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历史教学思维能力(精选8篇)
1.提高历史教学思维能力 篇一
中学历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初探
学人
摘要: 没有创新,就没有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创新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立足于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问题,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创造性思维的意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意义、途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粗浅的探讨。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
创造性思维
思维方式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基础和核心,只有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最宝贵的人才。那么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以创新性思维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刻思考的课题。
一、创造性思维的意蕴
人类的思维活动丰富而复杂。在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中,思维客体有着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静止与运动、具体与抽象、偶然与必然的差异;思维主体在反映客体时又存在着方法、形式、结构和的不同,这就使思维大致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灵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不同的形式。而本文要论及的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从事创造性活动中的思维过程,它是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它是以聚合、发散思维为核心的多种思维形式协调活动的结果,诚然也是各种思维方式的有机结合,是带有判断推理敏捷、概括综合准确、分析思考深刻、联想想象新奇等特性的高级思维智能,它属于人的认识活动范畴,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它具有新颖性、多向性、批判性、想象性等特征。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在于人作为主体对客体世界所进行的新探索,因此,在人类历史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的创造实践始终具有至关重要乃至决定性的作用。如果说创造性思维存在于一切科学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那么,毫无疑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同样存在和需要创造性思维。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意义
1、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巩固和灵活运用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历史知识的巩固主要靠记忆和理解,这不无道理,但不全面。从短期看,记忆和理解可以巩固所学历史知识,而从长期看,历史知识的巩固还有赖于它的实际运用。运用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记忆与理解知识的过程,而且是更高形式的记忆与理解。只有通过运用,才能更牢固地掌握知识,也只有通过运用,才能真正体现出知识的价值来。而要运用知识,以及运用知识分析人类社会的历史、现实及未来,这一切都离不开创造性思维。中国古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著《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要实现这一切,没有创造性思维是不可能的。近现代史上的陈寅恪、范文澜、郭沫若等大家的治学和著述的过程中所看到的宝贵思想几乎全部出自于在吸收前人成果基础上的创新。郭沫若运用创造性思维写出了揭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他的《屈原研究》、《甲申三百年祭》等一批影响深远的著作,反映出他不断开拓、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后人在学习研究他的著作时,无不为他的著作中所充分体现的“活跃的性格、跳动的思想、敏锐的思维和不①懈的追求”所折服、所启迪。
2、有利于新的知识领域的开辟和知识面的不断扩大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自我创造过程,人作为主体创造了全部人类社会,其中包括人自身。德国哲学家兰德曼认为:“人的文化本质包括历史性,„„然而各种文化最终决不仅仅是内在因素或对外在因素的反应的发展,它们是一种自由的创造。”文化作为一个历史的过程,同时它又是人自由创造的产物。因此,从人类文化知识的总量来看,如果没有创造性思维,没有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人们的文化知识与经验只能永远停留在同一个水平上,人类也就不可能有所发展、有所前进。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创造性思维可以鼓励他们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例如,学习历史,对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其收获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通过学习,仅停留在对这一时期历史基本知识与内容的了解上;有的学生则悟出了“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等道理;有的学生则会进一步通过对这一时期历史的总结,借以观察今天的社会现实,用以指导今天的社会实践,更加坚定地沿着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如果学生通过学习,其收获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的了解上,不但失去了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所获知识也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遗忘。只有把认真学习和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开辟新的领域、获得新的知识。
3、有利于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造性思维不仅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报告中有这样一段振聋发聩的话:目前正在开展的通讯和信息革命,新技术正在把世界各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这些新技术也扩大着社会内部和社会之间的分化。在这里,它给我们深刻地指出了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当今世界,能否进行科技创新、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关系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兴衰成败。而这又取决于我们能否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队伍,取决于我们的国民教育能否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要求,取决于我们全民族的整体素质能否提高。所谓素质的培养,归根到底,就是要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探索和开辟新领域的能力。只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具备上述综合素质的适应时代发展和要求的创造性人才。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和方式
