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10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新课标(精选10篇)
1.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10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新课标 篇一
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67-68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2.引导学生认识新的计算单位“千”,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制关系的理解。
3.使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千以内各个数位的十进制。难点:拐弯处的数数(个位或十位满十向前一位进1)
教学准备:
计数器、每人十个小方块、教学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最大的一位数是几?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这两个数相差多少? 2.数数: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 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
问:99加1是多少?
3.导入: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
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更大的数,下面请你们观察这幅图。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主题图。
(1)观察这幅图,说一说画面上正在发生什么事情?
(2)看着画面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估算画面上的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 2.板书课题:1000以内数的认识。3.教学例1。(1)数一数。
每人数出10个小方块,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2)动动脑。
每组快速数出100个小方块,应怎样数呢?
小组讨论,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
(3)师:请你从一百往后数,数到一千,你行吗?你们觉得数到什么时候呢?有没有更好的快速的方法呢?
根据学生所说,大家一齐数,教师板书: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算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个或一、十、百。)
(4)师:通过刚才数数,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说出一(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并知道各自所在的数位。)(5)完成第68页的“做一做”。
由男、女生两组分别数第1、2两题,比一比哪组数得流畅。引导学生小组自行探究操作。巡视指导各个小组的活动。
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方法?
小结:大家一起数一数,1个百、2个百、3个百、4个百„„10个百(一千)。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师提问小结:通过今天的数数,你们有什么发现?
三、检测练习
1.想一想,填一填。
(1)二百二百地数,数到一千。
二百、()百、()百、()百、()百。(2)五百五百地数,数到一千。
五百、()。(3)三百三百地数。
三百、()百、()百、再数()百是一千。(4)四百四百地数。
四百、()百、()百,再数()百是一千(5)用3、6、9、能组成哪些三位数,请你把它写下来。
四、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的练习题。
2.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10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新课标 篇二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1~2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探索过程,掌握比较千以内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有关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合情推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的探索过程,掌握比较千以内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比较有关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复习两位数与100的大小比较方法。
谈话:小朋友,你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
介绍:在植树节这天,很多人都会种上一棵小树苗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参观美丽的大森林吧!
(出示两棵古树的图片,一棵标注78岁,另一棵标注100岁)
你们看,森林里有两位树爷爷在争吵呢,它们都认为自己的年龄大,你们能帮一帮它们吗?
你可以怎样表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呢?说说方法,好吗?
板书:78<100
引导小结两位数与一百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2.复习两个两位数的大小比较。
谈话:忽然树精灵一蹦一跳地走来了。(出示标注35岁的树的图片)它也想与两位爷爷比比年龄,结果会怎样呢?
说一说,分别是怎样比的,比的方法是什么?
板书:78>3535<78100>3535<100
(出示标注32岁的树的图片)提出:这时又来了一位树精灵,两个树精灵之间的年龄又可以怎样比呢?
小结两个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说明:这里的复习是教师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的一个环节。它能较好地为学生探索新知,以及主动建构新知打下心理和知识的基础。]
3.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用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比较了树的年龄。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运用刚才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索方法
1.教学例题。
谈话:蓝天白云真美呀!在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茄子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呢?
启发:比较杉树苗和松树苗哪一种多,就是让我们比较哪两个数的大小?
你会比较吗?先独立想一想,再把你的方法告诉小组里的同学。
全班交流:请各组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评点。
谈话:怎样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先用手表示一下,再写出这个符号。
小结: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比较两个三位数的大小?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标注“279棵”的柏树苗图)提出:柏树苗和松树苗比,谁多,谁少?
(2)学生交流后明确:两个三位数的百位相同,可以继续比十位上的数。
追问:如果十位上的数也相同,那又该怎样比较呢?自己举个例子,好吗?
