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活动说课稿

2024-10-07

半日活动说课稿(13篇)

1.半日活动说课稿 篇一

【十一】如何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与异性同学交往?

活动主题:青春路上,让我们同行

辅导对象:七年级心理学表明,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生理、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了人生发展的关键期,男女同学在交往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惑和苦恼,如果不能好好把握自己,发展自己,就会影响学习,甚至给以后的人生发展留下阴影

辅导目标:

1、适时取消学生进入青春期时对异性同学的神秘感、羞涩感,克服与异性同学交往的不安与紧张感。

2、引导并试图使学生积极顺应进入青春期的巨大的身心变化,男女同学进行健康、适度而又充分的交往。

活动准备:

1、歌曲《我是女生》

2、搜集一些男女合作的资料图片,做成课件。

3、钉纽扣、提水接力所需的物品。

4、笔和纸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播放歌曲《我是女生》,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

为围绕男生女生这一中心课题开展后续活动做好铺垫。

2、转换你我用“男生钉纽扣比赛”和“女生提水接力赛”这两个游戏切入,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明白男孩女孩各有所长,使他们在换位思考中,逐步由互相排斥走向互相欣赏。

3、有话要说

让孩子们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写出自己心中的真情和感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优点缺点,从而产生要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决心。

出示两个男女合作的课件,让学生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从而调整了对男生女生的认识,自然地体验到男女生交往的基本方法。

4、教师总结

教师用名言深化主题,师生共唱《友谊地久天长》,结束本课。

注意事项:在“有话要说”这个环节,应引导学生发现对方的长处,不能自己夸

耀自己,以免更加对立。

【十二】如何帮助学生与同伴更好地交往?

活动主题:我愿成为你朋友

辅导对象:七年级这一代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相对封闭,很

多孩子有孤僻、自私、不受欢迎的不良心理素质,甚至害怕与人交往的心理障碍。

辅导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人际关系的现状,争做受欢迎的人。

2、引导学生认识到哪些交往品质是受人欢迎的,哪些是不受人欢迎的,同时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完善交往人格以增强人际吸引力。

活动准备:

1、人际关系年轮图每个学生一份

2、歌曲:周华健的《朋友》 音乐《友谊地久天长》

3、课件:《不受欢迎的明明》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欣赏周华健的《朋友》,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歌曲内容与主题有关,为活动做好铺垫。

2、切入主题

以“被弄脏的20元钱谁要”切入,引发学生思考:在人际交往过程

中,什么样的品质也像这20元一样永远受大家欢迎呢?

请学生填写《人际关系年轮图》,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人际交往的现状,激起对受人欢迎的向往。

3、我心目中的好朋友

回忆你最喜欢的朋友,他身上有什么好品质使你喜欢和他交往?引导

学生总结:受欢迎的品质有真诚、友好、热情、理智、有思想、体贴、幽默、负责任、开朗等等。

评选出班里最受欢迎的男女同学,通过找寻优秀榜样,激起学生的羡

慕之心。

4、不受欢迎的明明

播放课件《不受欢迎的明明》,引导学生总结不受欢迎的品质有哪些。

5、教师总结

在《友谊地久天长》的音乐中,教师提出希望,结束本课。注意事项:评选优秀榜样时要引导学生全面考虑。

【十三】如何帮助学生改善亲子关系?

活动主题:爱在屋檐下——用心聆听长辈的唠叨

辅导对象:七年级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早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独立意

识越来越强。当强烈的独立意识与父母的充满关爱的唠叨发生冲撞,学生往往以自己的逆反行为来表示自己已经长大了,甚至和父母产生

摩擦,破坏亲子关系。

辅导目标:

1、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不易和培养自己的良苦

用心,能从父母的角度看问题,从而理解父母。

2、帮助学生学会应对父母的唠叨。

活动准备:

1、课前做好一份问卷调查。

2、课件、红色的纸

3、歌曲《感恩的心》

4、小品《亮亮在家》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做一个“我说你做”的游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排除紧张情绪,创设一种开放、安全、温暖的氛围。

2、切入主题

以欣赏小品《亮亮在家》切入,引发学生思考:在生活中你是否也遇

到过这样的事情?

3、实话实说

结合课前的问卷调查,让学生实话实说:长辈唠叨的时候,你有什么

感受?他们的用意在哪里?让孩子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体会长辈唠叨背后所包含的关爱。

4、头脑风暴

小组讨论:面对他们的唠叨,我们最好怎么办?根据大家认同的方法

进行简单的归纳,写在红色的纸上,贴到黑板上。

5、心灵碰撞

在歌曲《感恩的心》的伴奏中,教师出示课件:诗歌《唠叨》。

在孩子们都比较熟悉的歌曲中结束本课,借助音乐的感染力触动学生的心灵,在爱的氛围中达到情感的共鸣与升华,让学生意犹未尽。

注意事项:课前应先做好调查,尤其要注意家庭关系比较紧张的以及单亲家庭的学生,避免伤害有家庭阴影的学生。

【十】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考试焦虑

活动主题:一切从“心”开始

辅导对象:九年级考试焦虑是中学生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据调查,中学生

存在考试焦虑心理的占56%,特别是九年级学生,面临中考的巨大压

力,考试焦虑如果太严重,不仅影响了学习,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

很大危害。

辅导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考试焦虑及其形成的原因。

2、指导学生掌握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坦然面对考试。

活动准备:

1、《两秀才赶考》的故事。

2、两只空矿泉水瓶,一壶热水,一壶冷水。

3、白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进行一个“接龙说心”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游戏内容与主题有关,为活动做好铺垫。

2、切入主题

以讲述《两秀才赶考》的故事切入,帮助学生明确:考试焦虑就是“患”,是参加考试的人因为担心考试失败或者渴望考试获得更好分数的一

种忧虑、担心、期望、紧张的心理状态。并让学生把自己经历过的考

试焦虑情况写在白纸上。

3、寻找焦虑源

给两只矿泉水瓶分别注入一些冷水和热水,然后再旋紧瓶盖,请学生

仔细观察它们的变化。通过演示实验,分析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外

源压力和消极心理。

4、疏导焦虑源

请大家把自己平时应对考试焦虑的有效方法说出来,小组长记录。教师结合同学们的方法,总结心灵寄语:居安思危危自小,有备无患

患自除。

注意事项:有的学生产生的焦虑情况可能比较特殊,教师一定要尽力帮助,并承

诺:不公开他的名字。

2.半日活动说课稿 篇二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孩子们在绘画的时候常常喜欢把各种颜色都涂在画纸上。在他们把颜色不小心涂在一起的时候, 发现了颜色的不同变化, 对此产生了好奇。而这个活动正来源于此。

二、目标

(1) 知识技能:观察两种原色调和之后产生的第三种颜色 (间色) 。

(2) 行为习惯: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常规。

(3) 情感态度:在操作中能仔细观察、乐于探索。

三、重点

引导幼儿发现不同颜色混合后发生的变化, 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兴趣。在设计活动时, 要注重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的机会, 让幼儿在活动中认识颜色、使用颜色, 同时充分感受颜色的丰富性。

四、材料准备

给幼儿提供了多种材料:自制课件、颜料、水杯、滴管、棉签、纸盘、水瓶。

五、活动流程

1. 通过认识颜色带领幼儿进入游戏情境

引导幼儿了解颜色混合之前, 首先要认识颜色。

(1) 通过图片进行PPT的链接, 让幼儿在听觉和视觉上感受颜色, 复习认识的颜色。

(2) 为了给幼儿一个完整的情境, 把白板笔变成小小的魔术棒, 通过小魔术带领幼儿进入游戏情境。在幼儿寻找相应颜色时, 对图片进行隐藏设置, 给幼儿一个神秘的学习情境。

2. 活动的重点

引导幼儿发现不同颜色混合后发生的变化, 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兴趣。幼儿通过操作课件和动手实验来拯救我们的“魔幻花园”。

