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能力提升方案

2024-08-05

班组能力提升方案(共11篇)

1.班组能力提升方案 篇一

发电厂提升班组长素质管理方案

班组工作好坏,主要取决于班组长素质的高低。提高班组建设与管理水平,关键是培养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技能过硬、责任心强、会管理、能团结人的班组长。现结合电厂实际,为此提出以下提升班组长管理方案

成立提升班组长素质管理领导组: 组 长:段晓东 副组长:武乃忠

成 员:冯利民 侯晓波 崔冲霄 王治全 席炳峰 李锡仁

刘光荣 郭耀星 张万红 武云龙 和世昌 南宽宏

张全忠 王光旭 任宏强 范润生 史常青 徐银锁

乔介忠

各车间班组长 职责分工:

组 长:负责提升班组长素质管理方案的审核,并监督各车间班组长提升方案的落实。

副组长:负责提升班组长素质管理方案的组织制定,并监督各车间班组长提升方案的落实。

成 员:负责本车间班组长水平提升的实时监督和管理,在班组长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的过程当中及时纠偏、及时引导,督促方案的落实。

一、提高班组长的业务技术水平

1、车间安排班组长讲规程,讲规范、讲系统、说流程活动,利用每周一课的时间让班组长讲课,以此促进班组长及员工对规程、系统、流程的全面掌握了解,达到班组全员知家底的目的。具体讲课时间由车间组织安排,并将讲课排序表报至综合科原廷才,讲课内容要形成记录,讲课过程中员工可对班组长进行提问,班组长要认真解答所提问题。

2、每周召开一次事故分析会,由班组长对以往发生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反思,通过对事故的分析,提升班组长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讲课时间由车间组织安排,并将开会时间表报至综合科原廷才,并形成记录。

3、现场运行或检修操作过程中,班组长要亲自示范操作,现场培养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示范过程中要为员工讲解操作中的细节及标准要求。

4、综合科根据车间所报班组长的讲课内容及时间,制定相应的检查方案,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量化考核,通过综合科的检查促进班组长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及自身业务技术能力的提高。

5、厂部定期组织召开班组长座谈会、经验交流会、专题会,为班组长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像工作流程问题、与相关车间如何协调问题等,理顺各种关系。

二、树立班组长正确的管理理念,全面推进班组“六个三”活动 对于班组长的管理能力的提高,我厂借鉴全国劳模白国周的管理理念,通过推进班组的“六个三”活动,全面提高班组长的管理水平。

1、白国周在日常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组管理方法,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六个三”:即三勤、三细、三到位、三不少、三必谈、三提高。

“三勤”:勤动脑 勤汇报 勤沟通

“三细”:心细 安排工作细 抓工程质量细

“三到位”:布置工作到位 检查工作到位 隐患处理到位 “三不少”:班前检查不能少 班中排查不能少 班后复查不能少 “三必谈”:发现情绪不正常的人必谈 对受到批评的人必谈 每月必须召开一次谈心会

“三提高”:提高安全意识 提高岗位技能 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2、对于推进“六个三”活动,要求车间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并对该管理理念的推行形成相应的记录。

3、综合科、厂部领导要深入现场,掌握班组“六个三”活动的开展情况,了解职工对班组长开展“六个三”活动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及时发现问题,引导班组长正确的树立班组管理理念。

4、班组长每月组织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了解、掌握职工在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组织实施。该项活动需形成记录。

三、分重点、干部包片,实时跟踪、监督班组长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1、车间主任、副主任,根据各车间实际情况,分重点、分区域组织开展“主任——班组”的监督管理活动,即车间主任或副主任根据车间分工开展分管班组长的工作监督及引导,实时参与班组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并在监督过程中及时纠偏,及时引导班组长的各项工作。

2、厂部领导根据职责分工,随时监督分管车间班组长的工作。

3、车间主任、厂部领导在实时监督班组长的各项工作过程中,要深入浅出、潜移默化地为班组长宣贯安规、运规及相关国家标准的重要性,使班组长树立“规程就是救身符、保护伞”的意识。

四、在班组间开展生产运行小指标考核竞赛活动

根据发电厂各机组设计运行参数,并结合近年的运行经验,参照《火电厂常用技术经济指标》的相关规定,我厂制定了各专业运行小指标考核管理办法,并以班组为单位进行考核竞赛。通过竞赛,提高班组调整机组运行,以使机组达到经济运行的目的;通过竞赛,提升班组长自主管理的能力。附:《安泰发电厂“各专业技术经济小指标(关键参数)”过程控制办法》

五、班组积极开展生产运行分析和设备运行分析

1、班组长每周组织召开一次生产运行分析和设备运行分析会,开会主要讨论一周生产运行及设备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讨论并制定解决办法。

2、对于形成的解决办法,经车间、厂部审核批准后,由班组长组织实施,并对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及时跟踪分析,验证其有效性。

3、开会后,班组长出会议纪要,并将生产运行分析报至调度科、设备运行分析报至设备环保副厂长。

六、标准化班组建设

构建标准化班组管理体系是我厂实现集团方针政策、战略规划落地;推进管理下沉,确保集团和厂部目标、任务达成的基础和保证。结合发电厂实际,制定《标准化班组管理评价标准》(见附件)。

八、班组长的奖惩

对于在提升班组长素质方案的强化落实过程中,能够跟上厂部和车间要求的,并能真正带领班组员工搞好班组建设,有成效的,车间和厂部将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予以培养;对于跟不上厂部和车间要求的,应考虑其是否能胜任班组长的岗位,并进行岗位调整。

提升班组长的各项能力,是我厂下一步的管理重点,也是我厂未来3到5年的一个发展战略。提升班组长的各项素质,是我们适应集团发展的必经之路。方案的制定和方案强化落实,只是一个开始、一个阶段,我们的目的在于通过方案强化落实,使班组长成为技术先锋、基层管理的领头羊,进而带动整个班组的发展,这也是集团下一步跨越发展的必经之路!方案的初步落实是一个让我们大家都会感到很有压力的过程,但是通过这个过程,我们要让班组长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成为一种习惯,整个班组管理水平提升以后,无论个人还是集团都将收益匪浅。

安泰发电厂

2011年7月30日

安泰发电厂

“各专业技术经济小指标(关键参数)”过程控制办法

各车间、各科室:

电厂2007年5月份实施各专业技术监督措施月报工作,标志着对电厂现运行机组的经济性分析正式纳入工作范围。从实施情况分析,由于对机组经济指标的考核标准不明确,对报表参数缺乏内在的关联性分析,总体反映报表数据的内在质量不高,为进步加强对机组经济性的质量监督,确保生产工艺参数随时在正常工况下运行,并能在参数异常时及时作出反应。经研究,决定在“2010年发电量等经济指标考核办法”、“发电厂各专业技术监督措施”实施的基础上,运用过程控制理论对生产工艺中关键性参数或经济指标进行过程监督,以保证机组生产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其经济运行的水平。

现将有关具体事宜明确如下:

一、加强各类仪表的计量管理工作,确保工艺参数的真实、准确性:

1、为避免各专业间相互推诿而造成仪表失真或错误现象的长期存在,明确运行和检修专业在仪表管理上的职责权限;即:运行专业对本部门所有仪表的运行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负责,对仪表显示明显错误或失真情况及时以缺陷单的形式下发各维修专业,并配合消缺;检修专业除对仪表进行日常的保养,如吹尘、紧固、放水等工作外,对运行专业提出的仪表缺陷及时组织消缺,对仪表的维修质量负责。

2、运行专业对仪表工况的分析判定,依据规程规定的仪表参数工作范围,日常运行经验及同系统上、下游仪表的对比分析进行,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是及时发现仪表异常的根本。

3、对主要工艺仪表内在关联性的判别可参照如下方法进行;

1)单块工艺点的水表是否计量准确,可据工艺用、排水情况,通过上、下游工艺点的水表,采用水平衡分析法中正平衡(反平衡)进行推算予以判定。

2)单块发电机组的有功计量是否准确,可根据电气电度表、电气、汽机侧有功功率表用周期测定比对的方法确定。

3)对锅炉单台实际出力的核对,可将同一场区的机组由母管制进行改为单机运行,通过单台锅炉各个仪表的综合示值情况,以及“1吨中温中压蒸汽近似发电200KWh”的理论依据,结合外供蒸汽情况进行综合判定。

4)高、低压用电设备的工作电流是否准确,可据日常的设备出力及运行规律,近似按照如下经验值估算:对低压用电设备每度电约2个电流,对10KV电压设备15KW约1个电流。

5)单台机组的有功、无功和功率因数的显示应符合公式:(功率因数COSφ=有功/*)6)单台锅炉的给水流量在正常工况下应高于蒸汽流量,考虑补水损失一般应高1.5~2.5T/h左右。

7)对主蒸汽系统而言,属同一母管制度运行的机组,锅炉侧蒸汽流量总和应略高于汽机侧蒸汽流量总和,现工况下差值不超过2T/h。

8)锅炉侧给水温度、压力理论上略低于汽机侧未级高加出水或除氧器出水的压力、温度,但压力差不宜超0.2MPa,温度差最多10℃以下。

9)锅炉额定工况下运行,烟道各测点的烟温基本同设计数据接近,具体值可参见锅炉的热力计算说明书,但同一测点左、右侧烟温差应不超50℃,否则仪表存失真或运行上偏烧的情况。

