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加减乘除法计算(精选9篇)
1.有理数加减乘除法计算 篇一
有理数的加减法——计算题练习
1、加法计算(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
(1)(-6)+(-8)=
(4)(-7)+(+4)=
(7)-3+2=
(10)(-4)+6=(2)(-4)+2.5=(5)(+2.5)+(-1.5)=(8)(+3)+(+2)=(3)(-7)+(+7)=(6)0+(-2)=(9)-7-4=(11)31=(12)aa=
2、减法计算(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
(1)(-3)-(-4)=
(4)1.3-(-2.7)=
(7)13-(-17)=
(10)0-6=(2)(-5)-10=(5)6.38-(-2.62)=(8)(-13)-(-17)=(11)0-(-3)=(3)9-(-21)=(6)-2.5-4.5=(9)(-13)-17=(12)-4-2=
11(15)1(13)(-1.8)-(+4.5)=(14)(6.25)=3=434
3、加减混合计算题(每小题3分):
(1)4+5-11;(2)24-(-16)+(-25)-15(3)-7.2+3.9-8.4+12
(4)-3-5+7(5)-26+43-34+17-48(6)91.26-293+8.74+191
(7)12-(-18)+(-7)-15(8)(83)(26)(41)(15)
(9)(1.8)(0.7)(0.9)1.3(0.2)(10)(-40)-(+28)-(-19)+(-24)-(32)
(11)(+4.7)-(-8.9)-(+7.5)+(-6)(12)-6-8-2+3.54-4.72+16.46-5.284、加减混合计算题: 153141(1)15(2)(-1.5)++(+3.75)+353264 676742
21122231(3)551(4)48312 3431341355232(5)321(1.75)(6)34371114543 8248
1511131(8)(7)1.221123153.4(1.2)6624424
(9)1112231111(10)89910133511 979999101
2.有理数加减法教案 篇二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在小学算术里减法不能永远实施,学习了本节课知道减法在有理数范围内可以永远实施,体现了知识体系的完整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教师尽量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
2.学生学法:探索新知→归纳结论→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和运算.
2.难点:有理数减法法则的推导.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电脑、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新知,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以多种方式讨论解决.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计算(口答)(1);
(2)-3+(-7);
(3)-10+(+3);
(4)+10+(-3).
2.由实物投影显示课本第42页本章引言中的画面,这是北京冬季里的一天,白天的最高气温是10℃,夜晚的最低气温是-5℃.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生:10℃比-5℃高15℃.
师:能不能列出算式计算呢?
生:10-(-5).
师:如何计算呢?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教法说明】1题既复习巩固有理数加法法则,同时为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打基础.2题是一个具体实例,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把具体实例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点明本节课课题—有理数的减法.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师:大家知道10-3=7.谁能把10-3=7这个式子中的性质符号补出来呢?
生:(+10)-(+3)=+7.
师:计算:(+10)+(-3)得多少呢?
生:(+10)+(-3)=+7.
师:让学生观察两式结果,由此得到
(+10)-(+3)=+10)+(-3).
(1)
师:通过上述题,同学们观察减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呢?
生:可以.
师:是如何转化的呢?
生:减去一个正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
【教法说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尝试,自己认识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
2.再看一题,计算(-10)-(-3).
教师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会得到-10,那么这个数是谁呢?
生:-7即:(-7)+(-3)=-10,所以(-10)-(-3)=-7.
教师给另外一个问题:计算(-10)+(+3).
生:(-10)+(+3)=-7.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两题结果,由此得到:
(-10)-(-3)=(-10)+(+3).
(2)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2)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生:减去一个负数(-3)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3).
教师总结:由(1)、(2)两式可以看出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
【教法说明】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有理数减法运算难度较大,为面向全体,通过第二个题给予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的机会,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思考,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易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
师:通过以上两个题目,请同学们想一想两个有理数相减的法则是什么?
学生活动:同学们思考,并要求同桌同学相到叙述,互相纠正补充,然后举手回答,其他同学思考准备更正或补充.
师:出示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板书)
教师强调法则:(1)减法转化为加法,减数要变成相反数.(2)法则适用于任何两有理数相减.(3)用字母表示一般形式为:.
【教法说明】结合引入新课中温度计的实例,进一步验证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的合理性,同时向学生指出了有理数减法的实际意义.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实际.
