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精选10篇)
1.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篇一
论文关键词:高校 网络教学资源 管理 建设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的高校教学信息化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对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也变得尤为重视,能否对我国高校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及建设,关系到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重点对我国当前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意见,以希望对我国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管理带来一定益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教师教学手段的不断改革和创新,高校教师对网络教学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教师希望借助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课堂,更希望学生借助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网络数字图书馆,为教师教学研究和学生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已经关系到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和实施,成为高校办学水平和地位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管理和建设成为目前高校极为关注和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
高校网络教学资源主要包括高校自身通过自建、购置或共享的方式所建立的服务于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数字化资源,包括各类电子文本、网页、视频、音频等数字文件。从目前国内各高校所建立的网络教学资源内容来看,主要包含用于教学和素质教育的一些多媒体课件、网络题库、案例、资料、网络课程等资源,以及用于学科建设的一些专业素材资料、学科网站和实验教学平台等。而网络教学资源主要来源于各校自筹经费建立数据库,或者通过外购、自主研发的一些教学平台,以及部分有教育相关部门和国外相关机构所建立的共享教育资源。
二、网络教学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需要建立在长足的发展基础上,将其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点进行建设和管理,它不单单是教学资源的收集和保存,而是涉及了数字资源内容的组织和规划、资源可循环性利用、实施技术的先进性和便捷性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在目前网络教学资源管理和建设中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数字资源利用率低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建立起内容相当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库,以及网络教学平台,但是由于许多资源都是以试题、教案、课件等形式简单的累积在一起,没有详细的进行分类和组织,让教师或学生很难搜索到自己需要的资源内容。而一些高校只是为了简单的扩充资源,购买大量的教学光盘进行复制和拷贝,在保证数量的前提下并没有重视资源的质量,使某些资源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教师和学生的使用积极性并不高,导致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由于教学制度引起的应试教育思想让许多学生没有形成自主学习、自我约束能力,很多数字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不规范
许多高校在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时,主要依靠学院相关部门的多人合作形式完成,在资源分类、资源引进等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来实施,导致资源分类不规范,种类划分不明确,内容宽泛无章,分类中有重叠的现象,不仅给教师和学生使用资源带来不便,更不利于对资源的分类管理和补充,给校园网络资源的管理和建设,以及实现共享和交流等都极不便利。
(三)网络教学资源管理不畅
就目前形势而言,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管理一般都是管理人员进行专门负责,并没有设置相应的反馈系统,无法得到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和学生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也无法传达给资源管理者。因而,在网络资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便一直得不到解决,长期使用过程中,便会积累出更多的问题,不仅阻碍了网络资源的优化和更新,更是打击了教师和学生的使用积极性,导致了资源浪费、整合困难的现象。
(四)教学资源建设缺乏创新性
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教学资源库中,多以电子教学课件、网络课程、素材资源、教材资源、文献资源等形式存在,没有具有校园特色性的资源库和网页,不仅不能够体现高校自身特色和校园文化,让网络资源显得枯燥、毫无新意。同时,在网络教学资源的构建上,各高校主要以购置为主,缺乏让资源建设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动力,以及外购的资源也并不能与校园发展理念相吻合,在资源引进上也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三、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
对于网络资源的建设必须建立在自主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统一的规范、规划和策略,积极引进资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
(一)对网络开放性教学资源的利用
网络的开放性为教学资源的搜集提供了便捷的渠道,在互联网上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一些论文、多媒体素材、网络课程、试题、软件等,学校资源建设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将这些资源进行下载、筛选、整合、优化、入库。在收集网络资料的同时,需要注意收集具有针对性、实时性和实用性的素材,不仅让校园网络教学资源跟上时代的步伐,还能够充实资源内容,解决现代化背景下教学资源匮乏的现象。而且许多教学资源是网络共享的,这类资料的收录可以为学校节约部分经费,提高办学的效益。
(二)自主开发教学资源
高校进行网络教学资源的自主开发是网络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学校可以利用原有的传统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并进行整合和分类,制作成适合于多媒体制作或网络教学使用的数字化资源;其次,学校可以利用教师进行网络资源建设,将各科教师所制作的网络课件、论文等教学资料收录、归类、整合成为网络共享资源,丰富教学资源的内容。同时组织专业队伍,按照学科的需要对一些散乱的素材和教学材料进行重组和设计,制作成适用于网络教学和学习的资源。这样不仅节约资金,而且人的智慧是无限的,他们可以将资源进行开发和循环利用,创造出新的资源,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可持续性。
(三)加强共享资源的建设
各高校应该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减少重复建设的现象发生,实现高校与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不仅能够节约建设成本,还能够促进高校之间的和谐友好发展。同时,在自身某些资源匮乏的情况下,积极向拥有该类资源的学校进行交流和合作,开展资源共同建设的研讨会,优化资源,实现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环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增兵、李瑞华.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 (4)
[2] 朴成植、朱旭泽.论校园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1(32)
[3] 孙跃、刘文军.高校基层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及管理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3)
[4] 程聪.高职院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思路[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2.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篇二
一、从信息化发展看传媒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现状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各高等院校开始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许多高校完成了校园网的升级改造,并成立了专门的信息化部门负责规划和建设校园网的信息化。传媒院校以立足传媒业的专业特色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有如下问题。
(一)信息化意识不强,网络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传媒院校虽然处于传媒业界前沿,但普遍不太重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应用意识也不够强烈。很多传媒院校因缺少有高度的统一规划,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设备参数、性能和高端技术盲目追求,认为买了足够好的硬件和软件,就是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中亦是如此,若简单地把信息化与技术划等号,往往会适得其反,导致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脱离传媒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技术解决方案背离实际需求。
部分高校虽然有很好的校园网基础设施,但需要改进和规范网络管理工作。传媒院校普遍对传统媒体形态关注较多,部分专业对新媒体也开始有所关注。但因信息化意识不强,技术力量薄弱,疏于关注校园网的网络管理工作。信息化资源来源于传媒院校的各教学单位,这需要从校级高度重视和协调信息化资源的整合,同时也需要有一个行之有效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和管理体制,这样才能使网络资源建设统一、健康、有序发展。
(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缺少统一规划,导致耗资大,重复建设,各种信息平台整合难
高等院校信息化是教学、科研、后勤等服务的有机结合体,在各教学单位汇聚教学资源集中力量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若各自为政,会导致网络教学资源无法科学地规划、整合和收集。若协调时相互制肘,会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内部阻力。
