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设计(精选7篇)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设计 篇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方硕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讲的是周恩来在少年时代亲眼目睹中国人民饱受压迫后体会到“中华不振”,从而立下志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我决定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适时引导结合起来,把知识点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读进去,在读出来,通过阅读来体会文章内涵。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找准切入点,紧扣“中华不振”这一主题
之所以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究其原因就是“中华不振”。我就是抓住这个切入点来进行教学的。首先设下疑问,什么是中华不振?从哪里体会到中华不振?找到中华不振的词句,最后思考为何中华不振。
在课堂上,围绕着中华不振让学生进行多组对话,从语气和词句中体会中华不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学生达到感情的高潮。
二、讲读经典段落,体会细节。
课文的第8自然段是体现中华不振的特写镜头,是激发学生情感的要点。因此,我把这一段作为一个感情的突破口,请多位同学来勾画体现“中华不振”的句子、词语,浅谈感受并加以追问;为什么围观的群众都紧紧的握着拳头?为什么洋人打伤了人还得意洋洋?想象妇女可能在哭诉什么?巡警可能训斥妇女?通过我的引导,学生朗读能读出自己的感情,也能理解到当时由于中国的落后而导致人民备受欺凌却敢怒不敢言的屈辱、愤慨。
本节课的不足也很多:在讲课过程中,ppt没有跟上课堂进程;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引导的太多,对孩子应该再放放手;朗读时学生的感情激发似乎没有预想的那么强烈,而我应该及时给孩子们范读;整个教学过程侧重于语文的人文性而忽视了语文的工具性,比如说在最后的总结阶段,可以点拨一下整篇文章写人的方法,真正为孩子的写作提供帮助。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设计 篇二
师:课文的结尾是这样写的———
生: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师:“那时”是什么时候?
生:周恩来少年时。
师:“那时”是距现在一百多年前的1911年。当时中国国家贫穷、民族衰弱,中国成了被外国列强侵略、争夺和瓜分的对象,人民的生活痛苦不堪。所以,当时中国人看外国的东西都不一样,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租界内楼房不叫楼房,叫洋房、枪叫洋枪、炮叫洋炮、碗叫洋碗、香烟叫洋烟、铁铲叫洋铲、火柴叫洋火、雨伞叫洋伞,甚至和我们长得不一样的外国人都叫洋人。多么得高大上,怎么就没有本民族的?没有中国的?没有中国制造呢?
(师板书:国家贫穷、民族衰弱、人民痛苦)
师:所以,周恩来那时就明白了读书的目标,他读书的目标是什么呢?
生:让中国不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
生:振兴中华。
(师板书:振兴中华)
师:我们再来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志向吧。
生: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师: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振兴中华”的读书目标呢?
生:是因为“中华不振”。
(师板书:中华不振)
【评析】引领学生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理解“那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明白当时的中国“国家贫穷、民族衰弱、人民痛苦”。带领学生进入到具体、直接的文字背景之中,不仅让学生把刚认识的“帝国主义”一词带入文中,进一步理解和体会———中华不振,更让学生明白了周恩来读书的目标———振兴中华。此设计巧妙、灵动,初次发挥了阅读激情的作用,紧扣文章主题中心,抓住文章主线,为下文的学习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做好辅垫。
二、创境激情,痛恨“中华不振”
1.巧妙引领诵读,体会“中华不振”
师:那么,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中华不振”?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边思考一边听老师朗读,并用笔勾画出表现中华不振的句子,并尝试提出问题。
(生汇报表现“中华不振”的句子)
师:大家试着“戳着那个洋人的脊梁问”。
生:你这个耀武扬威的洋人,你明明看见那个人就在你的前方,你为什么不能让他们走过了再开过去,你难道有什么急事吗?你也不能轧死他(她)呀!
师:请用此时的心情再读这段话。
生:她原指望中国的巡警局能给她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评析】抓住文章的重点句段,激发学生充分想象,主动、自然地走进文本,让一个离我们近百年的、刚形成的、模糊的历史画面在学生脑海中逐渐形象、生动、具体、清晰,师生犹如亲眼所见、身临其境。教师顺势引读,伴随着伤感、悲愤、无奈的音乐,学生的情感得到最大程度地激发,愤怒之情油然而生,课堂的第一次高潮在此出现。
2.反复追问,突出“中华不振”
师:这个轧死中国人的洋人被惩处了吗?
生:没有。
师:我们看到的却是———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洋洋地站在一旁。
师:这是为什么?
生:中华不振!
师:中国的巡警局给中国人撑腰了吗?
生:没有。
师:这是为什么?
生:中华不振!
