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反思

2024-09-12

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反思(精选6篇)

1.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反思 篇一

这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探索并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二是应用等式的性质解只含有加法和减法运算的简便方程。解方程是学生刚接触的新鲜知识,学生在知识经验的储备上明显不足,因此数学中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引领学生经历将现实、具体的问题加以数学化,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和比较,由具体到抽象理解等式的性质,并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应是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关键。

一、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

课开始,老师出示天平并在两边各放一个50克的砝码,你能用式子表示出两边的关系吗?学生写出 50=50;老师在天平的一边增加一个20克砝码,这时的关系怎么表示?学生写出50+20&50,这时天平的两边不相等,怎样才能让天平两边相等?学生交流得出在天平的另一边增加同样重量的砝码;你有什么发现吗?自己写几个等式看一看。通过具体的操作为学生探究问题,寻找结论提供了真实的情境,辅以启发性、引领性的问题,让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问题的解决中发现并获得知识。

二、让学生在发现中操作

引入了等式的性质,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应用这一性质去解方程,第一次学生解方程,学生心理上难免会有些准备不足,为了帮助学生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教者先利用天平所显示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在方程的两边都减去100,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通过这样有步骤的练习,帮助学生逐渐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反思 篇二

一、适当调整教材的编排方式

新教材在“解方程”这部分内容安排上, 主要就是没有继承旧教材成功之处, 没有研究学生, 即没有弄清要学习新知识, 必需先学会哪些知识, 建立哪些经验。把“解方程”集中安排在第九册, 学生学习就失去了“知识”和“经验”的双重根基。所以用“等量关系”解方程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在解方程内容的具体编排上, 我们还是应把用算术思路解方程作为一条主线, 而把等式基本性质及运用它来解方程作为附庸。可以采用类似于“你知道吗”这样的阅读材料, 让学生了解到解这个方程还有其它的思路。材料中, 可以有天平图, 天平图上可以有“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发生变化”的过程, 还有如“你能把这样的变化过程表示出来吗”这样的思考要求。我们先来看看《数学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关于这一方面的唯一要求:理解等式的性质,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如3x+2=5, 2x-x=3) 。这句话是否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不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是否说明你没完成这阶段的教学目标呢?在课堂教学中, 我采用教师提供素材——学生尝试解决——学生合作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小结这一教学模式。教师没有过多地花时间去讲解, 而是适时地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尝试解题、互相研讨、共同小结, 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 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引导学生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小学阶段所学的简易方程包括ax±b=c和ax±bx=c这两类方程。小学阶段解这类方程是以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答的, 要与中学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区别开来。教学中要认真复习四则运算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由易到难地进一步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如果出现形如ax±b=c的方程, 启发学生把原方程变形为ax=c的形式, 再通过乘除运算法则求解。教学时可以先给出“过渡题”再引出问题, 启迪学生“拾级而上”。例如, 过渡题:10+ () =50例题:10+2x=50学生不难从过渡题获得启发, 得到2x相当于 () , 那么把2x看作一个数, 就可以先求出来, 然后再求x等于多少。对于其解答稍有困难, 此时教师提问:“按照运算顺序解这道方程应先算什么?” (6×3) “把2x看作什么?” (未知数) “2x在整个方程中处于什么位置?” (2x是减数) 接着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把方程解完, 根据条件引导学生列出方程, 然后让学生自己解方程。对形如ax±bx=c的方程可借助形象具体的实例, 使学生从直观上理解它的含义, 进而掌握解法。出示课本中的例五, 引导学生观察图。教师讲述:要求一天共运土多少吨, 必须知道上午运的吨数和下午运的吨数。但题目没有直接告诉, 只告诉每车运x吨, 上午运了四车, 下午运了三车。“如何用含有字母x的式子表示上午运的吨数和下午运的吨数呢?” (4x和3x) “又如何表示一天运的吨数?” (4x+3x) 。4x表示四个x, 3x表示3个x;4x+3x表示四个x加三个x。提问:“四个x加三个x等于多少个x?” (七个) 。教师板书4x+3x=7x。出示课本中例六,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解方程, 根据学生思考后的回答, 教师可作启发性的提问:“7x加9x等于80, 表示几个x等于80?” (16个x等于80) 。教师讲述, 这是一道含有两个相同未知数的方程, 在以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 还会出现类似的方程, 解这种类型的方程时一般是通过加或减的计算, 先把它变成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 即ax=c再往下解。现在, 学生就会很容易地解形如ax±bx=c的方程了。

