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暑期三下乡工作总结

2024-06-22

2023暑期三下乡工作总结(精选12篇)

1.2023暑期三下乡工作总结 篇一

昆明冶专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实践服务总结

“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这是裴斯泰洛奇曾说过的一句话,这说明智慧与实践永远是分不开的,在实践中可以检验真理,也能培养能力,弥补不足。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响应团中央、团省委号召,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我们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相融合,于本7月份组织开展了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

2012年7月10日早,我们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一行43人,其中包含校团委书记老师,副书记老师,还有各学生组织学生干部41名。

我们都是怀着那样期待的心情在等待出征,最后由杨浩书记带领,一行人坐上了去往云南省文山州的大巴。

常言道:铁不炼不成钢,玉不琢不成器。作为当代大学生,不去体验生活,不去了解农村、了解社会,不与社会相溶,便不是真正优秀的大学生、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我们在这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以“青春九十年,报国永争先”为主题,向文山州西畴县内的广大群众宣传,使我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增长才干,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更加促进我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第一天,我们服务队来到了西畴县西洒镇云铜大铁厂希望小学,来为这所小学带来一点微薄的资助!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传递爱心,用爱心和知识装点儿童的心灵。我无法忘记那一张张可爱的脸庞;那一声声甜甜的“大哥哥,大姐姐”荏苒在耳边回响。提起那群可爱的孩子,我总会心潮澎湃。因为地区地质原因,当地农作物春种一大箩,秋收一箩筐!大部分孩子的家长都外出打工,都是由他们的亲戚,老师在照顾。我真心的祝愿淳朴天真的农村孩子们能够快快乐乐地成长,走向更广更宽更阔的天地!

同时我们“三下乡”实践服务队与村支书一同走访农户,与农户交谈,重点是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和当地农民收入问题。“留守儿童”一个听起来多么心酸的名词。同样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本该与同龄人一样依偎在父母的怀里,享受童年的时光,而他们只能在孤独中想念爸爸妈妈的一个电话,一声问候。爱心活动希望能给孩子们提供一点精神上的食粮,用爱心和知识装点儿童的心灵,把我们的爱心传递给每一个孩子。

我们服务队还参观了西畴精神的发源地,西畴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是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西畴县地理位置独特,北回归线穿线城,总土地面积为1506平方公里,多为高山深谷,其中裸露半裸露岩溶面积占75.4%,曾被澳大利亚专家认为基本丧失人类生存条件。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缺水又少土,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在这样的条件下,西畴人民凭借一股不畏艰险,顽强与自然环境做斗争,不仅生活了下来,还创造了“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

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带领西畴走向了发展的道路。

建设新农村并不容易。我们不可能在面对某些问题时选择默默走开的方式,因为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我们来“三下乡”不是来旅游,是要关注社会所关注的,解决群众所需解决的事,做好我们自己能做好的。为此,我们还开展了义务家电维修和生活健康知识宣传以及我校艺术团带来的文艺演出。

经过这次三下乡活动,我重新认识了农村,重新认识了自己。这次活动也把我从理想社会拉回了现实,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各种不足,包括知识储备,涉世经验等等,同时给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促使我不断发展这些方面,以利于我以后走向社会。

随着时间的流逝,三下乡活动已圆满地画上了句号。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在大家的互相帮助和共同努力下,也都一一得到解决。其中的辛酸与感动,我想也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体会到。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结束,我们将以此作为人生新的起点,怀揣着这一段美好的记忆,带着感动与思考启程,去探索更加广阔的生命长河。

2.2023暑期三下乡工作总结 篇二

关键词: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 决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一个人提升思想意识, 锻炼综合能力, 提高专业技能, 实现自我价值, 奉献社会的大好平台。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是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农村实践地为依托、以文化科技卫生志愿服务为内容的社会教育活动。[1]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 增长才干、奉献社会, 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同时, 大学生扎实牢固的知识积累, 丰富的想象力, 无限的激情和热情, 超凡的创新力能够帮助农村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意义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 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997年, 中宣部等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全国高校范围内蓬勃开展起来。至今, 社会实践活动已发展到成熟阶段。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的颁布, 大学生社会实践进入了科学发展的新阶段。

1. 对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力行而后知之真。“三下乡”是连接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大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 接触农村, 了解农村, 体验农村生活, 亲身感受农村的发展变化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从而激发内心的爱国热情、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 在深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 了解国家大政方针, 了解国家实际情况, 拓宽视野, 丰富阅历, 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 对大学生的发展意义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大学生真才实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参与“三下乡”各项活动的过程中, 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际运用中的重要性, 在实践中查漏补缺, 不断检验、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积累, 提高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除了专业知识, 社会还要求大学生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最优化的“智能”结构, 要具备集体主义、合作精神、工作能力、全局意识等综合能力。

3. 对农村的建设意义

大学生作为生力军, 将自己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奉献热情投入到农村的建设中, 将先进的科技引入农村生产力发展上, 为农民生活、农村发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农”政策, 促进生产力水平提高, 加快“三农”发展。

二、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构建,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不断朝着规范化、基地化和长效化的纵深方向发展, 许多高校构建了完善的体系和制度, 积极组织筹划“三下乡”活动, 并投入到实践基地的建设中, 然而也随着其发展成熟,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也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

1. 服务时间短, 活动效果不佳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一般在暑假7、8月开展, 为期一周到半个月不等, 时间相对不长, 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及帮助农村地区提高生活学习质量, 都有较大的难度。实践过程中学生所获多为感性认识, 而理论思考深度不够, 活动停留在浅显的层面而未能更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难以挖掘其本质和要害, 因此效果并不明显, 学生受教育有限, 才干增长有限。

2. 形式主义明显, 缺乏实用性

当下, 社会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争议越来越大。“三下乡”活动往往是虎头蛇尾, 开头正式隆重, 最后却草草收尾。有些人认为大学生“三下乡”只是走马观花的形式之风, 蜻蜓点水般, 停留在短时间、表面性的活动上, 活动设计与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活动目标更强调社会效应而非服务效果, 对农村整体变化影响较小。很多中小学反映, 希望大学生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能在学校日常教学期开展, 无需再安排人力、物力专门为大学生“三下乡”活动进行准备, 同时能够有效解决中小学在常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 参与积极性低, 态度不端正