10)对汽机侧流量系统而言,同机组的进汽流量应等于抽汽流量和凝结水流量之和,且凝结水流量同负荷间,同样存在“1吨凝结水大约200KWh负荷”的对应关系。

11)输煤上皮带计量秤可利用实物校验,利用22层煤仓仓位变化进行校核,亦可通过两台矸石炉的负荷,在现煤质3500大卡的前提下,近似按1.35Kg/KWh的实际煤耗进行测评。

12)锅炉上各煤气计量仪表的示值是否准确,可近似按照如下数值测评;按焦气、转气和高气的热值比例基本为1:2:4.5,按1.2m3/KWh的焦气单耗推算转气单耗为2.4m3/KWh,高气单耗为5.4m3/KWh,据此根据发电负荷可推算煤气计量装置是否准确。

13)其它计量仪表间的内在关系可由各专业进步模索总结,同时热工人员在仪表的具体使用中,必须客观对待温度补偿对数显数据的影响,以尽可能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二、各专业主要控制指标及关键参数: 一)化水专业:

在全厂单位发电需水量指标控制的基础上,为确保全厂水耗指标的完成,化水专业重点对下述分项指标进行控制。

1、化学设备制水率指标,要求3MW、6MW侧保持65%以上,25MW侧保持55%以上。

2、锅炉补水率指标,在扣除外供蒸汽的影响外,需求3MW侧控制5%以下;6MW侧控制4%以下;25MW侧控制3%以下。

3、循环水系统补水率指标,要求3MW侧控制2.7%以下(日补水量控制800m3/d左右);6MW侧控制2.7%以下(日补水量控制1800m3/d左右);25MW侧控制3%以下(日补水量控制300m3/d左右)。

4、确保全厂废水回收系统正常运行,要求3MW侧废水回收日均150m3/d以上;6MW侧废水回收日均400m3/d以上。

二)锅炉专业:

在发电煤耗、供电煤耗控制的基础上,将重点对锅炉运行中如下参数进行监督控制。

1、锅炉含氧量:对煤气机组控制3~5%,对矸石机组控制5~8%。

2、过热汽压:因现运行机组燃料供应的不稳定性,机组一般以滑压方式运行,故锅炉侧过热汽压应以汽机侧汽压需要而定,在运行中作如下规定:1#、2#炉主汽压力工作范围为2.4-0.2+0.05MPa,3#~9#炉主汽压力工作范围为3.43-0.+20.2MPa.3、过热汽温的规定原则同过热汽压相同,并作如下规定:1#、2#炉主汽温度的工作范围为400+5-15℃,3#~9#炉主汽温度的工作范围为435+10-15℃。

4、排烟温度:排烟温度受锅炉负荷、尾部受热面积灰、烟道严密性等有关,目前锅炉的实际排烟温度均较设计值有较大出大,一般要求150℃左右,为此在实际控制中,以锅炉扣除环境温度的影响外,正常排烟温度的变化不超过±15℃为一般工作范围,一旦排烟温度明显变化时,应作相应的分析。

5、飞灰可燃物:主要针对矸石机组而言,一般要求控制7%以下。(目前尚未配备相应的化验设备)

6、布袋除尘器,脱硫系统的投入率不低于95%。三)汽机专业:

1、给水温度:这里的给水温度控制两个指标:一为除氧器出口水温,一为汽轮机最后一个高加的出口水温,具体而言除氧器出口水温控制102~104℃范围,6MW侧高加出水温度控制140℃;25MW侧高加出水温度控制 170 ℃。

2、高压加热器的投入率:以随机启停机组的高加投入率应不低于98%。

3、凝汽器内真空度:对开式循环机组真空度平均值应不低于94%。

4、凝汽器端差:一般控制7~10℃。

5、凝汽器过冷度:一般控制1~2℃。

6、排汽温度:汽轮机运行工况下排汽温度最高不超65℃,空负荷状态下最高不超120℃。

7、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对于100MW以下容量的机组真空下降速度每分钟不超400Pa。

8、主汽压力:3MW侧机组主汽压力正常工作范围为2.4+0.05-0.2MPa;6MW、25MW侧机组主汽压力正常工作范围为3.43+0.1-0.2MPa。

9、主汽温度:3MW侧机组主汽温度正常工作范围为400+5-15℃;6MW、25MW侧机组主汽温度的正常工作范围为435+5-15℃。

10、凝汽器胶球装置投入率不低于98%;胶球装置收球率不低于95%。

11、冷却塔循环水进、出塔温差应不低于7℃。四)电气专业:

1、电网频率正常工作范围50±0.2HZ。

2、供电电压正常工作范围为10±7%KV。

3、机组功率因数正常工作范围0.80~0.90,最高不超0.95。

三、关键指标、参数实施:

1、相关专业依据上述规定及作业规程中具体规定切实作好生产工艺参数的运行调控工作,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

2、认真填写生产报表,各专业技术监督月报等统计报表,对报表数据的内在质量由各专业负责。

3、综合科据上述规定,不定期对各专业的工艺参数进行监督,对参数不在规定范围内运行的情形予以详细记录,每一项扣0.1分,月底汇总后交办公室从车间绩效工资中扣除。

4、综合科对各车间上报的专业技术监督月报等记录的内在质量进行审核,对存在的明显问题责成相关专业书面分析原因,并提出今后的整改措施,监督实施。

2.班组能力提升方案 篇二

加强财务管理, 以财务管理的精细化促每月挖潜增效目标的完成, 是一钢轧厂2012年的重点工作。对于今年挖潜增效目标, 最关键就是抓好落实, 抓好指标的分解, 真正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 人人肩上有指标”的良性氛围。指标的落实, 基层领导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是关键。在生产组织和各项工作的谋划上, 我们树立了“超前思考、超前研究、超前布置”的超前意识, 实现了思想的解放、观念的转变、行动有突破。作为财务管理的主管部门, 一钢轧厂财务科从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财务制度管理等三大方面进一步加强成本控制, 并在公司范围内率先提出和践行了“单班组日成本核算”的新举措, 严格控制各个班组生产费用的支出, 把可变费用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 确保2012年完成挖潜增效目标。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于勇在河北钢铁集团精细化管理经验交流现场会上指出:“当粗放管理成为过去, 真正进入到一个深度降成本管理时期, 重要的是寻找新的出路, 要改变传统方式。降成本的突破口要在管理方式、经营理念、组织架构、经营模式等方面下功夫。这是深度成本概念, 也是全成本概念”。一钢轧厂财务管理工作正是把单班组日成本核算做为推进财务管理精细化的突破口, 并以单班组日成本核算为依托在财务精细化管理上, 结合自身实际, 及时把精细化管理成果转化为先进管理体系、制度, 不断总结推广财务精细化管理经验, 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一、健全组织, 完善核算体系

一钢轧厂成立了“单班组日成本核算领导小组”, 由厂长任组长, 主管副厂长任副组长, 各科室、车间的第一责任人为组员的“单班组日成本核算领导小组”, 逐级签订挖潜增效责任书, 充分体现出一钢轧厂对财务成本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成本管理从实、从细、从严

从2011年1月开始, 全厂实行成本的单班组日核算。不断完善和修订了单班组日核算管理考核办法, 对各车间、班组核算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1.各车间、科室的班组、设一名兼职核算员, 核算员将原燃材料、备品备件、费用等进行日核算并将成本指标完成情况每旬汇总, 向班组长、车间领导、科长反映, 并利用班前班后及科务会公布。

2.各班组、车间、科室设计本单位的班组成本核算表, 核算的项目要做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核算表要规范合理。

3.根据当天的产量及原燃材料、备品备件消耗, 按计划价进行核算, 核算的数据必须真实准确。

4.在保证正常生产的情况下, 各种物料储备不能超限额。

5.涉及风、水、电、氧等项目, 能够计量的由本车间负责记录数据, 不能计量的由机动科、技术科等专业科室按实际情况分解到各车间班组。

6.各作业区、车间必须每十天将本单位各班组的成本核算表以OA的形式发到财务科。

7.每月初5日前上交成本分析、班组核算报表、物料平衡表、班组考核等班组核算资料。

三、指标分解精细, 成本核算全覆盖

为了保证厂部所有经营目标的实现, 将全厂的所有经济技术指标进行层层分解, 首先把厂里承担的公司指标分解到7个职能科室, 职能科室继而将指标分解为107项小的指标再分解到10个车间, 车间再将各项挖潜指标分解到各自的班组、岗位和个人, 并逐级签订挖潜增效责任书, 将全部指标分解。目前我厂共有7个科室10个车间79个班组进行日核算, 基本实现全覆盖, 实现了指标根据产量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动态化。此外, 为了保证核算工作顺利开展, 财务科定期派人到车间班组对核算员进行现场指导工作,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从财务专业角度强化成本控制

