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音乐课堂

2024-11-10

打造高效音乐课堂(精选8篇)

1.打造高效音乐课堂 篇一

如何在音乐课中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打造高效课堂

教育心理学中明确阐述了教学的概念。所谓教学 ,一方面是教师的教 ,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思维共鸣的过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针对音乐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在教学中,为了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我从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转变以及学生兴趣培养等方面都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我们所有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课堂中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赏识的眼神,满意的点头,亲切的手势等一些细节的动作,都会像一缕春风一样吹进学生的心田。音乐本身是富有情感的艺术,一定要以平和的心态来进行教学,倾听学生的声音,把学生当成朋友,尊重学生的人格,尽量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到音乐欣赏,音乐表演活动中,课上要经常鼓励孩子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的学生,由于他们好动,而且很容易进入角色,所以我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都趋于情境化,也就是说引导学生将学习转变为一种有趣的实践活动。情境的创设十分关键,目的是要让老师和学生在这种特定的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情感体验。音乐课中,表现歌曲是一个主要内容,但如果机械性地安排学生表现的形式,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会完全被调动起来,其实有些时候,唱的形式也不外乎几种:接龙、分组、表演等等,但我们可以把这种方式从教师安排转为学生设计,从准备到展示就是一个复习、巩固、合作、创作相融的过程,虽然水平不高,但是形式开始多样化。我认为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的确认真参与了,而且体验到了成就感。他们这种自主参与的意识,这就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创新内容的安排就达到了实验的目的。

(三)在综合训练中,提高学习效果。

音乐综合训练也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往我在这方面的把握上存在顾虑,总觉得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只能靠死记硬背,而且学生学起来也不是很有兴趣,我也在想怎么样让学生既能准确的把握这方面的知识,又能激发起学习兴趣来,为此我做了如下尝试:五线谱的认知,我采用了五指线谱法把左手五个指头和间距看作是五条线和四个间,学生在听唱的过程中用右手找位置,自己找,相互找,这种形象化的教学非常便于学生的认知与记忆,而且音符在指间跳动也很容易激发起学生们的想象力;有对于音符的认识我采用了编顺口溜的方式:全音符画圆圈,四分音符涂黑脸,八分音符梳小辫等这种压韵、形象的语言,学生在读这些句子的时候,音符的名称也就准确地印在了脑海;还有节奏的准确拍击,我加入了身体动作来配合记忆,四分音符用走表示,八分音符用跑跑表示,十六分音符用快快表示等。

(四)运用鼓励的评价方式

孩子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以及教育差异的影响,兴趣和才能都不相同,新课标也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制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标准,给予学生更多被认可的机会,有的孩子唱歌条件好,有的则舞蹈好,还有的朗诵好一些,有的擅长器乐,我在教学中尽量从正面的角度来评价,努力挖掘优点,如在学期末进行音乐测试的时候,我安排了三项内容:

一、歌唱表演,二、知识技能的掌握,三、才艺展示(自创歌曲、创编动作、收集音乐相关知识等方面的内容),也就是尽可能给学生表现长处的机会。

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不但能使学生得到全身心的放松,而且能给他们以“美”的熏陶,也很容易让其投入到课堂中,激起兴趣,从而促进达到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各项要求。

2.打造高效音乐课堂 篇二

音乐是上帝的恩赐,歌声是人类的天籁,人类所有的情感和情绪都可以借助歌声来表达。在古代,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密不可分。那么,如何充实音乐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应该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师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从感受与鉴赏中体验美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而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倡导从“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等四个方面感受与体验音乐作品。如,在学习莫扎特的歌曲《渴望春天》时,教师可让学生看歌词听录音,分析作品主题,了解莫扎特的故事,从而引出古典乐派,这样既形象又简便。另外,通过欣赏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众人划桨开大船》《茉莉花》等民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民歌的分类——山歌、号子、小调。这样既达到了让学生鉴赏与感受音乐的目的,也介绍了音乐的体裁、形式、风格和流派,从而也免于部分音乐教师看到课本中大师的交响乐、协奏曲等作品就跳过去的尴尬。