在具体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革新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就必须革新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创造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场域,使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下积极思维、建构知识,逐步养成大胆质疑、追求创新的思维品质。为此,在历史教学中,作为教师首先应努力探索和创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模式,创设生动活泼、质疑辩难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在新旧知识、不同思维方式的激烈碰撞中,在相互的讨论、争辩中不断克服思维定势。具体来说,在历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的方法是多样的,应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选择不同的方式。比如:可以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可以通过有关的趣味史实创设问题情景;可以通过教材本身所包含的矛盾事实创设问题情景;也可以通过利用不同人物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还可以通过对艺术品的展示,设置问题情景。例如,在讲授秦朝统一货币时,教师可以首先提出“秦朝为什么要用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行的货币”这一问题,然后引导学生从分析课文中各诸侯国货币的插图,通过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秦始皇之所以选用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行的货币,不仅因为它是原秦国的货币,而且就形状与其他几国的货币相比,较为规范,便于携带;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统一货币,可以促进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政权的巩固。这是通过艺术作品的鉴别、比较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典型一例。
2、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历史是已经成为过去的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确定的无法改变的。但作为叙述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史书,它所记载的历史并不完全是历史本身,而是人们对历史存在进行观察、筛选、②整理后的产物,渗透了研究者、编写者的主体意识,其中包含了记录史实的史学家的历史观点。尽管他们力图真实、准确地阐述历史的客观过程,但由于立场、观点、方法的不同,会对历史有着不同的认识;在对一些历史现象的阐释上,在对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评价上,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片面性或错误。有的史书,如《史记》、《资治通鉴》等,还以“太史公曰”、“臣光曰”的形式发表见解、评论,直接表达历史学家自己对客观历史的立场和观点。这种自主客观矛盾造成的学习材料的某些不确定性,为学生展开求异思维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提倡和鼓励学生的主体介入,摒弃传统教学中将学生思想强行纳入教师所设计的轨道,束缚和禁锢学生思维的作法,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学生敢于怀疑传统、敢于怀疑书本、敢于向权威挑战,养成学生不唯书、不唯师的心态,大胆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对于学生提出的未必正确的观点、看法,要给予积极鼓励、合理疏导,精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3、注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的训练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获得的过程比获得知识的结论更重要,强调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式教学。过程式教学重视知识的来龙去脉,是一种开放的,以思维训练为主的教学,它注重的不是授予学生问题的结论和答案,而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学,关键在于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是“捉鱼”的方法。在历史教学中,这种重视思维过程,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要比单纯的传授历史知识更为重要,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键。
4、沟通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沟通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帮助学生运用有关历史知识,借鉴史经验,认识与解决现实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核心与落脚点。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历史教学处于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汇点上,现实问题是历史教学的发,人们在追思历史往事中反思、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历史教学应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关注国家、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在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中不断生成新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实现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沟通。第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与具体情况,搜集大量有关的资料以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以史为鉴,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客观、比较地追思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第二,面向社会实际,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为源头,指导学生从历史中寻找经验,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如在“日本明治维新”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思考:日本的明治维新为什么能够成功?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为什么失败?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国际环境、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对照,从中分析原因,总结历史经验,从而正确认识和展望当今中国的发展。
