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材料(19篇)
1.《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材料 篇一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体会
教育是一个国家教化的重要方式,教师是社会道德传播的重要载体,所谓“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强德”,教师这一职业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的一句话,一席话,会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教师是兴教之本,教师所具备的职业道德是其立师之本。一名称职的高校教师,除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外,还应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只有这样方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近期学院组织学习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活动对我们高校老师提出了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这六点要求。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也引发了我对高校教师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有了一些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热爱祖国,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爱国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职责和义务,教师也不例外。作为高校的教师需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思想政治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律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具备强烈的爱国意识和丰富的法律知识,并能落实到教书育人的行动中。《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指出高校教师“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该要求明确了高校教师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抵制有损国家利益和教师声誉的行为,要制止有害于学生或者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做到维护社会稳定,创建校园和谐。
敬业爱生是每位教师的本职工作,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具备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成为一名高校教师后应做到无怨无悔,不计功名,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爱生和敬业是紧密相连的。不爱学生,就算不上敬业;不爱所有的学生,更谈不上敬业。作为教师,应善于针对不同学生情况进行教育、引导,使他们都成长为祖国的有用之才。师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它能让学生感受到被关爱,被信任,被期待,从而激发自身学习的动力,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作为教书育人的使者的我们,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国家输入优秀人才的重任,因此,也不能局限于只会教书的“教书匠”,还要以自己良好的道德言行感染和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做到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良师的同时,也应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成为学生思想上、生活上的益友。
严谨治学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学生良好学风的培养,是现在化教育重点强调的任务,要在高校中,学生中间形成良好的学风,高校教师就必须具有严谨治学的师德修养。高校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基础上,需注重科研,使科研和教学互相促进,相互推动。现今部分高校教师治学不够严谨,学风浮躁,急功近利,更有甚者在学术科研上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提出高校教师要“尊重他人劳动和学术成果,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尊严。诚实守信,力戒浮躁。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高校教师应严肃认真地对待自身业务知识的修养,对待学术,应做到一丝不苟,求真求善。在教育过程中谦虚谨慎,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学而不厌、不骄不躁、勤思明辨、坚持真理,给学生树立严谨求实的榜样,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服务社会是现代高校的使命和责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学发展的社会环境的变化,高校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起着越来越大作用。各个高校都直接或间接的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高校教师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利用自身知识、自身的学术水平等方面的优势来促进学校的科技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方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具有示范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教师应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从生活作风至思想作风,从外表到心灵,做到净化社会风气的表率。高校教师本身就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应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为学生做表率,做到言传身教。
高校教师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承担传播思想文化,培养社会人才的的重任,在社会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需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师德师风修养,才能树立当代良好的师表风范,为振兴中国教育做出新的贡献。
2.《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材料 篇二
日前, 澧县教育局下发通知, 要求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并结合当前的干部思想作风建设, 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和实施办法, 确实把学习宣传工作落到实处, 抓出成效。
澧县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 把11月份定为新《师德规范》学习宣传月, 在全县教育系统掀起学习新《师德规范》的热潮。
县教育局要求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把学习新《师德规范》作为本单位当前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全面准确地理解新《师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扎实做好新《师德规范》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县教育局还特别强调, 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及教师例会大力宣讲新《师德规范》, 要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和民主生活会,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和贯彻新《师德规范》内容, 每位教师要对照新《师德规范》, 深刻剖析自己, 撰写心得体会, 并在教师会上交流发言。各学校要将新《师德规范》学习制度化, 把学习新《师德规范》的内容和要求列入教师继续教育计划, 并把教师贯彻落实新《师德规范》的情况纳入教师岗位责任制进行考核评估, 督促和引导广大教师认真理解, 自觉遵守新《师德规范》。
3.《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材料 篇三
摘 要:作者通过学习《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结合自己中职英语专业的特点和教学实践,从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上进行对照分析,提出了要从丰富职业背景知识、坚持反思性教学研究、提高师生、师师合作能力三方面着手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中职;专业标准;学习;思考; 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037-02
2013年9月,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该标准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大维度15大领域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具体的基本要求,并指出《专业标准》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通过认真学习对照,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实际,笔者看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上的差距。具体分析如下:
一、要丰富职业背景知识,从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行业英语发展
《专业标准》里把职业背景知识作为专业知识的一部分,要求中职教师要了解所教专业与相关职业的关系,掌握所教专业涉及的职业资格及其标准,了解学校毕业生对口单位的用人标准、岗位职责等情况,掌握所教专业的知识体系和基本规律。作为一名中职英语教师,笔者在教授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过程中,感到自己对商务英语专业所对应的职业背景知识是贫乏的。因为缺少企业或公司实践经验,缺少必要的国际商务知识,在教学中只能限于教材本身的讲解,无法传授生动的案例和职业体验,无法更深更广地拓展专业知识。这主要是因为自己是毕业于高校英语专业,从基础课教师出身,虽有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但对商务英语专业知识知之不多,在教学中容易涉及文章语言点的讲解而忽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据笔者所知,我们大部分的中职英语教师都有这种情况,极少是毕业于商务英语专业或有相关的企业实践经验的。
另外,现在中职学校也越来越提倡将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结合起来教学。很多学校的做法是学完基础英语后开设行业英语,例如化工英语、会计英语、计算机英语等,将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这又向中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我们也要熟悉行业发展并了解英语在该行业中的应用。
所以,中职英语教师要有更好的专业发展,就必须从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行业英语迈进。要做到这一点,除了个人对相关专业、行业知识的自学补充之外,还必须加强英语教师与相关专业教师的合作学习与交流,以整合有利的教学资源。另外,基础课教师缺乏企业、公司实践经验,要了解相关的职业背景和行业知识,也必须创造机会亲身参与专业培训和企业实践锻炼。有了相关的职业技能和职业体验,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专业教学。
二、 要坚持教学研究,从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发展
《专业标准》在专业能力里专门提到了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在这一领域特别指出中职教师要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要参加校本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近段时间,在中大的研究生课程里,笔者学到了行动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是实践者为提高新的行动的效果而对其进行的系统性的研究。行动研究是教育实践者力所能及的,因为一个行动研究项目的质量取决于该项目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实践者当前的和当地的需要,而非取决于该项目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合理的研究设计和解释的科学标准。行动研究的步骤相当简单,它们立足于实践者的兴趣和工作场所。一些行动研究者强调行动研究在中小学(Burnaford,Fischer,& Hobson,2001;Noffke,1992)和高校(Zuber-skerritt,1992)教育者的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行动研究提倡行动研究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进行反思。反思(reflection)是回顾实践过程并对自己工作的意义、价值和影响进行思索以及与他人交流意见的过程。笔者曾苦恼于找不着研究的问题,导师说那是因为笔者的教学反思还做得不够。如果每堂课后能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就一定能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能长期坚持教学反思,就一定能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后来,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也深刻感到,反思性教学能让教师不轻易放过一个教学问题,能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为教师的教学研究与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可以从撰写教学反思日志入手。可以通过教育叙事,记录影响教与学的关键事件;可以通过分析议论,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对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分析,这种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当然还有其他反思的策略和方法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操作,但最关键的是我们要坚持反思,使反思性教学成为一种常态。只有在经常的教学反思中,才能找到研究的问题,并开展校本行动研究,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从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发展。教学反思和校本行动研究易于操作,值得我们所有的一线教师去尝试。
·师资建设·《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的学习与思考
三、 要提高沟通合作能力,促进师生合作、师师合作
《专业标准》在专业能力这一维度还专门提到了沟通与合作这一能力。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笔者在工作中能深切地体会到沟通合作的重要性:如果不能与学生对话,不知道学生的需求,那一定不能带动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如果不能与同事合作,交流经验、探讨问题,那一定不能获得更好的工作提升。
有重要影响的师生合作的系统理论属1986年由苏联教育学者们提出的“合作教育学”(cooperative pedagogy)。合作教育学是指相对于传统的权力主义教育的一种新的人道主义的教育主张。它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把教育、教学过程建立在师生合作的新型关系之上。这种新型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育、教学中始终保持无条件的平等,师生都享有尊重、信任、相互要求的权利。合作教育学认为师生合作是学校人际中最基本的方面。
作为英语这样一门偏技能型的文化学科,重视学生的活动操练和表现性评价。在课堂上采用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但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协作十分重要。如果教师不能与学生建立一种自然、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不能根据学生特点创设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就不可能达到英语技能习得的教学目的,教师也不可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提高。所以沟通合作技能也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掌握知识之外,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同样,教师之间的沟通合作也很重要。与学生一样,教师之间在知识、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也存有重大差异,即使是教授同一课程的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整体设计等方面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碰撞,能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观念更加科学和完善,有利于达成教学的目标。
既然师生合作、师师合作如此重要,那蕴含于其中的沟通合作能力就必不可少了。笔者认为,要提高沟通合作能力,首先我们自己要有沟通合作的意识;与学生平等相处,多一点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同事要加强业务合作交流,如通过集体备课、互评课,得到更多的教学启发;通过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合作、课题研究的合作等,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
总之,通过学习《专业标准》,笔者看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也引发了自己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一些思考。《专业标准》很具体、详细地对中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出了一个明确的引领,笔者将以《专业标准》为基本准则,乐学、乐教、乐干,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燕,程雪霞.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工学结合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证研究[J].调查与研究,2013(6).
