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培养“三层次”

2024-07-24

语感培养“三层次”(精选12篇)

1.语感培养“三层次” 篇一

语感与语感培养

浙江金华白龙桥高中 张炳通

内容提要: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了解字词的情味,形成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教师要设法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言语,以文本的言语点然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语感 揣摩 激发 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和完整性,强调随文讲解,提倡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语感无论从形成过程还是从分类、构成因素等角度看,都不玄虚。揭开语感的神秘面纱,拨去语感玄虚论的迷雾,我们就能理解并深入语感培养的堂奥。

一、语感的分类

从大处看,语感可分为听感、说感、读感、写感四个系统。可从两个角度归类:听感、读感,是接受性的,不难理解;说、写,是表达性的,这里的“感”是指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自我感觉、自我意识。从思维角度考虑,语感又可分为“直觉性语感”和“理解性语感”两类。

一个人的语感能力大致可分解为互相关联的两种判断能力:一是对语言对象在语言知识方面的正误判断能力,包括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和语气感等;二是对语言对象在内容上真伪是非与形式上美丑的判断能力,它包括思想观念,情感意志,人格状态,审美鉴赏等。

二、语感培养的意义、作用

培养学生了解字词的情味,形成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应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语感的形成,是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积累,这其中包括字词、句法、修辞、结构等语文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相关的文化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另外,还要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和敏锐的直觉思维。这样,当学生接触到“语言信息”时,就能从中觉察出语音 1 语调的正误,得到语音感;判断出语境中用词分寸是否准确贴切,得到语义感;体察出词语的感情色彩是否得体,得到语体感;句与句以及段与段之间衔接是否紧密、连贯,得到语脉感。语感素养的养成,是在不断学习、实践中历练而成的。学生一旦有了感悟能力,不仅了解文学作品中字词的意义,领略其中的含义,懂得欣赏,而且能够灵活运用。这样,他们除了在知识领域中得以扩大与加深外,同时获得美感与道德教育,这对他们的心智发展与品德修养的陶冶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感情的净化,是充满生机的、积极的教育。

语感培养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语文是基础性工具,基础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传统语文教学观强调的诸如文道统一,情意统一等,正是语文教学中包含的道德情操,个人品格,人生价值,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人文因素,与语感培养是一致的。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感培养和训练,是基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积极扬弃。语文教学根本的第一位的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的途径是:“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迅速领悟语言文学的能力。

当前,语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热点。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感和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可见语感培养之重要。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语感训练,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叔湘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感能力。”这些都强调了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语文教学应当是学生的心灵与感觉和课文作者在言语形式中的遇合,也就是把课文言语对象化于学生的心灵与感觉,从而创造出新的文化心理结构。

三、语感的性质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语感不仅包括语言文字表面意义的了解,深层意义的领会,更重要的是能从这些意义中品味出其中的情趣,体会其中的感受。

1、直觉性 它是一种对语言下意识的本能反映,超越了中间的分析、推断与验证的环节,靠直觉思维便能自然识别与理解别人的言语。简言之,语感的直觉性就是对言语的顿悟。比如说对于“我去看医生”这句话,谁都知道传递的是这样一个信息:“我病了,去医院叫医生诊断治疗。”不会理解为“我”去探望医生。有时一个句子读起来 感到别扭,不一定就知道毛病出在哪,只知道不顺畅,一篇文章写得很美,不一定都能条分缕析说出道道来,只知道这篇文章读来酣畅淋漓。这其中靠的就是直觉能力。

2、整体性 语感的整体性是指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意蕴。它对言语对象是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整体把握。而不是把它切分来理解。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描写林黛玉的一句“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中的“风流态度”,不能把“风流”解作“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风流韵事”,而应根据前后文把“风流态度”整体解作“言行举止所表现的风韵神态”。

3、联想性 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田园”不但解释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释作“春天的雨”,读到“初春”二字,就会有说不尽的意趣,联想到的是“新绿”、“希望”、“朝气”;读到 “暮秋”二字,则会产生某种说不尽的意味,联想到“寂寥”、“惆怅”、“失落”等。

4、情感性 语感不仅仅停留在对言语现象在语文知识正误的判断上,而且要对言语内容的真伪与言语形式的优劣作出感悟,从而引起主体情感的振荡。和主体的心灵与言语的内容产生和谐共振,感应相融;起到融情合意的效果。比如读了余光中的《乡愁》,就会产生一种深深的离愁,而读了鲁迅的《药》,心情则会显得沉重。

5、多维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出色的文章或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切的符号,作者的努力既是从旨趣到符号,读者的努力自然是从符号到旨趣。”阅读过程是一种能动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阅读主体在立场观点、思想志趣、生活经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同一客体的感受和理解。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学生阅读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其头脑中就有一千个不同形象的阿Q,这就意味着对文章的感知是因人而异。

四、语感的培养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上还总在着片面追求知识点的现象,忽视语言能力培养,忽视让学生去对语文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的弊端,使语文教学陷入误区。因此我们必须尽快转变教学观念:

1、由单一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

2、由注重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转变到对语言材料的感受领悟;

3、由注重篇章结构的详尽剖析转变到对语言的品味;

4、由注重静态的语言分析转变到重视学生动态语言的学习和教师教学语言的示范。概括地说,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

3(一)、借助电教手段,激发语感。据资料统计显示:人们获得的知识20%来自听觉,60%来自视觉。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的意思。语言文字本身没有图象可直观感受,借助电教手段的目的是通过听觉、视觉的刺激,重组语言材料,配合心理活动,产生感知,形成表象,感受语言的奥妙。再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情境,从而达到对语言的感受和理解。

比如学生在读郁达夫《故都的秋》(高中语文第三册)中“天可真凉了——”那句叹息声时,总是体味不到故都深秋时节人们闲聊的场景。但当听到那带有浓浓的北方音韵并带有儿化的“天”字和念得很高,拖得很长的“了”字的放音朗诵,同时观赏到体现“清”、“净”、“悲凉”的flash画面时,学生感悟到的故都的秋味与原先的感觉就大不相同了。

在教学鲁迅《阿Q正传》时,剪辑反映阿Q人物性格的电影片断,以课件形式进行教学。学生会由对阿Q形象的笑,转为对阿Q人格的悟。通过对阿Q在不同场合言语行为(声音图象)作比,可激发出学生语感(阿Q的双重人格):自尊要强又自轻自贱;质朴任性又狡黠保守;无赖霸道又懦弱愚味;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可谓 “窥一斑而见全貌”。进而领悟到作者解剖了当时中国人的的灵魂,揭示国民的劣性,以唤醒沉睡的民众。

(二)、通过反复朗读,积累语感。语感之“感”,源于所感之“语”。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刘勰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都强调了朗读的重要。对一些典范的文章进行反复朗诵,有助于对文章的整体形成准确的认识,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对培养语音感、语义感和语法感有很大促进作用。

唐彪曾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也,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可见熟读能使文感达于化境,进而转化为写作能力。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熟悉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象”,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会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有助于创新和应用。

朗读是心灵的对话和交流,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基础。在朗读过程中,认知语言的情趣,把握语言的精髓。每篇课文都要有足够时间让学生去熟读:一读领悟主旨;二读领悟语脉(句、段连缀与结构);三读品味语言;四读感受语情。在熟读中循路入境,与作品人物同行,与作者心灵同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体会形 象美;品味语言美;追求创造美。

