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对空间影响

2024-10-02

新技术对空间影响(精选11篇)

1.新技术对空间影响 篇一

大气因素对空间相机成像的影响

文章分析了大气环境对空间相机在轨成像的影响途径,并应用大气计算软件(6S)对大气环境影响空间相机成像的.调制传递函数进行了初步的计算.

作 者:杨桦 刘晓鹏 郭悦 Yang Hua Liu Xiaopeng Guo Yue 作者单位:杨桦,刘晓鹏,Yang Hua,Liu Xiaopeng(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学院,长沙,410073)

郭悦,Guo Yue(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北京,100076)

刊 名:航天返回与遥感英文刊名:SPACECRAFT RECOVERY & REMOTE SENSING年,卷(期):200829(2)分类号:V4 TP7关键词:大气环境 调制传递函数 遥感成像 空间相机

2.新技术对空间影响 篇二

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我们着力构建、主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全力开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但是现实却让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进度产生了质疑。“雾霾”天气依旧成为关键词,长期以往必会严重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健康。2015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指出,环境污染是民生之痛、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结构因素(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技术因素(单位GDP能耗水平)都是影响环境污染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跨行政区域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些因素应该具有很强的空间相关性,但现有的文献并没有从空间层面解释这些因素的作用,也没有分析哪一种空间面板模型是最优的。本文将在借鉴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选取碳排放作为环境污染的替代变量,结合中国的区域空间结构,深入理解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地区差异,从空间效应的角度去分析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影响,为今后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构建生态文明、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与美丽中国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

1 文献综述

碳排放治理成本高,对环境的危害较大,长期将会对全球气候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关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一直是环境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现有的文献中,大部分学者都基于传统的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了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Jevan Cherniwchan(2012)从工业化进程的角度解释了经济发展、工业化与二氧化硫排放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了157个国家1970~2000年的面板数据,详细验证了环境污染在各国之间的收敛关系[1]。C.Orda's Criado等(2011)运用半参数的部分线性模型,分析了污染物排放过程中的存量效应及经济增长与其的相互关系[2]。林伯强(2009)分析了中国人均碳排放的STIRPAT模型,认为在对人均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中,人均收入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单位GDP能耗,能源结构碳强度的影响较小[3]。林伯强(2010)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碳排放的演化趋势,情景预测分析的结果表明,应该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通过控制城市化速度以及通过降低单位GDP能耗和改善能源结构来真正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4]。

近年来,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尤其是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广泛运用,国内外学者也从空间层面对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Wesley和John等(2013)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美国各州碳排放的关系,认为美国各州的碳排放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空间相关性[5]。林伯强(2011)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梯度发展模式下中国区域碳排放的空间特点及演化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中国区域碳排放之间具有较强的空间收敛特征[6]。肖宏伟等(2013)基于STIRPAT模型,运用空间计量方法,从区域层面分析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7]。

综合看来,上述学者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仍然存在着较多的不足。(1)解释变量也可能具有空间相关性,在碳排放实证分析中常用的空间滞后模型则忽略了这一点。(2)肖宏伟等的文章虽然运用了空间杜宾模型,但是该文选取数据的时间截面很短,样本代表性不足;Lee和Yu(2010)指出,当存在固定效应时,直接运用MLE方法得到的估计量是有偏差的,有必要进行误差校正[8]。(3)没有涉及模型的选择问题,即运用哪一种空间面板模型是最优的。

本研究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介绍了省域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与空间面板模型的估计与检验,第二部分首先检验了碳排放的空间相关性,并运用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比较了不同的模型。第三部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2 数据说明与模型介绍

2.1 数据说明

本文分析的重点在于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国家统计局并没有公布二氧化碳排放的数据,因此只有通过核算得到。对于碳排放的具体测算方法,我们参考并扩展了陈诗一(2009)的做法[9],将8种主要能源(原煤、原油、煤油、焦炭、汽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都纳入计算范围。由于西藏没有相关数据,因此不纳入计算范围。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时间跨度上我们选择了1997~2012年。各种能源消费量数据以及折算为标准煤的参考系数来自于《2010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经计算整理,我们得到8种能源碳排放的折算系数(1),2012年各省域的碳排放直方图见图1。

图1 省域人均碳排放比较(2012)

图1可以明显的看出,我国的人均碳排放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人均碳排放最高的3个省份,内蒙古、宁夏和山西,在空间上是相邻的,说明人均碳排放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从东、中、西三大区域来看,空间上相邻的省域人均碳排放则有着明显的相似性,这进一步说明了人均碳排放受空间因素的影响较大,存在着明显的空间相关性。

在实证分析中,我们选取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ti)、单位GDP能耗(cost)和能源结构碳强度(struc)作为解释变量。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能够较好的反映出产业结构的变迁与升级。单位GDP能耗定义为各省能源消耗总量与实际GDP的比值,能够充分反映出区域的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有效地衡量了技术进步。能源结构碳强度定义为各省碳排放总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的比值,这一变量反映了能源利用结构,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必然导致较高的能源结构碳强度。能源结构碳强度也反映出了生产技术水平与能源的利用效率。各变量的时间跨度仍为1997~2012年,名义变量均以1995年为基准剔除了价格水平的影响,不包括西藏的数据。为了便于衡量各变量之间的弹性,我们对数据做了对数化处理。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y=log CO2,X=(log ti,log cost,log struc)T,μi与λt分别代表个体效应与时间效应。

2.2 空间面板模型

一般来说,空间面板模型可以分为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SLM)的设定如下:

其中δ为空间自回归系数,Wij为空间权重矩阵W中的元素。空间滞后模型反映了某区域的解释变量y受到了邻近区域的共同影响,存在着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误差模型(SEM)的设定如下:

其中,误差项εit服从空间自回归过程。ρ为空间自相关系数,反映了其它地区的解释变量y对本地区解释变量y的影响方向和程度。

Le Sage和Pace(2009)认为,解释变量之间也存在空间相关性,可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11]。空间杜宾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在空间面板模型中,由于解释变量的内生性,直接运用OLS方法将导致估计偏误。可行的估计方法为MLE或GMM方法。Lee和Yu(2010)指出,当存在固定效应时,直接运用组间去均值方法得到的系数估计量虽然是一致的,但是扰动项方差的估计却是非一致的,他们运用正交变换给出了相应的校正办法[8]。

对于空间自相关的检验,国内大部分学者都进行了MoranⅠ指数的计算。但是,MoranⅠ并不能给出空间自相关的具体形式。Anselin(2006)将LM检验推广到了了面板数据的情形,用来检验面板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12]。有关LM统计量的定义及稳健LM统计量的相关情形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的估计与检验问题,参见Elhost(2014)的相关论述[13]。

3 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

3.1 空间权重矩阵的建立

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的第一步则是要建立空间权重矩阵W。本文基于空间一阶邻近来建立空间权重矩阵,即在W中,对角线上的元素为0,当区域i与区域j相邻时,记为1,否则为0,具体表述如下:

由于海南省是一个岛屿省份,但与广东省的经济联系较为密切。因此,我们在空间权重矩阵的建立中,把海南省和广东省的邻接关系记为1。

3.2 空间自相关检验

我们首先建立传统的面板数据模型,并对空间自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不考虑空间效应时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结果

