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报告(共8篇)(共8篇)
1.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报告 篇一
小学剪纸教学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目前全国很多的地区都在做民间剪纸的保护和发展,其重点在于对剪纸艺术形态的保护性措施,很多的地方是把剪纸作为一个校本课程在开发和研究。
文化遗产告急,保护民间文化应该从教育入手,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刻不容缓。2006年6月10日,首个文化遗产日,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大型直播节目《中国记忆》,剪纸艺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需要我们加强传承意识。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
二、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对学生进行认知、操作、情感等训练,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剪纸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文化,继承发扬民间艺术的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丰富我们的校园生活。
2.让学生掌握剪纸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法,在剪纸的活动中获得综合能力方面的发展。
3.锻炼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做事耐心和细心的好习惯,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民俗风情,熟悉生活。
4.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使学生的良好个性得到完善。
内容
剪纸的一般常识、剪纸的造型方法、剪纸的表现方法、剪纸的创作方法。重点
主要以团花为主,让学生会图案纹样的制作方法,能自己设计简单的团花纹样,引导学生制作比较精细的纹样,并能设计有一定主题的制作纹样单独纹样,如动物类、花鸟、风景等。
三、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立足于通过剪纸课内外结合,重视在剪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的锻炼,着力探索在剪纸教学中使学生获得综合能力方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准备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2月)1.成立课题工作组,落实主要成员。
2.通过调查报告来收集学生关于剪纸综合作品的调查资料,明确在这个领域的实际情况。
3.制定学期的活动开展计划:学生:举办剪纸比赛
二、实施阶段:(2015年1月——2015年12月)1.定期给学生进行剪纸知识讲座。2.每学期进行剪纸作品大赛。
三、总结评价阶段:(2015年12月)
1.整理各阶段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交流,完成课题的总结性报告。2.整理教师、学生的剪纸作品进行整理和汇总。
方法:
1.调查法:通过座谈、问卷等方式就剪纸的形式、内容等方面从学生、教师层面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对剪纸的认识、喜欢程度已经对之产生的困惑。2.文献研究法:通过网络和去图书馆查询等方式去认真学习。
3.经验总结法:通过实践探索,总结教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寻找理论依据,不断提高课题研究价值。
四、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剪纸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剪纸以其很强的装饰性、趣味性显示出独特的生命力。剪纸制作工具简单,一把剪刀一张纸就能剪出及其生动的形象。从开始准备剪纸到一张剪纸作品的完成,整个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审美意识,使学生了解到剪纸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弘扬了民族文化。
对于剪纸教学,我认为:首先让学生了解剪纸,包括剪纸的历史及其发展,剪纸的特点、种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学习剪纸的步骤、一些剪纸技法。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剪纸方法后,再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样既让学生学习了剪纸知识,基本技法,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我们的剪纸教学主张以技法为基础,以创新为发展,力求让学生在懂得基本的剪纸技法外,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新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五、研究成果
1.提高了小学生对剪纸知识的认识
在开展活动前,我们剪纸课题教研组对小学生对剪纸知识的了解和能力进行了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对剪纸知识不了解,能力有限。对此,我们课题组进行了讨论,认为应该在小学生中进行剪纸知识的讲座,让他们了解剪纸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了解剪纸的特点、种类。所以,我们课题组每学期都对学生安排了剪纸知识讲座,聘请校外剪纸经验丰富的董老师、艺人对学生进行辅导。通过活动,本校小学生了解了剪纸的历史及其发展,大大提高了小学生对剪纸知识的认识。
2.锻炼了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剪纸是一项手、脑、眼并用的活动,在小学生中开展剪纸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剪纸又是个耐心细致的活,因此,也培养了学生做事耐心和细心的好习惯。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民族风情,熟悉了生活。在小学生中开展剪纸活动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使学生的良好个性得到完善。
3.剪纸课题的研究推动了我校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深化了美术教育,加深了课题研究教师对美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认识和对落实素质教育的理解。增进了教师课题研究、应用的能力。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将产生深远影响。
六、问题与反思
1.如何更好的在小学生中开展剪纸活动,力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剪纸活动中来,如何更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剪纸的兴趣,如何在剪纸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仍然是课题组成员今后需要思考的问题。
另外,我们的剪纸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所有的这些都对我们今后的剪纸教学活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真进行剪纸教学的后续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2.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报告 篇二
关键词:美人美己,学生自评,臻美课堂
一、研究背景
研究之前, 我们全体教师对“课堂”和“学生”作了独立、深入的思考:
1. 臻美课堂是怎样的课堂?
我们以为:臻美课堂是有弹力、有吸引力、有活力、有生命力的课堂。课堂如一条河流, 学生如活泼的河水, 河水在受限的两岸里, 不息地向前奔流。
2. 明确研究方向和主题。
结合我校课题研究和办学特色, 我们把研究点集中在“学生”, 确定以“美己”为核心, “学生自评”为主题的实践研究, 依据如下———
(1) “美己”的根基是“以生为本”。臻美教育是我校的教育特色。“美人美己”的思想建立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之上。美己, 是通过认识自我, 评价自我, 从而不断完善自我, 最终实现“美美与共”的教育愿景。因此, 确定“美己”为核心的研究, 既符合吴江区“必须聚焦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要求, 也契合我校科研的内容。
(2) 自评, 才能自知、自明, 达成“美己”。教育评价专家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 而在于改进。小学课文《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中, 小红马嘲笑小骆驼长得难看, 小骆驼很难受。在和妈妈沙漠旅行后, 小骆驼明白了难看的睫毛、脚掌、肉疙瘩, 都是骆驼与众不同、适应沙漠生活的宝贝, 此时, 小骆驼能正确地认识自我的价值, 客观地评价自我, 由衷感受到: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我们的学生, 也如小骆驼, 由于对自己认识不够, 往往仰赖周围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所以, 需要像“骆驼妈妈”一样的老师,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自评”犹如一面镜子, 让学生真实、正确、诚实地认识自我。只有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价, 才能扬长避短, 逐步纠正自我, 发展自我, 完善自我, 最终真正达成“美己”。
(3) 微研究, 是切合我校实情的研究方式。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 学校老, 师资结构也偏老, 科研力量薄弱。“微研究”其内容微、理论微、形式微、成本微, 很切合我校科研的实际。因此, 我们选择微研究的形式进行实践研究。
二、实践“微研究”
明确了研究方向和主题后, 我校以“美己”为核心, “学生自评”为主题, 分层、分组开展课堂实践研究, 在自下而上的研究中总结、提炼。
1. 分组学习理论文章。
教科室印发关于“学生自评”的理论文章, 由教研组长组织学习。通过学习, 使教师了解“学生自评”的现状、意义及引导学生自评的一些策略, 为之后的课堂观察、论文反思做好认知准备。
2. 开展沙龙活动。
我校教科室组织教师开展以“学生自评”为话题的沙龙活动。沙龙以自由、轻松的谈话形式, 把教师对“学生自评”的思考引向宽处。
3. 组织论文评比。
教科室组织以“学生自评”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教师通过写论文, 梳理了“学生自评”的现状、问题、意义、方法、策略等, 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思考和观点。通过论文评比, 把教师对“学生自评”的思考引向深处。
三、研究总结
有了以上的系列研究, 我们对“学生自评”形成了以下粗浅的总结:
1. 深入了解了“学生自评”的现状。
(1) 教师缺乏“学生自评”的意识。意识指导行为。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自评”价值的认识, 就没有主动预设“学生自评”的意识。
(2) “自评”形式单一, 力量羸弱。课堂上, “学生自评”还是以语言评价为主, 如“你觉得自己读得怎样, 写得怎样, 画得怎样?……”有的科目, 如英语、美术、综合实践, “学生自评”主要通过课后的等级 (星级) 进行自评;数学等科目, 作业自批是“学生自评”的主要方式。总体而言, 学生自评的数量少, 形式单一。羸弱的“学生自评”没有发挥强劲而持续的内动力。
(3) 学生不善“自评”。能力在训练中提高。由于课堂上教师忽略“学生自评”, 学生的“自评”能力得不到引导和强化, 总体上, 学生不善“自评”。
(1) 自评不习惯。由于课堂教学中, 以教师评价为重, 学生互评为主, 学生已习惯“被评价”, 一旦让他们自评, 往往显得不知所措。
(2) 自评不正确。学生主观上有迎合教师、同学的意向, 自评就缺乏客观性。低、中年段学生往往“自我评价”过高;高年段学生受传统文化影响, 往往自我评价过低。
2. 提高了对“学生自评”的认识。
通过理论学习和课堂观察及论文反思, 我校的大多数教师提高了对学生自我评价意义的认识。
(1) 自我诊断, 扬长避短。学生通过自评, 对照具体的标准, 发现哪些方面有长进, 需要加以巩固和发展, 哪些地方不足, 有待于改进。
(2) 自我反馈, 自知自明。学生依据评价结果, 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 不断促使自己校正目标。
(3) 自我激励, 自我完善。学生通过及时的自评反馈的信息, 当觉得学习有成效时, 学习者会从精神上产生动力和满足, 增强信心, 激发更高的学习热情。
四、丰富了“学生自评”的策略
1. 激发启蒙:
形成自评意识。教师首先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有了良好的评价意识, 学生才可能有审视自己、评判自己的行动, 从而促使自己在学习上有一个新的增长点。
2. 引导示范:授之于自评方法。
(1) 标准要清晰。有了自评的意识, 没有自评的标准, 就如少了操作的工具。试想, 一个人想种花, 手头没有锄头、铁铲等工具, 往往因为无从下手而放弃。学生自评也如此, 评价标准是标尺, 是工具, 标准越具体、清晰, 评价结果越精准。
(2) 评价要客观。小学阶段学生的自我评价是起步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 很大程度上是从依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到学会自我评价的。在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时, 教师要做好正确的导向, 激励学生实事求是、客观地评价, 这既是自我评价的要求, 也是学生素养的要求, 力在当下, 功在长远。
五、加深对“臻美课堂”的再认识
所谓“课堂空间”, 并非是一排篱笆围出一个院落, 一道砖墙围出一方空间, 而是一个由学生、教师、教材这三个基本要素建构而成的立体网络状的系统, 它是有生命张力的。
1. 远视, 才能延伸课堂的长度。
课堂的长度, 也就是学生的发展道路。毫无疑问, 教师都知晓课堂教学的起点应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而终点, 很多都落在学生期末的分数。教育者的近视, 往往让课堂急功近利, 为考而教, 这种忽视学生未来的教学, 本质上已经不是教育。“浇树浇根”,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做的是浇根的工作, 虽然默默无闻, 无花无果, 但力在当下, 功在未来。学生能否成为一个有知识、有道德、有责任、有梦想的人, 取决于我们的课堂, 也就是一块块培养基地, 从中, 他能得到多少滋养和锻炼呢?我们这样的课堂教学, 首先应该是关注人, 关注人的发展, 这样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
2. 尊重, 才能提升课堂的高度。
课堂教学, 不应只是关注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和技能, 而应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位学生, 让其感受到自身独特的价值。马克思指出:自然界的鲜花都是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 何况人的思想呢!所以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育者应当予以最大限度的宽容和尊重。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尽一切可能去和谐地实现他们自己, 发展自己。缺乏宽容、尊重的课堂是没有高度的, 给人压制和压抑;有了宽容、尊重, 这样的课堂就是高大的, 为学生参差不齐、形态各异的勃勃生命提供了自由生长的空间。
3. 退让, 才能强化课堂的自由度。
乌申斯基提出:“教学不是教, 而只是帮助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而非教师。课堂时间是有限的, 教师过多的讲解, 无意中让学生成了听众, 占去了学生思考、体验、训练的时间。教师的“懒惰”, 是多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习得方法, 训练思维, 培养能力, 提高素质。但这个“懒惰”的教师必须是高明的, 他不是袖手旁观, 而是全面了解、观察, 灵活调控、反馈、点拨。
3.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报告 篇三
一、学校课间操活动流于形式的现状需要改变
(一)学校场地小,学生人数多制约了课间活动的开展
1.时间短、主要是广播操
过去我校跟众多学校一样,只有十分钟的课间广播操。时间太短,除了进出场几乎只有5分钟的做操时间,运动量小,根本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2.因为场地小担心学生受伤,很多有益的活动无法开展
