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精选6篇)
1.汉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篇一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课标要求] 归纳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卓有成效的新制 1.推行
(1)主持者:冯太后。(2)重点:建立各种新的制度。2.措施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①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放,不许官吏自筹。②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使吏治有所好转。(2)推行均田制。
①前提:中原地区长期战乱,政府控制着大量无主荒地。
②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③作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得到土地,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设立三长制。
①目的: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②职责: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
③作用: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4)推行新的租调制。①原因:配合均田制的推行。
②内容: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③作用:农民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减轻了农民负担,国家的租调收入大为增加。[深度点拨] 实行均田制的前提是国家掌握着大量无主土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但是,均田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孝文帝前期改革创建的各种新制度都以均田制为中心,有力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后来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设巧计迁都洛阳 1.原因
(1)政治上: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都城平城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且保守势力强大,改革势必受阻。
(2)经济: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给困难。(3)军事:与柔然相邻,时受骚扰,很不安全。(4)地理位置: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2.过程
孝文帝以“南伐”为名,巧设计谋迫使贵族大臣接受了迁都的决定。
[深度认识] 孝文帝迁都,实质上是一场是否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斗争。以孝文帝为首的改革派,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迁都洛阳,这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的关键性行动,为后来的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基础。
三、移风易俗 1.推行
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贵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2.内容
(1)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2)讲汉话:以汉语为“正音”,官员上朝时改说汉话。
(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将鲜卑人原有姓氏改为汉姓,按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4)通婚姻: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以巩固统治。(5)改籍贯: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3.影响
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了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
[规律总结]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北魏孝文帝崇尚中原文化,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这是西北地区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主题一 孝文帝改革前期实行的新制及其关系
北魏推行的新制主要有俸禄制、三长制、均田制和租调制等。其中,俸禄制使北魏吏治好转,为各项制度的建立、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租调赋税制度一起构成了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从经济上保证了俸禄制的继续推行,同时也为三长制的实行提供了客观条件,而三长制的实行又保证了均田制和租调制的推行。总之,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材料一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年(413),“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受田”。——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 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 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共同之处? 答案 按人口分配土地。
主题二 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
正确评价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1)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通过迁都洛阳、改行汉制、移风易俗等措施,使鲜卑族社会制度封建化、生产方式农业化、风俗习惯汉族化。
(2)汉化政策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3)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跋部逐渐融入其他民族,这是值得吸取的教训。
材料一 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高祖记》
材料二 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
(1)从材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答案(1)信息:孝文帝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喜好。影响: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易服装,改鲜卑服为汉服;改汉姓,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讲汉话,以汉语为“正音”。(2)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鲜卑人的封建化进程。
1.据《魏书·高宗纪》载:“北魏初年官吏多‘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为改变这种状况,孝文帝在改革中()A.实行俸禄制并整顿吏治 B.推行均田制 C.设立三长制 D.推行新的租调制 答案 A 解析 “求欲无厌,断截官物以入于己”,意思是说北魏的官吏巧取豪夺,贪得无厌,贪污受贿盛行。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严惩贪官污吏,同时实行俸禄制,从源头上解决问题。2.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A.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C.恢复和发展经济 D.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 答案 D 解析 A项是孝文帝实施汉化政策的目的;B项是孝文帝改革的影响;C项是均田制实施的结果,这三项都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3.观察下图,与图中场景直接相关的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
A.颁布均田令 B.整顿吏治 C.迁都洛阳 D.移风易俗 答案 C 解析 图中的场景展现了鲜卑大臣阻止孝文帝继续南下的情形,孝文帝由此宣布迁都洛阳。4.把鲜卑与汉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的措施是()A.讲汉话 B.改汉姓 C.通婚姻 D.改籍贯 答案 C 解析 抓住题干中的限定语“紧密连在一起”,A、B、D三项虽然也加强了两族的联系,但是最恰当的为C项。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地。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魏书·李冲传》 请回答
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采取了什么策略?反映了怎样的实质问题?