[说明:本环节教师没有太多的介入,而是组织、指导和合作;学生没有太多的等待,而是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
三、应用拓展
1.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填空,再交流比较的方法。
2.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观察图片,说说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会比较这个学校男、女生的人数吗?先试一试,再把比较的方法说给同学听听。
3.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独立填写数轴上的数。
(2)根据数轴上的数,分别讨论两个不等式的填法。通过讨论明确答案不是惟一的,在直线(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4.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说明:本环节采用了传统教学中“讲练结合”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形成比较两个三位数大小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3.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10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新课标 篇三
(一 )基础训练
【口算】
4+8= 19-7= 16-9= 5+7=
11-7= 13-8= 12-5= 14-6=
【解答题】
一块布长13米,还剩8米,用了多少米?
(二) 新知学习
1、 数的顺序。
(1) 出示课本38页的100以内百数图
(2) 学生独立填满表中空格,重温100以内各数的顺序。
(3)想一想这些数的排列有那些特点?你从表里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
(4) 按要求给指定的数涂色。(教师定)在涂色活动中加深对数位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 比较大小。
(1) 出示39页主题图:左边母鸡一个月下28个蛋,右边母鸡一个月下26个蛋,比一比,哪只母鸡下蛋多?
让学生交流不同的比法。
(2) 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引导思考:“如果没有图,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学生讨论比较的方法?
(3)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一般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做课本39页做一做
2、在○填上“>”、“<”。
57○47 78○90 25○37 51○59
3、课本42页第2、3题。
4、课本43页第6题。
【提高练习】
3、( )填适当的数
( )<95 ( )>66
( )<75 ( )>( )
【拓展练习】
4、做课本39页思考题。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在○里填上“>”、“<”或在( )填适当的数
24○27 56○43 78○28 31○41
79○47 80○79 100○45 99○100
( )>40 56>( ) 39<( ) ( )<98
第4节 《多些,少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2、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难点:相对性的理解并能进行正确地表述
三、预计教学时间: 1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算】
6+14= 13-8= 17-8= 15-9=
12-4= 16-7= 15-6= 12-7=
【解答题】
树上有14只小鸟,飞走一些,还剩7只,飞走多少只?
(二) 新知学习
1、 “猜一猜”。老师手抓一些豆子,让学生猜猜有多少粒?
根据学生猜的数,老师给予提示,如比这个数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直到学生猜出准确的数。
2、 只出示课本48页的图(不要具体的数)让学生猜一猜,各有多少条金鱼?提示方法同上
3、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比较三个鱼缸鱼的数量。如学生不会说,老师先示范。
使学生懂得描述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除可用符号“>”、“<”外,还可用语言来表述。
4、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书本第40页“做一做”
2、书本第43页第4题。
3、书本第44页第8题。(学生自带豆子或小棒)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1、我吃了4个汤圆,妈妈吃的比我多得多,妈妈吃了多少个?
2 6 12
2、一枝自动铅笔2元钱,一支圆珠笔比一枝自动铅笔贵一些,一支圆珠笔多少元?
5 1 16
3、小明有50张邮票,小珊的邮票数比他少得多,小珊有多少张邮票?
20 42 65
4、跳绳比赛,小李跳了18下,小红跳的下数比她少一些,小红跳了几下?
8 15 32
第5节《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2、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难点:学会能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
三、预计教学时间: 1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算】
5+6= 11-8= 13-9= 8+6=
12-3= 12-5= 15-6= 7+7=
【解答题】
一条路长12米,小蜗牛再爬7米就到终点,它已经爬了多少米?
(二) 新知学习
1、情景引入。(以例10为标准编故事)
2、在故事中找数学数据及数学问题。
3、求一共购买了多少瓶饮料?用什么方法计算?
4、列式:30+2=32(瓶)
5、说说30+2等于几,你是怎样算的?
6、总结算理。
7、接上面的故事,教学减法。32-2=30(瓶)
8、说说32-2等于几,你是怎样算的?
9、总结算理。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书本第41页做一做1、2题。
2、书本第43页第5题。
【提高练习】
3、 50+( )=56 ( )+4 =48 80+( )=89
7+( )=27 ( )-5=30 63-( )=60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直接写出得数。
50+6 30+7 60+9 20+8
6+50 7+30 9+60 8+20
90+8 20+3 50+9 70+6
98-8 23-3 59-9 76-6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9+( )=69 ( )-80=83
( )+70=77 54-( )=50
第6节 《摆一摆、想一想》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摆一摆进一步理解数位、100以内数的组成
难点: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知识点
三、预计教学时间: 1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算】
40+8= 50+7= 6+20= 30+7=
77-7= 43-3= 22-2= 44-4=
【解答题】
小明有36粒花生米,已经吃了30粒,还剩多少粒花生米没有吃?
