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体验乐趣

2024-11-06

游戏教学,体验乐趣(共16篇)

1.游戏教学,体验乐趣 篇一

体验教师角色,享受教学乐趣(网友来稿)

湖北宜昌宜都红花中学草儿

课程改革在教学方式上是一次全新的革命,几千年来“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一直统治着千千万万个教师和学生。课程改革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改变“你讲我听,你教我学”的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和适应学生认知规律的新型教学方式,它是现代教育理论所倡导的,也是新课标所要求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的活动,协调的合作,积极主动探究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发展。“自主”即主动学习,主动地在语文实践中丰富人文素质,主动接受外界刺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构建新知识的意义。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途径。我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我讲的时间大大减少,学生活动的时间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学习的效率越来越高,自信心与创造性越来越强。我在课堂中充分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觉得上语文课是一件轻松而又美好的事情。那么,在语文教学中究竟该如何实施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呢?我想关键的还是教师要能真正的转变角色,要胸中装有“现代教育理念”,站在改革的`前沿,高屋建瓴,为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创造条件。教师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中是什么角色呢?我想就从自己的角色体验来谈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运用。

一、营造合作探究的氛围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探究氛围的营造者。比如,根据课文特点进行教室布置,改变以往的一人一桌一本书的“水田式”(过去的教室布置决定了课堂的沉闷和死板,学生很难投入到合作探究的活动中),而让教室成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圆形、扇形、花形等,有时候表演课本内容,我就把教室布置成圆形;有时候是与学生探讨课文,我就仿照电视的谈话类节目把教室布置成扇形;有时候活动课,便布置成花形,便于竞争。这种环境的改变不仅可以很好的有利于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而且在学生心理上也给他们营造了一种活泼轻松的氛围。实践表明,这种新颖的形式学生很乐意接受,他们在这种聊天式的教学氛围中感到自然而轻松,可以大胆地无所顾忌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和同伴们争得个热火朝天。而且教师在这种环境中也可以真正领略到作为一个主持人和学生倾心交流的快乐和怜愉悦。第二,教师还要科学的分好合作探究小组,让全体学生均有机会并乐意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我一般地以六人为一个小组,选拔组织能力和语文能力强的学生任组长,让他们去寻找自己的组员。这样,组长和被选中的组员在探究活动中制定学习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探讨课内外难题,表演课本剧,互相批改文章,互相欣赏练笔及摘抄本,还互相鼓励,还一齐查资料,表现非常主动,也合作相当出色。特别是组内成员之间的团结友爱、合作互助的劲头让我这个教师也感到了他们的伟大和可爱。第三,教师要竭尽全力的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尽力的鼓励学生的探究成果,让课堂始终笼罩在浓浓的探究氛围中,让全体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这便是一个成功的探究氛围的创造者。

二、提供合作探究的话题

同时,教师还应是探究活动中的引导者。探究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去讨论去探索,那样耗时耗力,在语文课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在教师的问题情境中去合作去探究。因此,要想学生有兴趣有实效的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还得对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为他们提供探究的话题。什么样的话题适合探究呢?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学生通过读书思考,没有结果的话题,学生必须通过查阅资料或者利用网络才能得出答案的话题,对书上的或者对教师讲解不懂的话题,还有学生对于课本有疑问的话题,都可以引导学生去分组探究。比如,我班学生在学习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时,对于作者在文章对于阿长的变化无法理解,于是我就鼓动学生查找资料,让他们“走近鲁迅”,读关于他的许多作品,这样,学生对于鲁迅的为人有了全面的理解以后,就能比较容易的接受了课文中的转变。还有我们在学习寓言《赛翁失马》时,有学生对于文中的“父”提出了疑问,认为按老师的说法即“父亲”,他们解释不通,于是我和他们一起去查阅资料,才终于得出应该理解为“老头”的意思。还有在《闲情记趣》中,有个“蚊声如雷”,书上的注释是蚊子的叫声像打雷一样,学生又对此提出了置疑,说蚊子根本不会叫,于是我便引导他们去观察,同时激发他们去查阅资料,才终于得出应该解释为“蚊子很多,翅膀扇动的声音像打雷一样。”学生在这些探究活动中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同时他们也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几乎每节课都想探讨一个属于他们发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不是要教师去代替学生,而是应该把阅读文章、思考问题、发表见解、讨论交流的权力和时间统统交给学生,不要担心他们不会不懂,不要越殂待疱,包办代替。只要教师加强引导,激发了他们探究的热情,其实学生会表现出令人惊讶的智慧。

三、对探究活动进行监控

教师还应是探究活动中的观察者和服务者。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解放老师,同时也是解放学生,但并不是说教师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休息”,全权下放。其实,教师对学生的监控和指导很重要。在探究活动中,如果教师不进行监控的话,有些学生就会流于形式,而收不到实效。例如:在最初的探究活动中,我曾经组织学生探究过这样一个问题,在学习鲁迅的《一面》时,有学生提出疑问,说作者这么敬仰鲁迅先生,为什么接受他的书以后,就匆匆走了呢?我让学生讨论,有些学生就在下面小声说什么太没礼貌了,我班某某人就这样等。我立即对他们的谈话进行了扭转,让他们回到作品和作者上来,才让他们停止了无意义的谈话。的确,由于认识水平的差异,有些学生在讨论中总爱说到与此无关的话题。因此,教师在整个活动中都不要袖手旁观,放任自流。而是适时地进行监控,给学生以必要的指导,还要防止部分学生在里面混水摸鱼滥竽充数,引导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和学生一起探讨,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也可以和学生亲密关系,收到探究活动的实效。

四、建立竞争激励机制

教师还应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鼓动者。由于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分组学习,因而学生有强烈的合作意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强调组与组之间的竞争,这样这种合作的气氛会更为浓厚,探究的更为彻底。同时,教师还应是学生探究活动的欣赏者。教师在课堂上要以最大限度的激情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成果给予由衷的赞扬,给学生以真诚的微笑和掌声,给他们以热切的鼓励,激励他们在探究活动中表现更优秀,他们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学习热情。

总之,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绝对不是一种热热闹闹的形式,它是一种真正体现学生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且又能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方式。我在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中尽情体验教师应有的各种角色,享受教学语文的乐趣。学生爱学语文了,自信心增强了,更加团结互助了,他们变得爱学习爱思考,而我自己也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快乐。作为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邮箱:lirong750217@126.com

2.游戏教学,体验乐趣 篇二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这就要求在日常教学活动的开展中, 教师应以积极的方式与幼儿进行目光、身体和语言的接触与交流, 更多地用启发、引导、鼓励的方式与幼儿交往。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和参与权, 给予幼儿亲切感、信赖感和温暖感, 以建立一种开放平等、和谐温暖的师幼关系。

例如:小班数学《小星星魔术袋》, 先做游戏《小手变变变》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观察魔术袋, 老师念咒语, “小星星, 亮晶晶, 小手巾, 亮一亮, 快出现, 快出现, 1, 2, 3!”, 老师从魔术袋的暗格中拿出变出数字1、2、3。重复一次, 此时鼓励幼儿与老师一同念咒语, 请出一位幼儿从魔术袋中拿出1、2、3。若时间充分可再继续游戏, 可拿出幼儿熟悉的玩具或物品, 如小汽车, 小娃娃放入袋中, 小星星魔术袋变出的物品请小朋友数一数有几个, 1个娃娃、2只小猫, 3辆汽车。大家一起做小动物, 看老师出示的数字学小动物的叫声。这样孩子们就会在这样的游戏教学情境中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从而会非常乐意参与到活动中去。

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数学内容的熏陶理念。数学教育对幼儿发展的核心价值是让幼儿学会“数学的思维”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数学的思维”是指用抽象化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二、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参与活动兴趣

思维总是由问题引起的, 幼儿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有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幼儿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能在客观上出现一个问题情境, 自然引出问题, 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激发幼儿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使幼儿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中。

例如:游戏活动《给小动物分房子》, 教师根据游戏的情节, 交代操作要求, 请小朋友给每个小动物选一下房间, (幼儿自由讲述我想给哪个动物找房间, 如:我想让小猫住在第三层第四个房间。) 第一次操作:先把地基打好, 请小朋友帮忙造这座大楼, 每人拿一个房子, 先给住一层的小动物来造房子。接着二层、三层、四层。操作后幼儿根据刚刚造的楼房发现问题。用图片设计安排小动物的房间。提问:哪些动物适合住在四楼, 为什么?哪些动物住在一楼比较好呢?请说出你的理由。第二、第三层住哪些动物呢?第二次操作:请大家看好图纸, 重新造房子。请幼儿讲述小猫住在三楼第三间, 小狗、小兔呢?