[2]刘胜芬,韩猛.反思与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J].职教论坛,2010(3).
[3][美]乔伊斯·P·高尔,沃尔特·R·博格 著,屈书杰,郭书彩,胡秀国译.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第5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刘玉静,高艳. 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篇四
摘要: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民族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是新形势下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内涵师德现状师德建设
正文
一. 师德的内涵
高校教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造就21世纪高质量、高规格人才的神圣使命。高校教师要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而且更要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品质开展新时期高校师德建设的讨论,对于促进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它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教师职业道德就主要方面而言,是以若干原则和若干道德规范构成的原则规范体系。其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阶级性。其中教师职业道德的原则是对教师行为的根本要求,是调节指导和评价教师行为的基本道德标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教育人道主义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原则。教师道德规范主要包括:热爱教育、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探索创新、以身立教、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团结协作等。教师职业道德的精髓在于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照亮别人,升华自我。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先进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教师教育大学生,不仅通过言教,而且通过身教;不仅要用丰富的学识教人,更要用自己的品格教人,即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行为去影响、启迪和感化大学生的心灵。
(二)示范性
“师者,人之模范。”高校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可塑性大、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高校教师的言谈举止、待人处世,乃至气质、性格等,都对大学生起着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5.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 篇五
记得有人曾说:“作为教师,他永远要守住心灵的一块净土。空洞的说教只能顾耳,不能顾脑,更不能顾心。有着快乐心态的老师引领着学生奔向快乐幸福的终点。在尊重理解信任平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没有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 “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师,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风师德建设的重点和基础,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
在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后,我更加认为: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学生们表示:对有爱心的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有的人看来,教书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是一种成就名利的载体。拿多少工资,干多少活。于是就有了厚此薄彼的不愤,有了名与利的多少之争„„。我个人认为,教书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教书应成为一种立业的根基,精神的寄托。要去尊重、去珍爱、去完善这份职业。如果将人的一生比作一条河流,那么,人生最初的几年就是河的源头。源头上一丁点的扭曲,都有可能改变河流的走向。只要在源头上轻轻引导一下,就能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的方向,这正是德育教育的魅力所在。
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少年要有广阔的胸怀,知天下事,有较高的道德标准,时代呼唤作为教师的我们以情育爱,以爱育爱![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共2篇)]篇一: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 所谓师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从实践的角度看,具有高尚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的教师,会对其学生产生一辈子的影响。
记得有人曾说:“作为教师,他永远要守住心灵的一块净土。空洞的说教只能顾耳,不能顾脑,更不能顾心。有着快乐心态的老师引领着学生奔向快乐幸福的终点。在尊重理解信任平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没有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 “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师,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风师德建设的重点和基础,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
在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后,我更加认为: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
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共2篇)]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学生们表示:对有爱心的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
正如德国教育家篇二:学习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
学习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
学习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
新丰中小 雷美玉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也就是我们说的职业道德,只有这样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
者。
一、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更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感(共2篇)]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二、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我更加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千方百计的去教好学生。
三、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明白今后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面对挑战和机遇,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平常对历史不太感兴趣,因而历史方面的知识也就比较薄弱。每当我上此类的课文前,我总不敢怠慢,总是利用周围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如相关书籍、网络等,学习了相关知识后,才走进课堂,生怕不这样做了,会误人子弟。如前不久,我上了一课是《负荆请罪》,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进蔺相如、廉颇这两位人物的精神品质及思想言行,我就能过电脑查阅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自己胸有成竹了,上课时对学生介绍时也就有声有色了,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文本,走进人物。因而,今后我要更加认真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四、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则。
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无论哪一层的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以身作则要求了教师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还要求我们仪表端庄,大方得体。否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我受益非浅,我会用它时刻的鞭策我自己,让它成为我教育事
业中的一盏明灯。
6.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心得 篇六
一、依法执教。
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一定要依法执教,过去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我们一定要纠正,我们一定要相信孩子,孩子有孩子的学习方法,他们各自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有所区别,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帮助孩子来学习,我们也不能因为自身的着急对孩子动粗,那样是不对的,今后我将继续依法执教,对孩子对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我相信对于孩子的成长还是十分有利的。
二、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
三、不断进取,终生学习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
7.《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材料 篇七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重要场所,因此班主任的责任意识尤显重要。
1 循规蹈矩,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纪守法
班主任负有教育学生遵纪守法、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的职责。他们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学法、知法、守法教育,另一方面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又要耐心细致,避免以罚代教。班主任抓班风建设要从小事抓起,从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抓起,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笔者认为应从“干净”、“安静”和“安全”抓起。一个班级的清洁区、教室、宿舍,应是干净、整齐、有序的。笔者在讲话前后,都要将讲台台面、多媒体台面等收拾整齐、干净。教室应是安静的,要教育学生不能在教室吵闹、起哄等。校园、教室、宿舍应是安全的,为确保其安全,要做到:每天治保委员小检查,每周班主任中检查,每月学生科大检查。如果有安全隐患,就马上整改、上报。要利用多种教育形式,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纪守法,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 言传身教,做学生成长的导师、行为的表率
作为一名负责任的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班主任的举手投足、穿着打扮,甚至习惯爱好,都会影响到学生。如班主任要求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能开小差、做小动作,自己却在上课时接手机打电话,如何能让学生符合要求?要求学生不要着奇装异服,注意仪表,自己却衣衫不整,如何树立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久而久之,班主任将在学生中失去威信,对以后工作的开展大为不利。不少学生存在较强的厌学情绪,自控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思想,与同学、教师的交往和沟通能力不强。面对这些学生,班主任更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道德修养的模范、学习的楷模、行为的表率。
