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历史年表

2024-06-20

中国近代史历史年表(共8篇)

1.中国近代史历史年表 篇一

一.名词解释

1.《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1853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后颁布。主要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规定了农民平分土地的原则;在农村设立兵农合一的乡官制度;废除封建买卖婚姻。纲领主张人人平等,男女平等,具有推翻封建土地制度的革命精神,但带有浓厚的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实际上并没有实行。2.太平天国起义

1851年至1864年(咸丰元年至同治三年)由洪秀全领导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侵略势力造成的深重灾难,由于封建社会本身的危机加剧,社会矛盾激化,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它坚持斗争14年,势力扩及18省,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3.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4.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1905年孙中山在组织同盟会时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接着,他又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民族主义解释为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各民族平等;把民权主义解释为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为少数人所私有;把民生主义解释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并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旧三民主义于是发展为新三民主义。5.八七会议

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6.长征

长征,指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以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会合的战略转移。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在一年中,红军长征转战十四个省,历经曲折,战胜了重重艰难险阻,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为开展抗日战争和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7.一二九运动

1935年的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史称“一二•九”运动。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8.持久战

与“速决战”相对。持续时间较长的战争。通常是战略上相对劣势的一方采取的战略方针。如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采取了战略上的持久战与战役战斗上的速决战相结合的方针,逐步消耗、削弱敌人,从总体上不断改变敌我力量对比,变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赢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9.三三制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士参与抗战,不但积极倡导和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将之付诸于政权建设的具体实践,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一种崭新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三三制”政权,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1941年,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制度,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0.整风运动

1942年2月至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在全党范围内开展的一次整风运动。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逐步纠正了“左”倾错误,但“左”倾错误的思想影响并没有肃清,抗日战争以来党又发展了一大批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新党员。为了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毛泽东先后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的报告,号召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这次整风既是一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也是破除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错误倾向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运动实现了全党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的新的团结和统一,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在辛亥革命后,由当时位于南京的临时参议院所制定的具有“宪法”性的文件。1912年3月8日由参议院通过,3月11日公布实施,取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914年5月1日因大总统袁世凯公布《中华民国约法》而被取代。1916年6月29日为大总统黎元洪所恢复。

二.简答题

1..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对当代青年如何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的启示 ⑴.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⑵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⑶ 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⑷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⑸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

今天,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深刻认识到五四精神的重大历史意义。为了发扬爱国主义......弘扬爱国精神......(1)我们要传承五四精神就要自觉担当起社会历史责任。我们要传承五四精神就要勇于解放思想;我们要传承五四精神就要保持开放心态;我们要传承五四精神就要发扬创新进取精神。

(2)我们纪念五四运动,目的在于弘扬五四精神,肩负历史使命,就是要树立理想,立志报国;要勤奋学习,勇于实践;要在实践中锻炼品格,磨练意志,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习做人;要守时守信,做文明的公民;既有理想,又要着眼于现实,从身边事、力所能及的事做起;要勇于奉献,尽管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不再需要为追求光明和自由而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仍应得到弘扬。

(3).爱国精神所给予广大中国革命青年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包括救国救民的奋斗精神、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以及锲而不舍的创业精神等等 2.如何实现中华民主的伟大复兴?

首先,团结是一个民族有生机、有力量的首要条件,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敢于以小小的扶桑三岛,悍然发动对中国侵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内部四分五裂,军阀混战,中国人被讥为“一盘散沙” 其次,抗日战争的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是现代中国唯一有能力领导好中国的政治力量。在抗战中,没有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强核心和中流砥柱,要取得抗战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抗日战争的历史,还证明一个事实,在当今世界上,落后就要挨打。当年中国很落后,所以列强敢于侵略中国,日本敢于发动侵略战争。今天,我们仍应该看到,在国际上,以美国右翼政治势力为代表的,一些不高兴看到中国繁荣富强起来的反华势力依然存在,他们支持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和台湾独立、西藏独立的图谋,肆意干涉我国的内政、妄图破坏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3.土地革命时期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革命发展道路的启示

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②

一、认识国情根据国情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政策,并不断根据实际适时地调整政策。

二、在认识国情的基础上团结最广大人民群众,为他们谋求利益。

三、认识中国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不断地提高执政党的理论修养使党能代表最广大群众的利益,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为此就必须认真学习和体会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理论。把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不断地推向前进。

4.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及其国内背景,并联系实际,就钓鱼岛事件及南海问题谈谈对时局的看法

一、(1)(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及国际国内背景)日本侵华有三大方面的原因: a.日本方面。日本国内矛盾重重,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严重,这些不稳定因素促使日本想要通过战争转移民众注意力。

日本资源匮乏。日本地狭人稠,当本国的能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时,它就开始对外扩张,掠夺财富,依靠侵略中国、朝鲜等东亚国家来达到维持国内的稳定的目的。武士道精神。练武之人成为日本进行对外侵略扩张的精神工具,指挥着日本士兵用鲜血和生命去填平统治阶级的“胜利之路”,书写了世界历史上一段残酷的战争记忆。

天皇制。日本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君主立宪政体。这种保留封建残余的政治制度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重要根源。日本国民从小便被灌输“天皇是至高无上的”这样的思想,以至于日本天皇亲自宣布战争结束,日本战败时,还有日本国民不相信。而战场上所有的日本士兵都被教导成“为天皇而战”的战争机器。

明治维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实力进一步控制本国政权,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

世界经济危机。1929年10月,由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日本社会动荡,政局不稳,而日本国内资源匮乏,不能像美国那样靠拉动内需缓解危机。为了摆脱危机,福泽谕吉力主“进行东洋政略,使国内人心转而外”。法西斯主义。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法西斯主义抬头。1936年的二二六政变后,随后成立的内阁完全听命于军部,标志着日本建立法西斯体制。在经济危机之后,日本国内矛盾激化。民族极端主义、极端社会主义的法西斯主义使日本选择用对外侵略扩张和独裁统治转嫁国内矛盾。

b.中国方面。中国国内战乱多年,并未统一安定,此时入侵可以减少阻力。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中国土地面积是世界第三,各种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数量世界第一,对于面积狭小、资源短缺、劳动力不足的日本是个很大的诱惑。

中国经济的发展。19世纪30年代至中期,各个军阀纷纷归顺国民政府,红军也被赶到边缘的西北地区很难作乱。此时,中国的经济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日本政府不能坐视中国做大、做强。而中国的繁荣也使其成为日本征服世界的第一个目标,因此在占领东北之后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以实现其征服世界的野心。

汉奸。汉奸的存在为日本人的侵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严重打击了中国军民一致抗日的激情。汉奸残害了大批的中国百姓,是中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伤痕。中国内战。日本侵华时,国民党与共产党正在进行内战。而当全面侵华战争爆发时,蒋介石仍没有足够地重视日本的侵略,甚至采取了不抵抗主义,为日本的侵略大开方便之门,使日本在战争初期迅速占领了一批城市。

c.国际方面。国际各国不是与日本同盟,便是自己也身陷战争,分身乏术,或是坐山观虎斗,以收渔翁之利。

(2)关于目前时局与钓鱼岛、南海战备问题的建议

钓鱼岛和南海问题涉及中国主权领土问题,不存在中国屈服的可能性,中国不会坐视其邻国侵占而臵之不理,扩大战争的责任应由侵略者担负。我认为现在最为至要至要的任务,就是打开目前困难局面,特别要认识敌人正在布臵更大规模的进攻(无论是扩大领土争端,还是增强帝国主义的军事存在),残酷的帝国主义战争很快就要到来。为着把我国海防之发展放在更为巩固、更为有力的基础上,为着对于即将到来的敌人新的侵略行径或大举进攻给以坚决有力的粉碎,我军必须勿失时机地采取行动,变动敌情,争取有利于我军彻底消灭敌人的条件。就具体情况和布臵似宜如下:

(一)美日虽非全力军援南海之敌,但仍企图完全陷我入两头作战之被动地位,我现在如能马上展开钓鱼岛对日作战行动,的确对于越、菲等国是直接震慑,并能够打开目前困难之局面。但在目前敌情与驻日美军、美第七舰队现有力量的条件下,如攻钓鱼岛,难保必引起美国之强大增援,两路夹击,将陷于不利。若因求战心切,鲁莽从事,结果反而会费时无功,欲速反慢,而造成更不利局面。

(二)此时,因美日菲越已沆瀣一气,且在美军全力增援日敌遏制中国业有完全可能,南海问题没有解决,钓鱼岛问题亦不能速决。故我军似宜直出南海以利变化敌情,即在南沙群岛一带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给美日敌后策应以严重的威胁。南沙群岛之地形地势,有聚歼敌主力之可能。为了使作战行动成熟起见,第一期似宜以南沙群岛一片地区就地整训待命,并作战斗之准备,随时打击菲越进攻,或南沙诸岛礁海域的袭扰兵力。同时注意政治攻势,争取东盟各国和美日菲越国家中间同我们友好,或业已认清帝国主义之阴谋野心和从新殖民主义的压迫中觉醒起来的大部人民。这自然是积极的防御。

(三)加强我沿海兵力和火力部署,布臵积极防空,要估计日敌向我东海进犯、强占我钓鱼岛,或在我钓鱼岛礁采取直接行动之可能。似此,如有必要,我军待机直击钓鱼岛礁,迅即布臵积极防御,设臵有关军事机构、导弹部署、哨所或营房驻军,以及建立战时后勤补给线奇袭登岛和攻打增援部队必须确有把握,若日敌在我军抵达前驻岛作战,而我军不能迅速展开,则可采取分割围困、伏击打援的办法断敌后路。若因美

5.习近平中国梦 中国梦的曲折发展道路及如何实现中华民主的伟大复兴

首先,中国近代史是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及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等一系列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

其次,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其中有地主阶级自救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他们都失败了。无疑,其进步的主张和失败的教训为当时中国的先进的知识分子思考中国的未来提供了历史的范例。当然,护法运动的失败,标志着就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自此,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阶段。再次,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五四运动”的推动、十月革命的影响,使得中国人民选择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自此,在中国共产人的推动和领导下,中国经历了大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

当然,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国民党实现了两次党外合作,分别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大革命及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时,也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众多共产党人倒在了血泊之中,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正是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克服了党内“左”和“右”两方面的错误思想,形成了系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也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党内的指导地位,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第四,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自此,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没收了官僚资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自此,中国开始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同时也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五,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有益的探索,也经历了诸多挫折。这为邓小平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第二个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变化,进一步深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一个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三个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将科学发展观确定为指导中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针,科学地回答了中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第四个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从而为不断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思想基础。

