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地理知识点总结

2024-06-17

初中生物地理知识点总结(共13篇)(共13篇)

1.初中生物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一

北部内陆两区一省

1.位置、地形和气候

内蒙古、宁、陇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主要高原有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属第二阶梯上的内陆高原.

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本区畜牧业占重要地位.优良畜种有:三河马、三河牛、内蒙古马、内蒙古细毛羊、宁夏滩羊等,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都属干旱地区,是重要的灌溉农业区.

3.丰富的矿产和包头钢城

本区的煤、石油、镍、稀土,以及铁矿等储量在全国居重要地位.内蒙古的煤探明储量次于山西,居全国第二位.伊敏河、霍林河、元宝山、准噶尔四大露天煤矿正在建设为重要能源基地,包头利用包头的煤、白云鄂博的铁、黄河的水发展了钢铁工业,被称为“草原城”.包头的稀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

4.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交通和重要城市

本区主要铁路干线有:京包、包兰、兰新、陇海、集二、京通、滨洲、兰青等线.兰州是西北最重要的铁路交通中心,银川自古称为塞上名城,呼和浩特是内蒙古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南有古迹昭君墓.

2.初中生物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二

知识迁移也叫学习迁移, 心理学上把已获得的知识、情感和态度对后续学习活动的影响, 或者后续学习活动对先前学习活动的影响称为学习迁移。从迁移产生的方向看, 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即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例如夯实基础;逆向迁移即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例如温故而知新。从迁移的结果看, 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一种学习能促进另一种学习;负迁移是一种学习阻碍和干扰另一种学习;通常所说的迁移是正迁移。

1地理学科知识迁移的影响因素

学生基于已有经验而具有不同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形成了不同的迁移心向。迁移心向即思维定势, 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心理准备状态, 或活动的倾向性。学生将已学知识经验迁移到新场合的心理准备状态不同, 因而具有不同的认知策略。因此, 导致他们在进行知识迁移的过程中产生差别, 即影响学生学习迁移的主体因素。

除主体因素外, 也存在影响迁移的客体因素。如学习材料的相似性, 在学习中国河流时, 首先学习《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再学习《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由于学习材料十分相似, 学生很自然的将学习长江的方法迁移到黄河的学习中。再如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体会更加深刻, 更容易做到知识的迁移。同时, 教师的指导更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有效指导, 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 解决新问题。

2地理学科知识迁移能力培养策略

2.1充分分析学情——实现知识迁移的前提

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初一学生, 教师应对小学《科学》中涉及到的地理知识有所了解, 明确学生的知识结构, 可以更容易判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为更好的实现知识迁移做准备。例如, 小学《科学》中涉及到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知道地球自转周期、自转方向等, 这是知识迁移的入手点, 学生学习起来会更有亲切感, 更有自信心。

2.2合理安排教学——实现知识迁移的关键

(1) 选取合适的变式材料

变式是通过改变对象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 改变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和方法。好的变式材料要以突出对象的非本质特征, 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让学生在变式中思维, 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在学习利用经纬网定位时, 教师利用世界地图, 不断给出世界主要国家的首都, 要求学生写出这些地点的地理坐标。学生利用已学的经纬网定位方法, 不断的进行迁移来解决新的问题。

(2) 选择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情境

地理知识可以放在不同情境中进行多角度的呈现, 学习内容与学习情境越相似, 学生的知识迁移越容易发生。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相联系, 将书本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发现的问题。如学习中国交通时, 学生利用教材中的知识明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教师创设情境, 学生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合理安排教学步骤

合理的安排教学步骤是实现知识迁移的重要一步。学生的认知具有一定顺序, 教师安排的教学步骤既要符合逻辑顺序, 也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步骤的实施, 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 每一个新知识的学习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这样才更易于学生知识的迁移,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明晰、比较、强化内容特点——实现知识迁移的途径

(1) 明晰概念、原理, 夯实基础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将知识进行迁移的必备条件, 初一、初二年级的上学期都是整体的概论, 是地理学习的基础。初一上学期更是地理学习中基础的基础, 只有这部分内容学得扎实, 才能进一步联系旧知, 构建新知。如初一上学期的地球和地图知识、陆地和海洋、气候、人口、聚落等, 都是初一下学期和初二年级的基础。夯实基础可以更好的实现正迁移, 减少负迁移, 促进知识迁移能力的逐步建立。

(2) 应用比较, 减少负迁移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可抗干扰, 加强对易混知识的比较, 找准分化点, 有利于排除干扰, 加深对某些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使易混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彻底分化。例如, 在区别“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时, 就可采用比较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 帮助学生提高辨析能力。在对比过程中, 学生的状态始终积极主动, 思维是不断转换, 完善旧知识的同时, 又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促进知识的迁移。

(3) 强化特征, 引起迁移心向

利用强化特征来引起迁移心向是实现知识迁移的有效方法。明确不同的地理知识的特征, 使学生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如在学习等高线地形图时, 明确山峰、山脊、山谷等不同部位的特点, 阅读等高线地形图时, 对山体不同部位的判断, 形成一定的迁移心向有助于快速准确的解决问题。

2.4培养积极态度——实现知识迁移的保障

学习是一个需要认知、情感共同参与的心理加工过程。积极的学习动机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 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得到解决后又进一步加强了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进行下一次的知识迁移。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不同的手段、创设不同的情景, 设置相应学习梯度, 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 获得成功的快乐体验。学生乐于参与其中, 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 可以迅速而有效的提取知识, 使知识发生迁移。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 培养地理学科知识迁移能力, 可以帮助学生避免对地理知识的死记硬背, 有利于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更有利于学生构建地理知识体系, 形成知识网络, 提高解决地理学科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还能真正推动初中地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2]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初中生物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三

【关键词】 初中地理 规律 结构 知识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5)09-049-010

初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地理知识相互交错、相互关联,既具备地理学科的本质特点,又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理清学科知识的整体脉络,构建科学且完整的知识系统。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能整合教学内容,从而突出重点。同时,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做好学科的结构提纲,以便在教学中顺利完成任务。

一、抓基本概念教学,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在地理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地理概念是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本质认识。进一步讲地理概念分为两种,第一是根据地理现象的一般属性而区分的地理类别概念。具体包括天体、地形、气候等;第二是地理区域概念,简单的说,就是同一区域内不同地理事物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地理现象,如热带雨林、地震、美国农作物、日本人口等。地理类别概念是地理概念中的基本概念,也是最为重要的概念之一,其中包含地理区域概念,如美国农作物的特点受美国气候所影响。在初中地理课堂中,地理类别概念的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难点,对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分析和概括地理相关概念的本质特征,并明确概念对知识掌握和问题解决的作用;在面对那些比较复杂的概念时,教师应当注重对教学方法的选用,帮助学生明确记忆的目的,抓住关键词,对地理概念进行精细加工、深度理解,最终掌握知识运用的技巧。

