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计划

2024-08-14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计划(11篇)

1.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计划 篇一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行业迅速发展,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在工科类专业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特点,从实际教学出发,提出了一些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教学方法,对课程的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工科高职高专改革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工业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电工电子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电工电子技术成为工科类专业都要开设的`一门课程,其内容不仅与物理和数学密切联系,还涉及电路理论、电工测量、电机与控制和电子技术等领域多方面的知识,是多种电类基础知识的综合。

由于这门课程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并且是学生面向企业就业时的必备知识。

开好这门课,无论是对学生的现在还是将来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和教学实践,对如何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以下就此谈谈个人浅见。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精选教学内容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电工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的不断更新,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不断扩充,同时,各个专业培养计划的总学时数在不断减少,电工电子教学学时也在相应减少,为了解决日趋减少的教学时数与日益扩充的教学内容这一矛盾,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开发电工电子类课程模块式教材,教材的编写除了结构上的模块化以外,最关键是要体现高职特色,既要方便老师教学,又要适合学生自学,还要体现技能训练,真正体现教、学、做合一的原则。

按照学科内容属性将电工学课程分为5个基本知识模块(电路基础、电机及电气控制、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PLC 及EDA 技术)。

各个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针对专业培养需要和不同的学时要求,构建电工电子课程模块化教学内容,按知识模块进行统一教学要求的规范化教学。

二、开放式实验教学和计算机仿真相结合

在模块化教材的前提下,结合开放式实验教学,教师授课方式应是:在实验课程前,教师可向学生做必要的辅导提示,把实验的题目、目的与原理、主要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讲清楚。

学生的设计性实验方案课前应交教师进行指导与审批。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优选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实验前应进行理论的预习和复习,由学生独立思考、讨论设计方案,查阅大量的资料,提出理论依据或借助于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仿真,选择实验方法,确立观察内容,设想实践结果。

学生通过对实践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从中得到启迪,提高工程应用能力。

对于一些比较抽象,学生不好理解的内容,可借助于计算机仿真进行教学。

仿真教学包括制作仿真型课件供课堂教学使用,编写或利用具有仿真功能的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利用计算机虚拟实验环境,在计算机上进行虚拟实验。

2.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计划 篇二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对比试验,教学方法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研究电工基础、电机与拖动、电子线路、数字电路等的基础课。概念多、抽象、难学、难理解是该课的主要特点。为了使学生加强记忆, 加深理解, 在讲授电工电子技术概念时,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 形象直观、抓住重点

概念是知识的核心、思维的基础。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概念, 则必须将抽象的概念作出形象直观的解释, 以增强教学效果。例如, 关于直流电路的组成、性质等一系列概念, 可以用水路与电路对应解释, 水路中的水源、铺设的管道、水阀、用户, 分别类似于电路中的电源、输电导线、开关、负载, 然后画出实物简图, 再画出电路图, 这样直观而自然地表明了电路的组成, 引导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2 对比性试验在电子线路教学中的应用

电子线路学是一门建立在试验基础上的科学。为了充分发挥演示试验的作用, 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 设计了各种类型的对比性试验, 引导学生从比较中理解所要阐明的问题。

2.1 导入新课的对比性试验

教师由对比性试验开始导入新课, 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而且有利于向学生阐明新课题的目的性。例如, 在进行“晶体二极管”这一新课题的教学时, 先演示两个引导性的对比试验:试验一, 在一音乐卡片中正向串接一只晶体二极管 (可适当升高电源电压) , 接通电路, 学生会听到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试验二, 断开电路, 将晶体二极管反向串接在电路中, 再接通电路, 结果无音乐发出。学生无不感到新奇。接着教师向学生提出思考问题, 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到被研究的对象晶体二极管上, 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引出本课要研究的对象。

2.2 形成概念的对比试验

对于学生难于理解的抽象概念, 对比性试验的好处在于化抽象为具体, 变教条为活用;通过边试验、边分析的教学方法, 进行对比和分析, 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进而形成概念, 完成认识上的第一次飞跃。例如, 在“滤波”这一概念的教学中, 设计如下对比试验:首先在半波整流电路的输出端接入滤波器, 接通电路后, 让学生观察半波整流输出的电压波形, 这时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脉动的不连续的直流电压波形。然后, 在电路的输出端并接滤波电容, 接通电路, 让学生观察滤波后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 学生看到的输出电压波形变得连续平滑了。教师由此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观察、分析、比较的基础上, 教师及时地归纳出“滤波”的概念, 通过上面的对比试验, 从而使学生理解深刻, 记忆牢固。

2.3 通过试验提高兴趣

试验教学可分为教师演示试验和学生动手试验两方面进行。通过观察一些现象, 得出某些结论,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直接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推动学习的作用是明显的。

3 结合实物、挂图, 动手授课

《电力控制线路》是电工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这门课的学习, 要使学生掌握电力拖动的基础和操作技能, 为今后解决电力拖动控制的一般技术问题以及承担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维护与修理等任务打好基础。在教学中, 注意抓住“电器线路结构原理分析运用”这条主线, 建立起它们之间的关系, 以便做到纲举目张, 具体做法是:

3.1 抓住关键,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学生入学前对专业没有感性认识, 开始接触专业有一定困难, 特别是对线路图中的电器符号, 同一电器的不同部件画在不同的电路中以及如何分析电路的功能等难以理解、接受。为此, 在教学中抓住这个关键不放。

3.2 结合授课内容, 恰当运用教具, 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 尽量多采用电器实物、分析图、挂图、演示实验直观教具, 把严密的科学性和生动的形象性结合起来, 激励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如在讲三相异步电动机正转控制线路时, 以手动正转控制线路为主线, 配以点动正转和自锁正转控制线路演示教板, 采用边讲解边画图的形式, 进行理论上的电路分析。采用示教板, 又可对线路进行直观分析, 接通电源, 还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电器动作的全过程, 把学生难以理解的接触器控制系统原理很直观地展示出来, 使学生从直接感受中了解事物, 掌握知识, 较快地掌握电路原理。

3.3 重视试验教学,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将理论教学与试验相结合, 可以使学生在从理论知识到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产生一个飞跃。例如:通过做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试验, 使学生学会运用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区别同一联锁和双重联锁的不同接法, 进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 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一体化的教学过程, 每次不是以教师为主体, 而是以学生为主体, 由教师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 如资料、仪器、工具、器材和问题, 然后指导学生设法解决有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习新的知识。在一体化课堂上, 把“教、学、做”三者穿插进行。

