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非言语行为与减负课堂学科论文

2024-10-07

语文教学非言语行为与减负课堂学科论文(精选2篇)

1.语文教学非言语行为与减负课堂学科论文 篇一

一、非言语交际的概念

(一)非言语交际的界定

随着社会语言学、认知心理学和文化语言学的发展,语言范畴与概念已得到扩大与更新。语言在狭义上可指有语言符号的有声语言(口语)和文字记载的语言(书面)的总称。从广义上讲,各种文化现象和社会行为时时处处在发挥着传递信息的媒介作用,我们不仅靠口语和书面语言,还同时靠手势、姿势等非语言因素等来传情达意。从语言与交际的角度看,后一种定义较全面和实用。

非言语交际是一门新兴的语言学科,重在研究伴随口语与书面语交际的各种非语言的因素。Randall Harrison把非言语交际定义为“通过非语言信号进行信息交换”。从本质上讲,非言语交际是一种体现非言语行为的过程,它在特定的情景中与语言行为同时发生,共同表达人的心里与思维活动。语言交际传递思想内容,非言语交际加强意义的表达,体现交际方式和交际双方的内在关系。

(二)非言语交际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演变证实,从猿变为人的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人类祖先在劳动中最早依靠各种手势与姿势来相互协调动作与交往,因此非言语交际实际上是原始的交往手段。有声语言则是随着交往需求的不断深化,在劳动中通过非言语交际逐步发展起来的。人类在漫长的非语言交际后,才逐步学会语言交际。可见,非言语交际的产生先于言语交际,是言语交际的起源与基础,是最早的交际工具。

人类社会用非言语交际手段表达思想与情感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由于受语言科学的限制,很少有人对此进行系统研究。在各种社会文化中,非言语交际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更广泛存在于源于生活、反映生活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可以说,非言语交际也是创造文学形象的终于手段。一般来说,文学艺术通过人物形象、语言、表情、举止、行为甚至周围环境表现或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而用面部表情、手势、姿势等体态动作揭示人物的性格和心里状态等更是一种生动的表现手法。

(三)非言语交际的范围和功能

非言语交际主要涉及手势语、身势语、目光语、体距语、沉默语、声音、语调、音量、绘画、衣着打扮和实物标志等等。非言语交际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像词语一样在特定语境中表达特定含义。非语言交际涉及到人的每个感官,而且大多数是行为动作的。这些行为动作或者是生理性的条件反射;或者是约定俗成,规约划和大众化;或者是程序化。非言语交际信号可以肯定、加强、补足、重复、调整、反驳或代替语言,以极强的语境敏感性,准确无误地传递信息,增强表述力度,行使言语交际所不能行使的功能。

关于非言语交际的涵盖范围、分类方法很多,在此提到的只是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范畴。这些非言语行为都可以用作交流信息、传达思想、表达感情、态度等等,对课堂教学起强调和补充作用。

二、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功能

美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家班尼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动作和姿势、表情等非言语行为,是替代词语表达的一种有效而又经济的辅助手段。”的确,不能合理而有效地利用非言语行为,课堂教学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非言语交际行为在课堂教学中有如下功能:辅助课堂教学、反馈课堂教学信息、组织和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

(一)辅助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运用非语言交际可以增强讲授内容的生动性,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心理学角度讲,青少年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因而对形象、具体的非言语行为更加敏感。特别是对于某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非言语行为往往具有较大的魅力,可完美补充或表现文字表达的未尽之意。“一堂优秀的课堂教学,一次成功的口语交际,不仅得力于好的有声语言,也必然伴随着自然、得体的姿态语。”非言语行为可以在师生间搭起情感交流的桥梁,激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智力潜能的发挥,受其学习过程中情绪状态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情绪的变化受教师非言语行为的制约,教师的一举一动无不对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极大的暗示性和感染力。因而,积极的课堂非言语行为会引起学生肯定的情绪体验,激发和促进他们的智力活动。利用非言语行为,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往往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重要举措。非言语行为可延缓学习疲劳现象的出现,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二)反馈课堂教学信息

反馈是课堂教学活动调节的重要机制。一名教师要顺利组织教学活动,单凭信息输出是不够的,还必须从受控对象即学生身上获得种种反馈信息,继而对教学内容、进度、方法等进行适当调整,这样才能保证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而在课堂教学的特殊环境下,学生的言语行为受到极大限制,因此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的最适当、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非言语行为。

(三)组织和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项纪律性很强的组织活动,对学生课堂行为进行控制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也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在课堂活动中,非言语行为较之于有声言语提供的信息更加简洁明了。因为师生由于长期共处,彼此间已建立统一的非言语符号系统,故以此进行信息交流时,师生双方的非言语行为大多不需要经过任何中间环节,就可表现为肯定或否定、接纳或排斥等为对方所熟知的信号,较之言语行为传递信息更加快速、有效。据有关调查统计发现,高水平的教师其课堂组织管理行为中90%是用非言语发出的。

