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商品学会创新发展的方法

2024-06-12

浅谈中国商品学会创新发展的方法(精选15篇)

1.浅谈中国商品学会创新发展的方法 篇一

中国企业管理方法的创新

“自主管理工作法”是兰炼油品储运厂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摸索出的一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机制的新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这一方法的实施,不仅有效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同时也为企业管理开辟了一条“以人为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新途径。

一、“自主管理工作法”的实施与效应

“自主管理工作法”开始实施是以开展“信得过”活动为载体的要求全厂职工人人争做信得过工作,争当信得过主人,争创信得过单位。为此油品储运厂制定了《信得过活动标准及实施细则》,具体内容包括质量、设备、安全、工艺、计量、现场管理等单项信得过标准;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职工的信得过标准;还包括信得过岗位标准,信得过班组标准;信得过车间、科室标准等等。信得过标准以车间、科室、班组、岗位和职工个人的职责范围、工作标准和质量要求为基本依据,以层层分解企业的方针目标、层层落实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各项经济技术和管理指标为主要内容,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可操作性,能定量考核。

在企业开展“信得过”活动的基本上,“自主管理工作法”的实施将推进到高层次——免检阶段。这个阶段以全体职工极高的素质和极强的事业心、责任感为前提条件,逐步实现“免检”,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和检查将进一步减少,企业管理将达到更高境界。

兰炼油品储运厂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自主管理工作法”的实施已经历了5年多的时间,其效果是显著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职工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从思想政治素质来看,职工主人翁意识普遍增强,劳动热情进一步高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出现了六百人工厂六百人管理的局面。其二,从业务技术素质上看,职工都把自己的岗位看做是实现个人价值的载体,岗位练兵卡随处可见,并不断变换新的内容,自觉学习业务技术的风气已经形成,实现了人人上岗位过得硬,个个把好质量关的目标。

2、企业环境得到根本改变,实现了文明生产。昔日的油品储运厂被戏称为兰炼的“西伯利亚”。这里主要有二个原因,一个是油品储运厂在兰炼厂区的西北部,占地面积大、分散;再一个原因就是生产环境的“脏、乱、差”。如今的油品储运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每天和原油打交道的卸油工把卸油台打扫得干干净净,油台休息室前还搭起了一架足有几十平方米的绿色凉棚,每到夏季,上面青藤缠绕,景色宜人。储油罐区也一改过去杂草丛生,野猫、大老鼠到处乱窜的状况。罐区内种上了翠柏,如今已绿树掩映。维修工人一改过去工具乱扔,乱放的习惯,找来边角废料,制作成统一规格的工具箱、衣物柜,工具分类编号,井然有序。机油泵房内阀门上都挂有责任牌,利益与责任挂勾,职工们热爱自己的岗位,每天都把泵房打扫得一尘不染。机车库也一改昔日物品杂乱无章,检修地沟油泥盖底,窗户玻璃破损严重的状况,从地下到地上,从配件到机车的维护管理都体现出较高的管理水平。

3、增加了企业的吸引力。企业生产最重要的三件事是安全、质量和效益。兰炼油品储运厂“自主管理工作法”实施后,连续三年实现安全生产。全厂29个生产班组全部被总厂命名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产品质量达到100%,经济效益逐步提高,职

工奖金逐步增多。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使只有600多人的油品储运厂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职工不再要求调走,他们感到在这里可以大有作为。同时,要求调来的申请接连不断,他们感到在这里有用武之地。技校学生分配时,自愿到储运厂工作的竟是前六名。

二、提出“自主管理工作法”的背景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后,中国企业管理仍面临许多新的问题

1、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在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股份制改造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在企业管理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过去企业靠政府管,从计划到销售一管到底,现在则不同,企业做为独立法人,从产供销到人财物完全得由企业自己做主,企业要自己管理自己,那么企业怎样管理好自己,就成为一切有了自主权的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2、企业实行经营承包制后,一些承包人只承包经济责任,出现了以包代管的问题;承包人为在承包期内完成自己的承包计划,在承包行为上也出现了注重眼前利益、注重个人利益的情况;在承包决策上也大多注重短期计划,而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承包人和职工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对立情绪逐渐增大。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物质生活的转变,消费结构的调整和需求的不断增加。就企业职工来讲,随着这些变化而来的,是职工除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外,还有安全上的需要、感情上、归属上的需要,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等。研究职工这种变化了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也是企业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4、我国的企业管理,至今没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体系。许多企业在企业管理上,不是从企业的现实发展和长远发展来考虑,而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评比,因此,在企业管理方法的实施上,呈现出一阵风、一阵雨的短期行为。兰炼油品储运厂在企业管理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厂领导曾采取多种办法,如曾经靠多发资金调动职工积极性,结果是奖金越发越多,职工的:“胃口”越来越大;又曾经靠严格的监督和频繁的检查来推动工作,但职工很反感;也曾靠承包来调动积极性,收效也不大。他们感到,以往的企业管理方法有太多的行政命令色彩,“管”得多,“理”得少,忽视了人的因素的作用,结果是越“管”,问题越“多”。所有这些都表明,企业做为一个由职工组成的生产经营单位,再用传统的束缚职工手脚的办法进行管理已经不那么灵了。“自主管理工作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

三、“自主管理工作法”的主要特征

“自主管理工作法”的诞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国企业管理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它广泛地吸取了古今中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有益经验,如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的“人本论”思想,美国企业管理中的系统学派和决策理论学派,行为科学的思想,日本企业管理中的终身雇佣制度,年功序列工资制度及我国40多年来的管理经验等等。它体现出企业管理关键在于人,在于职工队伍的内在素质,在于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事业心、责任感的增强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从而把管理的立足点放在对人的管理上,冲出传统管理重“物”不重“人”的束缚,实现了管理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1、在管理观上实现了由重“管”到重“理”的转变。企业管理,就其理论而言,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专门研究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就其内容来看,则包括“管”和“理”两个方面。以往的管理不论从管理思想、管理机制还是管理方式上看,都倾向于“管”即重视管理中的“物”的诸要素,围绕目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考核等环节循环往复,而轻视“理”,即对于生产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的各种关系重视不够,因而形成只“管”不“理”,或既“管”不好也“理”不顺的状况。“自主管理工作法”对“管”与“理”进行了新的探索,认为“管”与“理”关键是“理”,只有在“理”的指导下去“管”,在“管”的同时不断地、深入地去“理”,才能“管”出高水平,才能最终实现管理的目的。

2、在管理对象上实现了由“物”到“人”的转变

以往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多是以“物”为中心进行管理的,其缺陷在于其管理不是偏重于这一方面,就是偏重于那一方面,不能够在把企业管理中所涉及的各项具体管理工作捆起来,因此常常是顾此失彼,处于被动。“自主管理工作法”建立在“理”的基础上,把管理的对象由“物”转向“人”,这样就把各项具体的管理工作捆起来了,使管理始终处在“人”的能动作用之下。“人”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所以企业管理首先是管“人”,为了管理好“人”而去研究,这应是一切管理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理论前提。正如该厂厂长陈清方所说:“不管人没水平,管不好人是低水平,能管人有水平,能管好人是高水平”。这里说的管“人”,是指对职工的充分尊重,正确使用和内在激励,是指搞好企业的组织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这样,企业管理就会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自由运行。

3、在管理载体上,实现了由“硬件”到“软件”的转变。以往的管理重“硬”轻“软”,即重视管理中的“硬件”部分,如对设备、产品等的管理,轻管理中的“软件”部分,如对人的思想行为、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管理,因此管理缺乏活力。“自主管理工作法”以信得过活动为载体,引导职工处处坚持标准,时时注意严要求、人人出手过得硬、项项工作站排头、件件产品质量优、方方面面争一流。职工个人和所在岗位、班组、车间、科室的全部工作及其结果能够让党、让国家、让人民放心,让上级、让用户、让他人、让同事放心。职工获得信得过称号可以赢得上级和同事的尊重,实现自我价值。干部在领导过程中以引导为主,通过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培育,规范职工行为,顺利完成领导过程,从而激发职工的积极性,最终达到促进企业各项具体管理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浅谈中国商品学会创新发展的方法 篇二

在动画片的创作中,角色是片中的核心、灵魂,动画角色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部动画片的成功与失败。所以要求我们设计师们在创作的时候,一定要对角色进行精确的定位,根据动画剧本里所提供的年代背景、地域特点等,全方位挖掘动画角色的内在个性,从而对角色进行深入剖析。在动画片的创作过程中,动画造型的设计师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一定要符合剧本中的角色外形以及性格特征。所以说,我们在进行角色创作时,一定不要只专注于它的外在形象设计,还要考虑到它的气质、性格以及身份特征。想要创作出成功的角色,平时还要多注意观察,留心生活细节,综合运用形式美法则对角色进行设计。

在辉煌时期的中国动画,不乏优秀作品。《阿凡提的故事》这部作品在创作风格上体现出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从片中的不难看出,创作灵感取材于中国新疆的传统文化例如,阿凡提的服装造型上参考了新疆人民的特色装扮。阿凡提是新疆地区流传已久的传奇人物,角色的塑造深入民心,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总之,动画角色的创作是整个动画片的核心与灵魂。在创作中,恰当地运用传统文化符号,强调角色的地域民族风情,对观众来说,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使影片达到一个叫好又叫座的效果。

