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城乡建设发展集团(精选8篇)
1.湘潭城乡建设发展集团 篇一
湘潭监察分局干部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局湘潭监察分局成立于2010年1月14日,前身为湖南煤矿安全监察局长沙煤矿安全监察站,负责长沙、株洲、湘潭、益阳四市行政区域内各类煤矿行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职能。现有监察人员16员,聘用人员5人,共21人。其中:局长1人,总支书记1人,副处级监察员4人,正科级监察员4人,监察员6人,会计、出纳2人,司机2人。档案室1人。分局内设安全监察室、事故审理室和办公室(行政许可办公室)等三个职能科室。监察员中共有党员 人,其中预备党员 人,分局为党总支委员会建制,下设三个党支部。辖区区域面积约4.04万平方公里,共有各类煤矿184处,其中省属国有煤矿10处,市县属国有煤矿16处,乡镇小煤矿158处。分布在4个地级市的12个县市区,29个产煤乡镇,其中湘煤集团10处,长沙市29处,株洲市115处,湘潭市15处,益阳市15处。湘潭监察分局到煤矿的平均距离165公里,最远距离达270公里。辖区内形成了以国有煤矿为依托,乡镇煤矿为主体,各种所有制并存,大、中、小并举的格局。各类煤矿灾害种类齐全,水害特别严重,其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处,占矿井总数的0.54%;高瓦斯矿井20处,占矿井总数的10.87%;低瓦斯矿163处,占矿井总数的88.59%;水害威胁矿井80处,占矿井总数的43.48%;煤层自然发火矿井50处,占矿井总数的27.17%;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矿井36处,占矿井总数的19.57%。
分局成立以来分局坚持从严抓班子,从严带队伍,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全面建设。
一、分局队伍建设的主要作法
(一)思想政治建设情况
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队伍和班子思想政治素养和政治理论水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根本性任务,是贯彻执行党的政治纲领、基本路线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保证。分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切实把思想政治建设落实到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上。一是完善学习制度。分局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了各项学习制度,建立健全了以中心组、支部学习、党课及党员电教学习为支点的学习制度体系,明确由总支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做到把刚性管理贯穿理论教育的始终,以制度约束干部职工静下心来学习。分局紧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十七届二中全会”、党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文化等选题开展了理论学习、宣传和研究。每个主题的学习要求大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分局班子成员每年的读书笔记都在万字以上,多的达到3万余字,撰写体会文章一般都有2-3篇。二是创新学习方法。为了提高学习效果,达到学精管用的目的,分局注重在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比如在《在全党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会上的讲话》和《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优争先活动的意见〉》的学习中,分局要求每个监察员结合思想工作实际,准备书面讲稿,逐个公开讲课,畅谈学习心得体会。这种在学中教、教中学的方式不仅为学习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且督促大家切实的思考,有效推动了分局的创优争先活动和养成真抓实干作风三是注重学习效果。学习上坚持以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这一原则为指导,做到学习理论同改造思想、解决问题两个紧密结合,促进学习成效的三个转化,即使学习成效转化为高举旗帜的坚定意志、转化为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安全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近年来,由于煤矿效益日渐好转,煤矿企业的工资待遇也明显提高,尤其国有重点煤矿的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年收入一般都有几十万元,比监察员的收入多了几十倍。同时分局大多数监察员从事这份经常出差、时常下井、危险又有压力的监察执法工作感到了厌倦和疲劳。针对这些思想实际,分局在加强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的同时,还开展了“入党为什么?用权干什么?将来留什么?”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大家逐渐提高了认识,增强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正确对待政治纪律、正确对待生活待遇和正确对待工作责任,于是大家少了一份心浮气躁、多了一份心平气和,分局的执行力得到了提高,确保了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能力建设情况
能力建设是煤监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关系执法水平、行
政效能、群众利益的大事。按照省局党组的要求,分局认真制定政治理论和监察业务学习培训计划,完善考核制度,创新学习方法,把集体学习与自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注重锻炼,勇于实践,切实加强队伍的综合能力建设。一是政治理论水平。注重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强先进性建设为核心,以全面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和学精管用的原则,切实提高大家的政治理论水平,结合思想工作实际,加强党性锻炼,提升思想境界,增强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做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二是监察业务能力。分局及时组织学习国务院、总局出台的法规、规章和国家领导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工作例会上详细学习传达上级各类文件精神和政策措施,分专题开办采、掘、机、运、通等专项监察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讲座。分局还经常开展业务交流、文书评比等活动,提高大家制作文书和撰写事故调查报告的能力和水平。还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分期分批的组织监察员到兄弟省份的监察分局进行考察学习。这些都促进了监察员执法能力的提高。三是综合能力建设。分局根据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开展多项活动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分局通过开展调查研究评比、主题演讲比赛以及多种主题实践活动等,大力培养监察员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
(三)作风建设情况
作风是队伍的精神,作风体现监察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分局的主要作法是:一是加强教育,培育三种意识。分局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头脑,切实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大局意识;分局定期开展国情、世情、民情和安全生产形势教育与分析,唤起大家的忧患意识,把监察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安全发展、社会和谐的上来;分局还切实加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教育,帮助大家树立责任意识,做到恪尽职守、敬业奉献。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复杂的。分局监察区域内煤矿点多面广战线长,而且各类煤矿灾害俱全,特别是辖区内水害特别严重。面对这份工作重、压力大的艰巨任务,分局通过切实的思想作风教育,大力培育监察员的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目的在于解决好大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权力观、地位观的问题,以利于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正确处理压力与动力的关系、正确处理挑战与机遇的关系,做到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二是严肃纪律,倡导四种作风。作风关系政府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工作效率。通过严肃纪律,加强考核,狠煞无所作为的逍遥风,狠煞无视组织纪律的自由主义之风,狠煞不以大局为念的私心风,分局逐渐强化了四种意识,养成了四种作风,即强化了奉献意识,养成了勤勉
敬业的作风;强化了实干意识,养成了求真务实的作风;强化了执行意识,养成了雷厉风行的作风;强化了自律意识,养成了廉洁奉献的作风。并认真践行国家总局的“九条纪律”和省局党组提出的“七条禁令”。分局监察员面对任务重、工作繁、压力大的实际,充分发挥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舍小家顾大家,经常放弃双休日、公休假,加班加点的工作,而且对工作积极主动、高度负责、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做到超常工作,切实克服工作拖拉、推诿、扯皮等现象。三是发扬风格,做好三个服务。分局始终奉行在服务中强化执法、在服务中体现效能的原则。针对辖区内小煤矿办矿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差的事实、针对政风行风建设中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针对复杂的执法环境,分局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落实相关的措施,切实做好对煤矿的技术指导、政策咨询、执法解释等三项服务,不做一罚了之的事。一方面分局严格执行省局制定的限时办结、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和服务承诺制度,以及政风行风意见整改情况报告、整改责任追究和整改情况督查制度,做到便民、高效,为民、务实,树立执法为民的良好形象。同时畅通渠道、加强联系、优化服务等。另外,分局还将服务贯彻于执法工作的全过程,切实加强行政处罚中的执法解释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要求监察员在做好执法工作的同时还要当好宣传员、服务员和指导员的角色。
(四)制度建设情况
加强分局制度建设,是做好煤矿安全监察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分局坚持以安全发展为指导,本着实用、可行、有效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分局在刚成立,即围绕分局的政务、事务、业务、财务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建章立制工作,分别建立了工作守则、日常监察、政治业务学习、财务管理、车辆管理、公务接待、档案管理、设备仪器管理、岗位责任和监察权力监督制约等方面的制度共计60余项。之后,根据工作需要,一方面是新制定了党总支议事规则、三会一课、领导干部与群众谈心、业务考评、后勤管理、政风行风建设等方面的制度共40项;同时还对前面的部分制度根据新情况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如车辆管理、财务管理、政务公开等;另外就是对省局制定的一些制度,如执法方面的限时办结、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和服务承诺制度,以及重大行政处罚个案审核把关、罚没款收缴、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行政赔偿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等,分局始终做到严格执行、严格落实。