三、教学过程的非言语行为的实施

非言语行为的交流大致可分三种—动态无声交流、静态无声交流、有声交流。点头、姿势、微笑、皱眉等是动态无声的;而站、做、蹲等姿势以及交际双方保持的身体距离则是静止无声的。有声的指辅助语和类语言等行为。这三种类都以特定的方式传递各种信息,辅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一)动态无声交流——体态语

1. 身势语。

身势语是指身体各部位做出的各种姿势来传递各种信息、表达不同的感情。在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用一些象征性的身势语表示自己的思想情绪,具体地说就是用全身的短暂动作来表示自己的好恶,让学生通过教师的举动读出其中的要求、喜爱、关心、信任和评价。身势语还可对语言表达进行补充和形象的说明,通过身势行为形象、简明、表演性地让学生得到了花大量语言讲解也得不到的清楚印象。

2. 手势语。

在教学中,手势动作要比语言省时、直观,手势是无声的语言,是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有助于将一种语言带入另一种语言中。在启发学生回答似懂非懂的问题时,用手势给学生的回答予以暗示、提醒和启发会特别有效,同时可使不觉难堪,可以减轻学生的压抑感,提高学习积极性,在需要突出某个语言重点时,教师一个手势留给学生的记忆也许比多次重复的语言影响更远更深。

3. 目光语。

通过眼晴可以表示肯定、否定,肯定中有期待,否定中有鼓励、亲切中有严肃,容忍中有警告等无数的情绪和态度变化。微笑、激励、爱心表达也可以通过目光语来完成。一般来说,懂得使用目光语的教师,让学生透过他的眼神了解到的感情信息应该比其言语表达的要多。反过来,教师也应从学生注视的目光中了解他们的学习信息,以便掌握教学节奏。这种无声的交流,师生都容易做到心领神会。在一个真实的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把对学生活动的真实感受适度地传达给学生,仅仅三五句装饰性言语恐怕难以胜任,配以目光语行为的各种变化,即可以生动迅速、避免言语重复的乏语,又可以令学生印象深刻,增强教学效果。

(二)静态无声交流——体距语

人与人之间互动时的空间距离也是人们交流的一种方式。它是一种静态无声交流,主要指人际距离。人际距离是情感活动的一个重因素。有关课堂上的人际距离,Cooper提到两类型:一是近体距离,包括个人领地和人际体距;二是空间布置,即教室环境的布置、座位安排。人际距离对于言语交际,其作用在于暗示,它的改变暗示着人不同的言外之意。人们总是根据自己对他人的感情而选定彼此之间的人际距离潜在地表现着交流者的感情性质和感情程度,也是人际关系密切程度的一个尺度。一般来说,人际靠近会使对方产生更深的情感效应。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人际距离调控作为一种重要管理手段,通过掌握与学生的不同空间距离来达到某些目的,根据需要不断调整自己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如走近或远离,变换自己在教室内的位置等,以达到组织教学和课堂管理的目的。教师在课堂的站立位置应能向全体学生充分展现自己为标准。教师在课堂中适当地走动,兼顾师生间、生生间的多边交往,必要时还应让学生围坐成半圆形,教师从讲台走到学生圈内参与学生的讨论,这比光是稳立或稳坐在讲台前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果教师要求全体学生集中注意听课的气氛,只要站在较远的讲台,学生就会体验出这是正规课堂,从而产生相应的心理准备和反应;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走到座位的通道上去巡视,所到之处,附近的学生会更加集中注意力,也有助于师生交流。

(三)有声交流——副语言

有声交流指辅助言语和类语言,又称“副语言”。辅助言语指言语的非语词方面,如声调、重音、音量等,它属于言语表达的一部分,但不是言语词语本身,副语言的语义往往因交谈的场景、语气等因素的不同而变化。对副语言语义的判定,要依据讲话者的语气、语调、音质、语速和停顿等因素。作为言语交流的辅助手段,副语言主要发挥以下六种作用:补充信息、替代言语、强调信息、调节语气、重复信息、否定言语。副语言通常被定义为有声而没有固定语义的“语言”,如笑、咳嗽以及各种无义词,如那么、呃、嗯等。尽管这些发声并无固定意义,但在特定情景下具体表达着词语之外的思想、情感或其它信息,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这种类型副语言。在不同的副语言伴随之下,同一句话会产生出不同的课堂效果,学生也会有不同反应。

四、结束语

非言语交际行为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它是教师与学生的一条重要交流线,熟练掌握和运用它是每一个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一个好的教师除了具有较好的言语能力外,也要重视非言语交际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善于观察,一方面观察学生的举止;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自己的动作,加强对自己非言语行为的自我意识。David Abercrombie指出:“我们用发音器官说话,但我们用整个身体交谈。”教师在课堂上的非言语行为同言语行为是一个整体,它的作用只有同言语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对非言语行为的研究为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为教学法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对非言语行为的研究可以使英语教学过程建立在一个更完整、更科学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正确使用非语言交流的能力,使学生能耳濡目染,并在师生间架起一座无声语言的桥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因此研究非语言交际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李维.课堂教学理论[M].贵阳:贵州人们出版社,1998.