【评析】学生逐渐进入文章描述的故事情景之中,在学生产生了“愤怒”之情后,教师的几次追问,让学生“愤怒之情”一次一次升温,为课文的第二次高潮做好了铺垫。
3.多感官参与,体验“中华不振”
师:在场的人,除了衣衫褴褛的妇人、得意洋洋的洋人和不敢伸张正义的无能的巡警外,还有谁?
生:还有围观的中国人。
生: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师:此时,你握紧拳头,你想干什么?
生:揍洋人和中国巡警。
师:用文中的一个词就是想要干什么?
生:惩处。
师:举起你的手,我们一起书空“惩”字。一撇愤,一撇怒,一竖恨,公正何在?我们只能把对洋人的痛恨放在心里。
师:该不该惩处?
生:该。
师:但,敢不敢惩处?
生:不敢。
师: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中华不振”!
师:所以我们只能干什么?
生: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评析】把“惩”字的书写分解引入,是本课的第二大亮点,学生带着一次又一次升温的“愤怒”之情和教师一起写“惩”字,此举动把学生的愤怒激发到了极点,此为本课的第二次高潮。从语言到情绪,从情绪到动作,学生内心深处迸发着对帝国主义势力的愤恨。
4.拓展延伸,感悟“中华不振”
师:同学们,在当时的中国,这样的事情难道只有一件、两件吗?
(师出示图片)
图一:在上海的一处租界,公园门口摆着这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图二:在汉口租界,中国人力车夫必须穿上像犯人一样的“号衣”来伺候这些洋人们。
师:从这些事情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屈辱,为什么?
生:中华不振、国家贫穷、民族衰弱。
【评析】教师板书“国家贫穷、民族衰弱、人民痛苦、中华不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主线在学生诵读中逐渐清晰、明了。板书的有效设计和巧妙运用,让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更加深刻,让情感更加深厚,让课堂更加深沉,板书是本课的一大亮点。
三、回归主题,立志“振兴中华”
师:周恩来亲眼目睹了租界发生的一切后,内心再也不能平静,他决心拯救这个贫穷的旧中国,正是因为如此,在修身课上听见魏校长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响亮地回答———
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12岁那年的沉思,决定了周恩来一生的道路,这九个字是他一生信守的诺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评析】教师深悟课文主题,引领诵读恰到好处,顺势而起,让学生真切感受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壮志。
四、指导诵读,升华“振兴情感”
师:让我们一起来追随周恩来读书的志向吧!
生: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师:同学们,不解决为什么而读书的问题,读书就是盲目的,就是漫无目的的。那你又是为什么而读书的呢?现在,时代的主旋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那么,中国梦的含义是什么呢?
(师板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生:为国家富强而读书、为民族振兴而读书、为人民幸福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我相信在我们所有人的努力下,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因为中国的复兴不可阻挡。
(播放视频《中国的复兴不可阻挡》)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篇三
有人回答:“为家父。”
有人回答:“为明理。”
有人回答:“为光耀门楣。”
魏校长问周恩来:“你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周恩来庄重地回答。
由于他的南方口音,魏校长一时没听清楚,周恩来又慢慢地说了一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称赞:“有志者应当这样。”
周恩来的这一回答,是灵机一动随便想出来的吗?不是。
周恩来生于1898年。那时正是清朝末年,中国已经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之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贫弱不振,强烈地刺激着这位少年的心。
他12岁离开南方的家乡,来到东北的伯父身旁。一出沈阳火车站,来接他的伯父就告诉他,沈阳哪些地方是外国人的租界,不要随便到那里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了麻烦没处说理。
周恩来不明白这是什么道理,便问:“这不是我们中国的地方吗?”
伯父回答说:“中华不振啊!”
“中华不振”,12岁的周恩来不能完全弄懂这四个字的含义。但是他听说过,列强把中国当作一块肥肉,都来抢着吃。
到沈阳后,他曾去看过东郊魏家楼一带日俄战争的遗迹。一位同学的祖父悲愤地向他讲述了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打仗,战场竟是中国的土地,倒在血泊里的竟是中国人民。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
在沈阳,周恩来看见外国人的汽车在轧死中国人后,扬长而去。中国的警察不但不敢扣留凶手,反而训斥死者的家属妨碍交通。受到群众质问后,警察说:“这是治外法权,有什么办法!”