语感要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感知,生活经验和自身的知识积累是语感的源泉。对于优美的散文,经典的诗词,一定要勤记多背,增加积累,并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言语,这是积累、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

(三)、鼓励想象联想,诱发语感。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作者或说者若能传达出、读者或听者若能捕捉到那种言语之外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他们的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想象是以记忆中的表象为基础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李健吾《雨中登泰山》里将虎山水库的水比喻为“黄锦”“细纱”,像虬龙“回到了故居”,又将它比拟为人,是“躲在瑰丽的黄锦底下”;朱自清《荷塘月色》将如丝如缕的荷香写成远处高楼上的琴声,运用了比喻、通感。他们传神的描绘都借助于由想象、联想引发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因此,想象、联想是培养语感的翅膀。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如王实甫《长亭送别》(高中语文第四册)中“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中的“染”字,如果没有联想想象就很难领悟它的实际含义。教师要进行点拨,让学生去感受文字所表达的以景衬托出离人的情绪,进而领悟到深层的情味:“染”字沟通了景物与情感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合而为一。这正是作者运用拟人手法的绝妙之处。

(四)、通过揣摩分析,深悟语感。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一篇优秀文章,人物形象的确定、作品意境的深邃、景物描写的形象,都源自文字表达的精要、贴切、形象。

语感的对象表面上是语言,实际上是语言背后的语言行为的主体——作者。语感实际上是经由语言通过语言又超越语言去感受作者的内心思维和情感。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理解文字表达的深层含义,品味 作者的谴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

一般来说.记叙文应注意对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诸因素的综合掌握;阐述事理文章应注意作者针对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等问题,力求全面掌握作者写作意图;抒情文章应注意掌握作者的倾向、感情的基调等等。如《三块钱国币》(高中语文第四册)中杨长雄与吴太太的争辩过程是:所有破了的花瓶都不是主人打破,而是佣人打破的,因为佣人的职责决定只有他们能有打破花瓶的机会,所以有打破瓶的权利。简言之:职责——机会——权利。这显然是不成立的。这个推论犯了两个错误:

1、以偏概全:打破花瓶的不都是佣人;

2、偷换概念:职责给予的机会不等于权利。就象驾驶员有接触人的机会但没有撞人的权利一样。作者这样写不是与杨长雄的形象相矛盾了吗?通过让学生揣摩分析再由教师引导便可发现,原来作者是故意这样写的。因为对待吴太太这样胡搅蛮缠的泼妇,光讲道理是行不通的,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语感分析最大的难点是把握语言的隐含信息。例如:《林黛玉进贾府》(高中语文第四册)中,作者在描写“荣禧堂”时,特意介绍了“乌木联牌”的联语:“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这幅联语明显信息无非是:座中贵人和宾客佩戴的 宝饰珠玉明如日月,光彩照人,礼服上的图饰美似烟霞,绚丽夺目,一派富贵气象!但通过揣摩分析可悟解到其隐含信息,这幅对联不只是写贾府的大富大贵,还提示了贾府在上层统治集团中建立的广泛的政治联系,所谓“谈笑尽显贵,往来皆达官”,从侧面反映了贾府炙手可热的政治权势。而这种“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极盛景象,正暗示着小说盛极而衰的结构。这些就是联语体现出来的弦外之音,味外之旨。

语感培养较之语文知识教学显然要困难得多,因为语文知识教学一般很少有心灵的参与,它以知识点为主,有标准答案;语感培养则不同,教师要设法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言语,以文本的言语点然学生的心灵。

语感的获得是多方面的,要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学校学习与家庭社会生活相结合,使语文学习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通过广播、影视、书报、交际等多种实践活动,扩充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形成终身受用的语感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尚文 《语感论》(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杨春鼎 《直觉、表象与思维》,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

[3]王培光 《语言能力与中文教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4]李宇明 《语感简论》,《语文教学与研究》 1996(2)。[5]殷德才 《语感教学刍议》,《语文教学之友》 1997(4)。[6]李海林 《论语感的心理特征》,《南京师大学报》 1996(1)。

2.语感培养“三层次” 篇二

从今年开始,宁波市将以5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在3个层次培养1400名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根据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意见》(简称《意见》),对于这批人才,宁波市将创造条件、大力资助。这是1998年宁波市实施“4321人才工程”后,最新出台的一项重大人才培养工程。

据了解,培养人选将从全市企事业单位和在甬的部省属单位中选拔,重点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优秀中青年人才中选拔。5年内,宁波将培养1 400名创新型领军、拔尖人才,这一数字到2020年计划达到2 800名。“在2011年到2020年期间,我们将培养和造就一批能跻身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浙江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宁波市杰出人才行列的领军人才。”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金俊杰说。

除了鼓励承担技术项目、参加国内外交流等培养外,实行工程人选培养导师制将成为培养工程的亮点。“我们与部分宁波籍院士和在甬工作的院士进行了联系,将聘请以两院院士为主体的一流专家,担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的培养导师,进行一对一传帮带。”一名相关负责人说。

3.培养初中生语感能力“三策略” 篇三

[关键词]初中生;语感;策略;诵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语感。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语感能力呢?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诵读,激发语感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的这一名言给语文教学的启示是:朗读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手段。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具有很强的模仿性,通过诵读能够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反复诵读,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感。文章不是无情物,在文本中蕴涵着作者的情感。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调控朗读的节奏和情绪,来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和领悟文本中蕴涵的情感。如朱自清的著名散文《春》,表达了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要知道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通过时快时慢、时缓时急的节奏来体现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节奏对体现文本情感的重要性,激发语感。又如,《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通过对荷花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荷花之美,文中情感真挚。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较慢的朗读节奏,来表现荷花的这种清丽之美。

需要指出的是,在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时,还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而不能只是简单地读一读,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提升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二、揣摩比较,生发语感

品读文本的过程就像是品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只是匆匆掠过,“囫囵吞枣”,就根本品不出味道。酒是越品越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揣摩比较,从中体验文本语言的精妙。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1.揣摩比较关键词。文本中,总有一些起关键作用的词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这些关键词进行揣摩比较。例如,王维的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直”和“圆”就是其中的关键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体味、比较这两个关键词入手,进而深刻体会整首诗的旷远之美、荒凉之美与静寂之美。

2.揣摩比较原文与改文。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者在遣词造句时用词是十分精妙的,有的甚至可以说是独具匠心。例如,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作者锤炼“绿”字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原文与改文之间进行揣摩比较,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实践证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揣摩比较,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对话,在深入对话的过程中形成语感能力。

三、引导联想,诱发语感

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感染人,让人流连忘返,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文本语言中蕴涵了深刻的意境,给人一种意境美的审美享受。语言文字中蕴涵的意境,需要学生通过想象、联想加以体会,才能有所领悟。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展开联想,在联想的过程中体悟其意境。还是以朱自清的名篇《春》为例,在这篇课文中,作者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薄烟”,这样,春雨就成为了让人印象深刻的意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句子展开联想,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动与形象。这样,学生在联想中不仅体验到文本的意境美,而且感受到文本中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所带来的感染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感能力。

可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展开联想,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与想象力,促进语感的形成,让语文学习更为高效。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教学诉求,是新课程倡导的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语感不能通过“告诉”传授给学生,而应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领悟,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论述的加强诵读激发语感、揣摩比较生发语感、引导联想诱发语感三者,不是各自孤立的,应在教学中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认识语感的本质内涵,要探寻语感培养的有效策略,从而让语文课堂教学更为高效。

