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研究(精选16篇)
1.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篇一
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典运用策略的调查
词典运用策略是外语学习者学习外语的一项重要的`认知策略.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对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中词典运用策略进行实证研究,旨在为教师指导学生提高词典运用策略提出一些建议.
作 者:谢道兵 Xie Dao-bing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0刊 名: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年,卷(期):7(1)分类号:H319关键词:词典运用策略 实证研究 建议
2.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篇二
关键词:体育院校,非英语专业,学习策略
影响外语学习的个人因素很多, 研究发现学习策略是造成英语学习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 (文秋芳, 1995) 。国内外对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有不同的观点。语言学习策略研究专家Oxford (1990) 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为了提高第二语言技能而有意识地采取的行动、行为、步骤和方法。这些策略可以促进新语言的储存和使用”。著名语言学家Ellis (1994) 称Oxford的策略分类系统“或许是迄今为止最具综合性的”。根据学习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 Oxford (1990) 将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 包括 (1) 记忆策略, 是指建立联系网络, 运用形象和声音, 认真复习, 运用身体动作等。 (2) 认知策略, 是指练习, 接受和传送信息, 分析与推理, 为信息的输入、输出建立相应规则等。 (3) 补偿策略, 是指通过推测等以克服说写过程中语言知识的不足。间接策略, 包括 (1) 元认知策略, 是指包括确立学习重点, 安排、计划和评价学习过程与结果等。 (2) 情感策略, 是指有效降低焦虑与紧张, 自我鼓励, 以及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状态等。 (3) 社会策略, 是指询问问题, 与别人协作, 同情 (empathizing) 别人等。
国内学者对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多数是以普通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体育院校学生相对于普通院校的学生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他们的学习策略必然有其特征, 然而这一群体长期被忽略 (胡家浩、余建华, 2007) 。本课题将对体育院校非英语本科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进行研究, 拟将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1) 体育院校各专业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总体情况; (2) 体育院校英语学习成绩和学习策略的相关性。
1 研究方法
调查对象来河北体育学院级09级参加过2010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86人, 其中人体科学系26人, 学校体育系30人, 运动训练系30人。回收有效问卷77份。人体科学系22人, 其中男生9人, 女生13人;学校体育系28人, 男生17人, 女生11人;运动训练系27人, 男生14人, 女生13人。
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 利用Oxford (1990) 学习语言策略分类系统为基础的语言学习量表SILL (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 , 并已成中文。按照Oxford提出的测量标准, 每项策略的均值表示该策略的使用频率, 均值越大, 使用频率越高。平均分为4.5—5表示总是使用;3.5—4.4表示经常使用;2.5—3.4表示有时使用;1.5—2.4表示很少使用;1.0—1.4表示从不使用。调查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2 调查结果统计
2.1 体育院校各专业学生学习策略使用情况
为了了解河北体育学院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 我们对抽查各系学生使用学习策略单项及总分的均值和标准差做了统计, 结果如下:
结果表明, 三个系使用学习策略总分的均值在2.5-3.4之间, 使用频率一般。人体科学系最高, 学体居中, 运训最低。对于各种策略的使用频率, 人体系依次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补偿策略-社会策略-情感策略-记忆策略;学体系依次为情感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社会策略—记忆策略;运训依次为补偿策略-情感策略-社会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记忆策略。
2.2 英语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的关系
为了研究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关系, 我们分别将各专业的四级考试成绩和英语学习策略及其子维度之间进行了积差相关检验。结果显示学体系被调查对象的四级分数和策略各维度及策略总分之间显著相关, 人体科学系被调查对象的四级分数和情感策略、社会策略及策略总分之间显著相关, 而运训系被调查对象的四级分数和策略各维度及策略总分之间毫不相关。
注:*P<0.05**P<0.01
3 分析讨论
3.1 各专业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总体情况
从调查结果来看, 各专业使用学习策略的总体情况和各维度使用情况都一般。相对与综合院校来说, 体育学院对毕业生英语水平的要求较低, 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普遍不高, 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也就不会在学习中积极地使用各种策略提高学习的效率。
人体系使用最多的是认知策略。说明人体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复述, 模仿, 提炼, 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加工和记忆。学体系使用最多的是情感策略,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紧张情绪, 表现好是能够给自己适当的鼓励, 能够和别人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运训系使用最多的是补偿策略, 不轻易放弃, 遇到不懂的地方, 会用身体语言和其他的方法来弥补。
三个系最不常用的是记忆策略。在记忆单词的时候, 更多采用死记硬背, 没有把单词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记忆, 或者同类词相对比记忆, 这样所学的只是就很难储存在长期记忆中。此调查结果与以往的某些调查结果相左, “我国学生学习英语最常用的策略是记忆策略” (李炯英, 2002) 。相对于学体系和运训系, 人体系学生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 更善于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计划、监控、管理和总结。
3.2 英语学习策略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学体系和人体系运动系学习策略和学习成绩成显著正相关 (见表2) , 进一步印证了以往的研究成果一致;而运训系被试学生学系策略和学习成绩毫不相关, 与以往研究成果不一致。初步分析, 运训学生通过国家统一单招考试入学的, 英语基础较低, 大多数学生可能是抱着侥幸心理参加四级考试的, 他们的成绩带有很大的随机性, 并不能客观的反应他们的实际水平, 有待经一步研究。
学体系除了策略总分之外, 个维度和英语成绩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相关。记忆策略和英语成绩的相关程度最高。人体系出策略总分之外, 情感和和社会策略和四级成绩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相关。因为人体系班级人数限制, 样本量偏小, 有待做更大样本的调查。
4 教学启示
4.1 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教学和训练
为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水平, 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国家教育部办公厅于2004年1月30日印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以下简称《课程要求》。《课程要求》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把学习策略列为大学英语三大主要教学内容之一。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体育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总体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一般。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知识的教学, 具体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 进行某些策略的强化和训练, 使得学习策略真正成为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工具。
4.2 强化学生内在动机, 提高学习策略使用
因为体育院校学校的特殊性, 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也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 这也往往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 尤其是在内动机。大部分学生英语入学成绩本来就不高, 基础较低, 对英语没有浓厚兴趣, 也就不会在学习中积极主动采取各种学习策略, 来提高学习效率。因此, 教师要在教学中从教学内容, 方法以及考核形式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兴趣,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平时的课堂教学, 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4.3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提高学习策略使用
“归因信念会影响学生对学习策略的选择, 因而,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 (江晓红, 2003) 。积极引导学生把学习成绩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而绝非运气。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进步多加鼓励,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更多地使用各种学习策略,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Ellis 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264.
[2]Oxford R 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M].Heinle:Heinle Publishers, 1990:202-205.
[3]胡家浩, 余建华.体育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研究[J].科协论坛, 2007 (8) .
[4]刘艳华.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3) :201-203.
[5]文秋芳, 王海啸.学习者因素与大学英语四级成绩的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 (4) .