答案 孝文帝迁都洛阳。目的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策略:以南征为借口。实质:反映了改革面临很大的阻力。
基础巩固
1.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夕,吏治腐败,民怨沸腾。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贪赃枉法,北魏孝文帝决定()A.以官吏的政绩作为决定官吏任期的依据 B.对“枉法”的官吏一律处死
C.给百官颁行俸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 D.对“贪赃”的官吏严惩不贷 答案 C 解析 在北魏初期,官吏没有俸禄,他们全靠贪污和搜刮来维持自己的奢侈生活。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百官以收取租调为谋生的主要手段。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贪赃枉法,孝文帝下令实行俸禄制,百官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品第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2.北魏实行的均田制和租调制的作用有()①限制了豪强的土地兼并 ②政府控制的人口增加 ③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④政府的收入增加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应从其目的、内容和结果上理解其作用。所以①②③④都是正确的。
3.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实行三长制。三长的职责不包括()A.检查户口 B.征收租赋 C.监察官员 D.推行均田制 答案 C 4.北魏为了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取代豪强地主把持的宗主督护制而实行的政策是()A.均田制 B.俸禄制 C.三长制 D.租调制 答案 C 解析 北魏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了三长制,取代了豪强地主把持的宗主督护制。
5.北魏孝文帝前期改革的侧重点是()A.以新制度取代旧制度 B.迁都洛阳 C.移风易俗 D.汉化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孝文帝前期改革内容,注意孝文帝前期改革是在冯太后的支持下进行的,主要是建立新制度,以取代旧制度。
6.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枢,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孝文帝强调洛阳地理位置“均天下所据”“制御华夏”。
能力提升
7.某班同学在对下图中文官俑研究后得出了如下四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6
A.鲜卑族是一个善于骑马作战的民族 B.北魏确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官制度 C.文官俑体现了北方民族融合的特点 D.孝文帝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鲜卑风俗 答案 C 解析 图中文官俑身披长袍,与汉族服饰无异,这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8.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A.缓和民族矛盾
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 C.平息阶级矛盾
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的步伐 答案 B 解析 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通婚,从根本上说是政治联姻。通过这种政治联姻,把鲜卑族和汉族两族的利益和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有利于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9.北魏孝文帝主动推行汉化政策的实质是()A.提高少数民族的素质 B.缓和与汉族地主的冲突 C.适应农耕文化的需要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北魏孝文帝认识到鲜卑族的落后,企图通过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改变这种局面,稳固鲜卑族的统治。而汉族文化的实质是农耕文化。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魏书·李冲传》
材料三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 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其实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答案(1)措施:均田制。基本条件:政府能够掌握、支配大量的无主荒地。积极作用:均田制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等。(2)问题:改革面临很大的阻力(或迁都洛阳,阻力重重)。
(3)现象:民族间的服饰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影响: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北方社会的发展,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学思之窗】(教材第37页)想一想,孝文帝为迁都洛阳提出了哪些理由?你认为,这些理由是否可以成立?