像上述例子中把情境内容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让幼儿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增加幼儿的直接经验, 这样不仅有利于幼儿理解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而且有利于幼儿体验到在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 培养幼儿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幼儿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 设置游戏性情境, 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 通过游戏使幼儿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 让幼儿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 在游戏中得到知识, 发展能力, 提高学习兴趣。经过一猜一问, 引起了幼儿的注意与探究意识, 使幼儿从失败中获得经验教训, 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而且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

三、创设疑难情境, 注重教育生活的融合

教师在创设情境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创造疑问情境, 精心设计, 巧设悬念, 设置许多的发散点, 引导幼儿从多个角度思考, 激起他们的认知冲突, 唤醒幼儿积极思维, 主动探究, 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引入教学内容, 幼儿就会很有兴趣去探索新内容。

例如:大班数学游戏:报菜名。教师布置好菜场的场景, 准备了许多各种各样蔬菜的图片, 接着把带领孩子幼儿参观菜场, 今天请小朋友来看这里很多的菜。你认识哪些菜?吃过哪些菜?幼儿个别讲述自己吃过的、看见过的菜名。教师让每个孩子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把自己认识的见过的蔬菜告诉自己的同伴, 有的孩子不认识洋葱、豆苗, 旁边小朋友立刻把自己知道的菜名告诉他。在教学中, 教师能尊重幼儿, 信任幼儿, 给幼儿提供发表不同见解的机会, 激活幼儿的生活积累, 引导、鼓励和督促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在教师设置的情境种不知不觉引发了孩子们不同的思考和讨论, 也在这些特定情境中理解了序数和基数, 使学习成为了孩子们的一种自我需要。

四、创设操作性情境, 激发互动交流

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让幼儿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让他们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获取数学知识, 使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勇于探索, 大胆创新。

数学游戏:《小动物的家》, 孩子在游戏中学习两个纬度的序数的认识。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快速反应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小动物的房子有16个房间, 四层楼, 每层有四间, 小老鼠跑到谁的家里去了?在游戏中集体引导幼儿快速反应能力, 幼儿看老鼠跑的位子说出房间的位子。孩子们就会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从而会非常乐意参与到活动中去。

教师要在新课堂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认真研究教材, 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创设符合幼儿心理需要的教学情境, 让幼儿在形式多样的学习中获得真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主体和多体的交互作用。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 而是学习活动的共同参与者。注重活动的趣味, 满足幼儿“玩”的愿望。

参考文献

[1]张凉.走进研究——为了儿童与教师的共同成长[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2]邹兆芳.幼儿数学新编 (教师用书)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6.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M].2004.

3.游戏教学,体验乐趣 篇三

一、在课堂情境创设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数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喜新厌旧、知识冲突的“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前后知识的贯通,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激活思维。例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故事:兔妈妈给她的孩子分苹果。兔妈妈说,我分给姐姐个苹果,分给妹妹个苹果……兔妈妈的话还没说完,兔姐姐就大叫:“妈妈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请同学们评评理,兔妈妈分得公平吗?故事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团,兔姐姐分的份数少,是否分得少了呢?两个分数谁大谁小呢?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提的问题就多了,学生之间自然就会争辩、讨论、探究,达到了合作的目的,体现了学习数学的魅力。

二、在比较探究教学中,体验数学的方法

有比较才能有差异,通过差异比较,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观点和其他同学不同时,他就会重新思考自己的观念、方法、结果,并加以调整,追求新的知识。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创造机会,放手让学生自问、自探、自究、自悟,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性体验、逻辑性体验、层次性体验,给学生一个可以展示自我的时空,让学生在差异体验中获取知识,获取成功,在体验中碰撞出创造的火花。例如,在一次分数练习课上,我出了一道题: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用了小时,从乙地回甲地又用了30分钟,这辆汽车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时我引导学生充分交流,自己思辨。

丁生说:因为题中没有说明原路返回,所以去时和回来时走的不是同一条路,速度不变,从乙地回到甲地时走比较近的路,用的时间相应较短,行驶的路程也比较短。

戊生说:因为题中只是说明乙地回甲地用了30分钟,可以理解为按原路返回,但是没有到达甲地而是在半途中,行驶的路程是60×=30(千米),题中所指的不是甲乙两地之间的总路程。

一个简单的问题,使学生能打破思维定势,对问题进行分析,在比较探究中独立思考,从新的角度提出有个性、有创意的推理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体验了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灵活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

三、在解决生活问题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最终也服务于生活。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丰富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他们乐于从贴近的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以及作出决策的能力,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例如:我在教应用题时设计一次“我帮妈妈管家”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家里一个月的油、粮、食品、煤气、电等基本开支是多少,总收入多少,结余是多少。如果家里要购买一台价值5000元左右的彩色电视机,根据家里每月的结余,几个月可以买一台?通过家庭实际问题的设计、解决,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再例如:在学习了“认识钟表”之后,我让学生自己设计星期天起床、吃饭、睡觉、玩游戏、做作业等的时间安排,使学生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体验数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

学生体验数学的过程就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这不仅仅是在接受知识,更是通过自己的经验在构造自己对认识客体的理解,进而达到对大自然的规律、事物固有秩序的尊重。学生在体验着获取知识的时候,经历了情境、比较、探究、发现的过程,经历了与人合作的过程,经历了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经历了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他们在活动过程中,体验了数学思考的魅力,体验了数学方法的灵活和多样,体验了探究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体验了与人合作的必要和乐趣,体验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的价值。因此说,有效的体验性数学学习,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行为体验,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积极的心理体验,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习生活的愉悦快乐。

4.体验生活乐趣小学作文 篇四

一个周末,我们在卓旗山庄举行了亲子活动,我们班有大部分人去了,还有老师。让我深深的感受到的是生活的乐趣。

我们开着小车在凹凸不平的小路上,显得像农村。就在我想象卓旗山庄是一个农村的时候,车已经转进卓旗山庄的门口。“哇!想不到这别有洞天耶!”我不禁赞叹起来。看着被太阳反射的波光粼粼的湖水,像宝石一样闪闪发亮。水泥路不再像刚才那样铺满黄土,而是没有一丁点黄土,油漆更像是刚刚刷上去的。走了一段小路,我们便来到了卓旗山庄内部。我们分组,我和莫丽娜、张之韵、黄晓燕、何洛瑶及各位家长是一个团队,我们在阳光明媚的上午做着事情。

上到一个黄土小坡,我们团队停在了瓦砾和柴火前。张之韵家长走到灶旁把锅掀开,便指着里面的柴灰说:“里面肯定是放柴的地方,到底怎么烧呢?要不,李伟康你和张之韵一起去偷学一下别的组是怎么做的。”我和张之韵一口答应了,跑到一组,原来,那一组是把瓦砾铺到灶的旁边,我和张之韵把这件事报告给了张之韵家长了。我们抄袭着别的组的方法,用手搭起了第一个瓦砾堆,只搭了一半,家长们很快的.就发现,我们的瓦砾堆是小的在下面,而专业的人员则是大的在下面,我想:“如果是小的放在下面,上面的就没有固定性,就会塌,大的放在下面就可以固定了。”家长们大概也是这样想,经过我们的努力,终于搭好的一个像样的。莫老师说:“我们生火,把它烧红了就可以烤东西了!小朋友们去找柴吧!”我们蹦蹦跳跳的来到了柴堆旁,我们惊讶极了,映入眼帘的是一堆像小山一样的柴,我们爬上小山,再柴堆里精挑细选,我选的是一些较细的柴,而且是比较干的,因为干的才好烧。不一会儿,我们的灶台旁边就放满了柴,家长们拿着打火机,把火给点燃了,原本火是只燃烧了一根木头,我们不断的往里面加柴,火苗立刻突出千百条贪婪的舌头,无情的烧着刚加进去的木头,火变大了。

张之韵说:“我们去洗菜吧!”张之韵话音刚落,我们直奔放菜的地方。何洛瑶妈妈早一等着我们了,我们同心协力把沉重的菜抬到了洗手台,何洛瑶妈妈一手拿着生菜说:“你们看,要把整个叶片给剥下来,剥到小的叶片,就把根给剥下来。洗一下就放篮子这边。”我们遵照何洛瑶妈妈的说法,很快就把生菜给洗完了。我们返回到家长的地方,我爸爸突然说:“你们去弄两条鱼吧。”我们意外的发现了一桶装的满满鱼。好奇心驱使着我摸一下鱼,我伸进桶里,一股冰凉刺骨的海水触到了我的手指,紧接着,我摸到了滑滑的东西,我立刻缩回手,吐了吐舌头。我望着这桶浑浊的水,准备第二次尝试。我小心翼翼的再次把手伸进去,又摸到了滑滑溜溜的东西,我并没缩手,只是抓起来,就在半空中,我们看见是一条鱼,但是只有0。5秒的时间,然后继续滑落,水花四溅,溅到了我们的身上。我们咧开嘴笑了,张之韵也想尝试,便把手伸进去,可是伸到了鱼身上很快的就把手缩回来。我这次大胆点,抓着鱼头,往上提,其他同学发出赞叹声,可是还掉下去了。就在我们玩的正开心的时候,我想起了我们的使命,我说:“我们选一条鱼吧!”这句话让我们团队都愣住了,过了一会儿,才晃过头来。我们用眼睛急切的寻找,可是这浑浊的水把鱼掩藏得严严实实,我的眼睛都快碰到水了,依然看不清。我们只好“浑水摸鱼”,只要碰到一条就绝不放过,一把捉起,还是捉不到,我们就像狼到嘴的羊逃了一样生气。我们要动真格的了,一起捉住同一条鱼,捉住它的尾巴、腰、头,想逃也别想逃掉,鱼奋力挣扎着,扭动着身子,我们快要招架不住,连忙向旁边宰鱼的叔叔说:“叔叔!我们定这条鱼!”可是,那位叔叔在宰另一条鱼,我们捧着鱼放到宰鱼台上,那条鱼在宰鱼台上活蹦乱跳,叔叔一把抓这那条鱼,然后的举动让我们很惊讶,叔叔拿着钢丝刷大力敲着鱼头,发出“砰砰”的响声,我们捂住眼睛,吓得不忍直视,叔叔又用钢丝刷削着鱼鳞,鱼鳞到处乱飞,然后挖出内脏,用水冲洗。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

在家长的帮助下,我们很快就可以吃饭了。我们向莫老师碰杯,庆祝我们的功劳,我们总算吃到自己做的饭来啦!