首先, 利用链接音频的功能, 对“魔幻花园”的主人进行了拟人化设计, 对幼儿提出此次活动的要求。其次, 游戏中涉及“小黄和小兰”为了帮助小仙女给小草浇水的情境。在情境中, 利用电子白板图片隐藏的功能, 对需要出现的图片进行预先隐藏设置, 当点击白色画面时, 颜色依次出现。由此引出第一个要操作的小实验。

在幼儿操作后, 运用电子白板进行实验的验证。利用神奇墨水的功能, 让幼儿展示两种颜色覆盖后出现的第三种颜色。最后进行颜色的填充。

这时, 我们的游戏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情景—第三种颜色的出现。利用神奇墨水把红色隐藏在大树的后边, 让幼儿对新出现的颜色有期待和神秘的感觉。

再利用图片的拖拽功能把红色拖拽到黄色和蓝色的旁边, 进行第二次实验的准备。当幼儿提出黄色和蓝色都可以和红色混合出一种新颜色的时候, 问题出现:我们只有一张红色图片。利用图片复制的功能复制出两张图片, 给幼儿展示了完整的实验过程。

在幼儿实验后, 利用颜料填充的功能, 对“魔幻花园”进行颜色的填充, 直到我们的小仙女宣布魔法解除, 我们的拯救行动胜利。

六、总结和提升

科学活动最后要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科学实验结果。利用图片层的设置和图片链接, 展示出原色和间色之间的关系, 让幼儿一目了然。

我们的活动由一首《颜色歌》开启了“魔幻花园”的大门, 随后的小魔术更为活动增加了神秘感。幼儿进入了自主学习, 在情境中思考、游戏, 再动手进行操作, 最后胜利拯救了“魔幻花园”。

中班幼儿可能会对调色活动本身感兴趣, 他们的兴趣容易停留在操作上。因此, 在课件的设计上不仅要为幼儿创设自由探索的机会, 还要组织幼儿讨论探索活动中遇到的各种现象, 使幼儿的兴趣转移到对活动中出现的科学现象的兴趣上, 从而引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愿望。最后形成了幼儿、媒体、教师之间的三方互动。

3.大班社会活动《过生日》说课稿 篇三

现在的独生子女都是社会的宠儿和期望,为人父母者无不盼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健康成长。可是,有90%以上的家长对独生子女成长焦虑的不是智力问题,而是一些非智力因素。众所周知,现在的许多家庭是“有爱无教”,具体表现:孩子是家庭里的特等公民,只享有权利没有义务;一切都属于孩子任其独享;一切都由着孩子迁就放任。由此,孩子们普遍贪图生活享受、缺乏劳动能力、怕苦怕累、独立生活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等等。陶行知先生说:“人格教育始赖于6岁前培养”,幼儿期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时节,《纲要》也明确提出:要萌发幼儿热爱劳动等的思想情感,现实生活中的独生子女教育状况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基于以上原因,我设计了《过生日》这一社会活动,通过给幼儿过生日,包生日饺子等活动,培养幼儿与伙伴之间的交往,使每一个幼儿在幼儿园这个群体中,体验到不同于父母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体验到集体的力量。让幼儿在共同的交往活动中,在互相传递信息、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学习分享、体验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这不仅是幼儿情感发展的需要,更是大班幼儿步入小学以及将来走向社会,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前提。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兴趣,让幼儿享受通过自己双手收获的劳动成果的乐趣。(重点)

(2)使幼儿初步理解生日的含义,让幼儿练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难点)

(3)通过群体活动,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幼儿的集体观念。

三、重、难点分析

饺子对每一个幼儿来说都不陌生,品种繁多的芹菜馅、韭菜馅、三鲜馅等幼儿都吃过。在家里吃的饺子都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包好的;在饭店里吃的饺子是厨师们包好的;在幼儿园吃的饺子是伙房的师傅们包好的;唯独没有吃过的饺子,是在幼儿园这个群体中由幼儿自己包的。即使饺子包的不像那么回事,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一顿饺子比任何一次吃得都有味道、有意义、甚至是终生难忘,因为这是幼儿亲身实践和劳动的结果。因此,我把包生日饺子的过程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虽然这次只是给某一个小朋友过生日,但是大家在一起分享快乐、欢乐融融的气氛、情景会使幼儿联想到这是给自己过生日,每一个幼儿都会从心底萌发出一种心灵的感受。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激发幼儿有感而发,会极大地调动幼儿想说、愿意说、敢于说的冲动。

四、活动准备

场景布置;音乐;幼儿在家学包饺子的生活经验;包饺子所需要的材料:和好的面、调好的馅、电磁炉、锅、漏勺、筷子、围裙、盘子、等。

五、活动过程

(1)教师请幼儿观察教室,想一想,我们的教室布置得这么漂亮,今天是什么日子?请你猜猜看。

教师运用直观演示法和启发教学法,向幼儿展示色彩艳丽的彩色拉条,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幼儿运用感官进行观察活动。好奇心是幼儿观察的动力,也是教师在培养幼儿观察兴趣中所必须利用的有利条件,这时幼儿有急于想知道的心理,在音乐声中主人公李想小朋友出现,老师和幼儿一起拍手唱生日歌,祝福主人公生日快乐。

(2)跟随音乐大家围成里、外两个大圆圈(女孩在里圈、男孩在外圈),跳《生日祝福舞》,活跃气氛。

(3)今天,老师也给李想小朋友准备了一份生日礼物,这就是让我们大家一起为李想小朋友包顿“生日饺子”。①教师示范包饺子的方法,幼儿观察。②幼儿穿上围裙,坐在桌边开始学习包饺子。

教师运用激励法、实物法、交谈发、操作法、实践法等,让幼儿边包饺子边交流,分工合作。幼儿和幼儿在共同的劳动过程中,分享经验、分享快乐,从而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展,体现了幼儿的自身价值,感受了集体生活的温馨和愉悦。

(4)煮饺子、品饺子。放着轻柔、舒缓的音乐,幼儿的内心世界一定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运用启发提问法让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让幼儿在吃饺子的具体实践中充分体验分享劳动成果的快乐!

(5)活动结束,师幼一起收整物品,打扫卫生。教学反思: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指导思想,在内容的选材上,教师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选择了幼儿常见的、但也有一定难度的生日展开,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透彻,突出了活动重点;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通过教师运用情境、实物、现场、演示、启发提问等教育手段与方法,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操作、练习,这样更能体现幼儿对劳动的社会意义理解,对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合作能力、社会性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寓教于乐,知识与情感交融,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在煮饺子环节幼儿等待的时间较长,可以考虑增加煮饺子的炊具。

作者简介:

4.音乐活动《小鸟落落》说课稿 篇四

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整个教育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纲要》要求: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启蒙性的,各方面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发展水平,我制订了如下目标:

1.在初步感受3/4拍旋律的基础上,尝试将歌词填入旋律中进行演唱。

2.能够唱准休止符处的停顿以及旋律的连贯性。并能大胆创编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体验自学唱歌的乐趣,激发爱动物、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本次活动中,能尝试将歌词填入旋律进行演唱是重点,难点是唱准休止符处的停顿。

说准备:

为更好地服务于本次活动,使目标顺利达成,我做了如下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将幼儿收集的图片、资料在展板上展示,做好前期经验准备。

2.物质准备:风景优美的课件、图谱、小鸟指偶。

以上准备我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使家长成为教育的有力支持者、参与者。

说教法: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将运用视听唱做学习法、节奏朗诵法、提问法、游戏法。为解决难点问题,我将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将难点前置,以游戏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解决此难点。贯穿始终的是我独特的赏识激励法。

说学法:

遵循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幼儿将通过观察法、讨论交流法、游戏法等,在听听、看看、想想、说说、做做的轻松氛围中快快乐乐的学习。

说教学程序:

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注意力容易转移的特点,我设计了情境性的学习环境,整个过程以“小鸟落落”要找地方安家为主线,贯穿始终,让幼儿在游戏的假想情境中积极的思考,活跃的想象,主动的表达。

第一环节:听

幼儿学习歌曲倾听是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倾听来正确感知音乐的力度速度,熟悉歌曲旋律,可以锻炼幼儿的自学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我是这样来引导幼儿倾听的。

(1)出示小鸟指偶:“小朋友,今天我班来了一个可爱的小客人想知道它是谁吗?(出示一只愁眉苦脸的小鸟)这只小鸟叫落落,它今天来要请小朋友给他帮一个忙,你愿意帮助它吗?”