二、抓地理形成规律,分析地理结构成因

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形成是遵循一定的形成规律的。因此,在讲授地理知识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能一味的灌输理论知识,而是应该和学生一起共同探究地理现象规律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启发学生的逻辑性思维,学会对事物进行因果规律的分析。例如:在教学自然资源时,很多学生对矿产资源的分布表示难以理解。事实上,矿产资源的分布并不是毫无依据的,而是由于地质不同而导致其分布规律不同,并受到地理环境和岩浆活动的影响,这个规律性就很容易解释为什么有色金属和石油是分布在不同的地质区域。又如在分析农业资源的分布时,通过对农业所属地区的地域特征和气候特征的了解,可以很容易得出其分布的规律。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地理现象形成的原因和规律,并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教会学生在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以“降水形成原因”为例,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知道形成降水的条件,然后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降水的成因,最后通过小组发言和教师总结的方式得出降雨形成的规律,增强教学效果。

三、抓地理分布规律,了解地理分布特征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地理分布规律的有关知识,并针对这些规律,了解不同地理现象或事物的特征。初中地理课本涉及很多分布的知识,包括气候和自然带的分布、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农作物的分布等,这些分布都遵循一定的地理规律,只有理解这些分布规律,学生才能进一步掌握有关的地理特征,才能熟练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分析地图,利用地图,熟记知识。如在观察世界地图时,学生一开始会觉得束手无措,因为世界地图包含的地理事物太多,学生一时不知道从哪一处看起。这时教师应当提醒学生从地理分布规律的角度去观察地图,要有耐心、细心地对地图进行深入分析。如陆地和海的分布,乍一看毫无规律,实际上它们受地形骨架的影响。仔细观察我国的地形山脉,可以发现其大致是成网络状分布的;又如世界整体陆地的分布,通过观察和研究不难发现山脉的形成规律受两个巨大高山带的影响。因此初中地理教学应当强调对地理分布规律的学习,帮助学生有目的地识记地理知识。

四、抓地理普遍规律,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迁移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指不同学习经验之间的影响。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迁移可以分为普遍迁移和特殊迁移。普遍迁移是指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而特殊迁移是将学习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重新组合移用到另一种学习。其中普遍迁移的应用对具体学习情况的推进有很大帮助:当学生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后,可以将其运用到后来学习的具体内容上,以便更加迅速理解新知识的内涵,解决新的问题。例如:学习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后,学生就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气候分布的特征;又如在学习了农作物的分布后,学生可以总结出不同国家农业的发展特征和趋势。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设计更多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环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联系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和方式,以基础知识的讲解为出发点,将所讲的内容综合贯通,同时,在掌握具体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将所习得知识顺利地进行应用。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该抓住地理知识之间的规律性。无论是地理概念的学习,还是分析地理现象形成的原因。教师都要指导学生从地理的规律性入手,并提醒学生巧用地图,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王进荣.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浅谈[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4(04).

[2]刘伟.浅谈初中地理常用的教学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2011(04).

4.初中地理中考知识点总结 篇四

2.纬度范围:0° 30°NS为低纬度;30° 60°NS为中纬度;60° 90°NS为高纬度。

3.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线 半圆(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 纬线 都是圆(极点除外) 有长有短 东西方向

4.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5.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6.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8.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降水多于东岸和内陆地区; 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

9.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纬度位置、洋流因素。

5.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篇五

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有: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

4、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分成两类: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5、生物圈包括大气圈 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6、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如阳光、空气、水等。

7、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8、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9、显微镜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10、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0X30=30011、当物体不在视野中央,要把物体一直视野中央时,物体在哪边就往哪边移。(比如物体在视野的右下方,那么就往右下方移动。)。

12、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准备(擦干净、滴清水);制作(撕下内表皮、展平;盖盖玻片);染色(滴碘液、吸水)

13、染色:使细胞结构更清楚,但影响活细胞的生物活性,甚至使活细胞死亡;观察活的细胞及其生物活性时不应染色。

14、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15、细胞由无机物(如水、无机盐、氧等)和有机物(如糖类、核酸、蛋白质)组成。

16、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17、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和DNA组成染色体;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基因。

18、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无系统。

19、绿色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20、菜豆种子是由种皮和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两片),能发育成新植株的是胚。我们平常吃的豆瓣酱主要是大豆的子叶。玉米种子是由种皮、胚(胚根、、胚轴、胚芽、子叶)和胚乳构成,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是胚乳,子叶一片。我们平常吃的面粉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的胚乳。

2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22、种子萌发过程中,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23、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24、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因为该区长有大量的根毛。

25、在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导管;运输有机物的通道是筛管。

26、庄稼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有机物(光合作用合成),其中需要最多的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缺氮时叶片发黄,植株矮小瘦弱,严重时叶脉淡棕色;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并出现紫色;缺钾时茎杆软弱,叶边缘呈褐色。

27、雌蕊发育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中,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过程。子房发

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

28、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是由一对保卫细胞围

成的空腔

29、在营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有些向日葵的果实仍然是空瘪的。这主要是由于传粉

不足引起的,要想减少瘪籽,可以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

30、木本植物的茎可以不断长粗,因为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所以嫁接时,要确保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接穗才能成活。

31、你今年比去年长高了5厘米,这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有关。

32、蒸腾作用能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并能降低植物体的温

度。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33、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 水===有机物 + 氧气(二氧化碳、氧从气孔进出,水由

根吸收后通过导管运输到叶)

34、呼吸作用: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发生在动植物细胞的线粒体)

3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36、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身高突增。

37、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建立者。他认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8、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39、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阴道排出的过程叫做分娩。

40、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完成受精过程;胎儿生活在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

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

41.我国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其中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

长的关键。.42、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水、维生素和粗纤维等七类营养物质。

43、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没有消化作

用,但可以溶解脂肪。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脂肪在小肠

开始被消化。小肠液和胰液能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

44、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其表面有许多

绒毛状的突起,这就大大增加了它的内表面积。

45、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

46、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横向扩张,胸廓的左右径增大 ;膈顶端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从而使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小于外界气体压力,从外界吸入气体。

47、.肺泡和毛细血管都是由 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吸气时,肺泡鼓起来,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这两层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 也透过这两层管壁进入肺