提示 北魏虽然统一了北方,但民族之间存在着严重隔阂,文化冲突剧烈;平城偏居塞上,民风强悍,崇尚武力,难以文治;洛阳等地曾是多个汉族王朝建都之地,迁都洛阳就可以在政治上取得正统地位。
【探究学习总结】(教材第39页)
一、本课测评
1.北魏孝文帝改革分前后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各自改革重点是什么?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
提示 第一阶段改革的重点是创建新制,主要措施有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第二阶段改革重点是汉化政策,主要措施是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
2.从严格意义上讲,迁都洛阳事件并不是孝文帝改革本身的内容,然而,人们大多都把它看作是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为什么?
提示 洛阳是历代帝王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首先有利于巩固前期改革的成果,其次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深层次的改革。迁都洛阳是整个改革的关键和后期改革的前提,此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查阅今人所撰写的有关北魏孝文帝的评传著作,进一步了解孝文帝励精图治的表现和贡献,重点看看他在用人、提倡文学艺术、体察民情等方面有哪些作为,并举具体例子加以说明。
提示 《资治通鉴》关于孝文帝用人方面提到:“好贤乐善,情如饥渴,所与游接,常寄以 布素之意,如李冲、李彪、高闾、王肃、郭祚、宋弁、刘芳、崔光、邢峦之徒,皆以文雅见亲,贵显用事;制礼作乐,郁然可观,有太平之风焉。” 2.阅读与思考:阅读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北魏孝文帝的评价。
提示 魏孝文帝拓跋宏是北魏一位杰出的皇帝,他亲政以后,为了巩固北魏封建国家,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为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是北方及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对中国历史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2.汉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篇二
马丁·路德于1483年出生在日耳曼中部地区。他的的父母都是农民。路德大学毕业后进入爱尔福特的奥古斯丁修道院, 潜心研究神学。在长期接触《圣经》的过程中, 路德逐步领悟了保罗关于“唯信称义”的教义, 他之前接受的神学观点被推翻, 逐步走上反对天主教传统神学理论的道路。
1521年, 罗马教皇宣布开除路德教籍, 传唤路德前去乌尔姆斯宗教会议, 想迫使路德放弃自己的主张。在教廷的种种压力之下, 路德依然不为所动。会议结束后不久, 路德被迫在瓦尔特堡隐居, 开始了用德语翻译《圣经》的工作。1534年, 路德的德语《圣经》全部出版。1546年, 路德在他的故乡艾勒斯本去世。
二、路德翻译《圣经》的特点
路德在翻译《圣经》时深受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莫的影响。伊拉斯莫的许多翻译理论为路德所推崇, 许多思想观点被路德借鉴。当时盛传“伊拉斯莫下蛋, 马丁?路德孵鸡”。伊拉斯莫的翻译《圣经》的理论主要包括尊重原著, 编译者要拥有渊博的知识以及按照读者的需求体现出不同的风格等等。这些宝贵的经验被路德所传承, 并确立了“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具体讲来, 路德的德译《圣经》主要体现出以下两个个特点。
一、路德主张使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 力求做到语言简明通俗和大众化。当宗教改革的浪潮席卷西欧之时, 《圣经》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此时的《圣经》面对的已经不是深居教堂之内的神甫和牧师, 而是普通的民众。他们知识文化较低, 大部分人不懂希伯来语、希腊语和拉丁语。为此, 路德坚持用通俗化的语言, 把日常生活中的俚语加入到他的译文当中。为了达到自己的这一要求, 路德苦心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们接触, 特别是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路德正是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 集思广益, 把许多德国民间俚语用到了翻译《圣经》当中, 使许多德语有了新的释义。
第二、路德在翻译时善于与他人合作, 依靠群体的力量, 采用意译的方式翻译《圣经》。路德的学术功底深厚, 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 可他还是选择与众人合作, 依靠集体的智慧来翻译《圣经》。有时为了一个小小的细节, 路德与众人反复商定, 力争做到翻译精炼、准确。路德与众学者组成翻译团, 解决翻译中遇到的难题。据路德记载:“圣罗哲姆尽了一个人所能尽到的最大力量, 比任何人都译得好。但要是他在翻译时有一两个助手, 圣灵就会像《马太福音》中所说那样体现在他身上。翻译之事不能独来独往, 因为正确、恰当的译词不总是被一个人想到。”
