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党章的认识和理解(共15篇)(共15篇)
1.对党章的认识和理解 篇一
三、要加强党性认识,就要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苑书记在给我们上课时提到“要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来访信件当家信,把群众的事当家事”。这就是要我们牢记党的宗旨,心怀群众冷暖。首先,要树立为民服务意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体,是真正的英雄。只有把服务群众的宗旨牢记在心,才能让我们目标明确。其次,要贴近群众。我们要摸准群众脉搏,与群众多交流,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所需、所想,解决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还要虚心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找到促进社会和谐的思路和措施。三是要有真情。要常怀感恩之心、牢记党员身份,是群众为父母,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乐群众之乐、忧群众之忧,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加强学习,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从哲学的角度认清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精力放在了解群众需求,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上去;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真正做到上不愧党,下不愧民。
对党性的认识和理解篇四
党对党性的要求从来是和党在各不同时期所肩负的任务紧密相连的,这正是党性的活力所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体现时代的要求,党的性质决定党员的党性及进行党性修养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要求,党性修养要求坚持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宗旨等。通过学习,改进和锻炼,来磨砺自己的品格和意志,以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想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
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会更为繁重和紧迫。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患之心,恪尽兴党之则,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共产党员增强党性修养,最根本的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于一个共产党员来说,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严于解剖自己,能够自觉地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确立并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自己能够不断进步的关键,是一个人能够成为正正的共产党员,能否真正实现党性修养体现时代要求的试金石。
中国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要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就是要自觉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为改革开饭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而青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青年党员则是祖国建设事业未来的栋梁和接班人的骨干,是祖国未来生产建设的主力军,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我们应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起到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汇报人:
20XX年x月x日
2.对党章的认识和理解 篇二
一、创新和技术
1. 创新一词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 (J.
A.Schumpeter) 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 “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给函数的变化, 或者说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的新思想、新方法。”并在1939年出版的《商业周刊》一书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创新理论。他对“创新”的独特理解, 对西方经济学产生了极大影响。按照熊波特的观点, 它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 产品创新——引入或创造一种新的产品或者赋予现有产品一种新的特性; (2) 工艺创新———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它主要体现为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工艺或新的生产组织方式; (3) 市场创新———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 资源开发利用创新———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新的供应来源; (5) 体制和管理创新———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形式。
2. 技术———不论是当代的网络技术还是近代的传统技术都体现着人类对自然的关系。
技术一词的原意就是“熟练”, “熟”能生巧, 巧就是“技术”, 是人类为实现自身需要而利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实际经验创造的手段的总和。它既包括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物质手段, 如工具、机器设备等, 也包括运用各种物质手段以达到一定目的的知识、技能和技巧, 如工艺流程控制、加工方法、操作的技术、组织与管理经验等。正如英国技术史家查理·辛格所说:“技术是人类能够按照自己愿望的方向, 来利用自然界所储存的大量的原材料和能量的技能、本领、手段和知识的总和。”
二、技术创新研究的回顾
1. 技术创新这一个独特的理论概念是在熊彼特于20世纪初创立的创新理论基础上演绎而来的, 90多年来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在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 技术创新研究迅速复兴, 逐步突破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和束缚, 形成了对技术创新起源、效应和内部过程与结构等方面的研究;专门的技术创新研究领域逐步形成, 对创新相关问题多从创新主体 (企业、公司和社会团体) 的组织结构变动、风险决策行为及管理策略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研究涉及了创新过程中的信息交流和创新环境等, 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主要以厄特巴克、索罗、曼斯费尔德和迈尔斯等为代表。
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 这是技术创新研究的兴旺阶段。这一阶段初步形成了技术创新研究的理论体系;研究的具体对象开始逐步分解, 出现对创新不同侧面和不同层次内容的比较全面的探讨与争鸣, 如技术创新的分类、R&D系统、技术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等;多种理论和方法在技术创新的研究中开始应用。
第三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这一阶段技术创新的研究集中表现为对以前的观点进行协调、总结和系统化归纳, 研究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已有的研究范围中, 选出或新提出有关重点专题深入研究;注重研究内容和成果对社会经济技术活动的指导作用, 并力求将技术创新研究成果直接应用到社会经济技术行动计划中去。代表人物主要有缪尔塞、弗里曼和斯通曼等。
2. 上世纪50年代技术创新学派 (熊彼特学派) 在技术创新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 从而对技术创新理论的本质有了一个逐渐深化的认识过程。
对技术创新本质第一阶段的认识, 其特征是把技术创新看作是技术从新设想到应用的过程。尤其把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应用看作是技术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方面强调了技术只有植入经济才能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也将技术对经济发展作用的研究从宏观效应层次推进到了微观机制层次上。但它只强调了技术成果在经济系统中的应用, 没有把技术创新看成是一种遵循经济规律, 并为经济目的而发生的经济行为。
对技术创新本质第二阶段的认识是与经济有机结合的过程。它拓展了技术创新的研究领域, 使技术创新研究不再简单局限在R&D (研究与开发) 活动上, 从而使许多为实际推进技术创新活动所必须进行的重要研究———如关于作为技术与经济结合过程中薄弱环节的中间试验研究, 关于制约技术与经济结合深层因素的制度问题研究等都得到了更加深入的开展。对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的认识也强化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因为技术创新所要实现的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其主要不是科研机构, 更不是行政机构来完成, 而是依靠作为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企业来实现的。技术创新作为一种以企业等私人部门为主体的经济活动, 是企业为响应与满足市场需求并诱导和重创市场需求, 从而把创新与市场需求能动地、有机地、动态地结合起来, 创造出体现这种结合的新产品与新工艺并开拓新的市场, 以获得更大效益的创造性行为。因而技术创新的作为首先是寻找机会, 建构起某种把技术成果与市场需求相契合的新的可能性;然后再创造条件, 使这种可能性在产品、工艺和市场上得以实现。这便是技术创新这种特殊的创造性活动的实质内容。
3. 几十年来有关技术创新概念或定义有许多种不同的观点和表述, 这主要是因为技术创新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很大, 而又十分复杂的过程。从不同角度去研究技术创新, 就会赋予不同的定义。经济学家分析技术创新主要着眼于技术变化对经济发展的推进作用:即技术发明到运用, 新产品出现到扩散, 生产到获取利润。科技专家分析技术创新主要着眼于科技进步对物质性生产力的影响:即发明构想到产品设计, 中间试验到生产试制, 不断改进到商品化。企业家或厂商分析技术创新主要着眼于技术创新对生产过程和社会生产力的作用:即技术的获取及掌握到扩散和渗透, 商业化到创造利润, 建立新的生产体系到产业结构变革的整体过程。尽管人们对技术创新有不同的表述, 但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六种论点: (1) 认为技术创新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创始、演进和开发; (2) 认为技术创新是科技成果首次商业化应用; (3) 认为技术创新包括发明构思、产品设计、试制生产和商业应用等所有环节; (4) 认为技术创新泛指从新思路的形成, 到向市场推出适销产品的整个过程; (5) 强调以新的技术创造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 并获得最大的企业利润; (6) 认为技术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或者是对企业、产业的生产函数做出某种改变。
