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导师小结

2024-07-21

成长导师小结(精选8篇)

1.成长导师小结 篇一

导师带徒季度小结

1、第一季度导师带徒小结

师傅:在徒弟的认真学习和努力配合下,在自己的辛勤努力下,一季度年的导师带徒已经结束了,在这短短的三个月里,有苦也有甜,感受之多、之深,收获也很多,简单总结如下:

一、从自身方面:

自己做为一名师傅,就应名副其实,不仅严格要求徒弟,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钻研,精益求精,做出表率,做个榜样,虽然说自己以前有十七八年的工作经验,但学无止境,“三人行,必有我师”通过给徒弟讲授,互相探讨中,学到了很多的新的设备和专业知识,对自己的业务综合能力进行了一次考验,再一次证明自己的业务能力实经得起考验的。

二、从指导徒弟方面:

经常和徒弟们共同探讨一些问题,并要求他们每周做好学习笔记,自己亲自批阅他们的笔记,鼓励的同时不忘指出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多挑缺点,让他们在学习中少走弯路,多在一起研究问题,讨论教法,学法。每月要求徒弟写一篇学习心得,并分别进行一次现场和理论考试,便于了解培训效果,探求新的培训模式。

三、从徒弟自身看:

他们都非常认真,非常虚心,自身素质非常高,肯于下工夫,肯于更新、肯于虚心学习。总之,通过一季度的培训学习,他们操作技能得到了提高,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更上一层楼。

2、导师带徒第一季度小结

为了提升青工队伍的技能水平,推动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为矿井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一批强有力的人才保证。我单位严格按照矿下发的文件精神,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组建了“导师带徒”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相关的“导师带徒”活动实施办法,并严格实施;具体从以下几点:

一、注重思想认识 本季度由于时间仓促,加上工作繁多,我们利用班前班后会、周五学习等时间加紧宣传、引导。让每位员工都知道此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对工作上的进步,要充分宣传实施导师带徒活动的重大意义,用良好的舆论导向,教育引导广大青工积极踊跃参与到活动实施中来。通过大家报名,经组织机构和广大员工评议,认定以下人员成为担任师傅和徒弟资格,具有本单位代表性,最终评出4对。

二、注重行动认识

在确定师傅徒弟关系后,是否按照文件精神制定相关的教学目标、计划;包括教学时间、内容等记录,原则上师徒每周有针对性的教学时间不低于3小时等。组织机构不定期、不定时进行抽查,发现绝大多数师徒都能够按照标准执行,只有少数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完成,我们立即帮助其查找原因,分析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不因及个别师徒导致整体的荣誉。

三、注重教学效果 通过师傅“四带一保”,即带思想、带作风、带业务、带纪律、保安全。师傅结合实际,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帮助徒弟培养扎实、勤俭、严谨、好学、协作的良好作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立足实际,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岗位操作技能,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徒弟经过师傅“传、帮、带”在自己的岗位上克尽职守,兢兢业业,时时处处以领导和老同志为榜样,不会的就学,不懂的就问,始终保持了谦虚谨慎勤奋好学的积极态度,综合能力显著提高,确保安全生产。经过近两个月的教与学,活动中青工技能逐渐提高,不断拓展导师带徒的覆盖面,将原来单一的操作岗位师傅带徒弟,延伸为操作、专业、管理岗位都要包括导师带徒的全员活动,并出现了一人既当师傅,又当徒弟的良好局面。为青年职工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3、导师带徒第二季度小结

在本支部第二季度“导师带徒”活动开展过程中,不管是师徒还是其他员工,思想上、作风上、业务上、纪律上、安全认识上都有很大不同程度的提高;确实效果明显、影响力度大。

一、效果明显

通过师傅“四带一保”,即带思想、带作风、带业务、带纪律、保安全。师傅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心传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明确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制定了考核期带徒目标和月度、季度、详细的教学计划,并将计划落到实处。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爱护和帮助徒弟,为人处事要起到模范、榜样作用。负责指导和解答技术上的有关问题,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隐患。能够与徒弟共同学习和运用新技术、新工艺,鼓励、支持徒弟的创新意识,鼓励徒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徒弟能够安心本职工作,虚心学习,能吃苦耐劳,团结同志。在生活、工作中尊重、关心师傅,服从师傅的安排。严格按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程序施工作业,虚心请教技术上的疑难问题。认真钻研新技术、新工艺,利用所学知识,并加以运用。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章程和劳动纪律,保证安全生产。

二、存在问题

1、有些师徒教学存在片面性、局限性:上半年四带一保只强调带业务,其他太少。

2、师徒在一起时间少,特别是瓦检员、放炮员,其单独的工作性质,不能在一起手把手现场教学。

3、影响力度要加大,影响到每一位员工。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加强机构监督力度、不定期进行抽查。

2、综合业务能力需要不断加强,不能片面教学。

3、对一些工作安排,必须跟踪催办,把工作计划落到实处。

4、结合岗位大练兵活动,切实抓好“导师带徒”活动,增强“导师带徒”活动的影响力度。

2.成长导师小结 篇二

一、接纳每个孩子是班主任首先应具备的心态

对于班主任,从接到名单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应该明白,这名单上面的每个孩子我都要愉快地接纳。无论他是聪明的还是笨拙的,无论他是可爱的还是令人生厌的,无论他是市长的儿子还是农民的儿子,无论他是反常的还是正常的,他从今天起都是你的一个学生,你都应该用公平公正的心态去对待他。

