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与孔子见齐景公比较阅读答案(10篇)
1.鱼我所欲也与孔子见齐景公比较阅读答案 篇一
《晏子谏齐景公》原文及翻译
【出处】
《晏子春秋》是记述春秋末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著作。分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分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六篇,外篇分上、下二篇。谏上、谏下主要记叙晏婴劝谏齐君的言行,问上、问下主要记叙君臣之间、卿士之间以及外交活动中的问答,杂上、杂下主要记叙晏婴其他各种各样的事件。外篇两篇内容较为驳杂,与内篇六篇相通而又相别。各篇之间的内容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互有联系,个别的还有互相矛盾之处。
《晏子春秋》语言简练,情节生动,生动呈现出了晏婴形象,具有较高的答辩性。书中寓言多以晏子为中心人物,情节完整,主题集中,讽喻性强,对后人做人处事及外交口才方面有较大的影响与启迪。其中,《晏子使楚》被改编为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文11课,文言文版《晏子使楚》被编入苏教版与长春版教材中,《橘逾淮为枳》编入沪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第29课。
【原文】: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令所睹于涂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注释】:
1、景公:名杵臼,庄公的异母弟。(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 齐景公)
2、雨雪三日而不霁:多日下雪但是不转晴。雨(yù):名词作动词,下,落,降。 三 :此为虚词,表多次。而:表转折,但是、然而 。霁:雨后或雪后转晴。
3、公被狐白之裘(qiú):齐景公穿着白毛的狐皮 大衣。狐白之裘:用狐皮最好的部分,即狐腿下白色毛皮缝制的皮衣,非常珍贵。裘:皮衣 被(pi)同“披”。
4、陛:殿堂的台阶。
5、晏子: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齐景公时任国相。
6、有间:一会儿。
7、逸:安逸,舒适。
8、劳:劳苦。
9、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闻:听 命 ;辞命。
10、粟:谷子,旧时泛指谷类,此指救济粮。
11、饥寒:指饥饿寒冷的人。
12、涂:通假为“途”,路上。
13、里:指里巷。
14、循:巡,巡视。
15、兼月:两个月。兼:两倍的。
16、兼岁:两年。
17、明:阐明。
18 、欲:欲念,愿望。
19、行:实行。
20 、善:好的
21、乃:于是。
22、既事者:已有职业的人。
23、谏:进谏。
24、对:对答,回答。
25、与:给。
26、见:朝见。
27、所欲:愿望。
28、侧:边上。
29、堂:朝堂
30、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翻译】: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下雪下了几天不放晴。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大衣,坐在朝堂一旁台阶上。晏子进去朝见,站立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雪下了几天,但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温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君王不知道了。”景公说:“说得好!我明白你的教育了。”于是命人发放皮衣、发放粮食,给那些挨饿受冻的人。命令:在路上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乡的;在里巷见到的,不必问他们是哪家的;巡视全国统计数字,不必记他们的姓名。已有职业的人发给两个月的粮食,病困的人发给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后说:“晏子能阐明他的愿望,景公能实行他认识到的德政。”
【赏析】
1、本文通过晏子与景公的对话宣扬了爱民济民的民本思想。
2、本文充分体现了晏子的说理能力。面对景公拥狐白之裘却以“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为怪,晏子没有与之正面交锋,而是竖立“古之贤君”为榜样,两相对应是非立断。
2.《景公饮酒》阅读及答案 篇二
[注释]①臣为制:即制于臣,受臣子控制。②爱:吝惜,舍不得。
23.下列对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七日七夜不止(停止) B.则臣为制也(被)
C.又爱其死(喜爱) D.令章遇桀、纣者(假使)
24.你喜欢景公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3.C
3.《景公出猎》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三
景公出猎⑴
景公⑵出猎,上山见虎,下泽⑶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⑷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⑸所谓不祥⑹也。晏子对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⑺。夫有贤⑻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⑼,三不祥也。所谓不祥,乃若此⑽者。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⑾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⑿为不祥也?