三、在练习的设计上

我先让学生复习了化简的方法和解已学过的简易方程, 为后面学习新知识作好了准备, 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 用学过的本领来解决新的问题。当学生学会了新本领后用相似的题目来加以巩固, 选择题则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解方程后检验的重要性。由于新教材不学等式的性质, 只运用四则运算中各数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 所以学生在解等号两边都有未知数的方程时比较容易出错, 学生的解题速度也有待继续提高。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 中小学数学课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教材反映的是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因此, 教师把握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对教学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停留于用算术思维方法教代数知识, 而应站在一个较高层次上用现代数学观念去整体地审视和处理教材, 着眼于学生的后续学习,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能, 优化认知结构, 系统获取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九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2005.6.1

3.小学数学解方程教学模式探究 篇三

解方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开展,小学数学也进行了大胆创新与尝试。解方程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小学数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还可以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如果想提高课堂效率,就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多方面着手,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虽然小学五年级解方程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新课程标准改革以后,将初中数学、小学数学解方程的思路和依据统一,并减少了小学解方程教学的课时量。小学数学处于数学学习的基础阶段,这样的教材安排和课时安排并不适用于小学生的学习,不能将课堂内容有效吸收。由于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多采用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方式,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教学,忽略了学生的真正感受。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不能真正掌握解方程教学的核心要点。此外,解方程教学作为小学数学的重难点,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常忽略对知识点的强化与巩固,不利于学生对解方程相关知识的消化吸收。

具体策略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无法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考虑学生的感受,以免得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借助实物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并让学生用自己的思路解决问题。通过教师的归纳总结、实体教学,实现与学生的交流合作,解决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这种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牢固掌握解方程教学的相关知识点。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解方程的方法和思想,还能让学生积累解方程经验,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解方程教学的基础知识点主要有等式的性质、方程式的简化。在等式的性质这一知识点上,教师应重点讲解,引导学生对方程进行变形,让学生对解方程的基础内容有详细的了解,为以后的解方程学习打下基础;对于方程式的简化这一知识点,教师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等式变形转换的方法,可以将同一种方程扩展,也可以将小学数学中其他的知识点与解方程相联系,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方程作为学生的基本技能之一,对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有较大影响。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题目时,要降低难度,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并将解方程的方法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对学生的解题思路给予肯定,正确看待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由于解方程的书写步骤有一定难度,学生在书写步骤时,可能出现过于冗长或过于简单的极端,从而导致计算错误。因此,教师要严格规范解方程的书写步骤,帮助学生减少错误的发生率。

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对解方程的讲解,学生对解方程的具体方法能够基本掌握。在小学五年级解方程教学过程中,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教师还要加强解方程的基础训练,并适当改进解方程的相关内容,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设计基础训练的题目时,可以让学生接触不同种类的方程,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方程教学作为小学数学的重要部分,它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来了解方程式所表达的含义,教师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解方程的思维方法,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训练。学生在日常训练中,不断积累解方程的经验,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为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结束语

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发展促进了小学数学的改革,教师在解方程教学中要勇于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总之,解方程教学的改革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为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顾丽.小学方程中的“围城”——从一道“学生解不了的方程”说开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6).