“落落,小朋友答应帮助你了,来,高兴点给小朋友打个招呼吧!”(将小鸟翻过,露出笑脸的小鸟),|XXO|XXO|X-X|X--| 启发幼儿回应小鸟

(鸟)你好!你好!小朋友!

(幼)你好!你好!落 落!

(鸟)谢谢!谢谢!小朋友!

(幼)不谢!不谢!落 落!

空拍处可点头、拍手。此环节就是本活动的“组织者”,为解决休止符停顿及连音处连贯舒缓问题。

(2)“为了感谢你们肯帮忙,落落还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你们想听吗?听完了告诉落落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抒情优美的,还是雄壮有力的曲子,好吗?”让幼儿感知音乐旋律及特点。

(3)师指落落说“小朋友告诉你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曲子,你同意吗?哎,落落说你们能跟音乐用动作、表情来表演一下吗?”(此处鼓励幼儿用动作来体现乐曲意境,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4)“落落听说你们有一个‘绝招’就是能用一个‘字’来哼唱旋律,你能露一手让落落看看吗?”(“绝招”一词让幼儿充满自信,立刻就跃跃欲试,兴趣大增)幼儿用“啊”、“啦”等无意义音节哼唱旋律。

第二环节:说

《纲要》中指出:幼儿语言教育应渗透在所有活动中。因此,在本环节我运用提问法、讨论交流法、节奏朗诵法等来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从故事引出歌词:“小鸟落落不是要轻你们帮忙吗?你么你知道它遇到了什么困难吗?(幼儿注意力立刻集中起来)早晨,落落的妈妈对落落说:‘落落,你现在长大了,该自己出去找食做窝了,不然你就永远也长不大了。’落落问妈妈:‘妈妈,我要到哪儿去做窝呢?’‘做窝可要找一个安全、风景优美的地方。为了生活方便,要找一个有山、有树、有河的地方。为了安全要在一个靠近‘好人’,爱鸟爱在心窝的人附近安家。你看着去找吧!’妈妈的一番话让落落犯难了,到哪儿去找这样的地方呢?小朋友你们帮帮它好吗?”((2)提问:妈妈说为了生活方便要找什么地方?(引出风景优美、有山、有树、有河)为了安全要找什么地方?(引出人们最好爱鸟爱在心窝)“那小朋友可以讨论一下哪里有这样的地方可以让落落做窝呢?为什么?”(幼儿无拘无束地讨论中说出自己的理解与看法,给幼儿练习说话的机会。)

(3)“小朋友,你们找到这个风景优美、人又好的地方了吗?在哪儿?”(让幼儿说出自己的看法。)“老师也给他找了一个地方,你们帮落落看看合适吗?”出示课件,颜色艳丽的风景优美的画面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师顺势按节奏说出歌词,并逐一出示图谱。“小朋友,这个地方可以吗?那么你们将这个地方说一遍给落落听,看他满意吗?”

(4)师用音乐伴奏,幼儿随音乐看图谱有节奏地朗诵歌词。师:“落落,我们给你找的地方满意吗?”(师做神秘状边听落落讲话边点头,以神秘感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哦,落落说它可满意这个地方了,还说你们说的那些话也很美,它有个建议,想请你们将这些优美的话和刚才它带来的音乐结合在一起唱唱,这…..行吗?”(老师的示弱和“激将法”激起了孩子高昂的斗志)

第三环节:唱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这也正体现了《纲要》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精神。在这一环节,我没有先范唱,而是引导幼儿尝试将歌词填入旋律之中来演唱,为的是让幼儿体验自学歌曲的乐趣,以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1)师:“小朋友,既然你们说行,那就来试试吧。记住优美的歌曲,也需要优美的声音呦。”(委婉的提出对声音的要求,避免了因刚才情绪高涨而出现喊歌的现象)。幼儿随音乐看图谱将歌词填入曲中。

(2)师:“落落简直惊呆了,没想到你们居然能将这首歌唱的那么好听!小朋友我听了你们的歌呀也想来唱一唱,你们仔细听听老师哪一句唱的和你们唱的不一样,为什么?”(为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演唱做铺垫)

(3)师有感情的演唱,幼儿欣赏。“那么听出我唱的哪一句和你们不一样了吗?为什么?”(引导幼儿大胆评价,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分析:当你要叫小鸟时声音要大还是要轻一点儿,为什么?(声音要轻一点,别吓跑小鸟)引出“小鸟,小鸟”处要唱的轻巧;当你告诉小鸟我们这儿“有山、有树、有河”时,你为小鸟找到了做窝的好地方,而且这个地方竟然是我们的家乡,你的心情怎样?(高兴、自豪)那么该怎样表现出高兴自豪的心情呢?引导幼儿用丰富的表情、自豪的声音来表现。并将重点句范唱,让幼儿模仿。(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4)为让幼儿始终保持积极状态进行演唱,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练习演唱,幼儿分组唱、接唱、个别幼儿演唱。

第四环节:做

《纲要》指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在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幼儿自编动作,将对歌曲的理解、情感体验,用动作、表情、来体现,以赋予作品丰富的内涵。

落落说:“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愉快过,因为今天我认识了一群活泼可爱、聪明善良的小朋友,谢谢你们帮我找到了一个做窝的好地方。那么,我就在幼儿园的大树上安家了,这样我就可以天天看到你们了,再见,小朋友!”

5.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 篇五

攸县皇图岭镇中心小学

刘建华

一、主题的确立

我校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农村小学,坐落在镇郊区的山上。校园内树木葱茏,四季不寂寞。

进入秋天,很多树叶翩翩而落。搞卫生时刚扫干净,不一会儿就又有了落叶。一块公共区,一天内往往要扫好几次。一个学生见到我,就问:“老师,校园里能不能全部种上不落叶的树啊?”因为一个科学老师的敏感,我随即反问:“有完全不落叶的树吗?”问题一展开,其他学生也就纷纷围上来:“老师,为什么每片叶子的形状都不一样呢?”“为什么有的树叶到了秋天就会变黄了呢?”“为什么有的树叶一年四季都是翠绿的?”

我们成人司空见惯的落叶,在孩子们的世界中映出了情趣,也引发了不少困惑。

我校的社团建设已经起步,科技节也正在开展期间。这当然是一个难得的契机。于是,以“落叶探秘”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就开始实施了。

二、活动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里面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我确定了如下活动目标:

1、通过采集树叶、认识树叶,了解不同形状(圆形、针形、伞形、锯齿形等)树叶的形成原因和作用,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点。

2、通过观察,查询,弄清楚树木为什么要落叶,怎样落叶;有没有真正的常青树。

3、借助实验,知道树叶变黄(红、褐)的基本原理。

4、培养收集、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和观察、表达、合作、交往等能力。

5、培养实践和创新精神。

三、重点难点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是五年级的同学,虽然他们已经接触了综合实践课,但怎样去观察现象,怎样去搜集资料,怎样用实验证明,怎样去综合分析,怎样去得出结论并展示交流,等等,都训练不够。因此,我将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通过采集,认识常见树叶,了解不同形状树叶的成因及其作用,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点。

难点: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以及合作探讨交流的能力。突破策略:强化实践性;突出自主性;体现合作性。

四、活动准备

教师方面:

1、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各自探究活动的实施方案;印发活动(实验)记录表、小组评价表等。

2、树叶标本、图片资料。

3、对学生进行安全及环保教育。学生方面:

1、采集、整理各种树叶;

2、利用网络、图书或向师长查询相关知识;

