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2024-07-06

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初探(共9篇)(共9篇)

1.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篇一

信息化时代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初探

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成培平

211100 Email:cpphappy1981@sina.com

摘要:当今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正在蓬勃发展,本文就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谈了自己的看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探索了一种适合学生发展的新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并且以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施为例,简单地阐述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构思.关键词:生物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 , 信息化教学设计

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就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而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与蓬勃发展,正猛烈地冲击着高中各学科尤其是高中生物学的教学。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而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使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得以实现,学生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人们向往已久的个别化教学成为可能。在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的整合,将会发展出一种有可能适应新世纪教育需求的全新教学模式。因此,需要加强对信息化时代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科学研究,探索出适应学生身心特征与时代特征的教学模式。

目前常用的教学模式: 目前大多数学科教学的所有教学活动都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教材或简单的演示课件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和现实完全隔离。按照教材的安排和课时的要求来设计所有教学活动,如果内容少就多安排些讨论,内容多就采用“满堂灌”的形式。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有时也采用一定的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但这些教学软件都是在上述思想下编制出来的,因此目前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技术仅仅是作为演示工具,即教师使用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有时也利用PowerPoint,Authorware或其它多媒体制作工具,综合利用各种教学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来说明讲解生物的结构或生理过程,形象地演示其中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生理过程等。当前的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把难以解释的问题,现象通过多媒体这种辅助手段让学生一目了然,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潜能的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但多媒体技术只是在课堂上用来展示生物学现象,缺乏其真实性,使人难以信服,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忽略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容易造成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不足。当然,我们这里指的多媒体技术作为演示工具并不是装样子的那一种。如果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达不到投影,幻灯,录像的教学效果,或者只是简单的代替了投影,幻灯,录像等媒体,成为教学的一种装饰或点缀,使用就毫无意义。因此,上述所说的教学活动对多媒体技术的依赖程度较小,只是必要时偶尔用一用。学生也只有听,看,没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因此,学生仍是被动地学习过程。

总体而言,现阶段的整个教学都在以“知识”为中心的指导下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组织都和传统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区别,整个教学过程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仍然是被动的反应者,知识被灌输的对象。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只是在帮助教师减轻教学工作量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而对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发展,与传统方式相比,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生物学教学新模式的初探: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学校里,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整个活动,才能培养他们具备较好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以适应21世纪新时代的要求。Internet未来教育就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可以自主地学习,探究式的学习。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提出了“包件”的概念,这个概念是来自“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师培训项目,被培训的教师通过学习,学会设计一套单元教学计划,包括:单元教学计划,学生作品范例,教师支持材料,学生作品评价量规等,构成一个可以带回学校进行课堂教学的产品的“包件”,此时教师被培训的重点已经从设计,开发课件转移到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我们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根据Internet未来教育,将多

媒体网络技术手段与传统的生物学教学的精华相结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初步探索了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生物学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观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教师极大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为中心,整个教学对资源是开放的,学生在学习高中生物知识时可以获得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可以说是浩如烟海,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广袤的信息海洋中快速,准确的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迅速的判断资源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取舍,合理的将资源重新组合为己所用。用多媒体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极大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只是学习课本上的内容,而是能开阔思路,看到百家思想。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尝试:

我根据上述这种教学模式设计了单元计划《人与生物圈》,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下面简单地阐述这种实践程序:在这个单元计划中,要求学生利用自己高中所学知识,去解释身边的生物学现象,以达到复习高中生物知识的目的。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课题任务,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或将研究成果用网站的形式在网上发布,与感兴趣的“同行”交流。

课题目标与成果: 1。学生会利用因特网和图书资料寻找有关的信息资料,培养自己信息综合归纳能力。2。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能认识和运用科学方法,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学生能创造性地对与自己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现象用所学知识解释分析,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4。学生会利用PowerPoint,FrontPage制作演示文稿,网站等展示课题研究的成果,并且会将研究成果在网上发布。

大约需要的时间:5课时 学生完成课题必备的技能: 1。熟悉计算机的操作与使用,了解PowerPoint,Word和FrontPage的使用。2。学生需具有能在Internet上和图书馆查找资料的能力。3。学生需要具备资料收集,分析,综合,组织等能力。4。学生具有论文撰写的初步知识。给学生准备的学习资源和材料: 硬件: 学生计算机房多台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与因特网的连接

软件: Word文字处理软件,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FrontPage 网页制作软件及因特网浏览器 材料: 生物教材 因特网上的资源 图书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一课时)分组讨论,三四个同学为一组,讨论有关生物圈,生物圈Ⅱ号模拟实验,生物圈的稳态,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要求每组分别能找出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最少两个,并构思解释这些分析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即确定出本组这次活动具体研究的方向和小课题。在这一阶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并且能够让他们把高中的生物学知识综合起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第二阶段:(一课时)搜集素材(教科书上所介绍的应用例子,自己掌握的知识,上网查找网站资料等), 对上述素材进行整理归类。这一阶段主要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实现对事物的多层面了解。第三阶段:(一课时)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生作品范例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或学生设计制作自己的Web网站,简洁科学地阐述研究过程及成果。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创造性地制作自己的作品。第四阶段:(一课时)共享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及学生网站,组织学生互相交流,相互进行评价,修改。评价的依据是教师给出的评价量规,教师将给出两个评价量规:对学生多媒体演示文稿的评价量规,对学生网站的评价量规。互评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地进行补充。在这个阶段,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各取所长,互相补充知识,完成对高中部分知识的复习。

第五阶段:(一课时)组织学生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小结整个活动过程以来的经验,教训)便于进一步的完善。区别教学: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把他们和成绩好的学生分配为一组,即培养合作精神,尽量让他们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对高智力学生:应让他们在活动中充分表现,尽量独挑大梁。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去研究一些小发明小创造。

以上就是一个单元计划的设计过程,可以称之为信息化教学设计,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往往会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如有一组同学,在本次活动中表现得非常出色,他们列举了春季水体的“水华”现象,区化工厂车间的尾气排放,秦淮河河水污染,近年来农村地区麻雀及灰喜鹊数量减少等现象,他们通过网上查寻和搜集相关的资料或报道,并认真地分析讨论,用PowerPoint形式展示了本组的研究成果,通过网上下载的相关资料来进一步说明和解释他们所列举的有关问题,这一组同学的研究成果一致得到了好评,内容充实,引用的理论准确,科学。在这种新型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学生互评”中,同学之间通过相互观看其他组的作品,学到的不是一个知识点,而是多个知识的交织,即生物学中的各个方面的问题都涉及到了,并且学生通过观看印象非常深刻。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本班一部分对生物课毫无兴趣的学生,在这次活动中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从网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把身边的某些生物学现象,用高中的生物学知识解释得非常透彻,不但从中掌握了知识,而且开始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逐渐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自主地投入到生物课的学习中去,生物成绩提高得非常快。

总之,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是学习者个体主动的行为,教学不是从外部填入新知识,而是学习者把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是知识的处理和转化。如果有意识的将这些理论用于生物课堂教学,借助于信息技术,必将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独立进行生物学探索的能力。参考文献: [1] 刘德亮 《黎加厚博士谈教育信息化》 《中国电化教育》2002。1 [2] 谢亚清 《多媒体与教学》 《陕西教育》 2002。3 [3] 马宁,余胜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 《中国电化教育》2002。1

2.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篇二

国内“互联网+”理念最早由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2012年11月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提出。2015 年3 月, 全国“两会”上, 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提案, 对经济社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建议。马化腾认为需要持续以“互联网+”为驱动, 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惠及社会民生, 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 “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 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通俗来说, “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 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 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 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 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这相当于给传统行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助飞传统行业。例如互联网金融, 金融产业与互联网结合, 诞生了普通用户触手可及的理财投资产品, 如余额宝、理财通以及p2p投融资产品等;另如互联网医疗, 传统的医疗机构接入互联网平台, 使在线医疗服务成为可能, 这是比较典型的互联网+案例。

互联网现已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密不可分, 许多行业诸如工业、金融、商贸、交通、通信、旅游、教育、医疗均已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互联网+”的融合发展, 并产生了一些新兴行业。这就是“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互联网+教育”成为教育发展新趋向, 突破了一所学校、一位教师、一间教室的传统教育模式。接入互联网平台的教育面向中小学、大学、职业教育、IT培训等多层次人群开放课程, 学习者可以足不出户获取教育资源, 互联网+教育将会使未来的教与学活动围绕互联网进行, 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 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 线下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

二、“互联网+中职英语教与学”的思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表示, 中国教育正在迈向4.0 时代。4.0 时代的教育即“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不会取代传统教育, 而是以互联网为平台让传统教育焕发新的活力。

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是服务型教育, 职业教育的服务性尤其突出, 如何服务好学生, 使他们在接受职业教育后能拥有一技之长, 成为服务社会建设的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英语教学技能化是中职英语教师应予以研究的课题, 教师应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 让学生愿学、想学、爱学英语。作为中职英语教师, 笔者有幸经历了电教技术、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过程, 在国内较早将网络技术整合到英语课程教学教研实践中, 且率先在初中学生中创设教学博客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