学校现有32个教学班,每班平均近70人左右,全校学生有2000多名;在职教职工92人,学校占地面积8436平方米,活动面积大约1800平方米,学生活动面积人均不足1平方米。造成我校课间活动无法正常进行,仅仅是课间广播操室外场地都不能容纳全校所有学生,只安排了2-6年级的学生到操场做广播操,而且学生之间都挨挨挤挤,没有适度的间距,使学生经常发生身体碰撞,从而影响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产生矛盾。由于体育活动场地严重不足,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限制了活动的开展。因此,更有必要开展有序、有效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二)课间活动形式单一、乏味无趣,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原来课间活动只有广播操,内容单一,乏味、形式机械、呆板,学生早已厌倦,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敷衍了事,应付形式而已,不仅体育锻炼的效益低下,而且还禁锢了学生个性发展,如果管理不到位,弄不好还会染上敷衍做事不认真的坏习惯。为此可见,改革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及形式指日可待。
二、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增强学生体质的需要,势在必行
1. 2007 年4 月, 在教育部第4 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启动!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中提出了“ 每 天锻炼一小时, 幸福生活一辈子” 的口号。“培养具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意志和昂扬精神的青少年一代是素质教育应有之义,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中提出,“在素质教育中, 体育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要把体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作为工作的主要方面。”可见,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备受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了健康的体魄,人们才能去完成所谓的梦想,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然而,由于环境的变化,饮食结构的改变,科技的快速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变等诸多因素的干扰,现今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某些方面已经远不如老一辈人们。我们小组通过调查小学生在短跑、跳远、投掷、跳绳、仰卧起坐等方面的情况,并借助互联网,搜索出了1995年南方小学生的平均水平,将两者进行对比,由数据可得,现代小学生在身高和体重方面明显比1956年的同龄儿童增长很多,其中身高平均增长6.3厘米,体重平均增长5.2千克。其中,1956年,13—14岁的男生的体重普遍低于同龄女生,身高同样低于女生;但是现在恰恰相反,同龄男生的体重高于同龄女生,但是身高的平均水平依旧低于同龄女生。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饮食营养丰富,注重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小学生的发育时间推进了将近3—4年,自身抵抗力也在不断增强。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些甚至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肺活量和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这些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
三、实验研究具有的条件:
(一) 我校是省艺术特色学校,有丰厚的艺术教育、教学资源。教师的理论水平高,教学观念新,教育教学内容搭配合理,强度得当。
(二) 参研教师认真学习了《小学生课间活动绝招》、《小學生课间活动》等专业书籍和一些相关研究成果,还经常上网查阅相关知识。
(三) 进行了“丰富课间活动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形成了多篇论文,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为本课题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 课题研究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参研教师重视研究工作的开展。
四、该课题的目的意义: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文件)的精神,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结合大课间活动,让学生们真正“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在阳光下,共同参加体育锻炼”, 进一步推动我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体育竞技和全面性体育活动,增强学生参与未来社会竞争的能力,体验和享受运动过程中的快乐,营造“阳光体育、健康快乐”的校学校气围;通过课间活动和各种趣味活动比赛,向家长和社会展示我校素质教育的成果,推动我校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帮助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而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脱离主体需要的实际,缺乏生气和个性的体育教学内容,严重制约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我们认为,将体育活动内容经过收集、整理、筛选、创编和实验,改编成适合小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的教学内容,充实到现行教材中去,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学体育教材体系,实践新的课程标准,是当前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中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为此,我们体育组经过调研,决定选择一批体育活动项目,作为体育大课间活动和体育校本教材内容进行实践性研究。在隆昌县教研室的指导下,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组。2007年12月经向隆昌县教研室申报,被批准为内江市重点课题,2008年12月又确定批准为四川省资助金课题。
课题进一步试验和研究了两年。本课题实验研究历时五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得到了教研室、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学生的体育意识、身心发展均取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本文试将本课题研究目标、过程、方法和结果,呈现给学校体育教育界的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第二部分研究目标和步骤
一、研究目标
(一)使师生共同参与体育锻炼,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达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
(二)探索、总结并构建大课间体育活动有序、有效的组织形式。
二、研究步骤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组织专人对课题进行审核。学校成立了由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的课题实验小组,同时,学校30个班主任及德育、艺术学科教师也参与本实验研究,在全校各年级进行广泛的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
本课题研究分三阶段:
(一)准备阶段。2008年12月至2009年6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研究课题。对教师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学习理论,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培训实验教师,搞好问卷调查与分析,初步探索小学课间活动的基本模式。
(二)深化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阶段。2009年7月至2011年11月,根据实验目标,进行实验的跟踪和拓展,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查漏补缺,收集资料,形成研究报告。
(三)总结阶段。2011年12月至
2012年5月,修改方案,撰写出质量较高的论文,扩大试验,归纳总结。将理论和实践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写出结题报告。整理研究成果,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专家的评定。
三、研究内容
(一)分析学校大课间活动的现状及原因。
(二)探索出具体的丰富学生大课间活动的模式,解决场地小,不安全的问题。
(三)探索出大课间活动的有效组织形式和策略,保证大课间活动丰富多彩地开展。
四、实验研究对象、方法及日期:
㈠研究对象:全校学生1-6年级(2000多名)
㈡研究方法
1.实验法:学校成立实验小组,比较前后两年同龄学生在正常条件下的体质状况。
4.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报告 篇四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从数学自身发展看数学建模的重要性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也是数学应用的归宿。任何数学概念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它的原型,同样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需建立数学模型,从此意义上讲,数学建模和数学一样,有着古老的历史。例如,欧几里德几何就是一个古老的数学模型。今天,数学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向其它科学技术领域渗透,过去很少应用数学的领域现在迅速走向定量化、数量化,需建立大量的数学模型。正如新课标中描述的“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可以说数学即模型,有数学应用的地方就有数学建模。
(二)从数学课程改革发展看数学建模教学 数学教育改革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目前国际数学界普遍赞同,通过开展数学建模活动和在数学教学中推广使用现代化技术来推动数学教育改革。大学生的数学建模科技活动在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数学教育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数学建模活动已扩展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建模已成为小学数学学习的目标。《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出:“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也都认为应该让中、小学生对数学和数学的作用作全面了解,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还数学的本来面貌”,使“数学能力成为人们取胜的法宝”(姜伯驹)。
(三)从学生学习和发展角度看数学建模活动
学生不仅要学习数学知识,更要学习数学思想和方法。而数学建模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形式。学生亲自经历模型建立的“再创造”过程,有利于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形成清晰表象,符合小学生的直观思维特征;能够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克服对数学的畏惧心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并有助于培养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社会,解答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正如刘应明院士所说的“如果学生能够自己动手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几个问题,哪怕是很简单的问题,那么,数学在他们心目中的价值以及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就会显著上升。而且这样做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等等,也都是十分有益的”。
基于上述认识,我确立“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试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实践和应用,培养小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研究分析
(一)概念界定
1.数学模型(Mathematic Model):为了一定的目的对现实原型作抽象、简化后,采用形式化的数学符号和语言所表述出来的数学结构。它是数学符号、数学式子以及数量关系对现实原型简化的本质的描述。
2.数学建模(Mathematical Modelling):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求出模型的解,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解释现实问题。数学知识的这一运用过程也就是数学建模。
3.小学数学建模:主要是指小学数学学习中,用“模型思想”来指导着数学教学,不断让学生经历从具体事例或现实原型出发逐步抽象、概括建立起某种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感受,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二)同类课题研究综述
大学里有专门的数学建模课程,成果也比较多,可以说不胜枚举。但主要是研究数学应用方面。浙江师范大学还专门成立了数学建模研究会,开辟数学建模的官方网站。里面有国内外有关数学建模研究的最新资料与信息。
从大学到中学数学建模活动现在正在引发着数学教学的改革,以数学建模为基础的数学实验课程正在全国兴起,在国际范围内要求学生对数学建模理解与应用逐渐得到了提升,现在在中学里有关数学建模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研究所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在小学里,研究小学数学建模往往从认识和理论的角度论述,如杭州市教研室平国强老师的《小学数学建模的意义和方法》,着重从建模的理论和数学方法上来表述,理论上与我们一线教师相距甚远,方法上与数学的方法比较雷同,同时还缺少实际教学案例对我们一线教师的指导。
我认为,小学数学建模的发展趋势,应该更加关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寻找结论——应用与推广”这样一个过程,逐步加强数学建模思想方法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大力挖掘数学建模在小学数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形成比较有效的小学数学建模方法和策略理论。
三、理论依据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回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数学产生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实际活动中,它所形成的理论应当经得起生活和生产实际的检验。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也应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原则。数学建模的实质体现了认识的辩证过程的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实际应用问题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建立起数学模型;第二次飞跃是把所得的数学结果,经过科学验证后再来指导实践,这正是从理论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数学建模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的直接性和具体性逐步向理性认识的间接性和抽象性转化,从而更深刻更普遍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
(二)数学建模理论
按照徐利治先生在《数学方法论选讲》一书中的提法,可以对数学模型作这样的解释:所谓数学模型,是指针对或参照某种事物的特征或数量相依关系,采用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概括地或近似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数学结构。即凡一切数学概念、数学理论体系、各种数学公式、各种方程以及由公式系列构成的算法系统等等都可称之为数学模型。
