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共10篇)
1.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 篇一
山东建筑大学
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工作的通知
有关学院(部):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考试录取工作的通知》(鲁教高处函(2011)54号)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升本科工作的通知》鲁教高字„2011‟16号文件精神,现将我校2012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报名相关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报考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
2.学习勤奋,努力掌握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和运用知识能力。
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无记过及以上行政纪律处分和考试作弊行为。
4.身体健康。
二、招生类别、专业和计划
招生类别为: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
三、考试
(一)考试科目为2门公共课和2门专业综合课。公共课每门成绩满分为100分,专业综合课每门成绩满分不超过150分。
(二)普通专升本考试按专业由主考学校组织实施。请考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报考学校和专业,并在考试前提前到主考学校,合理安排住宿等事宜。
(三)普通专升本考试的命题、阅卷、统分等工作由教育厅协调有关学校承担。
(四)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2012年4月7日至9日。
4月7日:8:30 —10:30 科目:计算机(高等数学)4月7日:14:00—16:00 科目:外语(大学语文)4月8日:8:30 —11:30 科目:专业综合一 4月8日:14:00—17:00 科目:专业综合二
四、报名工作事项
(一)本次普通专升本报名涉及学院和专业
土木工程学院(工专09级)、管理工程学院(工程造价专科09级)、商学院(商专09级、市场营销09级)、体育部(法律事务09级)。
(二)报名时间3月5日前截止。报名费每生85元。请相关学院(部)于3月5日前上缴财务处,交款凭证复印件交招生办公室。
(三)相关学院(部)专升本负责人负责通知组织符合本次专升本考试报名的学生,填写《2012年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生报考信息表》,含考生的基本信息、外语语种、报考专业、报考志愿、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等并确认相关信息是否正确;并由考生自己签字确认;负责本学院(部)应届专科毕业生的报名和资格审查工作。要重点审查考生姓名、考生号等信息是否与高考录取简明登记表相符,是否符合报名条件。报名结束后,各学院(部)应张榜公布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名单,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
(四)各学院(部)专升本负责人组织学生填写相应表格,于3月5日前纸质版报招生办公室,电子版发招生办邮箱:liqian1981@sdjzu.edu.cn。
五、各学院(部)务必通知到学生本人,组织好学生报名并张贴专升本文件和相关附件。
六、联系人:李倩 电话:86367222,86367225
教务处招生办公室 2011年12月27日
2.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 篇二
各位考生:
现将我校2006年1月7日、8日专升本考试相关事宜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1、参加我校社会专升本的考生,请于2006年1月6日持身份证到综合楼1206房间领取准考证。
2、考生自备调频耳机,接收频率为81赫兹。2006年1月6日下午15:00试听,考生将听到“这里是山东中医药大学专升本英语考试的播音,请将耳机调到调频81上”。
3、普通专升本与社会专升本考生请于2006年1月6日到学校查看考场安排。
4、其他事项请参阅《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考场规则》。
5、学校不安排住宿,请考生及早妥善安排。
6、学校地址:济南市经十路53号。自火车站乘坐51路公交车千佛山医院站下车,向前走50米路北。
附件: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考场规则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二○○六年一月四日 附件:
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考试考场规则
一、考生须在考试前一天到考试地点了解考场有关事项,但不得进入考场。
二、考生于考前l0分钟凭准考证和身份证(缺一不可,无身份证者,可凭户籍证明和学生证)进入考场,不准携带任何书籍、纸张、有记忆功能的计算器、通讯器具等。自带必要文具,如钢笔、圆珠笔、铅笔、直尺、计算器(简单计算功能)等。按准考证对号入座后,将准考证和身份证放在桌面右(或左)上角,以便检查。考试铃响后才能答题。
三、考试正式开始后,迟到15分钟者不得入场。考试开始30分钟后方可交卷出场,提前交卷的考生应远离考场,不得在考场周围逗留、喧哗。
四、考生一律用非红色的钢笔或圆珠笔答题,除涂答题卡和画图之外不得使用铅笔。答题必须在规定的地方,字迹要工整、清楚,未按规定答题的一律无效。
五、除在试卷或答题纸上填写规定的项目外,不得做其它任何标记,否则答题无效。
六、考生如发现试卷字迹不清或卷面污损等问题,可举手询问,对试卷内容有疑问时,不得向监考人员询问。
七、考生在考场内必须保持安静,不准交头接耳,做各种暗号;不准夹带、偷看小抄;不准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解答等,否则取消考试资格。
八、考试终了时间一到,考生须立即停止答卷,并将答卷翻放。待监考人员收回全部试卷、答题纸并核对无误后,方可离开考场。
3.专升本《大学语文》课后练习 篇三
燕昭王求士 【思考练习题】
一、昭王能富国强兵、报仇雪耻的原因是什么?