问题学生可以不赏识,但必须要接纳,因为他是你的学生,因为他是一个孩子,未长成的孩子。即使那些纪律差的、学习差的、经常给班里抹黑的我们仍然要接纳。学生不是我们的工具,教育是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和提高,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我们心中的宝。

二、敬业是班主任必须具备的品质

人说敬业和奉献是一对孪生姐妹,奉献就是付出。我们当班主任的,再有方法,再有艺术,再有智慧,再会煽情,不敬业,不扎扎实实地做工作,一切都是徒劳。班主任就是个劳心的活,必须有实实在在时间的付出,必须有实实在在感情的投入。我认为当班主任没有休息的时节,只要你一松懈,学生立刻会找到可钻的空子。你要做到无孔可入,必须随时巡查“大堤”,有一点小问题也要立刻修补,否则有朝一日就有可能酿出大祸。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一切的恶果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所以做班主任心里要随时装着学生,做好付出和奉献的准备。

三、在制与度,管与理,严与慈中管理学生是班主任最应该掌握的方法

制与度,“制”我认为就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有校规,班级就该有班规。没有规定任凭班主任的一时任性,学生是不会服顺的。对于那些影响大家的学习、损害班级形象的做法,就得接受一定的批评教育或适当的惩罚。但我们管理的是人不是机器,任何规定也要有人性的管理在其中。千万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前因后果,逞一时之盛气,凭主观之臆断,葫芦僧论判葫芦案,弄得一发不可收拾,搞僵了关系。

管与理,管就是管制,不放弃。理就是理睬。不管就不理,管才理。懒得管就懒得理,用心管,才能用心理。时常发现有些任课老师,上班遭到学生的挑衅、甚至是辱骂。对老师的敬畏为什么会荡然无存?究其原因肯定是前段时间的疏于管理。“管”还是强制的遵守,理还是“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化。只有管与理达到最恰当的度,管理才会达到最好的效果。

严与慈,严过了和学生的距离就远了,不容易沟通。学生是被迫的、胆怯的。慈过了,学生的随意性就大了,学生会是嚣张的、目中无人的。再伟大的感动也斗不过惰性的支配。况且学生还是个孩子,他不会有长久的坚持力。只有严与慈并济了,学生才能既怕你,又爱你。怕,能让他不随心所欲,干他即使不喜欢但对他以后有益的事。爱你是一种心甘情愿的遵守,信服。这才是我们班主任管理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3.创业导师,同企业一起成长 篇三

笔者困惑,为什么他可以在那么多角色之间游刃而有余。于是问,这么多身份,您最钟爱哪个?

陈爱国说,谈不上钟爱,但在很多公开场合,我都喜欢强调自己是创业导师。

创投业的前辈

陈爱国绝对称得上是创投行业里的“前辈”。

硕士毕业后,陈爱国进入大学从事与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相关的工作。1999年,上海市政府出资6亿元人民币成立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随后,由上海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创业投资专业人士共同出资设立了上海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陈爱国则出任总裁。10年来,陈爱国可以说一直在与科技企业打交道,尤其做投资的这十几年,主要关注的就是早期的科技型创业企业。

论坛、研讨会——对接企业与资本——评审国家创新基金——基本就是他工作状态的速写。

正是因为多年的经验,2007年,科技部与全国600家科技孵化器联手推出“中国火炬创业导师行动”时,陈爱国成为了上海市科委聘请的首批39名创业导师之中的一位。

作为一个投资管理公司,陈爱国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断地连接两头,对接资本和企业。他带着服务到各大园区:请政府机构为企业讲政策,请投资商进行投融资方面的交流、请行业内资深的专家为企业做辅导;参加一些中小企业中以投融资为核心的业务活动;同时,作为一个投资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会寻找商业投资的机会,去发现那些有潜力的好企业。作为创业导师,他还要和创业者不定期地进行沟通交流。

看着时间安排表上密密麻麻的文字。笔者问:“这是你理想的生活状态吗?”

“我理想的生活其实是可以悠闲地看看书,思考一些问题。文人讲究琴棋书画,渔樵耕读,我比较崇尚的就是一些带有田园色彩的文人生活。”

笔者不理解:“这个目标看来好像不太现实。您对这个生活状态满意吗?”