三、马丁·路德翻译《圣经》对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路德的德译《圣经》出版后, 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而备受广大民众欢迎, 推动了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具体作用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路德的德译《圣经》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成为底层社会民众反抗教会的思想武器。路德翻译的《圣经》问世之后, 借助印刷术的进步, 迅速传遍德国全境, 进而扩展到欧洲其他各国。中世纪的欧洲, 教廷以《圣训》和《敕令集》控制教徒, 通过控制《圣经》的解释权和阅读权来恣意规定教义。随着路德《圣经》的诞生和广泛传播, 彻底打破了教会对《圣经》解释权和阅读权的垄断。路德的德译本《圣经》开始成为普通民众反对教会、诸侯和贵族的工具, 使得他们反对罗马教会和专制主义有了依据, 形成了宗教改革的群众基础。
第二、路德的德译《圣经》促进了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西欧近代民族主义与宗教改革关系密不可分, 民族主义是通过宗教战争才得以强化。1555年, 《奥格斯堡合约》中“教随国定”的原则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们民族意识和爱国心。路德的德译《圣经》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促使德国教会走上民族化道路。罗马教会失去了依靠阅读解释《圣经》控制德国的特权。路德《圣经》使德意志民族诸侯国在语言方面得到统一。各地人们以《圣经》的原文章句为信条, 开始反抗教会, 提出自己的要求和主张。“如果没有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路德也许未必能完成他的宗教改革。”路德翻译《圣经》加强了德国民族意识, 使得德国的教会走上了民族化的道路, 推动了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 完成了宗教独立的壮举。
第三、路德翻译《圣经》引发了西欧其他各国翻译《圣经》的浪潮, 促进了宗教改革在欧洲的发展。中世纪晚期的民族语言翻译《圣经》为教会所不容, 译本被禁止出版或遭到焚毁, 编译者受到残酷的迫害。路德等人顶住压力, 翻译并出版了德译本《圣经》, 为欧洲其他各国利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铺平了道路。宗教改革之前, 各国的《圣经》译本都以《通俗拉丁语译本》为蓝本, “这是因为《圣经》的解释权和翻译权在罗马天主教的教会手里, 忠实于法定的哲罗姆译本便成为指导《圣经》翻译的最高原则。”宗教改革运动蓬勃兴起之后, 人们开始意识到《圣经》是最高权威和真正信仰的基石, 各国学者在使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时都效仿路德的经验, 参考原文希伯来语的《旧约》和希腊语的《新约》。
路德以过人的勇气和毅力翻译了许多著作, 他的德译《圣经》倾注他毕生的心血。路德在翻译过程中表现出独立思考、不盲从权威;潜心励志, 努力与众多学者合作;精益求精, 善于自我批评, 不断完善著述和改革理论等诸多优点, 最终使得他的《圣经》成为一部不朽的著作, 为推动欧洲宗教改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摘要:马丁·路德是16世纪德国伟大的宗教改革家。他在欧洲率先以大众化的德语翻译《圣经》, 使得众多的平民百姓可以直接阅读《圣经》。由此引发了欧洲各国掀起了翻译《圣经》的热潮, 逐步打破了教会对《圣经》翻译权和解释权的垄断。教会的权威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欧洲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西欧宗教改革运动蓬勃发展。本文将在简要介绍路德生平的基础上, 探讨一下路德《圣经》的特点以及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马丁·路德,《圣经》,宗教改革
参考文献
[1][美]威利斯顿.沃尔克著:《基督教会史》, 孙善玲等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年版
[2][德]亨利希.海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 海安译, 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3][德]威廉.威美尔曼著:《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 北京编译社译, 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余匡复:《德国文学史》,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3.李彪悲剧与魏孝文帝改革时代 篇三
李彪出身寒门,有才智,有出人头地建功立业的愿望,依靠自己的奋斗和一些高官的援引,他在朝廷中赢得了一席之地。但在鲜卑豪门和汉族门阀主导的北魏政坛,在极端崇尚门第的孝文帝眼中,“出身低下”就像标签一样贴在李彪身上挥之不去。他可以终生忍受歧视,但作为一个父亲,不忍心子女也沦为门第政策的牺牲品。高傲的个性、对子女命运的焦虑和时代氛围的压抑,最终酿成了李彪的悲剧结局。通过李彪的一生,我们能更深切地认识改革家——魏孝文帝和他所开创的时代。
一、出身与早年奋斗
李彪,字道固,顿丘卫国人,生于445年。他的名字是后来孝文帝改的,原名我们已经不知道了。李彪出身寒微,从小就是孤儿,和诸多平民出身的青年子弟一样,他改变命运的方式是学习。那时还没有给平民开办的国立教育机构,但民间有一些学者老儒会开私塾授课。李彪就是从同乡一位儒生那里接受了文化教育。
对李彪来说,求学的意义不仅是学习知识,也能结交到身份高一些的士人。学成后,他开始和家乡附近的一些士族官宦子弟交游。不久,一位年轻的鲜卑贵族、平原王陆叡,改变了同样年轻的李彪的人生。他偶然路过李彪家乡,很钦佩李彪的学问人品,带他一起回到当时的都城·——平城。李彪在陆家做家庭教师,陆叡给他提供衣服、车马甚至仆人,待遇很优厚。