网络教学资源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和规划,资源分类不规范,各部门职责划分不清,导致资源重复性建设。各部门之间应在建设网络教学资源之初约定好各自的责任,实施时各司其职,切勿越俎代庖。各个部门在建设自身的应用系统时应报备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协同信息网络中心技术人员进行论证,信息化建设主管部门应提出各应用系统之间能够共享基础数据,相互兼容。否则,会造成各个应用系统之间数据整合难度加大,进而耗费更多资金。
(三)传媒院校教学资源丰富,但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力度弱,信息量少
很多高等院校对于信息化中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容易走入误区,认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就是网络教学资源的统一收集和简单应用。
传媒院校教学资源丰富,但网络教学资源相对较少。因实际教学需要,传媒院校不同的专业都有相应的教学资源库,比如播音专业积累了大量的音频资源用于练习,摄影专业收集了海量的图片素材用于摄影教学,电影相关专业也有体积巨大的影片资源等,这些都是传媒院校独具特色的教学资源。但是,这些资料因人力投入等问题没有及时转存至存储系统,有些视频类资源体积大,或有高清要求,在技术上对网络承载和服务器要求高而无法直接共享到网络,这严重制约了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
许多高校没有积极引导学生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导致学生对资源反馈和评价信息得不到有效回应,使得网络教学资源内容不能及时改进和完善。
二、传媒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探讨
笔者的工作单位属于传媒院校,在几年建设过程中基本完成了千兆校园网的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覆盖整个校园,采用典型的三层结构,目前正处于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阶段。下面针对该单位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进行探讨。
(一)传媒院校网络教学资源使用特点
1. 网络教学资源互动性要求高
传媒院校的专业与传播业界结合较紧密,师生对于媒体的体验性要求较高。受各种媒体专业人群的影响,传媒类专业的学生思维比较开阔。对于形态静止,表现方式呆板的资源呈现方式很难培养其参与热情。而对于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的内容,传媒院校的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很高的参与度,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几率增大。因此,传媒院校在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时,更要充分考虑呈现方式是否活泼。多媒体内容表现形式是否多样,交互特性是否有较高质量,都直接影响到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频率。
2. 媒体类型丰富性要求高,数据传输量大,校园网压力大
一般高等院校在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时,对于数据量大的视频流不需要考虑太多。传媒院校因专业要求对网络教学资源中的多媒体质量要求高,比如图片类的网络资源一般都要求高清晰度格式,分辨率较大。还有一些专业为了取得较好的影片赏析教学效果,要求视频为高清格式。
另一方面,根据我院联网人数的监测数据来看,校园网注册用户近12000人,在晚间7点至11点联网高峰期人数最大达到7000人。占据校园网主要流量的是流媒体等多媒体格式的内容访问。在联网高峰期,校园网负载较重。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时,必须审慎看待这些数据,利用技术手段分流或提高访问流畅性。
(二)各级教学单位技术力量不足,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基层技术力量不足
作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首要内容提供者,传媒院校各级教学单位师资队伍有其自身无法避免的技术局限性。这其中主要的局限性在于各传媒专业自身在建设网络教学资源时技术力量有所欠缺,有些专业的师资队伍无法直接参与到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中来。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往往会被误认为应该是由专业技术人员完全担纲平台建设、维护与资源上传。其实不然,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应从学院高度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每个教学单位都应当承担一部分资源上传任务。正是如此,基层技术力量不足才会影响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进度。
(三)利用P2P技术、WEB2.0思想及目录服务系统建设网络教学资源
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可以选择组织学院技术人员集中开发或购买比较成熟的网络资源管理系统进行定制或二次开发。针对传媒院校网络教学资源需求和使用特点,在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平(下转第6页)台时,应充分考虑其建设思想和实现技术。
1. P2P技术
P2P技术已经是一门很成熟的技术,应用领域很广。P2P技术应用在校园网中主要可以用来信息资源共享,这种技术可以节约有限的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益,可以在技术上实现更加优越的应用服务。在P2P网络中,服务器的功能被弱化,资源可以在所有用户的计算机上均匀分布。相比传统的集中服务器的访问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减轻服务器负担,分担个别网络线路的负载。
2. WEB2.0思想
传统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时,通常会加入交互式功能,比如留言功能、BBS服务以及电子邮件服务等。这些功能为网络教学注入了一些活力,可以实现在线或离线交流、学习辅导等。WEB2.0更加注重用户的交互,提出了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作者的思想。引入WEB2.0思想,可以让所有用户参与到网络教学资源的内容建设中,有力地扩充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内容来源。还可以引入社会化关系,加入分享机制,扩大传播范围,保证网络教学资源使用率。典型的WEB2.0技术有博客、维基、标签和聚合等。
3. 目录服务系统
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校园网的应用系统逐渐增多,用户使用校园获取信息时需要记住各个不同系统的口令,这增加了校园网应用访问的难度,服务访问也随着应用系统的增多而变得越来越复杂。要实现单点登录访问多个系统资源,可以有效地简化信息获取步骤,降低系统使用门槛。这就需要借助于目录服务系统,目前目录服务系统主要有X.500和LDAP。
三、结语
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是每个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入WEB2.0思想和新兴技术有助于建设一个社会化程度高、交互性强、用户体验好的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更有助于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当然,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个长期性工作,绝不会一蹴而就,需要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加以更新、维护,还需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引入新的思想和技术,不断地创新。
摘要:高校信息化建设使得很多高校网络基础建设更上新台阶, 校园网资源建设是信息化建设核心, 本文分析了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 并根据传媒院校资源使用特点提出了具有传媒院校特色的网络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意见, 并对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现状、WEB2.0思想的引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传媒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孙进康, 陈章其等.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J].中国电化教育, 2008.
[2]郝晓冰.谈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J].教学研究, 2006.
3.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篇三
摘 要:本文对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现状与共享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总结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建设的目标与规划。
关键词:网络教学资源 资源共享 虚拟现实 Erlang 资源节点 SaaS
中图分类号:G250.7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9-0044-03
一、引言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推动社会生产力持续健康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推进了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在加强基础设施和高校校园网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高校优质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共享和使用进程。许多高校都做出了大量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纵观全球发展,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在这方面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改进,尤其对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机制的研究与实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现状分析
资源建设和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挖掘教育的发展潜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尽管许多高校都在积极尝试,但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高校近年来的连续扩招,导致新开设的专业课程教育教学资源的相对不足;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的自成一体模式和自我封闭思想,高校间教育教学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和低层次的重复开发。因此,集成教育资源,扩大教学资源共享,研究切实可行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方案与共享机制显得十分必要。
