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成长路上挫折多(共10篇)
1.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成长路上挫折多 篇一
没有烦恼,哪来快乐?没有烦恼,就衬不出快乐。
步入初中后,新增了四门课程,他们各有特色:历史贯通古今,告诉我们祖先的生活;地理连接四海,我们了解了各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生物牵连人与自然,使人们知道了大自然生物的姿态万千;政治串连现实,教育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中,我最大的烦恼就是写作业了,那堆积如山的作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这么多科目,我自然有非常感兴趣的,但是由于每天回家的作业都要一科连着一科写,数学写完了就要马上去写英语,语文写完了又急匆匆去赶历史,后面还有地理、生物、政治作业,一项也不能漏呀!当写完作业一抬眼,已经是深夜了,再喜欢的也来不及欣赏了。
星期天晚上,好不容易有一点休息时间,妈妈也会让我做课外布置的作业……
我多么希望有一天能像以前一样,没有负担,痛痛快快玩儿一天。但是,对现在来说,那只是奢望了。
唉!这些烦恼也许就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经历吧!
2.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成长路上挫折多 篇二
小大人之大人篇
在那些六七岁的小P孩面前,我可就是大人了!“你,你,你快过来!对就是你们,过来帮我捶捶背。”我悠然自得的发号施令着。那三个小朋友,快速向我跑去。一会儿按腰,一会儿捶腿,一会儿捏肩。啧,啧!当大人就是爽。
不知是哪个小朋友提出的,把这些人分成两队,打架玩。加上我刚好是奇数,为了抢到优势,两队小P孩抢我入队。一种决定胜败的感觉油然而生,大家挤着推着,一个不小心,就把小P孩挤倒了,他先坐在地上楞了一下,随后哇哇大哭。“唉呀妈呀!他妈来了!快跑啊!”大家就像被人们惊吓到的乌鸦群一样,全跑了。就我这鸦王还在发呆。我打量了他妈一眼,妈呀吓死我了。这肥的流油的体格,这汗毛黑压压一片,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穿着黑袜子来的呢!一脚下去地都摇晃了,初步估计四百斤。就我这小身板跑的了吗?她妈一把揪住我衣领深吸一口气大吼:“都大人了,还和这群小孩玩,你害不害羞啊?”
哦!原来我是大人啊!
小大人之小孩篇爸爸又去逛书店,不用问,一定是给我买资料去了!
我的资料的高度,用吾友的话说就是堆得像姚明他爸这么高。须臾,门铃响起,吾迅速开门,定睛一看果然资料是也,哇呀呀呀!为了吾的休息时间,只好同父母叫道理。果然,凭我这三寸不烂之舌,三两回合,我爹和我娘便败下阵来,但他们还有绝招:家父手拿大皮鞋。二目冷射,眼睛如电灯,忽闪忽闪,闪的我难以招架,我娘大吼:“小孩子懂个什么!”每当此时我便起义失败,落草为寇。
3.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成长路上挫折多 篇三
菊花,花中隐士者也。她有松树般的风格,有着梅花似的品行。古往今来,曾被世人所赞许。它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扎根于土壤之中,它就能茁壮地成长着。它的枝干挺拔直立,叶片郁郁苍苍,足能给人美的享受。
你看,菊花开的那么有诗意,那么令人敬佩,给人以前进的动力!
“高山流水”的茎粗壮挺直,叶子肥大稠密,而且下垂,一片一片的,紧紧地抱在一起,看上去象绿色的山崖。花朵并不大,但花瓣特别长。白白的,细细的,长长的花瓣,稀稀拉拉的从绿叶上垂下来,恰似悬崖上挂着涓涓细流;快拖到花盆的花瓣顶端,向上一翘,弯成一个个圆圈圈,又象溅起一朵朵浪花那盛开于凋谢的百花丛中的菊花,散发出沁人的香气,置身于菊的海洋中,有谁的心不能被陶醉呢?
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它没有“绿朝云”那样迷人的华贵姿态,但它美得自然、朴实,也在散发着诱人的芳香。海伦—凯勒跟这菊花不也有相似之处么!她和它在逆境中顽强的生活这,虽然没有我看到的多,但她和它比我们过的充实,快乐!
4.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成长路上挫折多 篇四
春天,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柳树姑娘扭动着腰肢,梳理着她那长长的秀发;害羞的桃花姑娘涨红了脸,“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大片,一大片绿毯上点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我最喜欢的那条小河也解冻了,鱼虾在清澈的水里追逐嬉戏。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你瞧,田边地头,总能看见扛着锄,牵着牛的农民伯伯们,一边闲聊,一边辛勤地耕种。
夏天,别的地方热得如蒸笼一般,可是我的家乡,依然那样的凉爽。到处绿树成荫,郁郁葱葱,一片闲适,宁静。三五成群的老乡们要么竹林下唠嗑,要么小院里端根小板凳一坐,那话匣子就打开了。小娃娃们就在屋跟前的小河里打着水仗,无不欢喜。这样热闹,连荷花仙子都下凡了。你瞧,满池的荷叶挨挨挤挤,荷花已经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胞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半开,才露出两三片花瓣,还有的全开了,里面还有可爱的小莲蓬呢!荷花真美呀!粉的似霞,白的如雪。一阵微风吹过,满池的荷花都在舞蹈,我也跟着翩翩起舞,摇曳生姿。
秋天,果蔬丰收。稻谷低垂着头,弯腰呼喊着秋天来了!高粱涨红了脸,大声报告:秋天来了!梨子黄澄澄的,挂满枝头。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枝间……丰收啦!一个个笑容满面,掩饰不住的喜悦。山上的枫叶有的红得似火,有的半黄半金色,还有的依然葱绿,还有的树叶金灿灿的,纷纷落了下来,像一片片飞舞的彩蝶。
冬天,下起了鹅毛大雪,银装素裹,晶莹剔透。我和我的小伙伴一起去堆雪人,打雪仗、滑冰车、做游戏……玩得可开心了。
5.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成长路上挫折多 篇五
“成长的烦恼”导引与示例
[小引]
亲爱的同学,不知你可曾发现,就在你不经意之间,妈妈为你买的合身的衣服总是在很短的时间就变得又短又小;不知何时,你已由小小稚童变成一个英俊少年,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走在街上,常常迎来人们艳羡的目光。于是你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地开始在心里勾划未来美好的蓝图。
但也许是因为你年轻,生活常同你开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它就像钻进鞋子的小沙砾,又像漂亮衣服上不小心沾上的油渍,更像你那张鲜花般的娇颜上一不小心冒出的青春痘。渐渐地,一种叫做“烦恼”的东西便偷偷地潜入你心底,让你原本无忧无虑的生活泛起了阵阵苦涩,让你原本阳光普照的生活蒙上缕缕阴云。
现在,让我们一道来掀开“烦恼”神秘的面纱,认清它的庐山真面目吧!