一方面, 大部分高校每年暑假会积极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地区, 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规模不断扩大, 不少大学生对此项活动产生疲劳式懈怠和应付情绪, 参与意识低, 有的同学是为了其娱乐性而参加活动, 更有甚者把活动当成乡村旅游度假, 并未在思想上认识到活动的重要性。也有部分大学生认为, “三下乡”活动对就业没有什么帮助、对知识提高意义不大。另一方面, 很多高校并未将社会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 学校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措施, 导致专业教师参与热情不高, 愿意承担“三下乡”指导工作的教师很少, 愿意带队随队下乡的教师更是不易请到。

4. 管理混乱, 缺乏创新

社会实践缺乏有序的管理, 出现考核评价不科学, 指导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此外, 现在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形成固定模式, 通常分为支教、宣传、调研、文娱、后勤等板块, 学生组织策划活动时, 不善于动脑, 因袭过往方式方法, 活动内容、形式千篇一律, 与往年重复, 未深入地全面地考虑时代发展变化要求、实际情况等, 缺乏创新, 影响实践的效果。

三、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改进措施

1. 创新方法形式, 推动发展新模式

整体而言, 政府、学校可以通过调整“三下乡”固有模式打造新的实践形式, 如重庆市大学生“三进三同”社会实践, 亦或尝试“三下乡”与顶岗实习结合模式。具体来说,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可与城乡统筹团建相结合, 高校团委、社联等学生社团与乡镇基层团组织、社会团体结对联建, 相互促进。转变展览、演出的服务模式, 代之以培训、咨询的形式, 如集中捐赠、技能培训、书法培训、专题讲座等。大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采用生产实习、科技竞赛, 与服务社会相关的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爱心活动、挂职锻炼、社会工作等多种形式, 增强兴趣和成就感。各下乡队还可尝试打破原有的单一专业组队模式, 加强专业交叉, 加强学院之间的优势互补, 以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优势, 提高实践水平。

2. 学校统一推动, 扩大活动覆盖面

首先, 学校应把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与常规思想政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将其纳入学校教学体系和学分管理规程, 停课半个月或一个月进行社会实践, 其后的课程顺延同等时间, 由老师带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 为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指导, 解决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技术困难。同时, 鼓励老师以科研团队的形式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活动的实效性, 避免单兵作战, 确保活动达到双赢。其次, 构建点———线———面相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覆盖格局, 扩大实践服务的宽度和广度, 力争实践活动覆盖各个城市各个地区。

3. 结合专业特色, 发挥学业优势

大学生在开展活动时, 须把农村各项实际情况与大学生专业学习及科研方向相结合, 学以致用, 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 如文学院可着重进行支教项目, 采取学生对应学生开展家教、特色活动, 老师培养农村老师的模式;农学院进行科教支农, 既帮助农民缓解农忙压力, 又帮助其增产增收;旅管专业可开展旅游资源开发的调研, 为农村的第三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心理学院可与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子, 进行心理辅导, 帮助其健康成长等。大学生在“三下乡”期间把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 在实践中感受自己专业知识所带来的成就感, 并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知之愈明, 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 则知之益明。”“三下乡”的调研与科研立项紧密结合起来, 提高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率。

4. 加强管理, 注重实效

“三下乡”的实效性是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政府、高校要加大对“三下乡”的支持, 尤其是经费支持, 确保在物质层面提供实效性的基础。整合利用社会资源, 争取社会力量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其次, 高校可积极探寻提高实效的实践方法, 如采取项目化管理、“以老带新”等形式, 让同学们都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提升, 同时提高下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再者, 高校应致力于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工作机制, 如建立健全教师考评奖励机制, 激励竞争、鼓励发展、奖励优秀, 调动教师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建立“三下乡”与毕业实习的有效对接, 为大学生的就业择业服务, 促使“三下乡”宣传工作、组织建设、安全保障、评选表彰制度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最后, 要注重实践成果的应用。现在各下乡队伍都非常重视考察当地情况, 为当地的发展进行调查研究, 但大学生回校后整理的调研成果不能束之高阁, 要真正应用到实际, 通过团组织、青联、学联等途径, 借助人大、政协中青年代表和委员的作用, 积极建言献策, 畅通渠道, 推动调研成果转化应用,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 要及时总结, 形成书面文字, 通过发表论文、编发简报、交流论坛、征文比赛、成果汇报、表彰大会等对成果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

3.暑期三下乡个人工作总结 篇三

一、抓教学常规工作,重务实,重实效

1、落实常规工作,计划先行。

三下乡出发之前,我们十一位学生就多次在一起思考、讨论在下乡的这十天里要如何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根据驻马店遂平县悦庄村小学实际情况和我们这些老师的学识,能力,结合实际,就下乡教学活动展开讨论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制定教学计划,各教师则依据教学实践小分队计划制定个人教学计划。各计划制定时均做到有内容、有时间、有专人负责,有措施要求等,实现了计划的层层细化,提高了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保证了学校各个年级、班级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2、坚持集体备课。

教师应当将备课的主要精力放在明确教学目标,理清教材思路,理解教学理念,规划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化解教学疑问,促进学生心智发展上。单纯依赖教参,备课就缺少源头活水。备课应多方扩充信息,不断充实,完善备课资料,做到与时相和,与时俱进。创新教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扩展思路,加强课改认识,重点反思一节课存在问题的解决。

3、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课堂上,教师要刻意创设问题的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概括和判断推理、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认真研究教法。根据学科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自学能力。努力改进教法的同时,也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以学法的优化推动教法的优化。

二、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

1、建国六十周年悦庄村文艺汇演活动

充分发挥老师和学生的想象力、才华和文艺才能,

为悦庄村的父老乡亲举办一场文艺盛宴。在课余时间,老师手把手教学生们制作手工艺品,教授手语《感恩的心》,校园及民族舞蹈等等。

通过文艺汇演,充分发挥孩子的文艺才能,并且培养小学生们的自信心,责任心,爱国心。

2、开展集体备课和 “一课多上”活动。

遵循 “问题——设计——行动——反思——再设计——再行动——再反思”往返循环的模式,开展“一课多上”活动,集体备课、在诸多教学问题中选中一切入点,形成同一课题,促使不同教师对同一研究载体进行不同研究,提出各自看法,进行教育教学思想的交流及碰撞,不但强化了教师的反思意识与能力,而且使教师不断汲取他人长处,让教师不断在做中提高、做中完善。