[2]Randall Harrison,Beyond Words:AnIntroduction of NoverbalCommunication[M].N.J.:PrenticeHal,1974.

[3]常思亮.论课堂教学中非言语行为的基本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社科学报,1994,(1).

[4]张锐,万里.教师口语[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语文教学非言语行为与减负课堂学科论文 篇二

关键词:商务英语课堂教学;非言语行为;效应

2013年5月,我聆听了我校Z老师的一堂商务英语课,该堂课的主题是Trade Fair(广交会)。本文就是对该课堂教学的记录和分析。

非言语行为是指运用言语行为之外的动作、表情、实物、环境等无声言语或副言语行为等形式,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行为。大量研究表明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信息的内容只有35%左右由语言行为传递,其他的信息则是通过非语言行为来传递的。商务英语课程教学通过角色扮演来模擬商务谈判过程中的各个情境,那么非言语行为在此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一、非言语行为效应实证分析

非言语行为一般包括体距学,身势学和副语言。

体距学,是由Hall于1969年在他的The Hidden Dimension一书中首先提出来。它是指交际双方如何在交际过程中遵循距离原则表达语意。总的来说Z老师在整堂课过程中做出了适度的身体移动,在讲台上一会儿远远观望大屏幕,与学生站在同一角度看题目;一会儿靠近大屏幕,直接用手指指着上面的文字和图片。其余时间都是站在学生中间讲课,大概占了整堂课的75%。站在学生中间并非表示Z老师一动不动,而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而变化其位置。有时在第一排的前面踱来踱去,有时候走到中间的过道,前后移动,即使往讲台方向走也是倒退走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移动中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教师不时走入学生中间参与讨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非语言行为对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比起教学本身的作用还要大。此外,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Z老师在整堂课中虽然作出了适度的身体移动,但是范围几乎全部集中在教室中央的过道上和第一排学生前面。身体移动并未涉及教室的左右两边,如:靠窗和靠门的过道上,也没有走到教室的最后面来环顾前面。这可能会导致老师只能与自己身旁的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而无法顾及到教室四个角落里的学生。这从课堂活跃程度的不均可窥见一斑。

身势学,1970年Birdwhistell将其解释为一种研究身体运动姿势,面部和眼睛行为的学问。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姿势,包括手势语。在课堂中Z老师姿态自然、丰富,在适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手势语。Z老师的一个动作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第一环节warm up中Z老师设计了一组选择题叫word-check。当他点名一男生回答第二题时,该男生说不上其中一个选择项parcel的意思。这时Z老师并不是直接把意思告诉他,而是做了一个包裹的动作,重复了好几遍,且一直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同时也环顾了整个教室,希望其他学生能给他帮助,这时该男生豁然开朗。这一手势语帮助学生加深对该单词的印象,有助于记忆单词。

身势学中的目光接触也值得探讨。由于课堂上教师所处的是“一对多”的教学环境,往往容易顾此失彼,使未被注意到的学生感到与己无关而置身于课堂教学之外。因此,教师应适当地利用“环顾”,以照顾课堂上所有学生并把他们纳入课堂交际范围。我觉得Z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较好。她在上课铃响起的时候,就环顾了一下教室,在上课过程中自始至终用眼神对整个课堂气氛的把握做得很到位。

副语言包括言语中非语言范畴的附属品,如:声音的音量、音速、音高、强度以及人们在迟疑和停顿时发出的声音。非语言声音是一种无固定语义却可以传递交际信息的声音,这类声音不是分音节的语言,而是发出声音的“副语言”。Z老师声音洪亮,每个学生都能听得很清楚,这是传达信息最基本的一点。在提问题,分析学生所给的答案时,他会采用不同语音语调。提问题时他通常把最后的一个音拖长,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在分析学生给出的答案时,他会放慢语速,把学生答错的部分加重音,有时还重复一遍。这些音量、音速的变化看似微不足道,却对教学效果起了积极的作用。

从该课堂实证分析看出,非言语行为在调节、控制课堂气氛上确实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注意观察、学习英美人在非语言交际中的行为举止并适当地运用到教学中去,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自然,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05.

[2]郑三粮.非言语行为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评论,2007(2).

(作者单位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问题与分析讲稿下一篇:上海中心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