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读书故事

2024-07-29

高尔基读书故事(精选12篇)

1.高尔基读书故事 篇一

高尔基4岁丧父,10岁丧母,后靠自己努力学习奋斗成为了苏联伟大的文学家,自传三部曲是在列宁的鼓励下写成的,它们独自成篇,又前后相连,艺术地再现了主人公阿辽莎成长历程的三个阶段,真实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民众的生活,反映了小市民阶层的庸俗自私和空虚无聊,揭露了俄专制的黑暗与罪恶,被视为俄苏自传体小说的里程碑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成就。

《童年》是这套三部曲的第一部,讲述的是高尔基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他跟随脾气暴躁的、日渐破落的小染坊主外公外婆生活的童年时光。此书通过一个儿童无邪的眼光,向读者生动地展示了19世纪中叶俄罗斯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描绘了许许多多社会小市民丑陋和愚昧的生活风貌以及当时俄国的宗教、丧葬等民风民俗。高尔基的这些回忆,有助于我们了解沙皇俄国那个时代的风貌,了解一代文学大师高尔基童年时的社会环境。

小阿辽莎的童年生活是“一种浓厚的、色彩斑驳的、离奇得难以形容的生活”,“仿佛是由一个善良而且极端诚实的天才美妙地讲出来的一个悲惨的童话”。在叙述童年生活的过程中,几乎阿辽莎遭遇的每一件比较大的事情,都会引起他一种意识的觉醒,这在作品中的表现就是每一件事情的叙述之后都紧随一句或一段阿辽莎的哲理性的语言。在高尔基的笔下,阿辽莎的生活是出身于下层人民的一些有卓越才华的人的生活,作品反映的是他们的性格形成的过程和意识的成长。

2.高尔基读书故事 篇二

我从小就爱看书, 也因为看书闹出过许多笑话。

有一天, 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书, 妈妈给我买了几个菜包子吃。由于很喜欢看书, 加上当时书中的内容吸引力太大, 所以我边看书边吃。我并没有看那包子, 只是凭着感觉, 抓起一个菜包子就吃。妈妈大喊:“唉, 不要吃! ”我从书中惊醒, 好奇地问:“为什么? ”妈妈说: “你看, 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我正眼一瞧, 不禁大叫起来:“我的妈呀! 还好我没有吃! ”原来, 我手里拿的竟然是另一本书。

又有一天, 我看书入了迷, 妈妈在炒菜, 需要点葱。我家种了一些韭菜和葱, 于是妈妈让我去摘几根葱。“唉, 母命不能违呀! ”我在心里想着, 依依不舍地把书放下, 十分不乐意地走出了房间。走到葱和韭菜面前, 因为想着书中的内容, 我竟然忘记了是摘韭菜还是摘葱。我只记得妈妈说:“摘几根……”我心里一想, 管它呢, 随便摘。于是, 我摘了几根韭菜递给妈妈。妈妈看了, 哭笑不得地跟我说:“我叫你摘的是葱, 不是韭菜呀! ”啊! 没办法, 谁叫我那么糊涂呢? 又要再跑一趟。啊! 又让我少看了点书。

在一个星期四的中午, 我吃完了饭, 早早地做完了作业, 便拿起一本书, 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一直读啊读, 把好句好词和道理记下来, 结果看了几个小时, 看到2点10分才放下了书。我急忙跑向学校, 全身冒汗地狂奔, 踩着上课铃声跑进了教室。

当然, 闹出的笑话不止这些, 这里就不再一一叙述。

读书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比如, 在做语文试卷时, 课外积累总让我考到高分。

星星永远和月亮做伴, 鲜花永远有绿草为伴, 风花与雪月永远在一起, 小溪永远在高山旁边, 而我, 也永远和书在一起, 因为书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点评:

小作者爱书, 并因此闹出不少笑话:为了看书, 吃东西时忘记了一切, 竟然拿书本当包子;脑海里是书, 将母亲的交待很快遗忘, 闹出错摘韭菜的事情;中午看书入了迷, 好在生物钟的作用, 比较警醒的她还是及时地把握住了时间……可见, 她真的喜欢书! 那合理的结构, 流畅的语言, 丰富的内容, 将小作者痴迷书本的情形写得淋漓尽致, 那副天真活泼、好学爱读的神情, 形象地浮现在读者面前。足以见得, 书的确是她生命中的一部分。

3.读书笔记之高尔基 篇三

读了诗后,我感受颇深,感慨万千。想起来,也是呀,小时的生活,就是这般稚趣,能因为鸡毛蒜皮的事而斤斤计较,想起来就可笑。一年级时,一次,我偶见地上一张小纸片,顺手捡起来,老师正好走过,不知道他看见没有,他向我竖起了大拇指,我那时候根本不知道那手势是什么意思,只知道这跟表现好有关,我也向老师竖起了大拇指,表示这是我应该做的。打那以后,我就一直向同学炫耀,一边做竖起大拇指的动作一边说:“瞧,老师„这个‟我了呢。”这足足让我开心了一个星期!那时,只要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只要想到这件事,足以让我 心情舒畅。