4.培养语感的论文 篇四

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有机地渗透德育。古人说“夫缀之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情”是一篇文章的主旨,观文入情,强调了读文章要体味情感。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感受。郭沫若同志曾指出“语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重视语感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一、朗读吟诵重点句段

培养语感,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不同的语调、节奏朗读中思考,吟诵中品味,会其义自现,入情明理的。《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喝鱼汤时,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第一句着急地发问,第二句爱怜地说理,第三句果断地命令,第四句严厉地暗示。结合上下文,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让学生反复诵读,抑扬的语调,变化的速度,语音的轻重,使学生体会到了句子的深刻含义,老班长关心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也输入学生的心田。

二、咀嚼品味关键词语

培养语感,有的应细细咀嚼,慢慢品味,采用比较,换字等方法,让学生明辨字词的准确性,以求“语语悟其神”。《金色的鱼钩》一课,“老班长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教学时,我让学生把“捧”和“嚼”换成别的词进行比较。学生将“捧”与“拿”“端”比较,“嚼”与“吃”比较,经过品味,辨析出“捧”更能显示老班长对碗里东西的珍惜,“嚼”才能反映草根、鱼骨在嘴里难以下咽。尽管难吃,还当宝贝似的用双手捧,深刻地反映当时条件极端艰苦。老班长断粮多天,在饥饿威胁下一直想着三个病号,自己吃鱼骨头草根,这种舍己为人的品质是多么崇高啊!学生就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佳词妙句,感受文章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理解感情所包蕴的作者的观念和认识。

三、推敲揣摩标点符号

培养语感,还要引导学生在标点符号上多思多想。郭沫若在《沸羹集》说“标点符号之于言文有同等的重要,甚至有时还在其上。”标点是文字的眉目,在玩味句子的同时,切不可把标点忽略。《忆铁人》中,当铁人知道自己错批了阿姨时,睁大了眼睛“哦?……咳!”在教学时,可设疑引思:1、铁人简短的话语是什么语气?2、“哦”后面为什么用问号?省略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3、这时,铁人心里会想些什么?4、从这句话,你体会到铁人是怎样的人?经过思索推敲,学生认识到这个问号是说铁人突然明白自己将阿姨批评错了,活现出铁人如梦初醒,瞠目结舌的神态。省略号在这里说明铁人百感交集,矛盾复杂,欲言又止的心理。他内心在责怪自己,咋不把事情搞清楚就乱批评,从心里情不自禁地发出了“咳!”这个自责的感叹。要去承认错误的念头产生后,“调头,回去!”的命令就脱口而出。在揣摩中学生懂得了作者使用标点的匠心所在,体味出铁人是个性格直爽,勇于改错的好党员,受到了强烈的思想感染。

四、引入情境,联想体验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小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化的。因此,培养语感要依据语言文字,进行定向引导,展开想象,进入课文所创设的境界,借助语言来感受形象,领悟其中的感情。

有些课文,可以凭借范读或录音,把学生带进情景之中。在情境中唤起学生情感与作者的共鸣。在《月光曲》教学中,听着配有“月光曲”的朗读,使学生产生联想,仿佛和穷兄妹一起在静静地听着,想象着月光、大海……在唤起的情感经验中理解感受文之情,明白了“陶醉”的意思,再通过贝多芬思想感情的变化:对穷兄妹的同情棗遇到知音的激动棗茅屋里产生的激情,了解到贝多芬是个伟大的音乐家。使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五、调动感官,多种形式

培养语感,特别要重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眼看脑想耳听嘴说手动。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的语感在理解中加强,在使用中提高。

1.绘图。《詹天佑》中“开凿隧道”一节,让学生自己阅读,画出隧道示意图。学生在动脑动手中区分了中部凿井法和两端同时凿进法,了解到詹天佑针对居庸关和八达岭的不同地理情况,在实践中创造了新的开凿隧道的方法,真是一个杰出的工程师。

2.填表。《高尔基的童年》一文中写出了阿辽沙在店主人百般阻挠下刻苦读书的事,可以制成表格,让学生边读边填,“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阿辽沙怎样读书,店主人怎样反对,阿辽沙怎样对待,说明什么问题”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性感知。

5.在大量阅读中培养语感 篇五

一、语感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何谓语感,至今没有定论。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心理学认为:语感是一种智能,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教学论认为: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在长期规范的言语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的能力”。李海林先生则从语言学角度提出,语感是对言语隐含意义(深层意义)的一种深切直觉。“是对某一语句与语境确切关系的直接感知”。是来自“语表意义与隐含意义的关系的联想和想象。”„„

各家的个性表述为我们揭示了语感的共性:其一,语感是一种能力;其二,语感是感悟语言的能力;其三,这种感悟能力建立在个人学习、生活经验之上;其四,语感表现为对语言符号的反馈能力。

语感能力在学生语文素养中占何地位呢?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说:“人类自身的语言感受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进行交际的最基本基础。”吕淑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由此可见语感能力是多么重要。我们还可以从语文课程的特点,来探讨语感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对于语文课程新的定位,摒弃了以往片面追求工具性或人文性的极左极右的做法。而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中,语感是一个关键。首先,从语文知识的功能上看,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必须要附着于学生的心理结构,既是说,必须通过语感这一中介,才能转化成能力;其次,从语文思想教育上看,根据皮亚杰认知论的观点,语感具有选择性,主体只对与之相关的言语现象特别敏感,学生情感的塑造依赖于其对语言的感悟、内化,因此,语感强的人,才能对语言材料中包含的道德情操、个人品格、人生价值、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人文因素有更敏锐的反应;再次,从语文美育的角度看,审美的过程不是理性地认识和推理,而是依靠学生的经验、情感等因素的直觉,这种直觉就是感悟,审美教育要通过语感来完成。由此,《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将培养语感列为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汉语“偏重心理,略于形式”的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完全依赖“形式”的知识,而应特别重视言语主体的心理因素,主要是语感。《语文课程标准》也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可见,语感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和关键。

二、阅读在语感培养中的作用

关于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新课标有多次的叙述。在 “阶段目标”中就非常明确地规定了各个学段的阅读目标,从诵读儿歌、童谣到诵读优秀诗文、读书看报再到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阅读,阅读的对象、数量、途径、方法都有明确的要求。总目标的要求是,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该在400万字以上。

可见,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至关重要。那么,阅读与语感培养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还是从新课标的描述中来探讨。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最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当然是阅读书籍;“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首先应该是掌握语言感悟能力,对于形态丰富的汉语言来说,规律性的东西,非言语能表达,只能是靠心理的感悟。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从哪里来?它依赖于丰富的积累,积累则来源于阅读。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就是要多读,而且是多种形式的读,才能有丰富的积累,才能有深刻的体验,才能有良好的语感。“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不但要读,还要多读,还要读好的,读完整的。

„„

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阅读对于培养语感的作用。

1、阅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语感是一种认知结构,语感图式的发展依赖于“同化”和“顺应”的过程。“阅读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显然顺化和同化都参与了的,正是由于这种参与,主体对阅读材料的感知、理解及语言内化才能不断深入”(陈金明)。从另一个角度讲,语感作为一种语言感悟能力,它的培养和发展也必须在语言实践中,阅读作为一种最普遍、最直接、最重要的语言实践之一,自然成为语感培养的重要途径。