3、找一找赞美叶子的句子,有特长的可以制作一些叶贴画。

五、活动时长

一周。

六、活动组织及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必须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必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实践,因此在安排上,我把学习实践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兼顾到五年级的学情实际,我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引导、组织,起到协调与帮助的作用。

整个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确定子课题,制定活动方案。阶段目标:

1、了解形形色色的树叶,学会根据颜色或形状给树叶分类。

2、能结合生活实际,从各种各样的树叶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3、能通过小组讨论,通过筛选、整合初步学会提炼课题。

4、能在教师指导下,制定较规范的方案,并能在小组讨论基础上,学会论证方案的可行性。

预设活动内容:

在校园或者到野外观察、采集树叶,欣赏树叶图片、贴画等,确定主题,制定活动方案。

教师指导要点:

(一)、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1、带领学生在校园或到野外转一转,让学生说一说对秋天的印象,再让学生着重观察各种树叶有什么变化。

以此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与动力,同时营造和谐的活动氛围。

2、采集树叶。

3、出示一些课前搜集到的树叶图片、标本和学生制作的树叶贴画等。

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形成值得探究的主要问题。预设问题:

①树叶有哪些形状及颜色? ②树叶对植物有什么作用? ③树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④为什么枫叶在秋天时会变成红色? ⑤树叶是靠什么吸收营养的?

⑥秋天,为什么有的树叶会掉,而像松树这样的树叶却一年到头都是绿色?

„„ 这一步,意在突出综合课程的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提出问题。

(二)、讨论、确定子课题。

主题探究活动最首要的环节便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触摸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激起他们“想问,愿做,乐究”的热情,这是能否有效开展活动的关键。

教师要对学生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加以有效指导,指导学生进行筛选和归纳,形成他们感兴趣又值得研究的子课题。

我原则上让各小组自主领取任务,选择研究子课题。

(三)、指导、帮助学生制定活动方案。

1、各小组由组长向全班汇报本小组成员制定的活动方案。其他组进行质疑、发表建议。

2、方案提出组及时记录,再讨论、完善。教师适时介入,提出实施建议:(1)推选组长,明确活动目标。

(2)根据成员的兴趣及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做到人人参与。(3)小组讨论研究途径、活动方式、活动准备等内容,确定成果展示的形式。

(4)预想一下活动中将遇到哪些困难,共同商讨对策。(5)小组交流,全班论证方案的可行性。

将完善好的方案填写在实践活动方案表格中,下发评价表。第二阶段:小组合作探究,开展实践活动

学生进行系列自主、合作探究活动。

在这一环节中,我尽可能使自己成为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参与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同时,让学生在调整、体验、完善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目标和课题。

活动一:制作标本,搜集信息 教师指导要点:

1、将采集到的树叶制作成标本;

2、利用图书和网络(中国环境网、中国自然科学网等)搜集、整理相关信息;

3、询问师长,了解树叶的相关知识;

4、小实验:树叶的变色;

4、对学生进行调查、整理、分析、归纳信息等方法的指导,并指导其撰写探究报告。

我发现,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能有效加强学生对活动过程的认识和感知,为信息的整合提供保障。

活动二:提交报告,交流成果

1、各小组提交探究报告表。

2、展示交流探究成果。

3、反思、评价。教师指导:

展示交流时,注意成员分工明确,语言流利,能适当借助图片、实物、调查报告等,结合研究过程,选择适当的方式有条理地进行。

能结合表现对自我或他人作出合理评价,并能主动对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反思,乐意分享他人或他组的成功经验,对自己或本组的不足能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整改。

这一环节主要意图:归结方法,端正态度,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再次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不断创新进取的心理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在这次活动中,我和学生一起走过了一段快乐的探秘求知路。活动中,尊重了学生的意愿,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也实现了学生语文、美术、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通过组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我深深地体会到以下几点:

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懂得生活处处有知识,知识就在生活中。

活动要重视实践过程,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及获得经验,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活动之后,我有了许多新思考: 如何更有效地确定主题,设计活动?如何让各层次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动起来?等等。我相信,专家和同仁们对我的指点与鼓励将是我改进并继续前行的动力。

6.小班音乐活动说课稿 篇六

说教材

猴子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一种动物,也时常喜欢模仿猴子的一些小动作,本节活动以孩子喜欢的猴子为载体,利用诙谐、幽默的旋律,让孩子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感知旋律的不同;并根据生活经验基础模仿猴子的各种形态。说目的

幼儿初次接触到音乐的旋律,就会感受到旋律的诙谐幽默,引导帮助幼儿正确分辨音乐的上行、下行,有利于幼儿对音乐旋律的熟悉。从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音乐旋律的美。

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能根据节奏做出猴子爬树及下树的动作。能将生活经验与音乐节奏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幼儿对艺术美的欣赏能力。

说教法学法

《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这一学习特点,将游戏、故事情节、模仿等融入到活动中,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的进行探索,让幼儿爱思考、爱发现。说准备

考虑到幼儿要分辨音乐的上行与下行,所以准备电子琴,以便根据幼儿的情况随时调整速度,帮助幼儿更好的分辨;同时准备了完整的音乐和猴子的头饰,让幼儿可以尽情的享受音乐以及表演所带来的快乐。说过程

一、故事导入

由猴妈妈带领猴宝宝去森林里玩引出,可以拓展幼儿的思维,比如它们要去干嘛?森林里有些什么动物?都可以很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模仿小猴子爬树以及下树的动作,并分辨音乐的上下行

幼儿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创编出不同的动作,一边感知上下树的节奏有何不同;在理解的基础上分辨音乐的旋律,并根据音乐节奏做动作。

三、完整的倾听音乐,并进行表演。

7.半日活动说课稿 篇七

一、活动前准备充分,以不变应万变

1. 一份解说性的邀请函让家长有目的地来园参与活动。

以往在向家长开放活动之前,只是给家长发个通知,告诉他们开放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因此,家长们在开放日活动中往往处于茫然的状态,不知道看什么、怎么看。

现在,我们每个班级的邀请函中,除了那些必要的时间地点以外,还将当天的活动内容也一并告知家长,并对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家长参与的态度和行为、评价的标准和体系等等都加以说明,还有家长可以在哪些地方积极参与,哪些地方是只需旁观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做的等等的一些建议,这样家长可以有备而来,在活动中也是有目的地参与了。

2. 通过调查有针对性地确定开放活动的内容。

我园的家长中很多是来自周边农村和一些新苏州人,在与家长平时的交流中,发现家长们不太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似乎送到幼儿园来更多的是让老师帮助“看护”孩子的,而对于数学的理解,更是片面地认为,数学就是1+1=2,所以我们觉得转变家长们对我们幼儿园教育的观念更为重要。因而在一次小班的家长开放活动中,我从主题活动《我的数学》中选择了《谁高谁矮》这样一个以游戏形式贯穿始终的数学活动。考虑到有家长来园参加半日活动,所以我们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改变了教参上部分目标和环节,加入了一些家长可以参与的小环节。也算是对上了家长的“胃口”吧。在活动过后的座谈中,我们结合该活动向家长们做了解释与说明,还通过介绍一些小实例让家长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学数学。我们就是这样在开放活动中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家长看到孩子是如何学习的,感受到孩子真正是喜欢在玩中学的。从而逐步改变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一些想法和观念。这次活动过后,每天的早上与放学时间,我总能听到家长和宝宝一起数楼梯的声音……

3. 设计便于家长参与的活动内容及形式。

在以往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教师担任着整个活动中的主要角色,家长以观众或者群众演员的身份出现在活动中。教师和家长应该是一个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的学习共同体,家长在这个共同体中也应该获得不断的成长与发展,获得更多的教育幼儿的理论、经验、方法等。因此,我们更多地探索适合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具体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中,设置便于家长参与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家长参与度比如:晨间体锻时设计适合孩子和家长一起参加的亲子运动项目,提高家长对游戏价值的认识和游戏指导能力;集体教学活动中设计可以让家长参与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与孩子一起进行研究型学习;在参观活动或者社会实践类活动中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当志愿者等等,形式多样,有观摩活动、家长助教活动、展示活动、亲子制作、亲子实践等活动、庆典活动、结合主题开展的年级组家长活动等等。