3 推心置腹,做学生的心理医生、知心朋友
首先,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问题 (如固执、嫉妒、怀疑、焦虑、自卑等) ,并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环境,以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其次,班主任要热爱、关心学生,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与学生推心置腹地交谈。如有一位个性较强的女生,由于不适应学习环境改变,经常与周围同学发生摩擦,先后有4位同学要求换座位,同学不小心弄脏她的课桌没有及时擦干净,她便大发雷霆,认为是同学故意所为,骂声不止,甚至有意拿走同学课桌内的物品并丢弃,引起同学的极大反感。面对她反常的心理表现,笔者及时找她谈心,她一言不发却眼泪直流,仿佛受了很大委曲。第2天她给父母打电话说:“从我进这个班开始,总有被排挤的感觉,总觉得与这个班格格不入……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昨天的事……主要是对班级不满的一种发泄。”这反映出她对班级的不适应,直接导致其产生猜忌、怨恨情绪,进而发展到攻击性行为。笔者一方面帮助她端正对新环境、新同学的认识,调节情绪;另一方面,没有把这件事当作道德、纪律性质的问题处理,不仅没有让她向全班同学检讨,反而向全班同学传达她愿意帮助大家练街舞的愿望。后来在与同学的广泛交往中,该生消除了猜疑,改善了不良情绪。1个月后她打电话告诉父母:“我和班上绝大多数同学的关系已很不错了。”和谐的同学关系,能够促进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
4 出谋划策,做好学生活动的参谋和顾问
有的班主任对班级每一项活动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结果不仅自己身心疲惫,活动效果也不理想。为避免出现以上情况,笔者指导学生活动时注意以下4点:(1)诱导“兴奋点”。每逢大型集体活动,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热情,放手让班干部组织。通过活动,增强了班级凝聚力,锻炼了班干部能力。(2)捕捉“热点”。围绕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在段考后,针对一部分学生考后出现松懈、焦虑、气馁等心态,召开“学习经验交流”“我的理想我的梦”主题班会。(3)点拨“关键点”。放手让班干部组织活动不等于不管,而是针对活动的关键点进行点拨,在班干部遇到困难时及时帮助,以推动活动顺利进行。(4)升华“感受点”。通过让学生对每项活动进行分析、总结、评议,升华“感悟”。每次活动后,要求各负责班干部上交活动小结,经讨论、修改后张贴于教室公示栏。蒉
摘要:从循规蹈矩、言传身教、推心置腹、出谋划策4方面阐述如何将责任意识融入班级日常管理中。
8.教师职业规范七字歌 篇八
师德师风篇
忠诚教育乐奉献,执行路线不动摇。
政治学习要积极,遵法守纪做模范。
树立正确教育观,身正学高做示范。
热爱祖国不媚外,人格国格是底线。
工作态度须端正,严肃认真搞教学。
激发学生求知欲,讲究方法少灌输。
知识学法都要重,自学能力需培养。
尊重个性严要求,关注特点重发展。
钻研教材勤备课,学习新知常充电。
课堂气氛要融洽,训练思维要质量。
精心指导细批改,纠偏勘误要及时。
学习效果及时查,查漏补缺把好关。
上课下课要按时,课堂教学组织好。
规定时间完任务,讲究时效不拖堂。
对待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偏向。
备讲批辅有计划,合理安排轻负担。
师生关系篇
关心学生是天职,不良表现不迁就。
温情理解有爱心,严格管理出高徒。
融洽关系重情感,宽严有度不粗暴。
师生关系要纯洁,不良风气要抵制。
同事关系篇
相互尊重易协作,心胸开阔不妒忌。
互相学习要真诚,取长补短共提高。
谦虚好学高姿态,塑造灵魂做表率。
待人处事要平等,不卑不亢心胸阔。
上下级关系篇
服从安排守校纪,顾全大局谋全局。
个人私事放在后,集体荣誉排首位。
意见相左想整体,误会隔阂早化解。
理解支持换角度,配合默契效果好。
家校关系篇
乐助家长解忧难,齐心协力同育人。
加强联系信息通,有的放矢效果好。
理解家长勤沟通,校外表现要知晓。
尊重差异谋良策,防微纠偏需趁早。
教师修养篇
稳重大方有涵养,粗俗无礼要不得。
真诚温和显胸怀,轻浮呆板损形象。
是非曲直应明确,客观真理要坚持。
正视错误早改正,洁身自好不做假。
仪表端庄语言美,板书整洁内容精。
热情耐心做解答,鼓励学生勤思考。
着装朴实树形象,整洁协调显精神。
审美庄重不老气,搭配得体形象好。
语言素质篇
教学语言普通话,方言土语要避免。
语法规范且热情,批评严肃不吵闹。
文明语言教师用,引导学生讲文明。
用词准确意完整,表达清楚不含糊。
言语简洁少重复,逻辑思路要清晰。
推理论证要严密,上下连贯条理清。
表达有序言成理,自相矛盾要不得。
言语规范是起点,语言优美显魅力。
合作学习篇
小组合作好方法,组建小组是关键。
四到六人成一组,投票产生小组长。
成员角色轮流做,合理分工任务明。
学习活动勤记录,每周汇总比高下。
学前预习有策略,读划写记和练思。
了解学生备课始,导学设计问题化。
内容标准与时间,目标期望五项定。
自主合作与展示,问题生成是关键。
智慧教学问题始,合作探究小组化。
展示过程要评价,问题训练有梯度。
提升环节重反思,生进师退看时机。
关注问题与后进,激励评价要落实。
课后评价有侧重,整理反思是重点。
知识结构要理清,变化规律须掌握。
学习过程细回顾,知识模块勤归纳。
学科文件装成册,教育学生常翻阅。
作业评价篇
评价旨在促发展,精批细改有作为。
批改符号常替换,启发思考树信心。
评价指标因人异,关注进步常鼓励。
评价语言要准确,沟通需要情和爱。
考试常规篇
考前复习查漏缺,知识结构细梳理。
考风考纪严把关,舞弊作假不宽容。
客观公正促学风,有益有效是底线。
診断测试查学情,试题质量是关键。
评卷过程不松懈,评分标准要详细。
流水作业细分工,宽严适度集中阅。
试卷讲评及时做,卷面分析要客观。
关注态度看效果,成绩波动找原因。
集体备课篇
集体智慧同备课,时间地点要确定。
提前定好主备人,个人集体相结合。
教材教法共研讨,疑难问题有预见。
标准进度要一致,作业检测要相同。
提前一周写个案,建议设想早准备。
备课会上先小结,遗留问题大家谈。
交流教学得与失,反思过程与方法。
教学计划要对照,下周计划好制定。
主备发言大家听,共同修订新学案。
预习展示和反馈,巩固拓展有预设。
确定重点齐剖析,集思广益话效益。
讨论修改和补充,学情不同考虑到。
二次备课要做好,个性设计挺重要。
班级学情各不同,统一学案个性化。
修订学案实用化,过程方法要统筹。
调整修改依学情,重点难点有不同。
考虑层次和梯度,预设活动开放性。
教学风格有差异,新知呈现各不同。
启发思维有方法,问题设置情景化。
9.《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体会 篇九
学习了新修订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我更深的认识到:教师要教书育人,必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一、勤恳敬业,乐于奉献
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仅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并形成良性循环。如今,由于社会对教师更高的要求,教师自身工作任务的繁重,工作压力的加大,使很多教师产生了对工作的厌烦情绪,对工作的热情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工作的质量,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这种现状对教师自身发展、对学生成长的不利,要学会克服自己工作中的困难,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工作,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师价值与学生成长的双赢。
二、终身学习,拓宽知识
终身教育,这是现代人必备的思想观念。做为教师,更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胜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陶行知先生的“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的思想,虽然说了几十年,但在今天依然适用。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课程的改革,都需要教师去不断的学习,在学习中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这样,教师才能去适应课程改革与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就要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把学习看作一种乐趣,从各种渠道汲取新的营养,使自己变得更为睿智。在吸取新的知识、观念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反思、勤写笔记,注重积累,加强研究,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
10.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体会 篇十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
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注重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人生观点、道德境界、品德修养甚至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不仅对学生在校起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教师需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自己与学生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有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潜心钻研业务。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专业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社会,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面对挑战和机遇,教师应有终身学习勇于探索创新的思想,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11.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论析 篇十一
关键词:高校教师;学术不端;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1 51—02
中国高校有少数教师在学术研究工作中违背学术道德规范,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这些学术不端行为,影响了高校学术声誉,其“低投入、高收益”的特点导致了学术上“劣币驱逐良币”和“马太效应”的出现,严重阻碍了学术进步。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我们的学术制度体系不健全有关,也与对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不足有关。“我们在培养年轻的学术接班人时偏重于他们各自的学术领域,却忽视了那些让他们成为成功的负责任的学术公民所必需的其他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必须要在高校教师中进行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以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支具有强烈学术使命感、学术作风严谨、研究功底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学术队伍。
一、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方式
学术道德规范是学术研究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既包含学术内在伦理要求,也包含基本学术规范要求,是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然而,我们在高校的师德教育中,对于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教育却是个弱点。因此,高校主管机构和各高校应该重视教师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工作。在工作中,应该注意教育的方式,以便取得良好的成效。
1结合社会现实进行教育的方式。高校教师也具有社会人、经济人的属性,受到社会的影响,因此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进行教育才是一个有说服力的教育。当前实行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是一场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深刻变革,必然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带来多样化。市场经济功利性和工具性的特点,一方面激发了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也容易引发人们的私欲膨胀,导致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等思想蔓延。应该说,当前高等学校出现的学术泡沫、学术不端愈演愈烈现象,恰恰是社会上浮躁心理和功利思想在高校教师身上的集中映射。因此,教育管理机构和高校要教育教师认识到市场经济特性给学术研究领域带来的影响,学会辩证地看待商品交换法则和功利主义观念,防范信念迷失和道德滑坡;要教育教师淡看获得名利和荣耀的结果,而着重审视获得名利和荣耀的过程;要鼓励教师在学术研究中宁静致远,走内涵开掘、科技创新之路,而不能急于求成,走外延拓展、低水平重复之路。