注释:
① 刘茂林:《郭沫若治史的个性特色》,历史研究,1992,(2)第58-62页 ② 兰德曼:《.哲学人类学》,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第250-251页
2.提高历史教学思维能力 篇二
一、课前准备充分, 备课要做到鱼、“渔”兼备。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 教师在教学开始前, 应该先了解他们已有的观念、想法, 再由此考虑怎样引发、引导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理解。
认识的第一步是拥有自己的知识, 历史学习亦是如此。历史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客观的史实。否则一切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后是帮助学生理解历史, 教师不仅要选择适当的内容分配教学时间, 还要创设并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 向学生介绍研究历史的方法, 并指导学生评价史料, 进行历史的质疑、分析、思考和讨论。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思维水平能否得到有效快速地提高, 关键在于教师指导是否到位。因此要求教师对每一步设计有明确的认识并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
二、上课要讲究方法, 注重情商。关于这一点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历史教师要有激情并尊重和激发学生的激情。由于商品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冲击, 历史学科在社会上的实用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淡忘和轻视, 历史老师的激情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历史不应该是老朽的, 它应该是青春的;历史不应该是死板的, 它应该是鲜活的。有了激情, 教师可以用自己个人的魅力去感染和带动学生, 同时也要时刻抓住机会让学生来激活并推进我们的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好的历史课, 好的历史老师能影响学生的志向甚至是他的一生。
2.历史教师的语言和教态要有亲和力。有亲和力的教学语言,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教态则是一种形体语言, 有亲和力的教态, 能让学生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尤其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和充满希望或赞赏的眼神, 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的, 甚至是一生的。
3.掌握突发问题的处理技巧。教师的对象是人, 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性, 虽然上课的稳定性基本不变, 但课堂中发生的事情则无时无刻不在变动。所以, 好的历史教师还应该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而这些突发问题大体可分为两类, 非知识性的和知识性的。
对于非知识性的突发问题, 教师应该尽量放低自己的愤怒, 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应对, 这样会起到很好的效果。举个最平常的例子:历史课通常都被安排在下午, 上课有学生睡觉是很普通的事情, 我从来不直接点名批评睡觉的学生, 或采取罚站、写检讨等更为过激的行为, 而是提醒似地走近他 (她) 的方向, 一般同桌或后面的同学会叫醒他 (她) , 如果没有这样的效果, 我则是轻轻地唤醒他 (她) , 这样既尊重了睡觉的学生, 又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师不可能什么都懂, 而学生的问题常常是无法预知的, 可能会超出教师的知识范围, 这就是知识性的突发问题的出现,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我们教师注意技巧和经验的积累。根据个人的课堂经历, 我觉得可以这样过渡一下:一是可以把球踢给学生。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解决, 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二是实事求是承认自己不知。“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教师必须承认自己不知, 这样不会有损教师形象, 反而能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是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的良好示范。但课后, 老师一定要努力将问题弄明白。
三、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反馈和课后教学的反馈。
(一)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做到恰当的反馈, 直接关系到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恰当反馈, 我想至少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教师要有强烈的反馈意识, 认识到恰当反馈的重要性。
教师没有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反馈, 或者进行千人一面的随意评价, 是缺乏反馈意识的表现。而缺乏反馈意识, 不仅不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甚至会起到不当的负面影响。
2. 反馈要有针对性, 要具体, 实事求是。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 其生活经验、知识背景及个性都是不一样的。课堂中对问题的看法、对知识的理解及其行为表现也往往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以不同评价, 要有针对性。教师对学生表现出的具体情况, 好的应指出好在哪里, 错的应指出错在哪, 不夸大, 不缩小, 实事求是, 这样学生才能在老师的帮助引导下学有所得。
(二) 课后教学反思主要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或教学效果的反思。
反思又分近期反思和远期反思。所谓近期反思, 其实教师在当节课中就有感觉, 下课后及时整理完善以利于下节课或以后的课堂教学。远期反思可以一直追溯到教师任教以来。坚持教学反思会使教师不断进步, 从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例如刚毕业的时候, 我的历史课堂就是一个讲故事的课堂, 热热闹闹, 后来发现, 学生感兴趣的是故事而不是历史。经过一轮高三的磨炼, 我进入了讲知识培养能力的阶段, 当然课堂中可以穿插写小故事以活跃课堂气氛。我觉得我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了, 有功于坚持教学反思。
四、倾听学生心声, 融洽师生关系。
3.提高历史教学思维能力 篇三
关键词:思维习惯;主要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032-01
