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2024-08-09

探讨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论文(15篇)

1.探讨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一

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理解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协调性、可持续性),把握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环境承栽力原则、资源消耗速率原则、公平性原则、价值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剖析现有大城市交通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资源消耗过度、环境噪声污染等),探讨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优化交通结构、发展替代能源、采用高新技术加强管理等).

作 者:雷锡绒  作者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14 刊 名:甘肃科技纵横 英文刊名:SCIENTIFIC &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GANSU 年,卷(期): 38(2) 分类号:U4 关键词:城市交通   可持续发展   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  

2.探讨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二

一、智能城市发展的土壤和概念

1. 智慧城市最早来自于经济领域。

智能城市发源于金融领域, 金融危机是智慧城市的导火索, 旨在找出金融领域和城市新的发展动力和潜力, 概括来说智能城市产生于对城市经济发展新动力的思考。近年来城镇化的高速发展, 全球的城市数量剧增, 城镇人口快速膨胀, 工业化建设伴随城镇化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但同时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堵塞等一系列城市建设问题, 即所谓的城市病, 加上金融危机的袭击, 城市病的问题愈来愈严重, 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健康发展和创新以及发展动力。

2. 智能城市的概念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 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智慧城市主要研究智慧城市特征、作用、核心技术、总体模型架构和智慧应用引介等方面, 特别是研究包括云计算、无线城市、数字城市、信息城市和物联网等在内的支撑技术体系, 研究这些技术如何应用于城市的发展建设。智能化城市这个词汇已经有了很大的普及, 但对于智能化城市的标准概念, 如今仍然没能形成一个固定的标准和概念, 但一般认为城市智能化必须包括互联网科技、金融智能、智能识别、天地空一体化以及数字城市等核心科技, 认为城市智能化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改革, 优化经济结构, 推动新一代城市发展, 促进城乡结合的有效手段, 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信息化四者的有机结合。

二、智能城市的关键点

1. 高效健康的发展模式。

城市的健康高效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干预, 政府要积极引导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 欧美国家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综合发展, 即在其中融入智慧发展的概念, 特别是信息通信以及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和规划, 同时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特别是土地资源的节约规划。

2. 智能化城市功能, 便捷服务生活。

强调网络科技, 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 城市功能的巨大作用, 通过第三次科技革命, 促进城市的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建设, 让互联网、云计算扎根于城市的功能模板, 服务于城镇人口。

3. 目前, 国际社会早就开始致力于实现城市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 我国的智能城市建设也开始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开始建设的初步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 北京、深圳、广州等在早期就已经开始了智能城市的规划与设计, 将智能城市的理念植根于城市的建筑设计, 公共设施, 商业圈以及文化广场建设, 上海、宁波、武汉等城市在国内较早编制了“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规划”, 这些城市通过信息网络通信技术不断的推动城市信息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目前, 我国的智能城市建设已从理论发展到实践, 不断从大城市推广到中西部中小城市, 智能城市的规划比重占全国城市比重不断增长, 国家提出的智能城市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强, 政府的引导作用范围越来越广, 在我国副省级以上的地方规划中, 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有22个, 占46.8%,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普遍将智慧产业集聚发展和智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核心, 智慧应用创新作为灵魂和动力。

三、智能城市的发展目标及前景

智能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发展目标, 城市信息化是实现智能城市的途径和方法。现代城市是一个结构复杂、功能多样、人口聚集的综合体系和系统, 建设城市, 需要能够实时掌握城市的动态以及变化。中国的智能城市建设, 首先必须以人为中心, 给城市居民记忆周边地区提供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优质服务, 让人们切实享受安全、智能、高效、便捷的智能城市生活;其次要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和创新, 加快第二三产业的融合, 转变城市经济的发展方式;还要建设沟通有效的行政参与体制, 通过信息技术与网络通信构造一个综合的行政服务平台, 让政府广泛接触人民群众, 让人民群众给政府进行监督, 提出意见建议, 让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的规划和决策;最后, 要完善公共设施, 建设全民健身场所, 从根本上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 提高身体素质, 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感。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高科技的数字化城市必将以崭新面貌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四、城市智能化与经济体制改革和共同富裕

城市智能化旨在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 (ICT) 令城市生活更加智能, 高效利用资源, 带来成本和能源的节约, 改进服务和生活质量,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支持创新和低碳经济的发展。首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任务, 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改革, 优化经济结构, 提高经济质量, 不能忽略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 不惜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只追求高速度, 要知道有效益有质量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其次, 要统筹城乡的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 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各个方面的需求;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局部利益和全面利益的关系, 坚持从实际出发, 统筹经济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把节水、节能、节材与降耗、环保、增效结合起来, 大力发展城市的循环经济, 实现GDP的绿色增长;大力发展智慧产业建设, 建设智慧型产业园, 支持智能化城市的建设;发展数字化城市, 以信息化为基础和突破点提升城市的公告通信及服务水平。

五、我国智能城市发展的限制因素及解决措施

1. 城市发展依赖传统工业产业,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阻力大。

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发展和崛起离不开丰富自然资源, 传统工矿企业的发展, 这些高耗能, 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是地方财政资金的重要收入, 但财政基金过度依赖传统工矿企业的发展, 导致一个地区的经济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我国应该加快传统经济增长的变革, 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解决经济发展依赖自然资源的困窘局面。

2. 城市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缺乏统一领导。

不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群众, 都缺少整体长远的目光, 导致城市各区域各部门信息交流欠缺, 各地区统筹不合理, 地方缺少真实合理的科学需求判断, 使智能化城市只是各个部门、各个区域的大拼盘, 反而显得无比麻烦、别扭, 衍生出更多的经济问题。我国应建立健全规划法律体系, 让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走向规范, 严格依照规划标准、技术标准, 依靠法律法规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体系。

3. 设备资金等社会资源的大量闲置, 同时及其缺乏运营和管理维护的长效机制, 缺乏适应新型城市建设政策和法律环境。从而使得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无法激发全社会的参与, 同时导致了现金的流滞, 设备的折旧, 形成城市建设的巨大浪费, 资源配置不合理, 目前产能过剩导致行业发展不均衡, 应加快产业结构的变化, 加快提高内需, 充分发挥内需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

4. 民生服务体系不健全。

3.探讨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三

【关键字】可持续发展;城镇;排水规划;建议

一、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镇排水规划必须要以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为前提

城镇排水规划关系到城镇未来发展的大问题,为了保证城镇排水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长远习惯,必须要進行全面的规划,把排水及相关工程结合起来。为了实现统一科学前面的规划,城镇应该成立专门的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并把城镇的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地表与地下水资源、城镇防洪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排水规划。当前,很多城镇在排水建设中都存在“重给谁、轻排水”的现象,对于城镇排水工程并不重视,或者只是把排水工程当成孤立的事情来抓,忽略了排水与其他工程间的联系,没有充分考虑排水处理后的污水的排放和转移,造成了城镇的水体污染。因此,在城镇进行排水规划时,还要坚持综合治理,要充分考虑城镇排水的长远发展。要严谨居民肆意乱泼乱倒污染城镇水体,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避免污水随意排放。

二、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镇排水规划要把排水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排水设施是城镇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一个城镇,必须先搞基础设施,没有这些设施,城镇不能正常生产,就要影响生活。同时,基础设施是基础,如果没有配套的排水基础设施,城镇排水规划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要想更好地贯彻城镇排水规划,必须要保证排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当前,很多城镇的排水基础设施都比较落后,不能较好地满足排水需求,导致城镇排水诸多问题的出现。而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制约城镇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资金问题。这就要求城镇主管领导要重视城镇排水设施建设,要保证水设施建设投资,加大投资强度,可以从城镇建设配套费入手,可以从国家为城镇排水等设施建设而设立收缴的专项基金上做文章,也可以向国家申请贷款、让受益者投资或征收排污费,保证排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要注意几点,要合理地设置排水出口,为以后污水处理提供便利,并提高排水出口的能力,还要避免城镇雨水、污水混流,实现排水管线雨水、污水分流设置。

三、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镇排水规划要因地制宜选择排水体制

当前,城镇排水体制的选择一直是困扰城镇排水的突出问题,很多城镇采用的都是新建区实行雨污分流,旧城区通过逐步改造采用截流方式过渡,最终建成雨污分流排水系统。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城镇按照这个思路选择排水体制,效果都不理想,造成雨污合流的现象。由此可见,盲目的认为雨污分流体制是最佳模式显然是有失偏颇的。每个城镇规模不同,排水设施和城镇布局都不同,要根据各个城镇的特点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后,再确定采用哪种排水体制。我们建议对于一些正处在发展中的、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城镇,要尤其注意慎重选择排水体制。对于选择合流制排水的城镇,可以进行以下科学改造,努力解决合流制排水系统的弊端。比如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采用防臭雨水口,即对边沟式双篦雨水口去掉过梁,中间加一道隔墙,在隔墙上留洞,安装一个特制的玻璃钢压板门,在压板门前方隔间安装铸铁雨水篦,压板门后方隔间间盖上预制砼板,使臭气无法从雨水口排放,系统中气体可通过诸多建筑立管排出,这样既保证了通风,又不使污水从跨越管短路流出。既节省了选择分流制需要投入的大量资金,又能极大地避免合流排水引发的污染。

四、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镇排水规划应加大对污水的治理,制定污水处理厂建设目标

当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城镇都没有建立污水处理厂,但是在城镇排水规划设计时必须要有这样的意识,即污水处理厂工程势在必行,关系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在设计污水处理厂时,要针对城镇的涌水量、排水量做好细致的调查研究,并确定适合城镇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污水厂规模。另外,要针对城镇所选排水体制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处理工艺,保证污水处理效果。此外,要制定城镇污水治理的工作目标,对污水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要限期整治,避免污水处理“没人管”的现象。将污水处理与排水规划统一起来。