4. 和孩子一起准备,让孩子成为活动的小主人。

让孩子事先知道将要开展的活动,因为孩子也有知情权。或许在很多幼儿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们确实在开家长活动前会把这事儿告诉孩子,同时还不忘叮嘱:“明天爸爸妈妈要来看你们,要乖一点哦!”“表现好的话会怎样怎样等等。”其实这样做,孩子反而会有压力,我们应该充分信任孩子的想象力和实施的能力,让他们知道爸爸妈妈来园和他们一起活动、一起游戏的,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同时还可以和他们商量作为班级的小主人,如何让爸爸妈妈和我们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半日。

二、活动中巧妙引导,增强互动

首先是晨间游戏,教师可以指导家长和宝宝一起玩桌面游戏,也可以鼓励孩子“带”着家长去区角玩游戏,总之要引导家长与孩子进行互动。

在孩子进行早点的时候,我们通常请家长旁观,感受孩子在园安静有序地吃点心,感受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

晨间体锻活动中,我们一般都会事先设计好可以由家长参与的户外体育游戏,让家长们也快乐地参与其中,常常让家长们感觉自己回到了童年一般。

三、活动后开展讨论,提高实效

在开放日活动后,我们会和家长一起座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家长“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带动家长交流和讨论。通过座谈,幼儿园既可向家长渗透先进的教育理念,传递前沿的教育信息,也可从家长那里更多地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事先设计一份“活动反馈表”、或者相关的“问卷调查”,来听取家长对幼儿园、对教师、对开放日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实现家园的沟通与合作。问卷中常常会有这样一个问题:“您在本次家长开放日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很多家长是这样回答的:“增进了与孩子的情感,拓展了育儿思路。”

8.半日活动说课稿 篇八

一、活动前准备充分,以不变应万变

1.一份解说性的邀请函让家长有目的地来园参与活动。以往在向家长开放活动之前,只是给家长发个通知,告诉他们开放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因此,家长们在开放日活动中往往处于茫然的状态,不知道看什么、怎么看。

现在,我们每个班级的邀请函中,除了那些必要的时间地点以外,还将当天的活动内容也一并告知家长,并对此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家长参与的态度和行为、评价的标准和体系等等都加以说明,还有家长可以在哪些地方积极参与,哪些地方是只需旁观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做的等等的一些建议,这样家长可以有备而来,在活动中也是有目的地参与了。

2.通过调查有针对性地确定开放活动的内容。我园的家长中很多是来自周边农村和一些新苏州人,在与家长平时的交流中,发现家长们不太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似乎送到幼儿园来更多的是让老师帮助“看护”孩子的,而对于数学的理解,更是片面地认为,数学就是1+1=2,所以我们觉得转变家长们对我们幼儿园教育的观念更为重要。因而在一次小班的家长开放活动中,我从主题活动《我的数学》中选择了《谁高谁矮》这样一个以游戏形式贯穿始终的数学活动。考虑到有家长来园参加半日活动,所以我们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改变了教参上部分目标和环节,加入了一些家长可以参与的小环节。也算是对上了家长的“胃口”吧。在活动过后的座谈中,我们结合该活动向家长们做了解释与说明,还通过介绍—些小实例让家长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学数学。我们就是这样在开放活动中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家长看到孩子是如何学习的,感受到孩子真正是喜欢在玩中学的。从而逐步改变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一些想法和观念。这次活动过后,每天的早上与放学时间,我总能听到家长和宝宝一起数楼梯的声音……

3.设计便于家长参与的活动内容及形式。在以往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教师担任着整个活动中的主要角色,家长以观众或者群众演员的身份出现在活动中。教师和家长应该是一个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的学习共同体,家长在这个共同体中也应该获得不断的成长与发展,获得更多的教育幼儿的理论、经验、方法等。因此,我们更多地探索适合家长参与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具体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中,设置便于家长参与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家长参与度比如:晨间体锻时设计适合孩子和家长一起参加的亲子运动项目,提高家长对游戏价值的认识和游戏指导能力;集体教学活动中设计可以让家长参与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与孩子一起进行研究型学习;在参观活动或者社会实践类活动中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当志愿者等等,形式多样,有观摩活动、家长助教活动、展示活动、亲子制作、亲子实践等活动、庆典活动、结合主题开展的年级组家长活动等等。

4.和孩子一起准备,让孩子成为活动的小主人。让孩子事先知道将要开展的活动,因为孩子也有知情权。或许在很多幼儿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们确实在开家长活动前会把这事儿告诉孩子,同时还不忘叮嘱:“明天爸爸妈妈要来看你们,要乖一点哦!”“表现好的话会怎样怎样等等。”其实这样做,孩子反而会有压力,我们应该充分信任孩子的想象力和实施的能力,让他们知道爸爸妈妈来园和他们一起活动、一起游戏的,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同时还可以和他们商量作为班级的小主人,如何让爸爸妈妈和我们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半日。

二、活动中巧妙引导,增强互动

首先是晨间游戏,教师可以指导家长和宝宝一起玩桌面游戏,也可以鼓励孩子“带”着家长去区角玩游戏,总之要引导家长与孩子进行互动。

在孩子进行早点的时候,我们通常请家长旁观,感受孩子在园安静有序地吃点心,感受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

晨间体锻活动中,我们一般都会事先设计好可以由家长参与的户外体育游戏,让家长们也快乐地参与其中,常常让家长们感觉自己回到了童年一般。

三、活动后开展讨论,提高实效

在开放日活动后,我们会和家长一起座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家长“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带动家长交流和讨论。通过座谈,幼儿园既可向家长渗透先进的教育理念,传递前沿的教育信息,也可从家长那里更多地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事先设计一份“活动反馈表”、或者相关的“问卷调查”,来听取家长对幼儿园、对教师、对开放日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实现家园的沟通与合作。问卷中常常会有这样一个问题:“您在本次家长开放日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很多家长是这样回答的:“增进了与孩子的情感,拓展了育儿思路。”

9.健康活动——上学去(说课稿) 篇九

一、说活动意图:

新《纲要》在幼儿健康领域的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要求我们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本次活动充分利用我们身边常见的椅子,椅子是孩子们最熟悉的,每天他们都与小椅子亲密接触,椅子是小朋友离不开的小伙伴。在平时带班时,我发现孩子们喜欢有意无意的玩椅子,如:把椅子当马骑、当摇椅、当滑梯等,但由于考虑到教室内活动空间狭小,不安全,不允许幼儿开展这些活动,但孩子们玩椅子的兴趣始终浓厚。根据这些特点,结合本阶段主题活动《我要上学了》,满足好玩的心理,利用椅子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开展本次活动。通过游戏,幼儿能大胆尝试试用不同方法走、跳椅子,发展幼儿平衡、跳跃、协调等能力,并激发勇敢尝试活动的兴趣,又充分体验体育游戏的乐趣。

二、说活动目标:

1、感受体育竞赛活动的乐趣,提高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创新、勇于挑战、坚持到底的意志和能力。

3、能大胆尝试用不同方法走、跳椅子,发展幼儿的平衡、跳跃、协调等能力。此目标是根据纲要为指导的学习特点制定的,既体现了活动的重点,又体现了活动的难点,对发展四肢协调动作很有意义。

三、说活动重、难点及活动准备:

1、活动重点:练习近平衡、跳跃、协调等能力,培养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2、活动难点:敢于利用椅子进行跨、跳的动作。

3、活动准备:椅子人手一把,书包4个,题板两块,粉笔4支,奶粉罐若干,音响,mp3。

四、说活动教法:

1、本次活动主要是以纲要为精神,学习用椅子做游戏为主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开展活动。游戏法在整个活动中较为突出。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能增强参与活动的兴趣,在轻松愉快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学技能。