第一,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的高等学校在办学层次和办学类型上有很大的差异性,重点高校沉淀的教育教学资源相对充足,而其他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则相对匮乏。对每所学校来说,校内学科间教育教学资源分布也不够均衡,这些都会导致弱的更弱,强的更强。
第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闲置严重。
长期以来形成的高校间意识上的“围墙”仍未打破,在“开放式教学”门前徘徊不前,加之各种迎评工作,很多高校贷款新建校区、重金购买教育教学资源,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最多使其所在学校受益,致使许多优秀教育教学资源闲置现象严重。
第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形式单一。
高校使用的资源主要表现形式为平面媒体,如文字、图片、动画、视频、课件、网页等形式。缺乏虚拟现实、仿真环境、情景再现、立体互动的教育教学资源。
第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查找困难。
目前教学资源主要存放在各自学校的服务器上,资源部门的划分与大量非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存在,使得校内查找有用资源也非常繁琐与低效,其他高校查询更是困难重重。
第五,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交流不畅。
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许多高校没有建立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更没有形成一个合理、有序、高效的便于校内各部门、高校与高校之间资源共享交流的环境。
三、解决思路与关键技术
1.资源共享协调发展
我国目前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非常明显。例如,理工科类学校缺乏优质的文科类教育教学资源,相反亦然。这并不是提倡每所高校都建相同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而是取长补短,在集中精力建设好自己的特色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同时,能够很便捷地有偿或无偿使用其他高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让教师与学生全面发展。其前提是必须将自己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有偿或无偿地共享出来,才能获取其他高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使资源真正流动起来,发挥它最大的作用,从而形成互惠互利,多方共赢的局面。
2.资源利用物尽其用
每所高校都想打造全面优质的教学环境,但事实上这是不现实的,尽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发与购置了许多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总体利用率却较低,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与其浪费资源,不如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发自己的特色资源,如教学成果、实验示范中心、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材和优秀多媒体课件等。这样的特色资源不仅自己学校可用,也可以供其他高校无偿或有偿使用。从长期来看,每所高校都能合理建设与使用资源,那么使用资源产生的价值将远远大于建设资源的投入。
3.资源高效事半功倍
资源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得力辅教手段,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配备恰当的优质资源,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除了开发传统的平面媒体资源外,有必要也有条件开发更加高效智能的教育教学资源。如将虚拟现实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把客观上存在的或并不存在的东西,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在用户眼前生成一个虚拟的环境,使人感到如同真实存在的一种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在综合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模拟与仿真、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等许多计算机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计算机应用新领域。
虽然目前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的软硬件设施价格昂贵,但桌面虚拟现实系统为教学媒体的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随着虚拟现实系统的价格不断下降,软件的适用性不断增强,这种新的教学媒体必将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
4.资源规范查找便捷
资源难找主要有资源存储杂乱无序、高并发访问导致资源死锁、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检索关键词、没有统一的访问入口、资源没有及时更新等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关键要解决大规模并发访问与资源合理有序流动这两个问题。
资源合理有序流动可以借助第三方的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商业运作来解决,而大规模并发访问是一个纯技术问题。以下将重点探讨大规模并发访问的解决方案。
不管怎样,先要找出瓶颈在哪个部分:是CPU的使用经常达到饱合、大量使用虚拟内存、还是磁盘I/O性能跟不上?这几个问题都可以通过升级硬件来解决或者改善,但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事实证明,只是简单地提高硬件性能并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单台服务器的性能总是有限的,即便是高档的专用服务器最多也只能支持5000个并发访问,这样的能力还是无法满足负载较大的要求。加之网络请求具有的突发性,网络访问就会急剧上升,从而造成网络瓶颈。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需要应用负载均衡和无限伸缩技术。
负载均衡由多台服务器组成,每台服务器都具备等价的地位,都可以单独对外提供服务而无须其他服务器的辅助。通过某种负载分担技术,将外部发送来的请求均匀分配到某一台服务器上,而接收到请求的服务器都独立回应客户机的请求。无限伸缩就是集群里的服务器数量大小可以随心所欲,可以热插拔任何服务器。通过深入研究与比较分析,我们选用Erlang作为解决问题的核心技术。
Erlang是一种面向并发(Concurrency Oriented),面向消息(Message Oriented)的函数式(Functional)编程语言。它支持大规模的并发应用,而不会出现资源竞争与死锁,天生适合分布式应用开发。
应用Erlang技术完全可以构建一个具有低成本、容错、负载均衡和无限伸缩性等特性的超级PC服务器集群,每台服务器就是一个资源节点(存放在各自高校网络中)。
5.资源增值实现共赢
资源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有多少精品能提升自身的价值,更在于如何有效利用优质资源实现更大的价值。众所周知,开发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每所高校无法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资源包揽其中,非本校的优质资源可以考虑通过SaaS(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模式花少量的钱在线租用,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第三方的公共服务平台,如图1所示,该平台提供所有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交流服务。
四、尝试与实践
我校校企合作过程中,对高校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能力支持平台”,该平台由IT技术分站和学院分站组成,分站之间进行数据库同步技术资源共享,如江苏信息分站(简称苏信)——“苏信能力支持分站(http://jsjx.jsit.edu.cn/sxsoftservice/index.asp)”,站内所有主题文章和解答都来自IT公司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既满足了学生掌握专项技术的需要,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与动手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在毕业后从事IT职业与继续深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IT能力支持平台”实现了IT公司的技术资源与高校教学资源之间的共享,同时可实现多个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
苏信能力支持分站同时可作为以工作室为单元的职业技能实训网,作为与全新IT专业教学模式相得益彰的以工作室为单元的职业技能实训网,不仅能满足学生对IT方向多种选择的需要,更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更灵活的选择机会,投其所好、行其所能、展其所长。同时,也为学生择业与发展的需要提供了一个不断学习的课堂。分站首页如图2所示。
五、总结
针对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机制存在的问题,我校进行了大量的调研与分析工作,并做了许多关键性的试验,其中已经完成的基于IT网上能力与支持平台的开发与共享研究项目就是一次具有针对性的尝试。而本文重点研究了教学资源如何共享与推广的新思路。下一步我们将详细研究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所有技术难题,并给出一套完整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李华伟,邱可非,李国国,张晓冬.优化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的对策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2]李红波,刘柳.高校教学资源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4(4).
[3]汤跃明.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Joe Armstrong.Erlang程序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5]叶伟.互联网时代的软件革命SaaS架构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4.小学教学资源建设 篇四
校本资源库指的是由学校组织和规划,由学校师生共同建设和维护,以满足学校师生工作学习中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为目的,通过整合转化一切可以得到的教育资源而建设的能适用于本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学支持系统。是一个人人知晓、人人会用、人人会建的本土化教育教学资源库。可以在校本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解决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软件与硬件建设不协调、建设与应用不同步等问题。