3.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 非英语专业 英语词典 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05-03
一、问题的提出
Rubin和Thompson(2009)在《怎样成为更加成功的语言学习者》一书中指出,能够促进学习者获取语言知识的有效资源共有五大类,即教师,课本,词典,语法参考书和媒体资源。英语词典是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工具书和参考资料,它的合理使用有助于开发学生的英语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基于此,根据国家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结合我校教学和学生实际,我校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学生的英语词典使用能力做了三个层面的要求:能借助词典阅读与专业有关的英文杂志,掌握中心意思,理解主要事实或结论(阅读理解层面);能借助词典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即能描述个人经历、感受、情感和发生的事件(书面表达层面);能借助词典将难度略低于课文的英语短文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翻译层面)。
然而,在笔者所在的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和小县城,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对英语词典的认识态度、使用频率和策略方面存在许多误区和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积极性和效果。基于此,笔者就我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词典使用情况做了以下研究。
二、研究目的
国外对词典使用的研究主要涉及对词典种类、使用频率、使用目的和使用策略等,但其研究对象主要针对西方的语言学习者。随着对语言学习者和英语词典使用有效性的关注,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其中针对词典使用的论文有涉及学生对英语词典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郑洪波 2005),对使用种类的研究(郎建国,李晋 2003),对使用目的的研究(孟臻, 邵星华 2005),对运用策略的研究(赵卫 2004;史彬彬,潘攀 2005)等。总体而言,上述研究结果对于了解国内学生英语词典的使用情况,帮助学生有效使用词典提供了一定现实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但可以看出,国内的现实研究大多针对研究内容的某个方面,将指导英语词典的使用与培养、提升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相结合的研究还不是很多。本研究主要调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英语词典的使用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英语词典的拥有情况
(二)学生使用各类英语词典的频率
(三)学生英语词典的使用策略
笔者通过对调查情况的整理和数据分析达到详细了解学生在英语词典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贴近我校学生实际的有效使用英语词典的合理建议,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三、研究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是在四川省成都师范学院进行的,其研究对象是本校2013级非英语专业心理咨询、公共事务、物理教育的教学班共208名学生, 调查在本学年度的第二学期进行,此阶段,这些学生已对大学英语学习形成初步认识,其自主学习能力处于可塑和培养状态,因而选其为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现实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目前学生常使用的英语词典包括纸质词典、电子词典和手机自带、下载词典,根据不同性质和功能又可分为英英词典、英汉词典、双解词典和汉英词典等。为了详细地了解学生对这些词典的拥有情况、认识态度、使用频率和使用策略等情况,笔者在本研究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两种形式对学生的英语词典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其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三)问卷调查
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共包括29个问题,其中,单选题20个,主要涉及到词典的选择、使用频率等方面,多项选择题共9个,主要围绕使用目的、策略而设计。问卷共发放208份,除11份问卷填写不符合要求外,共回收有效问卷197份,调查问卷有效率为94.71。
(四)访谈
为了进一步了解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典选择和使用的主要因素,笔者采用了个人访谈方式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在实施过程中,笔者在所调查的研究对象中随意抽取了20名学生分别进行面谈。以下是一些面谈内容的部分摘录:
当问及“是否对各类英语词典的功能、特性有所了解和认识?”时,学生甲说,“我不是很清楚具体有哪些英语词典,一般都是老师要求使用才会购买。至于他们分别有什么功能和特性我也不是很清楚”;当问及“是否经常使用掌上电子词典、手机自带(下载)词典?和为什么?”时,学生乙说到“现在的网络很便捷,我在高中时就开始使用手机自带和下载的词典了,它能帮我很快地查阅到我不认识的生词含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好多同学都喜欢使用手机上的词典,不喜欢纸质词典,它太重,不仅携带麻烦,而且查单词时比手机费时”;当问及“在何种情况下使用英语词典?”时,学生丙说“一般我都是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时才使用词典,有时写作时不知道那个单词时也会使用汉英词典”;而学生丁则坦言道“遇到生词我一般问同学,不喜欢查词典”。 通过访谈,笔者发现学生欠缺对各类词典的认识和理解,大多依赖一键式电子或手机上的词典,在词典的使用方面仅停留在查生词,知晓其汉语释义的简单层面。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英语词典的拥有情况
在问卷所列的第2-5题围绕着学生英语词典的拥有情况而设计,包括不同词典的拥有数量、选择购买和使用各类词典的原因等。通过整理分析此类问题的相关调查数据发现学生在英语纸质词典与电子词典(掌上电子词典、手机自带或下载词典)的拥有率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在关于词典拥有种类的调查中,结果发现,在197份有效问卷中,有29名学生没有任何类别的英语词典;拥有电子词典的有42人,占21.3;拥有手机自带或下载词典的高达109人,占55.3%;仅有8.6%的学生(共17人)拥有一本纸质词典,即平均每12名非英语专业学生才拥有一本英语纸质词典;此外,英英词典拥有率为19.3%,英汉词典拥有率为47.8%,双解词典和汉英词典的拥有率分别为13.2%和19.7%。此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纸质词典拥有率很低。结合访谈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语言学习的要求不高,在课程教学中也没有提出学生必须熟练地使用英语词典进行语言学习的要求;其次,大多数学生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纸质词典查阅词汇较麻烦,不及电子词典和手机词典携带便捷,查阅快速,因而即便在偶尔使用词典时也极少选择使用纸质词典;此外,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手机上网下载和查阅词典不仅便捷,而且也是种流行和时尚。
(二)英语词典的使用情况
1.英语词典使用频率情况
问卷中第6-8题以及第13-19题主要关注的是学生英语词典的使用频率情况,此问题根据莱克特(Likert Scale)量表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而针对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阅读、书面表达、翻译、三个方层面而设计,包括A总是、B经常、C有时、D很少和E从不五个选项。其数据统计和整理结果见表1。
表1:英语词典使用频率(%)
表1反映出学生在使用英语词典过程中的几个现象:学生在阅读时使用英语词典的频率较高;在书面表达(写作)和翻译时情况一般。结合访谈分析照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大多数学生在阅读时使用英语词典主要是为了查明阅读时所遇生词的含义,为阅读扫清障碍。从表面看,学生借助词典理解的文章中心意思,完成了阅读任务。然而笔者认为学生在阅读时使用英语词典的高频率现象反映出学生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着不正确的阅读习惯,这不仅大大地降低了阅读速度,阻碍了阅读理解的整体连贯性,而且影响了对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推敲上下文猜测生词的能力的培养。而就词汇学习而言,在阅读时查生词释义的方法并也无法从根本上达到将生词转换为被动词汇,最终变为主动词汇的目的。
学生在书面表达和翻译过程中英语差词典的使用频率不高。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使用词典时目的比较单一,大多用于查生词释义,而且往往只看一条词义,不关注其它相关释义、语法特征和例句,因而不知道如何借助词典在不同的语境中选用最贴切的单词和最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短语,更有效、灵活、贴切地运用于书面表达中。
2.英语词典使用策略情况
笔者在参考史耕山,陈国华(2007)对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典使用情况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词典使用策略进行了八个方面的调查(问卷调查第20题),即,A=只查看第一释义;B=只查看前几个释义;C=查看所有释义;D=查看后记忆其中文释义;E=查看后记忆其英文释义;F=查看后记忆其中、英文释义;G=查看后摘抄其中、英文释义;H=查看后摘抄其中英文释义和典型例句。统计整理问调查结果如下:
表2: 英语词典使用策略(%)
从表2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67.95%)习惯于查看生词后记忆其相关中文释义,此项调查结果与对“查找易懂释义策略” 的西方研究结果较为类似,同时与史耕山,陈国华(2007)对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典使用情况调查中的策略调查结果接近,这说明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者,中国学生在语言认知方面更倾向于关注能直接获取中文释义,这样能简单、快捷地帮助他们获取所需信息。在统计中笔者发现有29.85%的学生在使用词典时只查看第一释义,这一结果远远高于史耕山,陈国华研究调查中的学生比例,这反映出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词汇的学习认识存在明显误区。在关于摘抄做笔记方面的调查结果令人堪忧,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非英语专业学生使用英语词典时只简单地使用英汉对等策略而忽略了词汇的搭配和运用。
(三)思考
针对以上研究结果及分析,结合我校学生实际,笔者就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地使用英语词典,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学习水平做如下思考:
非英语专业学生在选择和购买词典时存在极大的盲目性,对各类词典的功能和特性缺乏基本认识,随着网络的发达与完善和手机的普遍使用,他们大多数选择方便、快捷的电子词典,尤其是手机自带或下载词典。这类词典功能单一,大多只有发音或简单释义,缺乏例句、用法等功能。由于电子词典的屏幕小,显示有限,学生在使用时往往只关注前几个释义,对所查阅词汇的各类释义和用法鲜有对比,这些不足和缺陷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英语思维和学习效率。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学生进入大学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教师应在所授课班级对各类英语词典的功能、特性进行详细地介绍,指导学生进行区分和选择,从而购买适合自己的英语词典。
Cowie(2002)指出,词典使用是指“用户应该拥有,并通过习得具备的有效检索和充分利用词典的各项技能”。何家宁(2003)认为,对学生进行词典使用的指导和训练应该是外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使用词典技能的提高将使他们能更有效地运用词典所获取的信息,从而促进他们的外语学习水平和能力。学生使用词典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就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使用英语词典的习惯和能力尤其需要长期地专门指导和培养。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即便购买了词典,但不知道或极少认真学习阅读词典的前言、使用说明和附录等内容。在使用时目的比较单一,对英语词典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注音和释义方面,且大多只关注前面几条释义,不注重比较和分析。基于以上使用误区,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师应把指导学生使用英语词典融入课内、外教学中,如,开设英语词典使用策略
(下转第8页)
(上接第6页)
方面的专题讲座,举行系列各种与使用、培训英语词典相关的第二课堂和竞赛活动等。
六、结语
(一)主要发现
本文对成都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英语词典的使用情况开展了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各类英语词典的功能、特性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因而在选择购买时存在极大的盲目性;此外,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使用英语词典的过程中存在许多误区,主要表现在只关注所查阅词汇的发音和中文释义,而忽略对用法的比较和分析等。可以看出,以上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二)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随着科学与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进步,英语学习词典的发展呈现出很多新的趋势。由于笔者经验不足,水平有限,本调查研究还存在以下一些局限:如,广泛使用电子词典和手机自带、下载词典对学生使用传统纸质词典影响程度究竟如何?如何通过指导学生有效地使用各类英语词典来提升他们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基于以上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我将进一步进行英语词典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提升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以期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1]Cowie, A.P. English dictionaries for foreign learners: A history[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2]Rubin,J. & Thompson, I.怎样成为更加成功的语言学习者 [C].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09.
[3]何家宁.词典使用研究述评[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4]郎建国,李 晋.英语学习词典使用情况调查与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6).
[5]孟 臻,邵星华.中学生英语词典使用指导初探——从两次大学新生的调查谈起[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3).
[6]史彬彬,潘攀.英语学习词典使用状况调查结果分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
[7]史耕山,陈国华.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典使用情况调查[J].外语研究,2007 (1).
[8]郑洪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词典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4).