五、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镇排水规划要重视城镇排水设施的管理和养护

很多城镇排水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归一个单位,存在重新建施工而轻管理的问题,导致排水管道清扫不及时,雨水管道半通或堵死,汛期路面积水严重,一些地下水管道的窖井盖等经常丢失。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必须要加大对排水设施的管理和养护。要建立必要的排水设施管理制度,宣传和教育群众爱护排水设施,加强对垃圾的管理,防止垃圾倒入排水管道及排水渠道中,严禁私自接水管,不符合排放标准的污水要经过处理后,才能进入排水系统。除此之外,排水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养护和清掏管理,保证排水设施充分发挥其在城镇排水中的积极和重要作用。

结语

4.探讨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四

摘要:城市经济区划研究是用以城市为核心的一体化视角探讨经济区域划分的问题。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日趋鲜明。在这些趋势背后必然蕴含着一定的规律趋势着区域城市空间一体化的发展。总结和发现这些规律,用来指导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在经济区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城镇体系中具有巨大吸引力。探索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是目前中国城镇化前进和城镇体系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回顾我国经济区划历史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经济区划在我国经济区划体系中存在和迫切需要改变的问题,并参考国外城市经济区划的经验,探索我国城市经济区划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原则和方法。关键词:经济区划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

一、中国经济区划的历史沿革

我国早在“三五”和“四五”计划时就提出了当时所谓的“大三线”建设,并将中西部作为重点发展地区,形成经济地带,但城市的中心地位却仍然受到抑制,缺乏独立的经济自主权不能超越行政所赋予的权限直接同其他城市和地区发生直接经济联系,这种情况知道改革开发之后才逐渐得到缓解。这一阶段我国基本不具备实施城市经济区划的空间基础和条件。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和国务院调整了经济区划政策的目标和方法。开始重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而1987年的“七五”计划中提出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方法对我国城市经济区域划分影响最大。“七五”计划提出要在以往经济协作的网络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伤害经济区,东北经济区、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京津唐地区,西南四省区和全国一级经济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以省会城市和一批口岸与交通要道城市为中心的二级经济区网络,发展以省直辖市为中心的三级经济区网络。随着我国城市及周边区域发展地位越来越突出,“九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以及地理自然条件,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已有的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十一五”计划中又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将7大城市群列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大纲中。

二、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存在的问题

经济区划分是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中国经济界的高度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经济区划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愈加凸显。由于城市是区域经济的节点,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主要发生在城市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地区。城市发展不再是过去单一孤立的发展阶段。若干大城市地区互相重叠,渗透,融合,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大都市区。城市与城市周边区域组成一个以城市为核心的复杂系统。城市群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全国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主体。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向外围地区拓展,城市与城市外围融合发展成为了一种自然发展的趋势。中国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若干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的都市区,城市经济区和城市经济密集区的一体化发展已经出现。然而我国城市经济区划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1)我国城市经济区域一体化没有得到完全释放,城市经济区划方案或多或少

存在着被行政行政区划束缚的问题。各地方政府追逐各自地方利益,忽视

区域经济合作的共赢效果,不顾经济区的整体利益。现有的区域合作模式,比如论坛,联系会议都没有得到制度保障,使区域合作容易流于形式,仅表现为地方政府之间的对话,而缺少实质性的内容。同时合作的地方政府之间大都是平级关系,彼此独立的行政决策使区域内部信息的交流共享难以完全实现。因此没有刚性的约束制度,经济区域合作自然流于形式,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

(2)基础层次的城市经济区划缺乏深入研究,全国性的区划方案大都是以分析

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为主,小城市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考虑,所以在以中小城市发展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区划没有得到足够的空间发展。缺乏中小城市研究,使得我国城市经济区划难以得到有效实施,成为城市经济区域发展的重要障碍。

(3)我国城市经济区划或多或少存在着计划经济下的经济协作特点,对市场经

济要求体现不够,国家从宏观层面上进行调控,指导,城市经济区被动朝向指定方向发展,导致经济区的地域性和经济协作特点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4)我国我国城市经济区划制度上存在的问题,也给区划研究和区划方案的提

出带来了许多问题。虽然我国城市经济区划方案很多,但理论之间缺乏共同对话与交流的平台,方案之间彼此无法互相说服。

三、国外城市经济区划的经验

城市经济区划在国外实践中产生了大量值得借鉴的方法与经验,并在很多国家成为区域统计的标准体系。国外城市经济区划方法一般分为以都市区划分和以都市区为核心的更大范围的城市经济区划分两类。而城市中心的划分又分为三类,一类是加拿大,美国,德国为代表的以都市区为中心。二是以法国为代表的城市化地区为中心。三是以葡萄牙为代表的以就业区为中心。

城市经济区划方法一般都是首先通过人口规模、就业水平和交通状况来确定城市核心,然后通过经济联系寻找与中心密切联系的外围区域。由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通勤时代,通勤指标易于获得,同时它又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指标,因此目前国外对于经济联系的衡量所采用的指标多为通勤指标。也有很多过久认为商品流可以用来衡量经济联系,但是由于统计数据难以获得,因此不是作为研究经济联系指标的首选。城市经济区划中设计通勤区,就业区的划分一般由劳动部门和统计部门来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区和都市区的划分由规划部门,产业部门参与进行,同时大学学者和专家也参加到经济区划分工作中。区划主要要于社会经济分析和劳动力市场分析。

四、城市经济区系统的框架

城市经济区划的作用对象是城市经济区系统,研究城市经济区的概念,特征是合理进行城市经济区划组织的基础。其实城市经济区是功能区的一种,是各组成部分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功能关系并由此产生了一种共同的区域利益从而形成了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协作关系。功能区内地区间相互关系往往都有一个城市在主导。经济区域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系统占统治地位,此时贸易流动不发达,在广泛的范围内分布着一些小城镇,影响范围小,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关系很弱,大量自给自足的地方经济孤立存在,彼此之间无法联系。此时各个城镇各自从事自己的经济活动,并无真正意义的区域经济存在。第二阶段是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地域分工。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逐渐冲破了自然经济的束缚,生产资料与生产力开始在利

益的驱使下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流动,地区之间开始出现劳动分工,谋求利益最大化,此时经济区域开始形成。地域较好,有足够优势的城镇开始发挥其集聚经济的效益,中心城市开始出现。中心城市依靠周围中小城镇吸取劳动力以及生产原料,今儿扩大发展。此时经济区处于中心集聚阶段。第三阶段随着地区之间相互作用的日益加强,外围地区逐渐得到开发。外围地区不仅以它的资源支持原本形成的中心城市的发展,而且开始分担中心城市溢出的功能,进而促进外围地区的新发展。第四阶段,外围区域逐渐发展并扩大,形成一个又一个的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城市,城市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经济区,单一中心城市逐渐转变为不同层次的多中心城市,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分担,城市之间有明确分工,谋求最大利益的城市经济区。因此每个城市经济区都是由中心城市及围绕其运作的相对稳定的外围地区组成的,每一个中心城市都有与之等级层次相对应的吸引和辐射区域,形成从上到下的具有完整结构的城市群。越是大城市,其影响范围就越大,其所在城市经济区的范围可以与其他城市经济区产生交集。区域的中心城市对比其层次低的城市具有吸引作用,低等级服务业以及分配到的资源也比高等级城市分配到的资源低。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等级从属关系的城市经济区等级系统,低一级的城市经济区总是从属于与高等级城市的吸引范围中,城市经济区系统也因此形成一种纵向联系,明确分工协作的城市网络结构。在我国,目前形成了以三大都市圈为核心,大中城市为节点的第一层次城市经济区,以各省会为核心,在其吸引范围内集聚的若干中小城市群形成的第二层次经济区。城市经济区内个组成部分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更新,此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影响力不断从中心城市向外扩散,外围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和生产力得到不断提高。这样,原有的小城市成为中等城市,中等城市成为大城市,带动整个城市经济区由单中心向双中心,再到多种的转变。经济区内的城市得到不断发展,各自的职能也得到不断提升,从而使经济区内的联系更加紧密,城市经济区进一步发展。这是城市经济区由小到大,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五、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

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建立在对城市经济区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下。因此城市经济区的城市核心和功能一体化决定了城市经济区功能一体化原则和中心性原则。由于中国城市经济区划方案缺乏对话平台,彼此之间无法说服。缺乏基础性研究是我国城市经济区划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需要自下而上的研究城市经济区划。因此城市经济区划原则为:功能一体化原则、中心性原则、边界原则、自下而上的原则。

(1)功能一体化原则

城市经济区的功能一体化主要表现在经济上的联系,而经济联系又带动空间上的联系。功能一体化原则具体表现为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区域分工与协作原则。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来自与对城市中心性的认识。中心城市利用其集聚效应对其外围地区形成强烈的影响,并吸收利用外围地区所能提供的劳动力,资本。而外围地区通过接受中心城市溢出的产业,发展自身,从而形成中心城市与外围中小城市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城市结构。区域分工与写作原则是在于强调地区之间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通过利用每个地区自身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发挥自身的长处,城市之间相互协作,促成利益最大化。对我国城市经济功能一体化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区发展阶段不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的都市群已经成型,在我国经济活动中起到枢纽性的关键作用。我国的城市经济区研究大都集中在这三大都市群。而其他

地区的经济区发展阶段不尽相同。东部大多数省区的大中城市比较发达,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东部城市群功能一体化已经进入一个较高阶段。而中部地区基本正在进入城市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在空间上正在出现城乡相互交错,界限模糊的形态。并向着中心城市为核心的方向发展。但中部城市群存在部分省会城市首位度偏高,其他城市地位不够突出的现象。西部城市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以小城市为主,主要是地级市城市呈孤岛式发展,城镇之间联系较小,辐射能力弱,核心城市偏少。

(2)中心性原则

我国的城市经济区划的中心根据各地区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两种选择:一是以都市区为中心,二是以城市建成区为中心。在功能一体化的条件下,中国的城市经济区划处于支配地位的中心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联系的枢纽。枢纽地位使得中心城市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要核心和重要驱动力。各种生产资料,劳动力,资源汇集于此,成为城市区域经济的重要节点,这是城市经济区划中心城市的最重要功能。二是中心城市要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区的发展,城市经济区的中心必然要经历从城市到城市群的转变。