二、从歌曲的识读与演唱中表现美

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识读乐谱等四个板块构成了音乐表现的框架。教师可以在音乐课上通过教学生唱歌谱,指导他们正确、自信地演唱歌曲;还可以组织课外“唱歌小组”,编排一些有主题的歌伴舞、表演唱、歌曲情景剧等多种形式的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最简单的是结合课本设计的每个单元主题或节日庆典,组织一些小型的班级表演活动。如,通过“草原赛歌会”让学生演唱一些草原歌曲,从而了解我国草原民歌的种类和特点;用歌颂祖国、歌颂党的“壮丽诗篇”感受颂歌的种类和特点。这一系列相互配合的音乐活动,不仅提供给学生相互学习、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机会,也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

三、从探索与实践中创造美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课堂的创造,不应该是单纯的学生创造,还应包括教师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的创造。教师“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与空间。”因为学生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四、从传承与交流中拓展美

《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我们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这不仅强调了音乐教学的民族化、世界化,也强调了音乐教学应该是多层次、多领域、多元化的。为了让学生了解芬兰民族音乐,通过西贝柳斯的合唱《芬兰颂》的欣赏和学唱引出主题。把音乐与绘画结合在一起也别有一番情趣;歌声与表演、舞蹈的结合更是天衣无缝;再有那些群体性的活动,如齐唱、轮唱、重唱、合唱和歌伴舞等多种形式的相互配合的表演,其实就是以歌声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有助于养成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成功的音乐教育不仅在学校的课堂上,还要在社会的大环境中进行。另外,鼓励学生通过对中华民族歌曲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歌曲的学习,了解音乐文化传播所产生的民族精神,从而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3.“三言三拍”打造音乐高效课堂 篇三

关键词:课堂环境 兴趣点 合理评价

在与同行交流学习时,常听到老师们提及初中生学唱课本歌曲时“死气沉沉”,欣赏乐曲时“没有反应”等问题。老师们常把音乐课堂不能达到高度兴奋的状态认为是学生学习态度不好、音乐基础太差等原因造成。本人曾因参加优质课评比而多次磨课,这样经历让我明白:初中音乐课堂不能象小学音乐课堂般活跃兴奋不完全是学生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教师本人的问题。因为教师自身不深读教材,不重视课堂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缺乏艺术,也不思考学生在什么样的形态下学习最有效,才会让老师和学生双方都觉得无趣。本文就以《卡门序曲》的教学为例来谈谈如何让初中的音乐课堂变得有趣而高效?

一、做好起拍,积极的课堂环境是高效课堂的“序言”

课堂环境是影响、作用教学活动的外部条件,积极的课堂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形成高效的课堂。

1.积极的课堂环境“起拍”于教师的专业素质。作为专职的音乐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基本功。课堂上教师深入浅出地讲解,娴熟地弹奏,优美地范唱,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在学生心中才有魅力可言,学生也会期待每周一节音乐课的到来。

2.积极课堂环境的“序言”源于合理的教学设计。大家都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教师在课前必须做足功课,把握教材的同时,还得深入了解学生的心里需求。而后设计形成面向全体学生,让师生处于平等互动、参与合作的愉悦的音乐课堂氛围。在《卡门序曲》教学设计时,我就根据学生喜欢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这一需求,根据三段主题旋律的特点以跟随音乐击打、哼唱、舞蹈等学习方式来熟悉体验。在写出曲式结构这一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就特意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制作了FLASH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回旋曲式”这一概念。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难度减轻,学习兴趣也提高,当然,课堂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二、踏准节拍,学生的兴趣点是高效课堂的“同期声”

树立以生为本的音乐课堂,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情感,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学生情感态度的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实现有效的、多向的、高质量地互动,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1.节拍一:灵活重组教材引发学生乐于听(唱)乐曲的兴趣。多数学生对音乐都非常感兴趣,然而音乐教材里的音乐却常常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对教材音乐的内容不感兴趣。如果教师能将教材音乐内容生活化,趣味化,引起学生的感知兴趣,那么高效的课堂就随之而来了。

