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自身的自控力

2024-09-18

如何培养自身的自控力(精选4篇)

1.如何培养自身的自控力 篇一

20xx年1月31日,我终于收到了 @付小平V 老师的新书《培养儿童自控力》,这本书我几天前已经在儿童文学讲堂群听到付小平老师亲自分享的部分内容,一直希望能看到。因为我看过付小平老师的前三本书,很想看看他的第四本书。我早就知道付老师已经让出版社把书赠送我阅读了,我就等着一睹为快。其实这本书早在1月24日就由出版社直接快递到了我原来服务的单位,可是我已经不在那儿上班。从我家到原来单位,实在有点远,我就委托我原来的同事帮我快递到我家。快递送到我家小区的物业办公室后,又没有及时给我打电话,又放了两天,快递小哥发现我的这本书还没取走,才打电话通知我去拿。这本书几经周折,终于辗转到了我手中。

我拆开层层包裹的图书,看到图书封面上付老师家两个孩子和谐温馨的画面,非常感动。付老师真是一个有心的好爸爸,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教育孩子方面颇有建树,令我佩服。

我看到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新书,总是想一睹为快,我马上就丢开了手头别的书,开始认真阅读付老师的这本新书来。

我之前也看到过这本书的介绍,我想“培养儿童自控力”这个内容,如果是我来写,可以写一篇文章或一个专题,但是要写一本书出来,确实有点难度。可是我看完目录后,才发现付老师真是厉害。对于“培养儿童自控力”这个主题,付小平老师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方面对“自控力”进行科学的探讨和分析,从让孩子管好自己的情绪和让孩子管好自己的行为进行阐述,从而总结出让孩子实现自我管理的八件事,还有父母做好十件事,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实现自我控制。因此我非常佩服付老师。

我花了一个星期时间,到2月7日,认真看完了整本书,感受颇多。我大学读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学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我一直对心理学有兴趣,读过两年的心理学研究生,书中说的很多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我是有些了解的。我读完这本书后,发现付老师的阅读范围比我更广泛,他引用的一些心理学书籍的内容我大都没有读过,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收获良多。()我都想按图索骥,去找来他引用的那些书来好好读一读。

我读完前面三个篇章的内容,就能感觉到付老师在培养儿童自控力方面的研究是非常认真和深入的,他不仅仅是阅读和参考了很多心理学书籍的理论知识,还有很多实践的经验总结,提出了自己的很多独到见解。其实光是从他在解释部分列出的那些参考书籍的名字和著作者,我就觉得他已经很了不起了。他这种做法就说明他不愧是一个受过严格研究训练的博士,引用他人著述和研究的内容都有严格的说明和解释,这让我非常敬佩。付老师在这三个篇章的内容中阐述了很多心理学方面的观点和研究结论,解决了培养儿童自控力的很多理论问题,也就是给家长讲述了培养自控力的心理机制,普及了很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付老师还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让孩子实现自我管理的八件事,还有父母做好十件事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实现自我控制两个篇章的内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孩子自控力的发展,考验的是家长的教育智慧。要让孩子管好自己,真正实现自我管理,其前提就是家长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帮助孩子由外部控制内化为自我控制。付老师总结的这十八条经验,都是非常难得的。我看了,都非常欣赏。如果一个家长能仔细领会并执行其中的经验和方法,那么他的孩子一定会成长为一个自控力很强而且能善于自我管理的人。

我自认为自己学过教育和心理学,从事教育杂志编辑和儿童图书编辑十多年,也做了十多年的母亲,对家庭教育也有些思考和研究,但是看了付小平老师的四本书之后,对付老师真是非常的佩服。我一直认为读书如读人,我想起了我前两年认识付老师的一些过程,为他在家庭教育研究方面所做的一些事情,深为感佩。

20xx年,因为我正在主持编辑一个幼教杂志——《虹猫蓝兔开心智趣园》的亲子读本副刊,就在微博上注册了账号,关注了很多育儿方面的微博,我几乎每天都会浏览这些育儿微博的内容,同时阅读了很多有价值的育儿文章,当然也通过微博找到了很多作者。我也就在微博上认识了@付小平V 老师,一开始他的粉丝量并不多,好像和我差不多,也就几千人。我发现他上微博的时间并不多,但是他写作非常勤奋,发表的文章非常多,而且非常切合当前的实际。对于一些教育方面的新闻,付老师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感觉付老师在育儿方面不但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他在实践中也能运用理论来解决问题。我就是要找这样的作者来写稿。我找作者,虽然只是写篇短文章,但是我也很慎重和认真。我一般会事先关注并浏览这个作者的几乎所有微博内容,大概了解博主的一些育儿观点,觉得他的教育观点和理念还比较有特点和个性,才会向他约稿。虽然我们的杂志当时并没多大影响,在全国的发行量还很少,但是我还是试着和付老师私信联系,请他为我们杂志写一篇刊首文章,付老师很爽快地答应了。