“这个状态很累,当然感觉也很好。我们这一代,也算圈子里的老人了,社会对我们有很多的期待,我们有很多的责任感,每一分钟都在抢。”

理解创业者的孤独

创业是一个孤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有可能会只干活不看路。在辅导企业的过程中,陈爱国会从旁观者的角度看问题,给他提供一些培训,带来一些帮助。通过辅导,陈爱国确实感到一些科技企业在内部管理、团队组建、发展方向把握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

接受辅导的上海格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钢说:“不少人觉得资金、项目等物质帮助比较能立竿见影;但更多时候,令我困惑的是看问题的视角和方法,而创业导师好比一盏明灯,助我拨云见日。”

在与陈爱国的对话中,两人经常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彷徨”和“无奈”常常出现在陈刚的开场白里:开会为啥多是老板的“独角戏”?为什么员工总兴奋不起来?……尽管是些“琐事”,却让略显年轻的陈刚很头疼,有时难免产生挫败感。此时,一旁聆听的导师并不急着说“你应该”,而讲起成功者的故事,团队作用、沟通技巧等等道理包含其中。受到启发,格锐建立了矩阵式管理构架,理顺了团队关系,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陈爱国说,作为创业导师,我明白任何一个创业者都是很孤独的,特别是这种创新型的创业者;因为有好多人不理解你的商业模式,不理解你未来要什么,甚至不理解你工作的方式。所以他想要和别人谈,这个时候我会做一个聆听者,去理解他们。

笔者问: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哪些要素是必需的,哪些要素是您能给的?

陈爱国说,企业家素质、核心技术、产品等,这些都是创业者自己必须具备的。我很难把一个天生没有企业家素质的人培养成为企业家;但是一个天生有企业家素质的人,不一定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因为在一些环境下,企业家的素质并没有被激发出来。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渠道,把他的这种潜力激发出来,这是我们可以做的。

笔者又问,作为创业导师,您可以在哪些方面帮助创业者?

陈爱国说,创业导师就是帮助那些小企业一点点成长壮大,帮助他们解决创业、成长及快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甚至辅导他们进入资本市场,经历再一次的成长循环,这些都是创业导师能够参与进去的。

同企业一起成长

陈爱国说,作为创业导师,必须要承认一点:创业者不一定比你差,可能很多方面比你还优秀,我不能帮他解决客户、不能帮他解决订单;但是,如果他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告诉我,我会给他建议,会尽我所能帮助他,和他一起成长。

发网是国内第一家在线仓储与运输服务提供商,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发网已建立起面向全国的快递和快运服务网络,为超过3 000家电子商务企业和网商提供服务。创业之初,创始人李平义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每到此时,他就会找陈爱国聊天,两人谈论的话题广泛而深入,从技术到商业模式到未来发展蓝图以及内部人员管理,无所不谈,按李平义的话说,“过一两个月不和陈老师聊就觉得很别扭”。

“陈老师,发网站稳脚跟了。我现在现金流平衡,有盈余了。”

“陈老师,我们下步是该快速扩张还是该稳步发展?”

“我们今年的销售额可能会在800万左右,明年我们有信心做到1000万。”

……

每次,企业有了新的发展,李平义就会就兴冲冲地跑来告诉陈爱国。

“这种企业,真是从零开始看它开始慢慢成长的。这个过程很美妙,你就像在看一本精彩的小说,会觉得真的很有意思,很有成就感。”

在陈爱国看来,做早期投资,主要就是寻找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帮助这些企业长大。看着企业从小到大,会有一种由衷的欣慰,会觉得人生很有意义。

创投行业是一个非常刺激的行业,对投资者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包括知识的积累有非常高的要求,陈爱国从容地应对这些新事物的挑战。在投资行业穿插行走的过程中,陈爱国每天都会认识新的朋友,每个人关心的角度和提出的问题几乎都不一样,在这种几乎不会重复的生活中,在和创业者不断地交流中,在创新项目的评审中,他不断学习着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服务理念,他的灵感不断地被激发。

笔者得知,他参加的活动中有一半以上是公益性质的。于是问,都是公益性质的,值得吗?

陈爱国笑着说,当然值得。做创业导师很好,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更多的企业。而且,如果被辅导企业发展得好,自己也有获益的机会,这是一项互利的行动。

创业导师要由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担任

创业导师要辅导那么多企业,会不会厚此薄彼?笔者心中有疑惑,于是问。

陈爱国笑着说,薄了哪边,都是我们的损失。做创业导师是社会角色,是公益行为,做投资是商业行为,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但是不排除被辅导企业发展很好的时候,我会去投资,因为我对被辅导企业比较熟悉,而且很有感情。

陈爱国认为,企业家首先是个社会人。投资人也是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会产生创业导师的原因。创业导师本来就是一种社会公益性行动,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有的创业者在成功后会感到迷茫,尤其在价值观上,不知道还要做什么,创业导师可以从理念和价值观上去告诉创业企业、引导创业企业。这一点我认为很重要。我希望能把这些文化因素渗透到创业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陈爱国明白一个企业家应该有怎样的社会责任,应该对员工尽什么样的责任,对企业尽什么样的责任,对社会尽什么样的责任。同时,他也希望把这种理念渗透到被辅导的企业中。

“您觉得一个企业要发展,什么最重要?”