注释
⑴选自《晏子春秋》卷二。《晏子春秋》是记述春秋时期齐国晏婴的政治思想、政治活动的一部书。⑵景公:齐景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⑶泽:聚水的洼地。⑷寡人:古代君主的自称。⑸殆(d i):大概,恐怕。 ⑹不祥:不吉利。⑺是不与焉:这不同你所说的那些。⑻贤:贤人,有才德的人。⑼任:信任。⑽乃若此:就象这些。乃,是,就是。⑾如:往,去。⑿曷:同何,为什么,怎么。
阅读训练
1.请从文章中找出两个含有指示代词的句子,再举出我们学过的课文中的两个例子。
文章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殆所谓不祥也一句中所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有所览辄省记 B.持童抵主人所
C.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 D.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3.指出文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___通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自己的话解释。国有三不祥的具体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是不与焉。是,这。 ②乃若此。此,这,这个。课文中:①微斯人,吾谁与归?斯,这,这样。 ②非独书为然。然,这样。
2.A(A.与动词览组成名词性短语 B.名词,处所 C.放在介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表示的处所, D.为所。格式,表示被动。)
3.曷为不祥也中曷通何,为什么,怎么。
4.有贤人而不知道;知道而不任用;任用而不信任。
译文
4.《鱼我所欲也》阅读理解答案 篇四
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句中加粗词的含义(3分)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 )
②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辟: )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
⑤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译文:
②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
③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
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译文:
(3)简答题(5分)
①从全文看,本文先后运用了论证和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人将这个观点奉为行为的准则,请你根据对这个观点的认识,列举一个奉行这种行为准则的事例,加以简要阐述(要求:举例典型,叙议结合)(3分)
②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2分)
a.
b.
阅读答案: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缺少“苟且偷生”不得分)
③祸患,灾难;“辟”通“避”,躲避
③“乡”通“向”,从前
④停止,放弃⑤天性,天良(6个词,共3分,每个0.5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
②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③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④(有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4个句子,共4分,每句l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每句有2个或2个以上错别字,该句不得分)
(3)简答题:
①道理举例(两空共1分,每空0.5分)答案示例:
南宋末年,文天祥组织力量坚决抵抗外来入侵,失败被俘后,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毫不动摇,视死如归,最终被杀,他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的
(共2分,举例典型1分,叙议结合1分,列举其他,如抗”非典”英雄等的典型事例,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②答案示例:
5.鱼我所欲也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篇五
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②故患(▲)有所不辟也
③蹴(▲)尔而与之 ④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2分)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小题3】作者在文中赞扬和批评了怎样的人?(2分)
答案
【小题1】(1)这,这样(2)祸患、灾难(3)用脚踢(4)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4分,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给分)
【小题1】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就放弃生命而选择正义。(2分,意思对即给分)
【小题1】赞扬舍生取义;批评苟且偷生(见利忘义)。(2分,意思对即给分)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6.《鱼,我所欲也》阅读答案 篇六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欲有甚于生者 甚:厉害
B.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苟且得到
C.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增加
D.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12.与“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这句话中“而”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学而不思则罔
C.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D.朝而往,暮而归
13.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鱼与熊掌进行对比,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
B.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证明自己的观点。
C.屈原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终遭奸臣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汨罗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舍生取义这一主张。
D.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1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文:
(2)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
20xx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1.C (加:益处,好处。)
12.B (原句中的“而”与B项中的“而”都是转折连词,但是。A.并列连词,又,并且;C.顺承连词,来,就;D.表修饰,可不译。)
13.A (将生比作鱼,将义比作熊掌,是比喻论证。)
14.(1)那么一切可以用来得到生存的办法,什么手段不用呢?(则:那么,0.5分;可以:可以用来,1分;者:……的方法,0.5分;句意通顺1分)
7.《率真孔子》阅读答案 篇七
在无数个深夜,我坐在桌前捧读《论语》,感觉这个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就坐在我的面前。他的深邃目光,穿越2500多年的沧桑岁月,慈祥地注视着我。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站起身来,慢慢地走向不可知的远方。我的眼前,顿时幻化出一片烂漫的充满书香气息的杏林。
我的思绪在漫长的时间隧道里穿梭,眼前的场景在变换,仿佛又回到了2500多年前的某一天。那一天,孔子把他的弟子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召集到身边,让他们尽情地抒发自己的人生理想。子路说完,他只是微笑了一下;冉有和公西华说完,他没有表示任何意见,但似乎皱起了眉头。轮到曾点了,他在老师的鼓励下轻声说道:“莫春着,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这一段轻声地描绘,引来了孔子高声地感叹和赞许:“吾与点也!”