一体化的教学过程, 打破传统的教学程式, 授课以实例导入,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选择实例是关键:所选择的实例要和授课内容密切相关, 应是学生感兴趣和可以理解接受的, 最好可以听到声音, 可以看到明显的现象,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课前对选择的实例进行调试制作, 这比传统教学的备课量大得多。在上课时, 学生看到实例后, 会跃跃欲试, 进而动手制作。接着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 对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在制作完成后, 教师进行理论归纳和总结, 讲述应知内容, 这样就把理论和实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使理论知识运用于有趣的实训当中, 实现了“教、学、做”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对每堂课都充满了兴趣和求知欲望, 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例如, 在讲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时, 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步:实例导入, 教师预先已作好模拟音响电路, 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模拟音响电路发出“呜、呜……”的间歇声, 此时告诉大家以上音响电路就是由555定时器构成的, 非常有必要学习555定时器;

第二步:实验, 测试用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主要是教师演示和学生模仿;

第三步:实训, 用555定时器制作振荡频率为1KHZ的多谐振荡器, 告诉学生此电路是课程项目制作里电子钟用到的振荡器;

第四步:解答上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五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进行解答并试操作;

第六步:制作模拟音响电路;

第七步:归纳、理论提升;

第八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

第九步:布置作业, 课外制作电子报警器。

3.浅谈电子电工教学 篇三

【关键词】 电子电工 知识教学 激发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1. 精心设计新颖创意的新课导入和有趣的实验上好入门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具有创意的新课导入,可以激起学生的注意力,诱导他们积极思考,既解决了问题,又扩大了视野。所以,对于前几节课,要精心设计新颖创意的新课导入和有趣的实验上好前几节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一旦学生对该门学科感兴趣,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乐意上这门课。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电子电工基础的兴趣和动力就成为‘绪论课’的一个首要任务。我觉得此时多说不如多做,因为对于他们学习基本知识是枯燥乏味的,但是让他们自己动手的话兴趣就大多了。这样,就在刚开始安排几个有趣的实验,如:欧姆定理的论证,测量电阻如何使其误差减小等小实验。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先入为主的求知欲望。

2. 加强直观教学,重视教学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电子电工基础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要根据这一学科特点,利用直观教具和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器官的互相协调作用。例如,学习电容和电感时,在黑白电视机的主板上让学生寻找各种电容和电感,并让他们记下型号。然后每个字母数字代表什么意思就可以记下来。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元器件的外形、型号,了解元器件的应用情况,也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2.2注重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在教学中往往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开动脑筋。在演示实验中,就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参的安排,由他们自己动手,比如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器材、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并通过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比如:在讲授二极管质量的判别时,首先强调二极管内部的结构,它是具有PN结的,而PN结是具有单向导电性能,也就是说:对PN结加正向电压是导通,那么它的正向电阻就比较小;反之加反向电压时,不导通,反向电阻就比较大的。那如何利用这一特点并借助于其他的电工仪表来判断二极管质量的好坏呢?告诉他们利用万用表,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先标明二极管两端的序号。

(2)分别用红黑表笔轮流接,填入表格。

(3)分别用万用表不同的档位测量。

R×100ΩR×1000Ω

二极管1二极管2二极管3二极管4

将万用表换其它量程再做以上实验,重复几次。最后根据实验现象,发现测的的两个电阻的阻值一个比较小,一个为无穷大,这样的话不仅能得出哪些二极管质量好,哪些质量不好,并且能找出不好的原因以及万用表用哪个量程最好。

很多学生经过亲自动手实验,展开讨论和分析,大家各抒己见,教师不要轻易否决,而是采取师生共同商讨,分析对错,肯定他们的成果。这样的话他们就有很大学习兴趣。

3.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模拟课件电子电工基础是研究电能应用技术的基础课程,是一门抽象的学科。

在教学中,往往有许多图景学生很难想象,实验又无法进行,而这对于学生的理解,就比较困难了。同时有些实验虽然可以演示,但其过程无法看到,变化小,学生难以理解,也不是很相信。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逼真的模拟课件,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这些认识障碍。例如:电动势的方向,电容器充放电,交流电的产生等。又如:整流电路的时候,做实验的话现象是有點可以看出的,但是波形失真比较严重。这样的话学生可能认为是旁边信号输入。但可利用PROTEL将实验装置画出,在运行一下,就可以看出输出波形了。用FLASH制作动画效果, 将整个实验过程通过模拟方法予以完成, 这样不仅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了,学生易于接受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4. 创造良好的课堂情境

有情趣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例如,在放大电路时,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明星开演唱会时,那么多人他是怎么样让大家都听到他的歌声呢?”,“大家都知道可以利用喇叭,音响吧?但它是怎么工作的?”,“是不是直接把声音放大?”。短短的几个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就被吸引过来了,学生都跃跃欲试,课堂气氛顷刻活跃起来。

但课堂气氛活跃的同时,要注重课堂效果,不能让学生停留在新鲜好奇上,每一个教学情境的创设都要紧紧结合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重视实验的基础上,层层深入,灵活的创设问题情境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一知识是否乐学,是否学得好,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对该知识产生兴趣,有心去研究它。由于电子方面知识内容较深,学生学习难度确实大,想方设法的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电子专业教师必须要探讨的问题。以上仅是我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要注重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总之,我觉得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优化教学活动的策略,把握好活动过程中的操作环节,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电子电工基础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沈忆宁,《汽车电子电工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2]潘世墨,《在课堂讲授中引入问题教学的探讨》,上海高教研究,1998(2).

[3]朱仁宝,《现代教师素质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2).

[4]徐辉、张元龙,《为师一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9).

[5]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北大出版社,2002(6).