(3)边界原则。城市经济区的界线与行政界线不同。有学者认为城市经济区的界线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存在过度地带,处于边界的地区具有多重归属,所以不可能也不必要严格的画出具体界线。我国目前关于城市经济区的方案都没有给经济区划分明确的界线,都是以长江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命名。而另有学者认为经济区应该划分界线,并且与行政界线保持想通,并可以根据经济联系的现状对行政区界线进行调整。从理论上来说城市经济区的边界不是一条明确的线,而是一条过渡带。过渡带的大小受中心城市影响力的约束。现实当中一个地区受中心城市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城市的干扰。中国的经济区划受行政区划的约束和影响非常大。在我国目前的行政区经济下,经济中心和经济中心,和行政中心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经济职能从行政区分离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目前我们应该在保持城市行政经济一定完整性的前提下,使某些区域适当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做一些可操作的尝试。

(4)自上而下原则

我国的经济区划由于资料的限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基础城市经济区划,缺乏基础城市经济区划的共识,使得我国过去自上而下进行的城市经济区划缺乏对话的平台,彼此之间无法说服对方。从国际经验看,一般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进行城市经济区划的问题分析。发达国家的城市经济区划一般都是以行政基本但与自下而上地来进行城市经济区划。城市经济区划分的过程一般都是根据城镇化人口规模标准选择中心城市,并确定中心城市外围形成的单中心城市经济区。然后根据单中心城市区的不断反战和相互作用,形成多中心城市经济区,最终形成全国性的城市经济区划。

参考文献:

[1]刘本盛著 2009中国经济区划问题研究2009 中国软科学

[2]沈雪潋著 2012中国经济区划改革与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2012西南财经大学

[3]王婷婷 著 2007基于非覆盖理论的综合经济区划研究2007西南交通大学

[4]周一星 张莉 著 2003 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 2003地理学报

5.探讨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五

以大城市为核心,与周边中小城市、城镇建立城市网络。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与合作日益深化,这种分工与合作不仅仅表现在个人、企业等微观层面上,而且也日益表现为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城市作为一个系统,已经脱离了独自发展的阶段,每一个城市的发展都会受到周边城市发展的影响。21世纪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将是城市化的必然趋势,并由此引起城市之间的功能定位、产业组合等一系列变革。相应地我国未来的城市化就不再是大城市的发展,而是以大城市为核心与周边中小城市所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因此建立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以大城市为核心与周边城市建立城市网络,旨在充分利用大城市的聚集和辐射效应,使资源在整个区域内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内优势互补、产业组合,或者共同做大一块“蛋糕”,进而提升区域经济的影响力。构建区域内城市网络,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有形实物的运输网络,也就是城市间的交通网络。只有在区域内各城市之间建立起发达的交通网络,才能加速城市间的物流,才能在大城市聚集效应的作用下实现有形资源的流通和优化配置,进而实现区域内城市的功能定位、分工与合作。第二,无形资源的流通网络。大城市的聚集效应主要体现在对无形资源的聚集,并以聚集的无形资源带动了有限资源的聚集。要在区域内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聚集和辐射效应,就必须在区域内建立无形资源的流通网络。现在是信息时代,完善的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可以在瞬间实现信息共享,把核心城市的聚集效应扩散到区域内的每一个中小城市。

重构核心城市的功能和产业结构,在区域内各城市间实现产业分工。大城市优先增长规律说明,大城市强大的聚集效应促进了城市产业的发展,城市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当大城市的聚集效应得不到有效释放时,就会出现各式各样的城市问题,并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协调发展。从中西方城市化历程中可以发现,工业化是推动城市化的利器,但是工业化也是城市问题的主要制造者。因此,要在利用大城市的聚集效应同时减缓城市问题、带动周边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就需要对大城市进行功能定位和产业重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西方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发展都经历着工业化向商业化的转变,而且这种转变反而增强了这些城市的聚集效应,这也证实了上文所提到的“城市化的聚集效应主要表现为对无形资源的聚集”。为此重构大城市的功能、进行城市产业组合时,应着眼于培育城市商业环境和技术服务等城市优势资源,为区域内各种资源提供交易的市场,把那些工业性质的产业转移至具有相应优势的周边城市,实现产业的区域性分工,并达到以“工业化促进周边城市发展”的目的。

通过城市网络,形成以核心城市为发展龙头的城市联盟体。核心城市功能定位后,在整个区域内进行产业组合,把工业产业转移到具有相对优势的周边中小城市,就基本上形成了以核心城市为纽带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核心城市通过城市网络系统组织区域内的物流、信息流等,实现城市之间的沟通,最终形成以核心城市为龙头的城市联盟体,并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这种城市联盟体可以实现区域内产业互补,也可以共同做大一个产业。同时以周边中小城市的工业化实现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推动城市化进程;当然这也减缓了大城市的城市问题。

城市联盟体是基于分工与合作上的区域性概念,其优点就是通过核心城市的功能定位和角色转变,把工业产业转移到周边具有相对优势的中小城市,实现城市产业的区域性优化组合,以求在缓解核心城市的城市问题同时,利用工业产业推动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使区域经济和城市化同步提升。但是要建立高效运作的城市联盟体,需要各城市达成共识,根据区域优势重新定义核心城市的功能,在区域内实现产业组合和城市分工与合作。

参考文献:

1.林广,张鸿雁.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化比较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沈建国.世界城市化的基本规律.城市发展研究, 2000.1

6.探讨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六

保定移动分公司、雄安移动分公司总经理

吴俊岭

摘 要: 本文重点对智慧城市的组成、目标、任务、规划、应用、产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国家行政、行业、家庭的特点,探讨提出了分类简单、应用具体、推动有力的机制和近远期策略,就是强政、兴业、惠民,加强城市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建设,促进经济转型发展惠及民生。

关键词: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专业化、标准化、产品化、强政、兴业、惠民。

作者简介:吴俊岭,现任河北移动保定分公司、雄安分公司总经理,原任邢台分公司总经理,从事通信建设、维护、管理、运营30余年,曾发表过多篇技术文章等等。

雄安新区的设立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中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突出实现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其中重要任务之一是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定义有许多,根据本人从事信息产业的工作经验,感觉这样定义比较全面:用信息化、工业化手段实现城市建设、管理、生产、宜居功能;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强政、兴业、惠民三大任务;实现更高的工作质量、效率,更低的生产成本、劳动强度,更加安全、绿色、节能、宜居的城市发展。

一、智慧城市--三大任务定义的依据、意义

目前信息化应用的归类分散、杂乱,共享程度低,缺少统一的组织、统筹的规划、统一的应用、全面的覆盖。我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其重点和趋势就是要加大组织推动、加强统筹规划、促进应用统一共享,突出实现好三大方面的应用:强政、兴业、惠民,理由如下:

无论城市还是国家的组成,都包含以下三大部分 :一是各级政府职能部分(国家、省、市、县的政府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等等);二是各个行业部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等等);三是各个民族的家庭、民众部分。所以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全部的管理和服务也是围绕这三部分开展的,一一对应归就纳为三大应用: 强政(政务服务)、兴业(行业服务)、惠民(利民服务),三大应用方向的划分包含了社会的各个方面,概念简单、明了,功能覆盖全面,智慧城市以此三大方向建设发展,利于整体顶层设计,利于谋划长远、统筹兼顾。

信息化的发展进步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工作、生活方式,自动化、智能化的强政、兴业、惠民三大应用的实现,必将使得各级政府部门、职能部门的管理和公共服务,各个行业的产、供、销生产经营活动(除必须现场解决的外)变一周5天8小时服务升级为7天24小时随时随地的服务,大大减少交通拥堵、排队、现场业务办理等等,并惠及大众随时随地的衣、食、住、行、休闲需求,再结合有关职责、流程、制度的优化、保障,必将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提高城市服务民众水平;更加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效率,降低建设及运营成本、降低工作强度;更加有利于减少交通拥堵、能源消耗污染,促进安全、绿色、环保、宜居;更加有利于便民、惠民、利民等等。

二、世界眼光、中国特色—三大任务的专业化、标准化、产品化

习总书记讲过,“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中国现在正在向网络强国、工业强国迈进,并先后提出了建设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以及“宽带中国”、“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为此用世界眼光积极研究、推动中国特色信息化发展、应用,开创新型现代化之路,形成规划—专业化、应用—标准化、推广—产品化就极为重要,如果这些特色得以实现,可极大地降低建设、维护成本,极大地提高部署、应用效率,极大地促进共建、共享。加强组织

组织推动是保障,国家、省、市、县应明确专职(国家、省级)、兼职(市、县级)组织,加强前瞻性规范研究;加强试点经验、不足的总结,不断优化、改进、提升;加强智慧城市的建设推进,列入五年规划,连续推动;加强国家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宽带中国、中国制造2025等的研究跟踪,不断优化深度融合。针对三大应用70多个类型的开发,可在统一架构下,不断形成标准化产品,以大、中实力的公司负责核心开发,中、小公司负责外围开发,通过协作方式,中、小公司负责现场的部署、开通、售后支撑保障等。尽最大努力形成更多的标准化产品,是最少投入、最快部署、最佳感知、最优保障的捷径。2统一规划

做好统一规划是优质高效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就如同把各地试点的“方言”,统一为一种“语言”,实现规划专业化,达到投入最小、效率最高的效果。

采用三要素、四层级标准化方法实现:三要素 全覆盖--应用要全,纵到底--自上而下,横到边--先内后外;四层级匹配政府职能部门国家、省、市、县四级,三大行业中集团规模的以总部所在地接入服务为主、利用网络链接实现本行业或公司的全接入,归纳、梳理成标准化应用。

全覆盖,以强政--政务服务(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兴业--行业服务(一产、二产、三产三大产业)、惠民--利民服务(各民族家庭、民众)三大应用为主线来开展,结合主流硬件、主流操作系统、主流数据库系统,以BS结构为主,形成模块化、易扩展、易升级的标准化的应用产品,成熟一批投产一批,分期分批解决。