一桩桩的事实,使周恩来越来越感觉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所以,那位同学的祖父出了个上联“勿做列强之奴仆”,要他对下联时,他说出了“誓当中国之主人”。
人各有志。千百年来,对于为什么而读书有过多种不同的回答。“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许多人为了升官发财而读书,读书不过是他们的敲门砖。门敲开了,书就丢到一边了;门敲不开,书对他们也不再有什么用处了。渺小的目的,当然不可能产生持久而伟大的动力。周恩来反对只为个人找出路而读书。1913年,他考上了天津南开学校。有一次,大家讨论为什么上中学。有的同学说,南开很有名,在这里毕了业,就能有个好前途。周恩来却说:“我们生活在20世纪列强竞争的时代,国家贫弱不振,外国侵略者一天天紧逼,眼看中国就要灭亡,青年人怎么能只想个人的前途呢?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了,个人才能有前途。”
这是多么宽广的心胸啊!他的心里装着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只有这样的胸怀,才能产生伟大的志向,成就伟大的事业。
解读原创秀
为什么读书?答案有很多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少年周恩来在20世纪初做出的响亮回答。国家的贫弱不振强烈地刺激着少年周恩来的心;桩桩受辱的事实,深刻地烙在少年周恩来的灵魂深处。因此,少年周恩来喊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何等宽广的心胸!何等伟大的志向!
链接原创秀
本文的作者是余心言。
余心言,原名徐惟诚,安徽芜湖人,著有《写给小红的信》《说修养》《人生探索》等。他是一位热衷于为孩子写书、编书的老人,被广大少年朋友亲切地称为“知心爷爷”。
超级模仿秀
周恩来从小志存高远,12岁就发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长大后,他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像周恩来那样,小时候就立下远大志向的名人还有很多,课后查找一些资料,看看你能了解多少。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篇四
这篇课文作为新教师的公开课面向全校老师上课,所以感受颇多。从课文资料上来说,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灵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根据本课学习目标,在贺老师的帮忙和指导下,我把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的适时引导有机结合,把知识点透过各种方式展此刻学生面前,使教学过程零而不散,教学活动多而不乱,学生在简单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拓宽视野。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结合学习资料,确定指点路径,引导课外延伸。
语文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自求、自悟、自得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的过程,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就应是指导学生学,这样学生才会学,那么课堂上教师就应少讲。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是讲学生读不懂的或体会不深的地方,即指点路径,引导课外延伸扩展。正所谓“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所以像本课这类传统题材的课文由于叙述故文资料远离现代儿童的生活时代,就需要我们花时间给学生带给相关资料,用简短的文字延伸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从中了解周恩来少年立志的原因,领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因此,我想到了《新课标》中提到的多读书、读好书的必要性
二、精心取舍教材,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文章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篇幅较长,如果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逐个梳理下来,势必落入面面俱到、贪多求全的怪圈,就会在35分钟内完不成教学目标。于是在第一课时,我把课的重心放在了“伯父向周恩来诉说中华不振”这件事的阅读理解上,因为这件事既是激发周恩来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的直接诱因,又能引出全文。深入地体会这段话,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对于理解他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原因是至关重要的。
三、重视阅读方法的渗透,努力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
本节课的教学,我最为重视的是学生朗读潜力的培养和朗读方法的传授。如在体会“伯父告诫周恩来不要去租界地”这件事时,我精心地创设情境:“此时伯父为什么会这么说;周恩来心里会怎样想。”然后让学生带着感情分主角来朗读,从而入情入境,学生读出了感情,同时也进入了课文的资料。还有就是提倡个性化的朗读,如在指导学生如何来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句话时,鼓励学生你认为那一个词语重要就对那一个词语加重语气来读,并进一步告诉学生:“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对同一句话、同一篇文章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完全相同的,你怎样理解就怎样来读。”不要简单地模仿别人。
再如,告诉学生“崛起”一词在字典里的解释是“突出、高起”的意思,具体到这句话里就应怎样理解。此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潜力。
在各位老师,尤其是贺老师的帮忙下,我感觉自己执教本课还是较为成功的,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到达了预想的课堂效果,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是多读书、多学习,还要勤于动笔,时时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思想,站在更高的层次看待每一节课。
四、结合学生认知,注重情感教育。
拓展本文,直面历史与现状,引导学生立报国之志,若仅限对“中华不振”的理解,仅限对周恩来少年立志而钦佩,那本文的教学目的尚未到达,让学生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在行动中努力落实,才真正到达目标。所以让学生将课文资料与现实结合起来,并透过谈读书的目的,激发学生报国之情,在幼小的心灵中根植民族情感。
五、透过综合性学习,汲取营养。
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 篇五