二、郭隗所说的“古服道致士之法”指什么?郭隗为什么要向燕昭王讲“古服道致士之法”?
三、文中郭隗讲了一个用五百金买千里马骨的故事,有何寓意?其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四、试分析“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这段话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五、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及用法:
1.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2.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
3.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4.诎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
5.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管晏列传 【思考练习题】
一、《管晏列传》所写的管仲和晏婴,在时间上相去百余年。管仲生活豪奢,晏婴则十分简朴,两人并不相近,司马迁却用合传的形式写他们。反复阅读课文,说说管晏合传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二、作者对管晏的评价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管晏列传》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这句话体现了管仲的什么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四、《管晏列传》中引用了管仲的话:“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这句话是赞美鲍叔牙的,司马迁为什么要把它写进管仲的传中?
五、司马迁在《管晏列传》中说:“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焉:‘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孔子为什么小看管仲?司马迁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六、注意下面句子加点字的意思及用法:
1.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2.公子纠败,召忽死之。
3.管仲贫困,······鲍叔终善遇之。4.弗谢······摄衣冠谢曰。5.鲍叔既进管叔仲,以身下之。6.岂管仲之谓乎? 7.贵轻重,慎权衡。
8.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
又是一年芳草绿 【思考练习题】
一、通过这篇文章可以看出老舍是怎样一个人?试加以概括说明。
二、作者为什么在文章一开始说自己“悲观”?
三、文章中说:“世界确是更‘文明’了,小孩也懂事懂得早了,可是我还是愿意大家傻一点”。作者为什么愿意“大家傻一点”?
四、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点?
五、模仿该文的风格,写一篇介绍自己的短文。
听听那冷雨 【思考练习题】
一、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这篇散文在构思上有何独特之处?
三、试分析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
四、文中哪些地方是采用对比手法来增强抒情表达效果的?
五、以《听雨》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怀念萧珊 【思考练习题】
一、本文回忆了哪些内容?是怎样组织材料的?
二、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萧珊怎样的感情?各是通过哪些文字表现出来的?
三、本文开头说:“在五十年前我就有了这样一种习惯:有感情无处倾吐时,我经常求助于纸笔。可是一九七二年八月里那几天,我每天坐三四个小时望着面前摊开的稿纸,却写不出一句话。”这是为什么?
四、请通过本文内容概括一下萧珊的个性特征?
五、阅读《随想录》,谈谈你读后的感想。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 【思考练习题】
一、本文对于读书持何种态度?你对读书的重要性是如何看的?
二、归纳文中所介绍的读书方法。
三、作者认为:“若读书面窄,借鉴就不多,思路就不广,触一而不能通三。但是切切又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谈谈你对泛读与精读之间关系的认识。
四、“虚无主义可笑,但全然跪倒来读,他可以使你得益,也可能使你受损”。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五、谈谈这篇文章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
六、给你的一位同学或朋友写封信,谈谈你对读书的体会和看法。
第二单元 议论文
谏 逐 客 书 【思考练习题参考】
一、李斯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的目的达到了么?
因为秦王下了逐客令,而李斯正在被逐之列,所以李斯写了这个奏章,来分析阐明逐客的错误和危害性。正是他的这个奏章,让秦始皇取消了逐客令,并派人从骊邑追回了回家途中的李斯。
二、秦国历史上的国君很多,李斯为何在文章中独独以穆公、孝公、惠王、昭王为例来说明用客的重要性?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三、李斯为什么要对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音乐等进行铺张描写?
四、作者用“泰山不让土壤、河海不择细流”作比喻来说明什么道理?
五、本文有很强的说服力,它主要来自哪里?