三、技术创新的主要研究内容
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 国内外机构和学者对技术创新进行了的大量研究, 其内容相当丰富。概括起来有10个方面: (1) 技术创新含义的研究; (2) 技术创新过程的研究; (3) 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 (4) 技术创新动力与源泉的研究; (5) 技术创新推动宏观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 (6)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的研究; (7) 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8) 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 (9) 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 (10) 国家总体技术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
四、理解技术创新的界定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技术创新是基于技术的活动。
“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的区别在于基本手段,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和经济、技术社会活动中, 存在着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 它们都可能产生商业价值, 但为避免混淆, 还是宜将技术创新和非技术创新区分开为好。这并不是说技术创新不涉及管理、组织、制度的变动, 相反, 技术创新往往要有相应的组织、管理甚至制度的变动相配合, 但在概念上应将其涵盖的范围加以限定, 不能将其所涉及的全部内容包含在所定义的概念之内。
2. 技术创新所依据的技术变动允许有较大的弹性。
在所给出的有关定义中未强调技术突破 (根本性变动) , 允许将技术的增量性变动包括在技术创新的概念之中。在概念的外延上, 不仅包括新产品、新工艺, 也可以包括对产品、工艺的改进;在实现方式上, 可以是在研究开发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技术创新, 也可以将已有技术进行重新组合 (并没有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产生) 实现技术创新。
3. 技术创新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概念。
技术创新不是纯技术活动, 是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活动。从本质上说, 技术创新是一种经济活动, 是一种以技术为手段, 实现经济目的的活动。因此, 技术创新的关键在于商业化, 检验技术创新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商业价值 (也包含社会价值) 。
五、结论
综合以上观点, 本文认为对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应当掌握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应具有较充分的理论依据, 这对于相对拓宽和明确技术创新范畴尤为重要。如果将技术创新概念任意扩大, 认为只要导致最终经济收益增大的所有方面的积极创新活动均是技术创新, 就容易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把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混淆起来。二是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相结合, 力求使技术创新研究在现实生活中有更普遍的意义与作用。如果将技术创新的“新”严格限制在“首创”, 特别是导致技术根本性变革和经济收益超常增长的“第一次”上, 这就可能过分地限制了技术创新研究领域, 同时也将大大降低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推动作用。
结合我国国情和现实当中的—些实际做法, 我们可以这样来认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 以其创造性的构思和市场成功实现为基本特征的层次性技术经济活动的综合全过程, 它由新设想的产生 (获取) 、研究与开发、中间试验、商业化生产、市场销售与扩散等一系列环节构成。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 (方法) 的创立和改进; (2) 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3) 新技术 (包括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 的发明和应用; (4) 新需求与新市场的开拓和占领。
摘要: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 我们有必要在新形势下, 进一步再认识和再理解技术创新的内涵。文章回顾了技术创新研究发展的历程, 归纳、总结了几种不同的观点和表述, 进而提出了理解技术创新需注意的问题和应掌握的原则, 并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技术创新,概念,认识,理解
参考文献
[1].董景荣著.技术创新过程管理理论、方法及实践
[2].傅家骥等著.技术创新学
3.对党章的认识和理解 篇三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数学认识
一、提倡数学素养的培养,强调数学的工具性和思维性功能
数学不仅能为物理、化学等学科提供语言、思想、方法,而且还与经济、生物、金融保险、投资等融合,出现了经济数学,生物数学、金融数学、保险数学等相关学科。计算机的程序语言也与数学相关,特别是数学的机器证明获得巨大发展的今天,更体现数学学科的技术力量。同时,数学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劳动、学习提供了必需的工具。例如,土地的丈量,存款利息的计算,福利彩票的发行等都需要数学工具。数学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正确处理数据的能力,掌握计算、推理的方法,学会利用数学模型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因此,让学生掌握数学的语言、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除此之外,还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
二、注重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改变
新课准注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以学生主体参与、互动探索为显性标志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希望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形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逐步提高创造能力,从而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三、强调转变教师角色,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数学教学观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传统的教学观认为只有学会了才能做,因而教师一般是先讲授概念和原理,然后让学生做一定数量的练习,熟练某一题型的解题模式。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就显得举足轻重,教师的教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自然下降。而现代教学理论首先关注学生的学,认为教师传递的仅仅是知识的信息而不是知识本身,知识要靠学生主动构建才能获得,因此先鼓励学生做,通过做来学习,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要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分析、解决当前的问题,作出合理的选择和判断,从而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与新课标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四、突出多种价值取向的数学教育评价观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进行评价时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评价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评价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应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自主的空间。评价的方法应多样化,可以将测验、实习作业、撰写论文及日常观察等各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科学、合理的机制。
总之,新课程的思想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强烈地冲击并震撼着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它通过对教学本职、教学规律的重新认识,确定了以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进而构建一个新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钱佩玲.如何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J].数学通报.2003,10
4.对测控专业的认识和理解 篇四
一.测控技术的专业介绍以及发展趋势 1.专业介绍:
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是仪器科学与技术和控制科学与技术交叉融合而形成的综合性学科。我校以光—机—电—仪器—计算机技术一体化为特色,以传感器技术、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自动控制基础和信号与系统知识以及智能仪器仪表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知识面广,外语综合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也是宽口径专业,不仅涉及的理论知识广泛,而且工程性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高,所以学校开设的与测控专业想对口的课程都非常有必要。
中国工业以前很长时间里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路货太多,质量太差,没有高质量的产品,无法与其他工业强国相争,这又与我国测控专业人才非常缺乏有关。与世界接轨,中国企业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产品质量是关键,因此,测控专业的人才变得越来越重要。要想实现由“中国制造”到 “中国创造”的突破,离不开测控人才的培养。