每月上、中、下旬三次成本核算, 财务科每旬通报全厂成本及各车间成本完成情况。严格执行精细化的成本管理制度, 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对成本的形成过程进行动态跟踪, 实施成本预警制度, 注重成本的监督指导。财务科一方面对涉及费用的项目及工程实行全程监督, 除对施工用材用料的质量价格进行比照外, 还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进行审核。另一方面, 财务科定期汇总成本完成和指标消耗情况, 有针对性的对车间生产提供指导。与此同时, 推动管理科室与车间共同参与到健全成本核算体系的工作中, 对机房备品备件的存储环境、账物卡建立情况等综合指标进行检查, 避免物料闲置, 占用成本。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成本意识, 督促车间提升物料的管理水平, 以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控体系降低成本费用。进一步规范和细化结算流程, 杜绝费用结算的随意性, 对耐材实行了承包管理制, 避免厂家混杂, 耐材质量不稳定, 屏蔽价格等现象对生产和成本的影响。

五、完善责任考核, 做到奖罚分明

1.班组成本核算工作由财务科负责指导、检查, 对不按要求进行核算, 报送班组核算资料弄虚作假、数据不真实的班组, 每次扣组长100元, 核算员200元, 扣车间、科室主管领导各300元。

2.成本指标、班组核算、物料管理等完成情况是构成车间成本月度考核及排头兵评比的重要因素。对核算质量、班组成本指标完成好的单位给予加分记奖。

3.实行成本否决机制。完成增效额享受公司挖潜奖金;全厂成本完成挖潜指标, 但车间未完成, 扣罚车间班子管理奖50%、车间综合奖10%;全厂及车间均未完成挖潜指标, 车间班子管理奖100%、车间综合奖30%;车间未完成目标, 扣罚车间班子管理奖100%、车间50%。

4.每季度进行综合评比, 对成本指标 (否决) 、班组核算、物料管理等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给予相关人员奖励。

3.班组能力提升方案 篇三

关键词:沟通能力 训练 立体构成

古希腊的哲人曾经说:“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如果不擅于沟通,其实-就等于一个不擅于思考的人。”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真正发展不过二十余年的时间,期间经济发展、技术更新、社会发展,目前已经有多所学校开设了设计类专业,但设计教育体系并未紧紧跟随发展步伐。

工业设计与其他学科门类的最大不同在于其教育过程中的个性及多元的特点。工业设计教育如何才能达到良好的“传”与“达”?首先对教师提出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个体因势利导,进行启发,进行良好的设计沟通。其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作,激发灵感將自己阶段性的学习成果与老师沟通,在正确的指导下学习到设计方法、形成客观的设计评价体系,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所以在设计教育中,设计沟通的成功与否成为设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21世纪要求培养的设计人才综合素质包括“沟通与合作”,促其融合为团队一员,专业的对待作品、评析作品并学习作品,学会“倾听、表达、交流”,这样的从业要求需要在课程中进行相关能力的强化与改革。通过实施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沟通能力的训练实践,对工业设计教育中的设计沟通模式进行了如下探讨。

一、沟通与设计沟通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沟通的定义分别出现在社会卷和心理卷中,社会卷中陈述:“沟通是人们相互之间传递、交流各种观念、思想、情感,以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的过程。有的学者视沟通、互动、认知为社会交往结构的三个方面,从而把沟通、社会认知和人际互动并列为社会交往的一个因素。”心理卷中陈述:“通过符号手段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是许多学科涉及的课题。例如计算机间的数据交换,生物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谈话、谣言的传播等都可看作是沟通的形式。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人类行为的沟通过程,即人们通过各种言语和非言语的形式而交流信息(如思想、感情、知识等)的过程。”

通常意义上的沟通就是发送者凭借一定渠道(也可称为媒介、通道),将信息发送给既定对象(接受者),寻求反馈以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包含有如下涵义:1、沟通是信息的传递。2、沟通还需要对信息的理解3、有效沟通不以沟通双方达成一致的意见为目的,而是相互对信息含义地准确理解。4、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反馈和理解过程。

设计教育中的设计沟通存在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沟通网络。在有效的设计沟通中,教师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合适的媒介准确传达给学生,学生有效的获得设计信息,用自己的设计实践进行反馈,教师再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辅导。在整个过程中,还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探讨、相互交流设计方案、给与意见、评价、分析及反馈的阶段。最终结果为学生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点,将其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设计沟通,能互相取长补短,以达到共同进步。

在沟通过程中,存在一个漏斗理论——将沟通的过程比做一个漏斗,即一个逐渐将主要内容遗失的过程。假定一个人心里想的是100%,他嘴上说出的可能就是80%,别人听到的就只剩60%了,而别人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真正听懂的可能只有40%,等到别人按照自身的理解将其转化为行动之后,只能残余20%。如果对这一现象听之任之、任其发生,那教师和学生都会认识到并不能达到自己所预先设定的目标:教师认为学生没有达到既定目标,学生觉得同样收获有欠。这就对设计沟通的过程提出了要求,需要想方设法的减少遗漏的内容,反映在设计沟通模式上,就要多做探讨和相关实践来进行尝试和检验。

二、课程背景

立体构成课程是设计的基础训练,按照一定的造型原理进行设计与策划多种立体的视觉形式。构成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分析、实验、最后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分析、实验,培养一种创造观念,通过作品进行表达。立体构成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和掌握构成对象与范畴、设计程序和方法、了解立体构成的构成手段等。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初步了解将造型元素按一定的原则创造新形态的方法。新形态以各单体组合关系在造型方法原理和色彩基本构成原理的帮助下实现,开拓和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设计者对美的形态的创造有较深入的了解与把握。总而言之,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立体、把握立体、创造立体的方法,掌握观察形体的基本规律,理解空间与形体的关系。

那么,如何来检验呢?过去我们一般分为两种形式——1、作品呈现;2、设计说明,两种方式都用一种相对静态的形式来完成。实际上,这并不足够。要创造立体,首先就是观察立体、把握立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个门和道是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眼、手、脑的训练才能够摸得到,而沟通交流可以让这种训练的反馈变得更为直接和有效。学会交流,培养沟通的欲望,有效促进构成作品的生成以及创造。

三、课程改进内容与进行情况

1、对大纲进行修改:

大纲是教学的指导文件,认识到我们的课程中需要进行改革的内容,首先对其进行修订和补充。主要集中在课程任务及教学方法的改进上。积极采用互动式教学以利于课程任务的达成。

2、营造教学环境中的沟通气氛

学生是大学教育中的教学主体。传统教学方式是学生听教师讲,教师不得不成为课堂主体,学生成为被动接纳的对象,事实上倒置了教学重点。针对设计类专业大部分概念和设计方法都要通过图形语言直接传达给学生,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做到这一点,积极推动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完成相关的视觉形式传达,通过直观呈现教学内容更易吸收晦涩难懂的设计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交流式的教学环境,排除对立的灌输与被灌输,在平和的场景中用彼此的想法进行沟通,促成交流形成。对应讨论题目,易于平等的加入讨论氛围。

3、口头沟通环节设计:

(1)点名回答问题

这是传统的教学手段,但在课程初始阶段行之有效,学生被动的拉进到课程内容中,设定问题的难度层次由浅入深,吸引学生参与与互动。利用问题集聚点吸引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点。

(2)团队倾听与交互表达

在进行每个作业的创作初期,要求与座位临近的同学临时组成2—3人的小组,轮流将自己的作品创意与组中的人进行解释与分享。另外要求听众能够把他人的想法再翻译成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目的在于在有限时间内进行高效分享,训练倾听与表达的能力。

(3)轮讲

对一个共同思考的话题,进行简短的轮讲,一股控制在30-90秒左右。例如对自己作品的阐述,对创作意图的语言再现,另外对其它同学作品或者是呈放作品的理解。

轮讲并不一定按照座位的顺序进行,同时鼓励学生对于课题主动发言,营造活跃气氛,进行轮讲环节前,一般会有几种方式的隐性引导——以不同的角度对同一内容进行多种的解释、解读与分析评价,使学生能够有专业的出发点,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的拓展。

每位同学都知道自己需要掌握好时间,要求组织语言,逻辑清晰的呈现专业的创作说明。例如通过形式法则解析作品的表现形式,陈述材料选择的理由,陈述创作思路,展现的设计形式,与相关的设计创作的对比等。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的评析有专业含量,使陈述与表达言之有物。

(4)辩论

对于作品的评析分歧组织简短辩论:有时是关于自己的作品,有时是欣赏与引导的范例。对于辩论环节,学生能够比较主动并自由的发挥,利于思路发散,使沟通能力得到良好锻炼。

在整个口头沟通中训练如下目的——评析设计作品:要求逻辑清晰,思路明确,形式法则分析正确,有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陈述设计说明:能够对自己的作品逻辑清晰的陈述创作意图,对作品的归属有理解并能够鲜明的应用,设计意图传达清楚明确,良好把握形式美法则进行说明;不管是评析他人作品或者陈述自己作品都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展现专业气质。