5.游戏教学,体验乐趣 篇五

俗话说“生活是最好的教师”,生活里的许多事物都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所以,老师可以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细致入微地对学生渗透生活观念,引导他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积极探究教学中的问题。

案例回放

山东省临沂第二实验小学孙艳霞老师,在给学生们讲“齿轮”这堂课时,刚上课就给学生拿出了一个齿轮模型,然后说:“同学们,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轮子,像这种模型的轮子,你们认识吗?知道它叫什么吗?”

“知道!我见过好多次呢!”一个男生回答。

接着,孙老师把两个齿轮模型贴在了黑板上,一个齿轮模型中贴有“齿”字,另一个贴有“轮”字。

“那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齿轮啊?”孙老师问道。

“自行车上就有。”那个男生说道。

“那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其他同学想知道吗?(“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喊道。)那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齿轮。而要研究齿轮,必须得有齿轮才行。我们的桌子上有一些材料,可以制作齿轮。你们能用这些材料做一个吗?”

“能!”有几个学生大声回答。

“好。老师希望你们每个小组最好做出三五个来。如果给你们5分钟时间,你们觉得能完成吗?如果要把齿轮做得好一些、多一些、快一些,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好!我现在开始计时,看看哪个小组能率先完成任务!”

一眨眼,时间到了。

“请把你们做的齿轮举起来,大家互相看一看。嗯!老师发现,有的组在规定时间内做出了5个齿轮,很不错。不过,有的小组虽然只做了3个,但是做得很精致,也很不错。同学们,做齿轮不容易吧?谁给我们谈谈做齿轮的感受呢?”

学生们互相观看同伴制作的齿轮,并谈论自己在制作中的感受。

“现在齿轮做好了,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块泡沫塑料板、几根小铁钉,把你们的小齿轮组装起来,转一转,看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把齿轮在泡沫板上进行固定、组装,并进行操作与观察,结果发现有的齿轮根本就转不起来。

“这是怎么回事啊?老师,我们的齿轮转不起来!”一个学生喊道。

“那是怎么回事呢?你再仔细看看。”孙老师反问道。

“呵呵!可能是我们的小齿轮不够圆、齿不均匀造成的,因为,齿轮组合在一起时,如果相邻的两个齿轮不能互相咬合,就转不起来!”

接着有学生说自己固定齿轮时,轴没有插在圆心上,同时做齿轮的材料也不够坚硬与结实。

“哦!有那么多问题会影响齿轮正常工作啊?”一个学生做了总结性的惊呼。

“是啊!看来,我们做的齿轮,问题还真不少呢?大家想一想:要想让齿轮正常工作,必须达到哪些标准呢?”

“齿轮应当是圆的,而且齿的大小要均匀。”“两个齿轮的齿还要能很好的咬合。”“齿轮的厚度要合适。”“轮轴要在齿轮的中心点上。”同学们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的想法。

“没错!其实想做成能正常工作的齿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你们知道吗?建国初期,我国根本就没有自行制造齿轮的能力。到了20世纪60年代,我国才能批量生产齿轮。所以同学们不要灰心,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发现齿轮制作过程中的这些问题,已经很不简单了。接下来,我们重新做几个能够正常工作的齿轮。”

……

案例解读

齿轮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但对于它的制作方法、用途以及什么样的齿轮能更好地工作,恐怕大多数学生都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孙老师通过提问学生是否见过齿轮,是否知道齿轮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对“齿轮”强烈的探究兴趣。

在学生对制作齿轮、使用齿轮的探究过程中,他们提出了很多关于齿轮的想法,也解决了很多疑问,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试想,如果孙老师上课时不以齿轮模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提几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学生能有那么大的积极性来配合老师的讲解吗?课堂氛围能达到如此激烈的程度吗?肯定不能。

6.游戏的乐趣作文 篇六

砸卡,顾名思义。这种游戏很简单,只要你拿着手上的卡片把其他人的卡片砸翻,其他人的卡片就归你了,如果你的卡片被别人砸翻了,你的卡片就归其他人了。

我现在的卡片都是赛尔卡和一张神奇宝贝的卡,小蘑菇、小火猴、宝贝鲤、左背鱼(这是一个神奇宝贝的卡片,大家多多少少会有点陌生)。这些是我的主卡,我还有一些厉害的卡,有47张,再加上刚才的那四张,共有51张。

不仅你可以用砸卡跟别人较量,你还可以玩游戏的另一种模式:弹卡,在一个圆桌子上,谁把对方的卡片推到了桌子底下,谁就赢。

再来说说我是怎么和人较量的吧!我最拿手的是砸卡,只要谁敢给我下战书,谁就敢给我送卡,上次我和唐吉(我在小区的一个朋友)玩,他本来就只有19张卡,全都被我赢了个光光,从此,他再也不敢给我下战书了。

我们小区里还有一些跟我一样赫赫有名、大名鼎鼎的砸卡高手,譬如说:陈婵娟、摇婿这些人太多了,我都说不完,我和他们在一起玩的时候,他们人多的就像一个马蜂窝(我本来不应该骂他们的)。

我为什么喜欢玩砸卡呢?是因为这个游戏带给我了快乐,就是因为这个游戏给我了快乐,我才会玩这个游戏,要不然,我还觉得这种游戏有点小朋友们不能理解的赌注呢!

我喜欢玩砸卡,我非常喜欢砸卡,我恨不得每天都要跟那些小朋友们玩砸卡,砸卡大赢家,我梦中的梦想。

我喜欢玩砸卡、弹卡,因为是这个游戏给了我童年游戏的乐趣,也是这个游戏帮我唤醒了童年游戏的记忆。

这个游戏给我带来了好多东西,好多,好多,数不完的东西

7.游戏教学,体验乐趣 篇七

自主学习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自主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 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因素特别是自我知觉的变化进行调节完善自我, 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等自我选择与自我负责。自主学习适应了计算机“终身学习”的特点要求。

网络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它具有:计算机交互性、多媒体性、超文本特性、网络特性、课内外沟通和多学科融合的特性, 这些特性应用于实际教学, 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促进了教学的优化和发展。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 初见成效。因此, 本文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共同探索出在网络环境下顺应时代要求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二、理论依据

1、现代学习理论的指导, 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持。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2、网络教学原则:

1) 以学生为中心原则。网络化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实践才能实现。

2) 以问题为中心原则。网络化教学中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驱动力, 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 问题为主线, 激发学生的知识储备, 诱发探究动机, 引发学生不断进入自己的“最邻近发展区”。

三、实践

(一) 实践过程

经过摸索, 网络自主学习教学初具模型, 我在《计算机基础》这一门实践中设计的模式如下:

1、设计主题, 激发自主学习动机, 创造成功前提

在以学为主的学习中, 主题的确定非常重要, 是进行成功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教师要在熟悉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重新分类、整合, 就是把按照逻辑呈现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待探究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结论最好是开放性的, 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多样化的, 有进行探究学习的空间。比如我们在教授Microsoft Word时, 我们对Word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 为学生的学习准备了一般 (有详细的操作步骤提示) 、提高 (提供素材并有操作要点提示) 、创意 (学生自己准备素材、自己设计方案) 三个层次可操作的主题, 以促成他们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

此外, 老师还可以挖掘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结合点, 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或是结合学习内容从生活中寻找问题, 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一封家书、贺卡、感恩报等。

2、创设情境, 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打下成功基础

良好情境, 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我们尝试采用分层次练习, 将学生引入不同的问题情境,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就要求创设有不同的情境, 其中应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 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例如我们可以创设“简历的综合排版”这一情境, 学生需要按照要求进行综合排版, 学生在排版的过程中需要使用Word文档的“样式”“段落设置”“字体设置”等技能,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提供给学生需要解决问题的工具。

3、整合资源,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

要想学生能成功地进行自主学习, 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作为学习的必要支持。例如, 在有多媒体网络教室内, 我们为学生搭建一个信息资源的网络平台, 可以通过FTP、快盘等形式, 指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时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寻找资源、利用资源的能力。

4、学习协作, 提高主动合作能力, 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

协作学习是以小组相互帮助为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通过彼此激励、互相帮助的积极依赖, 共同完成学习的任务。在比较复杂的内容里, 我们可以使用分组学习、讨论学习等方式加强学生的理解, 从而促成学生最终完成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通过协作学习,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 感受成功的喜悦。