从前,也曾为小红花而伤心。幼儿园到二年级,每周老师都会发给好同学一朵纸做的小红花,如果我没有得到小红花,会感觉很丢人,如果我得到一朵小红花,那简直会心花怒放。记得有一次,老师发给我一朵小红花,我高兴极了,把花挂在书包的钥匙扣上,正准备拿给爸妈看。不知我没有挂好还是怎么的,风一吹,小红花就顺风飘呀飘,飘着飘着就飘到臭水沟里去了,我那时“心如刀绞”,不知咋办,回头一看,看见一根树枝,我把小红花小心翼翼地打捞起来,看着湿漉漉的小红花,真心疼。我回到家,想把她晾干,可是晾干后,她便“不省人事”了。“哇”我哭了,哭爹喊娘的,又是自杀又要跳楼。经过妈

妈几番安慰,我的心情才渐渐平静。小时候,是多么有趣。记得我看过一篇文章,叫《小时候的“不跟你玩”》,作者因为这句话而失去了甚多朋友,他到现在都非常难过,告诉朋友们不要为一时的生气,而造成终生的遗憾。

是的,以前,我们小孩的口头禅是“不跟你玩”和“告诉老师听”这两句,那时,动不动就说,然后就很生气,但到最后还是挺后悔的。哎,小孩的意气用事非常了得,动不动就生气也让大人们很无奈。嘿,可笑的童年。

童年,已经过去了,我们也快成中学生了。而长大又意味着我们又要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不能再傻了,不能调皮了,要懂事,不能跌跌撞撞过日子了……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儿停在上面……”这就是童年。

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最初发表1913年,它既是作者童年至青年时期生平的自述,也是举世公认的艺术珍品,是作者根据自己亲身的生活经历,对俄罗斯19世纪末期社会政治生活所描绘的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作品中主人公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这一形象即是作者早年生活的写照,也是俄国人民,特别是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经过磨练后走向新生活的典型。

好词摘录:

忽如其来、飘忽、兴趣盎然、熠熠生辉

好句摘录:

伏尔加河蓝色的水面上,桔红色的轮船在逆流而上,而一张张金色的叶片则缓缓顺流漂下。

我非常害怕外祖父,总觉得他的绿眼珠无时无刻不在盯着我看。那曲子激昂中含着忧伤,仿佛是从高山奔流而下的河水,激荡在房间中。

经常有人听见了他们的歌声从窗户底下停下来看着他们,那一张张仰起的面孔让我想起没洗的脏盘子。

好段摘录:

“唉,你们这些人啊……!”他常常这样忽如其来地叹气,也不知在感叹什么。“人啊……”的尾音总是被他拉得长长的。

茨冈脸色红红地走到厨房中间,像一团火焰般地跳动起来:两手高高扬起,脚步快得让人难以分辨,衬衫抖动着,像燃烧一般发出灿烂地光辉。他放纵地舞着,仿佛打开门让他出去他就能跳遍全城!大家都被他感染,跟着他颤动起来。

歌唱中,外祖母时而前进,时而后退,时而飞旋,青春瞬间回到了她的身上,令她呈现出一种鲜花绽放般的美丽。每个人都被她吸引住了。我的感想:

4.高尔基《童年》读书笔记 篇四

《童年》讲述了阿廖沙三岁时父亲过世,跟随母亲来到外祖父家。可是外祖父喜欢打人,在这里,阿廖沙经常被外祖父打,阿廖沙的好朋友小茨冈会为阿廖沙挡住外祖父的打,可是小茨冈在为歹毒的舅舅搬运十字架时被活活压死了。不过,阿廖沙还有外祖母给他鼓励,才让阿廖沙坚强下去。阿廖沙11岁那年,母亲也去世了,阿廖沙随之走出了童年。

读完《童年》,我慢慢地合上了书。书中阿廖沙悲惨的童年令我感动,都说没有父母的孩子像根草,而阿廖沙就是最坚强的那一株草。把我们现在的童年河阿廖沙相比,我们没有经历过用鞭子打的时刻,我们生活在温馨的家里,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我们遇到一点点小挫折就会和爸爸妈妈撒娇。哪怕是一道简单的奥数题也要叫妈妈,即使还不等妈妈来就已经得出答案了。我们和阿廖沙相比,生活中的一些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

5.高尔基《海燕》读书笔记 篇五

在苍茫的一望无际的大海尙,狂风席卷着乌云,海燕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昂然地飞掠而过,像一道黑色的闪电。

它时而翅膀擦过浪尖,时而如利剑刺入云层,它在喊叫,而——乌云在這儿无所畏惧的叫声中听了欢乐。

在叫声中——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乌云在這叫声中听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必胜的信念。海鸥应对即将來临的暴风雨,不停地呻吟着,它们在海面尙慌忙奔窜,准备把对暴风雨的恐惧藏入海底。

