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教学案例(精选12篇)
1.使至塞上教学案例 篇一
《使至塞上》这首诗歌上学年已经讲授过,因此我在讲授的时候是以复习的形式进行的。但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虽然已经讲授过,但大部分学生对诗歌主要知识点都遗忘得差不多了。
为什么学生的遗忘率会这么高呢?我估计有以下几个原因:
1、学生学习时阅读量不足。
反复的阅读能使学生更好的熟悉文句,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如果缺少阅读,学生对诗句的认识、理解也比较浮于表面,难以真正把握诗句内在含义,对诗句记忆也不会牢固了。
2、教师的灌输式教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为了赶课时,很多时候我忽视了让学生的自主思考的权力,而是把知识讲授灌输给学生,这让学生失去了很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学生的能力也得不到适当的锻炼。在这中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来源于教师的灌输,而并非自己感悟所得的,因此所获得的知识也就很快被遗忘了。
3、对学生的巩固训练不足。
在每次的诗词教学之后,我一般会布置背诵默写、抄写诗句的作业,有时候也会从网上找来一些相关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做,进行巩固训练。但现在看来,这一形式还是不够,普校的课后练习多以开拓学生思维能力为主,是以学生完全掌握知识为基础的,而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训练,缺乏了对最基础的巩固。
针对这些原因,在以后的诗句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1、加强对文本的阅读。
通过反复的阅读,让学生熟悉文本语句,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感悟诗句的含义,以及所表达的情感。接着让学生在理解语句情感的基础上,判断思考应用怎样的语气以及应该怎样停顿、重读,并尝试以该形式进行阅读。反复的阅读训练,让学生加深记忆。
2、多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教师在课堂上不应过多的干预学生的学习、感悟,而应该作为引导者,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讨论中感悟,通过这一探讨的过程,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并学会探讨问题的方法,有利于以后的学习。
3、课后练习更强调基础知识的训练。
对于聋生而言,能掌握基础知识是更重要的,思维的拓展是在此基础上的。因此在以后的课后练习中,应更多的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巩固记忆。
2.使至塞上教学案例 篇二
在“备课—上课—备课—上课—备课”的备课模式中, 教师可以在逐步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及时整合教学内容并适时调整教学策略, 从而提高备课质量和课堂教学的效率。新课标对7~9 年级的学生在古诗文方面提出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 阅读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现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使至塞上》为例, 谈谈如何将古诗教学内容在多次备课中进行有效的整合。
一、第一次备课:精心准备、全面出击
(一) 导入
向大家介绍你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诗并说说理由。
(二) 泛读
1.感知音律:引导学生划分诗歌停顿。
2.疏通文意:注意读文题, 读书下背景、注释。
3.初领情感。
(三) 赏读
出示《王维出关日记》,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填空。
公元737 年九月十五日, 我35 岁, 奉皇帝诏书, 以________ (身份) , 从长安出使到凉州, 去_______ (何事) 。
其实我知道我被排挤出了朝廷。
路过居延时, 我看到_______, 它是那么_______, 我感到。
赏析: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四) 联读
1.学生继续补充《王维出关日记》
一路奔波, 到了_______, 恰遇一个_______, 他说他们的统帅在_______, 听到这个地名, 我忽然想起_______ (联系自己过往的阅读体验, 写上王维此时可能的心理活动) , 内心不禁涌起_______, 立刻写下《使至塞上》, 以记这次出使。
2.拓展:
燕然:古山名。东汉车骑将军窦宪领兵出塞, 大破北匈奴, 登燕然山, 刻石记功。后“燕然”泛指边塞。诗文中常用其表示打胜仗, 建边功。
3.齐读尾联 (读出热血沸腾, 读出豪情万丈) 。
4.齐读全诗 (读出情绪的变化) 。
课后反思:
虽然我在备课过程中从形式到内容都做了精心的准备, 尤其在方法引领和形式多样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课堂问题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 从而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对诗句的赏析也比较吃力。总结下来, 大致存在以下问题:首先, 对学情把握不清;其次, 赏读过程中的方法引导不够具体;最后, 课堂拓展环节略显凌乱。为此, 我减少了知识量, 降低了问题难度, 同时加强在赏读过程中的引导。
课堂亮点:
1.出关日记的形式。
2.泛读—赏读—联读的课堂结构。
3.对重点语句的多角度赏析。
改进方法:
1.删去赏读环节中的初领情感环节, 这部分与后文赏析过程中的情感领悟重复。
2.在赏读环节增加方法的提示。
3.重新设置课堂拓展环节。
二、第二次备课:研究学情、调整策略
(一) 导入 (同第一次备课)
(二) 泛读 (同第一次备课)
(三) 赏读
展示《王维出关日记》,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填空。
公元737 年九月十五日, 我35 岁, 奉皇帝诏书, 以_______ (身份) , 从长安出使到凉州, 去_______ (何事) 。
其实我知道我被排挤出了朝廷。
路过居延时, 我看到_______, 它是那么_______, 我感到_______。 (按顺序关注景物及景物特点, 用自己的话描述)
赏析: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1)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意。
(2) 抓住景物的特征, 把握诗句情感。
(3) 抓住重点字词, 感悟诗句意境。
(四) 联读
1.学生继续补充《王维出关日记》
一路奔波, 到了_______, 恰遇一个_______, 他说他们的统帅在_______, 听到这个地名, 我忽然想起_______ (联系自己过往的阅读体验, 写上王维此时可能的心理活动) , 内心不禁涌起_______, 立刻写下《使至塞上》, 以记这次出使。
(1) 领悟诗歌的情感变化。
(2) 领悟诗歌的情感变化。
2.拓展:《破阵子》——— (唐) 辛弃疾。
(1) 分析其中的情感变化。
(2) 齐读全诗 (读出情绪的变化) 。