5、鼓励展示, 合理评价, 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体验成功

实行多元学习评价其宗旨是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采用多种途径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系列评价方法。教师在学生的学习情境里, 通过对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表现、完成作业的效果, 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整体的判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标准可以不同, 力求做到让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式学习的过程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从而愿意学习, 学会学习。

从以上教学环节可以看出, 主要采用网络教学模式, 学生基于主题式自主学习与基于问题式协作的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主要是依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及平时对学生的了解, 发现大多数学生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并已经掌握了复制等相关基础操作, 具有进行自主探索学习的条件。

(二) 实践效果

经过一年多研究与实践, 增强了职一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较好地促进了职校学生的学习以及学生的专业成长。在学生层面提高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通过实验,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初步培养了学生自主习惯, 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增强, 自主学习水平有较大提高, 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四、结论与思考

(一) 研究结论

1. 通过研究, 突显了自主学习策略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作用:促使学生学习从被动、依赖走向主动和独立, 学习计算机能力得到提高。

2. 计算机课程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值得同行加以尝试或论证。

(二) 实践探索的意义

实践证明, 成功之处在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课堂气氛活跃。网络教学实现了教学内容显示的多媒体化, 改善了信息的表达方式, 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学习;网络的实时性, 构成了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的实时交流;其超文本的组织方式, 提供了“因材施教”与“因材施学”的条件。其优势与意义表现在:

1. 宽松环境, 有利于落实自主学习

新的课程理念呼唤学科教学要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新的学习方式, 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从这一意义来看, 网络教学可以很好地实现新课程理念。具体而言, 主要表现为:

首先, 网络充足的信息和自由的空间, 为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自主学习 (意义学习) 是相对于被动学习 (机械学习、他主学习) 而言的, 是指教学条件下学生的高质量的学习。网上充足的信息资源, 为学生建构知识提供了广阔、自由的空间。利用网络学习, 学生不受时空限制, 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学习水平, 筛选信息, 然后与原有知识建立联系, 将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和存储, 建构新的知识结构。同时, 网上资源的多媒体形式, 可以提供大量多角度、多视点观察和探究情境, 创建适合学生建构知识的情境。

其次, 网络教学能实现因材施教, 发展学生个性, 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了可能。

探究学习相对的是接受学习,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 (或科学) 研究的情境,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获得知识、技能, 发展情感与态度,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网络在展示大量信息内容的同时, 也提供了多种信息呈现的方式, 能满足不同学习的需要,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方式学习探索, 从而满足学生个性的需要。

2. 实时互动, 有利于及时反馈

在网络教学环境中, 交往 (互动) 是指教师运用计算机网络超链接技术组织教学内容或相关信息, 学生利用浏览器从中获得学习的内容, 学生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发布到网页上与他人分离交流。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 包括教师与单个学生之间互动, 以及教师和群体学生之间的互动。前者适用于个别辅导, 当学生疑问时, 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教师提出教师给予回答。后者常用讨论课, 教师向许多学生提出同一问题, 通过讨论, 最后取得一致意见。在这种活动中, 教师常常作为引导者、促进者, 而学生装是积极的参与者。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学生之间可同步交互学习, 或通过BBS、E-mail等进行异步交流活动。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的促进者, 在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想道德提高的同时, 提高自己。

(三) 思考

近两年的实践与研究, 我们品尝着成功带来的快乐, 收获着探讨着, 同时也有进一步的思考:

1、如何引导学生确立适宜的期望目标, 逐步学会学习。

2、如何更有效地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有待继续探讨和研究。

摘要:本文探讨了新课程理念下网络教学的理论依据及其模式, 并就网络为中介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 论述了新课程理念下, 网络教学在教师角色定位、转换学生学习方式方面的优势。

关键词:自主学习,体验成功,网络教学

参考文献

[1]《学生学习活动研究》, 瞿梅福;2008-11

[2]《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2010年1月.

[3]《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资源的选择与运用》, 《中国电化教育》2007.1/9

[4]《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王军伟, 2008

8.体验变焦的乐趣 篇八

心里美,眼中的一切便皆为美景,所以我们摄影,也是寻求一种心灵上的洗礼和净化。只是,我们总有一天会厌倦,看着每天行走的熟悉的路,却早已忘记最初喜欢上摄影时的那份纯粹。

就这个周末,拿起相机,出门去拍照。我们拍 的可以不叫摄影,只为寻找那单纯的欢喜。放 慢快门,放慢生活,一起享受这个周末吧。

前期准备:突出主体 体验拍摄爆炸光

在拍摄爆炸光的时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必须具备一个单反相机和一个变焦镜头,家里的变焦小卡片在这儿是用不上的了。我所用的是佳能18-200IS头,这支镜头很普及,尽管有很多瑕疵,但价格不是很贵,而且变焦范围比较大,从18的广角端到200的长焦端,决定了这支镜头拍风景和人像都可以胜任。如果你是初级摄影爱好者,以后也不准备投入太多钱烧装备,那么这款镜头是值得考虑的。

什么是爆炸光?

我们经常能在杂志或者网上看到这种效果的图片,撇开万能的后期软件不说,这种效果,用一个变焦头完全可以拍出来。这组图片是我在某商场里拍的,因为产品打折促销,所以我们要瞄准最能吸引人的折扣价进行拍摄啦。

拍摄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几点:

第一,最好使用快门优先模式,把快门控制在一个比较慢的速度上,比如1/20秒或者1/10秒,因为如果快门过快,拍摄的效果不会很明显。

第二,用长焦端对准需要突出的主体(就是我们最终想让哪一部分清晰,就对准哪里,我这次对准的是“5折”和“59元”的醒目标识),对好焦之后左手再慢慢转动镜头到广角端,在转动镜头的中途,按下快门,这样可以保证我们拍摄的那一瞬间,镜头是转动的。

第三,因为我是徒手拍摄的,所以必须要端稳相机,这比较难,因为转动镜头的同时,本身相机就是在抖动的,更何况又是用的比较慢的快门速度,所以还是建议初学者用脚架拍摄。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拍摄手法通常为了突出主体,体现主体的视觉冲击。当然,除此之外,我们在摄影杂志和摄影展上,也经常可以看到摄影师用这种方法拍摄汽车或者飞鸟,给人一种被拍摄物体朝自己正冲过来的感觉。

徒手横移 让汽车飞速前进

感受完了爆炸光,我们来体验一下摄影时的横移效果,我们在拍摄的时候,总是喜欢让快门快些再快些,让运动的物体静止在一瞬间,相对那些高速快门来说,慢快门也会带来我们很多乐趣。我们在拍摄横移物体的时候,如果让相机的速度与被拍摄物体的速度保持一致的话,降低快门速度,那么可以让拍摄主体清晰,而背景呈现虚化效果。

具体的效果是以下图例这样的。镜头同样是佳能18-200IS头,这种镜头的好处在于,我们可以任意的调整焦距,可以拍摄距离较远的物体,也可以拍摄近在眼前的物体。这组图片是我在马路上随手拍摄的几张,这种横移相机的拍摄手法与爆炸光类似,那就是都需要在移动相机的中途按下快门。在拍摄的时候,仍需要一些小技巧,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因为我拍摄的这条马路比较宽,是双向四车道的,所以来来回回的汽车很多,所以我们要选择一个有利于创造干净构图的地方,尽量避开来往行人。

其次,我们尽量用长焦进行拍摄,因为车的速度都差不多,拍摄距离越近,越不容易捕捉,把快门速度调在1/20或者1/30秒,横移相机,尽量将相机的速度与飞驰的汽车保持一致,在移动过程中按下快门。

编后语

9.游戏的乐趣作文 篇九

“耶,终于投进了。”是哪里传来的声音?原来,佐乐米课堂上正在玩一个游戏,名字叫投篮。游戏规则是:每组派出一个人投气球,如果投进的数量比对方多,那么数量多的那方获胜。

游戏开始了。我们这一组派出的是张艺涵,对方派出的是方妤珊。我们两组各拿了三个气球,都站在离箱子1。5米处。开始投了,张艺涵抢先一步投了出去,全班都尖叫了起来,我们这一组都情绪激昂了,因为张艺涵投出的第一个球就中了,这也给了对手很大的打击,不知怎么,对手还真被我们的气势吓到了,第一个,方妤珊因为被我们的气势吓得手抖了,所以没有投进。第二个本来她已经能投进了,可是被陈晟俊的一口随风飘来的“仙气”吹跑了。张艺涵却还是精神饱满,神气十足。“咚咚”张艺涵把所有的球都投进了。我们满脸喜悦,而对方却是满脸无奈。就这样,我们赢了这场游戏。最后对方为我们表演了一段兔子舞,同学们个个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个游戏不仅让我懂得了怎样控制力度,怎样瞄准,还让我收获了无穷的快乐。我喜欢这个游戏!