六、解释各句中加点的字:
1.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2.来丕豹、公孙支于晋。3.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4.非秦者去,为客者逐。5.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驳《复仇议》 【思考练习题】
一、作者写作此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驳论方法?
三、文中反驳的对方论点是什么?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反驳的?
四、作者对礼与法的关系是怎样看待的?谈谈你的看法。
五、翻译句子:
1.有同州下邽人徐元庆者,父爽为县吏赵师韫所杀,卒能手刃父仇,束身归罪。2.其本则合,其同则异,旌与诛莫得而并焉。
3.向使刺?其诚伪,考正其曲直,原始而求其端,则刑礼之用,判然离矣。4.人必有子,子必有亲,亲亲相仇,其乱谁救?
六、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周礼:“调人掌司万人之仇,凡杀人而义者,令勿仇,仇之则死。有反杀者,邦国交仇之。”又安得亲亲相仇也?《春秋·公羊传》曰:“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于复仇,此推刃之道,复仇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断两下相杀,则合于礼矣。且夫不忘仇,孝也;不爱死,义也。元庆能不越于礼,服孝死义,是必达理而闻道者也。夫达理闻道之人,岂其以王法为敌仇者哉?议者反以为戮,黩刑坏礼,其不可以为典,明矣!
1.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反驳了什么观点?提出了什么论点?
2.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据?
3.这段文字属什么论证类型?其反驳的着眼点是什么?
留 侯 论
【思考练习题答案】
一、这篇史论的论点是什么?
二、举例说明这篇史论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三、史论在写人物上与人物传记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四、张良之所以能够辅佐刘邦灭秦建汉、成就功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本文中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五、翻译句子:
1.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2.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3.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4.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5.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思考练习题答案】
一、大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应该注意哪两方面堕落的危险?
二、作者送给大学毕业生的三种防身的药方是什么?你认为这些药方现在还是否有效?为什么?
三、作者在文章结尾说:“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如何领会这句话的含义?
四、写一篇演讲稿,谈谈大学生应如何珍惜在大学学习的机会,努力学习,题目自拟。
文学的趣味 【思考练习题】
一、为什么“文学的修养可以说就是趣味的修养”?
二、不同的人为什么会有文学趣味上的分歧?
三、文艺趣味上的欠缺主要有哪几种表现?克服这些毛病的方法是什么?
四、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见新境界”?
五、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小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天下」也只有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1.这段话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2.这段话使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3.划分这段话的层次,并说明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失败了以后 【思考练习题】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二、谈谈本文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何启示?
三、本文在说理时主要使用了哪些方面的论据?
四、本文哪些地方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五、本文中说:“倾跌了以后,立刻站立起来,而去向失败中战取胜利,这是从古以来伟大人物的成功秘诀。”请运用快速阅读方法(可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条件),找出三个以上有关名人的典型事例作为材料,以这句话的内容作为中心论点,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论言谈 【思考练习题】
一、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二、为什么说“善于保持沉默也是谈话的一种艺术”?
三、作者认为:“能掌握······分寸的人,才算精通了谈话的艺术”。怎样才能掌握好谈话的分寸?
四、试分析说明本文在写作风格上的主要特点。
五、你认为应怎样讲究谈话的艺术性?谈谈你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去做的?
第三单元 诗歌
采 薇 【思考练习题】
一、反复朗读吟诵全诗,并回答问题如下:
1.诗的前三节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它是通过什么方式表现的?这样表现有什么好处? 2.诗的四、五节主要表现了什么?
3.诗的开头和全诗的句式结构各有什么特点?结合过去读的《诗经》作品,看看它们是否也有这些特点。
二、背诵诗的第六节,并回答问题如下: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
2.分析这四句的抒情特点。
三、当兵服役,保家卫国是一个人对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它既让人感到神圣和自豪,但同时又让人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甚至要付出高昂的生命代价。结合《采薇》这首诗的学习,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四、解释下列各句中带“.”的字,注意这些字的用法:
1.曰归曰归,岁亦莫止。2.我心伤悲,莫知我哀。3.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行道迟迟,载渴载饥。5.忧心孔疚,我行不来。6.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春江花月夜 【思考练习题】
一、划分这首诗的层次,并概括各层意思。
二、如何看待这首诗的思想价值。
三、分析这首诗的烘托与铺垫手法。
四、找出诗中有暗示意义的写景句,并说明其暗示意义。
五、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蜀 道 难 【思考练习题】
一、这首诗的内容是以什么线索进行组织的?试划分这首诗的层次,并概括各层的意思。
二、找出这首诗运用想像和夸张的诗句,说明其作用。
三、这首诗中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先后三次咏叹,各起到什么作用?