泡。

48、防治大气污染的根本措施是 控制污染物排放,有效措施是植树造林。

49、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

50、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51、血液分层后,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两层交界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52、血浆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53、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54、心脏的肌肉组织发达,因而能够有力地收缩。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这是

由于左心室需将血液泵至全身,而右心室只需将血液泵至肺。

55、血液循环分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给组织细胞输送营养物质、氧并带走废物;

肺循环过中程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56、人类ABO血型将血液分A 型、B 型、AB型、O型四种类型。输血时,应以输

入同型血为原则;但有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

57、尿的形成过程:①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

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尿素和葡萄糖等物质,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②原尿流过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剩余部分则形成尿液。肾小球有过滤作用,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58、排尿的意义是: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

理功能。

59、近视眼成因:如果晶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晶状体过度变凸且不能恢复原状,甚

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的光线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其矫正方

法是配戴凹透镜。

60、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61、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或: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

组成)

62、人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也受激素调节。

63、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受器受到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

64、垂体:生长激素(不足:侏儒症、过量:巨人症);甲状腺激素(不足:呆小症、地方性甲状腺肿);胰岛素(不足:糖尿)

65、温室效应:CO2排放过量酸雨:燃烧产生二氧化硫臭氧层破坏:氟利昂使用

66、节肢动物: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都有外骨骼,足和触角都分节,节肢动物对环

境的适应能力很强

67、先天性行为:膝跳反射、鸟类迁徙、蚂蚁做巢;学习行为:大山雀偷喝牛奶、小

鸡模仿母鸡扒地索食

68、腔肠动物:海葵、海蜇、珊瑚虫软体动物:乌贼、章鱼、河蚌环节动物:蚯蚓、水蛭、沙蚕节肢动物: 甲壳动物:虾、蟹、水蚤;昆虫:蝗

虫、蜻蜓、金龟子、蝇、蜘蛛、蜈蚣

69、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70、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

现象就叫 生态平衡。

7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72、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方式有三种:腐生、寄生和共生。足癣(真菌寄生);牛的胃肠

中的细菌与牛共生;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的过程叫

腐生。

73、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74、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75、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世代相续,生生不息。

比较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无有

新个体的产生由母体直接产生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繁殖速度快慢

变异性大小小,容易保持亲本性状大,具有双亲遗传性

后代适应能力弱强

76、有性生殖:由亲本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 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产生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77、无性生殖的应用:(1)嫁接(砧木与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才能成活,开花结果与接穗保持一致)(2)扦插(3)压条 以上都需要提供适宜的条件。注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

78、.遗传: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亲子代间或子代个间的差异

79、性状:可以遗传的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等;相对性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形式。

80、性状的遗传实质: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给子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81、人的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染色体是单个存在的,只有体细胞中染色体的一半,如人的精子有23条染色体,而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为23对。

82、.染色体:DNA+蛋白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位于DNA上)

83、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来决定的;.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84、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85、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是随着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的,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86、每条染色体上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多个基因。

87.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88.人的性别主要由 性染色体决定,XY为男性,XX为女 性。

89、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90、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91、生命起源的历程:无机物、有机物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体系、生物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92、动物的进化次序: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注意顺序的先后)

93.达尔文认为,现代长颈鹿的长颈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94. 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的作用特点是人生来就有的,它们不是只针对某一类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

95.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位病原体,例如:引起肺结核的结核杆菌,引起艾滋病的艾滋病病毒,引起蛔虫病的蛔虫。

96.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不同,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流行不起来。

97.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

98.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是指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6.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篇六

2.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

3.水和无机盐:水可以运输能量,无机盐包括钙,磷,铁,碘,锌。

4.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唾液腺有导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

5.消化系统:消化道:一条很长的管道。消化腺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内壁的小腺体,如肠腺。

6.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7.呼吸系统: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

8.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9.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10.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页,右肺有三叶。在你不知不觉中,你的肺在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一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

11.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12.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13.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14.红细胞:血细胞中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载氧气。

15.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吞噬细菌。

16.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可以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17.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

18.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19,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血型。

19.肾: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20.膀胱:暂时储存原尿。

21.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到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象。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22.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神经系统是由脑、骨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23.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

24.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25.人体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可分轴突和树突。

26.大脑:人的大脑最发达。大脑半球的表层叫做大脑皮层,由灰质构成。

27.脑小脑:小脑的作用在于调节全身肌肉的活动,用以维持的身体的平衡。

28.脑干:有生命中枢之称。

2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弧是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在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所经过的传导途径。

30.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近视戴凹透镜;物象落在视网膜后方远视戴凸透镜。

31.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不足呆小症。

32.激素的调节作用:胰岛素:我国在1965年用人工方法合成,世界第一次。

33.生长激素:不足侏儒症;过多巨人症。

34.人体的血液循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组成。

35.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双循环体循环中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36.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正常人的脉搏与心率基本一致。约为75次/分,正常变动范围每分钟60~100次。

37.血管和心脏: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的泵。

38.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管壁厚、弹性大。

39.血管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手臂的青筋是静脉。

40.毛细血管: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能促使心肌发达,增强心脏功能。饮酒对心脏和血管有害。

41.血浆: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主要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42.红细胞:数量最多,无细胞核,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43.血液血细胞白细胞:数量少,有细胞核,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44.血小板:量最少,无核,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人类的血型包括A型、B型、O型、AB型四种,在输血时一般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不同,输血后红细胞会凝结,阻碍血液循环。

7.初中生物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七

1991年加拿大多伦多教育学院的Scardamalia和Bereiter教授提出了知识建构(knowledge building)的理论。按照Scardamalia和Bereiter(2003)的观点,知识建构可以定义为产品和某社区价值观的不断改善,主要通过提高个体在社区中所获取的远大于个体所付出的可能性,并且成为拓展文化成就的组成部分[1]。知识建构更注重学习者群体知识的共同进步及深层次的理解。知识建构的目标是以共同体的形式形成具有价值的公共知识。此后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概念,Law和Wong认为知识建构是一种协作的、有目的的活动[2]。通过对有关知识的优点、缺点、应用、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潜力等的分析,以达到提高知识本身的目的。我国学者张建伟的观点为,知识建构是指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3]。赵建华认为,知识建构是个体在某特定社区中互相协作、共同参与某种有目的的活动(如学习任务、问题解决等),最终形成某种观念、理论假设等智慧产品。个体在该公共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4]。

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知识建构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对于知识建构的研究还处于起步的阶段,所以在许多方面还需要借鉴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经验。本研究基于香港在知识建构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与大陆在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相似性,通过对香港在知识建构评价方面所做的研究进行案例分析,并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知识建构评价的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能为国内知识建构方面的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和参考。

