,或自己寻得后由“地理师”来确认。人们普遍认为,墓地的“风水”会给子孙后代带来好运,否则就要倒运。

三、港澳台的丧葬民俗

(一)香港、澳门的丧葬民俗

1.香港葬俗

香港人一般选择于殡仪馆举行丧礼,但亦有部份人士选择从殓房直接出殡。由于香港人日常生活繁忙,故香港的殡仪程序一般较其他地区为简,通常亦会把殡仪筹备工作交由殡仪业人士处理。

而香港的殡仪程序一般包括:

设灵〔又称守夜,于先人出殡前一晚进行,同时进行宗教仪式〕

入殓〔把先人遗体安放入棺木〕

大殓〔包括瞻仰遗容、封棺、辞灵等,同时进行宗教仪式〕

出殡(灵柩前往下葬)

下葬(通常为土葬或火葬,同时进行宗教仪式)

从殓房直接出殡则不会设灵。

2.澳门葬俗

20世纪40年代及其以前,澳门华人的丧葬多沿用中国传统的丧葬习俗。包括土葬,丧礼用乐;俗祭用七,即死后七日为一祭,祭七七四十九日;百日为祭日。出殡那天,用鼓乐、撑,由仵工抬着棺材(因丧者及家属的社会地位和贫富不同,抬棺材的忤工四至八人不等),从殡仪馆出发,经过提督马路或荷兰园大马路,必定绕过新马路和丧家的商号或者门前,然后送往坟场。送殡的队伍浩浩荡荡,由“喃呒佬”开路,锣鼓喧天。名人绅商巨贾更盛用仪仗队,组成庞大的治丧委员会主持丧礼。有的社团和亲友亦有特别雇请仪仗队,以壮出殡阵容。现在丧礼简化多了,忤工抬棺材改用了灵车,家属、亲友送殡则以车代步,一般 在殡仪馆举行追悼仪式,然后出殡到坟场或火化。

(二)台湾的丧葬民俗

台湾地区民俗文化的演变发展,更加文明开放。而台湾地区散居的少数民族,由于社会历史发展条件的限制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制约,直至明清时期乃至于近代,其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十分低下,民俗文化仍然保留了较大的原始性与分散性。丧葬民俗文化,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台湾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风貌与特色。

1.墓地选择

墓地,即埋葬死者之地。中国古代民俗文化中,古人非常重视墓地的选择,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总结,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充满迷信色彩的风水理论。选择墓地,需要观察地形地貌,山水形势,以便趋吉避凶,庇佑后代。而台湾少数民族,于墓地的选择则较为淡化简单。虽然台湾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中,也有一套选择墓地的方法,但至少显得较为粗糙随意。台湾少数民族的墓地选择,多取死者死亡之地作为埋葬之地,故多实行室内葬,这是一种较为独特的葬俗。台湾少数民族所盛行的室内葬,是有其重要的民俗文化意义。如南投县泰雅族人认为室内葬是一种善终的标志。他们称死亡意义是灵魂出窍不归

2.葬具的构成

用于殓葬死者遗体的器具称为葬具。葬具的构成也是丧葬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因为葬具的构成应用,同样受到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台湾少数民族的葬具构成也不例外。

或有裸葬,即不用葬具殓葬尸体。有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则以番布或鹿皮包裹尸身入土。述裸葬或以番布鹿皮裹葬,是和台湾少数民族的某些宗教信仰观念有关。台湾少数民族认为人死以后灵魂不灭,尸体虽裸露,但灵魂已在形体以外,却是穿着衣服的。因为无形的灵魂已离开尸身,因此尸身已无关紧要,其保存保留与否已毫无意义,更无需入棺或实行二次葬俗。或有以葬具葬尸,其葬具质料构成,则以木石材料为多见。有些则只有富者贵族方用棺木,所谓:“富者棺木,贫者草席。”也有用石棺为葬具。也有一些以树身为葬尸之处。台湾少数民族,以树为葬,可能也是对其原始狩猎时代树居生活的某种追忆意识的反映。台湾地区湿热多雨,林木茂盛,居住在深山密林的少数民族,对森木林木有着特殊的感情与寄托,其葬尸于树,并以树为祀,拜祭先人,可能也是出于祖先崇拜、自然崇拜思想观念的影响。3.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一般包括葬前礼仪与葬后礼仪。葬前礼仪包括招魂、告丧、洗尸、易服、送魂、停殡、出殡等。台湾少数民族的葬前礼仪,大体上也包括类似的内容,而在具体的问题上,则主要表现了其地方民族特色。

如告丧,主要是把死讯知会亲人或族人。若某些少数民族的土官死亡,其告丧仪式更为隆重,还需游尸社内,以知会族人或社人。而其他人告丧,则与土官之死有所区别,一般不能举尸而游。即“余番有丧,悉如土官,惟不敢游尸耳”。