纵到底,比如政府职能部门(党、政、军、人大、政协、工商、税务等30余类型)、三大产业大中小集团(农、林、牧、渔、电力、金融、服务业等40余类型)等,适合自上而下来开展,实现内部的自上而下管理的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多数情况,上一级和总部的应用,就全部覆盖了基层。

横到边,必须优先实现内部的管理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再实现对外服务的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打造应用标准化。

3系统组成

(1)硬件基础

无论提供管理、服务、接受监督一方,还是享有服务一方必须具有终端设备、连接模式、网络或平台的硬件基础。终端设备:各种大中小型计算机服务器、各类台式便携式PC机、各类智能手机、IPAD、各类主控遥控遥测终端、各类被控设备(比如各类设备、生产线、各类生产生活环境,家庭中的空调、电冰箱、彩电、视频安防监控设备、微波炉、电烤箱等等)遥测终端探头等等。连接模式:有线部分(光缆、绞线铜缆、射频电缆等)、无线部分(无线基站、WIFI、WIMAX、微波、卫星等)。网络或平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平台运营商、信息服务商、单位部门的局域网等。

(2)软件基础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三大产业各行业必须先建立内部管理网络: 局域网或城域网或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实现单位人、财、物管理、办公公文流转、审批等等;再开放对外服务网络: 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或应用平台提供公共管理、服务、产供销售后业务活动等,同时接受社会监督、投诉、意见、建议。

(3)信息安全

强政(政务服务)适用于各级政府及各级职能部门对内人、财、物管理、对外职能管理和服务,兴业(行业服务)适用于一产、二产、三产各级组织及大中小小微企业等内部人、财、物管理、对外产供销业务活动等,惠民(利民服务)适用于家庭、民众个人衣、食、住、行、休闲等应用。信息安全等可通过网关或防火墙隔离管理,通过分层级解决,涉及国家信息保密、企业机密等信息的应用,采用内网、外网间通过网关或防火墙隔离方式或加密授权账号等方式解决;涉及公民隐私等信息可采用加密授权账号等方式解决。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是智慧城市应用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物联网拓展了无以复加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是其应用中的若干支撑、保障。

规范标准化应用后,可根据政务服务、行业服务、利民服务的特点,推动梳理、研发形成几大行业的产品化应用,可能有80%-90%是通用的功能、20%-10%是差异的特色应用,同时具备标准的、适用广泛的接口服务和版本升级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硬件、软件的投入,事半功倍地快速实现推广、部署。

三、高点定位、国际标准—实现三大任务自动化、智能化促经济发展、提民生福祉

高点定位目标:促经济发展、提民生福祉;建设方式方法:以信息化应用为手段,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为抓手,最大限度地实现城市建设、管理、生产、宜居的自动化、智能化,这也是智慧城市的最大特征,促经济发展、提民生福祉。

功能上:立足当下,谋划长远,实现国家、省、市、县三大应用政府服务、行业服务、利民服务常见应用功能的统一,以职能、行业、家庭的职责和特点划分,形成产品化利于推广,并且建设成本最低、运行维护成本最低;如同去饭店吃一顿饭,你可能冷菜、热菜、主食汤水只需几道、十几道,而菜单上有数百道或数千的个品种。

架构上:使用如下建模五原则,是优质高效建设智慧城市的核心。一确定主流的硬件系统(PC机应用、智能手机应用、控制终端应用);二确定主流的操作系统(UNIX、LINUX、ANDROID、IOS);三确定主流的数据库系统(ORACLE、SYBASE、DB2、INFOMIX、ACCESS);四确定采用BS结构为主的架构,三大应用70多个类型 模块化结构、核心固化、外围开放的模式,易于应用的扩展,利于大众创业、创新,对开放应用部分适于纳入核心的随着后期版本升级解决;五确定三大应用70多个类型各种应用软件间的接口调用规范,保证易于升版升级,利于智慧城市横向到边的高效应用。

如果说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了一个城市的安全、绿色、节能、宜居、便利的智慧管理和服务,大大促进了一个城市的经济进步、发展,提高了民众生活品质,那么通过加强组织、专业化规划、统一应用规范、标准化产品,形成快捷、便利、低投入、可复制的雄安模式,在国内省、市、县全面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必将会形成最小的成本投入、最高的产出效率,以此应用的标准、规范、体制、产品等成果,全国、全球共享,则智慧中国、智慧地球实现也指日可待。

7.探讨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七

关键词:城乡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中国从2008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法》, 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该法律于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作出修改, 制定该法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 协调城乡空间布局, 改善人居环境, 集约高效合理利用城乡土地,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进行城乡规划建设的初衷和必须遵循的宗旨。

1 城乡规划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1) 城乡规划建设的体制不够完善。城乡规划建设体制完善与否, 深刻地影响着城乡规划建设的协调稳定发展, 因此, 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规划建设体制至关重要。而纵观中国城乡规划的体制建设, 在多年发展的锤炼下, 仍旧存在诸多问题, 严重制约着城乡规划建设的发展进程。

(2) 城乡规划建设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在对城乡进行规划过程中, 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 各级政府比较注重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的调整、投资环境的改善等, 而忽略了对乡村的建设力度, 这造成的最直接后果就是, 城乡之间在规划建设、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呈现严重失衡状态, 使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

(3) 城乡规划科学性、合理性较差。国内的很多城市, 为了追寻短期利益, 丢弃了对城乡建设的长远规划, 导致城乡的空间布局呈现不协调的状态, 极度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4) 城乡规划前瞻性不足。近年来, 交通拥堵问题成为各大城市交通规划部门最为头疼的问题, 城市交通呈现这一状态的原因, 一是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带来的衍生效应;二是城乡规划前瞻性不足。城市道路的数量和宽度远远没有满足私家车数量快速增长的需要, 导致出行难问题日益凸显, 难以保障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质量。

(5) 城乡规划建设对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意识不足。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时代的更迭并未湮没文化的传承, 有大量历史文化遗迹流传至今, 带着历史的韵味在当下的社会熠熠生辉。但是中国城乡规划建设中, 对于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的保护意识严重不足, 为了追求当下的利益, 不惜对其进行破坏和拆除, 这对于有关领域对历史文化的研究是十分不利的。

(6) 农村规划以及编制质量参差不齐。通过相应的调查分析发现, 我国目前农村的具体规划以及建设过程中存在众多的问题, 其中农村的具体规划以及编制的质量层次不齐。规划的方式以及实施的形式都过于陈旧, 没有很好的对村庄的整体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 导致其规划严重落后于农村的实际发展需求。

(7) 农村基础类设施不健全。在农村的建设规划中还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不健全的现象, 从农村目前整体的基础设施配置的形势来看, 其缺乏相应的科学指导, 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明显的看出, 无论是对房屋的具体排序上, 还是道路的建设上, 都充满着随意性, 缺乏公共类村民的活动场所。

(8) 农村整体生态环境差。农村的生态环境差, 也是导致无法实现农村良好建设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一些人们进行生产以及生活的污水和垃圾随意的进行拍排放, 而且得不到全面及时的处理, 任由这种现象的产生, 从而造成了对居民水源、环境、农田的严重污染, 进而破坏了农村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城乡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 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城乡规划建设的有关法律依据是《城乡规划法》, 为了保障城乡规划建设的有序进行, 有必要通过多种形式、多个渠道, 全面地、综合地加大对《城乡规划法》的宣传力度。另外, 与城乡规划建设有关的制度、宅基地审批程序、申请条件和报批程序等, 也要作为向居民宣传的重要内容, 这样做到的目的是使居民充分了解城乡规划建设的相关程序和规整制度, 确保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积极的配合, 共同为城乡规划建设的良好有序开展贡献力量。

(2) 建设并完善城乡规划建设体系。城乡规划建设体系的完善, 有赖于与城乡发展有关的城乡之间、局部与全局之间、近期与远期之间、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利益关系的统筹兼顾, 这是保障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稳步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另外, 城乡规划建设中, “以人为本”一定要被当做核心理念予以执行, 站在更加利于人们生活居住的角度来进行有关规划建设。同时, 也要引导更多的有关人员参与到整个规划建设中来, 以增强城乡规划建设的凝聚力, 在更高标准和更高要求上达到城乡规划建设良好发展的目的。

(3) 创建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绿色交通系统的生成是可持续城市交通系统的战略总目标, 也就是在满足城市基本机动性的基础上, 保障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方面达到更安全、更高效、更经济、更公平、更低碳、更少污染的目的。具体地来说, 城乡规划建设中对于持续交通系统的构建, 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理念, 充分满足居民的生活生产需要, 符合城市持续稳定发展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 要走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之路, 强化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打造一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 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彻底地贯彻到城市规划的各个细节当中, 创建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

(4) 对城乡规划建设的功能分区进行强化。传统的城市规划当中, 强调从地理上完成城市功能区的划分, 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办公区变成了交通拥堵、生态恶化和城市蔓延的源头, 这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 在对城乡进行规划建设过程中, 应该注重新型的城市规划思路的运用, 在功能分区上实现“一体化”规划, 即打造具有结构特色的生活-生产-休闲为一体的功能分区新理念, 这样既有效避免了交通拥堵的发生, 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的产生, 非常有利于城乡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5) 制订全局性的城乡发展规划方案。为了有效的对我国的目前的城乡规划以及具体的建设情况进行改善, 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其中最根本的方法是国家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对城乡管理的统筹发展建设及规划的措施, 以乡村实际发展需求为主要的依据, 根据地区经济资源的实际情况, 最大程度的提高地区内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尊重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规律, 从而保障经济、人口、社会、资源之间的持续发展。

(6) 引导资金, 加大对农村的建设。在根据地区经济资源的实际情况, 最大程度的提高地区内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尊重大自然、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规律, 实现持续发展的同时还需要做到一点, 那就是加大农村建设资金的引入, 要站在一个全局的角度去分析和进行农村的建设和规划。提升农村建设宏观决策的整体水平。

(7) 提升农民整体参与城乡规划的水平。加大对城乡的具体规划以及建设的力度, 需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 通过相应的调查分析发现, 城乡规划以及建设工作难以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农民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因此就需要啊提高要农民参与规划的水平, 对村民自主性和参与积极性进行充分的调动。

(8) 制定长远、科学的农村规划及建设方案。而城乡建设工作不能只是纸上谈兵, 还需要制定长远、科学的农村规划及建设方案。通过制定长远的农村规划建设方案, 对城乡建筑以及具体建设的制表进行科学全面的界定, 而在具体的规划上需要做到量力而行, 严禁盲目攀比现象的发生。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就目前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来看, 其处于一个比较关键的发展阶段, 而城乡规划建设的内容保罗万象, 包括庞大的编制、审批和实施过程, 因此, 有很多问题需要规避。这就要求有关部门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城乡规划建设的稳定协调发展, 这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参考文献

[1]龚晓义.城乡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 (20) :31.