“互联网+”有六大特征, 一是跨界融合, “+”是跨界, 是变革, 也是开放, 是重塑融合;二是创新驱动, 创新驱动是互联网的特质, 用互联网思维求变、自我革命, 更能发挥创新的力量;三是重塑结构, 信息革命与全球化的时代, 互联网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地缘结构与文化结构;四是尊重人性, 互联网的强大力量来源于对人性的最大限度的尊重、对人体验的敬畏、对人的创造性发挥的重视;五是开放生态, 提及“互联网+”, 生态非常重要, 生态本身就应该是开放的;六是连接一切, 连接是有层次的, 也是有差异的, 连接的价值相差很大, 但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目标所在。

三、“互联网+中职英语教学”的实施

(一) 互联网平台的选择

考虑到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 笔者试以微课网平台融合中职英语课程内容进行教学互动,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活跃课堂教学,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微课网 (www.vko.cn) 由北京微课创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建, 是国内首家中学生ESNS学习社交网络, 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中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微课网围绕中考、高考提供初高中各学科的在线教育微课程视频, 允许学习者组成圈子互动答疑、测试并分享学习动态。微课网秉持分享学习理念, 采用国际领先的视频流媒体技术为学习者呈现全高清视频视听体验, 通过ESNS系统精确整合微课、检测、疑难问答等多个学习环节, 提供全国顶级名师的个性化高效指导, 以期帮助学习者实现高效学习。

如何创建“高效学习、快乐分享”的课堂学习气氛,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是笔者探索“互联网+中职英语教学”的直接动力, 依据中职学校英语课程及学生特点, 笔者选择相对成熟的微课网作为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辅助教学平台, 并通过www.wkclm.com掌握职业院校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利于教学实践的顺利开展。

(二) 试验班级的基本情况

实验班为2014 级会计班, 共有60 人, 均已完成初中阶段学习, 英语基础较弱, 因学习存在困难而有厌学情绪, 大多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足;试验班学生对网络存在不同程度的迷恋, 95%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 超过95%的学生家中拥有电脑和网络, 具备实施“互联网+中职英语教学”的条件。

(三) 具体案例及实施步骤

以“健康饮食”话题为教学案例, 以Healthy Eating为主题, 依托互联网和微课网平台资源,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进行“互联网+中职英语教学”教学实践。 笔者将此次教学活动内容制作成微型网页 (Mini-Webquest) 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师生建立一个微信群并由班长管理, 将微课网推介给学生, 课前让学生在微课网上了解Healthy Eating的相关内容, 通过邮件或微信转发给教师, 教师完成初步的信息收集。教师在制作Healthy Eating的微型网页之前, 从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收集到的反馈信息以及学情等方面认真分析, 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 将学习任务分四个层次, 精心设计“阶梯式”任务, 任务需具有层次性和综合性, 也要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示例如下。

No.1: Finish reading "Healthy Eating". Try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diet and the Western diet.

No.2: After finishing reading, you must try to know something that is related with healthy foods.

No.3: Try to find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is subject from the Internet which the teacher provides you.

No.4: Try to make a healthy diet that fits you according to what you learn from the passages and Internet.

在创设情境、明确目标方面, 笔者以肥胖、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对人类构成的健康威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明确教学目标。示例如下。

Although people hav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foods to eat, their health is injured by degrees.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getting fatter and fatter. Many of them have weight problems. A group of people constantly suffer from some diseases which are hard to cure or cureless. We can say, in some degree, these are caused by unhealthy diet or abnormal bad living habits. A healthy balance of foods provides the energy and nourishment you need to survive and to enjoy life. Eating too little can soon lead to illness, but eating too much or the wrong balance of foods can lead to problems too. So what should we do? We are young. We must keep healthy. Now let's have a discussion about healthy diet.

此外, 教师需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 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考虑到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 可提供中文、英文版本的网络学习资源以更有针对性, 提高学习效率。可选用的学习资源网址如下所示。

Mini-Webquest

http://www.vko.cn

http://www.wenkang.cn/yspd/

http://www.ezhealthydiet.com/

http://healthydietfaq.com/

引入互联网平台的中职英语教学的核心是活动过程, 教师组织学生根据任务要求挑选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小组研讨、解决问题并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围绕任务进行阅读与思考,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活动设置示例如下。

Review some words about food, fruit and drink we learned before. Then read the passages.

Discuss "What makes a balanced diet?"

Try to read some passages or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and make a healthy diet that fits you. Then communicate with your partners.

在学生完成活动任务后,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感想、展示成果, 根据课前制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对探索过程中产生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 达成共识, 并应用于实践, 指导日常的饮食生活。结论示例如下。

A healthy balance of foods provides the energy and nourishment we need to survive and to enjoy life. We can't be choosy about food. It's bad for our health.

学生作品示例如下。

Junk food: fried chicken, chocolates, ice-cream, sugar, chips, …

Healthy food: fruits, vegetables, fish, meat, noodles, dumplings, …

Healthy diet I

·breads, cereals, potatoes, rice and pasta;

·fruit and vegetables;·milk, cheese and yogurt;

·milk, cheese and yogurt;

·meat, fish, poultry, eggs, peas;

·beans and nuts.

Healthy diet II

One of the best things you can do to improve your health is to eat more fruit and vegetables.

Fruit and Vegetables are packed full of goodness: (1) high in fibre; (2) rich in Vitamins A, C and E; (3) rich in folic acid (B vitamin) ; (4) low in calories; (5) virtually fat-free.

Eating more helps you be a healthy weight and may help protect against heart disease and some cancers.

Try to eat 4 or more portions of Fruit and Vegetables each day.

Healthy diet III

Firstly, try to buy less foods from the top shelf of the Food Pyramid - cakes, biscuits, chocolates, crisps and other high fat snack foods. Choose low fat foods such as fruit, low fat yogurt or popcorn for snacks. Secondly regularly buy a spread or margarine made from pure vegetable oil such as sunflower or olive oil, this means you will eat less saturated fat. All types of oils are a very concentrated source of fat. Thirdly buy more low fat dairy produce such as low fat milks, cheeses. Fourthly always put fish on your weekly shopping list. Fifthly chicken and turkey are low fat choices as long as the skin is not deep-fat fried.

在评价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时教师要统计学生的互动记录并纳入考核, 考核要有一定的约束效果。

(四) 效果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试验班的学生给予了积极配合, 表现出极高的学习兴趣, 完成了教学的各环节互动活动。

中职英语教学引入互联网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 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提升了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技能, 拓宽了学生英语学习视野。因可自由选取英语学习资源,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 学习效率与学习成绩也随之有所提升。

中职学生对新事物、新技术、新方法的敏感度和接受度较高, 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和技能水平。就学业成绩来看, 试验班的平均成绩与之前比较提高了18分, 其中显著提高的学生比率达到50%, 特别是原本英语基础薄弱、兴趣和成绩双低的学生, 进步明显, 笔者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统计结果, 如下图所示。

3.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篇三

关键词:信息化;人-物信息交流;交通信息的整合;可视化设计

“信息化”是20世纪末期以来,中文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概念之一。信息化的概念起先由日本学者Tadao Umesao在发表的学术论文中提出,阐明信息化需要借助计算机与网络系统实现资源的交流和共享。之后,我国公布的《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在明确了我国信息化概念界定的同时,确定了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以及信息技术的开发对人类学习、生活、工作、娱乐等行为的效率的提高作用。而公交车站是现代城市普通公众的生活的重要构成,也是城市信息的展示点,包括经济广告宣传、车次数据、城市交通线路、候车时间以及区位提示,同时服务于乘车大众以及经过公交车站的人员。

1 人-物信息交流

信息的传达与自身的标志功能需要依附于公交车站的空间布局、信息平台的可达性和运行能力以及反馈信息的实时监测反馈。

1.1 信息查询系统与空间布局

信息查询系统在现代城市中需要具备较快的计算速度以及系统承载能力和完备的数据库。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查询系统的平台方位,乘客路径的关系,同时要以创新的角度去推敲查询系统本身的产品设计是否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是否能够在最短时间完成一定客流量的查询需求。而这种产品设计原则要求在公交车站设计中将形的构成及形的主体印象融合于整体的设计中。在室外的自助服务产品设计中,公交车站本身的空间特点和构件类型决定了查询平台的设置高度、设计角度、造型比例的设定和材质的选择。德国的METARAUM设计公司在Pforzheim中央公交车站的城市基础建设项目中,运用了LED灯照明的布局设计,通过屋顶上设置的照明单元指示出不同站台的位置,形成公视觉信息的查询意识,做到空间效果与人-物信息交流理念的融合。

信息的查询服务的群体包括乘车人员以及需要行程指示的路人两种群体,这意味着空间的布局应侧重于公交车站设计的适应性以及对外的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在设计中体现在空间构成的张力及色彩构成的醒目程度,主要依赖于视觉的冲击力、造型的层次。造型的层次与信息查询的步骤及信息范围有着紧密的联系,没有秩序的造型印象暗示,就没有高效的信息传达,而造型的视觉设计正是继承了图形传达信息的优点。

1.2 信息导向平台的直观可视化

在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中往往会用到模块化设计的概念,模块化设计中强调模块的重组可能及模块的适应性。在对既往公交车站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信息的导向在使用者行为意识中需要具有鲜明的分门别类的功能,而这种功能可在模块化设计中受到启发。在公交车站设计中,乘客需要的信息包括迅速获取信息及必要获取信息,设计师预先进行模块划分,并将这种具有一定暗示的划分类别转化为可视化的标志或使用设备。