(五)廉政建设情况
廉政建设关系政府形象、关系公信力、关系执法的权威与效能。分局从教育、制度、监督三个基本环节入手,贯彻反腐倡廉“十六字”方针,把廉政建设贯穿于监察执法的全过程、贯穿于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分局内部管理的各个环节,抓基础、树形象、明责任、严纪律,努力建设廉政勤政的执法队伍。一是加强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分局每年制定廉政学习教育计划,明确内容和措施,切实加强党纪政纪和为政之德的学习教育,制作廉政牌,时刻把握监察员国家总局的“九条纪律”和省局的“七条禁令”的标准和红线,分局领导也都在廉政问题上做到苦口婆心,经常提醒、警告和讲解,做到廉政上警钟长鸣、长抓不懈。二是严格制度,切实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分局及时传达总局、省局的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并部署分局的廉政建设工作。内部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明确各个岗位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工作目标。严格执行领导成员与监察员定期廉政谈心制度。几年来,分局严明“九条纪律”和省局党组的“七条禁令”,重点抓了赌博、收受监察对象礼金、投资入股煤矿等突出问题。大家牢记准则,严于律已,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今年以来,分局共收到上交礼金 元,拒收红包 次,树立了监察干部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三是加强监督。分局利用年节时间,采取以背靠背的方式,在辖区内的煤矿管理人员、基层监管人员中开展廉政座谈和问卷调查活动,主要调查了解分局在监察和廉政方面的存在的问题,掌握分局执法中廉政动态和执法效果,切实加强廉政监督。分局还在辖区内从煤矿管理人员和地方监管人员中聘请了 名特约行风监督员,加强政风行风监督。同时分局内部在无职党员中设立监督岗,加强对分局的廉政建设、内部管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和重大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督,他们可以直接找有关人员了解情况,甚至直接进行现场监督。
二、主要经验和体会
做好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监察员队伍。回顾分局队伍建设情况,主要有:一是坚持了一个原则。即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原则,努力构建和谐分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牢记党的宗旨,做到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对内实行人性化管理,积极构建班子和谐、队伍和谐、内外和谐、工作和谐和执法和谐的“五和谐分局”,切实将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廉洁执法的要求落到实处。二是抓住了一个中心。即抓住了班子建设这个中心。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和法律性都很强的工作,尤其是在复杂的执法环境和严峻的安全形势双重压力之下,要正确判断形势,把握工作规律,认真履行职责,建设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就必须有一个团结协作、富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所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分局始终抓住班子这个中心,坚持在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上下功夫,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领头羊”作用,努力建设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监察员队伍。三是把握了一个重点。即把握了队伍学习教育这个重点。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习则是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改进作风的关键和突破口。分局始终把学习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点工程来把握,认为学习就是工作、学习就是素质、学习就是效率、学习就是形象。分局坚持每月一次的中心组学习、半月一次的政治理论学习、每周工作会上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监察业务的学习,以及其他形式的学习教育,并结合党建工作开展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四是规范了一项工作。即制度建设这个基础性工作。切实可行的制度可以维护公正、保障团结、规范工作、严肃纪律,是队伍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分局坚持规范制度建设,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靠制度规范言行、靠制度规范权力,积极构建心齐气顺、和谐团结的分局。
2.湘潭城乡建设发展集团 篇二
1 湘潭县文化建设现状
1.1 县域文化网络逐步形成。
全县已构建成覆盖县、乡、村、社的文化设施网络, 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为满足城乡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创造了条件。目前, 县级拥有县文化馆、图书馆、花鼓戏剧团、电影公司、文物管理所、白石文化广场等文化企事业单位和公益文化活动场所。文化馆已达到文化部县级文化馆一级馆标准;图书馆藏书15.7万余册, 拥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网点, 被评为县级公共图书馆二级馆;彭德怀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被中央六部 (委) 确定为“红色旅游圣地”、“全国百佳旅游景点之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集电影放映、表演、乒乓球训练、器械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白石文化广场集体育锻炼、休闲娱乐、文艺表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此外, 修复开放了齐白石故居, 完成了尹氏宗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 建成了省电视监控的高标准文化库房。19个乡镇均建有宣传文化站, 乡 (镇)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云湖桥镇建成投资20多万元的文化大楼, 文化站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全省百强文化站”称号;石潭镇建成一栋400平方米的文化广电大楼, 图书借阅、文艺培训、活动开展等功能一应俱全。村级文化活动室蓬勃发展, 县城八大社区和50%以上的行政村均建有文化活动室和中心图书室。
1.2 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
目前, 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在县内普及开展, 村村有节目、月月有活动。同时, 在节目内容、节目表演形式等方面力求彰显地方传统文化特色, 如闹元宵龙狮彩车游城、元宵文艺焰火晚会、石鼓·青山唢呐、湘潭花鼓戏、皮影戏、剪纸等民俗文化中的优秀项目已成为我县文化活动的重头戏, 各社区都成立了文艺宣传队, 排练健身舞、腰鼓、狮龙表演等节目, 为全县人民提供了新鲜活泼、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 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需求, 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大大提升了县域知名度和美誉度。
1.3 文化遗产保护初见成效。
该县历来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 省、市、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库存文物均得到有效保护。彭德怀故居、齐白石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鼓·青山唢呐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石鼓木偶和响塘纸影戏被列入湘潭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1.4 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
稳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的整体改革, 组建了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 (版权) 局和广播电视台。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在其内部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 现已完成第一阶段的方案设置。有序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
1.5 文艺培训和创作成绩突出。
全县文艺培训经常持久。县文化馆常年开设声乐、器乐、舞蹈培训班, 近10年已培训学员5000多名;各乡镇常年开展文艺培训, 参训人员达12000余人。文艺创作成绩喜人。群舞《QQ宝贝》在湖南省“三湘蒲公英”青少年音乐舞蹈大赛中获金奖, 歌曲《江边有个湘潭县》在湘潭市“湘人湘歌”大赛获一等奖, 论文《鸣箫牌子与筚管浅谈》获文化部“群众文化理论论文”评奖活动金奖, 新编剧目《花郎缘》、小品《照镜子》、《太后吉祥》等广受称赞。
尽管该县在文化建设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是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依然较多。基层活动在丰富, 但其内涵有待提高;群众参与面在扩大, 其组织化程度有待加强;阵地在拓展, 其规模和影响有待提升等。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经费投入不足。
经费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的一大难题。县级财政吃紧, 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有限, 在乡镇一层尤为严重。尽管对文化经费的投入有文件规定, 但真正落实很难到位。除了人头经费外, 县、乡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几乎没有, 导致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乡镇文化站不能依靠自身发展, 依靠产业化、市场化运作生存困难。
二是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任重道远。
齐白石文化旅游区项目计划自1999年实施以来, 至今仍未达成预期效果。白石镇是齐白石大师的故乡, 不仅交通条件优越, 而且这里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独特的人文景观、齐白石早期艺术渊源、贡莲等乡土特产、湘中民俗风情、亚热带山区风光和风水、民间传说等相互融为一体。根据湖南省的旅游发展战略重点:岳阳-长沙-韶山-南岳-郴州的“名人名城名山名水旅游走廊”, 新建的白石文化旅游区正处于这一走廊的中点站, 是省旅游重点确定的“长沙-韶山-乌石-花名楼-白石”名城名人胡里游的一部分。该项目规划面积为20平方公里, 主要建设“三区一中心”:白石艺术园景区、莲花寨景区、紫荆湖竹海景区及中心贸易区。此外还有黎氏八骏艺术馆、晓霞宾馆等休闲娱乐设施。白石镇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 走旅游开发之路切实可行, 前途广阔。然而为什么从1999年的项目制定到现在的2014年, 时隔十多年, 这旅游开发却看不到当年计划之中的成效呢?