现在全国已建成了很多通用资源库电教馆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还较难满足学校的需要。
一、教学资源库发展的现状
1.资源只讲“海量”而忽视了教育性和教学性。
一味错误追求教学资源的容量,内容缺乏操作性与实践性,量大为王深深地影响着那些商业化教学资源库,是各大资源库的一块通病;在“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的指导下,应该从量大繁杂的资源堆中选择并组合适合学校本身,适合教师自身教学风格相统一的新式教学,而不是一味追求资源的容量,这是现存资源建设不容回避的问题。2.资源数据的生产不标准、不规范。
各类资源库产品互不兼容,从而导致了资源的利用非常不便,大大地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3.用户之间以及用户与建设者之间的交流性、互动性差。
若是网络资源库,目前的资源库大多只能浏览,而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即使能发表观点,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若是光盘资源库,就无法交流和互动。
二、开发校本教学资源库的意义
校本资源库建设的意义就在于通过资源库的建设,不仅仅可以形成根据每一所学校实际情况而建设的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资源库,而且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教育设备利用率低下的问题,还可以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中遇到的应用瓶颈问题。所以说,校本资源库建设的意义并不在于资源库本身,而更多的在于建设过程中所带来的对教育信息化的影响和推动作用。校本资源库建设是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理解,也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
三、开发校本教学资源库应遵循的观念
1.系统观:资源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综合学校政策、硬件配置、人力等来考虑各个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要处理资源库系统的子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更要正确处理与教育这个大系统中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这是避免重复建设而浪费资源的必要因素。2.校本观:以校为本,“一切为了学校,一切在学校中,一切基于学校”,这是校本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的一种观念。我们要从学校实际出发,一切为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尽量依靠学校全体教师的力量建设 “学校自己的资源库”。从资源的选择到评价再到整合,从资源的应用到信息的反馈,从资源的分类到资源库的整体架构,都要充分考虑学校当前所需,充分考虑一线教师的意见和要求。只有心中有学校,才能把资源库建设成为有“校本”特色的资源库。3.需求观:建设教育资源库应充分考虑教育的需求,使学生、教师和其他教辅人员能方便及时地获取所需信息。在了解各科教师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对各科教师提供的资源要求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表述。
4.动态平衡观:教育资源的建设并不能一步到位,校本资源的建设更是一个依靠全体教师合力而为的长期工程,是一个“缺失——供给——平衡——缺失——供给„„”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我们的校本资源库永葆青春,随着学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需求的增加,校本资源库的功能和内容也将会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教育教学的要求。
四、开发校本教学资源库的基本原则 1.教学性原则
教学性原则是一切教学资源、教育软件都必须遵守的首要原则。教学资源的目的是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因此,开发教学资源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前提下,认真分析与课程目标相关的课程资源,并且要认识和掌握其各自的性质和特点,精选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数学课程资源,使之优先得到运用,这样才能建设出优秀的教学资源。同时要注意教学资源的内容不能出现科学性错误。2.实用性原则
校本资源库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就是实用性原则,我们认为建库的目的和最终意义在于应用,是为用而建的,没有实用的资源可用,校园网这条“高速公路”上的“车”就无“货”可拉,校园网就会出现空耗的状况。
以前购买的资源和从各个渠道收集到的资源,种类繁多,有的资源内容陈旧,已成为过期的信息。校本资源库建设过程中,不单纯追求资源的数量,首先考虑是否有使用价值。注重资源内容的实用性,讲究能用,在资源的编排上,注意考虑师生使用的方便性。
在资源的内容选择上,我们不管这个资源来自于什么地方,只考虑对师生的教育教学活动是否有价值。当前师生的教育教学及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资源,如新课改培训的各类资料,培训的专家讲座,优秀课例等,可以满足教育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及课外活动的需要,我们也兼收并蓄,归类存放到资源库中,供师生们使用。3.整合性原则
学校购买的资源有K12资源、中学学科网、中央电教馆资源库等几套资源库,加上学校收集的一些已有资源,如教师自制,教师下载等,这些种类繁多的资源,我们在几个方面进行整合。
在结构上,我们打破原有几个原有资源系统的结构,重新整合,建立一套新的资源应用体系——校本资源库。
在内容上,我们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原有资源库中的有些内容,不适应当前需要的,就不再作为资源放到校本资源库中。由于新课改,没有的资源,或收集,或自建,逐步完善起来。
在每一资源的呈现及使用方法上,去繁从简,购买和收集的有些课(学)件资源结构复杂,我们就把资源从多级目录下提出来,重新收进资源库,以我们自己的方法和格式,让所有学生和教师,不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高低,只要会简单的操作,点击就启动资源,尽量使师生用起来更加简便。4.开放性原则
校本资源库是为用而建的,是面对所有使用者的。让师生参与资源库的建,对所有的师生开放,是我们必须一直坚持的原则,也是保证资源库“永葆”的不二法则。
首先,校本资源库的结构是开放性,灵活的。库中的每个模块,可以随着使用过程中师生发现的问题和新的建议而进行修至删除重建。资源也可以在各大模块和栏目间自由转移。
其次,校本资源库的内容是对师生全面开放的(暂不对校外用户开放)。校本资源库内容的增添,是全动态的,教师可以通过“资源上传系统”即时上传,并求对每一资源添加尽可能详细的说明。
第三,加强校际交流。在各种区域性的研究活动中,与其它兄弟学校交流,为校本资源库增添鲜活的资源。在征得其他学校上课老师同意的前提下,将他们上课用的课件及时收入校本资源库。而且我们也会向他们介绍我们的资源库,既宣传了学校和我们的资源库,也是一种交流和资源共享。5.规范性原则
资源的建设要遵从一定的规范,便于整个系统的管理以及资源本身的进一步修改完善。校本资源库建设的时候,我们就对各模块相关技术作了要求,统一标准扩统一格式。6.实践性原则
校本资源讲究实用,资源进库后,所有资源都要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和用过该资源老师的评价,即用实际应用来检验资源是否实用,是否有错,怎么样改进等。
校本资源库建设坚持了实践性原则,坚持为用而建,以用促建的原则。所有资源都要经过教学实践检验,教学效果好的就保留,结构不严密、主题不好内容单薄不能用的,一律不收入资源库。
五、资源的筛选与收集
有几类资源可以优先考虑:(1)对系统要求低的资源,这能增强资源的适用性;(2)带源文件的资源,因为使用者可以随时修改以适合自己使用;(3)与教材相关的素材,这种资源能较好地融入课堂。
资源的收集可以有多种途径:(1)各类比赛课件入库。如各级“优质课比赛”、“课件比赛”和“说课比赛”等;(2)教研活动、集体备课中使用的课件资源均可收进资源库;(3)充分利用已经购买的资源库,从中找出有价值的资源填充进校本资源库;(4)网络资源下载。保证校本资源库永远有新鲜的血液注入。(5)大力鼓励教师们自行制作优秀课件填充校本资源库并给与一定的报酬。
六、校本资源库的结构和功能 1.校本资源库的结构
资源库结构设计方面,主要依据就是《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根据规范,将媒体素材、试题库、课件、教案、文献资料、资源目录索引等六大类资源作为资源库建设的主要内容。本资源库主要有11个模块组成,分别是基本理论、视图中心、精品课件、权威题库、优秀教案、论文检索、名家风采、动态资源、教学软件、在线备课和论坛社区等,其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对于媒休素材,包括文本、图像、视频、音频、动画等,可以通过视图中心(包括视频、音频和图片)、优秀教案以及论文检索模块来进行组织、管理和发布。
试题库,包括同步训练、章节训练和综合测试等,用以进行教育教学的测量。
课件主要分单机课件和网络课件。单机课件只有下载到本地计算机才能够进行学习应用;而网络课件则可以直接在线应用,也可以直接下载到计算机上进行学习。
对于媒体素材中的教案部分,则对应资源库中的优秀教案。这一子系统用以管理和发布教师自己制作的或收集到的其他优秀教案、案例以供教师和学生参考。
论文检索子系统所管理的资源类型属于文献资料的范畴,它可以实现所有与各个科学专业相关的期刊或杂志论文的检索、查询与下载等。
名家风采、动态资源和教学软件则属于相关资源范畴。名家风采主要向学生介绍各个学科著名的专家学者及其成果、事迹等;动态资源主要是为了弥补传统教材滞后于时代发展的弊端,变成支持教学的素材,在该模块管理并发布。教学软件模块主要收集并介绍与教学、实践、实习相关的软件工具,并提供上传以及下载管理。2.校本资源库的功能
(1)从管理角度来讲,它应包括:资源管理(添加、修改、删除、审核等)、用户管理(添加、修改、删除、审核等)、系统配置维护、统计分析等。
(2)从使用者角度来讲,它应该包括:资源的一般浏览、检索、上传、下载、评论或利用该资源库开展网络课程等。
对于第一个方面的功能,在此暂不讨论。此处重点介绍的是第二方面的功能。具休如下:
资源浏览:是按照资源分类路径(按年级、章节、知识点的层次等路径)方便地浏览自己需要的各类资源。在资源浏览的同时,系统还提供资源的“上传”、“下载”,、“评沦”等功能操作。
资源检索:是提供按关键字、标题等资源属性信息快速查找所需资源的功能。该功能能够使师生在短时间内准确的查询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避免多次查询,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和劳动量。
统计分析:是对资源库中的资源按浏览次数、下载次数等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包括对资源的统计、对用户反馈信息的统计等,统计分析的结果是对该资源库使用效率以及使用效果的重要评价标准,也是该资源库最优化的主要依据。
网络教学:本资源库严格依据中学课程标准的设置要求,以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为潜在依据,所选取资源应符合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符合中学生智力发展的实际情况。
5.VR教学资源建设 篇五
一、涉及技术环节
1.VR全景拍摄
使用360度全景相机进行全景素材采集。如GoPro 等全景相机。2.后期制作
全景视频的后期处理主要包括全景视频的拼接、编辑,以及后期视频的剪辑。
全景拼接:Autopano video pro、Pano2VR(针对全景图)全景编辑:Autopano Giga 视频剪辑:Premiere、Affter Effects、SKYBOX(插件)、[NUKE(NUKE的调色、ROTO、擦除)、CARA(手动校正与缝合技术、跟踪和稳定技术)] 3.模型动画
VR场景中的模型动画,涉及到建模、动画制作、特效制作。
三维模型:3Dmax(3D模型动画、材质灯光、高级特效及渲染合成)动画:Maya(VR内容中的刚体、烟火等特效,各种模型动画及Maya中的阿诺德渲染器、渲染输出VR全景视频)
4.特效制作
