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数学期末教案(共12篇)
1.一年级上数学期末教案 篇一
一年级数学上期末测试题
一、直接写得数。
45+8=4×3=28+2=53-6=6×3+7=5×6=1×5=78-5=43+7=
二、填空。
1、(),(),30,(),(),(),34。
2、4个一和5个十组成();5个十是()。
3、十位上是6,个位上是5,这个数是()。
4、60比()大1,比()小1。
5、80里面有()个十,100里面有()个十。
6、小红有11元,他最多有()张2元。
7、把80、35、62、57、39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8、4+4+4有()个()相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9、3乘5写作()×()=();48和6的和是(),54与7的差是()。
10、比48大,比68小的.双数有()、()、()、()。
三、在里填上“<”、“>”或“=”。
27()724×5()4+573-9()65+58×3()3×843-8()43+833()48-524分()24角5元4角()4元5角
四、在()里填上+、-、×号。
5()4=94()1=42()3=64()3=6+62()4=86()2=44()4=84()2=7-1
五、选一选(在正确答案下面打“√”)。
1、一个加数是5,另一个加数是6,求和是多少的算式是()。
①5+6②5×6③6-5
2、一个书包的价格大约是()元。
①2元5角②2角5分③25元
3、得数大于50的算式是()。
①43+7②56-4③56-8
六、想一想。
1、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3倍,美术组5人,合唱组有多少人?
2、一共38个萝卜,白兔子采了20个,灰兔子采了多少个
3、我吃了7个苹果,剩下45个,原来多少个苹果?
4、一个鱼缸养5条鱼,5个这样的鱼缸一共可养多少条鱼?
2.一年级上数学期末教案 篇二
今年有幸教一年级数学, 为了让啪啪作响的教鞭停下来, 每天都在努力, 每节课都想留下努力的脚印, 现在就把我和小朋友一起在课堂上拼搏时留下的脚印写出来。
一、利用数学课上的静
一年级小朋友在课堂前20分钟内是可以安静的, 是构建有效课堂的黄金时间, 一定要在这个时间段学会重要的知识。可以要求学生坐端正, 眼睛向前看, 这个时间段最好少安排学生自己动手的教学内容。刚入学的孩子, “好像一幅最新最美的图画”。从第一节课就开始训练, 训练上课常规, 动态的、静态的都要示范指导, 如果训练科学合理, 一定可以让啪啪作响的教鞭停下来。
例如, 学习“认方向”的时候, 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左手和右手。但是, 总有少数学生不记得, 我就会让学生闭上眼睛, 听老师要求:“举起左手, 摸一下左边的小朋友, 放下。举起右手, 摸一下右边的小耳朵, 放下。”有时, 故意重复一遍, 训练小朋友的注意力, 这样做, 教室里既安静, 又能避免学生之间互相看。这是动中的静。
再如, 学习“几个”和“第几个”, 这是教学的难点, 如果处理不好, 不仅课堂混乱而且无法突破难点, 我是这样安排的:几个学生到讲桌前面来, 用学生排队演示“几个”和“第几个”。这是学生最喜欢也最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 让他们明白了“几个”和“第几个”的意义后, 教师随机说:“我把这几个学生画在黑板上好不好?”然后, 我画在黑板上的是三角形, 学生看到老师画的不是刚才的几个学生, 脸上的表情各种各样, 很可爱。
我说:“学生们, 请闭上眼睛, 把左边的4个图形圈起来, 把右边的第2个图形涂上颜色。”就在学生都闭眼的同时, 教师轻轻地拉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完成题目。这个时候, 学生的眼睛也是闭上的, 教室里也是静静的, 没有一点声音, 只有学生回答问题的手势, 这样可以避免相互看答案, 避免黑板上学生做错的情况下座位上的学生乱喊:“错, 错, 错。”还有利于孩子们独立思考, 同时, 保持教室内的环境安静, 不需要啪啪作响的教鞭, 就在孩子们静静地思考中突破教学难点。
二、掌控数学课上的动
在课堂上, 想让刚入学的学生一整节课规规矩矩的别乱动是不可能的, 即使教鞭声啪啪作响, 也不起作用, 比如, 课堂过了20分钟, 教师就该对他们提出要求了。例如, 教师说:“请学生把课本拿出来。”“请学生把书翻到第5页。”“找到第5页的第2题……”这个时候, 教室里就是热闹的超市了。“老师, 他拿我铅笔。”“老师, 我书不见了。”“老师, ……”教室里, 你抓他, 他喊你, 有哭的, 有笑的, 有下位的……教师怎么办啊?无奈极了, 要么嗓门提高八度, 几节课下来就喊不出声了;要么砸教鞭, 啪啪响, 开始还有作用, 常这样就不起作用了, 他们没听见一样。此情此景, 新教师流眼泪呼?