4.例题讲解:
[出示投影1(例题1、2)]
例1 计算(1)(-3)-(-5);
(2)0-7;
例2 计算(1)7.2-(-4.8);
(2)()-.
例1是由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板书,强调解题的规范性,然后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步骤:(1)转化,(2)进行加法运算.
例2两题由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师生讲评.
【教法说明】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板书做示范,从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例1(2)题是0减去一个数,学生在开始学时很容易出错,这里作为例题是为引起学生的重视.例2两题是简单的变式题目,意在说明有理数减法法则不但适用于整数,也适用于分数、小数,即有理数.
师:组织学生自己编题,学生回答.
【教法说明】教师与学生以平等身份参与教学,放手让学生自己编拟有理数减法的题目,其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怕学知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出题,相互解答,互相纠正,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同时,教师可以获取学生掌握知识的反馈信息,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回授.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师:下面大家一起看一组题.
[出示投影2(计算题1、2)]
1.计算(口答)
(1)6-9;
(2)(+4)-(-7);
(3)(-5)-(-8);
(4)(-4)-9(5)0-(-5);
(6)0-5.
2.计算
(1)(-2.5)-5.9;
(2)1.9-(-0.6);
(3)()-;
(4)-().
学生活动:1题找学生口答,2题找四个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教法说明】学生对有理数减法法则已经熟悉,学生在做练习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归纳有理数减法规律,而不要只是简单机械地将减法化成加法,为以后逐步省略化成加法的中间步骤做准备.
用实物投影显示课本第45页的画面.
3.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8米,陆上最低处是位于亚洲西部的死海湖,湖面海拔高度是-392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
生答:8848-(-392)=8848+392=9240.
所以两地高度相差9240米.
【教法说明】此题是实际问题,与新课引入中的实际问题前后呼应,贯彻《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教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用数学意识”的要求,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有理数减法,说明数学来源于实际,又用于实际.
(四)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生答:略.
师: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一个转化法则,要求同学们掌握并能应用其计算.对于小学不能解决的2-5这类不够减的问题就不成问题了.也就是说,在有理数范围内,减法总可能实施.
八、随堂练习
1.填空题
(1)3-(-3)=____________;
(2)(-11)-2=______________;
(3)0-(-6)=____________;
(4)(-7)-(+8)=____________;
(5)-12-(-5)=____________;(6)3比5大____________;
(7)-8比-2小___________;
(8)-4-()=10;
(9)如果,则的符号是___________;
(10)用算式表示: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__________.
2.判断题
(1)两数相减,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2)(-2)-(+3)=2+(-3).()
(3)零减去一个数等于这个数的相反数.()
(4)方程在有理数范围内无解.()
(5)若,,.()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课本第83页中2.偶数题,3.偶数题,4.偶数题.
3.14有理数的乘除法 篇三
教学目的:在理解有理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正确地进行乘法运算。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教学难点:两个有理数相乘时的符号的确定。教法:讲授法、问答法 教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计算(1)(+3)×(+9);(2)(12)(13);(3)0×(+5.4)。
以上的题目都是正有理数与正有理数、正有理数与零的乘法,运算方法大家以前学过.但如果式中有负数呢?
(1)(-3)×(-9);(2)(12)(13);(3)0×(-5.4).又该怎样计算?
二、讲解新课:
采用例子:向东西方向运动的问题 规定东为正,西为负.1)假设原点的地方有一辆车每次向东运动2米,并且沿相同方向连续运动3次,问一共向东运动了几米?
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用式子表示出来:2×3 它等于多少呢?当然我们是知道答案的,但还是从数轴上来考证,经过向东3次运动,来到数轴上+6这个点上,也就是2×3 = 6.结果一共向东运动了6米;
2)不向东而向西每次运动2米,并且沿相同方向连续运动3次,问一共向东运动了几米? 每次向西运动2米,也就是每次向东运动几米? 答:-2米.我们来列式计算一下:(-2)×3,应该等于多少呢? 我们来看,经过3次运动,来到数轴上-6这个点上,答:(-2)×3 =-6.结果一共向东运动了-6米; 3)每次向东运动2米,并且沿反方向连续运动3次,问一共向东运动了几米? 东的反方向应该是„„?