二、案例分析

(一)背景介绍

2000年香港开始推行知识建构理念。香港大学教育应用资讯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知识建构教学模式”的项目。该项目分为三个阶段:

2001年到2004年,香港大学教育应用资讯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启动了“知识建构社群计划”的项目,旨在推动知识建构的学习理念和推广在课堂教学运用知识论坛提升学生高层次思维的能力。2004年到2006年,香港优质教育基金资助了“设立一个可持续、扩充的知识建构型学校网络”发展及研究计划,该计划除了致力于大面积的搭建知识建构学校的网络外,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计算机支持知识建构学习模式与香港本地中小学课程相结合的知识建构课程设计模式,并进行推广。同时,实现知识建构的理念与平台的本土化。最后一个阶段,解决如何运用过程性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的问题。研究者采用“以评促学”的理念,提出了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同时运用自评和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结合的评价模式,并成功运用于实践[5]。

本研究以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的E.Y.C.Lee和C.K.K.Chan以及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教育学院的J.van Aalst共同所做的研究为例,对其评价过程进行分析。该案例所使用的学习支持系统——知识论坛(Knowledge Forum)也是由知识建构理论的最早提出者Scardamalia和Bereiter所在的研究团队专门针对知识建构开发的网络协作学习平台。实验课程是初中地理,课程单元包括“海洋问题”、“富与贫”和“保护我们的雨林”三个主题。实验对象包括三个九年级的班,一共有119名学生,由同一名老师教授地理课程。该教师有12年授课经验,同时还有知识建构实践经验和知识论坛的操作经验。三个实验班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使用知识论坛,一个班级只使用论坛,一个班级使用论坛和电子档案,另一个班级使用论坛和电子档案以及知识建构的原则。

(二)评价过程描述

该实验研究评价过程如下:

第一步:教师或研究者设定相应的知识建构原则。

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设计的知识建构活动,选择最重要的与学生直接相关的因素作为知识建构原则。Lee和Chan在Scardamalia (2002)的12条知识建构原则基础上,考虑到系统的复杂性和可操作性,结合自己的特点创新使用了五维度的知识建构原则:工作在前沿、进展式问题解决、协作能力、监控自己的知识和建设性的使用权威资源。

学生电子档案中的记录要求是“升华”后的记录,有参考记录和会话解释。“升华”记录是经过两个学生的一致同意的精华帖。电子档案最后提交到知识论坛的“评价窗口”。电子档案是学生和学习小组知识建构过程的表征。表1和表2分别描述了知识建构原则和电子档案的细化说明。

第二步:编码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必须与目标一致,通过目标分解的方式编码指标体系。

1. 探究和理解的深度

探究和理解的深度是通过对记录的回应和问题数量、质量两个方面来测量的。学生的问题被编码为4个等级以测量探究的深度,回应被编码为7个等级以测量解释的深度。探究和解释的评价指标如表2、表3:

2. 电子档案评价

学生要求提交一份包含四个记录簇的电子档案,每个记录簇对应一个知识建构原则。记录簇包括自己撰写的记录和引用他人的记录。同时,学生要为每个记录簇写一份解释性的说明,为什么选择的记录能表明知识建构原则。学生电子档案被编码为6个等级,如表4:

3. 概念理解

为了检测学生对于问题核心概念的理解,每个学生都要完成一篇短文:“我们已经探讨了世界三大问题,‘富与贫’,‘海洋问题’,‘森林砍伐’。回答下面的问题:谁来保护地球,我们该怎样保护地球。要求大约300字”。等级编码描述如表5:

第三步:数据搜集与分析。

数据来源主要是学生基于知识论坛协作会话的数据。比如:学生的发言、回应、评注等。另外,知识论坛内嵌的分析工具Analytic Toolkit(ATK)支持量的数据搜集,包括记录条数、阅读次数、鹰架使用、记录修改、关键字使用以及记录链接等。数据分析,该案例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数据统计对学习者群体知识建构的层次(参与程度、理解深度和探究深度等)和群体的互动特点进行分析。

第四步:得出结论。

1.参与度和贡献

Analytic Toolkit (ATK)对比分析显示,使用论坛和电子档案以及知识建构原则的班级和使用论坛与电子档案的班级学生参与度比只使用知识论坛的班级高。

2.探究程度和解释深度

探究程度以问题的质量和频度为依据检验三个班级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对比分析显示,使用论坛和电子档案以及知识建构原则的班级的得分比使用论坛和电子档案的班级和只使用知识论坛的班级要高。结果表明,伴有知识建构原则和电子档案鹰架的学生的参与性强,提出的问题更有意义,作出的回应更有深度。

3.概念理解

概念理解基于学生写作的短文,其平均得分对比班为5.5,使用知识论坛的班级为5.2,使用知识论坛及电子档案的班级为5.2,使用知识论坛、电子档案及原则的班级为7.0。很明显,使用论坛、电子档案和知识建构的原则的班级比其他的班级概念理解更深刻。

三、知识建构评价的特征

知识建构评价试图将评价、学习和协作整合在一起,评价的目的不仅局限于学习效果,而且希望在评价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协作。笔者在实践总结和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将知识建构评价特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知识建构原则;(2)关注个人和群体的知识建构;(3)赋予学习者评价的权利,使其最大限度地参与评价;(4)将评价嵌入学习活动中;(5)评价设计反应评价的任务。

四、几点启示

目前,我国正在推动教学改革,倡导创新教学模式。知识建构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成为教学改革的新的尝试。香港在知识建构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对于我们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文化特征

香港与大陆一脉相承,在地域、文化和教育方面有很多相似性,所以借鉴香港在知识建构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具有先天的优势。

(二)知识建构原则的创新性使用.

在知识建构的实践研究中,香港方面没有完全引进加拿大Scardamalia提出的12条知识建构原则。而是考虑到系统复杂性和可操作性,结合自己的特点创新性地采用了5维度的知识建构原则,这其实是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其启示我们引进先进的理论要考虑本土化的因素,不能忽视自身的特点和文化特征。

(三)电子档案评价

该案例采用了电子档案评价的方式。电子档案对应知识建构原则,选择最能表明知识建构原则的记录形成记录簇,并对记录簇进行解释性的说明。电子档案评价体现了“以评促学”理念。学生在完成电子档案的过程中,不仅是一个系统化反思的过程,也是一个自评和他评的过程。

由于对知识建构理论的理解异同,加之于理论与经验的差距,我们对于知识建构的研究尚需要大量的实践来完成本土化的过程。

参考文献

[1]Scardamalia,M.,& Bereiter,C.Knowledge Building.In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New York:Macmillan Reference, USA.2003.