数学建模是对科学技术领域、经济管理、生产实际等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利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解决的过程,主要程序如下所示:
从中可以看出,数学建模的关键是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数学化不仅需要学生有较深厚的基础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数学建模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究、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一个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接触社会、接触实际的过程,即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因此,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最有效的途径。这里的“实际问题”已不单纯是数学问题,它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生活知识,这就促使学生围绕实际问题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整理加工、获取新知识,从而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能力。在建模过程中,为了既合乎实际问题又能求解,这就要求在诸多因素中抓住主要因素进行抽象化简,而这一过程恰好又是学生的分析、抽象、综合、表达能力的体现。
(三)建构主义的理论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对学生来说,获得数学知识需要每个人类似的再创造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具体地说:学生从“现实数学”出发,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这也就是一个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1.探索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方法与途径,形成概念教学、规则教学、问题解决教学中数学建模的策略与方法。
2.形成比较典型的数学建模课堂教学案例。3.汇编典型的数学模型。
(二)研究内容
1.概念教学中数学建模的策略与方法。2.规则教学中数学建模的策略与方法。3.问题解决教学中数学建模的策略与方法。
(三)研究对象
本校一至六年级各一个班级的学生。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国内外小学数学建模方面的研究理论与实践探索方面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认真学习,指导本课题的研究。2.调查分析法:对我校及周边友好学校尽可能多地开展调查摸底,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常课堂的学习活动方式和特点,分析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及数学建模在学生方法上的体现,形成研究点——如何体现建模教学。
3.行动研究法:制定研究实施方案,观察和分析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和建模运用的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正研究方案,让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活动,使教师和学生在数学建模中共同学习和成长。这也是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开发适合教师和学生口味的数学建模教学序列活动的内容,教师在学生的建模中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评价。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论证与调整阶段(2010.9—2010.12)
1.收集资料,文献研究。2.开题论证,完善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1—2011.11)
1.汇编常见的典型的数学模型,得出小学数学模型的基本特征。
2.设计、收集比较典型的数学建模的课堂教学案例,寻找数学建模的规律和问题。
3.开展慈溪市级研讨活动,听取专家意见,进一步补充和修正研究方案。
4.对尝试阶段形成的初步结论进行实践、应用,并根据应用结果,不断修改完善。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12—2012.2)
1.撰写研究报告。
2.汇编典型的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案例。
3.汇编典型的小学数学模型的例子。
五、课题的实施
(一)概念教学中数学建模的策略研究
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它是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常用一个符号或词语表示。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现实中一类对象的本质属性抽象概括的结果,因而它具有抽象性,没有实际的物质存在。数学概念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是进行正确计算、判断、推理的依据。概念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智力。1.厘清小学数学中的主要概念 分类 主要概念 数的概念
自然数、整数、小数(包括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分数(包括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正数、负数、百分数、质数、合数及与此有关的计数、计数单位、数位、位数、读数、记数等。
数的关系方面的概念
大于、小于、等于、比多、比少、整除、因数、倍数、互质数、质因数、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等。
运算方面的概念
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以及与此有关的加数、被减数、减数、因数、被除数、除数、和、差、积、商、算式、口算、笔算、估算、增加、减少、扩大、缩小等。
量的计量方面的概念
长度、面积、体积等各种量及计量单位、计量单位间的进率、计量单位的化聚等。形的概念
各种简单几何形体的名称、特征等。比和比例方面的概念
比(最简整数比)、比值、比例、比例尺、正比例、反比例等。代数初步知识方面的概念
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等。应用题方面的概念
应用题的条件、问题、简单应用题、复合应用题、典型应用题、一般复合应用题、分数应用题等。
统计方面的概念
单、复式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2.教学实施:以“认识平行四边形”为例 第一环节:呈现原模,建立表象。
表象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感知后留下的形象。表象接近于感知,具有一定的鲜明性和具体性,同时又接近于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它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建立表象,可以使学生逐步摆脱对直观教具的依赖,克服感知中的局限性。在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易于被学生接受。第二环节:凸显本质,概括定义。
1.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特征
课件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图,提问:为什么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呢?(板书“平行四边形”)拿出你的平行四边形纸片进行观察、思考,然后和同桌讨论、交流一下。
(1)学生观察、猜测、动手验证(用尺子测量、平移);
(2)同桌讨论、交流;
(3)反馈,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
(4)课件演示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2.辨析图片,抽象概括,完善定义
(1)出示第一个平行四边形纸片(较大、正放):这个是不是平行四边形?(旋转,变换位置)现在它还是平行四边形吗?看它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要根据什么来判断?(手指板书)我们大家一起用手来比划一下这两组平行线吧。
(2)出示第二个平行四边形纸片(较小、斜放):这个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旋转)这样放呢?(再旋转)这样呢?
(3)出示第三个平行四边形纸片(随意放):这个是吗?现在老师给它动个小手术,“喀嚓”用剪刀剪一刀(边说边剪下一个角),看,现在它还是平行四边形吗?揭示平行四边形首先必须是四边形。(板书“四边形”)
(4)概括定义:现在你能说说到底什么叫平行四边形了吗?抽生说,师完善板书,写上“的”。然后,看着板书全班同学大声朗读平行四边形定义,并说给同桌听听。当学生已经充分感知并建立表象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使学生获取对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认识,从而使学生的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在这个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可运用变式与反例,凸显概念的本质属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即数学模型)。
第三环节:根据定义,明确外延。
1.出示一个长方形纸片,问:这个是平行四边形吗?认为不是的同学请站起来。
教师先请站着的同学说理由,然后请坐着的代表发言。当坐着的说“因为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所以它也是平行四边形”时,再问站着的同学,是否改变主意?假如也认为“是”了,就请坐下。等全体都认可的情况下,教师板书“长方形”,并顺势补充说明:“我们可以说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出示一个正方形纸片,问:这个是什么图形?它是平行四边形吗?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正方形”。
3.小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当用定义把概念的本质属性揭示出来时,教师要采取一切手段帮助学生明确概念的外延,以便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掌握概念。
第四环节:运用分类,形成概念系统。
(之前,已用以上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梯形的概念教学)
1.练习:从下面图形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并给平行四边形打上√,给梯形画上☆。
(1)
(2)
(3)
(4)
(5)
(6)(7)
(8)
(9)
(10)
2.学生做题,师巡视,然后选一张在实物投影仪下讲评。
3.分类,小结:
(1)分类:假如我们要给这些图形分类,你打算把它们分成几类?哪三类?(第一类是打√的,第二类是画☆的,第三类是既不打√也不画☆的。)打√的一类是什么?画☆的一类?既不打√也不画☆的一类?(板书“一般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有几组对边平行?梯形?一般四边形?我们是按什么标准把它们分成三类的?它们可以统称为什么?(板书“大括号符号、四边形”)
(2)小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特殊的四边形,而长方形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4.用集合图表示各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分类是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者显著特征所进行的划分,它是揭示概念外延的一种逻辑方法。通过分类可以准确地揭示概念的外延,起到明确概念的作用。同时,还能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防止概念的混淆。只有当学生了解了一个概念与其他概念的相互联系以及这个概念在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才能对这个概念有比较全面、深刻的理解。因此,当学生学习一定数量的概念后,教师应运用分类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系统。3.策略提炼
以上是概念教学中数学建模的一般操作方式。小学数学中的概念,虽然其表现形式很多,如:用图画来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用描述的方法来说明概念,用逐步渗透的方法来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用定义来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等,但由于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我们必须注意概念的直观性和概念的阶段性,以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规则教学中数学建模的策略研究
数学规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数学概念之间固有关系的叙述,以经过严格论证的数学命题的形式呈现。实际上,数学学习的大部分内容是由数学规则组成的。有了数学规则,就能用一类动作对一类刺激作出反映。如学会了加法运算的规则,就能对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直到多位数的加法进行运算。而且,解答一个问题时,往往使用的不是一个规则,而是一系列规则。数学规则的习得,是数学技能形成的前提,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而且可以使学生形成按规则办事的能力。1.厘清小学数学中的主要规则 分类 主要规则 法则
四则运算、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定律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性质
小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式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减法性质、除法性质、积的变化规律、商的变化规律;三角形的性质。公式
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公式。
2.教学实施:以“乘法分配律”为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诱发问题。
小学数学中的法则、定律、公式等都是一个个数学模型,如何使学生通过建模形成数学模型,其中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把生活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型。因此,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能激发学生创造意识的各种情境,能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题、探索求解的学习动机,从而使“事理”上升为“数理”,体现一个模型化的过程。
希望小学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原来长60米,宽30米,扩建后,宽将增加10米。扩建后的操场面积有多大?
60米 30米 10米
原来的面积 增加的面积
(2)组织交流,分析比较。
生1:我先算扩建后操场的宽,再算扩建后操场的面积。60�(30+10)= 60�40 = 2400(平方米)。
生2:我先算操场原来的面积,再算增加的面积,最后算扩建后操场的面积。60�30+60�10 = 1800+600 = 2400(平方米)。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以上两种算法。
在这一环节中,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让学生明确问题解决的目标,激发问题解决的动机,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时,问题的提出要针对学生实际,问题的引入应力求趣味、新奇、有针对性,能够诱导、启发、激活学生头脑中潜在的知识,使之服务于问题的解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第二环节:点拨导学,构建模型。在建模过程中,为了既合乎实际问题又能求解,就要求在诸多因素中抓住主要因素进行抽象化简,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构建数学模型。这一过程恰好又是学生的分析、抽象、综合、表达能力的体现。师:刚才同学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现在请让我们回头来看一看,60�(30+10)=2400,60�30+60�10=2400,计算结果相等,我们是否可用“=”把这两个式子连接起来? 生:可以!