4.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 篇四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1】

[摘要]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它是研究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的技术基础课程。

虽然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随着行业的发展不断改进,但仍有不足之处。

论文通过阐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教材;教学方法;实际操作能力;应对措施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非电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

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素质要求和相关学科的发展,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1]。

学生对这门课掌握的怎样,将直接影响着其它专业课的学习。

由于这门课概念多、公式多、电路千变万化,学生常感到抽象、零散、枯燥,难以掌握。

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很难通过理论的表述使得学生对知识要点进行很好的掌握[2-3]。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信息化与自动化的快速发展,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受到非常强烈的冲击。

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如何合理优化课堂结构,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学生掌握技能的可延展性,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可持续性,以适应企业的生产需要,需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及教学手段进行改革[4-5]。

1.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1)教材缺乏合理性

目前关于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方面的教材很多,通过观察这些教材可以发现,很多教材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但通过观察众多相关教材发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材多偏重于理论知识,并且,相关教材知识更新较慢,很多教材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适应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市场需求,这些问题导致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讲解与学习方面出现教师讲解费劲,学生学起来毫无兴趣的局面,并且学生所学知识难以满足企业的要求[6]。

2)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理论性强,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对书本理论的讲解,不形象,不直观、方式枯燥,并多采用“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既没有为学生留出消化与理解知识点的时间,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与平台,没有注重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以及学生主动性的培养模式,长期以往,必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学习愿望,学生根本无法提起对课程知识内容的兴趣,使得教学效率低下[4,6]。

3)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足

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传统教学中,基本上都是学生被动地听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缺乏直观性,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导致学生听课时难以较好地理解,以至于产生难学、厌学的情绪[7]。

实验教学是学校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配合合适的实训课程,充分的利用实训教学实际上是一个很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使得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从而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8]。

但是由于很多学校的实践教学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较差。

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有些学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实践教学安排的不合理;(2)由于实践教学课程较多,所需设备投入较大,有些学校不能较好地提供实践教学的设备,这些都是导致学生操作动手能力较差的主要原因[4]。

2.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应对措施

1)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进行科学地补充及重组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保障。

伴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前进,电工电子技术也在进行着飞跃式的发展,与此同时,与电工电子技术相依相伴的电子元器件也在不断的进行更新与发展,因此,与之对应的电工电子技术教程的教材也需要对其内容进行不断的充实。

针对教材中一些内容较老的情况,应对原有教材进行深入地分析,去糟粕取精华,添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适用的器件、电路等方向的内容,使得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能够跟上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3]。

针对有些教材过于偏重理论的情况,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点,要做到去虚留实、简明扼要的讲解,使理论与实践尽量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资料的重新整合,编排出一个适合教学的顺序,即遵循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的原则,这样将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2)教学方法改进

针对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方式枯燥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的手段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营造一个具有良好学习氛围的教学环境。

比如,采用灵活的创设问题情境及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尽可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使得他们自觉地跟随教师的思路,因为有趣的提问不但能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自觉性,有效地丰富枯燥的教学课堂,提高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9]。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使用直观教具和实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到电容和电感时,可以将电视机的主板上的电容和电感作为直观教具,让学生自己在主板上寻找各种电容和电感,并让他们记下相应的型号。

进行实例教学时,可以将手机、相机、太阳能设备等作为电工电子技术涵盖的各方面技术产品来进行讲解剖析,这种采用实物、模型等方式的教学手段,可以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器官间的协调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相关知识 [3,4]。

3)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教学有效地结合 针对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首先应该将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实践操作,这能较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应用能力,从而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去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9]。

比如在给服装设计工程专业学生实训过程中,针对由于现有实验室条件的限制情况,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非电专业学生所不熟悉的电子仿真软件EWB或Multisim,这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移动的实验室,使得每个学生能亲自动手连接设计电路、设置参数及分析电路,理解理论难点,可消除理论的抽象感.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实现了学生在理论、仿真、实验室实验之间的无缝移动,适度填补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空白[7,10]。

使得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教学中能充分掌握专业的操作应用,使基础教学转向技巧型教学,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适应企业的需要。

3 结论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逐步建立起更合理、更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兴趣,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成为行业需要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瑜,蔡立娟,韩春玲.新课程理念下电工电子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5):114-115.

[2]张宏,曹伟.浅谈电工电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10):241.

[3]程友杰.电工电子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7):318.

[4]黄源华.电工电子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1):193-194.

[5]刘红,张巧玲,付国定.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纺织服装教育,(6):488 -490.

[6]章岳彬.电工电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283.

[7]李⑸校赵丽.EWB仿真软件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2(84):125.

[8]毛硕.浅谈实训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地位作用[J].才智,(24):91.

[9]王先美.电工电子教学有效性探究[J].新课程・中旬,2013(10):186.

[10]丁业兵,谭学琴.Multisim在电工电子教学中的应用[J].微型电脑应用,2015,31(1):53-54.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2】

摘要: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作为高职电工电子类课程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学生专业成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当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却面临着学生学习兴趣不足,专业知识不扎实,实践动手操作时基础薄弱,应用能力不强的现状。

如何能使本门课程变得生动、鲜活,让学生兴趣十足,理论与实践共同提升呢?文章研究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并配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实践中效果良好。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 教学方法 改革 高职

1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分析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电工电子类课程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学生专业成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起着至关作用非凡。

因此,研究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对促进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作为工科教学的一门课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自然是不如文科课程那样易于接受,生动鲜活,所以,大多数人都会用枯燥来形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

枯燥的东西自然很难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课程没有兴趣那就很难主动的投入精力去学习与探索,也就很难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当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就面临着这样一个局面,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不足,专业知识不扎实,实践动手操作时基础薄弱,应用能力不强。

因此,作为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师正大努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使本门课程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充分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课程上能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吸引更多的知识,从而转换为专业技能,这对于学生提高专业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方案

2.1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

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在教学时是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通常是先理论后实践的模式。

实践中发现这种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会使学生在枯燥的理论学习过程当中失去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而有时到了实践环节时却又忘记了理论课程当中的内容。

不能对于理论课有个更好地升华。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即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统一到一起,形成理实一体课程。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学校实验场地的现状,依据实践够用的基本原则,将传统教学当中的所谓理论学习的知识点打碎,将其融入到每一个实验当中。

通过每一个实验来讲解课程当中所必知必会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实践验证理论,通过实践应用理论,使学生的学习是通过完成一个一个的工作任务,来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巧。

通过这样教学方案的设计,使得理论与实践达到更高层次的统一,使得理论有所用、实践有所依。

学生在动手的过程当中完成知识的加工与整理工作,使知识记忆更扎实。

2.2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案进行合理充分设计会,课堂教学就由传统的教学一言堂变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

5.《电工技术》的教学论文 篇五

一、借助生活常识,认识电工物理量

电学的物理量较多,一般都比较抽象,学员不易理解。在讲解过程中,我们应尽量借助生活中的经验和常识,帮助学员理解电学各物理量的概念。让学员深切感到:看似陌生抽象的物理量,其实只要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都能找到其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从而加深对电工物理量的理解。

例如,学习“电流”、“电压”、“电动势”前,学员对“水流”、“水压”、“水泵”等概念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在讲解这些物理量之前,可以先复习以下知识:“水流”是指水分子在“水压”的作用下由高水位向低水位的移动,而低水位的水又由“水泵”把它抽到高水位位置,从而保证高水位和低水位之间始终存在“水压”,致使“水流”能不断循环。进而说明:“电流”是指电荷在“电压(电场力)”的作用下,由高电位有规则流向低电位 ,而低电位的电荷又通过“电动势”的作用,不断由低电位移到高电位,从而维持电路两端“电压”及“电流”。