(二) 新知学习
一、复习。
1、复习数位顺序表
2、复习把同一个珠子放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
二、新课。
1、在练习本上画一个简单的数位表,
2、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小圆片,摆在数位表上,可以摆出哪几个数?(摆一个记一个)
3、汇报
4、分别用3个、4个、5个………………小圆片又可以摆出哪几个数呢?试试看
★ 一年级下册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案
★ 第二课时人民币的换算(新授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 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评课稿
★ 找规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 第三课时十几减几(授新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4.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10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新课标 篇四
xiaoxue.xuekeedu.com
这个星期一直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在这之前已经学习了口算和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和不进位加法以及进位加法;与此前最大的区别在于现在学习的内容需要退位,属于逆向思维,因此在学习的层次和难度上就有了一个高度。
在进行教学时,侧重了以下几方面:
一、从课堂中捕捉信息,体会方法。和前面的不同,加法对于小棒的操作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知道够十个就可以捆成一捆,而减法中,个位不够减就需要学生思考整捆的小棒如何操作 ;课堂上我发现学生在操作的时候,已经有意识的要拆一捆小棒,在这个地方就要问学生为什么想到要拆一捆小棒?一捆就是什么,是多少个一?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再进行操作。接下来小结的时候就可以提炼这个方法了。
二、及时引导,为笔算作好铺垫。以前学的进位加去都是强调满十向十位进一,属于顺向思维,而现在是退位减法,属于逆向思维,难度比较大。所以我们在学生操作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在个位思考,“个位不够减的时候,怎么办?能不能借一些过来?借一个十实际上就是多少个一?可以怎样去表示?”让学生上台演示说说操作的方法。突破“个位不够减,退一作十再减”的难点。也为后面的笔算作好铺垫。
三、突出算理,重视方法。在进行竖式计算时,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这儿就主要强调十位上被借走一个十后,十位上相减时应该如何计算,这个也是一个难点,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多让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演示,针对错的进行反复强调,从而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四、计算题教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注意,这个环节如果注意不好的话,前面的一切努力都有可能是白费。就是要特别注意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包括:
1、要提醒学生做计算题时,首先要看楚题目,摆竖式的时候不把题目给抄错。
2、要规范、合理的摆竖式。要告诉学生摆竖式的时候要写一个数字然后空出一个数的位置,再写下一个数字。这样的竖式学生在计算时,不会因为数字挤
在一起,而出错。
xiaoxue.xuekeedu.com
5.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10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新课标 篇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2月2日,我们鲸园学区以“多种媒体对培养学生 合作精神与能力的研究”这一实验课题为主题,开展了一次学区教研活动。会上共展示了三节课,其中一节课对我的触动非常大,那是一节二年级“倍的认识”一课,由于所用班级已经上过,执教的老师只好临时把新授课改为复习课。“倍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中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目的是为后面学习应用题做铺垫。课堂上授课教师也是不断地问学生为什么8是2的几倍?要用除法计算,所有学生的回答都是一个模板“想二四得八,所以8除以2等于4。”尽管老师重复了很多遍算理,学生依然回答如故,看来前阶段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根深蒂固。这节课上完了,可我的心情异常沉重,不难看出他们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教给学生知识,并没有教给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他们的学生也就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可想而知今后接触应用题时,这批学生怎么办呢?
