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

2024-11-26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精选12篇)

1.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 篇一

千金一诺

①真爱的方式有许多种,实现诺言也是爱的一种方式。

②8岁时,我上小学三年级,我的姐姐当时正读初中,她是个很美的姑娘,亲朋们因此很宠爱她。春节前,从广州出差回来的姑姑给她一件样式别致、颜色粉红的上衣作为新年的礼物。在我饱含羡慕甚至是嫉妒的目光中,姐姐小心翼翼地把衣服藏在柜子里,急切地盼着新年的到来。

③可是就在腊月二十九那天,邻居大哥的女朋友第一次上门做客,仓促之下伯父伯母没有准备好给她的礼物。正在他们手足无措之际,父亲毫不犹豫地把姐姐的新衣服送了过去,于是促成了一桩美满的婚事。

④晚上,伯父来到我家,连连称谢并送来了买衣服的钱,父亲执意不收。送走了伯父,他喝住了正幸灾乐祸挖苦姐姐的我,然后安慰姐姐并答应新年那天一定让她穿上新衣服。姐姐不理睬父亲,躲在母亲怀里委屈地哭个不停。

⑤那时候爸爸妈妈两个人的工资不足100元钱,家中的经济一点儿也不富裕,而且在我们居住的偏僻小城里根本买不到那样漂亮的衣服。所以姐姐认为重新拥有那片粉红只不过是个奢望罢了。

⑥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父亲一大早就拿着家里仅有的30元钱去赶北京的长途汽车,西单、东单、王府井、大栅栏„„他跑遍城内大大小小的商业市场,最后终于买到了和姑姑送的样式、颜色都一样的上衣。

⑦在黄昏的暮色中,父亲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把衣服放到满脸惊诧的姐姐手上,没有说一句话。

⑧看看母亲给父亲清洗包扎挤车碰破的手臂,我问:“爸爸,你为什么一定要去买衣服?”父亲轻轻抚摩着我的头,淡淡地说了一句:“让姐姐过个愉快的新年呀。”

⑨泪水渐渐遮住了我的视线,一种深厚无比的爱意沿着父亲的手指抵达我幼小心灵的最深处。

1、文题“千金一诺”的意思是什么?它带有怎样的感情色彩?

答:文题“千金一诺”的意思是像千金那样贵重的一个承诺;守信用,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绝不食言。这里指父亲遵守他对姐姐的承诺

感情色彩:褒义。

2、文章开头一句话在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

3、说明下面句子的表达作用。

①姐姐小心翼翼地把衣服藏在柜子里。表现新衣服的珍贵和姐姐对它的珍爱。

②西单、东单、王府井、大栅栏„„答:表明所到地方之多,说明父亲的艰辛和决心。

4、请说说第5段的内容和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这一段写家境不宽裕,写住家偏远,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要买到相同的衣服是极难的,然而父亲竟然买到了,这一段起反衬、烘托作用。

5、根据全文内容,你能用一些词语或句子概括父亲的形象吗?

6、把你想对文中父亲说的话写下来(30字左右)。

您的形象深深的打动了我,在你的身上我找到了自己父亲的身影,是您让我更进一步理解父亲,读懂了父爱的深沉。

7、从数字上算一算,姐姐的新衣服花掉了全家收入的三分之一,这样做值得吗?为什么? 答:是值得的,因为父亲实现了自己对姐姐的承诺。

8、题目“千金一诺”,让人想到了许多关于诚信的词语、句子、典故和名人等。比如古人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还知道哪些?

言而有信 轻诺必寡信 曾子杀猪

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英)莎士比亚守信用胜过有名气。——(美)罗斯福

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德)康德

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英)哈伯特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曾子杀猪

曾子之妻之市①,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②。”妻适市来③,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④。”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⑤。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⑥,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⑦,非所以成教也⑧。”遂烹彘也⑨。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曾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主张和“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法。据传以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是他的作品。②彘(zhì):猪。③适:往。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④特:不过,只是。⑤非与戏:不可同„„开玩笑。⑥子:你,对对方的尊称。⑦而:则,就。⑧非所以成教也: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⑨烹(pēng):煮。

【译文】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样做就不能把孩子教育好。”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曾子之妻之市 第二个之(去)妻子适市来适(往)

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女(通“汝”,“你”的意思)特与婴儿戏耳特(不过,只是)

2、曾子与他的妻子谁对孩子的教育是对的?曾子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做人要讲诚信,言出必行,大人更应该给孩子们做榜样。

2.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 篇二

一、阅读现状及分析

小学高年级学生对课外阅读虽然有热情、有兴趣、有基础, 但仍然存在严重的缺陷:面窄、量少、指导不够, 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 不外乎以下几方面:

1. 学校方面

在素质教育呼声日高的新形势下, 一部分学校仍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学生即使有课外阅读, 也只是在应试模式里兜圈子。读书时间少, 书源不足等原因成了学生阅读的大碍。

2. 教师方面

少数老师由于受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影响, 放不开手脚, 课堂教学往往只限于课文, 大语文教育观尚未确立。

3. 学生方面

由于课外阅读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学生就很难获得有益的指导。尝不到课外阅读的甜头, 课外阅读也就不能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虽然求知欲较强, 但还不具备成年人的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课外阅读也多是读些卡通、漫画之类的读物, 而那些需要较高阅读能力的书籍, 阅读者寥寥无几。

4. 家长方面

有些家长往往认为课外书是“闲书”“杂书”, 把学生的课外阅读视作“不务正业”。少数通情达理的家长也往往只局限于让学生读“作文辅导”之类的课外书, 岂不知这不仅无益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反而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对高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方法

在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 要指导好学生的课外阅读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有所得益, 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辐射, 以课内为圆心, 课外为半径, 在辐射中指导学生读好课外书, 另一方面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服务于课堂教学。

1. 立足课内, 指导好集体式课外阅读, 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服务于课堂教学

任何一篇课文, 都不是孤立的, 从作者资料、写作背景到内容、写法与之类似的其他文章, 有多少课文中没有的知识可供学生去阅读。教师如果选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文章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那对学生理解课文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 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课外阅读来为课堂服务: (1) 利用课外阅读导入新课, 在学习《三借芭蕉扇》一课前, 我先发动学生去阅读《西游记》, 然后上课时请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人物, 在此基础上我说:“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三借芭蕉扇》, 看看孙悟空的勇敢和机灵。”这样通过课外阅读, 既使学生对孙悟空有了感性认识, 又引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兴趣。 (2) 利用课外阅读, 进行课堂练习。学完了《云雀的心愿》一文, 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又出示了几段描写乱砍滥伐、风沙飞舞的段落, 让学生读后说说长此以往, 几十年后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象?使学生产生让沙漠变绿洲的愿望。 (3) 利用课外阅读充实课文内容, 在教学《海洋———21世纪的希望》《人类的老师》这一类课文时, 让学生先阅读一些介绍海洋、仿生学的文章。