在講述“电容器、电容量”概念时,学员很难想象和理解,我们就可以用一般容器作为例子,指出“水桶”是一种容器,它储存的东西是“水”;“电容器”也是一种容器,只不过它储存的东西是“电荷”。水桶储存水量的多少,取决于水桶的容量;同样电容器储存电荷的多少,取决于电容器的电容量(电容)。再进一步指出电容的大小与其结构的关系,学员就会融会贯通了。实践证明,借助生活常识指导学员认识电工物理量的方法,的确能够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探索生活与定律的密切关系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思考,就能发现,许多生活现象都隐藏着电学中的某种定理、定律。如果在教学中恰当地将定理、定律融人生活实例中进行讲解,那么,抽象而深奥的电工理论的教学就会变得趣味盎然,浅显易懂了。

如在讲解“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之前,不妨 先提出“自来水管总管的水流量和各支流水管中的水流量是否相等?”、“总自来水管和各支流水管的接头能否储存水?”等大家都能凭生活经验判断出来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给学员们创造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能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然后,教员抓住时机,讲解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内容,学员们一定能很快明白其中的道理,即电流在电路节点中流动的情况和水流在水管各接头的流动情况相同,从而准确地理解定律的内涵。

在学习了“电磁感应定律”后,学员容易混淆线圈中磁场的“变化率”和“变化量”两个概念。我们可以通过举生活中的实例加以区别和理解。如:汽车一小时走了100公里,自行车一天走了200公里,试问哪种车的速度快?哪种车走的路途长?显然,像这类简单的问题,学员们很快就能够回答出来。教员只要根据学员们本身所具有的理解能力,可以很方便地讲清楚“变化率”和“变化量”的区别,即变化率相当于生活中所讲的速度,而变化量相当于生活中所讲的路途,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线圈中磁场的变化率成正比。待学员对定律的内容有了透彻理解后,再引导他们进一步联想,理解发电机发电的原理,进而讲述为什么发电机转子的转速越快,产生的电动势越大的道理,也就易如反掌了。

三、善用课堂演示消化理论知识

在《电工技术》教学中,除了按教学要求完成常规的.实验,在课堂上尽可能多使用教学模具及相关的实验装置外,还应有目的地设计一些演示小实验,让学员在实验过程中感受理论,有助于学员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从而透彻地理解理论知识。

《电工基础》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中大部分内容都可以通过实验加以验证、总结。利用实验研究电工问题也是最具体、最理想的调动学员积极思维的方法,是帮助学员理解并 掌握电工知识的有力手段。

例如,学员在学习单相交流电路时,总是忽视交流电的相位问题,在计算 R-L电路的总电压时,老是用代数求和方法代替矢量求和方法。根据这一情况,我们可组织学员开展电工实验,通过实验,让学员客观地看到电阻端 电压和电感端电压的相互关系,从而解决了课堂上的疑难问题,加深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四、利用实物教学,引发学习兴趣

《电工技术》课程中,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也有具体的实际应用,其中很多内容都涉及电气元件及设备的结构。在讲解这方面内容时,如果只按书面教材死板地讲解,学员一般都会感到抽象难懂,从而觉得枯燥无味,严重影响学习热情。要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实物教学,即在讲解相关内容前,先让学员看看实物,从而提高他们探索元件及设备内部原理的积极性。

例如,在讲发电机、变压器时,首先应找一台发电机或变压器,拆开让学员观看其结构,条件许可时可通电运行一下,引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这样在讲解原理时,学员一般都会主动思考,配合教学并且对学习过程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五、透过生活现象,认识电学本质

许多电学知识就隐藏在生活现象中,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地抛出一些有趣的生活现象供学员思考。然后,引导学员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

例如,学员也许平时并没留意“为什么大功率灯泡的灯丝比小功率灯泡的灯丝粗”。仔细分析就能发现导体电阻与导体的几何形状有关的道理。在电路中,所通过的电流越大,在电压不变时,要求电路中的电阻就越小,而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所以要求大功率灯泡的灯丝比小功率灯泡的灯丝粗。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学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都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6.《电工电子学》教学大纲 篇六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与要求: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电子信息及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习专业后续课程和从事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了解常用电子元件的使用,学会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

学习本书的基础是高中物理和必要的高等数学,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有关知识的复习。本课程实用性较强,在教学及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基本理论,还要注重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一定要重视实验技能的培养,尽量让同学多动手。

二、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 电路部分 第一章 电路理论基础:

1.1 电路模型及基本物理量 1.2 功率 1.3 电路元件 1.4 基尔霍夫定律 1.5 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1.6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1.7 叠加定理 1.8 戴维南定理 第二章 正弦交流电路 2.1 正弦量的三要素 2.2 正弦量的向量表示法

2.3 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特性 2.4 正弦交流电路中元件的串并连 2.5 正弦交流电路中元件的串并连谐振 2.6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第三章 安全用电常识 3.1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3.2 触电形式及触电急救 3.3 保护接地及保护接零 3.4 电气防火、防雷及防爆 3.5 静电的防护 第二部分 电子电路 第四章 常用晶体管 4.1 半导体基本知识 4.2 PN结及晶体二极管 4.3 晶体三极管 4.4 场效应管 第五章 基本放大电路

5.1 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基本原理 5.2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5.3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5.4 射极输出器 5.5 多级放大电路 第六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6.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 6.2 放大器的负反馈 6.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 第七章 直流稳压电源 7.1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7.2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7.3 滤波电路 7.4 稳压电路

第八章 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 8.1 基本逻辑门电路 8.2 TTL集成门电路和CMOS集成门电路 第九章 双稳态触发器和逻辑电路 9.1 双稳态触发器

9.2 触发器逻辑功能的转换

9.3 寄存器 9.4 计数器

第十章 脉冲波形的整形与产生 10.1 脉冲整形电路 10.2 脉冲产生电路 10.3 555定时器及应用 第三部分 实验部分 实验一 戴维南定理的验证 实验二 万用表的使用 实验三 常用晶体管的使用 试验四 三极管的放大电路