数学教学内容是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指出数学教学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中就包括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青岛版三年级的数学教材已经开始出现这方面的内容,如教给学生旋转、平移的方法,渗透转化思想等。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的“行为”;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灵魂”。数学知识没有了“行为”和“灵魂”,它将是死的知识。
反思以往的课堂教学,由于课时的限制和考试的评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情况下,我们教师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指导。这固然在短时间内会受到好的效果,但从长远的角度看,遏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题型一变,学生就一片茫然。如在教学稍复杂分数应用题,举例:养鸭1200只,养的鸡比鸭多,鸡有多少只?在教学此类题有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第一步找单位1,判断知道了用乘法不知道用除法,第二步多就(1+)少就(1-),这种方法包准在考试的时候对题率为100%。而我在教学此题时,除了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外,还渗透给学生转化的思想,把“养的鸡比鸭多”这个条件转化成“养的鸡是鸭的”也就是把两步计算的第 1 页 稍复杂分数应用题转化成前面学过的一步分数应用题。这样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学到数学思想方法,以后遇到稍复杂的题,学生就会根据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化未知为已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培养智力的同时也培养了能力,更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教师从事的是人的事业,而不是制造产品,不能只想学生的一时,而要为学生的一世着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
6.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10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新课标 篇六
生活中千以内数的精美图片,让学生更进一步的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从而培养孩子们感受生活中数学的美感。一起来学习下由数学网提供的二年级《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感的进一步培养,也是学生进行数的运算的重要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从数十个、百个、千个方块引入课的内容《千以内数的认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数数,并在数数的过程中,运用小棒捆绑形象的介绍数位顺序表,让学生体会了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的关系,理解“满十进一”的道理。这两方面我觉得自己预期的效果基本达到了。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子,读数、写数,理解数的含义。也让学生自己上台来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数数的过程中,注重把“把空间和图形”与“数与代数”的内容结合起来。
但本堂课对时间的控制有待改进,并且学生的练习仅限于口头上的数数,练习的量不够,应该适当增加一些动笔的练习,这样才不至于使学习流于表面。课堂上还应更注重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加强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课堂还应设置一个合理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之处:培养学生的数感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过于注重数的组成和表达。对学生起点定的太高,以致于数数时常有出错,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层次的不同。练习过于注重数的组成。
改进之处:加强对新课标的解读,了解课时的重难点。调动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培养学生的数感。练习要分层次按照不同学生的掌握成度来分层练习。
7.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10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新课标 篇七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试着数一数,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100起数到114,,解决数数中的第一个难点接近整十的数的怎么数。接下来以小猴子的形式,让大家帮忙数一数197到201怎么数,克服数数中第二个难点,接近整百的数怎么数。然后是让学生试着从985数到1000,解决数数中的第三个难点。
接下来就一十一十地数,一百一百地数,解决了1000以内数数的问题。接下来是本节课的第二个内容数的组成。出示散乱的小棒,提问,你能一眼看出这是多少根小棒吗?你能想想办法怎么样能一眼看出有多少根小棒吗?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教师出示图片10根10根的,学生还是不能。然后出示图片,100根一起的学生就能看出多少根了。说一说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然后再计数器上拨一拨,引出1000以内数的读写,接下来再出示小棒,写一写读一读。接下来就是练习,中间带零和末尾带零的数的读写。最后是冲关练习,适当的给孩子一些奖励。
8.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10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新课标 篇八
xiaoxue.xuekeedu.com
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数学学习过程的实质是现实世界各种数量关系内化上升为形式化的过程。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育的主要活动是思想实验”。为此,数学教师应充当教练的角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千差万别的方式练就千差万别的学生,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创设情境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措施。
课程标准就数学学习方式提出如下建议: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有人说:“你拉来一匹马给它喝水,不如让它感到口渴。”在讲“质数、合数”这节课时执教者能沿着新课程标准理念设计安排了这样的导入:“教师叙述,2002年3月20日北京日报第九版有这样的报道:英美两家出版社悬赏100万美元,限期两年求证哥德巴赫猜想之解,截稿日期就是今天。”……随着上述情境的不断展开,学生悬念顿生,兴趣盎然,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愤悱状态。此时教师巧妙地把握住时机,导入新课。这样从新闻入手,让学生感到口渴,学的知识有用,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自身的魅力,对数学随之充满了无限的兴趣,为本节课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条件。