答:西.沿相反方向运动3次,相当于沿相同方向运动-3次,列式应该为:2×(-3),又等于多少呢?(指出数轴上的提示)答:2×(-3)=-6.结果一共向东运动了-6米;
4)每次向西运动2米,并且向相反方向连续运动3次, 问一共向东运动了几米? 根据以上几个小题的规律,列式就应该是(-2)×(-3)答案是多少?(指出提示)
答:(-2)×(-3)= 6.结果一共向东运动了6米。
观察这四个有理数乘法式子:
1)2×3 = 6 ;
2)(-2)×3 =-6 ; 3)2×(-3)=-6 ;
4)(-2)×(-3)= 6.看看有什么相同的运算规律?
两个因数符号相同的时候,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符号不同的时候,积是正的还是负的? 答:两因数符号相同时,积为正,符号不同时,积为负。也就是说: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如果不考虑正负,积取绝对值,那么都是„„?
答:6。也就是说:把两个因数的绝对值相乘就可以得到积的绝对值。
合起来就是: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乘。
除此以外,还要一个特别的有理数------0。
我们知道,在正数范围内,任何数与0相乘得0。负数与零相乘也不例外。(例如在刚才的例子中,(-2)×0 就表示
在原点处向西运动了0次,结果没动,仍停留在原点上,结果等于0。)也就是说: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这就是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典型例题:
例1 计算(1)(-3)×(-9);(2)(解:
注:
1)依据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2)对有分数相乘的题,要灵活在进行约分化简,使运算简便; 3)无论如何,与0相乘都得0。
12)(13);(3)0×(-5.4).推广: 观察以下四个式子: 积的符号 几个正负数相乘,究竟什么时候是”+”,什么时候是”-” 是”+”还是”-”? 呢?观察式子中负因数的个数(1)2×3×4×-1(-5); + 2(2)2×3×(-4)×(-5);9×(-6).解:
注意:要先乘除,后加减。*56(95)(14)
四、课堂练习:
1、计算下列各题(口答):
(1)(-5)×(-6);
(2)(-(3)(-(5)(-381512)×
14;
1)×(-
83);
(4)(-3)×(-);
3)×1;
(6)(-7)×(-1)。
解:(1)(-5)×(-6)=+(5×6)=+30
(2)(-
(3)(-1238)×
14=-(8312×)=-
4388118)×(-
1)=+(×)=1
31(4)(-3)×(-)=+(3×
3)=1
1(5)(-15)×1= -(15×1)=-
(6)(-7)×(-1)=+(7×1)=7
2、计算下列各题:(1)
(2)(-1.2)x(+3)(3)(212)×(-15)×(-313)(4)(-513)×(+178)×(-
215)(5)(-0.1)×(-0.001)×(-100)×(-1000)(6)(-8)×(+3)×(+5)×(-4)×(-
(7)()x(-60)
(8)(-1)x(-2)x(-4)x(-8)x(+10))
五、课堂小节: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并确立了乘法法则,而如何确定积的符号是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的关键,除了确定负因数的个数,还可以把负号两两抵消,也就是所谓的“负负得正”。
六、课后作业:
七、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乘法
4.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篇四
【【同步达纲练习】
1.选择题:
(1)把-2-(+3)-(-5)+(-4)+(+3)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正确的是( )
a.-2-3-5-4+3 b.-2+3+5-4+3
c.-2-3+5-4+3 d.-2-3-5+4+3
(2)计算(-5)-(+3)+(-9)-(-7)+ 所得结果正确的是( )
a.-10 b.-9 c.8 d.-23
(3)-7,-12,+2的代数和比它们的绝对值的和小( )
a.-38 b.-4 c.4 d.38
(4)若 +(b+3)2=0,则b-a- 的值是( )
a.-4 b.-2 c.-1 d.1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负数相减,等于绝对值相减
b.两个负数的差一定大于零
c.正数减去负数,实际是两个正数的代数和
d.负数减去正数,等于负数加上正数的绝对值
(6)算式-3-5不能读作( )
a.-3与5的差 b.-3与-5的和
c.-3与-5的差 d.-3减去5
2.填空题:(4′×4=16′)
(1)-4+7-9=- - + ;
(2)6-11+4+2=- + - + ;
(3)(-5)+(+8)-(+2)-(-3)= + - + ;
(4)5-(-3 )-(+7)-2 =5+ - - + - .
3.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并说出它们的两种读法:(8′×2=16′)
(1)(-21)+(+16)-(-13)-(+7)+(-6);
(2)-2 -(- )+(-0.5)+(+2)-(+ )-2.