注:系数估计量后的括号代表对应的t统计量的值,LM空间自相关检验统计量后的括号代表对应的p值。

从表1的估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单位GDP能耗和能源消耗碳强度均显著,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模型总体的拟合效果较好。根据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除了时期固定效应模型中运用robust LM检验时接受了残差无空间自相关假设,其它情形都显著地拒绝了原假设,认为残差项存在空间自相关。所有的空间滞后效应检验都显著的拒绝了原假设,即存在空间滞后效应。说明空间滞后效应和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都是显著的。

从对个体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的联合LR检验看出,对于个体固定效应的联合检验,LR统计量和对应概率值为790.7312(0.0000);对于个体时间效应的联合检验,LR统计量和对应概率值为120.5486(0.0000),1%水平下都显著地拒绝了原假设,说明个体和时期固定效应都是显著的,应建立个体时期双固定效应模型。

3.3 实证分析结果

我们运用3种主要的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参考Lee和Yu(2010)给出的方法对估计量进行误差校正,估计的结果见表2。

表2 时期固定效应空间杜宾模型的估计结果

注:(1)括号内为各估计系数对应的t值。(2)*表示10%下不显著。

从表2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单位GDP能耗和能源消耗碳强度均显著,模型仍然具有很好的拟合优度。空间误差模型中,估计系数能够直接反映出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最大,单位GDP能耗的影响其次,最后是产业结构的影响。但是,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的估计结果不能直接反映出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需要通过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与总效应反映出来。

从空间滞后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产业结构、单位GDP能耗与能源结构对碳排放影响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都是显著的。对于产业结构变量,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都为正,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并没有使得碳排放水平下降。对于单位GDP能耗和能源结构碳强度,总效应的估计系数相比传统的面板数据增大了,这说明在考虑了空间效应后,单位GDP能耗和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更为显著了。

从空间杜宾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产业结构变量间接效应的估计系数变为负值了,表明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其它地区碳排放的下降,一定程度上说明区域经济一体化、培育优势产业集群在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上起到了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并不是显著的。单位GDP能耗的间接效应的估计系数变的不显著了。能源结构碳强度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都是显著的,总效应的估计系数相比空间滞后模型有相当显著的增大。

3.4 空间面板模型的选择

在3.2节中,我们运用LM方法进行了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空间滞后效应和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都是显著的。在3.3节中,我们分别建立了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接下来,我们希望进行模型的比较来了解建立哪一种空间面板模型是最优的。Elhorst(2014)建议,可以先从空间杜宾模型开始估计,通过构造相应约束的Wald检验和LR检验,即检验(5)式中相应的原假设H0∶Ф=0和H0∶Ф+φβ=0来判断空间杜宾模型是否可以简化为空间滞后模型或是空间误差模型[14]。表3给出了Wald检验和LR检验的结果:

表3 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的选择

可以看出,Wald检验和LR检验都显著地拒绝了原假设,说明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是最优的。值得注意的是,空间杜宾模型对能源结构碳强度总效应的估计系数为5.8160,而空间滞后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的估计系数只有1.9056和1.4906。这进一步说明,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是最为根本的。

4 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1997~2012年的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选取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和能源结构碳强度代表结构调整,选取单位GDP能耗衡量技术进步,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效应,有以下结论:

(1)传统的固定效应模型虽然对模型有着较高的拟合优度,但是LM检验表明模型存在着明显的空间相关性。

(2)根据LR检验的结果,建立了个体时期双固定效应的空间面板模型并对估计量进行了误差校正。空间滞后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各解释变量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都是显著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并没有促进碳减排的实现,单位GDP能耗和能源结构碳强度对碳排放的影响比较突出。空间误差模型的估计结果与空间滞后模型类似。空间杜宾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第三产业的发展从直接层面上显著的提高了本区域的人均碳排放水平;从间接层面上促进周边地区的碳减排,但这种作用并不显著。能源结构碳强度对碳排放的影响最为突出。

(3)Wald检验和LR检验的结果表明,建立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是最优的,也进一步说明了能源结构的重要性。

根据以上结论,为了解决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制定合理的碳减排政策,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要高度重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优势创新产业集群。从空间杜宾模型的估计结果看出,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直接层面上不能显著的降低人均碳排放。第三产业内部的发展应促进结构的优化调整,要进一步从依托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里走出来,大力发展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效益的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不仅自身能耗低、碳排放低,而且它的发展能有效地促进技术优化与升级,带动单位GDP能耗的显著下降,进一步促进碳减排政策目标的实现。第三产业发展对碳减排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今后也要加强区域一体化过程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协调与合作,努力形成高技术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集群优势,互利共赢。

(2)重视技术进步的作用。当前我国的单位GDP能耗一直居高不下,且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必将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因此,在今后我们一定要重视清洁技术的推广和利用,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政府和企业要加大对清洁技术创新的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创造力。同时,在政策上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那些能耗高、排放量大的企业实施严厉的惩罚措施,例如有步骤、分别的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征收碳税等,引入第三方评级机构对企业进行环境测评,真正促进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3)改善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前面的分析已经充分说明:以煤炭为主的这种不合理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是最为持久和根本的。从中国的实际情况看,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先天禀赋,从政策的角度考虑,我们认为,应尽快提高电能的广泛使用。煤炭的清洁化和提高煤炭转化为电力的比重,是当前推动中国能源革命最为迫切的任务。

3.年龄对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 篇三

关键词:空间认知能力;年龄;多边形旋转

一、问题的提出

蔡华俭等使用瑞文测验进行了空间认知能力的发展性及其与智力的相关研究,他们认为,空间认知能力与智力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1970年贝利(N.Bayley)采用纵向研究法发现智力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长到26岁左右,以后保持水平状态,直至36岁。另有研究者(Schaie 和 Strother,1968)根据5种主要能力对成人进行测量,发现一般人的智力到35岁左右发展到顶峰,以后缓慢下降。参考上述对人智力和能力的研究,结合研究设计,将被试者按照年龄分成18~25岁、25~35歲和35~40岁三个年龄段探讨空间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

二、研究方法与实验过程

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18~40岁的成人,受教育水平均在小学三年级以上,身体健康,智力正常(通过瑞文测验获得),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2.研究工具

实验材料由计算机呈现,通过DMDX编制实验程序,并控制实验的进程。

3.研究设计

多边形旋转任务采用Shepard三维旋转经典范式,参照Dale Cohen和Michael Kubovy研究设计。每次呈现两个在平面上旋转不同角度的多边形,让被试者判断所呈现的两个图形是否相同。

4.数据整理

通过Excel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的有效数据为379个。通过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不同年龄被试的多边形旋转测验结果的比较见表1。

采用一元方差分析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多边形结果进行检验(表3-12),结果显示,18~25岁年龄段被试者的反应时较低,正确率和每秒正确数较高;但多边形旋转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上年龄段的差异不显著(p=0.086>0.05,p=0.072>0.05)。不同年龄段被试者间的多边形旋转任务的每秒正确数存在显著性差异(F=3.876,p=0.022*<0.05)。进一步的事后检验(LSD)结果显示(见表2),在不同年龄段之间的比较上,18~25岁年龄段与35~40岁年龄段在每秒正确数上差异显著(p=0.008**<0.01),其他年龄段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四、讨论

不同年龄段人群间的多边形旋转测验结果可知,18~25岁年龄段与35~40岁年龄段之间有差异,差异表现在反应时上(从而致每秒正确数也有差异),18~25岁被试的反应时短,每秒正确数多,亦即18~25岁被试者判断速度较快。这说明25~35岁空间认知能力有一个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在判断速度上。可能是随着年龄增加神经过程的灵活性下降的缘故,这还与智力特别是流体智力的发展趋势基本吻合。总之,空间认知能力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25岁到35岁之间,空间认知能力有一个缓慢下降的趋势。蔡华俭等人(2000)研究发现从小学四年级至高一期间,个体空间认知能力发展迅速,各群体几乎都在高一左右发展至顶峰,随后便开始下降,而高一学生一般为16岁左右。

五、结论

根据实验的结果分析与讨论,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空间认知能力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25岁到35岁之间,空间认知能力有一个缓慢下降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林忠贤,张增慧,韩布新.儿童、中青年及老年人心理旋转能力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2,25(3):257-259.