[2]Law,N.,&Wong,E.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in knowledge building. An investigation[A].B.Wasson,S.Ludvigsen,& U.Hoppe(eds.), Designing for Changing in Network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C].Lond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3,

[3]张建伟.知识的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7),48-53.

[4]赵建华.知识建构的原理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 20-24,

[5]赵珂,“知识论坛”及其在香港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和推广[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11):60-65.

[6][9][11]Scardamalia,M,Collective cognitiv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knowledge,IKIT,OISE.University of Toronto,200:2,

[7]Jan van Aalst & Carol K,K.Chan,Student-Directed Assessment of Knowledge Building Using Electronic Portfolios[J], 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2007,16 (2),175-220 Copyright.

[8]Dillenbourg.P.,Eurelings,A & Hakkarainen,K.(Eds).European perspectives on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European conference on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the Netherlands:University of Maastricht,2001.

8.初中生物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八

关键词:初中生物;地理学科;德育;渗透

一、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当前,初中生物和地理的教学模式较为固定,不仅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使学生整天处于学习压力的氛围中,缺少了主动学习的热情,对初中生今后发展极其不利。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僵局?这就需要老师改变教学观念,例如,在进行生物课教学时,因为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老师完全可以采取先实验后教学或边实验边教学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和沟通,不仅学会了知识,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增进了同学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会处于被动状态,而且还让学生感觉到浓厚的科学氛围,体会到科学的谨慎性和严谨性,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多了一些严谨,少了一些粗心。学生对自己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科学家产生高度的感慨与崇拜,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国家更加的热爱。其实,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反应就是德育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老师要做好德育渗透,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德育渗透的方法

1.总结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许多老师的教学方法都存在着盲目性与分散性的问题,缺乏教学中的归纳与总结,从而导致当完成教学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其实,老师应该把有关德育方面的授课内容结合在一起,然后再把德育融入课程里,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简单地说,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把德育渗透和教学中所有有关德育的知识放在一起讲。

例如,老师在讲“初中一年级地理”课时,先把本书所要讲的内容进行一下总结,让学生对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初中一年级地理主要内容是世界地理,讲一些地球和地图的基础知识。在世界地理概况中,以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及其活动为线索,使学生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世界的气候和陆地自然带等基础知识;了解世界各种自然资源、居民和国家等概况,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现状,从而初步认识人类、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人类要想在世界上很好地生存,就必须有保护好周边的环境的良好意识。

通过在地理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地理学科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更加明确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与价值。学习地理不仅可以了解地球上各地区的环境、自然、人文特征,还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与保护大自然的责任和使命感,进而衍生出热爱祖国、关心和爱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2.隐藏性渗透法

在初中生物和地理的学科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课程的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把德育隐藏在教学内容中,然后在授课时,在适当的讲课内容中渗透一些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

例如,在讲初中生物第二单元的第三节“观察動物细胞”时,其中有些科学家需要老师去介绍,譬如:施莱登和施旺是如何发现细胞学说的、并且在研究过程中是如何做实验的以及做实验的次数,通过老师的介绍,学生对科学家产生了仰慕和崇拜之情,并且自己也想成为像他们这样的人,从而更加地崇尚科学、热爱科学,使学生的个人素养有了进一步提升。

3.联系实际渗透法

在现今的初中教学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对科学的认知、思想的觉悟、个人修养、实际生活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理解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有关德育方面的内容的渗透。

例如,在讲初中地理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时,主要讲完善运输业,怎样去发展农业和工业的现在发展如何以及分布情况。知道主要讲的内容后,老师根据学生生活的周边环境去让学生观察了解现在的运输状况、农业发展状况等。通过了解,学生感觉到了当前生活与发展的状况并不理想,从而让学生生成想改变自己的家乡,甚至改变国家发展进程的想法,使学生热爱国家的心情进一步提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成为优秀的人才,为自己的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在初中生物和地理学科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参考文献:

[1]马芳.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现状调查研究[J].学理论,2011(10).

[2]李世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

[3]张秀丽.中职计算机教学德育渗透的现实意义和路径选择探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1).

9.初中生物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九

【关键词】初中生物      假设       红细胞    动物细胞

生物学倡导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学会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学课时、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的限制,教师往往依旧将教学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方式有悖于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单刀直入地介绍某一专业性很强的知识点,很难达到让学生记忆深刻的效果;若让学生先自学课本相关知识,再进行假设,如讲到动物细胞时,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动物细胞,学生为了让自己更为出彩,必定想方设法动脑思考,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加工,以恰当的方式把自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如此一来就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认知和把握。

本文以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为例,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下,截取既普通又常规的几个教学片断,合理利用教材,假设学生自己就是动物细胞或者血管中的红细胞,让学生来做“自我介绍”,将课堂主动性还给学生,力求通过该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案例1: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9章第2节《血液循环》。

要求:学生掌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概念和特点。

教师布置任务:假如你是一个红细胞,正在小鱼的血管中旅游,说说旅游途中你的感受。(提醒学生注意从血管的管壁、管腔、血流速度等几方面入手)

学生自学:学生从课本中找出介绍管壁、官腔和血流速度的关键词句,同时思考这些特点对旅途中的红细胞会造成什么刺激。

学生自学效果检测:其中一位同学给出了以下出彩的自我介绍。假如我是一个红细胞,在小鱼的血管中旅游,旅途中我会有以下感受:在血管中顺着血流的方向流动,突然间我来到了一条类似高速公路的血管中,在里面我的速度可快了,像F1赛车,一路上狂奔,连红绿灯都没有。我想这时候我正在动脉血管里,而且要是我一不小心撞到了壁上,还会感觉软软的很有弹性,不过这种刺激的感觉很快就没了。慢慢地,我跟同伴的速度越来越慢,到最后只能一个一个排队通过,连想要牵手一起走过都很困难。同伴说我们来到了毛细血管,这里管腔特别小,小到我们只能排队通行,就像是在单车道上,只能一辆车接着一辆车通过,在毛细血管中排队行走一会儿后,我们来到了不一样的道路。这时候我们的速度相对较快了,当然跟刚才在动脉里的速度还是不可相比的,不过比在毛细血管中快多了,道路也不再是单行道了,可能是双车道或者是更多的车道。

教师评价:该同学侧重介绍红细胞在血管中随血液流动的速度,将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中血流速度通过比喻的方法描述得形象、具体;将红细胞比喻为车,将血管比喻为高速公路、双车道、单车道,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自学热情,还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了该知识点。但是该同学的介绍较少涉及管腔、管壁以及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连接关系,可以通过后续同学的补充让该知识点更加完善、具体。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管装片是静态的,学生很难通过显微镜获得血管的特点及血管中血液的流动速度等知识,因此大部分内容还需从课本中获得,让学生主动参与、自行收集和处理课本中的信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案例2: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要求:学生形成两个有关细胞的重要概念。