四、找出这首诗中有词类活用的句子,并作具体分析。
五、朗读并背诵全诗。
天 狗
【思考练习题】
一、为什么说这首诗集中体现了五四时期的时代精神?
二、天狗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三、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在这首诗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四、仔细体会诗中的感情,反复朗读这首诗。
雨 巷
【思考练习题】
一、如何看待这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二、诗中的“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三、试分析这首诗在音乐美方面的特点。
四、体会诗中的感情,反复朗读这首诗。
光 的 赞 歌 【思考练习题】
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光”的形象有何象征意义?
三、这首诗在抒情上有哪些特点?
四、第8章内容在抒情上有何特点?
五、反复朗读这首诗,体会诗中的感情。
西 风 颂 【思考练习题】
一、《西风颂》是雪莱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这首诗是在何时何地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
二、结合注释,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概括各节大意,并进而思考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怎样理解这首诗的浪漫主义特点?
四、举例说明这首诗是怎样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的?
五、阅读雪莱的《云》,谈谈它在写作手法上与《西风颂》有何相似之处?
第四单元 小说戏剧
席方平【思考练习题】
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划分这篇小说的段落层次、概括各层意思。
三、分析席方平的性格特征。
四、分析这篇小说所反映的作者思想的局限性。
五、小说后半部分写了一段判词,有什么作用?
六、将文言译成现代汉语。
1.狱吏悉受赇嘱,日夜搒掠,胫股摧残甚矣!2.席以道路之口,犹未深信。
3.今送汝归,予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于愿足乎? 4.自应贞洁以率臣僚,不当贫墨以速官谤。5.助酷虐于昏官,共以屠伯是惧。
围 城 【思考练习题】
一、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方鸿渐是一个什么的人物?结合课文分析其性格特征。
三、试分析这篇课文在写作上的主要特色。
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他给高松年三百瓦特的眼光射得不安,觉得这封信不收到是自己的过失,这次来得太冒昧了,果然高松年写信收回成命,同时有一种不出所料的满意,惶遽地说:“没有呀!我真没收到呀!重要不重要?高先生什么时候发的?”倒像自己撒谎,收到了信在抵赖。
1.这段文字分别写出了高松年和方鸿渐怎样的性格特点?
2.这段文字使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
3.这段文字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这段文字是如何产生讽刺效果的?
春 之 声 【思考练习题】
一、谈谈本文的语言特点
二、阅读全文,指出哪句话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三、小说是怎样将主人公的见闻与联想紧密结合起来的?体会小说的 “意识流” 特点。
四、“春之声”具有什么样的象征主义?
五、分析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赫克托耳之死 【思考练习题】
一、阅读荷马史诗,复述特洛伊战争的经过,具体讲述《伊利亚特》所述的故事。
二、特洛伊战争的原因是什么?
三、分析阿契里斯和赫克托耳二位英雄的形象?
四、举例说明课文中 是怎样利用多种不同的艺术手法突出人物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
五、举例说明课文 所具有的民间口头文学的艺术特点。
老 人 与 海 【思考练习题】
一、怎样理解桑提亚哥的 “硬汉性格” ?
二、怎样埋解《老人与海》的寓言化和象征性特征?
三、《老人与海》运用了许多独自式的心理刻画,这是为什么?
四、试结合《老人与海》分析海明威简洁明快的叙事特点和简练的语言特点。
五、阅读《太阳照样升起》,分析作品是怎样描写“迷惘的一代” 的。
游 园 【思考练习题】
一、本折戏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二、分析杜丽娘的性格特征,并说明作者是怎样刻画杜丽娘内心世界的。
三、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各层大意。
四、解释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2.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3.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4.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5.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
哈 姆 雷 特 【思考练习题】
一、阅读全剧,复述全剧的故事情节。
二、为什么说哈姆莱特的形象是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三、怎么理解哈姆莱特行动的犹豫和延宕?