课后反思:
在自我研读的基础上, 我收集了相关的赏析材料, 尤其对诗中诗句存在争议的地方进行了重点研读。为此, 我增加了对经典诗句“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炼字的赏析, 即“直”“圆”可不可以换为其他字, 从而进一步细化在方法上的引导。
在这次课堂操作中, 课堂拓展环节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破阵子》这首词是学生学过的, 对其中的情感都有较好的把握, 所以没有起到拓展学生思维和锻炼方法运用的效果。课堂拓展过于简单, 可以更换为难度稍大些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改进方法:
1.减少课堂拓展数量, 增加课堂拓展深度, 对拓展的内容进行替换。
2.增加对学生赏析方法的引导, 采用图片展示、学生绘画与语言描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比和赏析。
3.加强对学生在赏析诗句过程中的引导。
三、第三次备课:精雕细琢、完善定稿
(一) 导入 (同第一次备课)
(二) 泛读 (同第一次备课)
(三) 赏读
出示《王维出关日记》,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主理解填空。
公元737 年九月十五日, 我35 岁, 奉皇帝诏书, 以_______ (身份) , 从长安出使到凉州, 去_______ (何事) 。
其实我知道我被排挤出了朝廷。
路过居延时, 我看到_______, 它是那么_______, 我感到_______。 (按顺序关注景物及景物特点, 用自己的话描述)
点拨预设:
1.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2.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1) 学生到黑板前画出自己想象到的景象。
(2) “直”字无理, “圆”字俗气, 现改为“大漠孤烟缈, 长河落日红”, 你赞同吗?为什么?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 记下所思所想, 再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推举代表发言)
解析:“大”“长”“孤”传达出寥廓苍凉之感。
直:表现了烽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圆:用PPT展示高建群《西地平线上》片段, 让学生直观感受边境落日, 又圆又大的落日给人以壮美之感。
(四) 联读
1.学生继续补充《王维出关日记》
一路奔波, 到了_______, 恰遇一个_______, 他说他们的统帅在_______, 听到这个地名, 我忽然想起_______ (联系自己过往的阅读体验, 写上王维此时可能的心理活动) , 内心不禁涌起_______, 立刻写下《使至塞上》, 以记这次出使。
燕然:泛指边塞。诗文中常用其表示打胜仗, 建边功。
2.拓展:《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 刘禹锡
3.简要分析其中的情感变化。
4.齐读全诗 (读出情绪的变化) 。
课后反思:
在内容符合学情的基础上, 通过教学策略的调整, 教学的设计已经基本完成。唯一的问题就是学生在赏析个别诗句时, 还不能准确地把握其中的精华, 所以, 教师要适时给予点拨。教师只有在课前对诗词进行充分地研读, 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预设。预设的是否准确、充分, 则直接关系着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效果如何。
四、结语
总而言之, 在多次备课过程中, 我们应进一步明确两条原则:一方面, 学生是课堂主体。我们应该给他们足够的思考和发挥的空间, “不唯书, 不唯上”, 让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 大胆提出质疑。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而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这种需要。另一方面, 教师是课堂主导。我们应该在课前充分预设, 在对学情全面掌握的基础上不断引导和激励学生从不同层面进入课堂情境, 从不同角度感悟教学内容。陶行知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教师之为教, 不在全盘授予, 而在相机诱导。”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些前辈无不教导我们要以教师的主导地位调控课堂, 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在我国当下的课改潮流中, 这种主导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多次备课, 并在多次备课中通过对教学策略的不断调整来整合教学内容, 是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艺术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张秋玲.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初中语文)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3.重读王维《使至塞上》 篇三
一、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关于“边”字,读者往往不能辨析它与“塞”字的不同含义,而将二者混为一谈。“边”与“塞”的区别在于,“塞”指我军长期定居之地,具体到这首诗而言,指河西节度使幕府的所在地一带。而“边”,则位于塞外,在战争发生时,指敌我两军交锋的最前线。既然崔希逸的军队在这次战争中入犯敌人的地盘2000余里,那么诗中所谓的“边”与“塞”之间,就有相当一段距离了。细揆“问边”两字的语气,应该是王维在河西节度使幕府安顿下来之后,正常履行使者的任务,即出塞到前线视察。关于“单车”,施蛰存《唐诗百话》指出:这是用1日典,《李陵答苏武书》云:“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这是有道理的。“单车”出征在唐代以前的典籍中多见,如《史记》《汉书》都已使用。发展到唐代,“单车”出征一词所标示的,主要是一种勇气。不过王维在这里用“单车”一词,似乎主要不是渲染自己的胆魄。诗句说自己简直想乘着一辆单车去前线,而不需要大部队护送。实际上,对于来自朝廷的使者,崔希逸是不可能不派遣随从护卫的。王维这样写,侧重于宣扬战争取得重大胜利,疆域拓展,即使“单车”出访也会平安无虞。
“属国”,应解释为“附属国”。“居延”即居延塞,西汉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强弩将军路博德筑居廷塞,称“遮虏障”,是象征大汉帝国版图雄阔的地理标记。“过”,可以理解成超过。这句诗是在说,我们大唐武功之强盛,已经可以与雄汉媲美,至于版图之辽远,则远远超过大汉帝国。这句诗同时也是在表扬崔希逸及其军队战功赫赫,使不少原敌方的附属国归顺大唐王朝。而“单车欲问边”心理之能产生,就是以这一强盛的军事实力作为前提条件的。有些学者认为,首句的“问”字应理解为“向”。照我看,该诗若写于出使途中,可以这样理解。但既然这首诗写于诗人已使至塞上之后,则“问”字当理解为“视察”。