4.计算题(6′×4=24′)
(1)-1+2-3+4-5+6-7;
(2)-50-28+(-24)-(-22);
(3)-19.8-(-20.3)-(+20.2)-10.8;
(4)0.25- +(-1 )-(+3 ).
5.当x=-3.7,y=-1.8,z=-1.5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5′×4=20′)
(1)x+y-z; (2)-x-y+z; (3)-x+y+z; (4)x-y-z.
【素质优化训练】
(1) (-7)-(+5)+(+3)-(-9)=-7 5 3 9;
(2)-(+2 )-(-1 )-(+3 )+(- )
=( 2 )+( 1 )+( 3 )+( );
(3)-14 5 (-3)=-12;
(4)-12 (-7) (-5) (-6)=-16;
(5)b-a-(+c)+(-d)= a b c d;
2.当x= ,y=- ,z=- 时,分别求出下列代数式的值;
(1)x-(-y)+(-z); (2)x+(-y)-(+z);
(3)-(-x)-y+z; (4)-x-(-y)+z.
3.就下列给的三组数,验证等式:
a-(b-c+d)=a-b+c-d是否成立.
(1)a=-2,b=-1,c=3,d=5;
(2)a=23 ,b=-8,c=-1 ,d=1 .
4.计算题
(1)-1-23.33-(+76.76);
(2)1-2*2*2*2;
(3)(-6-24.3)-(-12+9.1)+(0-2.1);
(4)-1+8-7
【生活实际运用】
某水利勘察队,第一天向上游走5 千米,第二天又向上游走5 ,第三天向下游走4 千米,第四天又向下游走4.5千米,这时勘察队在出发点的哪里?相距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1)c;(2)b;(3)d;(4)a;(5)c;(6)c 2.(1)4,(-7),(-9) (2)(-6),(-11),(-4),2; (3)-5,8,2,3; (4)3,7,2;
3.略4.(1)-4; (2)-80; (3)-30.5 (4)-5
5.(1)-4; (2)4; (3)0.4; (4)-0.4.
【素质优化训练】
1.(1)-,+,+; (2)-,+,-,-; (3)+,+; (4)-,+,+; (5)-,+,-,-.
2.(1) (2) (3) (4)-
3.(1) (2)都成立.
4.(1)-
(2)
(3)-29.5
(4)-1 第(4)题注意同号的数、互为相反数先分别结合。
【生活实际运用】
1.上游1 千米
上一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
5.学案13有理数的加减复习 篇五
1.复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 2.熟练运用两个法则进行加减计算 二.学习过程 1.计算(1)(+6)+(+4)
(3)(-13)+(-7)
(5)(-3.27)+0
(7)32(23)
2.计算
(1)35+(-98)+65
(3)76(47)(166)(7)
(5)22+(-36)+68+(-64)
(2)(+6)+(-4)
(4)(-5.5)+(+8)
(6)(1)(133)
(8)7225 2)(-2.38)+4.57+(-7.62)+(-4.57)4)(2.25)(3338)(34)0.3756)1.2+(-0.7)+2.8+(-0.3)
(
(((7)8.54135(2.14)(1.6)
3.计算
(1)0-(-5)
(3)0-3-7
(5)(-5)-∣-5∣
(7)563223
4.计算(1)13(1325)(5)(3)
(8)(433)4(134)(123)
(2)-4-(-5.5)
(4)(-4.5)-(92)
(6)(-3)-(-∣-7∣)
(8)253(352)
(2)(-55)+(-38)-(-25)+(-42)(3)0-(+7)-(-2.6)+(-4)
(5)3
(4)(-4.3)-(+4.8)+(16)-(-1.5)55811392
(6)(412)3(0.14)(0.34) 121512
有理数的加减法测试 1520351计算(1)(+7)+(+4)
(3)(-11)+(-9)
(5)(-1.08)+0
(7)122(3)
2计算
(1)45+(-99)+55
(3)56(1167)(6)(7)
(5)13+(-56)+47+(-34)
(2)(+7)+(-4)
(4)(-3.5)+(+7)
(6)(2)(233)
(8)5223 2)(-2.48)+4.33+(-7.52)+(-4.33)4)(2.75)(3138)(34)0.1256)1.3+(-0.8)+2.7+(-0.6)
(
(((7)6.74145(1.74)(1.8)
3计算
(1)0-(-3)
(4)(-1.5)-(32)
(5)(-3)-∣-3∣
(7)161213
4计算(1)114(5)(35)(34)
(3)0-(+5)-(-3.6)+(-4)
(8)(2)1134(14)(113)
(2)-3-(-7.5)
(6)(-4)-(-∣-2∣)
(8)253332
(2)(-35)+(-28)-(-15)+(-68)
(4)(-5.3)-(+4.8)+(165)-(-2.5)(5)1
附加题 58113911215121520
(6)(412)3(0.13)(0.33) 251.(+1)+(-3)+(+5)+(-7)+ … +(+93)+(-95)+(+97)+(-99)
2.***9 ***060
3.若a的相反数是2,b的绝对值是3,求a-b的值
111111111,,, 1222323343411111计算: 1335579799991014已知
6.《有理数的加减法》教学设计 篇六
【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理解其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运算律过程,培养观察思维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问题分析解决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教学难点】
灵活应用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小学学习过加法运算律,带领学生回顾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提问:在引入负数之后,这些运算律还能不能成立?