2结合师德教育的方式。师德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思想观念、职业精神等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诸多内容。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是师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结合师德教育来进行。教育管理机构和高校要教育教师自觉维护学术界良好的社会形象,努力以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服务于人民群众,回馈社会对高校教师的尊重;要置身于科教兴国的伟业之中,以培养人才、繁荣学术、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要增强献身科教、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和利,反对沽名钓誉、急功近利等不良风气;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忠于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的声誉;要通过教育,努力使高校教师成为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严谨治学的力行者、优良学术道德的传承者。
二、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内容
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的教育。
1学术道德教育。第一,进行学术道德精神的教育。学术道德是学术共同体内形成的为保障其学术活动的有效、有序与健康的社会目的学术研究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管理机构和高校要进行经常性、有组织的学术道德教育活动,使形成高尚的学术道德追求成为教师的一种精神追求。要把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品质的要求内化为教师自身的学术道德诉求,促使严谨学风的回归和科学精神气质的重塑。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学术道德教育,使高校教师在致力于学术科研工作时明辨是非,树立以创造性的学术研究为荣、以投机性的学术研究为耻的道德观念;通过道德塑造,形成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努力做学术道德和良好学风的维护者、践行者和弘扬者。第二,进行学术诚信教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社会与学术机构、学术人员之间存在的“委托—代理”的契约关系也需要信守和践履承诺。诚信在学术研究活动中既具有认知的意义,又具有社会道德的意义。西方许多大学深刻地认识到学术诚信的重要意义。普林斯顿大学的学术章程《前言》中写到:“普林斯顿大学是一个知识分子的社区,这一社区拥有丰富的知识、技术与信息资源,可供师生们共同追求学术兴趣……从各个方面来讲,诚信是这一知识分子社区的核心道德。”
国内许多大学以前对学术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现在必须要加强。我们应该在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课程中设置有关科研诚信以及科学家和工程师社会责任方面的内容;在青年教师岗位培训中进行诚信品德和“科学研究伦理”的教育。要通过网站、宣传短片和定期出版科研诚信刊物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来培养和督促学术诚信,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诚信氛围。
2学术规范教育。学术规范教育包括学术法律规范、学术引文规范、学术成果规范、项目研究规范、学术评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
关于学术法律规范:要使教师通过了解《著作权法》、《专利法》等学术研究的相关法律、法规,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学术法律意识,承认并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钻法制的空子。同时使教师了解国家有关部委颁布实施的学术规范的文件,如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科学技术部《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等,并在学术研究中严格遵守以上规范的原则、精神和具体规范。
关于学术引文规范:要使教师了解学术论著写作中引文的原则和正确方式。了解引文应以原始文献和第一手资料为原则;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不得将未查阅过的文献转抄人自己的引文目录或参考文献目录中;引证内容不得构成创造性作品的主要部分或核心内容;对已有学术成果的介绍、评论、引用和注释,应力求客观、公允、准确,等等。
关于学术成果规范:要使教师了解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要教育教师在学术研究中充分尊重和借鉴已有的学
术成果,注重调查研究,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资料和学术信息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研究方案;要了解学术成果不应重复发表,另有约定再次发表时,应注明出处;学术成果的署名应实事求是,署名者应对该项成果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道义责任和法律责任。
关于项目研究规范:要使教师了解项目申请时的真实性要求与项目研究规范,认识到申请课题只重视“拿到”而不重视“完成”项目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在科研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应该依据包括项目申请书、计划任务书与项目预算书等正式承诺,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约定的义务;在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所有的科学研究活动应该严格遵守目前科技界公认的行为准则。
关于学术评价规范:要使教师了解学术评价的基本运作程序,以及学术评价中客观、公正、公开的原则要求;了解对基础研究成果的评价,应以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为主要尺度;对应用研究成果的评价,应注重其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了解学术评价中的同行专家评审制、回避制度、民主表决制度、结果公示和意见反馈机制等的内容和实施办法。
三、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努力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将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纳入学校校风建设的整体工作之中,进行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教育管理机构和高校要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要经常开展以学术道德规范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轮训,并使其制度化。要充分利用高校各种资源,以多种渠道和途径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力度,营造教师严格自律的良好学术道德氛围。
其次,重视教育创新。应该在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过程中力求实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和载体创新。例如,在互联网时代要注意建设学术评论的网站,以提供有关学术道德专题学术讨论会的内容、重要的学术报告和论文等,并在网上广泛讨论不同学科领域在学术伦理道德方面存在的特殊问题,深入分析各种介于不端行为和合理行为之间的案例。
12.《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材料 篇十二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素质普遍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性和主动性不够好。由于英语基础薄弱,造成了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恐惧的心理。过大的心理压力导致部分职业中学学生对学习英语丧失信心。
如果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依然只关注自己怎么教,只管讲授课本知识,而不考虑这部分学生的实际状况,三年后他们的英语水平将依旧如故。不仅不能实现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也达不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目的。
因此,增强职业学校英语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目标的保证之一。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用爱去感化他们,用心去引导他们,用知识去武装他们。学生的课堂生活可以丰富多彩,学生的课余生活可以像课堂生活一样多姿多彩。合理的安排、精心的策划、完善的准备、热情的投入给师生带来的是令人难以想象的效果。
二、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和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新课改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无疑将逐渐改变应试教学的这一现象,促使学校进行“以人为本”的教育,面向每一个学生,扎扎实实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发展的合理需求,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肯定。因为学生只有在主体地位被确立以后,才有可能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的定位观念,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辅助者、帮助者、教学环境的创设者,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知识、思考问题;学生才是整个课堂的核心,学生应该有足够的空间发挥自己,体现学习的主动性特点。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教师要教,而不是仅仅通过说教。教师要从说话转变为行动,创建一个新的活动课堂。
三、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对英语学科的热爱,对于教师来说,自始自终都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也同时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1.原声电影,带领学生感受不同的文化熏陶、异国的风情
英语教师可以常给学生播放一些英文原声电影,让学生了解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传承着文字,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英语的同时,还丰富了各种知识,满足语言运用的需要。
2.英文演讲、辩论、短剧、小品的表演,展示自我风采
英语学习的途径可谓是多种多样,关键就在于教师实际的操作中如何运用得当。听歌学英文可以针对的是热爱音乐的学生;看英文原声电影,可以针对的是听力突出的学生;而英文演讲、辩论,可以针对的是口语突出的学生;英文短剧、小品的表演,可以针对的是使表演才能的学生。当然,这样的学生划分没有绝对性可言。多种多样的学英文形式,其共同的目的就是在于学生能根据自身的特长,发挥其优势,能够学有所长。
3.课外的阅读不是形式化的,而是行之有效的
适当的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得力助手,能够开拓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要培养学生自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而不是流于形式。教师可以在每学期的开学时给学生列一个英文阅读目录并提出阅读的要求,指导学生在规定的时期内完成适当的阅读任务。也可以全班订几套合适的阅读书报期刊,全班轮流着借阅。如在每节课之前,让学生轮流做5分钟的报告,谈一谈自己最近阅读了什么,有怎样的读后感。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社会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的激增与学生相对有限的学习时间、学习精力产生了尖锐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就是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也并非一成不变,同样的,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教学创新的重点在课堂上,即课堂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主战场,因为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学创新理念、方法、程度乃至效果的综合反映。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就构成了当前事实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
