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教研工作总结

2024-09-30

精准教研工作总结(共11篇)

1.精准教研工作总结 篇一

精准扶贫工作总结-乡精准扶贫工作情况 精准扶贫工作总结”>工作总结-乡精准扶贫工作情况 ?

现将我乡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

**乡总人口 35728 人,总户数 11516 户,按照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方案标准要求,截止目前,实际录入贫困户 856 户,人口 1493 人。扶贫对象甄别后,通过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扶贫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按照“六个一批”、“六个精准”进行了分类,并组织信息录入员将扶贫对象信息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乡有电子档案。

二、工作措施 ?

(一)强化组织,健全机制。一是成立了由我任组长,分管副职任副组长,民政所、农经站、财政所负责人,六个工作区区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开展,并组建 15 个驻村工作组,分 6 个工作片区,分别进驻 15 个行政村,开展入户帮扶等工作。二是制定了《**乡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及办公室工作职责及具体任务,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动员部署,强化宣传培训。召开了**乡精准扶贫工作动员大会,对工作人员及各村书记、主任进行了培训。并通过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各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召开村民小组会议。贫困户甄别分类期间,我乡共举办 3 次专题培训会,确保乡村干部精准掌握扶贫开发工作基本知识,发放宣传资料 3500 余份,极大地推动了精准扶贫工作快

速稳妥进行。

(三)落实责任,帮扶到位。按照帮扶要求,积极与市委选派的 8 个驻村帮扶单位联系,提供一切工作便利条件,实现与帮扶单位无缝对接。结合乡村综合条件,选派乡领导、干部等一共 38 名帮扶人员,与帮扶单位组成了共 103人的帮扶工作队,深入到**53 个村,856 个贫困户中去,摸清贫困户基本情况,按照“六个一批”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脱贫计划,发展生产和就业脱贫一批,危房改造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

一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

二是完善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由于我乡贫困户、贫困人员底数大,情况复杂,死亡、因病因灾致贫情况时有发生,将安排专人负责,继续完善档案数据库,实行退出机制,做到应进则进、应扶则扶。

三是结合实际,分类制定落实帮扶措施。根据贫困户的特点和需要,落实帮扶措施。根据上级安排的专项资金规模,结合村情,分类制定救助措施,落实帮扶计划。在帮扶形式上与整村推进、基础设施、产业扶贫、贴息贷款、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等多种形式和措施结合。

? ?

免费范文网 77cn 小编推荐:

扶贫工作总结 银行-邮储银行扶贫工作总结 ?

扶贫工作总结 ppt-打赢扶贫攻坚战

?

扶贫工作总结范文-党建扶贫工作总结

2.精准教研工作总结 篇二

眼前的一切, 来源于文县精准扶贫开发带来的新变化。2014年以来, 文县因地制宜, 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新路子, 带领全县人民谱写扶贫攻坚新篇章。通过精准扶贫, 全县2.2万名农民实现脱贫。同时, 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增强。

精准识别:甄选“真贫”

文县是甘肃省58个扶贫重点县之一, 贫困面大, 贫困程度深, 扶贫攻坚任务极其繁重是摆在全县干部群众面前的严峻现实。

在多年的扶贫开发工作中, 全县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扶贫不能“大水漫灌”, 而是“精准滴灌”。“精准扶贫首先要挑出‘真贫’, 搞清楚到底谁是扶贫对象, 他具备怎样的发展条件, 有哪些发展需求。”中共文县县委书记苏彦君在全县精准扶贫政策及业务知识培训会上强调。

在这样的认识下, 文县召开全县精准扶贫政策及业务知识培训会, 就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进行了扎实细致的安排部署。各乡镇及时召开乡村两级干部会, 把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作为最重要、最具体、最基础的工作, 精心组织实施, 扎实推进。

培训会后, 县乡村各级干部蹲下身子进村入户调查摸底, 摸清贫困户的真实数量和贫困度, 运用“两议一监督”民主议事机制确定精准贫困户并向村民张榜公示, 确保了扶贫对象的精准。规范管理贫困户、贫困人口, 分村分组挂牌管理、动态指挥、落实进退机制, 并将其基本情况录入台账系统进行动态管理, 实现户有卡、村有册, 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干部人人身上有职责、个个肩上有担子。

精准识别、精准管理, 让扶贫开发工作运行得更阳光、更透明。贫困对象识别后, 通过入户登记, 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 而后组织各乡镇信息录入员将对象信息录入电脑, 建立电子档案, 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档案、县里有底子, 为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精准帮扶:“对症下药”

“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出来之后, 要深入分析其致贫原因, 认真落实帮扶责任人, 逐村逐户制订帮扶计划, 集中力量扶持, 才能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文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立新在政府工作会上就精准扶贫做出安排部署。

去年以来, 文县将128个贫困村作为重点扶持区域, 细分出临江片、碧口片、铁楼乡少数民族聚居区三个特困片带, 提出了“抓两翼带中间”的扶贫开发战略, 以点带面, 全面推动精准扶贫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 文县整合扶贫、财政、发改、交通、水务、农牧、林业、教育、卫生等部门项目资金4.5亿元, 集中解决贫困村饮水难、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问题, 大力实施“一池三改”和危房改造, 努力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 不断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

文县舍书乡板石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里产业单一, 主要是种植小麦、玉米, 土地产出效益不高, 且基础设施落后, 交通闭塞。该村被列入贫困村进行扶贫开发后, 当地扶贫部门针对该村条件、自然环境, 充分利用村里土地资源优势, 栽植冬枣1000多亩, 并在冬枣基地套种板蓝根等中药材, 既解决了产业发展中的长远利益, 又让贫困群众有了短期经济收入, 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翻了一番。

在发展产业的同时, 文县把精准扶贫和双联行动结合起来, 下派3205名双联干部, 对点帮扶13430户5.5万贫困人口, 同时抽调20名县级领导和100名科级干部, 成立20个驻乡帮扶工作组和100个驻村帮扶工作队, 促进精准扶贫扎实深入开展。

同时, 对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村庄, 把扶贫开发与易地搬迁结合起来, 按照“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的要求, 将86村6728户群众全部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范围, 并制定了年度实施计划。目前, 共新建易地扶贫搬迁点7个, 完成搬迁1159户4209人, 完成投资1.03亿元。

鱼渔并授:变“输血”为“造血”

扶贫不能只是“输血”, 让贫困村自己会“造血”, 这才算是真正“拔穷根”。

在大力促进贫困村户摆脱贫困的过程中, 文县变“输血”为“造血”, 从扶贫开发人才建设、贫困村劳动力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着手, 提升群众自身致富能力。

文县范坝乡关子村地处高半山, 是全县贫困村。近年来, 该村被列为全县整村推进项目村, 硬化了通村道路和村内巷道, 进行了危旧房改造, 接通了自来水。并依托当地资源禀赋, 发展茶叶300多亩, 同时, 在县乡帮扶支持下, 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为村里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后劲。

近年来, 文县加快培育农业特色产业, 帮助群众增收。目前, 全县特色产业面积达到99.4万亩, 总产值达到3.56亿元, 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35%。认真落实电商扶贫措施, 2014年全县累计开设网店607家, 交易金额达到6500多万元。

授人以鱼, 更要授之以渔。文县以县就业培训中心、农广校、职业中专为依托, 积极开展农业适用技术培训, 全县共完成农民适用技术培训4.83万人、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8万人, 培训“两后生”1756人, 获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人数达到5485人。2014年劳务输转6.8万人, 实现劳务收入7亿元。

从“漫灌”到“滴灌”, 思路一变天地宽。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动下, 文县这一曾经被贫困锁住的国列贫困县, 必将挣脱桎梏, 全县7.7万贫困群众将彻底走出“青山绿水下的贫困”, 实现山窝窝里的“小康梦”。

甘肃省计划改造农村贫困户危房14万户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精准扶贫的战略决策, 全面深化农村危房改造与“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深度融合, 甘肃省决定在今年的农村危房改造中, 贫困户住房问题优先解决, 其中58个特困县农村危房改造计划将占全省计划的90%, 安排贫困农户占全部危房改造计划的90%。