二、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在唐代以前,“征蓬”已经是古诗中的常用语,其渊源是曹植《吁嗟篇》《杂诗》(高台多悲风)等诗篇所用的“转蓬”一词。后世受曹植诗作的影响,多将“征蓬”用于描述客子孤游的场景:“征”宇明其远行在外的生活状态,“蓬”字取其飘忽不定、未有归宿的喻义。比如南朝江总《别袁昌州》诗云:“客子叹途穷,此别异西东。关山嗟坠叶,歧路悯征蓬。”再如声照邻《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诗云:“相看万余里,共倚一征蓬。”又如张说《南中别陈七李十》诗云:“请君聊驻马,看我转征蓬。”有些读者就根据“征蓬”的这层意思,认为这句诗反映了王维受排挤而远赴边塞的孤独情怀。实际上,“征蓬”这一意象出现在边塞的地理环境中,还喻示着随心所欲自由穿行的状态。比如,在唐代以前,王褒的《出塞》诗很著名,其中就有句云:“飞蓬似征客,千里自长驱。”王维《使至塞上》一诗说到“征蓬”,不像是在渲染客子孤游之意:由于写作情境类似,更像是在化用王褒的诗意。据此,我们不妨将“征蓬出汉塞”一句理解为:由于战争取得了胜利,诗人乘坐的车马无所顾忌,而可以像蓬草一样,离开塞上向前线自由自在地驰骋。
至于“归雁入胡天”,如果我们联系有关雁的历史掌故来理解,则这句似非纯然写景之句,而带有特殊含义。胡地有射雁的习俗,而唐代佛教流传,汉人一般不射雁。所以这句诗大致是说:由于唐军得胜,大雁可以平安飞入胡境了。另据《汉书》,汉使曾托言“雁足系帛书”,将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消息传给武帝朝廷。那么,王维也有可能在化用这一故事入诗,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大雁似乎有意跟随自己飞入胡天,以获取唐军战胜的具体情况,并早日传至玄宗朝廷。
三、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一联写景如画,是典型的秀句,向来为解读者所偏爱。比如,明代陆时雍《唐诗镜》录入《使至塞上》,批注云:“五六得景在‘日圆’二字,是为不琢而佳,得意象故。”至于其余几联,陆氏则不予置评。由于这两句一直被关注,出现了一些精彩的鉴赏文字。《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香菱学诗,向黛玉报告阅读《使至塞上》的心得体会:“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情有理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
‘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
孙绍振先生在《解读王维的(使至塞上)》一文中说:“这里王维经营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恰恰又是好诗,诗和画却达到了统一。因为这里的孤烟,一条垂直线:长河,一条水平线。这在绘画上,是静态的构图。这种静态构图,提炼得如此单纯,连征蓬、归雁都消失了,连白云、黄沙也视而不见,留给读者的,就是一个空阔的宇宙、静态的构图。一纵(孤烟)一横(长河),本来宁静得有点单调,再加上落日圆弧,就比较丰富了。这种丰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而且包含着内容上的。”
苏轼在《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上述鉴赏文字,基本上就是沿着这一解读思路展开的。但是,解读者如果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的写景艺术太过强调,便容易忽略诗句中所蕴涵的边塞精神。
关于“大漠孤烟直”一句的真正含义,莫砺锋先生在“百家讲坛”上说唐诗时,曾有过很好的解释。据唐代杜佑《通典》卷一五二记载,边制对举烽火有这样的规定:“每晨及夜平安,举一火。”所以“孤烟”,就是“平安烟”。这句诗虽然写景如画,但最重要的含义,应该是在称道由于战争取得重大胜利,边境现在已经平安无事。孤烟,是相对于敌情紧急时多燃烽火报警而言的。直,未必~定指烟气形态直;中而上,而是相对于多燃烽火时烟气杂乱而言的。至于“长河落日圆”一句,也有边塞战事已息的含义。因为如果边塞有战事,就会战尘飞扬、“旌旗蔽日”,必然出现王昌龄《从军行》所谓的“大漠风尘日色昏”这样的场景,而日圆的景象也就不会鲜明地呈现出来。可以说,《使至塞上》颈联反映了大唐边塞的承平气象,是对盛世的讴歌。
四、尾联“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诗中的“萧关”一词是虚用的。萧关在汉代处于中原进入西北或外族入侵关内的关键位置,属于塞上,因而战事频繁。典型例子如汉文帝十四年,匈奴侵犯汉地,即由萧关攻入;而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等西击匈奴,也由此出塞。据杜佑《通典》卷—九四,汉萧关在唐代属于平凉郡萧关县,并非处于国境紧要的位置,所以唐代诗文用“萧关”一词言边塞事,多系援引汉代故事,如王维《送韦评事》云:“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据此,“萧关逢侯骑”以理解成援引汉朝故事,较为合适。不过,王维在写这句诗时,还直接化用了前人何逊《见征人分别》诗:“侯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综合上述各种因素,我们认为,“萧关”一词在诗中并非实际地名,而是代指远在塞外(而不是位于塞上)的屯兵之地,而“侯骑”指在屯兵之地与前线之间来往穿梭的通信兵。至于“都护在燕然”一句,如众所周知,是用后汉大将军窦宪燕然山勒石纪功的故事,意在赞扬崔希逸军击败敌人、大唐疆域得以大大扩张的丰功伟绩。
总而言之,王维《使至塞上》对崔希逸军的战绩予以充分肯定,同时歌颂了唐王朝的强大。这首诗每句都含有得胜之志,渲染出了盛唐气象,是优秀的边塞诗,也是劳军诗的典范之作。
4.《使至塞上》教学设计 篇四
《使至塞上》全诗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重要字词。流畅、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过程与方法:
1.以读促悟,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2.抓画面感,体味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美。
3.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诗人写诗背景,感受诗人前后变化,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2.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朗读---鉴赏---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由书法作品《使至塞上》导入。教师配乐朗读。
二.作者介绍:
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著《王右丞集》。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朝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大屏展示)
三.反复诵读,以读促悟
(一)解一解
了解背景: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可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
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灯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本诗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