二、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对剧本创作中的影响。

如果说动画角色设计是一部动画片的灵魂,那么剧本的好坏就是动画片的精华。好的动画剧本有着一定的思想高度和社会深度。它必须具有一个广泛关注的题材,能够引起大家共鸣的故事情节,只有这样,它才能够带动作品的成功,从而达到动画片创作的最终目的。综上所述,在进行动画剧本设计时,一定要把握好题材,以及它所体现的现实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谓历史悠久,从中选择能够演绎的优秀题材那就太多了。比如说,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民间传说等等都是中国历史文化题材的代表,这些题材承载了中国文化的寓教于乐的精神。这些独特的文化题材,为我们中国动画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也是我们区别于他国的重要文化符号。中国动画辉煌时期出了很多动画片,比如说,《小蝌蚪找妈妈》、《阿凡提》、《山水情》、《牧笛》《大闹天宫》等等。这些作品在国内、国际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从这些作品中不难发现,它们都是从传统民族文化中提炼而来。动画创作人员在保留了大部分原作的情况下,又进行了合理的再创作,与当代的动画技术相结合,达到充分体现角色外在形象与内部特征的效果。这些知名动画的成功,都来自于对中国古典文学素材的理解与运用,对观看者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改编创作时,一定要注意保持真实性,要对当时当地的民俗传统、思考方式进行缜密的分析和全方位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抓出其中的精髓,从而创作出优秀的动画剧本。

三、中国传统文化符号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动画创作的表现手段也是越来越丰富多彩。想要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电影,必须要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素材,并且利用现代先进的表现形式,这样做,既能丰富动画电影的表现形式,又能在传统的文化中注入当今元素,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创作出优秀成功的动画片。放眼看看现今比较成功的动画电影,多数是把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制作方面,随着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领域的发展,和数字软件的增加,在技术上弥补了原始拍摄的不足,增强了场景中的空间感和真实感,实现了动画与场景的完美结合,使得影片效果更加丰富,使得观众在观看影片的同时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数字技术的产生,不仅仅是丰富了视觉效果,同时在成本计算中,大大降低了影片的制作成本。但是,就像我们之前所说,动画片的精髓在于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数字技术只是属于锦上添花,在动画片的成功与否上,并不起核心作用。近几年,出现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动画公司,但是优秀作品却少的可怜,大家都在拼技术,却对片子的核心东西缺乏研究 ;一味的模仿别人,却没发现中国的民族文化与别国不同。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自身对于中国历史文化认识不足,作品缺乏根基。没有根基的作品,就像没有根的大树,是不会存活的。在动画片的创作中只顾及技术层面的进步,缺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创作出来的片子只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所以,我们现阶段需要的做的是,放下跟风的脚步,脚踏实地的认真研究与探讨中国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符号在中国动画中的应用。

总之,中国动画电影想要得到广泛的认可,还需要在对自身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上下功夫。只有这样,中国动画电影才能走出中国,才有可能被世界人民所接受。

摘要:很多80后的年轻人回想起童年看过的国产动画片,都应该记得西游记里有情有义的哪吒、活泼可爱的人参娃娃、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等这些经典的荧幕形象。最近这几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国外动画片像海上风暴一样涌进国内,对国内动画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儿时的经典形象,依然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这归根结底跟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是分不开的。归根结底是与我们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分不开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一些民间艺术为中国早期的动画片创作提供了特别充足的养分。

3.中国经济创新发展联盟的创新发展 篇三

联盟还将组织BOT工程项目投资交流会、高校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会、长三角企业运营案例汇编、新能源技术项目交流等活动。联盟还将组织出版一期特刊,内容全部由会员、理事单位、顾问单位提供,重点突出联盟会员的风雨历程、卓越成就和创新业绩,深入研究相关焦点问题和有关最新政策。

为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为会员提供服务,联盟增设了中小企业、高新技术、科研机构3个分部,以及项目与案例、新能源、信息化与软件、城乡建设管理、国际工程管理5个研究中心。

项目管理普及对于企业经济的促进和增值作用

项目管理由于重视目标细分、资源需求、时间进度、质量标准和成本费用等细节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损失,最大程度地保留利润和效益,因此是更适合工作的管理体系。IBM、诺基亚、海尔、飞利浦、奇瑞、华为、微软、丰田、NASA等机构,都是贯彻项目管理体系的典型代表。

据统计,目前我国的项目管理知识普及率还不到1%,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还不到1‰,而在普及项目管理知识后,试验试点企业的工作效率都可以提高20%-60%。因此联盟将联合清华大学等机构,近期在全国开展“项目管理普及活动”,为各会员单位送去免费的项目管理知识普及服务。

标准化、精细化劳动合同范本

自从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格局产生了很大变化,部分企业备感压力。应会员的呼吁和要求,联盟与有关单位联合研制了一套劳动合同范本,简化版80页,标准版160页,突出特点就是精细、准确、标准、平等。在近2年的实际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验单位使用后,大量减少了劳动纠纷、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合作共赢、充分保护了双方权益,工作效率提高了10-60%。近期联盟将开展有关的推广和普及活动,向所有会员单位提供免费的样本和指导服务。

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政策课题进入调研阶段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新农村建设中农业非耕地利用政策集成研究》课题,已于2009年8月份完成第一阶段的政策法规汇总工作,进度控制良好,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各有关部委、各省市政府和各专业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课题调研工作基本在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层面展开,主要调研各省市有关政策文件,以及优秀项目、重点项目和试点项目的创新经验和案例资料。北京、四川、浙江、山西、江苏等地的部分项目已经报送了有关材料,其中包括北京市密云县北庄镇抗峪村建设项目、太师屯镇马场农业科技园项目、山西省阳泉市循环经济园区项目、吕梁市临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等项目。全国调研工作计划在10月基本结束。

联盟城乡建设管理研究中心负责组织和筹备部分地区的调研工作,年内还将举办一个专题研讨会,收集各地区政策和项目资料,交流和研究有关热点和焦点问题。

国际承包工程管理工具的作用

2001年以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蓬勃,每年都以5%以上的速度增长,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加大。截至2009年6月末,已经有12家企业进入了世界承包企业100强,在外劳务人员也达到了75.6万人。但是目前我国各在外工程承包项目的管理还不够精细,经济效益也不够良好,急需专业的管理指导和软技术支持,尤其是各种实用、可靠和有效的管理应用模型。

4.论中国财政基本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篇四

近几年来,财政基本理论的研究,在坚持国家分配论,借鉴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公共财政论的基础上,取得明显的进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财政基本理论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名词、概念之争的浅层次上较多,而从中国国情出发,采取继承、扬弃、创新的方法,创建有利于指导财政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理论不足;不是固守传统基本理论不放,就是照搬照抄外国的一套,即所谓“食洋不化”。在不少情况下,运用传统的、陈旧的观念来面对新情况、分析新问题,回答不了许多财政现象背后的实质问题。因此,中国财政基本理论往何处去,这不是一个危言耸听的话题,而是到了非正面回答不可的时候了。

探索财政基本理论的创新,一个视野、一个立足点、一个思维方式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如果不了解世界发展的新趋势,不懂得国内发展的新特点,研究财政基本理论必然是坐井观天无的放矢,犹如瞎子摸象,自以为是,达不成基本的共识。例如,当今世界主导产业信息化、农村人口城市化、经济发展多极化、贫富差距扩大化的趋势,从多方面影响一国财政经济的发展。又如,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短期内不易缓解,国家正处于产业结构大调整和供求关系深刻变化的阶段。再如,知识经济的兴起,科技进步的迅猛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政府和财政面临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挑战是空前的。这些既为财政基本理论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又为其发展指明了方向。其次,立足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坚持用市场经济方式发展生产力,着眼于依赖发展的理论解决难题,这三大基点或出发点不可忽视。因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只有立足发展、促进发展、加快发展、扩大发展,才能打开所有困难的大门。财政基本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最后,革新思维方式,摆脱僵化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束缚。例如,学会从全局观察财政,从财政把握全局,跳出财政之外观察财政问题;学会从国际、国内比较中,认识国情、省情,提高驾驭宏观财政运行的能力;学会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一般分析和局部分析等分析方法,按系统、分层次,综合运用于财政基本理论的研究,有利于做到方向明,思路清,路子对,创新不断深入,理论之树常青。

改变陈旧的思维方式,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创新财政基本理论,不从创新思维方式入手,不了解科学发展的前沿,不懂得知识正在日新月异地实现重组,是很难推动理论自身的发展的。

二、中国市场经济下创新财政基本理论的若干难点

紧密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的实际,创新财政基本理论,有下列八个方面的难点和重点,需要作出科学的回答:

1. 市场经济存在财政以什么为前提?一般认为是市场失灵所决定的。但在现实条件下,政府失灵也时有发生。因此,关注总供求失衡、经济周期波动,重视公共产品和服务不足,防止信息不充分、资源整体优化配置不当,控制收入分配不公、缩小地区发展不平衡差距等,是政府和财政所认同的头等大事。

2. 财政与什么最有本质联系?一般认为与国家或政府有着本质的联系,其实国家和政府虽有差异,但经常交叉使用。全世界都在重新思考政府和改革政府。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政府职能作用的范围就小,财政经济管理的权限就小,直接配置资源的比例就低。美国信奉“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但它和市场增长、财政的关联,却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把财政的本质联系一头与政府(或国家)作为根本的发动者相联系,一头与市场的内在联系作为存在的前提条件相比较,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财政,它和政府、市场之间的双重本质联系,也有其客观必然性。有人提出财政与再生产之间存在本质联系,这和生产力发展的总前提是一样的,属于另一层次的问题。因为没有社会再生产的运行、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国家(政府)、财政、市场等都不复存在。财政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环节中,始终处于分配的中间环节。

3. 财政具有哪些特点?市场经济下的财政特征概括为政府主体性、公共产品性、利益机制性、公平效率性,以区别于政府其它的经济活动是较切合实际的。这就把传统的财政“三性”(国家阶级性、无偿性、强制性)进行了全面创新,并深化了对市场经济下财政特性的认识。

4. 财政是干什么的?西方财政理论将之归纳为合理配置资源、公平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增长三大职能。我国理论界强调增加宏观调控职能,即四大职能,也是有说服力的。表明市场经济下的财政,主要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去干市场、企业干不了也干不好的事。因此,财政职能的理论占有重要地位。