首先,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道路。中国人民在解救自身苦难、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中,曾经寻求过多种救国救民的道路,但都失败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选择了社会主义,才使国家和民族出现了生机和希望。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进入新世纪,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这些基本的东西不能变。抓住这个主心骨,我们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就能真正抓住国际国内的各种机遇,迎接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挑战。

第三,必须始终跟上时代潮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生命活力。民族是否振兴,不仅要从纵向上作历史的比较,更重要的是看在横向比较中是否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时代的前列。当今世界,时代在进步,文明在升华。这种加速奔腾的潮流,既给我们提供了机遇,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中华民族要保持生命之活力,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就必须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紧密关注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政治发生的变化;以敏锐的眼光,及时捕捉反映世界潮流的最新趋势;以正确的战略策略,把握住中国与世界的双向互动关系,努力取得和保持在世界舞台上主动和领先的地位。

第四,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生机勃勃和国泰民安的局面。

改革、发展、稳定,是关系中华民族大局的三枚棋子。发展,是中华民族活力之所在。发展是硬道理。“5.31讲话”还进一步提出“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又要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够得到实现。要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稳定,是中华民族治国之要。历史上,种种内忧外患,次次社会动荡,无不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灾难,大伤中华民族的元气。面向新阶段,“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

第五,必须坚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所有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也需要把中华民族所有爱国同胞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人越多越好,心越齐越好,力量越大越好,阻力越小越好。所以,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指出:“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第六,必须把远大理想和阶段任务结合起来,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新的“三步走”战略。

2.中国近代史历史年表 篇二

一、晚清时期上海英语教科书

1.19世纪90年代以前上海英语教科书。19世纪90年代以前上海英语教科书的出版发行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 第一个阶段是西方开设报馆独家出版发行英语教科书。这一阶段主要有三家西式出版发行机构在出版发行英语教科书。第一家是英国传教士1843年成立的墨海书馆,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近代化出版发行机构, 主要是为英国传教士们服务的。这个书馆运行的几十年中, 出版发行的第一本英语教科书就是《圣经》, 而且也发行了中文版, 这很明显地反映其传教的宗教服务色彩浓厚。在翻译出版《圣经》的过程中, 为了处理和解决其中翻译的英汉互译各种问题, 先后编写、出版了英语工具专著———《英汉字典》、《汉英字典》。1852年到1855年出版了《新约全书》、《旧约全书》。在这之后, 它开始翻译出版各种西方近代科学专著, 拓展了出版英语教科书的范围, 占据了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上海西学书籍出版发行市场。第二家英语教科书出版发行机构是在19世纪50年代初上海出现近代报纸和期刊的报业发展历史场景下, 1850年英国一家商行成立的《北化捷报》报馆 (就是现在的报社) 和英语报馆———《字林西报》, 《北化捷报》改为其附属的机构。这两份英语报纸, 都是专为在华英国人服务的, 其主要的读者群体是在华的英国商人们和传教士, 这份报纸办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一直到1951年才停办。第三家是1860年美国人从澳门搬来的美华书馆, 它陆续出版了一些由传教士翻译编撰的《代数备旨》、《形数备旨》等一大批书刊, 据史载, 在60年代占据了上海的西学出版市场。以上这些早期的教科书是没有专门针对学校的书籍, 宗教色彩十分强烈, 但不管怎样, 这些西学书籍和报纸期刊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如下影响:创造西方文化的氛围, 大大促进了西方文明和文化在中国的渗透和影响;传播和宣扬了各种时事, 开阔了国人眼界, 提供发表个人信息的空间平台和载体;促进中国近代英语教育的发展, 至少为国人提供了学习英语的平台和入口。

(2) 第二个阶段:中国人自己开办出版发行机构, 出版发行英语教科书的时代。洋务运动正式拉开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帷幕, 在此情况下设立的中国第一家翻译西学书籍出版发行机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开始陆续翻译出版西方的自然科学书籍, 从此打破了西方人独占的西学书刊发行出版市场。之后, 由于当时语言大师傅兰雅的加入, 加之与上海广方言馆合并办刊, 致使这家翻译机构力量大为增加。1887年成立的另一家出版翻译机构——上海广学会, 在其经营的40多年中, 出版翻译的英语教科书读物数不胜数。19世纪70—80年代, 西方传教事业发展的需要使得西学和英语教育的重要性再上一个台阶, 英语在教会学校中的地位与日俱增, 英语教科书的选择使用就显得更加重要。为此, 圣约翰大学很早就开始直接从国外进口原版的英语教材, 除中文教材使用中文版, 其余科目教材和参考书全部使用英语原版教科书。上海中西女塾最早使用的课本也是直接采用西方的英语版教科书。这就从整体上创设了近代上海学习英语的氛围和大环境。

2.清末英语教科书。19世纪末期,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和之后的变法运动, 促使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的有志之士, 对西学的重视更是有增无减, 表现之一就是建立起了出版翻译西学的机构——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在出版发行英语教科书的时候, 考虑到各种诉求, 促使其出版发行的英语教科书很有特色:一是其出版的英语教科书, 几乎比较接近现在我们大学使用的教科书了, 考虑得非常周到, 显得更富中国性, 附带有难点语言的汉语注释, 内容也改造得适合中国读者, 不像西方出版机构出版的书籍, 显得非常陌生和不适应。二是英语教科书的获取费用较低, 一般人都能够承受, 这就为大众学习英语提供很好的方便, 解决了经济门槛问题, 使得英语的学习和教科书的使用越来越为普遍和容易。三是商务印书馆在编写、出版发行英语教科书的同时, 附带培养了一批中国的自己英语教材编写团队, 一改外国人编写英语教材垄断独占的强势局面。

在商务印书馆英语教材出版发行历史上, 有两件值得大书特书的重大事情:一件是1898年出版了富有特色的英语教材——《华英初阶》, 选择出版发行这本书是因为考虑到内容简单易懂, 使用者较多, 同时在原版基础上加进了一些汉语解说和注释, 这就为英语使用者提供更大的方便, 这本英语教材的出版为商务印书馆带来名利双收的大好局面。在此基础上, 又出版了英语的高级教材《华英进阶》, 从1—5册教科书, 这使得其尝到了出版英语教科书的甜头。第二件事情是1904年在与其他出版机构合作中, 在增加自己的出版实力和先进的出版理念基础上, 出版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本采用现代教育学原理原则编写的系统性教材——《最新中小学教科书》, 很快占领了大部分教材市场, 击败了当时的教材出版销售的领头羊——文明书局。

从以上这些出版情况可以看出, 近代上海英语教科书从晚清到清末时代, 其出版发行实现了几个突破:一是英语教科书的类别, 从出版发行一般英语教科书到出版发行学校使用的英语教材, 从出版发行宗教色彩类型教科书发展到出版发行世俗化类英语教科书。二是英语教科书的出版发行市场, 从西方垄断到中西方出版发行机构共同参与, 而且中国出版发行的教科书很有特色, 根据英语原版教科书进行改造加工, 使之更加适合中国读者的需要和口味。三是各级出版机构出版发行的英语教科书, 基本上都遵循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原则和规律。

二、民国时期上海英语教科书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 民国政府教育部对各种教科书提出了政治要求, 使得出版发行机构不得不思考经营理念, 尤其是出版西学的机构更是不得不及时抓住政治形势的发展, 从教科书的内容到外在的形式都得及时更新, 否则只有被淘汰。在这一方面, 当时的中华书局就做得比商务印书馆主动积极, 因而很快占据了英语教材市场的一大部分, 成为英语教材市场上与商务印书馆竞争的另一块重要阵地, 其出版发行的《新中华教科书》广为国人欢迎。但商务印书馆也不甘示弱, 出版发行了《模范英文读本》, 一时也非常盛行。

近代上海出版英语教科书机构有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等。其中, 龙头老大还是商务印书馆, 教科书市场三分之二由其占据, 成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英语教科书的最主要的出版机构, 出版的英语教科书不仅在上海用, 上海周边地区也在使用。

据史料统计, 从1927年到1937年的十年间, 上海的各大出版发行机构, 按照教育部新颁发和执行的英语课程标准, 出版发行了很多当时很有名气的英语教科书, 具体如下:

关于英语教材书, 这十年各大出版机构出版发行的书目如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材有《英文新学制初中读本文法合编》、《新学制初中英文法教科书》、《综合英语读本》、《现代英语初中教科书》、《初中直接法英语教科书》、《模范英文读本》等;中华书局出版发行的教材有《新中学教科书英语读本》、《直接法英语读本》、《初中英语读本》 (1—4册) 、《高中英文选》、《高中英语课本》、《新中学教科书高级英语读本》、《英文修辞学》、《新中学高级英文典》等;开明书店出版的教材有《新标准初中英语读本》 (1—3册) 、《开明英文读本》等;世界书局出版的有《进步英语读本》、《高中英语读本》、《初中英语读本》、《国民英语读本》、《初中英语标准读本》等。

关于辅导类和参考性的英语教科书, 这十年上海书市上多种多样, 具体有以下一些英语教科书:一是针对各种技巧训练的参考书, 如针对阅读训练的教科书有《中级英语读本》、《北新英文读本》等;针对口语技能训练的教科书有《英语图解会话》、《学生英语会话》、《英语会话范本》、《初级英文会话》、《中级英文会话》等;针对英语语法技能训练的教科书有《开明英文法》、《基本英文法》、《英文成语例解》、《英文习用法举隅》;针对英语写作技能训练的教科书有《英语作文范本》、《英文作文教本》等。二是针对英语学习必备的工具类型教科书, 有《初中英文字典》、《双节标准英文成语辞典》、《现代汉英辞典》、《综合汉英字典》、《英美大辞典》、《英汉模范字典》、《双解使用汉英字典》、《英文用法大字典》等。三是针对课外辅导性和补充性的教科书, 以英文报刊类为主, 有《字林西报》、《英文杂志》、《英文周报》等。

从上可以看出, 民国时期中国英语教科书发行情况比晚清时期大有进步:英语教科书出版发行市场大部分已经由中国占领;各种根据读者市场的需求和英语各大技能训练要求英语教科书的出版发行, 展现了英语教科书出版发行行业的专业化眼光和水平大为提高;此时出版发行的英语教科书, 基本上是从小学到高中英语层次使用的教科书, 已经非常齐全;英语教科书的出版发行紧跟时代发展和政府相关政策, 取得长足的发展。总之, 从晚清到民国, 近代中国英语教科书的出版发行经历一个极其不平凡的历程, 英语教科书出版发行的观念、类别、发行机构、发行的数量和质量等均取得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代中国英语教育发展的历史场景, 也反映了近代中国和上海开放发展的历史情形。

参考文献

[1]赵鲁平.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历史与文化的语境[D].华东师大, 2005.