[关于活动]
所谓“烦恼”,是指烦闷苦恼的意思。而“成长”则是指生物体长到成熟阶段或向成熟阶段发展。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大大小小的烦恼,面对烦恼,我们该怎样做呢?——为烦恼画一个句号。
要消除烦恼,我们不妨闭上眼睛,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反省,看看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有哪些不入意的地方,把它一一罗列出来,进行一番清算。然后对其进行严格的剖析:或探寻烦恼的成因,或反思其中的教训,或总结解决的方法,探索避免烦恼的方略„„将这一番分析思考的结果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有利于我们为自己烦恼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从而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书写快乐人生。
——向父辈要一份经验。
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过来人,长辈们就是在不断破解烦恼中成长进步的,因此,长辈的经历对我们消除烦恼很有参考价值。为充分利用好亲人师长这一丰富的资源,我们可以当一回小记者,对他们进行一次采访,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为自己的成长指引航向。当然,要使采访成功,事先最好将自己准备采访的内容列成提纲,聆听师长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和感受,或者和他们交流自己的看法,并把这些内容详细的记录下来,以备分析之用。有条件的同学还可准备录音机或数码录音笔等工具来帮助进行采访记录。
——给朋友开一剂妙方。
我们反思了自己遭遇烦恼的感受和教训,又借鉴了师长消除烦恼的经验和方法。当好友身陷烦恼需要帮助时,我们就可以将上述收获派上用场,给朋友开一剂消解烦恼的妙方。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话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它成为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联络工具,朋友之间的交流更是离不开它。只是在电话中劝慰朋友要注意言语的礼貌,态度的坦诚,感情的真挚,语意的明确,以让对方感受到友情的温暖与宝贵,从而鼓起好友的勇气和信心,驱除烦恼的阴影。如果觉得电话言不及意,还可用写信的方式来劝慰朋友。在信中,只要我们要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来谈论烦恼,或安慰鼓励、或现身说法、或提出建议,并注意情与理的结合,我们就一定能扫除朋友烦恼的阴霾。
[关于写作]
写好“成长的烦恼”话题类作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中心要明。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烦恼,不能什么都写,写什么,不写什么,要看它是不是符合“成长”这一内涵,比如,在“在学习上花了很多精力,成绩却仍然不见提高”就比“别人一身名牌而自己没有”更难表现“成长”内涵,选来写成文章,自然会中
心更明确。
二、情感要真。“烦恼”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内心情感体验,最忌矫情或平淡。因此写作中,我们不仅是要写出是什么烦恼,还要写出烦恼产生的原因,遇到烦恼时的内心感受,以及消除烦恼后的体会,把这些内容描写具体,文章的情感才真切动人。
三、文体入格。三个活动均运用到应用文,写作能否成功,从文体上看,首先要入格合体,即文章的形式要符合应用文体的要求。如日记的时间性较强,要求所写内容相对集中,写当天或最近遇到的烦恼;采访实录以对话问答的形式来展开内容,直来直去,中心明确,无需铺垫或渲染,给人痛快淋漓之感;书信则亲切可人,写法灵活自如,可宣讲故事,也可直抒胸臆。
[佳作看台]一
×月×日 星期三 天气 :晴
成都市大弯中学初07级9班 周维玲
今天,天气真好,太阳早早地就从山后露出红红的笑脸。我哼着小曲,骑着自行车,高高兴兴地向学校奔去。
一踏进教室,就见黑板右下角醒目地写着:数学作业:P22—28页;语文作业:两个片段,英语作业:背诵1—4课的单词„„各科作业犹如排山倒海一般猛扑过来,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还没等我把书包放下,急促的铃声就迫不及待地响起。语文老师夹着课本走进了教室,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开始了。身为科代表的我坐得端端正正,全神贯注地听课,一边还不停地记着笔记。老师提问,我不敢再像从前那样踊跃地举手了。每一个问题,不管多简单,我总要掂量好几遍,直到确信无误了才敢举手。要不,答错后被同学们嘲笑,那多难堪呀!可等我想周全答案时,那些问题,不是被其他同学捷足先登,就是老师早已转入下一个问题了。于是,听到老师对其他同学的表扬,我心里真不是个滋味。
下午第二节自习课,老师让我监督同学们默写课文。我坐在讲台上,两眼警惕地盯着同学们。大家都埋着头,刷刷地写着。这时,好友A向我悄悄招了招手,我慢腾腾地走到她的身边,她小声地问:“‘思而不学则殆’的‘殆’字怎么写?”我不禁犹豫起来:若不告诉她,她准会说我重“官”轻友;可告诉她吧,我不就辜负了老师对我的信任吗;再说,其他同学要是知道我徇私,那会怎么看我?一时间,我好为难,借口招呼纪律,赶忙逃回讲台。后来她被老师要求抄写错字5遍,她生气地对我说:“让你讲一个字,你都不讲,亏我还把你当好朋友!哼!这就叫当了官,忘了老朋友„„”我难过极了,难道我真的错了吗?
由于作业多,我不得不利用那可怜而短暂的课间十分钟来做作业,为此我拒绝了朋友们发出的一次次邀请,渐渐地,朋友们一个个离我而去。有时,当我从作业本上抬起头来,看到他们在走廓上有说有笑的亲热劲儿,我不禁倍感失落。
我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这所重点中学的。“第一名”这个称号给我带来了莫大的荣誉,可也给我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每次考试,别人总要拿我来比较,如果我考赢了,那是应该的,因为我是第一名;可要是我考砸了,别人就会说我原来的第一名是瞎猫撞上死老鼠。想到那些指指点点的目光,我就如芒刺在背一般,极不舒服。
唉!该怎么办呢?