告丧后,一般是进行洗尸装饰。南投县泰雅族,“死者断气后,由近亲立即为之梳发、洗面,易盛服,穿胸衣,戴首饰、耳饰、臂饰后,再用一块番布方单铺地上,自床将尸移地下,屈其手足于胸前作蹲踞状,然后用番布方单把尸体包扎起,用带紧锁之。”[20]洗尸目的,大概是让死者干干净净走向另一个世界,这也是对死者一种尊重与悼念的方式。易服,即给死者换上送终衣服。台湾少数民族对此并无严格规制。或以兽皮裹尸,如鹿皮等。这种以兽皮殓尸的习俗,显然与中原传统的习俗相悖。因为中国古代有“殓葬忌裘”的习惯,这是受佛教来世转生之说的影响。

最后是停殡与出殡。一般而言,殓尸以后,或将灵柩停放一段时间,再进行埋葬,称之为停殡。而最后把灵柩从停殡之所运往墓地下葬或就地下葬,则称为出殡。台湾少数民族在这方面也表现了浓厚的地方民族习尚与特色。

5.黄平县苗族丧葬文化 篇五

黄平苗族丧葬为土棺葬,因死者年龄、死因有别,其葬礼各异。六旬以上寿终正寝者,葬礼尤为复杂、隆重。安葬前后有整容、沐浴、穿寿衣、报丧、杀牲、守灵、开路、出殡、入殓、退魂、服

三、烧绳、禁忌等过程。

整容 老人病危,命在旦夕,为方便照顾病人,将病人移至火坑边临时搭的简易床上(或地铺),亲房一同陪护。将落气时,孝子以背靠或扶老人坐。落气后,及时按摩亡者眼、嘴、手,使其瞑目、闭嘴、握拳。鸣放鞭炮报丧,寨上人闻讯,相继前来帮忙、守灵。

沐浴 托一男性长者去水井边取水,到井边先丢下几分钱,意为将钱买水,才舀水回丧家,待水烧温热后,孝子替死者象征性洗身,主要把脸部洗干净。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各擦三把至肚脐眼,洗尸者,如抓空气一样抓三把放入自己衣袋内,意为将“荣华富贵”抓回,不给亡者带走。洗尸的白布帕,丢在洗尸盆内,置于死者在世时的床脚。

穿寿衣 洗尸毕,给死者整容穿寿衣,寿衣多以棉布或丝绸为料精心制成。男性死者须剃头修面,穿长衫马褂,腰带置于腰上而不打结。衣合拢而不扣,左襟在下,右襟在上,与在世人相反,谓之“殓衣皆左衽,结纹而不纽”。头包六尺长头帕,足穿鞋袜。女性死者穿百褶裙,上衣是最精致的苗族老年妇女盛装“欧善”(古盛装)。衣襟着法与男性死者同,左手握一块雪白毛巾,戴金(银)手圈、耳环(忌铁、铜质),酷似要走客、赴会的样子。整容着装后,置于堂屋的灵床上,头朝神龛,足向外。灵床两侧置简易木凳,供来吊唁守灵者坐。死者头旁,用菜油灯点,谓之“长明灯”,忌用桐油。供桌上有饭食、酒肉、糖果奠祭死者。不隐尸面,前来吊唁的宾主,随时可去瞻仰死者遗容,妇女们还往往看死者寿衣挑花绣朵的工艺。女性死者的寿衣乃是她在生前的一件精美的艺术佳品。

报丧 丧主请巫师择定安葬日期后,托男性青年,两人为一路,由近及远分头去亲戚好友家报丧。现今多用电话通报。报丧人无论天晴下雨,均须带雨伞。每到一家不吃饭也得喝水才离去。报丧内容为亡者的死期、享年、入葬日期等。亲戚家闻讯后,备敬奠丧礼,如期前来奔丧。如死者系女性,办丧事多征求舅爷意见。丧席请舅爷客人在堂屋就餐,以示尊重。前来吊唁的各路客人,权衡亲疏关系,送大米几百斤,鸡或鸭一只,帐单一幅,鞭炮香纸祭奠。凡送帐单都撕下约二指宽的帐单条退给送帐人,拴在衣带上,谓之“退魂”。寨邻前来吊唁,均送大米一升,如丧家缺柴火、蔬菜等,寨邻自动找来相帮。女婿抬活肥猪一头,糯米饭一挑,大米数斗,帐单、酒、鞭炮、香和纸钱等,另请唢呐,邀约房族十至二十人,一路吹吹打打前往奔丧。各路来宾均自备白酒若干,以备夜间饮用。