而潜鸟也在不住的呻吟着,它们這些潜鸟,不懂得生的搏斗是一种享受:隆隆的雷声早已令它们胆战心惊。

愚蠢、肥胖的企鹅胆怯地藏身于悬崖之下……只侑骄傲的海燕,在翻滚着白色泡沫的大海尙面,勇敢地、自由自在的翱翔。

乌云愈加阴暗,愈來愈低的紧逼海面,而海浪歌唱着,冲向高处去迎接雷鸣。

雷声轰鸣。海浪在激愤的泡沫中怒吼,与风抗争,這时风牢牢的抱住了一大团海浪,凶狠地把它们抛摔在悬崖尙,像把大块的翡翠摔成了尘埃和飞沫。

海燕呼叫着,像黑色的闪电一掠而过,如利剑穿透乌云,翅膀尙洒满了海浪的水沫。

看吧,它在飞舞,像一只神鸟,伟岸的神鸟,暴风雨的黑暗神鸟,——它在笑,同时又在嚎叫,它笑那乌云,它因欢乐而嚎叫!

它——這敏感的神鸟——在雷声的狂怒之中早已听出了倦怠,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风在吼……雷神震耳……

闪电划过天际……闪电的光芒,宛如一条条火蛇,在海尙蜿蜒,旋即被大海吞没,消失得无影无踪。一团团乌云,像蓝色的火焰,在深不可测的大海尙空熊熊燃烧。

“暴风雨,暴风雨快來临了!”

這是无谓的海燕,昂然自得地飞掠在闪电和怒吼的大海之间。這位胜利的预言家叫道:

6.高尔基和中国 篇六

1892年10月, 24岁的高尔基结束了自己苦难而动荡的生活, 以刻苦的自学及锲而不舍的努力, 终于成了一位作家, 并在自己的故乡下诺夫戈罗德市定居下来从事写作。同年, 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1896年, 发生了一件轰动俄国乃至西方列强的大事, 即清政府派遣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率领庞大代表团访问俄国及欧美各国。高尔基和所有关注中国的人们一样, 密切注视着李鸿章的访问。1896年5月26日, 李鸿章一行在莫斯科参加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6月3日, 李鸿章在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和外交大臣罗拔诺夫的诱使下签定了《御敌互相援助条约》, 即著名的《中俄密约》。6月8日, 李鸿章等人来到下诺夫戈罗德市, 怀着极大的兴致参观了每年一度的全俄工业与艺术博览会。据《俄轺记略》记载:“俄旧都庆典既毕, 四月二十七日 (公历6月8日) , 中堂往你是你瑙富菰芦大市 (即下诺夫戈罗德市——引者) , 观行开集礼”。[1]6月16日 (俄历6月4日) , 高尔基在《敖德萨新闻》发表文章, 详细记述了李鸿章参观博览会的情况。半个月后, 即7月1日 (俄历6月19日) 又在《下诺夫戈罗德小报》上热情向俄国人介绍了博览会的中国馆。高尔基作为一名作家, 是自愿撰写介绍中国的文章的。毫无疑问, 说明了作家对中国的关注。 晚些时候, 高尔基根据自己当时的记录在其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中曾叙述过李鸿章参观下诺夫戈罗德博览会的情形:

这位架子十足的人物, 用轻飘的步伐, 一个陈列室一个陈列室地走过去……

“这是李鸿章”, 人们在交头接耳地说。“李鸿章”。

人们又都恭恭敬敬行着礼, 跑开去了。这位中国的大人物并没有看那些人, 他一边走一边观看各种东西, 只在几种东西面前停了几秒钟, 或一分钟, 鼓着鼻孔, 小胡子乱动。

他把两只藏在自己肥袖筒里的手放在肚子上, 不过有时候看来, 是从猜测上, 或者是根据一种不可捉摸的记号, 一个中国人开始跟陈列馆委员轻轻地谈起来, 然后更加压低声调, 低头哈腰, 也不敢正视李鸿章的脸, 把话转达给他。

在海军陈列馆里面他对他讲了讲大炮的问题;中国老人一动不动地站着, 侧身朝着大炮, 斜眼看了几秒钟, 然后又往前走去。[2]

19世纪以来, 正值资本主义世界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的时期。“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3]于是他们便把争夺的焦点指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中国便成了列强肢解和瓜分的对象。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为了全民族的生存, 各阶级各阶层都在行动起来, 中国正酝酿着一场大的变革。

以恭亲王奕和北洋大臣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继续推行其“以夷制夷”的策略, 李鸿章则公开提出“联络西洋, 牵制东洋”的口号。1896年6月3日李鸿章在与俄国签订了《中俄密约》后曾不无自得地说:“二十年无事, 总可得也”。[1]5黄遵宪立即写诗予以揭露和抨击:“弱肉供强食, 人人虎口危。无边画瓯脱, 有地尽华离。争问三分鼎, 横张十字旗。波兰与天竺, 后患更谁知”。[4]