惶惑中,我翻出日记本,准备向它诉说衷肠。扉页上题记跃入眼帘: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
我不由眼前一亮,心中横亘多日的块垒一扫而空。于是,我打开日记本,让钢笔在洁白的纸上跳起欢快的舞蹈„„
简评:本文成功之处在于:一是中心明确。文中描写了作者进入初中学习后遇到的烦恼:作业负担重、学习任务紧、职责和友情难以两全、学习的竞争压力等,这些烦恼都体现了“成长”的内涵,看似散淡,实则主旨鲜明,中心明确。二是内容真实。作者在文叙写的这些烦恼,相信同学们或多或少都遇到过,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因而读来真实可信,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佳作看台]二
给常君的一封信
成都市大弯中学初07级9班 赵时雨
常君:
你好!那天在电话里听你诉说到省城后遇到的烦恼,我真为你担心,你面临的烦恼我也曾经遇到过,但愿我的做法对你能有所帮助。
进入中学的第一天,我走进了新的班集体,这所国家级重点中学里聚集了来自各地优秀学生,我一个也不认识。坐在座位上,我不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孤独感,下课了,别人都凑到一起有说有笑的,而胆小内向的我只能呆在教室里怔怔地发呆。
爸爸觉察到我的失落,便建议我要主动向同学们“推销自己”,让大家认识和了解我。机会来了,老师宣布要实行班干部竞选,让同学们毛遂自荐。我根据自己的特长,大胆报名竞选宣教委员,你知道我小学六年一直都在学习美术,办黑板报、手抄报是我的拿手好戏。尽管胜算很大,我仍不敢掉以轻心,班上可是藏龙卧虎啊,我精心撰写竞选演讲稿,还在家中对着镜子反复演练。竞选那天,我终于战胜了众多竞争对手,如愿以偿地担任班上的宣教委员。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动员书写好、美术好的同学和我一起办班上的黑板报、手抄报,并在学校的评比中获得了高分。就这样,在与同学的合作中,我与好多同学们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课余时间,我们经常在一起分享彼此间的好多小秘密呢。
经验告诉我们:要交到真正的朋友,还要求我们有一颗火热的心。同学遇到困难时,我们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别人取得好成绩时,我们不妨送上几句真诚的赞美;别人误解自己时,我们可冷静理智地解释;受到别人的责难,我们要豁达大度,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当然,我们也不能为了交到几个所谓的“朋友”而就不讲原则,而放弃自己的个性。要知道朋友是建立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的,一味地迁就与忍让他人,是交不到真心朋友的。所以,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违背自己的本性,是交朋友的前提。
常君,你以前不也是个大方、开朗、热情的人吗?只要你主动走近同学,积极参与到班集体活动中,向同学敞开自己的心扉,我相信,他们一定会接纳你,和你交朋友的。
常君,有位哲人曾说过,把你的快乐告诉朋友,你将获得双倍的快乐;把你的烦恼告诉朋友,你将减轻一半的烦恼。今后不管遇到了什么事,你都要多向老师、同学诉说,也可以给我打电话或写信,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分担你的烦恼。
最后希望你能早日适应新的环境,交到更多的新朋友!
祝
学业有成!
你的好朋友赵时雨
×年×月×日
简评:本文运用书信的方式对朋友的烦恼进行开解与劝导,作者没有一味地进行空洞的说教,而是结合自己的经历与体验,通过自己现身说法,既告诉了好友如何在新环境中去交新朋友,又告诉了好友化解烦恼有效办法,可谓一箭双雕。同时,作者还注意从正反两个方面对消除烦恼、结交朋友进行分析,使得文章入情入理,让人信服。
[构思范例] 拓展延伸,出几道相关的作文题目,并加上思路点拨等。
一、以“最近有点烦”或“我被烦恼撞了一下腰”为题,选取近期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中遇到的一些烦恼的事,可以用片断连缀的形式来表现,写作中要注意选材典型,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二、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先把题目填完整,可写与父母的冲突、老师的误解、同学的误会、异性交往的困惑等内容,写作中要写清烦恼的起因和自己的感受,以达到与对方交流沟通的作用。
三、以“烦恼发布会”为题,写全班同学交流烦恼的故事。可将发布会的场景和发布者的神态表情以及听众的反应和感受结合起来进行刻画,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6.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成长路上挫折多 篇六
今天是上游泳课的第一天,由于第一次接触游泳,我有点紧张。
到了游泳池边,教练让我们这些“旱鸭子”陆陆续续下水。看着很浅很清的池水,居然一下子没到了我的脖子,我顿时更加紧张了,有些不知所措。这时,教练朝我走了过来,他一手托住我的头,一手托住我的腰,我就在水面上浮了起来。哇!真是太神奇了,我好像成了一条“水中的鱼”,我想这就是浮力的作用吧!紧接着,教练用口令指导我用双脚使劲地拍打水面,可是平时轻轻柔柔的池水,总是不听话,我打出的水花一会儿四处乱溅,一会儿到处飞散,总也达不到教练的要求。在一旁同学们的鼓励下,我经过几次练习,慢慢地掌握了打水的要领。此时的脚底水花纷纷溅起,我觉得自己的双脚犹如鱼儿的尾巴般灵活。教练给我跷了大拇指,夸道:“已经很不错了,要加油练习呀!”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好极了
7.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成长路上挫折多 篇七
因为今天我和我们自己的学校的学生打比赛,我想,我在学校也算班级篮球主力军呢,今天应该问题不大吧!走进球馆我一看,咦!人怎么这么少呢,怎么只有5个人呢,怎么打呀?我们教练说就是打五人制的。加油!我今天可要大展雄伟!我暗自给自己打气。
教练上场了,说我们先不打别的阵型,我们先打23连防。只见我的好搭档弯着腰,篮球在他手下前后不停地拍着,两眼溜溜地转动,寻找突围的机会。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会左拐,一会儿右拐,冲过两层防线,来到篮板下,一个虎跳,转身投篮,篮球在空中划过一条漂亮的弧线,不偏不倚地落在了筐内,进球啦!就这样,我们的比分直往上冲。我们欢欣鼓舞,越打越顺手,很快我们就赢了。我们欢呼着。
8.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篇八
鲁
迅
教学目标: ㈠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作家作品;领悟课文写景的精妙,提高描写的能力;理解并学习课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把握文章的主旨。
㈡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合作与交流,探讨写景的妙处;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多角度深思课文的主题。
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鲁迅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启发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教学重点:
1、领悟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通过复述课文,学习本文选材、组材的技巧。
教学难点:
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
1.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
2.有些难解的词语。
课时安排:4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作家作品;积累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教与学互动步骤: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童年》,在播放歌曲时,老师在一旁解说:童年是一首古老的歌谣,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童年的小伙伴、童年的小秘密、童年的故事是我们记忆中的珍宝。我们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1926年9月18日,回忆起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一篇优美散文,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伴随这首优美的乐章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看一看鲁迅先生的童年和我们的童年有哪些不同?