杀牲 办丧事,丧主都要杀猪或杀牛马祭奠死者亡魄,谓之“杀牲”,让死者到阴间去得以喂养。过去,苗族男性老人亡故,家境稍好的,除杀猪外,往往还要斩牛砍马,尤其是亡故者在世时酷爱放牛打架、赛马的,亡故时须斩牛砍马。有的亡故者在遗嘱中嘱托子女为其斩牛砍马。苗族信神,认为人死后有灵魂存在。所以杀牲一是交给死者带到阴间去饲养,也同在世一样,照常放牛打架,参加赛马。二是用以飨客。杀牲时,将牲口拉到门外,以棉线系住牲口,线之一端牵至死者手拉着,由巫师念词交给死者,才拉去宰杀。客人送来祭奠的鸡鸭,在垒好坟包后,按主右宾左在墓前宰杀,扯几片翅羽毛插于坟包上,鸡鸭带回丧家待宾朋。斩牛是斩水牯牛,须选择宽阔平坦之地为屠宰场。屠手都是力粗胆大的壮汉。孝子有几弟兄,还请巫师占卜选择其中一人充当屠手。如孝子因种种缘故,无能力和胆量充当屠手,也得提刀在牛旁比试一下,尔后托人代杀。斩前,用一根长约五尺的竹竿,另一人提刀(也是屠手一人完成的)。刀长三尺多,拉牛走几圈后,看准机会,用力一压竹竿,牛头自然高昂,牛颈绷直、绷紧,屠手对准咽喉起刀用力刺去、抽出、甩刀,喷血如柱,任牛狂蹦乱跳,血止倒地,不复二刀。看热闹者,人山人海,欢呼呐喊,好不热闹。有的还在大树的树枝丫上悬挂若干块牛肉。如将某块牛肉戳落下来,就归其所有。观者疾呼呐喊,气氛十分热烈。新中国成立后,少有杀水牯牛的,但有杀黄牛的,其目的是用牛肉来飨客。因不交给死者,所以杀法与平时杀牛无异。砍马是大户人家的事。砍前须备鞍,由一男性牵马(一般是以高价雇请流浪的乞丐充当)。牵马者身背一只放有镰刀的马草箩,将马牵到灵堂前,由巫师念词交给死者。出殡时,仍背马草箩牵马至墓地,待垒好坟包后,牵马回丧家,再牵出去宰杀。意为让死者牵着马去。牵马者被视为到阴间去为死者终身做奴。砍马时,屠手左手牵马行走,右手突然起刀砍马,甩刀,只是一刀,任马狂蹦乱跳,直至倒地。新中国成立后,人人平等,即使砍马,也免去了身背马草箩的马夫。牛、马肉用来给宾主共食。旧时,人们还可以用竹篾扦穿着一串煮熟的成片牛马肉带回家去诓娃娃。马鞍挂于妥当的地方,牛角置于堂屋中的神龛下方,世代相传,永作纪念,以示对亡故老人的缅怀。

守灵 人一死至入葬前都守灵,守灵者多为妇女,按主左宾右就坐于灵床两侧。前来吊唁的妇女一到灵堂皆哭丧,妇女不哭丧,被视为不悲痛或不会哭歌。前来吊唁的男人跪于灵床前焚纸点香,少有哭歌者。哭丧歌无人教,平时也不准练习,皆是解景生情,临时编造。哭歌者按称谓唤死者名,内容一般是:配偶哭诉丈夫死后,自己拖儿带女的艰辛,为儿女创家立业之艰苦,遇事无人相商之难,呼唤死者还阳,表达对死者的挽留及衰思;姑娘、儿媳哭述老辈死后自己生活道路的艰苦,遇事无人教育之难,表达老人养育之恩;兄嫂弟媳及其他人多哭诉死者为人美德,一生勤劳等优秀品质,呼死者还阳,表达对死者怀念。哭歌者声泪俱下,听者无不悲伤。守灵至深夜喝宵夜酒,酒款由各路客人筹集。是时,男人们要做的事已基本就绪,陆续到灵堂守灵,灵堂坐不下,可在院坝围圈就坐听妇女哭歌。悲恸之余,宾主互猜谜语,调节情绪,消磨长夜。谜语皆为话丑理正的事物,猜到精彩处往往引得满屋哄堂大笑。猜谜语仅限于老人亡故,其他人死亡的场合不做此活动。

开路 出殡前,请巫师“开路”。开路前先“开灵”。房族各户将煮熟的糯米饭,做成小圆团和切成片的猪肝一碗到灵堂给死者开灵,由巫师交给亡魂吃饱喝足后好上路,并请亡魂给在世生人多福平安。巫师按先主后宾(宾限于女婿)兄弟排行,每叫一家,念咒毕卜一卦,获顺卦者,巫师将其一碗糯米饭和一片猪肝给其食之。不是顺卦者,巫师将其一砣糯米饭和一片猪肝丢在门外给那些饿鬼吃,以消灾驱邪。“开灵”毕,孝子孝孙、女婿外孙,按其家庭或房族习惯,或披麻戴孝或头系麻线,跪于灵床前,巫师手拿一只鸡,肩扛柴刀和几片芭茅草,肩挎一圈白线“开路”。先述生死乃自然规律之典故,呼死者名,复述鸡给亡魂引路,给亡魂报告时辰,啄去路上遇到的蜈蚣,告诉亡魂“鸡飞你(指亡魂)捉翅,鸡跳你抓尾”,再述遇险阻如何通过,遇江河如何渡过,指引亡魂走过“赛马道”,穿过“芦笙坪”,最后到祖先居住的东方,与祖先同桌就餐饮酒。开路毕,巫师将开路鸡在门砍上搭死,甩出门外。灵堂哭声大起,将死尸置于担架上,用白布隐去尸脸捆牢。