农村危房改造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 是甘肃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三个保障”任务之一。自2009年甘肃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开展以来, 到2014年底已完成122.3万户改造任务, 占2008年调查统计全省农村贫困户危房总数的66%。按照住建部的计划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 今年将改造农村贫困农户危房14万户, 总数将达到136.3万户。

3.精准教研工作总结 篇三

一、超前谋划,支农工作早着手

2015年曲沃县被国家农业部正式确定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支持县域农业发展的金融主力军,曲沃联社提早谋划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框定了全年计划新增专项支农资金2亿元的整体规划,通过基地实地调研、企业走访考察,多方座谈论证,确定了传统晋之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新型绿恒工业反哺农业战略、新兴158支农星火计划三大农业产业项目为重点信贷资金投放带,制定了以项目推动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总体规划,其中:158支农星火计划是有县企业家联合商会发起,曲沃联社联社协办的传递爱心,支农扶农,农商互动,共同发展的一项活动,该活动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星火扶农活动从就业、创业、助学、助老、扶农等多方面为农民解决生活生产问题,进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二、服务升级,产品服务双提升

在信贷产品研发上,曲沃联社为更好的服务县域经济,以更大的力度支持农业发展,组织专业业务骨干人员将贷款业务发展实际与地方经济发展特色紧密融合,以简化办贷流程、提高授信额度、优惠贷款利率为方向,大力研发新的适应当地农民的农贷产品,实施“限时办货、限时服务”的“一站式”办贷流程,使广大农民办理阳光快贷立等可取,先后为从事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农民推广了个人农机具小额贷款、为从事规模养殖、种植业的农户提供个人最高额贷款、为基地园区内的农户推广了低风险的农户2+1贷款、为贷款额度低的农户推广了福农卡小额授信贷款等业务。在服务品质提升方面,曲沃联社以勇于创新的魄力,实施“引进来“战略,开展了服务创优工程,与在银行业服务品质提升方面有着雄厚实力和丰富实战经验的北京德辰国际咨询有限公司开展专业合作,以全员营销为总体思路,从内控制度梳理到规范办公环境,从机关科室到基层网点,从高层领导到一线普通员工,层层推进,逐步细化,开展了一系列的集中培训、分层培训、实战培训,使得该联社全体员工工作精神面貌得到了进一步改观,全员的营销意识得到增强,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强化联社的企业品牌的同时,员工的服务营销手段得到丰富、员工的服务营销意识得到提升,员工的服务营销水平稳步提高。

三、精准发力,支持产业迈大步

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方面,曲沃联社紧跟县委县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通过构建出企业、商户、农户“三层对接”的贷款营销架构,为县域经济脉搏的有力跳动注入了强劲动力。全员主动走出去,根据春耕备耕需要,调查晋之源农业园区,提供专项资金2000万元,为当地农民解决化肥、灌溉等资金需求,目前,晋之源农业园区己拥有现代化蔬菜大棚260个,蔬菜种植规模达850亩,可生产西红柿、黄瓜、豆角等8个蔬菜品种,蔬菜年产量可达到8280吨,年产值可达15500万元。;社主任积极对接158星火福农计划,与企业家商会开展合作,共同下乡,调查农户,为农民送知识、送科技、送资金,向农民提供岗位、提供理念、提供思路,目前已经帮助267名农民实现再就业;联社班子全力对接县域龙头,考察绿恒工业反哺农业项目,牵头发放社团贷款4500万元,支持其发展成为“休闲、观光、旅游”农牧渔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园区,全力建设晋南最大的观光旅游园区。

在今后,曲沃联社将紧紧围绕省联社工作部署,扎实做好支农惠民工作,凝心聚力强服务,创新思路优服务,奏响支农惠民新乐章,在当前经济的新常态下,为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带来更多便利,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增添出无尽新绿。

4.精准教研工作总结 篇四

经过前期摸排、核实和逐级上报审定,确定了XX、XX和XX3个贫困村,全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XXXX户、XXXX人(XX村XXX户XXX人、XX村XXX户XXX人、XX村XXX户XXX人)。2014、2015年共计脱贫XXX户XXXX人,加上“回头看”以及“再回头”等相关清理工作(减少XXX户XXXX人,增加XX户XXX人。截至目前,我镇剩余未脱贫贫困户为XXX户XXXX人(XX村128户473人、XX村115户517人、XX村XX户XX人),其中按照“四个一批”归类统计,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XXXX人(XX村XXX人,X个贫困村共XXX人),易地搬迁安置一批XXXX人(XX村XXX人,X个贫困村共XXX人),低保政策兜底一批XXX人(XX村XX人,X个贫困村共XXX人),医疗救助扶持一批XXX人(XX村XXX人,X个贫困村共XXX人)。2016年,全镇预计脱贫XXX户、XXX人,其中XX村为本预脱贫村,预计脱贫XXX户、XXX人。

易地扶贫搬迁2016年XX户XXX人,贫困村中,XX村:共XX户XXX人,集中安置XX户XX人;XX村共XX户XX人;XX村共XX户XX人;其它村,XX村共X户XX人、XX村X户XX人、XX村X户XX人、XX村X户XX人、XX村X户XX人、XX村X户X人、XX村X户XX人、XX村X户 1

XX人。截至目前,主体完工XX户,XX集中安置点XX户主体已经全面完工。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整合三类资源,确保精准滴灌

一是整合行业资源。通过“多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方式,整合扶贫资金XXXX万元。二是整合金融资源。对照结合各类信贷政策,对XXX万元的产业周转金进行了系统、规范性的规划以及计划支出管理。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坚持上争外引,争取对口帮扶部门帮扶资金XX万元,动员X家民营企业组建结对帮扶,筹集民营企业结对帮扶资金X万元。

(二)突出四大重点,确保精准用力

一是以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创新管理服务。党支部从联动“双联”单位、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等各方面力量入手,半年来X个贫困村争取到各类项目资金XXX万元、实施项目X个。

二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改善生产条件。

下半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将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我镇严格按照上级有关政策和程序严格筛选搬迁对象,通过前期摸排审定,全镇确定了X年XXXX人的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以分散安置为主、集中安置为辅。2016年全镇拟完成XXX人的搬迁任务。其中XX村2016年拟搬迁XX户XXX人,村集中安置点建于XX村党群活动中心旁,规划占地面积XX亩,2

2016年计划安置农户XX户XXX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XX户、66人)。另外,2016年阳坪村拟搬迁XX户XX人,XX村XX户XX人。

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XXX万元新建和改造村级道路XX公里,X个贫困村通畅率达100%,村民小组道路通达率达100%;完成实施X个安全饮水项目,全面解决了贫困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完成贫困户XX户的危房改造上报工作,其中C级XX户,D级XX户;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妥善处理,贫困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提升。

三是以特色产业扶贫为重点,促进持续增收。构建XX和XX种植、XXX养殖三大骨干产业体系,以三大产业为主的种、养户占比达45%;300亩的XXX养殖基地规模养殖XXXX只;XXX亩的XX种植发展趋势良好;XXXX余亩的XX种植初具规模;新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X家,引导X家龙头企业参与产业发展。

四是以公共服务建设为重点,提升发展能力。新建村文化室X个、建成XXXX㎡的文化院坝;贫困户XXX户XXXX全部参加全民预防健康体检;投入XXX万元新建开设X个班的幼儿园X个;严格按照程序完成低保清理工作,完成对XXX户XXXX人的入户调查、批准上报;推荐上报X名学生参加雨露计划,帮助其享受上学津补贴。

(三)严把五道关口,确保精准成效

5.精准教研工作总结 篇五

据悉,自10月开展对恩施州建始县茅田乡雪岩顶村定点帮扶工作以来,长航局党委认真履行定点扶贫责任,先后选派8名优秀干部组成两批工作队驻村扶贫,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200多万元,使雪岩顶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年人均纯收入从的2560元增长到的10800元,翻了近两番。

雪岩顶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综合贫困发生率、脱贫人口错退率、贫困人口漏评率、群众认可度全部达标,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集体经济、乡风文明、村级治理等显著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昔日的贫困山村,如今获评国家级森林乡村、湖北省级生态村、绿色乡村、恩施州美丽乡村和建始县首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村、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示范村、旅游扶贫试点村。