【板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二、了解作者及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品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这组散文是在鲁迅生活中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遣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些安慰而写的,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一曲恋歌。
三、自读感知,积累生字生词。
1、读准下列字词的读音:
攒 拗 确凿 菜畦 桑葚 蟋蟀 臃肿 脑髓 相宜 书塾 方正 博学 蝉蜕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倜傥
2、结合语境理解上面字词的含义,根据你的理解至少用上上面的四个词语说一段话。
四、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从文题来看,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明确:表明了记叙的是作者的一段经历(从„„到„„),点明了写作的两个场景(百草园、三味书屋)
2、学生探究: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从题目看,文章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那么他们各自的起止段落为何,那一段又是过渡段,请探讨。
明确:1—8: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9:过渡段,告别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读书。10—24:回忆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经历。
五、布置作业,学生活动。
1、阅读1—8段,以“一个 的童年”说一段话或给个这几段加一个小标题。
2、阅读10—24段,以“ 的读书经历”说一段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领悟课文写景的精妙,提高描写的能力 ;学习本文选材、组材的技巧;初步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与学互动步骤:
一、温故而知新:
上节课我们对鲁迅的这篇散文做了整体把握,我们在上节课布置了两个作业题,下面我们来探讨第一题,请大家踊跃参与。明确:百草园是我的乐园:(1)有趣的景物;(2)有趣的故事——美女蛇的故事;(3)有趣的活动——雪地捕鸟。
二、合作交流,感悟探讨:
1、作为散文,要有文眼贯穿其中,你认为1——8段的文眼是什么? 明确:“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画龙点睛,成为这几段文字的文眼。
2、学生赏读第二段,感悟探讨这段文字写景的妙处。明确:(1)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
(让学生分别找出写形、声、色、味,写春、夏、秋景的相关内容)
(2)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活泼多姿。
(分析写景的顺序)先用两个“不必说”从整体上写百草园,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由低到高写静物(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再由高到低写动物(鸣蝉—黄蜂—叫天子);整体是从植物到动物(菜畦、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局部是从动物到植物(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让学生找出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有比喻:(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有拟人: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出孩子心中奇妙的想象和特殊的感受
(4)既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用词贴切。
(引导学生揣摩词、句,让学生理解:光滑、肥胖、伏、窜、轻捷、低唱、弹琴等词语和相关语句。)
石井栏“光滑”表明长年累月摸,写出少年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直窜”写出鸟儿的机灵轻捷和儿童羡慕不已的心理。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
(5)善于运用联想。作者由何首乌根联想到吃了便可以成仙,从而表现了百草园的有趣,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
拓展延伸: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个句式有什么好处呢?能否模仿课文,用这个句式来写一写我们美丽的校园呢? 教师示例:(体现有趣的景物很多。不必说明亮整洁的教室,干净舒适的食堂,环境宜人的寝室,也不必说优美动听的音乐铃声,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单是文化长廊一带就有无限风光。)
3、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又写了美女蛇的故事。下面先请一位同学简要复述和评论这个故事。其余的同学思考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由赤练蛇而写到美女蛇,这是什么表现手法?能否从学过的文章中再举出一两个使用这种手法的地方?
明确: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这是运用联想的表现手法;《天上的街市》也运用了联想,由地上的街灯联想到了天上的明星,再到天上的街灯和街市。
4、作者写冬天的百草园,着重描写了捕鸟,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的,准确地运用了哪些动词,为什么要写捕鸟?
明确:先写捕鸟的时间、条件、方法,然后写捕鸟的收获、经验教训。运用的动词有“扫开”、“露出”、“支起”、“撒”、“系”、“牵”、“看”、“拉”、“罩”。写捕鸟也是写百草园给爱玩的儿童带来的无穷乐趣
拓展延伸: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请你也用上一系列的动词来介绍你曾参与的一项活动。(如溜冰、跳马、骑自行车、钓鱼等)
5、总结:
作者把百草园描写得这么有声、有色、有趣、有味,实际上百草园其实很普通,而且作者在文章中也提到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是荒园”。既然这只是一个只有野草的荒园,为什么作者把它看作是“乐园”,而且写得这么有趣?
点拨:作者很怀念在百草园的生活,这是一段无忧无虑的生活回忆是美好的。可见童年的鲁迅是一个热爱大自然、好奇、天真幼稚的孩子。
6、学生品读过渡段,探讨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明确:应用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读出鲁迅告别百草园时内心的震荡、依恋、无奈,从而表现他对百草园的眷恋惜别之情。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重点理解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探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在文中的关系;讨论文
章的主题。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百草园给鲁迅无限的乐趣,鲁迅也在一天天的长大,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婴儿他就告别了百草园,开始了他的三味书屋的生活。这节课我们首先看看他在这里怎样生活。
二、合作交流,感悟探讨:
1、学生活动,默读10——24段,思考下列问题:(1)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你能用平面图画出来吗?为什么中年的鲁迅还记得这样清楚?
(2)文中还写到了作者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你认为他是一味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作者对他态度如何?
(3)为使人物形象生动,文章对这位老先生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描写?
