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高年段作文指导

2024-06-29

小学生高年段作文指导(16篇)

1.小学生高年段作文指导 篇一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其需要将触觉、视觉及听觉予以充分调动,此学科需运用眼睛对世界万物所存在的基础性规律进行观察,运用耳朵去对周围的各种声音进行聆听,利用嘴巴读出自己喜欢且优美的文字,用心就周围事物的实时变化予以感受。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其对于学生而言,所讲授知识往往是静止的,然而利用朗读及默读,将原本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与此同时,将原本处于被动状态的接受知识的方式转变为主动性的接受且吸收知识。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将朗读与默读这两种模式进行交叉使用,通过默读,能够实现学生在精神方面的集中,促进学生在专注力上的提高,促使学生将文章大意给与迅速掌握。

利用朗读,便可将学生的耳朵、嘴巴及眼睛同时使用,且三者之间相互协调及配合,以此就课文的记忆进行加深,还可对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行营造。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于朗读及默读两种方式,于上课前夕,采用默读方式让学生对课文给与了解,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到课堂学习状态之中,还可引导学生将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大致了解。

当课堂内容近半时,此时学生的注意力则可能出现下降状况,此状况便可让学生实施朗读课文,以此就学生的精神提起,与此同时,可实现加深课文理解的效果。

比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语文课文《春联》,教师让学生以默读的方式通读课文,且需规定一定时间内完成,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思路及写作结构进行思考及推敲,而后利用总分总顺序,将课文进行介绍,最后再采用朗读的方式通读课文,然后教师将自己课前收集的春联进行展示,并让学生将春联内容朗读出来。

将两种方式相结合,学生可对课文的记忆及理解方面进一步加深,还可实现学生在学习效率的提高,促进整体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此外,还可在朗读前,让学生对一段学习录音进行聆听,并依据其中相应朗诵方法,让学生按此进行朗诵,并且还要和读课文方式进行有效结合,对自身的不足之处及时找出,而在朗读时,还可同时放一些轻柔的音乐,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语文课文朗读的语境之中,实现阅读效果和质量的提升。

2、以童话选文类型丰富为框架就学生创造力及想象力进行培养

丰富的创造力及想象力对于文学修养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同时也是文明得以延续的不懈动力。小学生往往具有惊人的创造力及想象力,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培养方面给与足够的重视。

至此,小学教师要对童话选文类型进行不断丰富,依据且利用童话,实现对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予以激发的目的,进而促进学生在思维方面的持续活跃。

当前针对苏教版语文课程而言,其在有关童话为其主题的课文方面,在类型方面存在过于单一的状况,只有较少的经典童话,有关小学高年级段方面的童话相对较少。

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对童话选文类型进行不断丰富,不能仅将内容局限于课本知识,还要将身边所发生的故事引入其中,比如和身边空气污染现实状况相关的《小狐狸卖空气》;和我国相关载人航天技术相关的《我叫神舟号》等。

通过将童话选文给与不断丰富,不仅可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及开拓学生的思维,还可实现学生在学习效率进行提升,进而实现在课堂质量方面的提升。

3、以紧扣主题为方向将单篇课文与学习单元相结合

针对各篇语文课文而言,其在具体的教学方面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在教学上能够一方面紧扣一方面,此种方式同时也和人类记忆规律相符的一种教学方法。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对课文内容进行充分利用,按照文章的中心主题,并将其和本单元总体性方面的核心教学任务相结合,以此来开展教学。

当讲完一单元之后,教师然后对各个课文进行对比和归纳,实现在相应主题单元教学价值方面的增加。比如人教版五年级教材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当中,其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便是人所具有的创造力,而《最佳路径》则将以人为本作为其表现的的主题。

此外,其中的《人类的“老师”》则讲述的是人和自然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这些课文尽管在所要表达的主题方面存在差别,然而均可将该单元所要表现的核心主题予以反映,也就是开放和尊重。

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对课文和单元之间在主题方面所存在的关联充分挖掘,将所讲述的单篇课文紧密结合与整个单元所要传递的核心内容,通过将抓准主题,实现连贯性的形成,还可就学生对单元及各个课文方面的理解更为深入,将教材具体的编写结构进行合理把握,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

4、增进师生互动为基调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作为其中的主体构成,只有时刻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整个课堂教学氛围才能变得更加的融合,教师才能在具体的教学任务方面更加高效的完成,而对于学生而言,其还可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更易于理解,至此,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语文教学实质则为对学生在文字方面的感受及理解能力进行培养,因此,教师要多举办或开展一些让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开展交流的活动,可将和学生在具体的聊天次数方面给与增加,以此对学生的真实感受给与了解。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主动询问学生,比如“所讲的内容还有哪点不理解的可以问我”以及“希望同学们对我讲课方式的多提提意见”等,从而对学生真实感受进行逐步了解。

后教师在世界课堂教学中多和学生展开各种讨论,且在讨论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持人及进程推动者的角色,增加交流机会,依据讨论更好的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获得同学对自身的信任。在课后教师还要多关心学生,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或找个别同学进行谈心,对学生的近况给与了解,并时刻观察学生的心理状况,以此建立优质的师生关系。

2.小学生高年段作文指导 篇二

一、仿写, 学习表达, 实现迁移

儿童有天生的模仿能力, 小学生写作文的途径则是仿写。“仿写”是按照课文的写作方法, 写出对课文的所见、所闻、所想。其目的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并体会其内容, 达到训练的目的。仿写的方式主要有仿篇, 仿句, 仿段, 其中片段训练是最为常见的。因为学生学习写作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片段的仿写是最基本的。教师要找准课文的训练点, 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如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我们爱你啊, 中国》, 这是一首诗歌, 作者用饱满的激情赞美了美丽富饶的祖国, 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诗歌的第二和六节都以“我们爱你———”起句, 句式整齐, 容易模仿。如第三小节:我们爱你——/龙井茶的清香, /茅台酒的醇美, /江南丝绸的光洁绚丽, /景德镇陶瓷的天宫巧夺。教学中, 我们就可以挖掘这处仿写训练点, 让学生联系自己家乡的物产, 学习这一小节的句式进行仿写, 这样, 既拓展了课文内容, 又培养了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二、改写, 改变文体, 活用语句

小学语文课本的文章, 大部分的文章都是语句优美且结构严谨的, 每篇文章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有的重在情感, 有的重在说明事理, 但是所有的文章的语句很朴实。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其课文适当地改写, 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 运用优美的语句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改写, 可以针对课文的不同类型, 采用不同的方法。苏教版小语教材中有不少写景的文章, 这些文章语言优美, 描写生动形象, 引人入胜。教师在教学这些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描写景物条理清楚、用词优美的特点, 把课文内容以导游的身份改写成导游词, 尽量用上文中的优美语句。此外, 通过改变人称, 再现课文内容, 或改变文体再现课文内容, 都是较好的改写练习的例子。如《麋鹿》一课介绍了麋鹿的奇特外形、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教学中, 在学生熟读、理解了课文内容以后, 可以设计以麋鹿的身份做自我介绍, 之后以《麋鹿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短文。采用“自述”的形式, 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 激起了学生的练笔欲望。

把文本内容作为基础, 让学生对其重新组织语言, 加工改造, 换一种表达方式, 进行再创造的随文练笔, 这样既能测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又创造了训练语言的机会, 强化了语言的训练力度, 从而实现了写作的目的。

三、补写, 发挥想象, 丰富内涵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作者在写作时通过具体的字词句以及布局谋篇, 物化了其中的内容与思想, 但往往言不尽意, 在经意与不经意之间, 作者都会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空白点, 留给了学生遐想的空间, 教师抓住机会借助教材中的内容, 适时地引导学生推测、构思, 以小练笔的形式在这些“空白”处加以补充。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 丰富了文本的内涵, 又起到练笔的效果。当然也是学生进行小练笔的“天地”。

