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绍兴的桥(精选2篇)
1.人文地理——绍兴的桥 篇一
《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课文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课文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江南水乡绍兴的水、船、桥、人之间和谐的美,激发学生心中的美好感情。
(3)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展现文中描写的情境,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和文章的语言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背景资料的引入,学生体会船、桥与当地的小朋友的生活存在什么关系。(2)通过朗读与分析,让学生了解绍兴的桥、船各有哪些特点。
(3)通过提问与讨论,引导学生对文中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展现文中描写的情境,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和文章的语言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江南水乡绍兴的水、船、桥、人之间和谐的美,激发学生心中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背景资料的引入、朗读与分析、提问与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文中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江南水乡绍兴的水、船、桥、人之间和谐的美,激发学生心中的美好感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回忆曾经学过的《水乡行》、《威尼斯小艇》、《水墨徽州》的有关水乡的课文,观看水乡图片,交流查找到的水乡资料,概括水乡的特点。(出示课件)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将对水乡的感受融入课题中,朗读课题,引导学生注意课题中的“啊”,读出水乡特有的魅力,初步感知绍兴的船和绍兴的桥。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1.初读课文。阅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熟的地方要多读几遍,达到熟读正确、流利。(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的每个段落分别向我们讲述了什么? 2.教师检查初读情况。(1)教师指名读课文。(2)交流每段的段意。3.学生交流预设:
文章通过童谣把我们带到了绍兴:绍兴特有的乌篷船的独特规矩,孩子眼中江南水乡的清新和明丽,船夫撑船技艺高超,让我们体会到了水乡孩子独有的生在水边、行在桥上的成长经历„„
三、精读文本,感受风情、童趣。1.默读思考:
(1)绍兴的船和绍兴的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你从中体会或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词句、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到绍兴的乌篷船是怎样的。体会到绍兴的桥是怎样的。
(2)学生根据中心话题,让学生边认真读文边勾画批注,整体把握全文。(3)全班交流感悟,并指导朗读。2.重点段落指导:
段落:上了绍兴特有的乌篷船要脱鞋,再不许动,坐着可以,躺着也可以,就是不准晃动,这是规矩。
理解:对于孩子来说坐船的规矩是苛刻的,可正因为这样的束缚,才让孩子不安分的心静下来,静静地欣赏、感受水乡的美,这份苛刻的“规矩”是一份涌动于心、流动于情的快乐。
段落:啊,水好清啊,风好香啊,船似乎是在镜面上滑过去,滑过去。篷顶上簌簌响的是什么?那是挂向水面的柳条。江面上片片粉红色的是什么?那是随水漂走的桃花瓣儿„„
理解: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孩子眼中江南水乡的清新与明丽,享受着水乡那份独有的灵动风情,体会着水乡孩子坐在乌篷船上尽情观赏美景的快乐。
段落:如果你是在念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上的路,上桥了,不要东张张西望望,慢慢走,不要跑;下桥了,不要左推推右搡搡,缓缓走,不要跳。这样,一座桥你平平安安过来了。等你走完了绍兴的五千座桥,你已经长到可以念三年级了。
理解:同坐船的“规矩”相比,上下桥的“规矩”更多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一份长者略嫌“唠叨”的叮嘱,细细品味就会多一份感动,添一份温暖。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水乡孩子那份独有的生在水边、行在桥上的成长历程,那份特有的“规矩”所带来的于缓缓行走中体验慢慢成长的生活情趣。
3.交流预设:
绍兴的船是柔和的、是灵动的、是快乐的、是充满情趣的,是童年的伙伴,是水乡孩子的摇篮„„
绍兴的桥造型各异、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踩满了孩子成长的足迹,承载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留下了童年美好的回忆„„
3.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主要写了绍兴小朋友在夏日黄昏时的活动。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文字中的诗意、生活中的温馨,以及其中的活泼快乐。
4.绍兴的桥、船和当地的小朋友的生活存在什么关系?(出示课件)5.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6.交流预设:
拥有水乡孩子特有的“生在水边,行在桥上”的经历。
四、全班齐读课文。
五、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生词。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味课文。
能够随时欣赏如诗如画的水乡风情,晚上还能在桥头听故事。请用“绍兴的孩子真,因为。”这样的句式来谈谈你学完这节课后的感受。
二、延伸情感。
出示《乌篷船儿轻轻摇》并配乐朗诵,体会水乡之美。(出示课件)
三、生字学习。
茧:和“萤”两个字的字形比较相近,要注意进行比较后再练习。桨:也可以找形近字进行比较记忆,例如:“奖”“浆”等
矩:是会意字,圆为规,方为矩,本意是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引申为标准、法度。潺:这个字笔画较多,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将记忆方法全班交流。
四、品读课文,感悟意境。
1.绍兴的船是什么样子的?谁想来说说?