首先, 要避免这种“动乱”出现。一是针对刚入学的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比如, 拿书有统一的要求, 翻书有统一的要求, 教师要先示范给学生看, 就像老师这样拿书, 翻书, 必要时要多训练几遍。当然, 不能指望他们很听话地做好这件事, 所以要快, 要干净利索。这样的动也是他们很愿意做的, 而且他们必须在动的同时, 有思考, 即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 这样, 既给他们动的自由, 又有利于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还巩固了认识左右方向的知识。就在他们思想集中判断举左右手的时候, 教室里出现暂时的静, 教师赶快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
如果这种“动乱”已经出现, 也不要把声音提高八度。小孩子就喜欢干大人不让干的事, 教师声音越高, 他们的声音就越高, 相反, 你压低声音说话, 反倒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师说的话要吸引他们, 让他们一下子有了兴趣。教室里就会安静下来。或是此时教师用体态语言, 这一定是孩子们已经熟悉的体态语言, 也是刚开学时进行习惯教育时的训练内容。比如, 在学生“动乱”的时候我打了个手势停在半空, 我的学生就会一齐说:“做好, 不讲话, 是好孩子。”开始的时候只有一两个看到我的手势, 接下来三个、四个、五个……直到全班学生一齐说:“做好, 不讲话, 是好孩子。”这时, 班里同学都会一起看老师了, 因为这种声势浩大对他们有震慑力。也因为是他们自己喊的, 所以要做到教室里又可以有暂时的安静, 教师抓住机会及时说出习题的要求, 同时完成练习。这样, 把教师组织教学说的话让孩子们自己说出来, 既能保护老师的嗓子, 也听不到教鞭啪啪作响声。
再就是在学生疲劳和厌倦的时候,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动起来。比如, 新课上完了, 练习也做得差不多了, 剩下下课前的一段时间, 也是学生最不听话的时候,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动起来。比如, 开火车, 做游戏等多种形式完成巩固练习。这样, 学生就可以顺利渡过课堂的最后“漫长时光”。
一年级的课堂, “组织教学”比“数学内容教学”更重要, 如果课堂上能动静结合, 安排合理, 一定可以让课堂多姿多彩, 学生的智慧也将在静与动中闪烁。
参考文献
3.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自测题 篇三
一、你看,已经抢先飞上了“算一算”趣味小擂台。她要和小蜜蜂们比一比,看谁的舞姿更美。
二、“我来啦!”瞧, 也爬上了“找一找”趣味小擂台。他知道自己的长处:找位置特别准确。
1.小狗的后面是(),梨在小狗的()面,小兔在小狗的()面。
2.从我们的角度看,足球的()边是西瓜,()边是小猫。
3.苹果在飞机的()面;飞机的下面是(),右面是()和()。
4.小猫在第1行第3列,飞机在第( )行第( )列,小狗在第( )行第( )列。
5.我喜欢的水果是(),在第( )行第( )列。
三、小朋友,我们也不能落后呀!快去“买一买”趣味小擂台,当个文具店的“小老板”吧!
1.乐乐带了5元钱,可以买什么?
(1)可以买:。算式是,找回 元。
(2)也可以买:。算式是 ,找回 元。
2.聪聪花了18元钱,他可能买了 。算式是。
3.玲玲花了10元钱,她可能买了 。算式是。
4.我有 元钱,可以买 ,应找回 元。
四、的动作真快,一转眼就跳上了“猜一猜”趣味小擂台,仔细地做了起来。
1.的年龄由5个十和7个一组成,它( )岁。
2.要找到82前面第4个数,这个数是( )。
3.用做成一个,的对面是( )。
4.右图缺了( )块砖。
5. 的只数等于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差,这个数是( )。
6.只数的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6, 有( )只。
7.新鲜的水果后面藏着什么数?
五、 姐姐已经登上了“画一画”趣味小擂台。她准备画出最好的图画,让大家瞧一瞧,请你也来画一画。
六、小朋友,“做一做”趣味小擂台最适合学了知识能灵活运用的你了,还等什么呢,快快动手吧!祝你成功!
育才小学一年级同学做好事件数如下表:
《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自测题》参考答案:一、1.略2.(最后一格) 92二、1.苹果前下2.左右3.上西瓜小兔伞4. 21325.略 三、略 四、1. 572. 783.☆4. 85. 896. 697.(1) 38404142(2) 101619(3) 407090100 五、1. 3:103:404:104:402.略 六、1.略2. 一(2)一(4)123. 2件4. 9件5. 42件6. 略
4.一年级上数学期末教案 篇四
课题:
分类复习
总课时:9课时
本课时:第9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熟练进位加法的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2、进一步熟练凑十法。
3、在实际应用的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10以上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解决问题。
教学对策:通过分类练习,掌握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口算。
规定学生在5分钟内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
修改: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
9+4=
9+0=
9+7=
9+9=
9+8=
9+2=
9+3=
9+10=
9+1=
9+5=
9+6=
0+9=
学生集体读算,开小火车。
挑选9+4和9+8两题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二、独立完成(二~四)
提醒:要先计算,再比较。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
三、从6、7、8、15四个数中选出三个数,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在这几个数字中,你选哪三个数? 7、8、15
为什么?
因为7+8=15
8+7=15
学生填写
四、填表。
学生自己填写,然后交流。
五、看图写算式?
看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左面有7只猫,右边有8只猫。
求什么?
一共有多少只猫?
么列算式?
7+8=15
学生自己完成其余几题。
交流最后1小题。
最后一题,求什么?
一共有几个三角形?
我们可以在图上知道哪一些已知条件?
第一堆有3个,第二堆有4个,第三堆有5个。
怎么列算式?
3+4+5=12
六、解决问题。)
小红栽了5棵树,小明栽了7棵,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2)
小红上午写了8个大字,下午写的和上午一样多,小红写了多少个大字?
3)
原来有16个苹果,拿走了10个,还剩几个?
4)
猴子
梅花鹿
小狗
9只
4只
7只
猴子比梅花鹿(),梅花鹿比小狗()。
猴子和梅花鹿一共有多少只?
梅花鹿和小狗一共有多少只?
5)小红拍了9下,小明和小红一样多。
一共拍了多少下?
6)看图填空:原来有()个鸡蛋,做蛋糕用去()个,还有()。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答案。
板书设计:
分类复习
5.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备课教案1 篇五
0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10页的例
1、例
2、例3,课堂活动第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
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规范整洁地书写0。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来感知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跳远起点条和一把长米尺。1——5的数字卡片。
谈话导入。
师:老师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他是谁?(利用投影仪出示例1,同时指导学生翻开课本第10页)
师:从图中你能看出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的意思。)
新授。
教学第一种含义。
揭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师:东东原来有几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生:用数字2表示。(边说边举出数字卡片2。)
师:后来,东东的气球全飞走了,用什么数字表示呢?(是根据课堂中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
师:气球全飞走了,一个也没有了,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
(教师板书:0的认识。)
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教师竖起2根手指,问:这可以表示数字几?