教师随即板书:60�(30+10)= 60�30+60�10。师:你会读这个等式吗?
生:60乘30与10的和,等于60乘30的积加60乘10的积。师:现在你能自己决定宽增加的米数,再写一些这样的等式吗?课件呈现“形”,(如左下图),让学生看形思数,完成“自主学习单1”。
此为左图 扩建后的面积
算法1:
算法2: 结论:
自主学习单1 60米 30米 米
原来的面积 增加的面积
在组织交流时,教师有选择性地板书,并提问:观察一下,这些等式有什么特点?和同桌悄悄地说一说。然后课件展示如下:
�()=
�
�
师:请你根据自己的猜测将数据填入下面的面积模型中(如左下图),并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即完成“自主学习单2”。米 米
原来的面积 增加的面积 米
自主学习单2
此为左图 我的猜测:
�()=
�
�
验证: 结论:
学生在自主完成“自主学习单2”后,交流讨论: 生1:我的猜测是70�(3+2)=70�3+70�2,然后通过验证,得出70�(3+2)=70�5=350,70�3+70�2=210+140=350,因为他们的结果相等,所以我的结论是: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用这个数分别与两个加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
生4:假如用字母表示,我认为可以这样表示:a�(b+c)=a�b+a�c。师: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
教师导学是构建模型的前提。从导思、导议、导练入手,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提出的启发性问题,不宜过于简单,也不能超过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老师要善于聚焦集思、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分散的、现象的、感性的问题上升到理性并纳入到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的轨道上来,从而形成集体求索的态势。另外,当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之后,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要让学生独自在课堂教学“这棵大树下”思考一会儿,静静想一想,如何“跳”才能“摘到果子”。这样,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会更强些。只有当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之后,在随后的小组交流中才会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这样小组交流的质量才能提高。第三环节:深层探究,求解结果。
教师在点拨导学,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深层探究,求解数学问题。这一环节要让学生叙述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交流解决问题的经验,从而达到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策略的目的,同时还可拓展模型,引领学生走向数学更深的本源。简便计算:37�7+37�3
48�19+52�19
102�17(1)学生独立计算。
(2)反馈交流。在校对完答案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师:联系长方形面积模型,这些算式可以想象成求什么?
生1:第一个算式可以看作求两个长是37,宽分别是7和3的长方形面积之和。因为它们的长相等,所以,可以把这两个长方形沿着长拼起来,变成一个长方形。这时长方形的长仍是37,宽是7+3=10。
师:大家能想象他所说的长方形是怎么样的吗?请你把它画在纸上。学生开始动笔画,教师提示只需画草图就行。然后选一张展示。师:第二个算式呢?
生2:第二个算式可以看作长分别是48和52,宽都是19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之和。因为它们的宽相等,所以,可以把这两个长方形沿着宽拼起来,变成一个长方形。这时长方形的长是48+52=100,宽是19。
师:那么第三个算式又怎么解释?
生3:把一个长方形分成了两个长方形,也就是把长分成了100和2,然后剪开。但是把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加起来,仍旧等于原先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师:大家能想象吗? 生意会地点点头。
这一环节以学生交流讨论为主,交流讨论的目的在于抓重点、明思路、排难点、解疙瘩、澄疑点、解迷惑,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交流讨论的过程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边互动的过程,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尤其是思维参与程度。在这里,教师的作用是指导问题求解的策略,要组织好交流活动,使学生尽情地交流求解问题的经验,相互补充,完善表述,形成策略。同时要把握好“收”与“放”的关系,放开以各抒己见,收拢以达到相对统一的认识,使学生的认识系列化、规范化。第四环节:结合实际,检验模型。
求得数学模型的解,并非问题得到解决,要结合实际,将求得的数学结果放到实际情境中去检验,看其是否是实际结果。通过深层探究,求得数学结果已是教师与学生的共识,但结合实际、检验结果,是教学时常忽视的地方,其原因之一,是教材中大量提供了已经过加工、合理的素材,缺乏检验的必要性。因此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重视。师: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你认为有什么作用? 生1: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比如计算38�32+38�68,就可用38�(32+68)=38�100=3800。生2:解决应用题时,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
师:那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课件出示:
希望小学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原来长60米,宽30米,扩建后,宽将增加10米。增加的部分比原来的面积少多少?
生1:我先算操场原来的面积,再算增加的面积,最后算增加的面积比原来的面积少多少。60�30-60�10 = 1800-600 = 1200(平方米)。生2::要求增加的部分比原来的面积少多少,可以想象成把两个长方形沿着一条长重叠起来。因此,我只要先算出增加部分的宽比原来的宽少几米,再和长相乘,就可以算出增加的部分比原来的面积少多少。60�(30-10)= 60�20 = 1200(平方米)。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以上两种算法。
师:结果相等,是否也可以把这两个算式用“﹦”连接起来? 生同意地点了点头,教师随即板书:60�(30-10)﹦60�30-60�10。师:那么你能用字母公式表示这个新规律吗? 生:(a-b)�c=a�c-b�c。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去检验结果,同时也不断地引导学生发现新的数学知识。用“计算结果相等的两个式子也相等”,发现乘法分配律同样适用于两个数的差等。这是一个不断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体现了数学学习是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发现新的数学知识的过程,同时还拓展了数学模型,引领学生走向数学更深的本源。3.策略提炼
以上是规则教学中数学建模的一般操作方式。与概念的学习一样,规则的学习也是新规则的内容与原有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规则学习的关键是获得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而各种关系的获得又依赖于新规则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的关系。关系不同,学习的难易程度、新规则与原有认知结构作用的方式也不同。在小学数学规则教学中实施建模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要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建立起一种统摄性、符号化的具有数学结构特征的“模型”载体,通过这样的具有“模型”功能的载体,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抽象,为后续学习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持。同时,在数学和儿童之间真正搭起一座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之桥。
(三)问题解决教学中数学建模的策略研究 数学问题是指人们在数学活动中所面临的、用已有知识经验无法直接解决而又没有现成对策的新问题、新情境。对数学问题寻求解决办法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心理活动,就是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解决是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探索新情境问题答案的心理过程或思考活动。“问题解决”教学是我们在新课程教学中所面临的一大新问题。它一改原来应用题教学“门户独立”的传统格局,作为各领域解决其相应实际问题的有机组成部分,完全融合于其它学习领域之中。它以丰富的呈现方式、新颖的题目素材、强烈的问题意识、多样的解题策略、全面的目标定位,构成了一道靓丽而独特的风景线。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走出了老教材编排体系的惯性思维,主动适应新教材的编排方式,充分理解教材意图,正确定位教学目标,科学对待传统方法,在继承中发展,在借鉴中创新,在尝试中突破,得出了问题解决教学中建模的一般操作方式。
第一环节:关注问题情境理解——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新教材“解决问题”的呈现方式比较丰富,情境性强,有图文结合式、对话式、表格式、纯文字式等,而且信息量也很大,有些主题图或创设的情境中,往
往包含有许多信息,有数学的,也有非数学的,对解决问题有用的,也有没用的,[问题]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解决过程] 师: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呢? 生1:我知道原来有22人在看戏。生2:回去了6人,又来了13人。生3:台上有两个木偶在表演节目。生4:台两旁各有四个气球,很漂亮!„„
(根据学生回答,按“有用、无用” 信息有意地分两栏板书。)师:那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师:你能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尝试,组内交流,集中反馈。
师:在解决“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这个问题时,你用到了哪些信息?(手指板书)这些信息为何不用到呢? 学生讨论交流。
师:从刚才的讨论中,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1: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去找有用的信息,不要找没用的信息。生2:我们要仔细一点。„„
实践证明,有些学生不会解决问题或出现错误,往往缘于不能很快找到有用信息,不太理解题意。一旦找到有用信息,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仔细看图、读题的好习惯,通过看懂图意、读通题目来弄清情境中给了什么数学信息: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哪些是有关联的,哪些是相对独立的。采用专项集中训练、组织“信息找寻”小竞赛、评出最佳“小信息员”等活动,切实培养学生准确、快速收集有用信息的能力。
第二环节:重视问题意识激活——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标准》在“解决问题”的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因此,在抓住信息收集、处理的同时,应有机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充分关注问题的“感知、发现、提出”这一过程,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如二下解决问题的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如右图),在学生收集、处理完信息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提出与学习内容相吻合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已收集信息有: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1:飞走又飞来后,树上有几只小鸟?
生2:现在一共有几只蜜蜂?蜜蜂要采蜜,这些花够了吗?
生3:原来小鸟比蜜蜂多几只?
生4:现在小鸟比蜜蜂少几只?