(1)绍兴的船很窄很小:上了绍兴特有的乌篷船要脱鞋,再不许动,坐着可以,躺着也可以,就是不准晃动,这是规矩;我们唯一的要求是稍稍撑起一只篷,让我们瞧一瞧一路上的山光水色。
(2)绍兴特有的乌篷船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陆游有一首词为《鹊桥仙》,下半阙为: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萍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予。在这里“轻舟八尺,低篷三扇”指的就是绍兴特有的乌篷船了。
师:想看看乌篷船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吗?(出示图片)
师:陆游距今已经有八百多年了,这说明绍兴的乌篷船也至少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你们看,它的样子多古老啊!
2.古老的乌篷船和绍兴的孩子有怎样的关系呢?
孩子们坐在绍兴特有的乌篷船上都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呢?你们看(出示课文第三段)读一读这段话,认真体会句中加点的字和词,看看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自由读)
第一句——船儿在这水平如镜的水面上缓缓的行驶着,留下了那一圈圈缓缓荡漾开的水晕,就好像在镜面上滑过去,也许我们站在桥头还能闻到那淡淡的清香呢。
后四句——只有在如此静谧的环境中我们才能听到柳条挂向棚顶的声音。一个“挂”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柳条是什么样子的啊?“柳树的婀娜多姿”,也许是那初春的柳枝摆动着自己那细细的嫩嫩的枝条,被风一吹,和棚顶碰撞发出簌簌的声音。我们不但听到那簌簌的响声,还看到了那片片随水漂走的桃花瓣,想象一下,片片桃花瓣说明江面上有很多很多的桃花瓣,而且被风一吹都聚集在了一起。把水都映红了,把风都熏香了。像是刚刚下过一场花瓣雨,都随着水漂走了。多浪漫啊!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一读。
师:你读的真美。让我们和绍兴的孩子一起坐上乌篷船,看一看绍兴的这一路山光水色。(出示录像)
四、拓展训练。
1.通过学生自读,让学生对课文的大意有整体的感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2.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后谈理解、谈感受,即培养了学生的总结能力,也培养了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朗读中还欣赏到了水乡的风情,感悟到了水乡孩子的童趣。
3.引导孩子边读边想,读出其中的美,悟出其中的情。
4.让孩子把对水乡深刻的感受融入到句子里,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丰富了孩子的认识,也将孩子在课文中的感情延伸到极致,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水乡的魅力。增宽了学生阅读的广度,通过背诵,将文字内化增强了学生阅读的厚度。
五、总结。
桥在绍兴不只是人们出行的通道,也是一种文化,一道风景这里历史悠久,人文鼎盛,桥的人文内涵也就特别丰富,几乎每座桥都有它的一段历史,一段佳话。他已溶入了绍兴人们的生命里。成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本文的作者文字给我们展示出的水乡绍兴船和桥的独特魅力。也向我们展示了“人家尽枕河” 枕河人家的生活。
2.人文地理——绍兴的桥 篇二
关键词:党建品牌,以文化人
高等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职责, 是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基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给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 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内涵式发展”是目前最重要, 也是最紧迫的任务。那么高校党建工作也应与时俱进, 以“内涵式发展”为契机, 在不断发展中形成自己的党建品牌, 以点带面, 全面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1 二级学院党建工作面临挑战
二级学院党建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首先从外部环境来看,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 国内外各种思潮、各类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互相渗透, 高校党组织在思想建设上遇到困境。其次从内部环境来看,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 大学生党员数量也在持续扩大, 高校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 二级学院党组织领导大多也担任其他方面的工作, 事务繁忙。且有的党员干部存在着轻党务、重业绩的思想, 或者是认为党务工作太“虚”, 缺少实质性内容。这些都给二级学院党建工作造成了一些困难, 党的工作缺乏吸引力, 更无法形成品牌效应, 党建工作的育人功能逐渐被弱化。