2. 放眼课外, 指导好学生自主式课外阅读, 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服务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上面所讲的课外阅读, 由于受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限制, 一般来说, 学生阅读的量较少, 内容也较统一, 属于集体式的课外阅读。事实上学生更多、也更愿意的是读他们感兴趣的书, 这是一种自主式的课外阅读。对此老师要更精心指导, 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参谋和组织者。 (1) 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既向学生推荐与所学课文有关的, 如学了《负荆请罪》后向学生推荐《史记》;学了《草船借箭》后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 让学生从小就能接触到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学了《一夜的工作》推荐《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等。同时也推荐虽与课文没有联系, 但对学生很有益的图书, 如《少年百科全书》、名人传记等。 (2) 创设条件, 形成读书的氛围。首先老师推荐的书, 学生能看得到, 为此, 我除了办好班级图书角, 让学生用自己的书进行交流外, 还定期以班级的名义向学校图书馆借书。 (3) 指导学生的读书方法。为了改变学生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式的读书习惯, 养成他们精读深思的习惯, 我要求每个学生要有一本《读书摘记》本, 分“优美诗句”“主要内容”“读后体会”等项目进行摘记, 加强学生平时的积累。 (4) 进行读书交流。读书交流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很重要的一环, 它可以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 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时刻在关注自己课外阅读。我除了利用每周一次早读进行口头交流外, 还进行读书小报评比、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征文比赛等, 使学生一直保持旺盛的读书精力。

3.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篇三

基于以上情况,在小学高年级语文开展课外阅读特制订以下策略:巧用迁移规律,课内得法课外读;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三读”结合,提高课外阅读效益;强化自主,培养良好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在学生认真写读书心得的基础上定期进行交流。

关键词:课外阅读 迁移方法 三读自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对学生的阅读量还做了明确的规定:高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因此,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教育过程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孩子们进行快乐的课外阅读,让孩子们在浩瀚的书海中遨游。我在班级开展了“我喜欢,我阅读”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并注重在以下四个环节都努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有所收获。

一、运用迁移规律,课内指导课外读,把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学生阅读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首先来自于教师课堂教学,阅读方法也来自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方法指导。课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句,抓住重点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多读,中年级可以朗读,高年级进行默读,培养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大纲语).在小学语文教材里都编排了单元导读和读写例话,它要求掌握什么阅读知识,怎样阅读课文,是语文单元阅读教学的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适当地挑选一些既贴近生活又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段,这些文段或信息要求既是学生想知道的社会内容、热点问题,又是文字优美,在语文活动课或适合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从而满足学生阅读欲望,激发学生积极阅读报刊书籍的积极性,积累自己的资料信息。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形成不能仅靠课堂上少数的课文阅读获得较大的提高,而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得到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根据课本里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广泛的阅读,阅读习惯和能力就会因量的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

二、教会学生选择课外阅读读物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书刊往往随意性比较大,喜欢新奇、有动感的图画书籍,求快,阅读时囫囵吞枣;求厚,不切实际地读厚书,缺乏辨别能力,出现不少学生偏爱的现象,甚至容易受不良刊物及互联网上不良信息毒害。教师不仅要向学生经常性地推荐有益的读物,还要教会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和信息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把书籍分为五等,主张按等选择读物。书“有当读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读之书,有当备以资查之书。”唐彪的这个分类是极粗略的,但对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也应指导学生把课外读物分为当读、当看、熟读几类,有选择进行阅读:第一是与课内教学密切相关配合的书,教材有选文的原著,课文作者或课文人物的传记作品是当读之书,如读了《火烧赤壁》,指导读《三国演义》。第二是经典作品,名家短篇佳作、童话寓言、科普读物是当看之书,如《安徒生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等。第三是属于字典、辞典的书,这是读书工具,要让学生熟悉它们,并善于运用。中年级以教师为主选择读物,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成套读物,到了高年级,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指导学生了解有关图书分类指示和检阅图书报刊的基本方法,便于他们学会利用校图书室、市图书馆自由选择读物。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要确立阅读的内容和题材应广泛多样、活泼有趣的指导思想。学生阅读的面宜广,不但阅读的内容要广,阅读的题材、风格也要广。正如鲁迅在《给颜黎民的信》里说的那样,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指导精读、略读、快速阅读结合,提高课外阅读效益。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阅读能力渐渐有所提高后,接着引导他们把略读和精读结合起来。略读——翻阅报刊可采用版面、读标题、读导语、读摘要的方法,迅速了解作品的大意,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和信息。精读——对一些名著、佳作和自己喜欢的需要的文章和书刊,则采用仔细地研究,及时地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三、强化自主阅读意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学习之母,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教會学生做文摘卡片。此项工作要持之以恒,让学生置备卡片盒,避免散乱,也可采用图书馆的编目分类整理方法,以备日后查找,每张卡片应适当留有空白,以备补充资料。教会学生不仅会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像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断、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

2.创造口头交流信息机会,进一步加强指导怎样选择、积累有益信息,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

3.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多看书,及时写出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

4.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 篇四

1、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2、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张籍《蓟北旅思/送远人》

3、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留别王维》

4、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张说《邺都引》

5、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6、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7、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8、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9、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黄庭坚《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10、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11、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晏殊《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12、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13、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14、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李商隐《北青萝》

15、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高适《除夜作》

16、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曹组《卜算子·兰》

17、晚来天,空悄然,孤眠,枕檀云髻偏。——孙光宪《河传·花落》

18、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19、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虞集《院中独坐》

20、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2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22、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23、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4、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25、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魏承班《满宫花·雪霏霏》

26、遥忆独眠人,早寒惊梦频。——顾贞观《菩萨蛮·山城夜半催金柝》

27、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28、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陆游《浣溪沙·和无咎韵》

29、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30、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31、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2、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杜甫《宿府》

33、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3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35、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36、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37、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曾几《苏秀道中》

38、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39、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40、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张先《一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

41、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42、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3、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44、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45、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张孝祥《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46、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王琪《望江南·江南月》

47、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谢枋得《武夷山中》

48、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49、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50、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51、无人解,树转午阴凉。——舒頔《小重山·端午》

52、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八》

53、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54、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55、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郑思肖《画菊》

56、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孟浩然《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57、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58、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59、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60、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李清照《点绛唇·闺思》

61、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一》

62、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孙道绚《滴滴金·梅》

63、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64、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干看落晖。——黄巢《自题像》

65、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韦庄《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66、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67、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68、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周邦彦《兰陵王·柳》

69、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70、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71、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蝉》

72、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7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74、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刘过《柳梢青·送卢梅坡》

75、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李商隐《安定城楼》

76、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蒋捷《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77、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杜甫《别房太尉墓》

78、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79、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5.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 篇五

2015——2016学第二学期

六年级1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工作总结

北梁庄小学 张江涛

六年级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欲望,想开拓自己的视野,想独立,喜欢阅读,鉴于此,本学期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验,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希望能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并取得了预期目标。

一、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首先来自于教师课堂教学,阅读方法也来自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方法指导。我要求教师在课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句,抓住重点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多读,并指导培养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挑选一些既贴近生活又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段,这些文段或信息要求既是学生想知道的社会内容、热点问题,又文字优美,指导学生阅读,积累自己的资料信息。并在日常教学中根据课本里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广泛的阅读,很多学生因阅读量的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阅读能力得到很大地提高,思想也得到升华。