2 突出地方特色, 推进文化强县建设的思考
2.1 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完成县城湖湘文化体育、金霞山广播电视中心 (含广播电视自立发射塔) 、县文化馆文艺培训中心等工程建设。完善县电视台、彭德怀纪念馆、白石文化广场、湖湘文体公园等重点文化阵地建设;在滨江风光带项目建设中, 着力融入历史和湖湘文化元素, 将滨江风光带打造成一条集群众休闲娱乐、文化品赏于一体的综合性景观长廊。加快乡镇文化站业务用房、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文化室建设, 形成县有园、乡镇有站、村有室、组有户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全面建成设施先进、功能健全、运行高效、惠及全县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2.2 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按照方便群众就近参与文化活动的原则, 加强社区配套文化设施建设, 在居民小区建设一批文体活动中心和体育健身场所, 推动公益性文化设施和场所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在农村切实加大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中心、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无线网络的建设力度。组织好传统节日、重大节庆、纪念日的群众文体活动。重点办好中国 (湘潭) 湘莲文化节,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强乡镇、街道文联组织建设, 切实发挥文联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定期举办乡镇唢呐艺术大赛、龙舟赛、花鼓戏表演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提高群众对文化活动的认同感和参与度。积极繁荣文化创作, 建立优秀作品奖励机制, 依托湖湘文化、白石艺术文化, 定期举办湘莲文化艺术节和多种形式文化交流活动, 吸引更多的文化艺术人士来湘潭县采风、创作, 弘扬湖湘文化、白石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 建设文化强县。
2.3 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湘潭县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历史, 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 必须深入挖掘湘潭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 使之焕发新的时代气息。加大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加大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力度, 加快文化遗迹的修复建设速度, 不断丰富文化内涵。保护开发罗亦农、王闿运、黎氏八骏等名人故居地;加快易俗河老街的保护和开发, 展示以“千年洛口”为核心的文化名片, 提升县域文化品位。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鼓青山唢呐”的传承保护为重点, 鼓励更多民间艺人投身这一领域, 推动我县唢呐艺术团的发展壮大;完善市县两级非遗代表作保护名录, 加强对白石书画艺术、白石胡秀英剪纸、石鼓木偶戏、石鼓油纸 (布) 伞制作工艺等非遗项目的保护, 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4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一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围绕“神洲人文圣地、三湘生态乐园”主题, 着力打造“人文之旅、红色之旅、生态之旅”三个品牌, 打响做强文化品牌, 增强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 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弘扬湖湘文化品牌。挖掘湖湘文化内涵, 传承湖湘人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和务实拼搏的进取精神。发展湘莲文化品牌。弘扬湘潭县爱莲、植莲、咏莲的文化传统, 坚持办好两年一届的湘莲文化节, 以文化艺术作品展、文化专题讲座等方式, 充分展示湘莲文化的丰富内涵, 不断提升“中国湘莲之乡”的品牌形象。
二是发展文化休闲产业。
生态休闲业已成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重点开发以金霞山、晓霞山、昌山、花石水库、中路铺水库、上石坝水库、湘江水系、涓江水系、涟水水系及易俗河老街为主的山水品牌。积极发展农业生态休闲游, 创建一批省级旅游名镇 (村) , 提升镇村旅游名气, 打造一批星级“农家乐”;整合旅游资源, 创建一批上档次的旅游景区和旅游酒店, 合理规划旅游线路, 加快与韶山、衡阳景区对接, 融入大韶山旅游圈, 努力将该县由旅游资源大县打造成为省级旅游强县。
三是加快发展文化传媒产业。
依托电视、报纸、网络三大媒体传播平台, 以资产为纽带,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调整媒体结构和节目布局, 打造新闻服务品牌。大力发展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媒体业务, 加快发展数字媒体, 用现代科技提升传统印刷产业, 建设湘潭出版发行印刷产业园。
四是大力发展书画产业, 依托齐白石纪念馆, 筹建书画艺术品一条街, 建立书画艺术创作交流中心, 健全艺术品交易拍卖市场, 擦亮“中国书法名城”、“中华诗词之市”等品牌。
2.5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3.湘潭城乡建设发展集团 篇三
(第2期)
湘潭高新区控违拆违指挥部办公室
2009年12月25日
红线内违法搭工棚,拆!
12月18日,高新区辖区正在修建的火炬路二期工程与河东大道相交处,大型挖机挥动巨臂,在一片“哔啵”声中,两栋共计
建鑫工棚被强拆前
600余平方米的违法建筑被顺利拆除。沿线三户违法建设业主闻讯后,也立即自行拆除了违法搭建的房屋。至此,火炬路二期工
建鑫工棚被强拆中
程沿线违法建设全部被拆除。
位于火炬路二期工程与河东大道交界处的两栋违法建设,是
建鑫工棚被强拆后 建鑫房产二期工程的工棚,于2007年搭建,占用了火炬路二期工程建设道路红线。火炬路二期工程于11月底动工建设,是云盘集约用地示范区云盘村村民安置区进出的唯一通道。沿线的违法建设给火炬路二期工程建设造成了阻碍,直接影响云盘村安置区建设的进程,进而影响云盘集约用地示范区的开发进程。
高新区拆违指挥部曾在一星期前向该工棚的业主下达了违法建设自拆通知,但违法建设业主除了从工棚搬走一些办公用品外,并没有拆除这两栋违法建设。
12月18日,高新区拆违指挥部联合法院、公安、高新区国土分局执法支队等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宝塔街道、云盘村、云盘集约用地示范区工程指挥部负责人,组成80多人的执法队伍将两栋违法建设一一拆除。其余三户占用了火炬路二期工程建设道路红线的云盘村村民闻讯后,也自主拆除了违法搭建的共计200平米房屋。此次集中拆违行动,为火炬路二期工程的建设扫清了障碍。
福星农贸两千平方米违法建设被拆除
12月23日,高新区宝塔街道福星村组织对位于河东大道一侧的福星农贸市场大片违规搭建物构成的脏乱菜场进2 行拆除,脏乱菜场将被新建的农贸市场代替。新建成的农贸
市场占地5.8亩,各种设施齐全。
原有的福星菜场是自然形成的菜市场,菜场内两溜用木板随意搭建起来的摊子上杂乱的摆满了各种肉类和蔬菜,摊位前面就是一栋居民楼,后面则是垃圾堆,卫生状况堪忧。而且市福星农贸市场违法建设拆除前
场内的摊位搭建了大面积的违法建设,尤其是贴近居民楼的一侧摊位中,部分商贩在石棉瓦搭建的遮雨棚下使用电器,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福星农贸市场违法建设拆除中
今年,市政府出台了对城区内13家农贸市场提质改造的计划,福星农贸市场也被纳入首批改造的计划之中。至全市展开大拆违行动以来,高新区控违拆违指挥福星农贸市场违法建设拆除后 部加大对农贸市场的违法建设的处置力度,12月23日,菜场一侧的摊位已经全部拆除。
此次,对原有菜场内的近2000平方米的违法搭建物进行了拆除。保留在居民楼一侧的原有摊位是为了在施工期间方面市民买菜和留住经营户采取的措施。福星农贸市场主体工程完工后,现在的摊位将会全部纳入新市场进行经营。
福星农贸市场规划占地5.8亩,总投资550万元左右,预计要明年年初才能建成投入使用。新建成的农贸市场为标准的大棚式室内菜场,共有3个入口。市场建设还设计了消防通道、人行道、车行道等设施提高菜场的方便程度。原有的菜场计划作为停车等配套设施场所一并纳入新菜场的建设范围。
简讯:
1、自11月13日,湘潭市人民政府召开拆除违法建设整治动员大会以来,截止到12月24日,高新区共计拆除违法建设13006.45 m。自拆33处,面积达8661.95 m,强拆15处,面积达2688.42 m;控制违法建设行为 15处,面积达1656.08 m。其中12月18日至24日,高新区共计拆除违法建设3288 m。自拆6处,面积达2303 m;强拆1处,面积达615 m;控制违法建设行为4处,面积达370m。
2、建立健全违法建设信息举报制度,制定《湘潭高新区违法建设举报受理及交办登记表》,详细记录举报人、被4
222
2举报违法建设基本情况、交办时间、违法建设现场核实情况及处理意见、领导意见、处理结果等信息,进一步规范了举报受理的工作程序。
4.湘潭城乡建设发展集团 篇四
标签:工作实践体会 杂谈
一个在成都城乡商贸物流发展投资集团的朋友看了我在公司写的一些战略规划方面的报告 以后,请我帮忙给他写一个集团组建后的企业战略规划。“盛情”难却,在看了不少资料之后,草成下文。不过很多经营预测和目标还得由他自己做,因为我对他们公司的情况并是很了解。不过,从他们公司的经营业务来看,农业这个产业是大有可为的,想象空间非常大,政策支持和市场前景都是非常可观的。这些天查看资料,也对农业生产与流通这个领域有了
一些了解,甚至对这个民生行业蕴藏的巨大商机也产生了几分兴趣。
成都城乡商贸物流发展投资集团战略规划
一、组织机构定位(组织战略目标)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以投资项目为支撑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构架,采取职能制组织结构和扁平化管理,形成由母公司和若干参股、控股、独资子公司组成的大型企业集团。
在当前新组建集团的形势下,本着立足核心业务,发展支撑业务,培育可能成为未来重要经济增长点的“明星”业务,调整和优化非优势或非核心业务、收缩劣势业务的原则,对集团下属子公司进行资产重组、股权整理和业务、人员的整合,从而保证集团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发展定位(企业战略目标)
以农业有序流通、稳定农业市场为目标,本着既着眼于经济利益,又着眼于社会利益的企业宗旨,根据国家农业政策和省市物流业发展规划,借助成都城乡统筹发展的契机,以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和完善为组织保证,以集团化管控为制度保证,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的领导下,将我集团逐步发展成为以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禽蛋、腌卤食品、农副土特产品、糖酒、干杂、粮油、调味品、冷冻食品等农产品和食品产业为主业,以农业物流与商贸体系建设、农产品和食品精深加工为发展目标,以农业产业链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核心理念, 以现代物流业流通网络为依托,以农业产业化综合服务的延伸为纵深,具有自有知名品牌、完善的营销网络,并以西部市场为基础,辐射全国,具有全国竞争力和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跨区域的农产品和食品商贸流通集团,并在适时引入战略投资者基础上,作为涉农企业在国内外上市。
三、经营定位(经营战略目标)