此外, 教材中的有些课文, 不少地方省略号的使用意味深长, 它不只是一般内容上的省略, 而是留给学生不尽的遐想。把这些省略号所包含的内容想象出来, 也是对文本内涵的深挖, 同时让学生沿着作者的思路进行了一次大胆的猜测和想象, 在围绕主题, 展开合理想象的习作训练中得到了一次锻炼。

四、续写, 深化主题, 拓展思维

一些文章, 学生学完后仍感到意犹未尽, 这时教师适时安排拓展练习, 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延伸, 起到进一步深化主题的作用, 又能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拓展学生的思维。

在小语教材中有许多的寓言故事, 值得学生去深思。学完这些寓言故事, 教师可引发学生去思考故事中的主人公会有什么样的后续故事, 从而加深对寓言故事寓意的理解。如教完《滥竽充数》一文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以《南郭先生回来后》为题, 将可能发生的故事写下来。这些练笔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又加深了对课文内涵的理解。

五、随写, 直抒胸臆, 随文写感

小学教材中, 有不少文章的内容非常感人, 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让学生及时写下自己的感想, 既是对文章主题的深化理解, 又是学生感情的自我流露, 有时更是语文教学文道结合原则的具体落实。

总之, 现行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小练笔素材, 这些素材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鲜明的范例, 生动的材料和可以延伸的思维空间。“想一想”“仿一仿”“写一写”, 采用多样化的练笔形式, 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既培养了学生想象和创新的能力, 又提高了他们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事实证明, 随文练笔, 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有效做法, 对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因此, 教师要有一双慧眼, 做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语文教材是学生阅读的凭借, 是写作的典范。寻找随笔练笔的训练点, 要想发挥课文的优势, 让学生学以致用, 就把课文当作写作的突破口, 把写作融进阅读的教学中, 实现读与写相结合, 轻松写作。

3.小学生高年段作文指导 篇三

关键词: 词块理论 小学高年段 英语写作

在高年段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师还采取着“填鸭式”教学法,将英语课本中的知识点陈列开来,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死记硬背下来的知识点无法得到合理的运用,从而造成高年段小学生在写作方面的问题。采用词块概念学习法,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一情况。

一、高年段小学英语教育的现状

(一)中英语法模式冲突。小学生年龄较小,学习时间相对较短,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语法上的区别,习惯性地在英文写作中使用中式语法。例如:有不少学生在写作时应表达“I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very much.”而写成“I very like playing basketball.”,此类现象在小学生的英语写作中非常普遍。

(二)知识储备较匮乏。因为教师采用传统模式下的“填鸭式”教育,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强行灌输的知识点根本无法被学生牢记,所以小学生在写作时无法第一时间联想到学过的知识点,导致词量匮乏、用词单调现象的发生。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被教师强行灌输的知识点会慢慢被学生遗忘,知识储备只减不增。

(三)缺少针对性的写作训练。不少学校目前还没有开设专门的英语写作课程,英语写作常常被当做一个附加模块添加到英语课程中,并且很多教师对学生的英语写作不重视,为了应付考试,常常让学生背“写作模板”,让学生在英语考试的写作模块套用模板,完全忽略英语写作教育的重要性,无法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实际的提升。

二、词块学习法的优势和特点

(一)词块的概念。随着语言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升,通过科学的统计发现,在英语写作中,大部分内容都是通过一定的模式进行“模块式”表述,将固定或者半固定的词组灵活结合起来,有效地组成大部分的句子,这便是词块理论教学的核心基础。

(二)词块概念模式的优点。词块具有很多优势,它可以简便地表达出写作者的意思,让写作者不再纠结用词的问题,没必要一个个单词去构想,而是将重点转化到写作内容上,更有效地进行写作。应用到小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帮助学生顺利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避免出现用词单调、中式英语等问题。此外,词块理论可以巩固词汇的记忆,将固定的意思用词块的方式进行记忆,写作时要表达这类意思,便能顺利地反映出相应的词块,顺利地表达出来,同时也能增强文章的表达能力,增强文章的通顺性。

三、在词块理论指导下开展小学生英语写作教育

(一)整理课本词块,建立词库。在日常英语教学课程中,大部分教师都将教学重点放在单词和语法的记忆上,从未将词块概念引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写作方法的教育重点做出适当调整,将重点转移到词块的记忆和收集整理工作中。例如:在译林版五年级上册Unit4 “Hobbies”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动词词组和动名词形式。教师应当改变重点,让学生收集有关爱好的词块,例如:like playing basketball,like making clothes,like reading stories等,将词块慢慢积累,在日后需要用到词块时能够做出及时的反映,并联想相对的词块,有效避免用词匮乏、中式英语等问题。

(二)收集课外词块,提高词汇量。教师应当适当地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词块并一直积累。这种词块不同于课本中的内容,它更贴近生活,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例如:shopping on the Internet,do sth we want at any time if we love to,等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活跃地收集词块,促使学生积极地发现词块,捕捉生活中的英文元素,并加以记忆和加深印象,以后想表达相关的意思时便能联想到生活中该词块的出现方式,方便学生进行联想记忆。如果学生能保持日常的积累,那么学生的英语水平将会得到巨大的提高。

(三)积累框架词块,成句输出。词块的积累能够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学生在写句子,会使用到框架词块,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框架词块的积累不容忽视,框架词块的灵活运用,能够使学生在创造句子时更得心应手。在课文教学时,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分析并整理出框架词块,让学生加以理解,例如:当学生写句子想表达观点时,可以使用“I think,I would like to,I believe that”等框架词块进行造句,在框架词块的基础上,再应用基本词块,准确流畅地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中式英语”情况的出现,使学生写出的句子更具有灵性,语句也更通顺,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加强交流,稳固提升。在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来整理词块,进行词块的收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其他学生交流经验,相互总结并一起记忆词块,在学生相互督促的条件下,可以使词块记忆的过程更加迅速和深刻。教师可以组织同学在小组内运用词块进行简单的对话,将平时收集并记忆的词组进行巩固和练习,学生也可以利用对话的机会组织自己的语言,从而落实到写作上,将自己表达的意思通过句子清晰地表达出来,可谓一举多得。

四、结语

在词块理论的指导下落实词块学习法,将会很大程度上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相比传统英语教学模式,词块理论更灵活简便,并且更方便学生记忆和使用,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简便地通过框架词块、单元词块的组合,立即成句,清晰简便地表达出想表达的意思。还能够有效地解决当今高年段小学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用词匮乏、句式单调、中国式英语的现象将会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将词块理论应用在高年段小学生英语写作教学中将会取得巨大的成效,有效地提高高年段小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娴.语法辅助的词块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赵玉慧.词块教学法在高三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陆向鹏.词块教学法对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影响的对比实验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

4.小学生高年段作文指导 篇四

“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只要让学生个体体验到阅读的兴趣,就能增强他们在阅读中的主体意识,实现个性阅读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大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

使读书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的生活方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靠长期大量的阅读积累形成的,所以教师必须注意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一)呵护学生个性,诱发兴趣。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各有各的秉赋和天性;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要重视人的价值,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篇课文,哪怕是经典名作,不同的学生肯定会有不尽相同的理解,对于阅读能力的训练,不同学生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教师既要考虑到面上的拓展,又要考虑到点上的突破。与其打着让学生 “全面发展”的旗号,不如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扎扎实实地训练他们有潜力的某一方面,使之为今后的自我发展打好基础。

(二)和谐师生关系,诱导兴趣。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交际学理论告诉我们:对话需要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以消除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因为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融洽,会使彼此感受到沟通的快乐、心灵的愉悦……此情此景中,学生能大胆展示内心的感悟,进而表达出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

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相机教育学生:学问,学问,要学要问;教与学都是互相的,每个人都可以各抒己见,就算错了也无所谓。而且,我总是送给学生激励的话语,特别是后进生,不仅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还肯定他们发言、朗读中的点滴优点及进步。

通过这些做法,让学生逐渐消除心理障碍,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使课堂充满了“人情味”,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随之得到了锻炼。