现代城市对城市公共设施设计提出了功能、时尚、文化内涵等不同要求,在公交车站的运作中,人们的行为会受到公交站台信息、设施、空间品质的影响。导向作用是公交车站的基本功能,也是信息化的特征之一,因此,信息导向平台需要以整体的角度去进行设计,这种整体的角度意在充分发挥公交车站的核心功能,并对公众的乘车行为做出有效的管理和人流的合理疏散,使乘客有序乘车、驾驶员有序发抵,即把公交车站作为信息处理节点。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将不仅依赖于造型的丰富性,还依赖于设计的模块化。模块化的布局设计首先将公众的视野焦点定位在合适的位置,并将信息导向有效地传递给公众。

2 交通信息的整合

2.1 造型艺术与电子显示屏的结合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设计未来的公交车站中,将电子显示屏与公交车站体块融为一体,以具有流动性的设计思路,将造型艺术和谐地应用于电子显示屏的设计中。虽然这种设计还没有实现的可能,但能够引发我们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应该做出的对公交车站设计的思考。电子显示屏技术在不断地更新,其造型的适应性也在跟随材料科技的进步。显示屏的比例尺寸、产品形象需要符合公交车站在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中的名片要求,同时需要考虑雨雪天气对产品操作带来的影响。在公交车站设计中,在体现现代城市设计理念的同时,要借助安全防护措施对公共设施进行保护,而电子显示屏作为使用量大、屏幕易被破坏的产品,需要设计师在公交车站设计中借助构件及材质的创新運用,达到维修频率的最低值,来提高公交车站的可持续性,保证长期正常的使用。

2.2 乘车数据的细节化收集

在公交车运营过程中包含大量的数据,其来源参差不齐,无法一一反馈。乘客的候车数量、候车时间、路线重叠量、乘车路段的发抵情况,是属于实时更新又无法让乘客主动反馈的信息,管理人员也无法看守记录。于是公交车站这一个数据量很大的空间节点在以往的城市设计中并没有发挥其本身的集合信息的功能,所集合的信息对整个城市的规划以及交通的管理疏通具有极大的帮助。设计师在设计中如何把大量的数据在潜移默化中将其总汇在公交车站的隐藏功能中,是极富挑战的事情。它并不单是经过技术手段,而是对公众乘车规律和使用者行为心理的统筹。所以,注重细节的精细化设计可以发挥其用途,通过乘客接触物、雨棚、噪音反馈可以间接传送交通信息,在这方面的探讨将激发公交车站结构、空间本身隐藏的功能依附物,包括座椅、车牌等。

3 结语

现代社会正是大数据的时代,所有物质资源将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转化为可以交互的信息资源,从而带动物质资源的最大化传递和共享。而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在应用到现代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中时,就要考虑设计的前瞻性和实用性。设计的侧重点在于贴合城市背景所要求的高效率、高标准、高品质。设计的操作需要设计师以前卫、时尚、掌握实事的态度去进行,在其过程中将启发设计材料、设计概念、设计品质的各种创新的可能性。而信息化背景下的设计又必须去总结乘客、管理方的行为特征和环境心理。

参考文献:

[1]卞仪伟.现代公交车站台人性化设计[D].南昌:南昌大学,2014.

4.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篇四

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第二中学 袁俊峰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们越来越发现,现在的初中生真是越来越难教。我们面前的学生好像在逐渐变得陌生,与以往教过的学生有很大的区别。一茬一茬都有新特点,一茬一茬都有新变化。在我们面前的初中阶段的学生,不仅成熟与纯真并存,也不仅只是他们人生旅途中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时期,更是一个时代发展的体现。

关键词:初中学生 时代背景 心理特点

音乐教学

“垮掉的一代”

在最应该高高兴兴兴致勃勃的音乐课堂上,我们通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学生在音乐课堂上表现异常兴奋;有时又精神不振;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几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的这些状况基本源自于他们的心理。由于他们正处于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又处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那么一个阶段,身心急剧地发生着变化,情感上波动较大,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常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而变化。而只有掌握初中生的心理,我们才能改进教学方法,更有效的组织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们越来越发现,现在的初中生真是越来越难教。我们面前的学生好像在逐渐变得陌生,与以往教过的学生有很大的区别。一茬一茬都有新特点,一茬一茬都有新变化。在我们面前的初中阶段的学生,不仅成熟与纯真并存,也不仅只是他们人生旅途中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时期,更是一个时代发展的体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尊重了学生在这一个特殊时候的需要,在教材、教法、以及学法上都有了科学的改革,就音乐学科而言,陈旧老套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让这一时期的学生得以施展个人的才华,我们必须在掌握初中学生心理特点的前提下,设计有的放矢的教学策略。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从教的过程中不光要施展自己的技艺,还得从人格、学识等魅力上去锻造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凸现自己的审美个性,展示自己的才艺特长,增进更多的理论知识,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

社会的发展给孩子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像美国战后“垮掉的一代”,他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社会和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孩子的成长更具不确定性。当今中国快速的发展时代背景,与60、70年代美国的的时代背景很相似。

此外,现在的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使得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更广,也更容易。相对于僵化滞后课堂教学,自然就显得枯燥无味陈旧落后。音乐课现如今成了学生期待最多,而又失望最多的课程。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给音乐课注入新的活力,我有以下思考。

一:乐趣是音乐课的魂,教学要引导学生的兴趣

如果一个初中生没有理想,缺乏学习的动机,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兴趣,那么,即使他的智力再好,任何成功也将和他无缘。所以在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因素正趋发展的初中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导向,为学生身心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是我们音乐课程教学中不容推卸的责任。

“兴趣”是每一个人从事各类活动的内在动力之一。我们的音乐教学本来就充满了各种的乐趣,因此要做到让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这一点并不是很难,我们只要有个认真的设计,充分利用这一个有利的因素,使学生建立起浓厚的音乐认知兴趣。例如:在学习歌曲彝族民歌《阿西里西》之前,教师首先声情并茂示范演唱《赶圩回来阿哩哩》或《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的主题音乐部分,让学生猜想她们可能属于哪一个民族的民歌,并给学生一定的提示,采用排除法,去掉以往所学的新疆民歌和藏族民歌的可能后(其实也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的回顾和复习),再让学生判断。那么学生就猜想出了很多个答案,期待着老师的肯定。然而,在他们的每一次回答中尽量提出三个字----“为什么?”,于是,学生会从音乐旋律的节奏、情绪、及民歌中衬词的特点上一一作了他们的个性理解和回答,每一个学生都期望自己的答案是准确的,于是就会出现抢答的现象,此时,学生的求知氛围特别浓郁。其实在这一环节中,也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出了彝族民歌的特点。当对他们其中的几个答案作了肯定及赞赏时,学生的兴奋状态肯定会溢于言表,更增加了他们学习歌曲的兴趣。但此时,并不要急着开始进入歌曲的学习,最好是借助课题的彝语“阿西里西”做点文章,提问学生:“我们是不是好朋友?”,学生会整齐回答“是”!于是请学生以整齐的声音分别用中文、英文表达“我们是好朋友”,学生会以非常自豪的齐声展示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然后教师再卖一个关子:“今天,老师将以另一种语言表达这句话的意思-----阿西里西”,同时告诉学生这是彝语的说法,于是以充满了神秘的神情介绍了彝族的民俗特点,彝族人民对火的崇敬及当地火把节的具体时间,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顿时兴致昂然,对新知识的学习充满了了解的渴望,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音乐,追赶学生的兴趣。

与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相比,青春期的初中学生似乎更迷恋于流行歌曲,在他们的世界里,周杰伦、超级女声等往往占据了他们的全部艺术细胞,不光是酷爱学唱这些偶像的作品,有时竟连这些明星们的装束、说话口吻都作神似的模仿。这就体现了青春期学生的盲目崇拜和缺乏理性的追捧。如何巧妙地引导他们进一步理性地认知这一现状,是一个音乐教师必须认真去考虑且实施的。

新课程,改变了我们以往的教学观念,《让世界充满爱》、《走进西藏》,一些好听的、感人的通俗音乐正一步步地走进我们的课堂,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所以,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爱好,尝试着去了解他们的音乐,和他们去分析流行音乐,甚至可以和他们一起学唱。我曾和学生们平静地谈论过周杰伦,通过对他的几首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让学生自己去判断他的优点和不足,其实老师不必用过多贬低的言辞,学生基本能肯定周的创作才华,但同时也能指出他在演唱中的咬字问题,那么我们就可以很轻松地引导学生有的放矢地借鉴他的优势,来拓展自己的才华,再者在演唱风格上则不能盲目地仿从,这样一来,不光巧妙地解决了学生的非理性崇拜,又在歌唱咬字上达到了纠正的效果。其实这样一来,让学生了解,老师并不是绝对地封杀流行音乐,而是采取择优而赏的态度,使他们能理性地面对明星效应。