20xx年9月底,我在微博上了解到付老师正好来长沙出差,我立刻联系他,希望能见见他,并且和他聊聊杂志的事情。其实编辑约作者写稿,完全可以不用见作者,在各种聊天工具中可以说得非常清楚,只是作者本人已经来了长沙,我还是想去看看,并亲自聊聊。我在下班后找到了付老师下榻的宾馆,他人还没到,我就先在宾馆等候了。我见到了付老师,还有他的夫人和女儿。我和付老师聊了大约一个小时,感觉很不错。

我当时还送给付老师两本新出的《虹猫蓝兔开心智趣园》杂志,正刊正好可以给他女儿读,他女儿当即就拿着杂志在一旁静静地看起来。我就觉得付老师这个孩子家教非常好,而且很爱读书。付老师的夫人也是一个温文尔雅的母亲,我和付老师聊天的时候,就带着孩子到一旁看书去了。我在想付老师的家庭应该也是非常和谐有爱的,在这种家庭中走出来的孩子,也应该是一个有教养有爱心的孩子。

我知道付老师是一个博士,理论功底深厚,而且语言组织能力非常好,写篇短文确实没问题。果然,付老师回去后没多久,就给我传来一篇文章《让孩子独立,从培养自尊心开始》,因为培养孩子独立性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付老师从一个培养自尊心的角度出发,进行阐述,简单而精炼。我只是稍微修改后就发了刊首语。后来我看到付老师出版了《把孩子温柔地推开》一书,才知道付老师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有很多研究和经验。我想,早知道,当时我应该让付老师写一个专题才过瘾啊!

后来,我一直关注付老师的微博和博客,经常看到他的著述情况,偶尔和他联系,还请他写过杂志的专家寄语,我还看到过付老师女儿的照片,并刊登在杂志的“童星梦工厂”栏目。我还收到过付老师赠阅的著作,并为他的图书写过推荐语。有一天,付老师还在微博私信中不好意思地告诉我,他的小儿子出生了。他拥有了一对可爱的儿女,真是太幸福了!现在,我看到他的这本新书——《培养儿童自控力》上一对儿女相亲相爱的照片,真心为他到高兴。我从付老师的文章和著作中读到他个人对家庭教育研究严谨和学识,也在与付老师的交流中了解到他的个性和热情。

我做编辑十多年来,一直认为编辑和作者其实就是一种惺惺相惜的朋友关系,更是一种亦师亦友的合作关系,编辑认同和看重的是作者的文章和思想,作者也能从编辑的认同中找到自我的价值。作者的文章和书籍在编辑的整理和修改下发表和出版,并得到读者的认同,作者的价值和编辑的价值都能得到很好的体现。我只是发表了付老师很少的一点文字,却得到了他的很多思想,我感觉从付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受益良多。在这一点上,我对付老师是充满感激之情的。

付小平老师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就出版了《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把孩子温柔地推开》《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和《培养儿童自控力》四本著作,我想,这应该是他多年研究家庭教育、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成果,加上他自身受过博士的研究训练,研读过很多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籍,出版这样的著作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知道付老师还专门成立了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公司,开通了“男孩部落”公众微信,相信付老师在家庭教育方面会发挥更多影响和作用。

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读后感剥开教育的责任读后感名师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2.如何培养自身的自控力 篇二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自控力培养

一、引言

近年来, 政府对职业教育越发重视, 进一步推动中职和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建设。受到政策的影响, 中职教师开始探究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素质之间的差距, 并逐步认识到中职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 极大的阻碍了中职教学的发展, 也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基于此, 本文在此针对中职德育教育中的自控力培养进行探究, 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

二、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

根据实践调查的结果显示, 中职学生自控力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环境与氛围的负面影响。一方面, 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的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某种意义而言, 中职学生大多是在初中文化成绩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叛逆情绪较为明显的学生。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中职学生长期接触的学生群体存在一种相对消极的情绪或氛围, 进而对学生的自控力产生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 相对于全日制普通高中, 中职院校的管理相对灵活。这就导致中职学生相对自由, 而受到负面氛围以及学生青春期叛逆情绪的影响, 学生更容易失去自控力, 更容易受到负面行为和意识的影响。