“企业首先要做好本分的工作。企业永远有它的主业和副业,千万不要本末倒置。其次,对创业者来讲,要学会利用更多的资源,要用国际化先进理念去看问题,要在全球看竞争对手,在全球规划市场和目标,这样才可以有大的发展。

“创业导师是不是一定要由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才能担任?”笔者问。

“是这样的,创业导师是件有意义的事情,要有对人生有明确定位的人来做,如果你有对社会价值的这种认同的话,会觉得很开心。否则,这可能会是件很辛苦的事情。”

采访结束,笔者意犹未尽,回家路上,思考采访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觉心中有很多触动。如陈老师所言,创业者是孤独的,在创业路上的时候,知音很少,跟随的人也很少,创业者的孤独必须独自承受。于是,创业者拼命地努力,试图用自己的坚持来证明自己,但当他们成功时,仍然会感到孤独,因为他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一个不是所有人都能涉及的高度,于是,创业者只好选择继续体会那种孤独。作为创业者,他们不是万能的,即使头顶上的光环足够闪耀——但“这个世界总有光明照耀不到的地方”,机会来了,没有财力支持;财力来了,没有人才;人才来了,没有机会发展……而创业导师却在以另一种姿态支撑着他们,让他们在创业路上多一些陪伴,少了一些孤独。也许创业导师并不能够完全解决创业者的问题;但至少,有了导师的陪伴,创业者从此多了些陪伴,多了些聆听。对孤独的创业者来说,也许这就够了。

后记:

4.开展导师带徒()小结 篇四

为贯彻落实公司建立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导师制”,开展“导师带徒”工作。“导师制”工作是进一步加速培养青年专业技术人才,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在开展“导师带徒制”工作中,坚持以加强“导师带徒”制度建设为前提,以抓紧监管考核为保障,不断完善工作方法,扎实开展“导师带徒制”工作。

一、领导重视、齐抓共管

一年来,企业始终将开展“导师带徒”工作作为企业一件大事来抓。为了扎实有效的开展此项工作,主管厂领导数次召开专项工作会议。通过会议,宣传建立“导师带徒制”重要意义,讲评具体培养实施情况,总结导师带徒好的作法,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打算、同时也查找不足之处,推动 “导师带徒制”建设工作。

所在单位在厂统一布署下,坚持检查本部门“导师带徒”工作开展情况,掌握具体培养实施进度,了解培养过程中有无困难等。厂劳人科坚持做好跟踪检查、监督考核等相关工作。通过主管厂领导亲自抓,所在单位领导及劳人科具体落实具体抓,要求按照时间节点,有计划的分解实施培养课题,分析具体实施情况、根据检查考核结果,将不足之处告知指导导师,努力改进导师培养工作,扎实有效的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增强了“导师带徒”工作的动力。

二、以人为本、确保实效

在对指导导师的选择上严格遵循《公司青年专业人才培养 “导师制“管理暂行规定》,紧贴企业生产经营、科研开发实际需要,从思想品德、工作作风、专业水平上严把导师选聘关,推选品行、业务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担任指导导师,与具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技术人员,签订导师带徒培养协议,因岗施教,制订详细的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同时要求指导导师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关爱心和大局意识,要坚持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要了解培养对象的培训需求,确保师带徒工作有效开展。

12名培养对象,其中有4名中层领导干部,都是生产经营、科研开发的骨干力量,他们在“导师带徒”工作的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三、创新思路、严格考核

为了加强提高“导师带徒”工作的监管力度,企业严格季度考核制度。首先,在编制 “导师带徒”季度台帐上下功夫。主管厂领导亲自参加并指导季度考核表的编制工作,要求本着简单、量化、有效的原则,从6个方面编制了台帐季度考核标准,要求每季度组织检查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与导师津贴发放挂钩。同时化机厂还为每对培养对子发放了导师制工作笔记本,要求做到认真按考核标准记录,导师每季度至少检查培养对象记录本一次,真实反映“导师带徒”实施情况。

每季度最后一月,所在单位领导针对 “导师带徒”的培养实施情况、记录本记录情况,进行认真检查考核,考核结果报劳人科。劳人科抽取部分记录本,根据所在单位考核结果及记录本记录情况,将检查评价结果记录在册,并计算考核分值后,上报主管厂领导审核。主管厂领导,坚持审阅抽取的每本记录本,并认真在所有抽取的记录本上书写评语,厂领导的关心厚爱,有效的推进“导师带徒制”工作的开展。坚持做到“导师带徒”考核结果与发放津贴相挂钩。每季度,针对所在单位的考核结果分值,采取加权修正的考核评分方法,进行调整,力求做到“公正、公平”,达到即能体现考核效果、又能调动“导师带徒”积极性的目的。

四、存在不足与改进措施

一年来、企业在导师带徒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也做了一些工作,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各部门之间的人员调动也给导师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台帐的记录上还有不如人意现象,因此,针对这些情况,还需从加强联系基层、注重人文关怀、加强记录指导等方面入手,抓好“导师带徒”管理工作。在培养期第二阶段,要进一步密切理论实践,调动师徒培养学习热情,保证培养课题完成。同时企业党政工团组织也要不断深入调研,切实将“导师带徒”活动和企业经营发展结合起来,为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导师带徒”活动作为企业的一项优良传统和专项活动,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深刻领会其现实意义,才能切实有效地开展好这项活动,真正做到为青年的成长负责、为企业的发展负责,从而激励和带领广大青年,为企业发展建设而不懈奋斗。

