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安全教学计划

2024-10-22

一年级下安全教学计划(精选13篇)

1.一年级下安全教学计划 篇一

1、禁止标志

这类标志用红色来表示,形状呈圆形,里面有图案或者表示“禁止”“强制”意思的文字。用圆形来表示,是因为圆形给人的感觉比较直接,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1)圆形里面有一根燃着的火柴,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2)圆形里面有一支点燃的烟,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3)圆形里面有一个人,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4)圆形里面有一个手掌,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5)你还看到过类似的标志吗?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认识警告标志

(1)这类标志用黄色三角形来表示,意思是有危险,要注意安全。

(2)出示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交通警告标志:三角形里面有一个感叹号,表示要注意安全。

(3)再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警告标志:当心火灾、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当心触电等。

3、生活中的危险标志

你们见过生活中有哪些危险标志吗?

三、做游戏认标志

选出十人,分为五组,每组两人。第一组的一个同学站在讲台上,手里拿一张画有危险标志的图片,第一组的另一个同学来表演。第一组表演完,第二组表演,比一比哪个组表演的好。

第四课 社区和室内活动安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社区和室内存在的安全隐患。

2、在社区和室内做正当的游戏,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男孩,名叫欢欢。他聪明活泼,总是活蹦乱跳的,即使回到家里还是跳个不停,他从凳子上跳到沙发上,又从沙发上跳到床上,爸爸妈妈怎么哄他都不听。结果当他正准备从床上跳下来时,不小心碰到柜子脚上,头上撞了一个大包,疼的他哇哇大哭。

2、你们喜欢他吗?为什么?

二、教授新课

1、在社区做安全的游戏

(1)小朋友们休息的时候,在社区玩耍,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余的同学可以根据发言同学所说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3)师生总结社区做游戏的安全(不要打弹弓、投掷小刀;不要爬屋顶、爬树、跨横沟、从高处往下跳;捉迷藏不要躲在汽车底下,不要故意躲在隐蔽的地方去吓唬别人等)

2、在家里玩也要注意安全

(1)家是小朋友们的乐园,那家里有没有安全隐患呢?

(2)为什么不能和小朋友们在房间里追跑打闹?

(3)如果在床上蹦蹦跳跳是不是就没有什么危险了?为什么呢?

(4)有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做手工,总是把剪刀等尖锐物品放在床上,你们说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三、扩展训练

1、有个叫康康的小朋友在家爱看电视,他最爱看动画片和少儿节目,如《大风车》、幼儿知识竞赛或者智力竞赛等等。他参加竞赛还得过奖呢!爸爸妈妈经常表扬他,说他越来越聪明。你们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

2、我们在家里,还可以做哪些有益又安全的游戏?

第五课 用电安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一些用电的安全常识。

2、使学生学会正确、安全的用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明明,有一天,他在家里看电视,忽然想吃苹果,就起身急匆匆的洗了一个苹果,也忘了擦手。等他回来一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已经结束了,他便走到电视机前去换频道。你们猜,这时候发生什么事了?

2、明明刚一碰上去,手便被打了一下,原来是触电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用湿手去碰电器了。你们在家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二、教授新课

1、安全用电标志

(1)你们了解安全用电标志吗?

(2)安全用电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

(3)红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你们知道都是用来标志什么的吗?

(4)老师结合图片向学生讲解不同颜色标志代表的不同含义。

2、预防触电

(1)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存在电。你们知道怎样预防触电吗?

(2)师生共同总结用电尝试:家电停止使用时,要拔掉电源插头;手、脚和身体湿的时候不要触摸电器;不要把手伸进运转的电风扇、搅拌机和水果榨汁机里等等。

3、触电后怎么办

(1)触电后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

(2)迅速拨打电话,你们知道应该拨打什么电话号码吗?

(3)如果无法及时找到或者断开电源,应该怎么办?

三、总结

1、我们经常看到电池,你们说摸电池会触电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用电安全知识

2.一年级下安全教学计划 篇二

1.教师出示阳光洒满大地的图片, 让学生观看。

2.谈话:看到这幅图片, 你感受到了什么?在上学期, 我们学过了《阳光》这一课, 你对阳光了解多少呢?过渡:阳光怎么会进到棉鞋里去了呢?读一读课文吧。

通过出示图片,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阳光的温暖, 在视觉上受到冲击;通过复习学过的课文, 再次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这样就充分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经验, 注重了资源开发, 为领会课文的中心做了铺垫, 调动了学生读文的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 理解课文的内容

1.借助拼音读全文, 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读完后, 说说读懂了什么。

3.补充句子, 读句子。出示课件A:

奶奶的棉被暖和了, 是因为——————。

奶奶的棉鞋暖和了, 是因为——————。

4.比一比, 谁能把句子读好。

“读整篇课文”是《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教学提出的要求之一,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从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为领会课文的中心做铺垫。设计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阅读、自由发表意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弄懂了“棉被和棉鞋变暖和”的原因, 也就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三、有感情地读文, 感悟课文

1.再读课文, 想想疑问句、感叹句该怎样读。出示课件B:

奶奶的棉被一点儿也没湿, 干吗要晒呢?

咦, 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奶奶, 棉鞋里有好多阳光呢!

课件的内容从重音入手, 使学生把握住读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要领。

2.边读课文边思考两个问题。出示课件C:

小峰做了一件什么事?他是向谁学的?

奶奶感到幸福了吗?为什么?

从读通课文到带着问题读课文, 体现了读的层次和质量, 学生在读中了解了课文, 熟悉了课文, 感悟并欣赏了课文。从小就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读书习惯,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 尤为重要。

3.创设情境, 分角色读课文。读妈妈、小峰、奶奶的话, 教师加以指导, 使学生读出妈妈耐心的语气、奶奶幸福的语气和小峰先疑惑后高兴的语气。

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读中感悟”的新理念。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合作, 领悟文中的主题。

四、表演课文, 升华主题

通过学生的表演, 再现课文内容, 达到升华主题的目的。学生在创设情境中悟读, 在悟读中表演。学生有目的地合作、探究, 自读自悟, 表现出一个关心老人、体贴长辈的男孩形象, 升华主题。

五、拓展延伸, 培养能力

1.想一想, 小峰以后还会为奶奶做什么事情?

2.我们的世界充满了亲情, 充满了爱心, 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关心老人、体贴长辈呢?