3.甲午战争:近代中国历史转折 篇三

朝鲜问题由来

在甲午战前,洋务运动已进行了34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实事求是说,中国在那三十多年确实获得了巨大进步,这既是中国敢于向日本亮剑的底气,也是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惨败的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

就军事、经济实力而言,甲午战前,世界上很少有人会想到中国不敌日本。至于中国人自身,更是充满鸦片战争以来不曾有过的豪迈之气,被英法军队欺负的历史已成过去,中国军队、朝野内外都充斥着请战声音。

甲午战争的起因是因为朝鲜,就像20世纪中期朝鲜战争一样,中国为朝鲜前途开打。两次朝鲜战争所不同的,第二次的对手是美国,第一次的对手是日本。

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居,有着上千年交往史,日本也是中国文明的学生,而且是个优秀生。只是到了近代,西方势力东来,日本脱亚入欧,转身向西,明治维新,发奋为雄,短短几十年,就实现了维新领导人所设定的目标:在远东建立了一个西方式的近代国家。

与日本的情形稍有不同,朝鲜与中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交往久远、频繁,贸易的往来,文化的交流,人民之间的通婚,历代多有。随着时代演进,朝鲜在明朝初年成为中原王朝的藩属,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中原王朝不论是朱明王朝,还是爱新觉罗的满清,都与朝鲜维持着极为密切的宗藩关系。明清两代以“天朝上国”身份呵护着朝鲜,朝鲜也像其他藩国那样履行自己的责任。然而到了近代,西方势力东来,中国与朝鲜面临同样的难题:开放,还是继续闭关?中国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打击后痛定思痛,踏上学习西方的路,开始了洋务新政。

洋务新政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也改变了中原王朝的世界意识、政治秩序,清王朝不再愿意像过去那样履行宗主国的责任,特别是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数量不多却可以长驱直入,直捣京师。作为“国防外线”,朝鲜以及其他诸多藩国,都显得意义不是那么太大了。至于朝贡体系下的贸易往来,当中国与西方各国建构了正常关系后,朝贡贸易也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于是,不是中原王朝抛弃藩国,而是藩国如果不能与时俱进,走向富强,中原王朝实在爱莫能助。

日本的发展,朝鲜的不发展,理论上说并不影响中国的发展。但是由于东北亚特殊情形,特别是因为日本在确立了“维新大思路”后,中日在某种意义上说构成了一种利益冲突。换言之,日本需要冲出岛国,需要登陆,需要到欧亚大陆施展,而借道东北亚,必然与中国利益交集,因而中日两国在朝鲜问题上势必发生问题。

1872年,日本强制册封琉球群岛国王为藩王,试图改变琉球与清王朝的宗藩关系。由于中国此时奉行独自发展的孤立主义原则,对于日本的蚕食、琉球的请求,一概视若罔闻,遂使日本很容易得手。1879年,日本用武力迫使琉球国王交出政权,“废琉置县”,明目张胆将琉球王国变成了“冲绳县”。

日本的意图当然不是一个琉球,它的目标就是要踏上大陆。1875年,日本准备用武力敲开朝鲜的大门,专门派员征询中国的意见。中国此时继续奉行孤立主义原则,不愿多管闲事,于是告诉日本人说,朝鲜只是中国藩属,其内政、外交从来悉听其便。这种答复与宗主国地位极不相称,所以等到1890年代初日本真要动手、东北亚危机爆發时,中国不仅措手不及,而且在道义上略显被动。

寻找战争理由

日本对朝鲜下手有一个漫长的准备过程,是日本发展战略中的一个必然环节。据可信史料,日本政府1887年制定了一份所谓“清国征讨策略”,并由此逐渐演化为以征服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根据这个政策,日本第一步占领台湾,第二步吞并朝鲜,第三步进军满蒙,第四步征服中国,第五步征服亚洲,进而征服世界。所以说,中日在东北亚,在朝鲜发生冲突,既有偶然因素,也是事之必然。

吞并了琉球,日本为实现“大陆政策”打开了空间。紧接着,日本的目标就指向了朝鲜。1876年,日本以武力强制朝鲜打开国门,强制朝鲜与其签署了《江华条约》,公然宣布朝鲜为“自主之邦”,保有与日本平等交往的权力。如果不考虑中国因素,日朝之间关系正常化并非不可思议,只是日本在《江华条约》中蓄意排除了中国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这为后来的中日冲突埋下了伏笔。

日本要以平等主权国家和朝鲜交往,而中国则继续坚守宗藩关系原则,中日为朝鲜问题发生冲突已没有任何悬念,只是时间问题及冲突强度。

1882年,朝鲜发生兵变。中国以宗藩关系惯例向朝鲜派兵,而日本也在这个时候用兵朝鲜,双方理由一致,都是为了协助朝鲜平息叛乱恢复秩序。日本通过这一事件赢得了在朝鲜的驻军权。对日本来说,这是历史性突破;对中国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日本咄咄逼人的架势引起了中国方面高度关切,中国此后有意识加强了对朝鲜事务的戒备。1884年,日本支持朝鲜“开化党”发动政变,企图一举驱逐中国在朝鲜的势力。年轻军官袁世凯机智应对,率部击退了日军,平息了政变。

当时的中国正因越南前途忙于与法国的纠纷,无法与日本抗衡,日本顺势向朝鲜索要足够赔偿,并与清政府达成协议,规定双方同时从朝鲜撤兵,此后如果再出兵朝鲜,应互相通知。这就为后来的战争埋下了一个巨大隐患,日本似乎与中国一样享有了宗主国特权。

机会很快就有了。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镇压无力,节节败退,不得不向清政府求援。日本政府自认为胜算在握,也不断敦促中国政府向朝鲜用兵。

后来许多研究者在检讨这一事件时,以为中国政府没有看清日本人的阴谋,轻易接受其建议向朝鲜派兵。这个检讨可能是不对的。

nlc202309021022

1894年6月6日,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两千淮军精锐登陆朝鲜。中国军队的动向引起了日本政府的兴趣,或许这就是日本政府所期待的结果。日本政府获知这一消息后立即进行战争动员,成立战时大本营,日皇睦仁亲任统帅,日军参谋总长有栖川炽仁亲王为幕僚长,陆军中将川上操六为陆军参谋,海军中将中牟田仓之助为海军参谋。日本立即进入战争状态。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相陆奥宗光训令日本驻朝鲜公使大鸟圭介视情况许可施行“适当的临机处分”,显然是让大鸟圭介注意寻找战争理由。

日本的动向立即引起中方高度关切。6月7日,驻日公使汪凤藻行文照知日本外务省,表示中国政府依据朝鲜政府书面请求出兵,依据十年前天津专条约定,派兵应先行文照知日方。汪凤藻在照会中表示,派兵援助乃我朝保护属邦旧例,一俟事竣,仍即撤回,不再留防。

陆奥宗光接受了这份照会,但对照会中“属邦”之说很不以为然。汪凤藻与陆奥“大费辩论”。稍后收到李鸿章电示,以为“我朝保护属邦旧例,前事历历可证,天下各国皆知。日本即不认朝鲜为中属,而我行我法,未便自乱其例,固不问日人之认否”。

中日双方认知有异,各行其是。6月8日,日本政府向朝鲜派遣七百名军事人员。中国驻朝鲜最高负责人袁世凯即设法查询,日本方面解释说此举只是为了保护日本使馆和侨民。中国政府对此答复日本政府说,日本此举只为保护公使馆、领事馆和商民,暂且可以理解,但希望日本政府适可而止,不要多派,更不宜派兵深入內地。

不宣而战

日本政府已有足够准备,当然不会听从中方劝告。6月10日,日本公使大鸟圭介统兵抵达仁川,不顾朝方反对,强行进入首都汉城。

针对日本人的挑衅,袁世凯强硬以对,立即请济远舰管带方伯谦率部进汉城与日人对抗。

对于袁世凯的决定,李鸿章并不太满意,他不希望因朝鲜问题与日本发生冲突,但日人并没有善意理解中方立场。日本在随后不断向朝鲜调兵遣将,各国使节似乎也对日本的做法略有怨言。6月12日,大鸟圭介找袁世凯面商撤兵事宜,表示自己已年过六旬,岂有惹是生非动机?他表示将阻止日本政府继续向朝鲜派兵,同时希望袁世凯也能阻止中国继续用兵。

大鸟的态度影响了袁世凯、李鸿章。李鸿章指示袁世凯,既然大鸟愿意将已到汉城的日军暂驻即撤,那么我们也就不必加派军队,不要在朝鲜节外生枝,假如东学党人已被驱散,我军当陆续回撤,以免朝鲜疑怨,日本借口。

日本政府当然不会轻易撤兵,当东学党起义平息后,日本政府决定向中国政府提议两国携手,共同改革朝鲜内政,且共同平定朝鲜内乱。很显然,日本的理由就是为了不撤兵,他们很清楚中国政府不会答应这样的请求。但日本政府由此可以摆脱在国际上的困境,以“改革朝鲜内政”获取国际社会的认同。

对于日方建议,李鸿章非常敏感,他当即指示汪凤藻对日人“共改韩政”建议给予驳斥,不要给对方留有丝毫实施希望。李鸿章说,朝鲜内乱大致平定了,我军不必进剿,日军更无会剿之理。十年前伊藤与我订约,明确规定“事定撤回”。且《日朝江华条约》也规定朝鲜内政自主,外部势力不应利用朝鲜内乱过多干预,中日不存在“共改韩政”的任何可能性。

对于日本来说,“共改韩政”的动议是一张好牌,中日交涉确实由此进入一个复杂阶段。日本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必须加大在朝鲜的军事存在,他们期望以军事优势先发制人,掌握朝鲜事务主导权。