10.游戏教学,体验乐趣 篇十

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欢声笑语中,我们一家人很快就来到目的地,迎接我们的是一位老爷爷,在爷爷的带领下,我们迫不及待的冲向葡萄园,马上开始和葡萄的亲密接触。

来到田地头一看,一大片葡萄园,一眼看不到头,一串串葡萄垂下来,却套上了许多白色的袋子,爷爷说怕农药打在葡萄上,才包的袋。我把袋子小心地撕开,立刻一大串紫葡萄就露了出来,像紫水晶,像玛瑙,还像亮晶晶的珍珠,看上去是那么诱人,摘一个放进嘴里,果肉滑滑的、甜甜的,“真甜!”我不禁赞叹道。和老爷爷确认后,我急忙伸手要把这串葡萄用剪刀给剪了下来。我按照爷爷的方法去做,一手托住底部,一手拿着剪刀,只听“咔嚓”一声,一大串沉甸甸的葡萄就乖乖地落入我手中,我兴奋极了。

11.体验摄影乐趣的舞台 篇十一

最新数码单反相机D5100初亮相

在本届P&E展会上尼康展台最新发布的尼康数码相机新品D5100首次近距离面向中国媒体和消费者亮相。D5100是第一款配有多角度翻转显示屏的尼康数码单镜反光相机,用户可从多角度享受自由拍摄的过程:同时支持全高清短片拍摄,可使用特殊效果模式对静态影像及短片进行多种特效设置,可以满足包括数码单镜反光相机的入门级使用者在内的广大用户的摄影创作需求。

CooLPlX新品演绎时尚风潮

2011年COOLPIX春季新品也在本届P&E上全线登场,3系列9机型25色的产品阵容在尼康轻便型相机展示区上演独特尼康特色的时尚风潮。无论是36倍超高变焦的P500,还是时尚便携长焦S9100,都分别集合了背部入射式CMOS、高倍率变焦、大光圈、缤纷色彩等众多元素。

专业的讲解丰富的体验

在本届P&E上,尼康还特别开设摄影师讲堂,邀请专业摄影师出席,现场为观众讲解数码摄影技巧。同时除以往的舞台试拍区夕卜还特设了“高清视频拍摄体验区”、“高感光度体验区”、“COOLPIX P系列试拍区”、“专业影棚体验区”、“长焦镜头体验区”等。专业的灯光、视频设备及靓丽模特可以让体验者瞬间化身为专业摄影师,充分受尼康相机产品所带来的摄影魅力。

深入交流

在本次P&E博览会期间,尼康映像仪器销售(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五井力先生还与众多专业摄影、影像网站和数码杂志等媒体的记者就尼康参加P&E展会、数码单反产品线和产品技术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交流。其中此次展会上的重点产品D5100数码单反相机无论是像素还是高清视频等功能都达到了一个极致,可以说目前的新品提升都不很多,对于尼康入门级数码单反产品未来的发展以及产品细分定位的问题,对此五井力先生介绍到在入门级数码单,AN机市场方面,考虑到中国消费者潜在需求大、喜爱拍照的人很多这一情况,尼康认为入门级单反相机市场的前景非常光明。今后的入门级单反相机可能会像轻便型相机一样变得多样化,尼康并不认为目前入门级机型的功能、配置已经达到了极致。所以今后尼康还会继续努九不断进行改善。关于新功能的研发也在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推进。

D7000实现了可匹敌甚至超越旗舰机型D300S的高性能、高画质和便利操控,并将其融入到与D90同等大小机身中,作为尼康DX格式中端机型,吸引了以核心用户为主的广大摄影爱好者的关注。D90对于家庭摄影用户、摄影爱好者摄影发烧友等核心用户来说,是一款性价比极高的机型。D5100采用了多角度翻转显示屏,是面向包括入门家庭用户及家庭摄影用户等大众消费层的机型。综上所述,D7000、D90、D51 00有着明确的区分可以说用户根据自身的技术能力、摄影风格、志向等,就可以很容易地做出选择了。D3100是特别面向大众消费层特别是入门级家庭用户的入门机型。

12.游戏教学,体验乐趣 篇十二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把一堂公开课上好?一个偶然的发现给了我思路和灵感。学校食堂在午饭后会给学生发餐后水果, 大多是苹果、梨、桔子之类。因为是以班级为单位发放, 很多时候班里会多出一两个水果放在讲台上。我为何不从苹果入手进行教学呢?于是, 我着手围绕苹果改编教材, 编写了《平面图形设计》这一教学设计。

一、《平面图形设计》课例的描述

(一) 导入 (4分钟) 。

师:同学们, 这几天餐后水果我们吃得最多的是什么?

学生:……

师:现在我想请几位同学上来画画苹果, 谁愿意来?

3—5位学生在黑板上画苹果, 其他同学在作业本上画 (3分钟)

教师巡视, 找出有代表性的作业。

师生欣赏黑板上画的苹果, 再欣赏老师挑出的有代表性的苹果。

(师从表现方式上、色彩上、造型上根据学生作画情况简单小结) 。

师:刚才同学们画的苹果很好, 如果要把苹果变成平面设计图形,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让我们一起来设计。 (板书:平面图形设计)

(二) 初步感知, 激发兴趣 (6分钟) 。

师:我知道, 一提设计, 有的同学就会害怕, 认为自己没有设计能力。其实我们刚才画的苹果很好, 只要我们稍加变化, 它们就会变成优秀的设计作品。设计的目的是使图形有意味, 或者奇特, 或者新颖。比如说我现在在这个苹果上咬一口, 它就变成一幅设计作品了 (教师边说边把黑板上学生画的苹果擦掉一小块, 擦成图一的形状) 。同学们可能要问, 这就是一个普通的苹果, 怎么能叫设计呢?那我们能不能咬得艺术一点呢? (【课件展示】图二)

师:这样能不能算设计呢?这种设计难吗?学生:……

师:让我们接着往下咬 (教师边说边把刚才的苹果继续往下擦, 擦成图三的形状) , 请同学们大胆联想, 把它设计成“有意味的图形”。 (有了图二的提示, 学生找到了思路, 能够初步进行联想)

教师提醒学生观察图中苹果被咬掉部分的形状。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然后回答。

这时学生的兴趣已经被调动起来了。教师在学生回答之后适时出示图四。同时鼓励学生“咬出”尽可能多的花样来。

师:刚才我们用的是“减法”, 苹果快被我们吃光了, 接下来我们试着用“加法”, 请同学们说说可以给苹果加上哪些东西。师生一起看刚才学生画在黑板上的苹果。

学生思考、讨论、到黑板前画。

师: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种“加”的方法, 现在我们要思考怎么把它设计成“奇特的图形”。我们能不能用夸张、变形的方法来设计呢?

学生思考, 回答。

【课件展示】图五, 请同学们看看能受到什么启发。

学生:……

师:苏轼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 我们再试着换一种角度去思考。 (【课件展示】图六) , 大家看到了什么 (苹果中间有个五角星) ?我们能不能把五角星再变得有意义一点呢?怎么变呢?

学生:思考, 在练习本上画。

接下来我们再欣赏几幅图片, (【课件展示】图七、图八)

学生欣赏, 评述, 说说这些图片所用的设计方法。 (图七给蘑菇加上了表情, 图八是同构图形)

(三) 分析原理, 深入探究 (7分钟) 。

1. 学生总结刚才学习的设计方法中有哪些是以前学过的, 是什么, 把关键词写下来。

2. 找学生说出关键词, 教师补充并板书。 (加法、减法、巧合、夸张、变形……)

师:是不是还有一些说不出来啊?说不出来的那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 请同学们看课本14页。

3. 学生自读课文P14—P16文字, 并仔细研究图形, 说说刚才我们都学了哪些新的设计方法, 并能指出是哪幅图。教师板书这些设计方法 (正负形、同构图形、元素替代) 。

4. 学生再读课文, 逐步掌握这些方法。

师:刚才课本上图形的设计巧妙吧?这些司空见惯的东西经过设计原来可以变得如此有意义, 那就让我们看看周围有没有能够设计的物体呢?

(四) 观察记录, 搜集材料 (6分钟) 。

1. 学生观察教室, 包括课桌上的文具、课本等, 看看哪些可以去设计。用铅笔把它记录下来。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同学参考黑板上的苹果的绘画方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记录。

2. 教师针对巡回指导时看到的情况简要说明。比如提醒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现物体, 线条要简练等。

(五) 联想想象, 表达创意 (20分钟) 。

师:刚才我们记录了很多东西, 这节课我们学了一些设计方法, 现在大家能不能运用这些方法对你记录的东西进行设计呢? (提醒学生可以多种方法结合使用)

1. 想一想, 画一画:学生思考运用哪种设计方法, 在练习本上勾画。

作业说明: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用这节课学到的新方法 (正负形、元素替代、同构图形) 设计, 对美术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降低对设计效果的要求, 对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允许他们用以前学过的方法 (夸张、变形等) 设计。

教师适时启发点拨, 同时找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

2. 说一说:

实物投影上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请学生简介自己作品, 说说自己这样设计是想表现什么, 用了什么方法。再请其他同学说说他的创意在哪里, 你从中学到什么或者受到哪些启发, 还有哪些建议等。

3. 教师总评。

侧重学生作业中的优点和闪光点, 对绘画上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

(六) 课堂小结, 布置课外作业 (2分钟) 。

师:这节课同学们设计的作品很好, 有很多老师也想不到的奇思妙想, 大家都很棒, 都是小小设计师。如果我们这节课到此为止, 大家不再动脑想象, 我们的设计生涯也就到此结束了, 这是老师不希望看到的。设计的目的是应用, 生活中有很多设计, 把你刚才的设计应用到生活中去, 让它发挥作用, 美化生活吧。

课外作业:把自己的设计图形画到生活用品 (例如杯子、文具盒、手拎袋等) 中, 形成一个系列。

师:设计师最宝贵的是创意, 只有源源不断的创意才能使设计师立于不败之地。让我们用眼睛去发现, 发现生活中一切可以设计的东西, 用我们的智慧去创造, 创造一切美的东西。下课!