……
毫无疑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对学生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有影响的。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为问题意识的激活提供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其次应实现教学民主,创设宽松、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为问题意识的激活提供保证;与此同时,还要采用激励的评价机制,注重保护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善问”的积极行为,切实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三环节:加强数量关系分析——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应用题教学中,分析数量关系是解答应用题的核心,引导学生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法宝”。但在目前的新教材中,老师们却疑虑重重,似乎有意无意地在淡化数量关系,担心戴上“观念落后、方法老套”的帽子。其实,《标准》中明确指出:“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在新教材的“解决问题”教学中,根本没有放弃数量关系,只是不要过早建模,不要玩一些过于拗口、过于繁琐的文字游戏罢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切实转变观念,继承和发扬传统中一些好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做法,继续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不时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如:实物操作、模拟演示、画示意图或线段图、列表或记录有关信息、分析法、综合法、转化法等,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以数学的眼光分析问题,经历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处理的过程,对解题思路的猜想、尝试、推理的过程,对解题方法的比较、反思、验证的过程,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到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当然,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的,需要长期的、规范的、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为此,我们从“解决问题”教学一开始,就要着重抓好这一环节,逐步教给分析方法,培养分析能力。像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中简单的数量关系,实际上是四则运算的意义,所以要重视培养低年级学生联系运算意义,把“解决问题”中叙述的生活语言抽象成数学语言,进而转化成数学运算的能力和习惯。通俗地讲,就是把“应用题”先转化为“文字题”后,再进行列式解答,这同时也弥补了新教材中没有“文字题”例题的缺陷。如:分析了“15人做游戏,平均每组5人,可以分成几组?”的解题思路后,要写出“15里面有几个5”,再列式解答。又比如在具体教学中,可通过专项练习(如:根据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信息;补信息补问题;画示意图或线段图等),引导学生述说思路,进行错误分析、选择运用、竞赛激励等形式和手段,切实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第四环节:促进检验习惯养成——培养推理论证、自我反思的能力
问题解决后,对错与否,需要检验,这其实就是一个推理论证的过程。而学生的检查往往只流于形式,通读一遍或看一遍,许多差错难以发现,起不到实际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确立反思意识,明确检验的必要性;其次要教给学生一些具体检验的方法,如代入法、变换思路法、估算法、反证法等,教学中逐步渗透,让学生全方位地进行检查、反思,以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总之,在问题解决的建模过程中,应让学生在丰富的情境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信息收集、整理中提炼数学问题,在发现问题中去分析、解决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去推理、验证、评价,切实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研究成果
(一)探索了培养学生建模初步能力的策略及应遵循的原则
1.培养学生建模初步能力的策略
培养学生建模初步能力的方法、途径有很多,但怎样能有效地、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我们研究实践的策略有:
(1)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突出数学模型构建的过程。
如概念、性质、法则等教学中,突出建立模型的过程,从现实原型出发,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舍弃具体的非本质属性,把原型问题抽象成纯数学结构,充分展现数学模型的构造过程,使学生熟悉和掌握数学模型构建过程,感受到数学建模对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掌握数学知识的优越性,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建模的兴趣。(2)在数学建模教学过程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重要内容。数学模型的建立,就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具体表现,对数学模型的分析和运用,就是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分析与运用。怎样在学习数学建模过程中,增强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①引导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多参加实际活动,扩展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增强学生理解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抽象分析方法,初步会应用比较、归纳、类比、演义、推理等逻辑方法,培养学生抽象分析的基本技能。
③注意训练学生合理、灵活地运用学过的公式、法则及各种数量关系的能力。
④注意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检验等验证数学模型的意识与方法。如解答应用题,养成检验的习惯,并会用恰当的方法验证解题思路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3)培养学生捕捉信息、搜集数据的能力。
信息是问题研究的基础,而许多信息是通过数据反映出来的。因此学会捕捉信息、搜集数据是数学实践中第一位的工作,也是数学建模的第一位工作。
捕捉信息、搜集数据还要讲究方法。除了可以运用已有的诸如报纸、杂志、报表上刊登的信息、数据外,还可采用定点调查、个别访问及随机问卷调查等,获取信息、数据;有些信息、数据还需通过实地测试及通过实验取得。
再者,要指导学生善于处理搜集来的信息、数据。因为搜集来的信息、数据充其量是一些“实际素材”,要上升为“实际问题”还是需要经过一次“飞跃”。先要区别信息、数据的有效性,而后对有效的信息、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抽象、归纳,形成一个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简化问题、合理假设的能力 数学要研究的对象总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必须对其作出适当的简化及合理假设,才能适合数学研究的要求。如“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欧拉将其简化、抽象成“四点七线”,使问题转化为“从某一点出发,不重复地经过每条线段一次而返回原出发点,是否可能?” 简化问题、合理假设的能力,是数学建模的关键,也是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表现。
2.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建模教学中既要重视阶段性,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有计划地分阶段实施,又在各个阶段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遵循五条教学原则:一是具体与抽象相结合;二是归纳与演绎相结合;三是数与形相结合;四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五是探索与论证相结合。
在此基础上力求做到:目的与手段的辩证统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有机统一;生活化与数学化的统一;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的统一;理论与应用的有机统一;学习与创新的有机统一;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统一;问题解决与思维训练的有机统一;知识与能力的和谐统一;方法的学习与巩固训练的有机统一。以达成落实建模教学目标。
(二)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建模教学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了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
1.通过建模教学,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深化知识层次,形成科学的、严谨的、应用的数学观。
2.通过建模教学,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探索、构造、转化、解决所熟悉的现实问题,认识和掌握数学与相关学科及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的广泛应用性,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探索精神、创新精神。3.通过建模教学,培养学生善于从数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数学的方法分析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实验班学生在“2011年慈溪市小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中有4人获奖。其中,胡蔚涛、陈霞荣获二等奖,应敏倩、陈裕涛荣获三等奖。继而在2012年4月举行的“第27届宁波市中小学程序设计竞赛”中再创佳绩,其中,陈霞荣获一等奖,胡蔚涛、陈裕涛荣获二等奖,龚旭柯荣获三等奖。
(三)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1.概念认识更为全面
在申报立项时,自己对于小学数学学习内容中哪些是数学模型,理解上还是比较狭隘的。请看去年我在做数学思想课题时对于“建模思想”可渗透的知识点的举要: 册数 内容 摘要 一上 加减法的认识 构建加减法的数学模型 二上 乘法的初步认识 构建乘法的数学模型 二下 除法的初步认识 构建除法的数学模型 三下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构建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数学模型 三下 解决问题 构建用连乘、连除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 四上 积的变化规律 构建积的变化规律中的两大数学模型 四上 商的变化规律 构建商的变化规律中的三大数学模型 四上 烙饼问题 烙饼所需时间=每面烙熟时间�数量(2张及以上)四下 运算定律 构建5个运算定律的数学模型 四下 三角形边的关系 构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数学模型 四下 三角形的内角和 构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的数学模型 四下 植树问题 构建“两端都种”、“一端种一端不种”和“两端都不种”的数学模型 五上 多边形的面积 构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五下 长方体和正方体 构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五下 打电话 到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总数是(2n-1)人 六上 折扣、纳税、利率 建立三种数量关系式 六上 圆的面积 构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六下 圆柱、圆锥的体积 构建圆柱、圆锥的面积计算公式 六下 抽屉原理 把多于kn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里(k是正整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k 1)个物体 然后在做这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其中张奠宙教授的观点对我的影响力是最大的。他认为:“数学模型,是指将一类事物或运动过程,用数学概念、公式以及逻辑关系从数量上加以描述,使人们能更深刻、更准确地认识其数量关系,把握其特征。数学的发展是伴随着对数学模型认识的扩大和深入而进行的。人们为了计数,产生了算术,而算术正是计算盈亏、分享猎物等实际问题的模型,实数是度量的数学模型,几何学则是物体外形的数学模型等等。”张奠宙教授在《应用题的本质是数学建模》一文中写道:“就许多小学数学内容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数学模型:自然数是表述有限集合“数数”过程的数学模型;分数是平均分派物品的数学模型;元角分的计算模型是小数的运算„„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每堂数学课都在建立数学模型。”
2.初步掌握了小学数学建立模型的方法与技巧
建模需要一个过程,比如:学生“提出问题或猜想——举例验证——自我反思——完善规律——建立模型”,这不仅是一个主动学习、构建模型的过程,更是一个创新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知识模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方法有:直观演示法、数型结合法、示意图法、还“原型”法、制作法、描述法、转化法、结构图法等。建模中的“巧”,是那样的另人称奇、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十棵树栽五行,要求每行4棵,怎么栽?”这样的问题巧妙联想到五角星(模型);当年,瑞士大数学家欧拉面对哥斯尼堡“七桥问题”时,巧妙地将陆地看成点,将桥看成线,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点线相连的数学一笔画问题;巧用作图建模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巧用小正方形块数拼凑大长方形个数的建模方法来确定块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当我们还为这样的“巧”赞叹不已时,应清楚地认识到建模的“巧”是没有现成的什么方法,只能是依赖熟能生巧,希望在量的积累过程中有瞬时的顿悟和灵感。但在实际数学建模中,应把握以下几点:(1)建模的主体是学生;(2)建模要求的定位是“经历”,不是掌握;(3)建模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学生可以建立不同的模型;(4)模型的价值取向是简洁实用;(5)建模的要求不能太高;突出教师在建模中的指导作用。
3.撰写了有关建模的9篇论文案例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总结,提炼聚焦,撰写教学案例、教学论文共9篇,其中,5篇发表于CN刊物,5篇获奖。序号 成果名称 作者 姓名 成果形式 奖项级别或发表报刊 《渗透数学思想
促进思维发展——以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例》 陈叶波 论文 慈溪市“强师导学工程”义务段名特教师、学科骨干学科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2010.9)《在继承中发展——解决问题教学策略例谈》 陈叶波 论文 中国教育学会23次年会优秀论文评比三等奖(2010.11)《风雨过后有阳光——“可能性大小练习课”成长记》 陈叶波 案例 《慈溪课改实验通讯》2010年12月总第45期 《风雨过后有阳光——“可能性大小练习课”成长记》 陈叶波 案例 《教育研究与评论》2010年第3期(2010.12)《渗透数学思想 促进思维发展——以数形结合思想的课堂运用为例》 陈叶波 论文 《辅导员》教学研究下旬刊2011年第5期 6 《以“形”促悟,有效建“型”》 陈叶波 论文 慈溪市中小学学科教研论文评选二等奖(2011.6)7 《“可能性大小练习课”课堂实录》 陈叶波 课堂实录 《小学数学教师》2011年第7、8期合刊 《以形助数 有效建模》 陈叶波 论文 《山东教育》2011年第31期 9 《以形助数 有效建模》 陈叶波 论文 慈溪市2010-2011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论著)评比一等奖 《例谈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应用研究》 陈叶波 论文 《山东教育》2012第7期(旬刊)《小学数学规则教学中建模的策略研究》 陈叶波 论文 2012年慈溪市中小学学科教研论文评选一等奖