板书课题,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二)生成新知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展示两组算式:3+(-5)=-5+3=;
提问:上述两个算式相等吗?如果换成其它有理数相加,两个算式的结果还相等吗?
归纳总结得出,有理数的加法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a+b=b+a
展示第二组算式:3+(-5)+7=3+(-5+7)=;
提问:分析式子意义,计算一下两个式子结果是否相同,换一些其它有理数试一试?
归纳总结得出,有理数的加法中,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a+b)+c=a+(b+c);
思考:多个有理数相加是不是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结合某些加数求和?
(三)巩固提高
计算:
1.(-11)+25+(-9)=
2.(-16)+25+(-24)+15=
总结:多个有理数相加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加,使其计算简便。
(四)小结作业
小结:提问学生本节课有什么收获,阐述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7.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篇七
石娟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会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并会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利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了解类比学习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体会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点: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课件出示)
1.叙述有理数加法法则
2.叙述有理数减法法则。3.叙述加法的运算律。4.符号“+”和“-”各表达哪些意义?
二、自主探究
-9+(+6);(-11)-7
(1)读出这两个算式。
(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 把两个算式-9+(+6)与(-11)-7之间加上减号就成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由复习的题目巧妙地填“-”号,就变成了今天将学的加减混合运算内容,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明白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题目的组成。
三、互评互教
(-9)+(+6)-(-11)-7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先自己练习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并同桌之间相互检测。让学生尝试,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自己就会寻找到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方法,及时指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来给学生指明方向,在把算式写成省略括号代数 和的形式后,通过让学生练习两种读法,可以加深对此算式的理解,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1.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并把结果用两种读法读 出来。(1)(+9)-(+10)+(-2)-(-8)+3;(2)-
+(-)-(-)-(+)
(二)用加法运算律计算出结果 -9+6+11-7 1题两个学生板演,两个学生用两 种读法读 出结果,其他学生自行演练,然后同桌读出互相纠正。
四、精讲点拔
例题解析 出示例题:计算: 1.(+3)-(-9)+(-4)-(+2)
2.12-(-18)+(-7)-15;
师生共同小结: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的步骤为1.减法转化成加法;
2.省略加号括号;3.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五、反馈练习
三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采用同桌互相测验的方法,以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针对一道例题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组相应的巩固练习,这样每一步学生都掌握得较牢固,这时教师一定要总结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使分散的知识有相对的集中。归纳小结
教师提问:
1.怎样做加减混合运算题目?
2.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的两种读法各是什么?