从课堂学生的参与度、情绪反映、作业的完成等方面来看, 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公开课。在评课阶段, 各位听课老师也给予了高度评价。根据自己的上课实践, 结合各位同行的建议, 我对初中美术设计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再思考。

二、初中美术设计课的教学设计策略

(一) 以激发兴趣而设计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由于美术学科没有升学和考试压力, 这就使得学生学习美术缺乏一定的动力, 缺乏一种外在的功利性。因此, 教师应该尽量加大美术学习的内在愉悦性, 提高它的诱发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愉悦和成功感。结合本课例, 我具体从以下方面入手:

1. 生活化的图形“引”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感兴趣的东西会主动、积极学习, 而人们对熟悉的东西总要更感兴趣一点。因此, 本节课我从学生最熟悉的苹果入手, 选择大量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化的图形, 学生在欣赏中体验到图形变换的趣味性和奇特性, 始终保持学习的自觉性和趣味性, 积极性很高。

2. 有悬念的问题“激”趣。

由一个普通的苹果开始, 变成一个个有趣的图形, 我给学生设计了一个个疑问, 让学生思考怎么变换, 学生一直处于一种“愤悱”状态, 同时对接下来的知识充满好奇, 满足了他们的学习期待。不断地变换、不断地递进充满悬疑, 使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情绪被激活, 注意被激活, 思维被激活, 行为被激活。学生思维很活跃, 课堂气氛很活跃, 趣味性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 由易到难的教学内容“延”趣。

为了让学生容易接受, 我搜集了很多有趣的图形, 这些图形环环相扣,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学生很感兴趣。再让学生通过减法、添加、夸张、变形使图形更有趣。通过具有趣味的教学内容, 学生的观察和思维方式都得到了拓展, 兴趣得以延续, 同时增强了对美术的持久兴趣。

4. 层次化的作业布置“品”趣。

新课程倡导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 因此为了让所有学生都体验到设计的乐趣, 我在布置作业时注意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求用本节课学到的新方法 (正负形、元素替代、同构图形) 进行设计, 对美术成绩一般的学生降低对设计效果的要求, 对美术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允许他们用以前学过的方法 (夸张、变形等) 设计。这样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目标, 品尝到设计的乐趣。看到自己的设计成果, 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设计之妙。

(二) 重联想能力提升而设计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在设计教学中, 倡导联想能力的训练和养成是非常必要的, 这是产生创意作品的重要基础, 而初中生因其年龄特点, 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 理性思维发展还不成熟, 在设计过程中容易思维狭窄, 流于表面。针对这一矛盾, 我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三点入手, 提升学生联想能力。

1. 联想源自经验。

著名设计艺术教育专家范凯熙说:“设计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不是真空中突然冒出来的抽象观念的产物, 它永远是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物的反映, 只有基于这种坚实的现实生活, 并以人活跃的思维为动力, 才能使表现 (设计) 具体实物的意思成为有形化。”缺乏生活积累, 就不会有精彩的创意和设计。美术课改专家陈卫和老师说:“美术课程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 向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平凡事物中所蕴涵的多种视觉形象。基于这一点, 我在本课例中利用学生最熟悉的苹果这一事物, 对其形状、结构进行变化,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仔细观察平凡事物, 记录平凡事物能够为设计提供基础, 体会到积累生活经验对提升联想能力的帮助。

2. 联想需要方法。

由于设计具有发散性、灵活性、功能性等特征, 因此需要联想能力也同步跟上, 而联想能力的提高需要具体的联想方法指导。比如一个普通的苹果, 学生可以对它进行“减”——巧妙地咬, 也可以“加”——夸张地加, 还可以深入内部——切开来看。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从新的角度观察形象、用新的思维改变形象, 帮助学生形成灵活的思维方式的过程, 也是学生进行接近理想、相似联想、相反联想、因果联想等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开拓了思维, 尝试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学习了联想的方法, 感受到了设计的乐趣。

3. 思路需要表达。

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不仅仅是一种理念, 也不仅仅是一种方法, 学生有了联想的方法, 不一定就能把思路用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 还需要具体的表达方法的指导, 这样才能使学生把巧妙的构思变成实实在在的图形,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与创意联想相关联的创意表达, 让学生在掌握理念、方法的条件下, 表达方法也同步跟进。例如本节课学生在探究呈现图形的方式和方法的过程中, 进一步感受到创意表达的重要性, 学习到具体的表达方法。比如在“初步感知阶段”, 学生欣赏图四 (苹果被咬部分是两张脸) , 可能他们只是感觉到图形有趣, 构思巧妙, 经过“分析原理, 深入探究”后, 才知道原来图四是应用“正负形”原理进行的设计。从图三到图四的变化就是由“素材”到“创意表达”的过程, 也可以说图四是创意的具体表达, 是图形的呈现方式。同样, 图一到图二也是这个过程。有了这种具体的过程体验, 学生慢慢学会了类似的表达方法, 在表达时就有路可循了。

(三) 扣学生生活而设计——教学成功的抓手。

新课标倡导课堂教学生活化, 设计教学当然也一样。《美术课程标准解读》指出:“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和着眼点进行本领域 (设计·应用领域) 的学习又必将有助于丰富和强化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的学习形成了一个双向助益的关系。”因此美术课要紧扣学生生活而设计, 以实际的事例引领学生领悟生活中的美, 这样才能引发思考,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学习的乐趣。正如前文所述, 以往上这一单元时大多数学生感觉教材有点难, 学起来很吃力, 而教学设计通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后, 学生学起来就感觉容易多了。为此, 在美术设计课的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具体方法可采用:

1. 教学引入联系生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学如何引入很关键。引入是学习的开始, 激发学习兴趣最为重要。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 学生肯定不感兴趣, 效率自然不可能高。因此, 引入要联系学生实际。例如本节课我是这样引入的:上课伊始, 我就问学生餐后水果吃的是什么, 学生觉得很亲切, 接着让学生画苹果, 学生觉得很容易, 很自然就融入上课的氛围中, 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2. 教学过程联系生活。

一堂课中的引入联系生活, 调动了学生的胃口, 只是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整堂课能否成功还取决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以本节课例为例子, 在生活化的内容引入之后, 我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生活中的实际, 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 记录生活中美的物体, 通过设计传达美。从“发现”到“记录”再到“设计”, 一直注重的是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寻找形象, 记录形象, 再通过创意的方法完成向艺术图形转换, 这一切都是从周围最熟悉的物品入手, 贴近学生生活, 符合学生年龄特征, 学生体验到设计原来就在身边, 只要稍稍努力就可以进行简单的设计, 自然积极性很高, 学习效率也高。

3. 难点突破联系生活。

设计教学中的难点一般是一些新的设计理论的应用。如果不能深入浅出, 学生往往就会越学越糊涂。最好的学习理论的方法就是通过生活化的图形阐释理论。例如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掌握并应用“正负形、元素替代、同构图形”等设计方法, 这些理论对学生来说很抽象, 也很枯燥。为此在“欣赏图片, 初步感知”部分, 我先不用课本图片, 而是选择对生活中常见的苹果、番茄之类进行图形变化。学生在欣赏这些生活化的图片中打开了思路, 开拓了思维, 学到了很多新的设计方法。因为先欣赏了具体形象的图形, 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设计原理, 这时再引入理论, 学生就不会感觉抽象了——教学难点在谈话式的氛围中不知不觉被突破。

4. 作业布置联系生活。

设计教学中, 学生最怕的就是做设计作业。很多学生觉得自己没有设计才能, 或者认为设计是专业设计师的事, 与自己无关。这就要求教师适当降低作业的难度, 作业布置符合学生实际。例如本节课的课堂作业是要求学生用学到的设计方法对教室周围的物品进行设计。学生在作业时可以对着具体的实物写生, 不存在不会画的问题, 只需把课堂学到的设计方法套用上去就行, 难度不大, 有路可循。加上学生对这些物品比较熟悉, 感觉很亲切, 设计起来更有趣。又如本节课的课外作业是把自己的设计图形应用到生活用品中, 形成一个系列。这样的作业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设计和生活的联系, 并能使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美化生活, 学以致用, 促使学生把设计变成一种习惯。

事实证明, 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但是有效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学设计的好坏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程度的高低。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效提升学生的联想水平, 处处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学生才会品尝到学习的乐趣,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为美术设计课上出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范凯熹.设计艺术教育方法论[M].岭南美术出版社.

[2]陈卫和.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社, 2003.8.

[3]许平.关于中小学美术课程及创新教育的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 2008, (2) .