5. 财政的功能或作用是什么?从财政与政府、市场的双重本质联系考察,它具有对政府机器运转的公共需要的保证作用;对财源开发及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对各经济利益主体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对财力统分结合的均衡作用;对公平效率的监督作用。它既是政府配置资源、实施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又是维护公平分配、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有力后盾。

6. 怎样定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综上所述,财政可定义为:以政府为主体,为实现其职能的公共需要,通过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宏观调控、经济稳定增长所进行的公共经济活动、公共经济管理及其所体现的社会经济关系。它一方面回答财政属于什么、其特征是什么、功能是什么;另一方面按其内在联系区分为四个层次来认识:作为经济范畴是政府为主体的`社会经济关系体现,作为经济活动是政府的公共经济行为,作为经济机制是政府为主体的社会经济运行的实现方式,作为经济管理是政府管理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样,至少理顺了认识财政本质的思路,回答了财政基本理论的中心问题,是针对基本理论继承和创新的大胆尝试。

7. 财政特有的规律性是什么?财政基本理论不深入研究和回答其特有的规律性是不可思议的。那种认为财政规律和经济规律可以划等号,或者是可以用经济规律替代财政规律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有些将财政若干原则视为财政规律,这也背离了科学的原理。我们应当在深入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总结财政实践的丰富经验,从中抽象出财政特有的规律性。例如,人们提出的保证正常、合理、最低公共需要的规律;政府、企业、居民利益统筹兼顾分配规律;财力总量和结构均衡发展的规律等,打开了认识财政规律的大门,也是财政基本理论扩展研究的崭新领域。

8. 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论是何种关系?现在财政理论界多数赞成完善、发展国家分配论,这包括吸收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有益成果在内。但也存在着照搬公共财政论,或者是以公共财政论否定国家分配论的主张。实际上,市场经济下的财政,它在经济上的体现是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它的目标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公共财政论是国家分配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应用和发展。它们之间在主体、目标、手段、措施等方面是基本一致的,关键是职能活动范围、边界的定位和调整。作为财政基本理论的创新和应用,它们是可以兼融和互补的。那种认为国家分配论是财政的基本理论,公共财政论只是财政类型的理论是不正确的。而把公共财政论贬为唯心论的产物,也太过于偏激。我们的任务是把公共财政论的有益部分,吸收到国家分配论中来,真正为我所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基本理论。

三、怎样创新和发展财政基本理论体系

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依据发展的理论、市场经济的理论、改革政府的理论,创新财政基本理论体系,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实际上,“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①财政基本理论体系的创新也不例外。因此,必须牢牢地把握贯穿于财政基本理论体系始终的若干主线:一是建立和形成发展的财政基本理论,包括发展的道路、动力、阶段、任务、战略等在内,怎样为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为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共同富裕服务。人们提出改革的目的是发展,衡量改革、指导改革的标准也是发展,是十分正确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对指导财政的现代化建设,创新财政基本理论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二是公平与效率。财政运行,一方面应公平收入分配,另一方面又要促使生产要素有效利用。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但总体目标应该力求实现有机的统一。这是因为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效率是维护公平的基础。既不能牺牲效率求公平,也不能放弃公平论效率。必须通过税负公平、体制公平、政策公平,以提高效率和效益,把公平与效率的矛盾降到最低限度。三是宏观调控。为保持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抑制通胀或通缩,保持财政经济的快速增长,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特别是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和多样化调控,就能大大地提高驾驭宏观经济运行的能力,充分发挥调控的整体效应、交叉效应和扩散效应。

创新财政基本理论体系的中心是在发展国家分配论,应用公共财政论的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包括公共财政收入体系(含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公共财政支出体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转变,财政资金应逐步转移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上来,提高对基础设施、科技教育、文卫保健、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共需要的保障能力,加大财政收支结构调整力度,严格规范财税监督管理等,这都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需要创新制度体系和支持经济增长的

方式,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法制。通过深化改革的经验积累,反过来,又会大大地丰富财政基本理论及其体系。

为推动财政基本理论的创新,许毅最近提出财政基本理论体系的构成,包括主体论、制导论、结构论、机制论(见《财政学基础理论的理论基础――国庆50周年和跨世纪新时期的财政学思考》)是很有创新精神和说服力的。随着当代新兴科技的突飞猛进,生产力的发展已达到了惊人的地步,财政基本理论体系还在不断演化和扩展。例如,分配过程论、分配模式论,正在引起普遍的关注。又如,分配的社会化、分配的一体化、分配的区域化、分配的综合化、分配的规范化等,也在实践中得到发育。创新财政基本理论体系,必须努力注入这类新知识,开阔新思路,树立新观念,研究新方法,发展新理论,形成新体系。这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基本理论体系,才能生机勃勃地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

在跨入21世纪的征途中,财政基本理论体系的研究,需要瞄准全球在改体制、改政府、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目光短浅,思路狭窄,害怕注入精、深、新的理论思维,不善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很难闯出一条新路子来的。中国市场经济下的财政基本理论体系的创新,面临经济运行市场化,经济成份多样化、经济主体自主化、市场竞争公平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济发展外向化、经济管理规范化的全面挑战。这一切均意味着理论转轨、体制转型,不仅跨度大,覆盖面宽,而且传统理论的惰性、惯性交相传递,再加上新的知识不够,“拦路虎”不少。因而只能知难而进,朝着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适应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现代政府职能需要的方向前进。把创新的过程、改革的过程、发展的过程、开放的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不断推进的体制改革有新突破、结构调整有新扩展、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有新举措、对外开放有新改观、经济整体素质有新提高,从而为财政基本理论创新开辟广阔的前景,为建立一种服务性强、约束力大、权威性高、开放度广、开源与节流并重、公平与效率统一、财权统一与分权适度、财力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的新型公共财政模式,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注释:

5.浅谈班组建设的创新思路和方法 篇五

一、前言

班组作为企业最基础、最基层的生产单元,是企业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及管理中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和具体的实施者。班组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体现和反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加强班组建设,实现班组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与精细化,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班组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形象乃至生存发展。为此,如何搞好班组建设就成为企业管理最关键的工作之一,对加强班组建设的重要性和搞好班组建设的途径与方法应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思考。

二、班组建设存在的现状

在新形势下,员工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外部环境、产业结构、管理体制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基层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班组建设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的现状。班组建设管理只是工会、班组长的事,没有做到全员参与 班组建设管理,没有调动全员的积极参与性,更甚者,只认为干好本职工作即可,对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不闻不问,决定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对于此种问题,应该积极引导,行政领导积极参与,树立“班组是我家,人人都爱它”的思想,提高全体员工对班组建设与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到上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齐步共进,将班组建设工作真正纳入企业管理范畴,把管理深入到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员工,全员共同参与管理,这样班组建设工作才能迈向新的台阶。三班组建设的创新思路和方法

针对上单问题,班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1.班组建设工作应以制度为基,打造创新型班组

制度是管理之基,应制定或不断完善班组的各项管理制度、指导书,根据单位综合单位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并结合班组实际,明确各班组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及管理要求。班组作为企业管理的最末端,重在执行,通过不断建立与完善班组的管理制度,细化工作流程与工作标准,以流程的形式编制关键工艺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等,以简洁、简单扼要的语言明确管理要求,系统地编制班组指导文件,从而杜绝班组作业文件多而杂且没有实际可操作性这一缺陷,使班组的管理制度真正做到管理系统化、内容规范化、要求标准化、步骤程序化、考核数据化。把生产、设备、安全、质量等各项指标细化到每一名职工,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千斤重担人人挑的格局,用制度文化来调动每位员工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在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的同时,又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与不断发展。

2、搞好班组建设,必须全面提升班组长的素质

班组长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班组的管理水平与班组工作质量的好坏,这就要求班组长必须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既要懂生产、精技术、熟管理、通安全,又要有一套灵活的工作方法,同时作为班组的安全第一责任人、应加强自身管理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才能当好排头兵,做好各项工作。在员工中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一定文化修养、专业技能过硬、责任心强、懂管理、沟通协调能力强,思想品德优的职工,实行动态管理、民主测评、择优竞聘、定期培训等形式,选拔那些在职工中业务能力强、敢于担当的、勇于创新的职工担任班组长,同时可以定期召开论谈、或到本单位先进的管理班组进行学习或在全公司搭建一个平台,可以到外单位的先进班组去进行经验交流,使班组员工在交流中不断取长补短,从而不断地探索班组管理的创新点与优秀的管理方法,全面提高班组长的管理水平,促进班组建设与管理工作不断走上新的台阶,增强班组管理的科学性、时代性及创新性。

3、班组建设应不断提升岗位员工技能水平

随着公司生产不断地发展,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软件支撑。原来我们在员工培训中追求会一种技能、能胜任一个岗位、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观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观念已不能满足时代发展及现代化企业建设的要求,精一行会多行、一岗多能,已成为提升企业创新力的主流。单位应深挖内潜,加强对员工的形势教育,高额奖励技术专家与学术带头人,打破原有一人一岗的传统管理模式,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建设,使员工认识到学习新技术、“一岗多能”是员工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竞争能力的需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提高人才使用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与整合的重要途径。在全体员工中建立员工愿意学、乐于学、刻苦学的良好氛围,使每一位员工能够熟练掌握多个岗位的设计规范,不论哪个岗位出现人员空缺,都可以实现其他员工及时替岗,保证了关键时刻所有员工都能顶上,从而更好地发挥了现有人力资源优势,有效推动了团队文化建设,为固体火箭技术发展更快发展奠定基础。四 结束语

6.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篇六

论文摘要: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深入与信息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落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体现创新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了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创新教育必须以教师的思想转变为前提,以趣为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实行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一些生动、活泼且开放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开创小学课堂教学的新局面。

关键词:创新教学 创新理念 探究性学习以人为本 教育资源 课程改革 合作精神 角色转变

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深入与信息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已抛弃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并且以它诸多的优势与长处,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各种个样的教学流派,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有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并且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无论是这流派还是那思想,落实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体现新的教学方法,这才是关键。笔者认为要实施创新教育应努力做好以下五点。