出殡 先由孝子抬死者出门,寨人帮忙抬去(抬时忌换肩),巫师肩扛柴刀、芭茅草于前开路,后为一长者手执火把,一人丢钱纸买路。后为抬死者的和送行队伍、唢呐等,一路放鞭炮。八九十岁的老人去世时,一些人家还吹芦笙、牵马送葬。

入殓 苗族安葬是土棺葬,苗族多信神,崇拜地龙神,认为死人葬入好墓地,可给后人带来福荫,有“一人睡觉百人吃饭”之说。请阴阳先生择地,地基择定后,临出殡前,请五、六人拿香纸、酒、刀头猪肉到墓地挖穴。先在墓地中祭供酒肉、烧香纸,一是祭祀地龙神,二是意为已将钱为死者买下这块墓地。而后把这砣泥土带草香纸灰取出,搁在一边,待垒好坟后,置于坟包上,挖穴时忌说不吉利的话。巫师在挖好的墓穴底埋入5个银窝,用大米画太极八卦图,书“荣华富贵”大字后,放鸡跳井,在穴底焚化钱纸,将棺木“下圹”。孝子脱鞋在棺木内垫白棉纸9张或11张,留一张放入自己的衣袋。垫纸毕入殓。孝子将三片银子放在死者嘴边、腰上、手上,给死者在路上买水喝,去做生意,一本万利,遇好朋友打平伙等。清棺,再次整容,是女性死者,取出头上的木梳(待烧绳时烧掉)。六旬以上死者,如牙齿完好,须敲掉一颗,以示死者年事已高,民俗有称“凿齿之民”。盖棺留缝,孝子在棺前跪下,唤死者三声,并叩三个头,表示与死者从此分离。巫师给送葬的在生人退魂。巫师于棺木上用柴刀棒敲打棺木,给死者指出东、西、南、北方向。划竹水,教死者不要喝混浊不,要喝清水。然后使棺木合缝,孝子、女婿等,按主左宾右每人挖三锄泥土盖棺,并述:“挖金土银土盖你了公(或太)”。众人帮忙垒好坟头,按主左宾右,将奔丧客人和丧家祭奠的鸡鸭在墓门杀了,扯翅羽毛插于坟包上。墓上搁一双草鞋给亡魂上路。墓前放酒杯两个、土罐一个。垒毕,送葬的客人将带去的米酒、糖果、花生、葵花等分发给在场的各位亲朋好友,或将礼物向空中抛撒,让人们争抢,意为分享死者送给的荣华富贵。血亲姑娘、儿媳打伞按宾右主左,各绕坟墓一圈或三圈,离去。之后,主、客放鞭炮、烧香纸给死者,安葬完毕。回到丧家后,丧家摆下宴席,答谢帮忙的亲友和前来吊唁的客人。酒饱饭足后,各路客人将带来的糯米饭馈赠给寨上的人,并把自带的白酒酌给丧家主人和厨房帮忙人员喝,表示消灾驱邪,大家平安。厨房代主人馈赠客人一小块猪肉带走,抬猪奔丧女婿丧主馈赠猪腿一只。死者是女性,舅爷回归时,将带有尾巴猪腿一支和一块猪肉作为一挑送给舅爷,懂理的舅爷留下那块猪肉,只要猪腿,猪尾巴是不能要的,舅爷要亲自割下,留给丧家,如舅爷不割下猪尾巴,视为他的姑妈死了,此门亲戚也就断了,此后互不走访,如舅爷要了那块猪肉,被视为不懂理。客人离去,走至院坝,路旁鸣放鞭炮,丧方禁忌用言语相送,更不能说“去了又来”之类的话。客人返回时,寨上中年妇女在门庭院坝或路上与客人争抢送给客人带走的物品,拉拉扯扯,推推攘攘,热闹一番。当客人真的走时,妇女们将所抢的东西交给客人带走,只招手相送,而不言语,各自离去。

退魂 葬后第三天拂晓鸡鸣时分,丧主偕同房族三、四人到墓前“喊亡魂回家”,避免在路上遇到别人。快到达时,捡一块石块掷向坟包,大声喊:“呸!谁(指邪魔)不要在那里,我们来喊我爸(妈)回家去。”返回路上,凡遇过沟、下坎、过桥,均一一告诉亡灵,让其小心。走到家门口,喊:“我们喊公(太)回来了。”在家等的族人答道:“好!回家了就好。”开门相迎,将死者在生时穿的鞋放在一坐凳前,表示亡魂已坐定。