4、书面沟通环节设计

(1)以二维草图进行设计沟通

相较于其他学科,设计基础教育的最大特点为教学过程中穿插丰富的实践环节。通常在教师完成讲课的理论教学后,课堂上的实践辅导环节成为学生能掌握良好构成技能的重要部分。在明确构成目的和设计内容后,学生进入创意阶段,进行方案设计。要求学生简单的运用速写笔将设计想法快速表现,不仅单从一个角度,而要多角度进行作品构想的表现,包括各部分的大小尺寸、比例、色彩、材质等,通过充分的二维草图表现,将创意信息完整的传达给他人,然后根据其所传达的设计信息进行客观的评价和修正,从而达到“以图达意”的有效设计沟通。

(2)“做”而非“画”——以三维实体进行设计沟通

立体构成作品的创意方案进入后期,采用三维实体作为校验形式,进一步验证二维草图,进行方案对比,直观地进行设计沟通。利用一些易塑形的材料进行“做”设计,例如纸材、线材、粘土等,通过立体形态表达特定创意,以实体的点、线、面等元素不同程度表现创意思想,使创意转化为视觉可看、触觉可摸具有体量关系的设计呈现。运用简单易制的材料制作草模,在制作过程中不断修正、确定立体的整体感觉。草模成为良好的沟通媒介,学生和教师可直接对形体进行加减来完成沟通,避免了以往在进行二维设计的时候映在纸面角度良好,做出立体形态来却不尽人意的状况。

(3)文字的作品说明

通过文字形式组织合适的作品说明,对创意进行阐述。通过文字载体,不仅让专业内部人员了解创意的出发点以及创意呈现方式,并且包容了大众来评析作品,对作品有一个理解导向,建立一个更广阔的沟通平台。呈现的文字说明从刚开始的不知所言到滔滔不绝,再到合适、精炼、准确、专业,培养沟通能力,达到沟通能力的提升目的。

四、课程小结

通过课程开展,对“沟通能力”进行着重培养,就像是找到杠杆的着力点撬动了整个课堂教学。整体上在如下方面得到了良好改善:

1、课堂教学气氛

对于课堂教学气氛的改变非常明显。作为一个课堂的组织者和知识的传授者,有意识的改变教学形式并及时捕捉教学参与者的参与度,安排教学内容传授、理解、回馈、练习等环节。课堂的氣氛轻松和谐。课堂参与程度提高,利于思维的碰撞以及对所接纳知识的记忆与应用,利于教学双方在愉悦气氛中获得知识和创意沟通。

2、课堂交流与回馈

通过沟通能力的训练,形成一个良好的回馈环流。笔者认为本人所在的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北京联合大学,传授知识的基础以及出发点是学生通过理解与实践来灵活运用知识。在理解以及实践的过程中,建立沟通与表达的习惯,可以让回馈更及时、更直接、更明确,利于师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平台,达到查漏补缺、及时回馈、校正及进一步引导的目的。本次课程开展仅仅是一个尝试的开始,在后续的课程进行中应该进一步的深入与深化。

4.班组长管理能力提升训练心得 篇四

2012年11月18号至12月9号,公司邀请台湾健峰公司胡志诚老师、吴钊欣老师来我司为全体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课题是《班组长管理能力提升训练》,培训分三期进行,在培训期间学员们都很积极参与,课间认真听取老师的指导,在老师的精彩讲解下圆满完成。经过培训后本人感受受匪浅,学到了从未学到的管理技能,让我真正了解到了班组长的作用,对自己应该怎样做好一名基层管理人员有了很深的认识。

班组长在公司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生产现场的第一指挥者及组织者,他的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班组管理的好与坏。所以,班组长不但要具备善于沟通、执行力要强、具有影响力、带领团队等管理能力,还要掌握足够的技术技能、与人共事的人事技能和思想技能。我作为公司最基层的管理者,通过3天的学习,感触颇深。

一、人员管理:因为班组内的每一个成员的思想、文化素质及性格都不一样,在工作中班组成员间产生分歧、争执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仔细观察了解每一个成员的基本情况及想法,找出问题所在,求同存异,做到管理以人为本。通过各项活动来增强班组的的凝聚力。让每一个成员都把班组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

二、质量管理:

1、产品品质好坏取决于生产过程中4MIE(人、机、料、法、环)不稳定的因素,尤其人的品质是决定产品品质的关键;

2、品质异常处理:要用QC手法及5W1H依不良问题分析原因,实施PDCA管理循环,但最重要的是对纠正对策及预防措施方案严格执行。

3、对策:①、以教育、培训、现场指导提升人的品质,并落实品质改善措施。②、用QC手法对问题进行探讨,认真实施对策,依循PDCA时时从不同角度考量如何改善。③、让下道工序成为上道工序的客户,做到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不接受不良品,采用追溯追责原则。④、不定期对班组员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来提高品质意识及品质观念。

三、5S管理:通过这次培训学习,让我了解到了更多的关于5S管理的知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严格要求自己和班组成员,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实践,主动积极的推行5S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5S管理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五个项目,因日语的罗马拼音均以“S”开头所以被简称为5S管理。5S管理起源于日本,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其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最终使产品品质达到要求。

通过学习,我认识了班组长的基本职能,了解到班组长在公司所扮演的角色,对工作职能定位了解清楚,明白了自己工作职责,了解了上司和班组员对自己的期望。在工作中逐步实践,使班组在完成好工作任务时还要建立起更和谐的劳动关系,使全体班组成员认清发展形式,坚定发展信心。同时还要带领班组成员,设定一个共同明确的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制定工作方向,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为公司今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5.班组能力提升方案 篇五

课程收益:

 使班组长了解自己的职位角色,建立责任意识和工作使命感,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

 懂得时间管理和做计划,有效管理日常工作(如早会,交接班,领料,做报表,异常问题处理,说写做统一和有效执行),提高工作效率;

 掌握工作教导、沟通、协调、激励的技巧和原则,提高管理效能;

 掌握现场目视管理技术、IE改善技术、把握成本控制关键,减低运作和管理成本;

 懂得团队建设与冲突管理的方法,改善工作现场的人际关系,减少人员流失,增强公司的凝聚力,提高公司竞争力.课程特色:

 本课程是一套针对基层班组建设与能力提升而设计的课程。课程成熟、简单、实用、有效,可提供学员在工作中的管理思路、实用方法和工具。

 课程内容系统、案例经典、工具实用、培训之后的实操性强,培训内容与实战经验相结合,每个章节都有先进的工具和案例讲解。

 顾问式培训方法(含案例分析、情景演练、分组讨论、互动交流、体验式培训、哲理游戏、课程相关视频欣赏等);

 培训师专业引导和启发,以及跟学员之间的交流、分析、思考和归纳,使学员对课程的内容获得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 本课程培训将班组长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在课堂上探讨和解答,同时跟培训同步实施辅导,使理论知识和实务技巧融为一体;

课程大纲:

第一单元 管理者的角色认知与职责

1.班组长的角色与职责

2.班组长的工作任务与工作心态

3.班组长在组织管理的位置

4.班组长在组织中的执行力

5.班组长应具备的价值观

6.管理者的管理风格

案例:管理者的PACE人格类型分析

第二单元 时间管理

1、时间管理的正确含义和特征

2、善用时间资源

3、错误的时间观念有何特征

4、正确的时间观念

5、时间用度6、80/20原理在管理中之启发与应用

7、紧急/重要的四个维度在管理中之启发与应用

8、管理者12种最常见的时间陷阱

9、管理者如何规划好时间

10、案例分析:班组长如何统筹方法安排一天的工作

第三单元 目标管理与考评

1.什么是成功的目标

1.1、目标的种类

1.2、目标的六大要素(CSMART)

1.3、区别目标和标准

2.如何设定成功的目标

2.1、目标设定的思考方向

案例1:分析6个目标的设定是否正确

2.2、形成的方式和形成的步骤

2.3、运用决策矩阵选择优先性目标

3.如何将公司目标分解为下层目标

3.1、目标层次的区分

3.2、运用系统图法分解目标

3.3、运用脑力激荡及特性要因法寻找达成目标的对策

3.4、运用决策矩阵选择达成目标的最佳对策

3.5、运用绩效驱动指针评估对策的有效性

4.如何确保目标的执行过程

4.1、执行人自主管理并及时回馈

4.2、上级授权、分权、支持、沟通协调及例外管理

4.3、逐级控制、检查及考评

4.4、以目标追踪卡跟进目标的执行

4.5、定期编制执行报告书,检讨阶段性成果

案例: 班组长月份目标跟踪表内容分析

第四单元 问题分析与解决

1.何谓问题

2.员工面对问题的心态和行为图解

3.了解员工的需求

4.需求不满的行为

5.马斯洛人类需求的五个层次分析

6.案例: 需求不满导致的问题

7.现场问题的分类

8.[人]的问题的四种发生类型

9.研习[人]问题解决四阶段法的目的10.案例1:老田的问题处理

11.人际问题解决表

12.增进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13.[物]的问题处理的方法(系统图法和七步法)