三:对比与交流,倾听和赞美是最好的引导方法。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和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其实交流和互动是日常教学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只有经常进行信息的交流,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相互沟通、交流、学习,相互补充,共同完善。在音乐教学中,信息、情感的交流,就是在课堂上,一方面,教师传授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也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感受及时地反馈给教师。这样,才能营造一种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更轻松、更快乐地学习,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现今的社会里,有很多家里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过分的溺爱及独生子女封闭式的教育给予了孩子很多负面的影响,在小学时还不能很多地反应出来,但是,一旦进入初中,他们的意志性、情感性的脆弱一下子就有了明显的呈现。所以,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应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肯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并让他们能确立一定的成就感。在每一节的音乐课中,学会对每一班级的同学说:“你们的表现、演唱是最棒的!”而且一定要学会经常地用些赞美的词汇送给他们,不要吝啬。曾经有一件事让人感触颇深,在我们学校,活跃着一支成绩显赫的校合唱队,每一年在老队员毕业的时候都会往里充入新的人才,那么这就涉及到了每年的队员选拔问题,备选人员中当然有些是品尝兼优的学生,但也难免有些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学生,由于每次选拔的人员是有限的,那么对于这些“问题”学生来说就会有些压力和自卑。但我每次都会对他们说,你们在我的课堂上,都是最优秀的,你们的才艺对于老师来说,也是非常肯定的。所以不管是否能被选上,你们都是最棒的!其实就是因为我们这些不经意的鼓励的赞扬,却真真切切地给了他们无极限的自信。作为一名教师,鼓励和赞扬学生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廉价的东西,但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廉价的东西,却能给予学生极大的肯定和自信,众多的学生在老师的赞美词中频显完美。因为学生的进步,往往源自于老师的赞美。

四:音乐课是为人而设的,用音乐塑造健全人格。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表明过这样的观念:“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他指出:普通音乐教育不只是以培养音乐特长为目的,更不以造就音乐家为己任,它的首要目标是育人。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不是点燃学生的情感之花,音乐能比其他方面的教育更有效地打开学生的心灵之窗,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在我们的教学进程中,应该多注重教学指导思想从重技能形式向重作品内涵的理解转变,鼓励学生在对作品内容进行挖掘的基础上,更敢于有创意地运用技巧。老师在对学生的演奏演唱及欣赏教学中,应更多地融入相应文化知识的讲解,对作品作出全方位的诠释,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获取知识,充分利用音乐艺术与多种文化的关联,在这些联系中感受和表现,突出美感的体验,增加理解和感受力,从而培养他们和谐的人格。例如音乐与文学的结合,精美的文字是帮助展开音乐联想的载体,也是音乐情感的另一种有力表现形式;音乐与美术的结合,形成视觉和听觉的共同效果,创设更具体、更可感知的审美意境主,增加学生对美的全方面感受和捕捉的能力;音乐与思想政治学科的结合,通过音乐锻造的艺术形象,展开的故事情节,从而引发学生的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绪及情感的体验,并将这一类体验跟国情乃至全球性的现状相结合,上升为理想的道德判断。我们如果能让学生掌握音乐技巧以外的“弦外之音”,那才是我们的成功教育。

有魅力的教师也应该应具备人格上的魅力,其次是要具备学识上的魅力,这样的教师,才会是充满幸福感的魅力教师。著名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人格,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切不可忽视教师的人格潜在作用,应该充分发挥教师人格独具风采的魅力。一位快乐健康的教师,能够使一节课充满阳光和生气;相反,一位终日郁郁寡欢的教师,他的学生就永远看不到事物美好的一面;而如果是一位脾气特别急躁的教师,那么他的学生就会终日处于一种恐慌中,没有心思用在学习中。像这样正处于青春期思想变化极其复杂的学生,他们需要教师能用宽容的心态去接纳他们,去亲近他们,以坦诚的胸怀去理解他们。尤其是面对那些有过过错的学生,或是有着严重缺点的学生,更应该得用真诚的“情”、真诚的“爱”去征服孩子,使他们发自内心的喜爱老师,喜欢学习。教师还应让睿智与学识并存。

总而言之,音乐教学是一门情感性的艺术,它对人的影响是受时代制约的,只有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点,才能扣响学生的心扉,兴趣的大门才能被打开。我们的音乐课才真正成为受欢迎的课

参考文献:

[1] 杨相勇

《对“新课标”的学习与思考》中国音乐教育

[2] 周世斌

《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

上海音乐出版社

[3] 邵祖亮

《中学音乐教学法》

上海音乐出版社

[4] 曹

《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

5.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篇五

作者:天天论文网 日期:2016-5-11 9:18:10 点击:4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基础(一)城乡一体化随着我国小城镇和农村城市化不断发展,农村与城市(城镇)的各种矛盾不断出现,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这一概念,成为我国处理城乡关系的战略思想。报告指出要建立城市与乡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城乡相互依存、融合、协调发展,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提出要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利益的再分配,实现城市和农村享有同等待遇,最终目标是实现协调发展。

总之,城乡一体化就是一方面加快城市发展,增强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农村也要发掘自身优势和特色推动农村发展。但“城乡一体化并不是城乡一样化,不是要完全消除城乡差别和以城市标准去建设农村,农村应该发掘自身特色,实现资源在城市与农村双向流动,实现优势互补”[1]。由于我国城乡差距较大,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因而,在短期内城乡一体化不可能完全实现,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2010 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 年)》,提出“建立城乡一致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教育的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至此,“城乡教育一体化”被国家作为战略提出来,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

“城乡一体化体现在教育领域所体现的教育一体化,其核心是实现教育均衡、公平发展”[2]。城乡教育一体化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经费标准、师资配置等城乡教育资源来源、使用及管理统一;二是城乡办学条件、优质教育资源占比相对均衡,通过城乡教育资源的双向流动,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均衡发展;三是由于经济发展与地理位置等原因,乡村教育处于弱势地位,为了彰显教育的公平性,需要给农村教育合理补偿;四是城乡教育一体化不等于一样化,农村教育需要挖掘自身特色,注重内涵特色发展。

(三)城乡一体化下的远程教育城乡一体化战略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城乡教育一体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已成为城市与农村差距的重要方面,教育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教育信息在城乡之间不协调发展,解决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教育信息化,而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因此,现代远程教育在城乡教育一体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实施城乡一体化关键在于促进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信息交流,促使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目前,农村劳动力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建筑业中有90% 的农民工,其他第二产业如煤矿采掘业和纺织业等行业中农民工达到60%- 80%,城市一般服务中也有50% 以上是农民工。尽管农民工在各行各业所占比重较大,但职业素养不高,岗位技能较差,接受培训或职业教育的较少,劳动力素质问题是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新的工作岗位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农村劳动力必须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职业培训,提高岗位竞争力。因此,通过远程教育对农村劳动力培训,能够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现代远程教育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意义(一)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与城市教学资源相比,农村教学资源严重不足,要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现代远程教育能建立城乡资料共享平台,组织教师学习发达地区课改讲座、实验教学等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使之内化为教师实际教学行为。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把全国知名教师的教案、课件和讲课录像通过网络形式传送到农村,弥补农村师资力量单薄、教学力量匮乏等,大大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二)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缓和城乡二元矛盾以现代远程教育为依托,科技推广与惠农政策融合,建立科技推广、培训、信息咨询等三大服务体系,形成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管理、基地、师资、教材一整套的完整的培训体系。据调查,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与接受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数成正比。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围绕农村当地发展比较优势,制订确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减缓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三)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收入提高农民对市场应对能力是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内容,市场应对能力主要包括农产品该如何买,价格如何确定,销售渠道如何把控,以及对市场供需状况的分析和预测。现代远程教育通过持续的教育培训把农民培养成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参与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决策。农民收入的增加是衡量农村经济是否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现代远程教育使得农村信息化建设有效提高,农民得到了有效培训,掌握更多的种养殖技术,产生规模经营增长收入的愿望。在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后,让农民感受到规模化经营带来的好处,促使农民小本经营观念转变,进而向规模化经营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就是效益,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市场获取能力,让农民知道什么农产品是目前市场最需要的,并学会利用网络,在网上搜集信息,确定产品销售走向,避免自己的农产品滞销。依托现代远程教育,采用卫星电视+ 互联网+ 培训讲座+ 报纸杂志等多种形式,使之成为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四)远程教育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不仅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物质水平,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农民的思想意识、政策领悟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影响着新农村建设,进而影响城乡一体化建设。思想意识影响着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系列决策行为,而现代远程教育引导农民树立健康、科学的思想意识。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提高了农民科技兴村意识,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升农民生产发展意识,随着农村人民不断追求生活质量和文明的生活环境,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等意识逐渐进入到人们思想中。

三、当前我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基础建设比较薄弱远程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严重影响着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效果。首先,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能独立完成教学课件的仅占三分之一;其次,“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功能不完善,卫星传输与地面互联网不能相互支持。互联网建设标准不统一,有光纤接入、拨号宽带等,有的村还没有互联网”[3];再次,教学资源分散,影响了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最后,在师资管理队伍建设方面,还没有建立一支固定的、现代远程教育实践能力高的师资队伍。

(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法陈旧老套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现代远程教育,除了个别地区教学内容比较具有针对性,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内容过于宏观,与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结合不够紧密,与实际生产贴近程度还不够,教学语言太过于专业,广大农民反映听不懂,学不进去,无法解决农民迫切需要掌握的内容。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按部就班进行上课,想让农民按计划进行学习,这谈何容易,而且是简单的文字教学,缺少形象的动画多媒体教学。实地教学往往也是临时组织一批所谓的专家,做几场报告式的宣讲,没有真正深入研究符合“三农”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

(三)工作体系不科学,教育时间分配不合理现代程教育在管理体制上不统一,有的归农业部门管理,有的归地方政府管理,管理体制不顺,对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缺乏科学的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严重影响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现代远程教育机构为了完成教学计划,集中授课,不顾农业时节,不能针对不同节令有针对性地安排上课内容,且把教学时间安排在白天,教学时间分配极为不合理。