服三 喊魂回家后,待到天亮,房族亲友到墓地,把坟包进一步垒好,宰鸡杀鸭、烧香化纸、鸣放鞭炮,谓之“服三”丧家备酒肉招待众人。

烧绳 服三的当天,请巫师念词烧绳,意为把抬死人的绳子烧断了。新中国成立前,丧家将埋人那天的剩饭,以酒曲发酵,7天或21天后,酿成酒,以招待回来参与“服三”垒坟的姑娘女婿和亲朋好友,谓之“烧绳”,此习俗现已废除,在服三的当天一起进行。

葬后禁忌 葬后49天内孝子不在外歇客,不剃头,忌食鱼鳅、黄鳝及坛装食品,丧家三年内不接龙灯,不在家养蚕。

6.中西传统丧葬习俗差异的文化解析 篇六

中西传统丧葬习俗差异的文化解析

葬礼仪式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其历史同人类文明一样古老.东、西方之间在丧葬习俗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基于它们对死亡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和诠释.从儒家思想、基督教、宗族和教会的角度可以解析中西各具特色的丧葬习俗形顾的文化内因.

作 者:倪俭 NI Jian 作者单位: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江苏,常州,213001刊 名: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VOCATIONAL & TECHNICAL INSTITUTE年,卷(期):200716(1)分类号:G04关键词:葬礼习俗 儒家思想 基督教 宗族 教会

7.丧葬民俗文化 篇七

一、中国的“隆丧厚葬”和西方的“简丧薄葬”

从中国的历史看, 丧葬礼俗受到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 一直都有“隆丧厚葬”的传统。亲人亡故后的丧葬礼仪包括停尸、报丧、招魂和送魂、做“七”、吊唁、入殓、丧服、出丧择日、哭丧和下葬十种仪式。期间还要设宴招待前来慰问的亲朋, 整个丧礼可以断断续续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而西方受到基督教的文化的影响, 基督教将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 不允许偶像崇拜, 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 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西方丧葬礼俗有洗尸、更衣、停尸整容、送葬哭丧、宴谢、祭奠等程序, 基督教仪式几乎贯穿其中, 但与中国的丧葬礼俗想比就要简单很多了。以从三个方面比较中西方丧葬礼俗的差异。

1. 墓地

《易经·系辞》云:“古之葬者, 厚衣之以薪, 葬之中野, 不封不树。”至春秋时期, 孔子大力提倡“孝道”, 厚葬之风日盛, 历代不衰, 并逐渐形成一套隆重复杂的祭祀礼仪制度和墓葬制度, 以及种种讲究。于是, 坟墓被认为是安葬祖宗及父母之首邱, 上可尽送终之孝, 下以为启后之谋。所以上至皇帝, 下至百姓, 对坟墓的安置均格外重视。风水说也由此被丧葬所重视并流传至今, 在某种程度上选择风水宝地比厚葬更重要。到现在, 尽管中国各个城市都实行公墓对殡葬进行统一管理, 但在公墓位置的选择上, 不少人还是会听从风水师的建议。

与中国相比, 西方墓地的选择就没有这么多的讲究了。以美国为例, 较早的墓地一般是在教堂周围, 受英国和法国习俗的影响, 人们也常常选择那些位于城郊风景秀丽、肃穆安详的地方作为墓地。现在西方公墓园林化程度很高, 规划也很长远、划一、详细, 有公路、纪念、休息、住宿、购物的场所。公墓管理很严谨, 死者不论何种葬式, 都要深埋, 墓面平整, 而后种上草皮, 碑石不能太高, 碑石周围要种四季花卉, 一年四季墓前几乎都是鲜花盛开。整个公墓内无论墓多少, 墓主何人, 只见墓碑和花草, 看不到任何特殊标志或土堆。

2. 丧服

死亡是人生的重点, 中国传统奉行“事死如生”、“慎终追远”的价值观, 因此, 在中国古代礼仪中, 丧礼是极其讲究的, 尤其是子女对父母服丧礼仪, 往往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品格的重要标准。丧服从重到轻, 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 合称五服。不同丧服穿着的时间也有所不同, 其中时间最长是斩衰, 期限三年。中国的丧服避精细, 趋粗疏;忌华丽, 尚缟素。到了近现代的时候, 中国的丧葬习俗受到西方的影响, 丧服有了很大改变。通常是在告别死者、悼念亡魂时, 左胸别一朵小黄花, 左臂围一块黑纱。有些妇女在亲人离世后在发际插一朵白绒花。这些象征的志哀方式, 比起古代丧服要大大简化了。