师: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也没有竖起来,这时指头的个数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大家能想办法用桌上的文具、书包里的书或其他东西表示“0”吗?
学生充分联想,利用手里的一切东西来表示“0”。
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例2)
揭示第二含义——起点。
出示直尺,让学生观察。
师: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学生从前往后读0——5,体会数越大离0越远。
师: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的长度,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物体的长度就越长。
(知道学生试着比较铅笔和橡皮擦的长度。)
师强调:量东西的长度时,“0”就是表示起点。
学生活动,体验起点。
师: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用长米尺示范性地量,说出大概远近,强调: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事先在教室的前面地上贴上“0”起点纸条。)
指名学生到教室前面从老师设好的“0”起点起跳,比赛跳远。
说说怎样比才公平。(起点一样,都从0起点跳才公平。)
教学书写0。新课标第一网
观察0的写法,说说要写好“0”应注意什么?
教师边总结边示范写“0”。
学生跟着书空。然后全班同学在书上第10页描写“0”,最后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全班同学评价谁有缺点。
课堂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0——11页的第1、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说一说。师:想想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0,它表示什么意思?
数方格填空。
学生独立填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上往下,你发现了什么?从左往右,从右往左,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组汇报交流。
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5的认识之1——5各数的数、说、认
教学内容:课本第7——8页的例
1、例
2、例3,课堂活动的第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学会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习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数一数,说一说。
出示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
认读1——5各数。
根据学生所说数字贴出卡片1——5,学生认读。
师说数,生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
反馈实践。
师说数,生摆小棒。
你还能用其它方式表示吗?
感知数的顺序。
摆小圆片,边摆边数,逐步感知1——5的顺序。
整体感知。
出示点子图,打乱顺序摆在黑板上,师:大家来给他们排排队,先在小组里商量商量。
小组讨论后,请一个小组上台摆摆,并说说理由。
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
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开放性活动。
引导学生看书本第8页的例3。师:例3中的“2”表示什么?
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例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告诉你周围的小朋友。
猜谜游戏。
师生互动:这个书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呢?
小组互动。
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告诉小伙伴你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总结。
这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5各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8页例4,第9页课堂活动第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生的比、画等活动,使学生感知1——5各数的联系,体会这五个数数序的排列。
使学生在数数的基础上会读,会写1——5各数。
通过课堂活动中的数、写、圈、摆,加深学生对数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画、数、写、圈、摆等活动让学生愉快学习,掌握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数字卡片,小棒。
复习旧知。
复习数数。
新授。
教写“1”。
师:你能用手指表示1吗?
引导学生伸出1个手指。
师:如果用画圈来表示1的话,要画几个圈?
教师指导学生看例4,并用投影仪出示数字1。
师:请小朋友读一读1,并仔细观察1的写法,看看1像什么?
生:1像小棒。
师:它在田字格里是怎样放的?
师边写边指导写法。
然后让学生书空1,再让学生在第8页“写一写”中沿虚线描1,教师注意巡视指导学生的坐姿和握笔的姿势。
教写“2——5“。(方法同教写“1”。教学过程中多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
放手让学生独立写1——5各数。
学生独立书写。
小组中交流并评选出最好的书写参加全班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课堂活动。
数一数,写一写。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注意强调学生的书写习惯。
集体交流反馈。
圈一圈,写一写。
教师帮助学生弄懂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集体反馈。(注意圈法的多样化。)
总结
师总结:这节课老师和大家学会了1——5各数的写法,写字的时候要注意姿势的正确。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5以内的减法
教学内容:课本第21页的例
1、例2,课本第22页的例
3、例4以及课堂活动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两个连续性画面,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意义,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减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过程与方法
是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感知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小棒、投影仪、5粒葡萄。
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喜欢玩什么游戏啊?
有3个小朋友喜欢荡秋千,我们一起看一看。指导学生看课本第21页的例1。
新授。
减法的含义。
引导学生观察例1的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引出减法。
图中本来有3个小朋友荡秋千,后来走了一个,还有几个小朋友呢?你能用算式表示吗?
(让学生试着做一做。)
师:三个小朋友走了一个,就是原来的三个去掉一个,我们用减法算式来表示:3–1=2(板书)
师:我们来认识新的符号“-”,读作减号,整个算式读作:3减1等于2。
师领读,生跟读。
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3–1=2是什么意思?
探索算法的多样化。
摆一摆。
师:大家拿出5根小棒,然后再从5根中拿走2根,(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摆小棒。)
师:根据刚才摆、拿小棒的过程,你能提出个数学问题吗?
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5–2。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算一算,写一写。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集体交流。
说一说,算一算。
观察图,说说图意。
解决问题。
师:看看第一个小朋友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解答吗?师:请小朋友解答问题,想想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和共同之处。
比较、分析。
比较这两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课堂活动。
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第1、第2题。
说图意,列算式。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集体交流。
总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内容: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认识加号。
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通过具体直观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感受新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许多计算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圆片若干个、小棒。
创设情境,理解加法含义。
指导看课本18页图,创设情境。师:图中画了什么?
理解加法含义。师:2辆车和一辆车合起来是几辆车?你怎么知道的?
师根据学生回答指明:把两部分合起来,可以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5以内的加法。(板书:5以内的加法)
认识加号。
师:在数学上,2和1加起来,用“+“表示,等于3用”=“表示。
板书:2+1=3
读作:2加1等于3。
师领读,生跟读。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符号,你准备怎样记住它?
合作交流,探索算法的多样化。
摆一摆。
师:请拿出学具圆片。先摆3个圆片,再摆2个圆片,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圆片?你怎样列式?