[2]邓群星.如何上好小学五年级数学解方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

4.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设计 篇四

解方程(1)

教学内容:教科书58页例1。教学目标:

1、结合图例,根据等式不变的性质,学会解简易方程。

2、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并能用代入法进行检验。

3、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同时渗透函数的思想。教学重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教学重点: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教具:可见、平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什么是方程?

2、判断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

a+24=73 4 X =36+17 23÷a>43 X +84 3 X +4y=8 48÷a=9

3、后面括号中哪个x的值是方程的解?(1)X +42=98(X =57,X =135)

(2)5.2-X =0.7(X =4.5,X =8.8)

4、等式的性质是什么?(方程两边同时加减或乘除同一个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5、导入:今天,我们就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

二、新课学习。

1、出示例1的图(1)问:你们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皮球)问:从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盒子里有X个皮球和外面3个皮球等于9个皮球)(2)请学生根据关系列出式子。

板书:X +3=9(3)问:怎样解这个方程呢?(出示课件)

(4)师:我们可以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来帮助解方程。(5)看课件演示

问:要使天平左边只剩下“X”而还能保持平衡,该怎么办呢?(6)学生思考后回答。(7)演示课件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在黑板写出:X +3-3=9-3(8)师生小结:方程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3)(9)问:为什么要减3,减2可以吗?学生回答

(10)天平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天平两边还平衡吗?

出示课件,学生回答:平衡 师板书: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11)那么天平左边剩下 X右边剩下6个球, X =6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我们来验算一下(师在黑板板演验算过程)

2、小结:今天,我们利用了什么知识来解方程?(等式的性质)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呢?(我们要注意书写格式,等号要对齐,注意:x=6表示一个数值,后面不能带单位,解方程要用代入法检验一下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3、质疑:看书58页,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通过练习测试学生的掌握程度)

三、练习。

1、出示课件:第59页做一做的第一题中的第一个图:列方程解答并验算(1)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2)指名学生板演,并说说如何解答的?

2、加法会解了,那么减法又怎样做呢?我们来挑战一下。(1)课件出示:x-2=15 小组讨论完成

(2)投影学生的计算结果,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3、我最棒

(1)我是小法官

A:x+1.2=5.7 B:x-1.8=4 x+1.2-1.2=5.7-1.2 解:x-1.8+1.8=4+4 x=4.5 x=8

4、找朋友

8+ X =16 X =3 X-6=17 X =9.6 X +2.1=5.1 X =8 X-3.2=6.4 X =23

5、拓展

X-0.5=3+1.9

5.五年级数学解方程教学反思 篇五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七上3。2。2章节的《解一元一次方程》,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来解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程的特点是含x的项全部在左边,常数项全部在右边。今天要学习的.方程类型是两边都有x和常数项,通过移项的方法化归到合并同类项的方程类型。教学重点是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难点是移项法则的探究。

我是从复习旧知识开始,合并同类项一节解方程都是之前学过的知识,为本节课作铺垫,再引出课本上的“分书”问题,应用题本身对学生来说,理解上有点难度,讲解其中的数量关系不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我避重就轻地给了学生分析提示,通过填空的形式,找出数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

列出方程后,发现方程两边都有x和常数项,这个方程怎么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怎样解此类方程。方程出示后,通过学生观察,怎样把它变为我们之前的方程,也就是含x的项全部要在左边,常数项在右边。学生回答右边的4x要去掉,根据等式性质1,两边要同时减去4x才成立。左边常数项20用同样的方法去掉,通过方框图一步步演示方程的变化,最后成为3x—4x=—25—20,变为之前学过的方程类型。

通过原方程、新方程的比较(其中移项的数用不同颜色表示出来),发现变形后相当于把4x从右边移到左边变为—4x,20从左边移到右边变为—20,进而揭示什么是移项,在移项中强调要变号,没有移动的项是不要变号的,再让学生思考移项的作用:把它变为我们学过的合并同类项的方程。