2、丰富的积累来源于大量的阅读实践。语感的获得依赖于丰富的语言积累,而语言积累单纯依靠课文内容是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在学好课文之余,大量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巴金先生说:“我不懂得什么文章作法,就是滚瓜烂熟地记下了几百篇经典文章,然后自然而然就会写文章了。”正是因为巴金先生有了广读博览的体验,才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知识储备,积累多了,语感能力自然就提高了,即使不懂什么作法,依然写出了文章。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也可以说“书读百篇,其义自见”。

3、优秀的读物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倡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那么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呢?最基本的,当然要语言规范、优美,能准确反应汉语言现象及其本质规律的语言。培养语感,必须让学生反复地接触优质的材料,感受优美的语言。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感悟、积累,渐渐地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形成一定的“敏感性”,不但使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更规范,还能把阅读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对语感的积累有很大的作用。

4、浓厚的阅读兴趣有助于语感的产生。从语言实践的内因来讲,语感获得的途径有单纯语言实践和自觉语言实践,前者是被动的,是获得性的,自觉语言实践则是主动性的,此时,语言知识内化为主体一种心理行为模式,一种自动化心理反应机制,语感也就形成了。因此,语感的获得,并非靠死记硬背,而是靠主动积极的思维和与之相伴的情感体验,是在对语言感悟、探究中得到培养的,而语言实践是否积极主动,在于主体对实践客体是否感兴趣,因此,通过大量阅读,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有助于语感的产生。

总之,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好书的熏陶下,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辨析对错的能力,一点一滴积累学生语感能力,在不断积累中,语感的准确性、迅捷性、敏锐性、深刻性、宽广性、情感性等方面就会有“直接性”“经验性”提升,促进语感能力的提高。

三、在大量阅读中培养语感

(一)固本清源——上好阅读课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引子。即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语感的培养也是这样。必须充分发挥课内阅读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作用,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内学到的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广泛阅读,更有效地提高语感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是一个能力构建的过程。对语感培养来说,通过课内精读课文的阅读实践,逐步形成自己的语感图式,获得了适合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再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验证、检测语感图式,最后通过课外阅读做出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依赖性逐渐减弱,独立性逐渐增强,语感能力也在这个交叉并进的过程中不断得到训练和提高。从教材本身讲,语文教材语言规范、文质兼美、情深意浓、内容丰富的语言材料,也为语感训练提供了最好的凭借。

如何通过课内阅读课更好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1、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在读的过程中,既要动眼,又要动耳,还要动口,全方面调动了学生的感应器官,信息进入达到的渠道自然就多。通过训练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入情入境,品位文章意韵,体会文章所描绘的人和物、动态的场景和丰富的景色描写,在丰富的心理和思维活动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普通话水平、朗读逻辑重音的处理习惯成自然,断句和停顿成习惯,语感的形成也在其中了。默读也是不可缺的,因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将以默读为主,要通过课堂上的默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提高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2、推敲品析,增强感悟。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由此,我们在课堂上要着力引导学生推敲词句,品析文本,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在文本、师生、作者间形成平等的对话,感悟用词的准确性,感悟语句的意境,体验语句的情感,增强语感灵敏度。

3、激发兴趣,培养语感。前文讲过,语感的获得,不是靠死记硬背的积累,而是靠主动积极的思维和与之相伴的情感体验,是在对语言感悟、探究中得到培养的,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自觉主动地对自身进行语感培养。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4、内外结合,推荐读物。叶老说:“科内教材有定量,虽足使儿童感兴味,尚不能厌足。惟有取兴味相类的书籍供给儿童,使他们有取之不尽的乐趣。如此,国文教授的收效必大。”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及时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如读了《狱中联欢》,不妨读读原著《红岩》;读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就研究一下《三国演义》;读了老舍先生的《养花》、《林海》,再找一些老舍先生的其他作品甚至剧作来看看,为课外阅读指明方向。

(二)厚积薄发——重视积累

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获得语感的基础,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精美篇章外,还要在课外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对汉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1、课内积累。如上所讲,教材的语言形质兼美,表达规范,意韵隽永,正是学生积累语言的极佳材料。课内积累要重视背诵。背诵,既是外显学习,如可按一定的方法熟记;同时也是内隐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熟记的言语材料的语言规律。此外,还要有意识积累每篇文章的优美词句,经典篇章。可让学生准备一本摘抄本,摘抄自己喜欢的语言,并大体理解它的意思;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喜欢的语段叙述出来,并注意运用语段中的一些词语,把学到语言内化自己的语言。养成积累的习惯,为课外积累打下基础。

2、诵读经典诗文。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引导孩子诵读经典,积累民族语言的精华,已成为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利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把一些经典不加讲解牢牢刻到孩子的脑海里,随着心智的成熟,这些幼时积淀到生命深处的东西,慢慢酝酿,慢慢发酵,最后会化成一个人独特的素质和修养。”而这种积累会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语言感悟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品位语言,感悟语言。

诵读包括吟读和背诵。吟读,就是让学生指根据文章需要和自己的需要,有意拖长腔调,夸张抑扬,讲究节奏韵律地读。特别是读起来琅琅上口的诗词歌赋,在吟诵中感受诗歌的韵味,感受语言的节奏,体会诗歌的意境,在吟诵中接受积累有关的语言知识储存语言的表象材料,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语感能力也就逐步增强了。背诵,则是在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而是不机械的死记硬背。当然,一般情况下,“吟”和“诵”是一个整体,是同时进行的语言活动。

不过,诵读的材料应该考虑到孩子的年龄水平和学习需要,象唐诗、宋词等意韵优美、琅琅上口的材料,就非常适合学生朗诵,而象“四书”“五经”等比较枯涩艰深的东西,虽然学生也能苦背下来,但记忆的时间却不长,就不应该主张学生背了。

(三)举一反三——大量阅读

语感的形成建立在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之上,通过阅读,会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与文本对话,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不断提高语感能力。但,鼓励大量阅读并不是漫无目的地读,而是要有所甄别、充分结合学生具体实际进行。

1、给学生选择读物的自由。儿童的一切需要,都从内心出发,给学生以选择读物的自由,会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养成经常阅读的习惯。也只有学生自己才最了解自己喜欢阅读什么内容的文章。一个浅显的例子,低年级学生喜欢语言浅显、富有节奏感的课文,因为这类课文往往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朗读欲望,而对内容抽象、描写事物又比较陌生的课文,则难以引起朗读兴趣,所以,培养语感,选取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十分必要,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语感的系统训练刚刚起步,一定要为日后语感的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喜欢神话,就让他们读一读《西游记》、《封神榜》;喜欢童话,就建议他们看一看《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喜欢科幻故事,就鼓励他们阅一阅《哈里波特》、《魔戒》。当然,教师的引导也是需要的,我们要根据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兴趣、需要、生活实际等情况,对他们阅读方向给予指导,如低年级学生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等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推荐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科幻小说等,高年级学生推荐看名篇佳作,历史名著等。