(三)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兴趣。

现行的小学高段语文教材,有许多对高尚情操的陶冶、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未知世界的探求的美文,它们能启迪学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教学中,我们应因课制宜,因势利导,将课文中的有关内容挖掘出来。

(四)开展实践活动,保持兴趣。

实践活动是语文兴趣与能力形成的土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就应转变观念,变单一课堂教学为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为辅助的“大语文”教育体系。我们要知道每一个实践活动,都是一剂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

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多经常开展“讲故事”、“读书会”、“展评读书笔记”、“剪贴册”、“手抄报”、“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课本剧”、“演讲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拓展学习文化的范围,扩大知识视野,增加文化知识,补充语文积累,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二、方法入门,推动学生善于阅读。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的确,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一定的规则和方法,你违背了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读书亦如此,贵在得法,方法不当,等于没读。

当你掌握到各种技巧与规则后,你就会少走弯路,你就会解决“会学”的问题,你也就能越来越多地享受阅读的乐趣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该给他们作适当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在读书时真正受益。

(一)从阅读的整体而言,要有计划,有部署,有要求,循序渐进。

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要想学生取得“滴水穿石”之功效,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制定好阅读计划,明确阅读目的、要求、范围、时间、步骤、方法等。

1、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具体的阅读计划和措施。主要从课外阅读的规划、目标、内容、总量、活动方式、评价方法等方面去制定。阅读量依据《课标》的规定。阅读目标首先要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其次从掌握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等方面分解出不同层次的目标。

我采用“自主性”、“计划性”和“目的性”相结合的方法选定课外阅读的内容。“自主性”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教师只要求学生在选择读物时要涉及到不同的门类,进行广泛地阅读,而不是具体指定读哪本书。

“计划性”是指着眼于本校的办学特色,思考“我班的学生毕业时应该有怎样的文化积淀”从而确定我班每位学生在校期间都必须读完100本左右的书。“目的性”就是阅读的主体在进行阅读时,应有明确的阅读目的、相应的具体要求,使之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从而更多、更好地分类别、分层级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

2、根据阅读计划,指导学生选择阅读书目。学生时间有限,应帮助他们合理选择书目。古代学者提出读书有“四别”,即“目治之书(只看一遍即可),口治之书(不仅看而且要背),心治之书(不仅要背而且要认真思考),手治之书(不仅要看、背而且要摘其要点写下来)”。

所以,阅读应分清轻重缓急。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教科书应是“手治之书”,重要的参考书是“心治之书”,消遣性读物是“目治之书”。不同的书目有不同的阅读方法。选取适当的阅读材料形式多样、难易适中、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自觉地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多层级的研读、体味和欣赏,得到知识的滋养、艺术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

在阅读过程中,作为阅读主导者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做好选材工作,根据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尽可能多方面、多渠道地选择构思新颖、视角独特,既富有新鲜知识、又能怡神悦志的材料。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

材料的来源应该是多途径的,除了读各种各样的书籍,还可以“读”现代高科技产品,例如光盘、电脑网络中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天地里自由驰骋……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高效率的阅读,首先得力于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恰当的阅读材料。

(二)从阅读的过程而言,要有广度,有深度,有速度,博采众长。

阅读的过程主要体现在“读”字上,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阅读时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不能提高阅读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既要保“量”,更要保“质”,还要有一定的速度。

1、课内外衔接,保证阅读的广度和容量。

《课标》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的分量,无疑是我们要注意阅读的广度,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只有广泛地阅读,才能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本阅读的不足,真正达到刘勰所说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境界。

古人云:“世间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确实在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时用语文。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只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拓宽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

2、多法并用,保证阅读的速度和数量。

在信息时代,面对剧增的知识、信息,如果不能多法并用,高速度、高效率地去读书、学习,不用说建设四化,就连“生存”也难以保障。(这里的“多法”指的是“读法”,主要有: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朗读法、默读法、诵读法等等。)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

“限时限量速读法”,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根据篇幅,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读完。经过长期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和信息处理能力有了长足进步,速度快了,数量也就多了。

3、去粗存精,保证阅读的深度和质量。

“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读书如果一味追求数量,并不是一件好事。有位哲人说过:“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三)从阅读的目的而言,要有恒心,有经验,有成效,迎刃而解。

千教万学,千阅万读,最终目的只有一个——能正确理解、分析、解答试卷上的疑难问题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说白了也就是为了提高阅读成绩,增加考试分数。可是需要阅读积累的内容又实在太多、太广了,简直让人有一种不着边际,大海捞针的感觉。

5.高年段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篇五

2015—2016学年上学期的工作已近尾声。高段语文教师共有五人,教学经验较为丰富。我们都能立足岗位,团结协作,求真务实,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回顾这学期来本组的语文教研工作,有艰辛汗水,也有迷茫困惑;有收获的喜悦,又有遗憾的失落。现做如下小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1,钻研教材、探究教法。

全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如集体备课,上示范课,公开课、经验交流等。通过共同钻研教材,教法,老师们调整了教学观念,课堂结构,教学流程等思路和方法。自觉地将新课程中的先进科学的理念内化为高效的教育教学行为。、落实教学常规检查,规范作业检测常态。

本组配合教导处从备课、上课、听课、批改、辅导、反思六个方面入手,全面落实教学常规,教学常规检查能严格落实到位。每月检查了本组教师的作业批改,单元试卷的批改,并把存在的不足及时反馈给老师,同时备课组长对他们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3、落实听课常规制度,共同提高课堂质量。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本组教师听取了梁海丹组长的示范课,潘英豪和王海山两位老师的公开课。邀请石岩小学詹老师上了《少年闰土》一课。还让潘英豪老师上了《伯牙绝弦》的优质课。同时对学校参赛微型课题的设计和流程,提出构想和建议。

总之,在本学期里,虽然我们高段语文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困难和不足,我们相信,只要全组老师切实更新教育观念,真正积极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做好优化课堂结构,我们组下学期的教学工作会做得更好。

6.小学高年级作文 篇六

小学高年级作文大全

小学教师节优秀作文:“老顽童”老师

我的语文老师姓蒋,名兴超。别看他的名字很文雅,但在我的眼里,他是一位比奥特曼还奥特曼的人物,虽然他才三十出头,但是个让我尊敬的“老顽童”。

我们刚刚迈入南外不久,一次上课,因为是在下午的原因吧,大家全像一只只懒惰的`小绵羊,趴在桌上直打哈欠。这时,蒋老师突然一改以往的严肃,像一个天真的孩子,做着动作,笑着,假装天真地说:“大家喜不喜欢奥特曼,我就特别喜欢。”话音刚落,同学们的笑声如潮水一般涌来,我也忍不住跟着笑了起来,我们的疲惫一扫而光。从那以后,我就特别期待这每天的语文课。这个可爱的“奥特曼”,不只是一个让我们发笑的精灵,而且连接着我们与语文学习的纽带。

“沙沙沙”,这是一本本笔记本从书包里拿出的声音,为什么会这么整齐且响亮呢?那是因为蒋老师的一声令下,“大家拿出笔记本!”只看到他脸上的笑容早已无影无踪,转而是一副严肃的面孔,眼睛似乎紧盯着什么。“大家专心听啊,别考试又考不出来!”这句颇感“功利”的话,成了蒋老师的经典口头禅,他一边在教室慢慢、仔仔细细地踱步,一边重复着。大家的脸上都充满了疲倦与无奈,一点一点地去默默地抄写着每一个笔记。课堂上,他经常是妙语连珠,渊博的学识滋润着一颗颗好学的心,让我们对汲取知识营养充满期待。“先苦后甜”,由于蒋老师要求十分严格,我们卷子上的大红数字更大了,考试后,报完分数,大家都像是喝醉了酒,一个个脸微微发红,却充满了快乐与自信,而这时候,蒋老师反而变得若无其事起来。他一点一滴的教育让我们感到越来越充实。“老顽童”,快乐哦。