在《卡门序曲》的曲式结构的教学上,没有照本宣科的定义,而是根据学生的经验,设计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准备环节:播放背景音乐《斗牛士之歌》,屏幕上流动着一个个音乐家的头像:比捷、舒曼、比捷、舒伯特、比捷、肖邦、比捷、贝多芬、比捷……。然后老师用亲切的语言说:请同学们看视频,反复出现的音乐家是哪一位?了解他的相关信息等会儿告诉老师。这一别有用心而又新颖的设问,一下子就将学生的思绪拉到音乐当中来了,同时也为“回旋曲式”的体裁教学做了有趣的铺垫。而后,在学生听辩完全曲之后,又制作FLASH动画,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回旋曲式”这一概念。

2.节拍二: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听(唱)乐曲的兴趣。在学生倾听乐曲前创设一定新颖有效的情境,把学生在课堂上的不随意和随意注意结合起来,学生在课堂上就不会感到疲惫不堪。我们可以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与渲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聆听《卡门序曲》前,设置这样一个悬念:歌剧《卡门》在巴黎喜歌剧院首演时,观众的反应十分冷淡。作曲家比捷也十分伤心,他在在巴黎冷清的街道上绝望地徘徊了一整夜,情绪十分消沉,三个月后比捷由于心脏病猝发而死,可是就在他死后四个月,这部歌剧又在维也纳公演,却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听听这部一百多年来世界歌剧舞台上最受欢迎并且久演不衰的作品呢?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激发了他们想聆听此曲的欲望。

3.节拍三:给予实践体验诱发学生探究听(唱)乐曲的兴趣。音乐是“动”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可见,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走进音乐世界,给他一个参与的机会,一同探究音乐的奥秘是多么有趣的事情。

《卡门序曲》的A段音乐欣赏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是如何表现紧张激烈的斗牛场景。第一次聆听时让学生关注演奏的乐器,并运用cakewalk的软件功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配器给音乐带来的魅力。第二次聆听时让学生关注节奏、速度等音乐表现要素。第三次聆听时让学生用双手模拟大镲并跟随旋律哼唱,亲自参与体验,探究音乐热烈情绪的来源。学生在这样的课堂里,也不再是“死气沉沉”“没有反映”了。如此,学生学习音乐也不会是一种负担了。

当然,学生听(唱)乐曲的兴趣点还有许多,这都需要老师们用心去挖掘,去体会,去探究,找到切入口,学生会自然而然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那么,有趣、高效的课堂也就会相应形成。

三、及时挥拍,合理评价是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旁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1.合理及时地评价,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音乐课堂上老师对于学生的表现要给予及时而合理的肯定。特别是那些对自已学习音乐信心不足的学生,老师一个信任的微笑就会增加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

在写出《卡门序曲》的“曲式结构”这一环节,采取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课上,有一爱好画画的同学,就画了栅栏、脸蛋、牛角表示乐曲的三个不同主题乐段,非常的有个性的理解,但他却连忙加以掩饰,此时,老师给予一个及时充分的肯定,让该生原先犹豫的表情顿时舒展了。相信日后,他对音乐的理解会有更多、更好的方式。

2.建立学生成长足迹,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开学初,就确立学生学习评价小组,由组长对学生每节课的各项表现予以评价登记,期末将学生一学期的表现成绩给予统计,记入学生期末的音乐成绩,表现优秀的可以申请期末测试免试。这一做法,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听课效率、参与度等都得到了提高。

3.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不实行整齐划一的评价机制。音乐教材涵盖的内容很广,学生不可能对每一块内容都感兴趣,我们应允许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专题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对其他内容做一般性的了解。如果分理论、技能两块内容进行期末测试,那么,在技能方面就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来展示。

总之,高效的课堂是有活力的课堂,是有生气的课堂,是师生之间融洽、轻松、愉悦的课堂。寻求高效课堂是每个师生的共同愿望,让我们一起努力营造高效的音乐课堂,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音乐课堂是快乐的、享受的艺术殿堂!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2).

[2]赵慧利.激发学生兴趣打造高效音乐课[J].江西月,2012,(11).

[3]张少霞.“三案”模式给力高效音乐课堂[J].师道:教研,2012,(11).

[4]张晓.试论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方法的多样性[J].艺术教育,2011,(03).