在传统丧葬中, 西方没有像中国对丧服有明确的规定, 不过中西方在丧服的颜色选择上截然不同。中国采用的是白色, 中国一直就用“红白喜事”称婚丧。而西方国家采用的是黑色。在美国的丧葬礼仪中, 所有的灵车一律为黑色, 车窗遮有黑纱。送葬人一律身着黑色系的衣服, 男子打黑色领带。参加者身着黑色的衣服或佩带黑纱, 以示对逝者的哀悼。人们需要黑色文化来摆脱恐惧 (死亡的恐惧) , 并将它形象化和实在化, 这是人们潜在的需要。

3. 哭丧

哭丧是中国传统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 是一种以哭的形式表达哀思的礼俗, 贯穿了整个丧葬过程, 尤其以出殡时的哭丧尤为受重视。因为出殡时必须全体子孙后代特别是男人们“唱哭”, 否则就会被乡亲视为不孝。此外, 哭的音量也非常重要, 如果哪家死者在黄泉路上没有响彻天地的哭声相伴, 便在方圆数十里传为笑柄, 其子孙后代也会被人们视为不孝。因此为了赢得孝顺的美名, 后代子孙们往往会花钱请人替死者哭丧, 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了职业的哭丧者。

在西方的丧葬礼仪中也有哭的场景, 但是不会像中国的哭丧那样需要嚎啕大哭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无论是在送葬路上或下葬时, 亲人们都不能嚎啕大哭, 只能默默流泪或嘤嘤啜泣, 意为不要打忧死者灵魂安静。

二、中西方死亡文化差异的宗教根源

中国的“死亡文化”是儒家仁学道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我国原有的丧礼为表致哀;祭礼为表致敬, 并有“不忘”“报德”的涵义, 后渗入了佛教的果报, 道教的鬼神来世观念, 与原有的“不忘”“报德”思想融合, 行成了中国以孝为中心的丧葬礼俗。

在中国古代儒学家看来, “生”与“死”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状态。正如《论语·先进》所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 焉知死?”因此, 儒家对死后世界的认识是一片空白。道教为我国本土宗教, 对来世也一无所知。后佛教传入, 提供了死后六道轮回、托生转世的观点。道教即予以吸收附会, 填补了死后世界的空白。于是出现了以儒家传统丧礼为主体, 融合了佛、道二教的丧葬礼仪。“孝道”则成为儒、佛、道在丧葬礼仪中融合的关键。儒家提出了对亡故祖先“应尽孝道”的原则, 佛道提出了“如何尽孝”的办法。如此, 佛道影响了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影响了佛道, 也因此影响了中国人的一般人生观。“中国人在得意时人人是儒家, 失意时人人是道家, 去世时人人是佛家”。中国是儒佛道三教合一, 而这合一的可能也可以说是由这“孝”字说促成的。

西方的“死亡文化”受基督教的影响, 是基督教灵魂学说的一部分, 意在培养人们对上帝的宗教感情, 净化其道德情操, 坚定基督教轻尘世、重后世的生死观。基督教认为人生来有罪, 人活着必须赎罪, 死后才能进天堂。“人的生和死是个人和上帝之间的事, 死亡是灵魂摆脱了躯体而皈依上帝, 人一经死亡, 似乎就与自己的亲朋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躯体已经腐朽, 灵魂则到一个美好的地方去了”。所以基督教轻视肉体的过程, 而重视灵魂的得救。也正因为这样, 对于丧礼提倡简丧薄葬, 更多地是为死者祈祷, 祝其灵魂早日升入天堂, 解脱生前痛苦。

丧葬礼俗是人类对死亡超越的外在形式, 在宗教教义的解释与参与下, 它将死亡所承载的伤痛、悲苦、绝望、恐惧一一化解。并且中西传统丧葬习俗的差异不仅仅表现为“隆丧厚葬”和“简丧薄葬”。丧葬活动作为一种文化性行为, 必定体现该社会文化的某一精神, 而且是人们各种心理需要的映像。不过, 我们认为死亡文化及丧葬活动最终仍然是为了生者, 所以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存文化。一如生和死不可分离一样, 它们各自的文化也是紧密相连, 同时又相互制约。

参考文献

[1]黄建中.比较伦理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8.

[2]吕应钟.现代生死学[M].台北:新文京出版社, 2001.

8.丧葬民俗文化 篇八

关键词:藏族;昂拉八庄;丧葬;文化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5-0112-02

一、藏族安多昂拉八庄地区丧葬习俗文化背景

在中华民族文化中,藏族文化被喻为雪域文化,具有超然的独特性。然而,藏族文化并不是与世隔绝的文化,据学术界公认的公元7世纪即松赞干布时期,佛教从中原、印度传入西藏,经过和西藏本土文化的激烈碰撞,逐渐形成了以藏传佛教为主体的藏族文化,加之藏区独具的自然环境,这种多方合力结合的多元民族文化是藏族丧葬习俗的背景。