一、教师自身要提高基本素质,更新教学观念与角色转变相结合。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教育事业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显而易见,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那么要想使课程改革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要一些基本条件做保证,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条件是教师的高素质。

课程改革主要是思想理念和教材教法的改革。有了好的教材以后,就要精心地钻研教材,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要通过更新教育教学思想,建立教育教学的新理念,使得我们的教育质量尽可能 地提高。走进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将由传授者转化为促导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独奏者转向伴奏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的首席”。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学策略也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而对于一位语文教师来说,应具备以下方面的基本素质。

首先,要对课程改革充满期待,倾注热情。现今,教师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执着地研究,不断地实践,立志在为课程改革作出贡献的同时,把自己锻造成新世纪优秀的语文教师。其次,要更新观念,对《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应准确理解,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全面体现。第一,要求教师要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资源,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教师不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应当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课程的建设者。如,进行课文《四个太阳》教学时,光用你的三寸不烂之舌向学生讲述四种季节的太阳给大地带来的好处,是远远不够的,何不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在自己的感知世界里去感受作者的心愿和四季美丽的景色呢?广阔的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课堂。第二,要求教师重新认识语文教学模式。教师绝对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伙伴,要与学生“亲密接触”,甚至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这样,你才有资格做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引导者、辅导者。如在进行阅读教学指导时,教材作为阅读的范例,你是逐篇教会学生读,还是教给学生读的方式方法,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去读:朗朗地读、默读、品读、美读、诵读 呢?笔者认为 :前者走入了“高投入,低产出”的死胡同,滋长了学生学习的惰性,泯灭了创造性思维,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后者则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再次,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俗话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今天,已不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时代了,信息时代的快节奏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的理论修养,不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且要有与时俱进、创一流业绩的不懈追求,永操教育者的青春。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广泛涉猎以求“博”,学习业务以求“专”,加强教研以求“精”,科研开路以求“新”。还要向我们的教育对象学习,以求师生共进,教学相长。

二、课堂教学中摒弃繁琐分析、串讲串问的旧模式,实现学习与创新相结合。

繁琐分析把生动感人、充满情趣的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使语文教学失去了情感、情趣和魅力,这样违背了语文教学的特点,也违背了儿童学习的规律。在阅读一篇语言文字材料时,老师提出“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了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翻阅工具书,查阅有关资料,认真地阅读思考,梳理好自己读懂的内容;再提出“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懂?”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仔细的阅读思考勾画和记录疑难问题,做好和同学交流的准备。不是有人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吗?当一个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如果能够听到一个个学生经过独立思考以后对阅读材料 的不同理解和感受,难道不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吗?

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掌握学生年龄及心理特点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既然“语文学习”是一种生活,学生便是学习的主人,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探究式学习,简言之就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而语文教学活动长期以来主要以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强调记忆性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较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这种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单

一、被动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这一状况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而且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司马光砸缸》一课时,引导学生探究当孩子掉进水缸爬不出来,情势十分危急时,司马光除了用砸缸的办法救伙伴以外,还可以有哪些办法使孩子获救?于是乎,学生想出众多的办法与司马光的办法相比较、选择。经过讨论探究,学生就会自然明白,在当时的特定形势下,只有司马光的办法才是最佳的。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通过将众多的假设集中而求出解决问题现实方案的能力。

四、以趣为径,开发一些生动、活泼且开放的教学模式,引导 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合作精神相结合。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质疑是思维的火花,质疑是进步的阶梯,质疑是成功的关键。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质疑是至关重要的。这决不是形式主义,也不是为了热闹而装点花瓶。读书有疑源于思,这是思维的结晶,也是智慧的明灯。小学语文课上,学生面对《海底世界》这一课的插图向老师提出疑问:“章鱼不是10条腿吗?怎么书上只画了6条?”还有的学生说:“书上说章鱼是软件动物,可是高级贝类科学界对此还有分歧呢。”这些难道不令人吃惊吗?我们都吃过章鱼,但从来没注意到它有几只触手,更不注重科学界对章鱼的分类还有分歧。虽然学生的理解有失偏颇,但他能向教材挑战,这就难能可贵了。中国的语文教学这些年来,遭到非议不少,尤其形式主义现象严重,读书不给时,训练不落实,目标不现实,基础不扎实。因此,造成教学走入误区,陷入低谷。而诱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注入学习情感,利用学习意志,这将是我们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注重质疑解疑能力的培养,留足时间,激励表扬,让学生由不敢问到大胆问再到善于问;长期以来,语文课堂只是教师的“讲坛”,学生习惯了做忠实的听众。在听讲和繁琐的一问一答中,学生慢慢地丢失了说的欲望、学的能力、合作的精神,形成了“死读书、读死书”,“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可悲局面。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几乎为零。而当今这个“适者生存”充满机遇和挑战的21世纪,光有理论知识是寸步难行的,我们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所以,我们应从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那就从母语课堂教学中开始吧!“抱着的孩子长不大!”我们要真正解放学生,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淡化语文教师的表演欲,从兴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养学生的表现欲。

五、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语文教学与网络时代相结合。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艺术的光亮是注意力。有为注意力,学习的人才能保持心里不跑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可见注意力是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前提。现代教育技术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有着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显现在显示屏上的课件不仅将学生从单调的“黑白世界”(即黑板和粉笔)带入了绚丽的彩色世界,而且图文声像并茂,直观动态,富有表现力,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多角度的感官刺激,极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笔者在教学《太阳》这篇课文时,就利用了多媒体为孩子播放了后羿射日的有趣传说。动画片的形式锁住了孩子的视线,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的教师要努力走在时代的前列,做信息技术的有力“推销员”,让学生轻轻松松的进行学习。总之,语文教学要注重的因素很多,只要我们能够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施教,树立新的教学观,新的教师观,新的学生观,新的质量观,新的评价观,就能把语文教学改革,推向深入并获得成功。新世纪的帷幕已经拉开,社会的巨变已初露端倪。新世纪的教师要做一名在21世纪的土壤中培养健康花朵的园丁,就要以全新的教育观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以祟高的敬业精神为躯干,以丰富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尚的智能品质作四肢,精心呵护株株幼苗,使他们长成参 天大树,支撑起祖国蔚蓝的天空。愿新世纪的教师们努力塑造自己,为21世纪中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共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7.浅谈中国商品学会创新发展的方法 篇七

中国商业已驶入绿色商业年代,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绿色商业创新快速发展, 倡导应用和销售节能绿色商品, 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为当前绿色商业创新发展及实现节能减排“十一五”目标面临的关键及迫切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中国商业联合会将于2010年元月在北京举办首届“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论坛将围绕“走绿色创新之路、发展商业新机遇”为主题, 邀请国家领导、专家学者、国内外商业企业高层权威人士与会演讲交流, 具体包括绿色商业创新发展战略及热点问题高层研讨、绿色商业创新发展优秀案例研讨、商业节能减排专题研讨、节能减排高新技术产品推介会、优秀绿色商业企业及节能减排优秀企业实地考察及企业个性化商务对接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为全面总结近年来我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经验及成就, 进一步提升优秀绿色商业企业品牌形象, 为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树立标杆和楷模, 促进商业企业绿色品牌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快速提升, 大会同期举办“绿色商业创新发展奖”推介表彰活动。“绿色商业创新发展奖”推介表彰活动表彰为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企业家及绿色产品, 在大会期间举办隆重的颁奖典礼。活动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推介原则, 通过建立客观完整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流程, 倾力打造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权威荣誉平台, 向全行业及全社会广泛推广, 以榜样的力量推动中国绿色商业健康、快速、稳定发展。

8.创新,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篇八

思路是创新的前提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常务副院长周景勤指出:“中国的经济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强国,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经济的下一步发展。过去我们主要靠外延式的、靠投资拉动式的、过度资源耗损式的经济发展很有问题。新的出路就是创新驱动发展。应该说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但是真正把创新做好、做到家,实现创新型发展经济可能路还会很漫长。”周景勤认为,“要给企业建立起创新的观念和创新的思路,创新是面向未来的,这是最重要的。要建设创新型企业,首先要把创新管理体系建设起来。最大的问题还是很多企业的领导人没有认识到创新的紧要性。建议式的创新比较多,突破式的创新比较少。最重要的是商业模式、自主技术和自有产品的三大创新。”美国创新学会创始人朗顿·莫里斯则表示:“目前中国最急需的是对创新的系统性学习。创新是一个系统性的东西,需要有一个系统性的结构,目前中国企业的参与量和参与度都远远不够。尽管像海尔、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创新做得很不错,但总体来说还是数量太少。”

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带动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对于这一点,周景勤认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我们过去搞创新,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设想。一种理念。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企业的创新主体定位没有建立起来,中国的创新机制也没有建立起来。具体到企业来说,就是缺乏比较系统的创新管理体系,或者叫创新管理的组织体系。”

人才是关键

保守易,创新难;空谈易,实干难。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是关键。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必须要全面开拓创新学科、技术和人才培养模式。

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提出,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美国创新学会创始人朗顿·莫里斯表示非常赞同:“中国现在参与创新的人员还不够多,最好是有一定规模的人参与进来,大家形成合理的结构来推动创新。中美两国在创新领域主要有两个区别:一是技术上的区别。美国的技术革新速度比较快,比较重视,由技术专家向年轻人传授技术,速度很快;二是在文化方面。中国的一些文化会减缓创新在中国的应用,比如中庸气质和企业性格。”周景勤认为:“想真正把企业创新的市场地位建立起来,企业就必须要建立系统的创新管理体系、培养一批对创新实行专业化管理的优秀人才。企业里面有两类人,一类人是做现在,一类人是做创新。创新是开创未来的,重视未来就是重视战略。企业的创新领导人很重要,要管战略、管发展,一定要是独立的高级职位,最好是总负责人兼任,最少也应该是由常务副总兼任。”