4.优化课堂结构 打造高效课堂 篇四

现有的课堂模式制约了教学效益的提高。最主要的是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不足,部分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现象依然存在;教师讲讲、划划,学生读读、背背的现象较为普遍;有讲无练、讲练脱离的现象等大量存在。其次,教师缺乏问题教学的意识和策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到位。教学设计的问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直白表述,假问题教学的现象占有相当比例,即使设计的问题是具有思考价值的“真问题”,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自问自答、即问即答、学生思考时频频点拨,难以保证学生思考的时间、空间和独立性。因此,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为此确立以下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利用前一天的自习时间发放学案,学生根据发下的学案,带着问题,认真钻研教材,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并把它记下来。该环节要求教师提出明确的时间要求和任务要求,以提高自主学习的针对性和学习效率。

“情景导入,明确目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丰富多彩的情景导入,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充满疑问和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导入新课后,以投影的方式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把握这节课的“大局”,确定重、难点,以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的听讲。

“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课堂上首先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和交流,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分析;其次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学生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该环节既能彰显学生个性,又能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点拨疑难,反馈矫正”首先对于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在更高层次掌握的问题,教师进行重点讲解、点拨、归纳和提升,保证学生形成明确的观点。其次对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出现的优点进行归纳,纠正病例等。

“当堂检测,巩固反思”学生当堂做学案中的检测题,限定时间,独立完成,提高学生做题的速度和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巡回检查学生的作答情况,对先答完的学生及时面批,掌握学生易出错的地方。完成任务后,教师展示答案,让同桌之间互换批改,并根据掌握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评点拨。最后留出3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将教师的思路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真正实现当堂达标、当堂反馈、当堂矫正,提高课堂效率。

注意的问题

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改规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因而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显得格外重要,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引导和帮助学生科学支配时间,学会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回顾归纳、自主反馈矫正、自主反思构建,自主锻炼提升的能力。

学案批改应向前延伸由于课时的减少,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成果展示的时间和机会有所减少,教师要对学生预习的学案、完成的作业等提前批阅,以保证备课和课堂讲解点评的针对性,做到“对症下药”,提高课堂效益。

优化课堂合作一是教师设计的问题应难易适中,有利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知识,促进合作学习。如果过于简单,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培养。如难度过大或过于繁琐,讨论没有效果,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合作气氛,呈现问题后,就立刻宣布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三是合作学习小组要有层次性。根据优化组合的原则,在班内划分6~8个小组,每个小组优、中、差3个群体的学生合理搭配,在讨论中多元对话,优势互补,达到兵教兵的目的。四是设计合作学习的问题一节课以两三个问题为宜,每个问题以4分钟左右为宜,要切实杜绝假问题。

优化课堂提问一是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讨论,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在课堂提问中,要设计从基础到能力等多个层面和要求的问题供课堂教学时使用,基础层面的、比较简单的交由一般学生回答,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有一定能力要求和难度的题目交由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回答,可以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三是要坚持鼓励性原则。轻松愉快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教师热切的鼓励。因此,对于学生正确的回答给予积极肯定,不完整的甚至错误的答案,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直至得出正确结论,即使一时答不出来,也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并鼓励学生善思多问。

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激情四溢,使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绽放,使课堂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5.打造生物高效课堂 篇五

如何打造生物高效课堂

初二

杨俊明

初中阶段的学习是为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为今后高中知识的深入打下基础。所以,教师在教授知识时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进而构建高效课堂。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利用相关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实现初中知识高效课堂的构建,学生在高效课堂上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教学,提升自身对生物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初中生物是一门学业水平考试的小科目,与语数外理化相比,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缺乏一定的外在动力。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课时少、不允许布置课外作业等,处境很尴尬。在此形势下,要想使中学生获得基本的生物学知识,掌握相应的生物学技能,为国家未来储备更多的从事生物学研究的潜在人才,笔者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突破口,进行了打造高效课堂教学的有益尝试,课堂教学局面有了明显的改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具体含义

初中生物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在初中阶段生物课堂上实现学生学习效率高、教师教学效率高这两方面,这样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在此意义的基础上,初中生物高效课堂一般是从双向进行理解的,因此,也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创建高效生物课堂。教师要紧追时代的步伐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利用适当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调动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双管齐下,才能够真正地达到创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目的,实现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高效课堂应该具备的条件