(四)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较为狭窄现代远程教育机构站点经费来源渠道狭窄,运行维护经费不足。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经费主要靠财政支出,来源有限,因为村一级根本没有专项资金投入现代远程教育开展各种活动。远程教育各种设备落后,没有资金用于维护和修理。现代远程教育相关工作人员大多数为兼职人员,但收入与付出不匹配,相关待遇无法落实。

四、创新现代远程教育各项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举措(一)加强现代远程教育基础建设第一,要加强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建设,以站点为核心,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市、县、乡、村等四级现代远程教育网点或站点。实现资源管理远程化,不断提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管理水平,并探索开发适合智能手机的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第二,加强农村互联网建设,重点建设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村,加快网络入村步伐。第三,加强教育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库建设是现代远程教育的重点,各地区根据本地农村特色,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教学资源,突出资源的优质性和多样性,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创新网络教育模式,建立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形成多样的教学资源。第四,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各市县积极建立具有特色的示范基地,比如,种养殖示范基地、党员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等,把示范基地由市县转移到乡镇,再延伸到村,不断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的示范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实现共同创业致富。第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影响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依托农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对现代远程教育教师队伍展开业务培训,重点培养中青年教师队伍,使他们不仅要掌握一定农业知识,还需要熟练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聘请高校、农业、科技部门作为教学辅导员,驻村干部、致富能人共同协助对农村实用技术和新品种推广讲解,让农民真正掌握一门致富知识。

(二)科学设置教育内容,实现学以致用科学的教育内容是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教育内容要符合“三农”问题的实际,以农民最关心的、急需的问题为突破口,开设能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以及维护农村问题的相关课程。首先,教学内容要贴近农业发展。当前,“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远程教育肩负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责任,因此,现代远程教育需要开发贴近现代农业发展教程,把握好农业发展方向,并引导农民根据自身特色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开设农业机械化等相关课程,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4]。其次,教学内容要贴近农民增收。要实现城乡一体化,需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需在农民增收致富上下功夫。传统农业要想实现增收的空间已不大,应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传播技术的优势,为广大农民提供外出务工、本地手工业以及创办企业等多种服务信息,引导农民增收致富。

(三)改革创新教育方法,合理安排教育时间现代远程教育要实现良好效果,必须结合农民群众和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创新教育方法开展灵活的教学活动。首先,根据农民群众不同需要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以满足农民群众不同层次需求。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者根据农业发展趋势和地方工作重心,精心列出选题让农民选择,农民选定题目后,由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制作课件,并实施教学。其次,形成多种形式的联合体,提供大量的教育信息,保证农民群众教育需求。面对庞大的需求信息,单靠现代远程教育机构是无法完成的,需对农户、学校、企业、科研机构、专家、基地和协会等资源进行全面整合,采取“农户+ 企业+ 专家+ 基地”或“农户+ 学校+ 企业+ 院所”等联合服务模式。最后,提高现代远程教育基础建设标准,建立远程咨询系统,开展“视频互动式”教学,增强现代远程教育的直观性和互动性。合理安排时间能调动农民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一般要避免春秋农忙季节,尽量安排在农闲时候。每天的学习时间最好安排在中午或晚上,同时考虑到不影响农民休息。根据农时节令安排学习内容,重点安排一些与节令相关课程。

(四)建立多渠道的经费保障机制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各级党政工作部门要成立由财政、民政、教育等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协调议事组织,加大对现代远程教育的支持力度,建立市、县、乡等三级财政投入增长机制,每年投入经费的增长比例不得低于财政增长幅度,设立专用账户、专款专用。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经费可以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名义争取;社会团队如果具有与农村团体组织相联系的职能,也可以争取一部分经费。专业协会往往也有会费和相关部门的经费支持,比如,养殖专业协会还可以直接联系农户,可以帮助一点。针对农村民办企业,可以采取让其技术或项目入股方式争取一部分资金。

参考文献: [1]王丽娜.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研究[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6): 11 -12. [2]林存银,褚宏启. 城乡教育一体化及其保障制度[J]. 教育科学研究,2011(5): 5 - 9.

[3]张维. 城乡一体化下农村教育的信息化建设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8): 28 - 32.

6.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篇六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自主学习,实现高效学习的效果。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1)运用多媒体可以形成连锁效应,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例如,在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连续展示几个有趣的实验,不管是生活上的,还是书本中的,只要是涉及的物理知识相同,哪怕是简单新奇的实验,都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有效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实验教学中。这在透镜运用、重力知识运用、光的折射现象等生活类知识中比较实用。(2)运用多媒体可以形成递进反应,增进学生对物理现象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声音的发生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做“说话感受喉咙的变化”“敲击鼓面观察鼓面上小纸片的变化”实验,并通过多媒体课件观察“发声的音叉碰小乒乓球”实验,可以让学生对于“声音是由于物理的振动产生的”这一原理认识透彻。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

在物理实验中创设生活化情境,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和思考习惯,这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很多物理实验也来源于生活,将生活化的物理情境融入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对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加深理解,并形成观察生活现象,思考物理现象的习惯,这样一来,学生的实验探究欲望就被渐渐激发起来了。(1)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展示生活化的物体或者现象,避免了有些生活化现象难以在课堂中表现或者学生在平常生活中没有觉察到的现象,让生活化物体和现象走入物理课堂,大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例如,在学习惯性知识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公交车启动或者刹车的时候乘客们的身体状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分析惯性现象的形成特点。(2)多媒体还可以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形象化展示,加深知识在大脑中的印象。例如,在透镜内容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凸透镜和班级中同学的近视眼镜来实施测焦实验,在实验之后通过多媒体动画效果展现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不同反应作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不同透镜对于光的作用效果,并加深了近视眼镜是凹透镜的印象。

三、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缺陷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因为有些物理现象比较抽象,很难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实验演示出来,就算能够通过简单的演示,也会出现语言表述不清,学生不懂的现象。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并在具体的步骤中通过慢动作的形式体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中的缺陷。例如,在学习光的传播内容的时候,学生很难认识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教师通过动画将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变化和光线变化来表示,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就会变得直观具体了。再例如,在学到电磁场内容的时候,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采用教师一人操作的方法来展示“电磁场是存在的”,既枯燥又难懂,而在新形势下采用实物投影仪将磁铁和磁针全部放在投影仪上,运用多媒体动画直接演示,学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

参考文献:

郭庆芬。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学生之友:初中版,(01)。

7.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篇七

【关键词】机电专业 信息化 教学方法 整合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必将推动教育教学领域的变革和飞跃。而要想实现这一切,我觉得眼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是不断更新和提高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层次,学习、探索、掌握现代多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技能,让自身及早成为一个多能型或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彻底改变职业学校机电专业教育教学的窘境,进入良好及有效的教学循环。根据自己参加机电专业“两课”评比及信息化大赛的经验和体会,通过知识结构和领域的不断更新和拓宽,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和演变,笔者也摸索和总结了一些切实可行、积极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一、实物模型教学法

对机电专业某些课程许多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需要有很强的抽象思维,而这对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来讲,却是最大的思维障碍之一,曾出现教师铿锵有词,学生云里雾里的尴尬气氛,收效自然可想而至。要摆脱这种教学的窘境,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我觉得对这些知识点的介绍,首先要从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入手,从中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和形成必要的抽象思维,并最终过渡到抽象思维的不断巩固和完善。比如机电专业中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讲解,许多知识点都有必要从形象直观的实物模型教学出发,如课程中“基本几何体的投影”一节,若能配合必要的实物模型演示,让学生从有形、实在的东西逐步想象出无形虚幻的结构,不断从中挖掘、培养和建立学生自身的空间想象即抽象思维能力,必能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是讲解中比较得法的手段之一。

二、实践操作教学法

机电专业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就是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这也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立足生产第一线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尤其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更为突出和重要。而对教师来说更应时时根据各课程的特点和需要,不断引导、培养、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并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如本专业的车工工艺学课程,不但要求学生有较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学生达到熟练的操作技能水平,而教师为此应在三学年的教学计划中分阶段合理确定目标,而不是用几个星期的时间突击训练,考证了事。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三、计算机仿真教学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仿真教学也在各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发挥着不可低估的功能和作用。当然,在机电专业各课程的教学中,能合理适时开展计算机仿真教学,同样会在教学中产生强烈的视觉感观效果,并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虽没有如实习、实验那样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特别是从实践操作过程、演示结果和结论方面来讲),但也十分直观、形象、灵活、生动,甚至有时更易描述和体现细微复杂过程的变化。通过观察和演示,可以让人的理解更全面、记忆更深刻。如机械构件的拆卸过程、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和机器设备的工作原理等,都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仿真教学这个有效手段,来更新和丰富我们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从有声有色、有形有影、有动有静、有实有虚中领悟到知识的内涵和乐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现场观摩教学法

当今科技发展神速有目共睹,教学领域中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内容的滞后常常导致与现实生产实践的脱节。同时,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教学设施落后、不全,也直接导致学生对实践缺乏感官认识,这必然会使学生对知识的实用性、可靠性、先进性产生一定的疑虑。为此,我们更有必要引入现场观摩教学法,有计划、有目的地让学生步入生产的第一线,去感觉、体会实际的操作现场,去接触最新的技术领域。总之,通过此教学方法的合理灵活使用,不但能使学生真正感觉到自身所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及其重要性,更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专业发展的无限前景,并最终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实验分析教学法