(二)读一读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要求: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朗读:
1. 教师范读 2.学生试读 4.学生个读 5.学生齐读
(三)释义
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
属国:典属国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这里“属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所以自称属国。
征蓬:飘飞的蓬草。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
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长河:黄河。
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候骑:骑马的侦察兵。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
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
(四)品一品:
把握内容,理解诗意,体会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小组探讨:
1.本诗中哪些词语暗示了作者奉命出使?
2.“单”、“孤”、“征蓬”等字词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孤寂、愤懑)
3.诗人在颈联中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大漠景色?(苍茫辽阔、浩瀚无边)
4.整首诗诗人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五)悟一悟:
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1.诗中有画
2.炼字精妙
3.诗的留白
(大屏展示)
“大”写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浩瀚无边。
“孤”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浓烟格外醒目而单调。
“长”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
“圆”大漠观落日的特殊感受,亲切温暧,微带苍茫。
明确: 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图,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土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美在何处
(大屏展示)
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扩大
线条美 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层次丰富
色彩美 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
明确: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五,教师总结
(大屏展示)
《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传达了诗人幽微难言的内心感情。
六、作业布置
5.使至塞上--王维 篇五
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同年,对王维颇为赏识的开明政治家张九龄被贬迁荆州,王维也被排挤出朝廷,奉命以监察御史身份前往凉州宣慰将士。这首诗就是赴河西节度幕途中所作。诗中描绘了塞外的荒凉景象、塞上的战争风云、诗人的悲凉心情以及边将的赫赫战功。全诗感情沉郁,笔触雄浑,画面宏阔,格调苍凉。是王维边塞诗的杰作。
林东海先生认为,这首诗的特点是:诗中叙事虚中有实,其妙处在善于用事,基本上是借汉喻唐。全诗缀联汉人与匈奴对抗的各种典故,包括物名、官名、地名、人物、事件等,(如‚单车‛、‚属国‛、‚居延‛、‚汉塞‛、‚胡天‛、‚萧关‛、‚燕然勒铭‛)制造出一种寓于诗情画意的境界,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诗中写景,则是实中带虚,其妙处在于善用比兴。‚征蓬‛、‚归雁‛,是塞上景物,但蓬草飞转在秋天,鸿雁北归在春天,二物实不可得兼。而诗人妙在实物虚写,不受时空限制,意在融注他奉命出使飘泊在外的悲壮情怀。‚大漠孤烟‛,也是西北边塞实景,但实中带虚,景中寓事,诗人不仅以此阔大景象烘托悲壮的感情,更借以渲染战争的紧张气氛,或一场战争刚刚结束。‚长河落日‛,也使人感受到战争结束的一种平静气氛。(袁行霈主编《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书中林东海析《使至塞上》)。
6.《使至塞上》导学案 篇六
学习目标:
审核人:九年级语文组
1、在反复诵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品味诗歌的语言;
2、理解并结合诗人的写诗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表情达意、遣词造句的精妙;重点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学习重点:
1、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重点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学习难点:重点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
学习方法:诵读法、品味赏析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导航]
1.走近作者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素有“诗佛”之称。王维是个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诗、画、音乐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宋代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与孟浩然合称“王孟”。2.创作背景
开元二十五年(737)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实际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3.朗读指导
(1)能够做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侧重读准字音,停顿合理,重音节奏恰当;能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读出情感,读出意蕴。给诗歌划分出节奏。(2)读准音:汉塞 萧关 候骑、都护、燕然。(3)对照课本注释,理解诗文大意。阅读赏析
1本诗从体裁上看是 诗,从内容上看是 诗。
2.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征蓬出汉塞”一句中“征蓬”的意思是。3.在首联中作者特意交代“单车”二字有何用意?