立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以大商贸、大流通的一体化建设为基础,以建立新型的、现代化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为战略目标,以适度上游一体化(资源控制)、物流专业化经营、强力网络控制相结合为指导方针,注重产品和网络、资源与市场的联结,借助电子商务、网络配送等现代物流手段,构筑高起点、高标准农产品流通平台,实现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组织化、现代化和科学化,同时,以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为延伸,促进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
在经营模式上,要以连锁经营和标准化管理为基础,以实业经营为推动力,以资本运作为杠杆,以自建自营为主要扩张方式,以上下游资源整合为纽带,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为助力,建立遍布全市、全川、西南三省并在中西部省市拥有网点的特大型农业商贸流通体系。
四、社会功能定位
我公司系国有大型农业流通企业,对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与供应,健全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保障人民民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切实贯彻国家和省市政府的“菜篮子工程”、“放心肉”工程,也是我公司应尽的社会责任。我公司的业务经营不仅仅着眼于经济利益,也必须着眼于社会利益,这也必然将构成我公司企业宗旨和战略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经营目标上,既要追求公司自身的商业利益,也要注意以企业化运作方式带动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的调整优化,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农村经济的结构转型与升级。要继续探索发展“零售终端+基地+农户”模式和“批发分销企业+工厂+基地+农户”模式,加强和改进与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业生产基地、农民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与股权联结方式,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以产业要素和机制重新构建农业发展和配置农业资源,使大商贸、大流通、大产业运作下的农业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与推进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五、发展阶段规划
第一阶段:理顺企业治理结构,健全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的职能,完善集团的组建和管控。完善现代管理制度,对企业的战略管理制度、投融资决策制度、财务制度、人事制度和各项业务制度进行立足于集团化管控的优化设计。从组织和制度两个方面保证集团上述发展目标的实现。时间:目前至2010年底。
第二阶段: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标准化农贸市场和相关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为重点,在成都新建若干大型的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和100个以上标准化农贸市场,配套建设相关的物流配送基地和中心。同时对现有和建成的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进行资源整合,规范管理,统一标准,加强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并积极导入企业化、市场化管理。以拆、并、扩的方式对下属的现有布局分散、交易规模小、功能不完善、交易方式落后、管理混乱的批发市场进行资源整合和管理流程再造。加强上述设施的检验检测、信息、储藏、加工、运输、电子结算等功能,逐步在市属农业主产区和集散地建成一批布局合理、信息渠道畅通、交易方式先进、配套支持完善的国家级农业综合及专业批发市场。
完善全市街区与社区农贸超市与店铺的建设,形成遍布全市的销售网络。逐步培育若干本企业的自主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形成独特性、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此外,加强企业软实力建设,提高商贸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和物流服务体系的建设(可考虑在集团下成立上述领域的专业化公司牵头开展工作)。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充分利用西部农业的资源优势,练好自身内功,成为西南顶尖的农产品物流标杆企业,在中国西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起到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时间:目前至2014年底。
第三阶段:在公司主营业务方面,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和供应链管理,加强产业联结方式的改进,向纵深一体化发展。包括与农业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园等进一步密切协作,组建和收购兼并一批农产品和食品批发零售企业及加工企业,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提高农业附加值,并在农业物流综合服务方面进行延伸,围绕多元服务和增值服务打造全方位、多功能、集成式、现代化的农业物流产业链。在公司资产建设和管理方面,构建规范、高效的集约式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统一对下属的商贸物流资产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最大程度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在公司资本运作战略上,引入战略合作者,加强对涉农产业企业特别是农业物流企业的并购,以与旗下资产形成整合效应,突出集群效应,并可考虑适时上市。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成为立足西部、跨越全国,产业组织方式完善、经营模式先进的大型农业物流与商贸集团,综合实力在全国同类企业中居前五位。
时间:2012年至2017年。
六、产业组合及其目标
1.重点打造肉类、蔬菜等农产品产业链,建设肉类、蔬菜等食品从生产到加工再进入农贸市场、食品超市、肉菜连锁店的网络体系,发展专业店、综合店、社区店、卖场店等终端形式,实现绿色食品、绿色经营,实现农业“从田间到餐桌”过程的内在价值优化和农业物流产业的整体升级。
2.建设和收购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农副产品物流园等农业物流商贸平台。本着适度超前、功能齐全、规模经营、管理规范、信息发达、配套完善的原则,建设和收购一批立足成都、辐射西部地区的集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花卉、茶叶、土特产品、副食品等农产品批发交易、加工、包装、仓储运输、物流配送、拍卖、电子商务、检验检测、进出口贸易、电子化结算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区域性现代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本着“准入规范,功能齐全,卫生达标,管理有序”的原则,建设一批方便民众、安全卫生、吞吐量较大、辐射周边街区或社区的标准化农贸市场。
3.发展农业物流配送服务体系。以大型农产品集散规模化为基础,以农业生产基地为源头,实现“农产品加工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化、管理运营信息化”,加工配送农贸市场和机关
团体、学校食堂、餐饮酒店和超市等零售业需求的农副产品和食品。同时,建成一个保障食品安全、商品结构合理、资源优化配置,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专业化、集约化、多层次、多功能、集散性强的物流配送体系,创造农产品的采购、储藏、保鲜、分选、包装、运输、装卸、分销等各个环节的价值,建设相关流通设施,从而实现农业供应链(生产、储藏、加工、运输、配送等)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集群化、现代化,并打造畅通高效、安全卫生、交易方式先进的农业流通体系。
4.除商贸流通领域外,积极介入农产品和食品的初步加工和精深加工甚至标准化生产,特别是猪肉、粮油、生鲜食品、特色农产品、调味品、大众食品的加工、批发与零售,建设加工物流园或生产加工基地,购建加工设施,引进加工技术,形成产业链的适当纵深延伸。集团可考虑适时成立子公司,专门进行农产品和食品的加工与贸易,后者可借助集团强大的一体化网络体系,实现产品的快速批发与零售。
5.设立食品连锁零售店铺,经营国内外著名食品品牌的代理与销售,以及食品物流、食品进出口贸易的多元化贸易业务。
6.向上游一体化,介入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如蔬菜种植示范区,农产品加工园区,特色农业产业园等。
7.农业物流与商贸方面的技术服务,农业博览会的举办等。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也可适时介入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等政府支持的涉农产业。
七、投资组合集团以农业商贸体系的投资为核心业务,以物流配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为支撑业务,以农产品加工和生产为培育业务,以其它业务为辅助业务。四大业务在投资时兼顾地域、市场网络和技术的结合。在投资区域上,以成都乃至西部地区为主,逐步扩展到中部和东部发达省份。除着力建设农业流通体系外,还要特别注重对本市乃至四川优势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基地与生产加工企业的投资。
八、重点项目建设
1.农业商贸平台与农业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主要是建设八个中心和三个门店: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厨房式”农产品加工与专业性配送中心、农副产品期货交易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电子化信息中心、国际农产品贸易和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和综合配套服务中心;以及无公害肉类专卖连锁店,蔬菜、水果专卖连锁店和农副产品超市,从而构建配备完备、功能完善、业态完整的连锁商业业态。
2.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方面的项目主要包括:肉类与蔬菜的生产与加工,水果制品的生产与加工,调味品的生产与加工,粮油的生产与加工,传统特色食品和土特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休闲食品的生产与加工,“早餐工程”食品的生产与加工,特色经济作物的生产与加工等。
九、资本运作战略
5.湘潭城乡建设发展集团 篇五
2008/12/30
岳塘区发展改革统计局 何志军
社区服务业是指在政府倡导、扶持和推动下,以满足社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为宗旨,以基层社区为依托,各类社会主体共同兴办的以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为服务对象的服务业。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社区服务业应归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