实验分析教学法因其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感官认识,同时能分析验证一些概念、原理、论断的合理性、可信度等而在教育教学领域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而在当今的实验分析教学中,我们所要解决的是两大难题:一是根据目前机电专业发展的技术特点和趋势,实验分析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验室的合理化、现代化建设;二是教师所必须掌握的现代实验分析教学理论和先进的实验设施操作技能,而这对教师来说必将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和考验。

以上是本人对职业学校机电专业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一些初探,当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实用性、合理性、灵活性、科学性,注意应用过程中的资源整合。总之,现代教育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是时代所向、发展所趋,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开拓创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加合理有效。

参考文献:

8.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 篇八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

(岳阳县明德小学:黄金星 电话:***)【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开展和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的地位也日益彰显。多媒体形象性、直观性、大容量的特点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多媒体能将抽象的知识想象化、具体化,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声、画交融,给学生创造交际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刺激,引发学生思维的欲望。教师运用多媒体创造和利用情景组织课堂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更生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学得轻松愉快,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易于学生掌握,从而提高他们使用英语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空间十分的广阔,还有待教育工作们不断地探讨、研究和发掘,使这朵奇葩绽放得更加美丽,鲜活。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多媒体教学 提高英语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开展和实施,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的地位也日益彰显。以多媒体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取代了传统而单调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手段,并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多媒体形象性、直观性、大容量的特点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兴趣,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小学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既考虑语音词汇和语法,更要顾及语言的功能、意念和实际运用,使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突出听说能力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读写能力,既重视语言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提高又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英语教学的要求和特点,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堂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学习英语就是为了学习和掌握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交流信息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多媒体能将抽象的知识想象化、具体化,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声、画交融,给学生创造交际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刺激,引发学生思维的欲望。教师运用电教媒体创造和利用情景组织课堂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更生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学得轻松愉快,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易于学生掌握,从而提高他们使用英语的能力。那么,如何运用电教媒体创设语境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呢?

1.让学生在虚拟语境中想说。

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反应快,处在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新鲜感和模仿能力较强,记忆力好,听力灵敏。针对这一特点,我在英语教学中扣住教学目标,围绕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虚拟语境,学生仿佛置身于英语对话情景中,教材中抽象的语言知识变成了生活中的人物对话,引发学生想说的欲望。如:我在教《New welcome to English Book 2 Unit 3》B.Dialogue时,课前制作了电脑课件,通过多媒体依次将课文中的四幅插图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富有动感的画面,优美的旋律和所要学习的对话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时,我再教学生学习新句型May I have „? Yes, here you are./No, sorry.然后边依次演示动画,边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操练,最后让学生扮演角色,进行口语交际表演,每位学生的表演都很精彩。

2.让学生在优化的语境中常说。

电教媒体的教学功能在于直观形象地表达事物,使抽象的内容变 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便于学生掌握。我在教学中利用电教媒体优化语境,弥补图片的枯燥单调,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积极思维的空间。如:我在教人教版《Book 4 Lesson 23》时,课前我将本课的六幅插图利用PowerPoint系统软件全部制成动画图像,有目的地出现字样: Am 6:00 get up;Am 7:30 go to school;Am 8:00 classes begin;Pm 4:30 clean the classroom;Pm 5:00 go home;Pm 9:00 go to bed,听着美妙的音乐,看着精彩的动画和英文提示,我让学生试着用英语口述《My School Day》,教室里顿时英语声鹊起,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学生语言得到了发展和思维得到了训练。3.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巧说。

学生学习语言不是孤立的,而是能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中进行交际。我运用电教媒体创设贴近日常学习、生活情景组织课堂教学,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语言环境,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和运用。如:我在操练句型May I have„?时,设计了两个情景:

情景1: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衣裳单薄的小孩在风中行走。

情景2:在一个炎热的夏天,烈日下有一个小孩。

我让学生观察后,配上对话,表演这个角色,安静的教室里马上沸腾了,May I have a coat, please? May I have an ice-cream, please? 学生不由自主地用已学过或未学过的英语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说的能力就一定会提高。运用电教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能创设出许多学习英语的语境,无论是在听说读写哪个环节,都会起到变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学以致用,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效率。

英语课是综合性工具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学以致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要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的,但我们目前的条件状况却并没有使其发挥的余地,这在客观上限制了它的巩固和提高。这时,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帮了英语教师一个大忙。它寓教育教学于一定的形象思维和创设的情景当中,能够综合利用视、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和不断冲击,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替进行,从而在大脑皮层产生较强的反射,留下较深的印象。具体来说,我用过以下一些操作,提出来请广大老师批评指正。

在教授单词时,我把单词用微机幻灯片展示在大屏幕上,每个单词跟着相关解释,然后打开录音机放音跟读几遍。记住之后,再辅以单句翻译,加强巩固,这样新单词便在语音、语调、拼写、释义、运用等几个方面得到加强,想记不住都困难。此外,我还利用各种教学软件,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成组片插件,链接控制播放,各种教学软件的使用更增添了它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能将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兴趣,化难为易,化烦为简,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和操练课文对话的过程本是一个较为枯燥、烦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学习新的单词和句型,需要多次反复地练习听、说句子直至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化枯燥为有趣,化烦琐为简炼,将一个个生硬的句子转换成实情实景,便于学生理解,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还可让学生自己在电脑上点击那些不会或还不太会的单词、句子,从而把电脑作为学习的工具,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和自学能力。在对话的操练过程中,让学生与电脑进行角色扮演,互换角色,这种人机交互的方式使学生能轻松地学习和掌握课文对话。

1.俩俩对话。“俩俩对话”是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活动,这种活动可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对话内容可以是学过的对话、改编的对话,也可以是学生自编的对话。对话长短不限,可以两句、四句„„甚至几十句,让学生量力而行。通过“俩俩对话”,学生能人人动脑、动耳、动眼、动口,不仅巩固了所学的对话,更重要的是连那些胆小、内向的、基础差的学生也得到锻炼,从而调动了班级里各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巧记单词。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小学生一开始遗忘最快,随后遗忘趋于稳定。对他们所学的东西进行及时巩固,才能降低遗忘率。小学阶段需记忆的单词有百来个,数量不多,但记忆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如果单纯地用对中学生一样的方法进行教学的话,小学生会感到非常枯燥,从而抑制他们的记忆。利用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来刺激他们的大脑神经兴奋点,对巩固记忆有一定的效果。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给一些单词的拼写添上了自己合情合理的想象。look 两眼瞪圆是在看,o不能写成a; cup 茶杯中倒茶后要冒热气,u不能写成a; father 爸爸长胡子的,a不能写成o; classroom 上课的房间就是教室; eye y是鼻子,e是眼睛,在鼻子两边; „„

类似这样的想象还有很多,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记住了单词的拼写。无意识记逐渐转化为有意识记,学习效率明显提高。3.“实地”活动。外语的习得是交际活动的结果,学习外语的任务是进行交际,学习外语的根本途径是使用外语。只要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活动,自然会产生习得目的的结果。有人说“英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学生操练和使用英语是真实的,也是有意义的,所以教师应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以“活动”促说,以“活动”促用,使英语从学生嘴里“流”出来。比如在学习GoShopping时,让学生来扮演售货员、顾客,允许用即兴英语进行交流,进行实地买卖。通过这样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学生都能尝试着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愿,从而较好的掌握Can I help you? What do you want? How much is it? 等最基本的买卖用语。

4.英语时间。学外语就像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潜到水里去。只有这样,他最后才能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乐在其中。由于小学生英语词汇量较少,用英语交流有一定困难,教师只能根据学生特点,精心设计口语内容、提供每天十五分钟左右的“英语时间”,带领学生开展会话交流。如课本中学了bedroom,会话主题定为Talk about your bedroom;课本中学了apple, banana等水果后,主题定为Talk about the fruits.英语时间可开展的活动很多,不仅有会话交流,还可以是朗诵、说绕口令、唱儿歌等,由学生自己主持,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语言实践机会。5.学生作业。英语学习是个积累过程,学生须为掌握而学习。小学生仅靠课堂40分钟的时间是很难提高学习效率的,所以课后完成一定的口头或书面作业是不可少的。传统的作业都由教师布置,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位。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还可以把布置作业的权利下放给学生。实践证明,这种“自给自做”的作业形式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给完成英语作业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第二次机会”。学生相互布置的作业形式多样,符合学生口味,对教师设计作业也有一定的启发。

6.竞争机制。小学生一般都好胜心强,喜欢表现自己,还特别容易激动。但由于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引入竞争机制,能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课堂上搞小组纪律竞赛,学生必然为集体荣誉而增强自控能力,上课能专心听讲、用心思考,也会自觉地监督提醒其他同学遵守纪律。活动课上也可以搞一些单词合作拼写竞赛。由于拼一个单词需全体参与,势必每个学生都能熟练拼写才行。否则竞赛时,经常拼错或不会拼的学生就会受到同组学生的排斥和不满。所以竞争机制的导入也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扩大容量,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英语教学要求突出口语交际功能,让学生多学多练。但课堂时间有限,容易出现课堂教学容量不大的缺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辅助教学则不同,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从期望得到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出发,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认真筛选,事先编制好教学内容和程序,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使教学节奏明显加快,教学密度增大,因此就能从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压缩出时间来进行大容量的口语练习,使学生们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时间。同时,在课文对话内容的基础上,利用CAI课件设计出诸如文字、图画等素材,或是从网络上下载资料,或是采用学生提供的材料,在课堂上将它们演示给学生看,拓宽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这些材料作为口语练习和口语交际的话题,使他们有充分表现自己的空间。有了让学生课堂上表现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和充分发挥他们的良好的表现欲望,适当地给予表扬、鼓励,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自信心,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情绪。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空间十分的广阔,还有待教育工作们不断地探讨、研究和发掘,使这朵奇葩绽放得更加美丽,鲜活。