二.我对测控专业的认识过程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进入了测控专业,说实话,在进入大学之前我完全没听说过这个专业,甚至在已经学了一段时间基础课后仍然对测控专业不太了解,问过一些高年级的学长他们的回答也很模糊。幸运的是学校安排了专业教育这门课,这才使我对测控,自己将要终生为伴的一门学科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后面三年的学习和生活中,自己也参加了很多学校举办的科技实践活动,通过对基础知识以及专业技术的学习使我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测控技术与仪器是适用于各类不同专业的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如工业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检测技术及仪表、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计算机过程控制、智能仪器控制等等。它的专业面广,小到制造车间仪器的检测,大到卫星火箭发射的监控。
三.对测控专业的建议
1.测控专业是一门要求学生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知识面广的综合性学科,但学校开设的许多针对测控专业的实验实践并不能落到实处,到最后,要么是老师让写一篇大作业取而代之或是不了了之。究其原因,只因为学校的实验设备资源有限,希望学校能更加的重视这门专业,同时测控专业的老师也要努力争取一下设备名额。
2.测控专业的师资队伍不够大。像这学期的xx老师就给我们带了工程数据库设计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两门课程近68个课时,但由于学院又要安排她出国学习,所以精力有限,只能给我们带一门课。希望学院能够更加合理的安排代课老师。
(自己所提的以上建议,纯属个人观点,只为让测控专业能够更好地发展)四.对自身学习和生活的规划
立足于现实,着眼于未来,积极主动的正确评估自我,找出自身的不足并努力改正。学一行,爱一行,怀着对测控专业浓浓的兴趣,努力学好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并注重与实践的相结合。今后的就业竞争形势是什么样的,没有人可以掌控。而我要做的就是合理充分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有意识的培养自己在将来就业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唯有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变化着的就业环境。除此之外,提高团队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认识,并着眼于与测控有关的更深层次的知识的拓展,比如智能仪器和精密仪器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了解社会更深的需求,才能实现我们的职业理想,体现出自身的价值。
5.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和认识 篇五
逸夫回校赵梅英
高效课堂,我的理解是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牢,更丰富,学生在学习上有超常收获、超常提高、超常进步。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1、教学方法的转变。
高效课堂的课堂法则总纲是“四落实”和“三讲三不讲”,即“看一节课落实了多少内容,有多少是学生落实的,花多少时间落实的,用什么方式落实的。”“学生学会的不讲,学生自己学会的不讲,即使讲了也不会的不讲;要讲重点和难点,要讲易错点和易混点,要讲规律和方法。”只要坚持不懈“四落实”和“三讲三不讲”,贯彻执行,这样的课堂才就是高效的。
2、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首先是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主张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即自主地学习;其次是重视和放大每个学生的自学体验;再次是培养和强化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突出“学乐”和“乐学”。最终达到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3、高效课堂就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必须忘记自己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备课要将“教案”变为“学案”,备课必须备学法,学法的确定不能随心所欲,必须符合年龄段要求,符合教材的特点,符合学生的实际。也就是教师不要以“教会”为目的,而是以学生“学会”为目的。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习惯,会终生受益。例如课前预习、自学,课中合作交流,课后书写等等有了这样的好习惯,课堂效率肯定是惊人的。
5、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弯下腰,真正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身份要降低,做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某些问题的讨论、建议、指导等,让学生感受到自主、民主、和谐的气氛。
这是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和认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摸索和探讨,让高效课堂真正体现在自己的课堂中。
6、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① 学案的内容在难度和容量的安排上把握不中。
② 小组合作学习局面混乱,效果不好。
6.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篇六
曼&明
不知不觉已经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几个月了,从一开始的不知其为何物、知之甚少到现在的认识、了解,真得感谢老师的教导。对《人力资源管理》认识的越深,我越感到自己还有好多要学习的。于是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孟祥林老师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案例》,外加老师课堂讲解的知识,才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和了解。
人力资源管理正成为各级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因为企业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首先,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呢?大概就是通过管理达到人力资源高效率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满足组织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通过比较合理的制度设计开发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激发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高效工作,使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协调。
要想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就要知道什么是人力资源。一般而言,人力资源是指具有智力和体力、能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者,这种资源可以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也可以是经过后天培养逐渐习得的。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时限性、再生性、社会性、资本性、能动性六大特点。
了解了人力资源的含义和人力资源的特点,那么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和特点呢?
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中心,以各种管理工具为媒介将管理程序运用于人力活动,根据组织的发展要求应用各种措施使得人力资源发挥最大效用的过程。影响人力资源管理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外部环境的影响,如社会经济状况、政府法令法规、人力资源现状等;内部环境的影响,如企业战略目标、企业文化、领导者的风格等。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有八大特点:
1、求贤若渴;
2、营销管理;
3、劳资双赢;
4、契约管理;
5、责任下移;
6、跨国管理;
7、动中求静;
8、人性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如下:
1)人力资源规划:
1、组织机构的设置;
2、企业组织机构的调整与分析;
3、企业人员供给需求分析;
4、企业人力资源制度的制定;
5、人力资源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与执行。(国际人力资源管理
1、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2、组织内部评估;
3、组织发展与变革;
4、计划组织职业发展;
5、比较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综述;
6、开发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计划;
7、工作中的绩效因素;
8、员工授权与监管。)
2)招聘与配置:
1、招聘需求分析;
2、工作分析和胜任能力分析;
3、招聘程序和策略;
4、招聘渠道分析与选择;
5、招聘实施;
6、特殊政策与应变方案;
7、离职面谈;
8、降低员工流失的措施。
3)培训和开发:
1、理论学习;
2、项目评估;
3、调查与评估;
4、培训与发展;
5、需求评估与培训;
6、培训建议的构成;
7、培训、发展与员工教育;
8、培训的设计、系统方法;
9、开发管理与企业领导,开发自己和他人;
10、项目管理:项目开发与管理惯例。
4)绩效管理:
1、绩效管理准备阶段,2、实施阶段,3、考评阶段,4、总结阶段,5、应用开发阶段,6、绩效管理的面谈,7、绩效改进的方法,8、行为导向型考评方法,9、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
5)薪资福利管理:(补偿、激励和收益)
1、薪酬;
2、构建全面的薪酬体系(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薪酬调查、薪酬计划、薪酬结构、薪酬制度的制定、薪酬制度的调整、人工成本核算);
3、福利和其它薪酬问题(福利保险管理、企业福利项目的设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的设计);
4、评估绩效和提供反馈。
6)劳动关系:
1、就业法;
2、劳动关系和社会;
3、行业关系和社会;
4、劳资谈判;
5、工会化和劳资谈判(安全、保安和健康、安全和健康项目 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促进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管理执业健康和安全)人力资源管理与竞争
1、人力资源管理与竞争优势;
2、人力资源管理的法令以及环境;
3、人力资源规划;
4、工作分析;
5、人员招聘;
6、培训和发展员工;
7、员工绩效评估;
8、提高生产力方案。
知道了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和特点,那么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是什么呢?