二、教会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书刊往往随意性比较大,喜欢新奇、有动感的图画书籍,阅读时囫囵吞枣;缺乏辨别能力,甚至容易受不良刊物及互联网上不良信息毒害。我积极向学生和学生家长推荐阅读课外书的同时,还指导学生自主选择课外读物时,确立阅读的内容、题材和风格的广泛多样性。正如鲁迅所说,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三、鼓励学生勤动笔

在阅读中,我们鼓励学生在书上做笔记,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及时地把精彩的片断、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促进他们做到勤动笔,及时写出自己的感受的习惯的养成。使理解消化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渗透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提供沟通与交流的机会

在学生认真写读书心得的基础上,定期利用语文课在班内组织交流,评出优秀读者给予表扬,做到以读促说,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表达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并发展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同时也领悟到阅读和写作的方法,随着阅读

第 1 页

武安市西寺庄乡北梁庄小学子衿工作室

量的提高,学生自己有了感受,品尝到阅读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通过我们以上四方面积极努力探索,已取得了初步效果,实现了预定目标。

为了让学生课外阅读活动能持续健康地开展下去,从根本上去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1、教师本人要以书为友,博览群书,与其他老师和同学一起交流、探讨,共享读书的乐趣。

2、教师定期检查学生读书笔记的质与量,并敢于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与学生交流,互相学习,从而引导学生深入领会精美的语言与各种写作方法的运用。

3、在交流中,继续渗透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希望我们老师的积极努力,引导帮助学生读万卷书,鉴万千人生,健全自己的人格,真正润泽他们的心田。

2016年6月14日

6.七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 篇六

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母亲脸上早已狼藉着豆大的汗珠,汗水早就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花白的头发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了一尊雕像。

树阴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阴下,母亲神情肃然的脸上挤出个比仲春的冰还薄的笑,小声嗫嚅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人再劝她。④

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半个小时,也许是一个小时,母亲就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⑦

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嗫()嚅()

2.段①中“盯”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3.文中刻画母亲的形象,段①主要使用

描写和

描写。段⑦主要使用

描写和___描写。

4.母亲在烈日下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只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这说明了什么?

5.你怎样理解段③那一句话?

6.当母亲昏迷不醒的时候,医生为什么还在“微笑”呢?

(二)玫瑰树根

①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②那里有黢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③据说还有别的:身材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④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一番话:

“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有见过呢。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头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

⑤卑贱的树根说:

“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的工人胳臂一样。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部分干活。我从你那里吸取里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那时候,你去看看我的日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⑥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做声,思忖道,等着瞧吧。⑦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所说的延伸部分。

⑧天啊!他看到了什么呀。

⑨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

⑩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⑾成渠的流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_______________”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思忖___

魅力___

2.第②段有两个比喻句,它们的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

①本体____________喻体____________

②本体____________喻体____________ 3.第④段,细流遇到玫瑰树根,他的态度如何?

4.结合后文回答:第⑦段“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是怎么回事?

5.用“‖”给本文划分层次 2 3 4 5 6 7 8 9 10 11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寓意。

7.填入第11段横线上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呀!这怎么可能呢?„„” B :“天呀!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C :“天呀!难道是我错了?„„“ D :“看来,树根是个诚实的人呀!„„” 8.补上的最后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三)面

①雅安公司的人事部经理戴维先生告诉我,面试将要由贝克先生主持,在10个人中选择一名。

②贝克先生是全球闻名的大企业家,从一个报童到美国最大的广告代理公司——雅安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并且,他的年龄也不大,只有40岁上下。

③我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紧张,一连几天,从英语口语、广告业务及穿戴方面都做了精心准备,以便顺利“推销自己”。

④考试是单独面试。我一走进小会客厅,坐在正中沙发的一位老外便站了起来,我认为他就是贝克先生。

⑤“是你!你是„„”贝克先生用流利的中文说出了我的名字,⑥“原来是你!我找你找了很长时间了。”贝克先生

“先生们,向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救我女儿的那位年轻人。”

⑦我的心狂跳起来,说道:“我划船技术太差了,把女儿掉进了昆明湖中,要不是这位年轻人就麻烦了。真抱歉,当时我只顾看女儿了,也没来得及向你道谢。”

⑧我竭力抑制住心跳,抿抿发干的双唇,说道:“很抱歉,贝克先生。我以前从未见过您,也没救过您女儿。”

⑨贝克先生 “你忘记啦?4月2日,昆明湖公园„„ 我记得你脸上有块痣。年轻人,你骗不了我的。”贝克先生一脸的得意。

⑩我说得很坚决,贝克先生一时愣住了。忽然,他又笑了:“年轻人,我很欣赏你的诚实,我决定,免试了。”

几天后,我幸运地成了雅安公司的职员,有一次,同戴维先生闲聊,我问戴维:“救贝克先生女儿的那位年轻人找到了吗?”

“贝克先生的女儿?”戴维先生一时没反应过来.接着他大笑起来:“他女儿?有7个人因为他女儿被淘汰了。其实,贝克先生根本没女儿。”

1.第⑦节中,“我的心”为什么会狂跳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⑧节中,“我”为什么又“竭力抑制住心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第⑨节中,当“我”否认曾经救过贝克先生的女儿时,贝克生生为什么又特别强调“肯定是你!”“你骗不了我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⑩节中,贝克先生说:“我决定,免试了。”贝克先生真的没有对“我”进行“考试”吗?从上下文看,只要你“拥有”什么,就可以通过他的考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波浪线的部分描写了贝克先生的________、________。这些描写表明了贝克先生________________,贝克先生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3分)

5.从全文看,贝克先生之所以能够从报童到美国最大的广告代理公司董事长,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贝克先生________________。(2分)

(四)最后的握手

①一名中文系的女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作出了远赴西藏任教的选择。几乎所有的人都惊异:怎么竟会是她?在人们的期望中,能有如此惊人之举本该是那些校园中叱咤风云的学生精英们。而她,却是普通得时常会被老师和同学们忽略的女孩儿。②在隆重而盛大的毕业典礼上,女孩儿的名字生平第一次出现在院长的大会致辞中,白发苍苍的老院长还笑容可掬地把一束鲜花亲自送到她手上„„台下涌动起潮水般经久不息的掌声。然而,令人们感到有些遗憾的是,女孩站在闪光灯频频闪烁的主席台上,竟没有说出一句大家希望听到的豪言壮语来。在师生的情绪振奋的热浪中,她总是羞涩地说了声“谢谢大家”。便匆匆地跑下台。

③毕业典礼一结束,她所在的班级的学生干部们临时商定:为在班上分配得最远的她,再专门举办一场欢送会。于是几十个即将天各一方的年轻人,围绕着她最后地聚在了一起。④班长开口说:“我感到惭愧,面对这样一位我差点儿连名字都叫不出来的同班同学,面对着她的这一毕业选择,再来审视一下我自己,本人实在是自愧不如„„”一向口若悬河的班长突然语塞了。

⑤片刻的沉默后,他才继续了下去:“在我们班所有的同学中,她所选择的工作地点是最远,条件也最艰苦。四年了,在班级组织的那么多活动中,我们似乎都忽略了这位同学,现在,我要郑重宣布:今天这场聚会,她,将是我们唯一的女主角!下面,就让大家一起听听这位女主角的内心独白吧!”