3.一年级下安全教学计划 篇三

摘要:本文针对大类招生背景下,本科一年级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变原本完全依托建筑学的教学方式为将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基础知识有机融合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大类招生,建筑类,本科一年级

【中图分类号】TU-4

1.背景介绍

本校自2014年9月实行大类招生计划后,建筑学院下属两个专业:建筑学和城乡规划统合成“建筑类”进行招生。至2015年秋季开学,第一届大类招生学生面临着分专业,但是由于整个大一期间的教学体系完全依托于建筑学,授课教师也基本为建筑学背景,致使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就是建筑学的学生,对城乡规划专业基本无概念,这无论是对未来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学习,还是对城乡规划专业的未来发展,均不利。基于此,结合《建筑初步》等课程的教改,整合城乡规划的专业基础知识,本文提出对本科一年级的教学体系改革方案。

2.改革思路

2.1总体改革思路

将原本完全依托建筑学的一年级教学体系改革为以建筑学专业为主,城乡规划专业为辅的结构体系。改革基于三点考虑,其一,现行招生背景下,一年级学生对城乡规划专业一无所知的状况,有悖于大类招生的初衷,增加城乡规划专业知识有利于学生在分专业时对两个专业有更清晰的认识;其二,对于以后进入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可为他们打下较好的学习基础,便于与之后的课程体系相联系;其三,对于之后进入建筑学进行学习的学生,改革后的体系有利于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注重建筑与城市的有机融合关系。

2.2注重培养学生宏观、综合性的思维方式

建筑学以单体建筑、建筑群为主要设计对象,而城乡规划的设计尺度宏观层面上从整个国家、区域城镇体系到城市,中观层面上为城市片区,即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微观上甚至可以小到城市家具。城乡规划的设计层面关乎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多方面,要求学生具备宏观、全面看待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城乡规划的学生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至关重要,对于建筑学学生也利于学生跳出“就建筑论建筑”的狭隘设计观,因此,这种综合性、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方式应在本科一年级就开始培养,在教学体系改革中应给与重视。

2.3以拓宽学生视野为重要教学目标

不论是建筑学还是城乡规划专业都与其他学科交叉互融,都是重实践、重应用的学科,尤其是城乡规划专业与交通学、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景观学等学科联系紧密,涉及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设计都基于阅历之上,见识少是无论如何都设计不出好作品的。但低年级阶段不可能系统的开设如此众多的交叉性质课程,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应引导学生关注设计作品、社会现实以及人们的需求。一方面,可通过建筑与城市认知实习来拓宽学生视野;另一方面,结合社会调查,促使学生关注社会现象,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具体改革方案

3.1增设城乡规划设计初步课程内容

大类招生的优点在于便于学生通过一年的学习,了解各专业的性质和内容,结合自身兴趣,进行专业方向的选择。与此同时,这一优点决定了本校一年级的设计基础课程不能是单纯的针对建筑学或城乡规划专业的设计初步,应将两个专业的基础知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课程组织上,经学院研究,将现在的《建筑设计初步》进行学时拆分,分出一部分课时进行城乡规划专业基础的授课。目前《建筑设计初步》开设在一年级上、下两个学期,每学期96学时,共计192学时。现计划上学期授课内容不变,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主要开设专业制图、工程字、徒手/工具表达、小建筑测绘、建筑大师作品分析等课程;下学期以培养设计思维为主,除了一直开设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外,另外加设32学时的城乡规划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城市空间测绘、城市空间解析及社会调查三项授课内容。

3.2实习内容加入建筑及城市认知环节

针对当前大学学时缩减的状况,实习应变以往单一教学目标方式为多教学目标方式。本校一年级实习只有一个,即西递写生实习。在今年的师生交流会上,已有二年级学生对写生实习提出疑问,提出不明白写生实习和本专业有何关系,这也表明学生已经不满足于仅仅交几张写生作业,看看风景,班级旅游,他们需要更专业的指导。目前带队教师为艺术学院教师,教学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绘画技能,之后可由分别具备美术背景、建筑学背景和城乡规划背景的2-3名教师带队,除了通过写生提高学生的徒手表达技能,应将建筑和城市的认知也作为实习的教学目标。以西递写生实习为例,除要求学生提交一定数目的写生作品外,教师可带领学生实地踏勘,从西递的发展历史、文化特性、村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街巷空间、徽派建筑的特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及方法等角度对西递这座历史文化名村进行详细解析,具体方式包括前期资料整理及汇报、分方向分组进行实地调研、提交全面的调研报告等。

3.3其他课程调整

建议将原本在二年级上学期开设的理论课《专业导论》安排至一年级下学期开设,授课主要内容为建筑学及城乡规划专业概述、两个专业的关系及未来发展前景。将四年级下学期开设的理论课《社会调查方法》在大二上学期开设,大一结合城市調查、实地调研等进行调查方法的初步讲解。

4.结语

本文是基于大类招生背景下,建筑类学生选择专业方向面临的困扰和问题,进行的一年级教学改革探索,但本文提出的教学改革方案还未得到教学实践的支撑,正所谓“实践出真知”,教育工作更是如此,以后会结合教学工作,对教学体系进行进一步调整。

参考文献:

[1] 高芙蓉,城乡规划一级学科下本科低年级设计基础教学思考[C],2011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11:9-14.

[2] 段德罡,白宁,王瑾,基于学科导向与办学背景的探索——城市规划低年级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构建[J],城市规划,2010,34(9):17-27.

4.一年级安全教学计划 篇四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一起对今后的学习做个计划吧。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安全教学计划8篇,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安全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我市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安全教育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的指导思想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会议精神,落实安全教育内容,努力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目标:

总目标

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具体内容及目标

(一)社会安全教育

1、了解在公共场所活动时的安全常识,遵守公共规则,避免扰乱公共秩序行为的发生。

2、认识与陌生人交往中应当注意的问题,逐步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3、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危险和危害,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公共卫生安全教育

1、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逐步形成良好的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习惯。

2、了解本年龄段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常识,培养疾病预防意识。

3、了解有关卫生保健常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意外伤害安全教育

1、认识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了解出行时道路交通安全常识,树立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2、初步识别各种危险标志,了解简单的居家安全常识。

3、初步学会在事故灾害事件中紧急求助和自我保护的方法,学会正确使用和拨打110、119、120、122等电话。

4、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初步具备使用电梯、索道、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的安全意识。

(四)自然灾害安全教育

1、了解学校所在地区和生活环境中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危险性,逐步提高在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护意识。

2、学习躲避自然灾害引发危险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的简单技能。

(五)校园安全教育

1、与同学友好相处,不打架;初步形成避免在活动、游戏中造成误伤的意识。

2、学会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听从成人安排或者利用现有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方法。

四、实施措施

1、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遵纪守法,和谐共处”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2、深入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积极从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中寻找相关的教学素材。注重选取学生普遍关注和乐于交流的安全问题作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方法技能,并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3、充分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安全教育。如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强安全教育效果;与当地公安、消防、卫生、交通等部门建立联系,协助学校进行安全教育。

4、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开展思考、讨论、收集、辩论、防谈、演习等多种活动,在合作学习和互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提高安全技能掌握安全知识丰富情感体验。

5、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注重培养学生预防和应对安全事件和事故的能力,形成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一年级安全教学计划 篇2

安全工作关系到师生生命的安危,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为切实搞好这一工作,特制订本计划,以要求我班同学认真照做.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会议精神,落实安全教育内容,努力创建班级安全氛围。

二、教育内容安排:

1、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重中之重的教育,要把交通安全教育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必须每周进行集中教育。

2、防溺水教育,要进行防溺水的教育,开展以溺水后自救,溺水者的救护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3、防触电的教育,对同学们进行电的基本知识讲座,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以及对触电后急救常用知识的了解和应用。