不战而屈人之兵,当然是最好结果。中国在此后一段时间,一方面竭力驳斥日本“共改韩政”说,指责日本无权干涉朝鲜内政,要求日本与中国同时撤军,尊重朝鲜主权。另一方面,李鸿章利用国际关系,请求利害攸关的俄国等出面劝说日本。

不过,日本“共改韩政”动议毕竟在道义上略高一筹。因此,日本政府根本不担心国际社会压力,更不担心中国政府。6月22日,陆奥宗光向汪凤藻提交一份备忘录,对中方拒绝“共改韩政”深表遗憾,表示日本断不会撤退驻扎在朝鲜的军队。这份外交照会后来被称为“第一次对华绝交书”。中日两国在朝鲜问题上各行其是,冲突几率越来越高。

既然对华绝交了,日方当然不再顾及中方态度,日本开始向朝鲜大规模用兵,并着手单方面制定“朝鲜内政改革方案”。朝鲜事务的主导权似乎逐步到了日本方面。

日本的挑衅激起中国内部相当不满。一些力主向日本强硬的人不断向朝廷施加压力,请求强硬以对。6月25日,朝廷告诉李鸿章,口舌之争已无济于事,日本大规模向朝鲜用兵,使半岛形势日趋危机。究应如何处置,还望尽早拿出办法。

根据指示,李鸿章有一详细禀报。他仔细分析中日军事实力,以为海上交锋恐非胜算,陆上亦非大举不办。即便大举用兵可以扭转局面,但李鸿章依然认为不应轻启衅端。他详细列举北洋海军装备,强调堪备海战的战舰只有八艘,其余船舰只能供运输、练习而已。最近数年,部议停购船械,未能续添,而日本每年必添铁快新船一二艘,海上交锋北洋绝对处于劣势,并无胜算。

至于陆路,李鸿章说,沿海各军将领久经战阵,器械精利,操演纯熟。然合计不过两万人,分布直隶、山东、奉天三省海口扼守炮台,兵力本不为厚。如果让他们出境援朝抗倭,事非大举不办。一经抽调,则处处空虚,转虑为敌所乘,有妨大局。

李鸿章建议从两个方面准备,一、如果一定要在朝鲜问题上惩处日本,那么就应该认真准备,假以时日,筹集足够经费,添置必备装备,大规模扩充军力,战则必胜,不打无把握之仗。二、建议朝廷还是谨慎考虑,不要轻启边衅,否则后患无穷。

避免冲突是理性的,只是不管是朝廷内部,还是前线的军人,似乎都还死守传统宗藩理论,依然将朝鲜想象为中国的藩邦,以为日本对朝鲜的干预就是对大清的蔑视。他们不知道时移势易,大清不再是过去的大清,日本不再是过去的倭寇,朝鲜也不再是过去的藩国。然而他们保护藩国的呼吁非常诱人。7月12日,御史张仲炘等联名上疏,从检讨中法战争失误始,归结为必须与日本在朝鲜一决胜负,因为朝鲜与东三省壤地相接,为我国家必争之地,日本窥伺,俄国垂涎,英国虎视。今日我大清不粉碎日本野心,东北亚乱局势必给我大清带来无穷后患。

nlc202309021022

爱国主义、国家利益是最好的说辞,日本大规模用兵也给中国留下了这样的机会。其实,日本本来就期待中国同样向朝鲜用兵,只有这样才能为日本找到军事行动的正当理由。

日本大规模军事行动严重刺激了中国。7月14日,朝廷指示李鸿章改变原来思路,积极筹备,向朝鲜发兵。李鸿章根据指示,调整布局,抽调精兵开赴朝鲜。

7月21日下午,满载清军和武器弹药的“爱仁”号从天津大沽开行。第二天傍晚,“飞琼”号离港。第三天,也就是7月23日晚,“高升”号从大沽启程。北洋海军副将方伯谦率“济远”、“广乙”、“威远”三舰护航。

25日,日本不宣而战,袭击济远、广乙,悍然击沉高升号运兵船,一千多名清军官兵命丧大海。8月1日(光绪二十年七月初一日),中日两国同时发布宣战诏书,相互指责。

水陆完败

高升号沉没,标志着甲午战争爆发,尽管两国尚未正式宣战。

按照李鸿章的部署,中国确实不准备与日本决战,一是没有资本,号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战斗力,李鸿章最清楚,好几年没有拨款更新装备了,远远落在日本后面。第二,李鸿章清楚,世界大势决定着中国不可能继续维持宗藩体制。宗藩解体,重建与各藩国的关系,应该有新思路,无论如何不能再以天朝上国自居,更不可能对藩国发号指令,阻碍藩国发展。

基于这样的考虑,李鸿章没有进行切实的战争准备,然而日本确实太过分,一步一步将中国赶上战争舞台。日军击沉高升号同一天,日方又威逼大院君宣布废除中韩《贸易章程》,宣布请求日军将清军逐出朝鲜。

大院君的宣布使清政府很没有面子,清军如果这样离开朝鲜,确实有损帝国威严,必然会在内部带来严重后果。

中国已进入朝鲜境内的军队主要驻扎在牙山一带,有两千多人,指挥官为叶志超、聂士成。当他们发现牙山可能将成为日军进攻对象时,突然感到牙山其实为军事绝地,易攻难守,不宜久留。于是他们主动调整部署,由聂士成将主力撤至成欢驿。

对于清军的行动,日军密切跟踪,悄然完成对成欢驿的包围。28日拂晓,日军突然发动进攻。经几个小时激战,日军占领成欢驿,聂士成率众突围,向平壤集结。

成欢驿之战,清军损失两百多人,并不算多,但这一战却使清军问题暴露无遗,失败主义情绪此后一直在清军中弥漫。相反,日军卻通过牛刀小试,赢得了先机,振奋了军心。

对清政府来说,成欢驿失败,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损失不大,且在叶志超、聂士成分别带领下,先后撤至平壤,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完成新的战略布局,即以朝鲜旧都平壤为中心,背靠大清,固守北方,形成中日两军对峙格局。

在危机之初,李鸿章在向朝鲜南部派遣高升号的同时,也在北方派遣四路大军一万三千多人陆路入朝。至8月9日,四路大军分别完成在平壤的集结。

进入9月,日军分批进逼平壤,逐步完成对平壤的包围,切断清军退路。9月12日,日军分东西两路向平壤发动大规模进攻,清军将领马玉崑、左宝贵、卫汝贵等率部奋力抵抗,战斗至15日,双方互有死伤。

平壤战役是甲午战争中近乎惟一的亮点,但终因日军死死围困,清军有全军覆灭之虞。平壤战地最高统帅叶志超与诸军统领商量,决定放弃平壤,保存实力。结果,兵溃如山倒,后撤的清军犹如惊弓之鸟,一溃千里,闻风而逃,退守中国境内,整个朝鲜随之成为日人囊中之物,甲午战争陆路部分就此结束。剩下的,就是海军。

两天后,9月17日上午10时,中日海军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水域狭路相逢。日军正要寻找这个“亚洲第一”决战,而北洋海军也想替淮军兄弟报仇。

12时50分,两国舰队相距差不多五千米时,日舰第一游击突然左转,直奔北洋舰队右翼。犹豫片刻,北洋旗舰“定远”舰终于发出黄海海战第一炮。三分钟后,日本联合舰队“松岛”号发炮还击,旗舰“定远”主桅中弹,信号索具被摧毁,整个北洋舰队指挥系统在第一时间陷入瘫痪,海军提督丁汝昌身负重伤,指挥系统彻底失灵,此后各战舰基本上各自为战,激战五个小时,至下午五时许,“经远舰”被击沉,北洋主力损失殆尽,战斗结束。

是役,为甲午战争转折点。北洋海军“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五艘军舰或被击沉,或被击毁。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五舰受重伤。清军死伤千余,日军死伤六百。此后,北洋战舰退守旅顺、威海,避战保船,不再出战,黄海制海权,以及中国门户,均落入日军手中。

此后,日军乘胜追击,大本营分兵南北两路登陆作战,试图剑指北京,威逼清政府签订城下之盟。中国军队虽然也有顽强抵抗,但始终无法有效遏制日军疯狂进攻,转败为胜的希望越来越渺茫。1895年2月11日夜,被围困在刘公岛很长时间的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吞食鸦片自杀。刘步蟾、张文宣等将领也在此前后自尽身亡。他们不是选择一条逃生之路,而是坦然走向永生,用最后的选择兑现了一个军人的承诺。

丁汝昌自杀后,美籍洋员浩威提议守岛将士借用丁汝昌的名义投降。2月14日下午,双方将领签署投降书。17日,日军开进威海港,清政府倾三十年国家财力营建的北洋海军,一度号称“亚洲第一”,甚至世界第六或第八,至此全军覆没,成为历史陈迹。

山东半岛沦陷,使京畿门户洞开,日军长驱直入进逼京师的危险大增,这是清廷从来最担心的事情。因而威海卫之战是甲午战争巨大转折点,先前的清廷即便在朝鲜陆地、大东沟海战连续失败,但只要本土防线不被突破,日军不大规模登陆作战,京师不受战争影响,战争总能支撑下去。现在,京师门户洞开,清廷终于在现实面前醒悟,终于知道李鸿章为什么在战前反复告诫不要轻启战端的理由了。

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让中国人一度自豪的同光中兴、洋务新政颓然失色,中国向何处?又一次摆在了中国人的面前。

4.中国近代史历史年表 篇四

蒋廷黻是中国历史学家,中国近代史编纂体系的奠定人之一;政治上,蒋廷黻是民国时期的外交家,1934年代表国民政府出使苏联。蒋先生作为近代留洋博士,曾在1914-1918年就读于美国俄亥俄州的欧柏林学院,主修历史学。在此期间,他阅读大量德国史和意大利史的资料,对俾斯麦、加里波第、加富尔等致力于国家统一的英雄人物所震撼,衷心地希望中国能摆脱中世纪的困顿,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国家。蒋廷黻除了学历史,还选读了多门自然科学课程。自然科学是建立在大量事实观察后才作出结论的,这种科学的训练方法也使蒋廷黻在后来的史学研究中走上实证主义的道路。

蒋廷黻于1938年写成《中国近代史》。该书仅仅5万字,是他对中国近代史整体思考的集中体现,相比于后来的专著稍显简略,所以1947年他将之改名为《中国近代史大纲》。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以中国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的四种方案为线索,为后来近代史的编纂奠定了基础。全书共4章二十二节,具体如下:

第一章是《剿夷与抚夷》,从如何处理英国鸦片贸易入手,有主剿的,比如林则徐;也有主和的,比如鸿胪寺少卿黄爵滋。最后的结局,读过近代史的同志都知道是中国双半地位的开始,一系列城下之盟的启动仪式。蒋廷黻在谈到南京条约时说:“不平等条约的根源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无知,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法制达到近代文明的标准。”具体点说,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时尚不知道香港岛在哪,更不知道领事裁判权的重要性等。这一章以外患为主,清政府对国际形势的无知确实令人捧腹。

第二章是《洪秀全与曾国藩》,主要讲科举落榜的洪秀全如何冲击清政府的统治,以及温文尔雅的曾老师怎么变成杀人不眨眼的曾剃刀的故事。我觉得蒋先生说得最好的是关于湘军对后来军队建设的影响,他说:“湘军是私有军队的开始。湘军的精神以后传给李鸿章所部的淮军,而淮军以后又传给了袁世凯的北洋军。我们知道民国以来的北洋军阀利用私有的军队,割据国家,阻碍统一。追究其祸根,我们不能不归咎于湘军。于此也可看出旧法子的毛病。”其实北洋军溃败后,军队私有的思想由个人私有渐渐转变为党派私有,这个问题一直到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上才正式把军队国家化的思想提出来。我觉得这种私有意识受到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思想的影响。

第三章是《自强及其失败》,专讲洋务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依我看,讲得最精彩的是第四节关于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记得高三的时候有同学问我:“都说资本主义发展到最高形式是帝国主义,可封建王权也有帝国主义阶段呀,二者有啥区别?”当时我确实被问倒了,也是闷闷不得解,过后也没去细究。这次看完蒋廷黻的著作算是找到答案了。依据他的说法,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有三层关系:第一层,资本主义的国家贪图在外国投资,有政治目的的就是侵略,是帝国主义,而无政治目的的就是纯洁的资本主义,投资者与受资者两方均能收益。第二层是商业推销,帝国主义利用武力的侵略或政治的压力倾销商品到他们的附属地,而他们内部之间却是正常的商品交流,这时他们都是纯洁的资本主义。第三层关系史原料的寻求,同样的道理,资本主义不一定要行帝国主义而后始能得到原料,同时,出卖原料者不一定就是受压迫者。总之,资本主义可变成帝国主义,也可以不变成帝国主义。这就与中学阶段灌输给学生的认知有点出入了。其实正如蒋廷黻所说的:“历史上各种政体,君主也好,民主也好,各种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也好,封建主义也好,共产主义也好,都有行帝国主义的可能。”

5.中国近代影响历史的演讲 篇五

东方学院崔阳09国贸09844106

清朝著名的文艺批评家叶燮曾提出,“才、胆、识、力”是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这里的“才”,其一就是“口才”;这里的“胆”,更是在强调人在社会交往中敢于说话、在大庭广众前敢于演讲的“胆”。

演讲作为一门口语艺术,曾经绵延了数千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名人名家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地域、不同年代,有种族信仰之分,才性禀赋之别,但是作为叱咤风云、各领风骚的历史代表、时代精英,他们都以演讲的真谛拨动过无数听众的心弦,激励人们刻意进取,壮观前行,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语言杰作,导引人们审视历史,品味人生。同时,这些名人的演讲技法高绝,风格独具。要么高屋建瓴,气势逼人;要么引经据典,高谈阔论;要么慷慨激昂,热烈奔放;要么低回舒缓,委婉急怨;要么奇序多变,机智敏睿;要么推理严密,华章显志;要么简洁明快,直截了当……他们留下的一篇篇演讲,是历史音符,时代的证录,艺术的绝唱,文化的结晶

中国近代社会时局动荡,思想文化相当繁荣。这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无数仁人志士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民主政治的发展进行了相当精彩的演讲。

三民主义

清朝末年,政府腐败,列强割据,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中,有志青年、爱国志士都在寻求救国良方。前有洋务运动,后有戊戌变法,但都相继失败,在这时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庆会上进行的一场演讲提出的“三民主义”,无疑为混沌中的中国送来一缕阳光。

三民主义是中华民国国父孙文所提出的政治纲领,包含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此纲领历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他多次对三民主义所作的表述,是有所改变和发展的。目前可以看到的印行材料,最早的是1905年的〈同盟会宣言〉(即《民报》发刊词),最晚近的是他在1924年以“三民主义”为题所作的十六次讲演的纪录。〈同盟会宣言〉的中心内容是四条纲领性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这可以说是辛亥革命以前三民主义的早期形态,前两条即当时的民族主义,第三条即当时的民权主义,最后一条即当时的民生主义。在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指出:“重新

来研究国家的现状,重新来解释三民主义。”他从1月到同年8月,作了十六次讲演以阐发三民主义,由黄昌谷全程速记,翻译.这是他一生宣讲三民主义的最后、也是最有系统、最详尽的篇章。

三民主义的要点如下:

民族主义:反对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以治理国家。

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孙中山在多次讲演和宣言中指出:他所领导的政党和运动须达到三个目的:进行民族革命以实现民族主义,进行政治革命以实现民权主义,进行社会革命以实现民生主义,他又认为最后一个目的,最好用改良的方法逐步实现,而避免一次革命。

孙中山在1924年6月16日于广州黄埔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中,以三民主义为纲,对该校师生之训词,后来成为中华民国国歌。

1906年12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在这次演讲上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我国民主革命的旗帜,对中国近代史上的许多人物产生了深刻影响。纵然三民主义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批判地承袭了农民战争和维新运动的积极内容,从西方借取了民主主义思想素材,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中具有比较完全意义的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达了人民群众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愿望,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在更完整意义上的开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过重大的积极作用。

绝命演讲

孙中山先生去世后,民主革命主要分为两大派国民党和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两党也进行过非常有意义的合作,但无奈两党之间的差异,技师是在《双十协议》之后,国民党反动派人在暗杀一些爱国分子,在此过

程中李公朴先生牺牲了,众人愤慨,在此情况下闻一多先生进行了震惊中外的《最后一次演讲》。

”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闻一多忍受着连日饥饿带来的折磨,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众所周知,在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殉难的追悼会上,面对反动派的无理取闹,肆意捣乱,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作了一次震憾全国的即席演讲。演讲结束后,闻一多先生也不幸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毒害,那一次演讲也就成了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虽然闻先生已经不在人世,但其浩然正气激励着无数爱国志士与后来者,使他们在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奋力拼搏,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李公朴、闻一多先生一样的敢为正义而不惜牺牲生命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继的奋斗,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才有了今天和平的新中国。演讲中,闻一多先生在严厉声讨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的同时,也高度颂扬了李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号召广大民人民站起来,一起与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其无论是在演讲的思想内容还是在演讲的语言技 巧上,都可以说是一次杰出的演讲,是值得探讨的。语言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正是闻一多先生富有激情的演讲激起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国民党反动派才没有继续嚣张下去。国民党虽然暗杀了闻一多先生但是也无法减少先生演讲的影响。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大概是中国最著名的口号了。在中国无论你问谁,他们都会表示听说过这句话。这句口号诠释了“中国梦”,它的目标就是重振这个国家曾经拥有的实力与繁荣。60年来,国家提出了许多口号,这句话是最深入人心的一个。

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充满自豪地宣告:“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开幕词中说,“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是对孙中山在1894发出的“振兴中华”呼喊的回应,是一个民族积聚已久的内心的声音。“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提到„中国人从此站起来‟,这句震撼世界的名言事实上具有宣言性质。”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研究组副主任卢洁说。

“民族独立是新中国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当1949年毛泽东宣布占人类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才会是那样的激动人心。”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金冲及说,“它是新中国此后一切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有了这一条,才谈得上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自主地建立一个新国家和新社会,才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可言。”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预示着新中国的成立,成为中国60年来最具号召力的口号,正是这次演讲很好的激起人民投入新中国的建设热情。演讲的魅力由此显现。

巩固世界和平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迅速发展,对外交往也逐渐增多,外交成为关键。但在此时许多亚非国家认面临着殖民的威胁,为促进亚非国家的独立,万隆会议在此时召开。这对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和推进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积极发展意义重大。

万隆会议是在困难和复杂的条件下召开的。在29个与会国中,有社会主义国家,有参加美国拼凑的《马尼拉条约组织》和《巴格达条约组织》的国家,有中立的民族主义国家;有与我建交、对我友好的国家,有未与我建交、对我不友好甚至敌视的国家。这些对会议的顺利进行带来难度。尤其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为维护旧的强权秩序,千万百计进行干扰和破坏活动。虽然多数国家坚持反帝反殖的正义立场,但也有相当部分国家宣扬西方观点。就在会议可能偏离正轨、步入歧途和争执不下、陷入僵局的关头,周总理先后发表了三次极具针对性和说服力的重要演讲,并在会下广泛而深入地做工作,以鞭辟入里的真知灼见、合情合理的切实主张、亲切友好的坦诚态度和妥善解决问题的客观公正立场,感动了与会者,赢得了人心,连有些对我不友好的国家的代表也为之心悦诚服。周总理在会议上重申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的团结合作、求同存异、协商一致精神,提出的反帝反殖、尊重各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新兴国家的和平等国际地位、促进地区和世界和平的主张,成为与会者的普遍共识和会议的基调。这为会议取得历史性重要成果,为万隆精神和“十项原则”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黎巴嫩代表团团长当面称赞周总理“在会上的每次辩论中都获得胜利”,“取得比任可其他与会者都要大的成功”。外电评论说“周恩来是万隆会议的灵魂人物和真正主角”。

6.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 篇六

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烟;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林则徐开始编著《四州志》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1840年6月英军到达广东海面,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

1841年1月下旬清政府被迫与英宣战。2月关天培战死虎门。6月三元里人民组织抗英运动,这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

1842年6月陈化成战死吴淞口。7月海龄在镇江以身殉国。8月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同年,魏源写成《海国图志》一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843年中英补订《五口通商章程》;中英签订《虎门条约》;洪秀全在广西创办拜上帝教。1844年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浦条约》。

1848年洪秀全写成《原道觉世训》等文章。1851年1月洪秀全于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9月攻占永安并建制封王,史称“永安建制”。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为天京并定都于此;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集中解决土地问题。