⑥女孩儿一直在静静地聆听着班长的发言,写在脸上的依旧是略带腼腆的微笑。当大家的掌声突然在教室里响起来时,她竟然显得有些手足无措。“其实,我真的不该成为什么女主角,我一直认为,自己的选择与大家相比也许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是我要去的地方,可能要稍微远一点吧!”女孩的话如同她的外表一样朴实,却深深地触动了每个人的心弦。直到这时大家才突然感觉到,在这之前整整四年的时间里,班上竟然没有一个人这样聚精会神地听过她讲话。“其实,到西藏去是我心中一个美丽而遥远的梦想。你们应该替我高兴才对呀!”望着真诚袒露心迹的女孩儿,班长代表大家向她提出了最后的请求:“在大家就要分手之际,我们还能帮你做点儿什么吗? ⑦“我有一个请求!”

⑧ 教室里静极了,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凝聚在女孩儿的脸上。

⑨“我心中一直有一个小小的心愿,与大家相处四年了。但是连许多同学的手都没有拉过一下。在这分别的时候,我想和你们每一个都握一握手,可以吗?”女孩儿把她那纤细的手颤巍巍地伸到班长面前。

⑩班长的脸上呈现出异常惊诧的表情,然而他毫不迟疑地向女孩儿伸出了右手。两只年轻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⑾ 谁也没有想到,女孩儿最后的请求竟会是如此简单而独特!但很快,一只又一只的手掌便向女孩儿伸去„„ 1.解释下面的词语。①腼腆: ②口若悬河:

2.第①段中“如此惊人之举”指的是什么?

3.第②段“令人们感到有些遗憾的是”一句中,“遗憾”可换成“____”而意思基本上不变,你认为“人们感到有些遗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第④段“一向口若悬河的班长突然语塞了”一句中班长“突然语塞”的原因是什么?

5.第⑩段中“班长的脸上”为什么会“呈现出异样惊诧的表情”?

6.文中具体表现女孩儿“普通得时常会被老师和同学忽略”的内容有:

(五)①关中农村,总喜欢用泥巴打墙、围起一个院儿。我家的小院在村的正中。母亲每天早早起来,将院子一遍遍地扫干净,不允许我们扔下一片纸屑,一个柴棍,村里的人见一方小院,竟收拾得这般模样,便与母亲开起玩笑来:“王妈,您这里准备在地上擀面条了吧?”说得大伙直乐。

②小院是母亲用四五年攒下的鸡蛋钱,请了小工,打墙围起来的,得之不易,母亲便格外地宠它,爱它;冬天埋下一截葡萄枝条,春天里长起来了,嫩嫩的叶,像一只刚出壳的雏鸟,昂着头,望着这新鲜的世界;春天里种下一行豆,夏天里蔓爬上土墙,花便密密地排成队儿,立了起来。

③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一个花篮。它盛着农家艰辛而又多彩的生活,也使我稚嫩的心灵成熟起来。

④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儿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天长日久,我在外面受了气,便独自坐在院子的石头上发呆。母亲过来了,她最知道我的心思,便挪了小凳,凑到我的眼前,东南西北地比画,仿佛一切智慧的东西,都在那粗布裹着的胸口倒出,更似放飞了一只鸽子,携我振奋起来。

⑤更多的时候,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或者跟了母亲的眼神,走进一个个带着泥土味儿,又十分生动的传说之中。什么姑家婆、王老六;什么堤埂神、杨柳女,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勾着我,让我至今忘不了。

⑥小院的南侧有几棵香椿树,那是母亲赶庙会时,从近百里的山里挖来的苗,三年便长得胳膊般粗细,并举起一树的叶子。香椿虽是野树,但那香却十分细腻,风来也罢,风去也罢,香便充满了小院,香便传遍了村落。左邻右舍的直说多了这香,整个村子也便多了新鲜,三天两头有人带了孩子来看,小院也因此多了一种情趣。慢慢地说,小院成了大伙儿的小

院了。

⑦以后我参加工作,怕母亲一个人在家里孤单,想接她到城里一起生活,可母亲执意不肯,她说离不开小院,丢不下小院。从此,我想到小院,就想到了母亲的人生。我想,母亲不就是那小院吗?朴素得再不能朴素了,但她正是用这种朴素,将一片爱心献给了这个世界,将那干干净净,且带着泥土芳香的情捧给了人间。⑧母亲啊,我也是您那小院中的一颗树呀!

1.①段主要写小院的_______________,是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来写的。(3分)

2.简要概括②段的段意,并找出五个表现小院的生命活力的词语。(2分)

3.③段中,小院“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从文中找出这句话的根据。(2分)

4.⑤段中说“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勾着我”,对这句话的含意怎样理解?(2分)

5.⑥段写香椿树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2分)

6.用波浪线画出⑦段中的抒情语句,并指出其深刻含意。(2分)

7.对全文最后一句话怎样理解?(2分)

六、有什么比捉迷藏更好玩

每天吃过午饭,总有孩子的(xī)闹欢笑声在隔壁院子里响起。那是我的新邻居索尼亚在同她的三个孩子玩捉迷藏的游戏。我有午休的习惯,他们欢呼的声音,每每将我从

美梦中惊醒。有时,我也会好奇地将头伸出院墙观看。

索尼亚正在给其中大一点的女孩蒙眼睛,她一边系纱巾,一边喊:“杰瑞、迈克,你们

都藏好了没有?”两个小男孩儿的声音就从院子的另一头传来:“我们都准备好了。”索尼

亚又小声地叮嘱身边这个女孩:“琳达,你可不准偷看哦!”琳达脆生生地回答:“妈妈,我没偷看。”

“索尼亚将琳达轻轻地往前一推,说:“好了,你现在就去抓住那两个小家伙吧!”琳达

小心地迈开了步子,抬起双手,摸索着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索尼亚则远远地站在后面进行

指挥:“琳达,小心!那里是台阶。注意!你的左边是公路,右边是商场,再过去就是电影

院了。前边左转,很好,你已经到学校了。现在,杰瑞站在公路边上,迈克蹲在商场附近。

琳达,你只要往后一点就可以捉住他们了。”琳达转身,果然就捉住了迈克,很快又捉住了

杰瑞。这时,院子里就会爆发出巨大的欢笑声。然后,索尼亚又用纱巾蒙住杰瑞的眼睛,让他去抓琳达和迈克。

我觉得吃惊,这样捉谜藏我还是头一次见到。要知道,那宽(chăng)的院子里其

实空无一物,而索尼亚所说的商场、公路、电影院和学校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出于好奇,也因为他们这样的玩闹实在是打搅了我的睡眠,我决定去拜访一下这位新 邻居。我心里盘算着,如果她能答应每天中午都带孩子们去电影院,我很乐意为他们支付