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还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铁律。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成为科技创新大国。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要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对于这一点,周景勤认为:“我们自己的要建,国外先进的我们也要学、要引进,这才能更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在更高起点上起步。学习他山之石,本身就是创新,我们才能发展得更快、更好。我们自己的创新人才培养,也要考虑和贯彻这一点。”目前我国开展创新培训的单位非常多,但是系统性、全面性地组织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不多。在这一领域,目前中央企业走在前列。国资委已经下发了很多文件,和国家外国专家局一起指导中央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并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和交流,其中效果最好的是国际创新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帮助中央企业和社会各界培养了很多创新领军人才。

9.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篇九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宋正琼 电话:*** 重庆市江津区稿子小学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位老师的责任。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技能教师必须要有一定的方法,让学生在探索与理解上,感悟到创新思维的技巧。而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呢?下面我就简单的谈谈我的理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学习氛围

一、创造良好的环境与学习氛围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需要一个好的氛围。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创造与之相吻合的教学环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的关注度。一般情况下,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都是从识数开始的,教师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教学,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只有对一门功课有兴趣,才会认真学习。

二、建造与学生为主的课堂

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尽量在一堂课上少说话,让学生多说话。教师作为教育中的主导者,在一节课中,要充分提高学生的兴趣,做到自己少说话,学生多说话,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创新教育模式。

(一)开展小组合作模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按照学习程度均匀分配。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合作共同得到答案。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得学生在小组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在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开展一对一模式。根据学生的基础,把学生分成一对一,每次在课堂中,有实际操作的问题,学生一对一可以相互解决。分成一对一不仅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师生互动。在教学课堂中,如果教师能够营造一种适合与学生参与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情情况有所了解、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与学生能够密切配合。那么,在教学课堂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与学生互动交流就能够有效的引发与诱导学生参与活动中来,使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集中,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对内容的把握与学习方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为课堂中师生互动很关键。

三、创建多媒体教学

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多媒体教学的渗透越来越广。农村小学基本都已实现班班通教学,同时也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制定教学材料,还可以丰富数学知识,扩展一下教学内容,同时数学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制定形,声,色,把原本单调枯燥的数学题变得更充实、更形象、更具有吸引力。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实现了小学数学教学的现代化。

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沟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最好的桥梁当前的教育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创造教育上,而创造教育的重点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能够发挥他们积极主动性的环境和氛围,使他们对学习过程、学习目的感兴趣。当教师把自己的爱融入到和学生的关系中,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时,教师就会发现自己找到了一条进行创造教育的捷径。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很重要。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行动起来,改变教学方法,营造师生平等和宽松化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必要的生活情境,激活数学课堂,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功感,在教学中提倡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出发,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0.浅谈中国商品学会创新发展的方法 篇十

印刷---文明的传播,知识的载体;印刷---智慧的结晶,进取的明镜。文明气息传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偏远的山村的儿童都能感受到都市的文明进程,渴望知识,渴望进取。印刷工作,是一个攸关到人类灵魂的工程;印刷企业,是一个攸关到人类文明进程的助推器。

如果夸张点说的话,现在的印刷品除了水和空气不能再现外,其他任何可视物都可以被精美复制!也就是说印刷品是无处不在的,有人曾说过印刷业会因为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而消亡,但事实证明印刷业仍有其存在的价值。作为包装品,它包裹的可能是千家万户的粮食;作为教材,它是数以亿计的大中小学生天天形影相随的必备工具。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印刷,我们的学习同样也离不开印刷。印刷已经与我们人类密切相关。

因此,时刻准备投身印刷事业的我们应该树立印刷生产的理念,为了印刷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坚信“我们就是印刷,我们就是印刷人,我们就是印刷未来!”正如值得印刷界人士自豪的业界代表---曼罗兰提出的口号:“Weareprint!”

曼罗兰创新的理念和设备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化高速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脱颖而出,可以说是难上加难,而曼罗兰经受住了这一严峻的考验,把自己的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投入新技术和更多的资源,不断推陈出新,尤其是为大中华地区的客户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

曼罗兰的印刷设备享誉全球,无论是报纸印刷机、商业轮转印刷机,还是平张印刷机,均为先进技术、高度自动化以及优秀印刷质量的典范。07年曼罗兰还为三力印刷集团、四川联翔等众多印刷企业提供“差异化策略”。曼罗兰提倡“以人为本”,公司里伯乐寻找着更多的千里马,大量的印刷人才被发现着。人在企业里是最为重要的,机器运转要靠人去操作,生产安排也要人去做,只有人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

只有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从容的迎接挑战,曼罗兰不断的推出新的印刷理念、印刷设备。作为全球最大的印刷设备生产制造商,曼罗兰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如单张纸胶印机Roland 700 Direct Drive 和

Roland 700 Hiprint。曼罗兰不仅在胶印机设备的研究领域不断进取,还在数字印刷方面有所创新,DICO Web卷筒纸胶印机就是传统的胶印技术与数字印刷相结合的典范。此外,曼罗兰还严格遵守环境管理系统DIN EN ISO 14001标准,给印刷界做了环保的典范。

曼罗兰机器在中国的市场比较大,它的经久耐磨、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得到了众多客户的信赖,它的“差异化策略”,使得更多印刷企业印刷的产品质量更好、速度更快、效率更高。Roland 700 Direct Drive不仅节省了大量的开机准备时间,大大提高了印刷机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非常快的更换印版,非常快的完成清洗工艺,另外,在机器的维护上,还装有远程遥控诊断系统。只有更多的优势才能够赢得竞争,曼罗兰----印刷业的骄傲!

曼罗兰环保印刷的发展

现代印刷业在文化传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环境污染。环保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虽然讲印刷的污染没有那些化工、制造业显著,但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多少条清澈见底的河流被印刷厂排放的污水给污染了;多少地区的空气质量遭到袭击。我们亲眼目睹了一切,污染如此严重,能不治理吗?可环保是要付出代价的,不仅可能牺牲发展为代价,还要投入可观的治理成本,可它的成效却未必立竿见影。然而曼罗兰在不断开发新技术的同时更加注重环保,不惜花费大量资金在环保上,一系列的环保措施,如空气污染的控制、废料的避免与处理等确确实实减轻了污染。

环保是趋势,资源是主题。现代印刷业面临着新的挑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怎样才能将资源循环利用呢?曼罗兰给我们做出了回答。曼罗兰制造出的符合环保的印刷机,自动化的节约了材料,使得整个印刷过程中环保和印刷的关系处理的非常协调,在不断上升的销售额的基础上降低了能源消耗,提高了生产效力。近年来,曼罗兰还在奥芬巴赫和麦豪森厂投资了几百万欧元来减少能源和降低浪费率。这些都在无声的证明着曼罗兰正朝绿色印刷的方向发展着,为印刷业指引着新的发展方向。

中国印刷业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时代在进步,人类的智慧也在朝前迈进。印刷业推动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在继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如今是我国印刷企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最佳时期,我国的印刷企业正处于“战略性机遇期”。

国内印刷企业的创新能力普遍比较弱,应加强与印刷业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国内更多的是引进国外先进的机器设备,然而不懂得在引进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从而进行技术的创新。我们应该虚心的学习曼罗兰的故乡----德国的创新理念和管理模式,将曼罗兰的创新技术与国内印刷企业的现状相结合,学习中带动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曼罗兰数字印刷的发展

数字印刷的出现是一个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印刷工业发展的趋势。数码打样、喷墨打印和激光打印等技术的出现更是给印刷业带来了饥饿中的馒头,数字印刷成为电子媒体与纸媒体之间的一座桥梁。如今数字印刷还不能完全的取代传统的胶印,但是与传统胶印相比,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不需胶片和印版,工序简单,适合大批的短版活。数字印刷一步一步艰难走来,无数家数码打印店的诞生,增添了数字印刷的生机。曼罗兰数字印刷机Sol jet可以在透明的材料上印刷白色,而白色油墨是一种环保型的油墨,没有气味,对人体没有危害。曼罗兰将环保与数字印刷相结合,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让数字印刷的脸上挂起了灿烂的微笑,他在向我们挥手,欢唱道:“未来是属于我们的!”

曼罗兰不仅仅在环保和数字印刷这两方面,引领了印刷业的发展,还在更多的方面发挥了领头羊的作用,引领着印刷业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印刷----人类文明的缔造者;

印刷----文明进程的推动者;

11.浅谈中国商品学会创新发展的方法 篇十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已经建立起特有的经济和企业体系,这一系统极大地提升了资源调动的效率,然而创新能力似乎并没有与之一同发展。例如,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依赖于外国技术和外国直接投资,特别是2000年以来,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在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中的比例超过85%(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04-2006)。中国企业长期受制于知识产权和高额的技术许可费用,以及产业层面上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了中国经济仍旧是成本驱动和低利润率,特别是在芯片、软件、机床、发动机等重点行业,仍然严重依赖外国技术。所以,对中国来说,如何使创新体系更具有效性和整体性是一个巨大挑战。

有很多文献和报告研究了中国创新体系,例如,OECD发布了关于中国创新政策的回顾报告。报告中指出,中国需要更多的自下而上的决策制定,赋予私营部门更重要的作用,以及机构间更多的协调来推动创新。与此同时,中国为了应对经济快速增长而缺乏创新能力、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却缺少自然资源的困境,在本世纪初开始实施了自主创新的计划。自主创新政策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逐步提高科技能力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掌握先进的工业技术和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促进企业从成本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并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创新型的国家之一。2006年政府实施中长期科技规划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转折点。但是,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前进路上,面临许多挑战。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的背景

在自主创新政策实施之前,由于对外开放的持续推进,以及低级要素的大量廉价供给,国外大量的高级要素进入中国,迅速提升了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随着高级要素的流入,使中国低级要素的使用更加有效,边际产出率提高。巨大的要素集聚能力使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高,要素集聚是当前中国的核心能力。与此同时,人均GDP也快速拉升(如图1所示),2006年已经超过2000美元,2008年达到3268美元。按照国际标准3000美元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后,居民消费结构将日益高档化和多元化,中国也具备一定程度的购买能力。