本文教学我分两课时完成。因为这是一篇回顾我国解放前的一百多年历史的文章对于当今社会的孩子如果不在课前做超多的历史感知索然是达不到教学目标的。在第一课时,我花了大部分时间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和周恩来生平。汇报预习时查字典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状况。在解决难以理解的词语时:租界地、帝国主义、耀武扬威,(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我依然让学生结和当时的时代背景不能完全局限在词典的表面意思上)。
在第二课时开始时依然让学生回忆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灵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文章一共讲了三个小故事,篇幅较长,如果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逐个讲下来,就会在40分钟内完不成教学目标。于是,我把本节课的重心放在了“中国妇女受洋人欺凌”这件事的阅读理解上,因为这件事既是激发周恩来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的直接诱因,又能承上启下,贯通全文。深入地体会这段话,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对于理解他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原因是至关重要的。本节课的教学,我最为重视的是学生朗读潜力的培养和朗读方法的传授。如在体会“中国妇女受洋人欺凌”这件事时,我精心地创设情境:我们都是中国人,如果你就站在一旁,你会怎样想?你会怎样做?请谈你的感受。配乐老师范读让学生从而入情入境,学生读出了感情,同时也理解了“中华不振”的深刻含义。这一目标也从中到达了。
本节课失败之处:我让学生仅局限对“中华不振”的理解上了仅限对周恩来少年立志而钦佩,所以本文的教学目的还是没有到达,在讨论完“华人与狗不得入”让孩子们直面历史,心海难平,心有所向时如果能在此时立刻抓住他们对当时历史的理解上立杆见影让学生从心底深处唤起民族意识,在行动中努力落实,及时的进行拓展让学生将课文资料与现实结合起来,并透过谈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发学生报国之情,在心灵中根植民族情感。“你要为谁而读书”?“为国家的什么而读书”?:(此刻我们的国家已经振兴起来了,我要为国家的繁荣而读书”;“我要为国家越来越兴旺而读书”;“我要为国家到达世界最先进的水平而读书”……)这样一来学生们心潮澎湃,热情高涨教学目的也很顺然的就完成了。还有在补充周恩来回来后的所思我只有骨架没有肉显得很草。但是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精心备课即使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完美但我要把每讲到之处落到实处让学生学实哪怕是那么仅有的一点。
6.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5课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
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的理念。学生转变后的自由表达、自由讨论、自由感悟到的收获是传统中任何硬性灌输都不能企及的。本课教学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自主学习。教师力图激励并促成学生
与课文文本的四个层面的对话中,体现阅读教学的教育性,即知识与文化层面的对话;阅
历与经验层面的对话;人格与精神层面的对话;艺术与审美层面的对话。促使学生既是阅
读的主人,又是学习阅读的主人。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
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学生利用生字词卡片,预习生字词,读通课文。
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周恩来的生平资料。
3、教师制作助学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忆往昔,峥嵘岁月激情怀
教师活动:同学们,你们知道周恩来吗?你们了解的周恩来是个怎样的人?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做出相应回答。
学情预设:由于周恩来生活的时代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即便是查
阅了资料也是一知半解,因此学生的回答有可能只言片语,有可能张冠李戴。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要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
教师活动:我也找到一些有关周恩来的资料,想和大家分享。愿意一起去看看吗?(课件
出示:周恩来,一百多年前出生在江苏淮安,年轻时赴日本、法国留学。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一直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而忙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府总理,是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周恩来之所以成为一个伟人,是因为他在少年时期就立下了一个远大志向。)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仔细听,了解伟人的生平事迹。
媒体运用:出示几张周恩来不同时期的照片,配以背景音乐和教师的画外音,激发学生崇敬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演示,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老师精彩的描述和精致的课件充分吸引,使学生由起先对周恩来的陌生,到渐渐地的认识,并产生了想了解他的强烈愿望,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课文的学习中去。】
教师活动:(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25课。
学生活动:(齐读课题。)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师活动:(指着“崛”字)这个字刚才同学们字音读得很准确,那你能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呢?
学生活动:学生运用学过的字和识字方法回答。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做如下回答:
1、刚刚学过的《蟋蟀的住宅》一课中“挖掘”的“掘” 字,提手旁换成山字旁,就是“崛起”的“崛”,这是换一换的方法;
2、大山的“山”加上屈原的“屈”就是“崛起”的“崛”,这是加一加的方法;
3、屈
原站在高山的旁边,打一字,这是猜谜的方法„„(如果合情合理,教师均要予以肯定。)
【设计意图:顺学而导,及时抓住课题中的生字,在语言环境中学习,会让学生记得住,记得牢。同时,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激活学生勇于创新的思维火花。】
二、读故事,识记字词促能力
教师活动:让我们一起走进周恩来的少年时代,了解这个故事。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课 文,不熟悉的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教师巡视)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轻声地读课文。
教师活动:刚才老师听到一片琅琅的书声,大家读得都很认真,相信文中的生字词一定难 不住大家,有信心挑战吗?
学生活动:大声、响亮地回答:有!