生:3+2=5
小组合作,探讨算法的多样化。
师:3加2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来的?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
全班交流,代表汇报。
算一算,写一写。
师:刚才大家想出那么多的计算方法,下面,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田字格中的3个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注意个别指导以及观察各学生的计算能力。
集体反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一图两式,体会加法交换律。
、引导学生观察图,提出数学问题。
2、观察对比,找出规律。
师:一共有几枝铅笔,你会列算式吗?(引导学生说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大家观察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课堂活动。
说一说,填一填。
先让学生说说题意,再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
画一画,算一算。
教师帮助学生弄懂图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集体反馈,订正。
看图填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互相交流。
用小棒摆一摆,填一填。
学生独立操作、思考。
小组合作交流,看看一共能写出几个不同的算式。
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总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5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课本第9页的例5,课堂活动的第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通过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使学生能熟练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动手操作来感知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操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投影仪、数字卡片、5根小棒。
复习旧知。
复习写数。
新授。
创设情境,小组学习5的组成。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做一个分小棒的游戏,把5根小棒分成两堆,看谁的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动手分一分,师巡视指导。)
交流展示。
指名让分法不同的学生到投影仪前展示。
师:刚才大家想了那么多办法,可是看起来有点乱,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把每种分法都想出来,一个也不落下?同桌商量一下。
(师巡视,发现有按顺序分的。)
师:老师发现有同学有一种好办法,下面请他来教大家。
学生展示按顺序分。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边说边自己按顺序分一分。
小结。
我们通过分小棒得到了5的组成,以后凡事多动脑筋,就能找出其中的规律,想出更好的办法。
小组学习4、3和2的组成。
学生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汇报展示。
课堂活动
出示课堂活动第3题,要求学生自己完成。(有困难可以向同桌或老师请求帮助。)
反馈、集体评议。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先与同桌交流,再回家与父母交流。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比较
教学内容:课本第12——13页的例
1、例
2、例3,课本第14页的课堂活动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知道“同样多”的含义。
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过程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使学生认识符号“》”、“《”、“=”及其含义,会根据所出示的“》”、“《”、“=”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和实践活动来感知数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蜜蜂、花朵的图片,圆片,小正方形。符号卡片,小棒,三角形。
导入。
指导看情境图1。
新授。
数一数。
观察图,你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比一比。
引导观察,初步感知同样多。
师:花丛中有3朵盛开的花,有3只小蜜蜂在采蜜。(教师边讲解边出示蜜蜂图和花朵图,并把它们一一对应好。)
师:蜜蜂和花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答。
师:蜜蜂和花一个对一个,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蜜蜂和花同样多,用算式表示是:
3=3
学生认识“=”,书空后齐读。
动手操作,理解“多“和“少”。
师:蜻蜓和蜜蜂比,谁多,谁少?大家拿出圆片和三角形分别代表蜻蜓和蜜蜂摆一摆。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摆的时候要一一对应。
学生反馈:蜻蜓比蜜蜂多,因为摆的时候有一只蜻蜓多出来了。
师:蜻蜓比蜜蜂多,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4》3
学生认识“》“,学生跟着老师书空,齐读。
师:蜻蜓比蜜蜂多,还可以怎么说?
引导学生说出:蜜蜂比蜻蜓少。
师:蜜蜂3只,蜻蜓4只,蜜蜂比蜻蜓少,可以写作:
3《4
学生认识“〈“号,跟着老师书空,然后齐读。
同桌讨论:大于号,小于号有什么不同?
写一写。
学生先描红,然后在田字格中独立书写符号。
摆一摆,填一填。
师:请小朋友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摆5个三角形,想一想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让学生独立完成书本第13页例3。)
小组交流,读一读3〈5和5〉3。
师强调:无论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开口都向着大的数。
应用拓展。
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
一个同学摆,同桌摆的和他同样多。
同桌合作,一个摆的多,一个摆的少,并用几大于几和几小于几说一句话。
2、说出你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
课堂活动。
看图填数。学生看图,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比多少,填一填。先说一说,数一数,图上画着什么,有多少?然后学生独立填一填,同桌交流。
游戏。教师先作示范,同桌之间玩游戏。
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同桌交流。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比一比
教学内容::课本第5页的比一比及第6页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的高矮、长短、大小及多少,以及会判断物体的高矮、长短、大小及多少。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活动探讨初步比较物体高矮、长短、大小及多少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五角星、纸袋、各种文具。卡片。
复习旧知。
数数
新授。
教学高矮。
创设情境。
在黑板上方贴一个五角星,下放也贴一个五角星,师:谁愿意把黑板上的五角星摘下来?
为什么小朋友只能摘下下面那个五角星,老师能摘下上面那个?
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请两个差不多高的同学站在讲台两端,问:大家能看出谁高谁矮吗?
小组讨论,交流比高矮的方法。
小组汇报、交流。
比长短。
引导学生观察:看看你桌子上的纸袋里有什么?
交流、汇报:有两枝铅笔,两把尺子。
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
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请学生说说:怎样知道哪个物体长些,哪个短些?
小组合作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小组汇报。
比大小。
出示两个球,一大一小,让学生比较他们的大小。
学生讨论交流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
比多少。
出示课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认真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
摆一摆,说一说。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说。
一个同学摆,同桌摆时和他一样多。
同桌合作,一个摆得多,一个摆得少。
说出生活中多些、少些、同样多的例子。
课堂活动。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说说图意思,然后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比较的方法。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课题
看一看,数一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2、3、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初步认数,数数。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实物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人、对物的爱。
教学重难点
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10的数字卡片。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师生相互介绍。
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打开第一页,教师有感情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
数数自己有几个手指。同桌合作数数。
数一数。
激发观察兴趣,教师出示教科书第2——3页情境图,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什么?