3、开展师生“大手牵小手”活动。

4.暑期三下乡个人总结 篇四

很荣幸我能够参与到我院商贸系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的活动中来。在2012年湖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青春在沃·学见计划”活动,第十一届“新青年”小说大赛启动仪式中我听取了团省委书记朱厚伦的讲话。他希望青年深入了解国情、民情、社情,坚定理想,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振兴湖北,主动向基层、向群总学习,筑牢成才之基。在实践中汲取营养,努力成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者。积极投身于“五个湖北”建设,勇于担当。充分地向群总宣传“五个湖北”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湖北科技发展、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将实践中锤炼的优秀品质和城市的文明传递到基层,做一个文明的使者,塑造一个全新的青年形象。

我们此次的实践活动分为三个大的层次:问卷调查、工厂参观、素质拓展。在第一个环节中,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我们设计了千人计划问卷调查表。我们用时两天,深入基层,与很多毕业生进行了交谈,获得了不少的经验,最终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统计回来。通过计算与统计,我们可以大致的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方向。其中我和我的队友发现问卷调查的问题还有一个缺陷,就是忽略了私营企业的存在,是一个比较大的失误。从数据上看,许多人都认为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没有对口,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而且部分毕

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许多毕业生不愿意去一线,去基层,有业不就的错位现象依然存在。目前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流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既对大中城市的就业产生一定的压力,又影响一些中小城市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引进人才工作。这种错误的观念将阻碍发展的进程,不利于欠发达地区的崛起,不利于毕业生的快速就业。我们既然了解了这方面的情况,那么,当我们即将走向工作岗位时的抉择将会是个什么样子。有了更远大的职业规划并没有错,但是作为一个湖北人,我们要把建设湖北作为第一要务,个人发展放在后面。

我们实践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参观可口可乐公司。从外观上看可口可乐公司与其他工厂一样,货车不断出进,员工也是不停劳作。但是进入公司大门之前,你会看到几个金灿灿的牌子,与某某大学合作,某某大学的实习基地等。进入里面,你才能看到的是一个大企业的全套管理流程,全新的生产流程,热情而又大方的接待方式。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操作智能化,员工在舒适的环境中,通过机器的层层筛选和自己的经验,使得产品的合格率上升得如此轻松。参观可口可乐公司,我有几个认识:第一,联系参观时必须问清该公司的详细地址和参观时间;第二,参观好比读书一样,要提前了解此公司信息,做好准备,参观中要记录一些有用的方法;第三,科技就是核心力量,从国外进口的生产线效率比常规生产线效率高,并且占地面积小。第四,信念可贵,他们为了大众喜好,继续生产玻璃瓶装的饮料。可口可乐公司管理理念十分贴切,生产流程十分严格,员工十分勤劳,环境十分优

雅,使我们对他的产品更加放心。我深深的认识到,一个企业向做得跟好更强不能专门为了利益,更重要的是为大众服务,为员工着想,为信念而坚持!他们注重发展,重视科技,紧紧联系消费者的需求,无论是企业形象还是产品质量都能做得最好。

我们最后一个环节是素质拓展,素质拓展是考验一个团队是否有良好的集体主义和团队意识的好方法。在炎炎的夏日里,我们极限中磨练着意志。在短短的一天素质拓展中给了我全新的体验和感受:团队协作、信任沟通、相互配合、自我了解、激发潜能等精神被一个个项目巧妙的诠释。本来看似自身条件无法完成的项目,只要有足够的信心、伙伴的支持、正确的方法、坚定的信念,一样能够出色完成。在素质拓展训练中我体会最深刻的是以下几点:

一、团结解释力量,团结就是希望。古语云:“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集体力量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当数“野人谷漂流”了。在湍急的水流上面我们同坐一条船,船与水撞击而形成的水花不停的朝我们涌来,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正所谓“上下齐心,其利断金”,最终到达了成功的彼岸。

二、要做好合理的安排,排除时间与项目之间的冲突。我们知道每个项目不仅仅是我们一个团队在体验,还有很多人在排队等候。那么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项目就得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与安排。由于不确定因素诸多,我们必须服从组织安排,将活动更好的展开。

三、迎难而上,在所谓的“鬼屋”项目中,我代表全队打头阵,所有人依偎在我的身后。本来在毛骨悚然的环境中每个人都会有些不安,但是为了队友能够平静下来,我很“镇定”地对大家说,没事,不吓人嘛!当

到达出口时大家都兴奋的冲了出去,我也在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高兴。

四、时刻关注队友,了解他的状况。有些人身体状况不适合一些高空项目,我们不能强求别人尝试,这是极为不正确的做法。在自己疲惫的时候要看看身后是否有走路都没有力气的队友。体现一个团队的团队意识是鼓励而不是激将,是关心他人,而不仅仅是保护好自己。在一天的活动中,我更加了解我的同学,我的老师。我觉得我能够逐渐担当起责任了,因为我这样或者那样的方面有他人没有的能力。我能够放弃浮躁,服从安排,在队伍中我个人所体现出的力量是弱小的,但是集体的力量才是我们需要的。

作为一个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我们现在的学习是接触社会,了解人群。在调查问卷的环节中我学会说服别人,学会寻找潜在目标,学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等。借这次机会,我学到了到了在课堂和书本上都没有的知识,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且通过调查问卷所计算出的数据我能初步的分析出就业情况与发展方向,能够有的放矢的学习,能够开始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可口可乐公司的经营模式与管理理念是值得借鉴与学习的,尽管我现在还不懂得里面更深层次的道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是能够得到具体与加强。我们要树立一个终身学习的目标,市场如战场,信息化时代商机瞬息万变,我们只有掌握了更多才能把握机会;市场也是一个持久战,我们只有武装了自己的头脑才能站稳脚跟。还有一年我们就要实习,那将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如果我们没有把握住现在的机会,不能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不能够听取老师的意见,那么我们的事业之路怎么走得远。学习是丰

富知识的课堂,那么学生工作是锻炼能力的课堂,如果两者能够达到平衡,那么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我将会更好地融入社会,更好地适应工作。