4.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篇四
关于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非英语专业)申请
学士学位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的通知
各函授站(教学点)、校内直属班:
近日,山东省学位办下发了《关于不再统一组织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外语统考的通知》(鲁学位办[2016]1号),经山东省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本科高校集体研究决定,自2016年起,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非英语专业)申请学士学位外语考试,须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三级(简称PETS-3)的笔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PETS报名及考试时间
报名时间一般为每年一月第二周的周三至周日和每年七月第二周的周三至周日;考试时间一般为每年三月和九月。具体报名、考试安排及相关费用等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当年当次的通知为准。
二、报名资格和有效期
1.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含高中起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学生在读期间均可自行报名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在毕业前取得合格证书视为有效。
2.2013级学生(即2016届毕业生)在2015年已参加省招生考试院组织的学位英语考试,且成绩合格的,其成绩仍然有效,根据学校学位委员会日程安排,按时申请学位授予。未参加过省招生考试院组织的学位英语考试或成绩不合格的2013级学生,只能参加今年9月份的PETS-3考试,学位授予延迟至2016年年底进行。
3.考试报名截止后一周内,学生须将报考PETS《考生信息确认单》(复印件)或《准考证》(复印件)交函授站(教学点),直属班学生直接交班主任。请函授站(教学点)做好报名统计情况,认真填写《PETS三级笔试报名统计表》(见附表),统计数据一定要完整、准确,于报名截止后一周内上报我校函授教学科。
三、考试大纲和教材
考试大纲和教材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请学生根据需要自行订购。
四、考试组织实施
我省的PETS考试由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负责,由各地市招办具体组织实施。报考学生可直接向所在地招办咨询报名考试相关事宜。
五、成绩查询
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电话查询分数服务。考试结束75天后,考生可登陆教育部考试中心综合查询网查询成绩,也可通过声讯电话有偿查询成绩。各省教育考试院也提供网络或电话查询。考生须按照话音指令输入准考证号码,然后可获知成绩。
六、成绩合格认定 PETS考试发放证书和“成绩单”的时间大约在考试结束后75天左右,具体时间考生可与各考点联系确认。凡参加考试的考生均有“成绩通知单”,成绩合格者,可获得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颁发的《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笔试成绩合格证》。
成绩合格者在成绩查询后一周内,将《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笔试成绩合格证》、成绩单交到所属函授站(教学点),由函授站连同考生详细信息(含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在成绩查询后两周内上交我校。
七、补充说明
1.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含高中起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学生在毕业前取得英语四、六级合格证书者视为学士学位英语考试成绩合格。请于毕业前上报合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
5.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篇五
维持一个半月的暑期社会实践已将近尾声,此次调研丰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拓展了视野,对社会、生活、世界有了新的更深入的认识。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但都在我们的努力下得到解决,功夫不负有心人,此次社会实践终于取得了圆满成功。
从调研内容看,我们以“南京主城区初一学生英语教辅资料使用情况的调查”为主题,从教辅市场和使用情况两个维度开展调研。对教辅市场的调研我们主要采取实地考察,对书店的各种英语初一教辅进行了整理、筛选和甄别,结合专业知识,形成自己的一套理论和看法;对使用情况的调研,则是深入到市民的生活中和学校里,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获得一手资料,再进行归纳、分析、提炼,由现象到本质,深入挖掘,丰富理论成果,形成书面报告。
“学生各类教辅资料的使用情况”一向是个热点问题,贴近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是作为一个师范生、未来的人民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但不通过调研,我们并不清楚实际的现状,只能根据已有的并不丰富的知识储备,进行想当然的分析。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初一学生英语教辅资料的使用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教辅市场并不规范,形形色色的教辅铺天盖地,其中有知名出版社的老品牌,也有新问世的看上去极为花哨的练习,让人很难辨别好坏。好的教辅资料应当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重难点,理清思路,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强化练习,巩固课内所学,切实提高学习成绩;而品质低下的则会误导学生,浪费时间,使学生深受其害。教辅市场如此稂莠不齐,鱼龙混杂,学生在选择的时候必须有一双善于鉴别的慧眼。
而实际情况又是什么呢?我们经过调研发现,学生选购教辅时缺乏自主性和科学性,往往是老师推荐什么就买什么,也不考量一下是否适合自己。有的则把选择的主动权交给家长,而家长大多并不懂英语,也不懂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的时候非常盲目。买回去以后呢,出于各种原因,很少有学生能坚持经常使用的,许多是一学期下来,使用的痕迹寥寥无几。问他们使用这些资料想解决的主要学习问题是什么,或者想提高自己哪方面的能力,他们并不清楚,反正买回来了就做,毫无目的性。问他们使用效果如何,是否对自己的学习有帮助,他们也捉摸不到明显的进步。所以对于教辅资料的有效性,学生、家长都处于比较迷糊的状态。而老师只告诉学生哪本资料较好,并没告诉学生好在哪里,应该如何选择,老师只“授之以鱼”,而没有“授之以渔”,学生自然无所适从。
这些都是我们调研下来,获得的比较深刻的体会。我们非常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来建议和指导学生、家长,但我们发现,发现问题简单,就事论事也容易,但要提出可行的对策就很难,问题又深又复杂,涉及方方面面,积重难返,不是说解决就能解决得了的。我们为此很苦恼,但是如果能提升相关人群的认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一起来探索,此次的目的就达到了。教育改革的大背景本身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下具体矛盾的解决同样需要各个方面共同的努力,我们已为教育建设献出了一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从实践的开展情况来看,我们主要遇到了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化虚为实,难以将笼统的实践主题条分缕析,分解出多个要解决的小问题,排列出合理的实践步骤,这对我们来说是一大难题。
二是如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本主题实践性比较强,但与平时在学校里学的教学教法等专业知识有些脱节,较难寻找理论依据,作为支撑。
三是调查过程中的人际沟通,难以争取被调查人的理解,而经常遭冷遇。
四是统计数据非常繁杂,一不小心容易出错,影响成果。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产生了这样一些认识:
一是专业素养很重要。我们的理论储备还不够,所以就事论事比较容易,要深入分析就很难,从现象到本质、从问题原因到解决途径,要有所突破对我们来说都是较大的挑战。我们的实践能力也不强,平时与一线教育接触较少,访谈和问卷对象的许多回答都是我们没有预想到的。
二是独立思考能力很重要。此次调研采取什么形式、确定怎样的主题、如何理论联系实际都是我们必须仔细思考、反复权衡的问题。其中,预见能力很重要,为使调研顺利进行,在行动前,我们必须努力预见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预先加以防治。与预见同样重要的是反思,事先我们必须反思上次社会调研的经验,使这次在上次的基础上做得更好;这次调研进行到尾声时我们还要反思此次的经验教训,便于下次借鉴。以前学过的一些哲学思想也在此次调研中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如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善抓重点、群众路线等。总之,凡事都凭独立思考,思考得多且深就为事情增添了许多胜算。
三是人际关系很重要。我们和许多同学联系过,发现他们联系不上实践单位负责人,有的完成了实践,却得不到单位的认可,盖不到章。我们此次社会调研有两个主要场所:中学和书店,涉及三种人群:学生、老师和家长,我们需要一一接触,多交流沟通,样本越丰富,越有利于实践成果的得出。人际关系好则事成,不好则调研遇阻。由小见大,要干成任何事都离不开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发现建立友善的广泛的人际关系需要我们做到三点:一是给人家留下好的印象,二是善于加深友情,三是善于立足于已有的人际关系拓宽交往群。
四是表达能力很重要。首先是口头表达能力。以学校为例,要完成任务,我们必须说服学校、说服老师、说服学生,有了良好的口才才会有克服一切困难的信心。在活动中,只有说服学校,我们才能获得问卷调查的通行证;只有说服老师,我们才能通过交流提升看待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只有说服学生,我们才能获得调查对象的支持。书面表达能力也很重要。实践所得都见于书面材料,那是我们劳动成果的展示。策划是说明文,报告就是论文,心得实际是杂感散文,还有新闻稿,一次小小的调研却要求会写多种文体,要求确实很高。
五是组织协调能力很重要。我们在班中发放问卷,虽有老师监督同学,但组织学生的工作需要我们自己来做。如何让问卷调查迅速有序地进行,这是在考验我们的组织协调能力。
六是统计能力很重要。统计能力即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这是实现从一张张问卷到数据结论、从数据结论到事实结论的飞跃的关键。
七是分类归纳能力很重要。讲及原因和整改方案,不同的点之间很容易重复和交叉,尤其是将导师的观点与我们的观点相结合的时候,很难取舍;归纳则要求提升,但必须紧扣话题,有针对性,一不小心就会说成又大有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道理,可行性就大打折扣。因此分类归纳可谓一大难关。
有了以上“技巧”,暑期社会实践中的难题才能迎刃而解。
除此之外,我们还意识到如下细节问题:
在专业方面,要多看书,多做理论储备,寻找方法论的指导。不要急着出成果,成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应保持一种不求回报,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团队组织上,要宏观地运筹帷幄,高屋建瓴,使整个实践团队运作协调。不可忽视实践团队内部的管理与协调;团队内分工必须明确,及时解决好团队内矛盾,并且在一开始就需要明确团队内解决问题的民主形式。
在活动过程中,要有计划,更要有耐心。采访别人的时候问题与资料一定要提前准备好,要注重细节。
在调研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多一些耐心,多请教别人,尤其是指导老师。千万别乱了阵脚,否则整个实践团队都会出问题。
在与人打交道方面,在外求人办事,态度一定要诚恳。得到别人的帮助后,一定要表示感谢。若情况允许,可在出发之前,准备好一些小礼物。到达目的地后,要先找到上级主管部门,通过上级找下级可以获得很大的方便。实践过程中遇到难缠的人或事,态度尽量好一些,避免麻烦。
准备一个实践日记,每天都要坚持记录。成果报告一定要在实践过程中就开始着手写,将感受和收获都及时记录下来。千万不可拖拉,否则会因此而遗漏很多东西;而且这样能够马上发现问题,及时再到调研单位去询问、补充。