中国科技论文被SCI和EI检索的数量也不断提高。到2005年,被EI检索的数量排名世界第二,SCI排名世界第五(图2)。在一些新兴的领域,例如纳米领域论文发表的数量,中国在2004年就已经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

但许多专家和政府官员已经预计到长期增长中存在发展的风险。首先,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于外国技术和外资企业。自2000年以来,外资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超过85%。关键技术自给率低,2004年对外技术依赖度高达56%,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我国60%以上的装备要靠进口满足,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近年来,在一些政府官员和专家中存在越来越强的挫折感,这种挫折感来自于“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并没有达到决策者所希望的先进知识和技术直接地且自发地向中国企业溢出。

第二,成本优势驱动下,中国企业为世界制造产品,由于在创新方面表现不佳,获得的利润是有限的,同时还必须向跨国公司支付高额的知识产权使用费。虽然中国公司和个人在美国获得专利数量增长的较快,但是与日本、韩国和台湾还存在较大差异(如表1)。值得注意的是,截止到2008年底,中国在美国专利授权量累计达到10699件,而前5位没有一家中国本土公司上榜,全部为外资在华企业和个人,比例达到21.4%。因此,中国急需来自内资企业以及研究机构和大学知识基础和知识产权的创新。

第三,在持续运用中国的要素集聚能力与中国实现真实国力的持续增长这两者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矛盾的。要素集聚能力只是现代国家三个能力中的一个,最重要的能力是创新能力,拥有技术创新能力也就拥有了现代经济的主导权,进而拥有全球化经济中的主导权。如果在未来发展战略上没有改变,中国经济依靠高投入、高资源消耗带动的高速增长是不能持续的。中国需要更节能和环保的技术,更强的自我研究技术,新的管理技能和新的组织管理以确保在不久的将来仍然实现可持续增长。

上述担忧促使中国政府提出自主创新的政策,并主要实施了三种主要政策。首先,政府计划到2020年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2.5%(2007年为1.49%)。由于GDP预期将以类似的速率增长,增加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也意味着R&D经费支出绝对量上巨额的增加。第二,政府采取财政政策来激活企业层面的创新能力,新的税收政策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R&D经费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同时对研发设备低于30万的,不提取折旧等。第三,新政策将政府采购视为促进中国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这项政策是从美国和韩国获得最佳实践的学习结果。目前中国政府采购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成本,而不是促进自主创新。在新政策下,政府机构必须优先考虑购置创新型内资企业的商品或服务,即使这些商品和服务相对于其他公司(包括中国和国外)价格和质量上都不占优势。

政府如何作用于自主创新

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日本以及 亚洲四小龙的崛起或多或少都与政府的干预紧密相关。但是大部分学者认为市场能够比政府做的更好,如世界银行等一些国际组织认为政府在东亚崛起中的作用是有限的。

我们认为中国是一个有计划经济遗留的特殊国家,脱胎于计划经济的创新体系是无法消除政府的直接影响。中国政府在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务院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是一个高层次的协调机制,它每年举行两到三次会议讨论有关科教战略的问题。参会部门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学院以及工业与信息化部、农业部等产业部委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其他一些部委,例如财政部和商务部也对科技与创新政策及其实施有明显的影响,而人事部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也施加着间接但重要的影响。根据政府的结构,各个部委之间有分工。例如,科技部负责R&D活动以及制定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和战略,而发改委负责实施R&D成果。科技计划和规划是政府干预科技与创新活动强有力的方式,这种干预的方式复制了前苏联模式,直到今日仍然保持着有效性。同时科技计划和规划也是追赶和提高技术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是目前中国政府制定的科技政策长期框架,其目标是通过实施自主创新战略促使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具体目标包括:到2010年,R&D占GDP的比重到2%的水平。到2020年增加到2.5%;科技与创新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成为促进GDP增长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度减少到30%以下(以技术引进费用占R&D的比例计算,在2004年时大约为56%);在国内授权专利数量上和科学论文的国际引用数进入世界前5名。表2列出了2001-2008年中国R&D经费占GDP比重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R&D经费占GDP的比重一直在上升,2008年R&D/GDP的比例也达到1.52%,为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

12.中国传统创新思想及其方法简述 篇十二

1 创新方法在国内发展的概况

近代社会, 中国学者对于创新技法的认识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所体现。早在1921年, 我国著名的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文中, 就提出过:“天下古今, 从无同铸一型的史迹, 读史者与同中观异, 异中观同, 则往往得新理解蔫。”这里讲的“同中观异, 异中观同”正是美国学者康顿提出的综摄法的精髓, 但它要比其相似的思想早三十年。

现代对创新方法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2 0余种创新方法首次引入国内。1983年6月28日,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大学和广西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发起的全国第一届创造学学术讨论会和全国第一期创造学研究班在广西南宁开幕, 是创造学正式引进中国的重要标志, 也是我国创造学发展的里程碑。1986年, 我国创造学者许国泰经过8年的摸索与尝试, 首创“信息交合法”, 又称“魔球”理论。

甘自恒在1986年和1993年分别提出“系统综合法”和“交流激励创新法”;1988年赵惠田提出“集思广益法”;1989年刘仲林提出“臻美技法”;1990年10月, 宋文奎发表“扩、缩笔记目录分类法” (SON方法) 和“可变多维形态属性列举法”。1991年, 许立言、张福奎在对奥斯本检核表法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创造发明、特别是上海和田小学创造教学的实际, 与和田路小学一起提出了“和田十二法”;1996年彭建伯提出“技术反转法”等。

2 中国传统思想中蕴含的创新方法简析

2.1 温故知新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如是诠释:“故者, 旧所闻。新者, 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 而每有新得。”它强调“温故”在于“知新”, 温习旧知识, 重在获取新知识。这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1) “旧”中藏“新”, 通过挖掘和领悟, 可以获得新知识; (2) 新旧之间存在联系, 人们在温习旧知识的过程中积极思考, 可以深化知识, 发现和克服旧知识的局限, 从已知走向未知, 得到新知识。即“知新”是“温故”的重要目的。另外, 很多现在被人们广泛使用的创新方法与温故知新所体现的思想也十分相似。

专利文献利用法:该方法可以说是典型的以“旧”换“新”的基础。该方法的最大特点即是通过广泛查阅专利文献, 在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已有专利情况的基础上, 学习别人如何实现创新, 激发自身的思考。

笔记收集法:即通过参与者每天围绕研究主题记录笔记, 并对其汇总归纳而得到创造性的设想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整理好的信息反馈给参与者, 从而诱导每个人对“旧”潜在的思考能力、洞察力, 进而创造出“新”。

除此之外, 诸如从创造的出发点考察和重新思考事物的还原法、通过查阅相关索引以寻求和解决问题相关性的目录法等, 也都是温“旧”出“新”的方法。

2.2 举一反三

孔子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意思是说物有四个角, 已经指出了一个角的样子, 如果不能推知其他三个角, 那么这个学生就不必再教了。其中所表达的思想重点就在一个“反”字, 即类推, 人们积极开动脑筋, 广泛联想和推理, 由此及彼, 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事情。举一反三首先是作为一种学习和认识的方法而受到推崇, 但也具有创新的价值, 而其中的“一”就是激发创新的原型和兴奋点。《淮南子》“见寂木浮而知为舟, 见飞蓬转而知为车”的说法, 正是对举一反三方法具有发明创新价值的确认。当今社会, 与其思想有相似之处的创新方法及其成功应用的案例也有很多。

综摄法:该方法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威兼·戈登 (W.J.Gordon) 于1944年提出, 是一种利用外部事物启发思考、开发创造潜力的方法。它包括有拟人类比、直接类比、象征类比等类比思想, 都是由“一”类比的典型方法。

原型启发法:“原型”即生活中所接触的每个事物的属性和特征, 问题解决者获得一些原理的启发, 使其结合当前问题的有关知识, 形成解决方案, 从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人们通过对鸟翅膀构造的研究, 设计飞机机翼;通过对蝙蝠超声波定位的仿效, 制造出雷达;通过对狗鼻子构造的分析, 发明了比狗鼻子更灵敏的电子嗅觉器等创新的例子, 均体现了这一思想。

移植法:该方法是将某个领域的原理、技术或方法, 引用或渗透到其它领域, 用以变革和创新。

除上述方法以外, 将生物界的原理和系统中获得的灵感应用于人造产品中的仿生学法、在接近或相似的事物中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相似联想法、从一种事物的对立面获得启发的对比联想法等与举一反三方法所体现的思想都是相似的。

2.3 怀疑

孔子的“未知生, 焉知死”和“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等言论是对当时鬼神论的大胆怀疑, 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是对前任已有知识的怀疑, 张载的“于不疑处有疑, 方是进矣”则明确将怀疑与创新结合起来加以论述, 更有“义理有疑, 则濯去旧见, 以来新意”。

与这些思想有相似之处的创新方法有检核表法。该方法是一个改进型的创意产生方法, 主要用于对原有产品的改进, 要结合改进对象 (方案或产品) 来进行思考。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列出有关问题, 形成检核表, 然后逐一进行核对讨论, 从中获得解决方案和创造性设想的方法。另外, 5W2H法、专项问题检核表法等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了这一思想。

2.4 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一种与常规思维不同, 从反方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老子作为中国智慧的重要象征, 就精于逆向思维, 如“柔弱胜刚强”、“谦下不先”的观点。如今, 从逆向思维出发而衍生的创新方法也有很多并且都得到成功应用。

反求工程:也称逆向工程、反向工程, 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手段对实物或模型进行测量, 根据测量数据通过三维几何建模方法重构实物的CAD模型的过程, 是一个从样品生成产品数字化信息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及生产的全过程。在对国际上一些先进产品“引进消化”的基础上再创新过程, 较多应用到该方法。