2、给学生自主阅读的自由。“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主体个性化行为。语感的主体同化性表明,主体在面对言语信息时,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创造。从认知学角度来分析,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需要和阅读期望,在阅读过程中接受文本信息的同时,必然会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甄别,以自身的生活体验去感悟文本信息,学生关注文本的内容必然因其需要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给学生的阅读定标定量,给学生的阅读打上各种框框,必然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妨碍语感能力的提高。由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自主阅读的自由,努力做到“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的言语,以文本的言语点燃学生的心灵”,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阅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培养学生速读博览的习惯。课堂教学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要结合进行,课外阅读指导也这样,强调自主阅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师的引导。从阅读的方法来看,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速读博览。叶圣陶说“此等书籍,但需泛览,不必精读,然则足以补充,可作参考。”指的就是快速阅读的作用。回到语言文字的特点来分析,主体所感知的语言文字并不是孤立零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段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在阅读时,“不必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号代码,而利用与直觉思维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的外在表现,可以活跃主体的直觉思维”,而这种直觉思维就是语感的心理表现。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其“不求甚解”指的就是简化了的阅览过程,“有会意”则是对篇章整体意义整体的准确把握。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要有意识培养学生速读的习惯。有了速读的基础,博览也好办了。广泛浏览、转益多师,能拓展阅读范围,扩大学生视野,丰富其感知对象,增加词汇、句式的储备,促进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从而提高语感。

4、积极评价,提供动力。从非智力因素来讲,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还要求教师要给予及时评价,欣赏成功的学生,鼓励沮丧的学生,唤醒自卑的学生,爱护“出错”的学生,时刻给他们提供阅读的动力,让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阅读热情。

6.巧妙解词培养语感 篇六

我一边示范,一边说:“孩子们,看,这就是搔痒的动作,请大家做一做,体验一下瘙痒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好,请左边的孩子学着浪花的样子,悄悄地搔一搔右边孩子的手心。有什么感觉?”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都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十分热烈。等同学们都尝试过了,笑够了。我就问:“刚才,同学悄悄地瘙痒你的手心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告诉我:“痒痒的,直想笑。”“你们笑了,小女孩又怎样呢?请看大屏幕。她也笑了,笑得怎么样?谁能用书上的话读给大家听。”有了刚才对词语的理解和体验,同学们都能把小女孩与浪花嬉戏时的欢快情形读出来了。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尝试,对一些难理解的词语,让他们去亲手试一试,做一做,达到理解语言,激发情感,内化语言,积累语言的目的。通过动作的指点,语言的点拨,寓教于乐,化难为易。

标题:巧妙解词 培养语感

本资源来至:中华教育资源网(www.cn910.net)

《浪花》是一首散文诗,内容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全文运用了拟人的写法,把浪花人格化,而且,感情色彩鲜明。浪花像一个又可爱又淘气的娃娃,和我游戏,逗我快乐。学第一自然段有一个句子: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悄悄地瘙痒了我的小脚丫。笑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他才哗哗哗得笑着跑回家。我让学生读句子后质疑,有同学问:“老师,我不明白瘙痒这个词是什么意思?”瘙痒这个词确实比较难理解。

我一边示范,一边说:“孩子们,看,这就是搔痒的动作,请大家做一做,体验一下瘙痒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好,请左边的孩子学着浪花的样子,悄悄地搔一搔右边孩子的手心。有什么感觉?”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都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十分热烈。等同学们都尝试过了,笑够了。我就问:“刚才,同学悄悄地瘙痒你的手心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告诉我:“痒痒的,直想笑。”“你们笑了,小女孩又怎样呢?请看大屏幕。她也笑了,笑得怎么样?谁能用书上的话读给大家听。”有了刚才对词语的理解和体验,同学们都能把小女孩与浪花嬉戏时的欢快情形读出来了。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尝试,对一些难理解的词语,让他们去亲手试一试,做一做,达到理解语言,激发情感,内化语言,积累语言的目的。通过动作的指点,语言的点拨,寓教于乐,化难为易。

7.语感培养“三层次” 篇七

一、认识语文, 体会汉语魅力

学习语文第一步就是要认识汉语, 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也是最复杂的语言文化之一, 更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和精髓所在。认识学科意义、感受文字语言吸引力是低年级学生最直接的语感培养渠道。

1. 重视识字教学, 奠定语感基础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师应抓住汉字的象形性和丰富的生活信息特点, 为学生独立揣摩文字、培养学习情感建立引导。比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5》的教学中, 笔者围绕“风、沙、贝、浪”等生字教学内容, 采用了形音展示法, 目的是让学生记忆更深、感受力更充足。比如“风”字, 我这样形容:“这像不像飘动的窗帘, 还在中间划出了交叉的折痕呀?风来的时候窗帘就飘起来了。”符合心理认知的描述让学生们愉快地记住了字形, 我还让学生们模仿风声加深记忆。形象地认识文字让学生们有了更敏锐的语感动力, 很容易举一反三, 练习组词时, 学生们给出了:“起风了、风景画、风声”等情感丰富、生动的答案。

2. 加强朗读训练, 巩固语感认知

朗读训练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最基本的学习手段。例如, 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司马光》时, 笔者便充分利用了朗读的优势。我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重点抓“光、缸、慌”等相似音的区分, 还引导学生带着故事探究的心情去朗读, 对此我设置了:司马光和小朋友在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司马光最后做了什么?如果是你你还有什么办法?等问题。学生们在大声朗读中都调动了脑筋找答案, 在回答中也很自然地引用了课文中“有的……有的……”句式。朗读不但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而且能让学生通过朗读节奏、情感熟悉句式、提升语感。

二、培养想象, 锻炼语境思维

培养语感不仅需要形象化的引导, 更需要想象力的牵引。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是情境联想, 也可以是角色扮演等。比如学到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云房子》时, 完成课文讲解后, 我引导学生们开启想象:“大家觉得白云像什么呀?”有人说像棉花糖, 有人说像大蘑菇, “如果你们是课文里的小鸟, 会造什么样的房子呢?”学生们立刻投入到语言情境中, 有的说要造比小鸟的冬瓜房子还要大的南瓜房, 有的说要造有很多层的蛋糕房子, 也有学生说要造一个云朵学校。想象力的延伸让学生们对语感的体会尤其通透, 读到“太阳公公来不及把云全收回去”时, 有学生还说出了“太阳公公一定有两个大袋子, 心情好的时候就让白云出来, 不高兴了就放出乌云”的妙语, 想象力为学生们插上了感悟的翅膀, 施展开语文的魔法。

三、实践应用, 培养语言领悟

语感的锤炼是从感受到实践的过程, 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应用, 学生才能够将语感由散碎的概念组合为形神兼备的语文学习技能。低年级学生更应该从写话、表达的基本训练做起。

1. 开启写话兴趣, 提炼语感意识

写话是写作的前奏, 不拘于正规的日记或作文格式, 可以是灵感的片段, 也可以是情感抒发, 写话锻炼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意识。例如,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雨后》一文的教学中, 我融入了写话环节。对于这样一篇充满诗意、人物刻画细致的课文来说, 仅仅阅读是不够的, 我让学生们以课文内容为启发, 以雨后情景为中心, 进行课堂写话, 并且请同学们朗读自己的作品。在我“大胆联想、学习用词”的引导下, 学生们展示出了不少惊喜:“雨后的清晨, 花瓣上挂着水珠, 闪亮闪亮的。”、“雨后的公园里, 两个小伙伴开心地打闹着, 他们甩着雨伞上的水珠, 衣服湿了, 还是露出圆圆的笑脸。”这些生动的描述充分体现了学生们对语感的吸收和掌握。