先让学生随意观察,同桌互相说说,然后指定内容让学生说一说。
数图中的数量。
数出数量是1的。
出示卡片1,师领读,生自己小声读一读。
数出数量是2的。
师出示卡片2,请学生读读。
依次数出其它数量的事物。(教学方法同上)
实践活动:寻找生活中的数。
、寻找身体上的数。
师:1——10这几个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我们身上就有许多,快找一找,说一说。
学生之间互相观察,互相说。
集体反馈交流。
2、寻找教室里的数。
学生独立观察,寻找各数。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集体交流。
寻找校园里的数。
总结。
布置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课题
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教学内容:第26页例1-例6第1课时
教学目标、对6-10的感性认识。2培养良好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8的书写。
2、抽象出数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
0根小棒
有谁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
看图:请你用有数字的话说你看到了什么?
板书:6、7、8、9、10
教学例2
学生对立用小棒摆6-10,(2)学生上台摆。
教学例3
问:你会用手指表示6-10吗?
涂方格表示6-10
观察方格,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感悟依次多1
读数,并用手指表示
书写
老师示范,学生书空,在书上写。
学习8的组成
每人准备8根小棒,按不同的分法分成两堆。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8的组成
让学生根据板书,再把8的组成完整摆一遍。
分小组讨论怎样记8的组成,教师归纳。
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区别、引导学生看例4,说说图意,在根据图意把图下的填空补充完整。
2、问:这里的1、2、3、„„6是表示数量的多少吗?
3、答:是表示小动物排第几。
4、这些第1、第2、„„第6,是表示小动物的位置与顺序的。一共有6个运动员的6才是表示数量。
5、联系实际,体会序数的含义。
六、看图填空、要求学生把6-10这几个数字填在尺子的方格里。
2、顺数一遍,倒数一遍。
板书设计
6-10的认识
678910
8的组成 课题
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教学内容:第28-29页课堂活动1-6题第2课时
教学目标、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突出10的认识,感悟10与1-9各数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确定物体位置是第几
教学准备
完成第1题
读题,明确要求,看数圈一圈。
完成第2题
出示题目,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再填一填。
完成第3题
(1)读题,依次连线,这里写着数字1、2、3、4、„„1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连起来,看看你最后连成了什么图形。
四、完成第4题
(1)读题,分清左和右,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五、完成第5题
(1)读题:数一数,填一填。
(2)引导学生看懂图意,独立完成,再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
六、完成第6题
观察:这幅图说了什么,有谁知道发射火箭是怎样数数的?为什么倒数?
板书设计
课题
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教学内容:第30-31页6.7的加法算式第3课时
教学目标
.巩固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一幅图写两个加法算式.2.正确计算.
教学重难点
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小棒
一.复习.
对口令:如5.老师说1,学生说4.
二.新授.
1.教学例1:出示图,抽学生说图题意,问:怎样列式?板书:4+2=6说说怎样算?(1)同桌说,(2)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
2.教学例2:(1)用小棒摆,左边4根,右边2根,可以怎样算?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4+3
3+4你怎样算?
3.教学例3:出示图,(1)说图的意思,(2)可以怎样列式?学生填在书上.1+6=7
7=()+()第二种学生讨论后填,(3)观察: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三.课堂活动
1.31页1题,引导学生读懂题意,看懂图,有几个要求:写加法算式,得数是7.先连线,在填算式.
2.31页2题,游戏:对手指,合起来是7.
3.31页3题,引导学生看懂图的意义,先画再填.第二幅图让学生探索多种画法,从而对应多种算式.
板书设计
课题
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教学内容:第32-33页例4、5、6和课堂活动第4课时
教学目标、巩固减法意义。
2、掌握看图写两个减法算式。
3、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1、探索计算方法多样性。
2、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学具盒
复习:对口令
新授:
教学例4:
出示图:学生观察,并且用3句话说。
还剩多少匹马?怎样列式?
板书:6-2=怎样算6-2=
让学生说方法。在看图写出另一个减法算式。
教学例5:
学生拿5个黄圆,2个红圆摆一排。
学生根据摆的圆写两个减法算式。
7-2=7-5=
问:怎样计算?
教学例6:
出示图,看了以后说三句话。
自由说,全班交流。
怎样写算式?学生说一种图的意思,就写一个算式
板书:4+3=7-4=7-3=
观察:3个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全班讨论。
小结: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写两个减法算式
课堂活动
第一题:引导读题,理解有几个要求,独立完成。
看图填空,独立完成。
对口令:老师说加法算式,学生说两个减法算式。
板书设计
课题
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教学内容:第33-34页练习三第1-5题。第5课时
教学目标、用数表示物体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巩固6、7的加法。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0根小棒
完成第一题
读题:填数。你能又快又好的填出方格里的数吗?
交流,请一个同学说说填了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填的。
小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且后面一个都比前面一个大1。
完成第二题
读题,看书划小圆。
讨论题目要求,弄清题意。
答题,交流。看看谁填的最好。
完成第三题
出示第1小题:我的座位是第几组第几号。
出示第2小题:排队游戏后完成第2小题,找几位同学说一说小山排第几,你是怎么想的?
完成第四题
出示第(1)小题,学生独立完成。
出示第(2)小题,写出6个比10小的数。
讨论:比10小的数有哪些?0、1、2、3、„„9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的。
选出6个填在方格里。
完成第四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6.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复习教案 篇六
1、知识目标: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建立时间观念,使学生从小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认识钟面及整时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1、师导言: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预设生齐说: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
师说谜语: 小 马 不 停蹄,日 夜 不 休 息 。嘀 嗒 嘀 嗒响 ,催 人 早 早起。 (打一日用品) 师:谁猜到了这是什么?
生可能说:闹钟, 师引导说:钟表(板书:钟表)
2、认识各种不同类型的钟表。
师:请同学随老师一起到钟表王国去看一看吧!
(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钟表,生看)(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各种各样)
师:你们觉得钟表王国有趣吗?