6.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叫×××,本科文化程度,现担任××村社保专干。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在包村领导、同事、村委和群众的帮助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八界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市、县对扶贫工作的具体要求,在相关单位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实施“集团帮扶,整村推进”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为目标,团结和带领全村广大人民群众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拼搏,使××村的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增强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一年来,我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利用工作间隙,我抓住重点,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十八界四中、五中全会,深刻领会了全会的精神内涵,找准了工作的方向,抓住了工作的重点。使工作得心应手。始终坚持服务为民的理念,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才能真正深入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想法、看法。回到工作中,便游刃有余。二,敬业爱岗,勤奋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今年,根据镇党委,政府对社保工作的具体要求,始终能够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今年以来,××村2013年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44户167人,2014年减贫12户50人,全村共有贫困户79户281人,其中扶贫户32户116人,兜底户61户165人,交叉户14户,贫困发生率9%。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550亩,人均耕地面积1.4亩。村上经济结构以种植、养殖为主,年粮食种植面积3400亩,粮食总产量1360吨,牛存栏20头,羊存栏500只,鸡存栏3000只,猪存栏2000头。使村民的收入显著提升,幸福指数日益提升。我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抓住工作:

(1)扶贫工作贵在“精”“准”“实”,为了取得最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我经常深入群众中去,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加以记录。同时、在下班以后,还经常通宵达旦,与同事研究相关算法和数据填报格式。最终,成功上报了全部数据,完成了省级大数据采集工作。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最现实的依据。

(2)要带着最深的感情去深入群众、走访群众,一年来,走访入户群众300余户,虽然起初,困难重重,也碰到了不少钉子,没少吃闭门羹。但我并不气馁,还是坚持进门入户,讲解相关惠农政策、研究富民门路、与他们一起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上报镇相关领导,以便对问题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解决问题隐患。半年下来,在我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终于和群众打成了一片,融入到了群众中。只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群众才会接纳你,认同你,支持你。才使自己以后的工作更加顺手,才能最终回归到服务为民的这个出发点上。

(3)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

农村工作繁纷复杂,特别是和群众有关的工作更是如此。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工作人员,我深有体会。农民作为最大的弱势群体,对自己直接的相关利益最为敏感。今年,在收缴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时,有几户群众认为自己身体不错,都不愿缴纳。我便主动上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仔细讲解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最后,这几乎群众均主动足额缴纳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圆满完成了当年的收缴任务。

三,尽职尽责,严以律己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廉洁从政、庸政懒政、工作作风的文件。规范了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净化了从政环境,改进了机构效能。在这种氛围下,镇党委及时召开会议,宣讲精神、内涵。虽然今年工作任务重,困难多,但我还是能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在入户期间,从来没有接受村上和个人的各种邀请和礼品,认认真真、严格足量的完成了领导交付的各项任务。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是思想上学习不够重视,由于工作经验少,总觉得忙,没时间,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即便学习,也是培训中学一学,轻视政治理论学习,对政治理论缺乏全面了解。

2、是在工作中落实不够全面,表现在抓全盘、注重经济,轻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建设,放松了计生工作,与群众接触和交谈少,理论与实践结合差,学以致用不够活。

3、是与同事交流少,不够积极主动和同事探讨研究工作中的问题,工作不够扎实等问题。

7.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七

一、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明确“扶持谁”的问题

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既是搞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一个首要难题。回顾和总结多年来扶贫开发工作的经验, 要做好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 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发扬基层民主, 注重群众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社会关注度和敏感度高。为此, 我们要组织贫困村群众通过集中学习、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 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有关重要讲话, 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介绍贫困人口识别的政策、程序和建档立卡工作的内容和要求, 使其在全面知晓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和大力配合精准扶贫工作。其实, 生活在同一农村的居民最清楚“谁是真正的贫困户”。因此, 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是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最可靠的基础和最有效的办法。

二要坚持阳光操作, 确保识别质量。在贫困人口的识别过程中必须规范操作流程, 还权于民。要按照民主评议、公示公告、逐级审核的要求来进行。帮扶人员要带领乡镇和村组干部事先集中力量和时间, 扎扎实实地开展一次贫困人口调查摸底工作, 现场“解剖麻雀”。全面准确地掌握贫困人口的贫困状况、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具体情况后, 根据国家公布的扶贫标准, 由村“两委”组织召开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在贫困村社内部实行公开测评;然后由农户自我申请, 民主推选, 集体决策, 张榜公示;根据公示意见, 对群众有争议的贫困户再入户实地看、实地察, 听当家人自己算、干部帮着算, 把收入支出算尽算准后, 重新召开由以上人员参加的会议。通过民主讨论, 公开比选的方式, 统一思想, 形成共识, 再次公示;如无异议, 按照村内贫困农户指标数量, 把收入低但有劳动能力的确定为扶贫对象。要让贫困户的识别自始至终在群众的参与和监督下进行, 使识别出的贫困户在村组群众中比得、论得、公示得, 确保识别工作不出现任何矛盾和问题。

三要做好建档立卡工作, 打牢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要建立健全贫困户的信息网络系统, 严把信息采集质量。贫困村、贫困人口调查数据收集必须从基础和源头抓起, 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要规避人为因素, 认真审核, 层层把关, 确保建档立卡的信息数据准确、真实、可靠。年终根据实际情况, 对扶贫对象及时调整。对已脱贫的及时退出, 对因学因灾因病返贫的及时登记纳入, 实行“脱贫销号、返贫挂号”的动态管理办法。

与此同时, 我们也可以因地制宜地探索、总结一些适合各地实际且准确度高、易操作的识别方式, 使贫困人口的识别更加简单高效。比如, 贵州省威宁县总结出的“四看法”识别经验, 即“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等简单易行、又能最大程度保证准确性的贫困人口识别方式。这些经验和方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贫困人口的识别工作做好了, 扶贫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确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 才能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才能够把“钢水用到刀刃上”。从而从源头上克服以往“撒胡椒面”式的大部分人有份的扶贫方式, 实现扶贫工作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 达到扶贫效率的最大化和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二、配强各级领导班子, 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

一是配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 特别是贫困村的“一把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 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根本。必须配强各级党政领导班子, 特别是贫困村的“一把手”。要从退伍军人、大专院校毕业生和致富能人中培养和选拔村干部, 建设一支比较好的引路人队伍。同时要按照县一级负主体责任、乡村两级负直接责任的工作机制, 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县委县政府要在紧密加强与市、省两级帮扶人员的协调配合的基础上, 总体谋划全县精准扶贫工作;乡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班子要担负起脱贫攻坚工作的直接责任, 特别是村“两委”班子要充分运用对村情民情比较熟悉的优势, 及时为上级决策提供最准确的一线信息。主动加强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的学习, 加大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力度, 用最新的思维和知识更新头脑, 增强实践能力, 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 带头引领和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二是配强扶贫部门领导班子, 加强精准扶贫政策和业务工作的指导。扶贫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扶贫政策培训力度, 提高基层扶贫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确保事有人干, 有人干事, 为不断提高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要吃透弄懂国家出台的精准扶贫工作一系列政策和操作规程, 准确把握扶贫对象标准, 做好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这一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 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方向、靶位和质量。

三是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帮扶干部队伍, 壮大扶贫工作力量。相关单位要把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选配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开展帮扶工作。帮扶干部要把扶贫攻坚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份内职责, 坚持深入到贫困村和贫困群众中去, 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蹲点调研、督查落实、指导解决问题上。要当好乡镇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 协助村“两委”根据村情实际和市场需求, 科学制定村级发展规划和贫困户脱贫计划;帮助争取和提供政策、信息、资金、项目、技术等支持和服务;协助贫困村“两委”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中出现的矛盾纠纷化解调处工作。

四是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使其依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脱贫致富终究要依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各地在指导贫困村制定精准实施方案的过程中, 要紧紧围绕贫困群众最基本、最迫切的要求和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 充分与帮扶单位和干部、贫困户代表衔接沟通, 充分听取广大贫困群众的意见, 由干部定思路, 让群众选项目, 使脱贫方案符合贫困村实际、符合群众意愿。除了给贫困户一定的资金、项目、物资等扶持的同时, 思想观念的扶贫很关键, 要引导帮扶对象转变“等、靠、要”的传统观念, 教育他们树立积极向上、自力更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依靠自身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这才是实施精准扶贫的根本目的和最为重要的方式和途径。要把宣传发动群众、培养新型农民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 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 教育和引导贫困地区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心热起来, 行动起来, 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的明天。帮助群众树立“自己的家园自己建, 自己的家业自己创”的理念, 防止越扶越懒、越扶越贫的恶性循环现象。使贫困群众与帮扶干部在脱贫致富上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双向互动, 共同努力, 消除贫困。