门票钱。

我敲开了索尼亚的院门,表达了想请孩子们去看电影的意愿。我的视线不经意间越过

了索尼亚的肩膀,看到她身后院子里横七竖八画满了线条,三个孩子在线条构成的奇怪图

形里玩得正起劲。

“哦,看电影?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这是乔克叔叔,他说要请你们去看电影。”索尼

亚向孩子们介绍我。尽管看上去索尼亚很热情,但她好像对我的邀请并不感兴趣。趁着孩

子们玩得入迷,她向我眨眼睛,示意我随她走到一边说话。

她告诉我,这三个孩子是她从孤儿院里领出来的。由于担心邻居的孩子对他们不友好。

也怕人们知道孩子的身世后对他们有偏见,她跟先生才决定迁居到此。“喏,在这里我们就

你一个安静的邻居。”她对我笑得很友善。她说最近她正在以捉迷藏的方式,教孩子们如何

在这个小区里生活,如何独自去上学。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院子里画的原来就是这个小区的地图。

“不瞒你说,现在,琳达已经能够独自一人往返于海德学校了。”索尼亚说起来十分骄

傲。

“海德?你的意思是……琳达她是盲童?”我非常吃惊,因为海德是附近一所有名的盲人学校。

索尼亚点了点头,补充说:“不仅是她,杰瑞与迈克也快要入学了。”她招呼着孩子们

过来。三个孩子摸索着慢慢走到她身边,拽着她的手叽叽喳喳地问:“妈妈,妈妈,看电影

有捉迷藏好玩吗?”索尼亚对我一笑,说:“这个,我们还是请你们的乔克叔叔来回答吧。”

我突然被一种不知所措的情绪感染,觉得自己很对不起这些孩子。我抚摸着他们的头,看着他们仰望着的无忧无虑的眼神,高声说:“当然没有,有什么能比捉迷藏更好玩呢?” 当我走出索尼亚家的院门时,我轻声对索尼亚说:“对不起,我不知道情况是这样的。

但我还是想问一个问题:既然孩子们什么也看不见,在捉迷藏的时候,为什么还要给他们 用纱巾蒙上眼睛呢?”

索尼亚认真地说:“因为他们的心灵永远是明亮的。在母亲的眼里,他们跟常人一样,什么都看得见!”(选文有改动)18.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①(xī)闹 ②宽(chăng)

19.“我”决定拜访新邻居的原因是什么? 答:

20.“我”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答:

21.“我突然被一种不知所措的情绪感染,觉得自己很对不起这些孩子。”“我”为什么会产

生这种心理?(3分)。

答:

22.对于孩子们的提问,“我”高声回答:“当然没有,有什么能比捉迷藏更好玩呢?”“我” 为什么这样回答?(3分)答:

2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对索尼亚这个人物作一评价。(3分)答:

24.文章结尾,对于“我”提出的问题,索尼亚作了认真的回答。请你补写出索尼亚要说的话。(3分)答:

25.读了这篇文章,你最想对索尼亚和三个盲童说的—句话分别是什么?(4分)答:对索尼亚说:

对三个盲童说:

夏季的一天,天色很好,我决定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我看见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射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近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处,看他练习,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一颗颗接过来,一颗颗打出去,当然,他都浪费掉了。从那妇女的眼神可以看出,她是孩子的母亲。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没有罢手的意思。

我走上前去,对那位母亲说:“让我教他怎么打好吗?” 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母亲对我笑了笑说:“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孩子悄悄对我说:“他看不见。”

我怔住了。

半晌,我喃喃地说:“啊„„对不起,但为什么„„”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的,不是吗?”

“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我告诉他,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我沉默了。

过了很久,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

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石子,微笑着,只是递石子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射出一弹,向一边移一点,射击一弹,再移一点,然后再慢慢地反方向移回来。

他只知道大致的方向啊!

夜风轻轻袭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但是男孩仍在尝试。

“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犹豫了一下,我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身向回走去。走出不远,突然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碎裂声,随即是划破夜空的、夸张得令人心碎的母子的欢呼声„„

(摘自《文汇》2004年第11期)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15、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做简要回答。(4分)

16、在你的生活中,和父母之间有没有这样感人的经历?请做简要描述。(4分)

(一)1.niè rú

2.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注视。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3.外貌、神态、动作、语言。

4.略。言之有理即可。

5.母亲虽然干渴难忍,但她的心中只有儿子,因此忍着干渴也不忍心离开半步。

6.略。言之有理即可。

7.略。言之有理即可。

8.医生明白母亲昏迷不醒的真正原因,他有把握把母亲救醒。

9.言之有理即可。

(二)1.cǔn mèi 2.植物根——黑色绳索

地下水的细流——颤动的亚麻纤维

3.挖苦树根丑陋。

4.底下细流汇聚成地表渠水,流到地面上。

5.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6.如同只有黑色丑陋的玫瑰花根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一样,只有那些卑微,粗笨,像土地一样被践踏的下层劳动者才创造了人间的幸福。

7.B 8.篇末点题,揭示中心。

(三)1.以为贝克先生认错了人,而这对“我”会有帮助。

表明“我”是一个诚实的人,不愿用不诚实的方式来谋取工作。

2.可知这是贝克先生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这样的强调是为了更突出“我”的诚实和贝克先生只欣赏诚实的人。

3.贝克先生已经进行了考试;只要具有诚实的品质就可以通过贝克先生的考试。

4.动作

神态

精心设计“圈套”考查被试者的品德。

5.具有诚实的品质。

(四)1.①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②形容能言善辨,说话滔滔不绝。

2.毕业时,作出远赴西藏任教的选择。

3.失望(意外,不足)。女孩没有任何令人热血沸腾的豪言壮语。

4.为四年来没有发现女孩儿有这样的高尚品质而深感愧疚,同时自感境界不如女孩那么高。

5.没想到她最后的请求竟会如此简单而独特。

6.①同学四年,差点儿连班长都叫不出她的名字。②四年中班级组织的那么多活动,似乎都忽略了她。③四年中,班上竟没有一个同学聚精会神听过她讲话。④相处四年,她连同学的手都没有牵过一下。

(五)1.干净

母亲的勤劳

村里人的夸奖

2.嫩嫩的叶,昂着头,爬上,密密地,立了起来。

3.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早早地搁在了母亲和我的肩上;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

4.母亲讲的传说故事十分生动,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5.香椿树给人芳香和温馨,母亲也如此,她关心人,给人一种真挚的情,朴实的爱。

6.抒情语句是:我想,„„捧给了人间。以物喻人,赞美母亲把纯真、质朴的爱献给人间的精神。

7.说明“我”在母亲的爱抚下成长,也同样有着她的那种朴素的真情。

六、①嬉 ②敞

19.(2分)„

①出于好奇。②新邻居的到来打搅了我的午睡。

20.(2分)

“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是索尼亚一家活动的见证人。

21.(3分)

听了索尼亚的介绍,“我”对孩子们的处境非常同情,被索尼亚对孩子们的爱心深深感

动,并为自己因不知情而想责怪对方的做法感到惭愧。

22.(3袋)v。

这样回答,是对不能看电影的盲童的尊重和安慰;对这些盲童而言,捉迷藏不仅是有

趣的游戏,而且是在活动中培养其适应生活能力的好方式。、、23.(3分)