14.案例2:现场赶产量引起的问题处理方法

15.案例3:工厂学员的有关[人的问题]案例分析

第五单元 高效的会议管理

1、会议的意义和目的2、会议的种类和频率

3、会议效率不高的原因及预防性管理

4、高效会议的八大特征

5、固定的会议流程规范

6、成功会议的五种策略

7、如何做开场白

8、如何分配发言时间

9、如何掌握议事进度

10、如何应对会议过程中的各种意见和冲突

11、如何达成决议——决策方式

12、介绍4种群体决策

13、如何圆满结束会议

14、会议主持人的要求和职责

15、给参加会议人员的建议

16、例案:某企业接到订单后的班组主持工作会议真实案例

17、游戏:会后的执行比会中的决议更重要

第六单元计划与执行

1、什么是计划

2、计划的种类

3、计划规划的方法(甘特图法和关键链法)

3.1、甘特图法的运用

3.2、关键链法的运用

4、计划拖延的原因分析

5、拟订计划的思维与原则

5.1、理念和目标明确

5.2.事实经验掌握各项分析思考

5.3.根据事实分析思考

5.4.拟订具体可行方案

5.5.健全的判断

6、计划的内容

7、PDCA管理循环计划的重要

8、计划执行的步骤

9、如何跟进计划执行的效果

案例:请班组长根据一周的工作制定一个计划.然后讨论哪个组的计划最好.第七单元控制与授权的技巧

1、何谓控制

2、控制的目的3、控制时应掌握的原则

4、控制的类型有哪些

5、问题的类型与控制的技巧

6、控制的幅度过小有何危害

7、控制的幅度过大有何危害

8、如何有效的实施的控制

案例1:控制不足的现场问题

9、何种工作可授权

10、授权的程序

11、授权的态度

12、授权的原则(人的考虑,事的考虑,组织制度的考虑)

13、什么是反授权

14、如何避免部属反授权

案例2:小王工作中的反授权

第八单元高效沟通技巧和激励

1.沟通的目的和特性

2.沟通的种类及形式

3.沟通的方法和步骤

4.沟通的策略及途径

5.常见的沟通的障碍

6.克服沟通的障碍的技巧(映的技巧和增项反映技巧)

7.跟上司、同事、部属之间的沟通技巧

8.沟通的PAC心理分析

9.教导概念、思考概念、求知概念的定义与说话特征

10.人与人之间为何会吵架

11.如何运用PAC心理化解争执吵架

12.案例: 5个日常工作中的说话案例分析

13.沟通VCD欣赏:说话的技巧(25分钟)

14.激励的责任系统(员工要知道他们需要干什么)

15.激励的业绩数据系统(好的行为是什么)

16.激励的回馈系统(他们干得怎么样)

17.认可系统(他们能从好的业绩中得到什么)

18.最有效的激励因素(尊敬、认同、责任、娱乐)

19.员工激励的误区

第九单元 工作教导

1.工作教导应有的理念

2.传统的教导有哪些缺失(案例演练)

3.正确的工作教导的四阶段法

4.教导前的准备事项

5.工作分解表的制作方法(用企业实际案例分析)

6.冗长的工作教导原则

7.感觉的教导原则

8.吵杂环境中的教导原则

9.工作教导的成效评价表

10.工作教导对工厂现场会有哪些效果?

11.案例1:班组长的对新进人员教导不足引起的问题

12.案例2:现场工作教导的VCD欣赏: 正确的工作教导的方法(27分钟)第十单元现场目视管理技术的运用

1.目视管理的含义

2.目视管理的优点

3.目视管理的内容

3.1规章制度与工作标准的公开化

3.2生产任务与完成情况的图表化

3.3与定置管理相结合,实现视觉显示信息的标准化

3.4生产作业控制手段的形象直观与使用方便化

3.5物品的码放和运送的数量标准化

3.6现场人员着装的统一化与实行挂牌制度

3.7色彩的标准化管理

4.推行目视管理的基本要求

5.目视管理的三级标准

6.案例: 生产现场11种目视管理的运用

第十一单元 生产过程浪费的控制与IE工作改善

1.成本控制对企业生存的重要性

2.现场典型浪费的分析与案例

3.如何做好现场物料的管理

4.现场呆废料产生的原因分析

5.管理呆废料的注意事项

6.做好现场备品备件的管理,减少浪费

7.物耗产生的原因分析

8.做好物耗管理应注意的细节

9.如何减少生产切换的时间,减少浪费

10.IE改善对现场的意义

11.防错法的运用

12.动改法的运用

13.流程法的运用

14.班组长以上的管理人员如何运用IE技术改善现场

案例:现场流程的改善

第十二单元 现场的日常管理

1.讨论与总结:怎样开好班前会

2.讨论与总结:如何做好生产的准备工作

3.什么是生产线平衡

4.如何调节生产的平衡性

5.如何进行生产进度的控制

6.正确处理生产异常的思路和方法

7.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总结

8.如何进行交接班管理

9.讨论与总结:现场生产效率提高的方法

10.班组质量管理的观念

11.常见的7种统计手法的运用

12.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处理方法

13.现场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

14.如何处理客户抱怨

15.什么是设备的一、二、三级保养

16.设备点检的方法和步骤

17.设备点检的注意事项

18.如何做好设备的运行管理

19.设备防护的要领

20.班组工具管理的方法

案例:去公司工作现场观察和提出建议方法

第十三单元团队建设与冲突管理

1.何谓团队

案例分析: 团队和小组有何不同

2.组建团队

1、团队的类型和特征

2、团队的形成过程和形成途径

3、团队形成角色

4、团队建设的原则

3.团队的领导

1、团队的管理过程

2、团队的愿景与目标

3、团队的角色与职责

4、团队的组织气氛和绩效

4.评估团队

1、开放式沟通

2、相互信任和尊重

3、共享领导权

4、有效的工作程序

5、团队成长

6、评估结果分析

5.冲突管理

1、冲突的定义与冲突的产生

2、冲突的种类及特点

3、冲突的程度及效应

4、冲突处理的五种技巧

5、案例: 某企业生产车间的冲突管理

授课方法:

讲授40%,案例分析、小组研讨30%,实操练习20%,视频10%

授课形式:

邓博老师有多年央企和民营企业管理的实战经验,是汉哲管理咨询的精益生产管理咨询团队合伙人,是中博厚朴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老师主要的授课方法是引导式授课法,采用MBA管理案例教学的模式, 引用100% 行业案例,贴近学员实际,授课理念秉承活泼、严谨、系统、适用的风格,推崇寓教于乐及快乐学习的方式,强调学以致用,能够结合企业现状,解决企业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教育训练的最终目的。

曾服务过的部分生产型客户:

华为、恒基伟业、中兴、中科智源、华国光学、中瑞科技、奥克斯、华忆科技、株洲联诚集团、广州威创股份、天津俊安集团等。

6.班组能力提升方案 篇六

5月9日—10日,《金牌班组长能力提升训练》专题培训会在我公司顺利举办,本次培训与南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合作,邀请实战型精益生产管理专家李丰杰老师主讲,本次培训主要针对铝业、铝箔车间生产一线班组长,也是自2014年以来首次邀请外部讲师的班组长培训。

本次班组长的培训内容包括:

1、班组长的角色认知;

2、现场管理干部技能培养与班组建设;

3、现场管理人员沟通能力提升;

4、现场管理人员工作教导;

5、现场管理点问题识别;

6、现场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

7、现场质量问题的常用解决方法;

8、精益技术在生产现场的灵活运用。本次班组长培训打破了以往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李丰杰老师采用了互动式的培训,根据学员所在单位分成8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技、讨论和积分,凡是积极回答问题、参与活动的小组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分,培训结束后得分最高的2个小组将得到丰厚的礼品作为培训奖励,这一培训模式大大地提高了学员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充分发挥了每个学员的能动性。

根据调查表显示,本次培训的满意度为97%,通过本次培训,不仅让学员对班组管理有了更为系统的理解和认识,也让其掌握了各类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熔铸厂学员韦杰还在调查问卷中写道:“本次课程对我来说是从未有的培训,使我学到很多东西,希望以后能多开展类似这种有针对性的班组长培训。”

图片一

小组学员积极回答问题

老师通过模拟游戏方式指导学员如何做现场作业分解

7.班组能力提升方案 篇七

关键词:语境,商务英语,技巧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剧的今天, 我国同世界各国间的商贸往来日趋频繁, 商务英语作为联系各种商务活动和对外贸易的语言工具, 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商务活动往往牵扯到贸易双方的经济利益, 翻译中出现的微小失误都可能给一方甚至双方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因此做到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就显得十分重要。商务英语的翻译同普通英语翻译比较既存在共同点, 又有其专业性强和跨文化交际的特点, 它翻译的内容不单纯是语言本身, 同时也是不同文化的传递, 这就要求商务翻译工作者一方面要准确理解源语含义, 另一方面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将源语信息重组, 跨越两种语言间存在的文化差异的障碍, 最终使译文忠实准确地体现出原文的真实含义。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 由于很多的翻译人员缺乏对对方语言文化背景、思维习惯等方面的了解, 因此在翻译中经常出现语用失误的现象, 导致贸易双方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纷争。本文通过对影响商务英语翻译的文化差异因素进行分析, 并对如何在文化差异下更好地进行商务英语的翻译谈谈个人的认识, 希望能够给从事商务英语翻译的人员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1 文化差异因素对贸易双方语言沟通的影响