三、找准穷根, 精准发力, 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

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精准扶贫”的工作方针, 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实际, 更为直接有效的扶贫方式, 按照不同致贫原因和扶贫诉求, 靶向施策, 分类扶持贫困家庭, 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从而真正把各地的资源优势挖掘出来, 把扶贫政策含量释放出来。

一是要集中力量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乡镇一级要彻底摸清本乡镇的贫困村还有多少公里的道路没有硬化、有多少群众没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有多少危旧房需要改造、应该用什么办法解决、需要多少投资等问题, 列出时序表、绘出“作战图”, 积极争取帮扶部门和单位帮助解决。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解决“发展瓶颈”问题。去年, 甘肃会宁县整合了涉农资金、扶贫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共计“6个千万元资金”, 集中力量将全县的安全饮水、梯田建设、道路硬化、农网改造、生态建设和住房改造等基础工程项目重点向贫困村倾斜, 切实帮助乡镇和贫困村解决了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 有力地促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一做法得到了甘肃省扶贫办的充分肯定, 值得积极推广。

二是要精心培育富民主导产业。一般贫困村的农户普遍依赖于传统的种养业, 缺计划、缺技术、缺规模, 产出率低, 生产效益不高, 主导产业弱。贫困村群众普遍希望借助精准扶贫的机会, 发展符合本村实际, 收入高、见效快的特色产业。针对这一实际, 我们要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 因地制宜、因户制宜, 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具体地讲, 该调整种植结构的调整种植结构, 符合发展养殖条件的发展规模养殖, 有条件发展林果业的扶持发展林果产业, 对有旅游资源的贫困村, 围绕美丽乡村建设, 依托优势旅游资源, 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促进旅游业发展, 通过旅游业扶贫实现脱贫致富。特别是要大力扶持一些基础条件好、信用程度高、带动能力强的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 培养一批好的产业发展带头人, 通过劳务等方式带动和帮助其他贫困人口增收致富。为此, 甘肃省大力推行“支部+企业+贫困户”、“支部+党员能人+贫困户”模式, 鼓励村级党组织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和各类产业协会, 带动贫困群众在发展特色产业中脱贫致富。在培育富民主导产业上, 要立足当地资源, 因村施策, 努力为贫困村打造富民主导产业, 走出一条产业增收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三是要稳步推进生态移民扶贫搬迁工程“, 挪穷窝”, 安置一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人口。认真实施生态移民扶贫搬迁规划, 按照“下山入川、出村进镇、离乡上城”的思路和“精准搬迁、精准管理”的要求, 重点抓好安置点选址、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基础设施投入三项工作。选好安置点, 就是要把易地搬迁与小城镇建设、园区建设有机结合, 既考虑后续配套建设和富民产业培育, 又考虑贫困群众的个人意愿和实际承受能力, 因村、因户而宜, 合理确定安置区域;做好群众工作, 就是要结合入户调查, 加强动员引导, 充分调动贫困群众搬迁的积极性、主动性;解决基础设施投入, 就是要积极争取并切实用好上级配套资金, 整合部门资金和各类专项资金, 吸纳社会资本参与, 高标准建设移民集中居住点, 配套建设水、田、路、房等基础设施, 积极引导搬迁移民从事高效农业和二、三产业, 使有条件的转为城市居民和产业工人, 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的住、能致富。

四是要加大“教育扶贫”力度, 有效遏制贫困代际传递。贫困村群众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专业技能缺乏, 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不强。有道是“积财千万, 不如薄技在身”“, 一技在手, 终身受益”。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作用, 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可持续的。

虽然近几年我们在农民技能培训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但由于培训资源整合不到位、培训的针对性不强, 导致培训效果也不明显。对此, 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扶贫的人才、智力、科技、信息优势, 提高贫困家庭的脱贫能力。

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培训需求生成机制, 重点对照这次调查中农民的培训需求清单, 制定农民培训年度计划, 实施“菜单式”培训。采取“群众点菜, 专家主厨”的方式, 组织“科技小分队”, 深入田间地头, 使农民朋友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干就有效益。在贫困村大力开展送文化、送科技、送信息、送法律活动, 使家家户户有一个政策、科技和信息方面的明白人, 切实提高贫困群众自身的“造血”功能。

同时, 我们要把贫困户家庭的孩子培养出来, 这样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贫困农民的下一代才不至于成为“贫二代”, 这是最根本的扶贫之策。贫困户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大都不够重视, 导致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十分严重。“教育扶贫”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 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因此, 要抓住贫困家庭的下一代接受教育这一“拔穷根”的关键, 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从小学开始实行学费全免政策, 并对职业学校或高校毕业的贫困户子女, 国家帮扶其实现顺利就业。

五是要通过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要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工作在保障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助推扶贫攻坚和同步进入小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由社会保障来兜底。随着贫困人口的逐年减少, 要不断提高低保标准, 同时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

8.精准扶贫,让扶贫工作更高效 篇八

【关键词】民办高校 精准扶贫工作 有效开展

精准扶贫是我国的新型扶贫理念及扶贫方式,自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精准扶贫”这一理念以来,对于彻底解决目前仍旧处于贫困的几千万人口来说,确实也取得了非常有效的成果,对于我国民办高校扶贫工作的后续开展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

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扶贫工作的实施和开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议程之一。结合我国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贫困问题依然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点问题及难点问题。精准扶贫是我国为彻底解决贫困问题而提出的扶贫战略,这也是我国今后若干年扶贫工作的一个指导方向。

时光追溯到2013年,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他结合多次的调研,在多个场合就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诠释,并在他的调研下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安徽金寨考察时提出:“因病致贫、因残致贫问题时有发生,扶贫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医保、新农合方面给予更多扶持,坚持精准扶贫,认真落实每一个项目、每一项措施,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以行动兑现对人民的承诺,打好扶贫攻坚战,采取稳定脱贫措施,建立长效扶贫机制,把扶贫工作锲而不舍抓下去……”

二、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策略开展探索

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我深深体会到作为民办高校,扶贫工作一直以来也是一项重点的管理内容。扶贫工作应该如何开展?仅仅是通过给予的方式吗?通过学习习近平同志的精准扶贫工作的理念,我有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心理健康教育为先导,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现实

对于很多高校贫困生来说,他们自身的自尊心比较强,因为自己家境不好遭到同學的讥笑、嘲弄、排挤等等,很可能出现心理方面的偏差。所以在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中,我认为首先要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先导,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现实,树立“我贫穷,但我坚强”的精神,为实现贫困生问题首先帮助这些学生解决思想上的迷茫和困惑,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让贫困生意识到磨难和贫困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可以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毅力。

(二)感恩教育为突破口,寻求贫困生积极的心理回应

感恩教育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个话题,从社会层面的角度来看,国家、社会的筹措帮助体现了对贫困生受教育权利的社会公平机制,从贫困生角度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实际上是国家、社会对贫困生的个人关爱,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要积极引导贫困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回应,以感恩教育作为突破口,引导贫困生克服不良的消极的情绪。

(三)明确受助学生的义务,促进贫困生成为社会公益活动倡导者

结合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内容:“大学生在享有申请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获得助学贷款等相应义务。”当前也有不少高校是按照捐赠人意图设置助学金的同时,将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工作作为学生受助的条件之一,让学生意识到他们是在社会和他人的关爱下成长的,他们在受到关爱的同时,应当将爱传递下去。高校在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中,也应当明确受助学生的义务,促进贫困生成为社会公益活动的倡导者。