2、本次活动让小朋友都积极的参加,能激发尝试活动兴趣,能让幼儿有个全新的体验。

五、说活动流程:(一)、开始部分:准备活动,通过做椅子伸展操,使幼儿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活动中来,同时使身体的各个关节打开了,为后面的活动作好铺垫。

(二)、基本部分:挑战椅子,本阶段为两个环节: 活动

一、跳跃椅子、快速踩点

本环节的目的主要是锻炼幼儿跳跃、协调、灵敏等能力,培养幼儿勇于挑战的意识,通过本次环节使幼儿形成正确的立定跳远动作概念,并敢于尝试用该方法去挑战自己的运动极限,从而为后续的活动作好动作经验的准备。在场地设置上为回环形,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幼儿能够统一动作练习方向,避免幼儿活动中的碰撞,从而减少伤害的发生。

活动过程:把椅子背部着地,2张椅子为一组,椅子与椅子背部相连,每组椅子之间保持距离(要求幼儿排椅子),排好椅子后,幼儿走成一列纵队,跟着老师并听口令走走停停,又蹲下来走,走到起点老师示范跳,幼儿跟着跳,逐渐增加难度,把椅背侧立起来,4张椅子一组幼儿在椅背中间的空隙内快速行进。活动二:椅子桥

本环节的目的主要是锻炼幼儿平衡、跳跃等能力,培养幼儿勇于挑战的意识。活动过程:把椅子连成两列,每列两排(老师排椅子),每个椅子的椅背都在同侧,幼儿在椅子桥上行走,逐渐增加难度设立障碍,把椅子上分别放两个奶粉罐,或在椅子桥中间分别撤走两三张椅子,或空隙里放一张椅子,要求孩子跨跳过去。

(三)、游戏部分:上学去

本环节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巩固前面所学的技能技巧。活动过程:老师选四名组长,分别当四组的坐标,再让剩下的幼儿分别搬椅子坐在组长的左边,变成四座“小桥”。然后老师向幼儿交代游戏的名称、玩法及规则,再请四组组长示范一次。

玩法及规则:将幼儿分成四队,每对第一名幼儿背好书包,听到信号后,马上出发,走过椅子桥,来到学校,取笔在题板上相应的格子里写上自己的序号,如:排第一的写序号“1”,依次类推,然后返回,将书包取下,帮第二名幼儿背好书包。第二名幼儿背好书包方可出发,第一名幼儿排到队尾。游戏依次进行,最后一名幼儿最先回来的对获胜。若发现题板上写的序号有错误或违反规则的队名次向后推一名。(在这次游戏中第一组虽然获胜,但王紫小朋友在回来时没有按原路返回,所有她们组的名称往后推了一名)

(四)、结束部分:放松整理阶段

目的是使幼儿身心从紧张的游戏环境中逐渐放松,并慢慢恢复平静。

活动过程:整理队伍排成一列纵队,绕场一圈半,做放松动作,带领幼儿搬椅子离开场地。

(五)、反思:

10.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 篇十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大班语言《快乐婆婆和忧伤婆婆》

一 说教材

我们都希望孩子每一天都能拥有快乐、舒畅的心情,更希望他们有一双发现快乐、寻找快乐的眼睛。大班下学期是孩子在幼儿园中的最后一段生活。从哭泣的走入幼儿园到欢笑着告别幼儿园。是每个孩子的成长阶段。在这最后一段时光里,幼儿的生活充满了离别和向往。我们老师要以积极的心态鼓励孩子迈入新生活,为新的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故事《快乐婆婆与和忧伤婆婆》展现了:同样的事情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想法和心情。整个活动始终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依托。孩子们能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言表达对两位婆婆的理解。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看待事情上也培养了良好的心态,感受快乐带给大家的美妙感受。

二 说重难点

《幼儿园教育纲要》语言领域中提出 :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更好的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我这节课的重点是孩子能够用已有生活经验和语言表达对快乐婆婆和忧伤婆婆的理解,而培养孩子以良好的心态去看待事情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三 说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从情感,认知,能力三方面来确定了本次活动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具体目标是:

1 对快乐婆婆和忧伤婆婆的性格产生了解及兴趣。

2 能够用生活经验和语言表达对快乐婆婆和忧伤婆婆的理解。

3 在实际生活中能以良好的心态去看待事情。

四 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多媒体课件(故事情境图 、能够表现快乐和忧伤的音乐)

五 说教法学法

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着充分利用多种教育手段来刺激幼儿的听说能力和感知能力。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以下教学法:

1.观察法: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通过仔细观察,引导幼儿理解作品内容。活动中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整个故事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动画,既可以完整欣赏,又能分段播放。

2.讲述法:通过生动形象地讲述,能激发幼儿的情感共识,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树立简单的是非观念达到教育目的。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我注意控制语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扬顿挫的变化,采用不同的音色在背景音乐下生动的讲述故事,从而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3 .讨论法:让幼儿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互相合作,共同探讨问题答案。在活动中,我将讨论法结合在讲述故事过程中。如:请小朋友共同讨论:快乐婆婆与忧伤婆

婆都遇到了什么事情?你同意她们的想法吗?

4提问法: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事物,要求幼儿再现已掌握的知识,启发幼儿积极思维的手段。提问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活动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个一个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含义。激发幼儿预测故事情节。

六 说学法

整个活动我遵循“幼儿是通过自由观察、积极探索进行学习的。”这一认知规律以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目标要求。

七 说教学过程

根据大班幼儿语言能力和年龄特点,结合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图片导入 引起兴趣——观察讨论 预测情节——完整欣赏 教师小结——故事升华 迁移经验

具体流程如下:

1.图片导入,引起兴趣

引入时,我出示ppt图片 ,让幼儿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引导幼儿观察画中人物的表情以及画面的颜色。提问:两幅画有什么相同,还有什么不同?两位婆婆的表情怎么样?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

小结:两幅图中都有一模一样的房子,房子里都有一位老婆婆。两位婆婆一位非常忧伤,一位非常快乐。从而引出本节活动《快乐婆婆和忧伤婆婆》 。

2.观察讨论,预测情节

逐幅出示画面,引导幼儿对故事画面进行大胆猜测,引发兴趣。通过播放故事画面,再次调动了幼儿的兴趣,以分段讲述故事为主要形式,通过一个一个的问题,找出了故事的重点,引导幼儿感受两个人物的心理。

3.完整欣赏,教师小结

为了让幼儿对故事中两位婆婆的不同性格产生兴趣从而进一步理解故事含义。同时又为了保持故事的流畅性和完整性。我再次把故事完整的讲述后提问: 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位婆婆?为什么?要是你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想说敢说的环境,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时可让孩子自己讨论后进行交流。我会帮助幼儿总结:快乐婆婆每天都很开心,把快乐带给大家。忧伤婆婆每天都是愁眉苦脸的。我们要学习快乐婆婆,把微笑挂在脸上。看谁笑得最灿烂。

4.假设情境,进行分析。

师生共同讨论中升华故事主题,迁移生活经验。 当孩子体会到同样的事情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想法时,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孩子引导: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意外的事情,你会有怎样的心情呢?下面和孩子一起观看一些发生在生活中的图片。让孩子来说说自己遇到这些事情的心情是怎样的。与此同时我会联系到孩子们的生活:再有几个月就要上小学,成为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你会以什么样的心情离开幼儿园,老师和同学们呢?在这个环节中我会给孩子充分讨论,讲述的时间。

小结:如:下雨了,有人会觉得很开心,因为雨会把灰尘带走,小树苗,花朵们可以喝到很滋润的雨水,而有的人却很烦恼,因为不得不带雨伞,雨衣出门。上小学以后,我们将走进学校成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会结识更多的好朋友,学到更多的知识。

最后鼓励孩子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的生活。结束课堂。

活动延伸:

11.《斑羚飞渡》说课稿 篇十一

《斑羚飞渡》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编选了五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本文《斑羚飞渡》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让每个读者受到精神的震撼。