四、“生存还是毁灭”这段独白,表现了哈姆莱特怎样的内心世界?
4.专升本大学语文寒假作文[模版] 篇四
2.根据所给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防冻秘方的不同价值
《庄子》中的寓言:宋国一个家族能制造一种防治皮肤冻伤的药,因此,这一族人世世代代都以在水中漂洗布絮为业。后来有一个十分精明的商人探听到这一消息,出资百金,买下了他们的秘方。此人拿着这个“专利”来到南方的吴国,他知道当时吴越两国正在大动干戈,吴军将士若使用了这种药在水战时便不会发生冻疮,于是就将此秘方献给吴王。吴王得到这种药后,如获至宝,在严寒的冬天向越军发动进攻。越军虽奋力抵抗,但因将士生了冻疮,战斗力锐减,终于溃不成军。后来,吴王封给这个商人一大片土地,顿使一个小小的商贩富敌王侯。然而,原来发明这一秘方的宋人家族却只能依旧给人家洗布为生。
3.阅读下面给出的这篇短文,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日本所编《欧美逸谭》中,有一则艺术家摔琴的故事:有位著名提琴家将用文艺复兴时期流传下来的最珍贵的提琴演奏,这张琴价值连城。一曲终了,那宝贝乐器的美妙乐音使听众如醉如痴,一致惊叹昔日提琴制造师超群绝伦的手艺。这时,提琴家一挥手,竟将琴摔了个粉碎,顿时四座皆惊。
此刻,主持人上场宣布:“刚才打碎的,只是一把价值一元多的琴。提琴家这样做,是为了告诉诸位,音乐之妙,并不在于乐器好或歹,而在于演奏它的人。现在,请大家欣赏以真正珍贵的提琴演奏的乐曲。”于是,提琴家再一次操起琴,同样美妙的乐音悠然而起。听众再不去注意琴的价值,而专心致志地进入了艺术境界。
4.请你根据这一段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世界球王贝利喜得贵子,有记者贺道:“看他长得多壮实,今后他一定会成为像你一样了不起的体育明星。”贝利听了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绝不会有我这样的成就,因为他现在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的时候却是非常贫穷的。”
5.阅读下面这则寓言故事,联系实际,自拟文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议论文。
枭遇到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6.请根据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1000字的议论文。《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如人身然,官体之有左右也,呼吸之有出入也,骨肉之有刚柔也。若相反而实相成。
7.请根据这则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1000字的议论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8.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联系实际,自拟文题,写一篇800-1000字的议论文。
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苏辙喜好文章,研究的很深,认为文人的气度就是这样形成的。文章不学当然不能理解,气度却是要修养才能形成的。
9.请根据这则材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800-1000字的议论文。
吾国学子,承举子、文人之旧习,虽有少数高才生知以科学为单纯之目的,而大多数或以学校为科举,但能教室听讲,年考及格,有取得毕业证书之资格,则他无所求;或以学校为书院,媛媛姝姝,守一先生之言,而排斥其他。
5.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 篇五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是谁之过与?”
问:(1)孔子这段议论时针对什么问题而发的?
(2)引用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话,表达了孔子什么观点?周任的话属于哪一种类型的论据?
(3)“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的双重寓意是什么?从这里可以引申出一个怎样的成语?
(4)这段文字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
答:(1)针对冉有推卸责任的观点。
(2)孔子认为,作为家臣,冉有、季路理应尽职尽责,否则,就应该主动引退。这是理论论据。
(3)一是表明季氏的胡作非为,必将造成严重的后果,二是批评冉有季路的失职。从中可以引申出“开柙出虎”。
(4)引用、呼告、比喻、反诘。
2、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问:(1)《季氏将伐须臾》是一篇立论文章还是一篇驳论文章?
(2)这段文字是立论还是驳论?
(3)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1)驳论。(2)立论。(3)驳中立,驳立结合。
3、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问:(1)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道理?
(2)作者是怎样在大比喻中套用小比喻的?
(3)这段话采用了这样的论证方法?
答:(1)分析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与邻国国君在治国方法上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2)作者以“战”比喻治国;以“弃甲曳兵而走”喻治国失败;以“或、百步而后止”喻邻国之君;以“五十步而后止”喻梁惠王;以“五十步笑百步”喻梁惠王笑邻国之君。
(3)类比法。
4、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问:(1)这段文字说明了什么问题?