尽管《中俄密约》允许俄国在中国黑龙江、吉林修筑中东铁路。然而, 这并未能阻止列强肢解中国, 在接下去的几年间, 列强还是掀起了一股股瓜分中国的狂潮。为此, 光绪皇帝不无愤怒地指出:“汝等言俄可倚, 与订约, 许以大利, 今不独不能阻德, 乃自渝盟索地, 亲善之谓何”!世纪之交的清政府成了侵华帝国主义列强的帮凶, 中国人民的头上压着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座大山, 愤怒的人民群众决定用自己的方式砸碎头上的枷锁。1900年夏, 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沙皇俄国派出几万大军, 与日、英、美、法等十一国组成侵略军, 号称八国联军, 一道残酷地镇压了义和团起义。

在震惊世界的义和团运动中, 一贯关注着中国人民反帝斗争事业的高尔基产生了一种马上到中国来的强烈愿望。1900年7月22日 (俄历7月9日) 他给另一位想要到中国来的俄国大作家契诃夫写信, 邀请他一同到中国去。信中说:

亲爱的安东·巴甫洛维奇:

一同到中国去吗?有一次, 在雅尔泰, 您说您很想去。我非常想到那儿去, 并且我打算向某家报纸自荐担任通讯记者的工作……去吧, 亲爱的安东·巴甫洛维奇!那儿很有趣, 可是这儿却单调无味。[5]

几日后, 高尔基第二次写信给契诃夫, 再次表达了急欲到中国的愿望, 信中写道:

中国的念头在折磨着我。非常想到中国去!很久以来, 我没有这样强烈地想往过什么事。您不是也想到远地去旅行——一同去好吗?真去吗?那就好极了。[5]135

然而, 因为诸多原因, 高尔基未能实现到中国来的夙愿。一个月后, 他在写给医生斯烈金的信中不无遗憾地说:

假如真正宣战——那我就去。一定去!我认为这次战争具有巨大的意义。假如它要延长到三十年, 变成为全欧洲的大混战, 那我一点也不会吃惊!唉, 为什么我不是一个中国人!我要让你们看看什么是文明!我要从你们身上剥下文化的假面具![5]135

高尔基虽然未能亲自到中国来, 但他对中国人民的感情和支持却是一如既往的。1904年1月—1905年8月, 俄、日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独霸中国的东北, 在中国的领土上发生火并, 软弱的清政府无耻地宣布局外中立。持续一年半之久的日俄战争极大蹂躏了东北三千里锦绣河山, 农田被毁, 房屋被烧, 人民惨遭杀戮。高尔基站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的高度上, 无情地揭露了这场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 愤怒揭露并控诉了沙俄军队的暴行。高尔基还通过其文艺作品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1909年写成的中篇小说《夏天》中有这样一段:

我是明——明白的!呶, 唉, 天啦!要晓得, 这是欺骗呀, 你们这些傻瓜!为什么中国人是我的敌人, 啊?为什么?

难道他们, 还有我——我们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干凶暴的事情吗?弟兄们!这才是真情: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法则——为自己的子女们劳动, 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联系!有共同的联系没有?有的!我问过那个中国人这样的话:“老乡, 你怎样在工作呀”?于是他就回答道:“你瞧它, 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这个中国人是温顺的、可敬的、体强力壮的!而且他从来不想打仗, 安安静静地过着日子, 与任何事情无关, 可是我们的军队却使得他亡家破产——用火烧, 用刀砍, 破坏摧残——呸, 我的天啦!我难过得眼泪都流下来!假如我要打仗的话, 那他大概会尽情地把我们好好揍一顿的……他有田地——把它紧握在手心里拧一下, 五谷的汁水, 就会像怀孕的母牛, 他会教给你许多好东西的!他和自己的田地, 是亲人, 他懂得田地需要什么, 他就像收拾床铺一样在收拾田地, 唉——唉![5]136

通过自己的笔和作品寄予对中国人民的支持和同情是高尔基一贯的作法。打开《高尔基全集》我们会看到多处这样的描写, 并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自己的感情。高尔基1911年发表的短篇小说《诉苦》和晚些时候写的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中均有成功的描写。在《诉苦》中, 高尔基通过一个参加过日俄战争的诺夫戈罗德农民的口无情揭露道:

我们都是庄稼人。我们彼此了解……可是他们, 我们的士兵, 却毫无必要的、毫无意义的, 而且怀着莫名其妙的仇恨破坏了满族人 (即中国人——引者) 的产业……他们焚烧房子, 践踏了禾苗, 毁坏了家具。[5]136

从上述两段文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高尔基的爱憎之情。高尔基对中国的感情还表现在他对孙中山的敬佩上。