添加全景视频特效、动画特效,及整个视频的特效。包括AE特效、MAYA动画特效等。
5.交互设计
VR内容的交互设计语言较多。可选Unity3D。6.整体包装
二、软硬件基本要求
1.软件
Autopano、Premiere、Affter Effects、3Dmax、Unity3D 2.硬件
Gopro全景相机、VR体验设备(眼镜、手柄、感应器、平衡仪)
三、《影视制作与合成》课程VR教学资源建设要点
《影视制作与合成》本门课程内容包括影视制作的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及后期制作的整个流程。其中:
1.前期策划
影视前期包括影视听语言及剧本创作,其中影视视听语言(画面、镜头、声音、蒙太奇)都是非常抽象的概念,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可以利用VR全景拍摄,制作VR教学视频,运用VR教学让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受,对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更容易。
2.中期拍摄
影视中期拍摄在讲解拍摄器材及器材原理部分,若能对设备的3D模型进行分解、展示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讲解拍摄技巧的时候运用3D模型动画以及VR全景视频能更好诠释拍摄的技巧及拍摄原则。比如,在讲解延时拍摄时受时间限制无法在教学课堂操作演示整个拍摄流程;在讲解航拍技术时候由于设备和场地限制也无法在课堂中展示整个拍摄流程;这些若能通过VR内容呈现,突破时间和和空间的界限,课程教学内容能更全面的展现。
3.后期制作
6.网络教学资源设计 篇六
一、资源分类
二、网络课件(课程)的特点
三、网络课件(课程)的设计
四、资源库的设计
五、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规范
六、网络课件(课程)的评审标准
七、案例分析
八、相关网址
一、资源分类
主要分为三类:媒体素材、网络课件、网络课程。网络课件:《农林昆虫分类――鞘翅目昆虫的分类》 网络课程:《会计制度设计》
1、媒体素材
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
2、网络课件
网络课件:网络课件是指以网页形式存在、能在网上运行的以解决专业课程的重点、难点为基本目的,并以多媒体超链接的结构制作、相对独立的教学软件。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对网络课件的定义: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根据运行平台划分,可分为网络版的课件和单机运行的课件,网络版的课件需要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单机运行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
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对多媒体课件的定义:是指基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图、文、声、像等多种表现方式有机结合表达和传递教学内容,辅助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以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可以针对某些知识点,也可以是一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内容。单纯的教学媒体资源不属于课件范畴。
2001年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提出了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规范:专题学习网站是指在内容上围绕某门课程或与多门课程密切相关的某一项或多项学习专题,具有网址,能面向社会开放的网站。它至少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功能:
①本专题基础知识的结构化展示;
②与本专题相关的扩展性的学习资源的整合; ③进行交流、讨论、答疑的空间; ④学习者进行自我评测的数据库。
广东工业大学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009年2月
可以将专题学习网站归为网络课件。
网络课件可大可小——小的只涉及一两个知识点,较大的网络课件可以涉及众多知识点,例如一个教学单元,甚至一门课程。
3、网络课程 = “内容”+“活动”
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教学内容”主要是指电子教材和相关的教学资源
“教学安排”则包括讲课、自学、实验、辅导、答疑、作业、考试等等
课程≠ 课件(课件主要是指教学内容,一般不包括或只包括部分教学安排)
二、网络课件(课程)的特点
1、交互性 交互性包括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人机交互要求学生能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师生交互要求有网上的师生互动(例如网上辅导、答疑、谈心、讨论),生生交互要求在线的小组讨论、协作交流等。
外贸业务信函写作:在虚拟交易模块(virtual trade)中,每2位学生一组,分别扮演一笔外贸业务的买方和卖方,按照模块中老师给出的业务要求,进行虚拟交易,在该模块中提交所有往来信函,老师可随时进行点评,以供学生学习。通过这种虚拟及互动的学习,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业务信函的写作特点、原理和方法。
2、共享性
通过搜集整理,把有关的网上资源站点集中在一起,并建立超级链接,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途径,共享网上的学习资源
3、虚拟性
虚拟实践(广播电视测量技术)-----运用技术:Applet小应用程序 化工原理实验仿真-----运用技术:Flash 立体表达方式-----运用技术:VRML
4、知识表现多样性
图文声并茂的教学内容
广东工业大学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009年2月
5、知识结构非线性 超链接 教学内容重组
你的网络课件(课程)是否充分体现了这些特点?
三、网络课件(课程)的设计
1、首页应该放什么内容? 案例:灿烂的中国文明
首页可考虑放置标志、主菜单、通知、新闻、搜索、友情链接、计数器、版权信息等内容。遵循突出重点、平衡谐调的原则,将标志、主菜单等最重要的模块放在最显眼的位置。首页放置的内容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课件(课程)的特色与优势
有什么吸引我继续看下去?很多信息具有说服力。比如,一句简洁清晰的宣传口号、所获荣誉及认证,或者是体现价值的新闻与媒体报道等等。
◆ 内容的推介和导读
很多杂志会把有吸引力的内容的标题放到封皮上,一方面可以吸引人进行翻阅,另一方面可以让人看到封皮就很容易判断杂志的定位和特点。课件(课程)将一部分内容提出来放到首页也有同样的作用。
◆ 快捷方式
有一些内容是用户(尤其不是第一次访问的用户)第一时间就想查看的,但根据页面内容组织规则的合理性,这些内容需要在第2层甚至第3层的页面上才会显示。这就需要将这部分内容提出放在首页上显示,比如,搜索,联系电话等。
◆ 课件(课程)的最新更新
现在很多的网站只是一个摆设,长年没有更新。如果首页有最新时间更新的内容(最好显示更新的时间),会增加用户对网站内容的信任度。
首页的形式:
◆ 形象展示型,这种类型文字信息较少,图像信息较多。
◆ 信息罗列型,即在首页中就罗列出网站的主要内容分类、重点信息、网站导航等等。
2、导航
导航清晰、明确,通过导航,学习者能清楚了解内容结构。在网页中,应能链接到上下章节、相关的专栏、相关的知识点。
广东工业大学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009年2月 导航常见形式:纵向折叠式、下拉列表式、平铺式、横向滚动式等。案例请看:导航的形式
3、模块
网络课程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模块组成:
◆ 课程介绍:介绍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形式等。
◆ 教学内容:基于教学大纲建设的,并体现出网络学习的教学设计思想的互动式多媒体教材。课程应通过充分的实例和演示等来说明、解释主要的课程内容。
◆ 在线测试:提供包括形成性练习、总结性练习、成绩显示和结果分析等。◆ 教学论坛:提供师生交流的平台,通过论坛教师可发布信息或了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解答。学生也可以到论坛去提问题与教师、同学探讨和交流。教师可定期发布讨论题,组织学生讨论,达到师生的实时互动。
◆ 网络资源:通过搜集整理,把与课程有关的网上资源站点集中在一起,并建立超级链接,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的途径,并可共享网上的学习资源。
◆ 帮助:清晰地呈现课程的系统结构、提供学习指导和学习导航,配套的学习指南等。
网络课件(课程)常见模块: 发布信息、通知、公告栏
课程简介、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学习指导、教师介绍、教学安排 课程内容、专题内容
重点难点、典型例题、资源库、关键词汇 案例分析、作品欣赏、作品分析 虚拟实验、仿真实验
参考资源(参考书目、参考网站、参考论文)相关知识、扩展知识、前沿动态、专家讲座 提交作业、作业系统
思考题、练习、自我测试、作业(作业目的、作业要求、提示、难度系数)常见问题解答、答疑、讨论园地、专题讨论、分组讨论、聊天室、联系我们 计算器、在线字典、电子记事本、书签、收藏夹
广东工业大学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009年2月 相关插件(软件)下载 查询、搜索
网站地图、目录导航、帮助、版权信息、关于我们
4、界面
界面的排版和色彩运用较好,就可营造一种刺激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学习氛围。页面长度设计适中,每一屏一般不超过3页;页面布局合理,主页、帮助、下一页、上一页等全局导航元素,应做到统一;网页设计应以统一的风格设计,色彩协调,全局导航设计合理。
5、内容
做网络课件(课程)常见病是书本搬家。解决办法可以采用知识重构的策略,例如,可按专题重组知识结构,这样有利于知识向多维、纵深、发散、关联等方向拓展,对书本已有的知识进行多种形式的概括、重组、知识创新以及超链接。
对于重点难点的处理,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或交互方式来解决。
一般说来,理科的抽象概念、原理和工科的操作流程、操作方法用二维或三维动画最为有效(如各种化学反应的机理、移动通信中的扩频原理与过境切换过程、计算机网络中IP地址与物理地址转换、建筑施工方法„„ 等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想了解物质内部的结构),还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对于医科的各种手术过程和病理分析来说(如肿瘤转移途径、白细胞如何变形等),真实的视频录像,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人文学科的许多理论观点则有赖大量资料和案例来说明,这就需要引用丰富的文献资料、图表、照片和相关的视频材料。
对于艺术学科(如音乐、绘画)多媒体的音响与色彩无疑能发挥重要作用。版权:在教学内容、素材和软件模块方面,必须保证无侵权行为。
《化工原理实验仿真》:运用生动、形象的Flash动画表示有关的操作现象及其设备结构,使得复杂的结构直观化,抽象的概念简单化。
《中外服装史》:收录与本专业相关的课件资料和大量图片,收录优秀作业和教师教案,并建立与国内外相关站点的连接。对课内教学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学生可以有充裕的时间鉴赏各个时期的服装图片,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加广东工业大学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009年2月 巩固。教师利用网站的作业系统对学生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上传作业。
网络课件(课程)的开发工作不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完成,脚本编写者、网页设计者、技术支持、美工等人员之间构成了一个整体,人员间的沟通十分重要。首先,脚本编写者必须了解网络课件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他也应该知道一些相关的技术,知道脚本能用何种形式表现出来,是声音、视频、动画还是它们的结合,同时网页设计者或其他人员必须充分了解脚本的内容,尤其是作者的思路和想法。