2. 强化口语表达, 融汇语感应用

语言和写作向来是相互影响的, 语言表达是语感应用的有效方向, 语文课堂不能只有单调的听与记, 多说才能让语感意识融会贯通。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练习2春天来了》的教学中, 笔者着重强化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在图文引导下, 我让学生们用“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来到了……”的句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口语与写话不同的是即兴性更强, 学生们需要凭第一反应和语感积累快速地表达。我听到了不少好句子, 如“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来到了小镇上, 小朋友们脱下了厚厚的棉袄。”在学生有感情的表达中, 他们的语感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与提升。

低年级语文在传统的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关注, 令学生们容易错失语感培养的起步时期。如今素质教改的提倡让语感培养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细化内容, 利用低龄学生的较强可塑造性和惊人的想象力, 将语感糅合成一种意识、一种学习技巧, 一种具体的目标。在教学中更离不开教师的巧妙设计, 听、说、读、写各个环节都要面面俱到, 感染力十足, 才能收获效果。

参考文献

[1]丁时辉.培养小学生语感的途径[J].云南教育2000年19期

8.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篇八

语文口语交际课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将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定为:“具有日常的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并将这个核心内容分解到每一个阶段目标,真正使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过程成为获得日常口语交际基本能力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交际,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也成为形成语文素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准备过程。因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也是现代社会对人的一个基本要求。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还能起到活跃思维,提高思考敏捷度和应变能力的效果,对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培养他们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倾听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阅读、写作能力的基础,阅读、写作能力的发展又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是通过书面语言进行的,口语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书面语言。离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就会僵化,从而失去生命力。而书面语言一经形成,便规范、净化和优化着口头语言。人们学习语言,通常是以口语交际开始,在口语交际活动中逐步提高口头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即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然后学习书面语言,提高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即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所以,口语交际能力是阅读、写作能力发展的基础、阅读、写作能力的发展又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一、现状分析。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和写作一直是受到普遍重视的问题,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阅读,分门别类,有序渐进,议论文、散文写作,按时训练,及时讲评,而口语交际训练,常常处在随意、无序的状态。新的课程标准把原来的听说训练改为“口语交际训练”,本身就是在于一种理念的变化,更是强调了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能认真倾听,缺乏尊重,缺乏听的注意力、记忆力,对于当众表达自己的观点,缺乏自信,缺乏条理,缺乏口才,也缺乏风度仪态。而社会发展到高社交化、高效率化、高信息化的时代,要求学生一定要有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

所以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成为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的一环。

三、口语交际训练在教学中的开展。

上文说过“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倾听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注重从这几方面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而对于教学载体(教材)的选择,则可以变得宽泛,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开展各种口语训练的活动。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一)把握课堂教学机会,组织学生参与口语训练

1、利用教材中阅读课文内容来激发学生“听”、“说”“读”的欲望

如苏教版七年级上《七颗钻石》是一篇童话,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

教学步骤

三、童声童话:采用童声来读童话,注意童话里的人物及故事情节,要读得有感情。

(1)教师示范后由学生自由阅读,象讲故事那样读。

(2)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阅读指导

(3)请四位女同学来读,注意用童声来读。

本部分用了15分钟的时间,主要采用童声诵读法,让学生在多次反复诵读中能够读出感情,能走近童话的世界。此部分的阅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会在读的过程中停下来告诉我“这里表现了小姑娘得到水时的惊喜之情,我们要把这种感觉读出来”等话语,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融入了童话中,因此也更能与作品 1

产生共鸣,从而能用“读”激发起学生“说”的欲望。在后来的教学步骤中孩子们果然很积极的“说”了很多有价值的内容。

而本校徐艳珠老师在进行苏教版七年级上《蔚蓝的王国》教学时,用音配画现场朗诵了课文,也同样激起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

因此,本人认为口语交际内容实际可以贯穿于平时的教材教学中,利用教材中阅读课文内容来激发学生“听”、“说”“读”的欲望。

2、利用教材中口语交际的课程内容来开展口语交际教学

语文教材中每册、每单元均有口语交际的训练课程内容。这些训练内容有的与课文内容有关联,有的是课外内容,但也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有关的。我们可作为学生很好的口语训练的题材。如在进行关于“婉转拒绝”内容教学时,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的:

了解什么是婉转拒绝并学会婉转拒绝。

教学设想:

1、首先了解什么是婉转拒绝,掌握婉转拒绝的技巧。

2、创设情境,让学生来表演,学会婉转拒绝。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语

一、故事导入: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前,曾在海军担任要职。一天,一位好朋友向他打听海军在加勒海一个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这时,如果你是罗斯福你会怎样说?

二、学生看书找到答案:罗斯福向四周看了一看,压低声音问:“你能保守秘密吗?”对方答:“当然能。”“那么,”罗斯福微笑着说,“我也能。”

三、教师小结:罗斯福采用的是婉转拒绝。

四、创设情境,让学生准备并表演。

1、妈妈准备用同一种花色的窗帘布来布置所有的房间,而女儿小芳喜欢用另一种花色的布来做自己房间的窗帘。小芳和妈妈发生了意见分歧,她该如何说服妈妈呢?

2、今天晚上全家要为爸爸过50岁生日。你的一位同学却邀请你去看足球赛,如何拒绝他的邀请,才能不伤害这位同学的感情?

3、一位同学想利用父亲出差的机会随父去泰山游玩,向班主任请假。如果你是班主任,如何拒绝他,才能使他心悦诚服?

(整个表演过程中,教师积极参与,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适时的让学生评价表演,教师也适时的加以点评。)

五、把你身边发生的或自己身上发生的一次最难忘的关于拒绝的事件讲出来,要求讲真话,露真情

六、表演的基础上总结婉转拒绝的技巧。

1、婉转拒绝的前提和目的。

前提是:别人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自己无法接受别人的要求。

目的是:既拒绝了他人的要求,又不伤害他人。

3、婉转拒绝的方法和技巧:根据不同场合、对象,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1)先顺其意说,后说明不能答应的理由。

(2)采用另外的说法,暗示对方。

(3)不直接谈自己的看法,而讲其他人的看法。

(4)转换话题

3、利用每一个课堂教学环节,强化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训练。

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设计出师生、生生之间的口语交际训练。

师生互动可以在师生间构建一座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也是师生双方积极主动地参与教

学的表现。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多与学生互动的训练内容。如开展师生问答,师生共同演示,师生一起讨论,师生对话等形式。要在一个轻松的谈话环境中开展,让学生放下包袱,以一个完全放松的心态进行交流。

生生互动是促进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可组织安排一些如讨论、复述、争辩、评价等方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思考,互相促进,互相提高。这也是让每位学生开口说话的很好的机会。

(二)创设特定的情境,锻炼学生的口语

口语交际训练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就无法开展,要学生有话可说,单凭教材内容锻炼机会太少,还需在安排活动时,安排一些其它的情境来训练学生的口语。

1、利用主题班会选择有意义的话题来组织训练。

多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口才。如讲故事、说见闻、谈理想等,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熟悉或社会上普遍关注的事件、现象作为题材来开展活动,让学生尽量都有话说,同时又能起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的作用。