结合两方面的原因, 教师发现中职学生自控力较差的关键原因在于其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也没有远大的理想支撑其行为和意识, 导致其容易被误导, 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因此, 在中职德育教育中, 教师应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要让中职学生拥有长远的目标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进而从内在因素方面克服负面意识和负面氛围的侵蚀。

在中职德育教育中, 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领悟什么是高大长远的人生价值观, 并通过案例分享, 可以给学生讲述伟大领袖、优秀企业家等知名人物的贡献并分析其人生价值观。基于此, 学生才能在脑海中产生优秀的意识, 才能受到正面意识的正向引导。

在这种背景下, 中职学生才会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意识是毫无意义的, 将会逐步了解到自己曾经任性的行为, 不但对自己没有益处, 同时会对同学、家长和他人造成不利的影响。随着正向的人生价值观的树立, 中职学生将会产生一定的责任意识, 在思考、做事之前将会考虑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进而在行事之前认真考究行为的意义, 以此避免中职学生因为冲动而鲁莽行事, 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自控力。

三、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与此同时, 教师了解到中职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主要体现在做事任性、行为浪费、自私与占有欲强等多个方面。究其本质而言, 这些表现都是中职学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的有力体现。

在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背景下, 当代中职学生多数是家中的独子, 其家庭条件也相对较好。在这种背景下, 中职学生受到家长的溺爱。长期以来, 家长都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 不愿意让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苦难。在这种背景下, 多数中职学生养成了颐指气使、行为浪费的坏习惯, 部分学生还会在家中对父母大吼大叫, 会不顾后果的行事和消费。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 中职学生养成了自私自利、行事不顾后果的习惯, 这是造成学生自控力较差的主要原因。从整体上说, 这是中职学生缺乏苦难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的体现, 也促使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养成艰苦奋斗精神。

首先, 教师可以在德育教育中宣讲什么是艰苦奋斗精神。在教学前,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查阅马克思的资料, 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充分了解马克思为共产主义发展所经历的困难, 使学生认识到正因为拥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下来, 使无产阶级革命得到支撑。教师以著名的革命志士为案例, 让学生逐步领悟艰苦奋斗精神, 并让学生了解到拥有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

其次, 教师可以挑选学生作为正面的榜样。例如, 教师可以选择家里条件较差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作为榜样。教师可以给予其一定的奖励, 同时对其事迹进行认可和赞扬。教师从学生群体中选择榜样, 能够让中职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艰苦奋斗精神存在于自己的周围, 引导学生去模仿, 进而逐步养成艰苦奋斗精神。

随着艰苦奋斗精神的形成, 中职学生才能改变当前奢侈、浮华的生活作风, 才能以平常心面对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 进而在消费、学习和生活方面努力的控制自己, 逐步养成谋定而后动的行为习惯。

四、加强法制和生命教育

此外, 中职院校中经常发生打架斗殴等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的自控能力不足。部分学生受到青春期性格的影响, 在受到挑衅或委屈时容易变得冲动, 进而在没有详细思考的前提下做出鲁莽的行为。其中, 多数中职学生的法制和生命意识较弱, 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严重后果, 更没有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在这种相对无知的情况下, 中职学生容易失去自控力, 最终做出伤人伤己的行为。

因此, 教师要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控力也应该加强法制和生命教育。换言之, 教师需要让中职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脆弱, 同时意识到自身享有的权力和义务, 进而在行事前受到明确的约束, 避免学生在“无知”的状态下做出伤人伤己的行为。

除此之外, 教师需要在德育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 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认识生命的可贵, 同时树立学生生命意识, 使中职学生尊重生命, 进而使其产生自控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 培养中职学生自控力是推动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促使教师重视这项工作。众多教师应该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和研究, 要进一步把握中职学生的特点, 通过实践不断提炼, 以此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 使中职学生的自控力得到培养, 促进其健康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梅华.中学生学习自控力及其培养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09

3.幼儿自控力的培养方法分析 篇三

关键词:幼儿自控力;影响因素;培养方法

在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与全面素质教育呼声不断增高的今天,幼儿自控力的培养与创新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培养同等重要。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充分挖掘与发挥,而自控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与发展。所以,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培养与提高幼儿的自控力非常重要。