1.分层次教学
职业高中的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可以给予不同程度的学习任务,如课文的学习,最终目的是语言运用。对于语言能力差的学生,要求适当背课文,因为他们的关键问题是语言存储量小,语感不强,这阻碍了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进一步学习。通过背诵可以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从而提高能力。对于基础扎实、语言丰富的学生,他们有能力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纳、重新组合,因此可要求他们复述课文。
2.合作学习
英语课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和竞赛的形式,把班级学生按照异质分成多个小组。如把上课的环节分成必答题和抢答题两部分,答对加分,答错扣分。教师可提问某个学生回答或是小组抢答。得分最多的小组为本次的冠军组。这种形式的教学可增进学生的集体感和荣誉感,可以成为后进生的鞭策力量,有利于后进生向先进生的转化。
3.教学游戏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课堂教学多样化,有助于增加学生对英语的理解,有助于引导学生去自由运用目的语。
此外,课外活动与课内教学联系密切,不但能增加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锻炼和增长他们的才干,也能扩大他们的视野,有助于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
五、教学要求的创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多元性
职高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在给出不同的学习任务的同时,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也可以灵活多变。
1.注重评语的灵活性、多样性、针对性、适时性
教师的课堂评语和作业批语都是和学生进行有效交流的强有力的工具。如果教师利用好的话就会使良好的课堂教学活动更能锦上添花。评语的灵活性、多样性、有针对性、适时性,能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不足、缺点,并能从老师鼓励性的话语中得到启发、帮助和信心,从中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同时也能极大地增进师生关系。
2.作业形式的多样性
作业的形式并不仅仅局限于书面的形式,可以是口头的汇报,如学唱一首英文歌曲,谈谈对英文电影中哪个角色的看法;可以是收集资料、组织一场班级辩论赛;玩一个字谜的填字游戏;每位学生找一个英文幽默笑话,比比看谁的笑话最逗人;在网上英语聊天室里和别人用英语聊聊天,把聊天的记录发给老师,作为学生的一次平时成绩。教师也可以作适当的要求,如有上课请假的学生,请假条一律用英文书写。
激发职高学生学习的动机在日常教学中最为关键,在教师不断创新教学同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有效性,能力的多元化也随之逐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综合性素质的提高,这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如此长效以往,使得教学相长,从而取得教与学的“共赢”。
摘要:我们正步入一个创新的时代。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并终为社会所淘汰。在教育的变革中, 传统的应试教育向多元化教育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新时代的教师转变思想, 不断进取, 不断创新, 教学形式的创新, 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要求的创新, 打造多元化能力的人才。同时, 在教与学的师生交往、互动中,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使得教与学的相得益彰。
关键词:英语教学,创新意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体会1 篇十三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呢?通过此次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我把自己的学习心得简单谈谈。
一、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尤其是党员教师,要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在假期系统的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党员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我们党员的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不但是实现推进全中华民族素质的重大举措,也进一步提高了加强行风建设的自觉性。
数学教研组 锡力德格 二〇一〇年二月八日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体会
俗话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笔耕耘,用语言播放,用汗水灌溉,用心血滋润,这是人民教师崇高的劳动。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通过这一次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对“怎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这一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呢?我认为: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做一名好老师应该有职业之爱。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拥有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油然而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才会热爱学生;只有有了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才会成为爱岗敬业的楷模。在工作中,为人师表,以身立教,乐于奉献,不计个人得失,一切服从工作需要,自觉地积极地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集合自己的岗位和教学实际,教师不仅是“经师”,更是“人师”、“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培育好一代又一代的学生。
二、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更何况一名人民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我认为要做一名好老师,甚至必须有一河的活水。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首先,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员先进性的理念等,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其次,学习现实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为救护学生而献出自己生命的小学教师殷雪梅;为捐助贫困失学儿童而劳累过度身患重病的艺人丛飞;把他们作为自己行动的楷模,学习的榜样,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再有,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滋润自己的心田,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和能力。尤其在这样一个名家、名师济济的一流学校中,更应该珍惜学习的机会。积极参加各项业务活动,吸收新的信息,多向名家、名师、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进行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科研的能力。只有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才能吸引学生喜欢学习我所教的课程。
三、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面对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面对新时代的学生,做一名好老师,我认为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途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不教死书,死教书,不能像以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要更新观念,将新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呼唤、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有特色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与学生的思想俱进,与学生需求俱进,与学生的发展俱进。
四、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一、为学生服务。学生有困难,学生需要帮助,教师都要往心里去,都要想办法解决,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竭尽全力给予关心帮助。
二、为家长服务。家长把孩子放在我们学校,是对学校的支持和信任。我们老师要树立为家长服务的观念。
三、工作不带私心。无数事实证明,有了私心就没法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有了私心,就不能头脑清醒,不能秉公办事,就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赖。
教育工作是一个良知行业,教师要为人师表,那么,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就应当为师之表,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忠诚教育事业,业务精通,业绩一流,时时处处为学校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我们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以发展创新的眼光,不断塑造自己的灵魂。
14.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篇十四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飞蛾扑向火,生命转瞬即失,是因为他们对光明的执着。蜡烛成灰泪始干,源于他们燃烧自己照亮明人的执着。登山队员不以生命为代价向上攀登,是对于登高一望一览众山小的执着。园丁一生默默默无闻,来自于他们对花开满园的绚丽与芬芳的执着。教师要想有效的从事教育活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也就是我们说的职业道德。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
职业道德是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是社会责任感的具体表现,它要求老师的职业理想--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职业情感--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职业规范--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新世纪给人民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用最大的爱心对待工作,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要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我们要用最大的爱心对待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我们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教育是在不断的改革中前进的,教育又是一项长期工作又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就大业的,靠的是每一个你、我、他对教育执着的奉献,用一份对教育深爱的执着去不懈地探究与实践,让我们同孩子一起成长,相信孩子们会站在我们的肩上走得更高看得更远!