13.游戏中的乐趣作文 篇十三

每个人多少都有玩过拼图,当我们专心的在拼图的时候,我们绝对是小心翼翼的一片一片拼起来,最怕赶时间乱拼,结果怎么样都拼不好。拼图完成的时候我们当然会很高兴,不过更可贵的是,在拼图中一片一片寻找的过程的那种乐趣。

仔细想想,当我们想要完成一件事情或一个目标,何尝不也是在寻找一片片的拼图,事情或目标有大有小,有难的有简单的,在完成的过程中,我们也许常常会拼错 片而重新再来,有时候这个方法不行就换另一个方法来尝试看看。就在这不断地寻找正确的拼图的过程中,我们更可以学到如何去耐心的处理完成一件事情或一个目 标,尽管有时候真的是毫无头绪,但是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正好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片关键的`拼图就静静地躺在自己的身边。

14.游戏教学,体验乐趣 篇十四

——体验读书乐趣演讲稿

滨州市滨城区尚集幼儿乐园支洁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读书伴我成长》:

前不久,在授田英才学园听了陶继新老师的报告“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以后,感触破深。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对读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大学时,读了一些书,感觉自己拥有了很多。工作后,读了一些书,感觉自己成熟了很多„„

常言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中国老百姓信奉的一句至理名言;“读书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作为一名老师,读书与我们更是息息相关。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一代又一代的成长。学生的知识增长和我们的知识构成密不可分,那么主要影响我们知识构成的是什么呢?是读书。所以今天我结合自己的成长谈两个问题:第一,读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第二,教师读书应该有选择,有方向性。

首先,我先来介绍第一个问题,读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打开一本书,静静倾听,用心去阅读,无声之中,你已领会万千世界。书之声如天籁、如仙乐、如蝉鸣、如鸟语、如风声、如鹤唳,世间一切的呐喊、哭泣、欢呼都在其中。心灵随之波动,感情随之震撼。“此

1时无声胜有声”,此时此刻,灵魂已飘然于云际之外。作为老师的我们,需要这种超然物外的感觉。那么,就让读书来洗涤我们的心灵,让读书来提高我们的素养,让读书来培养我们的气质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又更深刻、更丰富的知识来教导我们的学生。

针对我们语文老师,则需要对读书有着更高的要求。语文作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它有着丰富、厚重的内容。我们所选的课文,一般包含了各个方面,远至古代传闻逸事,近至当代的新闻。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这一切若我们的语文老师没有丰富的知识底蕴,那么我们将很难为学生讲好每一堂课,与之相关的如:追求精致的生活或许是每个人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若不多读书,是很难成就的。

再者,教师读书应该有选择、有方向性。我叫喜欢有哲理韵味和学术性专业性的作品,翻开这些书,一种熟悉亲切的味道便顷刻间弥漫开来。针对我自己来说,这是一种梦幻的味道,古典而神秘,高深莫测而又耐人寻味。清晰的字体是一个个生动的音符。手执一本书,凝神静气,或立于风中,或坐于夕阳里,或靠一棵树,或独坐窗前,这时你便可细细倾听书的动听诉说。即便不读,闻着这淡淡的油墨香也是一种满足。

既然我们走上了教师这个岗位,说明我们已读过了不少的书,但针对我们的专业,为提高我们专业的教学能力。我们更以该读一些专业性学术性强的作品。这样针对学术、专业方向的发展、创新,我们便能获取最新的消息和知识,这些不仅与个人紧密相连,更与国家、民族息息相关。如果没有读书,没有科学与文化的传承、汲取、交流和进步,不仅我们个人,就连我们的国家都很难有美好的未来。若我们不再读书,那将是社会的悲哀,是民族的悲哀,是我们每个人的悲哀。

书之声悠远,书之声激昂,书之声清脆,书之声涵盖了千古。在教师的内心深处,读书的意义和地位,从来没有降低丝毫。传统惯性也罢,现实考虑也罢,至今我们仍然把读书作为我们神圣的理念。

书告诉我,爱教育吧,是教育让我们的生命成为一个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航程;爱孩子吧,做一个享受教育快乐的教师;爱书吧,是书带给我们丰富的人生和教育的智慧。和书对话,我知道了应如何对待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和书对话,我领会了应如何运用书中的理念和方法„„哦,它多么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干渴的灵魂;它又多么像指路灯,消除了我的苦恼与困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书香滋润,我们的生命将是何等乏味与孱弱,我们的教学将是何等的死板与无趣。只有经过书香的沐浴与熏陶,才能充实丰盈我们健康的生命和一颗恒抱希望的心,我感谢这么多年书籍对我的滋养与磨练,它是我人生道路上一个不可多得的知己,它见证了我成长的脚步。读书让我有了精神寄托,给我的精神定位、灵魂定位。读书伴我专业成长、奠定了我一生幸福的基础,换给我一生的幸福。让我们用读书来武装我们的头脑吧!

读书不是一时一丗的事情,也不单单为了教学,是为终生幸福来做的事情。“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朋友们,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让我们自己打开书本,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为了我们专业的成长和一生的幸福,走向人生发展的最高境界吧!

15.让学生体验写话的乐趣 篇十五

一、以说导写,激发写话的兴趣

说话是写话的基础。低年级的孩子有着强烈的说话愿望。教师要重视孩子的说话,一定要给孩子创造说话的环境,搭设说话的平台,让他们敢说、爱说、有兴趣说。可从仿照课文的句子用词说话逐渐过渡到看图说话,再到用自己的话说自己或身边的事。同时要给予必要的评论和点拨,引导学生说得真实,有条理,富于想象。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把说的话写下来,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在写的过程中不要过多地强调形式,要尽量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这样孩子对写话就不会产生畏难情绪。

如,学完语文S版第四册的课文《笋芽儿》时,我问学生:“笋芽儿钻出了地面,她会看到些什么?说些什么?”学生踊跃地发言,有的说,笋芽儿看到柳条儿在微风中跳舞,桃花笑红了脸。有的说,笋芽儿看到山坡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也有的说,笋芽儿高兴地说:“我要趁这美好的时光快快长大!”……正在学生兴致高涨时, 我对他们说:“大家说得这么好,能不能把你们刚才说的话写下来呢?”大家都信心十足地拿起笔,没过几分钟,学生就把各自心中的春天美景描绘出来了。如有一个小朋友这样写道:笋芽儿钻出了地面,她看到小树的叶子绿得发亮,燕子在枝头跳着欢快的舞蹈,老牛伯伯在帮农民耕地,青蛙哥哥在田里忙着捉害虫。笋芽儿兴奋地说:“多热闹的春天啊,我要趁这美好的春光快快长大!”由此看来, 学生说得好就是写得成功的一半。激发和保持学生说话的热情和愿望,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写话的兴趣,是学生学好写话的第一步。

二、凭借教材,创设写话的情境

语文S版所选课文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感情因素,贴近儿童的生活。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写话资源。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创设写话的情境。可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加工、创造,也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情境图为学生提供写话的材料。

如,教学《共同的家》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模仿写话。蓝天是__________的家,草原是__________的家,泥土__________是的家,是我们共同的家。因为有课文做凭借,学生很快地完成了写话训练。有学生这样写道:蓝天是星星的家,草原是羊儿的家,泥土是小草的家,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也有学生这样写:蓝天是月亮的家,草原是马儿的家,泥土是花儿的家,学校是我们共同的家。又如,学完《雨后》这首诗歌后, 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并根据诗歌的内容写一篇短文。像这样有图有诗做依托,学生写起话来兴趣很高,表达起来也顺畅了许多。

三、走进生活,拓展写话的空间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教师应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蕴藏着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学习语文的大环境,为学生创造用语文的机会。

如,春天里,可让学生走进公园,观察动物、植物的变化;假日里,学生走进社区,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校园里,组织学生做各种有趣的游戏;家庭里,鼓励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和活动经验,写起话来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了。如,妇女节那天,我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今天是妇女节,你想为妈妈做些什么或说些什么,先做做或说说,再写成一则日记。第二天学生交上来的日记内容特别丰富,也特别感人。班里一位好动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是妈妈的节日,我暗暗下决心,今天我应该学乖点,让妈妈高兴高兴。没想到下午我还是干了一件惹妈妈生气的事。我想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这则日记虽然简单,但句句是真话,字字是真情,这就是生活所给予的。有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做基础,学生怎么会不愿意写话呢?