1895年10月, 孙中山领导广州起义失败后遭到了清政府的悬赏通缉, 被迫流亡日本, 后又赴美、欧宣传革命, 筹集经费。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通电各驻外使节, “相机缉拿”孙中山。1896年9月30日, 孙中山抵达英国伦敦, 随即被清政府驻英国公使龚照瑷获悉。10月11日, 孙中山遭到公使馆人员绑架, 准备押解回国。孙中山经历千难万险, 在英国友人帮助下终于脱险。为此, 孙中山于翌年用英文写了《伦敦蒙难记》, 这一段经历经媒体披露后, 孙中山成了传奇英雄, 从此也成了蜚声中外的中国革命党领袖。同年《伦敦蒙难记》被译成俄文, 发表在1897年12月号的《俄国财富》刊物上。高尔基是《俄国财富》的忠实读者和撰稿人, 很快就知道了孙中山, 并且极为钦佩他。20世纪之初的高尔基由于积极从事无产阶级文化革命活动, 多次被沙皇政府通缉和逮捕。从1906年, 被迫流亡国外, 但仍极力为俄国革命奔走呼号, 并关注着中国革命的发展。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 极大地鼓舞了为推翻罗曼诺夫王朝而斗争的高尔基。特别是当高尔基从1912年5月号的《俄国财富》上读到了孙中山的文章《中国的现在和将来》及1912年7月28日 (俄历7月15日) 俄国布尔什维克机关报《涅瓦明星报》上的《中国革命的社会意义》 (即《中国革命与社会问题》) 时, 不仅为中国人民的胜利感到欢欣鼓舞, 也深刻意识到俄国革命者应很好地向中国革命者学习经验。因为中俄两国人民都肩负着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历史使命, 高尔基“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 于是怀着兴奋的心情, 迫不及待地从其寓居的意大利喀普里岛给孙中山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表达了高尔基当时的心情。莫斯科的高尔基博物馆文献保管库所藏的信件的原文打字稿的内容如下:

尊敬的孙逸仙!

我是一个俄国人, 也正为着您所奋斗的那些同一思想的胜利而斗争;不管这些思想在什么地方取得胜利——我和您都为他们的胜利而感到幸福。我祝贺您的工作的美满成功, 世界上一切正直的人士, 都怀着关切、高兴和对您这位中国的赫尔古斯特的钦佩的心情, 注视着这个工作。

我们, 俄国人, 希望争取到你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我们, 在精神上是弟兄, 在志向上是同志, 可是俄国的政府和它的奴才们, 却迫使俄国人民站在仇视中国人民的立场上。

我们, 社会主义者, 是真诚相信全世界可以、而且一定能够过着友爱与和平的生活的人们——难道我们应该允许那些贪婪和昏庸的人们助长种族仇恨的发展, 使它成为横亘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一座阴暗而又牢固的墙壁?

相反地, 我们要竭尽一切努力, 去粉碎我们的敌人——全世界一切美好事物的敌人的所有恶毒的企图——这些敌人想把太阳熄灭, 以便更加顺利地去干自己的黑暗贪婪的勾当——在世界上散布仇恨, 压迫人民。

我们, 社会主义者, 必须尽可能经常指出:在世界上存在着政府与政府之间的仇恨, 但不应该有由于统治阶级的贪心而引起的民族之间的仇恨。

尊敬的孙逸仙, 我请求您写一篇文章, 叙述中国人民一般地对欧洲资本的掠夺野心抱持什么态度, 特别是对俄国资本家及俄国行政当局的行动抱持什么态度?中国人认为这是些什么行动?它们从你们的人民那里碰到了什么样的反击?

假如时间不允许您亲自写这篇文章, 那就请您委托您的任何一位朋友起草, 然后经您亲自审阅。请您用任何一种欧洲文字来写这篇文章, 并按我的地址寄来。

恳请您务必办到这件事, 因为我们必须让俄国人民从正直的中国人民的叙述中, 而不是从那些为资本的利益效忠的欧洲新闻记者的报道中来认识中国的复兴。

我知道您在《社会主义运动》杂志上发表的文章, 读过您的札记, 深深地对您表示尊敬, 并且相信您会乐于答应我的请求。

М·高尔基

1912年10月12日 (公历10月25日) 于喀普里岛。[5]137-138

从信的字里行间, 可以清楚地看到高尔基当时迫切的心情。遗憾地是我们无法知道孙中山是否收到了这封信, 自然也就无法得知孙中山是否回了高尔基信以及信的内容如何了。

当我国爆发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1—1927年) 时, 高尔基热情予以支持, 认为这是中国人民的“最宏伟的”事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 (1927—1937年) , 中国共产党在江西一带建立起红色的苏维埃政权和革命根据地, 高尔基也不断地注意在这个地区迅速成长的新的文化高涨的萌芽。[6]569

随着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的发展, 苏联的进步文学作品不断地被译介到中国来, 其中首先是高尔基的作品。1928年出版了《高尔基小说集》, 1929年出版了夏衍翻译的高尔基的《母亲》。[6]569-570高尔基的名字为许多中国人所熟知和敬仰。1932年9月, 高尔基从事文学创作活动40周年之际, 鲁迅、茅盾等人发表了《我们的庆祝》的纪念文章, 文中写道:“中国的革命的文学界, 庆祝高尔基的斗争, 庆祝高尔基40周年的创作生活, 同时, 也就表示我们为着真正的文化革命的斗争的决心。我们承认高尔基是我们的导师, 我们要向高尔基学习, 我们要为中国几万万的劳动群众的文化生活而斗争”。[6]575