(四)励志教育为手段,促使贫困生成为优良学风代表

有不少贫困生,由于自身心理上遭受了挫折,这种挫折感带来的消极情绪,促使这类学生成为了学困生、后进生,如果不能有效的对这样的问题加以重视并实施改革,很有可能促使这类学生成为“问题生”。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学校要培养贫困生坚强的意志,引导贫困生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为学生设计合理的激励措施,引导贫困生成为校风学风建设的排头兵。可以设置一些专项奖学金,例如学校奖学金、勤工助学奖学金等,通过这类激励措施,促进贫困生不畏困难、奋发成才。

(五)校内勤工助学为平台,提倡“助人自助”指导思想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勤工助学基金,在全校范围内设置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深化勤工助学的思想内涵,渗透“助人自助”的指导思想,力促广大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努力获得经济报酬。贫困生还可以通过协助学校科研部门和教师进行科研工作,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总之,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今后努力着眼于“精准”二字,开启更为全面有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张雨晴,镶嵌式公益扶贫模式与反思——对K基金会扶贫模式的个案研究,[J],学术论坛,2016年2期

[2]虞崇胜、余杨,提升可行能力:精准扶贫的政治哲学基础分析,[J],行政论坛,2016年1期

9.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篇九

一是扶贫工作离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20_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元,分别比全国、全省低3346元和3281元。到20_年底,全州贫困人口还有129万人,约占全省贫困人口的五分之一,占全州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全州还有约1500个村需要通过整村推进才能实现整体脱贫,还有近10万户40万人居住在深山区、高寒区、地方病多发区,需要实施扶贫搬迁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要完善贫困识别机制,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对这些贫困人口实施点对点的帮扶和清除,并使其在整体达到小康水平,难度很大。

二是扶贫攻坚实施过程中面临较多的矛盾和困难。一是产业扶贫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矛盾突出。长期扶贫实践证明,产业扶贫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但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还十分突出。因此,平衡好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二是“精准扶贫”模式还要进一步积极探索。要实施“精准扶贫”,首先要确定贫困对象及其贫困程度,才能有针对性的实行定点扶贫、差别扶持,而目前仅以“人均纯收入2300元”标准划分扶贫对象,导致基层在实际认定扶贫对象工作中主观影响大。同时,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由于地区间地理环境、产业基础、区位条件不同,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总结出一些操作性强、成功率高的“精准扶贫”模式。

三是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和_山少数民族试验区建设等任务艰巨。然而,扶贫部门机构设置不合理、编制少、人员老化,与扶贫攻坚任务不配套的矛盾突出,要圆满完成新阶段扶贫开发目标任务,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10.精准扶贫工作总结报告 篇十

一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在包村领导、同事、村委和群众的帮助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八界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市、县对扶贫工作的具体要求,在相关单位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实施“集团帮扶,整村推进”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为目标,团结和带领全村广大人民群众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拼搏,使××村的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增强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

一年来,我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利用工作间隙,我抓住重点,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十八界四中、五中全会,深刻领会了全会的精神内涵,找准了工作的方向,抓住了工作的重点。使工作得心应手。始终坚持服务为民的理念,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才能真正深入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想法、看法。回到工作中,便游刃有余。

二,敬业爱岗,勤奋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今年,根据镇党委,政府对社保工作的具体要求,始终能够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今年以来,××村20xx年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44户167人,20xx年减贫12户50人,全村共有贫困户79户281人,其中扶贫户32户116人,兜底户61户165人,交叉户14户,贫困发生率9%。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550亩,人均耕地面积1.4亩。村上经济结构以种植、养殖为主,年粮食种植面积3400亩,粮食总产量1360吨,牛存栏20头,羊存栏500只,鸡存栏3000只,猪存栏2000头。使村民的收入显著提升,幸福指数日益提升。我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抓住工作:

(1)扶贫工作贵在“精”“准”“实”,为了取得最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我经常深入群众中去,了解贫困户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加以记录。同时、在下班以后,还经常通宵达旦,与同事研究相关算法和数据填报格式。最终,成功上报了全部数据,完成了省级大数据采集工作。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最现实的依据。

(2)要带着最深的感情去深入群众、走访群众,一年来,走访入户群众300余户,虽然起初,困难重重,也碰到了不少钉子,没少吃闭门羹。但我并不气馁,还是坚持进门入户,讲解相关惠农政策、研究富民门路、与他们一起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上报镇相关领导,以便对问题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解决问题隐患。半年下来,在我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下终于和群众打成了一片,融入到了群众中。只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群众才会接纳你,认同你,支持你。才使自己以后的工作更加顺手,才能最终回归到服务为民的这个出发点上。

(3)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

农村工作繁纷复杂,特别是和群众有关的工作更是如此。作为一名最基层的工作人员,我深有体会。农民作为的弱势群体,对自己直接的相关利益最为敏感。今年,在收缴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时,有几户群众认为自己身体不错,都不愿缴纳。我便主动上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仔细讲解了其中的利害关系。最后,这几乎群众均主动足额缴纳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圆满完成了当年的收缴任务。

三,尽职尽责,严以律己

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廉洁从政、庸政懒政、工作作风的文件。规范了政府部门的工作作风,净化了从政环境,改进了机构效能。在这种氛围下,镇党委及时召开会议,宣讲精神、内涵。虽然今年工作任务重,困难多,但我还是能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在入户期间,从来没有接受村上和个人的各种邀请和礼品,认认真真、严格足量的完成了领导交付的各项任务。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是思想上学习不够重视,由于工作经验少,总觉得忙,没时间,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即便学习,也是培训中学一学,轻视政治理论学习,对政治理论缺乏全面了解。

2、是在工作中落实不够全面,表现在抓全盘、注重经济,轻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建设,放松了计生工作,与群众接触和交谈少,理论与实践结合差,学以致用不够活。

3、是与同事交流少,不够积极主动和同事探讨研究工作中的问题,工作不够扎实等问题。

总结过去,汲取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加强学习,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总结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新的一年又将到来,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将更加努力,期待在20xx年取得更大的进步!

篇二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沐委发〔20xx〕6号)精神,以及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沐川县精准扶贫工作立标定责考核办法〉的通知》(沐委办〔20xx〕11号)文件要求,我乡严格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扶贫攻坚的要求,把握时间节点,走实规定步骤,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现就我乡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乡位于xx县境西北部,其东、北两面与xx县毗邻,西北角与xx区接壤。乡人民政府驻xx寺街1号,距xx县城75千米。下辖xx、xx、xx、xx4个村3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9.7平方千米。20xx年末辖区共有2095户,总人口7265人,其中农业户1935户,共7043人。20xx年县政府分配我乡贫困人口总数927人,贫困村1个,我乡根据全县制定的范围进行总量控制,并将贫困户按照上升10%的标准分配到各村。按照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的标准顺利识别出贫困农户269户,贫困人口972人,贫困村1个。贫困对象识别后,通过入户登记,实事求是地获取了贫困对象的各项信息资料,并组织信息录入员将对象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建立电子档案,做到户有表、村有册、乡有电子档案。

二、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动员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会议和讲话精神,主要领导亲自调查研究,亲自动员部署,亲自督查推动,确保了全乡精准扶贫工作顺利推进。一是成立以书记、乡长为组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各办、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设置扶贫开发办公室,明确扶贫专干,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办、站、所全面抓的工作格局,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责任“四个到位”,为顺利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二是通过召开村组干部会和群众会、驻村干部走村串户、LED显示屏、党务村务公开栏等方法在村组干部和群众中进行广泛宣传,调动了广大干部工作主动性,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

三、明确工作职责,组织驻村帮扶

按照“双联”和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要求,全乡222户贫困户,副县长xxx领导联系3户,县安监局联系严湾村29户,县残联联系青山村7户,电力公司联系同心村20户,县邮储银行联系和平村30户。按照剩余贫困户由乡镇兜底联系原则,我乡印发了《关于组建驻村工作组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海委发〔20xx〕11号)文件,在县派4个县直单位帮扶我乡的基础上,结合全乡及各村综合条件等情况,从乡属各单位、各村选派乡干部、村组干部、党员、致富带头人等一共136名帮扶人员,各村建立了一支由驻村组长为组长、县帮扶单位干部、驻村干部、村组干部、村里致富能人为成员的4个驻村帮扶工作组,明确驻村工作组组长,落实帮扶责任人,实现“一村一组、帮扶到户”的精准扶贫。要求每个帮扶责任人每月至少到村到户2次,认真摸清帮扶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帮扶办法,制定帮扶脱贫计划,按照“不脱贫不收队”的工作要求进行帮扶。驻村工作组在乡党委的统一安排下结对帮扶贫困户,为帮扶户量身定制脱贫计划,采取有效帮扶措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同时实施对帮扶人员工作考核办法,严格考核、逗硬奖惩,确保责任到人、帮扶到户。