5.成长导师小结 篇五

毕业在即,回顾这两年半的班主任工作,可以说是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我慢慢转换了自己的角色和心态。感谢学生对我工作的配合,并感谢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指导和帮助。以下对毕业班工作进行总结 :

一、学费清交:

毕业班学费催缴尤为重要,学生在12月底离校,因此,没法拖延。本班贫 困生较多,开始时还有十人未缴清费用,为了完成催费工作,我对不同学生的欠费情况进行了解,并采用不同的催费方法,最终在9月底顺利完成催费工作。

二、安全工作:

① 宿舍安全问题,大功率电器一直是宿舍安全问题的最大隐患,本学期中虽然严查,但仍是屡禁不止。一方面是因为查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家庭比较困难,为了节约伙食费自己做饭;

② 学生斗殴,每学期都要学生打架斗殴问题出现,因此在思想上和纪律上,对学生再次教育,在本学期中本班未发生打架斗殴现象;

③ 食品安全问题,食物中毒事件每有发生,都是因食物不卫生所致,学生应尽量在校内食堂就餐,本学期内未发生学生食物中毒事件;

三、仪容仪表方面:

严格按照学生处的规定,对学生的留长发、怪发、染发、打耳洞等不好的行为进行整顿。对穿拖鞋上课、上晚自习的行为严令禁止。为了杜绝上述情况发生,在上晚自习期间注意学生仪容仪表的情况,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因此未发现有违反此项校规的情况。

四、校纪校规方面:

在最后一学期中,杜绝学生触犯校规,禁止学生吸烟酗酒的现象发生,对于无故夜不归宿的情况,要严厉处罚。由于本班全部是男生,吸烟情况也是屡禁不止,特别是临近毕业学生情绪躁动,吸烟现象有所上升,虽然加大教育和处罚力度,但还是收效不大。

五、班会:

认真组织了每一次班会,在班会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鼓励大家展现自己,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传达学校的思想、决定。主要内容涉及到了校纪校规(如三发问题、禁烟禁酒、学校采取封闭式管理的原因等)、学生工作(如面试技巧、就业方向、写简历及投递等)

六、毕业生工作:

帮助学生做好简历书写、网上资料填写等事。在他们找工作时,给予指导帮助。在学生离校时,要做好各项相关工作,以保证学生顺利离校。

七、学习方面:

6.学生成长导师制总结 篇六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一向是学校重视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网络传媒的发展,社会上多种价值观的涌现,原先的德育工作方法已渐渐不能完全满足德育教育的需要,所以,我校一直在需求有效的德育突破口,如礼仪教育,绿色环保教育等,为学校总体的办学目标“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有特长”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我校的导师制工作在学习摸索,创新的过程中,注意夯实基础,稳步推进,因而取得了些良好的实效和理论效果。

一、对“学生成长导师制”的理解

学生成长导师制是在具有个性特长、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具有心理辅导能力或较强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导师指导与关爱下,使行为有偏差、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条件差等被导学生行为习惯向良性化方向发展,使具有个性特长、某方面有发展潜力的被导学生全面发展。我校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是立足于农村小学,面向农村孩子,导师对于行为有偏差、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条件差、心理有障碍、单亲家庭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使其行为习惯向良性化方向发展;对于具有个性特长、某方面有发展潜力的学生搭建起更大的舞台,促使其潜力得到开发,特长得到发展;而对于两者之间,既有一定的特长,又存在行为偏差的学生,使其朝好的方向发展。

二、推进导师制的必然性

(1)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很多父母进城经商,也有不少家庭离异,他们将孩子留在家里与爷爷奶奶一同生活,这样的孩子的教育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普遍基础差,家庭教育环境不好。诸如此类的问题,造成了学校生源质量下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也制约着学生的成长,这些学生身上带着较多问题,如:行为偏差(粗暴、野蛮、不合群等);心理有障碍(胆怯、自闭、不爱说话、有抗拒性心理等);学习有困难(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懒散、自觉性差等)„„这些学生需要时不时地有人牵着扶着,提醒着;需要受到更多的关注,需要老师给予更多更浓郁的爱,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对传统德育工作的反思。德育工作仍是当前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由于种种原因,小学德育的地位还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另外,目前学校中对德育工作的偏差和升学压力、择校压力、教师业绩竞争等,使得德育教育主要由德育干部和班主任实施。一位班主任面对的是五六十个学生,要让他真正做到对如此多的学生“用心沟通,以情动情”,指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发展”也不符合实际。调动更多教师的德育工作积极主动性势在必行。导师制工作正是这样一个绝佳的工作载体。

三、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必须与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

对教育学、心理学有一定研究的教育工作者都清楚:在对个体学生的全面教育中,最不合理的莫过于几种教育思想的冲突,不必要不合理的反复说教,教育的效果彼此抵消,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容易出现混乱。所以导师制工作不能独立于学校的整体工作之外,特别要紧紧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紧密结合。我校的导师制工作在计划的制定、工作的开展中充分考虑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安排,把导师制活动融于德育工作中,例如结合家长会的召开与家长进行交流,邀请家长来校听课,在法制教育过程中突出导师的引导作用等等。