[2]徐文辉.开展城乡统筹中国绿道规划建设的建议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园林, 2012, 28 (6) :12-15.

8.探讨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八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可持续发展 对策

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规划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城市规划管理作为一项综合性技术行政管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城市规划管理很好的保障城市规划顺利实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划管理相对滞后,以至于不能满足于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需要。普通老百姓对城市规划缺乏应有的了解,也缺少对城市规划的支持和参与,南此城市规划的管理中也出现了一系列其他问题。在当前,我国面临着人口压力,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失衡等各方面的影响和挑战,使得我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困难和问题都出现了不同层次的变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加快,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城市规划问题和城市发展过程中相关的问题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未来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如何确定城市发展道路和城市的性质极其规模是当前发展中的主要探讨热点。

一、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缺乏法制保障,导致规划缺位,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影响规划审批权。当前缺乏完善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处罚与违法行为不对称,缺乏对违法建设直接当事人的处罚,另外地方性法规不完善造成规划权威性受损,同时规划行政处罚权分割影响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行政程序立法不完善影响城市规划管理的规范化。还有就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影响规划审批权,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城市规划受政府和规划部门双重领导。负责城市规划管理各个部门在不同层次不可避免地存在既得利益冲突,南此所制定的政策,就难免会影响政策的贯彻和执行。

其次,城市规划管理缺乏大众监督。缺乏大众监督是城市规划管理遇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我国的很多城市规划决策往往还停留在领导者才是“决策者”,规划决策权集中领导和少数几个规划专家手上,是少数人的决策。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和规划管理部门闩南裁量权过大,对行政审批缺少约束和监督机制。规划管理的主管部门既是规划管理者又是规划单位的直接上级,这就使得规划管理和实施一直是处于规划管理者单方面的动作之中,这往往会造成决策主体的错位,使得决策缺乏大众监督,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从而使城市规划管理背离城市规划目标,同时公共利益会被某些群体利益所替代,造成最终使城市规划管理的方向偏离原有的发展轨道。此外,南于缺乏有效监督,也会造成一些政府官员利用城市规划管理对城市建设进行干预,谋取个人利益,并产生各式各样的寻租行为。

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大多是按照如下的步骤进行: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一社会经济状态分析一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一确定城市规划的目标一根据目标分解为具体指标一按照以上问题提出不同的规划方案一研究不同方案的利弊一确定总体规划一按照总体规划进行分区规划一详细规划一近期实施方案制定一建设规划的管理。通常情况下,规划的重点在于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城市规划的着眼点是城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在有关城市规划的法规中提出了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但在实际操作时由于缺乏必要的保证措施和有效的实施手段,往往忽略了资源和环境的问题,而把主耍注意力放在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

二、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首先是要完善规划法规。建立健全规划法规体系,运用法律手段,保证科学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管理的综合协调职能,城市的土地利用各项活动都纳入统一的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统一管理,这样才能够保证城市合理发展和协调运转。充分运用法制管理手段,是切实搞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保证。这也就要求各级城市规划管理主管部门抓紧法制建设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效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注意运用法制手段维护城市规划及其管理的权威,将城市规划行政执法工作提高到新水平。要节制规划许可自由裁量权,使遵守法定程序,严守合理性原则,逐步推行城市规划审批法制化、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化,最终组成严密的管理体系,从而使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

其次是设计合理的规划许可审批程序和管理体制。要使城市规划管理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就必须按遵循科学的审批管理程序。也就是必须依照城乡规划法规定的必要的环节来进行。这样就有效地防止审批工作随意性,制止各种滥用职权行为发生。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严格的审批程序是城市规划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条件,对于城市规划区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也要以有关的城市规划管理法规为依据,对违背城市规划管理法规的行为要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另外一个就是改革管理体制,有效发挥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作用。要改革规划行政管理体制,就要建立健全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和审批制度,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深化城市规划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规划委员会制度,健全城市规划管理决策机制,城市规划管理的重点由开发转向保护。

再次是加强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建立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各级城市规划部门要把规划实施的监督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做好土地使用建设活动审批后的各项管理『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城市规划违法活动,及时发现纠正,督促提高城市规划行政管理的质量水平。建立规划管理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将规划管理的行政责任具体分解落实,使城市规划管理的各项工作任务都有明确具体的责任主体,对于由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的各种违法行为要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城市规划管理责任的确立,其目的在于保护行政管理的法律秩序,保障国家和人民权益。

最后是要完善城市规划行政许可听证制度,有效防止决策的片面性,提高规划实施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三、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城市规划的思路框架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规划中除了包括常规的规划内容之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城市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预测在不同政策方案下,城市系统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在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两个关键指标的约束下,制定城市的发展方案及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要对城市规划的内涵进行必要的拓展。

1.规划内容已不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将与之关联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纳入规划过程,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適宜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特别在规划的开始,就把城市的环境分析和城市的资源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一并考虑,南此得出平衡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

2.整个规划的出发点不仅是以往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关系,而特别强调了城市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的要求。

3.资源环境体系的基本承载力是决策城市规划方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制点,即规划方案中建议的城市规划不能突破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需要说明的是,城市规划方案的确定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承载力和供给力指标的约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环境污染的排放因子和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特性会相应发生变化,导致环境承载力不断增大和资源供给力的加大,以及城市系统允许发展规模上限的扩大。可见,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指标的引入,保证了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四、结束语

9.探讨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九

关键词:城市规划;市政园林;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1引言

在城市系统规划中,市政园林工程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园林设计只有符合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才能够保护生态环境、突出城市特色,最终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以下针对市政园林设计工作的开展进行探讨,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

2市政园林设计概述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化进程的步伐越来越快,尤其是住宅小区、市政道路的建设十分普遍。市政园林设计,指的是对辖区内的绿化工程进行规划、设计。从客观角度来看,城市建设一方面改善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另一方面也在破坏原始的生态环境。因此,为了避免出现建设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就要保证园林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具体来说,园林设计的重要意义体现在:第一,居民是城市的主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各种生存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园林设计遵循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才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保持居民健康的身心状态。第二,我国地大物博,城市数量较多,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城市,市政建设并不完善。园林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有利于构建统一的市政体系,因此需要得到更多关注。

3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的关系

3.1园林设计是城市规划的基础

当前,城市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方面,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树立长远发展的观念,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从这个角度来看,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具有相同的发展目标,都是为了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园林设计是城市规划的基础,能够提升城市质量,突出区域特色,保证城市建设和环境绿化并存。

3.2城市规划是园林设计的保障

10.探讨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十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2-01-06 13:

433D电影 cctv1在线直播 星际 红菇 孙龙

领导可能随时派你去出差,你要讲“父母在,不远游”,那也不行。最近韩国的一个中学生开发出了一个关于行孝的虚拟空间。现在“能养”一般问题不是很大,而“悦亲”的任务就更大一些东方人的父母子女关系不是建立在“养育、依赖”关系,而是“生长、育成”关系。

编者按:儒学与城市文明的关系问题,直接触及到儒学的当代价值。2006年我们曾以《儒学与城市文明的对话》为题,以访谈的形式作过一次讨论。日前,我们在湖北孝感市邀请几位学者,从“孝”文化的角度入手,再对儒学与城市文明的关系进行梳理。

主持人:感谢各位参加这次访谈。由孝感学院承办的“孝文化与和谐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于昨日开幕。这次会的论文内容广泛,涉及孝文化的各个方面,相信一定能够进一步推进孝文化的学术研究。孝感是我们国家唯一以孝命名的中等城市。孝感学院是这座城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在这个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城市,请几位围绕“孝文化与城市文明”作一专题讨论,我想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文化意味的事情。

林:传统跟现代的城市文明有对话、有交谈。而对话、交谈就要有空间、有天地,孝道长成的地方,最主要是在家庭里。家庭有居宅,由一个居宅到一个社区,由这个社区再慢慢扩大成一个社会,这是一个层面;人与人相处特别是家人相处,再到与外面的人相处基本上都要有一套仪式。我常说,教育就涉及到阳空、空气、水,家庭教育是阳光,社会教育是空气,学校教育像水一样。

现在一般是两代家庭,而三代才构成一个立体,才能够有一个真正传承的体验。怎么样让两代家庭而有三代的感情,这是一个问题。

主持人:的确,中国近30年的现代化进程的城市化倾向是一个客观的事实。相应的,家庭结构也从传统家庭转变成了亲子两代人居住的核心家庭。您讲的三代而居,其实在城市已经比较少了。

林:在同一个城市里,怎么样促使父母亲跟子女以及跟上一代父母亲,最好能够在同一个社区里面?我觉得这个可以通过国家的立法来鼓励。新加坡李光耀执政时曾经对于一个家庭,三代人怎样和谐相处,有一个指导文件,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做法。人的生命如果是一个立体的构造,他整个的立身处世就不一样。把三代家庭放在社区之后就会有更多的互动来往了。那么在这个社区里面就可以推动更多的礼仪,这个礼仪还可以用我们传统的叔叔、伯伯乃至我们讲的爷爷、奶奶或者人家的爷爷奶奶的称呼,或者譬如说张奶奶、李爷爷、王伯伯、赵阿姨等这些的称呼,在这个社区里面形成一个好的传统。那么这个社区就会不一样。