方向逆向法:又叫程序逆向法, 它是颠倒已有事物的构成顺序、排列位置或者方向而进行思考的创新思维方法。

属性逆向法:这是一种从事物属性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的方法。在属性逆向思维中, 进与退、出与入、有与无可以在更高层次上获得新的统一和转化。这种方法适用于正向思维难以得出解决方案的创新问题。

逆向思考, 将平常思考问题的思路反转过来, 思考其相反方面, 从不易被人想到的地方进行探索, 创造性的火花常常会出人意料的闪现。中国古人非常擅长于这一思维方法。我们现在应该继承它, 将它广泛地应用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各项创新活动中。从反面入手, 以反求正, 运用与常人、常规相反的方法, 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意想不到的正面效果。

以上四种创新思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的部分创新方法原型的探讨。但是古人所提出的思想及其所蕴含的创新方法远不止于此。

3 结语

通过对国内外创新方法发展情况的概述发现, 很多国家都根据自身的文化特色构造和研究出了适用于本国的创新方法。中国近代社会以来, 也有不少学者在国外创新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出了一些新的方法, 但是结合中国文化蕴含的方法则少见。在我国自主创新的过程中, 所参与的创新主体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和熏陶的思想主体, 所参与的创新客体也有着中国特色。因此, 我们需要倍加挖掘和珍视传统文化中的相关资源。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创新实践中, 提出并使用的一些极富创新意蕴的方法, 诸如上述思维方法不仅符合我们的思维惯性, 也与现在学者们研究的国外创新方法有相交之处, 有的甚至很独特, 对于我们的研究和生产很有价值和启示意义。

在走自主创新道路的今天, 在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总结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方法, 继承和应用传统的创新思想, 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自主创新之路。因此, 在以后的研究中, 要大力深入研究、继承和发展应用我国的传统创新思想。

参考文献

[1]李广福.中国传统创新方法探析[J].天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钟惠英.创新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特质 (之一) [J].长沙大学学报, 2001.

[3]邓厚平.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7.

[4]史磊.传统与创新:孔子德育思想的现代意义与精神蕴含[J].理论学刊, 2006.

[5]陈放.创新视野中的“温故”与“知新”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3.

[6]崔秀芬, 付金凤.儒家管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北方丛林, 2003.

[7]陈国志.儒家文化传统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3.

[8]颜平建, 张秀荷, 杨英法.中国教育创新文化溯源[J].2007.

[9]杜永.中国创新能力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J].2007.

[10]李俊卿.基于案例推理的创新方法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 2010.

13.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需要制度创新 篇十三

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市场体制深化改革,而中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更需要体制改革的.支持,而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手段就是创新制度.本文论述了制度创新与中国证券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具体指出中国证券市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发行制度、监管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做出努力.

作 者:黄德军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统计专业,辽宁大连,116025 刊 名:市场周刊 英文刊名:MARKET WEEKLY 年,卷(期): “”(5) 分类号:F8 关键词:制度创新   证券市场   市场化精神  

14.创新方法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 篇十四

——坪塘镇创建省级党建示范点工作总结

坪塘镇地处望城最南端,南抵湘潭,北接长沙,辖区面积112km2,辖15个村,5个社区居委会,5.95万人。36个党(总)支部,党员1953名。2005年8月,我镇党委被确定为全省第二批基层党建工作创建示范点,在上级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指导下,我们始终坚持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五个好”乡镇党委建设目标,着力于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夯基础、抓党建,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全面提升全镇整体工作水平。2005综合目标考核全县排名第一,并荣获“长沙市综合治理工作红旗单位”、“长沙计划生育工作模范单位”、“长沙市村民自治模范单位”、“省级文明镇”等称号。2006年,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各项指标全县领先,有望跻身全市领先行列。在党建创建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班子、强队伍,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万事人为本。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解决农村诸多矛盾,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其中最为党建的因素就是如何用好人、管好人。为此,我们突出抓好了三支力量的建设:

一是严格把关,选准配强基层班子。

去年10月,村级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结束后,为确保全镇工作正常开展不脱节,我们报请县委主要领导同意,集中一个月时间,提前及时狠抓村级支部的换届工作。由于本次换届非同寻常,并村无疑将大幅裁减村干部职数,竟争异常激烈。对此,我们有清醒认识,方案周密,操作规范。由党委“一把手”牵头挂帅,动员会议一结束,四名副书记直接带队责任到人分四组赴各村统一行动。通过召开支部大会,合乎条件的同志报名竟岗,支部党员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群众代表参与评定,工作组座考察,党委集体研究确立正式人选,再交支部大会差额选举的规定程序进行操作。由于工作扎实,组织严密,这次支部选举工作非常成功,实现了三个百分之百的好效果。即百分之百的村支部一次选举成功;百分之百的支部书记理想人选全部当选;百分之百的班子成员都是党委确立的正式候选人中当选产生,没有一位票箱以外人员入选。44名当选的支委成员中38名同志是并村以前100多名党员村干部中的优秀分子,6名新同志均是经济建设领域的骨干力量。这支队伍思想解放,积极上进,能干事、干得好事,在党员和群众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年龄和文化结构也得到较大的改善,特别是在支部书记“领头雁”的确立上,我们注重政治素质好、领导能力强;有创新精神、致富能力强;热心为群众服务、带富能力强的“三强”型人才的使用,15位现任支部书记中经济能人型的有8位,其中兴丰村支部书记彭新建、连山村支部书记阳高文都是企业法人代表,个人资产逾百万,且多年来为地方公益事业捐资出力,深得群众赞誉。他们之所以涌跃竞岗,目的只有一个:尽我所能,加快发民展,造福家乡。正是有一支这样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为坪塘各项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切实加强机关干部和基层党员队伍建设。

机关干部是基层队伍的榜样,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全镇工作的开展,为此在干部队伍建设上,我们着重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在人员使用上争取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即对办主任,副主任等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公开选拔;一般干部定岗定责定职数,自主报名,由分管领导,办主任择优选择;另一方面强化管理,转变作风。采取办线评比竞赛,激发团队精神;采取干部个人登台述职,集体参评,刺激干部责任心;年终考核评比,重奖有功人员,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形成一股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良好氛围。

党员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来展示。在基层党员队伍建设上,我们具体作法是:

1、合理设置党组织,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我镇原有支部68个,其中行政村支部35个,社区(居)委会支部5个,企业事业单位支部28个。2005年9月,随着农村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的实施,原有35个宵村支部撤并为15个。同时,历年来,个体民营企业中党建工作一展极不平衡,有三环颜料有限公司这样的市、县先进红旗党委,也有组织、无活动,工作几乎瘫痪的个别企业支部,针对各企事业单位支部的具体情况,镇党委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措施加以完善。针对部分企业法人非中共党员的情况,我们一方面积极培养吸纳为中共党员,如长沙坪塘水泥厂厂长熊军、坪塘供电所镀锌厂厂长邓伟军等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增强了对单位党支部工作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委派镇机关干部下企业兼任支部书记,主持党建工作。如坪塘建筑工程公司支部书记由镇企业办主任向阳同志担任,同时,对那些党员人数少、分布较散、人员难以集中、不便管理、工作滞后的支部按行业和地域情况进行撤并重组,通过为期近一个月的清理,所有撤并支部党员和流动党员都全部归位,找到自己较为理想的政治生活家园,过上了正常的组织生活。目前企事业支部由原来的28个整合为16个,数量虽然减少了,但活动开展与村和社区支部一样,走上经常、规范的轨道。

2、以先进性教育的契机,深入开展党员联系户工作。党委将党员联系户工作为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工程来抓,完善原有制度,成立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2005年,庆“七·一”表彰大会上表彰奖励的188名优秀党员和2006年,“七·一”表彰的185名优秀党员就是这一工作中的先进代表.。特别是在今年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把“我是党员来帮你”结对帮扶工作贯穿先教活动的始终,388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结对帮扶一户或几户特困家庭,在群众中反响较大,收效良好。如机关支部党员捐资捐物,资助特困户;文教支部138名党员每人走访3名困难学生家庭,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搞好学习等,扩大了先教活动的影响,树立了良好党员的形象。

3、坚持标准,发展党员,确保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党委一惯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慎重发展”的方针,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长期全面的培养,教育和考察,积极吸收群众普通反映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保证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特别注重在村组干部,致富能人,团员青年中培养积极分子入党。每年举办的党训班,参加人数逐年增长,近3年净增50%以上。连续两年共发展党员79名,无三年未发展党员的空白村,壮大了我们的队伍,充实了我们的力量,改善了队伍结构,促进了整体素质的提高。

4、惩前毖后,纯洁党的队伍,维护党组织的光辉形象。在注重加强对党员教育管理的基础上,对那些经不起考验,受不住诱惑的违纪党员,坚决按程序处置到位。去年两年,共处分党员7人,共中开除3人,党内处分4人,取得了警示教育的作用党内党外反响较大。

三是切实加强党委班子的自身建设。

具体作法上,首先相互协作,提高领导班子团结能力。只有团结干事,才有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主要领导经常与下属交心谈心,班子成员相互尊重,有意见当面提,不在背后谈闲话,不利于班子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班子团结的事不做,自党维护班子的形象。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和组织生活会,交换工作和意见,增进相互了解,使班子成员既在工作职责上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又在执行中密切配合叮互支持,形成一个团结合作的整体。其次是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提高领导班子科学决策能力。党政主要负责人还头自党执行《民主议事制度》的规定,对一些涉及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议,研究部署经济工作,人事问题等重大事项,从不单独拍板,而是提交党政办公会集中研究、集体决定。对总体规划,重大工程建设和其他涉及全镇整体利益的重大事项,先由党委政府集体提议,交基层主要负责人讨论后作出修改,由镇人大代表会议表议通过才予执行。再次是认真学习,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除每月两次的集中学习和上级安排的培训活动积极带头外,每年都从省、市党校聘请专家教授进行辅导授课,并根据工作需要,派出外地考察,开拓视野。倡导积极撰写论文,提升工作水平,促进工作。