这时,年幼的孝文帝刚刚接受了父亲传给的帝位,朝政实际控制在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手中。靠着陆叡和一些同乡官僚的推荐,李彪结识了一位很受冯太后器重的官员李冲。李冲出自曾经割据凉州的豪门、著名的陇西李氏,比李彪小五岁,但较早得到冯太后宠信,担任类似太后的秘书长职位,而且很可能也是太后的面首,在朝廷势力很大。李彪地位寒微,又不愿折腰事权贵,本来没机会从政,但李冲非常欣赏李彪的才学,对他礼敬有加,不仅在生活上给予照顾,还经常向冯太后推荐,最终使李彪被任命朝廷中书省的“博士”职位,给宗室和权贵子弟教授文化课。这时的孝文帝不足十岁,李彪三十多岁。
李彪任中书博士长达十几年,工作兢兢业业,学问、人品都是公认的楷模。这个过程里,他的行政才能逐渐显露出来,开始得到冯太后的任用。太和七年(483)是南齐武帝萧赜即位第一年,这年七月,李彪奉命出使南齐。这是南齐建立五年来,南北间首次通使。此后,魏、齐之间通使频繁,八年里李彪出使南齐有六次之多。
太和十年(486),孝文帝年满二十岁,正式亲政。但冯太后权力欲极强,仍继续控制朝政。孝文帝自幼聪颖好学,是儒家复古理想的忠实信徒,现在不能在内政外交的大事上作决策,就把兴趣放在礼乐制度的研究上。此后不久,李彪由中书博士调任秘书丞,级别是正四品下,负责编修国史。
以前,北魏朝廷的修史工作时断时续,成效甚微。李彪则积极从事修史,把原来编年体的国史改为纪传体,增设了纪、传、表、志等体例,以致数十年后魏收在修《魏书》时,还在感叹李彪的功劳。年轻的孝文帝此时还为李彪改了名字,因为班彪、班固父子作《汉书》、司马彪作《续汉书》。现在给他改名为“彪”,也是希望他在修史上做一番事业。
李彪最后两次出使南齐时,冯太后已经去世。这期间的南齐皇帝一直是萧赜。本来在通使之初,萧赜想给北魏使臣一点下马威,专门安排在玄武湖进行军事演习,在战舰上会见李彪。但随着互相了解的深入,他越来越钦佩李彪的才能,二人居然成了好友。萧赜喜欢诗文,经常和李彪赋诗唱答。李彪最后一次到南齐时,萧赜赋诗伤怀,感慨流连不已,亲自为李彪送行,直到长江边。这种君臣际遇,却是李彪在自己的乡邦难以奢望的。
二、逐渐遭遇门第歧视
冯太后去世之后,24岁的孝文帝才真正有了皇帝的权力。但和几乎所有的帝王都不一样,他全盘接受了冯太后选拔的官僚队伍,其中也包括李彪和李冲。
大概在太和十六年(492),李彪升职为秘书令(从三品上)。孝文帝成年后的诏书都是亲笔所作,任命李彪的诏书为:
历观古事,求能非一。或承藉微荫,著德当时;或见拔幽陋,流名后叶。故毛遂起贱,奋抗楚之辩,苟有才能,何必拘族也?彪,虽宿非清第,本阙华资,然识性严聪,学博坟籍,刚辩之才,颇堪时用;兼忧吏若家,载宣朝美,若不赏庸叙绩,将何以劝奖勤能?可特迁秘书令,以酬厥款。这个诏书很明显地表现了孝文帝对门第的看重,和对出身寒微士人的偏见。他声称“苟有才能,何必拘族也?”但又念念不忘地指出李彪“宿非清第,本阙华资”,虽然严谨聪明、学识渊博、辛劳奉公,但这个提拔还是属于常例之外的“特迁”。
太和十七年(493)八月,孝文帝迁都洛阳。第二年底,李彪调任御史中尉(正三品上),这个职位负责监察百官,类似现代的监察部长。就在这一时期,孝文帝除了和南方的齐朝开战外,又开始构思宏大的改革官制计划。在他的复古思维中,周代的“世卿世禄”大概就是最好的政治制度,所以他把当前的门阀士族看做是中原儒家正统文化的代表,希望高官都由士族担任,这奠定了官制改革的基调。
此时的满朝官员虽然几乎都是宗室、门阀出身,对于孝文这个理想色彩十足的想法,也没人敢公开表示赞同。孝文帝曾和大臣们进行过一次气氛轻松的讨论:门第和做高官是否应该有必然联系?他先指出了一个魏晋以来的普遍现象:一直存在门第高低贵贱之分,这决定着士人的仕途。孝文帝自称对这个现象既赞同又保留,拿不定主意,让群臣发表意见。
相当于国务院总理的尚书左仆射李冲首先发难。他质问孝文帝:“自古设立官职,是为了让豪门子弟养尊处优,还是为了帮助君主治理天下?”孝文帝自然承认是为了治理天下。李冲又问:“既然如此,那陛下当今为什么专门推崇门第,不命令各地选拔寒微人才?”孝文解释说:“普通人如果才能出众,自然会脱颖而出;门阀子弟即使没有才能,但肯定德行敦厚,可放心使用。”李冲继续追问:“商、周时候的傅岩、吕望,难道也是依靠门第做官的?”孝文辩解道:“傅岩、吕望这种人是不世之才,只能看做特例。”
李冲大概不想光自己一个人唱反调,于是向其他臣僚戏言:“希望诸位来援助我!”李彪接过话头说:“我这里兵力不多,难以救援。不过心里的话,也不敢不表白:如果陛下专门看重门第,那么以孔子为例,不知道是鲁国的三卿优秀,还是孔门四科优秀?”这是暗示世族政治的弊病,即势力强大的贵族会威胁君主统治。孝文帝的回答是:这个问题我刚说过了。其实孝文没有谈过这个问题,他也许是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4.汉文帝历史事件记载 篇四
汉文帝(前2-前157年),汉高祖第四子,母薄姬,出生于长安,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
前1被封为代王。前180年太尉周勃、丞相陈平迎立代王刘恒入京,是为汉文帝。其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刘恒登基后三月后(文帝前元元年正月)立刘启为皇太子,汉文帝与其子汉景帝统治时期合称为文景之治。死后葬于霸陵,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
汉文帝历史记载
初封代王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邦在亲征平定代地陈豨的叛乱后,就立八岁的刘恒为代王,都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其后刘恒在他就藩代地的十五年间,与民休息,发展生产,恭俭作则,代地由是大安。另一方面汉初复杂的政治环境养成了他谨慎、沉静的性格。更重要的是这为他即位后成功应对功臣问题与施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登基为帝
西汉高后八年(前180年),吕后去世,刘邦的旧臣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朱虚侯刘章携手诛灭了吕氏势力,然后商议由谁来继承皇位,因为他们认为当时吕后立的小皇帝刘弘不是汉惠帝的后代,不符合皇位继承的法统。最后,他们相中了宽厚仁慈名声较好的代王刘恒。于是派出使者去接刘恒到长安继承皇位。