4.空间向量对立体几何教与学的影响 篇四

空间向量的引入丰富了立体几何教学的内容,这主要体现在课程理念变化以及课程内容改变两个方面。

1.在课程理念方面

新课程注重学习方式的改革,要求学生转变单一的被动接受式学习,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实现学生自我的“再创造”。在立体几何中引入空间向量正是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表现,空间向量的出现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融合了计算机技术与数学知识,直接利用向量的方式提出问题为学生解答立体几何题目提供了新的解题方法。这就密切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了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同时,空间向量的引入,促进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在教学内容方面

空间向量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纳入教材当中,涵盖了空间向量的定义和原理、线性运算、直角坐标运算、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的应用等方面,这丰富了立体几何的教学内容。

二、空间向量的引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空间向量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体现在向量的.特征上。一方面,向量是代数的,因此可以对它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这就丰富了运算形式,也使抽象的概念有了具体的形式。以运算为载体,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就可以对问题进行实际的运算、证明以及演绎。另一方面,向量又是几何的,因此可以直接描述、想象、替代向量中点、线、面等对象,并可观察到各研究对象之间的基本关系。这就为一些计算能力比较强但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解题提供了新的出路,降低了其学习的难度。例如,证明以⊙O的直径AB为一边的圆内接△ABC是直角三角形。(图略,也就是求证∠BAC是直角)

因此AB⊥AC,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

三、空间向量的引入降低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空间向量的引入,为学生解答立体几何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空间向量的引入削弱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降低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向量的引入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密切了代数与几何的关系,丰富了学生的思维方式,但是容易造成空间向量就是“万能”的思想,很多学生完全放弃了传统的综合法,试图通过空间向量的方法来解决一切立体几何问题。运用空间向量来解决数学问题这一思路的推广还需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来努力:

1.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兴趣和好奇心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内在动力。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出发,筛选出与该模式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具体来说,在空间向量的学习中,可采取启发式和探究式。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要扮演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当然,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复习,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建立知识的网络化,促进学生学习的迁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动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如,在学习“空间向量”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原有知识复习近平面向量和立体几何的基础知识。如,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1)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平行、相交、异面,空间两个向量的关系?(2)空间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空间中两个平行向量确定一个平面?(3)空间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空间中两个不平行向量确定一个平面?再如这一例题,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B1B=2,求异面直线BC1和A1C所成的角(图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作出BC和B1C1的中点M和N,然后利用底面三角形的高MA、侧棱MN以及底面三角形的边对MC这三条互相垂直的直线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设置

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将空间向量运用于具体的数学习题中。

2.在学习空间向量的同时不可忽视综合法

虽然空间向量确实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综合法的运用也至关重要,综合法对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空间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使用空间向量时,首先要注重一题多解。要教授学生不能一味地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采用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培养一题多解的思维方式,举一反三,灵活多变。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空间向量法与综合法教学的平衡性,要精心

编制和选择恰当的例题和习题,特别是挑选一些利用综合法解答

更为便利的立体几何习题,增强学生运用综合法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使用综合法来解决立体几何问题,通过一题多解的方式实现训练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在立体几何中引入空间向量这一内容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空间向量引入立体几何教学中,对于摆脱“形到形”这一传统综合法,丰富解题方式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但是在运用空间向量时,也不能一味地突出其优势,要重视其缺点,与综合法并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长春。利用空间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的问题[J]。数学学习与研究,.

[2]刘福亮。向量法在立体几何解题中的妙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

5.新技术对空间影响 篇五

Sampling and testing are conducted on groundwater depth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in the 670 km2 of the Sangong River Basin and semi-variance function analysis is made afterwards on the data obtain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geo-statistic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riance curve of the groundwater depth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displays an exponential model. Analysis of sampling data in 2003 indicates that the groundwater depth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change similarly in space in this area. The Sangong River Basin is composed of upper oasis, middle ecotone and lower sand dune. In oasis and ecotone, influenced by irrigation of the adjoining oasis, groundwater level has been raised and soil water content also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sand dune nearby, vegetation developed well. But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Sangong River Basin, because of descending of groundwater level, soil water content decreased and vegetation degenerated. From oasis to abandoned land and desert grassland,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groundwater level changed greatly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respectively in spatial variation. Distinct but similar spatial variability exists among the groundwater depth and vegetation coverage in the study area, namely,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decreasing (increasing) as the groundwater depth increases (decreases). This illustrates the great dependence of vegetation coverage on groundwater depth in arid regions and further implies that among the great number of factors affecting vegetation coverage in arid regions, groundwater depth tums out to be the most determinant one.

作 者:苏里坦 宋郁东 玛丽娜 SULTAN Danyar SONG Yudong MARINA Jumakeld  作者单位:苏里坦,SULTAN Danyar(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8, China;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CAS, Urumqi 830011, China)

宋郁东,SONG Yudong(Xinjiang Institute of Ecology and Geography, CAS, Urumqi 830011, China)

玛丽娜,MARINA Jumakeld(Xinjiang Institute of Land Resource Planning, Urumqi 830011, China)

刊 名:地理学报(英文版)  ISTIC 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年,卷(期):2004 14(3) 分类号:P9 关键词:geo-statistics   groundwater level   groundwater depth   arid regions   vegetation coverage   semi-variance function   spatial variation   Kriging  

★ 不同培肥技术对玉米生理特征的影响

★ 中国古建筑空间环境对人心理影响的探讨论文

★ 高寒草甸退化对鹅绒委陵菜克隆生长特征的影响

★ 地基设备布站对空间碎片观测能力的影响分析

★ 大豆甙元磺酸钠对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6.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篇六

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科学技术成倍增加、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科学技术和生产的整个体制发生变化。新的科技浪潮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特点标志着智力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面临的知识快速增长、知识更新率加快和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的趋势,这一切都对基础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

1、科技发展速度加快,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知识更新加快。这不仅促进技术和生产的变化,也引起科学内容和人的思想的变化。加快感知新事物的速度,加快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转换速度是我们所处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随着科学技术加速转换,信息处理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且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以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最终给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乃至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带来了巨大变化。科学信息量不断增长,新的科学规律、新的科学原理和新的事物的不断涌现,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但扩充了某一学科的内容,也把该学科的知识扩展到其他科学技术领域。这样,阐明科学内容的信息量成倍增加。因此,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控制。在所谓的“知