教学反思
——石娟娟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是学生们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代数和的概念,知道所有含有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都可以化为有理数的加法的形式即代数和的形式,并能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运
算顺序。还要培养学生理解事物发展变化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本节课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既关注课堂教学的本质,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且面向全体学生来设计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在本节课上不足的地方是:
1、时间掌握的不好有一些前松后紧,以至于后面没有时间来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就显得有一些虎头蛇尾了。
8.有理数加减乘除法计算 篇八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能熟练进行减法运算.2.会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进行加减混合运算,体会化归思想.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例并亲自计算,探索有理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动手计算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养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有理数加减的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
有理数加减法的内在关系
3.教学用具
PPT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2)-4=______,(‐2)-()= ‐7 ,()-(+2)=+8,(‐10)-(‐6)=_______ 2.下表是北京与国外几个城市的时差,其中带正号的的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京时间早的小数,试分别求出(1)东京与巴黎的时差.(2)芝加哥与巴黎的时差.(3)纽约与东京的时差。教学过程:
二、新课学习
气象预报员报告了某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分别是8 ℃与‐2℃你会求 这一天的日温差吗?(借助温度计试试)比较一下你与别人列出的算式是否一样,能说明一下你的算式吗? 8-(‐2)=10 8 + 2 =10结论相同,是偶然巧合吗?你还能举出其它例子吗? 即为8(‐5)= 3 + _____ ③ 3 – 5 = 3 + _______
④‐3()-(‐3.2)练习:根据天气预报:北京‐14---5 ℃,沈阳‐7---2℃,长春‐10---1℃
天津‐2---9℃,计算它们的日温差 小结: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就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加减混合
运算也即可统一为加法运算.如:3+5-7可看成3+5+(‐7), ‐3-51+2可看成‐3+(‐51)+2
例2: 计算: ‐12-(+20)+(‐36)-(+3.6)(注意简便计算)
练习: 1.(‐2.8)-(‐3.6)+(‐1.5)-(+3.6)2.课堂小结
三、结论总结:
1.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先把减法转化成加法,从而把含加减法运算的式子转化成几个有理数和的形式,再按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2.加减混合运算的两个关键点是:
(1)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2)计算时,先把正数、负数分别相加.
课后习题
四、课堂练习
1.填空1.(‐4)-(‐4)=_____, 2.(+6)+()= ‐20, 3.(‐18)-(+24)-(‐35)=_______ 2.计算1.(‐5.3)-(‐6.1)-1.8 2.3.(‐1.5)+1.4-(‐3.6)-4.3+(‐5.2)试一试:在小圆圈里填上数,使每个小圈里的数都是它旁边小圆圈里数的和.另求出圈里所有数的和,如果把原来填的数字改成字母a,b按上面的要求填满后,有圈里的数相加和为多少?
五、作业布置 P68 1~2
板书
1.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先把减法转化成加法,从而把含加减法运算的式子转化成几个有理数和的形式,再按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9.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篇九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1教学目标
让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并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加减运算法则和加法运算律。
难点: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课堂教学过程
什么叫代数和?说出-6+9-8-7+3两种读法。
1.计算下列各题:
2.计算:
(1)-12+11-8+39;(2)+45-9-91+5;(3)-5-5-3-3;
(7)-6-8-2+3.54-4.72+16.46-5.28;
3.当a=13,b=-12.1,c=-10.6,d=25.1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a-(b+c);(2)a-b-c;(3)a-(b+c+d);(4)a-b-c-d;
(5)a-(b-d);(6)a-b+d;(7)(a+b)-(c+d);(8)a+b-c-d;
(9)(a-c)-(b-d);(10)a-c-b+d.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计算结果,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a-(b+c)=a-b-c;
a-(b+c+d)=a-b-c-d;
a-(b-d)=a-b+d;
(a+b)-(c+d)=a+b-c-d;
(a-c)-(b-d)=a-c-b+d.
括号前是“-”号,去括号后括号里各项都改变了符号;括号前是“+”号(没标符号当然也是省略了“+”号)去括号后各项都不变。
4.用较简便方法计算:
(4)-16+25+16-15+4-10.
1.判断题:在下列各题中,正确的在括号中打“√”号,不正确的在括号中打“×”号:
(1)两个数相加,和一定大于任一个加数.()
(2)两个数相加,和小于任一个加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都是负数.()
(3)两数和大于一个加数而小于另一个加数,那么这两数一定是异号.()
(4)当两个数的符号相反时,它们差的绝对值等于这两个数绝对值的和.()
(5)两数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6)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7)两个相反数相减得0.()
(8)两个数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是正数.()
2.填空题:
(1)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这个数一定是______;一个数的倒数等于它本身,这个数一定是______;一个数的相反数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______。
(2)若a<0,那么a和它的相反数的差的绝对值是______.
(3)若|a|+|b|=|a+b|,那么a,b的关系是______.
(4)若|a|+|b|=|a|-|b|,那么a,b的关系是______.
(5)-[-(-3)]=______,-[-(+3)]=______.
这两组题要求学生自己分析,判断题中错的应举出反例,同时要求符号语言与文字叙述语言能够互化。
1.当a=2.7,b=-3.2,c=-1.8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
(1)a+b-c;(2)a-b+c;(3)-a+b-c;(4)-a-b+c.