一、坚定信念,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二,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面对挑战和机遇,我在教育教学中树立起了“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教师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15.教师工作需要更高的职业道德规范 篇十五
“天地君亲师”一说,显然把“师”放在与“天、地、君、亲”同等的位置上。教育家陶行知说:“农而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而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不重师,则国不能强;人类不重师,则人类不能太平。”亚里士多德说,教育除了有社会功能外,还有为个体发展服务的功能。叶澜指出,教育实践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应有更高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的传承、教育使命,决定了教师绝不能仅仅是具备一定的知识,教好书,更重要的是育好人。挖掘、启迪学生的真、善、美应是教师的责任,而“育人”“启迪”却不是一般的体力、脑力劳动,它离不开一个“爱”字。赞可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爱”工作对象绝不像热爱一个工作那么简单,这当中有太大的工作弹性,太难描述的工作状态。这都要靠教师自身高度的职业自觉性去自我权衡、实现。这便是“德”,是它在决定着一切。“德”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百行德为首”,强调各行业中“德”的重要位置。从古到今,对用人都坚持“德才兼备”,“德”是放在首位的。来自外部的种种规范、规则往往只能形成框架、目标,实现的程度也全在一个“德”字上。谁能给“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定义出全部的内涵?作为一种职业,教师对社会和个体发展有着重大的决定意义。社会对这种职业能不提出更高的职业规范吗?因其重要,所以要求才更高。教师也是人,教师不过是一种社会职业,不应有过高的要求,更不能使之神圣化。这些说法看似客观、中庸,实际上没有深刻地意识到教育的巨大功能,至少是混淆了“职业”“事业”的概念。
教师职业应有更高的职业道德规范,这是职业本身决定的,它也来自社会一般要求。“还是个老师呢!”这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显然,五千多年传统文明的积淀,从“德”的意义上来说,较常人,社会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教师是较高道德的化身。教师是教人的。教人的学问,更要教人做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更多的是“德”的要求。
对教师职业更高的道德要求也来自广大教师。修订后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自觉响应。笔者在一个有三千多名教师的地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持认同观点的高达95%,尽管从目前看其中也有并不十分热爱这项工作的。《中国教师报》第270期刊登的张亚同志的文章更能代表千万普通教师的心声。“教师的职业特殊,因此人们对教师的要求也特别高”,这是理解的说法;“我是老师,就必须为人师表;我是老师,就必须敬业奉献”,这是“爱”的自觉。
那么,如何实现对教师工作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呢?
一、从师范教育入手,努力使师范毕业生初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看似陈旧的话题,却因有关教育的缺失、弱化或受到现实某些因素的冲击而显得更有现实意义。
就像不是所有知识丰富的人都能当教师一样,不是每一人都适合读师范而成为教师的。政府应让真正有志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进入师范学习。这当中有“智”的考虑,更有“志”的考虑。“让一流的学生去读师范”应成为政府的远见卓识,并需努力践行,至少,也应是兼顾———我们也有一流的学生在读师范,他们将肩负文明传承的重任。在这一点上,刚恢复中高考制度时的做法就比较成功。
优秀的人员进入师范院校后,培养他们,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师范毕业生,师范院校责无旁贷。师范院校要落实相关课程,其中,有关职业道德教育应作为重要的课程着力落实。专业课加教育学、心理学是不够的,因为这还只是知识、能力层面上的教育。情感方面的教育,即使学生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的教育也是亟待研究开发或进一步深化的课程。从个体发展、社会进步角度出发,师范院校理应承担此重任。近期某些地方在选聘教师时,要求一般院校的学生拿到《教育学》、《心理学》的合格证便予录用是不成熟的做法,是对师范教育的矮化。当某个人站在三尺讲台上时,他已开始影响他的教育对象了。笔者没有低看非师范生的意思,只是想说,师范教育的特殊性是不可替代的,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有更合适的用武之地。
教育中,“爱”比专业知识、能力更为重要。如一位只有初中学历的教师所教学生的化学成绩在当地名列前茅,一名学生更是在国际上获奖。他爱着他的事业,他的学生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引自《中国教育报》)。
当然能有两全的人更是个体与社会的大福。大学之大,是因为有大师。高校中大师同时也做老师,一定是学生的幸运。笔者参加教育管理专业学习时,学校所请教授多为著名学者。听他们讲课,从知识、能力上来说有提高,个人品质上也得到升华。“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常有这样的感受。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走向教师岗位的应具备高尚师德是社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二、强有力的社会制度规范与舆论引导
一个意识到教育有如此巨大功效的社会更应持续强化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条例在制定后,贯彻落实的重任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在此基础上,学校制定出相应更具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很有必要。比如制定若干细则,让具备一定专业基础,具有良好师德的所有从业人员都知道在具体环境中的行为规范。这一点,各级主管部门、学校都很容易做到,问题在长期坚持与落实。《论教育的职业道德》一文说:一个好教师应具备以下十几种素质:1友善的态度;2.尊重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3.耐心;4.广泛的爱好;5.良好的仪表;6.公正;7.幽默感;8.良好的品行;9.对个人的关注;10.伸缩性;11.宽容;12.遇事颇有办法。其中若干项是与师“德”密切相关的。
笔者所在主管局制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更具可操作性。该办法在若干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甚至可以量化的师德标准。
这是一个对教育者的再教育过程,是师德规范的延伸。叶澜教授在《教育管理学》中指出,在对教育者的再教育中可采用多种方式使教育具体化。多种方式的激励,典型的树立,强调榜样的引领教育是行之有效的办法。笔者所在主管局每年都举行以“爱岗、敬业、铸师魂”为主题的师德演讲活动,效果显著。可见,主管部门、学校的坚持,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这当中也离不开社会舆论的监督、引导。汶川大地震是对师德的考验。如谭千秋那样,当灾难袭来,表现出的心里只有学生安危的忘我精神,正是我们应该倡导的“师爱”。这已是超出一般师德要求的大爱。看着一排排加了黑框的名字,许多人震惊了,因我们良知还在。
三、实现更高的师德规范需社会多方面的支持
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社会多方面的支持。教育从业人员的幸福感决定着他们能充分地表现出工作热情,对教师来说,这种热情就是工作中焕发的责任意识、“爱”的意识。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需要全社会的理解。这种理解包括政府引导下的全社会对教育的敬畏,对教师的尊重,进而真正形成从制度层面上到社会个体尊师重教的氛围。社会理应给这样的群体充分的尊敬。在我们强调“重要”、“伟大”时,市场经济背景下,更要给这种社会职业充分关爱。“让教师成为人们最羡慕的职业”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国外成功的经验更是应该参考。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及递增有法律规定。距离是存在的,何况连续的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比较多地用在了硬件建设上。如果教师们从心底感受到从业的幸福,那么,由此而产生的对社会与社会个体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韩国教师的富且贵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值得参考。很难想象如果一名教师的工资还不到一名小工的水平,事业的崇高、从业的幸福从何谈起?热情会降温、责任会淡化也是自然的事。不可否认,教师也是一个普通的社会群体,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全是一群无私的奉献者,否则那真将是一种神化。眼下,教师队伍中出现的所谓种种师德滑坡与经济待遇不无关系。解决这样的问题应是比较简单的。对公务员,人们想到过“高薪养廉”,对广大的教师,是否也可以从待遇上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呢?内部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甚至职称评定制度中的突出问题也应一并考虑,那也是挫伤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原因。处理好来自外部、内部的不公,解决有关制度中的突出问题应是研究师德建设问题的重要一环。我们欣喜地看到,社会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教育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在有重大贡献的科学、教育工作者得到重奖的同时,关注庞大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同等重要。群体激励理论在这里也可以借鉴。2008年11月17日,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第二届小学校长大会上指出,“整个基础教育战线具有战略意义”,“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在这样的社会“支撑”中,学校的作用应表现得更为具体。让教师在学校内部也时刻感受到幸福,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发强烈的师爱,是每一所学校的管理人员应潜心研究并努力实践的常规工作。
我们不把教师工作神圣化,却要对教育事业心怀敬畏。
四、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升师德水准