面临高考,高中的学习任务是相当繁重和枯燥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就能在学习中走上捷径,从而举一反三,轻松掌握知识。高中历史是一门具有丰富人文精神的学科,然而由于其人文的丰富性,造成了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和阔,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事件、名词记忆的难度。在此情况下,探索出一条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学习方法,对节约学生学习时间和提高对历史事件、名词等的记忆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1、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具体方法是出示阅读提纲、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句、词,设计一些提高能力的问题。如出示阅读提纲应是本节或本段的重点内容。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可告诉学生规律,如一段话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例如二战影响,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点句,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内容,另外阅读时要理解重点词的含义,如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是重点词,应理解,否则无法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除了这些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文中的内容讲的是什么,然后自己组织语言表达,当然,老师要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如提问、讨论、演讲、编演历史小品等。
2、让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动脑子,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当得不到结果时,老师及时诱导。如在讲“匈牙利共和国成立”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看书,找出问题来,当时有学生提出:“社会民主党与共产党合并,为什么最终建立的是无产阶级性质的匈牙利共和国?”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征求其他同学的看法,立刻有学生告诉他,因为社会民主党主动提出来与共产党合并,共产党提出的条件之一就是要建匈牙利共和国。我对他的回答予以肯定。那么为什么社会民主党同意了共产党的条件?社会民主党把政权拱手交给共产党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于是学生答:社会民主党无力一党支撑局面,更为重要的是共产党掌握着武装力量。从而使学生理解,匈牙利社会主义革命特点是在暴力基础上和平过渡。因此通过学生自己找问题,学生回答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形成竞争机制,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又可避免老师的一言堂。同时又可把学生思维带到老师设计好的思维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主要途径
1、课堂讨论。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创设讨论的情景,开辟群众讨论,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又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如在讲二战中“敦克尔克大撤退”,让学生讨论如何看待交战双方的胜负,一部分学生片面认为“大撤退就是大逃跑,打败了才逃跑呢,当然是英法联军的失败。”经过一番激励争论,加之老师的点拨,要从整个战局的发展变化,用战略的长远的眼光来看此事。于是最终使同学们对此战役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于双方都有胜负,但德法西斯企图将英法联军主力消灭在法国的阴谋破产。英法为以后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保存了实力。在讨论中,同学们获得各方面的知识,还学会了从多层次多角度去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2、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教材,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习题为范例,仔细讲解,教给学生解题方法。第一步,要先读懂材料,通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材料选自××文章或哪一年的谁的讲话,通过材料里边提供的时间、人物、事件来判断是课本中的哪一部分内容。第二步,联想课本中内容来解题。第三步,有的问题要弄清问什么,通过看材料,能否直接找出答案。经常找一些材料题,并逐渐地由易而难布置一些解析题,让学生练习。另在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材料的基础上,上课尽可能增加课堂中材料容量,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如投影、电视等,使学生见多识广,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讲美国在二战中修改“中立法”实行“租借法案”的根本原因时引用了罗斯福的一个比喻“如果你的邻居家着火了,想借你的水管用,你当时能讨价还价吗?”此比喻形象地道出,美国对外政策变的根本原因是出于自身的考虑。使学生能很快地悟出其道理。
3、通过练习提高能力。 历史教学中练习,不仅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能培养运用技能技巧解题能力,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练习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如一题多练,一个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可当成4道题来做,又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能使他们某一种思维得到训练的题型,如像选择题可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对比、理解是否准确等,材料题可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问答题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据重点难点来讲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另外,总结归纳教材内容、知识结构,对旧知识加工梳理,也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找出规律,清理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通过小结学习心得的方式进行这方面思维训练。
4.提高历史教学思维能力 篇四
历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作者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逆向思维、活化思维、潜在思维的能力。
在当前全面倡导减负增效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谈启发学生思维的三种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改变定势思维,启发逆向思维