教师布置任务:假设你是一个动物细胞,怎样向大家介绍你自己。(提醒学生注意知识点的科学性)

学生自学:学生首先从课本中找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记忆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抽象的专业名词;其次,学生对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加工,或适当地比喻,或画简图,或借助其他手段;最后,在自学完后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想象,组织语言,将自己所获得的知识用连贯的语言表达出来。

学生自学效果检测:甲同学将动物细胞比喻成一个人,细胞膜就像是人穿着的衣服,细胞核就像是人体内的器官,而细胞质就是人体内流动的液体;乙同学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汤圆,边画边介绍,他认为细胞的结构更像是一个汤圆,汤圆的外层皮是细胞膜,起到保护作用,细胞核就是里面的馅,起着核心的作用,因为每次我们买汤圆最关注的就是汤圆的馅,汤圆里还有些汁水,像是细胞的细胞质,可以流动;还有同学将动物细胞比喻成鸡蛋或是其他更形象、具体的事物。通过这种方式,本来看不到的动物细胞就像汤圆、鸡蛋等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教师评价: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得到了有效锻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最后将自学成果展示出来。虽然自学过程中有些知识点会有偏差,描述上可能会欠缺科学性,但学生自学中出现的问题恰好是课堂生成的不可或缺的良好素材。在稍后的讲解中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学生也在自己和教师知识的碰撞中,更好地掌握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体积较小,肉眼不易观察到,学生之前已经进行了“认识和使用显微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因此对细胞形态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细胞的具体结构,如构成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和构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结构缺乏感性认识。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把自己比喻成一个肉眼看不到的细胞,能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同时也使枯燥的《动物细胞的结构》这部分内容变得趣味横生。

这种方式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情况下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呈现学生自学中的思维轨迹。通过学生的思维轨迹,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错误认识,进而纠正并解决。

【参考文献】

10.初中生物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十

一、影响学生迁移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当前, 在我国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 虽然根据新课程标准, 对地理教学体系做出了相应调整, 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作为, 但仍存在一些影响学生迁移能力培养的因素, 从教师与学生这两个教学主体角度看, 具体如下。

1. 教师对迁移能力没有足够认识

我国义务教育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 虽然已经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也开始着力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与素质, 但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经验不足, 教师培养学生素质的意识也相对薄弱[1]。在当前的初中地理教学中, 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单纯地参照地理教材进行授课, 不仅教学氛围呆板枯燥, 还无法将学科之间的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 造成学生的知识点分散, 无法构成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 学习效果欠佳。

2.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

每个学生因自身素质与学习能力的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效果, 因此, 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 不同学生对同一个知识点的理解也很有可能会有所差异, 而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已经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与知识认知结构, 加之不同的思维习惯, 使得每个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效果, 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其迁移能力的培养产生影响[2]。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针对以上影响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因素, 笔者认为初中地理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 以真正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1.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了解

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师来讲非常重要, 在我国, 很多学生在儿童时期便已经开始接触地理知识, 而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把握这一特征, 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有效联系起来。初中的地理教师需要对小学地理教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分析在小学地理教学结构中, 有哪些可以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服务, 以便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将知识点相互联系, 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2. 打好学科领域基础知识

打好基础是培养一切能力的基本条件, 因此, 初中地理教师需要正确科学地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 只有以此为基础, 才能够让学生实现旧知识与新知识的有效结合与迁移。举例来说, 在进行湘版地理教材七年级下册的学习之前,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七年级上册所学的内容进行回忆, 并将知识点联系起来, 根据上册所学到的知识框架, 分析下册中的教学内容[3]。运用这种方式, 能够有效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减少负迁移, 培养学生的知识联想能力与思维发散能力。

3. 将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学生需要学习对生活与自身发展有益的地理知识, 这也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 教师需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联系实际生活来创设情境, 或将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融入到地理教学中, 培养学生将问题与知识相联系的迁移能力, 进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论

教师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 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做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充分了解、打好学科领域基础知识、将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 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摘要:随着新地理课程标准的出台, 可持续观念的树立已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主要要求, 因此, 在义务教育阶段, 地理教师需要着力培养学生对各要素之间的综合性与联系性能力, 联系知识, 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本文便以当前教学条件下, 影响学生迁移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为研究基点, 并以湘版初中地理教材为例, 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关键词:迁移能力,地理教学,联系

参考文献

[1]蔚东英, 王民.协作学习在地理教育中的运用——以全球地理教育在线中心CGGE项目为例[J].地理教育, 2007 (01) .

[2]王志, 徐秀梅.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跨学科整合的相互渗透[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03) .

11.自然灾害地理知识点生物灾害 篇十一

表现: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

危害:给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害

(二)森林、草原火灾

原因:人们生活用火、生产用火或雷电、煤自燃所引起的森林林木或草原牧草失去控制的大范围燃烧现象。

危害:烧毁大量林木、牧草;造成不同程度的人畜伤亡;对特定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正确应灾方法:

1.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 :

防洪准备:①听汛期天气预报;②准备救生包(药品、食品等)、预备木制家具;③训练爬高能力、快跑能力;④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或探险;⑤学习救生演习的知识;⑥学会游泳、划船。

洪水应急:①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②借助木制家具或尽可能抓住木板、树干等漂浮物尽量不让身体下沉,等待救援。③警惕和防止被毒蛇、毒虫咬伤以及倒塌电杆上电线的电击。

洪水中的救助 方法: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划船、游泳去救人。

抢救溺水人员最主要的方法:科学地控水和进行人工呼吸。

2.应对地震灾害:

平时要注意防震知识学习和防震技能训练;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在短时间内做出避险抉择;适当进行自救并保持体力等待求援。

震后互救应遵循的原则 :①先救近,后救远;②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壮大救助队伍;③先救“生”,后救“人”;④ 听仔细(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⑤要仔细确定被困人的位置,不要盲目乱挖、乱刨,以防止意外伤亡。

3.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

风灾:不要外出,尽快回家,隐蔽在室内或地下,或野外的低洼处。

大雾:大雾天气,尽可能减少驾车出行或减速慢行。

沙尘暴:遇到沙暴天气,出行时准备好防风用品,如风镜、口罩等,用以保护眼睛和口鼻。

4.注意:

山区、半山区暴雨过后应格外警惕滑坡现象的发生。

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泥石流的面积一般不会很宽,根据现场地形,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逃避。