我在班里多次讨论“超级女生”、“奥运会”等话题,学生的反映很积极,都有话可说。

2、口语交际训练的任务的落实。

口语训练教师只起辅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在指导学生口语训练的时候,要对学生的参与过程落实,要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得到锻炼的机会。

如: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做一回小记者”

我把全班学生分组,五六个人学生为一组,每组中选定一位科任老师作为被采访的对象,让学生们以小记者的身份向该老师进行采访。每个学生都必须提出采访问题,尽量是有关学习方面的问题,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又可以请教到好的学习经验。

3、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新闻我来报”及“新闻我来评”

(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单靠课堂训练还是远远不够的,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强锻炼,生活才是口语交际的大舞台,要在多彩的生活中学会口语交际。学生可在平时抓住任何一个练习的机会,例如朗读名句名篇,朗读古诗词,向他人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与同学讨论问题,与朋友说自己的心里话等。

教师也可有意识地安排,对生活中所捕捉到的典型事例要学生加以复述,阐述自己的观点。可在适当的时候集中训练,把这些平时积累的复述经历加以整理归纳,在班上向其他同学表演。,这些都会有利于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

四、口语交际训练还应注意的事项

口语训练是一个双向活动,单凭教师的动是不能达到口语训练的目标,必须学生能积极参与进来,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训练过程,要落到实处,坚持下去。

(一)学生在这要注意口语训练的几个关键

1、过好自己的心理关

其实每个学生心理活动特别丰富,面对所见所闻内心有许多想法,但大多学生是想说而不说,这情况有内心惧怕不敢说的,有想说而不知如何说的。第一种要消除自己的恐惧感,要放松自己,把想说内容大胆说出来。第二种情况则需要学生要有一定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把想说内容有条理有思路地说出来。这样,学生们才会从“想说”到“敢说”。

2、拓展自己的兴趣关

每个学生对学习生活中的见闻要多加思索与讨论,并多涉猎各方面的知识,从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由此来拓展自己的兴趣范围。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艺术等都有你感兴趣的内容,那在与人进行口语交际的时候有了说的“兴趣”,也有了与人交谈的内容,从而达到与的“乐说”的效果。

3、提高自己的思维关

说话的内容是表达一个人的内心想法,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在进行口语训练时,要学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恰当的反应,以最快的速度组织语言进行交际,语言要准确,表达要清晰,这需要从多角度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为了能达到以上目标,学生们可多看一些辩论赛、演讲赛以及记者招待会的录相,学习一些精彩的语句,组织自己的语言。

(二)教师作为口语交际训练的组织者,在组织中要注意:

1、确立每个训练题材

话题的选定是非常关键的,看平时学生的动态,分析学生的心理,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话题来训练,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不能只练不评

口语训练与写作训练一样,要多练也要多评,这种评论不能只是单纯的ABCD等级的评定,而是要指出学生训练的优点与缺点,提出改进的方法,特别要强调的是学生通过训练后,有所进步的地方在哪里,这样学生就在每次训练的时候都有所收获,同时,也提高训练的积极性。评论不单只是教师评,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评论。

3、发动每位学生参与,提高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口语训练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不能只是少数说大数听,也不可是部分说其他就不说,每位学生都要参与进来。听与说要结合起来训练,听后再说,说后再评,评后再总评,鼓励每位学生都能开口说,并要达到说的效果。

9.运用改换比较法培养语感 篇九

①……“你走,我不拦你。小华,你带去;爹,你也带去。”“那咋成呢?”“那咋不成?”“我也不是走亲戚。”“你也不替我想想,上有老,下有小,我这是何苦啊!”―――这不是水生嫂,觉悟低。

②……“你走,我不拦你,咱们一块儿走。”“我们去打鬼子,你一个娘们去干什么呀?不成。”“那咋不成,你打鬼子,我可以帮你们做饭、洗衣……”“不成。我不同意,队上也不答应。”“唔,不嘛!”―――这也不是水生嫂,娇里娇气的,想软化水生。

10.语感培养,亟待加强 篇十

当前高中学生的语感能力不容乐观。在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相比,成效不能立竿见影,很多学生整天陷于数理化题海中,不重视语文学习,更舍不得花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即使在语文课堂上,也难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学生在课外不能广泛地阅读,在课堂上教师又不能有意识指导学生诵读,离开了文本阅读,语言的感受能力何以习得?何以提高?因此,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语感培养,亟待加强。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是培养语感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新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要求学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然而,多年来的应试教育使高中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为应对铺天盖的作业和频繁的考试,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或文学性较强的作品。鉴于这种现实,我们首先要改变学生对阅读的认识,学好语文绝不是单单学习教科书上的几篇课文,更不能搞题海战术。凡是语文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能一听就懂,一目十行,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这正是他们博览群书的结果,也正是语感能力强的外在表现。巴金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其次,在高一高二年级可以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给学生开列出考试大纲要求阅读的名著书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在阅读过程中也不要做过多的干涉,给学生一个宽松、自由的阅读环境,正如陶渊明所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则欣然忘食。”教师可以一个月组织一次与读书有关的活动,如:“我眼中的%%%%”演讲,“读后随感展评”等,每次活动不仅是对学生读书成果的检阅,而且能激活学生持久读书的热情。当然,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除了利用好阅读课外,还应鼓励学生每天利用午饭或晚饭后的零散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让阅读变为一种习惯。广泛浏览,转益多师,学生才会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丰富感知对象,增加词汇、句式储备,厚积而薄发。在潜移默化中,书中的遣词造句、表达方式就会化为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部分,语言感受经验转化为语言感受能力。

二、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诵读,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最直接的方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告诉我们诵读的价值。诵读是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的过程,诵读教学的作用影响语文教学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单个词句意义的理解,还是语言表达系统的整体感受,乃至最终实现语感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朗读。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绘:“吟诵的时候,所得的并不仅理智的理解,还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

准确性是诵读的基本要求。教师指导诵读时首先要求学生做到不添字,不掉字,不颠倒字,不读错音。在诵读过程中随着视觉的不断移动,迅速做好句子中词与词的衔接,行次两端的衔接,不同句式和语气的衔接。读得流畅自然,不疙疙瘩瘩,不颠颠倒倒,不错而复读。而“入情入境”是诵读最高境界,叶圣陶曾说:“读书心有境,入境始为亲。”“入情入境”就是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之中去,由一个旁观者变为一个当局者,去亲近人物,去“悲伤着他的悲伤,幸福着他的幸福”,“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声情并茂地朗读,以声传情,让学生真切体会到文章的起承转合,直觉地感受文章的气势、节奏、韵味和感情,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文本,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齐读、对比朗读等,循循善诱,积极调动学生诵读的热情,让诵读扎根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三、立足文本,品味语言,也是培养语感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余映潮老师曾这样说:“品味就是精读,深读,就是对课文的赏析、体味,就是从不同的角度选点或铺面,对文章进行品评赏析,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和用心,看出文中的美点妙用,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品味语言,就是师生合作探究语言运用的妙处,从而作用于学生的感知,以促使学生语感能力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教材中最适宜用来语感训练的材料,引导学生反复揣摩,品味,使作品中“遣词造句的功夫和用心”“力透纸背的意蕴”深入学生的心灵。比如:选择极富有表现力的动词,让学生品味一个字所蕴含的丰富的内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得正紧”,一个“紧”字不仅使得苍茫空旷、紧张压抑的环境如在目前,而且传达出主人公林冲一生的忍辱、凄凉和无奈。置身于茫茫原野上,哪怕不想走,身后漫天的飞雪也都推着他走下去。还可以选择巧用语序错置的句子,体会错置的妙处。《荷花淀》中“女人看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这句主谓倒装的问句,就非常细腻而传神地写出了水生嫂对丈夫深切的关爱和担忧。教师还可以选择描写鲜明生动的细节,选择感情表达最丰富强烈的语段等,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的实践中形成知识、经验、智慧和感情的积累,在感受语文独特魅力的同时,提高语言感受能力。