四、加强项目管理,开展精准扶贫

结对帮扶干部在主动做好扶贫户摸底调查的同时,深入分析贫困户的致贫愿意,结合扶贫户实施找准帮扶突破口,提出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致富措施。同时督促“两委”落实好各项惠民惠农政策,主动协调帮助贫困村、贫困户争取项目资金,指导村“两委”开着“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严格按要求做好扶贫资金和项目的公开公示工作。20xx年实施严湾村、同心村、和平村精准扶贫工作,扶持贫困村和其他贫困户种植茶叶515亩,实现全乡27户111人产业脱贫致富。20xx年将实施和平村和同心村精准扶贫工作,以市场为导向,打造“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农村特色产业,计划投入产业扶持专项资金19.9万元,养殖土杂鸡6100只,种植核桃27.5亩,新建农房120平方米,改建农房60平方米,预计能实现47户156人脱贫致富,能够全面完成县上下达的贫困人口减贫任务。目前新改建农房正在实施过程中,土杂鸡和核桃已进入采购程序,即将实施到户。

五、查找存在问题,明确工作难点

一是基本公共工程相对薄弱。我乡地处偏僻山区,贫困人群的生产生活水平相对较差,如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近年来,虽然通过扶贫项目建设,基本公共工程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满足当前及今后的发展需要。二是返贫现象比较突出。贫困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观念陈旧,科技认识不强,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贫困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病残户或无劳动力户,脱贫难度较大。目前我乡仍然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另外,每年都会出现一部分已经脱贫的人群,由于脱贫基础不稳,因病、因灾、因学等原因又重新返贫。三是贫困对象缺乏自我发展后劲。目前,对贫困人口的帮扶措施仍以资金投入、物品赠予为主,输血的多、造血的少,对扶贫对象的素质、能力培养不足,缺乏良性互动,对贫困村落实的项目较少,村级议事、决策、干事的长效机制亟待健全完善。四是扶贫体制不健全,推动工作较难。精准扶贫工作程序多、资料多、工作量大、时间较长,虽已安排部分经费,但仍不能完全保证工作需要;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在基层操作非常困难,扶贫干部几乎都是兼职,工作量大,精力上顾不过来,推动工作较难。

篇三

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xx县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xx-20xx)》的文件精神,根据“一进二访,精准扶贫”的有关要求,我们把“教育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优先任务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将“助学一批”和“驻村帮扶”有机结合,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扶贫工作。现将201X年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助学一批”扶助对象共计1016人。其中,县内就读学生598人,县内入园幼儿80人,在读大学生35人,县外就读幼儿和学生250人,暂未入园47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因贫失学1人,“两后生”5人。

在我县13个“省定”贫困村中,我局和市四家后盾单位对点帮扶龙门镇李家村。

二、助学一批抓落实,技能富民有成效

(一)摸清底子,明确工作目标

根据县扶贫办提供的“助学一批”名单,我们要求对应学校借助村委会力量,对受助对象再次进行人员信息核实。在认真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建立贫困村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缺口台账、贫困生的资料数据库、贫困家庭劳动力数据库。全县范围内的每一个贫困村、每一所学校、每一个贫困家庭、每一个贫困生都建立了相应的信息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管理,程度发挥各种教育扶贫资源的作用,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有序实施。

(二)健全机构,制订三年规划

为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开展,我局成立由党组书记、局长xxx同志任组长的教育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我局还制定下发了《xx县教育精准扶贫规划(20xx-20xx)》和《xx县教育行业扶贫二0xx实施方案》,全县各学校向县教育局签订并递交了工作责任状,确保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稳步实施。

(三)围绕目标,狠抓工作落实

1.实施精准资助,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我们都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对每一个贫困学生(幼儿)予以资助,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201X年,全县共发放助学金770.14万元,惠及贫困学生8412人次。在县内就读的678名“助学一批”贫困学生和幼儿中,有552人获得资助。其中,受助学生515人,受助幼儿37人。此外,我们竭力争取国家倾斜支持,引导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多渠道筹集贫困生资助资金;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帮扶贫困学生,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

2.做好控流保学工作。关注每一位学生(幼儿)成长,加强学籍管理,防止学生(幼儿)辍学、流失,确保他们顺利完成义务阶段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设立贫困村学生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贫困地区学生就读普通高中或中职学校。实施“一人一案”,安排未入学适龄三类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通过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措施,切实提高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3.开展贫困生职业学历教育。通过定向委培等方式,帮助贫困生完成中专以上职业学历教育,实现就业脱贫。做好了家庭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县职教中心设立学生就业处,对家庭贫困大学生给予就业指导,对需要进行职业岗前培训的大学生提供短期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保障家庭贫困大学生及时充分就业。

4.实施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工程。认真贯彻落实《xx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xx-20xx)》,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全面提升职业学校综合办学水平。县域职业教育纳入xx市职业教育统筹规划,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支持建设汽修、酒管、服装设计、海员为主体的3-4个特色专业群,适时有效调优专业,提高了职业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继续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和国家助学金制度,建立“一家一”助学就业档案,深入推进“一家一”助学就业。积极引导“两后生”、青年农民、城乡劳动者等接受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对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家庭分期分批开办养殖、种植等培训班,实施“一户一产业工人”教育培训计划,切实提高了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能力,增强了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

三、驻村帮扶出实招,精准扶贫见实效

(一)高度重视、认真落实

对于精准扶贫工作,我局高度重视。一是宣传到位。我局利用教育信息网、月工作通报及QQ工作群,将县委、县政府的决定要求及时宣传到位,让教育系统人人都知道精准扶贫及其工作要求。在2xx年xx月xx日召开的教育系统精准扶贫动员大会上,号召全系统人人参与,个个参战。二是领导到位。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扶贫领导小组,派出精兵强将为工作队员,与市后盾单位一道进驻xx村,认真扎实开展扶贫工作。每月召开一次党政会,听取扶贫工作队的工作汇报,研究部署扶贫工作。20xx年xx月xx日,我局召开了精准扶贫工作布置会议,局党政班子、局机关及二级机构干部8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上强调要在扶贫、扶知、扶智上,帮助贫困户早日实现脱贫致富。三是落实到位。20xx年xx月xx日,xx市人大常委会xxx主任主持召开了精准扶贫调度会,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所有后盾单位及相关乡镇负责人均参加了此次会议。遵照会议精神,我局牵头先后召开了三次精准扶贫协调会议,全面协调扶贫工作。思想上的高度重视,行动上的认真落实,为我局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扎实调研、精准识别

遵照XX市人大常委会鲁立彬主任“走遍李家村的山山水水、访遍李家村的组组户户”的工作要求,201X年11月5-7日、13-14日,市、县两级扶贫工作队两次进驻龙门镇李家村,开展了为期5天的调研工作。工作队分三组实地踏查了李家村的村级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走访了所有由村镇两级提供的贫困户和大部分未纳入贫困户的农户,专访了有一定规模且有种、养殖经验的村民;召集了村民代表座谈,与村民贴心交流,全面摸底;组织了扶贫工作队员研讨会,对走访的每家每户的情况进行研讨分类,对村支两委和村民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照国家关于贫困户的确认标准,初步确立了26户贫困户名单,并将其再次交由村民大会表决确认。201X年11月10日,李家村根据相关程序召开了村民大会,经村民投票表决最后确定,XX县龙门镇李家村贫困户为19户。

(三)结对帮扶、责任到人

按照市、县、乡“一村一扶贫工作队、一户一帮扶责任人、一户一帮扶档案”、“单位到村、干部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的要求,由五个后盾单位结对帮扶,确保每户贫困户有2名以上干部帮扶,并建好档。对前期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口,建立精准扶贫对象管理档案,实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档,建立了贫困对象推出机制,实行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以户为单位,了解贫困户当前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算好时间账、经济账,找准脱贫致富的路径,按照“一户一策”制定目标、阶段计划和帮扶措施。每户每年的扶贫工作情况纳入这户所有帮扶责任人的年终考核,将扶贫工作情况和效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四)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扶贫工作队通过近两个月扎实的调查研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调研工作报告。在此基础上,我局因地制宜、初步制定了精准扶贫工作规划。