4、防食物中毒的教育,邀请医生来校进行饮食卫生和防止食物中毒的教育,以杜绝同学们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

5、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的教育;重视同学们身体健康教育,体育活动应重视安全保护措施,积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操,尽量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6、防火、防盗、防震、防煤气中毒等的安全教育;检查班里的防电设施,落实专人负责,班里应经常开展防火、防盗、防震、防煤气中毒等的防范措施教育。

三、实施措施

1、通过看影碟和课堂讲述等渠道,增强学生学会保护自我,学会生存。

3、平时重视交通、饮食、体育、人身、用电等安全,做到安全教育天天讲,时时讲,处处讲,努力营造“平安班级”,做到无意外事故发生。

一年级安全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每位教育者的职责,在教给他们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安全教育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为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学习简单的安全自救方法,对每一个家庭而言,父母含辛茹苦地养育孩子,目的是希望孩子茁壮成长,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同时也为家庭、为父母争光。一个人从小学到高中,差不多有12年时间在学校里度过,约占人生六分之一的时间。如今的在校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孩子走出家门跨进校门,人虽然不在父母身边,但父母的心时刻维系着子女,牵挂着他们的安全,总希望他们在学校安安全全地读书。因此,作为学生,为了自身的幸福,也为了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人人都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珍惜健康和生命,时刻牢记”两个字。我班特制定中小学公共安全教学计划:

二、基本情况:

孩子们都热爱学校,热爱班级,学习积极性高,能听老师的话。但也有部分孩子自我约束能力极差,卫生习惯差。

三、工作目标及基本要点:

1、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3、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的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4、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不乱扔、乱吐、乱画。学会清理书包、抽屉,学会打扫教室卫生。

5、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健全班委会,明确分工,提高小干部的管理能力。

四、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班会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发挥小干部作用,师生共同管理班级。

3、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向学生进行教育。

4、加强安全教育,利用晨会、集会、升旗、黑板报等形式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平时多深入了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学生安全。

5、抓好两操的教育。

6、加强家校联系,家长与老师共同教育孩子。

五、具体工作安排:

本册教材分四个阶段学习:

1———4周第一课 《上学和放学》

第二课 《 认识交通标志》

第三课 《认识简单的危险标志》

5———8周第四课 《社区和室内活动安全》

第五课 《用电安全》

第六课 学习一些食品安全等知识

9————12周第七课食品安全知识

第八课小心,别伤着

第九课学会自我保护

13————16

第十课时 乘车的安全

第十一课 课间活动要注意安全

第十二课 在家的劳动安全

第十三课 学校劳动安全

17—————放假:

联系实例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

教学计划对于整个学期教学的进行有指导作用,通过我们提供的一年级安全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可以使教学有序的进行!

一年级安全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为核心,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为根本,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和强化生命安全意识,尊重和珍爱生命,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学习充满兴趣,有较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由于年龄小,在学习上、生活上缺乏自制力,有待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而且学生来自不同的幼儿园,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学生生活为主线,立足于学生安全成长的需要,学习预防和应对安全事故最基本、最有效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和避险技能,学会科学、及时、有效地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安全问题。

四、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从哪里来,感受母亲孕育自己的不容易;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及功能;喜爱花鸟虫鱼和小动物;感受自然界存在其他生命现象。

2、学会如何安全上下楼梯;学会处理行进中的意外,如队列行进中鞋带散了或有人跌倒,知道如何避让和处理;

3、学会按照交通指示信号和标识安全过马路;学会避让车辆,知道要避让车辆,不在马路上嬉戏玩耍;学会文明乘车,学会保护自己;知道与父母走散后怎么办。

4、不食用无证小摊上的食品;不吃来历不明的 “三无”食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了解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生病打点滴时,身体不舒服知道要及时呼叫医生。

5、学会看天气预报,遇到坏天气时,提前准备和防范。知道暴雨时不要靠着围墙走、不要沿着坡坎走,知道选择安全的地方避险;知道暴雨漫过街道和小河时,不冒险涉水,要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6、知道身体某些部位不能让他人接触,如背心和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能被别人触摸;一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时知道如何应对。知道用手触摸开关插孔很危险,知道湿手触摸电器容易触电;学游泳时带好防护装备,做好准备活动;不到水边玩耍。

7、当小虫飞进耳朵里,被蚊虫叮咬时,能正确处理;学会正确使用消毒液,正确处理小外伤。

五、教学措施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授之于法,进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等实施有效的教育与引 导。

2、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生活现象以及典型案例,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探究,获得真实的感受和经验,从心灵深处认

识生命的可贵、安全的重要,从而确立“生命至上”的理念。

3、注重把安全知识转化为安全技能;善于通过活动演练等方式,在日常训练中使学生逐步提高自护自救能力,逐渐养成平安、健康成长的自觉行为。

六、教学安排

第一周19健康要四勤

第二周20个人卫生六不要

第三周21养成饮食好习惯

第四周22预防食物中毒

第五周23预防狂犬病

第六周24

第七周25

第八周26

第九周27

第十周28

第十一、十二周

第十三、十四周

第十五、十六周

第十七、十八周天天锻炼身体好 睡眠很重要 体姿端正我做到 预防脊柱弯曲异常 清洁环境除四害 朋友多、快乐多 我是家里的开心果 健康体姿伴成长 安全快步集合、疏散 29 30 31 32

一年级安全教学计划 篇5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做好低年级安全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结合我校的教育实际,特制定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常识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安全课教学工作,本班有学生22人。刚进校门,年龄小,爱说、爱动、爱表现,天真烂漫,喜欢玩耍,对于学校的生活充满了渴望,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良好的学习习惯处于尚未形成阶段。他们对安全知识了解的太少,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

2.让学生知道各种危险的预防及应对措施。

3.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

三、教学措施

1.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预防及应对措施,让学生从中真正感悟到安全的意义和价值。

2.平时重视交通、饮食、体育、人身、用电等安全,做到安全教育天天讲,时时讲,处处讲,努力打造“平安班级”、“平安校园”,做到无意外事故发生,无学生人身伤亡。

四、工作任务和措施

1.大力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通过学校和家庭合作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多讲多监督,提高学生的道路安全意识,掌握交通规则并时刻谨记并遵守。

2.多方协同,齐抓共管。我校主动与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联系,密切配合,及时沟通情况,共同解决实施宣传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把此项工作与创建 “平安校园”活动结合起来,切实做好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3.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学校聘请专业人员讲授交通安全课,向学生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

4.利用安全课、主题班队会、校园网、板报、知识竞赛、演讲等形式,定期开展安全专题教育,来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教育意识。

5.充分利用电教手段,通过看录像短片等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6.重视学校宣传阵地的宣传作用,不失时机的利用学校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宣传教育。

7.发挥学校法制宣传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实现学校、社会、家庭三方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对我校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学生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各种安全的意识。

8.通过上网查资料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各种安全知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安全事故的基本技能。

五、教学进度

每周一课时教学。

一年级安全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安全工作要求,建立关于班级各项安全防护制度,建立学生接送制度,防止发生各种意外事故,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为指导思想。

二、班况分析:

低年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安全意识薄弱,虽然经过一学期的集体生活,但还需进行培养训练。

三、工作目标:

1、进一步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防止学生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教育内容安排:

1、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重中之重的教育,要把交通安全教育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必须每周进行集中教育,以及做好放学路对的管理。

2、防溺水教育,要进行防溺水的教育,开展以溺水后自救,溺水者的救护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3、防触电的教育,对同学们进行电的基本知识讲座,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以及对触电后急救常用知识的了解和应用。

4、防食物中毒的教育,邀请医生来校进行饮食卫生和防止食物中毒的教育,以杜绝同学们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

5、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的教育;重视同学们身体健康教育,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体育活动应重视安全保护措施,积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操,尽量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6、防火、防盗、防震、防煤气中毒等的安全教育;检查班里的防电设施,落实专人负责,班里应经常开展防火、防盗、防震、防煤气中毒等的防范措施教育。

五、实施措施

1、加强放学路对的管理,每队路对设立路队长,对该对进行负责管理。

2、通过看影碟和课堂讲述等渠道,增强学生学会保护自我,学会生存。

3、围绕“消防安全周”出好第三期黑板报。教育学生加强安全防火意识。

4、平时重视交通、饮食、体育、人身、用电等安全,做到安全教育天天讲,时时讲,处处讲,努力营造“平安班级”,做到无意外事故发生。

一年级安全教学计划 篇7

一、指导思想: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但因一年级学生年龄偏小,自我保护的意识也就稍弱,因而会受到一些安全方面的威胁。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每位教育者的职责,给他们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安全教育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树立生命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与技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2、通过对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安全问题的了解,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救、自护和互救的能力。

3、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内涵,树立健康生活新观念,学习健康生存与生活的基本技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4、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欣赏生命、快乐生活,培养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积极融入社会,实现生命价值。

5、强化综合实践能力和自救、自护能力。

三、学情分析:

一年级四班共有59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26人。刚进校门,年龄小,爱说、爱动、爱表现,天真烂漫,喜欢玩耍,对于学校的生活充满了渴望,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阶段,他们对安全知识了解的太少,自我保护意识不够强。

四、教材分析:

1,本教材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单元,悦纳自我 敬畏生命。

第二单元,安全生活 呵护生命。

第三单元,健康生活 关爱生命。

第四单元,快乐生活 享受生命。

第五单元,实践演练 保护生命。

2,教学重难点:本册重难点为生活安全和健康卫生教育。

五、教学措施:

1,活动教学。根据每课创设的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经验分享、谈话沟通、行为训练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师生共同参与。在活动中建立起为学生所认同和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促进学生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成长。

2,结合生活实际,活用多媒体。使用多媒体播放身边适合学生理解接受的真实案例,用直观的画面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心灵上的震撼。

3,利用黑板报,知识竞赛等各种有效形式活泼的开展教育,将交通安全、校外活动安全、健康生活习惯等内容纳入其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态度积极,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大量的安全知识,也提高的安全意识。

六,教学进度:

1,第一单元 悦纳自我 敬畏生命3课时

2,第二单元 安全生活 呵护生命8课时

3,第三单元 健康生活 关爱生命5课时

4,第四单元 快乐生活 享受生命2课时

5,第五单元 实践演练 保护生命2课时

一年级安全教学计划 篇8

一、提高安全意识,加强班级管理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排除安全隐患,加强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安全教育。从小事做起,对学生晓之以理,从小事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动之以情,在小事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导之以行,引导学生远离安全事故。

二、具体措施

1、利用地方课程时间,带领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里有关安全教育的各项规定,增强学生学习、执行规范守则的自觉性。抓好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2、围绕“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的主题,开展上放学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上放学,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停留和玩耍,要在便道上走,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

3、强调课间文明休息,教育学生不在教室、校园里追逐打闹;有次序地进出教室;没有老师允许不随便出校园;不攀爬危险的高处;不可从高处随便跳下。

4、不能带刀或其它尖锐器物等危险物品到学校,使用刀、剪等用具必须有家长或老师的陪同。

5、上体育课或课间休息时要避免运动受伤,在运动或游戏时,教育学生注意规则,按顺序进行,避免碰撞;不做危险性游戏。

6、教育学生不在校园内外玩水、玩火。

7、上课时教育学生正确使用铅笔,不用铅笔戳同学;教育学生同学间要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文明相处。

8、每天注意饮水卫生,教育学生不喝生水;

9、每天放学,任课教师及班主任要认真做好护送工作;

10、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及交通安全知识教育;

11、学生之间发生伤痛之事应立即去治疗。

12、经常检查电线开关、线路,保证正常使用;

13、经常查看校门口动态,使学生上学、放学安全,家长放心。

14、凡大扫除、劳动课,班主任应亲自在场,督促学生注意安全。

15、加强用电安全管理,冬季用煤、用火的管理,养成人走关门、断电、灭火的习惯。

16、严禁学生结伙外出,严禁进网吧,严禁私自下河游泳。

此外,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随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让学生在安全愉悦的校园环境中学习,让家长放心,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教学进度表

周次 课时内容

第一周 认识红绿灯

第二周 行路安全

第三周 安全乘车公共汽车

第四周 安全牵动你我他

第五周 危险游戏我不做

第六周 你做到了吗

第七周 谁做得最好

第八周 过期食品我不吃

第九周 争做卫生小标兵

第十周 我最美丽

第十一周 我爱我家

第十二周 公共卫生靠大家

第十三周 保护你的眼睛

第十四周 别让异物进气管

第十五周 课间活动要文明

第十六周 拓展阅读

第十七周 拓展阅读

5.一年级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篇五

安全工作关系到师生生命的安危,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为切实搞好这一工作,特制订本计划,以要求我班同学认真照做.一、指导思想

以区、局和镇教育组的指导思想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会议精神,落实安全教育内容,努力创建班级安全氛围。

二、教育内容安排:

1、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重中之重的教育,要把交通安全教育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必须每周进行集中教育,以及做好放学路对的管理。

2、防溺水教育,要进行防溺水的教育,开展以溺水后自救,溺水者的救护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3、防触电的教育,对同学们进行电的基本知识讲座,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以及对触电后急救常用知识的了解和应用。

4、防食物中毒的教育,邀请医生来校进行饮食卫生和防止食物中毒的教育,以杜绝同学们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

5、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的教育;重视同学们身体健康教育,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体育活动应重视安全保护措施,积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操,尽量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6、防火、防盗、防震、防煤气中毒等的安全教育;检查班里的防电设施,落实专人负责,班里应经常开展防火、防盗、防震、防煤气中毒等的防范措施教育。

三、实施措施

1、加强放学路对的管理,每队路对设立路队长,对该对进行负责管理。

2、通过看影碟和课堂讲述等渠道,增强学生学会保护自我,学会生存。

6.一年级安全工作计划 篇六

俗话说“平安是福”,安全工作在当前的社会生产、生活中越来越突出,做好安全工作已经成为社会一切工作的首要保障。一、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小,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因此,作为班主任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跟踪他们的行为,并及时矫正,主要的措施有:

1、做到每天都科任老师进行沟通、联系,及时及时发现他们的不当行为、有安全隐患的行为,以便及时教育、矫正。

2、碰到有安全隐患的行为的同学,及时和其家长联系,让家长共同教育,使学生能更快地改正过来。

3、课间活动要规范,不兴闹、追逐;不玩小石子等危险物品;不玩危险游戏等等。

4、杜绝学生带小刀、刀片、危险玩具等有安全隐患的东西到学校。

5、杜绝学生私自外出的现象。

二、认真组织实施。

1、对教室内的电、门、窗及其它设施进行排查,加强维护。

2、防止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对集会上下楼梯、地震、火灾如何逃生,如何疏散都进行讲解、示范。

3、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活动。利用班会、主题队会等多种途径,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进一步加强我班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在工作中,我还会把学生的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让学生远离安全隐患、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这个学期我结合本班实际以及最近发生的一些情况,制定安全工作计划如下:

(1)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是安全教育重中之重的教育,要把交通安全教育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必须每周进行集中教育,<莲山 课件 >以及做好放学路对的管理。

(2)防课间意外的教育,在学校时,玩耍、做游戏应到操场上,教室里追跑、疯打。不做有害身体健康的游戏。做广播操,学生排队时,不要拥挤,要有序进场、进班。

(3)防溺水教育,要进行防溺水的教育,开展以溺水后自救,溺水者的救护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4)防触电的教育,对同学们进行电的基本知识讲座,预防触电事故的发生以及对触电后急救常用知识的了解和应用。

(5)防食物中毒的教育,多宣传饮食卫生和防止食物中毒的教育,以杜绝同学们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

(6)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的教育;重视同学们身体健康教育,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体育活动应重视安全保护措施,积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操,尽量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7)防火、防盗、防煤气中毒等的安全教育;检查班里的防电设施,落实专人负责,班里应经常开展防火、防盗、防煤气中毒等的防范措施教育。

要经常利用晨间活动和班队课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饮食卫生、消防安全、危险物品安全、财产安全、安全预警、预防和应急自救等教育,做到有计划、有内容、针对性强。

严格执行学生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做到及时、准确。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放学后,检查班级电器是否关闭、有无滞留学生、关好门窗方可离校。

一(1)班 安 全 工 作 计 划

唐付仁 大新镇李花园小学

7.在新课改下如何上好一年级语文课 篇七

一、营造氛围, 让学生在参与中发展

参与是学生智力与能力发展的关键。教师必须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激活学生的热情, 促使其主动参与。

要营造和谐的氛围, 教师必须具有崭新的学生观, 相信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生命体。不要越俎代疱, 细嚼慢喂, 将本来可以富有情趣的识字教学, 变得机械枯燥、索然无味。

要营造和谐的氛围, 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识字教学中, 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开放性环节:让学生说出自己从哪儿已经学会了什么字;用什么办法记住哪个字。学生自选生字汇报, 学习的自主权大了, 利于学生自我表现, 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

要营造和谐的氛围,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幽默, 富有情趣, 富于激励。教学中, 我们允许学生识记字形方法的多样性, 不轻易否定学生。学生在教师宽容的评价中, 变得有信心、有创见。

二、引导发现, 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能力

新大纲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 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 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 形成能力。”随着学生经验的积累, 我们也就逐步简化识记生字的过程, 增加学生独立识字的机会, 发挥其主体性, 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 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 独立掌握生字, 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 形成识字能力。

汉字的字形虽然繁简难易不同, 但是识记字形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方法。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识字经验, 我们也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字形。学生看到生字, 就会调用已有的信息, 将生字与熟字联系起来, 进行比较记忆了。于是, 学生惊喜地发现:原来语文中的记字形, 可以利用熟字加加减减。此时, 我们引导学生总结出自己发现的识字方法, 学生也就非常自然地说出功法”“减法”“换法”。至于有的独体字, 则引导学生说出“笔顺法”, 稍难的字则是几种方法的“合法”。然后, 让学生用自己发现的识记字形的方法, 对照生字, 进行检验。学生运用自己发现的识记方法, 记起生字来, 简单有效, 学习生字也可以变得轻松自如, 学生情绪高涨。

这样, 学生在识记字形的实践中, 在老师的引导下, 发现、总结出了记忆字形的方法, 经历了艰辛的脑力创新过程, 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识字的主人。他们会在以后的实践中, 不依赖于任何帮助, 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 主动运用, 持之以恒, 不断训练, 逐步形成能力。

三、打破常规, 让学生在识字中享受快乐

实践中积累的识字经验, 成为学生识生字的基础。汉字造字的规律性, 为放手让学生尝试识生率提供了可行性。教学中, 我们常常启发学生:“假如让你造这个字, 你会怎么造呢?”学生兴趣盎然, 积极动脑, 不仅掌握了生字, 更重要的是在主动参与、体验识字的过程中, 获得了成功的快乐。

我们还利用归类识字中认识同族字的特点, 尝试着打破常规, 让学生根据词语, 运用规律, 自己研究归纳出生字。如教第三册的“识字8”时, 我们首先教给学生基本字“包”, 让学生掌握音、形、义。再让学生找出带有“包”的熟字“跑”, 作为例字引导学生发现:“跑”是用两部分合起来表示的, “足”与字的意思有关, “包”与读音差不多。接着出示新词:花 ( ) 、水 ( ) 、火 ( ) 、吃 ( ) 。学生借助声旁“包”宇, 利用形旁表义的特点, 自己试着创造出这几个生字。然后,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创造的字, 并说出理由, 又在班上交流。这样的设计, 打破了归类识字课的一般做法, 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规律, 运用规律识字, 把学生当作探求知识的主人。这样的教学活动, 其意义已超过了识字教学本身, 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四、指导编谜语, 让学生轻松记住字形

低年级学生对谜语有浓厚的兴趣。为了能让识字教学变得活泼有趣, 我们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 将谜语与学生的识记生字联系起来。除了编谜让学生猜字外, 更主要的是, 引导学生抓住某些汉字的字形特点, 进行联想, 学着编谜语。

教学“闪”字时, 先引导学生把字拆分成“人”“门”, 在老师的动作暗示下, 学生心领神会, 编出了谜语“人很快进了门”, 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 还懂了字义呢。又如, “兽”字是小学阶段学生容易写错的一个字。教学中, 先让学生把字分解成四部分, 再引导学生联想到野兽的特点, 学生编成了谜语“头上两只角, 整日田里跑, 张着一大口, 凶猛又可怕。”学生学着编谜语, 一定会认真分析字形, 抓住特点。这样的过程,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 在轻松的气氛中, 难点已化解。同时, 发展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引导创境, 让学生巧妙记住字形

有些生字字形复杂, 或某些部件与熟字相近, 低年级学生往往张冠李戴。教学中, 我们找出各部件的联系, 或抓住容易错的地方, 引导学生创设特定的语境, 进行联想, 让他们在形象风趣的语言中, 巧妙地记住字形, 强化了识字效果。如“柳”字, 一直到高年级都有学生把右边的撇忘掉, 我们在教学中就抓这一重要笔画, 引导学生想像着微风吹来了, 柳枝是什么样子呢?有的柳枝细些, 微风中轻轻地飘了起来;有的柳枝粗些, 微风中还是那样直直的。形象的语言, 使学生再也不会将那“微风中飘起的柳枝”给忘了。