三、课时分配 第一部分 36学时 第二部分 40学时

7.《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研探 篇七

1《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在合理构建大学生知识结构中的课程地位和作用

高等教育作为专业教育, 在其课程体系中, 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占有较大比例和重要课程地位, 是学生构建系统知识和培养综合能力的重要一环, 特别是基础知识, 是构建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基石。而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培养需要结构性的基础知识, 更应注重元认知知识的引导, 从而形成良好的方法论, 体现教学内容的学术性和探究性。各门各类学科只有相互渗透, 相互补充, 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才能相互补充, 相互完善。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大学生合理知识构建应提倡多学科知识与专业知识学习的互补。特别是基础知识突出方法论和元学习知识, 把今典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引入到专业里和其他领域, 以开阔学生视野, 拓宽研究思路, 提高的研究能力。虽然各专业对本课程要求和内容不尽相同, 本课程与专业的联系紧密程度也不尽一致, 但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具有指导作用。

《电工与电子技术》是研究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应用技术, 是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为今后学生从事有关电类的工作打下基础, 以及自学、深造、拓宽和创新打下基础。

2 教学思路

以教学大纲为准绳, 以培养具有显著工程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知识内容以学生够用和实用为原则, 结合本课程特点, 要求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能够基本掌握和基本技能得到训练, 能够对一些常见的电、磁现象作出解释和对简单电路的分析处理, 着力解决好学生三个能力的培养-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知识能力的培养应使学生掌握和正确理解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概念、基础定律和定理、电路分析的方法和工作原理, 以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综合能力为基础, 突出知识的应用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培养以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交、直流电压电流表, 万用表, 功率表, 绝缘电阻测试仪, 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 , 电路元器件的特性的认识, 常用电子元器件 (二极管、三极管、可控硅等元件) 识别和判断方法, 交、直流电路和电压放大常电路的连接与调测, 常用门电路及典型数字集成电路逻辑功能测试,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现, 让学生的建立起系统观念和工程观念。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始终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中, 注重学生条理性思维能力、综合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阶段性梳理, 通过类比、归纳和总结等方法, 将前后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形成系统的知识和方法论,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发现问题, 并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课程教学中, 还应结合各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 如安全专业, 应增加电气安全知识的讲解。又如机械类专业, 机电一体化是发展趋势, 将电动机、直流稳压电源、放大电路和数字电路章节作重点讲解, 使所讲授知识内容贴近专业, 做到有的放矢, 学以致用。

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1 学生学习情绪和兴趣的培养、调动和激励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 教学的目的是将知识传授于学生, 并通过学生个体接收、理解和内化, 实现知识的传播和重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个体的知识接收与学习, 其直接诱因是“兴趣”, 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任课教师如何激励、调动和保持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 是完成教学过程的第一要务。

首先, 发挥好本课程首节课的作用。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和偏好, 往往反映在对老师的第一印象上。朴实得体的着装, 良好的精神风貌, 即体现教师的职业素养, 又给学生留下第一感性印象;教学内容组织精炼、有序, 逻辑性强和语言流畅的讲解, 并用始终关注学生的目光,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丰富的学识和被关注的心理需求。在本课程的引入上, 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 绘“声”绘“色”介绍《电工与电子技术》发展沿革和在当今前沿学科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突出课程的基础性、研究性和发展性, 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

其次, 应把握好知识难点、章节转换和课后习题教学环节, 调动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这三个环节最容易滋生“厌学”情绪, 《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知识点多, 知识内容较抽象, 学生在学习时不易理解和掌握。一两个知识点不懂, 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还能维持, 当多个知识点都不懂时, 特别是知识难点, 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就难以维持和延续, 出现对本门课的“厌学”情绪;受总学时的限制, 本课程各章节内容转换较快, 随着知识难度加大, 学生容易出现“畏难”情绪, 导致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下降;课后习题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是检验学生学习目标是否达到的手段, 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尤其是《电工与电子技术》类的基础课程, 综合题、难度题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和分析方法联系起来, 实现知识和思维的迁移才能完成。当学生面对多道习题速手无策时, 就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和“放弃”念头, 学习的积极性会受到挫伤, 学习的主动性会下降。总之, 学生的这种“厌学”情绪是妨碍本课程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原因。因此, 教师应做到有的放矢, 心中有数, 精心组织、合理编排每堂课的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难点知识;注重各章节知识内容的引入, 讲清各章节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课后习题布置数量要适度, 难度要适中, 即要达到学生巩固知识的目的, 又要起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 及时评讲习题中的问题, 特别是综合题、难题。

3.2 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 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选用何种教学手段应从教学效果和讲授内容两个方面考虑。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单一, 包括教学手段的单一, 都会造成学生在一个课堂教学单位时间内精力不集中, 产生视觉疲劳现象, 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下降。长此积累, 必将造成学生学习情绪下降和学习兴趣的消失, 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和效果。在教学中应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与互补, 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PN结的形成和单向导电性时, 选用多媒体动画手段, 可以形象、生动、直观的反映载流子的运动, 通过外电场作用, 比较外电场与内电场方向导出PN结的单向导电性。又例如在讲晶体管中电流分配与放大作用时, 利用多媒体动画反映载流子的运动方向和数量, 从而导出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动画加以教师的讲解可以起到引导、帮助和强化学生对本知识点的接收和理解。实物教具教学直观性最有利于体现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联系起来。例如在讲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时, 利用实物教具和多媒体动画相结合的形式, 更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和理解。黑板板书传统的教学模式优势在于学生的思维活动紧跟教师思想, 在作推导型的求证教学中, 最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学生的课堂思想活动最易被教师掌握, 在本课程的公式推导和例题讲解中应提倡多媒体加黑板板书相结合的手段, 以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其优势明显, 但也存在弊端, 如画面的凌乱和无序最易缺乏亲切感, 不是所有的画面学生都喜欢, 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反而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应用, 学生更易进入视觉疲劳和拒绝感。总之, 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都是不可取,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手段的有机结合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和高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途径。

3.3 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教学内容精心准备, 教学环节的合理编排, 做到对本堂课教学内容重、难点的分析把握, 做到对教学效果的预期心中有数。一个有效的教学学时知识点应控制在4-5个。另外多媒体画面要条理清晰, 简洁大方, 逻辑有序, 知识内容讲解循序渐进, 即要把握好课前的导入, 也要重、难点突出, 更要关注学生的学生情绪和学时状态, 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2) 全面、准确讲授所涉及的知识点, 特别是概念性强, 逻辑性强的知识点, 必须讲清楚、讲透彻, 在教法上可多选用范例教学, 并通过较多的实例来让同学们加以理解和掌握, 否者, 学生很难建立系统的概念。例如电路中“等效”的概念, 概念本身不复杂, 但学生在应用时往往容易混淆和模糊, 如引用李瀚荪[1]教授所著的“等效”范例一例来加以讲解, 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效果。又例如数字电路中“二值”逻辑概念, 逻辑0、1状态与数码0、1不能混为一谈, 数码0、1是二进制里数字概念, 而逻辑0、1状态是反映事物的两种对立状态。但在二进制中位上的0、1就是两种对立的状态, 因此二进制位上的0、1就可以对应该位的逻辑0、1状态。