在山区扎营,不要选在谷底排洪的通道,以及河道弯曲、汇合处。

拓展:

治理对策

生态灾害是制约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危及国家安全、企业生存和人们身心健康的瓶颈。所以保护生态环境及生态减灾就是保护及发展生产力。

12.初中生物地理知识点总结 篇十二

[关键词]有效记忆 初中生物 教学策略

当前阶段,有效记忆是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一个关键性课题。对于这一课题,不同的教师持有不同的看法。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观念逐渐发生改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升学率的压力,教师很难对其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转变。教师只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强制学生记忆生物知识,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却没有获得应有的教学成效。为此,我主要对有效记忆初中生物知识的实践与思考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记忆兴趣

1.讲授法。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法,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目的的指导下,一般会选择讲授法。所谓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直接向学生系统、连贯地传授知识的方法。经过优化的讲授法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准确、深刻地掌握教材,对学生记忆生物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植物的生殖》这一课时,文中首先着重地阐述了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这一方面的知识,于是,我把传统讲授法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我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前,带领学生尝试进行蟹爪兰的嫁接、薄荷的扦插等学习活动。在学生自身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的前提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一边进行实验操作,一边具体阐述其实验操作的流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及时地进行知识的补充,并鼓励学生的学习行为,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大量、反复的实验操作不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使学生十分牢固地掌握和记忆新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板书法。板书法作为当前教师必须要具备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法。它是指教师将学习内容全部板书在黑板上,学生可以有效地构建知识网络。学生在观察板书知识的过程中,发现生物知识的内在规律,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初中生物《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一课时,教师需要在黑板中描出知识的具体构架,并要求学生遵循其顺序进行自学。然后,鼓励学生尝试用箭头符号将两栖动物的各个发育期进行连接。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列出:受精卵一蝌蚪一幼蛙一成蛙。此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谁可以到黑板上将青蛙的各个发育期中的一些特殊现象陈列出来?”学生踊跃举手后,相继到黑板上写出:受精前的鸣叫、抱对、体外受精;发育成幼蛙中,先长后肢,再长前肢,用鳃呼吸;成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可在陆地也可在水中生活等。教师通过有效的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到板书活动中,精准地将课本教材中的重点知识以板书的形式进行细致的展示。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网络,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3.讨论法。讨论法又被称为课堂教学讨论法,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在教師的集中指导下,由学生或者学习小组成员紧紧围绕中心问题阐述自己的学习看法,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方法。讨论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5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这一课时,充分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集合学生在学习中反馈的信息,进而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我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讨论输尿管和哪些结构相连;泌尿系统主要有哪些器官组成;各个器官有哪些功能;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等相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思维更活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我要求学习小组将讨论的结果进行书面性的整理,并要求学习小组中的成员进行具体表述。“讨论——倾听——书写——表述”在无形之中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4.游戏法。此教学方法要求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有限的时间组织游戏活动,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全面理解并掌握学习内容。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生物第一章第六节《鸟》时,由于飞机是仿照鸟的飞翔原理制造的,所以我在教学活动中设计了“折纸飞机”的游戏活动。由于“折纸飞机”是学生十分熟悉的游戏项目,大家都很感兴趣,但学生若想折得好,让纸飞机飞得比较远,还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我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开展“折纸飞机”比赛,进而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纸飞机飞得高远的具体原因。然后,我引导学生将飞机和鸟的体表、前肢、肺等进行类比,促使学生理解鸟的体型特点,明白鸟是怎样飞行的。这样,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彻底掌握了学习内容,从根本上提高学习质量。

二、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即生物实验。生物实验作为一种生动的、形象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自主地完成诸多的生物实验,并在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充分地活跃自我的学习思维,提高学习积极性,进而全面掌握并记忆生物知识。因此,教师应重视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反射、反射弧》这一课时,以前只是单纯地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导致大多数学生出现知识结构混乱,无法从根本上理解知识的问题。后来,我分析了原因,调整了教学方案,优化了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进行膝跳反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理解“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处的实际部位及具体作用,深刻地意识到轻轻敲击膝盖髌骨下的韧带,会发生小腿弹跳现象,这就是反射现象。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自主发现问题,并及时、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在实验过程中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通过科学的实验操作,学生对自主学习的知识有十分深刻的印象,记忆牢固。可见,重视生物实验教学,能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3.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篇十三

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如:行政区域:省、县、乡;再如: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自然区域,如长江三角洲、热带等;经济区域,如工业区、经济特区等;行政区域,如广东省、广州市等,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划分依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

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大体以秦岭—淮河为界,确定这个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即1月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大体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也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基本吻合,这个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候。

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体是我国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

秦岭——淮河一线代表的地理意义:

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2

1、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1)自南往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2、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

(1)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2)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分布特点;(3)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

3、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北和以南地区均有明显的差异。

(1)秦岭——淮河以北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收获一次或两年收获三次。交通运输以陆路运输为主,;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2)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田多为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等为主,一年收获二至三次。水运仍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民居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3)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地区主要植被不同的原因: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气候);河流流量不同的原因:降水的影响

(4)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度带中(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干湿地区中(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四大地理区域

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重点记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依据和名称)

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黑土地  黄土地

1、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4、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成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2、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目前,国家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才是这里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1、我们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来形容东北三省。

2、东北三省积雪期长,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的天然林区。

3、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4、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鸭绿江和图们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北部黑龙江是中俄两国的界河。中间位东北平原。5、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大兴安岭北部地区长冬无夏,只有南部的辽东半岛冬季较短。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6、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东北三省纬度较高,农作物一年一熟。在春秋季节,经常受寒潮影响,易发低温冻害。

2、东北平原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里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3、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历被称为“北大荒”。如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4、开荒使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生态问题)。现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措施)。

我国的重工业基地

1、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2、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地位。这里依托丰富的资源,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的重工业基地

3、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4、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是东北三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

第三节 世界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文明的摇篮

1、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得名。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2、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跨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

3、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1) 窑洞 (2) 信天游陕北民歌 (3) 黄帝陵

风吹来的黄土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

2、黄土土质疏松,极易遭受流水的侵蚀。天长日久,形成塬、梁、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严重的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②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人为原因:①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②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①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②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措施: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政治文化中心

1、-广场、人民大会堂是首都北京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古城北京的符号,“鸟巢”“水立方”是现代北京的符号

2、-广场位于北京的市中心,是世界上的城市中心广场。

3、北京的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4、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历史悠久的古城

1、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城中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四合院、胡同、牌楼等也令人流连忘返。

2、北京故宫是世界现存规模、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现为故宫博物院。

3、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4、南锣鼓巷是我国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