学习了原理之后,把例题做完,板示解题步骤,特别是每一步的依据,进而给学生总结出移项解方程的三步: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练习反馈环节,让学生自己练习一道解方程,明确各步骤,下面分别是移项正误判断、解方程、应用题,分层次让学生掌握移项法则以及解方程,最后再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学生已经知道了移项变号的知识,那么怎样在认识的基础上再来讲授该知识,我有点困惑,还是接学生的话,通过学生来挖掘“移项”的原理。

2、语言不够简练,教师分析得多,学生的参与讨论性不高,发表看法机会少,限制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思维的锻炼。

6.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教案 篇六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四单元67——68页例

1、例2 【课程标准描述】

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学习目标】

1.通过演示操作,能借助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形如X± a=b、aX=b、X ÷a=b),能按照检验的格式,学会检判断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2.能结合解方程的过程,正确表达“方程的解”和“ 解方程”的含义,知道解方程是求方程的解的一个过程,而方程的解是一个数。【学习重、难点】

通过演示操作,能借助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形如X± a=b、aX=b、X ÷a=b),能按照检验的格式,学会检判断一个具体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练习十五第1题,关注学生是否能正确判断括号中哪个X的值是方程的解,以评价目标1。

2.通过做一做P68第1题(前两栏)和练习十五第3题,关注学生是否能正确求出方程的解,能否自觉检验,以评价目标2。【学习活动方案】

一、通过演示操作,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X±a=b)(评价目标1)1.出示一个不透明盒子,学生猜测里面小球的数量。

引导:能准确说出小球个数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引导学生用字母X表示)

(课件出示例1)根据图中信息,列出方程。

2.通过演示操作,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独立思考:盒子里有几个球?X的值是多少? 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全班汇报:X的值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一:利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9-3=6。预设二:想6+3=9,所以x=6。

预设三:把9分成6和3,想x+3=6+3,所以x=6。

预设四: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就得到x=6。

思考:前三种都是利用的加减法的关系得到的答案,第四种有什么不同?明确第四种 是根据等式的性质。

引导:他的想法正确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同时拿走3个球,天平会怎么样?

一名学生借助天平(左边是一个不透明盒和3个球,右边是一个透明盒里9个球,天平平衡)演示操作,两边同时拿走3个球,天平平衡。学生看到左边盒子里确实和右边盒子一样也有6个球。学生复述刚才的操作过程,教师用课件演示。

思考:天平的两边为什么要同时拿走3个球呢?难道同时拿走1个、2个不平衡吗? 明确:只有同时拿走3个,才能让天平的左边只剩下X,这样右边刚好就是X的值。3.规范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学生尝试用算式表示刚才的操作过程。

教师边示范边强调:⑴第二行要写个“解“字;⑵为了清晰美观,每一步的等号都要对齐。

4.思考:在以前计算加减乘除的算式后,我们都要验算。那方程该怎样检验算地对不对呢?

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检验过程。

二、结合解方程的过程,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评价目标2)结合例1明确:像上面x=6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括起解方程的过程,板书:解方程)

(课件出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定义)说一说这两个概念有什么不同。

小结:方程的解是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个数;而解方程是求方程的解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

三、根据例1的方法,使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形如aX=b、X ÷a=b)(评价目标1)出示例2(3X=18),学生尝试解方程。

一名学生板演到黑板上讲解,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是:

解这个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两边为什么要同时除以3?

(课件演示例2的操作过程,帮助理解为什么要同时除以3)全班口述检验过程。

四、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解方程的方法(评价目标1、2)1.练习十五第1题。独立判断括号中哪个X的值是方程的解。

2.做一做P68第1题(前两竖栏)。独立解方程,并书面检验第二竖栏。3.练习十五第3题。独立列方程并解答。

五、回顾总结

今天是利用什么知识来解方程的? 解方程大体有几个步骤?应该注意什么? 步骤:1.写“解“;

2..等式的性质求方程的解; 3.检验。

上一篇:不可取的十种创业动机下一篇:《低碳生活处处可为》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