识爆炸”面前,高等学校要做好两件事:一是科学的组织教学过程:二是培养信息评价的专门人材。

2、科学理论和科学手段作用不断增强

科学理论的作用随着科学发展而不断加强,要求高学生的各科科学理论准备水平;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根据地预测所学学科的发展途径。建立科学理论储备,虽然不能立即应用于实践,但它为未来的专门人材,其中包括科学理论的创新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当代科学认识手段的作用是巨大的,这是由现代科

学的特点决定的。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因特网的巨大信息资源为广大师生所用。网络不但使现代个人电脑进入课堂教学,而且通过高速的声像和资料连接,使所有的课堂和学生在彼此之间以及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很多教育工作者坚持认为,把计算机网络结合运用于现有课程的课堂教学计划势在必行。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基础,归根结底还是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学技术手段,即使是最完善的也只是教学手段的一种,不能过高估计它对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作用。

3、学科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现代科学发展的特征,是不同的知识领域之间彼此联系,各学科的相互渗透,不同的学科利用其他学科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各学科间相互结合常常导致新学科的出现,例如:控制论、仿生学、数学语言学、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学等。各学科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也影响到高校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方法,普通教学论和高校教学理论也相继采用了控制论、信息论、工程心理学、数学心理学以及其

他学科的知识。

4、科学技术和生产紧密联系,相互促进

科学技术和生产间的相互联系日益密切,科学研究成果的物化时间逐年缩短,是现代科学发展的重要特点。科学成为生产力的作用与日俱增,而技术日益成为科

学发展的要素。企业对专家的要求与其说是参加实践工作,不如说要他们对科技原理以及它和生产的联系和关系作出科学的解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一是技术科学化,二是科学“技术化”。因此,学校与社会其它各部门进行综合的创新丁作,对于高等教育意义重大,这也是培养管理自动化生产的高级专门人材的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现代科技发展对基础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培养综合性、创新型人才

二十世纪中叶以来,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也正在不断缩短,而在这其中,不论是科学技术的理论发展,还是向生产力转化的具体技术,都表现出了高度综合化的特征,这就对教育提出了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现实要求。

首先,科学理论的发展趋向综合化和科学与技术趋向一体化预示着当代科技的重大突破,不能只靠某一个学科或某一方面人才去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单科的或局部的知识其应用度是十分有限的,而整体的、综合的知识才

具有广泛的、巨大的应用价值。这就要求基础教育不能过份地强调对单一学科知识的继承,而需要基础教育培养融合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天体力学、计算机科学、地理学、生物学、大气科学等等众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其次,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趋向于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论是科学理论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还是人类社会生存质量的提高,都不再是一件孤立的事件。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紧密联系,呼唤着既具有“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又掌握科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又具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道德观”的高科学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最后,面对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的基础教育应在承认教育的继承功能的同时,强调学生的创新和发展。有创新才有发展,这是当今社会基础教育的根本目标。所以学校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具体的科学知识,更要注重对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探究精神的教育,探究是连接教学与科学的桥梁,是创新意识的灵魂。可见,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基础教育以自然本身的综合性为背景,将自然科学教育视为一个统一的、综合的整体,适当软化已有的学科边界,以大科学观为出发点,通过引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掌握思维的策略与技能,减少对琐碎知识细节的记忆。只有这样,我们的基础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适应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三、科学技术发展对基础教育学科课程设置的影响

高等院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培养人才的基本模式。当代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向培养人才的模式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对课程设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认真的研究。虽然诸多设课程理论各执一端,但都在促使课程设置朝着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要求的方向发展。我们从国外大学的情况,可以看出以下一些发展趋势:

1、强调理工文学科综合化教学

当前,许多国家都认为:工程科学发展是以社会需要为根据,又为自然、经济、政治等领域所制约的。因此,在大学课程设置上普遍重视理工文学科综合化,并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近几十年来,由于科学的高度分化与综合,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进入社会科学领域,和社会工作者共同解决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这就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只有做好理工文学科综合化,才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才能扩大工程师的智力界限,从而增强适应性。因此,许多国家都在改变狭窄的专业训练或单纯的工程训练,在理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安排一定比例的文科课程。从美国高等理工科院校来看,特别是一流的工科院校,都十分重视文科课程的设置。

2、强调基础理论课程教学

早在30、40年代,由于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一些国家的高等院校普遍偏重于专业技术训练,比较忽视基础理论教学。由于五十年代后期的“空间冲击”,促使这些国家的高等院校意识到:只有掌握了坚实、宽厚的基础理论,工程师才能有所发明创造。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他们又发现:应用科学比基础科学变化快,但应用科学又都是在基础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有牢固的掌握宽厚的基础理论,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应用科学的需要。基于这种认识,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又都普遍重视基础理论的教学。在美国,理工科大学一般都强调基础宽厚、能适应将来变化的“通才”,整个四年的教学都是围绕加强基础进行的。在日本,大学新生必须先进“教养部”读一般教育科目,然后进入基础和专业基础课学习。西德在培养工程师的教育中,头两年也用来进行基础教育,称为“基础学习阶段”,后两年为“主课学习阶段”。从上述几所理工科大学的设课情况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基础课教学在朝着强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并且具有起点高、基础厚、课程宽、选修多等特点

3、强调实践性课程教学

国外高等理工科院校在加强基础理论教程的同时,也强调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以便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比如美国许多大学的实验室和计算机都日夜开放,十分注重实验课程教学、课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现代科技冲击的浪潮下,各国高等院校都已经意识到了课程设置的问题,在朝着综合性、基础化和实践性的方向发展。无疑,对于我们培养人才的模式也提出了挑战,应该针对目前我国的现状进行思考。这些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是否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否能够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新要求。

3、科学技术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手段现代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手段是直接联系的。原始社会以前,人类是凭借着体态姿势和咿呀之语来进行信息交流的,教育的方式只能是口耳相传;经过若干年的演变,人类慢慢学会借助音节来表情达意,口头语言称为教育的主要手段;之后,文字的出现,特别是印刷术的出现,出现了书本。书本是以文字来表达、传递和储存教育信息,书本的出现是教育史上的一次大革命,教科书的普遍使用,促进了教育方式方法的变革,这样,小组教学和班级教学模式就得以实现。;到了十九世纪末,幻灯、无声电影等视觉媒体应用到了教育领域,形象教学方式的引入,使教学别开生面;进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电影、广播、电视、录音、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等相继投入教育领域,六十年代开始,教育领域出现了闭路电视、录像、语言实验室、电子计算机、人造通讯卫星、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等教学工具和手段。这些媒体共同构成了人类教育的立体传播时代,教育方式突破了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出现了没有围墙的学校,使教育摆脱了手工业方式的束缚,走向现代化的道路,向着高效率、优质量的方向发展。

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知识的总量也在迅速增加,知识爆炸的出现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要在有限的在校学习时间里提高学习效率、扩大学习容量和加快学习进程,只能靠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随着人口的增涨,需要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而传统的教育方式又适应不了人口爆炸所代来的普及教育和扩大教育规模的要求,因此,必须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达到目的。为了解决传统教学形式和方式存在的比较抽象、受时间空间的局限较大、施教范围小和表现手法少等许多弊端,人们将新技术引进教育领域,研制出新的教学工具。广大教育工作者也不再满足于书本上的知识和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而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构建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总之,为适应科技进步、知识增长和现代生产的需要,现代教育技术就应运而生了,并且成为人们接受教育最快捷最经济的途径。随着以通信技术、视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兴起、凝聚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不断涌现,人们开始借助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理论来共同探讨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利用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实现扩大教育规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和促进教育改革为目标。现代教学传播媒体的应用促成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人们对于许多教育教学问题的新思考。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现代教育技术有其自身的优势。