四、导师制工作中被导学生的确定

作为导师工作的对象--被导学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只有被导的学生学习有了热情,有了目标,人际关系有了改善,我们的工作才算是有了一点点的起色。在被导学生的选择上,学校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拉网式的调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性格特征,合群特点等方面的内容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校召开了一次班主任会议,将一批有以下特征的学生列为被导学生对象:

(1)学习成绩落后,上进心不强,对学习感到畏惧的学生。(2)性格孤僻,不合群或有破坏、侵人等倾向的学生。(3)家庭教育条件差,心理有问题的学生。(4)贫困学生。

在明确了导师与被导学生的基础上,学校要求导师与被导学生家长进行见面交流,以便对被导学生更多的了解。

五、导师制工作中导师的选择与培养

导师工作的实效如何,主要取决于导师的质量,导师的责任心,导师的工作方法„„我校导师的聘任基于以下几个原则:

(1)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特别对现代教育理论有一定的了解。(2)责任心强,热爱教育事业。(3)对导师制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勇于尝试,勇于创新的教师。(4)充满活力,有一定特长的教师。

目前,我校聘任的导师,有不少在市、区论文评比和指导学生竞赛中都有过不俗表现。30﹪是学校中层领导,业务骨干,另有一位是心理辅导老师。可以说这样的一支导师队伍是非常强大的,是我们导师工作取得成功的保障。导师工作又是一项全新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所以学校还有计划对导师们进行相关的培训。例如举行专题讲课“导师的职责与工作方法”,进行“导师论坛”相互交流导师工作中的方法、体会、感受等。

六、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的具体做法(1)人人参与提高效益

我校重点开展相关的活动,目的是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水平。2009学年开展了导师“五个一”系列活动,内容是:①跟踪调查,教育一名结对的问题生;②设计一份教育方案;③写好一份家访随感;④撰写一份导师工作专题总结;⑤重点写好一个案例。学校德育处制定了详实的活动方案,下发了导师制工作手册,要求一周内教师人人与学生结对并把结交学生材料报德育处备案。(2)建章立制,规范工作 ①建立工作持久性制度。

导师每周至少主动找结对学生交流一次,把交流内容做记录、分析,并对学生每一星期的表现作重点观察记录和诊断性分析。通过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学生每周至少向导师汇报学习、生活情况一次,并提出下一周的进步设想,导师做好内容记录。

②建立家校联络制度。

导师与结交学生家长每月必须有电话联系,实地家访至少一次,以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更重要的是掌握第一手材料,有的放矢提高教育的实效性。③建立会诊制度

以年级组为主要活动阵地,开展“学生成长导师**”活动中各种情况的交流、会诊,在交流中各位导师畅所欲言,相互取长补短,为导师**活动的健康成功开展保驾护航。④建立个案分析**度

每次工作的开展,都有记录、分析,这是最朴实的个案。我们要求在此基础上,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你认为最好的个案,由学校统一印刷后,大家交流学习,提高工作效率。⑤建立假日不停步**度

假日,学生往往放松自己,“走回头路的现象”普遍出现。学校针对这种情况,建立“导师**”活动假日不停步**度,要求各位导师采用上门家访,电话联系等多种形式关心,帮助学生。(3)强化训练,注意整合 ①与学生知识学习的整合

“学生成长导师**”活动,不是脱离学生学习生活的单一内容,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成长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很注重它们的结合,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成长中加速成长,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提升人的品位,在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增长知识,加速知识的接受,加大知识的容量。

②与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训练的整合

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是我们每所学校的一项日常重点工作,我们把“学生成长导师**”活动融入到学校的日常工作中去,一言一行的规范本身也是学生将来成为一个文明人的起码标准,所以这两个方面完全可以相互促进、提高。③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

导师应是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辅导员,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学生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为此,我校重视对导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和学习,有的导师还为大家抛砖引玉,上了“心理健康辅导观摩课,学校还成立了心理咨询室,有心理辅导老师为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疏通,打开心灵窗户,学校校长鼓励年轻教师通过自学或培训,争取拿到心理健康辅导上岗****„„

七、“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取得的成效(1)教师的教育观念极大转变

在很多教师普遍感到今天的学生越来越难沟通、理解,越来越难教的情况下,我校“学生成长导师**“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转变了教师的观念。教师们能正确地看待问题生,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一种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学生,从而让学生产生前所未有的信任感和成就感,促使其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很多导师感叹:导师制活动有机地与新课程改革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教师重“教书”轻“育人”到“教书”与“育人”并举的转变。(2)德育方法得到了更新

导师活动采用师生结对形式,引起了学生的重视,家长的关心。导师教书育人,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调动了教师的主观性能动性,从原来单一的批评、说教拓展到采用家访、电话、书信传递等多种形式进行人文关怀,这种个别化教育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业指导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成长的快乐,为问题学生的转变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它是一种亲情化、个性化的德育模式。(3)师生情感更加融洽

导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以学生的朋友、参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坦诚以待,学生感到从未有过的可信,师生之间建立了积极平等的互动,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学生沟通,以谈心形式关注学生的整体生活,师生间的感情深厚。(4)家校育人氛围明显加强