5、前门大街是老北京城最繁华的商业街,有许多中华老字号

第七章 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南方地区的位置: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特点: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4、南方地区降水丰富,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5、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形形成。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棉花、油菜等。南方地区盛产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江海交汇之地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2、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①这里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②这里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3、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4、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②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③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工业用水,淡水产品。

5、我国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这里有的古都——南京、杭州,还有苏州、扬州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中华门是明朝初期都城的正南门,是我国现存规模的古城堡。

6、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我国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的旅游景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古典园林和杭州西湖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等。

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1、香港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位于珠江口东侧,与广东省深圳市相邻。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 于7月1日回归祖国,并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的区旗是紫荆花。

2、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于12月20日回归祖国,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的区旗是莲花

3、香港是世界的自由贸易港,也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航运中心。(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4、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5、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十分密切,港澳所需的淡水、食品、原料和燃料等生产和生活资料主要依靠祖国内地稳定的供应。

6、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是我国面积的岛屿。

美丽富饶的宝岛

1、 台湾岛多山,山地面积约占2/3,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是人口集中的区域。

2、 台湾山脉主峰玉山海拔3 952米,是我国东部的峰。岛上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3、 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台湾岛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4、 台湾岛的风景名胜:日月潭、野柳地质公园、玉山

5、 台湾岛西部平原土地肥沃,盛产稻米、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

6、樟树是台湾最的树种,红桧是台湾特有的树种。

7、台湾的美称:东方甜岛 、海上米仓、水果之乡、兰花之乡、植物王国、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外向型经济

1、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60年代开始,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9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

2、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海岛多港口 、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初中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3

1、地理区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有的是自然区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经济区域,如工业区;有的是行政区域,如x藏自治区。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身份”。

2、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气候因素,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季风的影响,青藏地区与其它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地形因素。

3、我国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

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比较:

比较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少 多

主要地形平原与高原为主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河流流量 小 大

河流结冰期 有 无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或三熟

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

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

油料作物 花生 油菜

糖料作物 甜菜 甘蔗

传统民居 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传统交通工具 马车 船

传统体育项目 滑雪、溜冰 赛龙舟、游泳

4、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景观自东向西的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只有在盆地边缘出现稀少的绿洲。这一切说明西北地区是一个以干旱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

5、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由“高”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显著自然特征是“寒”。

6、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牧区。内蒙古主要是温带草原牧场;x疆主要是山地牧场;青海和x藏主要是高寒牧场。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x疆的细毛羊,青藏的牦牛、藏绵羊和宁夏的滩羊都是的畜种。

7、除了畜牧业外,在西北地区人们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天山山麓。青藏地区发展的是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地。

第六章:

1、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2、北京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河流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注入到渤海。 北京皇宫的城市格局是“凸”字形的,这样的城市格局是我国历代都城规划和建设的代表作。

3、 北京有着无数名胜古迹,长城、颐和园、天坛、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其中北京故宫是世界上规模、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4、 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务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规划和建设包括中央商务区、国际传媒大道等在内的重点功能区,以及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建设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5、 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港澳地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的地区之一。

6、 香港和澳门是我国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7、 香港人多地少,“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成为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

8、 港澳地区第三产业很发达,香港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博彩旅游业是澳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9、 长期以来,港澳与祖国内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其中以香港表现得最为明显。祖国内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而香港则拥有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香港和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10、转口贸易是指从一国购进商品后,不在本地销售,而直接卖到其他国家的贸易形式,祖国内地是香港的转口贸易伙伴。

1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的岛屿,它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12、台湾岛是个富饶的宝岛,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岛上约一半以上的土地覆盖着茂密的森林,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樟树是台湾最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13、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为主,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从6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出口导向型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14、x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的省区,x疆境内高山与盆地相间分布,形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雄伟的天山山脉横亘这些x疆中部,南北两侧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15、x疆有大小数千个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小麦、玉米、高粱等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棉花、甜菜和多种瓜果成为x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坎儿井是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长期为x疆的绿洲居民所利用。

16、x疆预测石油、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陆地总储量的1/3,随着国家“稳定东部,大力发展西部”的能源战略决策的逐步实施,x疆有望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气工业基地。西气东输工程起点是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轮南,自西向东经过9个省级行政单位到达终点上海,西气东输的实施将可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并能够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对于东部地区的环境改善十分有益。

第七章:

1、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一个包括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沿海开放城市(广州)、经济开放区(整个珠江三角洲)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

2、 利用这里的优越条件,珠江三角洲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的投资(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是港澳地区),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紧邻港澳的优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引进了大量的外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经营管理方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创办了一大批加工制造企业,发展外向型的经济。

4、 珠江三角洲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港澳贸易渠道,出口至东南亚、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赚取了大量的外汇。至20世纪末,这里已成为全球的电子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5、 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港澳利用海外贸易窗口优势,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

6、 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餐饮、娱乐、运输等服务业的发展,这些非农产业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还吸纳了数百万外地劳动力。

7、 随着非农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迁入,珠江三角洲有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改变为工业、交通和城市建设用地,这些非农用地与尚存的农业用地相邻,形成了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农业用地交错分布的独特土地利用景观。

8、 西双版纳是除海南省之外,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为完整的地方。高大挺拔的望天树、巨大的板块根、残忍的绞杀植物、气势磅礴“独木成林”等都是雨林特有的景观。

9、 西双版纳生活着上千种动物,其中有亚洲象、绿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人们形象地把这里称为“热带动物王国”。

10、西双版纳还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西双版纳增添了无穷魅力

11、长期以来,西双版纳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和云南省有关政策的鼓励下,西双版纳凭借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使旅游业迅速崛起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第八章:

1、世界上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2、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3、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旱涝灾害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所以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4、在黄土高原要想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5、长江沿江地带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为本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区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区。

6、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的格局,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7、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发展成我国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带之一。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其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8、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中下游地区城镇密集,上游地区城市较少,其中,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这四个特大城市的基础上,分别形成了以它们为中心的四个城市群。

9、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目前,自东向西已经形成了四大工业基地。钢铁、石油化工、汽车、轻纺等工业基地沿江分布,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的“工业走廊”的雏形。

10、在长江沿江地带大规模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洪涝灾害(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水污染和酸雨。

11、酸雨可导致水体、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华中酸雨区是全国酸雨污染范围、中心强度的酸雨污染区,西南酸雨区是第二严重的酸雨区,华东酸雨区的污染强度低于华中、西南酸雨区。

第九章:

1、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一个区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同时还要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

上一篇:16年高考男生最好就业的十大专业下一篇:华为经营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