定势思维是指人们思考问题往往沿着合乎习惯的传统方向正向“顺推”,逆向思维是一种常规思维的“背离”,即反其道而行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选择地突破教学常规,以史实为依据,对已形成定论的史实,运用悖逆法,设立新情境,交给学生猜测、推导、反证,对改变学生的定势思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讲到必修二《殖民扩张与掠夺》这课时,在分析资本主义列强对亚非拉美进行殖民侵略所造成的影响时,学生对殖民侵略深恶痛绝。我提醒学生:深恶痛绝不能代表对殖民主义的完全评价,侵略的罪恶只能算一个方面。及时启发:如果殖民主义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他能轻易征服其他地区吗?当学生作否定性回答后,再提问:那么,殖民者强大的实力表现在哪些方面?然后又逆向设问:这种以先进进攻落后,以强击弱,是否也有可取之处呢?学生此时恍然大悟:殖民主义可以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先进的制度、生产方式等,也破坏了当地落后的制度和生产方式,具有建设性作用。原来殖民主义具备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作用。再如在讲选修一《戊戌变法》这课时,我假设了一个观点:“假如袁世凯不向荣禄告密,那么慈禧太后就不会发动政变,去囚禁光绪帝和逮捕、杀害维新派,即变法不致失败。”观点提出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批判,最后,在他们争论的基础上,再及时诱导、总结: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注定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命运,袁世凯告密只是加速了变法失败的进程而已。恰当地启发学生的逆向思维,不失为教与学的好方法。
二、训练类比联想,促进活化思维
类比联想,就是通过联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问题连接起来加以类比,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受到新的启发,得出新的结论。在历史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类比联想方法,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异同中求规律的处理,有助于活化知识、活化思维。如: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时代政治特征,请学生依此类比联想中国古代史上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改革,归纳出它们在时代背景上的共同特征,形成对改革必然性、规律性的认识。再如:英、法、美、俄四国同为19世纪中期的侵华国家,但它们在侵华的方式、目的和地位上却不尽相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结果学生思考得出:是因其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决定的。再比如在对必修四“克伦威尔、拿破仑、华盛顿”进行比较评价时,我训练学生进行类比联想,最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评价历史人物的三条标准:①是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②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③是否符合当时的客观要求。这样进行类比联想处理,既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动态组合的能力。
三、培养超前意识,挖掘潜在思维
超前意识,大多数教师并不十分重视,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培养学生超前意识方面加大力度,充分挖掘。例如复习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通过两次革命的根本原因、斗争目标和斗争结果的对比得出结论:①两次革命都是为开辟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进行的;②独立战争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第一个障碍——英国的殖民枷锁,赢得国家的独立;内战扫除了第二个障碍——黑人奴隶制,使资产阶级单独掌握了全国统治权。学生对于美国内战后“资产阶级单独掌握了全国统治权”这种观点比较熟知,于是再深挖一步:实际上当时先进的人物已意识到一场大的工业革命即将到来,工业资本家认为现状不利于大工业的发展,必须迅速废除黑人奴隶制,而农业资本家却满足现状,死守奴隶制。双方矛盾斗争的结果导致南北战争的爆发。接着回顾美国的历史:1860年以前,还处于经济相对落后状态,1860—1890年美国通过工业革命,使产值上升9倍,到1880年,它已经是西方第二经济大国了,1890年跃居世界第一。最后学生得出结论:美国科技革命的发展、经济的飞跃都跟黑人奴隶制的废除分不开。又如在讲“中国近代国防意识近代化”是中国实现国家近代化的一个要素时,可以启发学生:近代中国国防意识的产生,与主要资本主义列强发动的一系列的侵华战争是分不开的,而这些战争,由局部到全面,即有陆路,又有海路以海路,进攻为主,使得一些中国人产生了国防危机感,从而也就产生了近代国防意识。如此经常训练,对学生潜在思维的挖掘定有帮助。
5.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五
第二,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需要注重创设有益的学习情境。美国教育家林格指出:在教学中,教育心理学关心三个焦点区域的理解的发展,即学习者、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这三个区域相互重叠和相互关联。创设历史学习的情境是为了让学生置身于一种学习、探究的气氛中,自觉地、主动地感受历史,从而激发起学生去理解与寻究历史问题的愿望。
第三,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史学理论。在日常教学中,必须给学生讲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个性与共性,原则与策略,必然与偶然等的辩证关系。像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尺度,人民和英雄人物的作用,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应该在教师举例说明后 ,让学生再举同类例子加以说明以巩固基本理论。
6.提高历史教学思维能力 篇六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
上完一节复习课,临近下课布置学生课后预习下一章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同学们听完后发出了叹息声,在下边私语起来:“唉,又要学枯燥乏味的文言文了,真没意思!”一个个都皱起了眉头!
我看到同学们的状态,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是啊,文言词、句读起来都觉得拗口,又枯燥乏味,实际生活中又没有什么用处,也难怪同学们如此厌烦,感觉学之为难!针对这种现况,课下我想了很多,为了让学生学好高中文言文知识,必须要讲好这高中第一篇文言文文章!
教学目标与学生状态分析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结束初中时代的学生生活。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只是要求学生读读背背的整体感知过程,不作具体要求。到高中阶段,对其有了更高的要求:要积累语言材料,增加感性知识;要大量积累文言字词句的知识,达到熟读成诵;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作品及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内容分析
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刻画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策略
本文为文言文,又是高中语文课中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在学生心中大多数认为文言文枯燥乏味,难懂难理解。上好这关键的第一节课是非常必要的。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利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
师:初中我们学过《曹刿论战》,请问这篇文章选自哪本书?
生:选自《左传》。
师:好,回答的非常正确,那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
生:《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左丘明。
师:谁来补充?