1934年9月2日, 高尔基在苏联报纸上撰写《致中国革命作家们的信》, 信中说:“我们的武器, 是语言;我们的责任, 就是要在思想上更好地锻炼自己, 把我们的语言磨练得更加锋利, 并且把我们的武器注入到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心灵中去和嘴里面去。中国的同志们, 谨向你们致热烈的布尔什维克的敬礼”。[6]575 1936年6月18日, 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病逝, 噩耗传来, 引起中国人民和左翼文艺作家的无限悲痛, 纷纷以各种形式举行悼念活动, 许多报纸和《作家》、《光明》、《译文》、《文学》等刊物发表纪念文章。从此以后, 高尔基的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就成为我们经常的纪念活动。[6]576

参考文献

[1]蔡尔康, 林乐知.李鸿章历聘欧美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47.

[2]高尔基.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M].金人,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719-720.

[3]列宁.列宁全集:第2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259.

[4]杨天右.黄遵宪[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9:91.

[5]高尔基全集:卷29//戈宝权.高尔基和中国[J].文学研究, 1958 (2) :135.

7.高尔基《童年读书笔记》 篇七

《童年的春天》这篇文章精彩极了我一连读了3遍。还把生动词语记在我的脑海里。文章描写了:杨树上挂满了像毛毛虫的东西,风把这东西吹到了地上,有些男孩,捡起来,吓唬我们女孩,有一次我被吓哭了,女孩最向往的地方,就是柳林,把柳枝编成大千秋,在上面,荡来荡去。

我们在茸茸的绿地来“游击队打鬼子”的游戏,一边玩一边喊,常常吵得左邻右舍不得安宁,有的邻居向家长打小报告,我们的小屁股要挨“五指印”。

这篇文章由春天引起回忆,叙述的十分清楚。我知道了现在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童年。

10、《童年》读书笔记200字

阿列克谢在他父亲去世后在他的外祖父家度过的童年,在年幼的他眼里成人的世界时那样的冷酷无情,他的母亲在他父亲的遗体旁生下的小弟弟夭折,在祖父家舅舅们为了家产争吵,他们毒打妇女儿童,在这个家只有外祖母爱他,外祖母常常给他讲故事,在他的童年里外祖母带给了他无限的欢乐,外祖母的温柔、乐观,温暖了他,使他充满了坚强的力量去坚强的面对痛苦的生活。

外祖母的形象在阿列克谢的童年里闪耀着母性的光辉。

小说形象的描述当时活在社会底层人的生活的艰难困苦,写出的当时社会的黑暗!

【扩展阅读】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在19至19间,列宁到高尔基所在的意大利卡普里岛公寓所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说:“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不久,他实现了这个诺言。

1.童年读书笔记500字摘抄

2.高尔基童年读书笔记400字

3.高尔基著作童年读书笔记

4.高尔基《童年》读书笔记500字

5.童年读书笔记摘抄

6.童年读书笔记300字10篇

8.高尔基读书名言警句 篇八

1、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2、真正希望过“很宽阔很美好的生活”,就创造它吧,和那些正在英勇地建立空前未有的宏伟的事业的人手携手地去工作吧。在生活中,堆积了许多美好的实际的工作,这些工作会使我们的土地富饶,会把人从偏颇成见和迷信的可耻的俘虏中解放出来。

3、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4、时间能医好所有创伤,就因为它可以使一切死亡,包括所谓的爱和同情。

5、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

6、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

7、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8、创造靠智慧,处世靠常识;有常识而无智慧,谓之平庸,有智慧而无常识,谓之笨拙。智慧是一切力量中最强大的力量,是世界上唯一自觉活着力量。

9、假使你活着能够认命,你就会平平稳稳,安安静静的活下去。不要顶风站着,有好多东西会随风吹来的。

10、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就其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的热爱而已。

11、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12、不要埋怨生活的艰苦,只有软弱无力的人才埋怨的。

1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4、如果你们,年轻的人们,真正希望过“很宽阔,很美好的生活”,就创造它吧,和那些正在英勇地建立空前未有的、宏伟的事业的人携手去工作吧。

15、蚊子只不过吸我们一点血,我们不也要打死它吗。

16、要是在儿童的食物里加一些铜,孩子的骨骼就长不好,会变成矮子,同样,要是大人中了黄金毒,他的灵魂就会变得渺小,僵死,阴暗,就象一个只值五分钱的皮球一样……——《母亲》

17、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18、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的挚友。

19、平民百姓就是造神者!世上无数的民众!比起教堂里所有的正教徒来,他们才是伟大的殉难者,他们才是上帝!——《忏悔》

20、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

21、人生易逝,惟其事业有时得以垂诸永久。

22、人永远不能确切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应该问他,他以为自己是什么人。

23、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24、最爱发牢骚的人就是没有能力反抗,不会或不愿工作的人。