首先,教师要学会对教学进度进行合理的安排以及明确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这些条件进一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还要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并进行适度调整,让学生在跟上教师教学进度的同时保证完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其次,教师也要对自身的讲课水平进行提升,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身的授课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样的互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中去。最后,教师要抓住学生对知识的兴奋点,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此外,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思想动态,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及时的评估,在评估过后对学生的薄弱项进行补充与强化。

三、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主要策略

1.活跃学生思维,使其融入课堂中去

想要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首先要建立学生的生物思维模式,即在生物课堂上对生物知识的接受以及学生在学习生物时对生物习题的思考、分析以及解决思路等思维模式。学生能否在生物学习上建立相应的积极性与能否建立生物思维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在生物学习上有越高的积极性,思维就会越活跃,学生就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以及理解知识,所以,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上要注重适当地调节课堂气氛,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建立兴趣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要想提升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够自主地进行生物学习,真正地接受生物这一门学科,接受教师的讲课方式以及教学目标,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以及学生成绩。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搜集一些鲜为人知的生物知识点在课堂上讲述,或带领学生进行生物实验,这样不仅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奋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实现构建高效生物初中课堂的最终目的。

3.利用预习以及自学经验加强生物学习

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实现高效率教学,首先要学会为学生布置课下预习工作。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主要预习工作就是看书,用笔划下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以及没有学会的知识,这样的预习工作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只随便阅读一下课本之后胡乱划重点,这样的预习工作根本达不到预习的最终目的,只会让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更少,教师在讲课时,学生依然听不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因此,教师就只能采用第二次、第三次复习的方式进行重复复习,这样的情况下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还会降低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预习工作布置时要注重其主导作用,理顺学生的学习思路,这样才能够加强课堂教学效率。

4.创设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做好创设问题情境的工作,要分别从趣味性、阶梯形等几方面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以明确、清晰的思路进行问题创设,联系知识点的特点以及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这样不仅可以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还能够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达到创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最终目的。

5、紧密联系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实际问题,激发兴趣,打造实用性高效课堂

作为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且具有较强的向师性和求知欲。基于上述特点,教师要因势利导,时刻关注、搜集有关生物学的最新知识和信息,在课堂教学中开辟前沿科学板块,每节课用几分钟向学生介绍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科研方向、动态和成果。如在学习《传染病》一节时,向学生介绍爱滋病、非典等传染病传播特点的同时,重点介绍其防治措施以及疫苗的研制情况。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生物知识的掌握,又在情感上增强了人类战胜自然的信心。教师也可在课前有计划地让学生广泛搜集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信息,引导学生精心选择典型案例与教材内容相融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由学生发布信息,资源共享,让学生互动交流,学以致用,把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处理得有声有色。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综合能力,又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动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6、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形式,打造学生主动参与的高效课堂

我们知道,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教学相长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只有在科学的教学模式下采用机动灵活的教学手段,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达到或超出预期的教学效果。新课改实施几年来,广大教师不断摸索,学校也多次组织教师到洋思、永威、杜郎口等学校参观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步形成,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为广大教师所采纳,一改新课改前千篇一律的“满堂灌”。现在使用的教材中,许多内容图文并貌、言简意赅。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等开放式的章节,如果老师一味去讲,索然无味,效果无疑大打折扣。这时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合作搜集、整理资料,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使其在老师的主导下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明显体现,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师生互动,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兴趣盎然,教学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7、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打造直观生动的高效课堂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则标志着教育的现代化。近年来,随着学校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作为重要的直观教学手段,越来越普遍地被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我们将现代媒体中的录像、电影、投影与传统媒体中的挂图、模型等教具有机结合起来辅助生物学教学,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在生物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导入新课,无疑会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课堂进行中,清晰的、可操纵的画面播放,使教学重、难点深入浅出,轻松突破;教学结束时,教学内容的提炼总结,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圆满完成教学目标。多媒体优化组合,视听感官多重刺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8、改变评价方式,打造积极的竞争性高效课堂