社区服务业分为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两大业态,其中公益性服务包括社会福利服务、社会救助服务、老年服务、就业服务、社区治安法律服务、文化科教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等;经营性服务包括便民利民服务、文化娱乐服务、家政服务、社区物业管理服务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越来越重要,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发展社区服务业对提高居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市社区服务业的现状
目前,我市共有社区202个,雨湖区76个,岳塘区76个,高新区9个,湘潭县17个,湘乡市19个,韶山市5个。2001年,我市出台《关于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决定》以来,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提高居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书院路街道、东坪街道、中山路街道、中洲路街道等10个街道获湖南省和谐社区先进单位,木屐塘社区、唐兴街社区等26个社区获全省和谐示范社区,霞光社区多次获得省文明示范社区等荣誉,并获得全国先进文化社区、全国商业示范社区等光荣称号,飞喜家政服务公司、诚信家政服务公司、娟娟家政、梦圆家政、南盘岭社区老年陪护中心、天友餐具消毒中心等品牌社区服务业得到社区居民的广泛认可,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1、社区服务的组织体系基本建立
各社区普遍建立了以党支部为领导层、居民代表会议为决策层、社区居委会为执行层的组织体系,为居民服务、社区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基本形成了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共同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业发展的局面。
2、社区服务的基础条件大为改善
2001年,我市城区有50%的社区办公用房不足50平方米,各社区经费3000元/年,社区设施极为简陋。近年来,政府把改善社区基础设施作为重点,逐年加大对社区的投入,到2007年,各社区的经费达到5万元/年,2003年-2007年全市共投入财政资金4227万元,新建办公用房16120平方米,改扩建近30000平方米,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平均达到220平方米,所有社区都建立了社区服务站(中心),大多数社区安装了空调,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建立了图书室(阅览室)、娱乐室(老年活动室),部分社区建立了卫生医疗服务中心、市民学校、棋牌室、门球场、乒乓球室、文体活动广场,配备了室外健身器材。
3、社区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和优化
我市现有748名居委会委员,其中女性561人,中共党员467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302人,平均年龄39岁,社区服务人数大幅增加,社区服务人员平均年龄降低,人员素质有较大幅度提高。
4、社区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全市街道办事处建立社区服务中心42个,社区服务站202个,建立和完善“星光”老年服务设施150个,全市社区服务网点3730个,社区专业服务队748个,社区志愿者服务队317个,社区服务从业人员10319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6136人。服务项目从最初的十几项发展到近300项,从原来单一分散的福利型、公益型服务发展成为餐饮、托幼、养老、残疾人服务、卫生计生服务、咨询、优抚、社会治安维稳、居民生活、心理健康和疾病康复服务、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等系列化服务体系,并逐步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牛头岭社区基本上实现了“办事不出社区”的目标,霞光社区建立了“小病在社区、大病有医保、康复回社区”的卫生服务体系。
二、我市社区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市社区服务业在边起步、边规范的过程中,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相对沿海发达地区和长沙株洲而言,仍存在投入不足、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市场发育不健全、服务企业规模偏小、服务档次偏低、与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没有突破福利和公益服务的范围,对于拉动社会需求、扩大就业规模、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服务业发展不平衡,社区服务功能发挥不够充分。
全市有广场街道、平政路街道、中洲路街道、岳塘街道建立了“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通过整合社区服务功能,优化社区服务资源配置,社区服务阵地由室内转向窗口平台,实现了靠前服务、便民服务、快捷服务;南盘岭社区服务实现了“走出去的战略”,其家政服务覆盖了全市主干道沿线社区,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牛头岭社区服务中心走“以项目融资的路子”,形成了市场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化服务格局,其物业管理服务覆盖社区并向周边辐射,该社区除房产外,现有服务设施43万元,并有一定的积蓄,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大部分社区办公服务场地不足,社区经费仅能勉强维持发工资和日常传统服务项目开支。个别社区经费方面甚至存在寅吃卯粮、借新还旧的现象,工作方面仅能应付,社区服务业社会化、市场化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全市社区服务业经营网点虽然不少,但管理和服务规范、上规模上档次、具有品牌效应的极少,而且大多经营业态雷同,设施设备陈旧,不少社区服务网点与居民住宅设置在一起,破坏了居民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新型高档住宅小区的服务网点多数由开发商主导,网点少,租金贵,商家不愿意在初始期进入经营。
总体来看,我市社会救助服务、就业服务、社会治安法律服务、计生服务等公益性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而经营性服务处于自由发展阶段和无序发展状态,没有行业管理制度,也没有行业标准规范。
2、社区服务业发展资金不足。
首先是财政投入相对不足。我市2001年财政投入每个社区的经费为3000元,2007年为5万元。据了解,长沙市天心区2007年投入每个社区的经费为22万元。其次是社区工作者薪酬偏低,我市2007年社区工作者月工资标准为600元,2008年正研究调整为社区书记主任月工资标准900元,副主任850元,委员、低保员、社保员800元,考核奖平均150元/人月,工资奖金合计平均约1000元/人月;长沙市天心区2007年工资标准1100元/人月,2008年7月起实行主任基础工资1600元/人月,副主任1500元/人月,委员1400元/人月,绩效工资为基础工资的30%,工资奖金合计平均约1950元/人月。第三是企事单位、集体经济、民营企业以及其它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投入社区服务业极少,这是目前我市社区服务业发展水平低的主要原因。
3、社区服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目前我市平均社区用房220平方米,离省定标准300平方米尚有一定差距,社区用房在150平方米以下的有35家,还有15家是借用。全部社区用房中,有80%以上没有办理房屋产权证。社区内文化、体育、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特别是一些老社区,公共绿地较少,存在小街小巷道路不畅、路灯不亮、下水道堵塞、垃圾站设置太少的现象。
而与之相对照的是长沙市从2006年起,将359个社区分阶段纳入标准化建设范围,按照精品社区、达标社区和一般社区三个层次推进。选择重点社区由市、区两级财政各安排100万元建设和谐文明社区。全市所有社区有六室:办公室、党建活动室、警务室、计生服务室、图书阅览室、文化娱乐室,有三站:社区服务站、医疗服务站、保障服务站,大部分社区有室外健身场、市民学校、雷锋超市、文化长廊和一站式服务中心。长沙市建立了500所特色市民学校,每所市民学校有场地、有教材、有专职教师、有教学计划,课程的开设由社区居民作主。
4、社区服务功能错位,行政化倾向严重。
一是社区事务性工作多,走街串巷为居民服务的精力少。随着政府部门工作的下移,社区成了一级小政府,社区事务性工作越来越多,再加上文明城市创建、卫生城市创建,还要应付一些上级部门的检查、达标验收,留给社区工作者了解社情民意、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时间和精力很少,导致社区服务的基本职责履行不够,社区功能错位,一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社区层面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是社区自我管理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社区没有独立的人事权和财务管理权,其财务账由街道代管,其经费使用由街道审批,财政拨付社区的资金存在被截留现象,市、区拨付社区的5万元工作经费部分没有足额落实到社区。
三是“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精神没有得到完整贯彻。社区工作任务增加了,经费开支增大了,而相应的人员和经费往往到位不够。
5、社区服务业中介组织发育不健全。目前,社区中介组织可以分为四类:活动类、维权类、服务类、救助类。我市的社区中介组织一是发展不平衡,二是种类不健全。其中活动类社区中介组织,如舞蹈队、书画协会、腰鼓队等较多,但权益类、服务类和救助类社区中介组织数量不多,质量不高,特别是服务类中介组织还没有发挥吸收社会资金投入、丰富社区服务内容和推进社区服务业发展的作用,产业化程度还很低。
6、社区服务业龙头和品牌较少,示范和带动作用不明显。
全市有影响的社区服务龙头企业和品牌服务较少,市、区、街三级社区服务中心龙头和区域龙头作用体现不明显,社区服务的产业化依然任重道远。
如规模较大的南盘岭老年陪护中心,2007年营业额约40万元,梦圆家政服务2007年营业额约20万元,比长沙社区服务龙头企业相差甚远;我市起步较早的品牌家政服务企业娟娟家政主要服务项目包括家庭服务钟点工、保姆、陪护、护理、家教、家电维修、办公楼和旅社保洁、建筑物外墙清洗等,其最兴旺的2005年营业额40多万元,从业人员达278人,到2007年营业额约为15万元,从业人员锐减至40多人。
总体来看,我市经营性社区服务业发展属起步阶段,个别的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沿海发达地区和长沙相比,从业人员素质、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服务业企业规模不大,总体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不高。
三、我市社区服务业发展前景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未来社会将对社区服务业发展壮大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培育发展社区服务业具有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前景。
1、居民收入的提高将带动社区服务业需求。
近年来,我市城市居民收入逐年增长,“十五“期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12.3%,2007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42元。居民收入的增加为社区服务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收入群体对社区服务业的需求快速增长,并形成一定的消费规模;同时,随着思想观念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中低收入群体对社区服务的消费需求也逐步增加,市场前景看好。