(3) 关于互动式教学模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师生间的一问一答的形式, 应根据所讲授的内容和学生的知识能力范围, 并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以启发式为主, 引导学生思维与教师的思维合拍, 达到教与学的互动。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不断地开动脑肋, 提出问题, 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4) 课堂例题选用应以基础、基本应用和综合应用三个层次类型的题, 由浅入深, 以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分析能力的提高。

3.4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应结合本课程知识点多、难点多的特点, 重点解决好学生条理性思维能力、综合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利用课堂小结、章节总结和电路分析方法的比较等, 引导和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行梳理, 将前后知识有机的联系起来, 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和迁移, 形成条理性的、系统性的知识, 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讲解例题中有意识选用一题多解和综合型例题, 使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得以锻炼。又例如, 鼓励学生一题另解, 和数字电路实验中同逻辑功能采用不同电路实现, 都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总之, 这种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这种意识, 并去影响学生。

3.5 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环节是《电工与电子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学生大学学习阶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是学生动手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以锻炼的重要场所。实践环节分为实验和综合实训两大部分, 实验部分又分为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强调用实验结果来验证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综合性实验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实验强调对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 这种培养需要学生有较宽、较厚的学科知识。对这三类性质的实验, 在层次安排上应先基础后综合再创新的顺序, 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实训部分要求学生对本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进行全面、完整和系统的训练, 注重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系统调试能力和故障分析、判断处理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4 结语

在多年教学实践活动中, 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完善教学方法,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结合, 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核心和指导思想,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电工与电子技术》作为专业基础课程, 在合理构建大学生知识结构方面具有重要的课程地位和作用, 本文就该课程的课程地位和作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作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李瀚荪.教材.讲稿.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 2007, 5.

[2]秦曾煌.电工学 (上、下册) (第五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谢守勇 (.电工与电子技术) 课程教改探析[J].重庆: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 5.

8.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方法探究 篇八

【关键词】 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4.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1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电工电子这一门专业课程是一门较为基础的课程,但也是一门比较难学的课程。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们在学习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理论、定理、公式等内容的时候,需要学习的内容非常的复杂且抽象,学生们没有办法在实践当中去体会知识,这才导致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难点。学习难点的出现,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常常会因为“太难学”、“学不会”等理由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产生厌学的状态。[1]针对这一现象,教师们必须对自己目前的教学方法进行思考,针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改正,由此来解决学生们厌学的现象。

1 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方法的现状与问题

1.1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方法的现状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基地,其主要的教学目的也是以培养技术类人才为主要目的。目前,高职院校主要面对的教学对象主要以应届高中生或者是说具有高中生同等学力的学生为主。与本科院校的学生不同,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学习成绩较差,在数理化等方面的成绩表现的都并不是很好。因此这部分学生在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时候,常常会因为数理化的基础不好而导致学习困难。[2]由于电工电子技术在高职院校当中属于基础性课程,学生们不管选哪一种其都需要学习这一门技术,为此我国高职院校对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经过各大高职院校以及电工电子技术教育者的多方努力,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说教师们在教授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得理论知识不那么空洞。

1.2高職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当中所出现的问题

虽然说高职院校在电工电子技术上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依旧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例如:近几年,由于教育制度的改革,需要上高职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使得不少的高职院校为了能够吸纳更多的学生而进行盲目的扩招,而盲目扩招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导致学生们的水平参差不齐,这也就使得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存在不少的问题。再加上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偏理性较强的一门学科,这使得不少在理科方面不太擅长的学生缺乏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兴趣,都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不会主动的去学习电工电子技术。[3]还有一点就是,有部分高职院校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重视度不足,这也就使得相关的教师对学生们在这门课程上的要求也就不高,对自身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也不会有所改变,受到这些影响,学生们也就认为学不学好电工电子技术没有很大关系,只要不挂科就行,这也就导致目前大部分的高职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却没有一点实践能力。

2 解决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当中所出现的问题的相关措施

2.1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受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高职教师的教学观念依旧是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为主,学生们在学习一门课程上的好坏,依旧是以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来进行评定。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们过去在应试教育当中的教学观念已经不在适用于目前教学的需求。因此,教师们需要及时的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以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们为主体,不断的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们主动的去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

2.2培养学生们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

上述我们说道,由于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较为抽象空洞,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会感觉枯燥,这也就导致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积极性不高、不愿意学习的情况。[4]针对这一现象,教师们必须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呢?首先,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利用自身的主导作用来培养学生们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良好学习习惯;然后教师在根据电工电子技术这门课程本身的特点来引进相关较为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以此来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3加强实验教学方法

由于电工电子技术之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因此,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实验教学。教师想要加强实验教学方法,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将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与实验结合起来,以此来提升学生们的实践能力。[5]然后,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在学生们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指导,这样也能够帮助学生们更进一步的掌握好电工电子技术当中的理论知识,以此来培养出专业素质高的电子技术型人才。

3 结束语

综述所述,本文主要对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关探究。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两大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我国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则是根据第一部分所分析出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电工电子技术作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基础性课程,基本上是所有高职学生都需要学习的一门课程,但是由于电工电子技术的学习内容过于空洞、抽象,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而高职院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基地,想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师们就必须及时的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此来彻底解决电工电子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关键性问题。

参考文献:

[1]林淑.高职化工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改初探[J].广东化工,2014,41(15):292-293.

[2]蔡敏玲.提高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效果初探[J].大众科技,2011(11):202-203.

[3]许勇平.高职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3):64-64.

[4]马红宾.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9):34-35.