教师活动:
1、(多媒体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认识这些词吗?会读的就大声地读出来。(指名读。)
2、[多媒体课件]现在可要读得更仔细了,因为带音节小帽的生字是我们这节课必须会认的。还是先读给同桌的伙伴听听。(指名读。)
3、[多媒体课件]]现在这些生字的朋友要离开一会了,还要把音节小帽摘掉,这时你们还认识吗?自己大声地读出来。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读这些字呢?(在学生
读的过程中给这些生字练习组词。)
学生活动:根据老师的要求,学生读带拼音的词语、去拼音的词语、去拼音的生字,并说 说识记方法和练习组词。
学情预设:学生如果出现读错的情况,教师以同伴互助的方式让其他学生纠错正音,再让 该学生把正确的音多读几遍。
媒体运用:运用课件,逐页展示,分层教学。第一屏,出示带拼音的词语;第二屏,出示
去拼音的词语;第三屏,出示去拼音的生字。由词到句,由熟字到生字,难度
逐步加大。
【设计思路:通过分层教学,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难度逐步加大加深,挑战力也越强,学生的潜力就会得以开发,主动性就会得以提升,独立识字、记字的本领得到培养。】 教师活动:在这些会认的字中,有些字我们还要学着写一写。(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在这些字中你们觉得哪个字最难写?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书写习惯,各自发表观点,说明难写的理由。
学情预设:有学生可能会认为“嚷”比较难写,因为笔画多,容易疏漏;有学生可能会认为“巡”比较难写,因为笔画越少,间架结构越难摆。(教师在选择示范字时,可以遵循大多数学生的意见。)
媒体运用:要求会写的字都在课件中出现,可以做到学生指哪儿,教师就点哪儿。
【设计思路: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将教师重点指导的生字集中在学生意见最多的那个字上,而不是让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就会增添一种主人翁的心态,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的学习我做主。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在此时也就水到渠成了。】
教师活动:教师指导书写、示范写。
学生活动:学生摹写,评议同学的书写。
三、理思绪,遥想当年心难平
教师活动:请大家快速地读一读课文,文中几次出现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句子?用“”划出来。
学生活动:学生边读边划。
教师活动:[ 多媒体课件出示段落]谁愿意读一读。
学生活动:指名3-4位学生大声地读划线的句子。师生共同评议。
媒体运用:将文中两次出现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集中在一屏上,加深对这两句话的 印象。
教师活动:读完后,你有什么想问的,想知道的吗?那就带着这些问题默读1-8自然段,也许你会明白的。
学生活动:学生默读、思考,说说自己弄明白的一些问题。
学情预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文章的核心,学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谁为中华之 崛起而读书?为什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怎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些问题并不难,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读课文,在文中寻求答案,自主解决。)
【设计思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
一。自主探究的创造性也是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得以训练和强化的。如果教师能时刻注重这方面的引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与日俱增。】
教师活动:正因为“中华不振”(板书),才使周恩来在少年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 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在1-8自然段中几次出现了“中华不振”?
学生活动:学生圈划并回答是两次。
教师活动:伯父当年和周恩来路过一片繁华、热闹的租界地时,伯父第一次对周恩来说了 这句话。请同学们打开书,让我们来重温一下当年的情景吧!
学生活动:女生读周恩来说的话,男生读伯父说的,师读旁白。
教师活动:对于伯父说的话,周恩来始终记在心里,他也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那他会怎 么想呢?他仅仅只想这几个问题吗?[多媒体课件出示]他还会想些什么?文中用了省略号表明他还想了很多很多。这些问题让他想不明白,想不清楚,不能理解,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生:疑惑不解)就让我们带着疑惑不解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些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可以读出文中问题,也可以联想一些与当时场景相吻合的问题。而后学生 齐读,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
学情预设:学生在联想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个别与当时场景不相吻合的问题,教师不必深 究,要一带而过,以免纠缠不清,偏离主旨。
媒体运用:出示文中让周恩来疑惑不解的几个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提示。
教师活动:周恩来带着这么多的问题走进了租界地。我们也随他一起回到当年吧![多媒体课件]师讲解:一百多年前,由于“中华不振”,受尽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他们霸占我们的土地,欺负我们的百姓,人们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家园„„周恩来就是在租界地,亲眼目睹了一件事情之后,使他明白了“中华不振”的真正含义。自己读一读7、8两个自然段,了解这件事情。
学生活动:学生轻声、自由地读7、8两个自然段。
媒体运用:出示几张旧中国租界地的照片,配以背景音乐和教师的画外音,激发学生愤恨之情。
教师活动:知道是一件什么事了吗?周恩来就是从这件事中真正明白了“中华不振”的含义,你们明白了吗?
学生活动:学生复述租界地的故事,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
教师活动: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周恩来,回来后,他的同学常常看到他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你们知道吗? [CAI]
媒体运用:再一次出示文中两次出现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设计思路:通过多种方式地读,既便于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又能领悟文本所传达的思想内涵。真正做到以读促讲,以读激情,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也因为朗读的多样化,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够事半功倍。此外,教师指导学生读的时候,还体现了层次性。由自由轻声地漫读到分角色解读,再到联想后的思读,进而到默默地悟读。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最后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和感触。】
教师活动:当他第一次说出这句话时,他是怎么说的?你能读一读吗?第二次说这句话时,又是怎么说的?你还能读吗?