一、幼儿自控力的影响因素

影响幼儿自控力发展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生理系统发展、认知能力发展和情感情绪的发展。生理系统的发展影响着神经系统的发育程度,由于幼儿大脑皮质会抑制机能的发育程度,所以幼儿自控力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认知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发展会让幼儿产生维护秩序意识,学会换位思考和对自我行为的调节与控制。幼儿情感情绪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快乐悲伤、同情内疚上,幼儿能够感受他人的情感,在感受过程中会产生自控力,出于内疚使得幼儿自我调节中的内在控制成为一种必然的需要。影响幼儿自控力发展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言语指导、惩罚与表扬、父母教育和一些其他因素。

二、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方法

1.在游戏教学中培养幼儿自控力

游戏教学在幼儿教学中的引入不仅符合幼儿身体发展特点和活泼好动的心理取向,而且有利于幼儿智力开发,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游戏教学中对幼儿的自控力进行培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首先,教师应意识到幼儿自控力培养的重要性,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游戏素材,精心设计游戏活动。在幼儿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对幼儿的行为加以引导和控制,对调皮、不听教师指导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批评教育。

其次,重视幼儿家庭教育,多与幼儿家长沟通交流,以便在了解幼儿兴趣喜好的同时,发挥家长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关注幼儿的成长与心理发展,帮助幼儿在生活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了家长的合作,再配合有效的游戏教学方法,相信幼儿的自控力可以得到良好的培养。教师根据不同幼儿的喜好设计多种不同形式的游戏活动,如益智游戏、创意游戏、建构游戏等,在游戏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求幼儿小心使用游戏器材,并将用完的器材整理好放回原来的位置。经过长期的引导与教育,幼儿自控力逐渐得到提升。

最后,在加强家庭与幼儿园合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教育加深幼儿对自控力的理解,帮助幼儿掌握更多的自控力知识;通过实际操作与积极参与,让幼儿亲身感受并获得自控力的行为方式;采取有效强化措施巩固幼儿的自控力行为。

2.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自控力

在体育活动中对幼儿自控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其一,拓宽幼儿自控力培养途径,丰富幼儿自控力培养方法。幼儿期是自控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自控力培养的最佳时期。有关研究发现,中班幼儿已初步形成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而小班幼儿还需要教师加强言语指导。幼儿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培养幼儿自控力的重要性,并能够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身心发展特点,不断探索更为丰富有效的自控力培养方法,不断拓宽幼儿自控力培养途径。根据体育活动给予的启示,挖掘与利用各种教育活动潜在的自控力培养契机,同时将幼儿自控力培养与幼儿日常生活相融合,帮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自我控制的好习惯。

其二,将自我控制培养活动融入体育活动中。研究发现,体育活动对于幼儿自控力的培养具有非常明显的积极作用。因为体育活动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规则性,利用并加强体育活动的规则性来培养幼儿的自控力必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应该在开展体育活动的同时,将有利于自控力培养的活动融入其中,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让幼儿在潜意识里形成这种自觉遵守规则的心理暗示。

其三,根据性别差异,有区别对待。有关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幼儿自控力在性别上存在一定差异,对于体育活动而言,男幼儿自控力的培养效果要优于女幼儿自控力的培养。这主要是因为与女孩相比,男孩更喜欢参与动作类和冒险类的活动,所以教师在安排体育活动时应对男女幼儿的心理特征进行准确了解与把握,采取不同活动方式对不同性别幼儿自控力实施有区别的培养,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控力训练。对于男孩,可以选择动作较多、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等;对于女孩,可以辅以趣味性谈话、情境式游戏扮演等活动。

总之,在今天的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幼儿自控力的培养,采取各种培养方法在体育活动、游戏活动等教育活动中不断加强幼儿的自我控制力,以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帮助幼儿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苗苗.运用体育活动培养小班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实验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

4.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控能力 篇四

为达到以上教书育人的目的,我以加强个人发展为前提,并在学校发展作保障的氛围中,开展了我们班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课内、课外,我不仅注意学生自然性的一面,而且更重视社会性的一面,即后天环境的因素、教育作用以及主体行为的共同参与。

自控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在教师、家长、社会的配合引导下,让学生知道自己行为的“可”与“否”、“是”与“非”,认识意志品质对人的重要性,自觉地抵制各种诱惑,克服各种困难,并且能从儿时、小事坚持做起。下面仅就培养小学生的行为自控能力介绍一些案例。

案例一:同电视的吸引力“抗争”。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自控能力活动开展后,班上不少学生首先提出的“自设目标”就是解决看电视搁不下的问题。