刘恒见到使者,开始并不是很高兴,相反这使他起了疑心,他的属臣们也意见不同:刘恒的郎中令张武等认为有诈,提议以有病不能前往进行推辞,以观察情况的变化;而中尉宋昌认为刘氏江山稳固,不必有所顾虑。刘恒决定用占卜来决定吉凶。结果达到一个“大横”的占卜结果,这个结果表明:大横所裂的纹路很是正当,卜卦人不久要即位做天王,将家族的伟业光大发扬,就像启延续禹那样。卦师向他解释天王即是做天子,比一般的王要高一级。于是刘恒决定入京即位。
但为了以防万一,刘恒在向长安进发的过程中一步步小心从事,深怕中了计,丧命黄泉。一是派舅舅薄昭先到长安探听虚实,二是到离长安城五十里的时候,又派属下宋昌先进城探路。宋昌到达渭桥,丞相以下的官员都来迎接。宋昌到高陵回报刘恒,于是刘恒行进到达渭桥,群臣以臣礼拜见刘恒,刘恒亦谦逊回拜。太尉周勃进言说:“要求赐片刻时间秘密禀陈。”宋昌说:“要是太尉所陈的是公事,就请当着众臣的面奏;要是所陈的是私事,王者是无私的。”太尉周勃就跪着送上天子玉玺。刘恒辞谢说“:请到京都馆舍再议。”最后,小心的刘恒终于在陈平等众大臣的拥戴下平安地住进了未央宫,继承了皇位,是为汉文帝。
巩固皇位
汉文帝入京,仅带宋昌、张武等六人。他即位后下定决心要尽快整合皇权体制,以恢复和加强国家政权的运转能力。
因为得到皇位不易,文帝即位后首先任命自己的心腹宋昌、张武为卫将军和郎中令,负责守卫皇宫、京城,从根本上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然后,对于拥立他做皇帝的功臣们一一赏赐、封官晋爵,对于被吕后贬斥的刘姓王也恢复了爵位和封地,同时,对于跟随父亲刘邦开国的功臣们也分别赏赐、分封。这些措施使的文帝的帝位得到巩固。
除了用拉拢的手段巩固权势外,打击重臣也是文帝的一项重要措施。这方面主要是对大功臣周勃的处理。周勃因为拥立文帝有功,所以每次退朝后,出来时总是很骄横的样子,似乎不把新帝放在眼里。而文帝对他更加有礼,经常目送他离去。有大臣劝说文帝,不该对周勃这样重礼,有失君主的身份。从此,文帝的神色变得越来越严肃,而周勃则越来越敬畏。周勃的属下及时提醒他:小心功高盖主,引火烧身。周勃如醍醐灌顶,猛然醒悟。于是辞去了右丞相(汉时以右为上,陈平当时是左丞相,相当于副职)的职务,文帝很快也答应了。
一年后,因为陈平谢世,文帝又任命周勃做丞相,但仅十个月后,文帝又以列侯归封国为借口免除了他的相职。当时,很多的列侯都住在长安,这给京城的粮食供应增加了很多负担,所以,文帝就下诏命列侯到自己的封国去生活,即使朝廷恩准留在京城,也要将自己的儿子派到封国去。但很多人找各种各样的借口留在京城,这使文帝很生气,便让丞相周勃带头做表率,免了他的丞相职务。
再后来有人举报周勃在家常身披盔甲,有谋反之心,文帝马上把他抓捕。周勃赶忙通过帝舅薄昭向文帝说明自己因惧祸才束甲,决无谋反之心的实情。文帝在重新调查后,没有发现周勃谋反的事实,便释放了他。这和封建时代很多皇帝相比,文帝做得确实很宽容。
汉文帝主要成就
汉文帝在位期间,继续对匈奴和亲。文帝前元三年(前177年),匈奴右贤王背弃和亲之约,率数万大军侵占河南地(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地区),并进袭上郡(今陕西绥德地区),杀略汉民,威胁长安。双方虽未交兵,但这次用兵是西汉自白登之围后对匈奴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表明西汉王朝并不甘于和亲政策。
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年),冒顿单于死,其子稽粥即位,号老上单于。文帝前元十四年(前166年)冬,老上单于亲率14万大军入北地郡,进占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萧关(今甘肃固原东南)、彭阳(今甘肃镇原东南),烧毁中宫(秦宫,故址在今甘肃固原),前锋直抵岐州雍(今宝鸡凤翔)、甘泉(今陕西淳化西北),距长安仅200里,直接威胁西汉王朝的统治中心。文帝得报,立即命中尉周谷、郎中令张武为将军,发车千乘,骑十万,屯驻长安附近,防卫京师;又拜昌侯卢卿为上郡将军,宁侯魏遫为北地将军,隆虑侯周灶为陇西将军,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成侯董赤为前将军,大发上郡、北地、陇西等处兵马车骑迎击匈奴,苦战月余,老上单于方退出塞外,而汉军逐出塞即还,不能有所杀。从此,匈奴日已骄,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多,云中、辽东最甚,至代郡万余人。西汉王朝深以为患,不得不遣使者复与匈奴修好和亲。
文帝后元四年(前160年),老上稽粥单于死,其子军臣立为单于,仍以中行说为亲信,积极准备攻汉。
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年),军臣单于绝和亲之约,对汉发动战争。他以6万骑兵,分两路,每路3万骑,分别侵入上郡及云中郡,杀略甚众。刘恒急忙以中大夫令勉为车骑将军,率军进驻飞狐(今山西上党);以原楚相苏意为将军,将兵入代地,进驻句注(今山西雁门关附近);又派将军张武屯兵北地,同时,置三将军,命河内守周亚夫驻屯细柳,祝兹侯徐悍驻棘门,宗正刘礼驻霸上,保卫长安。此时,匈奴骑兵已进至代地句注边,边境烽火警报连连告急。汉军经数月调动,方抵边境地区。匈奴见汉军加强了守备,遂退出塞外。汉军也罢兵撤警。
5.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篇五
政治方面采取俸禄制和三长制(设邻长、里长和党长),经济方面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 地方上设立三长制。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朝廷采用了大臣李冲的建议,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 推行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使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国家收入增加。
第二阶段:汉化
1.迁都洛阳(494年)
2.改变风俗习惯:易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汉婚、定门第、改籍贯
3.学习汉族典章制度: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1、政治及经济方面