七、研究结论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有效地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必须对“数学建模教学”有客观的认识。应该指出的是,上面所说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建模教学”,强调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并不等于小学数学的全部知识都要进行“建模教学”。那些与实际联系不当,不顾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不顾学生年龄特点,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不考虑教学效果,一味追求“模型化”的做法,有违“建模教学”的初衷,应该摒弃。只有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建模教学,才能使“建模教学”充满活力,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一)建模教学要处理好“生活”与“数学”的关系
生活毕竟是生活,比较宽松,而数学又实在是太严谨了,弄得不好,也会产生负面效应。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广阔的经验背景,但由于学生认识的局限,这些表象有的是正确的,也有模糊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不能等同于科学知识,必须要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去伪存真,将感性上升为理性形成科学的认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利有弊,只有扬长避短,恰如其分地将生活现象与数学问题沟通,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教学效益。
(二)建模教学要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建模思想是蕴含于知识教学之中,而不是独立于数学教学之外的。不能把基础知识的学习、智力的开发、建模思想的渗透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分割开来,对立起来。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开发,又要重视学生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又要重视知识的来源与应用教育;既要突出知识结构,又要注意缩短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既要使学生成为一个解题高手,又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丰富的观察生活意识与解决身边简单问题的能力的生活强者。
(三)建模教学要适应儿童的认知水平
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经历着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年龄阶段都表现出与其他年龄阶段相区别的一些典型的特征,所以,密切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进行数学建模教学,要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心理发展的规律,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逐步向学生渗透建模思想,培养数学建模的能力。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儿童的生活,才能激起儿童的共鸣,收到好的效果。如果把成人的生活阅历强加在小学生身上,将成人的生活经验与小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来一个“拉郎配”,其结果将会是适得其反,越“联系”越糊涂。
(四)建模教学不等同于应用题教学
在探索小学数学建模教学与应用题教学的关系上,存在着一种误区,即把小学数学建模教学与应用题教学等同起来。其原因是对小学数学建模认识模糊。应用题是具有实际背景的数学问题,只要正确理解题意,解题方向是明确的。而数学建模,从“实际素材”上升为“数学问题”,必须经过二次飞跃。先是将搜集来的“实际素材”(如信息、数据等)经过筛选、整理、集中、概括为一个“实际问题”,而后将“实际问题” 经合理假设、抽象、选择适当的数学构造,使之成为“数学问题”。这二次飞跃是从“量” 到“质”的飞跃,它要求学生创造“自己的”数学知识,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数学真理,它是动态的。应用题教学与数学建模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何把数学应用题教学向“数学建模”过渡,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之一。
八、问题与展望 建模具有两面性。直观、形象、简洁的一面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但固定、模式化的另一面,则限制人的思维。如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再十分严格地要求对公式、定律固定化表述的记忆,而主张学生通过个体的理解用个性化的语言描述。应用题教学中也不再突出数量关系式,而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那么如何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这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的教学观。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
范大学出版社,2012.[2] 顾泠沅 邵光华.《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思想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3] 小学数学教学概论[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年4月:200-226.[4] 王培德.数学思想应用及探究-建构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134-243.[5] 王丽兵.让智慧的光芒在课堂中闪耀——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模型思想的培养[J].教学月
5.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报告 篇五
峄城海尔希望小学 秦守坤
2011年3月我校申报的《基于“生活实践”的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究》课题被立项为省级课题,一年来课题组成员认真组织实施。在科学课堂教学、探究活动、科学实践性作业和科学拓展活动中结合课题研究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新课程改革,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科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出发”,要“以学生有所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加深学生对身边处处有科学的体会。要想落实新课程标准,必须转变现有学习方式,而进行“生活科学”的教学就是很好的途径,基于以上的原因,本课题组试图通过开展的课题研究,力求能达到:在学生亲自实践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创造能力等;学生有发展个性的空间,激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标新立异;以开放性的教学学习策略来教学封闭性的内容,改变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
一、研究问题
调查研究当前科学课堂教学的现状,通过相关调查进行分析,找出目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原因,指导研究活动。
发掘教材中生活实践的科学学习材料、运用实际实践中的学习材料(家庭实践、社会实践、学校实践),使学生对科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科学与实践同在,并不神秘,从而激起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探究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实践的一般模式,让学生经历“实践——科学——实践”这样一个科学体验探究过程,即创设生活实践的问题情境,经历生活实践的学习历程,体现科学“来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生活实践练习,形成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实践的良好策略。
二、研究背景
目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特点是强调让教育回归实践和儿童经验,科学教学的革新重在“让儿童自由探究实践”。
“生活实践”的科学课堂教学研究符合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又满足了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需求。.科学课堂教学“生活实践”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校地处农村,师生都来自农村,对农村实践比较熟悉。农村蕴藏着丰富的本土科学教育资源,挖掘并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因地制宜实施科学课堂教学,为广大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可借鉴的运作模式和经验。
三、研究程序
(一).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的重点是对教师进行学习培训,转变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科研知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我科利用各种形式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了以下三方面的学习:1.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学习了课改《纲要》、《科学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说课》、《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案例分析》等书籍和文章;2.生活科学的理论学习。学习了《最新小学科学典型教学案例赏析》、《联系生活实际 培养科学意识》,《让科学更贴近生活》、《对小学科学生活化的思考》等书籍和文章;3.有关生活科学与当前课改紧密联系的优秀课例学习。
通过开展以上的学习,在管理上做到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老师。让课题组成员深刻理解了课题中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进一步增强科研能力,建立科研信心。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1、调查研究学生状况。
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动机、学习状态、学习能力、个性特点等五个方面进行调查,并做出了分析。发现在教学中学生欠缺主体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够大胆质疑问难,不够大胆标新立异。我们感到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教师的教学方法,试图通过开展本课题研究,改变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发展学生各种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
2、大力开展生活化教学研究课,进行生活问题科学化的研究。在课题实施的第一阶段里,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对小学科学教材内容进行了分析,确定授课的实际内容,大力开展生活科学教学研讨课。其中,杨建华老师执教三年级科学课,赵中新老师执教四年级科学课,皮士进老师执教了五年级的科学课,刘继华老师执教六年级的科学课,杨全成老师执教的《实践活动教学:美丽的校园》。为了保证开展课题研讨课的质量,我们规定每次的教研活动都要做到“四个要”:一要集体备课,二要全员听课,三要说课反思,四要重视评课。每节研讨课都采用各人构思——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学案)的备课方式。教学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做到:“一个突出”(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科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两个关注”(关注生活科学思想的渗透,关注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三个必须”(必须是生活化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情商和学习欲望;必须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提问,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必须是开放的课堂,课外收集信息,课内人人都说、人人都做)。从而确保生活问题科学化研究的有效开展。
3、构建基于“生活实践”的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1)教材内容和探究材料要基与农村“生活实践” 教材并非经典,只是教与学的蓝本。教材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的逻辑结构不等于教学过程的逻辑程序,要把教材内容加工、处理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内容。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发现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在教学中及时联系学生实际,增强针对性。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地方不能使教学内容符合我校的生活实际,各种差异是难以避免的,需要教师创作性的使用教材,优化教材内容,使之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教材上的素材不可能是每一个学生都熟悉的,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改变教材素材,进一步增加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素材。也可以根据时令季节,将内容体系重新编排,使教材更能联系学生生活实践。
“有结构的材料”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和思考,能提升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的选择不能脱离学生生活实践,可以从学生身边的物品中选择,周围生活的环境,熟悉的生活物品,学生经验范围内寻找。
(2)课堂教学要基于农村学生的生活实践
课堂导入,我们努力寻找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的联系作为一节课切入点,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出发提出相关问题,创设生活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语言暗示、实物设境、游戏设境、多媒体设境、网络设境等方法来创设情景,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自己身边,他不是枯燥的,而是无比有趣的。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农村小学,对探究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实践,由扶到放,逐步实施。拓展活动时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践,比如指导学生在班上一角开辟生物角饲养蜗牛,在家里厨房中研究酱油、醋、食盐等的用途。3.提高课题研究,有效促进了师生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提高了学生群体的科学素养。学生更善于关注生活,更善于细心的观察生活,科学探究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教师创中教、教中创。课题组就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际操作情况、教学效果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与研究,教师的科学设计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得到了一定提升。
四、研究结论
1、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通过教学,使学生感觉到科学的奥妙。
2、明确了学习目标,在学习中,学生觉得学习不是死记硬背,不是应付考试,不是考取高分,而是提高自己能力,积累经验,适应社会的发展。
3、培养了探究能力。通过学习,学生在个性化的、多向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在同学之间互动中,在问题的论辩中,充分放飞自己的思维,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去思考解决问题。
4、培养了学生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调查、收集信息,在与老师的互动中,知晓了知识的来龙去脉,使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应用知识去进行小课题研究,使自身能力得到提高。
5、引导教师积极去研究学生的兴趣趋向,平时自由活动方式和手段,教师积极研究学生的普遍兴趣,以及能给他们带来欢乐的种种活动,充分激起了学生强烈求知欲,学生在不觉中获得巨大发展。