电视对孩子们的吸引力确实很大,尤其是动画片鲜艳的颜色、生动的画面、滑稽的造型更让许多孩子百看不厌。但凡事有个度,经常看,看得久,不但影响视力,造成疲劳,还直接影响睡眠和第二天听课的情绪和精神。这些,不少孩子都深有感受。经过调查,有些是家长的自控能力差影响了孩子,有些是家庭周边环境不良致使。我们就开家长会,并个别走访,在家、在校,反复给孩子们讲看电视的利弊,引导孩子不在电视机前沉溺的时间过长,不少家长还主动配合学校在孩子做作业和上床初的时间段关闭电视。周边环境虽不易改变,但孩子们静下心后也“听而不闻”了。经过一段时间,在不少孩子身上就看出成效,他们基本上都能“10点睡觉”“白天听课不再打瞌睡,很有精神”。

但我们也不主张一概拒绝孩子们看电视、电影。有教育意义的片子,甚至一些好的娱乐片,就请家长在不影响孩子睡眠的前提下(多选择双休日、长假日),和孩子一起看,一起讨论、交流,引导他们分清是非、善恶、美丑。在学校,有时也组织看电影,并利用班队活动,进行讨论。这样,孩子们在看电影、电视中不知不觉就开阔了视野,受到了启迪,学到了知识。

电视的吸引力确实很强大,要由被动的“抗争”到主动的“养成自觉的良好习惯”不容易,这中间有反复。有反复不可怕,我们还是不断和家长沟通,达到共识,然后再启迪孩子,要求孩子,使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矫正。这样,一旦自我意识成熟,内省化为行为、习惯,就会终身受益了。

案例二:课堂上努力不做小动作。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是小学生的通病,通过“自主发展”活动,孩子们都认识到这样做的危害。可是改正起来也并不容易。小芳说:“今天下午第二节自习课时,我把计划给忘了(指约束自己上课或自习不讲话),不但说了话,而且和方某玩。整节课只写了一点作业。”小叶说:“今天上课的时候,我的坏毛病又犯了。上课时不但在不该画画时又画画,还和同学纸上聊天。今天做得很不好,应当反省。”东东认识更明确。她说:“这段时间,我察觉到自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是玩东西,就是在看与老师讲课无关的课文,或者觉得很累,趴在桌子上。有时还会跟周围的同学讲话。老师讲的我听得很少。离考试的时间不多了,我必须调整好自己,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

上课或自习不注意听讲,不按班级安排活动,有偶然犯的,也有经常犯的;有情节轻的,有情节重的。但究其产生有主观也有客观原因。有的是睡眠不足引起的,有的是多年的不良习惯作怪,有的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还有个别孩子有多动症或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不够吸引等。无论由于什么原因,都应该查清楚,逐步努力解决。因为能不能集中注意力做某一件事,看似小事,实际上它是一个人通往成功的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素质,因此,对这一方面能力的培养很重要。此外,我们还要因人、因事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

在学生一天天变化的同时,教师也更要严格要求自己,起到“身教”“言教”的作用。备课我们更认真了,力求不让我们的课教得无精打采而使学生提不起兴趣。因为学习是内在动力、责任感、认知结构、情绪等的综合体。人,尤其小学生在心情最快乐的时候理解力、接受力是最强的。学期结束,我们惊喜地看到,经过几个月坚持不懈的努力,许多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被激发起来了,他们学习成绩上去了,随着厌学而产生的一些不专心动作也改正得很不错,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案例三: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小莉读小学三年一直任班长。二年级下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后,她在记录本中写道:这一周我的目标是“能觉察自己在学习、行为过程中的长短,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行为和努力方向。”她写了好几件事,一件是吃零食的事。她很爱吃零食,过去,经常在校门口买冷、热小食品吃。学期初她出了水痘,又得过感冒,以此为训,我和家长配合,经常提醒她记住“病从口入”这句话。这以后,她就特别注意约束自己不买零食吃。她写道:“今天我使劲记住健康第一,不能在校门口买东西吃。结果我做得还不错。”她确实使上了劲,有好几天都忍住没乱买东西。又过了几天,她这样写道:“下午放学,我觉得全身很热,口很渴,于是就买了一支冰冻的雪碧喝。当我喝到一半时,想起妈妈和老师的话,我马上把剩下的一半倒掉了。”知道这件事后,我和家长都肯定了她,她初步尝到了完成“自定行”目标的快乐,从此,她的笔下出现了一件件更为生动深刻的自我教育事例。

上一篇:关于土地转让的协议书下一篇:关于平安夜的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