7.小学生高年段作文指导 篇七

经过全课题组成员的合作, 我们的教学研究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课题研究不断深入, 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顺利结题, 并获得辽宁省教育学会一等优秀课题。

一、“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数学导学策略中的初步应用

导学策略, 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实际,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主动、热情、高效地投入学习的教学系统, 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内容, 其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会学知识的同时, 提高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的各种能力, 特别是创新能力, 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 是指一种教师创建的学习视频, 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 回到课堂, 师生面对面地交流和完成作业的教学形态。它将知识传授放在课外, 学生借助视频和开放的网络资源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 而课堂成为强化知识、探讨问题或得到个性化指导的地方。“翻转课堂”的学习需要四大支柱:灵活的教学环境、学生的积极参与、精心编辑的课程内容、专业的教师。它的实质就是重新建构了学习流程。

传统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第一阶段, “信息传递”。通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第二个阶段, “吸收内化”。通过课后学生的复习和作业来实现, 此阶段由学生自己来完成, 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 常常会让学生有挫败感, 从而丧失学习的动机。而“翻转课堂”重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重构。“信息传递”是在课前进行的, 教师不仅提供了视频, 还可以提供在线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 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 在课堂上给予有效地辅导, 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吸收。

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应用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最初尝试是在三年前。当时, 我接手四年级新班后, 打算为学生每学期做一本导学案, 目的是培养学生按照导学案的提示研读教材, 养成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的习惯。学生在学习新课前按照导学案的要求进行独立学习和思考, 课堂上带着独立学习的收获或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整个新知学习的过程, 主要是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过程, 再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来调整教师的教学策略。

然而, 导学案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问题:第一, 导学案的学情反馈过于匆忙。学生在授课的前一天完成导学案, 教师在授课的当天早上才能看到导学案, 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 时间上过于紧张。第二, 导学案作为纸面的学习提示, 不能与多媒体教学相融合, 在有些知识的提示上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进而影响后续的学习。

对于导学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一直苦苦寻求解决的办法, 但效果一直不太理想。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 我接触到了“翻转课堂”, “微视频”对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开始借助“微视频”这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学习新知。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 学生们独立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微视频的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面对纸质材料时的厌倦情绪, 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自微视频引入后, 学生按照“导学案———微视频———进阶式习题”的程序学习新知, 解决了在完成导学案布置的新知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进阶式习题完成的过程则是对新知巩固的过程, 这三个步骤循序渐进, 相互补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 教师再根据作业反馈的真实学情调整新知学习的节奏, 选择最佳的难点突破方法, 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高效。

二、“翻转课堂”教育理念应用于数学导学策略的积极作用

(一) 构建了一种全新优化且富有实效的小学高年段数学导学策略

与传统教学相比较, “翻转课堂”教育理念下的小学高年段数学导学策略有如下几个实质性的改变:一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 从完全“以教师为中心”走向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二是改变了传统的师生角色, 教师从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成为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者, 学生从被动的接收者走向学生主动的自主学习者;三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流程, 从要求所有学生在课堂同步学习新知识, 课后再进行以运用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 翻转到课前充分开展自主学习, 课堂上教师因材施教地开展活动, 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在课前学到的新知识与技能;四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信息化背景下, 巧妙地将在线学习与面对面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以及其应用和迁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 构建的小学高年段数学课教学效果显著, 师生能力均有本质提升

从学生的角度看, “翻转课堂”理念下的数学课, 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 通过完成导学案养成了独立学习的习惯, 借助“微视频”提高了学习新知的能力, 提高了生生相互答疑的能力, 碰撞出师生更为精彩的对答, 实现了当堂及时有效的验收反馈, 让学生在知识内容和学习策略等多方面都有所收获。新型的数学课, 不仅能高效传授新知识、还能进一步激起孩子探索求知的欲望, 活跃思维, 在愉快的气氛中把课堂教学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不断巩固和提高教学效果。

从教师的角度看, 教师要上好一堂新型的数学课, 需要不断地反思和调整。例如, 首先要明确, 导学案在学生课前对新课内容的预习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学生是否是带着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没能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其次, 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与合作探究的深度如何, 学生的反映如何, 学生真正学会了多少, 收获有哪些, 能力有什么提高;再次, 导学案上有没有漏洞及导学案对学生有没有什么束缚, 学案的导航作用在课前课中的媒介作用发挥的如何等;最后, 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方法是否得当。总之, 课后的不断反思和完善, 使导学案能真正处在动态的优化中, 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 也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得以提升。

(三) 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全新学案导学与“翻转课堂”一体化的导学实施方案, 探索出一条“学本高效”课堂新路径

8.小学生高年段作文指导 篇八

关键词:复习课;自主;合作;学生

复习课就是把平时相对独立的进行教学的知识,特别是其中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六年级的学生面临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汇总,所以上好复习课和培养学生的自我归纳整理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一、自我整理

在复习期间,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复习,对学生多采用鼓励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其学会系统化的归纳和整理。由于受到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限制,对于学生所要整理的知识内容的切入点一定要小,做到小而精,而且提出的复习要求要明确,以便学生能更好地进行整理。

开始,学生在自我整理的时候,反馈回来的信息很不完整。有的学生总结的是部分类型的习题;有的学生总结的是零碎的知识点,不成体系;不能将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类总结。在老师提出具体的要求之后,情况就会大有改善。例如:提出在复习回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整理,并记录与此相关的典型问题。这样既使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导向,又体现了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

二、交流展示

学生进行归类、整理后,要有序开展汇报交流活动。所谓“有序”是指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探索总结情况的前提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指导学生汇报

交流。

学生通过复习、整理,并汇报自己的观点,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出来,培养了他们归纳、概括的能力,再加上教师的点拨、引导,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高度概括,并形成知识网络,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但“温故”,而且“知新”。

三、反馈梳理

复习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因此,在复习时,要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知识进行整理、串线和系统归纳,理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网络。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横向、纵向联合的归类、整理,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将平常所学孤立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做到学一点懂一片,学一片会一面。

学生整理知识要长期坚持,形成习惯。开始时,教师要适当指导,可以学生自行出卷的形式,激发兴趣。持之以恒,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会明显增效。

四、综合训练

练习是巩固拓展知识的有效手段,但要讲究练的形式、练的实效。如概念的复习课,知识点容易相互混淆,那么在题型的选择上要侧重于“辨析题”,教师在复习时经常安排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由学生自行提问,然后在小组中互评、互解。学生在互评互解的过程中,不但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审查能力。

练习时还可以通过题组的形式呈现练习内容。内容要注意算理、规律或知识技能、知识的纵横联系,抓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解,做到举一反三,使学生通过练习不断受到启发,在练习中进一步形成知识结构。在练习的设计中,可通过典型多样的练习,帮助系统整合;设计对比练习,帮助沟通与辨析;设计综合发展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比如,在总结比的认识这单元的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将比的应用分为三种类型,学生能清楚地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征和解决方法,在处理复杂比的应用问题时,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在复习中应淡化特殊技巧的训练,要注意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并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和方法的总结,学生最终形成知识系统。如,在比的认识的复习中,总结了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几种方法:列表法、画图法、分数的意义、比的意义;在圆的面积推导时,总结了“化曲为直”的思想,这对圆柱的体积推导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在全班同学交流合作后,再进行当堂的独立测试,对复习的内容加以巩固和验收。

五、质疑解惑

复习结束后,让学生总结复习内容,哪些已经掌握,怎样掌握的,还存在哪些问题,马上再集中精力将问题解决掉。学生很有成就感,也用很多方式展示自己的复习成果,这样一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将复习课落到实处,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温故而知新”,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复习。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会有更多更好的复习方法来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曹培英.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2-24.

[2]李烈.我教小学数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6-57.