师:我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关于《左传》,关于左丘明。
一、关于《左传》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这是朱彝尊《经文考》中对《左传》的高度评价。这里的“左氏”,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写到:“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东汉的班固也持此观点,但由于文献不足,《左传》的作者迄今尚无定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当然,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详细的记述了东周前期255年间{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等重要事件,同时也比较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作者在选材、描写和评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爱憎。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文本十倍)。《春秋》和《左传》原本各自成书,到晋代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始把两书合在一起。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的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它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祥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娩而有致,人物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二、关于左丘明
左丘明姓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对左丘明的姓名有很多观点,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还有观点认为他姓丘名明,因其世代为左史官,司马迁《史记》称其为鲁君子,又说他失明或无目,因此许多人认为他是一位瞽蒙,又称‘瞽史’,即盲史官,所以人们尊其为左丘明。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尊称其‘左丘’。
左丘明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它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着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左丘明死后(约公元前450年),葬于肥城。肥城为古肥子国,是左丘明食邑。《魏书.地形志》载:富城有左丘明墓。富城即今肥城一带。宋王去非〈吊左丘明墓〉诗云:“荒草迷离土一堆,坟前古木亦凋衰。传留千载英魂渺,每到都君一泪垂。”相传左丘明告老还乡(约公元前470年),即一直居住在都君庄(即今肥城市衡鱼村),且世代繁衍于此已八十代。现有左丘明所植银杏树一株,及相传为左丘明用过的石碾、石碓、左丘井、左丘明后裔为感谢唐太宗敕封左丘明为经师从祀文庙(625年)所植的槐树、左丘明六十八代孙丘行键的墓碑、左丘明六十九代孙丘涟的故居、孔子七十代孙袭封衍圣公题写的匾牌等古迹和文物。左丘明墓几经战乱劫灾,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但遗址尚存,已经修复。
师:同学们,要想更深入的了解《左传》,我们要从学习《左传》中的文章去了解。所以我们今天要学习选自《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放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师:《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课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这一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奚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关于烛之武
根据方炫琛《左传人物名号研究》:烛之武之烛为其氏,武为其名或字,‘之’字则为氏与名字间之语助,如介之推、佚之狐等皆是。故《后汉书‧张衡传》只称其曰烛武。《左传》杨伯峻注:烛之武,据《水经‧洧水注》‘南历烛城西,即郑大夫烛之武邑也’之文,似以采邑为氏。烛邑当在今新郑县西南,郑地也。然推研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之言,在此以前未必能得采邑,《水经注》所言或系附会之谈,或因此后尝得邑而言之。若系此后尝得烛邑,因而氏烛,则此时决不以烛为氏可知。故《通志‧氏族略》三谓:“烛之武不得氏,以其居于烛地,故言‘烛之’者,犹言介之推、佚之狐也。”洪亮吉《诂》云:“春秋时氏烛者不止一人,齐景公时有烛雏,见说苑;吴有烛庸、晋有烛过,见子华子。”则郑樵之言亦不免臆测。
师:同学们齐读课文,注意正音正词,进一步理解课文。
师:布置作业,课后反复阅读课文,疏通文章,简析文意,理清层次!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节课,我认为虽然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少了,但是通过老师的介绍关于《左传》关于左丘明及本文故事发生的背景,发现同学们都明显的感兴趣,注意力也相对的集中了许多。在完成后面两个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一直表现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提出了一些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问题,表现出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7.提高历史教学思维能力 篇七
高中历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为目标,而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历史思维能力。何为历史思维能力?我认为,历史思维能力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提取历史信息并鉴别历史信息的能力,重构历史过程的能力,以及运用历史的视角分析、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历史研究过程中,带着质疑的精神去阅读,由此产生问题意识,然后搜集并鉴别史料,依据史料重建历史或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当下高中历史教学,大多数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是一种被动接受历史知识的过程,教师将课本中或者自己所理解的“历史”作为一种“既定的”的史实和结论讲授给学生,学生再将从课本上或教师那里获得的“历史”史实和结论进行复述、记忆甚至背诵。对于这种史实和结论是如何得来的?是否真实可信?学生往往很少去思考,去质疑。这样做可能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一些学生只知道简单的背诵,沦为背书的机器;二是学生最初迷信课本或教师讲授的“历史”,认为真实的“历史”即是如此,但是当他们看到和课本中或教师讲授的存在着分歧的“历史”时,他们就会困惑,“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最终的结果又会是两个极端,他们要么完全排斥不同的观点,要么抛弃以前的认知,进而怀疑所有以前所学的“历史”。显然,这不是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我认为,构建以阅读与写作为中心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曾围绕林则徐这个历史人物做过教学探究,现将教学过程呈现如下。
[案例描述]
第一层次,通过对人物传记《林则徐传》的阅读,让学生创作林则徐生平大事年表和生平图片展,写读后感,培养学生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华东师范大学版《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第一节课是《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在讲授这节课大约一个月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阅读杨国桢著《林则徐传》的任务。之所以选择这本书,一是因为这本书属于个人传记,可读性很强;二是因为这本书在林则徐研究上是一本比较权威和经典的著作。在学生阅读之前,我通过表格和问答题形式给学生布置了学习任务,具体如下。
问题1:作者在书中对于林则徐虎门销烟是如何评价的?