1.1 事物认知上存在着不同对商务英语翻译带来的影响

由于中西方的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文化内涵和风俗习惯, 因此有时在对待同一颜色、数字、动植物等等的时候, 他们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看法。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代表着吉祥和喜庆, 而西方则认为红色有血腥、暴力的含义;中国人喜爱数字6, 有66大顺的意思, 而在欧美数字6却是魔鬼的象征;中国人认为吉祥的龙, 在西方却有罪恶和泼妇的含义;中国成语中的雨后春笋, 而西方则是“spring up like mushroom” (雨后蘑菇) 等等。这种因对事物认知上存在的不同, 在实际的商务英语翻译中产生的问题比比皆是, 必须引起翻译人员的高度注意。比如我国曾经的一个知名电池品牌“白象”, 因为采取直译的形式译成了“White Elephant”, 结果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极不理想, 原因就是白象在西方人眼中有无用、累赘的含义, 有这样名称的产品自然很难受欧美消费者的青睐。

1.2 风俗习惯上的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造成的影响

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它们在社会发展程度、生存环境和地理位置等方面存在不同, 因此造就了彼此不同的风俗习惯, 如果翻译中不了解这些差异, 就会产生不必要的尴尬和误解。比如在称谓上, 中国人习惯在见面打招呼时将职业同姓氏组合在一起如“张经理”、“杨书记”, 而西方则用先生或女士与姓氏连接如Mrs Rose或Mr Jack等等。又如中国人说客套话时经常用“吃了吗?”“多大了”来表示关心对方, 但在西方交谈中询问对方年龄, 尤其是女性年龄则是一种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再如西方人常常当面称赞女性的美丽, 是一种礼貌的行为, 而在中国这么表达会给很多人造成轻浮、唐突的印象。在中国人们把蓝色看做晴朗清新, 用湛蓝的天空来表示好天气, 而在西方蓝色则表示忧郁, 例如“blue Monday”形容休假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表达人们情绪的低落。总之, 风俗习惯上的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影响极大。

1.3 地理位置上的差异带来的文化差异

由于各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 不同的气候环境和地形、地貌也对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我国地处太平洋西岸, 春天吹来的暖湿风是太平洋方向的东风, 因此在我国东风有充满生机活力象征着美好的含义, 而英国的春风是从其西面的大西洋吹来的, 因此西风对他们来说有温暖和煦的含义。这种地理上的差异导致两个国家在对产品命名的时候产生了很大的不同, 我国的“东风”汽车和英国的“西风”汽车 (Zephyr) 就是一个十分有代表性的例子。再有就是英国是一个海岛国家, 而我国以内陆为主, 因此英语中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来形容花钱大手大脚, 而汉语则用“挥金如土”来表达, 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 这些因地理位置差异形成的对事物描绘的用语不同, 都应引起翻译人员的高度关注。

1.4 思维方式的不同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的人们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巨大的不同, 中国由于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因此人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习惯于从整体、直观的角度出发, 注重个人的利益服从于集体的利益, 性格内敛, 同时在表达观点的时候比较含蓄、委婉。而欧美人的思维方式和我们却截然相反, 他们大都比较善于推理分析, 更看重个人价值的体现, 热情开放, 在表达个人意愿的时候采取的方式比较直接。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在通过各自语言对时间、地理位置和人物介绍等方面进行表述时得到了体现, 在词汇December的排列顺序上有着极大的不同。例如时间的表示:汉语的“2011年11月8日”英文则是“December, 8, 2011”;人物介绍:“长春师专音乐系主任”, 其英文的表达为“The dean of Music Department of Changchun Teachers’College”, 因此不同的思维方式会给商务英语翻译做到信息对等带来一定的影响。

2 文化差异下贸易双方的语言翻译策略

要解决商务英语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因素, 就要针对商务英语的特点, 采取一定的有效策略, 才能保证最终翻译的准确性和原语信息及译语信息的对等传递, 促进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

2.1 大量积累不同国家的文化常识, 深刻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因素, 提高文化差异下的商务英语翻译能力

商务英语的翻译者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一定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从而能够更多地掌握两种语言在词汇、句法上存在的文化差异, 了解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下会产生不同的词语意义, 尤其是对一词多义或有特殊含义的词汇更要正确理解并能准确运用, 这是化解文化差异造成的冲突的十分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译者应增强文化意识, 具有文化敏感性, 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 加强对两种语言国家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理解, 能够在翻译的实际过程中发现文化差异的存在, 并在两种语言相互转化的过程中能够通过适当的调整加以化解, 避免文化冲突的产生给商务活动的双方带来误解和纠纷。

2.2 找到两种语言文化间的契合点, 做到信息的等值传递

商务英语的翻译人员要充分考虑到两种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避讳等特点, 并找到相应的对策, 才能更好地促进商务活动的开展。首先应做到对词义的准确确定, 因为一个词语不仅仅是简单语义的传递, 同时也是文化信息的传递, 所以不同文化和语境下会产生不同的词义。译者在翻译时不能只停留在对词义表层上的理解, 要理解词汇在深层次上所要真正想表达的思想内涵, 并在此基础上, 通过缜密的逻辑推理将词汇进行恰当的转换, 做到译语词汇能够体现出原语词汇的内涵或言外之意。译者应力求找到不同文化间存在的契合点, 真正做到原文与译文在信息和文化的等值传递, 避免一种语言文化掩盖另一种语言文化的状况出现。

2.3 掌握多种灵活的商务英语翻译方法和技巧, 游刃有余地进行翻译

商务英语的翻译是一个追求信息传递对等的过程, 所以要翻译人员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 必须掌握各种翻译技巧, 能够在不同状况下结合不同国家文化的特点, 忠实准确地进行两种语言信息的转换。直译、音译和意译的灵活选择运用是有效克服文化差异的翻译方法。

2.3.1 直译法

在两种语言不存在文化差异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采取直译或直译加注释的方法, 它是翻译中最常用的方法, 译语直接体现原语的含义, 直译的优点是保留了原语的语言风格, 并实现了等值的语言文化信息的传递。例如 (Diamond wrist watch) 钻石手表; (the most-favored-nation clause) 最惠国条款等。而直译加注释法则是当两种语言出现文化差异时, 在不改变原语的语言风格的同时, 通过对原语想真实表达的意思进行说明, 实现了文化信息的对等传递。例如:阿喀琉斯之踵——致命弱点 (Achilles's heel) 。

2.3.2 意译法

此种方法是指翻译时在原语与译语有可能产生文化差异的情况下, 译者不使用通常该词汇的字面含义, 而是选择与原文信息对等的词汇代替。其优点在于既保留了原语词汇的形式和特点, 又能忠实的再现原文的信息功能。商务英语的翻译中经常会使用到意译法, 或直接意译或转换意译, 直接译意是将原语在词典中相应的意思译为目的语, 例如:长城 (Great Wall) 。转换意译则不使用原语词汇在词典中的通常解释, 而是选择使用既符合原语特点, 又顾及到译语国家人们心理的其它含义的词汇来代替。例如:walkman (随身听) 。

2.3.3 音译法

音译法是指用音位为单位在译文中保留源语言的发音, 从而突出原语的语言功能的一种翻译方法。音译法常用来翻译商标, 为了使商标在译语环境下更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和避免人们因歧义产生的反感心理, 商务英语翻译者在采用此种方法翻译时, 一定要反复推敲, 选择简短并朗朗上口的词汇。例如:“Benz”汽车品牌大陆的翻译为“奔驰”, 就十分符合该款车的速度和动感的特点, 显然比香港地区翻译为“平治”要好的多。饮料Cocacola更是音译的一个经典案例, 它的中文译名“可口可乐”不仅读起来好听便于记忆, 并且可口和可乐这两个词汇也十分符合该饮料的功能。

2.3.4 音译和意译相结合

音译和意译相结合是说翻译时在保留原语发音的同时, 又能准确体现原语表述的真实意愿, 能够保证原语和译语在发音和意义上都对等的翻译方法。其一般表现形式为原文中的词汇一部分取音译, 一部分采用保留原文的指称意义。例如:印度首都新德里 (New Delhi) ;著名品牌“金利来” (Goldlion) ;比萨饼 (Pizza Hut) 等等都是一个词取意, 另一个词取音, 从而使原语与译语达到了音谐意谐的效果, 有效地化解了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 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功能对等。

参考文献

[1]李丽.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J].商场现代化, 2006 (10) .

[2]张明.跨文化交际失误与外语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 2000.

[3]栾晓虹.文化词语及其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 (4) .

[4]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 2005.

[5]赵翔.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与文化差异[J].考试周刊, 2009 (10) .