7.高层建筑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影响 篇七

兰州城区东西长50公里,南北宽3公里,呈带状横贯东西,是典型的”两山夹一河”地形。作为一个寸土寸金的城市,城区土地有限,城市可开发面积更为有限。在西部大发展的浪潮中,兰州市人口总量在近10年中迅速膨胀,城市面貌也有了很大改变,出现了很多高层建筑,这显示了人类在面临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用地紧张的困境时,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开拓和扩大生存空间。高层建筑作为较大体量的建筑,它的出现对城市环境的方方面面存在着无法忽略的影响。

1. 高层建筑对于兰州城市空间的影响

1.1 高层建筑对城市带来的有利影响

1.1.1 节省土地

受地形条件限制,兰州市内4区建成区呈“哑铃”状,中心城区正好位于最窄处。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口集中于城市之中。城市用地日趋紧张。高层建筑正好可以少占土地,使人们生活、居住的空间朝空中发展。把城市中相对分散的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社会生活空间组织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建筑空间的协同作用,部分满足了城市空间的发展弹性与生长的需要,使城市变得相对完整、紧凑。

1.1.2 地下空间的使用多样化

高层建筑都会设计相应的地下室。(根据要求,兰州新建10层及以上或基础埋置深度超过3米(含3米)的民用建筑,按地面底层建筑面积修建防空地下室;其他民用建筑按国家规定的建设比例修建防空地下室)。这些地下空间平时行使其自身的功能,而到了战时,则成了疏散城市居民的避难场所。平战结合,可以节约建设其他的防战设施及市政设施的土地与资金。

1.1.3 城市的重要景观

高层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密集的片区,如今已无疑被视为大都市中心的象征,无论是纽约的曼哈顿,法国的德方斯新区,还是上海的浦东,都是如此。兰州的高层建筑主要集中在市中心的庆阳路段。

1.1.4 城市的空间形态改变

由于要照顾到日照等因素,对高层建筑之间的间距有一定的要求,使得城市整体空间尺度随之加大。经过地层、中层、高层建筑的组合,城市的空间层次也逐渐增多。

1.2 高层建筑对城市带来的不利影响

1.2.1 高层建筑对人的视觉感受的影响

高层建筑的巨大尺度完全打破了过去的人本尺度,使街道显得非常狭小。由于高层建筑受到风力的限制,追求结构的合理性,致使绝大部分高层建筑标准层平面基本上是矩形或方形,使这些高层建筑在外观上大同小异,在形体上显得过多的雷同和单调,使现在的城市面貌日益趋同的情况更加严重。当市民或行人看这些高楼时,往往搞不清楚究竟它是哪幢高楼。

1.2.2 高层建筑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适量高层建筑可以节约土地,提高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然而,过于密集的高层建筑给城市生态环境就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

1)改变局部小气候

在高层建筑集中的地区,局部小气候会发生一些异常的变化,比较明显的是风力环境的复杂化。比如风速的加大,造成强气流,形成”峡谷风”;产生气旋涡流,形成旋风;风吹到高层建筑上,一部分气流向下,影响地面建筑和行人。另外,巨大的受光区和阴影区也会造成热环境的失衡。因此,高层建筑会强烈地影响人们的舒适感(包括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

2)产生环境污染

兰州市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产业结构使其成为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城市。近几年,城市机动车数量增加的同时,带来了噪音和汽车尾气污染。而高层建筑在市中心使这一区域街道形成狭窄的峡谷,噪音污染因为有高耸的摩天大楼的阻挡不易迅速消失,还常常由于高层建筑上的玻璃及轻质金属外装修材料对声音的大量反射形成回声,延长了干扰时间。当高层建筑面向十字路口时,能把交通噪声反射到其他建筑上,从而造成对其他环境的干扰。

3)产生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中心高层建筑聚集,由于建筑密度大、容积率高、空调等人工热排放加大,“热岛”效应十分明显,夏季市区气温明显高于城市周边地区。另外,由于兰州”两山夹一河”的地形所致,常年静风时间较长,尤其在空气质量较差的冬季很少有风,城市污染物不易排出,而长时间的大气污染容易导致各类疾病发生。

4)产生巨大阴影区

由于城市中心区高层建筑非常密集,且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不仅挡住了人们的视线,还挡住了阳光。其巨大的体量产生的阴影往往遮住了周围较低建筑,一部分高层建筑已严重损害了人们身心健康。而居民的日照条件跟居民尤其是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关系。

1.2.3 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兰州的高层建筑主要集中在城市中部的城关区和七里河区,由此所产生的人流、车流的集聚效应明显,作为典型的”带状”城市,兰州东西方向的交通压力大,特别是在解放门、西关什字、中山路一带,犹如天然交通瓶颈,交通拥堵严重,交通事故频繁。

1.2.4 对安全带来的影响

城市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其带来的安全问题:

1)高层居住的居民通常汲取楼内高位水箱里储存的自来水。有数据显示,中国高层建筑的高位水箱的饮用水有80%以上的不符合饮用水标准,大肠杆菌、氨氮和亚硝酸盐等超标明显。

2)高层建筑聚集了大量的人和物,在其停留和运转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等。这些污染物若直接排放又给水、大气、土壤资源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3)特大火灾的潜在危险极大。大量人员流动分布于一个封闭的立体空间,起火因素多而杂。发生火灾时易形成烟囱效应,烟气扩散的速度很快。而在起火消防时,扑救比较困难,因此,高层建筑防火安全是全世界关注的重大难题之一。

1.2.5 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兰州,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市区内依山傍水,南北群山对峙,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修建高层建筑对于解决巨大的社会需求来说,无疑是最经济和最必然的方式,但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以及欠合理的布局、设计对城市景观会带来较大的影响。

2 影响城市环境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尽管高层建筑对环境有着诸多的负面影响,但由于其优点也是非常明显的,目前,人们已普遍认识到高层建筑发展已成为必然,所以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加以规范限制,使城市的环境更适合人类生存、生活的需要。

2.1 城市结构多元带来的高层建筑布局的合理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城市结构多元化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方向,其表现在以多个市区取代中心商业区(CBD)和市区环境综合化两个方面。多中心的市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和城市生活的压力。在这样的城市结构中,高层建筑已不再仅仅是中心商业区的标志,而是形成高层城市市区结构的各个结点,它的设计应从城市空间体系中衍生出来,并影响城市区位乃至整个城市的环境。

2.2 城市交通空间立体化与高层建筑的合理结合

交通手段多样化和交通空间立体化是解决人车分流和增加交通量的有效手段。“十二五”期间,兰州轨道交通也将迎来大发展。使城市立体交通系统与高层建筑群体的底部空间内部交通相沟通,形成城市的水平交通与建筑的竖向交通有机衔接成整体,使建筑内部交通系统并入城市网络,减轻了街道层面的交通压力,为形成方便和愉快的步行街,步行区环境提供了条件。

2.3 合理规划高层建筑的布局

兰州拥有独特的”山水城市”空间特点,在”四十公里”黄河风情线上,应根据地理状况适当降低建筑高度,并且尽量使高层建筑前留出一定室外空间,以使滨河区域空间相对开敞、舒适,且应避免建筑与主要景观方向互相影响,减少相互遮挡,创造出有特色的城市景观空间。在城市的主要节点,如主要十字路四周的高层建筑应采取退出较大广场以形成富有变化的城市空间。结合兰州新版城市总体规划及兰州气候条件,如再建高层建筑应向城市西部偏移。

2.4 适宜的外部空间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常常忽视了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街道、建筑与城市空间环境的协调设计,缺乏公共广场和开放空间这种人性化的场所,建筑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缺少沟通。而通过屋顶庭院、高层建筑底部的灰空间(如柱廊、底层架空、入口凹进)和室外广场等设计手段的运用,对高层建筑底部开放空间加以处理,从而可以加强高层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结合,与相邻建筑减少明显的空间界限,并通过步行系统与其它公共空间连成一体,形成连续通畅的城市外部空间.