学生活动:先同桌互读,再指名读,读出语气,读出感受,并评议。
教师活动:12岁的周恩来看到“中华不振”,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为的是“振兴中华”(板书),文中一个又一个小故事,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回味的地方,我们将在下节课时,再去细细地读一读。
【设计思路:这一次读比起第一读,其中的情感与语气会更加到位,因为有了铺垫,因为有了积累,因为有了震撼内心的触点。而此时,应该是学生情感全面爆发的高潮。】
四、谈志向,努力读书为崛起
教师活动:同学们,在旧中国,少年周恩来就有这般的抱负和胸怀,现在我们的祖国强大 了,你们又该为什么而读书呢?
学生活动:任由学生尽情抒发内心情感。(可以指名10位左右的学生回答。)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为中华繁荣而读书”“为中华奋起而读书” “为中华科技进步而 读书”“为中华富强而读书” „„教师要顺学而导,肯定他们的回答与少年周恩来的志向是一致的。
【设计思路:此时,学生的情感已经到达了顶点,任由他们抒发、畅谈,并给予高度赞扬,更能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所要传达的情感相吻合,学生的体会与感悟会越发深刻。】
教师活动:你们的志向和周恩来是一样的,那其他的同学也有这样的志向吗?那就让我们 一起用清楚、坚定、铿锵有力地话语说出来吧!
学生活动:学生饱含激情地齐读课题,与课始呼应。
【设计思路:此时读课题与课始读课题,所传达的信息就大相径庭了,课始读课题是了解知识,走进文本,课末读课题是升华情感,走出文本。】
板书设计:
振兴中华
中华不振
7.为中华之存亡而战 篇七
国共合作一致抗日
1937年4月30日,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在写给江西老家的一封信中,除了向双亲问安,深表惦念之情之外,还用铿锵朴实的语言,谈到当时第二次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形势,表现了普通红军指战员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满腔的抗战豪情。
父母亲大人膝下:
敬禀者堂前,万福金安!近来身体是健康、饮食增加不?但现在是而复事,想必家中合家平安,同家安乐。但是,我离家以后已有久了,自从反攻以来,未曾与家通信,我想家中就是忘了我一样。自我反攻,已到达陕西?邑县太峪镇驻防,衣食住行是很平安,请你在家不要挂念。
但是,自三原与家通信一次,也未曾家内接到了?现在未见回音来,可不知家内怎么样?自我现在的国家,不过说,在外便为了国家的事情。我在外,大家都是为着抗日的,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庭,为着自己的未来做事。不过,现在说起到达北方,实行国共合作、释放一切政治犯,联合许多了抗日友军,国家已经和平。但是,我家没有什么问题。假使家内接到我信。很快的与我来信,不要递误,免得我在外挂念。来信到第一方面军第一军第四师十二团第三连。工作是很快乐的!金安!
儿钟士灯启
阳历四月卅日
家书故事
郭荣秋
这封家书是由浙江收藏爱好者周立峰先生捐赠的。周先生经相关党史和邮史的考证,证实它的作者是一位经过长征后到达陕北的江西籍红军战士。而信写于1937年4月30日,抗战还没有全面爆发,红军尚未改编为八路军,但“西安事变”后,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在进行。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发布命令: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同年9月11日,国民革命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海陆空军战斗序列,将第八路军改称为第十八集团军。(此后仍沿称八路军,其指挥机关仍简称总部),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
信中透露,寄信人所在部队是红“第一军第四师”。据军史记载,该师的师长为李天佑、政委是杨勇。这封普通红军战士写给江西老家的信流落民间,被周立峰在一次拍卖会上购得。从行文上看,作者文化水平不甚高,信中错别字较多(编辑时已修正),语句上有多处不通顺的地方。但在谈到抗日的形势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坚定的革命意志。
“西安事变”之后,国共两党进行了多次谈判。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迅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至此,国共两党第二次的合作正式形成。上面的这封家书虽只是一封普通的民间家信,却是“国共合作”的一个实物证明。
信封是用黄色牛皮纸制作,正面和背面均裱有白色宣纸、贴票完好,邮戳清晰,邮路准确。
中式信封的正面左上角套红印有国民党“新生活运动”的宣传标志,标志下面的交叉的红色粗线和信封左边的细红线将信封分为三个区域。右栏书写“至江西雩都县桥头黄天河北递转交”,中间为“钟学枫父亲大人查书”,左栏为自陕西枸邑县”,销西安中转戳和江西落戳。
信背贴1931年单圈中山像贰角和1937年中山像北平加盖楷体壹分邮票各一枚,销陕西枸邑民国廿六年五月一日日戳,残留挂号签条,符合当时双挂号(回执)的邮资规定。邮票右侧写有“请递勿误”,左侧写有“之回音”。
此信于1937年5月1日寄出。当时国共之间通信规定只能用“中华邮政”的邮票,盖“中华邮政”的地名戳。寄出地枸邑是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辖地,1937年的3月红四师从三原县(八路军成立地)开赴枸邑(今旬邑)练兵;收信地雩都县(今于都)桥头乡是原中央苏区根据地,是红军长征主要集结地和出发地——“长征第一渡”。
侨乡英烈
一位家资充裕的华侨青年,甘愿放弃舒适的生活,投身前途风险的抗日战场,在有限的生命里一直在海内外为抗日救国奔忙,最终用鲜血和生命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死得伟大,重于泰山!我们不该忘记他,符克,一个25岁的年轻生命,因为他是我们民旅的骄傲!