学生评价方案采用平时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评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内容包括资料的搜集、材料的准备、实验的开展、课堂表现、作业情况以及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或完成情况。教师把每节课设为一定分数,视具体表现给不同的班级、小组不同的系数,组长做好记录,学生自评和互评,“论功行赏”再分配得分,报老师处记录,学期结束算出各学生累计得分,最后按比例换算成平时成绩。平时成绩要以激励为主,如学生撰写生物小论文获奖、制作了精致的生物标本、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等,均可额外加分奖励。要多关注学生参与的过程,结果其次,各班各组得分差距尽量不要太大。期末评价由笔试和实验操作两部分组成。笔试部分为若干分基础知识题,多份试卷随机抽取,考察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验操作部分与中招实验加试内容基本相同,可根据八年级教学特点,每一步骤分数加以适当调整,也设置若干分,考察平时实验技能的熟练程度。两项总分再按比例换算成期末成绩。最后平时成绩加期末成绩即本学期生物学的最终成绩。

由于评价方式的改变,学生解除了考非所学的后顾之忧,新型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得以顺利贯彻。教师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理论知识来自于实践,理论又指导实践,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之间“游弋”,知识和技能都有明显提高。学生短期的应试需求得到满足,长期的发展要求也得到了锻炼,二者兼顾,一举两得。

总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地、积极地、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以学习兴趣为主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使课堂真正成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平台,打造出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取得最理想的教育教学成绩。

6.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篇六

信阳中学 石德评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打造高效课堂就成为当前教学的主要任务。

什么是高效课堂,在我认为高效课堂有科学的量化指标,但总起来说必须达到三个要求:

1、明快。一是教师的情绪,要平和,不能过分激昂和低落,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状态是最有利的。二是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形成互动。三是课堂的节奏感和逻辑性是适合课堂教学内容的。

2、融洽。指整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个氛围要由教师来创设,从情绪到求知欲的引发,以及整个课堂的感应互动都能体现这种关系。

3、投入少,产出多。这就是效益。我们的课堂,有一点是既定的,就是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要研究如何提高效率,不必自设框子,用最少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就是高效。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呢?今天但从教师方面谈一谈。

1、充分的课前准备

我们知道,没有准备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准备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

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2、活跃的课堂状态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当然,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更要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3、科学的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根本的改变。我们要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

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

4、适当的激励机制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事实表明,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庭作业拖拉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7.打造高效音乐课堂 篇七

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 音乐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陶冶思想情操、和谐发展身心、升华精神境界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学校实施分组教学、开展高效课堂以来, 我不断摸索、研究音乐课的“高效”教学方法,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创新教学环节,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深入挖掘教材, 改进教学方式, 创设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不断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让教学过程更有吸引力。原先上音乐课教唱歌曲环节, 总是老师唱一句, 学生学一句, 歌曲学会需要多半节甚至一节课的时间。现在学唱一首歌曲之前, 我让学生先找出歌曲中的难点部分, 指导学生突破歌曲中的难点, 然后再小组合作, 随范唱录音自学歌曲, 通过设计多种演唱形式进行小组展示, 学生不到半节课就轻松地学会了歌曲, 留下了充足的时间进行其他环节的教学。

二、透析学生心理,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不应仅作为知识、技能的接收者, 而应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如在歌舞教学的创编表演环节, 原先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共同创编, 学生动脑创编的总是那么几个人, 而且动作单一、重复, 缺乏新意。现在创编时我充分发挥了学生分组的作用, 由小组长牵头, 学生们兴趣高涨、群策群力、献计献策, 其个体思维创新在小组中得到了充分尊重和肯定, 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大为提高, 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成效。

三、巧用考评机制,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竖笛教学环节过去属于教学难点, 如教学内容较为复杂、学生兴趣关注点不一等, 每次上课时还总有几个学生不带竖笛, 课上无所事事, 甚至扰乱课堂纪律。自从开展“高效课堂”后, 我在课堂上实行了小组分值考评, 如果哪个同学不带竖笛就给他所在的小组扣分, 如果哪个同学最先学会了吹奏歌曲就给他的小组加分;组内成员教会其他同学吹奏的则给双倍加分。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和小组分值的正面引导, 再也没出现上课不带竖笛的现象, 过去学习音乐较慢的学生也学会了很多首歌曲, 各小组在互帮、互学的氛围中愉快地完成了教学内容,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8.打造高效音乐课堂 篇八