2.5 合理规划开发高层建筑地下空间

兰州土地资源紧张,向地下发展就成了大势所趋。当今的高层建筑,要充分的利用下部空间,并把阳光、空气引入地下,使之成为城市环境构成的一个组成部分。城市向空间发展,使城市空间在高度上具有了不同的分工,城市管网、贮备、地下快速交通和地下商业网络等综合利用地下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结语

高层建筑是城市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层建筑只有融入城市空间环境,并通过自身的特点去完善城市环境,在城市的发展中取得平衡,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城市景观和适合人们生活的城市环境。

摘要:现代城市的发展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人口的高度聚集和土地资源的稀缺。而高层建筑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但同时,高层建筑也改变了城市的结构、布局,甚至是城市面貌、环境。在西部大发展的浪潮中,兰州城市面貌也有了很大改变,出现了很多高层建筑。高层建筑作为大体量的建筑,它的出现对城市的影响十分巨大。

关键词:高层建筑,城市空间环境,影响

参考文献

[1]田银生,刘韶军.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01

[2]梁雪,肖连望.城市空间设计[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0

8.浅谈新媒介对公共话语空间的影响 篇八

【关键词】新媒介 话语空间

一、传播媒介的发展阶段

从人类社会诞生伊始,信息传播活动就如影随形地贯穿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从传播媒介的角度看,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口语传播,人类通过最基本的声音语言、肢体语言进行小范围的传播活动。这种传播活动的最大特点是人与人之间直接进行互动,在时间、空间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既难以进行大范围的传播,也难以进行长时间的传播。第二个阶段是在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创造出抽象的符号后以文字符号为主要媒介的传播。这种传播较之于之前的口语传播更具有广泛性与持久性。第三个阶段是以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普及为前提的,图像、文字信息得以被批量的复制、大范围的传播,并且长久地保存下来。第四个阶段是以摄像技术等发明为背景的,并且融合了多种符号的阶段。人类利用影像技术再现社会现实,并以此为媒介进行广泛地传播。第五阶段是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为中心的。人类利用数字技术复制、加工、创造信息,通过互联网进行迅速的、全球化的信息传播活动。

可见,信息传播活动与媒介的发展变化是息息相关的。正如,麦克卢汉所说的那样“媒介即信息”。虽然过于偏颇,但却表明了媒介技术对信息传播活动的深远影响。同时,媒介技术对信息传播活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探讨媒介技术对话语层面的影响。

二、新媒介对公众话语空间的影响

波林·罗斯诺在《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中指出“话语”是“所有被书写、被言说的东西,所有引起对话或交谈的东西。”①而“话语权”,通俗地说就是能说话的权利,即以图像、文字、语言符号为中介对舆论进行控制的权利。话语权具有社会历史性,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信息传播活动的发展而产生的。葛西兰指出“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在这里,他将话语与意识形态结合在一起,形成话语权。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话语作为一种中介是个人之间、阶层之间进行互动的重要工具。而掌握话语权的往往是占统治地位的一方,他们决定了社会文化与舆论的走向,进而影响了整个社会文明的走向。正如福柯所指出的“历史不厌其烦地教导我们:话语并不是转化成语言的斗争或统治系统,它就是人们斗争的手段和目的,话语是权利,人们通过话语赋予自己权利。”话语权既是斗争的结果,也是斗争的工具,又是斗争缘由。掌握话语权的一方就拥有说话的权利,他们利用话语权为自己谋得利益并继续巩固其社会地位。

传统意义上,掌握话语权的往往是统治阶级,他们利用既得利益,通过思想枷锁、严酷刑罚、军队等扼杀公众的话语权,统治阶级所发出的声音即是正确的、不可置疑的。然而,随着民主政治的推进,随着专业化媒介组织的出现,这种情形变得更加复杂而隐秘。掌握话语权的一方开始巧妙地利用专业化的媒介组织来表达他们的立场。而媒介组织在这里既担任了传播者的角色,又充当了中介的角色。媒体应该报道什么,媒体如何引导舆论走向,这一切都在统治阶级的控制之中。公众开始依靠专业化的媒介机构获得外界的信息,但是缺乏有效的渠道进行话语的讨论,公众“说话”的机会是有限的。久而久之,公众往往选择被动的噤声,这只是无奈的选择。公众想要发出声音,但是在专业化传媒机构垄断的背景下,他们没有合适的平台说出属于他们的想法。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为公众提供了平台,公众逐渐从被动变为主动,他们主动的选择媒介,进而打破专业化传媒机构长期的垄断地位,带来日益开放的话语空间。

新媒体扩大了公众的话语空间,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播与共享,使公众获得了以往不曾触及到的一定程度上的话语权。在新媒体时代,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形式为公众提供了“说话”的平台。这些新的平台较之传统媒体有很大的不同,它们以先进的媒介技术为依托,面向所有人群,不受阶层、年龄、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具有匿名性,拥有迅速传播的能力。这种双向甚至多向交互的传播方式打破了“舆论一律”的传播格局,使得传播更加民主和平等,令民间话语体系进一步崛起,亦使读者和观众拥有更丰富的可选择的新闻渠道,他们愈自信,也愈减少对新闻媒体的敬畏。②在新媒体平台上,公众可以获得一定的话语权,从而对现实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2010年,这个被称为微博元年的一年,普通公民利用微博这个新媒介进行维权、曝光,进而推动了主流媒体的持续关注,促进了有关社会问题的解决。也就是说,公众已经开始利用新媒介进行“说话”,获得更大的话语空间。

新媒体之所以提供了更为开放的话语空间,主要是其特性所决定的。首先,新媒体的平台更为直接,公众不需要以传统媒体为中介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而是直接通过新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其次,在新媒体语境下,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身份不再固定化,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对其掌握的信息进行报道、评论,公众的话语权得到体现。最后,在新媒体语境下,“报道什么”不再是专业传媒机构的特权,公众可以藉由新媒体为平台主动地选择“报道什么”,并且影响传统主流媒体的报道议程。新媒体以分众化的传播特质而区别于传统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对话语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更为开放的话语空间。随着新媒体这个平台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公众必将获得更为广阔的话语空间,并利用其话语权实现其现实利益。

参考文献

①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280

②王嘉颖,《试探析国内当下网络自媒体传播模式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作者:均为安徽大学2010级研究生)

9.新技术对空间影响 篇九

产业技术政策对我国化工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一、产业技术政策的内容和作用 产业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根据产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整个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产业技术政策又叫行业技术开发政策,是政府所制定的用以引导和干预产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是服务于产业结构优化,扶持和推动高新技术的优先发展,并指导和支持国民经济的技术更新、改造和创新的经济政策.