3、板书课题。
师:这些表别看他很常见,很普通,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寻找其中的奥秘吧。(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的组成。
师:观察这些钟表,你有什么发现呢?(学生说自己观察到的。)
生可能说:
(1)形状是圆形的、方形的等
(2)有2根针,一根又细又长,一根又短又粗。
(3)有12个数字,让生把12个数字宝宝送回家。讲解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12部分,12个大格。
(贴图:钟表),并小结:钟面上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又短又粗的叫时针。有12个大数字,把钟面分成12个大格。
师板书:时针、分针。
问:那大家平时看到的时针和分针是静止不动的吗?(生说:不是。)
师:对。时针和分针要有规律地转动起来才可以帮我们记录时间。那他是怎样转动的呢?咱们一起来用手比划一下,这样转动的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
总结:钟面被这12个数分成12个大格,时针和分针总是顺着1、2、3、4……这样的顺序走的。时针白天伴太阳公公转1圈,晚上伴月亮婆婆转1圈,所以时针一天要转
(两圈)。
(二)教学整时(学习中文表示法)
过渡:听,谁家的钟表响了?
1、(课件出示情景图)原来是小红家的钟表响了呀,妈妈正对小红说:起床的时间到啦!小红打了个哈欠说:我不认识钟,你骗我吧,我还要再睡会。
师:小朋友们,你能教教小红怎么看时间吗?
生:是7点(7点钟)
师引导:7点在书面上表示叫7时。
师:你是怎么看的呢?谁能说一说7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分别指着几?
生说:时针指着7,分针指着12。就是7时。
师:你真是个爱观察的好孩子。
指生说,全班说。
师:这个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啊?每天都发生在你们的身上啊?(生说略) 我们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小练习:(我会看)8时、3时、6时,并请生板演中文表示法。
2、你们真聪明!已经会看时间了。现在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三个钟面,你发现了什么?三个钟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同桌讨论。
学生观察,同桌互相找一找,说一说。
3、小结方法:
师:通过观察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
生可能说(1)这几个都是整时 (2)分针都指向12
生试说:略
师小结:像这样,分针指向12的时刻都是整时。(板书:整时)到底是几时呢?我们还要接着看时针,,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4、观察6时的钟面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
5、出示12时的钟面让生观察。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拨钟表游戏
1、师拨钟表生说时间
2、师说时间生拨钟表
3、同位互相拨
4、师:刚才的11时小朋友都会拨了,那再过1小时的时间你会拨吗?
汇报,展示,评价。
师:再过2小时呢?
四、学习整时的另一种表示方法---电子表示法
五、学习动手写时间—《小明的一天》
师:我们来看一看小明一天过得怎么样,他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呢?帮他完成他的作息时间表。
(1)生写,师巡视指导2种写法。
(2)指名反馈,7时起床;9时上课;10时课间活动。
(大屏幕演示)12时吃午饭,6时看动画片,9时睡觉。
(3)师:这几个时间我怎么觉得这么特殊啊?你们知道它们特殊在哪里吗?生说。
师小结:6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在一条直线上,12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重合,9时和3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直角。哎,老师有一个小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一下的:大家看,两个都是9时,但是小明做的事情却不一样,那是为什么呢?
生: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
过渡:小明一天的时间安排得真是井井有条啊!相信同学们也会把自己的一天安排好的,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六、做找朋友的游戏
七、展示这节课的收获,课件出示练习题。
八、小结:
小朋友,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希望同学们能合理利用时间,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做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
九、布置作业:
把今天学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与爸爸妈妈商量,一起设计一个“愉快的周末”。
板书
认识钟表
时针(粗、短)
分针(长、细)
7时 8时 3时 6时
7:00 8:00 3:00 6:00
7.一年级上数学期末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会根据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会计算小数连乘、乘加、乘减,并根据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计算小数乘法。
2.能力目标:提高大家计算、估算的能力及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同学们认真书写、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好习惯。
一知识梳理
1、小数乘整数
2、小数乘小数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引导学生巩固竖式计算要点
(1)按整数乘法的规则进行。
(2)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因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也应有几位小数。
(3)算出积以后,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写出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3、积的近似值例6
求积的近似值所用的方法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完全相同。
4、连乘乘加乘减例7
小数连乘、乘加、乘减与整数运算的法则完全相同。
5、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6.检验(重复算,交换因数,转换为除法,计算器)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所以狗能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二、典型题2.05×4=8.2
口算
0.6×349×0.18×0.125
50×0.33.77×01.6×0.2
3×0.25×47.6×0.8+0.2×7.6
简算
0.25×3.78×40.86×2011.2×2.5+0.8×2.5
230×7.8
计算时要先落0后点小数点。
三、易错点
一个数乘以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乘以大于1的小数,积一定大于这个数。
乘以小于1的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1、比较大小756×0.9()75631.4×1.2()31.4不用计算直接比较。
归纳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2、填空
65×39=25352.535=()×()
25.35=()×()=()×()
=()×()
3、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5.3×7.6+0.53×24或5.3×7.6+0.53×24
=5.3×(7.6+2.4)=0.53×(76+24)
=5.3×10=0.53×100
=53=53
四、练习
1、竖式计算8×0.121.9×3.52.3×1.292、得数保留两位小数0.17×0.710.45×0.963、怎样简便怎样算
1.5×1021.25×0.7×0.82.7×3.7+0.37×73
8.7×990.8×(12.5-1.25)1.25×0.4×80×2.54、在()填上<>=
4.7×1.02()4.73.4×4()3.4×27.6×12()76×1.2
0.48×0.9()0.480.25×1.01()0.255、根据44×21=924,直接写出下面几个算式的积
4.4×2.1=()0.44×0.21=()0.924=()×()92.4=()×()
6、一个数是三位小数,将它四舍五入到百分位是3.32,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7、判断
7.6乘一个小数,积一定小于7.6()
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0.7×0.7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5()
8.如果一位同学计算
3.46×0.82=3.8372
你能用什么方法说明他计算得是否正确吗?
9.蒙古牛一般体重是0.326吨,身高是1.12米。新培育的草原红牛体重约是蒙古牛的1.3倍,身高约是蒙古牛的1.1倍。草原红牛的体重、身高各多少?