2.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代数式x-y-z+w的值:
(1)x=-3,y=-2,z=0,w=5;
(2)x=0.3,y=-0.7,z=1.1,w=-2.1;
3.已知3a=a+a+a,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代数式3a的值:
(1)a=-1;(2)a=-2;(3)a=-3;(4)a=-0.5.
4.(1)当b>0时,a,a-b,a+b,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2)当b<0时,a,a-b,a+b,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5.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并举出反例。
(1)若a,b同号,则a+b=|a|+|b|.()
(2)若a,b异号,则a+b=|a|-|b|.()
(3)若a<0、b<0,则a+b=-(|a|+|b|).()
(4)若a,b异号,则|a-b|=|a|+|b|.()
(5)若a+b=0,则|a|=|b|.()
6.计算:(能简便的应当尽量简便运算)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本课时是习题课.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求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2把两个算式-9+(+6)与(-11)-7之间加上减号就成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2.7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按教师要求口答并读出结果
师生共同小结:
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的步骤为
1.减法转化成加法;
2.省略加号括号;
3.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
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采用同桌互相测验的方法,以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针对一道例题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组相应的巩固练习,这样每一步学生都掌握得较牢固,这时教师一定要总结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使分散的知识有相对的集中。
这两个题目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用测验的方式来达到及时反馈。
归纳小结
教师提问:
1.怎样做加减混合运算题目?
2.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的两种读法各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口答小结不是教师单纯的总结,而是让学生参与回答,在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将本节的重点知识纳入知识系统。
布置作业必做题:(一)计算:
(1)-8+12-16-23;
(2)- + - -
(3)-40-28-(-19)+(-24)-(-32);
(4)-2.7+(-3.2)-(1.8)-2.2;
(二)选做题:(1)当b>0时,a,a-b,a+b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2)当当b<0时,a,a-b,a+b哪个最大,哪个最小?综合考察
学以致用
体现分层次教学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附板书设计:
2.7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例题:计算: 练习处
1.(+3)-(-9)+(-4)-(+2)
2. - + -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是学生们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代数和的概念,知道所有含有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都可以化为有理数的加法的形式即代数和的形式,并能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 算及其运算顺序。还要培养学生理解事物发展变化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本节课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既关注课堂教学的本质,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且面向全体学生来设计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在本节课上不足的地方是:1.时间掌握的不好有一些前松后紧,以至于后面没有时间来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就显得有一些虎头蛇尾了。2、练习的形式还有些单调,如时间富裕还可以准备一些判断练习,把学生在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写出来,让学生来进行判断,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强化来练习,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3一、知识回顾
(1)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
(2)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同号、异号、相反数)
二、新课导入
计算:-5-(+3)+(-7)-(—15)
解:原式=(-5)+(-3)+(-7)+(+15)=0
另解:原式=-5-3-7+15=0
强调:①省略“+”②省略“()”③更简化
读法:①读代数和;②直接读+、-
板书课题: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三、例题讲解
例计算下列各式略
小结: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
⑴写成代数和;
⑵观察有无相反数;
⑶运用交换、结合律达到同号相加或同分母运算或凑整
⑷写出结果
四、学生练习
可以在黑板的下方进行。
讲解评析、纠错订正。
数学思考:
计算:1-2+3-4+5-6+7-8+…+99-100
五、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六、布置作业
A、B、c分层次布置。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4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 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这是因为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
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这时,称这个和式为代数和。再例如
-3-4表示-3、-4两数的代数和,
-4+3表示-4、+3两数的代数和,
3+4表示3和+4的代数和
等。代数和概念是掌握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重要概念,请老师务必给予充分注意。
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
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如
12-5+7 应变成 12+7-5,而不能变成12-7+5。
教学设计示例一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
2。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
3。应用: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的准确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学习了本节课就知道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尝试指导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每一环节,设置一定题目进行巩固练习,步步为营,分散难点,解决关键问题。
2。学生写法:练习寻找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算式理解为加法算式。
2。难点:把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练习讨论,总结归纳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反馈。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学们学得都很好!请同学们看以下题目:
-9+(+6);(-11)-7。
师:(1)读出这两个算式。
(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
+、-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
学生活动: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继续提问:(1)这两个题目运算结果是多少?
(2)(-11)-7这题你根据什么运算法则计算的?
学生活动:口答以上两题(教师订正)。
师小结:减法往往通过转化成加法后来运算。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5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
2.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
3.应用: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的准确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学习了本节课就知道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尝试指导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每一环节,设置一定题目进行巩固练习,步步为营,分散难点,解决关键问题.