人力资源管理职责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者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任务。加里·德斯勒在他所著《人力资源管理》一书中例举一家大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所负的责任描述为以下十大方面:
(1)把合适的人配置到适当的工作岗位上;
(2)引导新雇员进入组织(熟悉环境);
(3)培训新雇员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4)提高每位新雇员的工作绩效;(5)争取实现创造性的合作,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
(6)解释公司政策和工作程序;
(7)控制劳动力成本;
(8)开发每位雇员的工作技能;
(9)创造并维持部门内雇员的士气;
(10)保护雇员的健康以及改善工作的物质环境。
人才是科技的载体,是科技的发明创造者,是先进科技的运用者和传播者。人才不仅是再生型资源、可持续资源,而且是资本性资源。在现代企业和经济发展中,人才是一种无法估量的资本,一种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效益的资本。人才作为资源进行开发于管理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企业只有依靠人才智力因素的创新与变革,依靠科技进步,进行有计划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把人的智慧能力作为一种巨大的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才能达到科技进步和经济腾飞。企业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创造一个适合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环境,建立凭德才上岗、凭业绩取酬、按需要培训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满足企业经济发展和竞争对人才的需要,从而实现企业经济快速发展。
7.关于色彩的认识和理解 篇七
1 色彩的来源
色彩来源于光, 光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第一视觉要素, 没有光线就没有色彩。我们将太阳作为典型的光来分析, 发现其中包含着各种色彩的光线, 能够找出连续的波长顺序, 牛顿发现了这个可视的光谱。1666年初, 牛顿做了一个实验, 他把一间屋的所有窗户、门等透光的地方用厚实的布遮挡起来, 屋子里什么也看不见, 这就制造了一个暗室。在暗室向太阳的一扇窗上开一个小孔, 让一束窄的太阳光通过这个小孔进入室内, 在光束经过的路径上放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棱镜。小洞对面的墙上就会观察到一个由各种颜色的圆斑组成的像, 颜色的排列是红、橙、黄、绿、青、蓝、紫, 偏离最大的一端是紫光, 偏离最小的一端是红光。牛顿又将各种颜色的光线通过三棱镜合在一起, 结果又复原成接近太阳光的白色光线。对色彩的科学研究, 就是从这个发现开始的。
2 色彩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的作用
色彩通过人们的视觉感受产生一系列的心理、生理效应, 形成丰富的联想、深刻的寓意和象征。
2.1 色彩对人的心理产生的作用
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黄色给人以温和、纯净、豪华、高贵之感, 但是在丧礼上, 黄色的花却使用十分普遍。橙色给人以庄严、华丽、高贵、明亮及卑俗之感。白色有纯洁、神圣、轻盈及不详之感。红色给人以光明、热情、温暖、幸福活力及恐怖、危险之感。黑色有威严、不幸、含蓄、黑暗、坚实、神秘的感觉。绿色给人以舒适感。紫色有华贵、幽雅、典雅、娇艳之感。蓝色有深远、秀丽、清新及压抑之感。色彩给人的这些心理感觉是极其复杂的, 人对色彩产生的感觉还会受到特定环境条件的影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 宴会时打开黄色的灯光, 菜肴立刻呈现出鲜艳可口的颜色, 宾客们会食欲大增;如果关掉黄色的灯光, 打开蓝色的灯光, 这些菜肴好像顷刻间霉烂变质, 用餐者便会食欲大减。这是因为橙色能刺激人的脾胃而增强食欲。
2.2 色彩对人的生理产生的作用
科学家的实验表明:美丽和谐的色彩, 会使人分泌一种有益生理健康的物质, 可以协调人的血液流量和神经通络, 使人生机勃勃、精神愉快;相反, 杂乱的的色彩, 会使人分泌一种对人的健康和情绪有副作用的物质, 使人精神不振、情绪波动, 健康受到损害。一个健康人的体内色谱是平衡的, 反之, 色谱失衡, 就会导致疾病的产生。人类自古以来就认识到了色彩对人生理产生的强大作用, 印度草医学中的“色彩疗法”便是古人利用色彩治疗疾病的典型事例, 通晓草药学的治疗师把色彩与七种主要的脉轮相关联, 每一种脉轮都有其主色, 都和一个特定器官或体内系统相连系。色彩中绿色可以降低眼压, 减轻视觉疲劳;可以降低血压, 使呼吸和缓, 减轻心脏负担。红色能够刺激和兴奋神经系统, 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强血液循环;但接触过多, 会产生焦虑和身体受压的情绪。黄色可以刺激神经系统提高功能, 使人思维敏捷;橙色可以启发思维、激发情绪、促进消化功能;蓝色可以松弛神经、调和肌肉, 改善血液循环, 影响视觉、听觉和嗅觉, 可以减轻身体对疼痛的敏感作用。紫色可以治疗大脑疾病和精神紊乱, 并对运动神经、淋巴系统和心脏系统有作用, 可维持体内钾的平衡。黑色可以促使血压升高。[1]
3 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
3.1 习俗中的色彩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 黄色是一种高贵的颜色, 红色是一种吉祥的颜色。黄色被认为是天地的根源色, 象征着中国的大地;在封建社会, 黄色是皇家御用的颜色, 一般百姓不允许使用。红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不容小觑, 过年过节、结婚嫁娶等喜庆日子都离不了红色;传统文化中还用红色表示女子, 如“红颜”、“红装”等。在美国, 有用颜色来表示月份的习惯。一月份到十二月份用12种不同的颜色表示, 如黑色表示1月份、粉红色表示6月份等。美国大学自1893年就有让人们根据不同颜色来识别不同专业科系的习惯, 如绿色表示医学系、紫色表示法学系等等。在泰国, 许多人还沿用着传统的“星期色”习惯。一个星期中的七天穿七种不同颜色的衣服, 每天换一种, 不重复。如周一黄色、周二粉红色、周三绿色等。[2]还有许许多多的国家它们的一些习俗当中都涉及到了色彩, 而且这种色彩习俗根深蒂固、不容改变, 逐渐成为了一种能够影响到人的心灵、思想、生活的文化。
3.2 商业文化中的色彩
现代商业设计在强调设计的功能性及实用性的同时, 也愈加重视设计的人性化和审美情趣, 色彩在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紫藤色是资生堂的企业形象色彩。在百货店的化妆品柜台里, 有穿着紫藤色制服的资生堂店员, 资生堂的化妆瓶贴着优雅的紫色标识。资生堂选择确定这种颜色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 调查研究出主要顾客层的嗜好色, 再用做企业色彩。此外, 色彩在医药产品包装上和商业广告中应用较明显, 用蓝色的包装表示是镇静消炎类药品, 用黑色表示药效强烈、副作用较大的药品等等。[2]矿泉水的广告用蓝绿色, 以突出水的清冽、纯净和无污染的主题;大豆油广告以橘红、中黄等为主色调, 再搭配上蔬菜、肉类、水果, 就营造出一种香味扑鼻的厨房氛围。商业中的色彩运用较多, 提到哪种商业品牌, 人们马上会联想到它的标志性颜色, 可见色彩的魅力。在商业中, 运用好色彩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利益。
3.3 流行中的色彩
与社会上流行的其他事物一样, 流行色是一种社会心理产物, 它是某个时期人们对某几种色彩产生共同美感的心理反映。巴黎是流行色的发源地。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色彩研究机构国际流行色委员会总部设在这里。这个机构每年的一月、七月召开两次选定流行色的会议, 确定第二年的春季和秋冬季的流行色, 然后, 各国根据本国的情况采用、修订, 发布本国的流行色。如中国2014年春夏流行色为薄荷绿、裸粉色、电光蓝和柠檬黄。在这里所发布的颜色, 不久一定会在大众市场上出现, 影响着与人们生活有关的各个领域, 如服装、绘画、建筑、化妆品、汽车等等。如, 80年代初, 法国流行黑色, 以黑为贵, 竟然出现了黑色格调的女用化妆品。在现代社会的人们, 每天的生活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颜色, 适当的选择流行色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时尚、更加有情趣、有品位。
4 小结
色彩具有不可思议的神奇魔力, 会给人的感觉带来巨大的影响。了解它的来源、理解它的作用会帮助我们更好的运用它。生活离不开色彩, 色彩在不断改变着生活, 改变着我们。正确运用色彩知识, 发挥色彩的无限潜能和魅力。
摘要:本文从色彩的来源、作用和色彩的运用三个角度阐述了对其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 色彩来源于光, 没有光就没有色彩, 对色彩的研究是从这个发现开始的;其次, 色彩会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强大的作用, 会让人产生联想, 通过色彩还可以治病;最后, 色彩运用领域较广, 在传统习俗、商业文化、流行事物中都有涉及。
关键词:色彩,来源,作用,运用
参考文献
[1]徐东.色彩学导论[J].辽宁大学学报, 2006 (1) :93-96.