11.小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总结 篇十一

小学生语感的培养总结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英语语感对英语学习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是学生迈开英语学习的重要一步。

纵观当前英语学习的状况,低龄化已成大势所趋。小学英语教学也不再只满足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会读几个英语单词,会讲“How are you?”、“What’s your name?”。小学英语教学,特别是中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训练学生对英语的敏锐感觉,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进而把语言层次上升到思维层次。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唯有通过语感的培养,才有利于其形成正确、熟练的语音语调,有利于语法和词汇的巩固,有利于语感的发展和口语及书面语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记忆力的锻炼和增强。

注重听说读诵生成语感。朱光潜先生说:“学生从第一节课开始,走进教室,就不说一句中国语,借助眼神、手势、音调、动作、图片等等作辅助,专心听,然后学着说。”众所周知,一个孩子在习得母语的过程中总是先学会口语,在他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意愿时并不懂得语言的语法规则,而是在语音、词汇、句子中感受和领悟语言的实际意义,在实际交际中不断掌握母语。这样,当学龄儿童开始学母语文字时,已经不会有很大的语感困难。

因此,英语语感的培养和训练也可以从听说和朗读背诵入手。我是利用下面一些做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的。

(1)坚持搞好课前“Free Talk”。

教师每节课上课前2-3分钟留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自由对话和交谈。起初,可以设计一些较简单的对话进行训练,往后逐渐推进,过渡到学生自由选题、自由对话,实现自主学习。为了降低难度,提高会话时效,可让学生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循序渐进的练习,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会大大提高,从而有效地训练了语感。

(2)强化朗读。

总而言之,课文是基础,对课文读得越多,越熟悉课文,越容易掌握语感。朗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习汉语的方法。对于学好英语,道理是一样的。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前提,只有多朗读,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或对话的意思。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语言的轻重缓急,读出语调的抑扬顿挫;还要指导学生对朗读内容进行深入理解,比较准确地把握感情,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来。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这个道理,学生读多了也就自然而然地领悟了语感,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

(3)多听多仿语音语调。

现在来说,学生最轻易得到的英语本地语音材料是教科书的录音,是一流的语调。多听,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英语语言中的语音感觉,多模仿就更能体验英语其中抑扬顿挫的感觉,进而灵活运用。

(4)在教学当中,多制造机会给学生听英语本地语音,除了课文外,还可以让学生听一些英语歌曲,让他们在大量的语音输入中培养对语言的感觉。

在语音模仿方面,在短短的35分钟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模仿语音语调。创设语言情境激活语感如果将语感比做一棵小树,那么大量的语言实践就是它的根基,而培植它的土壤就是语言环境。试想假如没有“土壤”,“小树”何以能正常地生存?要激活英语语感,教师应尽力在学校生活中创设类似真实的语言习得环境,让学生的思维没有约束地沉浸在英语看、听、说的海洋里。

12.浅谈语文教学语感的培养 篇十二

浅谈语文教学语感的培养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白马乡小学校 梁成莲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是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这就要求语文教学改革尤其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那语感是什么?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就我个人理解,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它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字修养的综合体现。语感不是先天带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后天长期的语言感知和实践逐渐形成的。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利用教材内容加强引导,从生活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语感是人个体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它来源于社会的人对具有认识、情感内容的言语全方面的直觉感受与判断,因而,语感决不只是一种语言知识,而是和人的观念、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的,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深刻而丰富的感觉。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引入生活。那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而语文课正好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很贴近我们的生活。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去获得对生活的某种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在的思想与情感。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才叫做语感。我们往往认为学生用词混乱,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所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换句话说,过往的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最好的诠释。激发生活体验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潜心摸索,就会有所发现。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我借助于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再现桂林山水的美景,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的印象。在学生自读课文时,利用音像资料,让学生结合画面去读课文,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在教学“春天”一段时,先让学生通过看画面读课文,知道这段描写了树木、积雪、小溪、小鹿、原木等景物。在熟读课文阶段,让学生抓住描写景物特点的语句进行精读感悟。(语文教学论文 )如文中描写漓江的水运用排比手法写出了静、清、绿;桂林的山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他的三个特点:奇、秀、险。此时,他们已融入课文描绘的意境中了,个个饱含着深情。可见,通过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感受到语言的情味,诱发语感,将课文的情感渗透于心灵深处。

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语感

文章的情感借助语言文字渗透于字里行间,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灌输给学生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走进课文”,获得与作者相同的体验,语感自然而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应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增强语感,在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读能发展儿童思维,培养儿童语感。因为许多语言具有模糊性,往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只有凭语感去“破译”,才能感知和理解。读对培养语感有着独特的作用。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自由读、品读、轮流读、分角色读等等。无论哪种朗读都不仅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语感一定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去动嘴、动手、动脑、动情。教师在讲授一篇课文时,不用急于分层分段、肢解分析,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几遍课文,使其对原有体会不断深化。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歌颂了鲁迅先生善良、正义、助人为乐的品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以读入情,培养语感,点拨学生读时必须读出对鲁迅先生的怀恋和崇敬之情。尤其课文最后说“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的多”更是全部感情的流露。就这样让学生反复诵读、细心品味,让他们从中领悟课文内容,升华认识。

三、积累知识内化,迁移运用表达

一切语言从实践中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但是规则可以帮助并且强化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悟中读,读中悟,还要重视背诵指导积累语言知识,使学生能够意到笔随。强调语感训练,决不能排斥或轻视理性的语文知识积累。在小学范围内,语文知识应该是指一些浅显的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的技能技巧。如“理清课文的条理”“分清课文的主次”“按一定顺序写”等。此外教师如果能做到深入浅出,“蜻蜓点水”般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修辞手法也未尝不可。修辞,特别其中的对偶、粘连、顶针是中国汉语言文化的精华,体现着中国语言的华美。适度的渗入可以提高学生对言语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理性的语文知识不能孤立的讲解,只有在学生对语言作品的感悟过程中点点渗透,才能更好地为语感的深化服务。否则就会变得抽象、空洞令人难以理解。比如我在教学《疯羊血顶儿》中,盘羊的哪些特点保证了他们这个族群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里能生存下来?生1:盘羊非常警觉,能及时发现敌情,而且跑得非常快,这保证了他们这个族群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里能生存下来。生2:盘羊的幼稚态很短,几分钟之后,刚出生的羊羔就可以自如行走,如果像人一样,十个多月之后才能蹒跚学步,便很难活下来。生3:盘羊的生活环境很恶劣,几乎每天都有生离死别,但它的“悲痛期”很短,能比较快地从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走出来。生4:还有,盘羊群里,为了生存,一些老弱病残的羊,经常被整个羊群抛弃。它们觉得这样做是为了大家的利益,是很自然的事。

上一篇:终身下一篇:规范证券营销人员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