作 者:匡跃平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刊 名:技术经济 英文刊名:TECHNICAL ECONOMY 年,卷(期): “”(12) 分类号: 关键词: 

10.现代教育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篇十

一一固始县分水亭镇一中

杨阳

英国历史学家埃里克•阿希比认为教育史上曾发生过三次重大的教育历史革命,现在正经历第四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将教育青年人的责任从家族转移到专业教师手中。第二次革命是采用了书写,作为口语同要重要的教育工具。第三次是发明印刷术和普遍使用教科书。第四次是现在正在发生的数字音像技术、卫生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和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络通讯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在教育领域的逐步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逐步应用于教育,并不仅仅意味着多了几种新的教育手段,而是将对整个教育系统发生全方位、多层次的深远影响。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无疑会为教师提供许多便利。几

十、几百年来教育一直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教育都是最大的产业。现代教育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师的劳动生产率。教师可以选择自己最满意的技术手段来达到最佳的效果。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使教师的工作不再千篇一律,周而复始。可以使教学工作被动性、单调性减少,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加。可以使教学的趣味性增加,使学生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保持旺盛的学习劲头。

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使教师不再忙于大量的无休止的事务性的工作,运用计算机来管理教学,其效率之高和误差之小,是传

统的管理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例如,期末考试的出题、打印、校对、印刷等历来是学校头疼的事,有了计算机的题库管理,便可迎刃而解。

教师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可以为自身学习和提高带来很多方便。教师不脱产就可以学完许多新的课程。计算机网络和信息资料库,使教师不再受学校或地方图书馆的限制。一些过去无法开设的课程,也因为教学软件的普及而变得易如反掌,例如,火山爆发、山洪、地震、生物进化、种子发芽、化学实验等。

当然,由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不断运用,也必然是教师面临一些新的挑战。许多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传统的中心人物,学生将开始成为中心。这个作用的转变,要求教师发挥与传统作用不相同的新作用。教师必须学会选择和开发新课件,否则,在多种媒体的综合利用中,他们只能是被动的追随者。教师必须学会当一个群体的组织者,学生自学的咨询者和学生智力交流的协调者,否则,他们将无法面对学生新的需要而在学生面前茫然失措。

面对新的教育技术,教师的智能结构必须增加新的东西。他们必须学习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同时,再学习和教育技术有关的硬件和软件的知识,学会使用计算机,学会自编简单的程序。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的影响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有权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像这样一些有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有关地位的论述,早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学生能否真正的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并不取决于教育者的良好愿望。事实上,在传统的教育技术条件下,学生很少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往往是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丧失了应有的创造性。

但是,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一旦成为学生的“智能老师”,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变为学生自定步调的学习模式。面对电视、录像、电子计算机等新来的“老师”,他们不再局促不安,不再担心“老师”会累,会有事,会瞧不起自己。

学生可以任意调节“老师”的教学进度,随时可以要求“老师”重来一遍。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保护。他们可以从自己不断取得的进步中,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在电子计算机等“老师”面前,学生可以从容不迫的学习,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的安排学习。

在新来的“智能老师”面前,学生必须改变消极的接受信息,等待“填食物”、“灌输”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而变成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学生必须在众多的利用计算机学习的系统中,学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努力成为与教师同等地位的计算机网络成员、数据库用户、课件的开发者与创造者。

当然,在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等以其生动、形象而吸引众多学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出一些新的问题。许多长期与电子计算机打交道的儿童中,会出现视力下降、急躁,与教师和家长感情疏远、自私、孤僻、语言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下降等问题。因此,不管是何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都必然的存在教师如何去科学引导学生的问题。任何先进的教学手段,都不可能完全的代替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的感化和陶冶作用,是任何先进的教学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三、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内容

课程问题在任何一个教育体系中都居于中心地位、实力地位。因为教育目的必须依靠一定的内容安排来实现和体现,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是由内容决定、为内容服务的;教学的质量、水平和评价标准,主要看教学内容以及实现的怎样。迄今为止,特别是在我国,传统的、占优势的还是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使相同或相近的科技领域的基础知识连贯起来,有利于完成那个人类文化的传递任务,所授知识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便于教师教学和发挥主导作用。但是学科课程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脱离,忽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学生的学习中的能动作用。

利用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把现实世界与未来世界中的各种情况,用生动、逼真的形式再现出来。这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学习动机的激发,必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创造出适合学生个别差异的各种课件,各种新的知识也会迅速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教学内容滞后与时代发展的问题将得到解决,课程设计也不再仅关心将一些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而会把更大的精力放在学生如何获得知识这个方向上来。

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还是过去一些无法开设的课程或无法普遍开设的课程有了开设的可能和普及的条件。各种模拟技术,可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四、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组织形式的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影响到教师和学生,影响教学内容,而且也会深刻的影响教学组织形式。

迄今为止,在全世界范围内,班级授课制仍然是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长期以来,班级授课制由于不利于学生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发挥,学生动手机会少,难以照顾到学生个别差异,强调统一齐步走,不能保证真正的智力卫生等弊端,而不断受到人们的抨击。但是,要真正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一直缺乏真正的物质保证。

现代教育技术的普遍运用,将使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一个彻底的改观。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班级授课制为模式的格局将逐渐打破,以学生为中心,以个性化学习为目标的新的教学形式将逐渐增多。现在,不少国家出现了无年级学校等诸如此类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学生自我设计,如自订学习

内容、自定学习时间、自订评估手段、自选学习媒体,给学生极大的学习空间。

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技术的冲击下,传统的教学设施开始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过去那种方格盒子式的教室,正在被一种新的叫做“开放空间”的教学建筑取代。在这种四周没有墙壁,只有“可移动”教学设备的教室中,不是教师和学生去适应一层不变的空间格局,而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更为迅速的教学组合,既可以进行常规的教学活动,也可开展特殊的教学活动,即可容纳传统的教学单位,也可容纳更大或更小的教学单位,如小队教学、小组学习或其他个别化的教学形式。在这种教学场所中,教学双方将赢得更广阔的活动空间,获得创造性思维的更佳组合形式。

11.新技术对空间影响 篇十一

关键词:湘南传统聚落;宗族组织结构;景观空间

中图分类号:K82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5-0132-2

聚落是人所组成的定居行为,是人类活动中最具体的事物。聚落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因素。

湘南地处湖南省的南部边陲地区,属南岭山脉体系,与广东省以南岭为界,与广西接壤,山水相连。包括零陵地区及郴州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3'-114°14',北纬25°-26°之间,包括郴州、资兴2市及郴县、桂阳、永兴、宜章、嘉禾、临武、汝城、桂东、安仁等九县,面积1.94万平方公里。全区以山丘为主,呈“八山半水分半田”的格局。湘南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具有整体性,人文空间与自然空间的有机结合,使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其次具有丰富性,不同空间形态的组合形成变化丰富的空间序列。那么促使湘南传统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形成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传统风水观念

风水是中国古人凭直觉认知和经验积累,总结并完善了一套以人与自然协调为准的认知观念和择地理论,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传统聚落选址和居住环境营建中。湘南聚落受风水学的影响,村落一般选取于地势开阔有流水的地方,风水将对阳宅基址自然环境的认知分为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四个重要步骤。