导师制活动开展以来,家校联系多了,导师的工作得到家长的信任、支持、理解,家长能主动配合导师好工作。(5)被导学生深深受益,自身素质有了提高

首先体现在教学相长。由于情感的投入,学生对导师所任的课程产生了兴趣,学习成绩有了提高。另外师生之间的沟通也变得轻松和有效多了。例如我校曾有一名在遵守纪律方面存在很大问题的王某某同学,前几年,很多老师对他进行耐心教育,有批评的,有引导的,有说教的„„但他依然我行我素。然而在实行导师制之后,在他和导师成为朋友之后,不知不觉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曾经令教师和家长非常失望的学生变成了一个能自觉克制,遵守纪律的学生。真正让我们体会到导师制的力量是多么巨大。

八、存在问题

1、教师对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认识的差异,将直接影响活动成效。个别教师对“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认识不全面,只是停留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的的补课状态,忽视学生的心理沟通,这将影响学生的全面成长。

2、学生品德行为、习惯、心理方面的反复,将直接导致少数导师的信心不足,热情不高。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学生的行为有较大的反复性,因此导师应具备良好的素养,持之以恒的韧性,循序渐进。

总之,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是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符合家长望子成才的需要,符合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的教育思想,我们决心继续认真开展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显著成效,真正实现“教师人人是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目标。

7.成长导师小结 篇七

一、实行中小学导师制的必要性

与大学导师制相比较, 中小学导师制强调每个学生在自身现有智能条件下的主体意识的培养, 这与大学导师制注重科研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有区别的。

1. 强调以人为本, 充分尊重个体差异, 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应然诉求

教育公平已成为今天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公平的内涵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受教育者在教育政策保障下获得平等的教育权利和均等的教育机会, 即教育起点的公平;二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平等的对待, 即教育过程的公平;三是学校及更高的教育系统保证为每个学生提供的教育是平等的, 即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起点、过程的公平, 是实现作为终极价值追求的教育结果公平的前提。[1]对教育活动本身而言, 没有教育过程的公平, 也就没有教育结果的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在其主观因素方面, 要求教师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家庭背景、智能基础、性别等各不相同的学生给予平等对待。实行导师制, 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个体差异, 给予每个学生贴心的理解和关怀, 因而能够发掘学生的潜能, 因势利导, 最大限度地发挥个性特长, 并“在对环境的适应和超越中逐渐形成独具个性的社会个体”[2], 是以人为本教育观的典型体现。导师与受导学生是一对一的关系, 保证了受导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良好的发展, 学校通过导师给予每个学生全面而充分的尊重和关照, 从而实现教育公平。

2. 强调因材施教, 加强个别化教育, 是对班级授课制的必要补充

班级授课制是在夸美纽斯教学理论基础上建立并不断完善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是, 它面向班级实施集体教学,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受到限制, 不利于因材施教。国内许多地方也进行了小班化教学改革实验, 但受师资和生源数量方面的限制, 在许多地区学校还难以落实。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由于精力有限、工作的时空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不可能充分地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基础、个性特点和行为习惯等实施个别化教育。而且, 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 学科教师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学科教学, 和班主任之间是一种松散的合作关系, 一定程度上造成前者对学生个别教育角色意识的淡化。中小学导师制聚焦每一个学生, 并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配备导师, 强化了个别化教育, 为学校实现全员育人、全面育人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因此, 中小学导师制是对班级授课制的必要补充。

3. 强调自主发展, 关注主体成长的内在需求, 是对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

教育改革必须致力于消解以教为中心的体系, 回归依靠学的体系, 使学校真正成为“学校”而不是“讲堂”。[3]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4]在整个教育过程, 而不是仅仅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始终是教育的出发点, 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决定着教师如何教、教什么。学生个体智能的差异性要求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风格, 发现他们的智能特长, 从而确定最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教学方法,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现、展示和强化优势职能的平台, 让每个学生的主体性都得到充分发挥, 使他们在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中进步和提高。同时, 还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将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智能领域中去, 从而使自己的弱势智能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5]导师对学生的成长轨迹了解得全面、具体, 根据个体成长的内在需求, 依托学生的优势智能实施激励和引导, 使学生始终在自身经验和兴趣的基础上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因此, 导师制是对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

二、中小学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在新课程背景下, 要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学生的良好发展是教育质量的根本体现, 有利于学生良好发展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基于这样的认识, 胶南市借鉴大学导师制模式和全国各地一些中小学实施导师制的经验, 开始在全市中小学尝试全员育人导师制, 其主要做法是:

1. 师生双向选择, 确定学导关系

学校根据教师和学生的比例确定导师带领学生的数量。学生依据个人需要选择导师, 导师根据学生申请和自身专业特长选择施导学生。学校面向全体学生, 根据实际情况调剂余缺, 对家庭贫困、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和单亲家庭等学生作重点安排。

2. 导师因材施教, 实施个别辅导

导师对所带领的学生实行全面负责制, 关注受导学生校内和校外的一切活动。学生在校期间每周与导师会面不少于1次, 导师与受导学生一对一、面对面谈话;每次谈话不少于半小时, 谈话可以在办公室、教室及校园里其他便于交流的场所, 还可以到校园、到河边、到书店等地方。同时, 导师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 适时家访或约见家长。