跟这个伟大的时代向前走
亲爱的双亲、大哥嫂和弟弟们:
你们别挂心吧!我已于五日早上安然抵家了。回忆前日我们共聚一堂,这是何等难得的机会共叙天伦的乐趣。如今,我孤零零一个人,远离了你们回到神圣祖国来,踏上艰险的程途中去,未免使你们难舍与挂念的。只是我也是一样的。不过,我为了自己的前途谋出路,我不得不放下一时的感伤,所以,说来我的心肠总是比你们粗一点的,硬一点的,幸得你们了解我的归意与决心!故能在那经济拮据与多事的环境中供给川资我回来,这是值得我特别感谢的!
我此行,虽然是预备在艰险的环境中度过生活的。当然是使得你们担心的。不过,我是大了的人,同时也是受过相当教育的人,无论如何,我总会设法顾全生命的安全。你们时常说危险。不肯我归来,你们的意想是对的。不过你们要明白,我们是一个平常的人,倘不敢冒险前进,寻求出路,是不会有光明之日的。我感觉到像我这样的人,能够跟这个伟大的时代向前走,虽不敢说将来一定有出路有办法,但,对于自己的训练是有很大裨益的,我认清了这点,所以我透视生死的问题并不是首要的,也可以说是生命必经的过程和平常的一回事,那么以后不必挂心我了。我只希望你安心地去作你们的事业与工作,以谋发展你们各自的前途。这样,我相信着我们的家庭终有光明的一日。
我现暂住香江,静待消息。数日后决上省城去。以后的去向,目前尚难决定。最好当然是希望到内地去,设如不可能,或许在省城参加救亡工作也不定,以后你们寄信来我,地址请写:广州拱日西路129号梁刚先生转便妥!
秀兄、张兄、瑜弟、锦侄、存姐……诸位送我川资与吃品,甚感谢!
恕我没有空来分别来写吧!完了!此请健康!
客席上
一,七
同志的忠诚为救国,终必有一日为历史所证明
爸爸和哥哥:
我已于前星期由琼返港了。连日来诸事纷繁,应接不暇,故不克早日函告,请谅之!
本来我这次是拟赴越南一行的,但来港后得接好友来信,深感越南环境恶劣,对我个人行动异常不利,因此,我的期行不得不打消了。俟异日环境好转的时候我们才再见吧!我抵琼后,曾到家去一次,家中情况依然如故。但祖母归寿后,祖父患病卧床,精神表颓,头晕目花,我想年老的祖父将与我们永别了。
近闻越南救亡总会一些腐败分子,竟乘机乱子破坏与攻击我,这简直是非法的行动,关于我所携带回之款,已有详单开支送会,手续具清;又说我经过香港,竟有捏造事实。这事除我去函敬告他们外,同时要了解我个人的人格,不是所能
出卖的,同志的忠诚为救国,终必有一日为历史所证明的。
服务团现又有贰佰余人(是指星洲香港各家)。自多回琼后已完全统一起来了,总的领导责任,总会也同意我来负责了。这次来港交涉一切均能便利进行。料各种东西安妥后,约两星期左右我就将回琼了,最近香港的朋友们,他们又希望我到华北工作,但我想困难甚多,恐不易成行。不过,到华北去我是愿意的,何去行程,客后函达。别后,家中各人精神均好否?生意旺否?念念?我抵琼后曾发染冷病多日,但现已愈了,精神也好,勿念!谨此祝安好!
克上
一月十三
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的是尽自己的天职
爸爸和大哥:
前月在港时曾付上一函,来书收到否?念念!家惠兄于前日来港得遇,知阖家均告安好,生意也比前兴旺,喜慰得很!