引导学生创设特定的语境, 将特别的字形与形象的情境联系起来。学生以后运用这个生字时, 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相应的情景, 想起那形象的提示语言, 一定不会把字写错了。

实践证明, 一年级识字教学中, 灵活地融合上述几点的做法, 学生能主动参与, 成为识字的主人, 提高了识字的能力, 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摘要: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 识字教学是个难点。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在生活中口语的积累, 学生已掌握了不少汉字的音、义, 但对结构复杂的字形不容易记住。针对这一特点, 笔者创造性地开展了识字教学。

8.一年级下安全教学计划 篇八

关键词:儿童 幼小衔接 适应性

一、问题的提出

幼小衔接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和家长关心的问题。从儿童个体发展的角度看,在学校第一年的生活状况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对学校生活的态度,甚至会影响到儿童将来的学业和生活。

关于幼小衔接的理论认识,梅菲尔德认为,幼儿从学前阶段跨入小学,阶段的差异将会造成经验衔接上的不连续,因此,必须通过父母、教师、学校政策制定者及关心幼儿的教育者等共同参与幼小衔接的规划。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在研究社会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于1979年提出的一个儿童发展理论模型对儿童的发展问题有重要影响。他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包括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

国内对幼小衔接的研究较有影响的是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90—1994年在全国8个试验点实施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项目。该项目认为在学校教育的最后半年与小学教育的最初半年,应有一个“幼小过渡时期”。浙江余杭区教育局教研室的孙建婷针对幼小衔接方面的“环境断层”进行科学分析,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由童趣环境到成人环境的转变,二是由游戏活动到纯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三是由多玩伴到少机会的同伴关系的转变,四是由依赖到独立的师生关系的转变,五是由积累经验为主的学习到系统的教育内容、学习方法的转变。

基于文献梳理我们发现,长期以来,幼小衔接都忽略了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教学方面应有的区别与联系,导致目前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在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形式和方法方面缺少较好的过渡,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针对幼小衔接现状,笔者选取张掖市甘州区幼儿园、河西学院附属幼儿园大班教师和西街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以及一年级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的调查方法,了解目前张掖市甘州区小学一年级儿童适应性方面的现实状况,结合已有的学者对此的研究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发现小学一年级儿童适应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幼小衔接视角分析造成这些适应性问题的原因。

二、小学一年级儿童适应性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小学一年级儿童的适应状况不佳。调查资料显示,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可以完全适应的儿童占一年级儿童总数的20.5%,适应状况一般的占36.4%,有43.2%的幼儿仍然无法很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规章制度的不适应

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进入小学初期对规章制度的不适应问题特别突出,重点体现在纪律观念及其形成方面。经调查发现上学总是迟到的占72.7%,63.6%的儿童不遵守教师要求,上课时不经过教师允许就跑出去上厕所的占93.2%,上课随便讲话的占88.6%。由此可以看出,对刚入学儿童的常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二)对人际关系的不适应

调查结果显示,幼儿经历环境改变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交往。调查中有56.8%的儿童不会主动向他人问好,容易和同伴发生矛盾的占88.6%,还有36.4%儿童不主动参与同伴间的游戏活动,这些都是儿童在同伴交往中的不适应表现。

(三)对教师教学方法的不适应

在与小学教师的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教学方法由自由、有较少约束的游戏活动状态转变为必须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等纯课堂学习模式。因此,进入小学后,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较差,不能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基本上都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

(四)完成家庭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

针对作业情况,笔者对一年级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情况以及做作业的表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仍有11.4%的儿童从来不会主动完成作业,有50%的儿童会主动完成作业。但是在写作业的过程中,有45.5%的儿童是边写边玩,注意力无法持久;还有4.5%的儿童是玩够了再写,通常完成作业很迟,进而影响到第二天的作息及学习状态。

三、影响小学一年级儿童适应性的因素分析

(一)幼儿园幼小衔接内容的片面化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强调应该注重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但是很多家长依然只注重幼儿知识的积累,他们认为提前让幼儿学习拼音、写字和做算数题等,能够促进幼儿学习能力的提高,其结果却恰恰相反。儿童进入小学初期,会理所当然认为学习很轻松,进而养成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完成作业等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知识体系难度增加,儿童因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会出现适应困难的情况。

(二)小学对幼小衔接不重视

幼儿园的教学方法主要以幼儿的兴趣为依据,通常会以游戏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活动性较强。然而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通过讲述向儿童传递知识,他们必须按时听课和完成作业,教师很难顾及到儿童个体的心理需要,导致有些儿童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小学的学习环境单调,缺少了幼儿园所童趣与温馨感,增添了许多严肃刻板。此外,小学比起幼儿园作业量增大,也致使儿童缺乏积极性。

(三)家长在幼小衔接中的作用未充分发挥

调查显示,有84.1%的家长没有给儿童提供专门的学习房间,笔者认为专门的学习房间可以让儿童自由思考,良好的氛围也会激发其对学习的兴趣。家长应该积极与孩子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儿童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增进自己与孩子的情感。另外,调查显示有79.5%的家长非常在乎儿童的学习成绩,期望值过高,造成他们学习压力大。笔者认为只有家长具有切合实际的期望值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才会对儿童的学业产生有效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蔡菡.从人类生态学的视角看幼小衔接[J].学前课程研究,2007(11).

[2]蔡军.从幼小衔接到入学准备[J].教育学报,2010(2).

[3]黄人颂.学前教育参考资料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9.一年级安全周计划与总结 篇九

根据县教育局、中心校安排,结合学校实际,我班认真安排,周密部署,开展了安全周系列教育活动,现就工作简要总结。

一、详细安排教育周教育内容,明确了目的和要求。

二、召开班会,进行安全教育总动员,明确责任,提高认识。

三、在安全周每天分班上好一节安全教育课。

星期一:入学教育、安全公约

星期二:小学生守则

星期三:全国中小生共上《开学第一课》

星期四:地震防震避难自救知识

(一)——地震时注意事项

星期五:防火自救知识

(二)——如何防范火灾发生

四、效果:

通过开展安全周系列教育活动,师生的安全意识得到加强,学生自我防范能力有提高,安全知识得到了增长。

下林庄完小一年级安全周工作计划

根据县教育局、中心校安排,结合我班实际情况,现将学校安全周工作安排如下:

一、利用校会,班会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通过学校板报,图片,宣传标语,使学生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熟悉人身安全知识。

三、要求教师在班上上好一节安全教育课,传授安全知识。

四、安全周具体教育内容如下:

星期一:入学教育、安全公约

星期二:小学生守则

星期三:全国中小生共上《开学第一课》

星期四:地震防震避难自救知识

(一)——地震时注意事项

星期五:防火自救知识

10.数学一年级下教学计划 篇十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五、教学进度表

(一)、位置(6课时)第一周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8课时)第二周至第四周

例1 „„„„„„„„„„„„„„„„„„„4课时左右

例2„„„„„„„„„„„„„„„„„„„„7课时左右

例3„„„„„„„„„„„„„„„„„„„„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时左右

(三)、图形的拼组(4课时)第五周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5课时)第五周至第七周