教师在进行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时应特别注意基础素材或原始资料的收集和积累,包括平时使用的教材、图片、实验数据、科研成果、优秀教师课堂教学资料、国内外的相关资料以及一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等等都是宝贵的原始资料,都要注意收集和加工,不断完善和更新。
四、资源库的设计
以数据库方式进行数据存储,具有完善的资源上传、分类、检索、下载等功能。专业资源库、课程资源库、课件库、素材库、案例库、试题库等
资源主要分九大类:媒体素材、试题、试卷、文献资料、课件、案例、常见问题解答和资源目录索引、网络课程。
华工资源库
中大资源库(华工资源库提供客户端和补丁下载)广东工业大学网络教学资源中心
五、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规范
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151工程”教育资源描述规范与技术要求 “151工程”专题学习网站建设规范 “151工程”专业资源库建设规范
六、网络课件(课程)的评审标准
网络课程评价规范
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指南
“SMARTBOARD杯”第八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评审标准 广东工业大学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009年2月
七、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会计制度设计 更多的案例分析请看:案例分析
八、相关网址:
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主办:中央电教馆 每年举办一次)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主办: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每年举办一次)清华紫光杯2006年广播电视大学多媒体课件大赛 “获奖公示”中有“欣赏作品”栏目,有评委对各个作品的点评,是很好的学习材料
MDER杯2007年广播电视大学多媒体课件大赛
----新世纪网络课程 中山大学精品课程
----灿烂的中国文明 一个很不错的网站,内容丰富、导航清晰、视觉效果好。《中外服装史》专题学习网站 刑事诉讼法学
化工原理实验仿真-----运用Flash技术实现虚拟 工程制图
立体表达方式-----运用VRML技术实现虚拟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 柔性制造系统虚拟实验室 《计算机网络》专题学习网站 数学模型
广播电视测量技术-----运用Applet小应用程序实现虚拟 农林昆虫分类――鞘翅目昆虫的分类 会计制度设计
皮肤抗衰老专题学习网站
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专题学习网站 电脑广告设计与制作 数字色彩
广东工业大学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2009年2月----广东工业大学网络教学资源中心 华工资源库
中大资源库(华工资源库提供客户端和补丁下载)
----webquest教学案例(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有益于环境的全球性研究和观测--------全球性的主题式学习网站 美国宇航局
----卢浮宫官方网站-----运用3D技术实现虚拟 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7.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篇七
网络教学资源是开展网络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随着网络教育的逐步拓展, 网络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 教学资源的有效管理成为开展网络教育的关键。高等院校是教学科研资源的研究摇篮, 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的基地[1,2], 如何高效科学地管理各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为各类学习对象提供方便快捷的访问途径, 为教学管理者提供资源访问效果的分析工具, 从而提高教学资源对象的利用率, 促进教学资源更好地为实际教学系统服务, 这是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重要研究课题。
1 我国高等院校教学资源管理现状
1.1 校园网络建设普及率高
根据对国内多所高等院校信息化程度的调查, 可以看到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均建设有不同程度的数字化校园网络, 其中综合类、理工类院校的校园网的建设情况总体较好, 高等职业院校也已经达到较高普及率[3]。在校园网络的功能上, 除了具备学校信息宣传门户、通知公文公告和咨询交流作用以外, 很多高等院校也已经开通了教学教务管理、科研信息管理、行政办公和学生信息管理等功能, 少数高等院校还尝试将教室、学生宿舍也纳入校园网, 从而真正发挥“智慧校园”的作用。
1.2 数字化教学资源成为主体
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网络教学信息资源建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高等院校的信息资源从内涵到外延都在发生着质的变化。传统的图书、教材、教案等纸质教学资料的主体角色正逐渐被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电子图书、网络课件、课程网站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所取代。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出现为教师、科研人员和在校学生获得更多学习资源提供了新的渠道, 也为不同主体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与交流空间, 提高学校基础数据的管理水平, 成为了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的成果的重要体现。
1.3 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推广
新型教学模式开始不断冲击和影响传统教学, 多媒体、网络等新技术手段取代了“黑板+粉笔”, 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加有效。以MOOC、翻转课堂、微课等为代表的网络教学新模式也为不同领域专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成为高等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的重点资助项目, 提升了教师教学能力, 推进了高等院校教学改革, 加强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 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信息技术进入传统的课堂, 还带来许多新的教学理念, 如网站教学、资源型学习、互动学习等。与传统的模式相比, 这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形式新颖, 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符合当前创新创业人才能力培养目标。
2 我国高等院校教学资源管理问题
2.1 教学资源管理方式落后的问题
以江西省某高等院校为例, 每年仅教务管理部门就要向各个二级学院单位下达教学执行计划、教学任务安排表、教材征订计划等数十种教学管理文件, 通知各单位的教学科研管理办公室完成相关的教学安排计划。教师在每学期也要制作各门课程的纸质教案、讲稿、教学日历等教学文档。学校的十多个专业都会有各自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方案, 而且每隔3年就要重新更新版本。在这些工作中涉及到的教学信息资源除了一般的纸质教材资料, 更多的是教务管理材料、教学资料和专业建设资料等, 数量大, 种类多, 存储方式大多仍采用传统的纸质存档和文件柜、文件盒存放, 或保存在某台个人电脑硬盘上。教学资源管理方式的陈旧和混乱, 使得文件查找困难, 还会造成信息资源的重复存储或重要信息丢失的现象较为普遍, 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效率极低。
2.2 教学资源版权保护问题
高等院校, 既是培养人才的基地, 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部门, 更是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机构, 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和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服务。在这样的系统里的高校教师天生就肩负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 从教学积累中沉淀科研, 用科研动力带动教学, 形成教学与科研并重而又互相促进, 协同发展的动态关系。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既不同于科研机构的学术性研究成果, 完全遵照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措施, 也不同于中小学的教学信息, 完全为教学效果而充分共享, 而是以知识版权为主, 兼具有限范围的信息共享。鉴于高等院校的特殊性, 对于教学信息资源的获取来源、信息传递途径、资源存储条件和信息处理和共享方式等都有一定的限制, 这也对高等院校教学信息资源管理的安全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3 教学资源管理平台设施条件落后问题
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学科研质量的重要手段, 应大力加强和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需要设备和软件系统的支持, 特别对用于教学、科研、管理的计算机设备的数量和性能提出了较高要求, 对于设备的更新换代的需求也呈现爆发式增长趋势。高等院校不同于企业, 其资金来源基本上依靠政府财政预算的拨款, 且到目前为止, 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还没有常规预算, 只能来源于一些项目款额, 也有学校采取自筹资金或社会赞助等方式解决。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大量设备和软件系统更新与高校财政上的捉襟见肘的矛盾, 导致很多院校只能以牺牲性能为代价, 在教学资源管理上仍然采用传统方式为主、数字化方式为辅的形式, 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教学资源管理方式的改革。
3 高等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意义
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向是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 其本质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实现各种教学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共享。网络教学资源应该包括在互联网上的教学学习资源, 还包括在校园网中的教学信息资源[4,5]。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以互联网、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普及, 高等院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逐渐推进步伐, 一些如教育网站、教学网络课程建设也在同步发展,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正成为我国现阶段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宏伟工程中的核心任务。从这种意义上说, 高等院校应该充分结合自己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实际建设基础情况, 利用合适的信息化手段进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工作, 提高培养综合型人才质量。