4.“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请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方面,说说你对颔联的理解。
6.诗的颈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体现了王维诗的什么特点?
7.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三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写了哪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8.颈联、的“直”和“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说说这两个字的妙处。
9.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的画面。
提升训练
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秋景为背景,用征、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3.怎么理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
4.在写景、叙事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感情的诗句是。
5、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美景色的句子是:
。
7、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_________两个字中。课堂小结:
《使至塞上》叙述了作者出使 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也侧面表露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抑郁之情。
第二课时
《泊秦淮》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牧,理解诗句的含意,背诵全诗。
2、理解作者的忧国之情,认清当时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本质。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探究。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牧的《泊秦淮》。“泊”,停泊、靠岸的意思。“秦淮”,即秦淮河,诗人夜晚泊舟秦淮河畔,借写眼前之景而抒发现实之忧。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诗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2、背景资料:《泊秦淮》秦淮河自古为金陵(今南京)胜地:歌楼舞榭,鳞次栉比;画船游艇,南来北往。南京是六朝故都,自南朝时渐渐养成奢靡之风,而淮河一带又是南京城里最有名的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目睹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悲愤的七绝,用来抨击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
三、细读品味、合作探究: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写了什么内容?采用了什么 修辞?什么写作手法? 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写“烟笼寒水月笼沙”所展现的画面,并说说这一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3、说说这首诗第一句中两个“笼”字写景的妙处
4、“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5.“商女”和“《后庭花》”各指什么?
6、作者是在斥责歌女吗?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采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7、“隔江犹唱《后庭花》”中的“犹”字意味深长,试品析。
四.反馈练习:
1.《泊秦淮》中点明时间和地点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运用典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泊秦淮》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点明全诗主旨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2。诗中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表达出对国事的极度忧虑和忧愁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面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两项()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两个“笼”字写出夜色之迷茫。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了铺垫。4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意旨在借批判她们的幼稚无知,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实际上批判那些不理国事,沉溺于享乐,醉生梦死的统治者。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担忧,语言清新洗炼,加上活用典故,是唐诗中的优秀诗篇。
E.“寒水”,寒冷的江水,指穿过南京流入长江的秦淮河。F.“隔江”的“江”指秦淮河,商女在岸上酒楼歌唱,诗人从船上听去,所以说“隔江”。
五.课堂小结:《泊秦淮》诗人通过夜泊秦淮河,目睹灯红酒绿,触景生情,借古讽今,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担忧。六.背诵这首诗。
《无题》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李商隐,理解诗句的含意,背诵全诗。
2、理解诗人对爱的深刻认识,体会诗句之外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了解到了“大李杜”指的是(李白、杜甫),那么大家回忆一下“小李杜”指的是谁?(李商隐和杜牧),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李商隐的一首诗《无题》(板书题目《无题》)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唐代后期,统制集团内部党派斗争激烈,而李商隐与当时刘党、李党都有关系,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46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格律严整,风格婉转缠绵。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有《李义山诗集》。
2、背景资料:《无题》李商隐一生政治上很不得意。他擅长律绝、富于文采,具有独特风格,然用典过多,意旨隐晦。无题诗很有名,都有很美的意境。他写的《无题》共十多首。这首是爱情诗,抒写恋人之间的离别相思。
3、学生自由朗读,师生齐读。
三、细读品味、合作探究: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分别是什么意思?作者突出的是哪一种难?
2、“东风无力百花残”这句景物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千古名句,你怎样理解?
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中用了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5、全诗 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 ”三字展开。“----——————”一句点明了时节,但更是对人想思情状的比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诗中的警句。此句运用了双关语,“丝方尽”隐喻__________,“泪始干”隐喻____________-。后被大家常喻为无私奉献的象征。
6.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__________________.7.请你从内容、情感、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五、教师小结:
《无题》是一首抒写无限相思的爱情诗,全诗由一个“别”字统领,抒写了无比真挚的相识别离之情。首先写惜别是以委婉曲折的笔调来表达,而不平铺直叙。其次,写别后相思,运用了谐音双关、比喻的手法;写对方思念自己,通过细节来表达。写对方相思,乃是由己及人的设想。末联是利用神话传说,表示希望有人传递消息,以慰渴思。全诗表达出深沉的情思。
《使至塞上》导学案答案
阅读赏析:1五言律诗、边塞诗;2.出使、飘飞的蓬草。
3、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单”字写出了诗人出使边塞时的孤单与无奈。暗示作者此次出塞是受到朝廷的排挤。
4.“蓬草”随风飞转,古诗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或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这里王维用“征蓬”自喻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受排挤离开朝廷的内心的抑郁和激愤。
5.这两句诗写的是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透露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抑郁和激愤。
6.诗的颈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黄昏落日的奇丽景象,体现了王维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7.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1分);营造了“苍茫”(或“空旷”“旷远”“辽阔”“广袤”等,意思相近即可)的意境(1分);表现了孤寂的情感(1分)。
8.“孤”写了景物的单调、边塞的荒凉;“直”突出孤烟之高,表现了孤烟的劲拔之美;“圆”写出了大漠长河地区的辽阔旷远,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圆”“直”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地融入了诗人自己的孤寂情绪。 9.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上,没山没树,远处烽火台上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遥远的黄河尽头是一轮圆圆的落日。
提升训练:1.B
2.D
3.A·这两句诗体现了绘画的构图美。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再到地上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空旷无垠的沙漠,画面上景物不多,但空间阔大,层次丰富。B·其次,体现了绘画的线条美,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寥寥几笔,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C·第三,体现了绘画的色彩美,广阔无垠黄沙漫漫的大漠,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青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辽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4.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 5.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7.燕然 《泊秦淮》答案
1.这句诗描绘了秦淮河朦胧淡雅的美丽夜景。采用了互文的修辞和情景交融的写法。
2.轻轻的雾霭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意可感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煞是空冷愁寂。具有朦胧、冷寂的特点(或迷茫、悲凉的特点) 3.“笼”,即笼罩的意思。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它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准确、形象地描绘了月下河边的朦胧淡雅的景色,渲染出朦胧、凄凉、冷寂的气氛,奠定了全诗伤感、忧愁的基调,又与诗的下两句描写麻木了的人心相照应。
4、在全诗的结构中起承上启下的枢钮作用,“夜泊秦淮”表明上句景物的时间、地点,且照应题目,“近酒家”.引出下文。 5 ·商女:指歌女,旧时以歌唱为业的女子。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陈后主作的歌曲,被后人称做“亡国之音”。
6、不是。从字面上看是批评歌女,实际上是批评座中点歌的统治阶层;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用曲笔的艺术手法。全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7、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正重蹈覆辙,正沿着亡国之路走下去的情形;巧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的教训、现实的情形和国家注定灭亡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痛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担忧。
反馈练习:1,夜泊秦淮近酒家;隔江犹唱《后庭花》;烟笼寒水月笼沙;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5.B·F
《无题》答案
1、(1)困难,指相见不容易;(2)难受,痛苦,指分别时难舍难分的痛苦。把两种“难”作对比,以“相见时难”反衬“别亦难”,表达分别时的难舍难分。
2、(1)点明离别的季节是暮春时节;(2)渲染离别的气氛;(3)烘托人物凄楚的心情。
3、用生动的比喻,巧妙的谐音,表现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语言摇曳多姿,精彩感人。
4、(1)两人见面很难(2)期待双方互通音讯
5、“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思方尽”,相思之泪才干 。6.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别等)(2分,拟题扣住诗歌内容、情感即可。)7.内容、情感:本句表达了诗人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诗人借写爱情抒发了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情)。语言、写法:从比喻、对偶、(谐音)双关等修辞的角度或语言风格的悲剧色彩等角度谈都可;如扣住“到”或“成”、“方”或“始”中某一字的强调作用谈也可。(2分,如果考生答题仅从字面意思解释只给1分。) 后面的题见《100分闯关》
7.《使至塞上》王维教案 篇七
一、导入新课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得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转身写板书)题目的意思就是出使到边塞。
8.使至塞上改写作文 篇八
我终于走了,离开了洛阳。皇帝差遣我到边疆去察看。明眼人都知道,我再一次的左迁了。走的时候,我没有带什么行李,轻车简从。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涯是一个人的天涯。我即将奔赴天涯,我的天涯。已经过了居延,这么快。一阵风席卷而过,飘飞的蓬草顺着风飞出了关塞。
也许,我就上像一根蓬草,没有根的蓬草。皇命如风,把我送到这边疆来需要什么理由!一行大雁在空中慢慢向西北方向划去。它们是回家,抑或是迷途?转眼间,眼前已经没有了繁华,只剩下金灿灿的黄沙。荒凉而又无垠的沙漠里,匆匆行走。一缕轻烟缓缓从地平线上升起。那里是户人家?还是一堆被太阳灼烧得禁不住燃起的枯草。
烟是直的,可是它毕竟不能长久的坚持。我不做一缕貌似是直的的烟。不做一缕被微风一吹便弯折了、消失了的烟。我有我的主张,我的立场,我的想法。我注定要为此斗争,拼搏,注定只能是像一棵巨树,宁折不弯的树!
9.《使至塞上》阅读答案 篇九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首联写诗人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关慰问将士,烘托出诗人轻松愉悦的心境。
B.颔联写诗人觉得自己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C.颈联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D.尾联与首联呼应,继续写出使一事。
【知识考点】边塞征战诗.