9.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计划 篇九

学生学完了电工电子技术全部课程后,可集中一到两周时间进行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系统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这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是一个全面的检查和考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设计、安装、调试一个实际的系统,实实在在感受一次“科研”、“开发”的基本过程,这对他们的创造能力是一次极大的锻炼和提高。在进行课程设计选题上应做到难度适中,与原来学生掌握的知识联系密切,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课程设计题目选得太难,学生感到与他原来的认知结构无法联系,那么他对这个题目就不感兴趣甚至失去信心;反之,如果太容易,也不能产生兴趣.最好是与他们原来的知识结构既有相同部分,又不完全相同,这可引起学生的很大兴趣和积极性迫使他们对原来的知识加以选择、转化和利用。具体目标应达到以下四种能力:

1)读图能力:能看懂基本电路图,画出方框图,具备分析电路功能或作用的能力。

2)设计电路的能力:会查阅和利用技术资料,能够根据功能需要合理选用元器件,设计参数,组成系统电路。典型元器件,尽可能地反映当今电子技术的发展动态。

3)调试及排除故障的能力:独立地完成各部分电路的调试。

4)撰写科研报告的能力:完成课程设计后,根据设计安装、调试的心得体会结合设计内容、目的,撰写一份水平较高的设计报告。探索新的教学手段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一般主要是依赖实验室,离开实验室,学生就很难完成实验,学生的实验构想和创新热情到受实验条件的制约。利用现代化的虚拟实验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院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3.1 开展EDA仿真教学实验

目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实践教学中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体现当今电子技术最新设计手段的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CAD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迅速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它的出现改变了电子线路传统的设计方法,比如使用Elec—tronic Workbench或Multisim等仿真软件,可将所有的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实验所需的元件和组件全都以图标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使用者只需用鼠标击中各相应的图标,即可打开各种工具栏和元件库,取出你所需要的元器件、组件,按线路图连接成电路图-在工具栏中打开仪表区,可以取出所需要的万用表、示波器、信号源等接在线路中。点击开关,就可以通过电子模拟,以进行观测和调试。可见采用cAD技术,其实验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学生如果想做一个实验来验证一个原理或设计一个电路,可不必到实验室来做实验,只要在计

算机上进行仿真实验即可。进行仿真实验,相当于每个学生都有了一个非常先进、功能强大的“实验室”。虚拟实验给学生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使学生能在这个空间里自由发挥,方便地进行各种设计,挖掘潜力,锻炼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建设网络课堂,建成网上虚拟实验室

远程网络课堂教学已发展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是进行垒民教育、终生教育等教学手段的发展方向,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促进了网络教育的迅速发展。为了学生自学和巩固电工电子课程的需要,我们开发了电工电子网络课堂和网上实验室,在网络课堂里放置实验教材、实验教学大纲、仿真教学软件,学生可按照网络课堂的提示,下载并安装虚拟实验软件,这样每个学生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自己的实验室。教材对每个实验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可按照要求来完成实验。完成实验后,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交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学生还可以通过网上虚拟实验来预习实验,在进行实际操作实验之前先进行虚拟实验,实验完成后可对虚拟实验和实际实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另外对在实验室完成的实验不满意时,也可以在网上进行虚拟实验,直到满意为止。还可以通过网络课堂把自己的发明创造或问题和大家交流,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制作大量教学课件

电工电子教学的难点之一是许多复杂流动的电子图像难以用语言清晰地描述,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制作幻灯、动画和仿真电路等课件的办法改进这一不足之处。通过这些课件,不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实验教学管理

4.1 加强实验室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使实验室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二是加强实验设备的管理,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效能。出现损坏及时修理,小的损坏带领学生自己修,大的损坏及时报修,保持设备完好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三是开放实验室,尽量满足学生课外实验的要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实践条件。

4.2 加强网络课堂的管理

对网络课堂进行经常性专人管理,维护网络课堂的正常运转。及时处理学生提交的问题,指导学生的学习,检查学生网络课堂学习情况,组织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及时更新、完善网络课堂内容。

4.3 加强教学管理

组织专家对实验教学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指导和评估,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认真把握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做实验前必须要求预习,撰写实验预习报告,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认真检查学生对待实验的态度,以及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辅导,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实验作风。改革实验考核方法,建立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结束语

10.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实践 篇十

【摘要】根据西南石油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对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与方法。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改革与措施是有效的。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验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1(a)-0035-02

引言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造就大批高质量的人才,实施创新教育是当前采取的重要举措。江泽民曾经讲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保证高校招生规模合理增长,注重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周济部长在2004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创新是发展的动力,管理也是生产力,并且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资产管理、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和资源共享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充分重视资源占有和设备资源使用效率、效益。”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被看成理论教学的附属,造成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与国外相比相差太大的现状。作为学校基础实验室之一的电工电子实验室,其涉及到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实验项目,实验量大,覆盖面广,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全面提高本科学生的培养质量,多出高水平的人才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实验内容较为陈旧

在科学、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往往跟不上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生,不能让学生及时了解前沿的知识和技术,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拓宽。

2.2 实验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且验证性实验和孤立的单元性操作实验多,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少,大大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不到培养,个性得不到发展。

2.3 实验学时少

实验学时与总学时的比例不到20%,甚至有些专业的不到13%,远远不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再加上教师除了上实验课外很少进实验室,教师和学生对实验的重视不够,学生的动手机会大大减少,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2.4 不能实行因材施教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学生层次多样化更加显著。以往的教学模式都将学生同等对待,使得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较差者又感到吃力,实验教学目的很难达到。改革思路与具体实践

3.1 建立实验教学新体系

2002年西南石油大学因发展的需要实行两地办学,电工电子实验室改变了接待对象,主要负责一、二年级学生的多门技术基础课程的实验以及部分专业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等。为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建立了新的实验教学体系与相应的实验室设置如图1所示。根据学校的现状,针对低年级学生,科学地设置实验项目,从学科专业实践教学和工程训练需求出发,建立覆盖各学科电类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多层次开放式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础训练、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创新能力培养”3个教学环节。它们依次深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基础训练。验证性实验主要使学生掌握和加深理论知识,培养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它是必不可少的。在课程内精选部分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一些经典实验作为必做实验,并适当增加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打下基础。

(2)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工程实践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在电工电子实验新体系中占有很大的分量。通过各种电子产品的制作,使学生的手工焊接、布线、元器件认识和应用、通用仪器使用、电子产品组装和调试等工程实践能力得到系统的培训。

(3)创新能力培养。针对低年级中部分优秀的学生,开设“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申请开放实验项目等,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3.2 建设高素质实验队伍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教师是关键。在校、系领导的支持下,不断引进新人才,改变了师资队伍梯队结构不均衡的情况。同时,我们实验教师也不满足已掌握的实验技能,积极选择学习方向,进行在岗自学、听课或短期培训进修,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业务素质都有较大的提高。近年来,在教研室的支持下,经常组织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交流实验教学体会,集中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研究实验教学的方法。

3.3 改革教学方法

(1)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层次、开放式教学,统筹安排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合理分配课时,多给学生认真思考的时间。