(4)作者在这里读书快乐吗?我们第一节课提出的第二替你应怎样说?
为完成上述四题,八人小组展开讨论。明确:(1)学生根据第10段的叙述来画。他记得这样清楚,可见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
(2)他是一位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对学生严而不厉的先生。
打戒尺、罚跪是私塾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有戒尺,有罚跪规则而不常用,说明他对这种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态度,也反映他对学生的开明思想。
鲁迅对先生的态度是: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3)鲁迅对他进行了A神态描写: 如“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 B动作描写: 如“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C.语言描写:如“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
强调:刻画人物。我们要根据中心的需要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
(4)学生认为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是枯燥无味的,或者认为这里的生活也让人难忘也有欢乐的,只要紧扣文章内容来谈,言之有理都可,应给于肯定。如,认为枯燥无味,可从繁琐的礼仪、教学方式的单调、不允许学生提问、不准做与教学无关的事、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等方面来谈。认为欢乐,可从老师较为开明、老师知识渊博、有机会便跑出去玩、老师读书入神可在座位上做游戏画画等角度来谈。
2、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
①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
②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③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学生合作探究,大胆发言,只要有自己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
3、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
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
三、拓展延伸
1、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我们在一天天的长大,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自己的烦恼,自己的见解和思想。你有自己的烦恼吗?把它说出来,让我们来给你化解化解。
2、从现在的观点来看,你认为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哪些方面需要改革?试谈谈你的看法。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生完成课堂作业。
2爸爸的花儿落了
林 海 音 教学目标
1、把握父女之间真挚、深沉的情感。
2、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内容。
3、了解记叙的叙事方法。教学重难点
1、把握父女之间真挚、深沉的爱。
2、理清文章思路,感知文章内容。课时安排 4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报得三春晖。”古往今来,人们夸赞最多是母爱,最不能忘怀的是母爱,可是我们不要忽略父爱,如果说母爱像蜜般的甜润,那父爱就是苦涩的良药;如果母爱像三月春风抚慰心灵了,那父爱就是七月暴风磨练意志;如果母爱是温柔月光使游子安然入睡,那么父爱就是让游子茁壮成长的太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深沉的父爱,领略一下父爱的伟大吧!
二、作者及作品。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是一篇有关长大的故事。本文选自长篇小说《城南旧事》,作者林海英。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生于日本大阪,在北平长大。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任报社编辑。1953年开始文学创作,是台湾有名的纯文学作家。林海音一生创作颇丰,散文、小说、童话等都有涉及,最有影响的作品当推她的长篇小说《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简介: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它的最后一部分。爸爸去世了,那时作者刚满十三岁,就开始负起了不是小孩子所该负的责任。这是一篇童年的回忆,也是对童年的告别,就让我们走入文中的世界,一起去追寻主人公英子走向成熟的足迹。
三、扫除字词障碍。
肿胀 叮嘱 恐惧 骊歌 花圃 窘迫 理解以上超越、词语的音形义,并从中任选四个写一段意境优美的话,至少要用上一种修辞。
四、初读课文,理解标题美:
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后,相互讨论标题的含义
文章题目为“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语双关,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与题目相映,文章也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可以看出“花”是作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探讨结构,分析人物。教学步骤:
一、再读课文,领悟文章的结构美:
学生有感情的再次朗读课文,探讨文章的结构美。
1、按时间先后顺序划分文章的结构。
⑴第一部分:毕业典礼前(1—34段):由夹竹桃花——(想起)病床叮嘱;由迟到——(想起)赖床被打;由钟声响了——(想起)爸爸爱花
⑵第二部分:毕业典礼时(35—53段):韩主任讲话、唱骊歌、哭别——(想起)闯练做事
⑶第三部分:毕业典礼后(54—68段):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不再是小孩子。
2、探讨文章的结构美。
(1)别致生动的插叙。文章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穿插往事,但每次忆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这样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形;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引出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情形;又由礼堂的钟声想到爸爸不会来了,她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还没有想完,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骊歌,又由此想到很多人盼望自己长大,进而回忆起爸爸要她闯练,让她到东交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经过;最后写毕业典礼回来,看着满院零落的花儿,听到老高的话,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儿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可见,这篇文章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有现实又回忆,用现实引出回忆。
(2)、双线并行的结构。文章一是以花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以花开头、以花结尾,中间也都多次提到花——是因为父亲喜欢花,花让作者想到回忆起父亲,同时花也成了象征;以花来贯穿小说的始末,作为潜在的线索,这样可以做到使事件交错而不凌乱。)二是毕业典礼“两线相互辉映,既有利于情节的展开,又使两个人物主次分明,相映生辉。”(张百栋语)
(3)文章写得含蓄,处处有伏笔。文中没有正面写爸爸病危、濒死,但文中多处作了暗示。比如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望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这是一处伏笔。又如当毕业典礼的钟声响起后,我突然又想到妈妈爸爸,疑惑“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暗示妈妈对爸爸的病情很了解,知道他将去世。而毕业典礼结束后,“催着自己,我好像怕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急急忙忙赶回家去,这恐怕是一种预感。④写她进家门以后看到“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校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更是以花喻人,把即将丧父的伤痛推到极致。文章从“我的襟上”的“粉红色的夹竹桃”起笔,到爱花的爸爸病死,处处有伏笔,事事有照应,沉郁的氛围和丧父的伤痛一直笼罩着全文。
3、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探讨心得。
二、默读课文,揣摩人物美:
(一)爸爸
1、我认为这是一个 ————的爸爸,并说说理由。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便急得吐血了。
2、对爸爸逼“我”去上学的回忆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希望“我”从小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但是他表面的严厉中又有无限的关爱,关心自己的冷暖和苦乐。爸爸的爱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为“我”以后的成长上了很好的一课。
3、你有没有类似“我”赖在床上不想上学的经历,你的父亲是如何处理的?说给大家听听。
(二)、英子
1、从哪些地方我们可以感受到英子的成长? 英子的长大主要表现为——学习非常用功,被选做代表为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从六年前的那一次后从不迟到。硬着头皮完成了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这件事。闻说爸爸去世而处乱不惊从容面对„„
2、爸爸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呢?