9.小学高年级“地球”作文指导设计 篇九

小学高年级“地球”话题作文指导设计

浙江 戎燕娜

--------------------------------------------------------------------------------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感悟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2?开放形式,让学生写自己的所想所感所悟,我手写我心,提高.写作兴趣。

??3?使学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爱护人类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写所想所感所悟,语句通顺、连贯,习作有个性。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有关环保的资料或调查了解家乡环境现状。

??2?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课件演示:在茫茫宇宙中,出现一个裹着水蓝色纱衣的晶莹透亮的球体。)

??(音乐渐渐响起,舞蹈小队上。)表演地球受到污染破坏的痛苦状。

??二、感受地球受污染的惨状,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1?根据地球受污染的情况写一篇习作,呼吁人们要保护环境。

??过渡语:小记者们,你们愿不愿意为拯救地球尽一份力?那么拿起你手中的笔,用你的心去呼吁,呼吁人们要保护环境。

??出示习作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有真情实感。

??2?学生可以独立思考或找人合作,选择诗歌、童话、剧本、记叙文、书信、倡议书等文体,确定题目和文体。

??3?集体交流:看谁的题目最新颖。

??倡议书:《行动起来,保护地球》《爱护树木,保护家园人人有责》

??演讲稿:《别扔了,捡起来》

??剧本:《破坏环境者的末日》《森林王国审判记》

??童话:《蛇的哭诉》《青蛙的控诉》《哭泣的小河》《鸟儿的自述》《地球的抗议》《大树的遭遇》《沙尘暴的自述》《“四害”家族的吵闹声》

??书信:《鸟儿给人类的一封信》《小蝌蚪给人类的一封信》《动物们的抗议信》《未出生的婴儿给母亲的一封信》《人类给地球的一封忏悔信》《“三废”的忏悔信》

??诗歌:《地球怎么了》《渴望》《假想我有一支神笔》(画一个美丽的地球)

??想像作文:《假如地球上的`生物都消失了》《假如地球毁灭了》

??三、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开始.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交流评价

??1?四人小组互赏,推荐一篇佳作。(点评者要做到:你最欣赏哪一点,给他提一个意见。)

??2?佳作评赏:推荐好的文章,师生共同赏析探讨。

??3?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稿件装订成册。

??五、课外延伸,试写广告词

??1?结语:同学们,地球只有一个,只要全人类行动起来,爱护地球、保护地球,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地球一定能恢复健康、美丽的容颜。今天就让我们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作为本次作文课的结束语吧:“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2?课外延伸:尝试写环保公益广告词。

??①出示环保公益广告:“我是生命,请脚下留情!”

??“我的盛开需要你的关怀。”

??“朋友,你是最美丽的。”

??“大地需要绿色,人类心灵需要绿色。”

??②尝试写“环保公益广告”,并张贴,让环保公益广告“走”进校园,“走”向社会。

10.小学高年级作文辅导 篇十

小学高年级作文辅导

谈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

这是一篇关于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高年级作文教学,高年级小学生,读书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明确定位:就写作而言,小学语文教师的任务不是培养作家,而是培养愿写、会写、爱写的素质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写作困难,捅破“畏惧写作”这层心理窗户纸,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怎样培养学生……

小学各年级语文知识的结构不同,语文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同,我认为低年级侧重拼音和字词,中年级侧重句段和阅读,高年级侧重写作能力的培养。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基础境界,也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学以致用,它需要将学过的知识分类、整理、融合、贯通,它需要组织材料、布局谋篇、锤炼语言、融入感情、流畅表达,写作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写作牵一发而动全身,爱好写作必然喜好读书,也善于钻研字词句,做到真正地热爱语文,主动地学好语文。只喜好读书而不爱好写作的人,往往不能坚持读书,属于“光说不练”、“叶公好龙”,算不上热爱语文。所以,培养学生乐于写作就会带动整个语文的学习,写作水平的提高就是语文素养的提高。学生一旦登上写作这座山峰,将会领略语文美好的风光,我们语文教师有什么理由不带领我们的学生攀登写作这座山峰呢?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带领我的学生投入到灿烂的中华语言文学中去,汲取丰富的文化营养,培养素质学生,一直是我思考的课题。通过与学生沟通、与学生家长交流,通过自己的学习和二十年从教积累,我总结出小学作文教学“读、说、写”三步教学心得。写是目标,读和说是过程和手段,写需要读和说作支撑,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我教授六年级作文,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字词的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检查,抽出更多的时间,以写作为中心讲解课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明确定位:就写作而言,小学语文教师的任务不是培养作家,而是培养愿写、会写、爱写的素质学生,帮助学生克服写作困难,捅破“畏惧写作”这层心理窗户纸,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本文由一起去留学编辑整理,自一起去留学转载请保留出处。

怎样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实施作文教学呢?

首先是“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老祖宗说的`再明白不过了,多读勤练是写作的唯一秘诀!读书是一种自学,是一种主动性学习,对于读书我的理解是:好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多读书,习惯读书。养成读书习惯,就是教给学生一样终身受用的法宝。我认为要提高作文水平,首先应该读两方面的文章,一是同龄人的作文选,二是名家名篇。前者容易引起共鸣,后者讲究文章的技巧和词句的锤炼,不仅学到优美的语言,还能学到做人的道理,获得思想上的启迪。我要求学生每天朗读一篇优秀作文,并把好的词句和点评划出来,像蜜蜂一样博采众家之长,吸取多篇文章的精华化为自己写作的营养,酿出自己的蜜,写出自己的优秀文章。

一、口诵、手记、脑思,要求学生制作阅读卡,书写文章梗概和读后感,每交一张阅读卡奖励一张喜报,作为评选好学生的条件之第一是“读”。激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读书习惯。

第二是“说”。说是用口来“写”,写是用手来“说”,它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在小学生心理中“说”相对容易,练写先练说,尤其是锻炼学生当众说的能力。不少学生对于当众说,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行为上主要表现为:目光斜视、抻衣服、挠头皮、面红耳赤、哆嗦、语言零碎等。我们首先解决学生胆怯的心理问题,教学生用呼吸调节法、自我暗示法、目光接触法等方法调整自己。二是制定“演讲”制度,学生每节语文课前上台演讲,可以讲小故事、笑话、新闻,可以背课文、背诵诗词,时间控制在两分钟以内,顺序按桌次进行,每节课一人,由班长主持演讲。目的就是增加学生当众说的机会,锻炼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三是在课堂上实行“五允许”政策,允许说错话、允许补充、允许修正、允许质疑、允许保留,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四是专项演讲训练,利用早读、阅读课、队活动、自习课进行,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即兴续编小故事、结合课文进行说话训练、举行读书沙龙、说自己的作文、即兴设计作文开头、结尾,最后达到口头作文。由老师主持,进行引导、分析、点评、总结,促动学生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激发学生的演讲兴趣,达到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为写作打下坚实基矗

第三是“写”。面对写作很多学生存在困惑,主要表现在:少部分学生写作文犹如“狮子啃绣球”,无从下口,无话可写,属于“亟待教导”;多数学生虽然能写,但也是没有系统掌握写作规律和方法,写出的文章平淡、空洞,属于“有待提高”。如果长此以往得不到改善,学生将会对写作失去兴趣,出现不愿写、不会写、不爱写的恶性循环。

首先要激发和保护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做到乐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和保护学生写作的兴趣!现在的学生通过电视和网络获取的信息量大,大多数学生对喜欢的书有着浓厚的阅读兴趣,这是最宝贵的,老师要加以合理引导,从读到说再上升到写,使学生乐于读书,乐于讲话,乐于作文。

第二步就是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做到会写。以前的作文教学中,也走过弯路,担心讲得多了,会限制学生思维和想象力的发挥,采用过写前不讲写后讲评的方式,实践证明这种“信马由缰”的方式,过高地估量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态度,结果是学生不能够系统掌握写作方法,写作能力提高不快,有些学生甚至止步不前。我认为教给学生写作方法和技巧与拓展学生思维和想象并不矛盾,教的是方法,不是戴枷锁。当学生学会了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熟练地形诸文字,能自如地再现生活,表达自己真情实感时,一定会对自己的创造力感到由衷的高兴。