问题2:作者眼中的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问题3:你认为作者运用什么史观评价林则徐?
问题4:作者写这本书主要材料来源有哪几类?
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勾勒出林则徐的人生轨迹,同时让阅读有的放矢。
在学生阅读完毕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林则徐生平图片展,这实际上是一个重新构建历史的过程。学生在创作完毕之后,陈述自己选择事件的理由。例如,为何要选择这一事件,你认为这一事件在林则徐人生经历中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在陈述的过程中,实际上是通过自己的理解对林则徐进行评价的一个过程。最后,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你对书中林则徐的记载,是否有质疑的地方?你认为书中对林则徐的评价是否恰当?
第二层次,通过对同一人物的不同书籍记载的对比阅读,培养学生提取历史信息和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论从史出的意识。有了前面《林则徐传》的基础,我又给学生推荐了第二本书籍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之所以挑选这本书,有以下两点理由。首先,这本书是史学界公认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部经典之作。其次,这本书中对林则徐的评价与《林则徐传》中有很大不同。我要求学生对比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中对林则徐的评价和杨国桢著《林则徐传》中对林则徐的评价,归纳两者对林则徐评价的不同,并列举证据证明所归纳的观点。
第三层次,通过对作者创作背景的挖掘,探究作者写作的意图,培养学生的历史视角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前面两个层次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继续阅读书籍探究。首先,在课堂上,我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相互诘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为什么同一个历史人物所做的同一件历史事件,两本书上的评价会相差如此之大?我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进行讨论,鼓励各小组对其他小组的结论进行反驳,被反驳的小组要记下其他小组反驳的内容。学生在分小组讨论之后得到了不同的答案,也遭到了其他小组的反驳。如有小组认为可能是因为两本书的体裁不同,一本是个人传记,一本是史学著作。当他们提出这个观点时,其他小组马上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林则徐传》虽是个人传记,但是作者同样也是一位历史学家,而且书中引用的很多材料都有出处。相反,《中国近代史》这本书中却没有列举材料的出处。有小组认为可能是作者不同,他们的角度、立场不同。其他小组提出质疑,如果这样解释的话,那么历史人物就没有一个公认的评价了,因为几乎所有的书都是不同的人写的。而且作者不同,不一定立场就不同。有小组注意到了两本书写作的时间不同,《中国近代史》写于1938年,《林则徐传》1981年出版,进而提出可能是因为创作时间不同,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对林则徐的评价也就发生了变化。有小组提出质疑,两本书相差时间只有四十多年的时间,怎么证明这四十多年时间里中国人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对林则徐的评价截然相反?在各小组分析和相互诘难完毕之后,我进一步引导他们课后查找相关资料写成论文证明本小组的观点,并以此作为最后的作业。在学生课后查找资料证明本小组观点的过程中,我给予一定程度的提示,指导他们应该如何查找资料和查找哪些资料会更有帮助等。
[案例反思]
本次探究过程主要以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为主,课堂教学只有三个课时,大量阅读与写作工作由学生在课后进行,遇到问题时小组内相互讨论,教师予以一定的提示和引导,整个教学过程长达两个月的时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了《林则徐传》《中国近代史》等书籍,完成了三份大事年表、图片展、读书笔记、小论文等各种形式的历史写作作业。那么,这种“以阅读与写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呢?就本次课而言,我认为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可能性,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最终结果来看,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培养了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在创作大事年表和图片展的过程中,培养了运用材料重构历史的能力;通过对不同文本的比较阅读,培养了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培养了史料的搜集能力和从历史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当然,这些能力是通过本课激发、训练而来的,还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则需要长期观察和对比。
当然,整个教学过程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在阅读内容的选取方面,还有待仔细斟酌。本课推荐的两本书籍,虽然都是该领域研究的经典著作,但是《林则徐传》全书近五十万字,对于高中生来说阅读量太大。其次在学生评价方面,还有待完善。整个学习过程采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种评价方式。过程评价依据学生大事年表和生平图片展制作情况、课堂发言情况和辩论情况予以赋分;结果评价依据学生论文写作情况予以赋分。两种评价方式都以小组为单位赋分,这样做的优点是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弊端是不能突出每一名学生的特点。
8.高中历史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八
一、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自信心、意志、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中,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唯有热爱历史,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
1.我认为应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历史是前人生活的再现,包含了前人一切成功和失败的经历,是人类经验和教训的总汇。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正是历史学社会功能的突出表现。因此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科学地使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这样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就会觉得历史并非过眼云烟,而是完全可以和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接轨。