使“我”意识到不能懒惰,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负责;历练中培养不怕困难,敢闯敢练的坚强性格、敢于承担家庭责任的品质.
3、以“英子,你真是好样的。„„”打头,说一句(段)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揣摩文章的情感美;探究语言美;整体把握延伸。教学步骤
一、跳读课文,品味情感美: 1.《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最打动你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本文是作者回忆童年之作,字里行间真情洋溢,这是文章最动人的地方。2.细细品读,文中写到的感情具体讲有哪几种?结合精彩语段有感情地朗读并谈谈读后的感受。
文中表现的感情具体涉及这几种:父女情、师生情、同学情、手足情、主仆情。
(选择两个精彩语段全班齐读,教师辅导朗读,体会感悟其间蕴涵的真挚情谊。)
《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近,读后确能引发切身之感,心有所动。学生谈感要多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联想到自己的父母,曾经的学校、老师、同学,能谈出真情实感。
3.《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如此丰富、真挚的感情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通过事情的记叙来表现。比如:爸爸先打英子后送夹袄一事表现出爸爸对女儿那份独特的爱:既严厉又慈祥。
借助“花儿”来表现。如:毕业典礼上英子胸前的夹竹桃花儿无声地诉说着爸爸的爱和期待。
通过人物对话、人物动作来表现。比如写妈妈的眼睛红肿着,暗示爸爸病情严重,生命垂危,妈妈为此深切悲痛。
通过抒情语段来表现。
正因为借助上述种种手段来表现感情,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真情,感情表露含蓄深沉,分外动人。
二、回读课文,体会语言美:
让学生体会本文语言的风格特色,探讨后明确:语言质朴淡雅,蕴含真情;再让学生找出文中包含深情或含义深刻的语句。
文中人是最平凡的人;事,是最平凡的事,都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但读者却能从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人和事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和人情的美。作者正是用这种质朴、淡雅、含蓄而深邃的语言拨动了读者的心弦。
四、拓展延伸,表述看法:
1、“严师出高徒”“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与文中父亲的教育方法一致,对文中父亲“打我”这些从严的教育方法,你是否赞同,说说你的看法。
2、以“爸爸,我想对您说„„”为题,对文中的爸爸或对自己的爸爸说几句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
3丑小鸭
安徒生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2、学习运用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来塑造形象的写法。
3、理解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思想感情。
2、体味文章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教学难点
理解丑小鸭形象的现实意义。教学课时3 第一课时
一、自读预习
1、通读全文,排除文字障碍,了解课文内容。
2、搜集整理作者安徒生的生平及创作资料,思考:安徒生是怎样在逆境中成才的?
二、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成长的道路上,可能是阳光洒满心田,一路顺风;也可能是风雨不期而至,充满坎坷。那么在你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时,在你被别人耻笑轻视时,在你觉得难以面对现状时,你会怎样呢?你是不是以为上苍太不公平了,把所有的惩罚都给了你?其实,只要你不懈追求,努力进取,你就一定会成为一只白天鹅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是如何变成一只美丽的白天鹅的。(板书课题:丑小鸭)作者简介
学生介绍作者及生平
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 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等。
三、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大致明白课文内容。
2、圈读关键词,简要复述童话情节。
全文写了丑小鸭在哪几个地方的流浪生活?有哪些不幸的遭遇?
地点:养鸭场 沼泽地 农家小屋(老太婆家)灌木林 农夫家 大花园
遭遇:众兄弟姐妹、母亲在外貌长相上嘲笑、嫌弃、赶、咒、啄、打、踢。野鸭、公雁、猎狗嘲笑、戏弄、嫌弃它的丑。老太婆、雄猫、母鸡利用它、鄙视它、限制它。所有的动物都瞧不起它。孩子们接近它、要抓住它,女人打它。
可见,不幸遭遇呈逐步升级状;身体上的伤害、人格上的侮辱、精神上的打击、肉体精神双重摧残、险些丧命。此外,它还得忍受饥饿,逃避猎枪,防范严寒。但是最终它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被人们的赞美声包围。
四、布置作业
在前进之路上,你是一只“丑小鸭”吗?要变成一只“白天鹅”,你还有哪些路要走?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片段作文“丑小鸭和我”。
第二课时
一、研读赏析
1、找出童话中的若干人物(动物)形象,结合具体语句谈谈自己的看法。――(辨形象)
启发:老师看到了仁爱的农夫,是他在冰天雪地里救回了丑小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善良仁慈乐意帮 助别人的人。(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可悲的、可笑的、可鄙的、美丽的„„可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认识猫绅士与鸡太太)-- 结合此题让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理解本文童话的自传色彩。2、你知道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文找出相应的语句并分析 --(悟主题)关键句子:
A、想我还是走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才好。
B、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在冬天里受苦要好得多 C、只要你是一只天鹅,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D、他到非常难为情,.....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也不会骄傲的
研究探讨:有人说,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是它是自己追求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他如果不被善良而又软弱的鸭妈妈赶走,就是最初生活的地方,也会变成白天鹅。你同意哪种看法呢?
(此题的设置,是让学生争辩,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剖析:
1、丑小鸭之所以“丑“,是用鸭氏家族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的;之所以在猫绅士和鸡太太眼里是无能的,也是用猫族及鸡族的能力标准来衡量的。所以人们永远也不可能承认它的美丽。
2、丑小鸭如果不离开老太婆家,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从而在灌木林中认识白天鹅的话,他永远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二、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可板书学生的精彩发言)
1、能够勇敢地离开那个让他饱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
2、能够舍弃所谓的温暖舒适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3、它对自己的认识发现过程说明,没有对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经历那么多的磨练,就不会发现自己其实也可以成为生活的一个奇迹。
三、拓展引申:
1、在我们的现实 生活中,也有许多丑小鸭, 他们经过自己的拼搏奋斗,最后也成为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欣赏文章----<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命 运无轨道>
2请学生谈谈自己听了两篇文章的感受。
四、作业布置:从以下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A命运无轨道 B丑小鸭的梦
板书设计:
丑小鸭 ------------ 白天鹅
要有一颗好的心:
善良、宽厚、有理想、勇敢地追求美与幸福
丑小鸭告诉我们:
1、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高贵的灵魂。
2、命运无轨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己。
3、在拼搏中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
第三课时
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
4诗两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3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俄罗斯文学博大精深,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且大师辈出。同学们能说说他们的名字吗?(譬如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马雅科夫斯其、莱蒙托夫、普希金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广为传诵的俄罗斯诗篇,它的作者就是普希金。学生自由回答
二、简介作者
哪位同学知道这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的情况?