1.教材有以下特点

(1)本文故事内容中陌生新奇的动物世界﹑惊险动人的特写镜头,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且适应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2)课文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具有现代意识。文章关注动物世界,也就是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本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动物保护意识。同时能让学生在斑羚们在特殊的求生自救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种族精神和整体合作精神受到洗礼。这篇教材既是当前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的延伸,又是试图从动物世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对人性的探求。

2.本文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积累字词知识理清并感受文中生动、感人的情节。

(2)情感目标

领会斑羚在危机关头的携手合作、甘于牺牲自我的精神,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

﹝3﹞能力目标

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 叙述与具体生动的描写,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通过品味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理会文中借景渲染的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领会斑羚在危机关头的携手合作、甘于牺牲自我的精神。

通过品味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理会文中借景渲染的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 。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情境设置法:在本节课上,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2.朗读法: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学生反复让学生感悟老斑羚从容镇定、牺牲自我的精神。

3.指导法: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做预习笔记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交流。

教师可适当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出示一些质疑探究性问题等,但不可喧宾夺主、华而不实。

三、学法指导:

本课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1.预习法

(1)在预习环节中布置朗读课文2~3遍。

(2)自学文中的生字词,找出重点词语并造句,写在预习本上。

(3)找出你认为优美生动的句段并加以欣赏。

(4)准备复述课文中斑羚飞渡的 主要情节。

(5)搜集有个斑羚这一动物的资料。

通过预习教会学生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熟悉课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4.交流合作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5.积累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对积累的认识,指导学生积累的方法,养成积累的习惯。如在本课中,我在教学过程中插入一个问题:“文中多次出现彩虹,分别有什么意义?”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以景物烘托气氛的写作方法,为作文写作积累方法。

6.拓展法:使学生的视野由课内转移到课外,培养联想能力,如由“从‘镰刀头羊 最后的悲壮献身中你有何感悟?”从现实中寻找例子学会课文与社会的联系。

7.以读促写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本文语言丰富,可写的东西也很多。学完本课我要求学生写出学习本文后的体验﹑反思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完成对知识的整合。

通过一系列语文活动的展开,我相信一定可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组织:

课前预习

(1)在预习环节中布置朗读课文2~3遍。

(2)自学文中的生字词,找出重点词语并造句,写在预习本上。

(3)找出你认为优美生动的句段并加以欣赏。

(4)准备复述课文中斑羚飞渡的 主要情节。

(5)搜集有关斑羚这一动物的资料。

教会学生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熟悉课文,为研读作准备。

1.导入新课

由大连公交司机黄志全的故事导入(故事情节:黄治全同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所作的三件事)情景渲染导入,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题、作者

2.整体感知

扫读整体把握

(1)题解

斑羚,别名青羊、山羊。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南、华南等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斑羚体大如山羊,但无胡须。体长110~130厘米,肩高70厘米左右,体重40~50千克。雌雄均具黑色短直的角,长15~20厘米。四肢短而匀称,蹄狭窄而强健。毛色随地区而有差异,一般为灰棕褐色,背部有褐色背,喉部有一块白斑。斑羚生活于山地森林中,单独或成小群生活。多在早晨和黄昏活动,极善于在悬崖峭壁上跳跃、攀登,视觉和听觉很敏锐。以各种青草和灌木的嫩枝叶、果实等为食。秋末冬初发情交配。

(2)要求勾画出生字新词,查工具书加以掌握。

肌腱(jiàn)逞能(chěng) 恍惚(huǎng hū)娴熟(xián) 略胜一筹(chóu) 眼花缭乱(1iá) 炫目(xuàn) 斑斓(1án)悲怆(chuàng) 磐石(pán)

对峙(zhì)湛蓝(zhàn) 坠落(zhuì) 苍穹(qióng)

(3)结合课文解词

A.对峙:山与山相对而立。

B.进退维谷:维,文言虚词;谷,比喻困难的境地。进退都陷于困难的境地。

C.一尘不染:形容非常清净、纯洁。有时比喻人的思想没有沾上一点坏影响。

D.迥然不同:迥然,距离很远的样子。形容差别很大。 E娴熟:熟练。

F.眼花缭乱:眼睛看复杂的色彩而感到迷乱。(以上内容课件展示)

(4)自由朗读课文读

要求:

①要用流利的语言有感情的读。

②领会文中的生动的词句 。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增强语感,检查预习效果。巩固基础知识。

3.问题探究

(1)当时斑羚羊身处一个什么样的环境?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中几次描写美丽的“彩虹”是为了真是地再现大自然的景色吗?

(3)找出描写镰刀斑羚羊的句子,文中重点抓住那些进行描写?在这种环境镰刀头羊表现如何?

(4)文中多次出现彩虹,分别有什么意义?

(5)从斑羚羊飞渡的事件中,从斑羚羊身上反映出什么可贵品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互相启发,在议论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共同解决疑难。激发探究的兴趣,培养自学和表达能力,突破重点。

4.研读与赏析

(1)研读课文。要求:运用圈点法,全出你认为重点的内容。

(2)小组讨论欣赏:

从文中找出你认为写的生动的词句,进行品味赏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分析欣赏斑羚羊飞渡的情景: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斑羚飞渡时的画面,同时指名学生看画面抓住关键动词复述,形象的感受这一震撼人心的画面。学习老斑羚那种从容镇定,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学习斑羚的种族精神。

(4)学生朗读课文第9自然段。

设计意图:1.通过朗读诵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妙处和思想感情。

2.回应课时的问题,培养概括和表达能力。

3.此环节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形象、更直观。

5.拓展延伸

由于人类的滥杀滥捕,造成野生动物的濒临灭绝的事例很多。请从你的身边搜集材料,写一篇有关野生动物作文。

设计意图:完成知识迁移,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能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效果

1.通过字词训练加强了基础知识的巩固;

2.通过让学生复述斑羚飞渡的主要情节,既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课文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4.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锻炼了学生大胆质疑的勇气,发现问题的能力。

这堂课同学们表现生动,积极活泼,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既培养了同学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又提高了保护动物的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使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珍惜生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2.《草原》说课稿 篇十二

为完成教学目标,落实教学重、难点,我主要采用问题引领法、重点感悟法、自主探究法、感情朗读法、资料补充法等教学方法。下面,我重点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主要设计了四大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交流:你印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然后播放一小段草原的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对草原美景的向往和憧憬。2.教师板书课题,带领学生齐读课题之后,交流搜集的老舍的资料,加深对作者的了解。

二、检查预习,学习字词,感知课文

(一)多种形式检查词语认读

大屏幕分四组出示词语:(1)“空气清新天空明朗一碧千里翠色欲流”“拨转马头、群马疾驰、襟飘带舞”通过引导学生读出画面美理解词语意思;(2)“渲染勾勒”先结合课文注释交流自己的理解,接着引导学生通过找图画的渲染和勾勒加深理解;(3)“好客、似乎、同行”这是一组多音字,重点带领学生区分同行和同行,同字不同音意思更不同。(4)最后出示“鄂温克陈巴尔虎旗”交流字典中旗的解释理解两个地名。

(二)检查6个生字的认读,强化读音

通过这些字、词的学习,不仅扫清了阅读的障碍,而且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学会了借助课下注释和查阅字典都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三)学习两个生字

课后的生字比较多,我选择“羞”和“涯”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交流规律,教师范写,学生仿写,展示评比、修改提高”五个步骤,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左上包围的字有藏有露才美观的书写规律。

(四)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通过问题: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词语做小标题归纳概括课文内容。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课文划分为风光、迎客、联欢、话别,后三部分都是写“人情”的。最后引导学生用一个字“美”概括全文,练习把“长文读短”。(边说边出示板书)

这样教学,学生不仅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也为后面的品词析句做好铺垫,而且领悟了一种概括短文内容的方法,可谓一举多得。

三、创设情境,品读词句,感悟美景

(一)自读自悟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大屏幕出示自主学习要求:作者是怎样把草原风景美描写出来的?一边读一边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并在旁边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学生带着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二)集体交流,指导理解重点语句,读出草原的美