8.浅谈对孙子“奇、正”的认识理解 篇八
【关键词】孙子;孙子兵法;奇正关系
《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一部兵书,它以精炼的文字论述了兵法战略,度量了战争的利弊,进而分析了战争中取胜的谋略,详尽地推演了兵法的刚柔、奇正、进退以及攻守的变化。
一、“奇、正”的提出,以及对其的解读
《孙子兵法》中提出 “奇、正”的概念是在《势篇》中,共提及五次。古今对奇正的注解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曹操“先出合战为正,后出为奇。正者当敌,奇兵从旁出不备也。”李筌“当敌为正,旁出为奇。”梅尧臣“动为奇,静为正。用正合战,用奇胜敌。”李卫公“兵以前为正,后却为奇。”“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杜佑“正者当敌,奇者从傍击不备;以正道合战,以奇变取胜也。”王皙“奇正者,用兵之钤键,制胜之枢机也。”尉缭子“正兵贵先,奇兵贵后。”何氏“兵体万变,纷纭馄饨,无不是正,无不是奇。”张预“两军相监,先以正兵与之合战;徐发奇兵,或捣其旁,或击其后以胜之。”
古来的解读多是把“奇正”分开、对立起来理解,还有认为“奇正”是无法区分,馄饨一体的。
现代对“奇、正”一般理解为古代兵法常用术语,认为常规的、一般的为正;特殊的,变化的为奇。先出为正,后出为奇,正面为正,侧击为奇,明战为正,暗袭为奇。人们意料之中为正,出乎人们意料为奇。
“以正合,以奇胜”正者实力也,奇者随机、灵活也。在与敌人对阵时要以实力常规战法来对抗、制衡,要取得胜利就要有随机应变的灵活性。“正”指实力,根基,主干。“奇”随机,灵活是树枝、树叶。平时有雄厚的实力,根干强壮,才能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具备决战决胜的基础。《太宗答对》引用《孙子兵法》原文的地方还有很多,但大都属于策略方面的语句,丝毫没触及《孙子兵法》的主干。当然不是说枝叶没有价值,随机应变当然不可忽视。随机应变的能力必定来自雄厚的实力,没有根干的枝叶很可能在一朝之间枯死。“战势不过奇正”这战势的势就是趋势的势,势或为正,有利于己;或者为奇,不利于己。处于不断变化循环之中,就是“循环之无端”,决不能分成正兵、奇兵,二兵并立。 “奇、正”应是个整体。是一个物体俩面性或多面性的表现。
二、《孙子兵法》其内容与自身结构具有的“奇、正”关系
《孙子兵法》其内容是越靠近卷首越正,越靠近卷末越奇,是似彩虹分不清奇正界限,但奇正二势总是由正向奇的交织在一起。《孙子兵法》十三篇自身之间也存在着“奇正”关系。《孙子兵法》就这样从卷首到卷尾,由正向奇推移发展。并且任何单篇之中,也可以发现既有正又有奇。各篇一面保持着自己的特色,一面又放射出奇正的两种光彩。
《孙子兵法》中第一、二篇讲的是国家的人和物的大计,起着总论的作用。为进一步具体了解各卷间的“奇、正”关系,下面一边概括各篇大意,一边简述各篇奇正排列。
第一篇“始计”,是讲确立国家大计,是最根本的正;第二篇“作战”,是讲国利民富的大事。因而也是最根本的正。两篇都是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区别在于第一篇谈人的精神因素,第二篇讲物的经济因素,孙子排序精神第一,物质第二;第三篇“谋攻”,讲使用计谋攻击敌人。第一篇的“计”和第三篇的“谋”虽有相似点,但谋比计规模要小,不属于国家大计。孙子因此将谋攻放在第三位;第四篇“军行”是讲战争进入准备阶段。本篇强调“战”是从战前准备的程度就可知胜负;第五篇“兵势”是第四篇的延续与并行,第四篇“军行”的“行”是静止的形状,“兵势”的势是战争即将发动的潜势;第六篇“虚实”是第四、五两篇的综合,是讲避敌实而击其虚的变化;第七篇“军争”讲主力军的正规战,这关系到全军的命运和国家的存亡,危险性具增;第八篇“九变”是七篇的反衬篇,与七篇是表与里的关系;第九篇“行军”是对第七、八两篇更加的详论。本篇比上两篇的奇变色彩更浓;第十篇“地形”是讲利用地形,构筑阵地与敌对峙;第十一篇“九地”讲到九种情形,其着眼点是讲深入敌国不幸陷于穷地时不惜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的战法;第十二篇“火攻”其危险性比“九地”篇更大。这是因为火的性质过于剧烈的缘故;第十三篇“用间”是讲如何使用间谍的问题。如果说火攻是危险的阳性,那么用间则是危险的阴性。
《孙子兵法》一书就是这样从开始到结尾由正向奇推移发展,它一面保持各篇自己独特的光彩,一面又围绕着“始计”和“作战”两篇的“正”从多个不同角度阐释着“奇”变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黄朴民译注.白话孙子兵法[M].湖南岳麓书社,2001.10.
[2]郭化若译.十一家注孙子(附今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4新1版.
9.对党章的认识和理解 篇九
长期以来,“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一直为干部群众所诟病。崇山峻岭旁的公路转盘移置600多块石头建起人造石园,背负巨额债务打造出的“皇家园林”鲜有人问津,北方城市高速入口处照搬来造价过亿的南方“龙门”……奢中带奇的“变味”景观背后,是一些领导干部脱离实际、好大喜功的政绩冲动。
以民意重先是打击盲目政绩观的有重要武器现在改进地方领导班子干部政绩考核工作,以群众参与考核评价,使各级党委政府在进行经济建设过程中能够充分尊重民意,征求群众意见,一切从群众需要出发。不再乱建乱拆,而是以民生为主解决经济建设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将民意纳入考核指标,可以有效打破政绩考核群众参与不了的藩篱。
以民意为重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群众路线的最终体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性质的体现,也是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工作,促使领导干部关注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取群众利益诉求和心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面对面了解和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使领导干部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主义,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办法,实实在在地融入到群众当中。使其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思想,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做到抓紧解决,不拖延,对群众要求处理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能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不推诿,不扯皮,不上交矛盾。
以民意为重是破除形式主义的锋利武器。形式主义是作风建设的一大顽疾,给党和国家的建设造成严重危害,但究其根源,还是领导干部错误的政绩观。坐班不做事、加班先晒图、领导不走我不走、台灯为领导而开等现象。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秀”,也欺骗领导的“秀”。把民意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增强了考核的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多听听“群众声音”,杜绝“跟着感觉走”的考核方式。使党员干部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脚踏实地、勤勉工作,不能在工作形式上“走捷径”。使领导干部要关爱脚踏实地的工作者,多倡导劳逸结合,加班与否根据实际情况来定,避免形式主义。
10.浅谈对招商引资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篇十
招商二局赵小岑
通过近五年来的招商工作实践和多次的理论、业务学习,使我对招商引资工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下面就我对招商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做一下简要的分析。
一、招商涉及多个不同的方面和环节
在我国,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已成为各省、市和其他地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有效方式。为此,许多地方都成立了专业的招商机构,如招商局。但事实上,招商是一项跨部门的工作,不是某一个部门就能完成招商的整个过程,招商涉及各个不同的方面和环节。如:在某一次招商活动实施之前,招商部门就需预先制定招商计划,确定本次招商的项目清单。而这些项目清单的确定,又必须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当地的产业发展规划相吻合。招商的过程,同时也是宣传自已、寻求合作伙伴的过程。招商活动又涉及宣传部门的工作。在招商活动的后期,环保、工商、技术监督、国税、地税、发改、消防、土地、规划、卫生防疫、劳动安全等部门也都会介入项目的审批及有关程序。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项目,涉及的部门和环节可能还会更多。可见,招商不是一项孤立的、某一个部门就能单独完成的工作,它涉及的部门之广、环节之多是招商工作区别于其他工作的特点之一。
二、招商是一个各方面相互联系的整体
虽然招商工作涉及的面广、环节多,但其方向性和目的性却极为明确。招商就是要以积极可行的方式吸引外来资金、技
术和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以这一“目的”和“方向”为主线,就可以将其他部门和其他方面的工作贯穿起来,使其他部门工作起来能做到有的放矢,围绕这一主线来进行。通过招商的“目的”这一主线,将各自相互独立、相互隔离的各部门和各方面工作联结成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整体。在这一整体当中,如果各部门之间相得益彰,同心协力,则会共同推动招商工作朝着有利的方面发展。反之,如果在这一整体中,各部门各行其事,无疑不利于招商目的的实现,整体的、全局的利益也就会为单个的、局部的利益冲突所影响。因此,这也正是我们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所强调的要重视服务意识和软环境建设的原因。
三、招商需要策划和统筹
招商成功的大小取决于政策法规、区位环境、策划等多种因素,其中,策划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在策划上舍得下较大的功夫,制定了较为周密而详尽的招商计划和策略,就能在招商活动中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策划上下的功夫越大,招商的效果就越好,在策划上舍不得下功夫,招商的效果就无法保证。
从本质意义上来说,招商是一项时间跨度大、涉及部门广、牵扯环节多的工作。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而言,招商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要使这一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运行有序,达到预期的目标,首先就需要对招商工作加以策划。只有建立在经过周密、系统而科学策划基础上的招商,才称得上是成功的招商。如果事先没有策划,到了谈判桌上才临时抱佛脚,见什么就抓什么,这就会使招商工作变得十