主持人:无论社会如何变,中国人还是中国人,我们即使居住在现代城市,但孝亲之心还常存心中,因此,传统孝道在现代化的城市文明中仍然有其价值。

林:台湾在这方面有一些地方调节性的力量,老人有老人的团体,另外在一些社群方面,有很多组织,大半是一个志工的服务。从这些组织隐约可以看到,长辈对晚辈的体恤,晚辈对长辈的孝敬。在里面就形成了一种已经转化了的孝道,它有上下、有尊卑、有长幼,有一代人传一代人又传一代人。有种非常质朴、非常真实的文化生长,这个文化我是觉得很可贵的。另外台湾的一

些社团提倡的一些观念极为难得。比如说“大爱”。这个观念是孝道观念的一个转化。譬如说,你现在是在台北,你的父母亲可能在高雄,或者你在上海,你的父母在台北,你照顾不到。那怎么办呢?它形成一个志工的团体,可以“老天下人之老以及己之老”,而不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它可以“幼天下人之幼以及己之幼”,而不是“幼己之幼以及人之幼”。我觉得这样的转化是不错的。在一个社群里面,如果一个社区里是三代家庭能够到达60%,我认为这一个城市就是维护孝道最好的一个地方,而且整个城市的文明将可能促使“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真正地落实,而这样的思想是最真实的,它往往是一切道德教养的基础。

11.关于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初步探讨 篇十一

关键词:智慧城市 产业发展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079-02

1 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的概念,最早起源于“智慧的地球”这一愿景。2008年11月,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随后,在《智慧的城市在中国》白皮书中,IBM把智慧城市定义为:“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2011年,在“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的专题演讲中,我国两院院士李德仁指出,智慧城市是基于数字化城市和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的集成。应该说智慧城市根本上体现“人”的主导地位,通过一系列信息化技术手段,优化集成城市运行过程中的各方面资源和信息,动态的传导给人们,使城市空间更有利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2 智慧城市产业链

智慧城市相关产业涉及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的技术支撑、基础设施、服务运行等各个环节,从技术层面来看,主要包括:网络、计算、存储等信息基础设施;感知、采集、终端等设备及软件;操作系统与数据库等系统软件;数据处理、共性支撑服务与应用服务等软件;行业智慧应用平台与系统;系统集成平台等。

智慧城市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产物,对推动城市范围内人类生产、生活和城市管理方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将带动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同时,有力促进制造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转型发展,以更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信息化特点。

我国尚处于智慧城市建设的起步阶段,虽然部分城市和地区启动了本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工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距离智慧城市的实际运行并发挥综合效益还存在一定距离。目前,我国在智慧城市相关技术领域已经具备较为扎实的研究基础,相关技术成果也较为成熟,然而,缺乏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和技术整合集成的综合平台是制约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一大瓶颈。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成为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地球空间信息和软件设计开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通过智慧城市建设的巨大技术需求的牵引,带动相关技术水平的提升,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是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以智慧城市综合平台为中心辐射的智慧社区、智慧家庭、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银行、智慧电网、智慧政府、智慧学校、智慧环保、智慧建筑等应用领域将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制造业为例,通过智慧手段促进汽车产业、钢铁产业、石化产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产业等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推动其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和智慧型制造的转变。在企业产品研发、过程控制、市场营销及售后管理等各个环节中融入更多的信息技术,大幅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全面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自动化、集成化、网络化、协同化和智能化。

以农业为例,精准农业概念的提出和实际应用是智慧农业建设的一大体现。通过地球空间信息获取、自动化控制、实施环境监测等高新技术的集成融合,实施一整套现代化农事操作技术与管理模式,争取有限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以相对节省的资源消耗和人力、物力投入,获取更高的作物产量,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以现代服务业为例,可以利用智慧手段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拓宽行业服务内容、提升产业聚集水平、强化辐射能力。通过建立电子商务、交通、物流、气象等跨行业的信息综合共享平台,降低现代服务业的运营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形成经营方式灵活化、服务品种多样化、服务形式特色化、服务质量精细化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贡献力量。

3 智慧城市应用

3.1 智慧政务

建设智慧政府是实施智慧政务的基础和前提,根据政府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能,一般来说,智慧政府包括智能办公、智能监管、智能服务、智能决策四大领域。

(1)智能办公

智能办公是运用网络通信、物联网、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通过构建综合信息化办公平台,提高办公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的必要手段。目前,我国各地建立了大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从系统功能角度看,有些系统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水平:能够根据使用人员的角色、喜好,对系统界面和功能进行自动优化;提供通知提醒、邮件提醒、事务提醒等辅助功能;能够依据待办事务紧急程度,自动移交对口部门或人员进行处理;能够通过先验知识的智能化管理,提供针对具体事务的办事经验和模板。

(2)智能监管

智能监管系统已经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公安、监察、质检、安监、环保和减灾等领域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智能监管系统能够实现对监管对象的实时、动态信息获取,在提高监管效率和成效的同时,有效降低监管成本。例如:遍布城市的具有人脸自动识别功能的监控摄像头,能够大大提高抓捕在逃疑犯的几率;根据执法现场情况,自动调取有关材料,生成罚单,方便公务人员执法;安装在特种设备上的智能传感器,能使质检人員足不出户在第一时间获取设备的运行数据和质量可靠参数;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灾害多发区域进行动态监测,实现了灾害的提前预报预警。

(3)智能服务

智能服务是现代公众服务的主要发展趋势,其目标是实现自动感知、预测公众需求,为公众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例如,通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实现交通路口信号灯时长的自动配比;依据公众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的气象服务;通过三维虚拟技术建立与真实场景极为相似的虚拟博物馆、名胜古迹等,实现公众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游览;建立场景式服务平台,引导公众办理有关事务。

(4)智能决策

智能决策是以智能信息获取与处理为基础的,是智慧政府建设的最高层次。智能决策系统采用数据仓库技术对多地区、多渠道、多领域的实时和历史信息进行管理,实现多維数据集成;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在数据仓库基础上进行自动化知识提取;在知识库的支持下,形成符合决策层要求的统计报表、预测演示、情景分析报告和建议应对措施,辅助政府领导干部进行正确决策和科学决策。

3.2 智慧民生

智慧民生切实关系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智慧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主要包含智慧食品安全、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方面。

(1)智慧食品安全

智慧食品安全主要体现在利用射频识别和远程监控技术等,实现食品的全过程安全跟踪。例如:在销售的鸡蛋或肉类食品上印制唯一标识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实现对食品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监控,消费者也可通过唯一标识码访问相关养殖、生产、物流企业的网站,了解食品安全的相关信息。

(2)智慧医疗

智慧医疗是对传统医学诊疗手段的重大革新,已渐渐成为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安装在人体身上的传感器,可实现对人体健康参数的实时监控,并传送到相关医疗保健机构,如有关参数出现异常,可以第一时间通知患者就医;对于所处地区医疗条件有限的危重病人,由于路途遥远无法及时就医,可通过专业医疗信息网络,由医疗水平较高的医疗机构施行远程诊断和治疗,实现各类医疗资源的高效共享。

(3)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将自动控制技术、无线传感技术、数据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集成运用到交通系统的各个节点,形成高效利用交通设施、充分保障交通安全、尽力减小环境污染的智能化交通新格局。在较为成熟的智慧交通系统建成后,交通工具依据自动控制信号自由行驶,公路通过实时流量监控实现自动化流量调节,借助于这个系统,管理人员对交通工具的行踪、交通设施的状态以及大范围交通总体情况将了如指掌。

4 结束语

智慧城市既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又是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并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表现,是人类应对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资源日益短缺等问题的必然选择。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为这些问题的缓解或解决提供了科学手段,也为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对于我国加快向信息社会转型、应对城市化发展新挑战、打造高品质城市生活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德仁.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J].中国建设信息,2011(23).

[2] 王辉.智慧城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 杨红艳.“智慧城市”的建设策略:对全球优秀实践的分析与思考[J].电子政务,2012(1).

[4] 史璐.智慧城市的院里及其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功能和意义[J].中国科技论坛,2011(5).

[5] 邹佳佳,马永俊.智慧城市内海与智慧城市建设[J].无线互联科技,2012(4).

12.探讨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十二

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是指人类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活动, 需要在满足目前的需求的同时, 不破坏未来人类的发展需求的能力。而我国作为资源利用量最大的的国家, 对资源的需求大, 对环境的影响大, 对环境的破坏也大。如何保证可持续发展, 则成为我国当前环境与发展之间的重要矛盾。我国将可持续发展概括为四点:首先, 可持续发展不是限制发展和反对发展, 相反的, 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的发展, 但是在发展的同时, 力求将发展的方法转变为减少消耗、避免浪费以及减少环境压力的方法;其次, 在发展的同时, 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 在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放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上;再次, 可持续发展将发展的资源、环境作为基础, 确保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向协调;最后可持续发展则要通过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向适宜, 做到有法可依、全社会参与。

2 我国水利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的水利发展, 已经由单纯的水利发展成功的转向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发展, 并以及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 可持续发展并未完全的融入到我国的水资源利用和开发当中, 水利规划、建设以及管理都未完全实施可持续发展。使得我国当前的水利发展出现了不可持续的征兆和现象。使得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率低, 出现浪费现象。其中主要现象为北方河流出现断流情况, 特别是华北地区, 出现大面积的漏斗、湖泊干枯以及萎缩现象, 而部分地区则出现绿洲消失、植被减少、土壤沙化等问题。而草场退化、沙尘暴、虫害等环境问题, 则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水资源而造成的。除了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对水资源的保护措施不够以及保护不当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森林大面积砍伐、偷盗、坡地垦荒等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及荒漠化, 都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围湖造田、开垦湿地等活动, 则严重的损害了水资源。中央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 提出了退耕还林还草、退湖还田以及建设秀美山川等决策,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进行科学的指导。但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 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施。其中对水资源周边环境承载力的计算、对水资源周边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的规划、以及对水资源周边的人类活动对环境以及水资源的影响等。都是需要进行解决的问题。