2.丰富多样的教法也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如增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历史故事、古诗,如给同学朗读苏联大清洗运动中的布哈林遗书,就使同学很受感动。又如,发挥直观教具的功能,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手段效果更佳。还可以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横向迁移,如讲一战二战影响时,讲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平民主思想深入人心,联系语文课中《蒲公英》一课,讲辛亥革命失败时联系鲁迅的文章《药》,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启发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1.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具体方法是出示阅读提纲、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句、词,设计一些提高能力的问题。如出示阅读提纲应是本节或本段的重点内容。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可告诉学生规律,如一段话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例如二战影响,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点句,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内容,另外阅读时要理解重点词的含义,如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是重点词,应理解,否则无法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除了这些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文中的内容讲的是什么,然后自己组织语言表达,当然,老师要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如提问、讨论、演讲、编演历史小品等。
2.要学会独立思考。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动脑子,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当得不到结果时,老师及时诱导。如在讲“匈牙利共和国成立”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看书,找出问题来,当时有学生提出:“社会民主党与共产党合并,为什么最终建立的是无产阶级性质的匈牙利共和国?”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征求其他同学的看法,立刻有学生告诉他,因为社会民主党主动提出来与共产党合并,共产党提出的条件之一就是要建匈牙利共和国。我对他的回答予以肯定。那么为什么社会民主党同意了共产党的条件?社会民主党把政权拱手交给共产党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于是学生答:社会民主党无力一党支撑局面,更为重要的是共产党掌握着武装力量。从而使学生理解,匈牙利社会主义革命特点是在暴力基础上和平过渡。因此通过学生自己找问题,学生回答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形成竞争机制,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又可避免老师的一言堂。同时又可把学生思维带到老师设计好的思维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主要途径
1.课堂讨论。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创设讨论的情景,开辟群众讨论,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又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如在讲二战中“敦克尔克大撤退”,让学生讨论如何看待交战双方的胜负,一部分学生片面认为“大撤退就是大逃跑,打败了才逃跑呢,当然是英法联军的失败。”经过一番激励争论,加之老师的点拨,要从整个战局的发展变化,用战略的长远的眼光来看此事。于是最终使同学们对此战役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于双方都有胜负,但德法西斯企图将英法联军主力消灭在法国的阴谋破产。英法为以后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保存了实力。在讨论中,同学们获得各方面的知识,还学会了从多层次多角度去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2.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教材,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习题为范例,仔细讲解,教给学生解题方法。第一步,要先读懂材料,通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材料选自××文章或哪一年的谁的讲话,通过材料里边提供的时间、人物、事件来判断是课本中的哪一部分内容。第二步,联想课本中内容来解题。第三步,有的问题要弄清问什么,通过看材料,能否直接找出答案。经常找一些材料题,并逐渐地由易而难布置一些解析题,让学生练习。另在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材料的基础上,上课尽可能增加课堂中材料容量,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如投影、电视等,使学生见多识广,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如在讲美国在二战中修改“中立法”实行“租借法案”的根本原因时引用了罗斯福的一个比喻“如果你的邻居家着火了,想借你的水管用,你当时能讨价还价吗?”此比喻形象地道出,美国对外政策变的根本原因是出于自身的考虑。使学生能很快地悟出其道理。
3.通过练习提高能力。历史教学中练习,不仅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能培养运用技能技巧解题能力,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练习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如一题多练,一个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可当成4道题来做,又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能使他们某一种思维得到训练的题型,如像选择题可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对比、理解是否准确等,材料题可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问答题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据重点难点来讲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另外,总结归纳教材内容、知识结构,对旧知识加工梳理,也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找出规律,清理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通过小结学习心得的方式进行这方面思维训练。
【提高历史教学思维能力】推荐阅读:
中学历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初探08-04
历史教学:提高学习兴趣方法略谈11-28
如何把握和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思想06-21
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09-24
精选关于提高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办法及技巧10-08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07-31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效率论文06-29
如何提高初高中历史选择题正确率06-15
创造性思维与历史教学07-08
数学教学应重视能力的提高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