明确:普希金,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生于莫斯科一个崇尚文学的贵族家庭。成年后不断发表诗歌评击时政,歌颂自由,被视为自由主义的代言人。为此遭到了沙皇政府的多次打击,他对曾被两次流放,也曾身陷囹圄,但他始终不愈地信守着诗中表达的生活原则,即使付出生命也再所不息。他虽然被沙皇政府阴谋杀害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鼓舞着人们。他的诗具有很高艺术成就和无言的艺术魅力。俄罗斯著名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这样赞誉普希金的诗:“所表现的音调和语言的力量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它像海波的喋喋一样柔和、优美,像松脂一样醇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水晶一样透明、洁静,像春天一样芬芳,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 可先让学生读有关资料,教师进行介绍,强调普希金的悲剧一生 样铿锵有力。”但“诗是不可翻译的”,译诗不等于原诗,而我们现在又只能通过译诗来学习、欣赏,但愿我们能尽可能地领悟到这首诗的美。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奥希泊娃娃的女儿叶甫勃拉克西亚·尼古拉耶夫娜·伏里夫纪念册上的。那里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四、听、读诗篇。
1、听课文录音。
2、划分朗读节拍。
3、自由朗读。由教师范读,再由学生读
五、结合体验,研讨问题
1、问: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明确: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我们一定要永葆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2、问: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明确:见教参。
3、问: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用形象说话,最忌直白的说理,而这首诗通篇没有任何形象,却以说理取得了巨大成功,品味全诗,想想原因何在?(学生讨论)
4、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持己见。这首诗最美、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这里。学生自由回答,最好联系实际
六、迁移积累
1、仿句练习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第一节,续写下面的诗句。假如生活 捉弄了你,不要,不要,!
2、背诵全诗
七、拓展提高:课后探究性阅读普希金诗诗集,下堂课交流。作为作业完成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未选择的路》。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课
1、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交流阅读普希金诗集的情况。
二、导入 新课:
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的叮咛与嘱咐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还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该怎么办?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介绍诗人: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其代表作有诗集《少年的意志》《白桦树》等。他在晚年成为美国的非官方的桂冠诗人,美国参议院曾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三、朗读诗篇
四、合作探究
1、请同学们反复读几遍全诗,思考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明确: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里其实运用的是文学艺术上常用的象征手法。
2、全诗共4小节,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找出诗中最令你感动的诗句或词,谈谈你的体会。先朗读由学生单独回答。明确: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3、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明确:见教参“问题研讨”
四、感悟哲理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答案不求一致。譬如: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可以讲一讲苏格拉底有关麦穗的事例。学生自由回答
五、分清象征与比喻的概念。什么是象征?象征跟比喻有什么区别?
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的意义。明确:所谓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
比喻,用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象征是一种谋篇立意的手法,比喻则是一种修辞手法,象征一般要统摄全篇,而比喻只在个别语句、语段中起作用。出示两首诗,让学生判断这哪一首诗用了象征,哪一首诗用了比喻?“我靠长矛揉制面包,弄到伊斯玛洛酒,我将这酒饮尽,然后倚靠着这支长矛。”——阿尔基洛斯科《诗人之矛》象一颗山上的风信子,被牧人用脚踏了又踏,却在地上开出紫花。——萨福《新娘》本诗的美正体现象征的运用上,诗人用非常普遍的形象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打动了读者的心扉。首先明确概念,再由教师阐述两者区别
六、积累联想
1、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根据你的积累,另写出两条关于“路”的名言警句。
2、结合《爸爸的花儿落了》课后练习三,完成一篇小作文,谈谈成长历程上的体验。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生完成课堂作业。
5伤仲永
王安石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3、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4、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3、(1)几个句子的停顿。(2)几个用法特殊的词。(3)几个难句的大意。教学课时3 预习要求:
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
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
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学生齐声朗读。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
(1)仲永/生五年(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传/一乡秀才/观之(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7)余闻之也/久(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3、全班齐读全文。
三、作者作品简介
提问:这是王安石的作品。哪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四、题解
本文是一篇随笔。
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是散文的一种。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提问: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 ————哀伤,叹息。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五、自读课文,掌握大意
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疑问,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一)学生自由诵读。
(二)学生自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参考老师补充注释(可四人小组探讨),掌握大意。
1、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1)“即书诗四句”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名词活用为状,每天。.(3)“邑人奇之”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5)“父利其然也”利: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
2、理解几个词语(1)“养父母”养:赡养。(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4)邑人:同县的人 .(5)“从先人还家”从:跟从。(6)“前时之闻”:以前听到的名声。.....(7)“卒之为众人”卒:最终。众:普通。
...(8)“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9)“且为众人”且:尚且。(10)“固众人”固:本来。..
3、理解下列句式
(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从扬州回家。(3)“受之天也”省略句,省略了介词,即“受之(于)天”:从上天那里得到或上天赋予的
(三)翻译课文。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四)初步感知课文:掌握了文章大意之后,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哀叹”仲永了吗?
六、全班再一次诵读课文
七、教师小结
本文记叙了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故事,流露出了作者的惋惜之情。那么,作者在文章中表露了自己怎样的观点呢?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下堂课,我们再进一步学习。
八、作业
1、抄写课文及文下注释一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全班齐读课文。
三、把握课文内容:
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
四、学习第一阶段(1)
1、文章首句交代了什么?
——交代了籍贯、身份、姓名、家世。
2、介绍方仲永的家世有什么作用?
-----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3、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5、“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6、“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
7、“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
8、“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
9、方仲永的父亲为什么不让儿子读书学习?