2 二级学院党建品牌创建的思路
高校二级学院的党建工作存在特殊性, 学院是学校的基层教学和科研单位, 党建工作就必须是围绕学院的中心工作开展的, 否则就会脱离实际, 空洞乏味。为了深化党建工作的内涵, 提升党建工作的质量, 在党建工作中培养品牌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党建品牌, 不仅能给党建工作带来质的飞跃, 还能起到凝聚人心、激发活力的显著作用, 有利于党组织形象的塑造。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的党建工作一直以来都秉承了“以文化人”的思想, 注重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和引领功能, 使广大党员在先进文化的熏陶中接受思想教育, 树立远大理想, 自觉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而推动党建工作的内涵式发展, 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党建工作品牌——“以文化人”工程。
3 二级学院党建品牌创建的实践
(1) 在理论教育中以文化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学院党总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党员头脑, 努力让师生党员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追求、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党校教育中增设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 让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既增加了课程的吸引力, 又让党员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
(2) 在活动载体中以文化人。以党建文化引领校园文化, 以先进文化鼓舞学生, 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达到以“文化”来“化人”的目的。学院每年都组织开展大学生党员经典诗文诵读活动, 活动不仅使学生党员感受到了文化的灿烂辉煌, 而且还得到了文化给予的精神力量。学院尝试了学生党支部进社团, 加强学生社团的思想引领, 取得了一些收获。学院的话剧社公演经典作品《雷雨》、《原野》等, 为广大师生呈现经典话剧的魅力, 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捧。以风则江文学奖为载体, 开展文学创作活动, 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促进了校园文坛的繁荣和发展。
(3) 在阵地建设中以文化人。充分认识阵地建设在党建工作中的重要性, 努力在组织阵地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文化。一方面在党的宣传阵地上, 充分利用院报、文化走廊、微博、微信等媒体, 大力宣传先进的思想文化, 宣传在践行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在党的活动阵地上, 不断加强“党员之家”的建设, 加大经费的保障, 让“党员之家”真正成为师生党员接受先进文化教育的场所。
(4) 在制度创新中以文化人。制度创新是党组织时刻保持活力的关键, 学院在夯实党组织基本制度的同时, 不断推陈出新, 加强党的制度保障。将学生党支部设立在社团, 如文学社、话剧社等, 让党的工作深入到学生当中去, 以党的先进文化引领校园文化活动。建立大学生党员“两个实践”的制度, 组织党员队伍深入农村、社区, 开展水文化、桥文化、台门文化的社会实践, 组织党员定期开展“求真讲坛”的专业实践, 让党员在实践中接受教育, 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桂淑.关于加强大学生党员践行“先进文化”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8 (9) .
【人文地理——绍兴的桥】推荐阅读:
人文社科地理论文:人文社科地理 策划与设计 品牌形象12-09
高三地理人文地理习题08-29
美国概况地理人文08-31
人文地理教学11-04
人文地理课件总结01-19
人文地理第9章07-28
人文地理综合实习报告11-13
学习人文地理解析自然密码作文06-16
【真题】中科院地理所2014年人文地理学博士考试城市地理01-20
儒家人文理念与高校人文教育论文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