1856年10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同年,发生“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58年5月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同年,中俄签订《瑗珲条约》。

1859年4月太平天国颁布洪仁玕起草的《资政新篇》。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1861年1月清政府成立总理衙门,综理各国事务。11月,那拉氏(慈禧)发动“辛酉政变”,开始了她长达半个世纪对中国的统治。1862年陈玉成庐州就义,太平天国进行天京保卫战。

1864年7月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同年,赫德出任总税务司长,占据长达45年。1865年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制造局。

1867年台湾人民反抗美国海军入侵。

1874年台湾高山族痛击日本侵略者;总理衙门筹建北洋、南洋、粤洋(福建)水师。1881年清政府与俄国签订《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议定书。

1883年12月,中法战争爆发。

1884年7月刘铭传带领台湾军民痛击来犯法军。8月福建水师与法舰进行马尾海战,福建水师受重创。

1885年3月24日冯子材率部取得镇南关大捷。10月13日清政府成立海军事务衙门。1887年清政府与葡萄牙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允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

1888年北洋水师正式成军,康有为第一次上书光绪皇帝。

1891年8月康有为发表《新学伪经考》。1894年7月中日甲午海战爆发,黄海战役中,“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经远号”管带林永升等将领为国捐躯。11月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惨案。同年孙中山组建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1895年2月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水师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5月康有为等“公车上书”。8月维新派创办《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梁启超担任主笔。同年严复写成《救亡决论》喊出“救亡”口号;台湾人民与黑旗军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孙中山等策划广州起义失败。

1896年梁启超出任《时务报》主笔。1897年义和团运动于山东兴起;严复创办《国闻报》;德国强占胶州湾;谭嗣同发表《仁学》阐述维新变法思想。

1898年2月谭嗣同在长沙创办南学会。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维新变法开始。7月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宣扬“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9月21日,维新运动被反动势力绞杀,史称“百日维新”,以谭嗣同为首的戊戌六君子为变法流血牺牲,“百日维新”新政中只保留了开设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

1899年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山东巡抚,镇压义和团。

1900年6月义和团取得廊坊大捷。8月八国联军攻人北京,清政府与帝国主义联合绞杀了义和团运动。同年,俄入侵我国东北,制造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1901年年初清政府设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7月清政府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清政府放弃抵抗,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9月清政府与英、美等11国签订赔款最多的《辛丑条约》。1902年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在《苏报》上发表。

1903年邹容写成《革命军》。1904年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华兴会、光复会成立。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在东京创办中国同盟会。9月北洋大臣袁世凯奏请清政府停科考。11月份创办《民报》为同盟会机关报,并在发刊词中提出革命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1月光绪帝与慈禧先后去世。

1911年4月革命党人发动黄花岗起义失败。5月清政府成立“皇族内阁”。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被推为都督,年底孙中山回国筹建新政府。同年,四川爆发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清王朝灭亡。3月临时民国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它是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3月lO日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1913年3月宋教仁遇刺,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二次革命”的失败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彻底失败。

1914年7月孙中山在东京组建中华革命党。1915年5月袁世凯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2月25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护国运动爆发。

1916年3月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

1917年7月张勋拥清废帝复辟失败,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7月中旬孙中山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

1918年5月孙中山北上上海,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毛泽东赞誉鲁迅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伟大旗手。

1919年5月4日由于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在北京爆发“五四爱国运动”,主力军为青年学生。6月六三大逮捕后运动中心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军。10月孙中山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11月至12月杨匏安发表《马克思主义》一文。1920年8月中国最早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成立。11月孙中山领导第二次护法战争。同年,陈望道在中国第一次翻译《共产党宣言》。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9月沈定一在萧山街前村组织第一个农民协会。1922年1月香港海员发动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第一个高潮的起点。6月陈炯明部叛变,第二次护法战争失败,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7月中共二大召开,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1923年2月7日北洋军阀制造“二七惨案”,共产党林祥谦、施洋遇害。6月中共三大召开,集中讨论了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问题。1924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军校注重培养学生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7月广州沙面租界工人大罢工,标志着工人运动由低潮转向高涨。lO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力邀孙中山北上。11月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召开国民会议。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5月日本资本家枪杀共产党员顾正红,上海爆发五卅运动。

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

1927年3月周恩来等领导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3月24日英美军舰为阻止北伐制造了“南京惨案”。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李大钊被张作霖杀害;日本田中义一组阁。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事变,标志着国民革命完全失败。8月1日中共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月7日,中共于汉口召开“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成为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9月9日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9月29日三湾改编,确定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权。10月7日毛泽东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2月广州起义失败,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牺牲。

1928年4月朱德率部与毛泽东在井冈山胜利会师。6月中共六大召开。6月4日日本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10月,11月毛泽东写作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12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制定了第一个土地法。12月29日张学良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1929年4月,毛泽东在赣南发布第二个土地法。

1930年1月毛泽东写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5月毛泽东著有《反对本本主义》。10月蒋介石重兵“围剿”革命根据地。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旨在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九一八事变”。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32年1月日本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3月日本在东北扶植伪“满州国”为其统治东北的工具。

1933年5月中日签订《塘沽停战协定》。11月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在福建发动反蒋事变。同年,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冯玉祥成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1934年6月东北抗日武装成立东北人民革命军。10月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长征。11月方志敏率北上抗日先遣队从根据地出发。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四川懋功。同年日本策划华北自治;北平学生举行“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0月19日中央红军与红十五军团会合于陕北吴起镇,标志着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的结束。

1936年2月东北各抗日武装统一成立东北抗日联军。5月中共中央放弃“反蒋抗日,’的口号,发表《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10月红二、四方面军先后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甘肃会宁县、静宁县将台堡,长征胜利结束。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8月中共召开洛川会议,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8月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下设三个师。9月一一五师取得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12月日军在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1938年3月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并取得大捷。5月毛泽东《论持久战》发表。8月国民党成立“中统”和“军统”,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组织。10月日军占领广州和武汉。12月汪精卫投降日本。

1939年7月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中提出“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口号。12月国民党制造第一次反共高潮。

1940年3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政府。5月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在枣宜战役中牺牲。8月至11月八路军进行“百团大战”,取得重大胜利。同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1941年1月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遇害。5月中国共产党在高级干部中开始整风。同年,中共中央在边区政府采用李鼎铭的“精兵简政”的建议。1942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开始整风。5月26日中国陆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在入缅作战中牺牲。

1944年4月至12月日本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豫湘桂战役。

1945年4月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4月联合国成立,解放区代表董必武出席《联合国宪章》的签字仪式。8月15日本宣布投降,抗日战争是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10月25日中国政府收回台湾及澎湖列岛。8月28日毛泽东等赴重庆,开始国共谈判。9月19日中共中央制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12月1日昆明学生喊出了“反对内战,争取自由”的口号,国民党制造了“一二一”惨案。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与无党派五方面代表参加。2月10日国民党特务破坏“庆祝政协成功大会”打伤李公朴等人,史称“较场口血案”。6月国民党制造下关惨案。6月26日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

1947年2月台湾发生“二二八”起义。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中原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5月上海等地学生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乌兰夫任政府主席。6月30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0月中国民主同盟被国民党政府宣布为“非法团体”。10月10日中共中央制定“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基本纲领,并批准发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1月解放军攻占石家庄,开创了人民军队攻占大城市的先例。

1948年4月、5月中共中央陆续到达河北省西柏坡。4月21日人民解放军收复延安。6月解放区一半地区完成土改。9月攻克济南。9月12日一11月2日东北野战军取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11月6日淮海战役开始。11月29日平津战役打响。

1949年1月22日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发表《对时局的意见》明确接受共产党的领导。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的要求。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表《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开始渡江战役。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政策。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这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10月2日苏联照会新中国政府正式与我国建交。12月10日蒋介石逃往台湾。

1950年2月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6月朝鲜战争爆发。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9月在全国知识分子中展开了思想改造运动。年底中央决定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1952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10月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一亚州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1953年7月27日美国签订朝鲜停战协议。同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同年,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向科学进军”。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9月中共八大召开,会上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中共八大的指导思想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同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1957年4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整风的形式是开门整风,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1月毛泽东出访苏联。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始,全国兴办“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

1959年7月庐山会议召开。

1962年1月党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总结经验教训。

1964年1月27日中法建交。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年11月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这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1966年5月中央通过《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7年1月上海市造反派夺权。2月谭振林、叶剑英等老干部坚持真理的行为被诬为“二月逆流”。6月17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9月13日林彪出逃国外,机毁人亡于蒙古温都尔汗。10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恢复一切合法权利。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2月28日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

1973年8月中共十大召开,邓小平等老干部进入高层。

1975年邓小平主持工作,开始全国的全面整顿。

1976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去世。4月发生“天安门广场事件”。10月6日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倒台,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7年7月十届三中全会上,决定恢复邓小平的职务;邓小平等老干部抵制“两个凡是”的错误论断。1978年5月10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先后在《理论动态》与“光明日报”发表。8月中日两国签署《中日友好条约》。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12月13日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12月28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1月28日至2月5日邓小平访美;3月30日邓小平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

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同志平反。5月中共中央决定在深圳等地设立经济特区。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2年1月1日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9月中共十二大召开。11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修订宪法,设乡、镇一级人民政府。

1984年年初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2月《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在北京签字。1987年4月中国与葡萄牙政府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0月中共十三大召开,政治体制改革提上日程。

1988年4月海南省建省。9月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9年党中央果断平息****,稳定了社

会秩序。

1992年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9月中共十五大胜利召开。

1998年中共中央在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了党风教育活动,内容包括“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1999年11月“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胜利召开,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我国宇航员杨利伟成功反航。

7.中国近代史历史年表 篇七

一、近现代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之概况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拥有着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人为推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上曾出现过的每一种新思潮在河南都能找到代表人物。地方特色鲜明的河南历史文化资源遍布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各个阶段,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而独特的印迹。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为河南地方高校的纲要教学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

辛亥革命时, 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 河南地区也爆发了辛亥起义。早在辛亥革命前, 河南留日学生就集资创办了《豫报》《河南》杂志, 这些杂志成为河南一带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进步刊物。由于河南地处中原, 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武昌起义后, 河南成为清政府防止武昌起义军北上的最重要的战略支点。河南同盟会会员公推张钟端为河南起义军总司令, 酝酿在省会开封发动起义, 后因计划泄露, 400多名起义者被捕。1911年12月24日, 张钟端、王天杰、张照友等11位革命义士在开封英勇就义。1934年, 河南省政府将这些辛亥烈士遗骨合葬至开封南关铁路北侧。1981年, 开封市人民政府又将之迁入禹王台公园内, 并定名为“河南辛亥革命十一烈士墓”。河南辛亥起义, 虽一时折戟沉沙, 但革命者的英勇壮举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所谓“凯旋为国士, 战死为国殇”。