25、热爱书吧,它会使你的生活变得舒畅愉快,它会帮助你辨别形形色色的思想、感情、事物,它能教你尊敬别人和自己。

26、贫穷能使人沉沦,也能使人升华。——《苏联记游》

27、生活的意义寓于美和追求生活目标的力量,而且,应当使生活的每一时辰都有崇高的目的。

28、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

29、也许一切谎言都是美好的,或者反过来,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谎言。世界上难得有什么东西比人们的臆想,梦想和幻想等等更值得注意的了。

30、理智要比心灵更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31、书籍一面启示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32、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快而舒适的诗,好像新生活的钟声在我的生活鸣响了。

33、不知道明天要干什么的人是不幸的。

34、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35、对人来说,世界是一片暗夜,每个人必须给自己照亮道路。——《在人间》

36、人们的丑恶并非全都是他们自己的过错……《母亲》

37、有时候一个人只有在他死后才能被人理解,就象读一本好书一样,只有读完了最后一行,才能理解。《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38、学习,永远不晚。

39、一个人的诞生,总伴随着母体的疼痛和流血。

40、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41、要是在儿童的食物里加一些铜,孩子的骨骼就长不好,会变成矮子。同样,要是大人中了黄金毒,他的灵魂就会变得渺小,僵死,阴暗,就象一个只值五分钱的皮球一样……——《母亲》

42、一个人想要在生存斗争中取胜,要么得有智慧,要么得有野兽一样的心肠。

43、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44、只有头脑里有自己的思想,别人的思想就非常容易理解。

45、没有太阳,花朵不会开放;没有爱便没有幸福;没有妇女也就没有爱,没有母亲,既不会有诗人,也不会有英雄。

46、那些懒惰的,自命不凡的,抱怨的人的真实是一种恶,是一种腐朽的东西。那是垂死的真实!

47、是啊,生活是有本事惩罚不愿为它效劳的人的……

48、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他可以照见心灵上的污点。

49、一个人如果单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

50、凡事只有一个结果:走着会死,躺着也会死!

51、真实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最美好的无价之宝。

52、地球上简直拥挤到可笑的程度,人们走的道路也都是一模一样的。

53、在生活中有如此之多的导师,学生却很少,学说很多,可真理呢?

54、太阳是幸福的,因为它光芒四照;海也是幸福的,因为它反射着太阳欢乐的光芒。

9.高尔基《童年》初中读书心得 篇九

阿廖沙又到外祖父家去住了,外祖父和外祖母自己过自己的,所以阿廖沙和外祖母过,他每天放学去捡破烂儿,每天可以收获十二戈比,都把它交给外祖母,阿廖沙小小年纪在那样的社会和环境下学会了独立,而且不久后他的母亲也患肺病去世了,死于1879年8月5日,终年才35岁。最后他去了“人间”谋生。

我读完了《童年》感受颇深也想了很多,想想阿廖沙再看看自己,我们简直就生活在天堂一般,没有比较就感觉不到,原来我们是这么的幸福,有疼爱我们的父母、姥姥、姥爷、爷爷和奶奶还有那么多疼爱我们的亲人,才感觉到妈妈常说的一句话“生在福中不知福”是那么的有道理,所以我要大声地告诉同学们都来读读这本书吧!读后我保证你和我一样会收获很多的,让你学会独立的重要,同时一定要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哦!

读完《童年》后想起了德国进步女作家--罗莎.卢森堡曾深刻指出:“只有读过高尔基《童年》的人,才能正确评价高尔基惊人的历程”

我国大作家茅盾也曾说;“高尔基的作品之中国广大读者所爱好,是因为他抨击了黑暗,指出了光明,他虽然是为俄罗斯人民呼喊,但在中国读者看来,都是自己的心里话,这实在不足为怪,因为真理只有一个!”

10.高尔基《母亲》的读书笔记 篇十

《母亲》是一部思想上的`革命作品。它号召人民团结起来,为自身利益而奋斗。小说中,巴威尔这一群青年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壮丽的革命事业。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为无数平民的利益到处奔走,演说、散发传单,用宣传去唤醒人民,使人民从以沙皇反动政府为主的压迫大众的机构中解脱出来。

他们追求真理、热爱和平,所以他们要奋斗,要用行动去打倒一切不平等的现象,去捍卫群众的利益,去创造社会主义的社会,去实现无产阶级的和平梦想。他们崇高的理想和真诚的呼吁使无知的工农阶级觉醒,他们伟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感染了身边的人。