8.浅谈提升班组绩效管理水平建议 篇八

关键词: 企业;班组;绩效管理

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层部门,也是企业发展建设的重要阵地。经初步探讨与调研发现,在班组中实行有效的绩效管理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的主动意识、团队意识和执行力。班组中的绩效管理通过为班员制订明确方向、可行的目标和衡量目标是否实现,达到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因此绩效管理对于班组成员既是一件有压力的事情,也是一种“激励因素”,班员在提升自身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班组整体水平,从而实现个人与企业共赢。因此班组中绩效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于班组成员的个人提升、班组建设、以及企业生存与长足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目前班组绩效管理的现状

目前班组中虽然推行了绩效管理,但是班组绩效管理水平并不理想,管理方式粗放,精细化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不足,考核消极对待

班组中大部分员工甚至有些班组长存在抵触情绪,普遍认为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与班组关系不大,只要将本岗位业务工作干好就行了。部分班组长未摆脱“老好人”思想,怕得罪人,考核“轮流做庄”,使考核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员工实际状况,使考核流于形式。

(二)忽视绩效管理过程,注重绩效考核结果

绩效管理体系应包含设定绩效目标、记录工作表现、实施考评、考核结果合理运用、反馈、绩效改进提升等环节。而绩效考核只是诸多环节中的一环。实际中有的班组只注重考核结果而忽略过程,甚至简单地将绩效结果仅仅与个人绩效薪金划等号,仅凭打分结果作为班组成员业绩的全面评价。

(三)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缺乏有效性与科学性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进行绩效考核的基础,而现有的绩效考核指标存在:1.绩效目标设计不全面,指标注重可量化的工作。2.绩效标准设置缺乏统一的标准,过于注重表面的业绩工作,不能公平、合理地衡量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班组中的绩效管理现状不容乐观,与绩效管理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班组只有通过提高绩效管理水平,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让绩效管理成为提升企业整体绩效和员工个人绩效的助推器。

二、现就提升班组绩效管理水平,个人建议如下

(一)提高班组长的绩效意识,健全绩效管理组织体系

班组绩效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班组长的绩效管理的观念,通过开展班组长培训,使班组长建立系统的绩效管理理念,正确认识绩效考核致力于绩效提升这一根本目的,帮助员工改善绩效,进而推进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

(二)科学制订班组绩效计划,签订绩效合约

班组应对绩效管理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划,结合实际设置绩效考核目标、指标体系、考评周期、考评方式等,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班组成员绩效指标可以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可以根据一定周期内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层层分解,定量指标可以从员工工作时间、劳动强度、安全风险、技能要求、完成质量等因素制定劳动定额标准,并设置差异调节系数,通过民主协商,建立科学、实用的指标标准。同时,考核指标要兼顾班组员工实际,要合理、适度,不宜过高,过高容易打击积极性;过低就丧失了激励作用,达不到考核的目的。

(三)强化绩效考核的过程控制

绩效管理应注重过程控制,加强沟通、监督和指导三个环节。绩效沟通能有利于改善班组长与班员之间的关系。在制定绩效目标、签订绩效合约时,双方要充分沟通,共同确定;实施绩效计划时,班组长应定期就绩效计划的内容与员工保持沟通,了解和掌握组员的工作态度、进度和质量,并定期提出绩效改进建议与意见,有利于班员完成绩效目标。

(四)强化绩效反馈机制、有效推进绩效面谈

绩效反馈是绩效考核周期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后的环节,绩效面谈是绩效反馈的主要方式。

绩效面谈不只是反馈考评结果,更重要的是帮助班组成员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以及帮助班员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利于班员绩效的提升。使班组绩效管理形成一个不断改善、提高的良性循环。

(五)加强监督、合理申诉

为了使绩效管理工作客观、公平、公正、透明,对班组绩效考核的实施过程加强监督,当员工对自己绩效评价结果有不同意见时,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一定的程序提出申诉,谋求合理的解决方式,同时督促考评者真实、客观、合理、公平地进行考评。

(六)加强绩效结果应用

班组应建立班员个人绩效管理档案,加强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薪酬、岗位升迁、评先评优、人才培养等个人职业发展有效结合,充分发挥班组员工的发展潜力、专业特长、能力优势,实现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充分地调动班员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实现个人理想、个人价值,真正达到企业“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制度留人”。

9.班组能力提升方案 篇九

公司所属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十二五”员工培训规划》和公司关于加强新时期三基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一线员工培训工作,提升班组长的基本素质和管理能力,打造一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优秀班组管理人才队伍,公司人事部将举办优秀班组长能力提升培训班,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训人员

各单位基层一线主体队伍的优秀班组长(名额分配见附件1)

二、培训内容

基层班组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包含以下五方面内容:

㈠ 基础管理能力。主要包括班组长角色认知、班组目标计划、员工激励、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五型”班组建设等内容。㈡ 执行力。主要包括执行力的内涵、执行不力的表现和原因、提高执行力的方法等内容。

㈢ 企业文化。主要包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内涵等内容。㈣ 形势任务。主要包括《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纲要》解读等内容。

㈤ 班组安全生产能力。主要包括企业安全生产要求、班组安全管理方法、班组风险管理和人为失误预防、事故应急管理、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班组长安全执行力建设等内容。

三、培训时间及地点

培训时间:

第一期:2012年3月19日至3月30日;

第二期:2012年4月16日至4月27日;

第三期:2012年5月14日至5月25日;

第四期:2012年6月11日至6月22日;

第五期:2012年7月9日至7月20日。

培训地点:大庆职业学院。

四、有关要求及注意事项

㈠ 积极开展基层关键岗位员工培训是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提升基层员工基本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三基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班组长的培训工作,按照公司人事部的有关要求,结合生产平稳有序运行的实际,切实抓好班组长的轮训工作。

请各单位于3月14日下班前将五期参训人员名册(见附件2)报公司人事部教育培训科。联系人:王旭 5994560 ***电子邮箱:dqwangxu@petrochina.com.cn。

㈡ 报到时间及地点:

1、报到时间:

第一期:3月19日上午8:00;

第二期:4月16日上午8:00;

第三期:5月14日上午8:00;

第四期:6月11日上午8:00;

第五期:7月9日上午8:00。

2、报到地点:大庆职业学院南校区1号培训公寓总服务台。行车路线:走东新村经九街过绿色家园,湖滨教师花园,机场附路火炬北二路(直走800米)→大庆职业学院南校区→1号培训公寓楼。

联系人:陈玥 5871649***

㈢ 报到时需交2寸免冠照片1张,办理《培训合格证》使用。

㈣ 培训结束后,参训人员所在单位应及时将培训信息录入集团公司ERP人事系统。

五、有关费用

由公司统一支付。

附件:

10.班组能力提升方案 篇十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师能力提升培训工作计划 幼儿园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师能力提升培训工作计划 幼儿园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方案1

上学期我们开展了教师舞蹈技能技巧的培训,使广大教师自身的舞蹈技巧、表演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幼儿,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也突显了我园教师的风采。但教师在创编幼儿舞蹈能力方面较为薄弱,因此本学期为了更进一步的贯彻《纲要》精神,促进我园健康特色的全面发展,我们在确保教科研工作有效开展的同时,我们加强对教师幼儿舞蹈创编技能技巧的培训工作,以优势带弱势的形式,通过座谈、技能大赛中教师普遍存在的现状,掌握教师个体存在的差距,以及教育教学中的教师综合素质的需求,运用园内培训学习的形式开展相应的教师技能培训活动。

一、现状分析

(一)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势

1、教师队伍年轻化,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

2、教师队伍均是幼师专业毕业,受过三年专业技能的培训学习。

3、园本特色以“健康”为主线,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幼儿舞蹈技能技巧的特色展示活动,从而不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

4、教师整体通过两学期的培训,技能技巧相对有了一定的提升。

(二)教师队伍个体差异

1、教师个体技能技巧存在不均衡、全面,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

2、参与系统的技能技巧的学习机会不均衡。

3、教师个体的兴趣点不同,同项目中技能技巧的表现程度有差异。

4、教师个体对自身的技能技巧没有信心,缺乏主动性。

5、对幼儿舞蹈创编存在盲目性和不规范性。

二、分析原因

通过对我园教师专业技能优、劣的分析,我们认为造成的原因主要有:

1、为老师创造的学习机会不均衡充足。

2、教师自我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不够。

3、与技能技巧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不够系统。

4、技能技巧突出的骨干教师,师带徒的作用发挥的不够充分。

5、部分教师对职业的卷代感较强。

6、幼儿舞蹈的概念不明确,对幼儿舞蹈的理解不够全面、多样。

三、教师技能技巧培训工作实施计划

针对以上现状分析和教师座谈了解困惑,我们根据本学期时间短,任务重的情况,并结合上学期技能大赛中存在的问题,以园内技能骨干教师承担培训任务的形式,制定相应的培训工作重点,确保教师个体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质的提高,从而促进我园健康特色全面发展。

逐月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师技能培训:

九月

1、以“如何创编幼儿舞蹈”为主题,对老师开展理论培训,从“幼儿舞蹈创编中,怎样用歌曲编舞?注意以下几个细节”和“创编中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展开学习。帮助教师从理论上有所认识和提升。

2、巩固上学期的键盘所学的内容,以自主练习为主。

3、自主收集有关橡皮泥制作的技法,以自主练习形式开展橡皮泥制作的活动。

十月

1、结合理论学习,自主收集幼儿舞蹈素材,合理选择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舞蹈素材。

2以班级自主交流的形式,展开键盘伴奏练习,并在班级中开展幼儿歌曲教唱活动,落实到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