2.教师的鼓励为学生体验成功搭设了舞台。
成功与快乐是学习的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教师不失时机地积极鼓励,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因此,教师要对学生任何成功的言行给予及时、明确和积极的强化,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至于学生的一些错误回答,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可以对学生说:“有进步,谁能再补充一下?” 在讲“质数、合数”这节课,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判断质数、合数方法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没有以一个“裁判者”的身份出现,而是力求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协商,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但不控制学生的讨论结果。同时教师也把自己当作学习者,与学生一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如:“你们的例子都举对了吗?同桌互相检查一下,你们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谁愿意再给大家说一遍?就用他的方法试一试?看似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教学民主却随处可见。”又如,在学生看过哥德巴赫猜想内容后,教师问同学们懂吗?学生说:“我知道奇数,但不知道这里的素数是什么数。”这时教师及时评价:你看得真仔细,真了不起。由于采用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让学生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3.学生的体验为探索与创造提供了可持续性发展的条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质数、合数”这节课时,教师在课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你还想研究质数、合数有关的哪些知识。这一过程,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探究,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关注有差异的学生去发现,去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做”数学当中去,能在课上研究的问题就在课上处理,留下的问题让学生向家长、老师、书籍、网络……学习,这样设计已经不只局限于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更多关注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知识能力,着眼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当学生碰到困难时,教师是启发者;当学生迷路时,教师是指导者;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教师则是鼓励者。由于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每一个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让不
xiaoxue.xuekeedu.com
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9.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10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新课标 篇九
1、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认识各数并能正确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体会11-20的数的组成。
2、通过生活化的实例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了解十进制,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参与实践过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初步的数感。
导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导学难点:通过实践操作,初步体会11-20各数的组成。
导学准备:每人20根小棒,2根皮筋
一、创设情境,观察情景图
师:同学们拿起你们的课本,翻到第5页,看这页有什么?翻到第8页,第12页,......同学们请翻到68页,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这一页上的数学知识。
师:同学们看,这一页上有一幅美丽的图片,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预设1:沙滩上有一些海鸥。
生预设2:岩石上也有海鸥。
生预设3:海里有小帆船。
生预设4:还有很多小朋友。
二、提出问题确立目标
师:根据你们的观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预设1:礁石上有多少只海鸥?
生预设2:海里有多少只帆船?
生预设3:沙滩上有多少只海鸥?
生预设4: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学生一边提出问题,教师一边把问题贴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们把这些问题分分类。海里有多少只帆船?
生:3只。
师:这个“3”是我们以前学的。
(把“海里有多少只帆船?”这个问题拿到黑板的一边)
师:同学们还提出了许多问题,我们一个一个来解决。在解决之前,你来猜一猜沙滩上大约有多少只海鸥?天上大约有多少只海鸥?岩石上呢?小朋友大约有多少个?(每个问题2~3个学生来估计)
三、自主尝试合作探究
师:我们先来看看沙滩上到底有多少只海鸥?同学们在自己的课本上数一数。
师:你是怎么数的?
生预设1:我是1个1个数的
生预设2:我是2个2个数的
……到大屏幕上数一数。老师评价
师:现在同学们拿出小棒来,把海鸥换成小棒,对应着摆一摆。
师巡视,找不同的摆法。
师:(学生汇报,把学生不同的摆法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同学们,通过刚才数一数、摆一摆,你发现那种方法最直观?让我们一下子就能看出是11根?
师:老师用小棒摆出了11,和老师一起数数吧!同学们的声音真洪亮!看!老师把这10根小棒圈了出来,把一个小棒放在一边,同学们看,如果把这一个小棒看作1,那这是个小棒组成了几个十?也就是说:10个一组成了1个十。老师把这十个小棒捆在一起,这是一个十,这是1个一,那他们组成了11,也就是说:11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让学生摆出1214根小棒。
出示(计数器)我们也可以用计数器表示11,(师拨)首先,我在1个十所冲着的位置下面拨了一颗珠子,这“1个十”对着的位置,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十位”。十位专门用来表示有几个十。我又在1个一所冲的位置上拨了一颗珠子,这“1个一”对着的位置也有一个名字,叫“个位”,个位用来表示有几个一。同学们看,各位在计数器上从右边数第几位?十位是从右边数第几位?