母亲正是从一个柔弱、温顺、忧郁的传统工人区妇女变成了一个有着深刻见地、满腔热情、勇敢无畏的新时代革命工作者。她不辞辛劳地长途跋涉送报纸、传单,不顾警察的残酷毒打向群众宣传革命真理;她和青年们一起带头游行,高高举起代表理性、真理、自由的旗帜,向世界宣告着革命者强有力的信仰;她忍受着儿子被捕、骨肉离别的痛苦,在一个个革命者接连入狱后仍坚持着实现自己的宿愿当法庭审理这些革命者时,年轻人振奋人心的微笑显示着革命事业的光荣与革命工作者的顽强,他们慷慨激昂的演说宣示着坚定的信念:你们使人们无法生活,毁灭他们;社会主义却要把遭到你们摧残的世界连成一个不可分割的伟大整体,而且这一点——一定要实现!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正义的光辉。

11.高尔基爱读书的名言 篇十一

2)平民百姓就是造神者!世上无数的民众!比起教堂里所有的正教徒来,他们才是伟大的殉难者,他们才是上帝!——《忏悔》

3)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4) 人生易逝,惟其事业有时得以垂诸永久。

5) 人永远不能确切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应该问他,他以为自己是什么人。

6) 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7) 最爱发牢骚的人就是没有能力反抗,不会或不愿工作的人。

8) 热爱书吧,它会使你的生活变得舒畅愉快,它会帮助你辨别形形色色的思想、感情、事物,它能教你尊敬别人和自己。

9) 贫穷能使人沉沦,也能使人升华。——《苏联记游》

10) 生活的意义寓于美和追求生活目标的力量,而且,应当使生活的每一时辰都有崇高的目的。

11) 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的青春,去学习无穷的智慧。

12) 也许一切谎言都是美好的,或者反过来,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谎言。世界上难得有什么东西比人们的臆想,梦想和幻想等等更值得注意的了。

13) 理智要比心灵更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14)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

15) 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快而舒适的诗,好像新生活的钟声在我的生活鸣响了。

16) 不知道明天要干什么的人是不幸的。

17) 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18) 对人来说,世界是一片暗夜,每个人必须给自己照亮道路。——《在人间》

19) 人们的丑恶并非全都是他们自己的过错……《母亲》

12.关于高尔基读书名言 篇十二

2、一切出色的东西都是朴素的,它们之令人倾倒,正是由于自己的富有智慧的朴素。

3、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4、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

5、你要记住,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6、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7、不知道明天要干什么的人是不幸的。

8、一个人的诞生,总伴随着母体的疼痛和流血。

9、不要埋怨生活的艰苦,只有软弱无力的人才埋怨的。

10、人们的丑恶并非全都是他们自己的过错。

11、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他可以照见心灵上的污点。

12、天才出于勤奋。

13、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14、劳动使人建立对自己理智力量的信心。

15、人应该装饰的是心灵,不是肉体。

16、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

17、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的挚友。

18、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19、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

20、对人来说,世界是一片暗夜,每个人必须给自己照亮道路。

21、生活的情况越艰难,我越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而也更聪明。

22、劳动和科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种力量。

23、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通常用一个字来称呼,这就是“愚蠢”。

24、对于有文化的人,读书是高尚的享受。我重视读书,它是我一种宝贵的习惯。

25、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

26、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27、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28、任何人也没有发现,人与人的交往不过是一些空谈,一些言之无物的空谈,谁也不了解谁,谁也不想去了解谁。

29、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

30、一个人想要在生存斗争中取胜,要么得有智慧,要么得有野兽一样的心肠。

31、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32、时间能医好所有创伤,就因为它可以使一切死亡,包括所谓的爱和同情。

33、那些懒惰的,自命不凡的,抱怨的人的真实是一种恶,是一种腐朽的东西。那是垂死的真实!

34、人生易逝,惟其事业有时得以垂诸永久。

35、理智要比心灵更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36、贫穷能使人沉沦,也能使人升华。

37、书籍一面启示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38、我知道什麽是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

39、假使你活着能够认命,你就会平平稳稳,安安静静的活下去。不要顶风站着,有好多东西会随风吹来的。

40、人永远不能确切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应该问他,他以为自己是什么人。

41、我不愿成为社会的一块基石,任凭社会在建筑自己的安逸的牢笼时随意安放。我是人,是生活的精灵,生活的智慧,我应该是自由的。

42、时间是最公开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份,勤劳者能叫时间留给串串的果实,懒惰者时间给予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

43、人需要真理,就像瞎子需要明快的引路人一样。

44、只有头脑里有自己的思想,别人的思想就非常容易理解。

45、有时候一个人只有在他死后才能被人理解,就象读一本好书一样,只有读完了最后一行,才能理解。

46、我们的青年是一种正在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力量,他们的使命,是根据历史的逻辑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

47、最爱发牢骚的人就是没有能力反抗,不会或不愿工作的人。

48、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傻子和一个骗子:傻子就是人的情感,骗子就是人的智慧、情感之所以愚蠢是由于它直率、真实,不会装模作样,可是不装模作样又怎能生活下去呢?

49、没有太阳,花朵不会开放;没有爱便没有幸福;没有妇女也就没有爱,没有母亲,既不会有诗人,也不会有英雄。

上一篇:内部人员升职申请书下一篇:发票丢失证明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