5.暑期“三下乡”活动总结 篇五

在这个火红的七月里,2012年的暑期即将到来,为了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并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我校团委的精心组织下,我院团委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指示,于暑假期间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使我有了一个验证自我的机会,使我无论在能力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有了一次巨大的飞跃,同时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扎实做好“三下乡”工作,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准备了多份宣传材料和调查问卷。出发前,我班班长和团支部书记对我们进行了讲解,让我们明确了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第一天,我们来到了呼市武川县,我们参观生态农业产业园。从中了解到,这里的农民以种植马铃薯为主,据说这里生长出的马铃薯不仅个头大、味道美,而且营养价值高,因此在周边地区享有很高声誉。同时了解到,由于去年马铃薯产量高,农民又种的多,所以在市场上销售并不乐观,许多农民储存到地窖里。就这样,我们在田间里一边劳作一边说笑,不知不觉一天过去了。

第二天,我们开展了对留守儿童进行支教服务及家访。在村支书的陪同下,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学校。孩子们成群结队等待我们到来,他们那渴望、期待的眼神,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快乐童年的美好憧憬。学习过程中孩子们情绪异常高涨、活跃,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留守儿童对知识的渴望。在家访中也了解到,这些孩子们在学校 1

里的成绩很差。原来孩子们距离学校远,来来回回花了好多时间。而在周末或是放假的时间里,他们则忙于家里的农活。这些无法改变的现实背景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看着这些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和条件,我们有一种说不出的心酸。

第三天,我们进行参观著名的武川县工业产业园区。据悉,能源、电力是本地的支柱产业,近几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一些新型产业也逐渐兴起,远远望去,一排排整齐的现代化建设是最有力的见证。在生产线上,个个设备都是高性能,高水平。据有关人员介绍,这里的企业发展为当地人们提供了就业岗位,进一步促进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此地有一股神奇的吸引力,总让人流连忘返。

第四天,我们早早起床,在超市里买了许多水果,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敬老院,他们都很高兴的欢迎我们的到来。在这里,我们坐在一起谈论,他们并给我们讲解了他们老一辈的事以及旧社会习俗。使我们对祖国的文化背景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我们还看到这些老年人的娱乐生活也挺丰富,他们一起下棋、书法、绘画、唱戏„„应有尽有。看到这里,我们都高兴的笑了。

第五天,我们对农民进行发放多份宣传材料和问卷调查。通过这项活动,是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使我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也认识到只有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才能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更加自觉

地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

裴斯泰洛齐曾说:“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

时间就在这充实的生活中慢慢度过,短暂而又美丽的五天留给了我们太多难忘的回忆。此次暑期社会实践中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奉献了我们的爱心,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分。责任和使命不仅使大学生忍受了从未有过的困苦,迸发出从未有过的热情,而且使我们在无私奉献知识和爱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而大学生走进田间村头,街头村尾,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乡村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6.2023暑期三下乡工作总结 篇六

“三下乡”是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 是指在校大学生利用暑期时间, 以个人或团队形式根据实践课题送文化、科技、卫生到农村并进行调查研究的活动。多年以来, 暑期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日益受到重视。2012年1月,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教思政[2012]1号) 要求充分认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 统筹推进实践育人各项工作, 文件的下发表明, 党和国家足够重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工作的开展, 也充分肯定了“三下乡”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各农林类院校也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 并且一直以突出专业学科为特色, 走在各大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沿。通过这样的活动, 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将专业知识与“三农”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在激发了其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在校期间, 通过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 提升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

1.增加农林类大学生的专业归属感, 实现双赢局面。从“三农”角度考虑, 目前, 我国农林科技人才匮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农林类院校大学生在毕业后不愿意回到基层工作, 就是因为他们对“三农”问题没有深层次的了解。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 学生通过下乡就农业对农村进行考察、就农情对农民进行访谈、就专业知识开展宣讲会等一系列活动, 更直观地感受和认识农林类专业的特色及这些专业在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政策导向中的优势。

2.激发农林类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提高实践能力。很多农林类院校学生由于对所学专业缺乏正确的认识, 认为农林类专业没有一个好的就业前程, 所以在校期间, 很多学生宁愿选择转入金融学等当前较为热门的专业, 或者对所学专业抱有一种轻视的态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农林类学生意识到我国国情、社情、农情的发展需要他们以及帮助他们看到自我价值所在, 从而使这种心理上被重视的满足感转化为实际中对于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在暑期“三下乡”活动中, 农林类院校学生培养了遇事思考、勤于动手、善于沟通等多方面实践能力, 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

由此可见, 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二、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

(一) 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优势

1. 突显专业学科的特点。

近年来, 国家对“三农”问题愈发重视, 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更应该坚持贯彻落实“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口号, 而农林类院校的学生更是首当其冲的。农林类院校专业主要包括农学、茶学、林学等, 虽然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 农林类院校也逐年增设了文学及理工类专业, 但相较于其他院校而言, 农林类专业仍是农林类院校的优势专业。在需要学生深入农村进行服务的“三下乡”活动中, 农林类院校的学生更能够学以致用, 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 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为服务三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 农林类的大学生相对于其他院校而言, 在学科专业等方面更有优势。

2. 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相对于金融、计算机等热门专业而言, 农林类专业学杂费用较低, 并且奖助学金比例较高, 因此, 很大一批来自农村家庭的子女在升学时会选择农林类院校就读。他们大多不是独生子女, 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 相较于生活在城市家庭中的学生, 他们更愿意走进基层服务农村, 更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并且对农村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感。

3. 拥有丰富的实践基地。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长期稳定有成效的开展下去, 必须通过院校的力量与当地村委进行联系, 通过定期开展活动加强双方的沟通, 多方式地丰富实践内容。农林院校一般都处于城市的城乡结合部, 面积较大, 在校园内或校园附近有许多农村社区, 且具有一定面积的农林实践基地。这样一来, 学生省去了舟车劳顿之苦, 同时也节省了活动时间。在“三下乡”活动开展的时候, 农林类院校的学生更有机会进入有合作的基地进行实践, 不仅能够方便管理, 而且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