“只有曾点的说法符合我的心愿啊!”孔子的感叹和赞许,至今依然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扉。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把他打扮成一个不苟言笑、循规蹈矩,而且一开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闭口就是“仁”、“礼”、“忠恕”、“孝悌”之类的“至圣先师”,殊不知他始终怀着“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童心童趣。岂止是童心童趣啊,暮春时节,穿着新做的春服,五六个朋友一道,带着六七个孩子,在沂河里畅快地沐浴,在求雨台上迎接浩荡的春风,然后一路唱着悠扬的歌曲回去,难道不是孔子的人生理想吗?
这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率真的孔子!
孔子作为一个政治家,自然始终怀有强烈的政治热情、政治抱负和政治追求;但作为一个“士”,他更有知识分子思想纯洁和崇高的一面,不会为了某种政治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他30多岁的时候,因为对鲁国“三桓”的骄横跋扈不满,来到了齐国。他对齐景公讲了一番治国安邦的道理,齐景公好像很乐意接受。但他似乎又太直率了,他敏锐地看到齐国最大的危机是宫廷的奢侈,并且坦率地指出了这一点,引起了景公的极大不满。他冷冷地对孔子说:“我已经老了,也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了。以您的才能,在我这里实在太委屈了。”对于这样的逐客令,《论语》中没有记载孔子的反应,只是说了一句“孔子行”。但就是这样一句“孔子行”,使我看到了他面对景公的凛然的表情。以孔子的温文尔雅,他不会怒斥一个自己认为不值得怒斥的人,他当时一定是“色勃如也”,一脸严肃地转身离去;“趋近,翼如也”,脚步越走越快,像鸟儿舒展开了自己的翅膀。这就是有着率真个性、独立人格的孔子啊!
我同时隐约地感到,孔子作为一个凡人,内心也有着复杂的情感,思想深处也有着复杂的矛盾,有时甚至会陷入一种痛苦的矛盾斗争之中。特别是在自己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心里真比黄连还苦。在他快50岁的那一年,眼看着壮志难酬,内心的急切终于表现在了一次差一点成为现实的冒险行动上。那一年,鲁国“三桓”之一季桓子的一个家臣发动叛乱,占据了鲁国的费城,并想以此来对抗鲁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威,他特意邀请孔子参加自己的反叛行动,这一次孔子真的沉不住气了,竟然想去参加叛军。子路急切地来劝他,他自知理亏,但又为自己无望的前程悲哀,于是理屈词穷地抢白子路:“他们召我去,难道我会白去吗?如果他们是真心用我,我可以帮助他们建设一个我梦想的东周王朝啊!”
孔子当然没有成行,但即使只是这样一种想法,也引起了后人的激烈论争。在他死后2500多年的时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他的这次冒险行为辩解,他们认为 “圣人”孔子是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说出这样的话的。但我却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我知道,孔子也是食人间烟火、吃五谷杂粮的,都快50岁了还一事无成,能不着急吗?我在今天可以想象孔子当时那种急切的样子,想象他面红耳赤地训斥子路的情景,不仅没有感到损伤了孔子形象的一分一毫,反而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孔子:太率真、太可爱、太伟大了。
大哉孔子!