6.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篇六
对非专业本科生的英语语用能力的调查分析
语用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跨文化交际的能否顺利进行.从在我院非专业本科生中进行的`两次测试的平均分来看,学生的语用能力远远低于其语言能力.通过对学生语用能力测试结果的深入分析.作者探讨了造成学生语用能力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 者:周燕宇 丰涛 杨慧 ZHOU Yan-yu FENG Tao YANG Hui 作者单位:怀化学院,基础部,湖南,怀化,418008 刊 名:怀化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HUA UNIVERSITY 年,卷(期): 27(6) 分类号:H03 关键词:英语 语言能力 语用能力 语用失误7.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篇七
在国内各高校, 有许多非英语专业本科生都发现对建造语言大厦的基本材料———词汇的学习, 是整个语言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说过:“没有语法, 人们可以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 而没有词汇, 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 (威尔金斯, 1972:111)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人都认为一个人掌握的词汇越多, 就越能有效地进行交际。然而, 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只是教给学生单词的意义, 很少讲解它们在实际语境中的活用意义。“词汇能力低是我国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障碍之一。阅读理解、听力理解和写作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大多由词汇能力差引起。” (郑树棠、卫乃兴, 1996:20) 基于此, 对我国英语教学来说, 词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大学英语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
作为世界上词汇最为丰富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 英语中有一百多万个单词。近年来,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词汇量要求一直在随着社会和语言的发展进行调整。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词汇量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一般要求推荐的词汇量是4500个单词和700个词组 (其中20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 , 较高要求是5500个单词和1200个词组 (其中25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 , 更高要求是6500个单词和1700个词组 (其中30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学生埋怨自己词汇量小, 给成功交际带来了许多阻碍。可见词汇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听说能力和译写水平, 所以努力扩充词汇量是不少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
大学英语教师喜欢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语法翻译法, 也就是用汉语翻译课文中出现的英语书面语, 因为“语法既有助于理解、翻译外语, 又有助于磨练智慧以及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刘润清, 1999:147) ”。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新的教学方法, 如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逐渐推广。大学英语教材不断推陈出新, 综合教程的每个单元课后练习中大多都设计了词汇练习, 包括核心词汇选词填空、词语搭配练习、构词法讲解练习等。许多教师认为“传统的词汇教学似乎是站不住脚了” (Ooi, 1996) , 词汇教学不能再停留在仅仅让学生内化字典中的词义, 而应该促使和帮助学生逐渐意识本族人和其他高水平的人是如何使用英语的, 逐步增强对词义细微差异的敏感性。为达此目的, 词汇、语法和语篇教学应融为一体。 (白人立, 1999:20)
另外, 受有限的大学英语课时的制约, 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讲解精读课文中出现的语言知识, 教学生掌握一些固定句型和固定搭配等。许多教师忽视了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学生可以自然习得单词, 便把词汇学习的任务留给学生在课下完成。然而,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根本不具备广泛阅读各类英文书刊的条件。对有的学生来说, 英文课本几乎是他们唯一的阅读材料。所以, 让他们相信通过多读多听可以自然习得大量单词是不太可能的。” (王文宇, 1998:49) 如果教师能够向学生传授有关词汇学基础理论知识, 包括英语中常用的转化法、复合法、派生发等构词方法等, 应该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单词的效率。
四、单词记忆策略
1. 听
记忆和遗忘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地努力记忆, 但记忆后又会渐渐遗忘一部分。学生记英语单词时觉得已经记住了, 但是很快就又忘掉记住的内容, 因此有必要在识记和保持的过程中重现这些内容。减少遗忘的一个好方法就是重复记忆, 重复记忆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词语的运用能力。重现也是一个再认识的过程, 多次再现就会将以往识记的内容牢固地记忆在大脑中。
听英语广播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对于听,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靠听力提高单词记忆效率见效慢。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 因为它忽略了听的自身特点和作用。事实上有声信号在人们大脑中形成的刺激反应, 常常是阅读所不能比拟的。许多学生可能有这样的体会:有不少单词或短语的用法, 阅读时也许能看得懂, 但是没有在大脑中留下印象, 而别人读或说出来, 就会扎实地印在头脑中经久不忘。从这个意义上讲, 靠听觉重现的内容有时“质量”更可靠一些。
听英语时, 学生不必要求自己听懂每一个词或每一句话, 英语专业本科生要做到这一点也是很难的。听英语广播时要反复听, 听到新记忆过的单词重现后, 立即用纸笔记录下来, 如此反复, 对词汇的用法逐渐融会贯通, 词汇的记忆便可达到长期记忆的效果。
2. 说
对许多学生来说, 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最难的是口语表达能力。说和写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对所记单词的实际应用。说对于单词的记忆更有帮助, 因为一旦学生能将刚记住的单词说出来, 就会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这种小小的成就感反过来会激起学生记忆单词的兴趣。近年来, 许多教师在听说教程的教学中逐渐开始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能力。有的教师要求学生首先记忆一篇已经查阅过生词的文章, 然后设定一种情景、拟定一个话题, 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 尽可能把自己记忆过的生词说出来。学生也完全可以在课外学习中自言自说, 这本身也是一个构思的过程, 逼着自己去“搜肠刮肚”地运用已经背过的单词, 何乐而不为呢?
3. 读
许多本科生喜欢死记硬背, 每天捧着词汇手册背单词, 但他们只着重记忆单词的字形、读音和对应的中文释义, 却忽略了对单词背后文化内涵的了解。一旦阅读文章, 他们就会发现虽然记得句子中大部分单词的词义, 却不能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 导致阅读理解题频频丢分。事实上, 通过阅读记忆单句与孤立的背诵单词相比, 效果确实要好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句子具有以下优势: (1) 句子可以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信息, 尤其习语谚语等通过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阐明做人的道理, 因此实用性强, 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获取信息; (2) 句子给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英语并不是一百多万个孤立的单词毫无关联地堆积而成, 死记硬背每个单词是很难记住单词的, 因为它忽视了单词之间的联系。如果将单词放在一个句子中记忆, 例如:He is noisy, but otherwise a nice boy (他爱吵闹, 但在其他方面倒是一个好孩子。) 那么, 学生对otherwise这个词的印象很深, 而且还学会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3) 只背诵单词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背诵有具体意义的句子, 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
因此, 英语词汇不能靠死记硬背来积累, 而应当在大量阅读中以“滚雪球”的方式来扩大和巩固。学生最好经常翻阅已经阅读过的文章, 结合句子、段落和语篇来重复记忆。重复使用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单词或词组的意思, 掌握这些单词的用法。
4. 写
学生学习词汇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把这些词汇运用到实际交际中。实际运用是单词记忆之本, 也是对学生记忆效果的一种检验。词汇能力除了包括词汇量以外, 还应包括在实际语境中正确使用词汇的能力。 (唐祥金, 2001:28) 单词的输入与其是否能够正确输出并不一定成正比, 因此输出能力才应该是衡量学生是否正确掌握单词的立足点。在写作练习中, 学生不必急于写很长的文章, 可以先从对身边小事的简要描述入手, 写写身边的新闻和逸闻趣事, 力求将记过的单词从记忆中提取出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即可, 要有一份持久的耐心, 反复练习。
五、结论
词汇学习重在反复, 贵在坚持。其实对所有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 词汇习得都要伴随其一生的学习。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要想在大学期间扩大词汇量, 就要想方设法提高自己记忆英语词语的能力, 遵循词汇记忆规律, 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一定策略和方法, 提高记忆效率。从记忆到听说再到读和写, 词汇的记忆使各个方面融会贯通, 各个环节环环相扣,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要勤学苦练, 学生一定可以掌握这把学好英语的钥匙, 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参考文献
[1]David Wilkins.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MA:MIT Press.1972.
[2]郑树堂、卫乃兴.关于大学英语课培养语言能力的情况的研究[J].《外语界》, 1996 (4) .
[3]王文宇.观念、策略与英语词汇记忆[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 (1) .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6]Ooi, D.Vocabulary Teaching:looking behind the word[J].ELT Journal, 1996 (50) .
[7]白人立.国外词汇习得理论中的几个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 (1) .