(二) 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不足

1.“三下乡”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一方面, 目前仍然有个别高校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期对学生采取流放式的管理, 少过问甚至不过问, 活动后期又急于追求实践成果的宣传, 实则毫无意义。另一方面, “三下乡”活动时间较短, 在交通上费时费力, 又考虑到暑期的特殊天气, 学生走到实践地点时已经筋疲力尽, 对实践的热情度早已降低。因此在实践过程中, 学生不积极、不主动, 大多流于形式, 走个过场, 实践过程中大多存在懒散、消极的状态, 甚至存在很大一部分学生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在实践单位盖章, 并未达到思想教育、培养综合素质以及促进社会化的最终目的。

2.“三下乡”实践活动学生参与面不广。

调查表明, 参加过“三下乡”活动的人数较少, 约有2/3的在校大学生没有参加过这项活动。由于暑期“三下乡”需要的活动资金较大, 参与人员不便于管理, 组织活动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 各大高校或学院组织的“三下乡”活动不仅队数有限, 而且每队人数有限, 导致能够获得机会参与的同学寥寥无几。同时, 为了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取得一定成果, 院校往往挑选一些成绩较优异或者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干部组成核心团队, 而忽略了其余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时所需要的帮助与支持, 这样就导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参与面较低的局面。

3.“三下乡”实践活动针对性不强。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强调实践与大学生自身专业知识相结合, 开拓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基地, 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扫盲和卫生宣传上, 要把扫文字盲和扫意识盲结合起来, 把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结合起来, 把送文化下乡和送文明下乡结合起来。而当前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同时由于缺少老师的指导, 实践过于盲目, 往往局限于只是挑选了一个较为简单普遍的主题, 进行了粗略的调查研究, 而没有根据所学专业进行针对性的实践, 所以得到的调查结果对“三农”问题而言用处不大。

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农林类高校大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不足, 这样以后才能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三、改进农林类院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建议与思考

(一) 健全保障机制, 保证农林类院校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

健全农林类院校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保障机制需要从制度、人员和资金三个方面落实。首先, 农林类院校需要高度重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成立专项领导班子, 每年拨付固定资金以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 政府应该给予学校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让农林类院校能够扩大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规模, 以确保更多大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到实践中来。最后, 院校也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与当地企事业单位联系, 通过帮助企事业做宣传或学生进行自愿无偿服务等形式得到资金或物质资助, 建立“共赢”的长期合作关系。

(二) 加大指导力度, 确保农林类院校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由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地点各异、时间不一、形式多样等原因, 对于参与实践的学生不便管理, 因此, 在鼓励学生参与实践的同时, 也要做好相应的指导工作, 每支“三下乡”实践队伍都要安排指导老师。由于“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时间一般不会很长, 学生应进行每一阶段的成果汇报, 在活动中如果遇到了专业方面的困难, 可以及时与指导老师商量解决办法,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实践中由于解决问题方式不正确而做无用功。有了学校和老师的大力支持, 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效果会进一步提升。

(三) 发挥新媒体作用, 增加农林类院校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农林类院校学生自身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存在误区, 因为还未走出校园进入社会, 学生对于实践的思考层面仅仅局限于参与之后可以给自己带来哪些实质性的好处, 而不是自主地意识到社会实践对于自身能力会有怎样的提升。因此, 农林类院校在平时的教学工作当中就要有着重点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多个平台宣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如开展社会实践动员大会;利用新媒体 (微博、QQ、人人等) 平台展示“三下乡”活动成果并分享学生的活动感悟, 促进交流;举行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摄影、感悟等方面的比赛。以湖南省为例, 政府利用近年来网络宣传发展迅猛的优势, 已连续多年通过网络新媒体举行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展等活动, 不仅扩大了宣传社会实践的力度, 相应的也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综上所述,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农林类院校学生发展以及“三农”问题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活动能够使学生对中国国情拥有全新的认识, 改变其价值观, 培养其主动走进基层、投身服务农村的事业中来。但是要使活动意义更加彰显, 仍需要农林类院校进一步联合多方支持,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颉登科.农林院校社会实践与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 (13) .

[2]郭涵, 郑逸芳.探寻具有农林院校特色的文科类大学生社会实践途径[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3 (4) .

[3]任江林.深化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 2009, (6) .

7.暑期三下乡支教总结 篇七

刚上大学的时候就在想着什么时候也能去尝试下支教。刚好这个暑假也碰上了这么个好机会,于是就和同学组队一起去潮州饶平海山第一初级中学开展我们的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

当我坐车来到海山时,我感觉海山是一个民风淳朴,环境清新凉爽的乡镇;在这里的村民都很热情、好客,当地的领导也很支持我们的活动。而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学校里的老师和领导很关心我们的生活,给我们提供宿舍、厨房。虽然一日三餐都得我们自己煮饭吃,即使这样我们每天都很累,但我们感觉这样的生活比较多彩,也很感谢学校的老师是不是给我们加菜,并请我们吃了一两顿大餐。

我们这次支教主要是针对学校里的七、八年级学生,而我们也了解到很多学生的家庭都比较贫困,有些学生放学后还得回家帮忙做农活。虽然这样的条件不是很好,但学生们都很好学,也很努力。他们都很听话,也懂得尊敬师长,同时他们也渴望通过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而我也是一个从农村走向大城市求学的贫穷学子,我清楚农村孩子求学的艰辛,所以每当走过教室破旧的窗口,看到他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镜,我的心里就有很大的触动,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变成个超人,给他们带来无穷尽的帮助,但同时我也感觉到了自己身上背负的那份责任、那份重担,所以无论多辛苦,我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传授知识给那些学生,和他们一起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让他们学到除知识以外的其他更多东西。我们去那不是游山玩水,也不是去探

险;我们不仅仅是在教育其他人,也是在磨练自己。这样的支教活动给了我们大学生奉献爱心的机会,天地之大,有很多人需要我们去关爱,而大学生支教活动也将我们的爱心传递到了农村地区。

作为支教老师,我知道,单纯搞好教学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但是要当好使者,为海山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却是一件有挑战性的事情。在支教的日子里,我始终铭记着这一使命,并不断和当地的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而每当想到这里的老师和领导对我们这么好,并且学生们这么可爱,我们一定要好好地教课,以回报他们的真情。我更加充满了动力。

在支教的日子里,我认识到了:如果只是很死板地给他们教学,而却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那么课堂的气氛就会死气沉沉,就很难擦出思想的火花。然而,很幸运我们的课堂气氛是很活跃的,因为我们给他们讲外面多彩的世界,教他们实用但不枯燥的学习方法,教他们学会时间管理、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正因为这样,他们很快地融入到课堂,并积极地表现自己。看到他们每天一点一滴的进步,我们感到很欣慰。