在接受良好的系统教育之后,在严格的社会规范与支持下教师更应意识到肩负的重任,自觉接受教育,自觉接受社会的规范要求,自觉纠正自身存在的师德问题,便是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问题了。怎么样做才能不愧对教师的光荣称号,教师们是很清楚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基本的要求。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教师的不断自省、提高在师德建设中有决定性的作用。
总之,新时期,教师工作应该有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实现这一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及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
[2]论教师职业道德.
[3]中国教育报.
[4]中国教师报.
16.浅析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 篇十六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曾指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名言说明从古代起,人们就已认识到教师是既当经师,又当人师。经师教学问,人师则要教行为、教道德,教学生怎样做人。高等学校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他们应当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行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实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关键。这要求加强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则应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只有广大人民教师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崇高的社会主义道德,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才能真正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神圣道德职责,那么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呢?下面就这个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什么是教师道德
教师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是在教师职业活动范围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教师道德包括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品质、道德修养等内容。
一切社会道德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思想左右着整个社会,各种职业思想和规范也只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规范的具体化和体现。教师道德也不例外,就其本质而言,教师道德乃是社会经济的反映,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思想道德体系的具体化。社会主义的教师道德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反映,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具体化,正因如此 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教师的道德和其他一切社会的教师道德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和崇高的境界。
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首先看一看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的一般特点:
(一)历史悠久。教育是人类社会共存亡的事业,在人类文明史上,教师职业活动历史悠久,教师道德的发展源远流长。在我国数千年的教育实践中涌现出许多师范端严、学明德尊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不仅发展了我国的教育科学和教育思想,而且为我国教师道德建设做出了极为宝贵的建树。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最早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主张,提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思想,提出了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的道德要求。这些教育伦理思想和道德要求,不仅受到孔子弟子们的衷心拥护,而且对后世教师人格的形成也产生深刻影响。
(二)层次较高。教师道德不论是在道德规范上,还是在教师个人的品格素质上,都具有较高的层次,因为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的一代,要教育学生有高尚的道德,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教师的期望。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就必须首先要有更高的道德境界,更纯洁美好的心灵。
(三)典范性强。教帅道德不仅是教师自身行为的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学生多是青少年,他们的模仿性大、可塑性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大都以师长为自己的楷模,因此,要培育出道德高尚的学生,就得有道德高尚的教师作示范。
(四)影响广泛深远。所谓影响广泛 是说教师道德不仅影响和作用于学生,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家庭,亲友,整个社会。所谓深远,是指教师道德可以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性格和品德,其影响不只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直到他们对下一代的教育。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体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原则、规范要求的新型的职业道德。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这种道德原则和规范要求体现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中,就是献身教育、教书育人;就是学而不厌,勇于创新;就是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就是团结协作,关心集体;就是举止文明,为人师表。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是对历史上优秀的教师道德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纵观历史,教师道德尽管从整个体系来说带有剥削阶级的烙印,与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性质不同,但是其中也有许多具体内容是前人从教师职业的特殊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结论,闪耀着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思想光辉。因此我们对教师道德遗产要批判地继承,去其糟粕,使其成为今天所需要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因素。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体现民主平等的关系。在私有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也渗透在教师道德中,在封建社会,教师对学生来说拥有绝对的权威,甚至可以体罚学生;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师生之间是金钱关系,教师与学校经营者之间是雇佣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同志式的互相合作关系体现在教育领域中,就是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的民主平等关系,这种民主平等关系充分体现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之中。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应当在新时期的教育实践中,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不断丰富和创新。当前我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同其他事业一样,也面临着艰巨的改革任務,就是改革那些陈腐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变改革的封闭状态为开放状态,使整个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是在批判地继承历史上教师道德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体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要求,同时也包含着社会主义民主平等关系。充满改革开放时代气息的新型职业道德,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更是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典范 高等学校教师要具备高尚师德,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17.《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材料 篇十七
今天在网上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我对幼教职业有了新的认识,作为一名工作了十年的幼儿教师来说,深知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都说孩子小时候就像一张白纸,来给这张白纸创造出色彩的引导者就是我们老师,我一直以来都认为幼教这个行业就是一个良心活,我曾经带着喜欢这个职业的心情选择了幼教事业,起初的我,面对孩子们的哭闹,我流过泪,也无奈过,自从我的孩子出生,我体会到了那份神圣的母爱,我承担起了那份责任,所以我对待工作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下面我就来谈一谈在我心中的职业道德。首先,要有爱,如果能够真正的爱幼教事业,爱孩子们,虽然带孩子们很辛苦,尤其带小班的孩子,吃喝拉撒都得管,对于年轻老师来说是很大的挑战,爱是幼教事业的基础,每当我听到“赵老师,我们孩子天天在家很自豪的说我们赵老师怎么怎么样。”“我们孩子可喜欢赵老师了,天天在家张口不离赵老师。”这些话使我很欣慰,是我所付出的爱的最好回报。