8.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篇八
本调查研究通过问卷测试和书面表达,以沈阳农业大学的630名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对不同专业、性别的学生进行对比差异分析,研究大学生用英语描述和表达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与主题的能力,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他们的中国文化表达能力。
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是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项必要能力,当前,我国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包括在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中,仅仅加强了对英语世界的物质文化、制度习俗文化和各层面精神文化内容的介绍,而对作为交际主体一方的文化,如某些带有典型中国文化特色、表示中国特有事物和情况的词语的英语表达,仍处于被忽视的状态,甚至我们可以说如今的英语教学淹没了母语及母语文化教育。为了全面调查大学生对于中国文化掌握及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力现状,我们以沈阳农业大学的630名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对不同专业、性别的学生进行对比差异分析,研究大学生用英语描述和表达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与主题的能力,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他们的中国文化表达能力。
根据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非英语专业教学中中国文化传播意识薄弱,在以往的英语学习中所接触到的中国文化知识也很少。不过,学生对英语课堂中渗透中国文化的方式和内容的想法很渴望,同时他们对于中国文化在英语课堂上的渗透方式想法很丰富。他们渴望获得更多的中国文化知识。同时,在学习内容上,他们想要了解的知识也很多。他们对中国文化内容的兴趣很强烈,也意识到了在英语教学中导入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和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
当前我国各高校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是该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观,有效地在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新思维,取得最好的素质教育和文化教育效果。尽管新的教学大纲规定各高校应该适当开设中国文化课程,但一般院校中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本来就相对较少,英语课程每周只有四课时,英语教师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受教学大纲的约束以及各类考试的限制,教师授课所补充的主要还是西方文化,无暇顾及增加文化授课内容,这使得很多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不甚了解,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就更无从谈起。长期以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相对较少,导致理工类学生人文素养偏低、存在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可见进行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大学生如果人文素质偏低,就可能唯利是图,难以成为和谐社会的积极因素,而且即使到了工作岗位,也缺少发展后劲,在激烈的竞争中面临被淘汰的威胁。
面对目前英语教学中中西方文化输入不平衡的现状,我们认为,首先多设置用英语讲授的中国文化课程。现在国内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英美文学等课程,但是开设中国文化英语课的学校却很少。有的学校虽然开设了有关中国文化的选修课,但使用的是汉语教材,并且用汉语授课。这些课程的开设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但并没有学到有关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因此学校可以开设全英文或者英语为主、汉语为辅的中国文化课程,通过课堂活动,使学生在复杂多变的跨文化情境中对不同的文化进行对比,从而提高其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力,真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补充反映中国文化的优秀英语素材,将反映中国文化的优秀英语文章和译文补充到阅读教材中,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听力和口语话题之类的英语材料可以设置到听说类教材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力。
为了体现对文化因素的重视,我们应该将中国文化知识融入现有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上。对于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不仅要了解西方文化,更应该承担起弘扬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重任,因此在大学英语教育阶段,我们必须将中国文化作为一个组成部分纳入英语教学计划,把出现频率高的相关词汇和表达纳入大纲词汇表,这样可以从宏观上指导教学人员从各个方面增加有关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份量,从而提高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另外,教师应调整英语文化教学观念,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与自身素质亟待提高。重视母语文化的英语输入,除了让学习者掌握西方国家的地理、历史、风俗、人情等文化知识,在教学中还应同时增强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感,发扬中国的文化精髓。在教学模式上,应一改一直以来的单一教学模式,建立基于多媒体和网络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语言环境;在教学方法上,应不断更新形式,采用适合该教学没内容特点的综合教学方法。从教学内容上,可以适当补充中国文化特色词汇、风土人情及特色饮食文化、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英译、中西民俗文化对比、典型的旅游外宣资料的英译等。同时,建议必须花大力气进行中国文化课程的设置和开展,可以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有机结合,设置融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的中国文化英语课程。
当然,这些课程的设置还必须考虑高校的师资问题,我们认为,在开始时可以通过外聘教师和专家进行授课,同时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为后期做好师资储备。应该打破英语教育传统的只重西方文化输入的教学思维,树立中西文化并重的全新的理念,对其课程设置大力改革,以期尽快实现良性循环。而在改革教学体质、完善课程建设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推进科学合理教材的编写和普及,以及规范工具书的编撰工作。
参考文献:
[1] 廖华英;陈 凤,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7-71.
9.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篇九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
作者:王娇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02期
摘要:目前国内有很多的学者都对大学生自主性的外语学习进行了大量探讨与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有一定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但是这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不是很强。经过对网络问卷的仔细研究与反复论证,笔者找出了一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自主性英语学习大学生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b)-0-01
英语作为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在国际交流和国际商业活动中发挥着桥梁的作用。而大学作为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英语人才的任务,尽管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必须熟练的掌握和使用英语,但是对于英语的一些基本用法还是必须掌握的。这就要求大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要认真的学习英语之外,还要在课下利用时间进行自主的英语学习。学习的自主性是指学习者自己管理自己学习的能力,而且还能够为自己订制合理的学习计划以及复习计划,在这个过程中自学者需要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我选择学习材料以及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的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视。笔者认为,我国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应该包含以下6个方面:第一,要有积极的学习动机;第二,明确教师的教学目的与要求;第三,选择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英语的效率;第四,明确学习的目标,定制合理的学习计划;第五,随时监控和评估自己英语的学习情况;第六,根据平时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学习计划。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的调查
本研究采用网络问卷的调查方式,问卷采用中文,为了更好的了解目前我国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的整体情况,问卷的设计主要是围绕着学习目标的制定、学习方法与学习的安排,学习观念以及学习者对自己自主学习能力的认识等方面。学生问卷的设计主要是以庞维国教授对自主学习的界定为理论依据,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的结果以及分析。
首先,学习目标的制订;主要是通过设置了以下的选项(可以多选)来调查统计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目标,网络问卷的问题及统计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自主性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十分明确的,主要是为了毕业后的就业。其次,学习计划的制订;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虽然大部分的学生知道制订一个有效的学习以及复
习计划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真正实施的时候,却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常常出现半途而废,以至于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第三,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方法并不能做到每天的坚持和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而学习方法是为了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有目的有意识的制订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可以大幅度提高自主性学习效率。第四,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认识;从表2的结果可以看出,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意识并不是很强,依赖教师的学生的还是占大多数。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以及建议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分析和总结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英语学习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偏低;受到中国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被老师“牵着走”,在意识上没有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有一部分的学生认为学习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长,所以不得不学,这样就造成了学习不主动积极以及学习的效果不理想。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些现象,需要社会和老师等很多因素的共同努力,以及家长的积极配合。其次,学生对于自主性学习的方法了解不够;在对一些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自主性学习方法。很多的学生养成的英语学习习惯也是多年来受到英语教师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学生只有在完全清楚自主性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才能合理的制订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在授课的时候多给学生一些建议,而不是命令。第三,学生缺少与他人合作;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学生很少与他人合作学习。他们简单的认为,自主性英语学习就是一个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和实施英语学习计划,然而他们忽视了自主性学习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与他人合作,多交流不但可以相互借鉴学习经验,同时还以起到相互监督、督促的作用,进而间接的提高学习的效率。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让教师在课堂给予学生提示,并将学生之间的合作模式引用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合作对于提高英语学习是有利的。第四,学生自主学习条件不利;很多的高校在进行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都会把注意力放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中(语音室的多少和多媒体教室的数量等),而忽视的教学的本质是教师在发挥着主要的作用。所以,在英语教学改革的同时,应该注重培养英语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首先提高教师的自主性教学,这样才能通过教师来感染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总之,在目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学校应该为学生提高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增强自主性学习的意识提供有利的环境和人为条件,有针对性地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每一位大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彦君.通过学习者训练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实验[J].外语界,2004(1):54—61.[2] 汪小亚,赵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
(7):64—67.[3] 陶秋月.自主学习理论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社科纵横,2003(6):82—83.[4] 李秀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调查与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10.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篇十
本研究以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问卷信度系数为0.803),对来自具有不同跨文化交际环境的两个地区共193名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平均水平比较低;(2)跨文化交际能力四维度发展不均衡,知识维度落后于其他三个维度;(3)不同环境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表现出趋同的特征,跨文化环境对其影响不显著.