8.三下乡暑期实践总结 篇八

一、调研

作为调研小组的一员,针对“双转移”政策的调研活动自然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从事先的联系到登门的采访,我们可谓是吃尽了苦头。归根结底,这次调研不够成功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对方案研究不足。这次调研的主题是“双转移”,但是,事先对于“双转移”这一政策,我并没有很好的了解。导致这次我们的调研没有针对性,不论是调查问卷,还是访谈的问题,我都设计得都不够好,问题能让我们获取的信息很有限,目的性不强,整个问卷可获取的信息不多。这也增大了后来写调研报告的困难。

2、做调查问卷时畏首畏尾,效率低下。这次的问卷调查,我们原本的计划是做400份问卷。但是,由于我们工作的效率不足,导致最后整个队伍出动,才勉强完成。反观我自己,做问卷时,与陌生人交流时,总是显得不够自信,表达不清晰,导致做一份问卷的时间大大加长。

3、做访谈时把握不住谈话的方向,沟通技巧欠缺。做访谈的时候,我们总不是主动的一方,一直是一个听众的角色,听那些企业领导在介绍自己的企业。但是,很多东西是跟我们的调研主题无关的。但由于我们在沟通技巧方面的欠缺,再加上事先问题准备得不够,我们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碍于情面,又不好打断对方的讲话。结果,一个访谈就做了很久,但是获取的资料却不多。

4、做访谈的时候,显得很生硬,不懂得基本的礼仪。由于我们本身自信心的不足,再加上对访谈这方面的礼仪不熟悉,做访谈的时候往往显得像是例行公事。场面显得非常地生硬。没有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

二、与小朋友

虽然这次我不是支教组的成员,但还是有一定的时间是跟小朋友一起相处的。但是,由于我自身各种的原因,我并没有在有限的时间里,搞好与小朋友的关系,并未给他们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1、放不下自己大哥哥的架子。在跟小朋友交谈的时候,自己总是想着自己是一名大学生,往往站在自己的位置思考问题,老是怕用小孩子的语气去跟他们交流会遭到同学的笑话。结果,自己在跟小朋友交谈的过程中,场面总是显得很尴尬。

2、自己不能理解朋友的想法。对于小朋友的一些爱好,对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我一点都不清楚,导致在跟小朋友的交流中,自己总是显得无话可说,也不懂得如何逗小朋友开心。看着同学跟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自己只有空羡慕的份。

三、与团委的同事

这次作为团委的干部与同事一起三下乡,为的是培养默契,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但是,在与同事的工作中,自己还是存在了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摆正不了自己的位置。作为调研部下任的部长,本来这次的调研活动,我应该主要负责。但是,整个调研的活动,自己更多地是以一位干事的身份参加,而非干部。本来自己要出谋划策的,但是,我更多地只是执行,而非决策。

2、对同事的决策没有认真研究。既然自己没有出谋划策,但是,对于同事做出的决策,自己考虑的也不多。对于其中不合理的部分,自己没有及时地提出,间接导致了办事效率的不足。

3、与同事的沟通不多。工作之余,自己跟同事呆在一起的时候,没有与同事进一步地交流,以便互相了解。

9.暑期三下乡个人总结 篇九

如今,我已成为一名大学生,也去了乡下的学校支教。我们参加的活动也叫“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前不知道这个活动具体是干嘛的,但是现在我算是知道了。

我们下乡支教的地点是海南省定安县仙沟思源实验学校,时间是11号到23号,支教的对象是该学校升初三的学生。在去学校之前,我就花了很多时间去备课。以前从来不知道备课会有这么难,总觉得上网百度一下,备课内容就有了。但要自己备课的时候,我还真的被难住了。一方面我希望我的课能有趣一点,另一方面我又希望在我的课上学生们能真正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但是百度之后,我发现里面的很多东西都不可靠。于是,我开始起去图书馆借书,希望能在图书馆找到合适的资料。找了很久之后,发现书中的写的太具体,于是我又要把书中的知识归纳好再写进ppt课件中。就从备课这件事来说,我发现很多东西想要做好的话,背后真的要付出很多很多。

经历了10几个小时的奔波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思源实验学校,一开始我怕老师会是不好沟通的那种人,但是见到了老师后,我的顾虑消除了。但是我还是怕学生们会不喜欢我们的到来。直到支教的前一天下午,我们回宿舍时遇到了学生。她们看到我们之后特别热情,特别开心。我那时心里也真的很开心。同时,内心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一定要让她们在快乐中学习,一定要让自己的支教有意义。

第一天支教,我给我负责的4班同学开了个主题班会,班会上她们都比较配合,比较认真。晚上自习课的时候,我和其他队友一起辅导她们的作业。但是因为多年没有接触初中的课本了,所以有些知识点我还得翻书复习一下才记得。有些学生问的问题比较偏的话,还真让我很尴尬。所以为了避免尴尬,我也只能拿起课本和他们一起学。

第二天,我要正式给学生上课了。越临近上课时间,我的内心越紧张。我一向来都比较害怕上讲台,所以让我站在讲台上讲课,还真的是一个比较有挑战性事。还好队友们知道我比较胆怯,就陪我进入了教室。第一节课因为比较紧张,我讲的比较快。在以后的课程里,我内心的紧张一点点消除掉,上课越来越得心应手。如今再让我站在讲台上,我也不会紧张害怕了。

除了支教,我们队伍本次下乡还有社会调研活动。本以为本地刚刚经历台风,我们的社会调研活动会较好进行。但经历之后才发现,许多人并不乐意帮我们填写问卷,问到十个人可能会有六七个人不乐意的。不管怎么说,这次社会调研是我第一次做社会调研,经历还是比较难忘的。

10.2009年暑期三下乡工作总结 篇十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是推进“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措施。为了响应贵州团省委关于在暑期积极开展“三下乡”的号召,学院社科部积极与校团委合作,到务川县茅天镇开展了为期一个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投身“三农”建设,关注务川县茅天镇的发展。