3、以班级自主交流的形式,开展橡皮泥制作活动,并落实到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

十一月

1、教师以班为单位,开展幼儿舞蹈创编活动。

2、教师集体交流键盘伴奏技巧,并提炼合理、科学的伴奏方法。

3、以动物为题材,展开以班为单位的交流学习通过团、压、捏、挤等方法完成作品。

十二月

1、开展以班为单位的幼儿舞蹈评比,展示教师幼儿舞蹈创编技能的提升程度。

2、以幼儿歌曲演唱展示,考核教师键盘伴奏技巧的提升程度。

3、以集体培训的形式,开展橡皮泥造型组合设计方法的培训。

幼师能力提升培训工作计划 幼儿园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方案2

一、指导思想:

年轻教师是幼儿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有着年轻的优势。但在实践中发现年轻教师确实也有许多该努力学习的地方。所以,为加快幼儿园素质教育进程,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师队伍,做好新、老教师的交替工作,提高全体青年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我园把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当作一项关系到幼儿园发展的首要战略任务来抓,努力使青年教师能早日进入角色,尽快在教育教学方面步入轨道,成长为我园教育教学骨干的后备力量。

二、现状分析:

幼儿园青年教师培训班已举办过两期。前两期的成功实施为本学期第三期年轻教师培训班的开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一期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以培养初级教师教学基本功,提高教育技能的为主要目的,对年轻教师在书法和绘画等两方面进行培训。经过培训使年轻的老师们不仅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她们的绘画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第二期的培训主要是借助幼儿园教研组的力量,经过参与教研组长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和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帮助年轻教师们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掌握更好的教育方法,从而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本学期幼儿园又增4名新教师,其中一名教师曾有过教育经历,其余3名均没有从教经历。对于这种对象的教师只有依靠集体培训的机会和他们自身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从而逐渐积累一些经验。使之尽快与其他同事同步。

三、培养对象:

主要指教龄4年以下的青年教师和刚步入教师岗位的新教师。幼儿园乐于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促使他们获得发展。对于新教师的培养要切合实际,不可要求过高或过急,应从熟悉一日活动各个环节做起,逐步掌握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并独立组织一日活动。熟悉所教学科的教材,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通过以下途径实施:比如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手把手地传授。她们还可以自定一年奋斗目标,要求目标具体,方向明确。在思想上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不断树立新观念,多写读书笔记和教养笔记等等有效途径,促使她们能力的提高。对于已有3至4年教龄的年轻教师,要求她们结合《纲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对教育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使她们迅速成长起来。

四、培养目标和任务:

结合《纲要》,从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对教育新理论、新知识的学习,通过多种途径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通过一个学期的培训,力争使每位青年教师在政治思想、师德修养、业务素质和教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达到合格水平。尤其是要帮助新教师尽早适应教师角色,迈好教师成长的第一步。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帮助她们掌握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的方法、技能与技巧等。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批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园级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五、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青年教师的思想建设,把师德修养放在首位。

组织青年教师学习《纲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德育纲领性文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等,用正确的思想和理念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幼、安心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的思想观念。

(二)通过以老带新结对子,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基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因此,我们把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作为培训重点。在培训中,我园将以“以老带新,以优带新,以学促新,”等方式,牵动整体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我们将通过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跟踪培训,即指导备课——听课——评课——总结等环节,通过激发她们愿意研讨——参与研讨——积极研讨等步骤,推进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三)加强教科研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我园提倡,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引导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展开教育教学的研究,学期结束围绕这一方面撰写论文和教学心得。

11.班组能力提升方案 篇十一

一、班组培训存在的难点

自企业建立以后, 班组培训就一直穿插在业务工作之中, 不同的班组又不一样的培训方式, 不一样的培训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培训效果, 不同的培训效果引发了共同的思考, 我们的培训究竟如何做, 开展培训存在哪些难点, 分析归纳, 本体提取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 员工被动式参与培训, 得过且过, 参与热情不高。

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 一是班组成员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缺失, 不能清晰的搞清楚自我的职业生涯需要哪些培训来支撑, 当培训部门制订培训年 (月) 计划时, 征求班组成员的培训意向时, 班组成员往往只根据个人喜好或者模糊判断可能需要怎样的培训, 这种情况导致的不良结果就是培训还未开始, 方向已经发生了偏离;二是组织的培训实用性差, 对于提高员工技能水平、改善生产工艺流程、提升安全工作质量没有多大益处, 久而久之, 造成员工对待班组培训有了“参与培训与不参与培训一个样”的思想认识;三是很多一线班组生产任务繁重, 工学矛盾突出, 当工作与培训“打架”时, 特别是夏秋两季生产检修任务重的时候, 班组抽生产间隙搞培训, 有时甚至牺牲掉员工个人休息时间, 直接导致员工参与培训的热情度降低。

2. 多种培训形式缺乏有效结合。

从供电公司整体来看, 班组培训多数情况下主要还是参加培训中心组织的集中式培训, 由于受制于课程设计、人员到位、场地设施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集中培训的批次不宜过高, 这种培训模式的灵活度明显不足, 无法有效地满足员工个性化培训的需求, 亟需引入其他培训形式加以丰富。从班组小范围来看, 更多喜欢采用分散式培训模式, 诸如邀请厂家到生产现场培训、师带徒现场培训、班组范围问题讨论等形式, 这种培训模式的特点是灵活方便, 但是缺乏有效地监督管理手段进行的统一的管理, 难以对培训开展情况实现过程管控, 容易造成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培训质量不易保证。

3. 班组培训信息管理缺失, 开展班组培训管理工作难度大、效率低, 无法及时掌握员工培训情况。

班组对于个人的培训档案建立不健全, 无法判定每一个人究竟经历过哪些培训, 单凭班长的个人记忆和群体记忆来判定, 不科学。员工培训管理包括了个人的培训需求、培训计划、已学和未学的培训课程、研究取得的培训效果等内容, 这些信息的管理缺失, 导致班组的培训管理工作繁杂量大, 培训质量不高, 一直停留在“人治”的时代, 难于掌握每一名班组成员的情况, 不利于班组整体培训工作的开展。

二、“四有”培训模式

本文总结提炼各类培训模式和优秀的培训经验, 以“闭环管理”和“简单实用”两个理念为基础, 针对技术技能类培训, 提出了“四有”培训模式, 即“月初有任务, 月底有竞赛, 竞赛有考核, 考核有反馈”

1. 月初有任务

这是“四有”培训模式的第一环节, 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进行月初工作任务布置时需要完成以下两项工作。

(1) 清单化。由部门或者班组中该专业的技术能手或者专家, 制订该专业需要掌握的技能清单和知识清单, 一定要细化, 不能笼统盖之;譬如电力运行专业, 不能只谈线路操作, 而要规范到线路停电, 线路送电, 甚至更加专业的细节。

(2) 简单化。布置月度工作任务的时候, 不能追求快速化、全面化, 一定要简单, 每月只训练一项基本技能或一个基本知识点即可, 这样即有利于后续员工的学习, 也有利于快速的完成测试。

2. 月底有竞赛

每月月底组织月初所安排技能或知识点的竞赛活动 (考试) , 考察当月培训学习情况, 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 实操类竞赛考核, 必须要做到月初谁报名, 月底必竞赛, 人人有机会, 人人来参与。

(2) 笔试考试安排时间不宜过长 (半小时为宜) , 重点内容重点考核, 题目抓住重点掌握即可。

3. 竞赛有考核

对于已经完成的月度考核-, 4-一定要在当月度绩效考核中要予以体现, 主要注意以下两点:

(1) 考核不仅要体现优劣的差别, 也要以月度不断递增。譬如人员甲, 当月度考核不及格, 下一月度再次不及格, 要加重处罚力度, 必要时待岗专项培训;

(2) 物质的考核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保健因素, 必须要配合精神奖励达到激励效果。建议在班级醒目处设立专门的培训公示栏, 公示月度培训进展情况。

4. 考核有反馈

考核成绩反馈个人, 下一个月度的考核日, 不仅要完成当月度的考核任务, 同时要对上月度不合格人员再次考核, 直至达到工作要求。

三、“四有”培训模式的取得的效果和不足

1. 良好效果

该培训模式分解集中培训为月度培训, 分解大容量学习为小阶段学习, 分解老师带着学到个人主动学, 调动了班组成员个人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内容明确化、清单化, 培训档案记录量减少, 简化了班组培训管理过程, 激发了师带徒的积极性, 不仅缓解了工学矛盾, 而且提升了培训效果。

2. 存在不足

以月度为学习阶段, 对于学习能力强、自控力强、水平高的员工往往比较占优势, 月度学习内容不充分, 需要更具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四、结论

企业发展的需要, 领导的重视和关切, 不仅对培训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而且给培训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断的探索适合于本企业发展需要的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是推动培训事业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新常态下, 企业的发展必然出现新的变化, 需要我们挖掘新动力, 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裴东锋, 张磊, 薛曙光.网络化培训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8) :73-75.

[2]李季青.浅谈电力企业一线员工教育培训工作[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12) :6-7.

上一篇:高中语文课本经典文章下一篇:高考高考古代文化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