写作训练按照“模仿写作,专项写作,分类写作”展开。

首先是“模仿写作”。“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和借鉴范文写作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模仿写作就好比孩童学步时期的“学步车”,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最强的,这一点教师应该充分加以利用。有人认为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过了仿写阶段,我认为不尽其然,只要没有学会独立写作就可以使用仿写方法,与其应考前临阵磨枪背诵范文,不如现在练好仿写。仿写之前教师先选择几篇同类型范文带领学生学习。写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写法,不同的开头和结尾,让学生有意识地比较它们的不同,找出每篇文章的成功之处,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方式,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仿写。这样坚持练习写作,就能够提高作文水平。

“专项写作”是把文章的开头、结尾、中间三部分拆分开来,分为专项训练。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框架整体感不强,往往无从下手,写起来困难,我们可以采劝搭积木”的办法,把整篇文章拆分开来写。“万事开头难”,就从文章的“开头”进行专项写作训练。文章开头部分篇幅不长,学生写起来不会畏难,教师可以搜集几种开头方式和写作要求教给学生,让学生习作,教师分析讲评;然后让学生再修改,教师再讲评,直到每个学生的“开头”都过关。专项“结尾”写作训练可以采取给文章续写结尾的方法,读一篇范文,结尾不读,让学生续写结尾,既训练了听力,又训练了写文章结尾。专项“中间”写作训练要求事例鲜明,语言生动,内容充实。训练方法同样是讲、写、评,再重复直到每个学生过关。经过这样专项练习,先教会学生会写好的“开头”和“结尾”,学生就不会觉得作文多么难写而无所适从了,再把拆开的积木搭建起来就是一篇文章了。先力求学会写作文,再逐步提高到写好作文。

最后是“分类写作”。记叙文是写作的基础,小学阶段以写记叙文为主,基本分为记人、叙事、写景、状物四类。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侧重叙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教师可以分类搜集各方面的资料分类指导学生写作,具体教法各人不同,可以自主发挥。无论写哪一类作文,都要教育学生学会观察、感知和体验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第三步就是采取多种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写作,使学生逐步达到爱写。在当今信息时代,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平台建立学生个人博客,组建班级的博客好友群,学生的习作发表在自己博客,同学间相互学习,相互点评,比赛谁的博客浏览量大,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对写得好的文章和进步快的文章,可以采取在班内张贴、推荐校报刊登、向报纸杂志投稿、参加作文比赛和征文等方式,增强学生写作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写作。一旦学生对写作达到热爱的程度,我们老师的付出就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11.小学生高年段作文指导 篇十一

关键词:农村;高年段;音乐课;唱歌

一、“唱歌难”现象

在音乐教育逐步完善的今天,发展缓慢的农村小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学生无法感受音乐的氛围,不知道音乐课到底应该怎样上,不仅如此,在面对应试教育的高年段,学生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语、数、英三门学科上,根本无心学习艺术,并且小学高年段正是向青春期发展,变声萌芽的阶段,尤其是部分男生已经出现变声的迹象,对唱歌毫无自信。

【案例描述】

我任教的六年级的学生由于上一学年的音乐课由兼职教师任教,学习歌曲就用录音机放范唱,让学生跟着录音唱,音乐知识从来没有接触过。

六年级的第二节课的内容学习《手拉手,地球村》这首歌曲,我先请同学们聆听歌曲,思考歌曲是几拍子的?你听到了哪些节奏?歌曲听完后,我请同学回答,此时我愣住了,居然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是首三拍子的歌曲,于是我只好带着大家重新学习节拍知识,并且出示歌曲中击掌的两个不同节奏型,指导学生一一掌握。这节课下来,预计的教学内容没有完成,并且感觉身心疲惫,这样的一节课毫无教育意义。

第二天我又到六年级上课,这次换了一个班,心想:这个班不会跟昨天的班级一样吧?我心有余悸地走进了教室,还是按照设计好的教案继续上课,没想到,遇到了和前一天一样的问题,这个班的学生同样对基本的音乐常识一无所知。

通过这两节课,我发现高年段的音乐课比低年段更难上,不仅歌曲的音域和难度加大,歌曲的类型也是多样化的,如果学生不能了解基本的音乐常识,音乐活动将很难进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于是我改变教学设计,从兴趣入手,跟大家聊一聊奥运会,聊一聊那首人人皆知的《我和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将歌曲化难为简,分段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音乐常识,也轻松地学会了歌曲。

二、为什么“唱歌难”

1.喜欢流行歌曲

由于当今社会的发展、网络的发达,新闻消息的传播速度非常之快,无论是电视、手机还是电脑,都已经是我们身边随时会出现的高科技产品。小学高年段的学生,不仅对新鲜事物有很大的敏感性及好奇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也相对较强,但他们没有准确的判断能力,容易跟风、追随兴起一时的新鲜事物。而流行歌曲在当今的音乐发展道路上占有很大的比重,旋律简单流畅,也是大部分年轻人都喜欢的一种音乐,小学高年段的学生已经具有自学一首流行歌曲的能力,并且容易受到影响,所以流行歌曲也成为小学高年段学生的一种娱乐方式。而我们音乐教材中的歌曲,都是著名的传统音乐、古典音乐……学生对这些音乐并不感兴趣,尤其是农村的小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音乐,学习乐器的同学也是少之又少,所以他们不愿意唱音乐书上的歌曲。

2.作业多,压力大

小学高年段的学生,即将面临小升初的转折点,课业压力相对较大,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语、数、英的学习上,音、体、美的课时本身一周就只有两节课,临近考试,课时还会被语、数、英老师占用,所以学生很少有时间关注艺术,更不要提好好学唱一首歌曲了。

3.青春期作祟

小学高年段的学生已经逐步进入青春期,经过几年的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十分熟悉了校园的生活,叛逆心理也渐渐地萌芽,常常故意反其道而为之。有些调皮的学生认为音乐老师没有语、数、英老师那么严肃,所以在音乐课上可以悄悄讲话,甚至可以跟前后座位的同学打打闹闹,更有甚者在老师讲话的时候插嘴,故意引起大家的注意。

青春期除了心理发生变化,学生的声音也在逐步变化,有些学生已经进入了变声期,男生的声音变得十分低沉,从而导致自卑的心理,不敢开口唱歌,怕被别人嘲笑。而女生也因注意自己的形象从而缺乏自信心,怕自己唱得不好,唱得不准,被人嘲笑而不敢开口唱歌。

三、百花齐唱才是真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尤其是专职音乐教师,首先要保证正常的音乐课教学。对于高年段的学生不能过于放松,必须要保持基本的上课态度,无论任何一位学生都不能扰乱上课秩序,必须要认识到无论上什么课,学习的态度都要端正。

学习的兴趣很重要。虽然在我们的音乐教材中,有很多地方音乐和器乐作品,学生都很不感兴趣,但如果我们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效果就会好很多。比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一首欣赏作品《跑旱船》,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聆听这首歌曲,他们肯定会很不耐烦,音乐响起没多久就会一片唏嘘声,但我在教学这首歌曲时,先简单介绍“旱船”这种艺术形式,再请学生观看一段动画视频,请他们自己观察,这种艺术形式有什么特点,学生就很感兴趣,并且能够认真地观看视频。而后再引导学生试着演唱歌曲中的几个乐句,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能演唱出来。

我们的音乐课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的音乐人,也不是为了让学生必须要达到很高的标准。音乐课是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会唱歌、都能参与,并且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陶冶情操。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努力,即使农村的小学生,也能够百花齐唱,竞相开放!