“龙”指地脉的行至起伏;“砂”指主龙四周的小山。山脊的起伏轮廓就是地脉的外形,觅龙察砂时,先远观山势,看群峰的布局走向,再近观山形,看每座山峰的具体形态。风水中有大量的说法将山川形势的种种与宗族的兴旺与否做了对应联系。桂阳阳山村,它的构成是明堂宽大居中,背靠大山,面临大片水田,右边有一条大道通向外面(即白虎),左右有内外双砂护佑,又有长坡在西北方向越伸高。住于此能得到天赐富贵,仓中粮食丰足,子孙能着紫衣封高官。

观水首先寻觅萦绕环抱的水势,风水中更把水喻为人的血脉,认为好水具有“荫地脉,出人才,养气聚财”之效。同时讲究水口“天门开”、“水口闭”,也就是说如果天门开而地户闭的话则能聚气,使之则源不断,也就是通常堪舆术认为的“山发人丁,水聚财”,故要求水口要锁闭,以防泄漏。板梁村溪水绕村而流,可村落东面的出水口过于宽大,因此建有一宝塔,以达“水口闭”的要求,护佑板梁世代繁昌。

在湘南传统村落,开凿池塘十分普遍,其直接原因来自于风水观念。最佳的聚落选址就是要背山面水或依山靠水。此外,池塘的开凿与否还关系到整个村落“风气”的聚散。如阳山古村前的一口池塘,这是“藏风聚气”的需要,也是人们洗菜洗衣和消防的水源。

点穴就是确定城址、村址、宅址、墓址的核心部位立基位置。《阳宅会心集》卷上“阳宅总论”中记有:“喜地势宽平,局面阔大,前不破碎,坐得方正,枕山襟水,或左山右水”。实质上就是对龙、砂、水的选择的综合。

通过觅龙、察砂、观水、点穴所选择的藏风聚气的理想环境,的确具有良好的小气候和生态环境效益。湘南地区村落坐北朝南,负刚抱阳,背山面水的基本格局,显然具有充足日照、自然通风、防涝防旱、交通便利、调节小气候等功能。板梁村背后有象鼻山,有利于抵挡冬季的寒风;面朝流水,即能接纳夏日南来的凉风,又能享受灌溉舟揖,朝阳之势,便于得到良好的日照;缓坡阶地,则可避免淹涝之灾、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周围植被郁郁,既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又能调节小气候,获得薪柴。风水术把这样的环境作为吉利的理想模式,体现了湘南地区世世代代开发人居环境的历史经验。

二、血缘宗法关系

湘南聚落有很鲜明的宗族组织结构,并由此决定了村落的社会结构、经济生活、习俗文化的方方面面。湘南聚落大多数是同姓氏家族南迁定居于湘南地区,也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一种聚族而居的村落。在这一空间环境中生活的人们因着血缘关系的维系,分享着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承袭着共同的生活模式与风俗习惯,因而具有行为心理、价值取向的地域共识。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古村落往往表现出较大的封闭性、稳定性和对传统的延续性以及浓厚的祖先崇拜意识。湘南古村落是典型的血缘宗族相聚而居的实体。湘南传统聚落往往依各级祠堂为中心,建立起以宗法制度为背景的生活秩序以及相应的空间结构。同一姓氏的亲属以宗祠为核心建造住宅,因而村落的空间形态多表现为内聚性的核心结构,形成一种结构明晰的“社会向心空间”,体现了完整的权力聚散的网络体系。

三、宗教信仰

湘南传统村落生存的人们受历史局限性的影响,对客观事物的存在以及祖宗的灵魂充满了敬畏与祈福。在人们生产生活的村落空间里,庙宇这样的公共空间的存在成为了一种必然。加之受风水理念的影响,村落中对人身所犯忌的空间统统由神来把守,这样使得人们在享受完美空间带来丰富生活享受的同时,又充分得到神明的庇护。

四、耕读文化

湘南地区的先民大多来源于中原。在大量的移民中,他们多为书香门第出身,通过读书而入仕为官,许多村落名贤辈出。宋明理学的兴起大大地影响了当地人的思想和行为。理学的开山鼻祖周敦颐在郴州先后三任地方官,理学促进了书院的发展,为族内子弟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因此,湘南家族中引入了读书为上、礼仪规范、不辱门风的教育,随着家族的扩大,形成了一种以家族为单位的文化积淀、文化传承和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特征促进了湘南传统聚落的发展。

五、交往习俗

凡聚落所在的地方,必然有交往活动。村镇聚落不同于单体民居建筑,民居往往只限于一家人的生活容量,而聚落则必然会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

依据丹麦建筑理论家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一书中将人们在外部空间中的活动分为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每一种活动类型对于物质环境的要求都大不相同。

在湘南聚落中,人们必然性活动有务农、耕地、洗衣做饭,自发性活动和环境有关,天气好的时候,人们自发走出住所来到公共空间,或聊天或晒太阳,社会性活动包括人们彼此遇见时驻足聊天,饭后蹲在门前和路人闲聊。另外是人们宗族活动和祭奠风俗活动。

聚落内部有很强的社区性,是一个区域内人们自发聚集而成的公共生活场所。各种生活、各种事件穿插交织,互为渗透,每一个事件都为大家所知晓和关心,每一项活动都能得到大家的注意和参与。村镇质朴而丰富的市井活动如赶集、摆摊、看戏、祭祀、神聊、喜庆、谷物晾晒等,造成了一种网络状的联系。这种网络状的关系,一方面造就了层次丰富、灵活多变的聚落几何空间,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生产、生活、贸易的沟通,从而使聚落发展有了经济上的刺激和保障。但更重要的却是,它还有一种文化整合作用。

因此传统聚落景观空间是在村人不断的生活需求与检验之间生长出来的,它的存在与参与其中的人们的行为是相辅相成的。丰富景观空间形态的产生一种因素源于村落生活对空间存在的需求,另一种因素是丰富的空间引导人们形成了丰富的生活内容,而人们又反过来进一步改造空间以适应丰富而不断变化的生活。

六、防御思想

由于防御思想,湘南古村落多是分散布局,各村之间少有联系。心理上的向心性和凝聚力实现了对于某一环境空间的占据。另一方面,历史上延袭的聚族而居的传统也在居民中形成了极强的心理领域感。追溯湘南古村落的起源,我们发现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是形成村落格局的关键。湘南古村落多形成防御性格局,背山面水,巷道幽深错杂,高墙隔绝内外。

对湘南传统聚落的文化阐述,湘南传统聚落丰富的景观空间形态受到风水观念、血缘宗法、交往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传统的风水观念影响了湘南村落的选址,鲜明的宗族结构,共同的宗教信仰和交往习俗,使的湘南聚落形成一种结构明晰的“社会向心空间”。相似的文化意象是湘南聚落景观空间形态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唐凤鸣,张成城.湘南民居研究[M].安徽:安徽美术出版社,2006.

[2]张纵,高圣博,李若南.徽州古村落与水口园林的文化景观成因探颐[J].中国园林,2007(6).

[3]唐舜.风水与环境关系的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3.

[4](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陈晶.徽州地区传统聚落外部空间的研究与借鉴[D].清华大学硕士论文,2005.

上一篇:丰田改善创新下一篇:医院差错检讨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