6、研究培养了教师。在实施课题研究中,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教学能力得到锻炼,理论素养得以提高。当实验教师认识到由于自身的理论素养不高而难以支撑理想的实验方案时,定期的理论学习,研究活动以及随机的讨论成了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观察、访问成了了解学生的常用手段。民主的教学氛围,开放的教学时空和教学内容、目标、方法的多元化成了每位教师每节课的自觉追求。这种变化既是教师应用新形势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也保证了研究之路科学而正确的延伸。本课研究在培养教师方面主要有:
①更新教师的角色观念
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在理论学习、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本身素质。端正在教与学中的地位,学会把学生看作真正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习过程及体验后的结果,哪怕还仅仅是一个不够科学的认识,我们注重它,因为这是学生的闪光点,是学生探索发现的开端,只要好好地把握它,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欲望将得到进一步放大。
②更新师生的地位和关系 教师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建立融洽,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真正理解倾听学生,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强与学生的心理交流与合作,以平等信任的姿态去善待学生、接纳学生,让学生有安全感、有信任感,才能真正地为自己而学习。
③更新学习的动力
爱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源,但除了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之外,我们还积极地激发学生稳定持久的学习内驱力,让学习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孜孜以求。我们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真正主动的去学。当然学习兴趣的激发培养是多方面的、长期的,既可以用故事、图片、电教媒体等外在的浅层方法激发,更注重表扬、激励、成功等内在的深层方法激发培养。只有稳定的学习兴趣,才能成为持久的“能源”,使能力获得发展。
④更新学习的权力
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教师充分做好导师角色。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学生在自主收搜集信息的基础,与课本知识进行对比,适时讨论交流,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动力,从而使知识和能力相互增长。
7、教学中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 ①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把“教”作为辅助“学”的一种手段,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坚持“以教助学”的教学理念。
②自学与探究的关系
自学是知识的认识和积累的过程,是探究的基础,而探究发现知识,理解知识的过程,是自学的延伸,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
③知识和能力的关系
知识是用来指导实践的,所以教师要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五、存在问题:
1、个别实验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和生活科学思想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准确,转变观念难度较大,致使他们有时在教学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2、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放开后,完成教学任务与课堂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努力方向:
1、继续加大培训力度,不断优化实验教师队伍。
2、深入进行课题实验,鼓励课题组教师,大胆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勇于探索。以上是我校在开展《基于“生活实践”的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研究》课题以来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兄弟学校同行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
3、《课程 教材 教法》作者:鲁献蓉 2003-12-8
4、《最新小学自然典型教学案例赏析》 作者:袁中学 白山出版社
5、《科学课程教学策略》 作者:郝京华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
6.《小学科学案例专题研究》 作者:喻伯军
结题报告
6.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报告 篇六
----《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大丰市草堰镇第二中心小学 陈继萍
一、课题的提出
“音乐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音乐艺术无时不有、无时不在”。《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音乐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新教材注重让学生们生活中处处有音乐,让音乐伴随学生身边,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即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让音乐教学模式生活化,让音乐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财富。
二、课题的界定
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即在音乐教学中,启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手法进行教学,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兴趣之桥,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逐步获得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以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和素养,实现让音乐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的目标,以至提高音乐素质,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1、探究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
课堂其实就是一个生活的大舞台,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把生活经验音乐化,凡是生活世界中的一切生活资源都可以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可以在课堂上开设“音乐擂台”以巩固所学的音乐知识技能;通过改编歌词(如歌曲《军民大生产》的学习,教师可以先把歌词改成学生生活中的劳动情景进行学唱,等学会旋律,在向学生介绍《军民大生产》的历史背景,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节奏创编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感;可以鼓励学生自制“土乐器”,如生活中的废旧报纸、空易拉罐,几只空瓶或者空塑料袋,甚至学生的文具,都能用来演奏打击乐;还可把学生身边的游戏融入到学习中。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能很快的领悟其中的内涵,从而更好的感受和表现音乐。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类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音乐课堂成为学生喜爱的一种生活,让学生明确音乐来自生活。让音乐充满每个学生的心田,让音乐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伙伴。
2、选取促进学生发展的来自学生身边的音乐资源。
教材中的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音乐教学中,如果我们单纯的把学生局限在课本上、课堂里,那么,无论是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欣赏音乐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难以达到教育目的。我们应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和兴趣,关注学生现有的经验和能力,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新大纲强调:音乐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对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诸如新教材中已经出现的《红蜻蜓》、《外婆的澎湖湾》、《让世界充满爱》、《同一首歌》、《天堂》、《大中国》等内容健康,格调高雅的与现代生活关系密切的流行音乐、通俗音乐,以及如影视动画歌曲——《孤独的牧羊人》、《小机灵的歌》、《宝莲灯》优秀歌曲,可以利用课前、课末五分钟进行欣赏或演唱,提高学生的兴趣;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才艺表演,演唱、演奏生活中的歌(乐)曲,尝试用自己喜爱的音乐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获得情感体验。
3、音乐学习评价方式的生活化。
曹理教授提出:“音乐学习成绩评价,应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方法。应根据平时观察积累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写出有针对性的总结性评语,使学生明确前进的目标。” 新《课标》也指出:要改变以往教师过分偏重知识、强调选拔的教学评价倾向,建立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音乐评价更应重视学生的生活学习过程,比如歌曲学唱方面,课堂上可以借鉴生活中倍受大众喜欢的“音乐超级秀”、“星光大道”等形式,相信一定能获得不错的效果,还可让学生把学好的歌曲课后到家中唱给父母听,请他们做出评价;音乐欣赏教学中,对在学习中能做到认真聆听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做出相应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获。利用这种生活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及能力进行评价。
总之,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音乐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音乐应贴近学生生活,参与学生生活,让学生走进广阔的音乐时空,探索神奇的音乐世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让他们在音乐的氛围中感悟音乐,做到心中有乐。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音乐,在设计具体教学时,从生活体验入手,从自身音乐经验出发,利用生活资源,让音乐课“生活化”,主动去探究、思考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也就是说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音乐。让音乐贴近生活、走进生活,使学生们真真切切感受到音乐的存在,不必顾及“五音不全”,打开音响,充满生机的一切就开始了,因为音乐的一切就在你身边。
(二)预期目标:
1、通过音乐教学生活化的有效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音乐来自生活,音乐表现生活。明确“音乐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音乐”,使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2、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在创造中理解音乐,更多的去接触音乐,了解音乐,让音乐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捕捉音乐的美;让生活溶入音乐,在音乐中感受生活的美。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结合本校实际和已有研究实践,本研究中将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成果进行分析,寻求理论和实践创新。
2、调查法:在课题实施阶段,通过调查,把握学生心理和生活资源,适时向学生实施效果,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研究方法。
3、行动研究法:通过对学生课堂生活化教学状况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时间,开展实践与研究。
4、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学生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寻求解决及改进的方法。
5、经验总结法:课题实施过程中,根据研究重点总结得失。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创设小学音乐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教学研究工作,需要实践检验和反复证实,为此我将课题研究时间定为一年,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2014年3月)
1、通过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等相关的理论书籍,为本课题研究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进一步提高理论认识。
2、明确实验目的,制定研究方案;
3、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前测,了解学生情况;
(二)研究阶段(2014年4月---2014年11月)
1、外出学习交流,校内经验交流;
2、组织教学研讨课、公开课,并整理出教学案例;
3、整理出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研究的收获及典型实例;
4、召开课题总结交流活动;
5、撰写结题报告及研究论文;
(三)总结阶段(2014年12月)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结题论证
3、成果鉴定与推广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自实施音乐新课程,本人已有多年实施新课程的经验,对新课程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在教育教学中,锐意创新,大胆实践,富有创新的思维,紧紧围绕音乐教学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探究教育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想措施,找对策,求效果,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研究过程中,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一系列汇报课、研究课和论文交流研讨会。
2、课题研究结题,形成一篇终期成果报告,总结典型案例,展示研究成果。
3、让更多的孩子喜欢音乐,热爱生活。
八、课题研究小组成员
课题组成员:迮燕华
陈继军
7.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报告 篇七
1. 完善课程教学的需要。
课程教学存在内容局限和相对独立的问题。美育有较大的融汇性, 能够包容德、智、体的教育内容。课程教学中, 如果教师充分发掘教材中蕴含的美育因素, 使美育渗透其中, 与学科教学相融合, 这样的课程教学就能给人以美的感受和教育。
2. 学校特色深化的需要。
上世纪90代初, 我校以美术教育为突破口, 实施素质教育。但随着时代发展, 单纯的美术项目日显单薄, 学校特色发展缺乏深度与广度, 亟待将原有美术项目特色中形成的美术技能、审美情趣、价值追求等进行拓展、整合, 丰富和深化我校文化特色。
3. 学生素质、社会发展的需要。
美育既是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以此促进未来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1. 课题研究的目标。
(1) 通过本课题研究, 了解“臻美教育”现状, 提炼其内涵、外延、特质, 丰富美育理论。
(2)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践行、完善“臻美教育”在课程教学、德育、管理、活动、校本课程、校园环境等方面的实施途径、实施模式以及评价体系, 为“臻美教育”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教育教学策略。
(3)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立足农村, 把学校“臻美特色”做强、做深、做广, 打造成学校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4)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将美育融入整个教育教学的活动之中, 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和审美空间, 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2. 课题研究内容。