索尼亚热爱公益事业,富有责任感,充满爱心和同情心,懂得教育艺术。

24.(3分)

示例:因为他们的心灵永远是明亮的。在母亲的眼里,他们跟常人一样,什么都看得

见!、25.(4分)

示例:对索尼亚说:你不是盲童的亲生母亲,但你是世界上最有爱心的母亲。

对三个盲童说:你们失去了亲人是不幸的,但你们有了索尼亚这样的亲人,又

是最幸运的。

14、一位母亲鼓励并陪伴眼睛看不见的儿子(1分)玩射弹弓的游戏(1分),使儿子最

七、后成功击中目标(1分)的感人故事。

15、有耐心(1分),例:坐在草地上,微笑着,一颗颗地捡石子给儿子。(1分)有爱心(1分)例:鼓励儿子像别的正常的孩子这么玩弹弓,让儿子感觉自己和正常孩子没有两样。(1分)或对儿子有信心,例:告诉儿子总会打中目标。

7.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浅析 篇七

新基础教育倡导者朱永新教授说:“读书不但可以提升个人精神生命的质量,而且对于民族和国家具有特殊意义,因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世界上那些生命力强大的民族,几乎都是热爱阅读、善于阅读的民族。”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的确,我们应承认读书对于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甚至处事原则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却实在令人担忧。

1. 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足

长期的“应试教育”在家长心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他们对于“课外阅读”这一概念表示不解,觉得自己的孩子对课堂上的知识都没有掌握牢固,还做这些“不务正业”之事,实属“浪费时间”。他们把孩子锁在家里“打题海战”,连报纸都不让孩子翻一翻,完全忽视了孩子的课外阅读。

2. 课外阅读的质量不高

即使有的孩子买了课外书,这些课外书也是质量参差不齐、良莠不分的。很多家长认为课外书就是作文书,并不惜重金给孩子买了厚厚的作文书,学生就是读也是囫囵吞枣,看个新鲜。还有的学生喜欢看《乌龙院》一类的漫画书,书里的内容乱七八糟,一些语句不堪入目。这种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不仅是没有什么帮助的,反而会毒害学生的心灵。

3. 缺少读书的良好环境

如今,农村人在城里打工,孩子大部分由爷爷奶奶照看,成了留守儿童。老人们只要孩子吃饱穿暖就心满意足了,孩子在家里就以电视为伴。即使有父母在身边,父母也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工作上,孩子缺少一种读书、学习的良好环境。

4. 较低的教学效率遏制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有的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滞后,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教师在课堂上重讲轻读,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不厌其烦地对课文进行分析讲解,面面俱到,甚至把一些现成的结论和答案硬塞给学生;有的教师采用课内损失课外弥补的作业形式,使得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少。

如此的课外阅读,导致农村小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差,写作时词汇贫乏,这对他们语文素养的培养造成较大的障碍。因此,如何让学生扩宽阅读面、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语文素养呢?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方面着手。

1. 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和家人在一起的,他们大部分的课外阅读也必然是在家庭中进行的。教师应做好父母的工作,告诉他们课外阅读对孩子的重要作用,引导父母支持孩子读课外书,多给孩子买书,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阅读,和孩子共读一本好书,让孩子知道不只在校内才能阅读,家庭更是阅读的好场所。

2. 教育学生要有选择地阅读

一本好书犹如一份“精神食粮”,而如果学生阅读一本不适合他们阅读的书,可能会毒害他们。教师应该做的就是指导学生选择有益的书刊阅读。在选择时,要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阶段性;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目。比如,对低年级学生可介绍童话和通俗的寓言读物,对中年级学生可介绍科普知识、历史故事、人物介绍等读物,对高年级学生则可介绍民间故事、短篇小说、人物传记等读物。这样才能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3. 关注留守儿童的阅读时间

关注留守儿童,保证他们在节假日具有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笔记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摘录式,二是心得式。摘录笔记可以摘抄书名、内容提要、文章主要观点及优美词句等,从而进行知识积累;心得式笔记就是把阅读的要点与心得体会记下来,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其次要注重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培养,既要教给他们恰当的读书方法,又要注重他们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身需求。在平时的课内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传授良好的学习方法。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取课外阅读方法的重要途径,因为它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这种方法针对性强,学生容易接受,效果很好。

8.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 篇八

关键词 语文;阅读平台;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5-0138-02

1 前言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网络功能日趋丰富强大的今天,如何引导正在成长发育的学生正确面对网络,借助网络做好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促进学生快速成长,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

2 要学会趋利避害

语文新课标中重点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学生喜欢玩电子游戏,如何让他们有一个绿色的学习平台,远离网络游戏?同时又能很好地利用好在信息课上所学的电脑知识,来完成语文课堂上阅读知识的课外延伸,增加阅读量,提高应对课外阅读分析题的能力?为此,笔者先在班内进行调查,发现班内80%的学生表示非常需要有这么一个平台,指导他们进行阅读,让他们在考试中可以少在阅读题方面丢分;17%的学生表示可以试着接受这一新鲜的学习平台,这个平台可能对他们有帮助,教师的指导能否及时到位,还是个未知数;4%的学生持观望态度,他们表示这个平台听起来像是对学习帮助很大,教师是否能坚持下去,教师的指导是否全面,还无从得知。看着面前的调查报告,琢磨着学生的话语,真是思绪万千。要想有收获,必须要付出。

要为学生搭建起一个传播正能量的平台 学生急需要有这么一个平台,要建立一个网站,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为了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看到自己预想的成果,首先想到现在学生都有自己的QQ号,于是利用有限的资源,利用班级的特点,建一个独到的班级阅读群——梦想飞翔,专门开拓阅读空间的平台就此诞生。在这个平台中,阅读材料专门由教师来根据学生的能力、提升的方向进行设计选择,学生可以在阅读群中进行阅读方面的讨论,也可以向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会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及时进行反馈。执行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调查发现,全体学生肯定了这一学习平台对他们的帮助,这一想法和做法在学生这里得到全票的认可和支持。

学生认可了笔者的做法,另外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帮助。为了得到全体家长的支持,笔者及时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就学生在测试中丢分多的阅读题,与家长交换了意见。家长纷纷表示他们都知道孩子的阅读题是一个大难题,可对孩子每次考试卷中阅读题丢分严重的现象束手无策。他们还表示自己也没有能力帮助孩子提高这方面的技能。当给家长讲起建立阅读平台的作用时,家长一致表示同意教师的这一做法,还保证绝对同意让教师通过阅读平台来辅导学生的阅读,他们负责监督孩子执行,渐渐形成阅读文段由“教师设计→家长督促→学生执行→教师讲评”的模式。

这项工作得到家长的绝对支持,得到信息教师的全力协助。在设计题目时充分考虑到把学生现有的信息能力如复制、粘贴、改变字体颜色、下划线等知识充分运用到短文阅读中,让单调的文段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他们每天都催着笔者发短文材料。家长向笔者反映孩子已经对网络游戏失去兴趣,每天做完家庭作业后,第一项任务就是登入阅读平台进行阅读,看着孩子的表现,他们非常满意。