【思路分析】这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此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翻译:
乘单车想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千里飞蓬也飘出汉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到萧关遇到侦候骑士,告诉我都护已在燕然。
【解题过程】A.有误,首联烘托出诗人孤寂的心境;
BCD.正确。
故选:A。
【总结归纳】这是一篇古诗词鉴赏阅读,本题考查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想象的能力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难度较大。鉴赏古诗词,一般从作者的人生背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从诗词所表达的意境、别人的评价、翻看诗词的注释等几方面鉴赏。
7.古诗文默写。(8分)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二章》)
(3)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四面歌残终破楚,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6)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7)郦道元《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 , 。
【知识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写错字、别字、形似字。
【解题过程】答案:
(1)风正一帆悬(注意“悬”的书写)
(2)入则无法家拂士(注意“拂”“士”的书写)
(3)天涯若比邻(注意“涯”的书写)
(4)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注意“阙”的书写)
(5)八年风味徒思浙(注意“徒”的书写)
(6)千古兴亡多少事(注意“兴”的书写)
10.古诗《使至塞上》改写作文 篇十
车马使过居延,看那随风飘飞的蓬草与那振翅北飞的归雁,内心难言的情感,渐渐在诗人心中酝酿。靠近边荒,没有绿洲,没有庭楼,只有那灿黄的、广阔无垠的沙漠。高大的烽火台挺立着。黄河之上,那苍劲火红的太阳正悄然落下。诗人驻足片刻,待那黄晕散开,方才启程。
天雾朦胧,液沉下来,万里迢迢终于奔赴到了萧关,凑巧诗人碰到那侦察骑兵向长官报告,守卫军队已在燕然前线。
全诗从诗人为何去边塞写起到听到守将在前线作点结束,条理清晰。
第一句的“单车",形容的将诗人最表层的情感写出,轻车简从,突出朝廷的不重用与排挤,更从侧面突出诗人内心孤寂悲凉的心境。
第二句看似写景,实写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与难以言喻。“突出”字与“归”字的矛盾更进一步渲染情感。
第三句是名留青史的金句,画面感强,诗中有画,让人身临其境。金黄璀璨的沙漠一望无际,那用线笔寥寥出的轻烟却韵味十足,橘红的太阳静静浮于天际,平淡却又依然美丽,照映着那波澜不惊的河水。一幅浓郁的边塞风光图就这样呈现于眼前。
最后以到达边塞,陈述结果而结尾,有头有尾,竟如写了一篇文章一般。
11.王维《使至塞上》阅读答案 篇十一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7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第一、二句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
B.第三、四句叙事兼抒情,以“蓬”“雁”自比,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C.第五、六句“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D.第七、八句写诗人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边塞,侦察兵萧关却骑马来报:“长官正在燕然前线。”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答案:
7答案.D(“萧关”是古关名,而非人名。)
12.浅析王维《使至塞上》 篇十二
王维《使至塞上》全诗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呢?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在对外战争中获得重大胜利,边境线往外推扩了许多。朝廷收到捷报后,就派王维以监察御史的名义来到河西节度使幕府。王维此行,带着朝廷的任务:第一,唐朝边塞离京城长安遥远,边将有时会虚报、妄报战绩邀赏请功。王维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查证捷报是否属实。第二,若实际战况与捷报内容出入不大,王维将代表朝廷慰问、奖赏获胜的将士。第三,作为朝廷的使者,王维将对这场战争的后续影响进行跟踪调查,作为朝廷任命边将和实施对外政策的依据。显然,这是一次重要的使命,体现了朝廷对王维的信任。而且,王维有机会到边塞领略与中原大地迥然有别的奇异风景,心里应该是乐意的。有些文章认为,王维这次出使,是被朝廷权臣排挤的结果,所以心情黯淡。这种说法既无根据,也不合情理。从诗题看,《使至塞上》是王维已在塞上(河西节度使幕府)安顿之后的诗作。
一、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关于“边”字,读者往往不能辨析它与“塞”字的不同含义,而将二者混为一谈。“边”与“塞”的区别在于,“塞”指我军长期定居之地,具体到这首诗而言,指河西节度使幕府的所在地一带。而“边”,则位于塞外,在战争发生时,指敌我两军交锋的最前线。既然崔希逸的军队在这次战争中入犯敌人的地盘余里,那么诗中所谓的“边”与“塞”之间,就有相当一段距离了。细揆“问边”两字的语气,应该是王维在河西节度使幕府安顿下来之后,正常履行使者的任务,即出塞到前线视察。关于“单车”,施蛰存《唐诗百话》指出:这是用1日典,《李陵答苏武书》云:“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这是有道理的。“单车”出征在唐代以前的典籍中多见,如《史记》《汉书》都已使用。发展到唐代,“单车”出征一词所标示的,主要是一种勇气。不过王维在这里用“单车”一词,似乎主要不是渲染自己的胆魄。诗句说自己简直想乘着一辆单车去前线,而不需要大部队护送。实际上,对于来自朝廷的使者,崔希逸是不可能不派遣随从护卫的。王维这样写,侧重于宣扬战争取得重大胜利,疆域拓展,即使“单车”出访也会平安无虞。