四、重视评价,体验写话的成功

低年级的孩子十分重视老师的评价,一句鼓励,一句赞扬,都会使他们高兴万分,信心十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写作的交流欲望,它明确提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并改进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不能像以往那样只打个分数,或写几句评语了事,应竭力捕捉学生写话中的闪光点,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孩子写话的内容,教师的评语要明确、 委婉、亲切,带有鼓励性,应时时处处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教师要经常在班里朗诵学生的作品,或在班里开设写话展示栏、出专题板报等,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有一次,我在班上把一位平常写话写得不大好的学生的作品念给全班学生听,并表扬他比以前进步了许多。第二天他交上了这样一则日记:“昨晚我老是睡不着,因为我太高兴了。我没想到老师能在班上大声地念我的作文。我以后一定好好写,让老师天天念我的作文。”

16.低空飞行体验的乐趣 篇十六

7月11日,我们驱车来到了坐落于石家庄市栾城县的爱飞客航空俱乐部。这是一家以私人飞行驾驶执照培训、个人飞行活动、飞机托管、飞机销售和航空服务为主要业务的时尚消费品提供商。在参观中,我了解到爱飞客目前在国内有珠海、石家庄、荆门三家航空俱乐部,他们均为中航工业通飞公司在全国连锁建立的航空俱乐部。石家庄爱飞客是国内目前基础条件最好的航空俱乐部,在现有航空器的基础上,还将进一步引入国内外先进的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努力为广大航空爱好者提供一个以飞行为主题的活动场所,搭建飞行爱好者沟通、交流、飞行体验的平台。据介绍,像今天这样完成两圈五边飞行、耗时近10分钟的飞行体验,各项费用需要1000多元。这让我对本次飞行体验倍感珍贵。

在上午的活动见面会上,首先由中航通飞华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的傅总给大家介绍活动的相关安排和飞行主运行基地的规模及配套设施。这里的主运行基地就是石家庄市栾城机场,有一条跑道和完善的机场通信导航设施与空中交通管制塔台,并设有多功能培训教室1间、飞行讲评室2个、地面飞行模拟器2台。园区里还建有飞机装配生产车间,可生产和维修运5B、“小鹰”500、赛斯纳208B等多种机型。傅总还介绍了中国通航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并表示航空爱好者的到来,能够打破通航飞机的神秘感,助力通航文化的传播。我们平时乘坐的航班一般为大中型喷气式民航客机,对通用航空和通航飞机了解不多。实际上,通航的主要业务还包括了航空探矿、飞机播种、航空护林、人工降雨/降雪、公务航空、空中巡逻、应急救援、空中拍照、空中游览、跳伞运动等等。

接着是中航通飞华北公司的总飞行师、有“通用飞机试飞第一人”之称的孔翔与大家交流座谈。孔总介绍了自己作为试飞员的职业生涯和人生轨迹,以及试飞员在推动航空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孔翔是特级试飞员,是“小鹰”500飞机、“海鸥”300飞机、“领世”AG300飞机的首飞试飞员,运5/运5B飞机新机试飞员。从1967年至今,他已经在蓝天飞行了48年,先后飞过初教机、歼击机、歼击教练机、运5、TB-20、赛斯纳172R/208B、“小鹰”500、“海鸥”300、“海燕”650CS的等国内外10多种机型,飞行时数超过9000小时。

孔总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表示:少年时就喜欢飞机,住的地方旁边就有个机场。每天看到飞机在头顶上飞,非常羡慕开飞机的人,所以在初中毕业后就想实现他的飞行梦想。后来,有幸被选入空军飞行学院,一直到现在飞了48年。是祖国的蓝天白云和美好河山吸引了他。但对一个人的人生来讲,想办成一件事肯定是有所失有所得,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要做成一件事情,只有一步步地走下去,最终才会取得成功!他希望看到我们国家通航的事业有个大的发展。飞机多了,爱好飞行的人有更多学飞的机会,取得飞行驾照的人就会多,所以他把通航试飞作为一个从兴趣到事业的转变去做。

随后,主办方带我们来到了中航通飞华北公司的停机坪。站在高处望过去,运5B 、“小鹰”500等组成的机队甚是壮观!大家都很珍惜与飞机亲密接触的难见机会,纷纷举起手机和相机拍照。停机坪上还有几架不常见的水陆两栖飞机,顾名思义,这种飞机既可以在地面起降,也可以在水面起降。主办方也很理解大家的心情,专门安排了一架赛斯纳208B用于登机体验。该机为9~14座单发涡桨轻型多用途飞机,带撑杆上单翼,不可收放前三点式起落架。舱门位于机身后部侧面,是上下掀开式的,乘客可从下侧舱门伸出的三级下拉悬梯进入机舱。机舱内空间不大,没有设置座椅,人不能直立行走,只能半蹲。驾驶舱和机舱没有隔开,可以直接通到驾驶舱,里面的飞行仪表、控制面板、驾驶盘及操作手柄等各种设备让人眼花缭乱。

停机坪的一边是一条1200米长的跑道,另一边则是中航通飞华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的飞机装配生产车间,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这次我们只参观了靠近停机坪的两个生产和维修车间,飞机一旦制造出来,经过多方检测验证后就可以直接飞向蓝天。

激动人心的时刻要到了,下午就是本次活动最重要的环节——乘坐“小鹰”500飞机进行飞行体验。“小鹰”500为4~5座单发活塞轻型多用途飞机,机长7.742米,机高3.044米,翼展9.879米;商务荷载56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400千克;使用升限4200米,最大航程1780千米。主要用于初中级飞行教学、护林防火、公务飞行、旅游观光、航拍航测、军警侦察等用途。机内仪表采用内部照明,更有利于仪表飞行、盲降、夜航等飞行教学。

我们随工作人员再次回到停机坪,这里已经停好两架用作体验活动的“小鹰”500飞机。本人被分到孔翔总飞行师亲自驾驶的第一架次体验飞行,而且被安排在副驾驶位置,那份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小鹰”500的舱门位于机翼上方,踩着宽厚的翼根才能进入驾驶舱。孔总先绕飞机仔细检查了一圈,才登机关好舱门。得到塔台允许起飞的指令后,飞机开始起动,机头的3叶螺旋桨旋转起来,发动机的轰鸣声也随之响起。毕竟是第一次搭乘通航的小飞机,大家的心情多少还是有些紧张。因为是本次体验活动的第一架次飞行,我们的飞机受到很多人的强力围观。

在众人的注目礼中,飞机从停机坪进入跑道,一直滑行到了跑道端头调头停稳。孔总提醒我们:飞机要起飞了。面对眼前笔直延伸的跑道,我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以飞行员视角体验加速滑跑和拉起的动作画面,心情既紧张又激动。飞机滑跑速度由慢到快,开始加速,发动机的轰鸣声更响了。我所在的副驾驶的位置视野很宽阔,与平时乘坐民航客机时座位旁边那狭小舷窗里的视野完全不一样,感觉自己犹如飞行员一样在驾驶飞机。“小鹰”500的起降性能非常好(起飞滑跑距离为410米),很快飞机就平稳地离地升空,我们飞起来了!

地面的景物开始变小,石家庄的秀美风光尽收眼底,大家都异常兴奋,我也举起了相机拍个不停。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航拍。阳光透过宽大的风挡和座舱玻璃照射进来,很是暖和。当得知飞机上没有空调时,大家已经感觉很热了。孔总对我们说,可以适当开下窗透透风。当时有人感到挺惊讶的,飞机在天上可以开窗?我们平时所搭乘的民航客机一般在7000~12000米高度层飞行,那里是空气稀薄的平流层,所以客舱是全封闭增压舱,会有空调系统来增加舱内的气压以使乘客感到舒适。由于这个压力差的存在,民航客机飞行时是不能打开舱门/舷窗的。而通航的飞机一般在几千米的中低空飞行,尤其像我们现在的几百米高度是可以开窗的。其实,所谓的开窗也只是推开玻璃座窗的一道小缝隙透风。我们问孔总,常年这样飞行,这么热能受得了吗?孔总说也习惯了。

飞机向左绕本场沿一个长方形轨迹飞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五边飞行。飞机在做第一次转弯倾斜动作的时候,角度比想象中的还要大。担心紧张又感觉惊险刺激的心情掺杂在一起,让大伙惊呼不断,这才是一种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的感觉。飞行过程中,在爬升和下降的时候,孔总为给我们增加一些飞行的刺激体验,刻意地用特技的动作来了两下子,让人有坐过山车的感觉。飞完一圈要接近跑道时,我还以为要降落了,没有想到孔总说要不要再来一圈,接着驾机在跑道上空来个了低空通场。机场的地景更加清晰,停在机坪上的飞机就如模型一般可爱。还没有回过神来之时,飞机忽然在空中猛然拉起,随后继续向左侧倾转弯飞行。这一连串的动作,又在机舱内掀起了小小的高潮。

飞行体验期间,孔总主动让我手把驾驶盘试试操纵飞机。这毕竟是在天上,不是地面的模拟器,有所顾忌的我操纵幅度不敢动得太大。飞机的响应也很灵敏,随着我的动作听话地上下左右飞行:当驾驶盘向前推时,飞机会低头呈下降状态,向后拉则呈上仰爬升姿势。现在回想起来仍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在飞行员的掌控范围内操作,让我想起了学车中路考长训的实践驾驶时驾校教练在一边指导的画面。

在这10多分钟的体验旅途中,我可是忙个不停,一会儿拍拍窗外的风景,比如城市、村庄和田野的风光,一会儿拍拍孔总驾驶飞机的情景。间或还要询问着有关飞行的问题,毕竟这种与国内通航第一试飞员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很难得。比如,在飞机降落滑跑时我问“小鹰”500是否有反推。孔总回答不用反推,速度可以很快就会降下来,着陆滑跑距离也就250米。落地后,飞机按照原来的路线滑回到停机坪,在地面地勤机务的引导下停稳关闭发动机,我们第一架次的飞行结束了。

上一篇:开具红字发票的规定下一篇:希望你永远幸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