数数

数的组成„„„„„„„„„„„„„„„„4课时左右

读数

写数„„„„„„„„„„„„„„„„„„4课时左右

数的顺序

比较大„„„„„„„„„„„„„„„5课时左右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左右 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五)、人民币的认识(5课时)第八周

认识人民币„„„„„„„„„„„„„„„„„2课时

简单的计算„„„„„„„„„„„„„„„„„„3课时(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30课时)第九周至第十三周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6课时左右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8课时左右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4课时左右(七)、认识时间(6课时)第十四周

小小店„„„„„„„„„„„„„„„„„„„1课时(八)、找规律(6课时)第十五周(九)、统计(6课时)第十六周

11.谈一年级思维教学 篇十一

1.导入要“有趣”。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教师在新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犯难”,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和矛盾,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要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自己是解决问题的主人。

小学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怎样的?怎样才能符合儿童智力活动的规律呢?小学儿童的思维总特点,就是正在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这个过渡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发展过程。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正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这个过渡的开始。学习掌握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从具体事物的实际数量上升到抽象的数的概念,进行运算也就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具体过渡。这可以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

因此,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讲,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儿童虽然入学前在他的生活中接触了大量的事物,但他们注意的往往是事物外部的表面特点,什么颜色、形状、气味以及它的实用意义等等。而对事物的数量方面是容易被忽视的,头脑里的数量观念也是极其淡薄的。那么,如何组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才能使儿童很好地形成和掌握书中的概念呢?这就必须使我们的教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特别是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材与教学中体现得最为充分。

如:当每个数的概念出现,总是在一定数量的生动形象的直观事物的基础上用抽象概念概括出来。但从以往的教学经历来看,我们虽然在直观的具体事物的基础上讲授数的概念,教学时间用得也不少,但儿童在掌握数的概念时,总是离不开掰手指头。在加减运算中也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把11写作101,又如:刚学过加法后再学减法时,儿童总是把减法当加法来运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向我们说明我们的教学仅仅服从人的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服从儿童智力活动过程的具体规律。

对10的认识和2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中的十进位制的理解,是这部分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关键,因此要不惜时间的讲深讲透,使儿童真正理解,彻底弄懂,牢固掌握。

对10的认识与对10以内其他各数的认识相比,就有些不同了。这里有个区分个位和十位的问题。如果区分的好,对以后学习两位数、三位数乃至多位数都会有很大的好处。怎样才能使儿童更好的认识10呢?怎样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十进制?

在讲进位加法时,我们同样利用小棍和数码进行。比如讲9+2=11,讲明9根小棍和2根小棍各自都不成捆,因为都不够10。但从2根里拿出1根放在9根里,便凑成10根,可以捆成一捆,然后把这一捆放在十位的格里。由于个位数的2根,已拿走1根,还剩1根,所以9根加2根,就成了1捆余1根,用数字来表示就是11。虽然“够10进1”的进位加法与“退1当10”的退位减法,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讲是更为抽象的,是难以理解的,但当我们用直观事物与数码把个位和十位以及它们之间的10进位制的抽象关系形象化、具体化之后,儿童就能儿童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儿童对科学知识掌握的越好,对概念理解的越清楚,儿童的思维能力也就越发展。事实上正是这样的。

儿童较好地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认识和进位退位法则,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就非常顺利了。经过测验,这样的教法使儿童的学习成绩提高较快。因为儿童对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掌握得好,所以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就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正如任课教师所说:“他们学的活,接受能力强。”儿童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儿童对科学知识掌握的越好,对概念理解的越清楚,儿童的思维能力也就越发展。事实上正是这样的,儿童较好地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认识和进位退位法则,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就非常顺利了。经过测验,这样的教法使儿童的学习成绩提高较快。因为儿童对数的概念和加减法运算掌握得好,所以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就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一年级的数学是整个小学数学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最基础的一步,犹如高楼大厦的基石。这一步迈得如何,关系到以后能不能顺利地学习和掌握多位数的加减法,以及多位数的乘除法和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等其它一系列内容的学习,也可以说直接关系到能不能保证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

(作者单位:甘肃白银市白银区明德小学)

12.小学一年级教学小策略 篇十二

一、巧用座位排好队

新生刚入学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排队, 由于他们才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 甚至一些学生没有上过幼儿园, 排队的意识及位置概念很模糊, 活动的随意性很强, 经常是教师吹响哨子他们也没有意识站好队, 依然打闹。因此, 在教学中, 我采用了以下方法来促进学生快快站好队。

1.排队出教室

刚开始上体育课一般是由体育教师进班带队或者班主任送学生到操场, 而且班主任一般是按照身高排座位。为了便于学生记牢队形我采用了按座位排队的方法, 即座位与站队的位置一致, 如一、二组的第一名手牵手站在一起作为第一、二组的排头, 坐在他们旁边的两名学生手牵手站在他们的后面, 依次这样站下去, 四路纵队很快就能排好。运用这样的方法站队既简单又便于学生记牢, 在我所教的班级运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很快就能记住队形, 效果较好。

2.整齐到操场

由于学生是两两牵手出来的, 站纵队时就能很容易记住自己左右的同学, 而前后的同学则是自己的同桌或是前后桌, 这样记起来就容易得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都能很快记住自己的位置, 这样教师整起队起来就容易多了。

二、骨干作用很重要

我利用一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 采用激励法在开学第一节课就向他们宣布每组要选一名表现最好的同学做小组长, 小组长可以帮助老师管理这一组的同学。这样学生们个个都愿意表现自己, 我就会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表扬。同时对小组长的人选也会不定期地更换, 以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在好胜心的驱使下, 小组长会想方设法保持自己的优势, 越学越卖力;其他学生也知道应该怎样做才会得到教师的肯定, 从而在相互学习、竞争中渐渐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

三、以身示范激兴趣

教师的讲解、示范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 教师的示范能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很重要。在进行《球儿乐》单元教学时, 我先通过熟练的原地运球、行进间上篮的动作示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特别是男生立刻对我很“崇拜”, 我便适时加以引导, 告诉他们要想和老师一样熟练地控制篮球就必须从基础的练习学起。然后就从左、右拍球开始, 教他们逐步学会动作。但毕竟学生还很小, 自控力还很差, 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比较短, 面对相同的练习一会儿就会厌烦了。这时我便会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 让学生和我比一比, 有时我会适当地让学生赢几次,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再运用语言加以激励, 使学生又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去。

四、多用道具上好课

13.一年级下劳动计划 篇十三

一、学生情况分析:

劳动是人的基本实践活动。劳动为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劳动改造了世界,应该热爱劳动,学会劳动。我国把劳动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设立生活劳动课,使一年级同学了解日常生活与劳动的最简单的常识;初步学会自我服务的本领和力所能及的技能,逐步培养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和良好的习惯,为他们今后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参加生产劳动打下基础。