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出示重点语句,组织集体品读,使学生获得对课文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重点指导描写“羊群、小丘”的那两句话。主要经历三个过程:1.学生交流自己圈画的词句后,大屏幕出示重点句子;2.再读这个句子,谈谈从中读出什么?3.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积累语言。下面,我来具体谈谈这两个句子的理解:(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锈上了白色的大花。主要有3个步骤:(1)抓关键词“一会儿”感悟流动的画面美。(2)抓住“绿毯”“白色的大花”两处比喻,体会草原的辽阔和羊群带给草原的无限生机。(3)展开想象,用比喻句重新描述草原的美景。经过这三个步骤的学习,学生不仅理解了原文描写的羊群的静态和动态的美,而且拓展了思维,更深层次地体味了美的意境。之后教师小结:像这样对景物的特点与细节进行细致的描写的方法叫“精笔细描”。同时引导学生找一找还有哪里使用了精笔细描?(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有绿色渲染,不用墨色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也经历3个步骤:(1)借助小丘的图片,感受小丘的柔美。(2)闭上眼睛,听老师配乐朗读,想象小丘的美。(3)交流感悟到的小丘,学生在美的带动下由情及声,读出小丘的美。课文中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比如骏马和大牛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结合学生的交流,相机引导学生读出草原的美。

(三)集体品读,感悟心情

主要以深情诵读的形式来处理,经历三个小步骤:(1)幻灯片出示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观察已交流的句子把草原的美景生动地再现,其余的句子可不可以去掉?(2)学生品味“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两句话,感受其中不同的感情色彩:作者初到草原的兴奋和看到美景后的舒服。(3)多媒体播放视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把学生带入大草原绮丽的风光中,引导学生抒发了自己对草原的感情,深情吟诵。

四、背诵积累语言,迁移运用

1.结合多媒体课件,通过自由朗读、师生合作诵读、背诵填空等形式背诵积累。在诵读中感悟到:作者即写景又抒情,这种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表达了老舍先生对草原无限的热爱。2.小练笔:美丽的校园。校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乐园,利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写出校园的美和对校园的热爱。3.推荐阅读《同步训练》中本课短文或者短文《藏北草原》。斯宾塞指出:在阅读教学时,应当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让其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尽量多些。所以在整节课中,我比较注重学生自己的发现,自己通过读、悟,达到感情的升华。

板书设计

风光(1)

迎客(2-3)美

草原联欢(4)人情

话别(5)

摘要:《草原》这篇文章深情讴歌了蒙汉同胞的民族情谊,是一篇提高学生语言运用,陶冶学生思想感情的文质兼美的优秀散文。但学生对草原的景色和生活了解不多,教学时需要借助视频和图文资料丰富学生的认识。

13.大班音乐活动说课稿 篇十三

《捏面人》这个活动内容是一个说唱歌曲,含有京剧中的韵味。唱起来朗朗上口。很有特色。其中念白的内容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人物形象。歌中加上念白部分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原则,幼儿可以根据所想到的即兴创编歌词,使他们既有成功感,又不破坏歌曲的完整性。此外,捏面人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已经离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远。我想通过这一活动让孩子萌发对民间艺术的一点热爱。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特制定以下目标:

1、按歌曲的不同节奏,学习带京味的说唱歌曲。

2、根据捏面人捏出的面人形象创编歌词。

3、萌发对民间艺术“捏面人”的兴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带京味的说唱。

难点:有节奏的朗诵念白部分并进行创编。

四、说教法、学法:

在本次活动中运用了观察法、演示法、引导发现法、问答法、游戏法等方法帮助幼儿学习。

五、说活动过程:

1、首先师生问好,选用歌曲中的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作为发声练习的素材,使幼儿觉得新鲜有趣,活动的兴趣得到激发。

2、第二个环节是有节奏的练习歌曲中的念白部分,这是歌曲中说的部分,也是比较重点的部分,把这个难点前置,为后面的整体说唱打下基础。说的内容就和是唐僧师徒四人通过图片的指引使幼儿可以很轻松的说出来。

3、第三部分是学习新歌。

(1)首先是反复欣赏第一段,让幼儿了解歌曲内容。同时在这首歌曲中它所包含的京味也是比较有特色,特别最后一句,在此我通过反复的欣赏和幼儿自己说一说、学一学的练习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2)接着完整欣赏歌曲,通过欣赏比较本首歌曲与其他歌曲的不同特点,从而了解这是一首说唱形式的歌曲。

(3)然后变换演唱形式来练习巩固歌曲。采用了集体演唱、为歌曲编配动作和分角色表演唱等方式,让幼儿在变化,新鲜有趣的感觉下练唱不觉得枯燥乏味。使课堂气氛活跃欢快,孩子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4、最后一个环节是创编歌曲的念白部分,给幼儿提供了充分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幼儿的创编能力和大胆表现的能力。

本次活动的目标是:1、通过与幼儿观察蜡烛燃烧时火苗的变化引导 幼儿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来表现内心的感受。2、在音乐的伴奏下,感受不同程度的风对火苗和肢体动作的变化。3、体验动作和音乐带来的乐趣。活动的重点是用语言和肢体动作来表现火苗的变化;难点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感受风对火苗和肢体的变化。根据目标和内容及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安排了三个基本环节:欣赏烛火,肢体展示,聆听音乐、感受音乐。

在这个活动中,我为孩子们准备丰富的、可观赏性的物质环境。活动开始,一个非常优美、寂静、富有诗意的活动环境呈现在孩子们面前:一根根漂亮的蜡烛摆成了心型,跳动的火苗、优美的音乐响起,吸引着他们的眼球、感染着孩子们的情绪情感,通过让幼儿看、说、听模仿等多种感官,去发现美、创造美,为幼儿的表现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空间。

教师亲切、开放式的提问为又幼儿创设了一个温磬的心理环境:“小朋友,今天我们教室里有什么呀?”“看到这些燃烧的蜡烛你有什么感受?”“远远的看去,这些小火苗像什么呀?”等。

游戏“吹蜡烛”和“我和风婆婆一起玩”让幼儿再次体验火苗、风、肢体动作的变化。

根据幼儿的兴趣,我请配班老师分别扮作风婆婆、火妈妈,让幼儿扮作一根根的小蜡烛,我则是一根大蜡烛,和幼儿一起体会蜡烛点燃和没有点燃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用动作来表现,随后神秘的客人“火妈妈”的到来更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让火妈妈来给蜡烛宝宝们点燃小火苗,“小火苗”快乐的舞动着,这时,风婆婆出现了,吹着微风、中风、大风,小蜡烛们在风婆婆的吹动下,快乐的跳着、动着,从而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接下来是本次活动的难点——让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学习用肢体动作表现火苗的变化。教师提供给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用艺术的形式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分享创造的快乐。我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师教、幼儿模仿的“灌输式”教育,运用情境体验法,让幼儿自主的感受、模仿,让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游戏的形式自由表达、自由舞蹈,使活动达到高潮,从而使幼儿得到一种心灵的净化和美的`熏陶。在这一环节中,我注意到了教师与幼儿之间主动性的相互发挥,教师以饱满的、富有激情的语言鼓励,启发幼儿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音乐与动作、动作与环境带来的乐趣。

正巧,我的生日到了,我想,何不乘此同孩子们一起过一个生日呢?于是,在活动即将结束时,我请孩子们一起和我过生日,一起唱生日歌,活动在美好的祝福和歌声中结束。

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教师注重以幼儿为主体,从幼儿的情感体验为出发点,由情而生美,由美而生乐,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满足幼儿的愿望,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

综上所述,我的这个活动主要体现了《纲要》的以下精神:

1、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注重教育的机智性、趣味性。

2、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了幼儿情感、能力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想,这种以幼儿的情感、兴趣为出发点而生成的教育活动,最能满足幼儿,幼儿在这样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习得,将终身受益。

上一篇:环境工作计划下一篇:青春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