二、建机制,抓载体,促进党建工作上档次,创特色

制度作保证,载体建平台,是确保党建工作整体推进的有效措施。为此,我们突出抓好了以下工作:

一是健全制度抓管理。

只有建立起一套明确具体,科学规范的工作管理制度,才能体现和巩固创建工作的成果,才能使党组织建设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因此,各党组织在坚持原有的学习制度,发展党员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制度的同时,着重完善了议事决策机制和重大事项管理机制,确保决策民主、科学,避免决策失误和管理上的漏洞,杜绝重大损失和腐败现象发生;着重完善了激励约束机制,实行镇、村干部绩效管理,强化考核手段,加大奖惩力度,报酬与工作挂钩,奖勤罚懒,激发工作热情;着重完善了镇村干部学习培训和选拔任用机制,增强干部素质,提高干部工作能力,凭能力、凭实绩论英雄。并严格按章执行。

二是规范建设树形象。

并村工作一结束,党委就号召集中时间,实施村级规范化建设,提升党组织的整体形象。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各村和社区居委会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筹措资金,建设规范化基层阵地,实现全镇硬件建设一片红。由各村和社区居委会负责办公设施的改造添制,验收合格后,由镇财政投资5万余元,负责制作统一规格、统一内容的牌板进行布置,确保阵地建设整齐划一,克服多年来的五花八门、零乱不堪的现象。目前除两个村办公场地正在兴建之中外,其余各村、社区均在今年3月底以前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在软件建设上,以基层干部实施规范化的管理。从干部的作息时间、值班制度、工资补助标准、奖励措施、离退休办法等由党委发文明确,并严格执行。这样既稳定了干部队伍,又方便群众办事,深得干部群众的拥护。

三、典型引路促平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确保全镇党建工作整体平衡推进上台阶,党委号召全镇各支部开展“农村支部学山塘,企事业支部学三环”的活动,掀起创建工作热潮。今年四月,在山塘村召开“抓党建,促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重点推介山塘村支村两委一班人规范党内工作制度,凝聚人心,两个作用发挥好的成功作法,推介山塘村实施阳光工程,实行组帐村代管、并定期公布的好举措,推介山塘村首开先河,推选由党员和群众代表组成的组级议事会,解决一些村内重大问题的好经验,并将范本打印成册发放各农村社区支部。各支部积极效仿,成效显著。针对坪塘非公企业单位支部多且党建工作历年来较为薄弱的实际,利用今年开展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先进性教育的契机,大力推介三环公司党委用党建带动企业文化,激发公司职员的工作热情,为企业创效益的经验,编绘材料,宣传促进,带动企事业单位支部和企业法人重视党建,抓好党建的自觉性。目前,17个企事业单位先教活动进展顺利,各项任务完成较好,效果明显。支部活动阵地已全部建立并规范布置,党员组织生活经常,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党性观念明显增强,工作热情明显提高。

三、谋发展,办实事,确保全体工作上水平,见成效。

检验创建工作最终效果的根本标准是看全镇整体工作开展怎样、群众满意度如何。对此,我镇党委有清醒的认识。因此,党委的指导思想是高起点谋划坪塘,大手笔建设坪塘,以“三个代表”为准绳,锁定“创一流业绩,建三湘强镇”,率先实现全镇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实施“融城强镇,工业富镇”的发展战略,举全镇之力,团结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扎实工作,近两年来各项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具体体现在:

1、农村工作扎实推进。调查产业结构,强加农民收入,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完善洋湖垸3500亩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基地范围内人均种菜纯收入达4000元,形成品牌和产业带动效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组织资金近200万元,鼓励群众改善水利条件,增强防风抗旱能力;组织农务输出,解决劳力剩余和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

2、乡镇企业稳定发展。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培植龙头企业,壮大发展实力,推进企业第二次机制改革,进行土地转让,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增强发展后劲。2005年完成企业总产值17.7亿,工业总产值13.8亿,实交税金5050万元。实现利润5000万元。全镇人平工资500收入余元。

3、城镇建设交通设施逐步完成。投入80余万元对旧集镇、街道进行彻底整治改造,同时加大力度对新集镇洋公塘开发小区进行规范建设,目前已初具规模。在交通条件改善上,2005年投入资金500余万元硬化改造铁红公路12.7公里。2006年又投入资金近600万元硬化改造太平公路14.5公里,实现了全镇村村通硬化公路的目标,为全镇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了优良的交通条件,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4、招商引资来势喜人。两年引进招商项目13项目个,合同利用资金1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4亿元,现有11个项目启动建设,为坪塘第二轮经济腾飞注入了新的活力。

5、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计划生育工作在优质服务上做文章,群众生育观念彻底改变,一直保持低生育水平,计划生育率在98%以上,群众满意率90%以上,去年荣获全市模范乡镇,今年有望进入全市示范乡镇;城乡社会保障落实到位,2005年和今年1-6月救助近2000户,3500余人次;教育投入65万元,改造学校2处,卫生医疗有效保障;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矛盾纠纷处置及时,无重大安全事故,无群体阻工闹事,无集体上访,连续两年全县综治维稳现场会在坪塘召开。在2005年全市红旗单位的,2006年有望保先进位,为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通过开展创建工作,我镇各级领导班子更加团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突出,管理制度更加健全。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极大地推动了镇域经济的发展。2005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20.2亿元,增长14%;实现镇级村稳收入4700万元,增长37.8%。其中地方政收入突破3000万元。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4800收入元,比上年增长20%,2006年将在此基础上有一个更大的飞跃。

15.浅谈中国山水画的创新 篇十五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中国山水画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国传统山水画以墨为主, 利用墨色的变化绘出山、石、水与远近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 中国画有了更多的颜色, 可以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是中国山水画乃至中国画的一大进步。中国画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情趣, “写意传神”的韵味, 实在是需要勤加练习才可以达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 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日益扩大, 中国画家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 也开始创新绘画方法, 用各种巧妙的技法来完成绘画, 这固然是好的, 中国绘画冲破了传统绘画几千年来形成的牢笼, 有了新的气息。

中国山水画的创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意

中国山水画注重意境, 强调意在笔先, 画家认为“意犹帅也, 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如传统山水画, 喜画大山大水, 画家试着想把自己游历名山大川后, “祖国”在我心中的意象表现于画面之中。于是造境寄性, 吐胸中之豪气, 发思于千古之畅想。而青山绿水, 则发扬“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怡情功能。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 当今有些画家喜小品画, 表现小景, 寄托画家对景物的瞬间感动, 使中国山水画在立意上更加丰富。

二、色彩

随着时代的进步,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急剧提高, 对色彩的审美需求更为强烈。在精研笔墨和墨色基础上, 发挥色彩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在以意赋色的青山绿水中, 适当汲取水彩画的表现技法, 将大片画面留给色彩去表现, 并结合先色后墨法和湿画法, 呈现出深远空灵、清新朦胧的美, 这是中国山水画的大胆创新。

三、形式

传统中国山水画作为书斋艺术, 一般形式感不强烈, 视觉效果较弱。必须对山水画形式进行探索与创新, 适当汲取西方平面构成的方法, 将杂乱无章的山林、河流、村庄、丘壑等, 按照美的原则进行分割、建造、组合, 形成完美形式和新的秩序, 给观者以视觉引导, 使其情不自禁地按着意定轨迹去观赏, 去领悟画的主题。

四、透视规律的应用

传统山水画喜用“三段式”“三远”, 不讲究比例关系和透视规律, 画面多以游移式方法表现, “看哪画哪”, 俗称“散点透视”。随着西方绘画对中国影响的加深, 画家开始学习西方的透视规律, 学校也是以“透视学”为美术教育的基础课程。中国画也逐渐开始把透视规律表现于画面中, 使中国山水画更具时代性。

艺术贵在创新, 现今应积极地去追求山水画的创新, 但并不是一味地只注重创新, 而忽略了传统山水画的重要性。创新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 一种民族文化的衍生和发展, 必须具有前后相承的连续性。现在许多人认为画一幅山水画利用各种技法来完成很容易, 效果还好, 就不用辛苦地去学习传统的石法、树法、苔法、笔法、皴法、墨法、设色法等基本功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中国画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绘画形式, 它具有历史的、民族的、一以贯之的特点。这一特点所反映的就是中国画的传统性。也正是因为中国画的传统性, 使中国画更加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应该把中国画置于更广泛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进程中再做思量, 这就要求中国画必须在传承中自我更新, 必须面对今天的世界。惟有在传承中更新和面对, 才会有新的可能。中国画艺术经过上下几千年的演绎, 彰显了民族智慧和精神而成为民族文化的表征。中国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一大宗派, 也一样必须要面对今天、面对世界, 真正与当代世界对话。

中国山水画要更新, 要面对当今的世界, 首先要自解其画地为牢的作茧自缚和陈陈相因的樊篱。当前, 要积极探索中国山水画的创新问题, 面对传统山水画, 不是置之不理, 加以摆脱, 而应该首先亲近传统, 解剖传统, 理解传统, 吸取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琼浆玉液。创新只有根植于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之中, 才有意义。但固守传统, 一成不变, 产生的“下一代”便会退后。中国山水画必须从传统绘画学起, 从传统绘画中继承和发扬其精华, 并根据传统的绘画基本功、画法、画理、技法来创新画法。如何从优秀传统资源中发掘、光扬, 如何在当今多元格局中创造、拓展和更新其内涵和外延, 是中国山水画不可回避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傅抱石.中国画之精神.京沪周刊, 1947年9月, 第一卷, 38期.

[2]瞿墨.迎接山水画的新生机.96山水画研讨会纪要.

上一篇:贸易代理合同模板下一篇:新年温暖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