一是确定了结对帮扶到村到户、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到村到户、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到户、文化惠民工程到村到户、医疗救助扶持到村到户等七大工作任务。

二是制定了组织协调到位、资金筹措到位、综合帮扶措施到位、项目监管到位、基层组织服务到位、宣传提炼总结到位等六项保障措施。

三是出台了《xx镇xx村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实施方案》、《xx镇xx村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到村到户实施方案》、《龙门镇李家村20xx年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实施方案》、《xx镇xx村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实施方案》等四大方案。

四是制定并通过了《龙门镇李家村精准扶贫三年攻坚规划(20xx-20xx年)》,为三年的扶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是认真完成了相关工作任务:

1.完成了结对帮扶、建档立卡工作,帮扶责任人与贫困户面对面沟通,交换意见。完善了贫困户分批次、分类别进行扶贫和脱贫的规划。

2.筹措资金25万元,帮助李家村完成李家村——醴陵1.2公里道路硬化,已竣工。

3.沟渠改建水利建设项目已动工。

4.为改善村容村貌,签订了环境卫生治理承包合同。

5.确定4户为20xx年农村危房改造项目。

6.向全县教职工发出“精准扶贫”爱心捐资倡议书,共收到爱心捐款173340.7元,所捐善款全部用于帮扶贫困户家庭。

7.由机关干部职工个人出资帮助李家村贫困家庭销售茶油1000余斤,解决当地土特产销路难问题,帮助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

8.为保障贫困户家庭欢度祥和的春节,年前逐户上门进行慰问并发放慰问金及物资5.2万元(包括现金2000元/户,棉被1床/户,还有米、油等食品),同时向学校捐赠床铺、课桌等物品共计两万余元。

11.精准教研工作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精准扶贫 教育帮扶 高校贫困生 资助工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08-03

我国高等教育实施扩招和收费制度以来,贫困生问题成为高校发展的一大难题。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结构二元化差距突出,导致高校贫困生问题愈发凸显。针对贫困生问题,我国高校构建多元化贫困生资助模式,在以“奖、补、助、贷、勤”为主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中,贫困生认定成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其准确性与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率与效益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我国教育公平的有效实现。本文结合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基于社会支持系统理论,剖析当前高校贫困生认定的方法以及局限性,并依据精准扶贫的做法,改进贫困生认定方式,提出对高校贫困生认定与帮助的做法。

一、当今高校对贫困生认定的主要方法和存在的问题

对我国高校而言,贫困生的资助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元素。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费用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然而,贫困生的认定历来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采取认真谨慎的工作态度和方式,否则就会出乱子。为了确保认定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学校必须在学生本人主动提出申请之后,实行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做法。我国现行的高校贫困生认定方式主要有生源地认定和高校自身认定两种主要方式。

生源地认定需要学生本人如实填写相关调查表,并持该表到其家庭所在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同时,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需提供城区(或者县级)民政部门颁发的低保证明复印件;农村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需提供县级民政部门的证明;遭遇重大突发事件而造成经济困难的家庭需提供相关事件发生的证明材料。生源地认定方法可有效降低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成本,提高认定效率,但是缺乏一定的信息真实性可靠性。因为在贫困地区,子女上大学是群众脱贫希望,但也是家庭的主要开销,所以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单一采取生源地认定法,如果仅仅需要县镇乡等行政单位出具贫困证明,那么一些地方的审批部门可能会出于对本土人才保护的心理,往往存在审核程序不规范甚至违规操作的现象,将非贫困生子女上学作为评定“贫困户”,从而导致“教育扶贫”有失“精准”。再者,一些县镇乡三级政府并未认真对贫困生做详细调查,甚至相关部门玩忽职守,导致高校贫困生认定最重要方法之一的贫困证明流于形式。另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存在差异,故对贫困线的划定标准不同,从而造成对“贫困生”认定标准的不一致。这样,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就难以采用一个统一的“贫困标准”来评定“贫困生”,如采用“统一尺度”,则会降低认定工作的可信性与可比性。比如,来自发达地区的学生和来自贫困县的学生,他们的“贫困标准”是不同的。

高校自身认定主要根据学生提交的各项证明,在班级评议小组的组织下结合申请学生的日常消费行为、学费缴纳情况及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进行认真进行评议,然后将评议结果交与辅导员审批。辅导员根据相关规定和工作步骤,将评议小组的评议结果交给班、学院、校,通过这些层次的审核与把关后,申报并公示评定结果,待公示期满无异议后便进入下一工作环节。高校自我认定方式将学生实际生活消费进行比较再作民主评议的做法要比生源地的认定更具准确性和比较性。由于高校自我认定做法通常以生源地开具的证明以及所提供的材料为依据,因此,生源地证明的可靠性与准确性非常重要,高校自身认定的精准性起到基础保健的作用。

概言之,当今高校对贫困生的认定做法仍存在不少值得探究的地方,原因是尚缺乏权威性和精准性,形式性比重较大。由于在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是对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起点,起点正确与否对后面的培养工作会带来实质性的影响。主要是,高校的贫困生资助与当今的农村的扶贫密切相关,因此,从目前国家层面自上而下的“精准扶贫”入户识别认定工作的角度看,高校在认定贫困生过程中不妨参照“精准扶贫”的一些做法。

二、基于社会支持系统理论的“精准扶贫”与高校贫困生资助

社会支持系统理论是指一定的社会网络系统,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给予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机制。通过社会系统资源,解决社会弱者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并渡过危机,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社会支持系统分为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和正式社会支持系统。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是通过初级关系—— 血缘、地缘等所建立起来的支持网,主要特征是以行为主体间的强关系为主,即通过家庭、亲友、同乡等血缘或地缘关系开展支持活动。正式社会支持系统是通过次级关系—— 由国家的政府机关、用人单位、群众组织、地域性组织以及其他性质的专业组织所建立的支持网络。目前这两种支持方式都广泛用在扶贫上,但在贫困生资助方面尚有待进一步强化,尤其是非正式社会支持。

首先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与当今开展的“精准扶贫”的内在联系。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后,国家陆续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和措施,在制度上保障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2015年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的通知》,重点高校面向农村贫困地区招生人数为5万名,继续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招生倾斜力度。同时提出“扶贫先扶智”,有效开展“教育扶贫”的战略方法,将加大扶持贫困家庭子女上学就业的力度,斩断“穷根”作为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的基础性工程。2015年10月12日,广西区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全力以赴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决定用三个月时间自下而上集中开展精准识别工作,将全区538万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到村、到户、到人,其中100万扶贫移民搬迁人口精准识别到屯、到户,并且认真遵循“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的方法精准识别贫困户,严格按照“两入户、两评议、两审核、两公示、一公告”程序进行识别。

由于“精准扶贫”包括“种养帮扶”、“产业帮扶”、“创业帮扶”和“教育帮扶”等帮扶项目,而“教育帮扶”是从源头上“拔穷根”的有力抓手,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贫困生资助工作体系,对贫困生在物质和精神上都可达到有效的社会支持,并能引导其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从本质上看,国家主持的“精准扶贫”识别工作与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同属于正式社会支持系统,具有相同的社会意义,它在大方向上具有自上而下的权威性。从这个意义层面上看,良好的正式社会支持系统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同样起到很好的启迪作用。因为我们通过政府组织的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入户调查活动,建立贫困户档案信息系统并对其信息录入管理的同时,能自上而下地为高校对贫困生认定工作提供可靠而精准的信息支撑,从而减轻高校认定贫困生的工作成本投入和时间投入,提高高校资助工作效率。其次,“精准扶贫”行动有效地解决以往由于生源地认定存在的因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困标准差异大、消费水平不一致以及各种证明的“困难”情况悬殊等因素所产生的问题,因为精准识别贫困户的做法可因地制宜地根据各地贫困村生活水平、收入消费水平划分贫困线,甄别贫困户,此做法能有效地提高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和事实性,从而解决高校生源地分布广、人数多以及取证难等难题。重要的是,“精准扶贫”过程中的贫困户精准识别、鉴定,是各地县(市、区)公安、国土、房产、工商等有关单位进行农户财产客观全面检索的联合行动,它是核查农户一切财产关系的一次“大搜索”,有效地保证贫困户甄别的信息权威性与有效性,从源头上有效消除“假证明”、“假贫困”等现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保护学生隐私。高校可以以这些信息建立查询方便的信息数据库,为贫困生的认定提供可靠的信息,避免通过班级“阐述困难”的方式认定贫困生身份的片面做法。这样,既可有效地保护学生不必泄露的隐私和自尊心,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也可客观准确地认定真正的贫困生。