关键词: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学的音乐学习中,兴趣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否集中注意力专心听教师讲授,能否乐意接受新的知识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关键就在于学习兴趣是否被激起。在浩瀚无边的音乐海洋中,只有拥有一条兴趣的小舟,才能其乐无穷地畅游和探索。

一、兴趣对于音乐学习的重要意义

托尔斯泰曾强调,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音乐课堂有其特殊性,更加重视学生学习兴趣。

1.兴趣产生学习动力

音乐兴趣是诱发个体产生音乐学习行为的直接动力。音乐兴趣一旦产生,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转向音乐学习,并产生强烈的好奇和探究的冲动。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是否有兴趣,往往成为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2.兴趣加深审美体验

音乐兴趣带有很强的情感性,能够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热情高涨,思维活跃,联想丰富,产生积极的审美情感体验。教学中,由音乐兴趣所激起的音乐情感体验,往往会在学生之间互相感染,互相传递,互相交融。例如在音乐学习中,采用小组合作表演的形式,一些学生唱歌,另一些学生打节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兴趣能提高学习效率

在音乐学习中,兴趣是学生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学生音乐审美心理成长的催化剂。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只有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审美体验活动,从而极大地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

二、中学生音乐兴趣的主要影响因素

1.心理因素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初中学生,身心都在迅速、茁壮地成长,他们的音乐心理也因生理方面的变化而对音乐兴趣产生重要的影响。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歌曲,能够很快学会,会“百听不厌”,而听到不喜欢的歌曲就一味排斥。大部分学生一听到中国戏曲或民间说唱音乐,就表现出明显的厌恶表情,听到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则跟着旋律手舞足蹈,又哼又唱。初中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具有过渡性,他们对音乐的认知正处于由不成熟走向成熟这一过程之中,处于学龄中期的中学生心理上的波动性比高中生更加明显,他们的情感更具有冲动性。

2.学校因素

首先,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的兴趣。如果教师不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逐渐使一些原本喜爱音乐的学生从自己手中“流失”。其次,学校教学条件的影响。音乐教学设备在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完成音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证,是确保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试想,在基本音乐器材都不具备的学校中,何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家庭因素

家庭是培养孩子早期音乐兴趣的最佳环境,良好的家庭音乐环境有益于培养孩子健康的音乐兴趣。现代医学、生理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证明,家庭的音乐氛围、家长的音乐爱好及职业和文化水平对孩子的情操、性格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有些家庭有着良好的音乐氛围,孩子从小就接触到不同的乐器并得到专业的指导。这些学生音乐兴趣的广度和深度优于其他同学,音乐的视野更加开阔。

三、激发中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对策

1.营造音乐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个轻松、欢快、愉悦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音乐的美感之中,第一时间感受到音乐的存在。如:欣赏作品《春江花月夜》可用多媒体将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江水,随风摇曳的花枝、花叶,色彩斑斓的花瓣画面显示在屏幕上;欣赏《二泉映月》时,可先介绍作者的沧桑经历和坎坷命运,再播放音乐,就可收到学生对音乐艺术表现力的认识效果,引起学生心灵共鸣。

2.发挥课堂影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具体来讲,课堂教学的影响有教材、教师、教学过程几方面。优秀的教材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营养,所以教师应该理解教材,驾驭教材,使学生吸收到教材的精髓并从中受益,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是音乐教学的实施者。在课堂上,教师直接面对学生,一言一行都影响到学生。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是学生的“同路人”和“引路人”。教学过程是影响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的直接通道。

3.引导实践探索,保持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可以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课外的音乐社团活动,让学生在课余的时间也能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加深并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法国大作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作为中学音乐教师,我们要紧紧握住音符这把金钥匙,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各种有效方法引导学生走进音乐世界,使其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世斌.音乐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上一篇:关于公司举办集体烧烤活动的通知下一篇:七年制外科各论课间见习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