3. 建立评价激励机制

学校应采取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办法, 对导师的育人工作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对学生的思想、学习、行为、特长等方面作出综合评价, 以发展性评价为主。

三、思考与展望

1. 中小学实行导师制应注意的问题

导师是在与受导学生对话交往的具体情境中施加教育影响的, 受导师专业水平和其他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这种对话交往可能会失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敏感时期, 心理状态一般比较脆弱, 一旦对话失败, 会给学生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因此, 学校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 慎重选聘导师, 导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尚的师德情操, 才能给予学生学业、品行、生活 (包括心理) 指导和人生规划;其二, 保证师生在双向选择的前提下建立学导关系, 一名导师带领5~10名学生为宜, 而不是简单地将学生摊派给导师;其三,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织, 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 导师负责对受导学生的个别教育, 导师、班主任、学科教师要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 才能发挥教育的综合效应。此外, 学校要加强导师培训工作, 提高导师专业化水平。

2. 中小学导师制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长的快乐, 而且要使学生成为身心健康、有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冲击的工作和生活能力的“大写的人”。学生是学习者, 学习是实现未来生活理想的唯一途径, 应该成为实现未来“自我”的自觉行动。但是, 学生在认知特点、认知结构、认知能力、知识基础等智力因素方面, 以及在兴趣、爱好、情感、态度、意志、性格、动机、学习风格、文化背景等非智力因素方面是各不相同的。因此, 教育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的这些差异, 因材施教。在导师制的组织形式下, 导师实施个性化教育, 通过“引导”和“激励”, 兼以辅导, 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优势强项;学生在导师的“导”引下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并自觉展开可能与他人内容和方式迥然不同的学习, 在“自我”的不断完善过程中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辛涛, 黄宁.教育公平的终极目标:教育结果公平——对教育结果公平的重新定义[J].教育研究, 2009 (8) .

[2]张晓燕.论教育人性化——兼论以人为本教育观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区别[J].上海教育科研, 2010 (1) .

[3]郭思乐.学校教学的动力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 2008 (1) .

[4]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通知[Z].2001.

8.导师制对青年教师成长的作用 篇八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肩负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任。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迅速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是学校发展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任务。

近几年来,随着学校的发展壮大,青年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比重也逐渐增大。他们普遍具有年纪轻、学历高、思维活跃、专业理论基础好等特点,但缺乏教学经验,特别是技能教学水平欠缺。为了使他们能顺利地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学院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青年教师导师制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青年教师导师制,由学院原有的新老教师“结对子”发展而来,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对一”的导师指导制度,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示范和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一、通过老教师的模范作用,带动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需要。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因此,重视青年教师师德培养,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

教学生学会做人,为学生的一生打下坚实的做人基础,必须确定系统师德教育观念。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是在某一方面、某一时期、某个场合对青年教师进行教育就可以取得成效的,而是时时刻刻渗透在各个教育环节之中,体现在学校的每一教职员工身上的。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不仅仅在课堂上、书本上,更应在环境潜移默化中熏陶好。因为德育系统包括两方面,一种是有形的德育系统,包括制度、措施、物质环境中受到熏陶、感染,这是硬系统、硬环境;一种是无形的德育系统,包括德育思想,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文化等,这是一种德育氛围,是软系统、软环境。这两个系统交织在一起,才能对青年教师起到潜移默化的德育作用,形成一个德育大过程。

老教师用自己高尚的品德、优良的师风在青年教师面前树立起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青年教师,解除他们的迷茫,坚定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爱岗敬业的热忱。

二、通过老教师的指导帮助,优化青年教师知识结构

教师的知识结构一般包括系统的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刚刚从大专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往往理论素质较好,但在技能操作方面比较欠缺,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理论实习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施导师制后,在导师指导下,青年教师得以进一步强化技能操作水平,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为适应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通过老教师的言传身教,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教育既是科学的创造,又是艺术的创造。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只是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教师如何把他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智能,亦即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还需要一定的技能、技巧。导师不仅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帮助青年教师,更在教学方法和技巧上指导他们,有效地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不断提高。

四、教学相长,互相学习

老教师虽然教学实践经验丰富,但青年教师有蓬勃的朝气和活力,有新的知识和观念,善于接受新事物,这些也可以使老教师有所受益。另外,导师制的形式本身也适用教学相长的教育原则,新老教师之间通过交流切磋和相互监督,从而达到了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学院导师制的实施卓有成效。从每学期的教学测评看,近几年来,青年教师均在较短时间内适应了岗位要求,青年教师成长迅速。在各种竞赛中,笔者所在学院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笔者所在学院共有20余名青年教师获得省级以上教科研成果奖。其中,有3名青年教师获得全国教科研成果三等奖,3名青年教师在2008年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山东省预选赛进入前十名。

青年教师导师制的实施,不仅缩短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周期,而且可以做到培养内容与学院教育教学实际的紧密结合,同时充分利用了学院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降低了青年教师的培养成本,已经成为学院助推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方式。

教学质量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院发展的永恒主题,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于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导师制,必将对完善学院的学科梯队建设,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优化,从而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起到积极而深远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行政后勤工作亮点下一篇:法律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