2.学生写法:练习→寻找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算式理解为加法算式.
2.难点:把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练习讨论,总结归纳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反馈.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学们学得都很好!请同学们看以下题目:
-9+(+6);(-11)-7.
师:(1)读出这两个算式.
(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
“+、-”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
学生活动: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继续提问:(1)这两个题目运算结果是多少?
(2)(-11)-7这题你根据什么运算法则计算的?
学生活动:口答以上两题(教师订正).
师小结:减法往往通过转化成加法后来运算.
【教法说明】为了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必须先对有理数加法,特别是有理数减法的题目进行复习,为进一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奠定基础.这里特别指出“+、-”有时表示性质符号,有时是运算符号,为在混合运算时省略加号、括号时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6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这是因为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
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这时,称这个和式为代数和。再例如
-3-4表示-3、-4两数的代数和,
-4+3表示-4、+3两数的代数和,
3+4表示3和+4的代数和等。代数和概念是掌握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重要概念,请老师务必给予充分注意。
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
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如
12-5+7应变成12+7-5,而不能变成12-7+5。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7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进行包括小数或分数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有理数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进行计算,并体会有理数加减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
难点:减法统一成加法再写成代数和的形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课本P56图是一条河流在枯水期的水位图。此时,桥面距水面的高度为多少米?
可用两种方法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个方法:观察画面,从实际问题出发,桥面高出平均水位12.5米,水面又低于平均水位3分米(0.3米),两段高度的和就是桥面距水面的高度。可得算式:12.5+0.3=12.8(米)。
第二个方法: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得算式:
12.5―(―0.3)=12.8(米)。
比较两个算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另外,此题中进行了含有小数的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二、新课的进行
某地区一天早晨的气温是-9℃,中午上升了11℃,半夜又下降了6℃。半夜的温度是多少?
解法一:(-9)+11=2,2+(-6)=-4。
所以半夜的温度是-4℃。
解法二:-9+11-6=2-6=-4。所以半夜的温度是-4℃。
比较以上两种解法,结果是一样的,而解法二中的算式是有理数加减的运算。
议一议:P57议一议
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学生将回顾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并用以进行有关小数的运算。计算如下:
4.5+(-3.2)+1.1+(-1.4)
=1.3+1.1+(-1.4)=2.4+(-1.4)=1(千米)
此时飞机比飞点高了1千米。
注意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的计算过程。
还可以这样计算:4.5-3.2+1.1-1.4
=1.3+1.1-1.4=2.4-1.4=1(千米)
此时飞机比飞点高了1千米。
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
(1)我们可以把有理数的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使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化为单一的加法运算。
(2)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以后,保留各加数的性质符号,去掉括号并把加号省略,而形成加减混合运算的简洁的形式。
例1 计算(P58例1)
例2 计算:(1) (2)
解:(1)
(2)
三、课堂练习
1、课本P58随堂练习1、(1),(2),(3)
2、计算:(1) (2)
四、课堂小结
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我们知道风是有理数的减法,都可以转化为加法,利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去运算。因此,我们可以把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以后,可以将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
1、P58习题2.7 1,3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8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的意义。
2、能初步掌握有关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分析:
重点:如何更准确地把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
难点:将一个加减混合运算式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
教学过程:
本节是在对前面所学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法则及减法运算法则的综合运用,所以必须对有关法则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能在运算中加以灵活运用。
1、知识基础:
其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其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其三:“+”、“-”在不同情形的意义(运算符号及性质符号)
2、知识形成:
(引例)计算:
根据减法法则,按照运算顺序,有:
原式
在一个加式里,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即有:
这个式子仍看作和式,有两种读法,
按性质符号:读作“负8、正10、负6、负4的和”
按运算意义:读作“负8加上10减去6减去4”
例:把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把它读出来(两种读法)。
例:按运算顺序直接计算:
P46.1、2
本节课所涉及到的新知识点比较少,但在其中就特别注意的是,如何保证学生在省略特号时,能尽量减少错误的出现,并能对省略加号的算式的准确读法。
P471、23
【有理数加减乘除法计算】推荐阅读: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口算10-13
有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11-13
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活动设计(优秀录像课教案)08-12
七年级数学上册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08-03
有理数加法训练题06-13
有理数提高习题训练08-14
242有理数的加法10-01
有理数期末复习专题10-08
有理数集体备课记录10-10
教学设计有理数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