1.安多昂拉八庄地区的环境生存法则

安多昂拉八庄主要以农业为主,海拔平均约为3500米左右,主要组成的八个庄是昂拉部落、亚那东村、尕旦村、日扎村、扎巴村等村组成的一个庄。李叁部落以要却村、罗科村、列见村组成的一个庄,措玉部落以如什其村、科沙塘村、李加村、娘毛村组成的一个庄。除了尖扎滩部落以外,其他的部落都是以农业为主的庄,所以一般土葬和水葬是最合适的平民丧葬。但地质结构的特殊性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与受其他信仰文化和严酷的自然环境及生死频繁的现实,藏族人深刻地感受自然轮回与生命运动的同时,也认识到要适应的自然环境,藏族祖先在生存奋斗中,首先面对的是青藏高原这样一个现实的自然环境。人与人只有相互联系和共同拼搏才能生存,这种因自然环境所孕育的,“前因后果的民俗逻辑态度”是形成藏族特有的丧葬习俗的前提。

2.本教的灵崇拜

灵魂、鬼魂等观念是宗教传授的核心意义,也是客观必然存在的问题,决定了藏区早期葬俗的框架。生命的核心是灵魂,死亡只是可视形体的消失。灵魂和其载体组成的人在生死两界自由穿渡,于是天神、念神、龙神构成了一个以天界、中界、下界为一体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存在给远古藏人设置了一个新的观念世界。安多昂拉八庄人民也从古信奉一个人有父神、母神等本教尊神的传统宗教信仰文化依然传承,并且只能通过祭祀,如今只有如此隆重传播的文化仪式,才能求得他们的佑护。

3.佛教的生死轮回

佛教传入吐蕃,在赤松德赞(755-797年)时期,当时的佛教只是在吐蕃王室和贵族中传播,并未深入民间,原因是佛本斗争很强烈等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从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佛教真正深入藏人的内心中,昂拉地区也包括在内。藏族文化的灵魂是佛教文化,因而藏族人所持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是由佛教哲学的基本命题来指导的。佛教成为整个藏人的精神导师。从情感上、思想上和行为上指引着整个生活与归宿。所以佛教在昂拉地区丧葬习俗上起到主导作用和精神力量。

二、安多昂拉地区的主要丧葬类型

由于历史、宗教演变以及自然条件等原因,安多昂拉地区的丧葬仪式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80年代到90年代前后期间,主要类型指塔葬、火葬、天葬、水葬、土葬五种仪式进行丧葬。

1.塔葬

塔葬最早在印度实行,《东嘎尔大辞典》写道“塔有三种,舍利子塔、肉身塔以及放有佛经等珍贵物品的塔,”西藏最早出现的塔葬是在赤松德赞时期。公元8世纪赤松德赞为了修建桑那寺弘扬佛教,特邀请印度大师希瓦措来藏。希瓦措亦称静命寂护,古印度佛学家,生于孟加拉,为萨霍尔王子,他在西藏十余年,最后死于意外,为了纪念他在西藏弘扬佛教所作的贡献,按照印度佛门的传统丧俗,修建了舍利子塔,这是西藏的第一座舍利子塔葬,距今有1300年历史。从此以后,塔葬成为藏族的高僧大师和活佛的葬仪。

2.火葬

据历史所示,火葬是藏族人对最敬重的人使用的葬法,一般是僧人和名人、圣人等用的,但80年代后宗教理念的变化和改革,还有宗教世俗化和伦理教化功能的影响,也存在平民受敬重而用火葬仪式的现象,对研究这些观念产生社会客观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3.天葬(鸟葬)

许多学者认为,天葬是佛教传入西藏以后产生的,但无从查证具体的年代和创始者,笔者猜测至少应该是拉脱脱日年赞时期。我们平时研究文献资料中发现,东嘎尔《佛教教派研究》一书中讲道:“在西藏把尸体喂鹫起源天帕当巴桑杰时代。在这之前把尸体进行土葬和火葬”,人死后还有轮回,特别强调慈悲为怀,把自己的身体施舍于秃鹫作为行善,这对百姓的牲畜没有影响,因此广大藏族百姓很快就接受了天葬。

4.水葬

在西藏,通常认为水葬是不太盛行的丧葬形式,多用于地位低下或非正常死亡的人,但笔者认为那是民俗的一般性说法。由于藏族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自然条件不同,其实行的水葬法也有所不同,且西藏大部分湖、江河由圣水来对待的文化观念很强,但昂拉地区是黄河一带,交通方便,在90年代以前昂拉八庄的大部分地区喜欢水葬仪式,但宗教教义善心基本上与天葬平等对待的思想观念,是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丧葬方式。随着历史和宗教世俗文化以及自然条件等原因肯定会逐渐发生变化。

5.土葬

石葬、墓葬是最古老的丧葬法,最早藏族祖先把亲人的尸体放在荒山野地,让野兽来吃。后来尸体埋在地里比放在别处好得多,如此一来土葬和石棺葬开始慢慢盛行。而安多昂拉地区按着古西藏等人主要依靠畜牧业来维持生计,对土地的依赖性不强,当然大多数是种田农耕,但随着祖先的意识观念疏远了土地,以土为本与土地相依为命的观念未能深深植入藏族人的心中。入土为安的意识从未成为藏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因为有如此传承下来的意识观念,造成昂拉地区几乎没有土葬仪式。