8.一年级上数学期末教案 篇八
主备人:李光辉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大家来锻炼”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生活中蕴含丰富的数学问题,从中可以提出有趣的问题,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2、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校园的美丽与可爱,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问题。
教学准备:观察校园,身边的事物。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校园。介绍自己喜欢的活动。
2、想一想从中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3、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加以讨论。
二、新课教学
1、观察课文中的插图。
2、进行独立思考。
3、引导学生根据图意提出各种教学问题。
4、自己解决问题。
5、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6、提出问题给予评价。
7、适当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三、实践活动
9.一年级上数学期末教案 篇九
(一)(1)
教学目标
1.会按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四步解一元一次方程.2.知道解一元一次方程过程的实质是使方程向x=a的形式转化.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按四步解一元一次方程.2.难点:解一元一次方程过程的实质.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巩固旧知 1.填空:
(1)x+6=1移项得
;(2)-3x=-4x+2移项得
;(3)5x-4=4x-7移项得
;(4)5x+2=7x-8移项得
.2.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 解方程2x+5=25-8x.解: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3.解方程+6=x.21 x4.填空:
(1)式子(x-2)+(4x-1)去括号,得
;
(2)式子(x-2)-(4x-1)去括号,得
;
(3)式子(x-2)+3(4x-1)去括号,得
;
(4)式子(x-2)-3(4x-1)去括号,得
.(二)尝试指导,讲授新课
例1 解方程3x-7(x-1)=3-2(x+3).师:与上节课解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相比,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特点?
生:……
师:这个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是带有括号,解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先要去括号.(以下师给出步骤,逐步让生尝试)
师:请同学们自己画出表示解这个方程过程的框图.(生画框图,师巡视指导,然后由生说,师在黑板上画出框图)
(三)试探练习,回授调节 5.完成下面的解题过程:
解方程4x+3(2x-3)=12-(x+4).解: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6.解方程6(x-4)+2x=7-(x-1).231
1(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10.一年级上数学期末教案 篇十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并会识别一元一次不等式。
2、会正确熟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二、学习重点、学习难点: 学习重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学习难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三、学法指导:利用一元一次方程通过对比的方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四、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课前必做)
1、旧知回顾:
①、是不等式x≥4的一个解,不等式x≥4的解集是②、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y>-3,x<2
m≥-2.5n≤31
4③、不等式n≤31
非负整数解是
画数轴来表示:
2、新知挑战:
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
观察下列不等式:y>-
3、x+8<
2、m-4.5≥-2.5、x32
x53
≤31这些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都只含有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次,像这样的不等式叫不等式。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解方程:3x+6=8
牛刀小试:
解不等式3x+6<8,并在数轴上画出解集:
(二)、课堂研讨探究: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x+8<2、4>x+13x+2>4x-6
2、不等式的特殊解:
求不等式1-x≤3x+9的正整数解,在数轴上表示出不等式的解集
(三)、课内巩固训练:
1、同步检测:
解不等式,并在数轴上画出解集
x+8<
2、m-4.5≥-2.52、当堂检测:
解不等式,并在数轴上画出解集:
1-x≤3x+53(x+4)<2(x-1)
(四)、课后拓展延伸:
1、解不等式,并在数轴上画出解集
5(x+3)-2<6(x+1)+31x12x
2<72、解不等式,并在数轴上画出解集,并求出它的负整数解: 3(x-3)>2(2x-3)
11.一年级上数学期末教案 篇十一
1.能认、读、写6~10的数,会用6~10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个数。2.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3.能规范地书写6~10的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能认、读、写6~10的数,能规范地书写6~10的数。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5以内的数,同学还能回忆起来吗?(生:1、2、3、4、5)
如果我问我们学校有几个年级?(生:6个)那5以内的数还够用吗?(生:不够)
所以要解决我们生活中更多的问题,我们就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10的认识。(板书课题)活动2【讲授】探索新知 讲解例1
1、师:在我们国家每年的3月12日是法定的植树节,在植树节这一天我们都会去种树美化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空气变得更加清新。现在请看大频幕,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用一句带数字的话说一说。生:8只小鸟
师:有没有其他意见?(如有,师生一起数)你还看见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6个桶、7把铲子、9棵树苗、10个小朋友,不一定按6-10的顺序说,对学生回答结果处理同8相同。(适时板书)
2、师:你能帮在他们排队再连起来说一说吗?(抽答)生:6个桶、7把铲子、8只小鸟、9棵树苗、10个小朋友(适时板书6-10)
师:小朋友真棒!我们一起把他们排排队好吗?(师生一起说)
3、师:这儿表示什么?(生:6个桶)那在我们生活中6还可以表示什么? 生:6个小朋友,6朵花…… 师:看看老师这儿的6示什么?
生:6个桃子,6个杯子,6支雪糕,6个哨子。
师:现在又来了一个问题,7、8、9、10在生活中还可以表示? 生:7个小朋友,8朵花,9本书,10支笔……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6-10可以用来表示我们生活中不同物品的不同个数。讲解例3
1、师:现在我们去拨一拨我们的计数器,现在计数器上有几颗珠子?(5颗)注意看,现在老师又拨了(1颗)珠子,就变成了(6),谁来把老师的过程说一说?
生:5添上1是6 师:现在有几颗珠子?(6颗)老师又拨了(1颗)珠子,就变成了(7),谁来把老师的过程说一说? 生:5添上1是6 师:现在有几颗珠子?(7颗)老师又拨了(1颗)珠子,就变成了(8);现在有几颗珠子?(8颗)再拨了(1颗)珠子,就变成了(9);现在有几颗珠子?(9颗)再拨了(1颗)珠子,就变成了(10);谁来把老师刚刚拨珠的全过程连起来说一说?