(1) 国内外臻美教育现状的研究。
(9) 基于“臻美”的农村美术特色学校品牌建设的策略研究。
三、课题研究过程
1. 准备阶段:2011.01~2012.6。完成课题申报、论证、立项, 完善课题方案, 建立课题研究组织。
2. 实施阶段:
2012.9~2015.1。明确课题研究目标, 构建整体操作模式, 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循序推进课题研究。重点:注重过程管理, 分阶段进行实证研讨和实践, 及时分析、整理、反思、提炼, 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展开。
3. 总结阶段:
2015.02~2015.11。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梳理总结, 提炼。进行预期目标评估, 整理课题研究成果, 撰写研究报告。
四、课题研究成果
1. 实践成果。
(1) 收集、学习、整理有关美育的经验理论和教育纲要, 了解国内外臻美教育现状。在农村小学, 美育理论丰富, 实践却很贫弱。研读中, 不断收集、整理相关经验、理论, 形成了课题研究的文献汇编, 为后期研究提供了借鉴和支撑。
(2) 臻美课例研究中, 首要是形成“臻美课堂”评价体系。初步制定了“臻美课堂评价表”, 尝试把“学生经历审美体验, 提高审美能力”等美育要素加入评价细则, 经过两个学期各个学科的评价实施, 在实践中对评价要素的科学性、操作性、实效性进行研讨、论证, 不断实践, 不断修正, 不断完善。“臻美课堂”评估表融入了“美”的评价要素, 这些要素积极地促进了教师自觉地发掘教学内容的美, 改善教学形式的美, 注重学生学习的愉悦感, 为“课堂教学成为美的享受”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落实“课堂教学成为美的享受”提供了评价保障。
(3) 引导学生向善向美, 以美的内容、形式和途径陶养学生的素养。2012年我校德育处制定了“臻美少年评比细则”。经过一年的实践, 2013年形成、制定了彰显我校臻美教育特色的评比方案。有了具体内容和操作性强的方案作指导, 全校师生对“臻美少年”的形象和要求变得清晰可感。班级管理中, 老师以“臻美少年”的细则要求学生、指导和教育学生, 学生心中有了可以为之努力、奋斗、向上的标杆, 尤其是每学期一次的“臻美少年”颁奖仪式, 庄严而激昂的仪式氛围, 浓烈而深刻地感染、激励着每个孩子, 真正把我校臻美教育的目标落在学生的心里, 生发学生的行为和素养。
(4) 活动是引导、教育学生的重要载体。在课题研究方案的指导下, 我校的学生活动有了核心———美人美己。学校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组织活动, 让学生在不同的活动中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 (1) 我校根据学生兴趣创设了8个社团, 有编织、书法、舞蹈、绘画、文学等, 社团活动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提高了表达美的技能, 丰富了美的感受。 (2) 社区为学校课程学习打开了门, 每学期由德育处和少先队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如敬老活动、节水活动、参观活动、法制宣传活动等,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能在生活中发现美, 并身体力行地宣传美, 美的行为潜移默化地积累成美的素养和道德。
(5) 当今社会现实中, 两个问题较严重:对生命的漠视、对礼仪的无视。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 我校召集教师集思广益, 完成了以“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呵护生命”为主题的校本教材《生命之美》, 以“了解礼仪、学习礼仪、崇尚礼仪”为主题的《礼仪之美》。有了校本教材, 教师就通过晨会、班会、讲座等形式, 对学生进行生命、礼仪的教育, 在教育中, 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和美好, 生活中礼仪的重要和价值。
2. 理论成果。
(1) 对“臻美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和补充。原课题方案中, 我校把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作为主要理论依据, 研究中, 我们又发现了费孝通先生的“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原意是指各民族文化、世界文化都有着不同的美, 尊重文化多样性、最终一致融和才能实现世界文化繁荣。这与我们的“达美好人生”的一种追求相契合。我们借用了费老这个思想, 整合为“美人美已, 美美与共”作为我们的办学理念。
(2) 对“臻美教育”定位更加细化。我们对臻美教育原本的定位是, 臻美教育是以审美教育为基础, 一切从美开始。然而, 美多种多样, 形态丰富, 最终我们认为人是最美的, 因此我们现在是一切从“美人”开始。“美人”的思想是建立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之上的。生本教育的本质就是以生为本, 首要是尊重学生, 尊重他们的人格、特质;尊重他们的知识、经验。“美人”是“尊重”的提升, “美美与共”, 教师享受教育带来的美感, 学生也体验学习的快乐。
(3) 形成了“臻美课堂”的认识和定位。臻美课堂有以下要素———
远视。课堂的长度, 也就是学生的发展道路。教育者的近视, 往往让课堂急功近利, 为考而教。“浇树浇根”,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做的是浇根的工作, 虽然默默无闻, 无花无果, 但力在当下, 功在未来。课堂, 首先应该是关注人, 关注人的发展。
尊重。课堂教学, 应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 让其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育者应当予以最大限度的宽容和尊重。有了宽容、尊重, 这样的课堂就是高大的, 为学生参差不齐、形态各异的勃勃生命提供了自由生长的空间。
厚备。教育是以浓缩、系统、简约的方式, 将人类文化中的精华传承给下一代。表现在一堂课上, 就要求课堂教学的线条尽量简洁, 但线条所牵动的信息又要尽量丰富。这就需要教师进课堂之前, 对教材、学生有深入全面的解读, 对教学内容作充分的准备, 才能做到在有限的时间里, 进行有效的教学。
退让。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 教师过多的讲解, 占去了学生思考、体验、训练的时间。教师的“少教”, 是多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机会。
我们对臻美课堂的理解是:注重学生发展, 尊重学生差异, 有信息密度, 思想自由, 有活力, 有生命力的, 富有审美情趣的课堂。
五、实践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设想
近五年的实践研究, 我们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慎重态度和脚踏实地的科研作风, 在实践中研究、反思、总结, 使我校的课程教育、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和学生素养等方面有了切实的提高和改善。通过实践研究, 也发现本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 理论支架不坚实。
虽然前期作了较为广泛的文献收集和整理, 后期组织了每月一次的课题理论学习, 但在实践运用中, 理论的支架力量明显薄弱, 使实践研究缺乏有力的立足点和说服力。这个问题的凸显了理论在课题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 要学会用理论指导教育教学行为。
2. 课题研究覆盖面有限。
课题研究对于我校教师而言, 还没有自觉纳入教育教学工作中, 仅把课题研究当作“附加内容”;团队协助进行课题研究的意识不强, 往往是各子课题承担者孤军奋战;教师整体科研意识淡薄, 致使本课题研究很难大层面地“活”起来、“动”起来、“热”起来。
3. 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8.《小珊迪》教学实践报告 篇八
《小珊迪》一文记叙了主人公小珊迪为了找零钱给顾客不幸被车轧伤,近乎死亡的故事。全文情节一波三折。起伏跌宕,催人泪下。教学中,我想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激发学生对小珊迪的同情,体会感知小珊迪的纯洁善良、诚实守信的品质,使学生受到熏陶。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点:指导学生通过重点字、词、句的理解,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对小珊迪的同情,体会感知小珊迪的纯洁蓄良、诚实守信的品质。
2,训练点:训练学生理解字、词、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1,教师用缓慢而低沉的语调引出教学内容。
同学们,我们都有幸福美好的童年。可是,你们知道吗?一百多年前的英国,有许多和我们一样大的孩子,他们的童年,是在饥饿和寒冷中度过的。咱们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你们看——(出示有关图片,并解说)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不得不拖着瘦小的身子,给富人们擦地、擦皮鞋,而换来的仅仅是一碗难以填饱肚子的稀粥。
2,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到了什么?
3,英国作家迪安斯塔雷笔下的小珊迪,就是千千万万穷苦孩子中的一员。(出示小珊迪的图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五课——《小珊迪》。(齐读课题)
(二)初读,潜心会文动真情
1,想知道小珊迪的故事吗?快读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尽量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感觉和心情的变化。
2,学生各自放声朗读,教师巡视。
3,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随机指导学生的朗读,特别注意下列语句的朗读指导:
①他对我们说:“先生。请买盒火柴吧!”
②“啊!请您现在就买吧!先生。我饿极了!”小男孩乞求说。“我可以给您去换零钱。”
③可怜的小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一看见我……我可怜的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
4,渲染氛围。
师:为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为了那四个需要找还的便士,一个可怜的孩子死了!(全体女生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师:为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为了那四个需要找还的便士,一个可敬的孩子死了!(全体男生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师:为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为了那四个需要找还的便士,一个善良的、诚实的、守信的孩子死了!(全体学生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三)再读,一字一句总关情
1,教师充满悲痛、充满崇敬、充满怀念地诉说:小珊迪死了。为了那一盒小小的火柴,为了那四个需要找还的便士,他死了!除了他的弟弟小利比,除了故事中那个买火柴的“我”,谁也不知道小珊迪死了,谁也不知道小珊迪是因为什么死的。但是,故事中的“我”,却被小珊迪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那么“我”眼中的小珊迪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再读读课文,用“—”画出描写小珊迪外貌的词句。
2,多媒体出示:“他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又红又肿。”
3,请学生小声读一读这个句子。(学生读一遍)现在,再看大屏幕,老师删去其中一些词语,请同学们再读句子。
出示:他身上穿着一件单衣,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脚冻得通红。
4,比较: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5,你们真是有同情心的孩子。是啊,小珊迪饥寒交迫,的确是太可怜了。(板书:饥寒交迫)
6,谁还想读一读这一句话?(想读的一起读)
(四)三读,设身处地悟深情
1,教师充满深情又若有所思地诉说:为了找还那四个便士,找还那不该属于他自己的钱,小珊迪被马车轧断双腿,不幸死去了。我想,如果小珊迪不急着把四个便士还给人家,他就不会被马车撞倒,也就不会死去了。那么,小珊迪真的不需要那些钱吗?
2,学生默读思考。画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
3,组织全班交流。(多媒体出示有关句子)
①从“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又红又肿”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钱。
②从“我可以一便士卖给你们两盒”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耍钱。
③从“我给了他一先令,他转身就跑了”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钱。
④从“我的两条腿全断了,就要死了”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钱。
⑤从“小利比,我可怜的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看出小珊迪非常需要钱。
4,教师动情地、肯定地述说:是啊!正像大家刚才分析的一样,其实小珊迪非常需要钱。他需要钱去购买衣服御寒,需要钱去购买面包充饥,需要钱去医治自己的双腿,需要钱去照顾自己的弟弟。他还需要钱去上学,需要钱去游玩,需要钱去过一种幸福的生活。他真的太需要钱了!这样一个需要钱的孩子,当他被马车轧断双腿,当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找不到了、有七个便士也找不到了的时候,他的心里会怎么想呢?(小组讨论并写下来)
5,组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用饱含情感的朗读,读自己所写的话,教师作随机点评。
(五)精读,含英咀华品至情
1,教师充满敬意地诉说:多么善良的孩子!多么可敬的孩子!即便是在自己遭遇车祸、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他首先想到的是要尽快地把钱还给人家,是自己弟弟今后的生活。难怪故事中这位买火柴的先生做出这样的判断。
出示: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人。
①指名诵读此句。
②把“诚恳”的意思、“信任”的意思读出来,该怎么读?指名诵读。
③把“断定”的意思读出来,该怎么读?指名诵读。
④把“他”的意思读出来,该怎么读?指名诵读。
⑤把“不是那种人”的意思读出来,该怎么读?指名诵读。
⑥你想读出哪种意思,你就怎么读。全班齐读。
2,教师设疑:他不是那种人!请问,他不是哪种人?
出示:当我想到孩子那诚恳的面容,想到他那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断定他不是那种 人。
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预想的答案如下:坑蒙拐骗、人穷志短、惟利是图、见钱眼开、见利忘义、贪图钱财、不讲信用……)
4,教师以一种激昂的、坚定的、一气呵成的语气诉说:说得多好啊!他很穷。他非常需要钱。但他绝不是那种坑蒙拐骗的人!绝不是那种人穷志短的人!绝不是那种惟利是图的人!绝不是那种见钱眼开的人!绝不是那种见利忘义的人!绝不是那种贪图钱财的人!绝不是那种不讲信用的人!这样的孩子可爱吗?这样的孩子可敬吗?这样孩子我们会把他遗忘吗?不会!永远不会!(教师一边诉说,一边用粉笔在学生所写的答案上逐个打叉)
5,学生全体起立,怀着敬意再次动情地诵读此旬。
(六)活读,妙笔直抒胸中情
1,教师:我们忘不了这位可爱又可敬的小珊迪。同学们,学了小珊迪的故事,你一定有话想对小珊迪说,是吧?请把你想说的话写在课文插图的上面。
2,学生完成练笔。
3,交流。
4,总结:小珊迪的美好品质深深地打动了大家。同学们,让我们像小珊迪一样,多一份诚实的面容,多一点守信的品质吧。老师相信,拥有诚信,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美丽;拥有诚信,我们的人生一定会充满欢笑!
三、教学收获
通过本篇课文的教学,我进一步懂得了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深入感悟文章中人物的内在情感,努力做到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来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只有这样,学生的情感才能得到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升华,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才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我也相信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朗读水平、写作能力、品析文字的能力都将获得提高,学生的内心世界必将得到一次净化。
四、教后反思
【小学英语教学实践报告】推荐阅读:
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09-19
“小学英语跨越式教学课题实践”实施方案07-19
儿歌与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论文07-15
发展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09-08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10-10
暑期小学教师教学社会实践心得报告11-06
小学英语教学常规检查报告07-15
农村小学英语调查报告07-21
小学英语教师身体原因辞职报告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