互联网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网络平台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采用合理的网络模式和网络架构, 才能使网络平台在教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才能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的工作学习效率。云计算, 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 是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 从而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 达到和超级计算机相当的网络服务。云计算所具有规模庞大、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任意终端以及高可靠性、通用性、动态伸缩性和极其廉价性等特点使得基于云技术搭建高等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平台成为可能[6], 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 推出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 实现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模式,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4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措施
高等院校网络教学主要是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学习和交流的目的[7]。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网络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是高等院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现代计算机信息手段, 创建多平台、多层次的网络教学资源的平台, 是现代高等院校网络教育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如图1所示。
4.1 多层次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
4.1.1 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分层规划
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高等院校网络资源建设的重点问题, 应切实依据自身网络教学的特点建立满足自己实际教学情况需要的网络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资源库是一个综合型的资源库, 包括:教学资源库、科研资源库、教师资源库等。高等院校可以在原有教学资源条件的基础上设计网络教学资源库的结构, 并可以成立校级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规划建设工作小组, 由主管校领导统一指挥, 各教学单位、教务管理部门以及网络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的部门主管担任小组成员, 开展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
4.1.2 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层次划分
在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层次划分上, 针对高等院校教学信息资源的数量大、种类多、使用对象复杂的情况, 可以借助“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概念, 对教学信息资源进行分层归类。 (1) 私有云层。所谓私有云, 是为一个客户单独使用而构建, 因此, 可以将科研资源库信息、教师资源库等涉及知识版权和安全问题的信息统一存放在私有云服务器上, 仅将使用访问权限提供给本校教师员工和相关工作人员, 从而提供对数据安全性和服务质量的最有效控制。 (2) 公有云层。所谓公有云, 是为大众提供能够通过因特网访问和共享资源。因此, 可以将面向公众的宣传信息和公告等放在公有云上, 教学资源库中的面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 如教学视频、学习资源和MOOC等也可以放在公有云上, 为广大学生用户和教师同行通过互联网来查阅借鉴。
4.1.3 网络教学资源库的硬件建设
教育信息化目标的实现, 还需要依托基础设施的建设。云的廉价性、成本低廉等优势为实现覆盖全面化、性能最优化、规模最大化、费用最低化, 兼具实用性、稳定性、安全性、技术先进性目标, 提供了最合适的硬件建设方案。 (1) 基于云的高可靠性和通用性, 将所有的应用程序统一安装在云服务器端, 用户只需通过浏览器工具访问服务器即可实现各种软件的使用和文档的编辑, 用户的文件数据可以在服务器端备份。 (2) 利用集群和分布式计算软件工具, 可以将大量中低端的服务器资源组合利用起来, 建立廉价的大型高性能分布式数据中心。 (3) 鉴于云的可扩展性, 多个院校可以联合建云, 共享云的应用服务, 减少单个院校的资金和时间上的投入, 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单个院校也可以采用租用云的方式, 按照使用量支付相关的费用, 免去了独立设置专业的数据中心维护人员的成本。
4.2 多平台网络教学资源管理
4.2.1 教师教学平台
云的灵活性和通用性特点, 使其支持不同应用和设备终端的接入。高等院校可以建设教师教学平台, 通过对现有校园网的升级改造, 为教师教学提供教学资料的存储、备份、整理的管理功能。通过与教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的对接, 还可以实现教学信息的收发、工作计划的提交和公文传递等管理功能, 既有效提高了办公效率和质量, 又节省了办公开支, 同时也起到了对高等院校自身的宣传作用。
4.2.2 科学研究平台
云的可扩展性和廉价性特点, 使各级高校和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可以联合建设云, 将各自现有的硬件资源共同加入到一个“云”中, 共享云服务, 促进科技资源交流、汇集与共享, 推动科研工作水平的提高, 既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资源共享, 又减少了重复建设浪费。此外, 高等院校可以增设学术交流栏目, 建立电子文献资源库, 拓展教学科研人员获取科研资源的信息量, 破除以往每个院校各自购买文献数据库, 查询下载受限的局面。各高等院校还可以通过云平台的链接, 加大与上级科研管理部门、其他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 实现跨单位、跨地域的重大科研课题的合作。
4.2.3 学习分享平台
云的通用性和虚拟性特点, 使高等院校可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学习分享平台”, 实现多样化的网络在线教育模式, 积极发挥网络教育覆盖面广、共享性好、灵活性强、成本低廉的优势。在学习分享平台的学习培训方式上, 可以提供菜单式点播和学分制考评教学模式, 满足广大学生群体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增强学习的自觉与自主性, 实现跨时间、跨空间、跨地域的现代化教育培训模式[8]。
5 结论
知识与经济的高度全球化、信息化对现阶段我国各行各业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作为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基地的高等院校, 势必要紧跟信息化发展步伐, 深刻剖析自身在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教学、信息化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针对性调整和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信息化建设战略。基于云技术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是高等院校实现数字资源共享、现有设备再利用的最佳可选解决方案。通过探索云技术在高等院校教学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拓展了多样化的网络教学模式, 加快了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推动了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摘要:针对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在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方面的问题, 提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多平台、多层次”的校园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文章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信息化的现状和教学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说明了将云计算应用于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和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并根据云计算的技术特点, 详细论述了基于云计算技术构建集公有云和私有云于一体的“多平台、多层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措施, 以期为推动高等院校的信息化建设, 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能力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关键词:云计算,高等院校,信息资源管理,网络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李勇, 刘文云.高校信息化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杂志, 2006 (3) :141-143.
[2]任友群, 程静.高校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制订策略研究[J].教育信息化, 2006 (6) :50-52.
[3]熊才平.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中国电化教育, 2002 (09) :9-12.
[4]杨庆峰, 吕国, 薄佩钰.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电信网技术, 2009 (01) :15-18.
[5]蒋珍莲.试谈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实施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0) :106-107.
[6]马俊臣.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0 (09) :17-18.
[7]殷文辉.基于云计算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J].教育论坛, 2016 (04) :158-159.