生:5添上1是6,5添上1是6……9添上1是10 师:我们一起来把刚才的过程连起来说一说。(5添上1是6……9添上1是10),现在有几颗珠子?(10颗)老师去掉1颗,就变成了(9)谁来把老师的过程说一说?
生:10去掉1是9 师:现在有几颗珠子?(9颗)老师再去掉1颗,就变成了(8)谁来再说一说过程?
生:9去掉1是8 师:现在有几颗珠子?(8颗)老师再去掉1颗,就变成了(7);老师再去掉1颗,就变成了(6),老师再去掉1颗,就变成了(5)。谁能把刚才整个添珠和去珠的过程连起来说一说?
生:5添上1是6……9添上1是10;10去掉1是9……6去掉1是5 师:这位小朋友真棒,我们大家一起来说一说过程。(师生齐说)现在请小朋友上讲台来拨珠,其他小朋友说。讲解例2 师:刚才一直是老师动手,现在换小朋友们动手了,把我们的双手拿出来,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同学们先看一看6-10的比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左手比5,右手比1,每次加一个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比一比,还要边说5添上1是6(师生变比边说:5添上1是6……9添上1是10;10去掉1是9……6去掉1是5)
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25页,看着画同学们先画把虚线圆画成实线圆还要边画边说5添上1是6。看谁画的又快又好。
师:我们认识了6-10,那同学们想把他们写漂亮吗?(想)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先看6,它像什么? 生:6像哨子
师:那写的时候要注意6占田字格的一半,它从上线偏右,像写0,先碰左线,再碰右线,然后画个圆超中线。现在同学们在书上写一写,记住先描红,再书写。(生写师巡视)看7,它像什么? 生:7像锄头
师:那写的时候要注意7占田字格的一半,它从上线下方画横线,然后直穿马路碰下线偏左。现在同学们在书上写一写,先描红,再书写。(生写师巡视)看8,它像什么? 生:8像葫芦
师:那写的时候要注意8占田字格的一半,8像葫芦,它从左线下方出发,画半圆然后拐个弯碰右线,再碰下线和左线,再拐一个弯回到原点。现在同学们在书上写一写,先描红,再书写。(生写师巡视)看9,它像什么? 生:9像勺子、9像气球
师:那写的时候要注意9占田字格的一半,9像气球,它从左线下方出发,画圆回到原点,然后直穿马路碰下线偏左。现在同学们在书上写一写,先描红,再书写。(生写师巡视)看10,它像什么? 生:9像勺子、9像气球
师:那写的时候要注意9占田字格的一半,9像气球,它从左线下方出发,画圆回到原点,然后直穿马路碰下线偏左。现在同学们在书上写一写,先描红,再书写。(生写师巡视)看10,它像什么? 生:10像筷子和鸡蛋 师:那写的时候要注意10占一个田字格,1从上线偏右出发,然后直穿马路碰下线左方,0和之前学习的写法一样。现在同学们在书上写一写,先描红,再书写。
活动3【练习】巩固练习
拿出课堂作业本,在作业本上书写6-10,每个数字宝宝写两行,要边写边读。活动4【活动】课堂小结
12.一年级上数学期末教案 篇十二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下课啦》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地比较物体的高矮活动,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或长短关系。
2.理解物体高矮或长短的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教学重点:
理解比较高矮或长短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讲的内容是“比较”。
一、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
师:下课了,同学们都来到操场进行课间活动。注意观察,他们在做什么?
生:有两个同学在比个子,有两个同学在跳绳,有一个同学在踢毽子,还有一位叔叔在钉一个小凳子。
二、比较活动
(一)比个子
师:(出示比个子的情境图1)认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生:两个人个子一样高;这样比不公平,男孩子踮起了脚尖。师:应该怎么比?
生:两个人都站在地面上,不能踮脚。
师:这样就保证了两个人在同一个起点上,这样就能比了!(出示情境图2)
说说你怎么比?结果怎么样?
生:两个人都站在地面上,女孩子高一些。
师:看来,比较个子高矮的时候要在同一个起点下,这样才能比较!
(二)比绳子
师:我们看看两个同学的跳绳吧(出示情境图)谁的跳绳更长些?说说你是怎么比的?
生:把跳绳拉直比。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生:弯弯曲曲的跳绳不好比较。师:只要拉直就够了吗? 生:还要对齐之后才能比。师:为什么要对齐?
生:这样两根跳绳的起点就相同了,然后看哪根跳绳长。师:相同的起点之后比终点,就能比出长短了!
(三)比钉子
师:看看这位叔叔,要钉好这个小椅子,他应该选哪个钉子?为什么? 生:应该选最长的那一根。因为第一个钉子明显比椅子的厚度要短;第二个钉子刚好跟椅子的厚度一样长,不结实;所以第三个钉子合适。
师:好,第一部分内容我们就讲到这里。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部分内容。
三、练习
(一)说一说,谁高谁矮?——学生发言讲解
(二)哪根绳子最长?——学生独立做在书上
(三)想一想,说一说 1.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吗?
生:不能通过。小车共有四层,而桥洞只有三层。师:那怎么做就能通过了? 生:把小车的顶灯摘下来就行了。2.三只兔子比高矮
生1:灰兔最高,它有8个格子那么高;白兔最矮,相当于5个格子那么高。生2:让中间的粉兔子站下来,和其他两只兔子的起点一样,就能看出高矮了。生3:让两边的兔子也站到粉兔子那样的起点上,就能看出高矮了。
师:看来,当起点不相同的时候,我们可以想办法使它们的起点相同,也可以找一个标准(比如说格子高度等等),进行比较。
(四)比一比,填一填——生动笔;教师巡视,批阅;全班反馈
【一年级上数学期末教案】推荐阅读: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06-27
一年级数学上详细教案10-16
一年级上数学练习教案11-25
一年级数学期末期末11-02
四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08-08
二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09-27
五年级上数学期末试题09-28
浙江九年级上数学期末10-29
哈市六年级数学上期末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