3 面向可持续水利规划的规划思路

(1)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思路以及研究过程。对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思路, 在规划和研究过程中, 需要经过以下的过程:首先, 要根据水源地周围以及其流域的具体情况, 进行水利的规划, 内容主要有水利规划的依据、水利规划的具体任务、水利规划的目标以及水利规划的指导思想, 并将这些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其次, 要对水源地周围的社会发展以及经济状况进行分析, 并对这些地区的未来经济发展进行预测与分析, 做出预测模型, 将未来经济发展与水利工程的关系进行预测和分析;最后, 在对水源地以及其周围的流域进行用水量以及可供水资源进行建模, 并将其作为水利规划的基础建模。[2]规划水资源。对水资源以及其流域进行系统和科学的分析后, 就需要对水资源进行规划, 规划的主要目标, 是合理的安排和利用水资源, 而规划的方法和手段, 则要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做到对当代人以及后代人的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以保证水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和科学的规划。为此, 水资源的规划与定量, 都与社会经济、人类发展、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并且处于非常复杂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系统中。在对水资源进行规划时, 要将上述三个方面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和结合, 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复合系统耦合模型的建立, 使水利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

4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中的关键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首先, 要对水源以及其流域的水文、生态以及社会经济等生态系统进行研究, 其次, 要对不同的水源地跟据不同的定量方法进行定量, 特别是湖泊以及盆地地形, 都要进行不同的水源定量, 而定量的依据, 则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源地以及其周围经济结构的调整;[2]湖泊等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3]上游的灌区的发展规模以及饮水量的大小。

结语

综上所述,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与实践, 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 需要我国的国家、技术人员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完成, 通过实施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与实践, 能够做到合理的利用水资源, 做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摘要: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 我国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也使经济发展对自然的影响和破坏降到最低, 做到发展经济的同时, 避免过度的损害自然。而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的民生工程, 需要对自然以及水源进行一定的改造和变化, 不可避免的会对水利工程周边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如果不能科学的规划和施工, 就会对水利工程周边的自然环境产生非常大的破坏, 进而造成环境的恶化。可见, 科学的水利规划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通过对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理论和实践方法进行分析, 总结如下。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水利规划,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左其亭, 张浩华, 欧军利.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理论与实践[J].郑州大学学报 (工学版) , 2002, 23 (03) :37-40.

[2]修硕, 徐迪飞.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利规划理论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17 (35) :263.

13.探讨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十三

时间:2007-12-12 11:21 阅读:1059次 编辑:PRC 来源:重庆市规划研究中心

前言

城市需水量的预测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确定城市给水系统设计规模的依据,直接影响到城市水源规划、水厂规划、管网规划,是决定给水工程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的关键环节。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使用起来比较直观、简便,因而是城市需水量预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使用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时,指标的确定是决定城市用水量是否科学合理的关键环节。如果指标过高,将会造成设施建设规模偏大,导致运行不正常和设施闲置,不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如果指标过低,建设设施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造成短时间内重复建设,造成浪费。因而,合理的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确定的方法非常重要,本文是根据城市总的用水量与生

活用水量之间的关系采用比例系数法确定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模型建立与参数确定

1.1 目前使用的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情况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是目前各城市编制城市给水工程规划的重要依据,该规范中给出了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但是由于《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是国家标准,要考虑到各城市在不同规模、不同经济水平、不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因素,所以规定的用水量指标范围较宽。各地有必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在国家标准的约束下制定符合当地用水特点和实际情况的用水指标,以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镇化的进程和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保障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1.2 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模型的建立

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水资源量、城市规模、工业水平、公共设施水平、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居民生活水平等有关。在同一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之间往往有相对稳定的比例,可以通过城市生活用水量指标

以及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预测城市用水量。

如果用一个综合系数反映人均综合用水指标与生活用水指标之间的关系将会缺乏灵活性,难以根据城市的发展和规划调整及时、合理地做出调整。因而根据城市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将综合用水指标分成三个部分,即:综合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其他用水,各部分均以各自的比例系数反映出其与生活用水量指标的关系。如果对现状人均用水量指标计算准确,并科学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的发展趋势,使各个部分

根据城市发展的现状资料、规划目标及时地做出调整,可以及时、准确地对给水工程规划做出修正,从而使需水量预测达到较高的准确性,且对近、中、远期规划都有较好的适应性。从这一思想出发,建立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模型如式1.1所示:

q综合=(K1+K2+K3)•q生活(式1.1)

其中:

q综合——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L/(人•d))

q生活——生活用水量指标(综合考虑了管网漏失率和未预见因素后的指标值)(L/

(人•d))

K1——综合生活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的比例系数

K2——工业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的比例系数

K3——其它市政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比例系数

(注:本模型得出的指标在应用时相应的计算人口采用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以及折

减后的流动人口组成的规划人口数。)

1.3 居民生活用水量指标的确定

1.3.1 城市居民平均用水量水平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规划人口中包括暂住和流动人口,而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中表2.2.3-1给出的城市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的指标的人口基数没有包括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但这两部分人用的水已经包括在城市用水中,因此反映出来的指标值偏大。这两部分人口对城市用水,尤其是风景旅游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和商贸城市的用水量不可忽视,因此这里作为计算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基数的生活用水量指标的平均水平应该是已综合考虑了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后的均

值。

根据城市供水部门提供的城市供水数据和统计部门提供的人口数据(常住人口、暂住人口与流动人口乘以一定的折减系数后得到的计算人口数)分析可以得出各年度该城市的城市平均的居民生活用水量指标及其变化趋势。这一指标反映的是城市

居民用水量的平均水平,并且包含了管网漏失及未预见因素等的影响。

1.3.2 居民用水入户调查

对该城市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城区内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家庭人口数的居民用水进行入户调查,整理调查数据,以加权平均的方法求得该城市居民实际用水指标的范围。在居民入户调查的结果的基础上,考虑该城市管网漏失率和未预见因素的影响对其进行修正,得到居民生活用水量指标预测值。

1.3.3 确定居民生活用水量指标

对比由1.3.1中供水部门提供的生活用水量和统计部门提供的人口数得出的生活用水量指标的均值和1.3.2中对入户调查结果修正过后的生活用水量指标值,从

而确定q生活。

1.4 自备水源的归属与模型中系数的确定

1.4.1 自备水源用水量的划分与归属

自备水源是由于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公共供水设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时,一些企事业单位为满足其用水需要而自建的供水设施,是城市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统一供水系统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在确定城市综合用水量指标时,自备

水源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加以考虑。

自备水源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综合自备水源,主要是由于城市供水设施供水能力不足,部分企事业单位自建供水设施解决生活、生产用水,供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这一类自备水源与城市公共供水系统的功能一致,应随着城市公共供水设施的完善而逐步取消,在计算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时其供水量应并入到城市总的用水量中。另一类是工业自备水源,主要是大型工业企业自建取水设施,满足本企业生产工艺用水需求。这一类工业自备水源,一般主要用于工业冷却水,水质要求较低,其水量与城市规划工业用地的布局和进驻的企业有关,而与城市其它方面的发展关联性较弱,在用水指标计算中,应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单独预测用水

量,并纳入城市给水规划,统一进行水资源平衡。

1.4.2 各比例系数的确定方法

在城市中,历年供水数据比较容易获得而且比较完整,分析各种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的比例关系逐年的变化过程及趋势,可以从中找出规律性,预测城市规划期

内各比例系数的值。应用实例

以南方某城市为例,用上述方法计算该城市在新的一轮规划中人均综合用水量

指标的预测情况。

2.1 q生活值的确定

由供水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指标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生活用水量指标值为210 L/人•d,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其所在省中处于中上水平。根据目前该市用水情况变化情况可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流动人口的增长,在近期生活用水量指标还可能会有所升高。该市入户调查的结果显示,城区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指标主要分布在150~200 L/人•d范围之内,占调查总户数的79%,将入户调查数据加权平均后得到居民生活用水量指标值为175 L/人•d,按照《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50331-2002)(以下简称标准)3.0.1条规定,该城市属于第三分区,日生活用水量标准为150~220L/人•d,该市的居民生活用水量指标目前属于《标准》中的中等水平。另据供水公司提供的调查资料显示,该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指标在水价不变的情况下略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约为4.10%,考虑到节水政策和节水措施实施所带来的节水效果,这一部分增长在新阶段的生活用水量指标预测中不加以考虑。该城市的管网漏失率为10%,未预见因素按9%考虑,则二者的综合影响系数为1.1×1.09=1.2,在入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乘以1.2的系得到城区的生活用水量指标值为210 L/人•d,可以看出城区的生活用水量指标入户调

查结果与实际供水情况得到的平均值吻合,取q生活=210 L/人•d。

2.2 各比例系数的确定

该城市多年供水数据中各种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的比例关系。可以看出随着城市功能定位的成熟和各项设施的完善,各种用水与生活用水之间的关系逐渐趋于平

稳。

2.1 可以看出,随着该市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城市设施配套和功能建设力度加大,综合生活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的比值在初始阶段呈现下降趋势,从2002年开始变化趋于平缓,2003年由于非典的影响有所上升,2004年起又回归到原有水平,这说明从2002年开始,城区城市配套设施和功能已基本趋于合理。根据该市的发展目标,在今后还将重点发展以休闲度假、休闲体育、大型主题公园和海洋海岛旅游为特色的综合旅游产业;以商务会议、博览展示、体育产业为主要内容的新服务产业;为区域服务的住宅房地产业等。所以,今后该的生活综合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的比值