12.小学生高年段作文指导 篇十二

小组合作阅读就是在小学英语阅读课程教授过程中事先将班级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编分为若干的学习小组, 每一小组选出一到两名负责的同学负责具体的阅读任务分工, 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交给的阅读课业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

一、小组合作阅读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高年段的英语阅读对学生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此时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热情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好, 自然也就无法将英语学好。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教材虽然也经过了精心的安排以求最大程度的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 但是受到教科书本身的局限性的束缚, 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兴趣并没有得到大的增加。一旦学生感到教材的枯燥乏味就很难再喜欢这一学科也就更谈不上阅读能力的提升。但是通过合理的小组分工, 能够在做游戏的的环境下学习, 将原本一个人的问题转变为大家的问题, 可以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 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小组中充满活力加深兴趣。

2.大班教学的需要。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小学还无法实现十几人甚至是几人的小班教学模式。老师想单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在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中让学生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其实是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增加了学习负担, 对于学生提升英语阅读能力的效果并不是那么的明显。而且, 一个老师在课堂上不可能解决每一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当遇到这些难题时学生是停滞不前还是寻求帮助呢?我们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应当先自己解决而不能一味的借助于老师的帮助。

3.英语新课标的要求。英语新课标要求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英语阅读潜能, 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而小组学习正好切合了英语新课标的要求, 因地制宜的将国家课程校本化。这一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填鸭式教学方法向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转变, 对于学生在在课堂上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大有裨益。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小组一起阅读课外英语书籍, 将原本局限在课堂上的英语阅读扩展到学生的课外时间, 真正做到课内课外同步进行的效果。

二、开展小组合作阅读教学的策略

1.科学组建合作小组。笔者认为每一小组的人数在4-6人之间为宜。一般分组多采用两种方式: (1) 自然分组。就是根据座次按片划分小组, 前后四人或者六人即可以成为一个合作小组。这样做的优点就是省时省力而且简便易行, 无需进行任何精心编排。 (2) 差异分组。就是老师在进行分组前需要充分摸清班级同学的英语学习状况, 并且根据英语学习的差异将学生编排为“优”“量”“差”不同的级别, 然后在分组之前将不同英语学习水平的学生混合编排, 同桌以及前后桌的学生包含了“优”“良”“差”不同的等级。然后根据新的座次4-6人为一组。笔者比较赞同第二种分组方式, 这一分组方式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而且经过混合编排平衡了各小组的实力, 在小组内部创造帮扶机制, 这样有助于促进不同英语阅读水平的学生同步提升阅读能力。

2.正确认识小组合作阅读教学中的几对关系。 (1) 老师教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 而这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自己不断地努力锻炼。因此, 在这一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主角, 老师加以适当的引导。 (2) 独立与合作的关系。我们强调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绝不等于依赖于小组而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实际上, 小组合作是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之上的, 先独立思考再合作探讨。 (3) 差异学生的关系。我们对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的表现差异进行评级不包含任何歧视的因素, 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 合理的安排分组, 创造互帮互助的条件。

三、结束语

小组合作阅读的教学模式实际在传统的老师-学生的模式上建立了新的学生-学生模式,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年段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小组合作阅读教学时要讲求策略, 切勿盲目推行, 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提升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能力的作用。

摘要:新课改要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国家课程校本化”思路进行。将原则性的要求灵活运用到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当中。为打好英语基础, 提升英语素质, 就必须充分重视提升英语阅读能力。而小组合作阅读对于提升英语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选取小学高年段英语阅读教学为切入点, 对小组合作阅读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英语,小组合作,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尹凌梅.谈小学英语合作教学[J].神州 (上旬刊) , 2012.6 (5) :140.

13.如何组织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 篇十三

海南农垦东岭农场中心小学符家美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会学生做作文?本人认为可以从下面这几点入手。

一、学会审题。

因为作文类型不同,各类型作文的内容和方法也不相同,写作时学生稍微不认真审题,写作文时就会偏题、跑题。审题再这里可分为两步进行:教师解题和学生探题,重要的是后一步。教师解题就是教师讲解作文要求,让学生弄清作文题目的意思、要求。比如说一个半命题作文“一件的事”,教师在解题的时候需要提醒学生: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我们可填入一些形容词,如高兴、有趣、难忘、懊悔等。至于填哪个词,哪个词就表示出怎样的中心。教师解题完后,要组织学生探题,方法就是让学生自主思考或让学生互相讨论来确定中心、选材和写作方法。如我教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一件有趣的事”这命题作文中,简单讲解要求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这么几个问题:

(1)写人还是写事?(2)写一件什么样的事?(3)题眼是什么?(4)选什么样的材料?这些问题要在让学生们在互相交流,互相讨论中得出,教师只能适时提出一些建议。

二、组织写作

俗话说:“趁热打铁”,趁学生找到写作兴致时,我们应及时组织学生写作。这个写作过程我们平时组织学生写作一样,只不过因作文已事先作好充分准备,学生写作起来会更得心应手。在学生写作时,教师要在教室里巡视,发现写作有困难的学生,只需对他们适当辅导。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和学习写作训练成正比的,只有在不断的写作实践中,写作能力才能不断地得到提高。所以,值得注意的是,组织学生写作时,尽量放在课堂中进行,以免有些学生“偷懒”,回去抄袭或仿写别人的文章。

三、重视修改。

大文豪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自己的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更何况是学生。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教师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时,可采用自改、互改、抽改和全改。自改和互改是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教师组织学生自改和互改作文时,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如题目拟得是否恰当;字、词是否用准确;有无病句;详略是否得当;选的材料是否适合文章中心„„因为学生初试学改作文,修改作文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要抽一些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对其存在的共性问题或重要的问题集体讲解。如我在一次抽改“难忘的一件事 ”的作文时,发现一篇习作字、词方面没有存在什么大的问题,但内容却不够健康,这位学生写他在受到别人欺负时,有人帮他打架赢了,让

对方挂了彩,这件事很让他难忘。像这样的作文我们要在班上特别强调,内容不健康的作文背离了《小学生日常规范》和做人的准则,那是不能写的。

此外,教师也要有时全改作文,以便了解学生在学习修改作文后学习修改作文的情况和写作能力,发现修改精美的作文,可选几篇作为范文,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供学生借鉴学习。

14.小学生高年段作文指导 篇十四

亲爱的小爹:

您好!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之间,您在外地工作已经有十几年了。虽然您每年都回家。但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对家乡的任何变化都不闻不问。您现在一定不知道我们这个不起眼的小城市——宜城,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吧!宜城,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已经乘上时代的高速列车,沿小康之路奔发了!

在以前,宜城是一个灰尘非常多的城市,曾被你们戏称为“光灰的城市”。晴天时,黄土、黄沙漫天飞扬,人们上一趟街,衣服、头发上就会落上一层厚厚的灰。雨天就更为糟糕,天上雨哗哗地下着,地上的泥也哗哗地流着。土路上满是稀泥,走一趟过来,鞋子上沾的泥巴足有两斤重,人们叫苦不迭,只得在家默默地等待路面的自然风干。而且在宜城也没有任何景点,只有一些低矮的平房,游人们常常乘兴而来,失望而归。

现在,宜城早已旧貌换新颜,变得更加美丽富饶了。您瞧,原先弯弯曲曲的泥泞小路变成了一条条宽阔笔直的高速公路;原先低矮的平房变成了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为了丰富市民们的生活,2001年宜城市政府还投资在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北邱家堰上修筑了环境幽雅的“紫盖山广场”。早晨,太阳刚刚露出笑脸,一群群老人已经在绿树红花之间挥舞着长剑,锻炼身体了。那银白的头发在朝霞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精神矍铄了。晚上,这里更是人山人海。饭后茶余,老爷爷老奶奶们带着可爱的孙子来广场上玩耍了。孩子在前面蹦蹦跳跳地跑着,老人则在后面一路小跑,乐颠颠地跟着;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一人牵着孩子的一只手来广场上跳舞了,在悠扬的舞曲声中,工作了一天的辛劳早已化解得无影无踪了;亲密的情侣们也相偎相依地坐在那菁菁草地边的长椅上,七彩的霓虹灯光投洒在他们溢满了幸福的笑脸上……一阵阵笑声在广场的上空久久回荡。您全家过来后,我一定会带你们去广场坐坐,呼吸一下那夹杂着花香的清新气息。