作 者:王艳萍 余卫华 作者单位:王艳萍(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余卫华(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11.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篇十一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本科学习者批判性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2-0067-02
一、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个内涵丰富并且不断变化的概念,其研究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他的“精神助产术”式(Maieutics)教学一直被认为是批判性思维教学的典范。从中世纪到20世纪,许多科学家及思想家都在各自的思想体系中阐述并论证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从而丰富了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同时,科研人员也从逻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层面对批判性思维进行了定义。
在教育领域,较早对批判性思维进行系统研究的是杜威,他称批判性思维为反省思维。之后,恩尼斯、珀金斯、费舍尔、科特雷尔等都在自己的专著中对批判性思维进行了研究。此后,美国教育家对美国国内教育模式所存在的缺陷的警觉促发了批判性思维运动。[1]1990年美国国会发表了《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一文,提出具有批判性思维、有效交流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大学生的人数要大量增加。此文进一步促进了西方批判性思维研究的繁荣。总之,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研究进行得如火如荼,对其定义也是丰富多样的,“以至于任何一种行为、技能、性格倾向、气质都可以被称为是批判性思维”。[2]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哲学协会赞助了一项为期两年的批判性思维研究计划,并制定了“戴非报告”(the Delphi Report)。这份报告采用了46位不同领域专家们的意见,指出:“我们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价、推断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论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理想的批判性思维者通常具备下列特质: 勤学好问,信息灵通,信赖理智,胸怀宽广,适应性强,公正评价,诚实对待个人偏见,谨慎判断,乐于再三斟酌,头脑清醒,在复杂的事物中有条不紊,不懈查找相关信息,理性地选择判断标准,专注于探究,坚持不懈地寻求学科和探究所允许的精确结果。”[3]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是北京一所市重点高校87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的本科生,他们来自三个不同专业,分别是国际政治、对外汉语和旅游管理。这三个班级分别被命名为A班、B班和C班。被试者平均年龄为19岁,其中男生21名、女生66名。
常见的测量工具有《加利福尼亚批判思维技能测验》、《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华生—格雷泽批判性思维评价》和《恩尼斯—韦尔批判性思维作文测验》等。[4]其中,《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CCTDI)主要应用于高等教育,而且近十年的研究表明,CCTDI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该理论将批判性思维的人格倾向分为寻求真理性(Truth-seeking)、思维开放性(Open-mindedness)、分析性(Analyticity)、系统性(Systematicity)、自信性(Self-confidence)、好询问性(Inquisitiveness)和成熟性(Maturity)7个维度。[5]
彭美慈对CCTDI进行了本土化的诠译后加工而成的《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中文版) 测量表》(CTDI-CV),CTDI-CV 简化了CCTDI 的计算得分程序, 但分值与CCTDI 相等。本研究所采用的就是CTDI-CV测量表。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研究结果
此次测试是在上课时间统一进行的。通过对被试者各项得分进行整理,得到的三个班级的批判性思维的各个特质的得分和总分如下:
(二)讨论
根据CTDI-CV,40 分或以上表明某特质有较强表现,总分280 或以上表明有正性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从上表中可看出3个班除了认知成熟度在40分以上,其他的6个特质都低于40分,而且3个班的总分也都低于280分,这说明被试者不具备正性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导致学习者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国的教育制度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不重视。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中, 上千所高校都开设一门以教学生“如何思考”, 即以培养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基础课程,而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多达数百种。[1]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却缺乏相关的批判性思维教育。以所调查大学的3个班级为例,一、二年级在课程设置上主要由专业课(平均10个学时/周)、英语课(10个学时/周)和政治课(3个学时/周)三大部分组成,却没有相关的批判性思维课程。此外,国外除了设置单独的批判性思维课程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外,还会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常规的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7]所以,如果我国高等教育要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大学教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必须借鉴国外教育制度,将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培养大量高素质现代化建设栋梁之材的目标。
其次,大学教师缺乏专门的批判性思维训练。美国等国家强调要在各门学科教学过程中强化批判性思维训练,这就要求担任具体学科教学任务的教师要先接受批判性思维训练, 然后将批判性思维融入各门学科教学之中。[1]这一做法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保尔归纳了四种培养批判性思维心智特征的教学方法:第一,为学生提供他们自己发现、自己思考的机会。要求学生发现信息、活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第二,引出学生的不同观点,并使之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追求以往不曾有的观念,有时要借助反方角色的扮演促进智慧勇气,在讨论中要求公平对待一切观点。第三,引出证据和根据。教师要引导学生就某种主张询问其理由, 探索它的确凿性。第四,确保探讨课题的时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反思性行为, 要经历长时间的尝试错误, 课题的解决要经过反复的思考。将批判性思维融入各门学科的教学中, 通过课程教学的潜移默化, 来强化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训练。
再次,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中国的传统人文精神注重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追求社会秩序安定和谐,倡导仁爱、宽容、义务、奉献,重宗法人际,轻个体人格,注重“群己合一”,突出社会的人格,把个体看做是群体的分子或角色,倡导的是集体主义。[8]在批判性思维的7个特质中,自信心一项得分最低,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认为谦虚是美德的教育有关。所以在涉及“我欣赏自己拥有精确的思维能力”、“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受到别人欣赏”和“我的求知欲很强”等题项的时候,被试者会不自觉地在表达自我的时候采取保守的策略。同时,“我害怕在课堂上提问”则体现了中国的面子文化,在课堂上提问会显示自己的弱点,为了避免丢脸,学生宁愿选择不提问。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反思性思维,是一种连续性的认知,是有意识地进行评判的心理准备状态、意愿和倾向。它可以激活个体的批判思维意识,促使个体朝某个方向去思考, 并用审视的、反思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但是在我国,有关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及其培养的研究十分薄弱,我国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状况并不容乐观,所以极有必要在高等学校中加强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和教育实践。[7]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知识迅速增长的时代,大学生需要对批判性思维活动持有一种积极的情感和态度,这样才能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和分析所遇到的思想、观点、方法等的合理性,解释自己的分析、检查自己的解释和评价自己的推理,才能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缪四平.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对大学素质教育的启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3):99-105.
[2]Barnett, R. Higher Education: a critical business [M]. Milton Keynes, SRHE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7.
[3]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Critical thinking: A statement of expert Consensus for purposes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the Delphi Report )[M]. Millbrae, CA: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1990.
[4]罗清旭. 批判性思维理论及其测评技术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2002.
[5]Facione P. A., Facione N.C., Giancario CAF. The California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 CCTDI Scoring upplement [M]. Millbrae, CA: The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2000.
[6]彭美慈,汪国成,陈基乐等. 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的信效度测试研究 [J].中华护理杂志,2004,(9): 644-647.
[7]罗清旭. 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 81-85.
[8]连淑能. 论中西思维方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40-46.
[责任编辑:刘凤华]
12.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篇十二
有关英语学习中词典的使用, 国内外已经做过不少的研究。国外的, 如Cowie、McCreary[1]等。国内的, 如郎建国、李晋[2], 史耕山、陈国华[3], 赵卫等[4]。研究领域涉及词典使用的种类、频率、策略、目的等。总之, 国外研究者主要针对西方的语言学习者, 而国内的研究者主要针对国内大学本科的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者。从前人的研究中, 可以总结出:学生大都没有受到过系统的词典使用的指导和训练;对词典知识掌握不多, 不熟悉词典的编纂体例;整体上学生的词典查阅能力不高;更偏重于使用双语词典, 没有给单语词典足够的重视;在输出性语言活动中更多使用词典 (如阅读) , 词典查阅策略也更恰当, 而在输出性语言活动中 (如翻译、写作) 使用较少;词典查阅策略上, 学生常使用“kidrule”和“第一义项”策略[1]。
高职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形式。其学生状况、培养方式、培养目的都与本科生不同。因而, 对英语学习的要求也不同。《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2000) 中, 明确提出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 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 ”那么, 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词典拥有情况如何呢?他们的词典使用情况如何?他们的词典查阅策略?与本科生又有什么异同呢?如何能让词典在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就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 以多种方法, 只检索到3篇有关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词典使用情况的文章。可见, 还很少有人关注到这方面的研究。本文拟对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典使用情况和使用策略进行实证研究, 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 对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词典运用情况和策略进行描述性分析和讨论, 以期对高职英语教学和提高高职学生词典查阅能力、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有所帮助。
二、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共分四部分, 20题。分为词典拥有情况、词典使用频率、词典使用策略和教师指导词典使用情况四方面。除了“上课是否携带词典“这一问题后面附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如果不带, 是因为_____”, 其他全为选择题。问题的设计参考了国内其他研究者的类似调查, 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修改确定的。
调查对象为济宁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高职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调查在2009年3月份进行, 他们都已经进行了三个学期的英语学习, 本学期为大学期间英语课的最后一个学期, 还有三个月就将参加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应该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英语词典查阅策略。笔者随机从全院选取了5个不同专业的班级, 有工程类专业, 有设计类专业, 还有经济类专业。共发出问卷208份, 收回171份, 有效问卷169份。调查结束后, 根据每一项的次数分布和百分比, 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学生拥有词典的情况不容乐观。
第一, 虽然只有三名学生写明没有词典, 可六成以上 (104人) 的学生拥有一本词典, 而且是英汉词典, 词条数在一万以下 (102人) 。而郎建国、李晋[2]关于本科生的调查中提到的《朗文当代》、《牛津双解》的词条数都在六万左右。《牛津中阶》拥有的词条数也是四万多。《朗文袖珍英汉双解词典》是一本小型词典, 收录了常用单词、短语16000余条。很显然, 词条数一万以下的, 只能是极小型的词典和各类词汇手册。也就是说, 六成的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英语学习词典, 而是拿词汇手册当词典使用。这和笔者的观察是一致的。在课堂上, 笔者布置学生查词典时可是, 很多学生会拿出四级词汇手册, 或《高考必备》来查阅。一个40多人的班级, 只有不超过5本中型以上的词典。这也是把“《高考必备》”和“其他词汇手册”列入选项的原因。这和郎建国、李晋[2]、史耕山、陈国华[3]、陈敏、李守京[5] (人均2.66本词典) 的调查结果很不一致。
第二, 只有12% (20人) 的学生拥有电子词典, 和郎建国, 李晋[2]、史耕山, 陈国华[3], 陈敏, 李守京[5]调查中的学生最常使用电子词典的结果也不一致, 而和谢道兵[6]对高职学生的调查一致:“90.2%的学生使用传统词典”一致。这说明高职学生在电子词典使用上与本科生不同。
这应该和高职学生的特点有关。他们大多高中时学习成绩比较差, 英语尤其差。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 他们高考英语成绩能达到及格线 (90分) 以上的, 就很少。有一些同学的英语成绩甚至才三四十分。而英语基础差, 就造成了他们学习积极性差, 所以, 才连最起码的词典都不买。而电子词典较传统纸质词典价格更高, 学生就更少购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不能追求过高的难度, 还要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 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词典的重要作用。