我于去年底本拟返贡一行,曾因环境不许,不得不作罢论了。正在此时琼侨救总会诸公,为展开琼崖救济工作,加强华侨与当地政府的联络。乃设立总会救济会珠崖办事处,其主任一职要我来自,同时总会各服务团总的领导人又是我,因此之故,这次能不得不重返琼崖,负责进行救亡工作。于是返贡之念暂时只好打消了。爸和哥!别挂心吧!鬼子赶出国土之后,我们一定能胜,得以共叙天伦之乐的!
我已于前月底携带大批西药品及慰劳品抵广州湾,因年关的关系,没有船只来往,迫得暂住这里。料再逗留数天,须能渡舟了。
我近来身体都比前健康,故物质生活虽然艰苦一点,但精神愉快的,并未感到任何痛苦的地方。对于工作虽然是在危险的环境中去进行,似随时有生命之危,但我能时刻谨慎小心,灵活机智且人吉天相,想必安然无恙也。假使偶有不幸,也算是我所负的历史使命完结了,是我的人生最大休息了。总之愿望你们保重身体,合睦共聚,经营生意,谋将来家庭之发展,勿时常挂我于心也。
爸和哥:你们宠爱和抚育我的艰苦和尽致,我时刻是牢记着的。不过,在中国这样的国家里头,特别是这样在严重的国难时期中,我实在是没有机会与能力来报答你们的。也许你们会骂我不情不孝吧。爸和哥别怀疑和误会吧!我之自动参加救国工作,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的是尽自己的天职。尽其能力有献于民族解放之事业而已,我相信你们是了解的,国家亡了我们就做人家的奴隶了,抗战救国争取胜利,不是少数所能负得起的,我之参加革命工作也希望你们放大眼光与胸怀,结予无限的同情与原谅吧。
谨此,祝阖家均安!
克上
二月十一日于西营
家书故事
海南岛是中国著名侨乡,琼崖侨胞素有爱乡助乡优良传统。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琼侨联合会回乡服务团”,活跃在琼岛各地,符克就是琼侨回乡服务团的首任总团长。“总团”在符克的领导下,分成若干工作队,在文昌、琼山、琼东、定安、儋县、澄迈、万宁等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组织战地救护、救济难民和为农民群众送医送药等工作,为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符克,原名符家客,1915年生于海南文昌县。1927年符克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参加了昌洒乡童子团,并任团长。1933年侨居越南任小学教员,1935年考入暨南大学。“七七事变”后,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符克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在上海、南京、绥远、山东等地进行抗日活动。1938年初赴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党中央为了动员和组织华侨参加抗日救国,选拔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和青年学生组成海外工作团,到东南亚各国开展华侨工作,符克参加该团,受党的派遣到越南发动华侨支援祖国抗日,任越南琼崖华侨救国会常委。1939年2月,日军入侵海南岛,符克率领40余名旅越琼侨进步青年偷渡回琼参加抗战。年底在香港,由宋庆龄任名誉会长的琼侨联合总会批准,符克被任命为联合总会救济部驻琼办事处主任兼回乡服务团总团长。1940年8月,符克和国民党琼山县参议、琼山县_二区区长韦义光(中共地下党员)一起前往定安县翰林墟,向国民党琼崖守备司令王毅、广东省第九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吴道南提出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要求,并商谈慰劳孤岛抗战物资的分配和加强琼崖国共合作避免内战等问题。吴道南却命令手下在符克、韦义光返回的路上将他们杀害,制造了轰动海内外的“符韦血案”。符克牺牲时年仅25岁。
符克在离开越南之前,就做好了为国捐躯的准备。他把身边最珍贵的有纪念意义的照片,毕业证书、由众多知名人士题写的珍贵纪念册都交给了五弟符家寰。符家寰将哥哥的这三封家书和他留下的遗物小心地珍减至1993年,才从西贡转道香港,亲手寄给符克唯一的女儿符曼芳保存,并一再叮嘱一定保管好,不要随便交给任何人,希望能够安全地交给国家,用于教育后代。
1939年2月,3岁的符曼芳和妈妈陈梅卿随中央海外工作团从文昌到越南西贡。而此时的符克已经组建了华侨服务团,正在进行思想和物质等各个方面的集训,准备启程反乡抗日。此时的陈梅卿已经怀有身孕,不能和符克一同回国,夫妻两人相约,待孩子出生后,来年在琼崖团聚,符克为了抗日救国,放弃了安逸的生活和天伦之乐。离开了亲人,冒着生命的危险,返回祖国抗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书心得个人书评06-28
为中华崛起之梦而读书(演讲稿)09-2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中学生09-10
爱国主义名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08-07
为中华之富强而读书作文07-01
为实现绿色崛起而努力奋斗06-22
大国崛起读书心得09-05
学习《中原崛起,教育为基》心得体会07-11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心得体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11-07
大国重器,机械崛起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