班禄制北魏初年,官俸制度沿用「掠夺制」,官员俸禄乃从战争中掠夺他人财物,後来国家渐渐安定,官员间贫富差距渐大,贪污成风。故此孝文帝仿效汉人的班禄制,官员每季定时发薪。
三长制北魏初年,户籍制度沿用「宗主督护制」,平民百姓大多因为生计依附世家大族(宗主),成为宗主的私产,中央政府不但难以收税,平民百姓更多受宗主威迫。孝文帝制定「三长制」,以五家一邻,五邻一里,五里一党,各设一长,即「邻长」、「里长」和「党长」。有助重新整理户口,方便收税。
均田制均田制」配合「三长制」而行,计口授田,平均土地和牲畜,使平民百姓安居乐业。同时,推行「均田制」,亦可视为北魏政权由游牧业跃进为农业的过程。
2、习惯与文化
以下这些措施,是为了改变胡人习惯以作的:
改服装首先改变衣著,命令人民改穿汉服,不得再穿胡服。《魏书‧高祖纪下》云:「太和十八年……革衣服之制。」
改籍贯迁居洛阳的鲜卑人,籍贯不得再称「代人」,须改称「河南洛阳人」,且死葬洛阳,不得回到北方落地归根,又「太和十九年……诏迁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於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这样一来便可绝代人故土之恋;反之,若不如此,鲜卑终无法成为中原士族。
禁胡语孝文帝实施汉化中最重要的政策,即将语言改变,规定不再说鲜卑复合语,而须改说单音节的汉语,《魏书‧咸阳王禧传》记载孝文帝言:「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改汉姓孝文帝下令把鲜卑族人的姓氏(通常是复姓),改为单姓。以下是一些例子:
6.汉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 篇六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2)理解迁都原因、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联系与作用、改革对民族融合的推动作用及实质
(3)探究制度创新对改革和社会进步的保障作用、文化认同对巩固和深化改革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材料分析、情景教学、对比分析、综合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顺应时代潮流改革是值得肯定的,改革策略和决心值得学习与借鉴,改革与创新,与时俱进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社会进步的灵魂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孝文帝改革中创建新制和移风易俗 难点: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
3.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标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本书学的是改革史。人类社会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改革史,一些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前奏,无不都是一场成功的改革。今天我们学习一场一千多年前的由落后少数民族自身发动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对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术界基本持肯定态度。改革使北魏一度生机勃勃,但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不已的多事之秋,30余年后,北魏灭亡。
北魏的兴盛与灭亡和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何种联系?今天我们学习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探讨可以给我们以哪些启示。首先,我们先来回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一、改革的背景
(一)改革的重要前提——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的崛起(315年—386年—398年)
2.北魏统一北方(439年)
424年,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后,戎车屡动,频频征讨,431年灭夏国,436年灭北燕,439年灭北凉。自西晋灭亡以后,北部中国纷纷扰扰了一百二十余年,至此复归于统一。北魏重新统一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拓跋部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受到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随着黄河流域的重新统一,自拓跋珪时就已开始的封建化进程在拓跋焘统治时期出现了一个飞跃。拓跋部封建化的主要途径是与汉族士人相结合,吸取汉族传统的统治思想、经验和政治制度。拓跋焘统治时,将这种合作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拓跋焘统治时期通过兼并战争,搜罗各个割据政权中有才识的汉族士人为己所用。
说明: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不仅为其全面推行改革提供稳定和广泛的空间,而且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正是加速北魏进行封建化改革的关键。同时,对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促进,更使他们认识到汉族文化的先进方面,成为汉化改革的重大前提。正是在以上因素影响下,北魏统治阶级一开始就注重汉化改革,并不断推进!