其次,要有责任心,不管什么职业,都需要一份对工作负责的心,如果有爱,那么就会毫无怨言的承担起那份责任,并且不会把责任看成是一份负担。在我的工作中我时刻提醒自己幼教工作就是一个良心活,一定要把孩子们看好。做为一名幼教老师不光要有爱心,还要细心,有责任心。
最后,我就来说一说和家长的沟通,和家长沟通除了要有温柔的语态,还要真诚,十年的工作,让我早已经明白一个道理,只有真诚的沟通才能使工作顺利的进行,比如最常见的现象:孩子被抓被咬,这是让老师头疼的事情了。有的老师或许就会隐瞒家长,家长不说就过去了,往往这样的话,家长第二天更会来找老师说事,最简单的办法,及时和家长沟通,真诚的跟家长道歉,事实告诉我家长们都是很理解的。
18.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 篇十八
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
教师职业道德的六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作为教师必须先为人师,育人必须先行示范,教师须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所有这些都集中在关爱学生上。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爱这一行,爱学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心尽责,以心换心,以爱博爱,倾我所有,去换取明天的桃李芬芳。加强师德修养即是社会赋予我们教师的责任,是我们教师适应教育改革的必然需要。
19.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及其内涵和特征 篇十九
一、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区别与联系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的准则和规范, 行为则是受思想、情感支配而表现出的活动。尽管从伦理学的角度看, 有“道德行为”和“非道德行为”之分, 但是就人们的职业生活而言, 既不存在无道德的行为, 也不存在无行为的道德。道德是行为的思想先导, 行为是道德的语言、动作和形态外显, 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外在不同。相应的, 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规范也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从内容上看, 职业道德规范一般由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良心、职业态度、职业作风、职业纪律等要素构成, 侧重于对思想、态度、情感的指导;职业行为规范则主要由职业活动行为、人际交往行为、仪态仪表行为等构成, 侧重于语言和行为的调节。从表述上讲, 职业道德规范可以稍显“宏观”, 职业行为规范则应适当具体。
一方面, 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 就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结合, 是“道德”和“行为”的两面一体。比如《规范》第三条“关爱学生”的具体内容中, 既有“尊重学生人格, 平等公正对待学生”这样偏重于“道德”的规范, 也有“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这样侧重于“行为”的规范;第五条“为人师表”中, 既有“坚守高尚情操, 知荣明耻”的道德规范, 也有“衣着得体, 语言规范, 举止文明”等行为要求。事实上, 教育部《关于发布新版 (2008版)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对此已有清楚的说明。《通知》说:“《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 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 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1]这就已经告诉我们, 这一《规范》不仅有道德品质的要求, 也有职业行为的要求。只是其中的行为要求过于“基本”, 难以发挥具体的规范作用。
另一方面, 现行《规范》对教师职业行为的要求多以限制性的语言进行表述, 如“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等, 缺乏行为规范应有的引导性。显然, 《规范》是更偏重于“道德”的规范, 不能替代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和其他有关要求。正如上述《通知》所说:“《规范》不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 不能取代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1]因此, 从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和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要求出发, 在《规范》的基础上, 制定具体的“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是必要的。
二、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应然内涵和基本特征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是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各方面行为的规范性要求, 具有引导性、约束性、评价性和促进性等功能和价值。其内容应该涵盖课堂教学、课外辅导、教学评价、课程开发、教学研究、进修学习、学术交流、人际交往、仪态仪表等方面, 应该包括对教学准备、课堂组织、学生学习指导、作业设计与批改、学业检测与评价、学生行为培养和矫正、课程开发与实施、教学研究与交流、心理辅导与调适、专业进修与学习、衣着服饰和交往礼仪等职业活动和日常生活, 提出具体和可行的规范要求。
事实上, 近年来我国已有不少地方和学校制定公布了具有本地区或本学校特色的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比如辽宁省教育厅于2000年12月发布了《辽宁省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试行) 》[3], 广州市海珠区于2008年下半年发布了《海珠区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指南》[4],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于2010年6月发布了《教师职业行为规范》。[5]《辽宁省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试行) 》同1997版全国《规范》有较大的重合性, 增加的内容不多, 也不够具体, 且有更多的限制性语言而不是引导性要求。广州市海珠区的《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指南》分为思想道德行为规范指南、教育教学活动行为规范指南、人际交往行为规范指南、衣着仪表行为规范指南、日常活动行为规范指南五部分, 共六十二条。其中, 人际交往行为规范指南部分从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行政领导、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人士五个方面提出了四十条规范要求。比如在课堂教学部分提出的要求是:“使用普通话, 语言文明, 清晰流畅, 表达准确简洁;板书整洁规范, 内容简练精当。课堂上关闭手机。”从整体上看, 这种较为具体的规范要求对教师职业行为有更强的引导性和约束性。《南阳市一中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分为思想行为规范、仪表行为规范、教育教学行为规范、人际行为规范四个部分, 共三十条, 总体上看也有较强的引导性和约束性。比如要求教师“发型整齐, 端庄简洁, 发色自然, 妆容、饰佩得体。男教师不留长发, 不蓄胡须;女教师不做彩发、怪发, 不化浓妆”。[6]这样相对具体的要求更能发挥应有的“规范”作用。
综合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对实践案例的比较, 可以认为, 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需要考虑其职业性、引导性、约束性、促进性、时代性和人文性等特征和功能。职业性是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区别于其他职业行为规范的本质特征;引导性和约束性是表明教师从事职业活动应该怎么做和不能怎么做的基本要求;促进性是行为规范对教师专业发展所起作用的功能体现;时代性要求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要适应一定时期内各相关因素的发展需要和利益诉求;而人文性则是要保障教师作为人的应有尊严和权益不受侵犯。
总之,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制定和实施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在具体的实践中, 要注意明确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内涵、功能和特征, 以保证其对教师成长和教育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2]教育部,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关于重新修订和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EB/OL].http://08-news.xinhuanet.com/edu/2009/03/content_9759612.htm, 2008-09-23.
[3]苗家生.辽宁发布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N].光明日报, 2000-12-18.
[4]海珠区教育局.海珠区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指南[EB/OL].http://gz.aoshu.com/200812/4ad6bc73f245f.shtml, 2008-12-12, http://www.hzswzx.cn/ReadNews.asp?NewsID=929, 2009-04-01.
[5]王理博.市一中公布学生教师行为规范[N].南阳日报, 2001-06-09, A2.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材料】推荐阅读:
高等学校毕业生登记表填表规范07-02
淮安市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红十字会10-07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总结12-08
东兰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先进个人材料10-05
关于做好2012年度全省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09-24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规范07-24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09-20
职业学校教师08-17
职业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方案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