另外, 大多数学生使用英汉词典, 这和其他研究者的调查结果一致:英语水平不一的中国学生都偏爱双语词典。
2、学生认同词典的作用, 但是词典在实际学习中发挥的作用却不尽人意, 学生的词典使用频率不高。
从调查中得出结论, 虽然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词典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比较大, 可在自己的学习中英语却没有发挥很大的作用。71%的学生很少或从不使用词典, 15%的学生上课从来不带词典。这和词典拥有情况是一致的。因为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虽然知道词典很重要, 自己也不买词典, 即便手头拥有, 也很少使用, 也不会带到课堂上去。虽然问卷上要求写上不带的原因, 很少有同学写。只有几个同学写了“不习惯”、“放在宿舍”、“用不着”。这反映出他们还不习惯借助词典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还没有摆脱中学时有问题问老师的习惯, 没有养成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3、学生运用词典的策略有待加强。
学生的词典知识缺乏。调查中发现, 66%的学生不阅读词典正文前的信息, 60%的学生不阅读词典后附录, 这和陈敏、李守京[5]的调查结果一致。这样就不了解词典的编纂体例, 如音标标注方法, 缩略形式等等。而这就影响到查阅词典的效率。
学生只在翻译、阅读和作练习时才查阅词典, 而在写作、记生词、听、说过程当中很少同学会查阅词典。在阅读中查阅词典, 而在写作时很少查阅词典, 这和其他研究者得出的“在输入性语言活动中更多使用词典”一致。可与韩丽娟[8]调查的词典对英语专业学生在翻译上帮助最小的结果不一致, 高职学生在做翻译和练习时也较多使用词典。原因还应该是高职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 翻译和练习往往是老师布置的作业, 为了完成作业, 遇到困难时才会使用词典。而写作时少用, 是因为老师很少布置写作这样的作业。
阅读中, 多数同学“影响到理解才查”, 这是较合理的查阅策[6]。但是绝大多数同学完成阅读任务之后很少做词汇总结。而赵卫[4]的实验表明利用“先通过阅读材料总结所学词汇的用法, 再查阅词典归纳其用法的方法“习得词汇最容易也最牢固。也少有学生查词典来记生词。这说明学生没有认识到词典能扩大词汇量这一功能[3]。
多数同学只注意词的词义、读音信息。很少关注词的语法信息, 例证所传达的信息等关于语体、语域、文化方面的就更少了, 与谢道兵调查结果一致。谢道兵[6]认为, 对文化关注不够, 一方面由于学生英语水平低, 不足以关注这些信息;另一方面是老师在教学中对语言惯用和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性重视不够。
4、教师对词典使用的指导
这和国内外很多研究的结果一样, 使用者缺乏系统的指导和训练。多数学生认为教师很少讲授、指导词典的使用。而且, 多数同学也赞同提高词典的查阅频率。
四、结论和建议
与本科生相比, 高职学生词典拥有率和使用率都偏低。在词典查阅策略上, 和本科生相似, 只是凸现了学习的被动性。总之, 通过词典使用的调查, 突出显示出的特点是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差。而高职学生经过短暂的学习即将走向工作岗位,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愈加频繁的今天, 拥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在工作中是非常必要的。所以, 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利用词典自主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 对教师提出以下建议:
1、教师应首先认清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
从实际出发。增强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师自身还要充分认识到英语词典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向学生介绍各种不同词典的特点和用途,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词典。尤其是, 要向学生介绍英英词典或者双解词典中英语解释对英语学习的重要作用, 鼓励学生使用双解词典, 甚至英英词典。3、教师应把词典使用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自己查阅词典才能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逐渐感受到使用词典的乐趣和收获。4、教师还要指导词典查阅的一些策略, 使学生可以更加高效的使用词典。例如查阅词典除了注意词义和读音, 还应注意例句、语法、搭配、语体、文化等信息。查阅词典后, 应善于作词会总结, 及时记录下有用的信息。鼓励学生在听说等活动中也积极使用词典。在写作翻译等输出性活动中, 如何利用词典选择恰当的词等。
摘要:本文对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词典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做了分析和思考, 旨在帮助高职英语教师了解学生词典使用的现状, 从而指导学生更好、更充分的利用词典, 引导学生科学高效地进行英语学习。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典使用情况
参考文献
[1]McCreary, D. (2002) .American Freshmen and English Dictionaries:I had aspersions of becoming an English teache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xicography.15 (3) .194-195.
[2]郎建国、李晋:《英语学习词典使用情况调查与思考》,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
[3]史耕山、陈国华:《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典使用情况调查》, 《外语研究》, 2007年第1期。
[4]赵卫:《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中词典运用策略调查》, 《外语界》, 2004年第2期。
[5]陈敏、李守京:《中国大学生词汇学习中的词典使用情况及启示》,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年第2期。
13.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篇十三
小姐/先生您好:
我们是XX大学英语翻译专业的学生,正在做一项关于英语翻译专业就业情况的调查。希望您能用2分钟时间帮助我们填写这份问卷,您的回答对我们非常重要,问卷采用不记名形式,答案不分对错,感谢您的配合与支持!
Q1请问您的性别是()(单选题)
A.男
B.女
Q2您的专业(方向)是:()(单选题)
A.笔译口译类
B.师范类
C.商务英语
D.新闻编辑
E.涉外公关
F.科技英语
G.行政法律
H.其他
Q3您的就业方向是()(单选题)
A.口译洽谈
B.文秘笔译
C.教育机构
D.英语编辑出版
E.商务贸易
F.涉外公关
G.其他
Q4您曾经参加过英语翻译相关证书的考试吗?(单选题)
A.是
B.否
Q5您对这些证书的认识有多少?(单选题)
A.非常了解
B.基本了解
C.说不清
D.很少了解
E.不了解
Q6参加相关证书的考试您的成绩一般是()(单选题)
A.优秀
B.及格
C.不及格
Q7您认为当今市场的需求和就业现状对哪些证书的认可度比较高()(多选题)
更多问卷模板请上问卷网
A.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证书
B.全国外语翻译证书考试
C.笔译中高级证书
D.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资格证书
E.口译证书
F.欧盟同声传译证书
G.商务英语中高级证书
H.英语专业四、八级证书
I.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Q8您选择英语翻译专业的动机是什么()(单选题)
A.自己的兴趣
B.父母的要求
C.老师的推荐
D.就业前景好
E.被分配
F.其他
Q9您在校时,平时每天会投入到多少时间在本专业上()(单选题)
A.10小时以上
B.5-10小时
C.5小时以下
D.几乎没有
Q10目前您所掌握的英语翻译专业技能是否达到了期望值?你能很好地把专业知识运用到您所处的职业(岗位)中吗?(单选题)
A.完全达到(可以)
B.基本达到(可以)
C.一般
D.基本达不到(不可以)
E.完全达不到(不可以)
Q11您认为英语翻译专业最看重人才的什么能力?(可多选)()(多选题)
A.专业知识的掌握
B.人际交往能力
C.灵敏的应变能力
D.对数字的敏感度
E.空间想象力
F.创新能力
G.敏锐的洞察力
H.行动力
I.其他
Q12对正在学英语专业翻译的学生有何建议?(填空题)
14.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篇十四
1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用能力现状
(1) 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
语言能力主要指的是学生对一门语言的基本认识, 其中包括语法、词汇以及结构等的认识, 而语用能力指的是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包括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很多人误认为语言能力不好的人, 语用能力将难以得到提升。这样使得很多语言能力较低的学生不能够正确认识自己, 认为自己就不是学习英语的料。而事实并非如此, 研究发现, 很多语用能力强的学习者, 他们的语用能力不一定强;而语言能力功底非常扎实的学习者, 他们在语用方面依旧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2 大学生语用能力低的原因
目前, 英语系统学习已经长达七八年的高校大学生依旧无法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流, 这是一个必须值得深思的问题。这其中包含了各方面的因素, 使得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语用能力低下, 交际效果不好。
(1) 教学模式及方法的影响
我国虽然已经在进行了大范围的教育改革, 但是目前还处于一个过渡的阶段,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依旧存在于教学环节中。受传统教学的影响, 我国初、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还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 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追求卷面分数,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都不够重视, 这就使得学生在最好的学习阶段没有得到系统的学习和培养, 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花费在语言能力的学习上, 使得学生学习了五六年之后, 依旧没有办法用英语进行交流。进入高校学习的他们, 已经对英语的学习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甚至很多已经过了四、六级的学生依旧没有办法进行英语交流。
此外, 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也是一大影响因素。高校学生虽然没有了升学压力, 但是教师与学生依旧受四、六级等过级考试的影响, 使得教师在课堂上仅仅重视课文讲解、语法教授、分析文章结构以及长难句, 解释重难点词组等, 学生能够应用英语的机会少之又少, 除了基本的“Yes”、“No”之外, 学生几乎没有机会进行语言训练活动。长此以往, 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一直得不到提高, 学生最终对英语学习丧失兴趣。
(2) 语言环境的影响
毋庸置疑, 语言学习与语言环境存在非常大的关联。很多同学都知道, 可能一个连基本的问候语都不会说的人, 在英语国家生活一个月之后, 他必定能够学会基本的交流, 甚至能够流利地对话了。而目前中国的语言环境是一个非常大的制约因素。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上、校园、家庭或者社会, 都很少有一个全英文的应用环境, 学生的英语得不得充分的训练。同时, 教学设施也是一大制约因素, 教师的教学水平、教材的选择, 以及相关的教学设备等等, 这些外在因素都是影响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因素。
(3) 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以上所提到的都是影响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学习的外因, 影响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还有内因, 那就是学生自身的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环境因素固然重要, 但是学生自身的学习意识、学习动力以及学习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学生学习好英语的根本因素。我们可以看到, 就算条件再恶劣的教学环境中, 依然会有那么一两个学生的学习非常出众, 这就是他们自身因素在起作用, 他们用自身的学习态度、学习精神去克服了所有的外在因素, 严于律己, 从而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因此, 教师在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教学环境的同时, 也要多鼓励学生, 让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潜力以及能力, 通过影响内在因素来改变外在条件。
(4) 语言测试形式及内容的影响
测试是检查学习者在一段时间之内的学习效果, 以便能够差缺补漏, 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 以使自己的学习能够事半功倍。因此, 测试形式也非常重要, 好的测试形式能够使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学习问题, 能够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英语测试手段还比较单一, 听力和口语的测试形式还不够全面, 大部分还是以卷面分数来对学生做评定, 而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此外, 考试的内容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试卷的内容应该偏重于英语文化的了解和应用, 使得学生去学习和了解英语文化, 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英语语用能力。
3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对策
(1) 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
上文提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学习意识起着根本的作用。因此, 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是提升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根本途径。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意识到英语语用能力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甚至在生活中, 教师都要激发学生的语用意识, 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同时, 教师要适时适当地鼓励学生, 要让学生意识到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并没有必然联系, 鼓励那些语言能力不好的学生也能够激发自身的潜能,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在优势, 从而提升学生群体整体的语用能力, 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 导入文化背景知识
一种语言就是一种文化的代表, 语言是伴随着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而产生的。学生要想学习好一门语言, 了解其文化是一门非常必要的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导入文化背景知识, 让学生正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学习者就能够在交流过程中减少语用错误, 从而使得这种跨文化的交流能够得以正常的进行。
(3) 加强语法教学
虽然说语用能力与语言能力并不存在正比关系, 但是这并不代表它们相互孤立的体系。语言能力依旧是语用能力的基础, 语用能力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一个有扎实语言能力功底的学生, 他在进行英语交流时就能够避免很多语法上的错误, 使得交流能够顺畅的进行。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语言能力教学和语用能力教学相结合起来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语法教学, 使学生能够形成系统的语法知识, 为语用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 英语的语用能力培养其实也是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反过来, 教师也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教师要多方面、多角度地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已达到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新型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毕晨光.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语际语用能力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 2013 (6) .