(2)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推理方法?
(3)这种推理方法有什么好处?
答:(1)说明了行王道的初步措施。
(2)连锁推理。
(3)它的好处在于能够增加文章前后的承接关系,使文章新意层出,气势充沛。
5、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问:(1)这段话主要论述了什么问题?
(2)从孟子提出的几项措施中可以看出他的什么政治思想?
(3)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这段文字运用了哪种句式?
答:(1)行王道的根本措施。
(2)可看出他的民本思想、重视后天教化、重视发展生产的思想等。
(3)归纳法。
6.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 篇六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短歌行(其一)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关山月 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7.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 篇七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民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五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贵盗粮”者也。
问:(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
(2)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3)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4)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
答:(1)到“此五帝三五之所以无敌也”为第一层,后面是第二层。前面写纳客之利,后面写逐客之害。前后形成对比。
(2)前一层的中心名是“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后一句的中心句是“此所谓藉寇兵而贵盗粮也”。
(3)类比法和对比法。
(4)比喻、排比、对偶。
2、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伏惟圣明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郞署,本图官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徽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问:(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归纳每层的大意。
(2)文中的“圣朝”、“伪朝”分别指哪一个具体朝代?
(3)作者特意标举“圣朝以孝治天下”,这是运用了什么说理方法?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1)第一层至“特为尤甚”,打出“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作为自己不能奉召出仕的最重要的道德依据。第二层至“在所希翼”,表明自己不能奉召出仕,并不是忠于前朝,保全名节,以打消晋武帝的疑虑。第三层,叙述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情况,表明自己尽孝祖母的心迹。
(2)圣朝指晋朝(西晋),“伪朝”指蜀汉。
(3)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4)比喻。
3、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将薪至于古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与势力,养其根而埃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铧,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问:(1)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2)这里的“根”和“膏”比喻什么?“实”和“光”又比喻什么?
(3)这段话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除比喻外门这里还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1)只有加强道德修养,才能取得成就。
(2)前者比喻修养,后者比喻为成就。
(3)类比。
(4)对偶。
4、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问:(1)“气”和“言”指的什么?
(2)作者认为“气”和“言”之间的关系应当是怎样的?
(3)这段文字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1)“气”指的是人类在精神的修养 “言”文章的语言。
(2)气盛则言宜。
(3)类比法。
5、阅读下面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问:(1)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中两个长句论证说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3)这2个长句构成何种关系?最能体现这种关系的语句是什么?
(4)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认证方法?
答:(1)成败皆自于人。
(2)前一个长句先赞其兴国之壮,后一个长句叹其亡国之衰。
(3)对比。壮和衰。
8.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 篇八
实际考试中,主观题的阐释题包括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作文。现代文阅读一般要求考生分析文章,然后阐释分析结果。结果正确与否,取决于考生阅读中能不能从提供的作品中获取答题相关信息。 成人高考作文基本要求:字迹工整,写满800个字,符合主题要求,基本上能拿到及格分30分左右。要想拿更高分,请注意一下策略:
六大写作策略
策略一:
书写工整。判卷老师不会给一份阅读都很困难的作文打高分的。
策略二:
开篇吸引眼球。判卷老师不可能仔细读你的全文,如果开篇无新意,你的作文很容易被扔进30分的那一堆里。
策略三:
严禁嗦。纵观历年满分作文,没有一篇充斥口水话的,洗练是高考作文必须具备的。
策略四:
多准备素材。这不是写作的好方法,高考拿分却很有效。温儒敏也曾批评过现在的语文教师违心教学,称他们鼓励考生大量使用名人名言,并用猜题的方式给学生指导作文。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么做很合多数阅卷老师的口味,至少现在如此。
策略五:
不要写得过于“八股”。高考作文阅卷的问题不是标准问题,而是中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求稳求保险”,造成学生作文不敢“出格”,文风普遍四平八稳,八股味浓厚。这就导致了高考作文要么文艺腔十足,要么忧国忧民,显出一种和考生年龄不相符的文风,虽然这种文章前些年被大量当做示范文,但近年来明显风头已变。
策略六:
用最朴实的语句搭文章框架。文章脉络必须清晰,主架构不想要太多修饰。别指望判卷老师有心情仔细揣摩大段拗口的“文学作品”。