一、活动开展的基本情况

1、高度重视,充分准备。

领导重视,认真组织,充分准备是本次“三下乡”活动顺利开展的可靠保证。本次活动得到学院、茅天镇党委等各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社科部主任何江红教授多次强调要把“三下乡”活动开展好,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学院团委书记王德彭召开了“三下乡”动员会议,指导如何开展活动,并对队员们提出具体要求;学院中职部书记姚书记亲自安排该项工作的开展,社科部梅恩老师亲自带队,使本次活动得到了顺利开展。

2、认真开展活动,热心周到服务。

在这短短的一个星期中,我们通过深入务川县茅天镇开展慰问活动、捐书活动及法律宣传活动。共慰问了6位空巢老人,为他们送去了一袋大米、一盒酥饼、一盒牛奶,并与每位空巢老人拉家常。当天,我们还向茅天镇红心村书屋捐赠了300余册书,书籍涉及到党建工作、农村建设工作、“三关”工程工作等内容。同时,还组织学生在茅天镇街上宣传民法、刑法等相关法律知识,并当场运用法律知识帮助农民

调解了相关矛盾,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及时总结,换位思考。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带队老师及时组织学生召开个人感想交流会,让每个队员都畅谈自己的感想,思考着农村经济落后的原因,思考如何关心空巢老人,思考如何普及农民的法律知识等问题,提高学生对关注农村发展的意识。我们还通过与当地的农民及乡镇的各级领导的交流,深深地感到农村的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新农村建设的许多措施还没有惠及到边缘的农村,农民的经济来源单一,收入较底,农村经济的发展缺少引领人,更缺少知识和文化。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们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同学们一致认为自己学的东西还不够用,能够帮助农村的发展也太少。学生们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成才,主动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二、主要收获

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服务社会的知识才干,陶冶了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

1、“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好评。队员们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坚持送理论、送法律进农家,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办实事、办好事。得到务川县人民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广泛赞誉。特别是去看望空巢老人时,为空巢老人送去了爱心,得到了老人们的好评,在为农民宣传法律时,得到了农民们的认可。同时,此次下乡既检验了团组织的战斗力,磨练了大家的意志品质,树立了当代大学生在人民群众心中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2、“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增进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让学生深入农村、农户传播法律知识,生活常识,传播新观念、新思想,在接触社会生产实际的实践活动中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同学们都表示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作为大学生,更应该去主动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激发对生活的热情,要把学习和成才当作头等大事,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成长,要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拼搏精神,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3、“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巩固了专业思想和服务理念。

同学们在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中,不怕苦、不怕累,战酷暑、抗高温,在茅天镇街上为农民普及法律知识,将法律知识无私的奉献给了农民。在磨练了意志的同时,通过交谈,同学们切身感受到广大农民对科技知识的渴求、对脱贫致富的向往。同学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专业思想,提高了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将来踏入社会后,多为农村服务。

三、存在的不足

1、学生的吃苦精神有待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很差,特别是路不好走,饭不好吃,个别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为饭不好吃,农村的条件较差,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2、准备不够充分。本次活动原计划是一周,但是到务川县后,活动时间发生了变化,到茅天镇后,按照茅天镇党

委的安排,原计划一周的活动在一天内开展完,导致一些活动没有开展仔细,如在为红心村书屋捐书时,没有来得及向村委会讲解相关书籍的用处等。

3、在应对突发事情时经验不够丰富。如活动的头一天晚上,车子在半路坏了,在修理轮胎的过程中,没有经验,仅仅扭螺丝就将近花费半个小时的时间,直到晚上3点钟才到达务川县。

社科部

11.暑期三下乡实践个人总结 篇十一

陶行知说得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没错,在大学的象牙塔里边,本职身份为学生的我们大部分参与的是脑力的活动,通过思维的运转来捕获知识,感知真理。然而真理的正确与否还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也就是上面所提到的手和脑的结合。动手,将思维的东西经过双手化为实际的成果,不仅可以检验真理的正确性与否,还能测查我们所学习的知识的情况。理论知识是否有用,是否有价值,得由实践出来的效果说了算。暑期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它有助于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既使得大学生有机会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服务点滴;更是可以利用这样的实践机会检验自身理论所学,学习社会知识,增长才干。

伴随着暑假的到来,为响应校团委关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锻炼”的号召,并为学校100周年校庆送上一份独特的贺礼,我校各学院拉开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的序幕,踏上了“下乡奉献与锻炼成长”的旅程。人文与法学学院**市****街道**村服务队积极响应号召,在领队唐诣的组织领导下,认真准备了前期工作,并在实际的践行中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展现自我,奉献了小我,一并取得了奉献与成长的双丰收。作为其中一名队员的我,很荣幸坚持了自己当初的选择,并为下乡付出了自己小小的努力。为期一个星期的下乡之旅,让我感慨良多。

一.准备工作和前期安排。

为扎实做好三下乡的准备工作,在下乡之前将一切所能先行准备好的东西备齐,避免在下乡实践过程中出现状况,我们服务队在下乡之前一连开了几个会议,商讨有关下乡事宜,并在讨论中做出决策,落实每项工作。此次我们服务队主要赴**市****街道**村宣传科学发展观,普及各项与农民息息相关的法规政策,推动新农村建设,并探访当地敬老院以及幼儿园,关爱社会不同阶层需要关爱的人。为此,我们将工作细分到每一个队员手中,根据安排的版块不同,有的负责联系目的点及安排食宿问题,法律专业的队员负责制定调查问卷及宣传小册子,负责文娱的同学准备文艺表演及会议的主持等。我负责的是关于宣传板块的内容,相关的新闻写作和宣传板报的准备等由我和另一个同学负责。准备工作的落实是实践工作良好开展的开端,在这一块上,我们做得比较充足。

二.实践活动中。

7月7日下午,我们服务队一行12人抵达**市****街道**村,拉开了此次下乡践行的帷幕。在当日晚上,**村村委书记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亲切地为我们整体介绍了**村的发展情况以及现状,同时对于我们队员关于村里情况提出的问题都一一作了回答。不仅为我们深层认识当地情况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对于我们接下来工作的开展也具有实际的指导作用。在介绍的过程中,书记对于我们热情了解**村情况的表现显得格外的高兴,他称赞说大学生能够到穷乡僻壤来普及法律知识真的不容易,叮嘱我们实践过程中注意安全,并祝福我们接下来的活动顺利圆满完成。