2、社会人口趋向老龄化将带动社区服务业需求。
我市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户均人口减少。我市一代户、二代户越来越多,“空巢”家庭现象日益突出。由于家庭结构小型化,削弱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更多的老年人必然要求社会化的服务来保障其生活所需,建立以社区居家养老和居家护理为主、养老院为辅的新型社区服务模式,将是我市社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之一。
3、城市居民消费升级将带动社区服务业需求。随着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信息咨询产业逐渐发展,人们的工作节奏加快,文化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促使城市居民的思想观念发生很大变化,生活方式趋向多样化,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消费结构逐步升级,花钱买服务的观念逐渐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们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习培训、旅游健身、休闲娱乐等,社区家政服务、便民服务及保健服务等市场需求将不断增加。
同时,由于住宅的小区化和私有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将离不开专业化的社区物业管理服务。
4、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发展将带动社区服务业的需求。
5、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将带动社区服务业的需求。
四、发展湘潭市社区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发展湘潭市社区服务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任重而道远。要实现湘潭市社区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健全法律法规,理顺社区管理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89年颁布以来,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社区服务业的产业化、市场化方面,《组织法》对社区的定位和管理有待进一步细化和深化。另外,《组织法》的第十七条关于社区经费来源方面,没有对目前社区物业管理服务等收费项目提供法律依据,社区建设和服务业发展受到制约。
按照该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组织,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对居委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居委会协助政府及其派出机构开展工作
⑴建议市人大组织开展调研,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条款细化和深化的修改建议,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社区管理体制,二是社区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
⑵建议市人大组织开展对湘潭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执行情况的检查并监督实施。政府要全面清理各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的文件,不相适应的一律废止,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全面落实社区居民自治的各项措施,健全完善《社区自治章程》。
目前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理顺管理体制。社区的人事权经费权、财产权应由街道移交社区,减少各类检查、评比、考核,促进社区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和社区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2、制定并实施《湘潭市社区服务业发展规划》,开创我市社区服务业发展新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等十四部委1993年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民政部于2007年发布了《“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建议按照以上2个规范性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并参考东部沿海城市经验和作法,制定《湘潭市社区服务业发展规划》,对社区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发展方向和保障措施予以细化和深化,提高可操作性。
以《杭州市社区服务业发展规划(2006-2010年)》为例,在主要任务方面严格区分了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的分类指导意见,公益性服务分6类,经营性服务分4类,并分别细化其发展规划,指标体系较为科学,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特征比较明显,其保障措施有8项,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3、加大对社区服务业的扶持力度,规范对社区服务业的管理。
⑴制定社区建设标准,指明社区服务发展方向。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07年发布的《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湘潭市城市社区建设标准》。加强对社区服务业的宏观指导,规范社区建设标准,明确社区服务业发展方向,推动社区服务向高标准规范化方向发展。建议按精品社区、达标社区和一般社区分别制定标准,标准的设置分组织管理、政策扶持和资金筹集、服务内容、设施建设、服务队伍、效益等几个方面,指标设置要淡化定性指标,突出定量指标,要突出基础设施建设这一硬性指标,提高可操作性。
⑵明确各类建设主体的责任,建立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政府投入应成为社区公共服务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社区工作经费、社区工作者薪酬、社区办公用房、社区服务用房、社区基础设施和其它服务设施均应纳入财政预算,确保逐年增长,同时加大对经营性社区服务业的扶持力度,制定奖励和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各类社会资金投入社区服务业,促进社区服务业快速发展。
⑶加强社区服务队伍建设、提高社区服务人员素质。建议按社区专职管理人员、兼职人员、志愿者队伍和市场化服务专业人员分类,分别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培训标准和服务技能标准,把好准入关,做好社区专职管理人员的选任、招聘和培训工作,加强对市场化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和上岗培训,坚持执证上岗制度。
⑷出台《湘潭市人民政府关于扶持社区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改善社区服务业发展软环境。
据了解,杭州市对社区服务业发展的扶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社区服务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规定社区配套服务用房按每户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集中设置,严格执行开发商按要求建设配套公建设施的制度,同时建立其他公益性服务项目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二是进一步加大对社区经营性服务的扶持力度,制定具体的税费减免标准,就业困难人员自谋职业从事个体经营,并符合有关条件的,可凭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和《杭州市就业援助证》,到就业管理服务机构一次性领取3000元的就业援助补助费;三是建立社区服务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对社区公益性项目的补助和其它项目的扶持及奖励,并制定《杭州市社区服务业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对社区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来源及用途使用原则,具体的公益性项目、经营性项目优惠和补助标准、审批拨付程序、管理和监督进行了专门的规范。
⑸制定社区服务行业标准,促进社区服务业良性发展。对社区服务业进行规范化管理,使之符合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要求,促进社区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关于社区服务业行业,全国还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据对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沈阳、宁波、合肥、西安、广州、济南、乌鲁木齐、太原、青岛等17个城市各自的标准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北京《家政服务通用要求》对家政公司营业面积、服务监控、注册资本、顾主投诉、专职人员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规范;上海《家政中介和服务规范》对执证从业、证件管理、服务员和用户双方的权益保障机制、服务企业硬件设施、培训机制、服务档次、服务价格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济南《家政服务标准》则对服务人员基本条件、行为准则、仪态仪表、待人接物要求和常规家政技术准则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乌鲁木齐《家政服务等级标准》则对各类服务按质量评定等级,规定了按等级收费的具体要求;深圳则主要对服务合同进行了规范,对双方权利、义务提出了具体要求;青岛《家政服务规范》就规范的定义、组织机构、从业人员、服务质量、质量责任、监督管理六个方面作了释义和规定,其中对服务企业和服务员双方的权利义务作了较详细的阐述。
4、培育一批社区服务业龙头企业和品牌社区,带动湘潭市社区服务业跨越式发展。
要在目前已有的品牌社区和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社区服务龙头企业中选择重点扶持对象,充分利用现有政策,争取中央和省有关资金支持,加大投入,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发展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示范典型,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促进湘潭市社区服务业快速发展。
5、加快湘潭市社区服务业网络和信息化建设。