作文是成考语文试卷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所占分值相当大。写好作文并不难,关键是要掌握写作方法。以下是为考生介绍的写好作文的技巧。
一、把握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学想象丰富,擅长编写故事,不妨写写童话、寓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推理,不妨写成一篇理据充分的议论文;有的同学感情细腻丰富,不妨写成一篇优美抒情的散文,肯定会非常出色。
二、缩小范围
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而没有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等的限制。给了考生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入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
三、拟好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允许自己拟题目,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炼、含蓄、新奇,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
四、善于联想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放开手脚,尽情地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善于多方位地展开联想,这样,才能生发出丰富多彩的思路来。比如话题“风 ”,你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风:微风、大风、狂风、飓风、龙卷风等等;你还可以联想到社会风气:拍马风、送礼风等等;你可以联想到一种像风一样的流行时尚:金庸热、韩寒热等等;你甚至可以联想到假如你是风,假如你遇到风等等。
五、写出新意
话题作文既然是应试作文,总得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感觉,得D个好的分数。因此,写出特色、写出新意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独辟蹊径”,也就是要求我们在立意上要有特的感悟,不入云亦云;选材上要有独到的眼光,不陈题旧话;构思上要独具匠心,不四平八稳,波澜不惊语气上要有独到的魅力,不平铺直叙泛泛而谈。
1.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单项选择专项练习
2.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常识解读
3.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基础专项练习
4.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日出》
5.2016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苦恼》
6.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精讲一
7.20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点精讲二
8.2016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长亭送别》
9.20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名师复习
9.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 篇九
2010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大纲(图)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全天24小时服务咨询电话 010-82335555 免费热线 4008135555
10.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重点知识 篇十
1、选取部分内容进行分析类(字、词、句、段落)和分析感情类:表达了作者对……的热爱、向往、忧愁,爱国感情、怀才不遇、建功立业、统一天下、悠闲自在、洒脱豪迈之情,表达了作者……的情怀,表达了对……的厌恶憎恨,抒发了思念之情、抑郁之情,体现了对……的追求
2、分析中心论点和主旨类:批判了……的社会现实、封建制度、愚昧无知,表达了讽刺之情,通过描述……展现了……通过雅俗对比,突出文章主旨……,暗示了……,反映了……
3、比较类:通过比较……衬托了、烘托了……的社会现实、人物性格、社会的黑暗、制度的落后、道德的沦丧,表达了……的决心
4、描写方法类:场面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景物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表情描写
5、表现手法类:以动写静、动静相衬、比较
6、修辞手法类:用典、比喻(增强形象性)、拟人、对比、对偶、夸张、排比(增强气势)、象征(深化意义)、引用、反问(反诘)
7、成语出处分析类:狡兔三窟、祸起萧墙《论语·季氏将伐颛臾》、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望洋兴叹和贻笑大方《庄子·秋水》、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8、人物性格分析类:阶级局限性、内心软弱、多愁善感、开朗乐观、沉静、谨慎、稳重、过敏多疑、安于现状、消极忧伤
9、抒情方式分析类:借典故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10、结构作用分析类:承上启下、前后照应、点题、突出中心思想
11、论证方法分析类:举例论证、例证法、说理论证、对比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
12、原因分析类:制度、社会现实、客观环境、主观认识
13、线索梳理类:某个人物、事件、客观事物、一句话、一个现象等
14、论证关系分析类:正反对比关系、递进关系、并列关系、总分关系、总分总、分总关系
15、艺术特色分析类:复沓、叠句、重唱
16、现实意义分析类:借古喻今、从政者广开言路、虚心接受他人意见和建议、礼贤下士、善于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以人为本的思想
【山东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推荐阅读:
山东省专升本考试试题08-14
山东专升本教育学试题12-26
2023年山东省专升本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市场营销》课堂模拟试题及答案07-10
2008山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真题12-17
【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专业】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招生网站-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分数线12-07
山东省有什么大学专业11-12
山东省春季高考语文模拟试题11-26
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题详细解析09-15
青岛大学承办山东省“一流本科教育”论坛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