20世纪20年代初, 中国兴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早期中共领导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即“二七”大罢工事件就发生在郑州, 此次事件对中国近代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为我国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屹立至今的“二七”纪念塔就是为了纪念此次轰轰烈烈的大罢工事件。

在抗日战争时期, 河南一带成为重要的对日作战战场。在正面战场, 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先后进行了“豫北会战”“豫东会战”“豫东南大别山之战”“兰封会战”等大小十多个战役。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再到“战略反攻”, 在河南整整打了8年之久, 基本贯穿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河南人民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也付出了很多牺牲, 许世友、吉鸿昌、杨靖宇、林伟民、彭雪枫等是在河南一带的抗战中涌现出的杰出人物代表。

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 河南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才, 他们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农民致富的带头人史来贺、享誉世界的“五笔字型”的发明者王永民、人民的好警察任长霞及著名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等人, 他们皆是当代河南人民的骄傲。

二、河南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高校这个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大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特别是学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容易产生亲近感。如此, 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就成为地方高校可以用于教学的优势资源。

(一)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所在高校近年所选用的纲要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该教材虽历经几次修订, 但仍有待改善。该教材所涉时间跨度较大, 从1840年鸦片战争追溯至今。在这1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 发生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然而, 现行教材对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阐述往往不够深刻, 很多事件流于泛泛而谈。这样就导致教师在教授时陷于两难境地:如严格按照教材设计, 面面俱到、深入细致地去讲解, 则课时不够;若仅简单地讲授历史事件及人物, 不仅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而且使课堂教学显得缺乏理论深度。现实中“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更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到厌倦,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比如, 关于“二七”大罢工, 纲要教材仅用不到4行字对此重大革命事件进行了描述。在课堂教学中, 针对这部分内容,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介绍一下位于郑州的中国最年轻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七”纪念塔及其背后的“二七”大罢工事件。在郑州市, “没到‘二七’塔, 就等于没到过郑州”。显然, 这种将地方历史文化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高校纲要开设的目的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同中国国情, 特别是与省情、市情的教育结合才能更有效。河南省现有300余家记载众多杰出人物及其事迹的纪念馆、博物馆和文物单位。河南省高校教师在讲授纲要时, 若能适时地把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 不仅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地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而且更易于学生消化和接受课本知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去实地参观考察, 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得到提升。

(三)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

纲要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 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不少教师在讲授纲要时, 常照本宣科地讲解教材内容, 很少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 因此, 大学生政治思辨能力缺失现象比较严重。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 了解自己所在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景观是一种很常见的文化现象和求知欲望, 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上加以引导, 很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纲要的主动性, 对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大有裨益。

三、河南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的策略

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与纲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 而且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定的策略。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意见可供参考。

(一) 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与纲要教材主干知识相结合

纲要对所涉及的很多历史事件阐述不透彻, 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去讲, 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授课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与教材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容。比如, 在讲工人运动时, 可以结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事件在郑州发生的一些鲜明事迹及郑州“二七”纪念塔的来龙去脉, 以此讲述工人运动的历史背景, 这样讲授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并接受河南历史文化的熏陶, 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诸多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讲解中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缺憾。纲要教学中要使学生能亲身接触河南历史文化资源, 可以采取下面几种方式。

第一, 教师带领学生到河南省的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参观考察。比如, 在讲“二七”大罢工时, 教师可以利用纲要中的实践课时间或者周末假期带领学生到郑州二七纪念塔去实地考察, 让学生通过观看比较完整的“二七”大罢工的各种历史文物、图片、文字资料、影像等来亲身感受罢工时的场景, 去真切体悟工人们同仇敌忾、不怕牺牲, 同北洋军阀英勇斗争的史事。

第二, 让学生作社会调查。社会调查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实践教学方式, 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假期对自身高校所在地的相关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调查, 并在学期开学时把调查成果整理好, 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 也可以让他们把调查成果写成小论文, 作为平时作业。这种方式既培养了学生搜寻研究素材的能力, 也使他们在信息搜集的过程中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培养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感。

第三, 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让学生到所在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担任志愿讲解员和义务引导员。高校可以与部分博物院、纪念馆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学生不但可以到这些地方免费参观, 还可以当一名志愿者或解说员。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学生在认真仔细准备材料的基础上, 通过讲解高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 既弘扬了当地文化, 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 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授课内容密切相关的且能反映地方历史文化的影视作品

根据授课需要, 纲要教师可以适时播放一些有关地方历史文化的电影、电视剪辑或记录片等, 这样做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而且可以更加有效地达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比如, 在讲到纲要教材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 可播放短片《爱国将领——吉鸿昌将军》,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以此加深学生对纲要教材内容的理解;也可讲授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的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的故事。对于播放的这种情景化、形象化、直观化的短片, 教师应该及时讲解并总结授课时所播放内容以便学生当堂消化和吸收所学内容, 切实做到播放历史文化短片与纲要教学内容的融合。对于学生来说, 这样的授课方式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课堂效果会更出彩。

(四) 河南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教学要采取针对性策略

虽然全国各地高校纲要使用的是统编教材, 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选史料题材也要因专业而异。大学生专业的差异性决定了他们在学习纲要时的爱好和需求不尽相同, 因之教师讲授纲要引入历史材料不能千篇一律, 要有针对性, 比如, 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 教师可以讲授豫剧大师常香玉为志愿军捐赠飞机的故事。再如, 对于文学院及哲学院的的学生, 教师可以讲解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的冯友兰 (1895-1990) 的生平事迹。冯友兰是中国革命史、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块丰碑, 他的事迹有助于文学院等院系的大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纲要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国情、国史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任务。把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纲要教学可以说一举两得, 既可以使学生近距离接触到形象生动的历史素材, 进而提高他们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又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将河南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教学, 对增进教师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忧患意识, 激发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伟民.论红色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J].党史文苑, 2010, (18) .

[2]刘文丽.关于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1) .

8.试析中国近代报刊的历史文献价值 篇八

关键词:中国;近代报刊;历史文献价值

中图分类号:G21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4-0105-04

On the literature value of newspapers in modern China

KONG Zheng-yi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Anhui University,Hefei,Anhui 230039,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y and news,this paper reveals that the press inmodern China not only has the value of journalism,but also carries the value of literature value of historical facts.

Key words:China;modern newspapers;literature value

1815年8月5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东南亚的马六甲创刊,这是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1822年9月12日,《蜜蜂华报》在澳门创办, 这是我国领土上出现的第一份外文报刊。1833年8月,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是我国境内的第一份 中文报纸,标志着一种全新的文化载体——近代报刊在古老的中国问世。据著名新闻史家方汉奇教授总结:“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有报纸和最 先有印刷报纸的国家,中国有将近1300年的封建办报的历史,有100多年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的历史,有100多年资产阶级办报的历史,有大 半个世纪无产阶级办报的历史。在中国,先后创办过6万多种报刊。”[1]2 综观中国近现代报刊史:报刊类型,丰富多彩;职业报 人,人才辈出;报学思想,纷繁复杂。实际上,近现代报刊史就是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生动缩影”,是用报刊形式“剪辑”而成的一幅形象鲜 活的历史画卷。所有这些,就是一笔极其宝贵的历史文献宝藏,有待我们去研究整理,开发利用。

作为一种近代文化现象,近代报刊是近代新闻学当仁不让的研究主体,然而,汗牛充栋的近代报刊又不仅为新闻学界所专有。它所呈现出 的纷繁复杂的报业形态,又承载了多维的社会历史空间和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

就文献形态而言,近代报刊作为一种独特的文献形态,既不同于中国几千年传统的文献形态,又与传统的历史文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文仅就近代报刊的历史文献价值作一粗浅梳理。

一、“新闻即史”

关于历史与新闻的关系问题,学术界进行过比较深入地探讨。认为两者关系密切,本质上是一致的。有人这样总结到:“历史是已经过去了 的新闻,新闻是正在发展着的历史,历史是新闻的累积和连续,新闻是历史的片断。”[2]30-31

首先,历史学们早就注意到历史与新闻的这种关系。宋代王安石就称《春秋》为“断烂朝报”,把古代的史学经典《春秋》比作唐宋以来的古 代报刊——“朝报”。有人因此认为古代报纸起自《春秋》,而孔子就是我国第一个新闻记者。蔡元培先生也说:“新闻者,史之流裔耳。古 之人君,左史记言,右史记事,非犹今新闻中记某某之谈话或行动乎?” [2]30-31新近发现的一篇李大钊的重要佚文——《报与 史》,阐述得更为全面清晰:

报的性质,与记录的历史,尤其接近,由或种意味言之,亦可以说,‘报是现在的史,史是过去的报。’……报纸上所纪的事,虽然是片片段 段,一鳞一爪的东西,而究其性质,实与纪录的历史原无二致。故新闻记者的职分,亦与历史研究者极其近似。今日新闻记者整理所纪述 的材料,即为他日历史研究者所当搜集的一种重要史料[3]249。

这段话不仅明确提出报与史在性质上“原无二致”,而且认为新闻记者与历史研究者的工作也“极其近似”。报史同源同质。

其次,新闻传播学者对于新闻与历史的关系也有近似的论述。认为:“自古以来,新闻与历史就是不可分的……二者实为一家。”[4] 294-295“今天的新闻,无论在内涵和形式上,都独立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科学,但是就它的起源来说,和上古的诗歌谣谚、历史记录很 近似,是一种消息、资料和知识,新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这和诗歌谣谚以及历史记录并没有什么不同。”[5]

当然,新闻学者往往从新闻学的角度来分析历史资料的新闻价值。甚至,有新闻学者称唐代的众多“笔记史料”就相当于“一部林林总总的新 闻大世界”[3]254。两者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而历史学经典著作《史记》里也深着新闻学原理。“我国古代的这位太史公,以 其毕生精力采访写作《史记》,即使拿今天新闻记者的眼光来看他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伟大的记者。”[6]