三、藏族丧葬习俗的社会功能

文化背景是藏族丧葬习俗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民众心理基础,而其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则从实用角度强化了藏族丧葬习俗的传承。

1.伦理教化功能

按照文化人类学的观点,社会的正常运转必须要有一套完备的道德伦理规范来约束社会内部成员的行为,以达到社会整合的目的。这一观点适用于对藏族丧葬习俗伦理教化功能的分析。

以葬俗为载体首先所体现的行为标准是等级观念。在藏区通行的五种葬俗天葬、火葬、塔葬、水葬、土葬,都不同程度地带有等级的烙印。藏族在处理亡人遗产的气度极为豁达,很少为自己的需要、家庭财产的积累发展去考虑。他们把亡人的衣物供献给活佛,布施给穷人,为亡人积累功德,表现一种舍己为他的牺牲精神。在丧俗传承的过程中,固化了藏族轻财重情的禀性特点。

2.心理平复功能

藏传佛教是藏文化的灵魂,贯穿藏族生活的始终,因此藏族丧葬习俗更多地体现心理平复功能。藏人在离世之前需要枕前指导活佛的帮助。同时,藏族的葬礼中不存在长跪长哭守死灵拜遗体的习俗,不向遗体告别,也不呼叫亡人的名字,更不进停尸的房间,一切都与亡人隔绝,即使是远方亲眷来奔丧也是如此。在奔丧吊唁期间,亡人房帐中很少有嚎哭、泣声传出。无论老幼、亲疏、妇孺或子女,都不允许放声哭。藏族这种特有的奔丧吊唁习俗,其功能在于避免因旁人的情绪失调引起亡人亲属的感情波动,宽慰和平缓亡人亲属的心绪,达到情感的平稳过度。

在停灵期间,亡人亲属也不因丧亲感到寂寞或孤独。每天晚上,村里都有七八人左右的中青年男人在家彻夜守灵,使亡人亲眷能安心地睡眠休息。有的人家请僧人整夜诵念经文,守更的男人也不时诵唱六字真经,使丧家不显死气沉沉,而是荡漾活力。为了排遣长夜的寂寞困倦,也为了使房帐中有所生气,除不能唱歌跳舞,守灵的人可以大声喧哗说笑。藏族社会推崇此为高尚的行为并予以宣扬。综上所述,藏人的丧葬仪式,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调剂人的心理,使个人或群体摆脱其精神上的冲突。

3.调适社会关系功能

藏族有句古老的俗语:“喜事要等着人来请,丧事要自觉找上门。”听到丧事消息的村落人,不管有无亲戚血缘关系,也无论生前来往疏密或是有无宿怨,都会很快派人来家吊唁。远方的亲朋好友在收到口信后,也想方设法前来吊丧。无疑,丧事可以强化村落或族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往来沟通。

在祈求保佑的祷词中,无论规模大小、形式简繁,开篇词都是祈请佛和神保佑众生,解脱众生,而不是针对个人。在意识深处,藏人已经把自己的生命和周围众生紧紧系结在一起,表达了个人为群体利益奉献的舍己为人的情怀。

4.生态环保功能

藏族以天葬为主要形式的葬俗,尽可能少地占用空间和土地,不耗费过多的精力与时间,以不影响同胞的生存发展为宗旨,其中所蕴含的汉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与佛教舍身饲虎的精神,赋予藏族葬俗卓越的环保功能。藏族的丧葬习俗拥有与自然界产生平衡的能动力,以努力寻求维持生态平衡为目的,确保一个和谐的生存自然环境。

自然哺育万物,阳光、淡水、空气、草木使雪域高原的藏人得以生息和繁衍。在严酷的地理环境中,藏人对大自然的厚泽更是感受深刻,并把这种情感深入内心。在长期的高原生活中,藏人体察到生态环境变化与人类生活的直接利害关系,所以对大自然报恩的自觉意识很强。直至目前,藏区尤其是青藏高原,其生态环境一直处于良性循环,保护了“中华水库”的涵养蓄积,这的确应归功于藏人根深蒂固的生态保护意识,这一意识也充分地体现在藏族所独具的丧葬习俗中。

参考文献:

[1]尕藏才旦,格桑本.天葬:藏族丧葬文化[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

[2]土登彭措.藏史纲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3]陈立明,曹晓燕.西藏民俗文化[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

[5]东嘎·洛桑赤列.佛教教派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6]班钦·索南扎巴.新红史[M].黄颢,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

[7]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M].刘立千,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

收稿日期:2012-01-17

作者简介:扎西南加(1978-),男(藏族),青海黄南人,2010级民族学与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民族文化史研究。

上一篇:中考满分作文精彩片段下一篇:关于迟到整改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