[2]顾军霞.利用课堂教学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用能力[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0 (7) .
[3]李娅娟, 钱秀芸.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用能力[J].考试周刊, 2007 (8) .
[4]杨凯伶.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的研究与探讨[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综合版) , 2005 (5) .
15.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篇十五
【关键词】英语学习 融合型动机 工具型动机
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动机为二语习得者能够长期坚持英语学习提供了动力。因此,作为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自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学习动机成为很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
本文以大连海事大学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53名学生参与了调研,他们的平均年龄为19岁,学习英语大约有10年的时间。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为主,调查问卷的设计在加德纳和兰伯特的“态度—动机成套测验”的基础上,调整为5点式评分,选项为:强烈反对、反对、不确定、同意、强烈同意,并结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社会文化特点对一些问题进行了调整。调查问卷包括8个问题,其中四个问题针对融合型动机,另外四个问题针对工具型动机。各问题的均值如下:
一、问卷结果分析
针对融合型动机的问题中,第一个问题为:学习英语很重要,因为我对英语国家文化感兴趣。此项均值为3.43,说明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态度是中立的。第三个问题是:学习英语很重要,因为我喜欢与来自英语国家的人交朋友,听他们讲英语。此问题均值为3.43,被选最多的选项是“不确定”。一方面,学生们喜欢与外国人交流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学生们在与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对自己英语水平不自信,会感觉到有压力。问题五是:学习英语很重要,因为我喜欢英语,并且希望将来能够像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一样流利地讲英语。此问题均值为3.98,是融合型动机中均值最高的一项,说明学生们非常希望能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流利讲英语。问题七是:学习英语很重要,因为我喜欢西方的生活方式,希望将来我能够成为西方社会的一员。此问题均值为2.47,是融合型动机中均值最低的一项。由此可见,学生们习惯于中国的生活方式,不愿意接受全新的生活方式。
针对工具型动机的问题中,第二个问题为:学习英语很重要,因为我希望考试得高分以获得奖学金。此问题均值为3.74,说明考试的压力以及奖学金的诱惑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部分动力。问题四是:学习英语很重要,因为我希望能够阅读英文原版杂志及书籍。此项均值为4.08,说明学生们希望阅读原版资料以拓宽本领域知识面的愿望为英语学习提供了较为强大的动机。问题六是:学习英语很重要,因为将来英语有可能会帮助我找到一份好工作。此项均值为4.26,是所有问题中得分最高的一项。现在很多工作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英语能力,最常用的标准就是大学英语四六级,学生都希望通过四六级考试并获得证书,为未来的就业做准备,因此,四六级考试为英语学习提供了强大的动机。问题八是:学习英语很重要,因为拥有足够的外语知识会受到别人的尊重。此项均值为2.77,说明学生们并不认为学习英语是获得他人尊敬的一种方式,他们更愿意为了个人兴趣和发展而学习。
从结果来看,工具型动机四个问题均值(3.71)比融合型动机均值(3.33)稍高,说明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虽稍偏重于工具型,但是两方面的动机是同时存在的。学生们既希望学好英语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对英语国家文化也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
二、对英语教学的暗示
此次调研结果说明,学习动机在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来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将个人目标与语言学习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确立一个可行性目标,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强大的动机。第二,创造英语文化氛围浓郁的课堂环境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引入英语相关活动,如在教室里张贴英文广告、海报等,让学生被象征着英语文化的元素所环绕,提升学习兴趣。第三,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元化语言元素来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动力,如播放英文歌曲,阅读英语新闻等。
综上所述,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在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都起到重要作用,学习动机越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越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采取提升学习动机的手段以促进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R·加德纳,W·兰伯特.二语习得中的态度与动机[M].马萨诸塞州,罗利:纽伯里出版社,1972.
[2]杨连瑞,张德禄.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国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6.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篇十六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堂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已经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讲台的单一教学模式向多媒体教学模式发展,多媒体课堂信息量大,但不少学生应接不暇,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课堂教学实际上是现代的“电灌”教学取代了传统的“满堂灌”。师生互动仍然很少,学生忙于知识的接收,没有机会进行语言输出,更没有机会进行知识加工后的语言输出。因此,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堂应加强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给学生以广阔的空间,使学生能够综合地运用英语语言。促进英语课堂互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产生相互的信任和默契
师生间的情感调节和运用可以促进英语课堂互动。首先,研究生早已成年,有些甚至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对第一次来学校学习的学生,以一个地道的当地人身份向他们介绍当地购物、饮食、旅游、休闲等的最佳场所,关心学生的饮食起居,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一片真心和爱心。与学生分享教学、工作、生活上有意义的趣事,与学生多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兴趣爱好,缩小代沟。教师应成为既有渊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又善于与学生建立友好、真诚的合作关系的不过时的现代化教师。其次,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教师的非语言交流能使学生感到鼓舞和激励,不同的心向产生不同的学习动机,进而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威信产生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也扎根于良好的师生关系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健康地成长,能产生和谐愉悦的气氛、奋发向上的生机,使师生心情欢畅。同时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和谐轻松的课堂环境会大大促进互动教学的进行。总之,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真心、关心和爱心,才能使学生开心、有信心,从而下决心主动进行语言互动。
二、采取有效的课堂学习管理,营造和谐民主的互动环境
互动是在课堂学习中进行的,因此,有效的课堂学习管理可以促进良性的课堂互动。了解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尤其是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是课堂学习管理的心理依据。研究生对自己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了解,清楚自己的语言不足之处,知道自己最需要提高哪方面的能力。只有了解学生的需要,才能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达到课堂互动。良好的学生群体可以为教和学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群体心理氛围。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极为典型的群体与个体共存的学习方法。合作是指群体成员为共同的目标通力合作的行为,个人目标与他人目标相互依赖,合作学习既体现了师生间的互动,又体现了生生间的互动,而生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师无法取代的,生生互动是教学活动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人力资源。一些学生自我贬低、自我拒绝的心理会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渐渐消失,小组成员既要相互协作,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成员之间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学生自信心增强,同时还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安全、稳定、和谐民主的互动环境,学生的观点、意见在小组中是被尊重的、有价值的,这样就更能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良好互动。
三、丰富课堂教学方法,设计真实自然的互动情境
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课堂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的良好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发挥作用。”一般而言,教师在课堂上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会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这样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改进课堂互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堂教学定位高,教师应将课堂教学设计重点放在语言的.创造性使用上,在整个学习过程要让学习者感受语言、加工语言,用语言灵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因为课堂教学尤其是学生的创造行为是在不可预期的过程中产生的,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在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准备和提供各种充足的语言材料、丰富的信息资源,如声音、图像、文字、影像等,将多种教学方法通过穿插、并存、交集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在情境教学法中体现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法中出现的任务型教学法,等等。总之,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法,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设计真实自然的互动情境,让学生有话说、能够说、说得好,让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得以顺利进行。
在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担当引导者、协调者的角色,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民主的、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通过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空间,对知识进行质疑、调查、探索、研究,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师生间、生生间有效的互动,从而达到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的目标。良好的师生关系、有效的课堂学习管理、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都是产生课堂教学互动必需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戴晓莉.研究生英语教学理论与改革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18,(1).
[2]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3]南波.谈合作学习及其应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
[4]王坦.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人事出版社,.
[5]夏纪梅,冯芃芃.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M].高等教育出版社,.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研究】推荐阅读:
山东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非英语专业)申请学士学位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的通知10-01
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参考11-15
研究生专业英语翻译11-08
(全英文论文)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研究07-08
关于英语专业就业市场的调查报告范文09-15
初中英语学习策略研究10-31
专业英语感想09-21
初中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07-14
精益生产专业英语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