然而,目前我们的学生由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劳动观念淡薄,学生评价自己“不会做哪些事”的情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会刷牙、洗脸

(二)不会系鞋带、穿衣裤

(三)不会打扫卫生、整理床铺。为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教学目标及达标活动、措施

1、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因为当前在劳动课教学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教师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其二,家长劳动观念淡薄。上述种种现象,归根结底是人的观念问题。

(一)学校和教师要有正确的观念。认清小学阶段开设劳动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开设劳动课是培养新一代建设人才,提高人才素质的需要,也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培养他们茁壮成长的需要,学校要加强对劳动教学计划的管理,对挤占挪用劳动课的现象,要坚决制止,必须开足劳动课,千方百计提高劳动课的教学效果,有计划地举行劳动课的公开课。召开教学研讨会,研讨劳动课教学的特殊规律和方法,并要为教师提供足够的劳动教育器材和场地。

(二)家长也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要使学生能在社会上立足,要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学会劳动,训练他们自理能力和一般的劳动技能。这一点,我们目前还是做得比较差的。为此,我们要大力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使学校、家庭、社会转变观念,全社会重视劳动教育,强化劳动意识。要教育学生懂得劳动果实来之不易;劳动光荣;不劳动是可耻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劳动,要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逐步建立劳动观念,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2、重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一)巧妙揭题,让小学生“激趣”。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枯燥空洞的劳动教育毫无兴趣,更谈不上热爱,为了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课堂教育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应选择一些一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材料,形象具体的故事等等。因此,教师在揭题时,可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儿歌、故事、谜语、实物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揭示课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 学扫地》课引入时,教师可播放录音故事:“有一天,孙悟空要去小朋友家走一走,考考小朋友是不是会扫地,孙悟空来到小红家,看了看小红的房间(出示投影片)你们觉得怎样?对啊,孙悟空见小红把自己的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满意地笑了。他伸手一变,变成一朵大红花奖给小红。孙悟空又来到小刚家(出示投影片)你们觉得怎样?小

刚的房间里乱糟糟,果皮、纸屑满地都是,孙悟空皱起眉头。”

从有趣的故事中,从鲜明的对一比中,学生感到房间的整洁,给人一种舒适感,很自然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情。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告诉大家:“我们这节课,就请小红教大家扫地,好吗?”随即出示课题——学扫地。这样学生对学扫地,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明趣”。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学生,生活经验缺乏,识字少,理解力差,因此教师传授生活与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时,宜采用直观,形象的教法,充分运用图片、实物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学习,明白生活孕育的情,劳动创设的趣。

如《系鞋带》一课,在揭示课题后,教师拿出一只没有系好鞋带的球鞋,让学生看书上的图示说说系鞋带的方法,学生看着书上的图示总能说出一、二、三来,但这只是概念化的,并不能说明他们己经掌握了这一本领。这时,由学生推荐一名会系鞋带的同学上来一边系鞋带,一边把系的步骤说给同学听,其他同学跟着在自己的铅笔上系,哪里不对,相互指正,教师巡回指导,并提示,结不要系得太紧或太松。个别实在不行,再由教师指导直到大家都学会系为止。通过这一关,教师组织学生小组比赛,系得又快又好,老师和小朋友鼓掌表扬,最后小朋友在自己的组里,选出系得最好的同学,让他们拿着自己系好的鞋子上台展示。当学生看到散开的鞋带,通过劳动变成了一只只美丽的小蝴蝶,也不难发现劳动给人带来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

3、重视实践活动性

仅凭课堂的劳动教育毕竟是有限的,学生必需把课堂知识和生活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一)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日本家长就给自己的孩子灌输一种思维:“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全家人出去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小背包。家长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然而,我们的家长,旱上进学校,总一手拎着书包、饭盒,一手还要拉着孩子,可他们却不知道这份呵护,这份爱正在扼杀孩子的劳动能力,造成了孩子这也不会做那也不会做,就连学校里烧好的饭菜自己也不会拿来吃,甚至有的孩子爸、妈来迟一步帮他拿饭盒,还要哭哭啼啼,所以一开始,我就培养学生自己拿饭菜。我利用课余时问对“怎样拿饭菜”展开讨论并进行模拟练习,最后,有做得好的同学进行示范表演,再把它列入“光荣榜”中“我自己做”一栏目中的第一条,谁做到了老师给画一朵红花。放学后并奖上真的一朵。小朋友的上进心是很强的,不到一个星期,小朋友都能做到了。另外利用班队课开展一些有关自我服务能力的活动竟赛,如在《谁的双手勤又巧》的主题班会中,我预先准备了四个大纸盒,里而放有杂乱的书,一只没有系好鞋带的鞋,一件衬衫,一块红领巾,把学生分成四个大组,每组每次抽四人组成小组,分组进行比赛。

第一位整理书本——整理好书本后,把盒子传给第二位。

第二位穿衣服——把纸盒里一件5 颗扣子的衬衫穿好,扣子扣好,传给第三位。第三位系鞋带——把鞋带系好后,交给第四位。

第四位挂红领巾——将纸盒里的红领巾挂在脖子上。

然后,根据时间的长短,质量的高低,由生活委员和学生代表评比并发奖,最后大家齐唱《 人人都有一双手》:

拉拉手、拍拍手,双手是我好朋友

穿衣裤,系鞋带,洗脸、洗脚、洗手帕

自己事自己做,人人都有一双手。

要学生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光靠老师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与家长密切配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印发一些劳动有意义的资料做宣传,收集一些先进国家中同类学生的劳动情况,供家长阅读,然后列出一年级小朋友应该做的事情,如,自己穿衣裤,洗脸等,这样有利于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

对于一些自我服务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不能讥笑讽刺,更不能责骂,否则就会刺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教师应在肯定的基础上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指导学生,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方法,要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二)在家主动做家务。不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在家要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家务劳动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知识、技能,养成生活态度、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一年级的学生因年纪尚小,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作为家庭作业,如:学了《洗杯子》后,可布置学生帮父母洗筷子、洗碗,学了《怎样做值日生》后,可在家扫地、倒垃圾等,然后由父母签名交给老师。适当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三)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学校可组织学生绿化校园,把校园的花木分给学生养护,实行分班栽培,分班管理,把拔草、浇水等简单的劳动任务教给一年级小朋友,这样学生就能积极参与,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年级小朋友就能学会拔草、浇水、捉害虫等简单的养花技能,这样既美化了校园,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另外,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合,建立一个教育基地,学校和社区组织孩子们到敬老院和老人交谈,为老人服务。如,一年级小朋友可替老人扫地、擦玻璃、敲敲背等,或请老人向孩子传授“打草鞋”, “挑围巾”的方法,从中体会到劳动的乐趣激起劳动的欲望,这样主要是让学生从小就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了解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社会财富,同时学习一些劳动知识和技能,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活动,是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因素,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课程,让学生用实际行动高唱一曲“我有双勤劳的手,样样事情都会做”,用他们的双手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课时安排:

上一篇:高考四字成语复习下一篇:高三生物总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