分被动,也无法使招商工作获得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从事招商工作的人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知识面,要对本地的区位、环境、能源、交通、资源、政策等各个方面有充分的了解,对国际国内形势、国情、省情、市情及本地的基本情况要有充分的掌握,并且要有较强的攻关能力和协调能力。
与策划相联系的一环就是统筹,如果说,对招商加以策划是为了获得一个满意的效果,那么,对招商加以统筹则是为了使招商获得更圆满的效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项目合约的签订并不是招商过程的终结,只有当合作双方或多方均实现了各自的利益、得到了合理的回报时,招商才算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因此,要完成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招商活动,需要与之相关的其他部门协调配合,互相支持。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部门专业化分工的不同,各部门往往会因强调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而在招商过程中各行其事。要将相对独立的各部门工作统一协调起来,使之围绕招商这一共同目标同心协力,必须将招商工作统筹起来。只有做好了招商的统筹工作,才能使各部门工作步调一致,全局一盘棋,避免互相推诿和扯皮。
11.对党章的认识和理解 篇十一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什么样的文化,建设什么样的文化,对一个政党来说,是精神上思想上举什么旗帜的问题;对一个民族来说,是铸造什么样的灵魂,有没有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问题。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用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用先进文化武装广大人民群众,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只有这样,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程才不会受阻,民族精神才不会被污染被瓦解,人民才不会失去正确的思想支柱和精神动力。
二、改革文化体制。推动文化创新
这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改革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遵循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影响。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改革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理顺国家、单位、个人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国家保证重点、鼓励社会兴办文化事业的发展格局。文化企事业单位要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建立健全既有竞争激励又有责任约束的机制。一是在体制机制上,要紧紧抓住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切实解决好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人员分流安置和社会保障等难点问题。要紧紧抓住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切实解决好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人员分流安置和社会保障等难点问题。要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形成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体制机制。二是在内容形式上,尊重艺术家的创造精神,保护艺术家的创新成果,在全社会形成尊重艺术创造、尊重艺术人才、尊重创作权益的良好氛围。建立引导有力、激励有效、宽松和谐、活跃有序、不同主体踊跃参与的艺术创新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时代、深受人民欢迎的艺术精品,涌现更多的文艺大家,使当代中华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善于运用现代技巧增强文化的表现力,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实现题材、品种、风格和载体的极大丰富,使我们的文化更具吸引力、感染力。三是在传播手段上,要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传统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推进图书报刊出版、广播影视制作技术升级,不断丰富文化的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科技进步,带来了文化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要充分认识互联网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巨大潜能和不可估量的影响,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把发展中国特色网络文化作为推动文化建设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另外,在所有制形式上,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文化事业和企业,逐步形成国家保证重点,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参与的多种经济成分、多层次、多体制办文化的格局;在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逐步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文化经营机制上,要以“面向市场、适应市场、进入市场”为原则,改革文化企事业单位,扩大文化主体自主权。同时,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有序高效的运营机制和竞争激励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深化文化企业改革,推进国有文化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以文化企业的做强做大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三、重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和魅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强烈的文化认同。在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努力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要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对丰厚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梳理、深入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要广泛开展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承功能,组织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只有这样,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才能在民族大众中人耳、人脑、人心,用新的时代精神推动民族创造新的辉煌。
四、吸收和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就象毛泽东指出的:“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中华文化胸襟博大、海纳百川,因兼收并蓄而丰富多彩,因博采众长而永葆活力。在日益开放的当今时代,文化的繁荣发展更离不开同世界各种文明的对话。要积极适应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新趋势,着眼于中华文化的长远发展,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开阔的视野,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既大胆吸收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又始终坚持自己的理念、信念和原则,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符合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五、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
坚持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保证。随着信息传播技术迅速发展
和信息传播渠道日益多样,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复杂,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舆论结构呈现出多层次的状态。能不能坚持正确导向,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直接关系党执政的思想基础,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领域都应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始终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理直气壮地讲大道理,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及时推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典型经验,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努力形成健康向上、生动和谐的社会主流舆论。要紧紧围绕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针对人们的思想疑虑,主动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充分反映党和政府的积极努力,引导社会舆论沿着理智、建设性的轨道发展;要进一步健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机制,及时发布准确信息,表明政府部门的立场态度和处置意见,切实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机、节奏和力度,有效引导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保持心理平衡和心理和谐,最大限度地压缩噪音、杂音的传播空间,努力为建设和谐社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好互联网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功能强大的“第四媒体”,成为我国1亿多网民获取信息、交流思想、表达诉求的平台,对社会舆论态势和走向产生着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要认清互联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坚持趋利避害,完善管理机制,加大正面宣传,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引导网民理性讨论问题、表达意见,有效引导网上舆论,使这一新兴媒体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六、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的参与