实践证明,高校一是可以“借‘精准扶贫的东风”,认定、建立在读生的“经济档案”;二是可以采取相同做法深入到申请贫困资助学生的所在地,进行实地认定。上面两种做法均能有力地保证教育扶贫资金的精准到户,精准到人,进而提高教育扶贫的实效性。

三、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实施建议

(一)建立动态贫困生数据库。生源地的有关部门和高校应为贫困生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库的信息管理做到常态化,依据贫困生的经济变化及时调整与增减。高校数据库的信息除官方认定、提供的外,还要依据学生在校的消费表现以及其他师生的反映建立贫困生动态档案,完善管理制度,时刻对贫困生进行全方位的动态跟踪管理,并与贫困生所在地的相关部门保持联系,依据实际确保贫困生“有进有出”,逐步形成一个科学化、精准化、规范化的数据管理系统,为教育的精准扶贫,提高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实效性提供可靠的依据。应该指出,高校与贫困生所在地相关部门建立常态性联系的关键在于对贫困生资助具有“扶贫”与“育人”的高度认识,这是个观念问题。同时,扶贫也好,贫困生资助也罢,都不是某一部门单一的行为,都必须依靠社会多方的支持与帮助,高校应利用这个数据平台,获得政府、社会各界的有力帮助,最终形成一股合力,促使资助有效、帮扶到位,让真正的贫困生能顺利脱贫,成功增智。对已经实现脱贫的贫困生,经民主评议及与其所在地相关部门联系后,可停止对其相关资助。相反,对于返贫的贫困生或新出现的贫困生,要按相关程序吸纳其为扶贫对象并进行相关资助管理,确保其能顺利完成学业。

(二)扶贫先扶“志”,资助先“增智”。治人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对贫困学生而言,扶志就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认识,培养通过努力学习来脱掉贫困帽子的精神,以隔断贫困代际传递。当今高校的贫困生有父辈身上的传承,也有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一般来讲,他们思想觉悟高,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有较高的自我自主能力,敢于担当,勇于接受新生事物。但由于他们身背贫困的“包袱”,故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自己的学习、前途缺乏自信。为此,高校可通过多种途径,如班级、学院活动等,对贫困生开展针对性的工作。首先,让他们正确认知贫困,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家庭经济贫困现实;其次,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振奋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人穷志不穷”的信念,激发脱贫的向往和动力;最后,使他们认识到他们是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的希望,是促使他们家庭走向富裕的希望。同时,高校辅导员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和育人作用,经常组织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开展团体活动,用集体方式向贫困生传递积极向上的、自强自立的正能量。辅导员要发挥个人作用,对问题突出的贫困生及时进行个体心理辅导,培养他们敢于正视困难,树立正确的贫困观,树立自信心,战胜困难,善于合理调节情绪,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关于帮助贫困生“增智”问题,可采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做法,帮助他们尽快提高学习效果,因为学习上的成功往往会有助于他们克服因贫困而产生的消极心理。当前我国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模式主要集中在“奖、贷、助、补、减、勤”六大方面,这六大助学方式主要集中在物质资助,方式和作用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实际上,“解困,助学,促成才”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主要目标,其中“解困、助学”主要是物质上的帮助,但这通常起到最低层次、临时的作用,无助于彻底解决问题。只有采取物质资助和智力“资助”相结合的方式,才能较好应对贫困这一难题。基于此,高校要根据贫困生专业情况以及个人兴趣爱好,开展以提高贫困生个人能力为核心的第二课堂,采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的办法,为他们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与实践课程学习的机会,让他们通过主动参与提高各种就业能力的项目训练活动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素质。如条件允许的话,可采取加强校企合作方式,开发优质就业岗位,力争让所有毕业的贫困生都能实现就业。

(三)采取“输血”与“造血”并进的做法。我国高校现行的“奖、贷、助、补、减、勤”资助模式大多属于无偿资助,无需承担义务。当今,我们应对贫困生问题时大多采用“输血”的做法,这是传统的“输血”资助模式,很容易让贫困生养成“等、靠、要”等懒汉心理,最终因无法做到精神上脱贫而长期背负着经济贫困的包袱。

高校贫困生资助要改变过去的传统观念,在现有资助金额不变的情况下,转变资助观念,转变资助模式,采取“输血”与“造血”并进的做法,变“他助”为“自助”,鼓励贫困生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积极脱贫。国外高校对贫困生资助由无偿形式渐渐倾向于有偿形式。例如,英国高校为了保证贫困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政府采取“先上学,后付费”的政策,即让贫困生先上学,等学生参加工获得一定收入后再偿还学费贷款。此外,英国政府还针对贫困生设置多种勤工助学岗位,帮助其解决生活费用问题。美国政府采取“有偿合作教育”模式对贫困生进行资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偿合作”教育是“产、学、研”相结合模式。该模式让贫困生通过参与有报酬的工作,掌握实际知识和技能,获得相应的、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费用问题的报酬。

在我国,目前高校可结合学校实际,搭建资助网络平台,建立勤工助学岗位需求信息网,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高校应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与企事业单位达成校企合作,为贫困生提供工作实践机会,帮助贫困生通过自身努力得到经济回报,同时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好准备。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高校应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让贫困生对社会有所感激,懂得以后回馈社会。贫困生获得高校与社会的帮助同时要提高诚信意识,戒除依赖心理,通过自身努力早日回报社会。此外,高校应对资助的贫困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资金使用情况调查,以便确保资助资金的使用效能。如发现贫困生存在不合理的消费使用情况,辅导员要及时采取思想教育和劝说方式对其行为进行纠正和制止,对劝说后仍无良好转变的,要采取取消资助措施并记入贫困生动态管理信息库。

总之,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要从政府、高校、学生三方面进行有效的调查与认真的自查,确保其精准性和实效性。此外,除了正式社会支持外,还要建立非正式社会支持。将社会支持的正式支持与非正式支持有机结合。例如,亲属圈和朋友圈的正能量更能给贫困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帮助其树立脱贫的目标,给予其应有的资助与精神上的鼓舞。同时,非正式支持对贫困生的鼓舞更容易切入,更容易以情育人,以情动人。只要正式与非正式这两种支持都能很好发挥作用,高校贫困生问题就会得到缓解,甚至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丁一芩.英国高校贫困生资助特点[J].环球焦点,2015(2)

[2]广西吹响精准扶贫攻坚冲锋号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EB/OL].(2015-10-13)[2016-05-01].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51013/newgx561c3400-13717958.shtml.

[3]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实施方案[Z]. 2015-10

[4]教育部:2015年高招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EB/OL].(2015-02-26)[2016-05-01].http://www.gaokao.com/e/20150226/54ee76cc7b330.shtml

[5]广西马山违规认定3000名扶贫对象多人有车有房[EB/OL].(2015-10-14)[2016-05-01].http://gb.cri.cn/42071/2015/10/14/3245s5131459_4.htm?auto=2

[6]何丹,孟祥龙,董伟英.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及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7(6)

[7]季枫.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创新探析[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报,2010(1)

[8]教育数据:贫困资助让每个孩子都成才[EB/OL].(2015-12-10)[2016-05-01].http://edu.people.com.cn/n/2015/1210/c1053-27911026.html

[9]赵炳起.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优化与重构[J].教育财会研究,2006(4)

【作者简介】植子伦(1986— ),女,广西贺州人,硕士,广西师范学院辅导员。

上一篇:毕业典礼经典致辞发言演讲讲话2020下一篇:新三板立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