(二)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1、民族矛盾激化——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2、阶级矛盾尖锐
(1)政治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地方宗主与中央政权的矛盾)
①形成:北魏进入中原,任命豪强地主出任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形成宗主管理的基层组 织;
②影响:统一初期,利于巩固统治;长期以往,豪强地主往往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徭役,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役收入和徭役征发;
(2)经济上赋税制度上的混乱(广大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
北魏前期征税,分为“三等九品”。九品是根据资产多少而规定的赋税高低的品级,三等是按不同等第将税送到不同地区。可是实际在征税时,并不按这个九品征收。一方面,这是由于世家大族已经隐瞒了大量的田地和人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贫富莫辨的情况,另一方面,也由于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地主所交纳的不多,而广大劳动人民却负担沉重。
3、人民起义不断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的统治。
4、外族的威胁——北方柔然的进攻
概括:在当时内忧(阶矛、民矛激化,政、经危机)外患(北方柔然进攻)、统治不稳(人民起
义,社会动荡)的现实状况下,如何巩固统治是统治阶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是进行改革缓和社会矛盾还是发动战争以转移阶级矛盾视线甚或缓和民族矛盾,不管怎样的道路,需要统治者来抉择!统治者因素在改革道路的抉择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改革的推动力——统治者因素
1、冯太后:
1)出身汉家,以强硬手段掌握政权,推动北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思想动员)2)精心培养孝文帝拓拔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人才培养)3)临朝听政,推行初步改革;
(奠基作用)
2、孝文帝:
1)孝文帝即位:471年拓拔宏通过禅让即位
(权力保证)2)在冯太后培养下,精通汉文化,通过比较鲜卑文化,坚定改革信念; 3)勤于政事,关心民生
4)孝文帝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要巩固统治(改革目的),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主观条件)
概括:没有冯太后的支持与栽培,就没有孝文帝后来强有力的改革;离开孝文帝自身的努力与深邃的认识,改革也不可能成效卓著!冯太后与孝文帝,构成了改革的有效推动力!
二、改革的内容(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一)前期——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1、推行均田制——土地制度
(1)主观目的: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2)前提: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土地大量抛荒,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为可能。
(3)内容: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4)性质: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它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5)影响:无地少地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①农民得到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②抑制土地兼并,有利于赋役征收,促进北魏政权封建化,从而巩固统治;
③均田制极大地推动了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各族向封建农民转化,促进了民族融合。④北魏均田是制首创的,后来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影响深远。(唐安史之乱后瓦解)注意:北魏均田制的推行有利于恢复经济、巩固政权,促进民族融合,历史影响深远。它是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其他新制的出发点,实质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2、设立三长制——基层行政体制
(1)目的: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2)内容:①组织:五里一邻长——五邻一里长——五里一党长。直属州郡。
②职能: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推行均田制;
(3)作用: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3、整顿吏治
(1)原因:吏治混乱、贪污现象严重,因而影响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激化了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
(2)内容:俸禄制、任期考核制 484年,实行俸禄制。诏书说:“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魏书〃高祖纪》)俸禄制就是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同时将班行俸禄与严惩贪赃紧密地联系起来,规定了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严厉惩治措施。
地方官吏的任期,按政绩的好坏来决定,三年一考核,以能否劝课农桑、克己奉公、推荐贤才、惩治盗贼为主要考核内容。
(3)影响:吏治得到改善,赋役负担减轻,使农民安心从事生产,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二)中后期——特点:孝文帝主持,重点是实行汉制、移风易俗 课中思考题及课后练习讲评和答案 [课中思考题] 北魏颁行俸禄制能否达到防止贪污的目的?
北魏实行俸禄制在一定限制了贪污的出现和发展,但是它不可能完全的,从根本上防止贪污的出现。因为贪污的出现及程度与政治清明有很大的关系。[阅读与思考提示]
与汉服俑较为相似,因为孝文帝移风易俗的一项措施就是改鲜卑服为汉服。[解析与探究提示]
北魏孝文帝设计迁都洛阳,迁都洛阳后,促进了洛阳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北方的民族融合。
课堂小结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1、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建立新制:
制定官吏俸禄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
2、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课后习题
【探究一】 归纳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探究二】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涉及到哪些领域?各自起到了哪些作用?
板书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一、改革前期:推行新制
一、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1、原因:
2、内容:
3、影响:
二、推行均田制——土地制度
1、原因:
2、目的:
3、内容:
4、性质:
5、作用:
三、设立三长制——基层行政体制
1、目的:
2、内容:
3、影响:
四、推行租调制——赋税制度
1、目的:
2、内容:
3、含义:
4、作用:
二、改革后期: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一、设巧计迁都洛阳
1、原因:
1)都城平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新都洛阳适应统治需要:
2、时间:
3、地点:
4、策略:
5、作用:
6、认识
二、移风易俗
1、重点:改革风俗习惯,学习汉族典章制度、生活方式,接受汉文化
2、主要措施
1)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2)讲汉话: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
4)通婚姻:通过政治联姻把两族的利益和命运联在一起,以巩固统治。5)改籍贯:迁居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
3、影响
1)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 2)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
【汉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