8.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篇八
关键词:教学资源库;思路;方法;策略
统筹规划,加强管理
网络教学资源库是依据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将多种媒体素材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和整合,以为教学提供支持性服务的系统。它一般由多媒体素材库、课件库、案例库、试题库以及网络课程等几部分组成,能为使用者提供快捷、方便的使用方法,同时也为管理者提供高效的管理模式。由于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维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任务艰巨,需要学校在政策、立项、资金、人力统筹等方面给予支持。资源库的建设不仅要综合考虑硬件配置、人力统筹、内容建设等各因素间的关系,还要处理资源库系统的各个子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和教学这个大系统中其他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因此,统筹规划,加强管理就尤为重要。要有专门的领导机构,论证和制定资源库建设的相关重大问题。如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确定管理系统是自主开发还是请专业公司开发,资源建设是分批引进还是以自主开发为主,是突击重点还是普遍涉及等等。
明确资源库建设的目标和原则
教学资源库作为各种教学资源的汇集,绝不是教学素材、资料的简单堆积,更不是脱离教学特点的其他非服务行为。它直接以服务教学为宗旨,以实现网上资源共享,教师方便用,学生易于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它应该具备四个特征:科学化、标准化、结构化和动态化。内容的科学与准确是资源库的根本,遵循标准是保障资源库广泛共享的基础,合理的结构可以确保资源库的合理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长期稳定的不断更新与维护是资源库具有生命力的保障。因此在设计方案时要明确目标:一是建设科学的资源规范体系,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库著录的标准化、检索点的规范化、检索途径便捷化。二是建立开放的资源建设体系,能够实现文件上传与下载、信息录入与修改、素材的预览与浏览、远程审查、统计分析等功能,让全校师生不仅能使用资源,还能为资源库提供素材和资料;三是建立严格的资源审查评价机制,确保资源的高质量;四是建设先进的管理系统,支持资源库的大容量存储和大规模应用。同时,要确立资源库建设的规范性、学科性、技术性和建构性原则。规范性要求资源的文件格式和分类标准要符合国家信息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以利于最大范围实现资源共享。学科性要求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通过方便、快捷的浏览器便能容易找到教学所需资源,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
精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内容结构
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库是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各个节点和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资源库建设中教学应用的核心,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关键。因此,资源建设的组织者不仅要参与内容规划、确定标准、编制评价指标、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等,还要积极了解师生的实际需求,解决师生在教与学中遇到的问题。要精心布局内容和结构,设计符合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程标准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以我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库为例,它包括教改信息、教学课件、备课素材、助学试题、学习交流和网络导航6个数据库。教改信息包括经济类和理工类的教学大纲,最新教改项目、教研论文和课程动态。教学课件包括典型教材的优秀课件、授课教案、视频课件和教学辅助软件。备课素材包括知识点讲解、数学史料和图形、视频等备课素材。助学试题包括同步练习试题、期末试题、建模试题、考研试题、自考试题和典型例题讲解。
避免资源库建设中的常见问题
9.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篇九
建设及运行情况总结
一、建设背景
二、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建设目标
(二)建设思路 1.资源收集与开发
2.德实平台课程构建与使用
三、实施情况
(一)课程资源开发建设
建了哪些?怎么建的?包括在整体、单元设计基础上做的课件、视频、动画、软件、行业企业标准规范、案例、题库等各种资源
(列出资源清单,名称应具体)
(二)德实平台课程构建 1.课程框架结构(截图)
2.上传资源情况(截图)3.更新情况 …
四、课程平台运行情况 1.使用班级情况 2.资源利用情况(截图)…
五、教学效果
六、相关成果
七、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XXX》课程建设项目组
10.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篇十
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需要通过教育资源的创新来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在中小学教育向着信息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的过程中,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文章从分析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的现状入手,谈及在具体的高质量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提高认识,及时行动,建立起高质量的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层次模式。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要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就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甚至走在时代的前沿,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越来越提倡教育要与当代先进的计算机等多媒体的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网络教育。本文重点对高质量的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层次模式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为我国高质量的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
一、我国网络教育建设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毋庸置疑,当代的网络教育早已通过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实现了师生时间空间分离方式下的交流。网络教育资源是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对象之一,只要是为了促进学习,对相关的资源进行研究、创新开发、管理利用进行的理论与实践都可以归为对教育技术的探讨,包括为中小学教育服务的教育网站、数字信息图书馆、数字教育信息博物馆等。
大力推广网络教育,提高网络教育共享的自主创新可以极大地缩短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在人口素质、社会发展水平与民族创新能力上的距离。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数目可观的,符合中小学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学校管理等多方面需求的教育资源数字图书馆。这些教学资源数据库不但有丰富的原始教学素材,也有丰富的经过初步的整合与加工的教育素材、按照课堂的教学要求而整合的可以直接运用的教育素材。
纵观我国社会科学全方位的发展与教育改革大局,我国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发展有几点必然趋势:其一,我国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必将与某些中小学特色课程的学习相整合,相关的素材资源库一定会围绕着核心课程进行建设和组织,在管理理念、资源标准、教学与学校目标等方面都将实现协调与整合。其二,中小学高质量网络资源的建设必将给予共享与互相操作平台的建设。相关网络资源的系统开发者不但要注重网络资源的收集与存储,也更应该积极创新网络的公共协议,实现更高水平的资源共享和互相操作,使网络资源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其三,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必将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丰富。其资源库不但应该包含教育新闻的信息、各类教育的统计数据、与教研相关的论文库、学科的教案库、题卷资源库、学科的课件素材库等,也包括教育的法律法规库、招生考试资源库、教育产品的信息库、教育机构大全、共享的软件库、教育图片的素材库等其他与教育相关方面的资源库。其四,中小学网络资源建设必将更突出其社会公益性特征。基础教育阶段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教育资源建设的投入与运行要形成良性循环也应该建立在公益性性质特征基础之上。
二、提高认识,正确对待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层次模式
如上文所述,我国已经围绕高质量的中小学教育展开了多方面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但是这些或进行资源制作、或致力于资源导入与导出、提供资源上传与下载等相关服务模块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还需要我们提高认识,正确对待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层次模式。
首先,网络教育从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传统教育的升华,其资源建设的层次模式要在不脱离教育的本质的前提下加强创新。网络资源的建设层次模式应该着重突出知识资源的共享性与增值性,促进教育早日实现全球化发展,使现代教育形成一个包含投入、建设、共享、增值等环节的良性循环过程。
其次,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层次模式需要统一的规划与适当的协作,教育资源建设中出现严重的重复建设现象。我国当前的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商业化与模式化,很多相关公司都正对中小学的网络教育资源进行商业性质的开发。很多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都由诸多相关的专家学者以及基层的优秀教育者们联合研究和开发,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汇集了大量的图片、文本与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教育资源。但是这些公司参与建设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因此对其进行统一的规划,要求其实现足够的共享和协作是非常困难的。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中小学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层次模式不可偏重资源建设,而忽视其组织与管理。目前的教育资源建设偏重于资源建设,而不够重视对资源进行有效组织与管理。我国很大一部分的教育资源库的建设重点都是如何去制作出更多的资源,而不是改善这些资源的组织方式与检索办法。那些无法进行高速管理的教育资源库,就算拥有再多的教育资源也难以将其作用发挥出来。
三、及时行动,从资源建设层次模式方面提高中小学网络教育水平
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更加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应该更深入的了解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进行怎样的思考,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为他们完成这样的思考提供帮助,营造环境。随着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的高水平建设成为当今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最新认识及时采取行动,从建设的层次模式方面切实提高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水平。
一方面,要在统一的`规划下,制定相应的建设标准,全方位投入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要看具体的网络教学资源具体有哪些作用,有些提供服务,有些提供资源,也有的两者都可以提供,这些情况下具体应该参照的法规标准与各方面的投入就要视具体的情况而定。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的投入涵盖面非常广泛:资金、技术、设备与专业人才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投入,我们要不断地丰富和充实这些投入,促使网络教育资源系统发挥最大的能效。
另一方面,我们要建设起职责分明,各具特色的各级资源中心。众所周知,网络教育在教育方法、教学环节、教学的组织、知识的讲授以及图书资料的占有等诸多方面都与传统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差别,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中,各个资源中心都应该将自身具备的特色发挥出来,制作相应的有特色的教育资源,各个资源中心也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互相共享信息数据资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毋庸置疑,在当今这个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高度发展的时期,网络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运用是极其广泛的。我们一定要运用多种建设层次模式,将这些以声音、画面等多媒体形式的教育资源进行网络化的处理,加强高质量的中小学网络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增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水平,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综合培养祖国的未来建设者们各方面的素质。
参考文献:
[1]项渭,张培岩.浅议我国当前网络教育资源建设[j].中国当代教育,2006,(5):45-47.
[2]王云民,丛培经.我国开展网络教育面临的几个问题及其对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23):36-40.
[3]吴学敏.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层次的设计与优化[j].广东高等教育,2007,(7):76-120.
[4]刘国清.当代中小学外扩教育资源建设[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6:146-250.
[5]李竹,刘静.新课改环境下对网络资源建设的必要性[n].北京:中国经济教育报,2008,12(10):44-54.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推荐阅读:
利用网络资源,优化作文教学11-07
网络资源与英语教学初探11-19
高校网络教学资源管理与建设教育论文10-28
多媒体及网络资源教学体会12-01
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来促进小学作文教学06-26
计算机网络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06-11
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07-30
网络信息资源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