本班的陈同学,参加短文阅读平台后,阅读题的成绩直线上升,错题量日益减少。家长找到笔者一再表示感谢:“老师呀,我孩子的表现没想到会有如此提升,他从来只考二三十分,我还以为孩子笨,没救了,原来是我们的方法没找到,谢谢。”毕同学从笔者接手这个班那天起,就知道他每次只考十几分。和家长沟通后,家长主动替孩子申请了QQ号,加入短文平台,通过平台中短文阅读方法的指导和作文技巧的交流,短短半学期,他的成绩由原来的十几分甚至空白卷提升到及格线,下一次的家长会上,家长们主动为这个孩子鼓起了掌。

看着学生每天的变化,笔者也激动起来,学生不是只会利用电脑玩游戏,他们也会利用电脑进行学习,只要教师和家长的引导到位,他们会利用好这一资源。

要为学生搭建进步的阶梯 随着课外阅读短文训练难度的增大,学生的应对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每天不再满足于教师设计的文段,他们不时地主动找笔者沟通他们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新的见解,希望得到笔者的肯定。当笔者表示首肯的时候,他们会为自己的表现欢呼雀跃。家长看到孩子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成绩不断提升,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在阅读短文的过程中,渗透的写作技巧也让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随着作文水平的提高,有些学生的作文不断出现在报纸上,家长看到孩子的变化,纷纷向笔者竖起大拇指。就连一直对语文持有排斥心理、抱有偏见的宋同学,看到其他学生的变化,也向笔者提出加入的申请,对这个学生的加入既感到高兴,又感到有些不知所措。高兴的是这个学生终于对语文不再拒绝,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开始有所提升;可又不知道应该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她跟上其他学生的节拍。就在这时,她的妈妈找到笔者,对笔者说:“老师,第一次开家长会的时候,我就回去给孩子说了这个平台,可孩子一直不同意加入,因为以前的某些老师一直说她笨。昨天回去给我说,她非常羡慕其他同学的变化,孩子告诉我说,你从来也没有说过谁谁笨的话,她也想加入。”笔者根据这个学生的水平,为她专门设计了比较适合她的短文让她阅读,她在短文阅读方面进步很大,逐渐能跟上大家的步伐了,语文成绩由原来的二十几分提升到及格线。她的变化令全班的学生都不敢相信,家长也高兴起来,家长说:“老师,没想到我的孩子也会这么出色。”

让信息技术渗透到高年级的课外文段阅读之中,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这一平台,帮助学生在阅读文段的训练中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在读中做,在做中思,在思中动手完成阅读题目的要求,同时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上网搜索自己所需要的其他类似的资料,利用班级阅读平台进行交流,达到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也为其他知识的学习奠定了技术基础。

3 结语

9.八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教案 篇九

1、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主人公是西汉名将李广。李广驻守边疆的时候,让敌人闻风丧胆,号称飞将军。

2、哪位同学给大家复述一下这个故事。

3、谁能只用短短期20个字,把它复述下来呢?(卢纶可以)

二、品读古诗

1、板书课题、作者,指名读,齐读。

2、小组内先处理生字,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注意指导“塞”、“曲”、“棱”的读音)

3、小组展示(达到目标:通顺无错误)

4、划节奏读————小组再试读————再次展示(达到目标:有清晰度、表现力。适当的停顿)停顿是表达语意的重要手段使得音韵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5、关键词语重读————加着重号—————再次重读展示(能说明重读它的理由,渲染环境,读出意境)

6、师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演绎(配乐朗读)

7、就让我们想象着诗歌描绘的情景,带着对飞将军李广的赞叹与敬佩,试背《塞下曲》

三、全诗整合

1、诗中的将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印象?

2、老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可以吗?请大家跟我合作,我讲到哪句诗,请大家读出相应的诗句。好不好?师生合作。

四、拓展延伸

李广作为我国历的一代名将,赞颂他的可不止卢纶一个,其中唐代的王昌龄也写了一首诗———《出塞》。

五、作业

办一期以边塞生活为题材的手抄报。

10.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计划 篇十

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在小学阶段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根据实际情况推出了“读名著、背诗文”活动。让心灵沐浴书香,做一个有有修养的人,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为孩子的一生着想,为孩子的生命奠基!具体安排如下:

一、阅读时间:晨读时间7点30?7点50;中午1点30?2点自由读。单周星期五下午两节课为大阅读课。语文教师在阅读前,做必要的指导,指导学生读书方法,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自己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二、阅读笔记:具体要求(考级标准):初级抄写好句好段,每学期不少于10篇;中级以摘抄为主,兼顾练习写读后感,每学期不少于20篇;高级以感想型为主,每学期不少于50篇。

三、背诵古诗:。背诵古诗共计18首。

四、实践活动:

A:背诗大王:根据学生的背诵情况,评选,并授予称号。学期末交教导处。

B:班内阅读评比栏:充分利用,根据学生的表现,评比阅读标兵。每学期检查一次。C:古诗文园地:选择学生喜欢的古诗,用壁报的形式,列出来。每学期检查两次。D:背诗卡:要求学生把背过的古诗抄写在卡上,保存。每学期检查两次。E:读书日志:把所读过的书在日志中有所记录,有计划安排。每学期检查一次。F:手抄报:办有关读书方面的内容,一月一次。

五、检查管理:

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以及检查是十分重要的,具体要求:

①早读时间,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盯在班里,少先队检查早读情况。②中午阅读要做到教室内无打闹现象,认真读书。教师要安排好学生管理。③周五阅读要有实效,要有教师的指导,任何老师不能占用阅读时间。④发现不良情况酌情扣分。

⑤根据学生的考级情况进行量化,评选优秀等次。

阅读书目:

五年级上学期

必读书目

1.《稻草人》人民文学出版社叶圣陶著

2.《寄小读者》江苏少儿出版社冰心著

3.《三国演义》 江苏人民出版社罗贯中著

4.《芝麻开门》 江苏人民出版社祁 智著

必背古诗

1.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高鼎

2.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

3.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

4.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

6.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

7.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

8.乐游原(向晚意不适)李商隐

9.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隐选读篇目

1.《蓝鲸的眼睛》赵冰波著

2.《蓝调江南》金曾豪著

3.《骑扁马的扁人》(诗歌)王立春著

4.《少女的红发卡》程 玮著

5.《骑鹅旅行记》[瑞典]拉格洛芙著

6.《希腊神话》[德]施瓦布著

7.《小王子》[法]圣埃克苏佩里著 五年级下学期

必读书目

1.《论语》浙江少儿出版社孔子著

2.《青铜葵花》江苏少儿出版社曹文轩著

3.《女儿的故事》 江苏少儿出版社梅子涵著

4.《水浒传》 江苏人民出版社施耐庵著

必背古诗

1.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

2.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

3.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杜甫

4.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5.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