“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宜城的环境变美了,也吸引了许多大集团、大公司在宜城落户。燕京啤酒有限公司来了,富亿织造有限公司来了,新丰粮油土特产品有限公司来了,万众纱业有限公司来了,雅新家纺有限公司来了……好的投资环境也鼓起了各大公司的士气,喜报频频传来:宜城雅新家纺有限公司生产的床单、床罩、枕套、毛巾、茶巾部标等产品全部出口,远销亚、非、欧、美、东南亚等地。燕京啤酒已摆上了国宴的酒桌上。新丰粮油推出的芝麻系列产品销量已跃居世界前五名之列……

宜城的农业也有了大手笔。万亩西瓜、万亩冬瓜、万亩白菜……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拳头产品,带来了丰收、富裕和兴旺,也把农民的腰包撑鼓了。您瞧那满街崭新的摩托车,不用问,十有八九就是农民朋友们新添置的“座骑”。他们骑着新摩托车高兴地把大彩电、微波炉、电磁炉……毫不犹豫地抱回了家。

……

小爹,当年那个贫穷落后的城市已不复存在了,今天的宜城一定会让您大开眼界的。您一定要早点回来看看,我们全家都盼望您早日回到家乡的怀抱!

祝您工作一帆风顺,步步高升!

此致

敬礼!

您的侄儿:****

15.高年段识字教学变革的路径 篇十五

一、指导自学,学习独立

叶圣陶先生曾言:“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要想学生独立识字,教学生自学方法是根本。

1. 追溯字源

每个汉字几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蕴含着灵动的汉字文化、审美情趣、汉字意蕴。如果我们授之以渔,让学生主动走进汉字瑰丽的文化园中,那该是怎样的胜景!教师可以教学生追溯字源的方法,譬如查询字理网站:汉典网、字理小屋、象形字典,推荐书目《画说汉字》等。掌握了这一自学方法,学生就能提升识字兴趣,感受汉字思维,汲取汉字文化,何乐而不为?

不过,教师也应该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如果每一课生字都花大量时间查找资料,必然给学生带来额外负担。因此,研究全册生字可由全班共同完成,每人精研一课生字,组内评价修改,最终形成班本汉字课程,资源共享,共同成长!

2. 辨析汉字

随着年段的升高,学生积累了大量汉字。同音字、形近字、多音字、一字多义、一词多义现象出现频率增多。学生写错别字,大都因为分不清同音字、形近字而产生。因此,学习一段汉字之后,教会学生辨析汉字的方法,就很有必要。如区分“己、已、巳”三个字,教学生编成顺口溜:张口己(jǐ),半口已(yǐ),闭口巳(sì)。

3. 归类汉字

高年级学生具备了联结知识的能力,有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因而,若按规律归类识字,就能大大提升识字效率。例如,按字根归类。笔者在教《谈礼貌》时,引导学生讨论生字“嫌”,学生用字根“兼”列举出很多汉字:歉、谦、廉等。这时可提醒学生:高年级学生可根据一字学一类。当然不拘泥于这一种归类方式,还可以按读音、意思等归类,串成字串,更利于识记。

4. 多解字词

数学课上有一题多解的现象。识字教学是否可以一字多解或一词多解呢?当然可以。学生学习汉字时,可鼓励学生对一个生字词采用多种理解方法。如学习《争论的故事》中“争论”一词,可拆字组词———争吵、讨论;可查字典———各执己见;还可以结合字理理解,“”上面一只手下面一只手都来抢中间这根棍,最早就指抢,“争论”就是抢着说自己的观点;还可联系语境理解,文中的争论是谁和谁干什么呢?他俩争论什么?

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教师要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一旦学生养成字词多解的好习惯,就能增强理解字词的能力,提升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融合多能,促进独立

识字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要想促进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提升,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融合阅读理解、习作练笔、口语交际等多种能力协同发展,达到巩固认知、提升能力的目标。

比如识字与阅读能力的融合。吕叔湘先生曾说:“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会有生命。”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谈礼貌》一课时,笔者先请学生汇报“纠纷”一词的本义,即指很多线杂乱地缠绕在一起难以处理,学生通过自学就能弄懂。笔者顺势引导学生将词语嵌入语境理解,文中指什么难以处理?(矛盾)难以处理的矛盾竟然避免了,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顺理成章地理解了礼貌待人的作用。如此一来,“纠纷”一词的教学既巩固了学生独立识字的成果,又结合语境深化了词语和课文的理解,真是一箭双雕。

三、课外实践,丰富独立

高年段识字教学的路径应该更宽阔。只有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识字天地,独立识字能力才能日渐丰满。

1. 课外阅读助识字

每当学生捧起课外书时,就是一次与汉字的见面会。课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识字量,丰富学生的语言,开拓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

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可以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意识和能力。比如遇到不认识的汉字可以请教别人,可以查字典,也可以网络查询等。还可以摘记好词好句,积累语言,丰富语言。

2. 生活处处皆识字

语文是生活的一部分。语文的学习要回归生活,同样,识字教学也要和生活相结合。生活中只要有文字,就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去认识。从电视节目到公益广告,从说明书到电子信息……时时识字,处处识字,识字就如同滚雪球,越滚越多,学生的识字能力也会越滚越强。

16.小学生高年段作文指导 篇十六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放式模式;教学问题

一、传统小学高年段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手段单一,大搞“题海战术”

首先,部分数学教师在长期的执教生涯中养成了固化的教学习惯,不能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书本教材为基础,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期间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由于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学生往往不敢提出疑问,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低下;其次,还有的数学教师一味地专注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凡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就在课堂教学中反复进行讲解,导致数学知识的教学不均衡,学生虽然掌握了较高的应试能力,但是没有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学习习惯,不利于个人今后学习能力的提升;最后,每次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通过“题海”战术来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能力。学生在巨大的压力下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今后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2.教学模式僵化,学生学习被动

新课改之后,要求教师要主动转变教学观念,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教学的话语权仍然掌握在教师手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在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教师所讲解的知识难以完全消化和吸收,教学效果也不够理想。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是对于这个公式是如何推理出来的,以及该公式的具体应用都没有进行详细的讲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虽然能够记住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是在习题练习或是实际应用时,往往难以做到“学做结合”。由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不能及时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教师,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学习积极性受挫。

二、完善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方法

1.丰富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多数情况下是根据个人兴趣来学习。因此,教师应当充分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在营造活泼课堂氛围的同时给予学生以新鲜感,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多种圆柱与圆锥的模型,在课堂上通过展示模型,让学生对圆柱和圆锥有一个直观的认识。随后,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出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圆柱与圆锥物体。学生通过短暂的思考后给出答案,这样一来就能加深学生的记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片实例,或是观看动画、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创新教育模式

教师应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使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有趣的形式表达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进行5分钟的课堂导入。课堂导入不仅仅意味着将本课内容导入到课堂,更意味着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外带到课堂中来。所以,导入一定要新颖有趣,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眼球。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导入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视频、音频或者图片等可以直观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通过课堂导入,学生既可以复习一遍上节课所学内容,还可以提前了解本节课的大体内容,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讲课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设置课堂互动,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这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3.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

很多小学的教学模式过于追求对学生知识层面的灌输,忽略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致使高分低能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学校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应该包括自主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工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同时,更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独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如,公式不理解、不懂运用等,可以跟同学讨论,这样既找到了解决困难的方法,又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師在完成课堂教学后,还应该鼓励学生将所学的公式、原理、方法技巧积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比如,在帮父母购物的时候,学生就可以运用加减乘除法进行数学运算,提高自己的口算能力。

参考文献:

[1]俞亚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J].启迪与智慧,2014.

[2]周向伟.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探究[J].新课堂,2015.

上一篇:文明交通由我做起(故事稿)下一篇:五年级环境教育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