12.对高考选考题阅卷的认识与理解 篇十二
在实际高考中,语文、数学、文综与理综的试卷中,都存在选考题。 选考题如果当做普通试题来处理,在评卷中就需要阅卷教师快速转换思维,给评卷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这种把选考题当做普通试题处理, 对于试卷的阅卷前准备的处理简单了,但对改卷的老师来说麻烦了,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改卷的速度。 因此, 在正式的高考阅卷中是必然按选作的分类处理的。 正是出于对选考题的评卷过程的简化,同时也想让学生得到这方面的训练,我产生了对选考题进行规范处理的想法。 在我校2015年的高三适应性考试的阅卷工作中, 经过研究与咨询,我首次对选考题采用了高考的规范阅卷方式。 在操作阅卷系统进行阅卷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几个关于选考题的问题。 由于这次适应性考试, 对选考题的规范处理, 我第一次尝试使用,其中存在操作缺失的问题,同时发现有学生在应答方面的问题。 以学生填涂的结果为例,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
1.填涂要注意多涂
这个同学应该是先涂第35题,又在做题过程中重新选择第33题。 在擦除过程中,没有擦除干净,以致计算机在识别过程中识别为“多涂”的情况。
2.填涂要注意错涂
选择填涂第22题,卷面上就只能书写第22题的答案,如果书写的是第23题的答案, 这样的结果就可能被阅卷教师评为 “0”分 ,也可能被阅卷教师提成问题卷 。 这种情况在这次阅卷过程中,发现错涂的两份试卷,为让学生知道后果的严重性, 几个阅卷教师统一意见后,一致同意给评为“0”分。
3.填涂要注意漏涂
在答题区域上书写了解题的过程, 就一定要注意在填涂区域上标清所选题目的题号, 否则试卷根本没有送到阅卷老师的手中,结果自然只能被判为空白分,即没有分数。 在下面的这份试卷中,原本可以拿到满分10分的,由于没有填涂,最后在统计表没有看到该题的得分, 一查竟然是三个选择都没有填涂,因此,可以说明,在实际阅卷过程中,这份试卷根本没有被计算机送到阅卷教师的手中, 而是被计算机确定为没有作答处理了。
4.填涂要注意选用的铅笔
在这次适应性考试后复查中, 下面这份试卷看起来填涂很规范,但是被计算机识别系统识别为没有填涂的情况,结果是没有教师评过这份试卷,得分统计为空白,最后被计算机以 “0”分统计。后来是该生与任课教师找到我查证核实 ,经过对扫描结果的查询核对,就是以下类似这份的试卷,以至于该任课教师对计算机阅卷的工作提出了疑问。出于对这件事负责的态度,才有以上的分析与说明。针对这一份特别的试卷,我分析估计是使用劣质的铅笔的缘故,记得看到过类似的说法。
13.结合实际对四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篇十三
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道理很明显,“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必须从严”。塌方式腐败,系统性腐败,家族性腐败,前腐后继,一抓“一把”,一打“一窝”,萝卜带泥,“泥出萝卜”,“我们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已经喊了二十多年,人民特别是占绝大多数的工农大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已经受到严重影响,等到红旗从天安门广场的旗杆上飘落而万众欢呼的时候,就是哭也来不及了!面临、亲历“四个考验”,“四个危险”可以说已怵目惊心,这才使说出了“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话!不乱何以用重典!疴轻何以用猛药!“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还是伟大领袖的论断英明,“一个人有动脉,有静脉,通过心脏进行血液循环。还要通过肺部进行呼吸,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新鲜氧气。这就叫吐故纳新。一个无产阶级的党也要吐故纳新,不清除废料,不吸收新鲜血液,党就没有朝气。”刮骨疗毒,壮士断腕,党和国家才能朝气蓬勃,充满希望。
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破除生产力发展的一切障碍,打破利益藩篱,啃下一切难以啃下的“硬骨头”,由“自发”走向“自觉”,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起点公平、教育公平、社会公平、就业公平、竞争公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中人人出彩、人民富裕、国家富强、精神充实、生活幸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临的任务重、责任大呀。
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党,每一个党员都必须讲纪律,守规矩,而且要严于法律。国家、民族、阶级、阶层、人民团体、每一个人,都必须遵法、守法,在法律范围内活动。没有例外,没有特权,也没有“铁帽子王”,“人人负责,人人起来监督”,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大战略举措相互紧密联系,交叉联动,协调推进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正风肃纪反腐猎狐,三十多年了,始信这次才是真!顶层设计,系统改革,与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机统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了环境,有了温度,有了条件,有了精气神,人人出彩是干出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大有希望,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奋斗。
14.对党章的认识和理解 篇十四
上传: 杨丽琴 更新时间:2012-5-22 20:46:50
联系实际谈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和认识。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内涵。这意味着新课程观不再把课程局限于“知识”、“学科”、“教学科目”等狭窄的范畴来理解,而把课程理解为:一种以人类生活经验为内容,通过学生在生活世界中对这些内容的批判和反思性的实践,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教育中介。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这是课程价值取向定位问题。在如何处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新课程定位在人的发展上,具体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和创新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课程改革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
2.“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内容不应该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要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加以组织,使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亲历情境”。因此,课程内容不能仅仅是来自“科学世界”的内容,而必须以“生活世界”作为背景和来源,课程才真正能够成为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桥梁。
3、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是知识的容器。素质教育所关心的是整个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产品的人,是富有创造性的生活,而不只是物质生产的生活。学生的发展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而是全面、和谐的发展。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达到了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的协同,实现了在促进人的发展目标上的融合。
4.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传统课程观的弊端之一,就在于把学生视为书本知识的接受者,接受学习是其课程规定的学生的基本存在方式。当前,课程改革应关注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从实施角度讲,要注意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等基本的学习活动方式
15.对党章的认识和理解 篇十五
关键词:档案灾害,整体性,层次性,优化管理
在比较早期的时候档案灾害现象就已经被发现了, 并且始终存在着, 但是一直到现在, 档案灾害这个名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 也没有统一的认识。大多都是由“灾害”这个词语对它进行笼统的概括, 一带而过, 提及率和关注率都非常低, 这说明, 人们对于档案灾害的危害性认识还不够。在国际档案理事会编写制定的《档案馆灾害预防指南》中对于档案灾害也没有相关概念性的阐述, 只是用了档案、档案馆、灾害还有紧急状况这四个词汇对其进行了定义和概括。明确的定义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和认识的第一步, 由此可见, 从各个方面和角度对档案灾害的概念和内容进行细化和梳理, 明确档案灾害的实质, 这对于档案灾害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关于系统论及其内涵的分析