概而言之,新闻与历史的关系十分密切,有同有异。同在于“事”,不同在于“时”。同样的事实,当代人称为“新闻”,而后代人则称为“历史” 。有人作过比较,《南京半日记》(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新闻报道)和《扬州十日记》(清兵入关后在扬州大屠杀的历史记载)没什么两 样,而“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的报道与《资治通鉴》上的《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抒写,也无甚差别。只是时间上不同而已。 一言以蔽之,“新闻即史”[7]。

二、文献史料承载价值

弄清了新闻与历史关系之后,就不难理解近代报刊的文献价值。报刊作为记录当代正在发生的社会事件的特殊载体,除了它的新闻学价值 以外,具有丰富的文献承载价值。

从历史与新闻的关系中,我们知道,报刊文献的史料价值是多方面的。正如方汉奇先生所述:“报刊上还有一般书籍上所难以查到的,内容 异常丰富的,有关哲学、史学、语言、文学、戏曲、电影、音乐、绘画、书法、雕刻、摄影、体育、宗教、婚姻、礼俗、风尚、伦理、道 德、建筑、医药、交通、饮食、服饰等文化史方面的大量第一手材料。所以,研究文化史离不开各时期的报纸。”[1]2历史学家们 不仅在理论上认识到报刊的文献承载价值,而且在做史学研究时也特别重视从报刊上发现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给其弟子潘耒的书信中就明确指示要从明清时期的“邸报”中发掘史料。而《明清史料》中的很多内容就是摘自当时 的“邸报”、“京报”、“塘报”及“良乡报”等古近代报刊。明代邸报《万历邸钞》曾连续、跟踪报道了中国和其宗属国朝鲜之间因日本倭寇屡犯 朝鲜而应朝鲜国王李(日公)之请出兵抗倭的过程,该报是我们了解这段历史的珍贵文献[8]。

1832年,广州出版的《中国丛报》:“记载了鸦片战争前后二十年期间有关中国社会、经济、语言、文字、风俗……方面的调查研究,其中 包括了中外关系和外国人在中国的活动等许多极有价值的资料,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开端时期的重要参考文献,各国史学家对此都很重视。” [9]可惜,至今中国新闻史学界对这样一份重要的近代报刊,似乎重视不够,研究成果也相当的少,也许是因为语言等方面的原因 。新闻界的学人,外语能力尚需加强。

又如,香港最早的中文报刊——《遐迩贯珍》。其中关于太平军占领南京的报道,其内容就十分宝贵。它不仅记载了太平天国运动 初期欧美各国曾采取“中立”的立场,而且在报道太平军与清政府军发生战事时,还以赞扬的口吻对太平军的军纪予以赞赏:

党人士旅、每出城外、行止、亦结队伍、进退步伐、掌号吹竽、仿习外国兵旅行阵之法、闻城中有妇人为队长、每对管五十人、极有材武 胆略[10]。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太平天国鼎盛时期客观的精神风貌以及外国政府立场转变的变化过程。这些报道及其视角在当时的官私档案文献中是 绝无仅有的,对于研究太平天国早期历史,意义巨大,史料弥足珍贵。

再如,1884年在广州出版的一份报纸——《述报》。此报虽寿命不长,但却十分难得,它是在中法战争期间报道中国人民抗法斗争情况最 详尽、信息量最大、评论最及时的一份报纸。过去少有人提及,近年来经过李磊等学者的探索研究,才被发现,是研究“中法战争史”不可不 读的材料。

同样,近代史在研究王韬及其思想成就以及他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时,就不能仅把他的政论集《园文录》和《园尺牍》等当 作研究主体,而应该吸收他曾创办的影响极大的报刊——《循环日报》上的内容,因为,该报不仅反映了他的新闻学思想,而且承 载了他的政治观、历史观、文化观和文学观。它是王韬思想的资料宝库,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近年,关于近代报刊的 史料文献价值,又有一个重要事件引起新闻学和历史文献学界的极大关注,这就是“末次档案资料”的发现。“末次档案资料”即“前日本末次 研究所情报资料”。它是1903年至1940年7月这段时间内各种中文、英文及日文报刊的剪辑汇编。总计涉及50多种报纸,而且这些报纸大部 分现在已不可得见。从文章类型来看,有电讯、社论、特稿、文件、译文、传记、史话、调查报告、专案报道、调查统计、论著、秘闻轶 事、漫画及图片资料等,内容相当广泛复杂。

这是一笔宝贵的文献资料,无论对于新闻学研究,还是历史学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比如,1933年11月至12月一辑——《共产 党的事情》中抄录的报刊,中文报刊就有:《益世报》、《华东日报》、《华北日报》、《大公报》、《京报》、《北平晨报》、《世界 日报》、《庸报》、《大美》;英文报刊有:《PTT》;日文报刊有:《满日》、《京津》、《新支》等。有些史料信息更是闻所未闻的, 如《冀东报》1937年1月6日关于“西安事变”中蒋介石“腰部中弹,伤势溃烂”、“施行手术”的报道,就未曾见其它历史文献的记载。所有这 些报刊剪辑,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与新闻,研究日本的侵华阴谋以及各政治集团之间争斗角力,提供了一份丰富而详尽的第一手材料。 这份报刊史料,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为新闻学、历史学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和很多新的发现。

在当代最为宏大的一项文化工程——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其中“文献组”就非常重视清代《邸报》、《京报》中的史料记载,并且充分发挥其 史料价值。据笔者所知,仅仅清代的《邸报》和《京报》缩影出版的就有283大册,其中《邸报》120册,《京报》163册。

由此可见,中国近现代报刊的文献承载价值十分重要,这份史料是史学研究不可忽略的重要领域,也可以说,它是今后历史学和新闻史学 的新的学术增长点。

三、订正校勘史实价值

我们知道,新闻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考证历史,追求真实。这一项工作始终是新闻史家工作的重点之一,而且可以说这项工作永无 止境。报刊史实是在不断被订正中,一步步不断接近真实、接近真理的。新加坡著名新闻史学者卓南生先生在其著作《中国近代报业发展 史(1815—1874)》中,就做了大量的史实订正和校勘工作,成为这项工作的典型代表。这项工作永没有结束,尚有很多史实可以从近代 报刊中获得新的认识或新的发现。

如,日本人在华办报起于何时的问题。根据近代报刊的记载会有不同的解释。方汉奇教授在其主事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认为:日本 人在华办报始于19世纪90年代,1890年6月5日由松野平三郎在英租界修文书馆创办的《上海新报》(周刊),次为上海日本青年会于 1892年创办的《上海时报》(杂志),是日本人“最早的在华办报活动”。“1894年在上海创办的中文《佛门日报》。它是日本人在华创办的 第一家中文报刊。”[1]317-318但是,根据《西国近事汇编》记载,日本人在华办报活动应该更早。1882年,“上海日本商人新出报章一本,共28页,其中虽以贸易为主, 然亦兼论国事及别种要情,嗣后按月一出。上海日商不多而竟能设报,殊属难得云。”[11]据称还有更早的说法。据《上海的定期刊物》记载:有一份刊物叫做:Fast East,中文译名《远东》。该刊1870年5月在日 本创刊,1875年10月停刊,1876年该刊迁至上海复刊,续办至1877年6月[12]。从时间看,《远东》要比《上海新报》早14年,比《西国近事汇编》上记载的“报章”也要早6年之久。都可以把日本人在华 办报史前推很多年。

又如,在近代中国,是谁最早提出向日本学习的问题。也可以从近代报刊上的记载予以校正。根据黄遵宪的《日本国志》,学界普遍认为 :“主张向日本学习的中国人的最早代表”是黄遵宪。王晓秋、吕万和等学者都这么认为。这一观点可以从钟叔河的《走向世界——近代中国 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中“黄遵宪及其日本研究”和王晓秋的《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中“日本研究代表作”等章节中看得很清楚。

然而,这种说法很值得商榷。早在《日本国志》出炉之前,就有媒体更早的认识到学习日本的重要性。如《西国近事汇编》在1875年就把 洋务运动的特征归纳为:“尚制造者,期于船坚炮利而已,讲训练者,止于步伐止齐而已。此非务本之政也。”[13]认为中国与日 本“皆仿泰西,惟华则以次变通。日则骤然改革,其迟速为不同”[14]等等。到了1887年《西国近事汇编》则更为详细报道日本已收回治外法权,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与各国签订新的平等条约。1888年《西 国近事汇编》又报道收回所有租借地等信息,关注和报道日本的内容更多更广。而黄遵宪的《日本国志》此时正在写作之中,可以说,黄 遵宪的著作不仅吸收了大量的日本国内资料,也可能参阅了当时的各种报刊资料,特别像《西国近事汇编》这类著名的西学报集。

其实,早在19世纪60—70年代,《上海新报》上就开始以平等的态度报道日本消息,充分肯定日本人学习西方的做法,指出学习西方中国 不如日本。如,1871年5月,该报就说:“日本人学习西国诸法后于华人,而华人所学究不若日本人。”[15]新504已经透露出中国 要向日本学习的趋势和意向。

从以上所列,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报刊在订正史实、考证历史事实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在进行近代史学研究时,我们不能 忽略近代报刊的文献史料价值。当然,我们必须清楚,在使用近代报刊文献时,也不能盲从,应注意甄别是非,参校相关文献,互证是非 ,择善而从。否则也会出现史料失真的现象。因为,中国近代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往往有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坏习惯,或者是出 于自我保护的需要,经常来一个“有闻必录”,以规避个人或报馆的风险。因此,必须审慎地对待近代报刊的历史文献价值。

参考文献:

[1]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2] 李敬一.中国传播史论[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 李彬.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4] 甘惜分.新闻论争三十年[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294-295.

[5] 朱传誉.先秦唐宋明清传播事业论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26.

[6] 缪雨.史记与新闻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17.

[7] 林帆.“新闻即史”论[J].新闻大学,1999(夏季).

[8] 尹韵公.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91-93.

[9] 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7.

[10] 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79.

[11] 西国近事汇编(壬午)[N].1882(夏季卷):79.

[12] 上海的定期刊物[J].上海市通志馆期刊,1935,1(3):876.

[13] 西国近事汇编(乙亥)[N].1875(冬季卷):18.

[14] 西国近事汇编(乙亥)[N].1875(春季卷):64.

[15] 日本人有志于学西国诸法[N].上海新报.1871(5).

上一篇: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卷下一篇:出纳、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