“属国”,应解释为“附属国”。“居延”即居延塞,西汉太初三年(公元前1)强弩将军路博德筑居廷塞,称“遮虏障”,是象征大汉帝国版图雄阔的`地理标记。“过”,可以理解成超过。这句诗是在说,我们大唐武功之强盛,已经可以与雄汉媲美,至于版图之辽远,则远远超过大汉帝国。这句诗同时也是在表扬崔希逸及其军队战功赫赫,使不少原敌方的附属国归顺大唐王朝。而“单车欲问边”心理之能产生,就是以这一强盛的军事实力作为前提条件的。有些学者认为,首句的“问”字应理解为“向”。照我看,该诗若写于出使途中,可以这样理解。但既然这首诗写于诗人已使至塞上之后,则“问”字当理解为“视察”。
二、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在唐代以前,“征蓬”已经是古诗中的常用语,其渊源是曹植《吁嗟篇》《杂诗》(高台多悲风)等诗篇所用的“转蓬”一词。后世受曹植诗作的影响,多将“征蓬”用于描述客子孤游的场景:“征”宇明其远行在外的生活状态,“蓬”字取其飘忽不定、未有归宿的喻义。比如南朝江总《别袁昌州》诗云:“客子叹途穷,此别异西东。关山嗟坠叶,歧路悯征蓬。”再如声照邻《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诗云:“相看万余里,共倚一征蓬。”又如张说《南中别陈七李十》诗云:“请君聊驻马,看我转征蓬。”有些读者就根据“征蓬”的这层意思,认为这句诗反映了王维受排挤而远赴边塞的孤独情怀。实际上,“征蓬”这一意象出现在边塞的地理环境中,还喻示着随心所欲自由穿行的状态。比如,在唐代以前,王褒的《出塞》诗很著名,其中就有句云:“飞蓬似征客,千里自长驱。”王维《使至塞上》一诗说到“征蓬”,不像是在渲染客子孤游之意:由于写作情境类似,更像是在化用王褒的诗意。据此,我们不妨将“征蓬出汉塞”一句理解为:由于战争取得了胜利,诗人乘坐的车马无所顾忌,而可以像蓬草一样,离开塞上向前线自由自在地驰骋。
至于“归雁入胡天”,如果我们联系有关雁的历史掌故来理解,则这句似非纯然写景之句,而带有特殊含义。胡地有射雁的习俗,而唐代佛教流传,汉人一般不射雁。所以这句诗大致是说:由于唐军得胜,大雁可以平安飞入胡境了。另据《汉书》,汉使曾托言“雁足系帛书”,将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消息传给武帝朝廷。那么,王维也有可能在化用这一故事入诗,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大雁似乎有意跟随自己飞入胡天,以获取唐军战胜的具体情况,并早日传至玄宗朝廷。
三、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一联写景如画,是典型的秀句,向来为解读者所偏爱。比如,明代陆时雍《唐诗镜》录入《使至塞上》,批注云:“五六得景在‘日圆’二字,是为不琢而佳,得意象故。”至于其余几联,陆氏则不予置评。由于这两句一直被关注,出现了一些精彩的鉴赏文字。《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香菱学诗,向黛玉报告阅读《使至塞上》的心得体会:“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情有理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
‘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似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
孙绍振先生在《解读王维的(使至塞上)》一文中说:“这里王维经营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恰恰又是好诗,诗和画却达到了统一。因为这里的孤烟,一条垂直线:长河,一条水平线。这在绘画上,是静态的构图。这种静态构图,提炼得如此单纯,连征蓬、归雁都消失了,连白云、黄沙也视而不见,留给读者的,就是一个空阔的宇宙、静态的构图。一纵(孤烟)一横(长河),本来宁静得有点单调,再加上落日圆弧,就比较丰富了。这种丰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而且包含着内容上的。”
苏轼在《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上述鉴赏文字,基本上就是沿着这一解读思路展开的。但是,解读者如果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的写景艺术太过强调,便容易忽略诗句中所蕴涵的边塞精神。
关于“大漠孤烟直”一句的真正含义,莫砺锋先生在“百家讲坛”上说唐诗时,曾有过很好的解释。据唐代杜佑《通典》卷一五二记载,边制对举烽火有这样的规定:“每晨及夜平安,举一火。”所以“孤烟”,就是“平安烟”。这句诗虽然写景如画,但最重要的含义,应该是在称道由于战争取得重大胜利,边境现在已经平安无事。孤烟,是相对于敌情紧急时多燃烽火报警而言的。直,未必~定指烟气形态直;中而上,而是相对于多燃烽火时烟气杂乱而言的。至于“长河落日圆”一句,也有边塞战事已息的含义。因为如果边塞有战事,就会战尘飞扬、“旌旗蔽日”,必然出现王昌龄《从军行》所谓的“大漠风尘日色昏”这样的场景,而日圆的景象也就不会鲜明地呈现出来。可以说,《使至塞上》颈联反映了大唐边塞的承平气象,是对盛世的讴歌。
四、尾联“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诗中的“萧关”一词是虚用的。萧关在汉代处于中原进入西北或外族入侵关内的关键位置,属于塞上,因而战事频繁。典型例子如汉文帝十四年,匈奴侵犯汉地,即由萧关攻入;而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等西击匈奴,也由此出塞。据杜佑《通典》卷―九四,汉萧关在唐代属于平凉郡萧关县,并非处于国境紧要的位置,所以唐代诗文用“萧关”一词言边塞事,多系援引汉代故事,如王维《送韦评事》云:“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据此,“萧关逢侯骑”以理解成援引汉朝故事,较为合适。不过,王维在写这句诗时,还直接化用了前人何逊《见征人分别》诗:“侯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综合上述各种因素,我们认为,“萧关”一词在诗中并非实际地名,而是代指远在塞外(而不是位于塞上)的屯兵之地,而“侯骑”指在屯兵之地与前线之间来往穿梭的通信兵。至于“都护在燕然”一句,如众所周知,是用后汉大将军窦宪燕然山勒石纪功的故事,意在赞扬崔希逸军击败敌人、大唐疆域得以大大扩张的丰功伟绩。
【使至塞上教学案例】推荐阅读:
使至塞上教学设计09-28
《使至塞上》导学案09-08
使至塞上上课课件11-12
《使至塞上》王维教案12-12
王维《使至塞上》 诗歌赏析06-08
《使至塞上 王维》阅读答案09-28
王维《使至塞上》原文翻译赏析01-09
塞上,塞上郑渥,塞上的意思,塞上赏析06-09
塞上曲·其一原文及赏析09-08
塞上曲戴叔伦阅读答案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