稳中有上升的可能,建议城区K1取值为1.60~1.80比较合理。

根据该市城市规划(2001~2020)中城区将来的发展定位预测,工业用水维持现有水平,远期随着节水意识的提高,节水产业的引入以及节水工艺的应用,会有所降低。根据图2.1显示的趋势分析,建议工业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的比例系数为0.5~0.7。其他市政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的比例系数在平稳中有缓慢上升,基本维

持在0.05~0.06之间。

2.3 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不含工业和其他自备水源)

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下限)=(K1+K2+K3)q生活

=(1.6+0.5+0.05)×210= 452 L/人•d(式2.1)

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上限)=(K1+K2+K3)q生活

=(1.8+0.7+0.06)×210= 538L/人•d(式2.2)

根据计算结果取近期值为455 L/人•d,远期为540 L/人•d。该市按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以下简称《给水规范》)2.2.3条规定区域属于一区,城市规模为大城市,城市单位人口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为0.8~1.2m3/人•d,即800~1200L/人•d。由于编制《给水规范》年提指标是依据1991~1994年统计资料,该年段正处于用水高速增长期,并按照逐年增长的概念来测算。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紧缺,节水措施的加强,高耗水工业的更新换代和工厂外迁等因素,城市供水量增长缓慢,有些城市还有所下降,使《给水规范》所提指标偏大。且《给水规范》中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主要根据《城市建设统计年报》中的典型城市的用水量和用水人口计算得出,此处的用水人口未包括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而城市的规划人口包含这两部分人口,所以《给水规划》所反映的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偏高。式2.1和式2.2所反映的用水量指标值是在包括了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的总人口的基础上得出的,且用水量较大的工业自备水源根据拟引进的工业情况单独考虑,实际计算结果与目前小区规划中使用的数据500~550 L/人•d比较吻合,但低于规范的建议

值,说明这一方法与该城市用水量的实际状况基本相符,是比较合理的。结论

在城市给水规划中,合理确定用水量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直接关系到用水量预测、管网规划规模的合理性,《给水规范》中给出不同分区和规模的用水量指标变化范围较大不便于选取,而且用水量指标偏大,不符合保护和节约利用水资源的要求,也不能反映因节水措施的加强实际用水量指标已下降的现实情况。本文依据在同一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建立了用水量指标的计算模型(式1.1),各个参数可以根据城市多年用水资料的变化趋势得出,而且还可以根据城市发展和规划目标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使用方便而且符合城市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南方某市的计算实例可以看出,用该模型1.1进行用水量指标的预测在实际应用中是可行的,而且因其中的参数是依据计算城市当地的多年用水资料得出,应用的普遍性强,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广泛地实现广泛应

14.城市规划定级方法初步探讨 篇十四

城市规划定级方法初步探讨

摘要:文章探讨了城镇土地分类定级方法的利弊,认为:分区土地定级的.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土地市场比较发育、土地交易资料完备、城市功能分区明确、规划资料完备的基础上,可以避免现行的土地定级方法存在的问题,直接以地价相近、用途相近及规划控制条件相近作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控制区域,这样评估的土地等级与土地的最佳用途一致,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土地市场的地价分布规律.作 者:毕晗    李鹏  作者单位:毕晗(包头市土地储备中心)

李鹏(包头市土地登记中心,内蒙古,包头,014030)

期 刊: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Journal: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年,卷(期):, “”(2) 分类号:X24 关键词:土地    城市规划定级    分区土地定级   

15.探讨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篇十五

1. 盘锦芦苇湿地的现状

盘锦现有苇田总面积8万公顷, 其中长苇面积6.65万公顷, 空闲地和荒地等未长苇面积1.35万公顷。实际芦苇收割面积5.37万公顷, 占全部苇田面积的67%。

盘锦苇田目前收割面积的平均单产水平在550公斤/亩 (667m2, 下同) 左右。按生产能力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高产苇田1.87万公顷, 占23.3%, 单产大于600公斤/亩。高产苇田大部分面积产量都在600~900公斤/亩左右, 最高可达1200公斤/亩, 平均单产在850公斤/亩左右, 主要分布在辽河、大辽河岸边。

这部分高产苇田水源条件比较好, 田间工程比较完善。如果将田间工程进一步完善, 苇塘实现条田化, 二三级渠系配套能灌能排, 加强田间管理, 高产苇田亩均产量可达到1000公斤, 而且芦苇质量还会得到较大提高。

中产苇田3.20万公顷, 占40.0%, 单产300~500公斤/亩。中产苇田平均单产在485公斤/亩。产量较低的主要原因是苇田工程不完善造成的, 具体因素有:二三级渠系不配套, 有灌水渠, 无排水渠;地面不平坦, 低洼处长年积水排不出去, 杂草丛生影响芦苇产量;高处上不去水, 土壤盐渍化, 芦苇低矮、稀疏。如果将二三级渠系连网改造成能灌能排的完整渠系, 每亩可提高芦苇产量300~500公斤, 达到亩产800公斤左右是完全可能的。

低产苇田1.58万公顷, 占20.0%, 单产300公斤/亩以下。低产苇田平均单产为263公斤/亩。这部分苇田土壤盐渍化较重, 其土壤含盐量超过1%, 缺少淡水洗盐碱, 早春灌不上淡水, 苇芽多被盐碱毒害致死, 单位面积内芦苇株数少, 芦苇细、小、矮。这种苇田改造工程主要包括修苇田灌溉工程、引淡水灌溉、深挖排水渠道降低地下水位, 以及改良土壤、灭草施肥等。改造后的苇田可提高单产200~300公斤/亩, 产量水平达到500~600公斤/亩。

此外, 盘锦苇田中未长苇的光板空地、荒草地有1.30万公顷, 占16.7%, 加上中低产田中未收割的空地0.92万公顷, 另外还有宜苇河滩地0.47万公顷, 合计有种植芦苇后备资源土地面积2.59万公顷。

据20世纪90年代初进行的农业后备资源调查结果, 盘锦苇田中有光板地未长苇或只长草的地块2.36万公顷, 加上宜苇河滩地0.47万公顷, 合计2.83万公顷, 与上述数据基本一致。

2. 芦苇湿地发展的潜力

盘锦苇区芦苇资源工业利用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 日伪时期在盘锦苇区开办造纸厂。新中国成农业技术

立时, 当地芦苇产量仅有4.3万吨, 经过经济恢复期, 到1953年芦苇产量达到11万吨。改革开放后, 芦苇产量连续上了三个台阶:1981年产量突破20万吨, 1986年产量突破30万吨, 1996年产量突破40万吨, 1999年芦苇产量实现50万吨, 之后芦苇产量一直维持50万吨左右不变, 其主要原因是受本地芦苇市场的制约。

2.1 中低产田增产空间大

目前盘锦苇田有中低产田72万亩, 占70%以上, 通过工程改造与维修, 加强科学管理, 芦苇单产可提高300公斤/亩, 可新增加芦苇产量21.6万吨。

2.2 空闲地和荒地的开发利用具有极大的生产发展空间

盘锦苇田现有空闲地和荒地近20万亩, 通过工程建设、整平土地和低洼地改造、加强灌排水管理, 3年即可形成芦苇单产400公斤/亩, 20万亩可新增芦苇8万吨, 并可逐年增加产量。

2.3 实施大面积的恶性杂草防除带来很大的增产潜力

目前盘锦苇田中有各类杂草10多万亩, 如果采取药剂防除和综合治理等技术措施, 可使芦苇每亩增产300公斤以上, 10多万亩杂草塘可增加芦苇3万吨以上。

仅以上三项措施原有苇田即可增加芦苇产量32.6万吨。

2.4 宜苇滩涂是苇田发展的巨大后备资源

盘锦拥有118公里的海岸线, 50多万亩的滩涂。芦苇是盐碱地的先锋植物, 广阔的滩涂是发展芦苇的巨大后备资源, 通过工程建设, 完全可以使滩涂变成苇田。

2.5 综合开发促进高产稳产

实施科技兴苇,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实行科学育苇, 处理好育苇与养殖的关系, 促进芦苇高产和稳产。

3. 芦苇湿地发展规划的思考

2013年盘锦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盘锦市农经委员会、盘锦市芦苇科学研究所联合撰写了《盘锦市芦苇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并上报盘锦市政府。2014年盘锦市芦苇科学研究所根据辽宁省林业厅、盘锦市农委的指示精神, 撰写了《盘锦市滨海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规划》并报省林业厅和国家林业部, 目前该规划部分内容已经付诸实施。

规划以苇田水利工程建设为主要工程措施,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大面积提高芦苇单产水平和芦苇质量。通过荒地、空地和宜苇滩涂人工植苇和技术改造, 扩大长苇面积, 增加芦苇产量。通过人工施肥, 提高土壤营养水平, 保证养分供应, 提高芦苇产量。通过苇田病虫草害的防治与防除, 为芦苇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空间, 增加芦苇产量。大力推广和应用科研成果, 开展科学育苇, 提高芦苇生产技术水平, 促进芦苇高产和稳产。加强苇田从业人员技术培训, 提高管理水平, 充分挖掘苇田生产潜力。

4. 规划实施的主要内容

推进苇场体制改革, 强化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适应芦苇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有效机制, 加大芦苇湿地保护与利用的资金投入。

加强中低产苇田的技术改造, 一是强力推进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二是推广先进的施肥技术, 改善土壤营养条件, 保证营养供应;三是加强苇田病虫草害的防治与防除, 为芦苇的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四是加强芦苇收割管理, 尽量保留苇田内的枯枝落叶, 增加苇田土壤有机质含量。

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通过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 推广先进技术措施, 挖掘水资源潜力, 包括从农田用水指标中划拨一部分供苇田使用, 利用城市生活污水、造纸厂污水和春季沿海低盐度的海水等。

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增加长苇面积, 对荒地、空地和沿海滩涂实施科学人工育苇, 配套技术管理措施, 增加长苇面积, 提高土地利用率。

加强苇田水利工程建设, 对年久失修的田间工程加强技术改造与修复, 保证灌溉和水资源的利用。

上一篇:关于勤于思考作文合集5则范文下一篇:幼儿园小班家长活动班主任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