参考书目:

1、陈少敏主编《小学英语教学全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2、李艺“小学英语的情景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四期。

9.信息时代背景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篇九

四川省攀枝花市 邓忠斌 邓宇珂

摘要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深,据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网络已经成为我国国人学习知识,加强交流,休闲娱乐的主要平台。与此同时网络技术正在越来越深地冲击着我国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化背景下教育的新变革,迎接挑战,面对困难,利用网络的便捷进行更有效的班级管理。从而提升班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加强家长与老师,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即师生之间,家校之间有效的交流互动平台。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化背景下的网络技术进行新的班级管理模式。

关键词:信息化 班级管理 网络技术 互联网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现如今,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对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我们没有预料到的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同时这也就意味着互联网对教师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互联网、移动网络、手机......这些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已经成为了学生学习和娱乐乃至生活的一部分。但是面对这一现状,存在一定数量学校和老师面对学生的这一现状持消极的观点,他们一味的否定了网络存在的意义,从而忽略了网络的教育“牵引”功能。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一名合格的顺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不是一味地排斥,而是应该接受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学习并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理念,对新观念新理念积极认同,熟练运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工具对学生的信息资源进行更为有效地管理,做到高效收集、组织、管理、运用,实现工具利用的最大化,教育结果的最优化。另外,作为班级的首要管理责任人的班主任更应该在信息化背景的形势下,打开班级管理的认知面,不断开展头脑风暴,思考如何通过营造90后乃至00后新时代的个性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化信息教学氛围,开展具有21世纪时代特色的信息化的班主任工作,以此改善班级管理的效果,最后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所谓互联网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就是在传统班级管理的模式下,借助网络的功能利用网络的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趋利避害地不断深入研究信息化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的新方法。具体地说,网络化的班级管理就是在传统的班级管理的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新兴的互联网技术开展一系列的跨越地区跨越时空的班级管理手段。然而,这种教育管理模式的新提法还是要以现代班级管理理

念为基础,然后将其理念的思想、目标和内容联系实际,这种提法不仅是传统班级管理理论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信息化背景下班级管理的发展趋势——班级管理信息化。

1.1 学校硬件条件的升级换代为班级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客观条件

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深,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同时也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教育工作的工具和环境,从而促使我们改变了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化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已经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情况,继而信息化的班级管理也必然会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教育行业发展的趋势。

现代化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立是中小学管理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在我国大力发展教育设施建设,科教兴国的指导方针下以及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各地的学校的信息化硬件条件建设和改善都已经初具规模。以四川攀枝花为例,截止2009年已经全面实现中小学生学籍的信息化管理,而且从2010年开始全市的示范性高中均已完成教育设施信息化的建设,这已经为开展信息化管理与教学提供了基础和前提。信息化背景下的的班级管理与现代化教育理念相结合

现代教育理念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目前,关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论点,大致有三种:(1)以人本主义为导向、以艺术为手段的“民主的人际关系管理”理论;(2)以科学主义为导向、以效率为核心的“科学管理理论”,其视点在于组织结构方面,该变式关注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组织和管理班级更富有效率;(3)以伦理主义为导向,以秩序为准则的“人伦管理理论”它强调秩序和人伦管理的主要性;[1] 对于中国教育当前存在的许多现实的问题和多种教育管理理念的新提法,结合实习期间的班级管理感受,在此提出信息化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班级的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同时将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向信息化管理方式进行转变,用新兴的网络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信息化背景下的班级管理措施

经过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已经有很多人提出了建设信息化背景下的班级管理,其中涉及了较全面的要点。如邢台广播电视大学的王平安、路振芳所著的《关于班级的信息化建设的思考》。该文中不仅提及了有关班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同时也举例阐述了信息化班级建设的方法,即建立班级家长QQ群,完善班级管理系统,建立家校网络沟通平台等。经分析得出,以上提及的各种

方式途径均有其针对面和偏重点,虽然加强了家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但是另一方面也给班级管理增加了技术层面的难度。基于这些不足点,我认为应该提出一种可实施性强并且教师易上手的班级信息化管理平台,同时该平台最好能够集多种功能为一体为教师的班级管理提供便利,而不是增加教师班级管理的操作难度。一个好的班级信息管理平台不仅仅是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要加强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最重要的是要为教师的班级管理减轻负担。好的信息化班级管理平台应该能让教师更为便捷地查找学生信息,更为及时了解学生最新动态。

众所周知,班级管理的日常工作非常细致琐碎,其中包括:学生信息管理、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老师沟通、家长学校沟通等等。建设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首先需要满足教师日常管理的需求,其次要能增加一些辅助教师班级管理的功能,例如:家校信息互动、学习资料共享、学生动态及时反馈等等。关于建设信息化背景下的班级管理模式,我们的目的是能够提高教师的班级管理效率,让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并且,在创建信息化的班级管理的同时还要与现代化的新的教育管理理念相结合,从各方面去完善班级管理的体制和信息化管理的平台,做到有的放矢,使得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能够进行的更加顺利,让学生在新的班级管理模式下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此外,网络化的班级管理模式不仅强调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家校之间的联系,而且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样的结果除了体现了班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平等性,从而激发了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体去关注并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以外,更加体现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3.1 管理系统——班级管理的信息库

在校园网的普及和使用的过程中,作为软件建设的基础工程,一般来说,学校都会建设以数据库管理为基础的班级教学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中包括班级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资料共享和网络交流等基础功能。作为其中最最基础的班级信息管理系统,它不仅仅是教学管理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于此同时班级信息管理系统还与学校网站和班级QQ群保持连接。由此可以看出,班级信息管理系统在我们的日常教学管理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核心作用,对于信息化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理念来说是无可取代也无法或缺的。

3.1.1 班级管理系统的特点

班级管理系统的特点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分类详尽、内容完善、方面检索。班级管理系统的这些特点使班级管理工作流程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 化。完善的班级信息管理系统对于班级管理者--教师来说是一种极为便利的工

具。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思想动态,而且它甚至还可以帮助教师分析学生最近学习情况,深入找出学生出现思想变化的原因,从而制定方案进而解决问题,这些都是班级信息管理系统为班级管理者提供的重要的一种功能,即信息咨询功能。

班级信息管理系统一般能为班级管理者提供以下信息和便利:学生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师评语考核、学生考勤记录,学生奖惩记录、学生个别教育记录,班主任工作日志、班会计划、班费收支情况登记、班级课程表、学生座位表、教师教学计划及实时跟踪,除以上的功能外还包括了假期开学通知书、学生通讯录、学生家长通讯录等等众多有利于家校之间联系和沟通的功能。班级管理系统的众多功能在全面完整地记录和更新班级的各种信息的同时,把有关班级教学、管理、学生的各种信息以全面而统一的形式,简洁明了地呈现在学生、家长、老师、学校面前,使教师对班级的各类情况一目了然,达到班级管理事半功倍的效果。

3.1.2 班级管理系统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中国式的教育已经在慢慢逐渐走出以分数来判定学生的单一标准的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我国混合所有制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私有制经济的发展更加促进社会的激烈竞争,对于学生而言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尤其是在遭遇了华尔街金融风暴之后,大学生的就业更加艰难,究其原因,为非就是社会和用人单位重新制定了一套新的人才标准。

马克思曾指出:未来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素质得到充分的提高,所谓“自由发展”就是和谐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而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培养的正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

结合教育管理系统应用而言,新的管理方式的应用促进了教师改变对于学生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模式,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外,还观察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改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依据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换之以学习过程为依据的形成性评价方式,以发展的眼光科学而全面地评价学生。这样就要求教师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体现在教育管理系统上就是教师需要经常去更新完善学生的个性档案,尽可能详细的记录学生的相关信息,建立起“学习情况”、“个性和特长”、“行为表现”、“品德发展”等等的数字化信息系统,并长期对各项相关数据进行跟踪记录。这一点对于班级里的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将起到重要的信息支撑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发现不足,扬长补短,不断地自我完善,达到以评促改的效果。有利于教师和学校能够更加

公正、准确地评价学生。有利于学校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提高学校规章制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能。有利于激励学校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工作,深化教育改革,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有利于激励学校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学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建设.[2] 总而言之,教师的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处理的过程。运用信息化的方法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便可以为班级的管理者提供及时儿准确的情报,进而为班级管理的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3.2 校讯通——家校之间的交流平台

现如今,随着手机在人们生活中地位的转变,它已经从一种普通的通讯工具演变成为了一种功能丰富的移动智能终端设备。与此同时,伴随着手机应用的开发与使用,校讯通这种辅助家校之间沟通的应用便自然而然应运而生。校讯通作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网络环境下家校互动的研究》成果,目前已经较为广泛投入了市场使用当中。现在,大部分学校都利用校讯通与家长进行信息交流,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加家长与学校和老师之间的信息交流,而且可以使老师更加高效地管理学生,这是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现代化的又一个重要表现。

校讯通主要表现为老师和家长的直接沟通,它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老师和家长之间沟通困难的问题。学校和老师通过校讯通这个平台,可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的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升级学校的管理模式,这样也可以更好地针对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辅导方案,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与此同时,校讯通帮助家长和学校的去建立一种现代化的家校沟通方式,促进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使得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从静态的一维观念中转变为动态的三维观念。