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按照统筹规划、实用高效的原则,采取热线电话、因特网网站、社区呼叫系统、有线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构建社区信息服务网络,推动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服务、便民利民、安全可控”的社区服务信息化发展格局。逐步建设覆盖全市的社区信息综合服务网络,使其具备行政管理、信息采集发布、便民利民服务等功能,并提供法律、气象、医疗、教育培训、旅游、家政、娱乐等方面的服务。推进政府电子政务、网上办事和社会公共服务进入社区,形成社保、医疗、就业指导和生活救助等专项网络服务平台。加大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社区的建设力度,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的设施、设备、资源开展综合性服务。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推进社区安保电子监控系统、电子阅览室、信息亭、信息服务自助终端等设施建设。要立足经济实用,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和铺张浪费,发展实用高效的社区信息服务,走低成本、高效益的信息化发展道路,并在全市范围内培育一批“社区信息化示范社区”。逐步统一社区信息服务电话号码,统筹利用号码资源,实现社区服务联动机制,方便居民使用。重点组织政务信息、就业服务、职业培训、社会保障、失业救助、民政优抚等政府服务信息的利用;结合电子商务发展,推进法律服务、家政、物业、商品配送、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
据了解,青岛市政务信息网、“杭州社区网”和“天津8890家庭服务网”、“上海962200社区服务热线”等办得较有特色,社区服务功能发挥较充分。
6、建立以“居民满意度”为核心的社区服务业考核评价体系。
6.湘潭城乡建设发展集团 篇六
2005年,是湖北民族建设集团发展过程中具有历史性转折的一年。这个成立于1995年,直属湖北省民宗委的国企,实行了全面改制。
由旱涝保收进入到自负盈亏,企业今后如何发展,又将走向何方?转型阵痛中的一系列棘手问题,现实地摆在了公司决策者面前。是随遇而安,维持现状?还是迎接挑战,奋勇争先?
公司董事长叶佳斌在思索:必须解放思想,做大做强品牌,才能实现再次跃升。
品牌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腾飞的翅膀。“湖北民族建设”坚定不移地走“品牌立业、品牌拓业、品牌兴业”之路,在大浪淘沙中不断崛起。如今,“湖北民建”的品牌效应也越来越明显。
改制之初,公司为建筑施工总承包二级,注册资本金为5018万元。2008年,公司获得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同时获得建筑装饰、消防施工、钢结构、金属门窗工程专业承包叁级资质,2009年获得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叁级资质,注册资本金为8018万元,同时钢结构工程、建筑装修工程专业承包均升级为贰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升级为贰级资质;2010年公司注册资本金增资为12018万元,获得地基与基础专业承包叁级资质、地基与基础工程、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升级为贰级资质;2012年公司申报集团公司获得成功,更名为湖北民族建设集团,同时获得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
从2005年公司改制至今,公司从一个小微企业迅速成长为一个大中型企业。集团的注册资本为12048万元,拥有资产总额2.5亿元、固定资产一亿四千多万元。2009年施工总产值达15亿多元,2011年集团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1亿元。业务范围立足武汉,辐射全省,走向全国,并拥有黄石分公司、海南分公司、安徽淮南分公司、云南分公司等几家大型分公司。
质量,放心工程筑牢品牌之基
“要打造一个优秀品牌,质量是根本,也是基础。”这在“湖北民建”已成为一种共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湖北民族建设”才能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由建筑承包三级发展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等多项资质。
为了树立品牌,湖北民族建设集团始终坚持质量为本、用户满意的经营宗旨,他们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施工保障体系,把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主管领导和质检人员对施工现场逐一把关。公司董事长叶佳斌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对在建工程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逐一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以质量求生存”,是湖北民建人恪守不变的经营方针。他们实施创精品工程战略,以精品工程树企业品牌,闯建筑市场,同时还引进了科学、完备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位一体”管理体系认证。尤其是企业改制以来,“创造精品”已经成为湖北民族建设集团员工的共同信念,他们秉承“严格管理,精雕细刻”的工作作风,下大力气解决制约工程质量提高的施工通病,努力为业主建造高质量、高满意度的放心工程。公司改制以来,集团竣工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
集团还牢固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全员安全意识,牢牢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他们在安全工作中舍得投入,杜绝假冒防护用品流入工地,切实保护了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集团把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视为企业树品牌、创声誉的重要保障,统一现场门头样式,对场区布置、道路、绿化、临时设施等项目高标准、严要求,施工现场呈现出整洁、安全、标准、有序的景象。
2011年,集团所承建的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质率达85%以上。公司每年坚持创楚天杯至少4项、黄鹤杯或同类奖项至少8项,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
人才,留住企业常青的根本
“我们把企业当成一个大家庭,追求的是家的和谐与温暖,要善待历史人,保持稳定和谐;激励现在人,促进快速发展;吸引未来人,确保基业常青。”董事长叶佳斌说。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一流的人才打造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人才。十几年的艰辛历程让公司重视人才的重要性。正是按照这一原则和要求,公司积极进行人才战略调整,积极的开展引进来,送出去。从社会上吸收一批专业知识好,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直接进入公司各个岗位;同时还送出一批具有可培养性的人员去学习、深造后为公司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长久规划,是对企业历史的一次承接,是一次新的飞跃的开始。民族建设集团始终继承着“求是,进取,合作,创新”的企业精神,向业内全国知名企业学习先进的企业管理及企业文化建设。公司领导宁愿自己办公条件简陋些、办公用车低档些,对员工冷暖却时刻挂在心头,在特困员工子女上学等方面,都及时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公司还举办各种形式的娱乐活动,活跃和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陶冶了员工情操,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全面推行“阳光企务”,设立了厂务公开栏,将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人事任免、职工分房、财务收支等热点、难点问题予以公开,并注重不断扩大公开范围,丰富公开形式,自觉接受企业内外监督,取得了明显成效。
自改制至今,不但未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而且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纷纷要求加盟公司,企业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公司目前拥有各类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450多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9人,工程师175人;一级建造师18人,各类二级建造师32人,持证上岗率100%。
市场,思路拓展天地宽
公司改制之初,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缺少施工任务。公司要有所发展,就得义无反顾地走向社会参与市场竞争。对此,他们抱着初出道交点学费也在情理之中的正常心态,即使条件苛刻,本着让利、低利的无奈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合同。向市场要工程,向市场要资金,以用户扩大用户,以市场拓展市场的工作思路。他们从小至几十万元的小项目干起,逐渐做到几百万、上千万元的工程。
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没有满足现状,将视角瞄准了发展“大建筑”上,不管是社会影响力大的社会民生建筑工程,还是技术难度高的建筑工程。在市场开拓过程中,公司还不断提升企业的诚信度,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地信誉品牌和企业价值观,形成了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市场开拓机制和发展模式,从而使得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2007年以来,公司先后承建了一系列具有“大建筑”特色的项目,如武汉楚天都市金园、武汉星悦城项目、武汉中部信息安全产业基地、黄冈化工园基础建设、淮南新家园小区、淮南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A、B区、海南四季康城、三亚迎宾路地下工程、海南临城一号、海南洋浦大型炼油乙烯综合项目、内蒙古万力时代广场等。
一项项工程,凝聚着湖北民建人顽强拼搏的心血和汗水;一座座建筑,就是矗立于荆楚大地上的一座座丰碑,折射出湖北民族建设集团改革创新、跨越发展的闪光足迹。
集团上市,是湖北民族建设集团未来几年发展的目标,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要求公司在做大、做强武汉市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大力拓展周边城市及省外的市场份额,并相应扩大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一种规模化的集团发展效应。为此,公司先后成立了湖北省中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湖北民博矿业有限公司、武汉市民兴劳务公司。另外,2011年公司还在鄂州、襄樊、咸宁、黄冈、宜昌、广州、深圳等地相继设立分公司。与此同时,不断扩大在市政工程、基础工程、道桥工程、装饰工程、钢结构工程等行业多元化发展。2011年,公司产值突破20亿元,并进入湖北省建筑行业前20强。
7.湘潭城乡建设发展集团 篇七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初探
就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内容及目前发展状况,深入分析了现阶段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达到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步伐的目的.