师: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师:现在同桌合作用你们的计数器拨一下11,这两个1一样吗
十位上1表示十位上的1是一个十个位上的一个一
师:再看第二个问题:沙滩上有几个小朋友?
生预设:13个!
师:数得很正确!那同学们能用你喜欢的方式摆一摆、拨一拨、写一写表示一下13吗?
生摆。老师指点,或写、或摆、或拨。
师:看老师使用摆小棒的方法摆的13,再加一根是多少?
再加一根......摆到20,
同学们看,这些小棒是多少根了?那我们可不可以把他们也捆起来?现在两捆小棒,每捆小棒是10根,那同学们说这是几个十?也就是说几个十是20?那你会用计数器表示一下20这个数吗?
师:个位上专门用来表示有几个一,如果够了10个,就必须用十位上的1个珠子来表示它。
师:同学们刚才拨得很认真,老师再给大家演示一遍,20里面有2个十,那我们就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表示2个十,因为20的个位一个也没有,所以在个位上用0补位,这样20就表示出来了。
师:好了现在同学们看一看第三个问题,快数一下是多少个?刚才我们是不是解决了?好!
刚才我们学习的11-20这些数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很棒,我们来唱个儿歌休息一下好不好?
四、设计练习,达成目标
练习一、先圈出10个,再写出一共有多少个?
练习二、老师拨珠,学生说数1418191220
练习三、猜谜
(1)1个十和5个一。
(2)比16大,比18小的数。
(3)个位上是0,十位上是2
练习四、按顺序写数。
14 15()
201918()()
()19()
练习五、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这些数字?
五、自我反思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表现得怎么样?
你认为还有那些同学表现得不错?
10.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10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新课标 篇十
科 目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40分钟)
学习者分析 本课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并开始接触到了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画、测量、制作学具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生活中处处都滲透着数学知识。
2.积极参与、探索角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过程与方法
1.本课从学生比较熟悉的钟面、剪刀、折扇等实物图形引入,通过观察,对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2.整堂课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的学习活动串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在大脑中形成角的表象。
三、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角。
2.从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和正确的画角。
教学资源 课件 三角板 制作活动角的材料 圆形的纸
教学活动1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位我们的老朋友,一起来看大屏幕,如果你认出了它们,就大声地喊出它们的名字好吗?(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其实在这些图形中还藏着我们的一位新朋友,它也是一种图形,它叫“角”,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
教学活动2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 找角: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地方有角,许多物体表面也藏有角,你能找到吗?谁愿意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看或者说给大家听听?
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善于观察,你就能发现更多数学知识。(多媒体演示:剪刀上的角、钟面上的角、红领巾上的角)
2、 摸角:找到了这么多角,想不想动手摸一摸,选择你身边的一个角,摸摸看,有什么感觉?
3、 画角: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并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之后要求学生画角,展览评议。
4、 折角:用课前准备的圆形的纸折出角。之后,同桌互相指指哪是顶点,哪是边。最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5、 想角:闭上眼睛再来想想角,角是怎样的?角的形状,动口说一说。之后,课件演示。
教学活动3 三、 拓展练习
设计了一组闯关练习:
第一关:判断哪些图形是角,为什么?
第二关:用两张纸条和一个图钉做一个活动角
讨论:1、活动角有什么特点?
2、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汇报得出: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角的两边张口越小,角越小。
课件出示结论。
第三关:比较下面两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拿他的小三角板和老师的大三角板比。
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活动4 四、课堂小结
1、咱们这节课认识的新朋友是什么?如果你就是角,面对这么多同学,你会如何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呢?
我这里也有一个角在作自我介绍呢,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一首角的小诗)
2、最后,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课件展示)这些都是人们发挥聪明才智建造出来的,在这些图片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角,这些优美的角,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愿我们大家也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我将观察、操作、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找一找、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说一说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此外,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使学生的眼,脑,手,口协调活动,为学生创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力求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10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新课标】推荐阅读: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人教新课标20109-04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素质教育与数学教学改革-人教版新课标10-23
有余数的除法(四)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10-27
四年级数学上亿以内数的认识和读写练习题09-11
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3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