小题1:读完全文,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
小题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论述孔子的“率真”的?请简要概述。
小题3:从文章的第三、四自然段孔子与他的弟子们畅谈理想的事例中,你读出了孔子怎样的人生理想?
小题4:作者写到孔子到齐国劝说齐景公的事例,阐明了什么观点?
小题5:20xx年是孔子诞辰2560周年,届时将举行盛大的庆典,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
参考答案:
小题1:从“反而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孔子:太率真、太可爱、太伟大了”得出“孔子是一位率真、可爱、伟大的人”。
小题2:从第五段得出“作为政治家的孔子,他具有政治热情、政治抱负、政治追求;作为思想家的孔子,他思想纯洁、崇高,具有独立的人格”;从第六段得出“作为一个凡人,他率真、可爱、具有常人的情感。”
小题3:从“暮春时节,穿着新做的春服,五六个朋友一道,带着六七个孩子,在沂河里畅快地沐浴,在求雨台上迎接浩荡的春风,然后一路唱着悠扬的歌曲回去,”得出“希望社会安定和谐,人民乐业,生活幸福”。
小题4:从“他更有知识分子思想纯洁和崇高的一面,不会为了某种政治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得出“阐明了孔子具有率真的个性,不会为了某种政治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
8.《孔子的洒脱》阅读答案 篇八
2.孔子坦然地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那么,根据全文,孔子所说的“真正的人”是什么样的人呢?
3.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他对于读书的主张是怎样的?
4·如果将孔子思想的核心“仁”除外,那么,孔子和他的四个弟子聊天时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9.《子夏问孔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九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子夏越听越糊涂,忍不住问:“老师说的`话真叫人迷惑,既然他们都各有长处,而且比您还要了不起,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跟您学习呢?”孔子和颜悦色地告诉子夏:“颜回很守信用,但不懂得变通;子贡聪明,但他不够谦虚;子路很勇敢,但谦厚、忍让方面仍待学习;子张处事谨慎,为人严肃,可是旁人却不容易亲近他。我这四个学生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啊!”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
1.“点头称是”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回答。
孔子认为,颜回应该通过学习使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认为,子贡应该通过学习使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认为,子路应该通过学习使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认为,子张应该通过学习使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有5个“但”或“可是”,你认为其中哪句话是中心句?用“____”画出来。
4.用“……但……”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点头赞同老师的说法。
2.变得灵活 学会谦虚 学会宽容、忍让 变得随和
3.这四个学生虽然各有优点,但都还要不断学习啊!
4.你的学习成绩虽然很好,但千万不能骄傲呀!
10.鱼我所欲也与孔子见齐景公比较阅读答案 篇十
阅读文言文,回答第10—13题。(共10分)
【甲】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孔子家语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的弟子。 ②益:长进。 ③损:减损。 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 ⑤说:谈论。 ⑥视:看,比照。 ⑦化:融和。 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劳:____________ 居:_________________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12.【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除“陋室”外也出现了两个“芝兰之室”,是哪两个?(2分)
13.【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乙】段“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友的话题。你怎样看待他们这种交友方式?(2分)
参考答案:
10.使……劳累 居住 评分标准:每个词解释准确1分,共2分。
11.(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评分标准:答出反问语气,语序正确,语句流畅2分。
(2)因此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必须慎重地选择和他相处的人。
评分标准:语句流畅,意思对即可2分。
12.诸葛庐,子云亭。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1分,共2分。
13.示例1:他们的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应该与那些有知识有道德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2分。
示例2:第二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应该与那些有道德的人(好人、善良的人等)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而第一种交友方式有看不起平民之意,这样的交友方式不可取2分。
【鱼我所欲也与孔子见齐景公比较阅读答案】推荐阅读:
陋室铭与孔子家语的对比阅读答案11-17
孔子与庄子治国思想比较研究06-09
与孔子对话高中作文09-24
孔子的传说07-19
孔子说07-29
孔子谈诚信08-27
论语孔子论文09-18
孔子诗教09-23
孔子语录论语10-28
纪念孔子诞辰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