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 (L.Von.Bertalanffy) 在他1932年发表的“抗体系统论”中提出的一个思想, 并在1937年的时候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 这就为系统论这门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这里, 系统论作为一门学科, 它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 主要探讨的是结构和规律的学问。1945年贝塔朗菲的论文《关于一般系统论》公开发表, 但是直到1948年这篇论文才开始在学术界得到人们的重视。1968年, 贝塔朗菲发表了他的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展和应用》, 这部作品从真正意义上确立了系统论在学术界的地位, 并且这本书被公认为是系统论的代表作[1]。在贝塔朗菲的系统论中, 他试图给系统一个能够描述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定义, 由此他提出系统是由若干要素, 以一定的结构形式共同构成的, 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所有系统都具有开放性、复杂性、整体性、关联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层次性以及自组织性等基本特征, 这些不仅体现了系统论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 同时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 充分说明了系统论是反映事物客观规律的一般科学理论, 其中, 系统的整体性是系统论的核心观念。在贝塔朗菲的理论中,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缺乏任何一个要素都会使这个整体遭到破坏, 这体现了系统论的整体性观点;各个要素以一定的关系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体现了系统论的关联性观点;系统有很多种, 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则和角度来对其进行分类, 这体现了系统论的层次性观点;系统论不只是在于对系统特点和规律的认识, 其最终任务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对这些特点和规律进行控制、管理和改造的行为, 使它的存在和发展能够满足人们的目的需要, 即系统论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对系统结构进行调整, 协调好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使系统实现优化目标, 这体现了系统论的优化管理观点[2]43。
二、从系统论整体性观点角度看档案灾害
系统论整体性观点的主旨就是将研究对象作为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来进行分析和认识, 从事物的整体与其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结合、相互联系以及相互作用等方面对这个系统的特征以及运动、发展规律进行揭示和认识。档案灾害的构成中主要有档案灾害孕育的环境、导致档案灾害发生的因素以及承受档案灾害的受体这三个要素。其中档案灾害孕育的环境主要有档案馆、档案室、天文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以及城市等。导致档案灾害发生的因素主要有政治因素、技术因素、地质因素、天文因素、气象因素、生物因素以及水文因素等, 其中水文致灾因素包括洪水、涨潮等, 地质致灾因素包括滑坡、地震、泥石流等, 生物致灾因素包括虫害、霉感染等;气象致灾因素包括暴雨、台风、海啸、雷电等;天文致灾因素包括陨石等;技术致灾因素包括设备操作有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落后淘汰等;政治致灾因素包括武装冲突还有战争等。承受档案灾害的受体指的是受档案灾害的影响和损害的对象, 从不同的角度, 档案灾害的受体也分为不同的类型[3]。首先, 档案灾害要对档案造成毁坏和损害, 就必须要破坏档案馆以及档案室等初级保护环境, 从档案灾害的直接影响和损害对象来看, 档案灾害的承载体是光盘档案、纸质档案、胶片档案以及数字档案等各种类型的档案, 从档案灾害的间接影响和损害对象来看, 档案灾害的承载体是档案室、档案馆等这类专门对档案实施保存和利用的机构。档案灾害缺少孕灾环境、致灾因子以及承载体三种要素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是无法产生的, 只有在这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档案灾害才会发生。档案灾害产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灾情的出现, 这是导致档案损失和破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种情况下的档案损失包括档案馆的建筑损坏、设备以及设施的损坏、档案的损失和破坏还有人员的伤亡等。档案灾害的三个因素在其发生过程中缺一不可, 将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单独拿出来独立地看待是不能对档案灾害有正确的认识的, 需要从整体性观点的角度, 对档案灾害的孕灾环境、致灾因素以及承载体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档案灾害系统的特征及其运动、发展规律[4]。
三、从系统论层次性观点角度看档案灾害
任何一个事物整体都是可以分为若干个层次的, 而每一个层次自成一个系统, 并且还与其他层次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以及相互作用的联系, 其层次性主要可以表现在发展和构成上。其中在档案灾害的发展中, 它不是孤立的, 而是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比如档案馆所在的地区如果发生台风, 可引起暴雨, 暴雨引起洪水, 洪水可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 档案馆不能承受其中任何一种灾害就会受这些现象的作用对档案造成损坏。在档案灾害的构成中, 其系统中的孕灾环境、致灾因素以及承灾体的构成都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它们又可以由若干个子系统结合在一起构成, 而每一个子系统中又包含有若干个范围和内容更小的系统, 故而档案灾害的构成表现出层次性的特点。比如档案灾害按照其发生的因素可以分为人为档案灾害、自然档案灾害以及人为+自然档案灾害三类, 其中自然档案灾害又包括气象档案灾害、生物档案灾害以及地质档案灾害等, 而地质档案灾害又可以分为滑坡档案灾害、地震档案灾害等。由此可见, 每一个档案灾害系统中的子系统都有其自身运动的特殊性, 我们在认识档案灾害的时候可以从层次性的观点, 根据事物的一般规律, 从小到大, 从个体到总体, 从局部到整体对其变化规律以及相互联系进行分析和研究。
四、从系统论关联性观点角度看档案灾害
档案灾害的发生不是由独立的因素引发的, 而是由一定的档案灾害链和档案灾害群形成的, 在这个灾害链和灾害群中, 每一个要素都是以特定的目的而组成的综合体, 并且其组成部分中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我们在对其进行研究的时候必须要从其成分、结构、相互联系、功能以及历史发展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的考察, 只有这样才能从客观的角度对不同种类档案灾害之间的联系性进行分析和总结。一般来说, 档案灾害链是由一种档案灾害引发的一系列档案灾害的发生形式, 在这个过程中, 档案灾害以其主导性和从属性、发生时间的早晚而被分为原生档案灾害和次生档案灾害[5]。原生档案灾害在档案灾害的预防和防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次生档案灾害也会对档案产生很大的危害, 因此, 次生档案灾害的防治工作与原生档案灾害的防治工作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必须要得到同样的重视。
五、从系统论优化管理观点角度看档案灾害
优化管理是档案灾害系统研究的最终目的, 根据对其优化管理的研究, 确定最优目标, 通过最新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的运用, 将整个系统分为不同的等级和层次, 对事物整体和部分的动态关系进行协调, 充分发挥其部分的功能, 使系统从整体上达到最佳的状态和最佳目标。档案灾害的发生是在很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 不过其中一定存在着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要对档案灾害发生的主导因素进行探究和深入的认识,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档案减灾对策。在这个过程中, 档案灾害发生、发展一般规律的研究和掌握起着关键作用[6]。比如在避免和减少地震档案灾害发生的工作中, 档案馆应该从建筑设备等硬件设施入手, 加强档案馆的抗震能力, 这对于预防和减少档案灾害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系统论作为对事物进行系统研究的一般模式, 它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事物的一般结构和一般规律, 在研究过程中, 系统论将研究的对象作为一个系统, 对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 同时分析系统、要素以及环境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层次等规律。档案灾害有许许多多的种类, 并且在发生、发展以及演变中也有着非常复杂的变化, 因此, 若是从单纯、简单的角度对档案灾害进行分析, 就不能对档案灾害以及其防治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只有从系统论的角度对档案灾害进行分析和研究, 构建档案灾害系统, 才能为档案灾害的优化管理提供客观、有力的参考和意见。
参考文献
[1].朱宏余.档案信息系统建设的效益管理研究[J].中国新通信, 2013 (19) .
[2].黄南凤.档案数据安全视角下档案数据库容灾系统的建设[J].云南档案, 2008 (1) .
[3].王熹.难忘的盛会难忘的经历——2012年国际档案大会掠影[J].中国档案, 2012 (10) .
[4].王良城.自然灾害对档案的侵袭与应对策略[J].档案学通讯, 2010 (3) .
[5].张淑霞.影响录音档案数字化优先次序的非技术因素研究[J].数字与缩微影像, 2013 (2) .
【对党章的认识和理解】推荐阅读:
个人对党的理解和认识09-01
我对设备巡检工作的理解和认识10-14
对财务岗位的理解认识11-01
我对高效课堂的认识与理解08-13
浅谈对管理体系的认识与理解09-20
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10-26
对职场的准备和认识07-16
对军训的认识和感想200字06-16
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和感悟07-31
对当前企业共青团工作的认识和思考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