——原因主要有二:(1)贪财(2)目光短浅,愚昧无知。
10、朗读、尝试背诵。
五、学习第二、三阶段(2)
1、请一位学生朗读。
2、开头一句有何作用? ____承上启下(过渡句)
3、方仲永后来有何变化?他的结局又是如何?(原文回答)
—一“见”,一“闻”,一“问”。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受之于天’’而“卒之为众人矣”,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4、全班齐读。
六、默读(1)(2)段,说说这两段的表达方式。——记叙。
七、学习第(3)段。
1、男同学朗读。
2、这一段又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议论。
3、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
——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4、从这一段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才观?
——作者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5、齐读第(3)段。
八、文章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 ——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幼时阶段详写;理由:这样安排暗含了文章的主旨,是符合作者意图的;详写这一阶段,意在说明一方面“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了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不使学”。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九、默读全文。假如你认为自己很聪明的话,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假如你认为自己还有点笨,读了文章后,又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由此看来,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一样。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更要努力学习,不然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办不到。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机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十、即堂完成课后练习四。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生完成作业。
1、完成文后练习三
9.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简单练习 篇九
一.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他处处挨啄,被排挤(利用势力或手段使不利于自己的人失去自己的人失去地位或利益)
B.他并不嫉妒(忌妒)他们。他怎能梦想有他们那样美丽呢?
C.他看到了这只丑小鸭,就走过去用木屐(木头船桨)把冰块踏破。
D.正在这时候,一只骇人(吓人)的大猎狗跑来紧紧地站在他的身边。
二.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帆船,来势汹汹地向他走来,瞪着一双大眼睛,脸涨得通红。()
(2)小鸭一下掉向这边,一下掉向那边,尽可能对大家恭恭敬敬地行礼。()
(3)他并不嫉妒他们。他怎能梦想有他们那样美丽呢?()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1)骊歌:
(2)徘徊:
(3)知交:
(4)零落:
四.文学常识填空。
鲁迅,字(),原名(),祖籍(),伟大的无产阶级()家,()家,()家,中国现译著近一千万字。
安徒生是()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一生写了一百多篇童话,有《》,《》,《》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国,著名诗人()。他的创作对本国()和()的发展影响很大。
五.综合运用。
(1).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这是鲁迅先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情景。其实,“对课”就是对对子,你对联。请根据课文内容,为下面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百草园里赏景捕鸟听故事,其乐无穷。
下联:
(2)父爱也许不像母爱那般细致入微,但父爱之博大,父爱之沉重,也是我们一生之中最需要的。
写一句关于父爱的名言警句。
请你根据例句仿写。
父爱像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和春。父爱是,2013~2014第一单元语文下册测试(人教版)答案
一.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A.他处处挨啄,被排挤(利用势力或手段使不利于自己的人失去自己的人失去地位或利益)
B.他并不嫉妒(忌妒)他们。他怎能梦想有他们那样美丽呢?
C.他看到了这只丑小鸭,就走过去用木屐(木头船桨)把冰块踏破。
D.正在这时候,一只骇人(吓人)的大猎狗跑来紧紧地站在他的身边。
二.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帆船,来势汹汹地向他走来,瞪着一双大眼睛,脸涨得通红。(比喻)
(2)小鸭一下掉向这边,一下掉向那边,尽可能对大家恭恭敬敬地行礼。(拟人)
(3)他并不嫉妒他们。他怎能梦想有他们那样美丽呢?(拟人,反问)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5)骊歌:告别的歌
(6)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比喻犹豫不决。
(7)知交:知己。
(8)零落:朋友各奔东西,分散在各地。
四.文学常识填空。
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树人),祖籍(浙江绍兴),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译著近一千万字。
安徒生是(丹麦)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一生写了一百多篇童话,有《 丑小鸭 》,《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他的创作对本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五.综合运用。
(1).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这是鲁迅先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情景。其实,“对课”就是对对子,你对联。请根据课文内容,为下面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百草园里赏景捕鸟听故事,其乐无穷。
下联:三味书屋习字作画读课文,别有情趣。
(2)父爱也许不像母爱那般细致入微,但父爱之博大,父爱之沉重,也是我们一生之中最需要的。
写一句关于父爱的名言警句。
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他不求回报
请你根据例句仿写。
10.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成长路上挫折多 篇十
成长的烦恼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快乐过,也烦恼过,想快乐很容易,烦恼只不过是一念之间,可我们仍然很难摆脱烦恼的纠葛。我们的生活确实充满了七色阳光,然而,即便是在阳光普照的时候,也难免出现短暂的阴云。
小时侯,春夏秋冬各有韵味。春暖花开时,能看见我在广场上放风筝时流下的快乐的汗水;夏立蝉鸣时,能看见我在游泳时身旁溅起的缤纷的水花;秋枫飞落时,能在铺满红枫的小路上瞧见我蹦跳的身影;冬风呼啸时,能在花园里瞧见我脸上愉快的微笑。四周都洒下了冬日暖暖的阳光。
随着时间的飞逝,我渐渐长大了,四季还是一样的颜色,却没有了昔日的韵味,好像都是一个样,每天仿佛都在做同一件事起床、上学、睡觉。
周末,不再属于自己,各类补习班紧跟在后面。生活中,少了一些欢笑,少了一些快乐,多了一些烦恼,多了一些惆怅。
当春暖花开时,不再有时间去欣赏,看到满天的风筝,有种莫名其妙的悲伤,我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在夏立蝉鸣时,闷热的空气布满了整个天空,汗水代替眼泪不断流下,在炎热的夏日季,我快要窒息,游泳池里的欢笑仿佛只是一个梦境,有时觉得蝉的嘶鸣也是一种嘲笑;秋枫飞落时,没有了脚踩在枫叶上清脆的声响,小路上静静的,偶尔风扶过,让我觉得也许清脆的声响只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冬风呼啸时,没有了暖暖的阳光,只有阴沉的天空和刺骨的寒风,窗外光秃秃的树枝像老巫婆长长的手,我只能放下书包,在题海中苦苦挣扎,下雨了,是谁在哭泣呢?
【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成长路上挫折多】推荐阅读:
七年级下册成长的烦恼作文07-14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文350字08-27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作文08-08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元作文范文08-21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文脚踏一方土10-01
七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10-07
一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