(2)实验分组采用人少为宜的原则,使学生在预习准备、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方面都完成,学生增加了独立操作的机会,减少了依赖性,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3)电路原理、电工、电子实验进行操作技能测试,成绩记入本门课的总成绩,使教师与学生对实验课重视程度大大增加。

(4)实验室对学生预约开放。学生不能按时完成或选做的实验,实验室将安排其他时间对学生实行开放,学生可到实验室补做、复习实验,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实验动手能力。

(5)独立开设“电子实训”和“趣味电子制作”, 采用理论教学集中授课和实验开放式教学的办法。学生通过自行安排时间进入实验室制作电子作品和个性化作品,使手工焊接、布线、元器件认识和应用、通用仪器使用、电子产品组装和调试等工程实践能力得到系统的培训。

(6)推行了开放实验。学生申请开放实验项目,根据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查阅文献的方法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方法和步骤,经教师加以辅导修改后再进行实验测试,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指导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解决,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充分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创造欲望。

(7)尽可能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仪器设备,以使学生掌握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同时设备的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

(8)结合实验室的建设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与课外科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外电子制作的热情。

3.4 建立科学的实验考核体系

实验教学考核的目的:检查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程度;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新的实验考核体系改变传统的以实验数据为依据的考核方法,将笔试、口试和操作性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大口试和操作性考核的比重,考核任务必须由学生单独完成。实验考核根据实验所用时间、有无错误操作、实验线路的正确性、实验步骤的完整性等进行综合的评分,真实反映了学生排除疑难问题和故障、实际操作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结语

实践证明,我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改革在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改变学生对待实验教学的态度,及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2003年开始至2007年,低年级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开放实验共80余项,获校级一、二、三等奖40余项。学生从中学到了很多工艺方面的知识,并对电工电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教无止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改革仍在不断地摸索中,我们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提高实验教学效率,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玲.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2):133-135.

[2] 秦晓静.开放实验教学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7):87-89.

[3] 谭进怀,汪维君.电子技术,实验课的改革设想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12):119-121.

11.电工电子技术教学计划 篇十一

关键词:电工电子;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创新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U463.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6-0000-01

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施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我校是汽修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汽车电器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对于汽修专业的学生学好电工电子专业尤为重要。电工电子这门课抽象难懂,现在的教材理论内容比较深奥,如果没有扎实的物理电学方面的基础想学好这门课程真的好难。那么如何搞好课堂教学呢?如何在课时少的情况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电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多年的教学经验与事实证明,中职学校的学生基本不适于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与教法,而现行教材与教学形式,多以理论教学为主,且理论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实训安排相对较少,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而我们如果按照书本上内容来教学,最终的结果是:教师累,学生受罪。学生学了电工电子之后,真正有兴趣和有一定操作技能的学生廖廖无几,大多学生只会解习题与应付考试,缺乏相关操作技能与安全常识,更别提学生出去后如何应付企业工厂先进的仪器设备了。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作为技术基础课,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从事实际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培养一批能尽快适应企业需求的技工人才必须实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

二、渗透项目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创新改革

(一)根据学生特点重新优化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项目

在教学设计时,根据本专业课程内容,将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合适的项目,使项目之间的理论知识按照一定的方式递进。对于汽修类专业,根据课程内容的知识结构和现代汽车电工电子应用技术的要求紧密结合,可以考虑将本课程设计成以下五个参考项目活动:操作安全与万用表的使用、基本电工元件介绍和导线与插接器的认识、二极管与晶体管及其运用、数字电路、电路基本知识。这样安排先让学生建立安全意识,用工厂和企业的“6S”管理模式要求学生,使学生毕业能尽快适应就业单位。再介绍汽修类专业的基本工具:万用表的使用,循序渐进介绍用万用表对基本电工元件和电子元件好坏、大小的判别,最后再分析数字电路的知识和电路基本知识。这样的设计强化了知识点的应用技术,并且学生每学完一个模块,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在每个模块学习应用和考核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感。这样教学,学生能轻松学习,比较牢固掌握所学的电工电子技术知识,提高教学效果。课程内容的设置:纵向以够用为度,横向广泛列举汽车电器控制电路的实例,以增强本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尽量缩短与专业课《汽车电气设备》的距离,提高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能力,实现零距离上岗的目标。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情景化 课堂教学采用岗位情景化的环境,使学生进入课堂就象进入了工作岗位。每班实训分成六个组,每组采用组长负责制。这种环境促使学生去主动了解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以激发想去学,一定要掌握本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在这种情景化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原动力,教师只要施予启发性的讨论课题,在师生的互动过程中完成教学内容,既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枯燥乏味”的专业教学变为学生的积极参与

例1:在讲解万用表面板旋钮的使用时,将小巧的万用表通过数码摄像投影到大屏幕上,同时每一组发一块万用表,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清楚地看到,一目了然,边看边操作。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寓教于乐。事先制作课件还可以大量节约上课时教师用板书的时间,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使教师有更充足的时间讲课,介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同时克服了板书不清晰、不整齐等问题,也便于对课堂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例如2:在讲解三极管放大原理时,传统按照书本的表格内容来说明,学生印象不深刻,也记不牢,也无法理解。如果采用动画的方式来演示基极电流控制集电极的渐变的过程,既形象又生动,学生会有茅塞顿开的感受。

三、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创新课程考核方式

(一)削薄理论成绩所占的大比重。原因在于职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差,但动手能力不弱,如果课程评价仍然以理论成绩占大比重,忽视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则会打击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二)针对项目教学法,采取分层考核方法。分层考核是项目教学法中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补充。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如强求一律,则会打击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其自暴自弃。因此,分层考核主张通过学生自选项目难度,通过展示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无形中提高了差生的成绩,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万用表的使用测试,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常用元件好坏的判别。

(三)将过程性评价作为重点评价指标。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作出的评价。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对某个领域进行多次评价不断给予评价反馈,不断改进教与学。同时,还必须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学生是否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能完成项目活动,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如何等,并适时记录观察结果,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考核评价方式:采取单元、综合项目的笔试与实践考核,安排在相应模块内容结束后进行。

成绩量化方案

评分标准:平时(30%)+期末考试(40%)+单元测试(30%)

平时考核(课堂发言、出缺勤、课后作业、实训报告等)

单元测试(全期3次单元测试,1次理论,2次动手操作)

期末考核(填空题、问答题、元件识别等,万用表使用操作)。

四、结束语

经过不停的探索与实践,通过教学改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习水平及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深知,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和市场机制对教学提出的必然要求,随着学校专业的不断发展,电工电子系列教学体系的改革还将继续深入下去,改革的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三年级上劳动教案下一篇:青年教师基本功才艺展现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