正式与领导展开会议交流,深入了解农村发展状况。第二天,在**村村委会以及**街道办公室里,队员们认真听讲了村委班子及街道办领导们带来的关于**村、**街道的整体介绍,内容主要涉及村里、街道的人口、土地及发展现状等。会议后,队员们与领导们就村里、街道的发展情况与领导们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并根据村里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献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高度的肯定与赞扬,气氛和谐融洽。

本次交流会议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既说明了我们的下乡活动得到了当地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另一方面从交流中我们增强了对**村发展状况的了解,认识到**村在农业、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等现状,信息的获取有利于接下来各种工作的开展。

深入农户,收集第一手资料。为了更深入更具体地了解村民们的具体情况,队员们一行分为几组,分别走访了村里的各家各户,通过交流记录等方式对村民在生活、农作等资料进行了第一手的收集,成为穿梭村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现在人数不多的村里原来是个有着三千多人的村落,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的原因村里的人数大量减少,剩余的劳动力主要用在家庭耕种上。同时,由于没实现大规模的集约化和机械化,目前的耕种仍以人手劳力为主。走访是深入群众的第一步,是接下来融合群众的基础。

参观当地蛋鸡养殖场和邓氏宗祠,切身体会农民养殖业的进步与当地的古风民俗。在村委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对当地的蛋鸡养殖场进行了学习参观。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养殖户为蛋鸡养殖注入了新科技产物的先进品种,并采用科学化的方法进行养殖和料理,不仅反金融危机之道而行,而且在收获方面颇为喜人。虚心向养殖户学习了相关养殖方法之后,我们也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色就还存在的问题向他们提出了建议,得到了他们的高度赞赏。随后,我们一行来到当地古风民俗代表地邓氏宗祠参观。据悉邓氏宗祠为明朝时留下来,经过几番修建存留至今,宗祠里边还保留着以前的书房原迹,据了解这在此前为革命时期人民充实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好地方。在参观中,我们不仅领略到了当地的风情,而且深切感受到了时间带来的喜人的变化,不禁概叹新农村的新发展,对新农村不可估量的前景充满了希望。

另外,为了更好地宣传十七大精神,普及相关惠民的政策法律法规,让农民更深入地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队员们精心准备了多份宣传资料、法律知识小册子、调查问卷等,通过派发、深入家庭调查、现场摆摊宣讲等形式展开了普法活动,吸引了村民们的关注并得到了赞赏。据悉,此次普法的内容与农民农村农业等息息相关,主要按农民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法律纠纷分成土地承包,外出务工等五部分,对于提高村民们的法律意识具有相当的作用。同时,队员们还手工绘制了板报,张贴在村委宣传栏处,并于宣传栏前方悉心讲解。这一举措在村民中引起不小的反响,路过的村民纷纷停下,驻足观看。村民李大伯表示,以这样的方式学习十七大,比宣读文件更易于接受、理解。此行宣传取得了如期的效果,离不开每个队员的努力与付出。

12.暑期三下乡活动总结 篇十二

2010年7月15日,我们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一行31人,其中包含本科生20名,教授9人,教师2名开始离开学校,出发前往毕节,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为期3天的实践活动中,我感受到了乡亲们的朴实和热情。在赴毕节地区、化屋村、太来村的道路上,满目都是四面环绕的大山,一片片碧绿的林荫带深深吸引着我。我们还深入农民之中调查研究、为当地老百姓义诊及健康咨询等等结合我校优势特色所进行的送文化、卫生、科技的一系列活动。

15日我们来到了毕节学院,分别参观了毕节学院校区、毕节试验区二十年成果展、毕节市塘房村新农村建设。我们看到了毕节地区经济与教育体制的协调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毕节地委政府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塘房村当地实际相结合。

16日和17日,我们分别来到黔西县新仁乡化屋村和太来乡芭蕉村,在乡政府会议室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会后我们就在乡镇府同志的帮忙下开始搭建我们义诊的平台,并开始为当地人民群众送医,送药。

短短3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圆满结束,这是一次有组织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作为这次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中的一份子,对能够参加这次活动并在活动中尽自己所学而感到了一份特别的骄傲和自豪。我们在农村里,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这是我们这些大学生第一次如此热衷于农村问题,并且如此深入地思索农村问题。通过走访一些乡镇医院,在街头义诊,开展讲座和一些来自基层老百姓的直接的社会调查活动。让我们感触良多:

一、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经济发展的大力扶持。

这一点在化屋乡显得尤为突出。在我们所走访的许多乡镇卫生院的情况来看,在妇女保健落后,卫生条件差,建设规模简陋,医疗设备简单等问题都直接影响到了老百姓的求医要求。目前在各级政府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经济发展十分迅速:从兴修道路交通设施开始,促进对外交流与沟通;开发自己的特色产业和旅游资源;重视乡镇学校基础教育,加强各级领导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等。现今,由于经济发展了,许多疾病控制中心及县以下乡镇级卫生院的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老百姓的求医愿望容易得到满足,人民的生活水平当然会越来越好。

二、当地卫生事业发展的不足之处。

高素质医药卫生人员的缺乏。集中表现在县以及县级以下的医疗人员,包括本科以及本科以上的学历的医务人员在整个医务人员的比例较少,硕士,博士研究生就更为缺乏,尤其是县级以下的卫生院几乎没有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医疗人员,我们所去的化屋乡卫生院连医生的编制都不够,全院只有一个本科毕业生,故医疗队伍素质较低,这样直接造成的后果是容易发生一些医疗事故,使该地近年的医疗纠纷事件时有发生。

三、医学生应积极转变观念,投身基层医疗建设,实现自身价值。

通过对会黔西的两日之行,我们在为其医疗硬件设施逐步建设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对其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在义诊的两天中,从老百姓们期盼的眼神中,从拥挤的场面里,让我们深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任重而道远,真正想发展卫生事业并非只是一句口号、一句空话。摆在我们当代医学大学生面前的是:要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扎根于基层,真正面对广大的百姓,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去为人民做一个医学生所能做也应该做的事情,以解除人民的病痛为己任,以人民的健康为幸福,只有这样才不负医学生的神圣使命“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总之,这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巩固了所学的专业知识,锻炼了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进一步认识到“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重要性,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义深远,认识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为促进全民健康,推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促进贵州在西部地区崛起等各项工作中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推动力。

上一篇:班组长每日工作清单下一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