作 者:张占平 作者单位:大同煤矿集团铁峰煤业公司 刊 名:同煤科技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DATONG COAL MINING ADMINISTRATION 年,卷(期):2004 “”(3) 分类号:F270 关键词:企业经济 企业管理信息化 问题 对策8.湘潭城乡建设发展集团 篇八
发展中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
同煤集团朔州煤电铁峰煤业有限公司南阳坡矿综采一队
李 志
加强团组织建设在集团公司转型跨越发展中发挥青年生力军作用 在集团公司转型跨越中,基层团组织作自觉服从大局,始终服务中心,不断迈出新步伐,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公司广大青年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在推进公司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青年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团组织围绕公司跨越发展大局,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卓有成效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公司青年工作的健康发展。公司的青年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机制健全
青年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党委坚持“党建带团建”原则,形成了党委领导班子集体抓、主要领导亲自抓的领导体制,始终把青年工作作为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有利于加强党对共青团的领导,有利于发挥团组织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有利于增强团组织的活力和团员青年的健康成长,努力为青年工作做好引路、铺路和开路工作。一是坚持党团联动,积极为青年工作营造良好环境。坚持把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总体规划,积极为团组织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活动阵地、必要的经费支持和时间保证,并率先开展党群对标,将青年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的整体考核,有效地扩大了青年工作的覆盖面,有力地保障了青年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是注重选拔培养,努力为青年成才搭建舞台。坚持培养使用并重,做到引导激励并举,积极鼓励广大青年立足岗位自我成才,努力为青年成才构建平台。公司广大青年在公司发展的实践中树立理想,砥励品格,磨练意志,逐步成长为推进公司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团组织作用发挥明显
基层共青团组织作为推动青年工作的核心组织,以小型多样的活动为载体,带领广大青年认真学习理论,加强素质锻炼,活跃青年文化生活,充分发挥了团组织推动青年工作的主阵地作用。以加强意识教育为主线,开展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组织团员青年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抓住特殊纪念日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青年的争先创优意识,丰富青年自我教育内涵,有效地推动了青年素质提高。
(三)青年建功工程卓有成效
强化规范管理,加大青年文明号创建,不断深化青年“号、手、队、岗”活动,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安全与青年同行”等安全活动,有力地促进了青年安全责任意识的提高。广大青年在重大任务中,比安全管理、比施工进度,比工程质量,充分发挥了青年突击队作用。对内服从公司需求,服务公司发展,营造和谐氛围;对外奉献社会,服务弱势群体,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作贡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工作中的不足:一是对青年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有些单位在目标追求上重效益、轻管理,内部管理上重业务、轻思想,对待青年人重使用、轻培养等倾向不同程度地有所体现;二是青年工作发展不够平衡,有些单位青年工作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具体表现为有团员、无组织,或是有组织、无活动;有的团组织开展活动缺乏必要的时间和经费保证;三是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面对新形势和新情况,方法手段创新不多,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教育效果不够;四是部分团干部工作作风不够扎实,面对新问题,缺少足够的理论基础和应对措施,沉下心来干好工作的责任意识需进一步提高,竭尽全力做好服务的工作热情需进一步提升。所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
形势任务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的关键年,更是公司“建设新同煤、打造新生活”转型跨越的重要一年。青年是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在公司转型跨越发展进程中应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务必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务必把握新时期青年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广大青年的作用,全力推进公司转型跨越。
面对新形势,舞台更广阔。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形成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在于人才的优势,在于拥有一大批甘于奉献,吃苦耐劳、技术精湛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我公司现处于较高的发展平台,更凸现了对人才,尤其是优秀青年人才的渴求。在转型跨越时期公司为广大青年岗位成才创造了更好的机遇,为各级党团组织培育青年人才,激发青年的创造活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面对新目标,责任更重大。张有喜董事长明确提出了“两新”战略体系和“五个一”战略要求“三个三”战略思路。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公司全体职工群策群力、上下一心、共同奋斗。目前,公司系统35岁以下青年占职工总数的40以上,是转型跨越的主力军。因此,青年工作要与公司的中心工作目标同向、步调一致,自觉地将青年工作置于公司发展的大环境中来思考、谋划和把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助手作用,以公司发展的美好愿景感召青年,教育引导青年将个人发展融入公司发展中,在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面对新任务,挑战更严峻。首先,从服务对象来看,青年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当代青年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有鲜明的创业精神和突出的创新能力;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勇于实践,是推进各项工作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从公司青年的总体状况来看,主流是好的,具有健康向上、务实进取的人生态度,但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使一部分青年产生了自由化、庸俗化和拜金主义的倾向,缺乏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青年在价值取向、组织参与和需求选择等方面也日趋多样化。这些都对传统的青年工作在思想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方式以及组织管理的活动形式等诸多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新的形势对当前青年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如何构建适应转型跨越的青年工作新格局,要求我们必须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公司发展大局,找准切入点;研究青年工作特性,找准结合点;创新青年工作方法,找准突破点,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具有时代特征青年工作新思路,努力把广大青年团结凝聚到党的周围,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公司贡献力量。
1、着力加强思想建设,提高青年政治素质。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青年,构筑青年的精神支柱。要组织青年职工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泛组织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的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正确把握青年思想实际,分层次、多形式地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群众性教育活动,使思想教育更具针对性,彰显实效性。
2、大力实施“三大工程”,提升青年业务能力。要加强“青年文明工程”、“青年人才工程”、“青年创新工程”建设,广泛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突击队”等活动,促进青年立足岗位作贡献,提高技能强素质。要开展“青年读书”活动,教育引导青年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刻苦学习、奋发学习、创新学习,重点培养青年人的创新意识和创优能力。要深化“青年志愿者”活动,扩大对公司、对社会的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志愿者队伍的规范化管理,形成整体推进的格局。要强化各类创建活动的考核评价和奖励机制,建立起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目标一致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使各类创建活动成为班组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挖掘培养青年人才的有效途径。
3、努力拓展联系渠道,强化青年民主管理。各级党组织要发挥好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指导共青团做好对广大青年宣传、解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规工作;支持共青团建立健全联系渠道,反映青年的要求和呼声,为党政决策提供依据。各级团组织要进一步落实团干部责任区制度,建立青年思想动态调查分析制度,针对本单位的改革发展形势和青年成长成才需求,主动向党组织提供青年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使共青团组织成为公司青年有组织、有纪律、有领导地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主渠道。
4、倾力营造成才环境,选拔培养青年人才。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青年人才的选拔培养,着眼于企业所需,积极举荐青年人才,奠定党在青年中的人才基础。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的优势,不断优化青年成长环境,为青年创造脱颖而出的平台。要凝聚优秀青年人才,拓展青年学习途径,促进青年职工整体素质提高。要着眼于提高青年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以团干部为骨干,能力强、素质高的青年工作者队伍。
【湘潭城乡建设发展集团】推荐阅读:
湘潭历史中考试卷07-04
湘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湘潭市城区露天夜市管理办法的通知08-27
湘潭大学选修课封面06-23
湘潭县第九中学文件06-27
湘潭大学财务管理财务10-21
湘潭大学优秀个人简历12-08
湘潭市中心医院放射防护工作总结09-01
湘潭大学接收外校推免硕士研究生说明09-03
湘潭市公路管理局2005年养护工作总结09-28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