6.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王安石

7.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

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苏轼

9.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选读篇目

1.《第三军团》张之路著

2.《今天我是升旗手》黄蓓佳著

3.《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杨红樱著

4.《e班e女孩》张 弘著

5.《中国出了个邓小平》四川人民出版社

6.《王子与贫儿》[美]马克·吐温著

7.《苦儿流浪记》[法]埃克多·马洛著

11.关于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学习主体性

在小学高年级,特别是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效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启发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自主地学习和探究,以使所有的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提高阅读水平。作为一名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师,务必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与能力,应用适宜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充分地体现学生的阅读主体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和启发学生,推动教材文本、学生、教师间的互动。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从而实现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为此,阅读教学务必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六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强,教师应当有效地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变成阅读教学的主体。首先,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和相信学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阅读空间。其次,教师需要树立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心理、能力、知识等进行分析,实现学生的发展要求。再次,创建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并有效地辅导学生。第四,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从而实现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激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获得更好的发展。最后,教师应当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技巧与方法,启发学生自主阅读,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观念。

二、有效地预设阅读教学的过程

任何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学生的心理现状、情感感受、认识能力都存在非常大的不同,教师在预设阅读教学的时候,应当把握所有学生的特点,这样才可以确保因材施教以及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也才可以进行科学的预设,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首先,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爱好、兴趣、思想状况进行把握,跟学生融为一体,积极地跟学生互动和沟通,进而得到宝贵的预设资源,确保预设的教学跟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其次,教师应当对目前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有效的把握,进而在教学过程中突破难点、把握重点、注重分寸,明确应当指导和讲解的知识是哪些等。再次,选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有效地把握了学生的个性特点与认识能力之后,应当注重换位思考,以学生的视角思考问题,从而科学地预设阅读教学。例如,教师在教授《我的老师》这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大致回答作者对老师怀有的感情是怎样的?要求学生以一句话或者是几个词概括。教师以此作为前提条件,在预设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把握作者的写作技巧与语言风格,体会作者尊敬和热爱老师的思想情感。其次,因为学生的概括能力存在差异性,一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而一部分学生则要求教师进行适当地引导。教师明确这种现状之后,应该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预设下面的阅读教学:组织所有的学生交流有关教师的名言,交流朗读课文过程中碰到的生字词,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从而启发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课文。教师以这种方式进行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阅读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才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以异样的视角关注学生的阅读水平,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持续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以使学生通过自身的阅读提高素养。而教师有效的引导和启发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根本所在。在小学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单元练习的重点实施阅读教学。例如,教师在教授《科罗拉多大峡谷》这篇课文的时候,需要根据单元练习的重点思考这一篇课文练习的重点内容,即认识生字和生词,可以有感情、流利、正确地朗读课文,通过语调、停顿、重音来表达自身感受到的情感,以及掌握说明事物的方法,且以此作为自主阅读卡片的内容,并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完成自主阅读卡片,使学生在上课之前就进行自主阅读学习。在学生完成自主阅读卡片之后,教师再收集和评价学生的阅读卡片,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总之,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充分地体现学生的阅读主体性,有效地预设阅读教学的过程,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实现理想的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云岚.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效率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2]胡荣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艺术素材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3]朱友清.小学作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12.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初探 篇十二

要使课外阅读真正发挥作用, 决不能任由学生愿意读什么就读什么, 愿意怎么读就怎么读, 必须有教师的精心指导。

一、因势利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取决于课内阅读的任务。但是, 一些阅读习惯是否真正形成, 能否得到巩固与发展, 还要靠课外阅读实践。

优良的阅读习惯包括:认真读书的习惯, 即能够坚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认真阅读。这种坚持读书的习惯从小学就要认真培养。开始时可以要求读的时间短一些, 然后逐步增加阅读时间;到了初中可以读半小时以上。这个要求看起来不高, 但若能在要求的时间内认真、仔细阅读, 不走神, 能基本上理解和记忆阅读内容, 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阅读习惯除了能在一定时间内坚持阅读之外, 还有定时读书习惯, 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爱护书籍的习惯以及阅读卫生习惯等等。对于阅读卫生的问题, 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现在有相当多的学生阅读都不合乎卫生, 不能做到“眼离书一尺”的要求, 读书时的姿态也不讲究, 对环境、光线也不太注重, 如此长久下去, 对学生的视力必会有不良影响。

二、要有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也是人性的角斗场, 开卷有益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但我们要说的是开卷并非都有益。对学生来说, 他们的课外阅读内容尤其不能放任自流, 应该做必要的引导。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兴趣是与心理需求紧密联系的。只有在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 他们在阅读中才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智慧, 才会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自主地去尝试、去体验、去思考、去实践, 主动与文本的思维碰撞, 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样, 课外阅读的优势才会渐渐凸显出来, 知识与思想的萌芽才会越加粗壮。

我们对学生读书方法指导的忽视, 使得想读书的孩子也不知道该如何入手。更为可怕的是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 由于初中生心理特点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很多初中生的阅读兴趣集中在通俗文学和流行小说上。网络文学、口袋书、漫画书这种“痞俗”读物占据了他们阅读的阵地。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存在, 我们的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将受到难以弥补的损伤。因此, 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第一, 指导学生选择书籍。读书是好事, 但如果一个人对所有见到的书都来者不拒照单全读的话, 也并非什么好事。别林斯基就曾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 比不读还坏。”我曾经给学生列出过具体的书单, 当然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及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图书, 例如喜欢探索的可读自然类书籍, 喜欢军事的可读有关军事的书籍, 写作语言平淡的可多看些优美的散文……这样也可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也就各有所获。

第二, 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对于提高阅读效益, 培养学生用心专注、刻苦钻研、顽强学习的心理品质,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在阅读欣赏课上, 逐步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读书方法, 让学生学会速读、细读、精读、略读等方法。

第三, 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步骤。阅读文章是一个思想认识过程。对于一篇文章的认识, 一般地说是一个从整体到部分, 再从部分到整体, 反复领会, 逐步深入的过程。那么, 按照怎样的步骤阅读一篇文章比较适宜呢?我认为采用“粗读、细品、摘抄”的阅读步骤, 就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做法。

这种做法可以概括为:粗读全文, 了解大意;细读重点, 品味赏析;经典语句, 做好摘抄。粗读全文, 了解大意, 这是阅读的第一步。阅读一篇文章, 首先要从头至尾完整地读一遍, 目的是获得一个粗略的总体印象。对于文章的体裁、作者、内容、写法等, 心中有数就行了;至于那些不认识的字, 不懂得的词, 不理解的句子, 不明白的段落等, 可以暂时放一放, 先不去管它。细读重点, 品味赏析, 这是阅读的第二步。在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细读:一个是查阅字典、词典等有关的工具书, 弄懂词句的表面意思;另一个是搞清重点段落的内容和文章的主旨。为什么叫“细读”呢?因为这不是大概地了解文章了, 而是逐字逐句地细品, 一段一段地领会;遇到不懂的地方, 要通过查阅、思考, 尽量把它搞清楚。最后, 是精读重要语句, 反复揣摩, 尽力理解语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做好摘抄, 重要的是这些内容可以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

上一篇:某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汇报材料下一篇:请求拨付资金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