3.2.1如何正确使用校讯通的意义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每对父母从心底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孩子的教育问题成为了家家户户乃至全社会都极为关注的话题。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接受最良好的教育不仅仅是每个家长,同时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焦点。正所谓“工欲善其身必先利其器”,手机移动终端的应用“校讯通”便是在这种社会需求中应运而生的,它犹如一阵迎面而来的春风,安抚着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担忧,给现代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工具和感受,开辟了信息化管理的另一方新景象。

“校讯通”——即利用现代快捷的通讯信息技术来实现家庭和学校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实时有效沟通的教育网络平台。然而,新生事物的产生,必然伴

随着各种各样的不适应的问题需要人们来一一应对。校讯通也一样。校讯通作为一个新的教育工具,它的存在和使用方面必然会不可避免地涌现出诸多的不适应和不足之处。校讯通的最早使用时间大约在2005年,在这将近十年的使用年限中,关于这个新兴的网络管理平台该如何使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关于这两个问题,不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家长,亦或是互联网专业人士都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学校的教育工作者们在日常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当中享受着这一网络平台所带来的便捷,但是同时这些受益者却很少会深入地思考这样几个问题——校讯通作为一个新的教育辅助工具究竟能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到底什么样的内容适合教育工作者通过校讯通这个平台来向家长传达,同时在使用校讯通的时候教育工作者又造成了哪些不好的影响,它的弊端在哪里......作为更多地偏向商业性质一个教育辅助工具,校讯通是否能够承载所有与教育与教学管理相关的信息?在校讯通投入市场使用了这么多年,更多地是无规则无序地使用之后,它的使用规则是否应该由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来探讨一下。

3.2.2如何有效利用校讯通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身子女,同时有大部分是双职工家庭,这样子的家庭现状造成了很多家长都缺少时间去关爱孩子。但是关爱孩子是每个家长的天性,他们想要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他们在学校的表现,在学习中的成长,因此通过校讯通平台发来的关于自己孩子的个性化短信将是每位家长都期盼的,短信内容可以是学习评价、德育评价、在校表现等等多方面的信息。

与此同时问题就此显现出来,个性化的短信给教师带来了除工作以外的额外的挑战。这就要求教师更加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在校表现,包括学习表现,心态变化等等。这对老师来说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工作,尤其是对一些较为粗心的男老师来说,但是细想一下,其实每天班里都会有几个学生在学习状态、课堂表现、情绪变化、学习态度、考试分数等等方面产生一些变化。老师只需要每天选择几个变化较为突出的学生,将他们的个性信息发送给家长,这样子一个月平均班里每个孩子的家长大概都能收到几条这样的个性短信。这样选择性的短信,不仅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而且个性化的短信会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在成长中的变化,家长接收到这种短信内心一定是欣喜的,而且会对老师心存感激。这样一来,家长也会更加全力配合老师,协助老师的指导理念教育孩子,形成家校一体的教育合力。个性化的短信不应该只是在孩子在学校有不良表现或者是成绩不佳时才传达到父母手上。不仅仅是不好的表现而且个性短信还应该向家长传达孩子好的信息,关于孩子的个性化短信都能够促进家校之间的联系,加强老师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使得孩子的教育方针

在家长和老师之间能够达成一致性,促成孩子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

3.2.3校讯通的作用意义与价值的发挥

校讯通,虽然它是一种新兴的为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科学技术,但是不可否认它更多地是作为偏向商业性质一个教育辅助工具的存在,所以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就更有义务去发挥其利用价值。如果要让校讯通更多的投入使用,那么教师如何使其使用价值超过其本身的价值便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必要性问题。

以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的校讯通使用情况为例。

2011年中国移动攀枝花分公司正式就“校讯通”业务服务与市教育局达成了合作协议,双方致力于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最贴心的服务,商讨了“校讯通”发展的新模式并且明确了“校讯通”的功能与资费问题。此次“校讯通”工作的出台背景,主要结合了“国纲”和“省纲”,同时指明了“校讯通”工作服务范围和内容、目的和意义。

此次达成的校讯通资费为每月十元。绑定家长手机号即可享受该项业务服务;寒、暑假免收功能费;接收校讯通短信免费,发送短信按正常收费;以上为攀枝花地区校讯通资费标准。

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平均每个班开通校讯通服务的家长高达90%以上,尤其是重点班,开通了该项服务的人数更是几乎达到了100%。如此高比例的人数,如此高的期待值,如果我们的教师不能够充分发挥校讯通的使用价值,那么浪费的不仅仅是家长的手机费用,更加是辜负了家长的期望,辜负了教师这一崇高的职业。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合理高效地利用新的科技工具,从而更好地教书育人。

总而言之,“校讯通”这个平台虽然是新兴的教育平台,但是新生事物要真正为教师所用,使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化普通为神奇,是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教育工作者在使用校讯通的时候,一定要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出发点,以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把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沟通需要作为参考依据,校讯通仅仅只能作为现代教育的手段和媒介。教育工作者在使用校讯通的时候仅仅是把它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校讯通的使用原则应该是以内容为主导的在线交流的互动式教育平台。只有在教育工作者明确了校讯通的使用原则后,才能够在使用的过程让这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更加具有人性化和科学

化,也更能够让其物尽其用地为教育工作服务!

3.3合理利用网络信息工具

现如今,网络聊天通讯工具在学生中已经非常普遍,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教育工作者利用QQ、飞信等网络聊天通讯工具等信息发布平台来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办法,势必将是强化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这样通过网络聊天、网络信息 电子信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传递信息,不仅仅能够克服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还能够为师生之间的沟通、家校之间的沟通提供方便有喜爱的工具。

根据2010年9月上海市教委的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学生遇到挫折时,有60.47%的学生愿意向老师寻求帮助,39.53%学生则不愿意。在不愿意的学生当中,25%的学生认为老师无法很好地倾听学生的声音无法了解到学生心里真实的想法,相比之下这部分学生认为同学之间的交流更好;22%的学生担心被老师反问时,自己回答不上来;21%的学生担心问题太简单或者上课讲过,被老师责备;16.5%的学生因为周围的同学问问题挨批,认为有的老师很凶、不友好,心理上有无形的压力因而不喜欢问;15.5%的学生则认为有的老师没有足够的耐心面对学生的错误与问题,一方面老师讲得太快,而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害怕听不懂。接近一半的学生喜欢以面对面的方式与老师交流,26.05%的学生则愿意以QQ、MSN、邮件等网络渠道的方式与老师交流,19.43%的学生更倾向于以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和老师交流。

关于网络信息工具的应用,此处援引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高二三班的班主任老师的做法为例。

在寒暑假期间,由于学生放假在家,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的机会较上学期间就会大幅度缩水,此时电子邮件自然而然就变成了一个加强师生之间沟通的好帮手。因此,假期里,老师就利用电子邮件和班里的学生互相沟通。在往常的学习生活中,有的学生不愿意和老师当面交流,但是通过网络这个第三方平台,少了师生之间面对面的压力,学生有时候反而能够尽情倾诉自己的想法,反应学习中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对于老师来说无疑是方便了其能够更加准确收集学生信息,然后根据情况对症下药给予纠正和指导。

除了假期中和学生的电子邮件交流之外,现在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的QQ空间、人人、微博等,他们借用这些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增加与同龄人的沟通。对于老师来说,学生在这些网络交友平台的的一些言语表现,文章抒发正好是老师了解学生的另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老师通过阅读学生发布在网络平台重点个人日志,就能够发现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还包括一些兴趣爱好之类的有效信息,对于不好的问题能够做到提早发现及时预防。这样一来,老师就能够做到将思想教育

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比传统教育手段更具有针对性和主动性。总结

学生在学校的归属感在于他所属的班级,因此班级就成为了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因此班级管理的优良也就直接影响了学校进行教育工作的优良,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谓教书育人,作为教育工作者肩上承担的责任已经不需要做过多的赘述。但是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都明白只有我们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新时代赋予自身角色的新内涵,不断学习研究,以科学的方法应对随时出现的新问题,才能不负时代的使命。

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环境下的家校联系为学校提供了一种更有效、更便利、更及时的沟通交流的途径,同时向老师和家长提供一种新型的对学生的教育平台,是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情况及时进行沟通的一个新渠道。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利用好现在信息化大时代背景下的各种网络信息化技术,更好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愧对那三尺讲台!

参考文献

[1] 孙俊三.教育原理[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1:324.[2] 杨军明.素质评价网络当家[M].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8:124.[3] 张伟, 刘宏山.梳理现代教育理念,创新教学管理[J].科教导刊, 2010, 1(15):24.[4] 马韦伟, 江玲.网络环境下的家校互动德育模式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07(17):12.[5] 杨伟.让网络与班级管理同行[J].吉林教育(现代校长)., 2007(22):18.[6] 王俊道, 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36.[7] 孙伟彦.分流培养下的学生评价机制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3):12.[8] 尹建明.谈互联网环境中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模式[J].学周刊:C, 2010(23):1.[9] 张巍.北京市海淀区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

博硕论文, 2007.[10] 曾闹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中的素质教育[J].素质教育大参考, 2006(3):15.[11] 乔洪波.现代信息技术对提升班主任工作效能的综述[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1(35):12.[12] 王平安, 路振芳.关于班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23):12.作者联系方式:

邓忠斌

***

上一篇:关于失败的名言下一篇:探索长效机制 全面加强师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