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岗前培训方案-培训工作方案(精选15篇)
1.新教师岗前培训方案-培训工作方案 篇一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 年9 月至2013 年8 月, 护理专业院校毕业后经考核选拔新录用的护士以及从事非手术室护理专业后转入手术室工作的护士17 名, 其中女性12 名, 男5 名, 年龄20~26 岁。本科3 名, 大专14 名。
1.2 方法
1.2.1 确定组织架构。科室建立管理架构和业务架构, 管理架构由科护士长、分管教学的护士长、总带教和教学秘书组成。科护士长负责对整个培训过程的管理监督和检查、分管教学的护士长负责对总带教、专科导师的选拔考核和工作考评, 总带教负责对专科导师和带班老师工作考评, 教学秘书协助做好培训过程中的各项通知、安排、统计工作。业务架构由分管带教的护士长、总带教、专科组长、专科导师组成, 建立科室带教小组, 护士长负责培训方案的制定与落实, 总带教负责培训计划的安排与实施, 专科组长负责具体培训和考核内容的实施, 专科导师进行“一对一”的师徒制带教。
1.2.2确定培训目标。第1年基本掌握手术室护理内涵、掌握手术室工作流程、掌握各专科1~2级手术的洗手配合, 熟悉其巡回配合, 能够独立当班参加手术室值班。第2年能够掌握手术室围手术期的护理内涵、具备手术室常见应急状况的处理能力、掌握各专科常规2~3级手术的洗手及巡回配合, 能够通过护理部的N1级护士准出考核, 为进入准专科护士培训阶段做好准备。
1.2.3 培训内容。涵盖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人文素养三方面。其中专业理论包括手术室的岗位职责、制度、流程、常规、应急预案;外科相关专科理论知识, 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知识、手术室基础理论和专科理论知识;手术室感染的预防控制、洁净手术室的日常维护;常见手术麻醉配合及麻醉并发症的配合要点;手术室职业安全的概念与防护原则;实用临床护理“三基”应知应会。专业技能包括基础护理操作、专科护理操作、仪器设备使用、1~3 级手术配合护理、文件书写、信息系统操作、单病种急诊手术处理、读书报告书写的内容。而人文素养是由入科后第1 周, 由护士长和总带教进行单独理论授课并签订遵守手术室职业操守的协议, 每个月参加科内集中式授课及讨论, 学习指定阅读书籍如《职业精神》《细节决定成败》《医院文化指南》《护理政策法规指南》《护士条例》《医学伦理学》等。
1.2.4培训方法
(1) 集中培训。采取的主要形式有晨课, 每天交班前半小时由总带教或专科组长进行当日手术的每日1 问以及理论或技能的授课培训;情境模拟培训, 主要运用于应急预案的培训, 由新护士参与角色扮演来提高知识的掌握度和实际运用能力;为提高学习兴趣活跃氛围采取竞技比赛和辩论交流的形式, 提高其心理抗压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定期回顾考核是检验培训效果、及时调整培训计划的手段, 我们采取的是每周培训的内容每周考核完毕, 以少量多次、及时反复练习来达到掌握的目的。同时参与全科的其他培训, 例如护理查房、安全教育、业务学习等。
(2) “一对一”师徒制带教。原有的总带教负责、带班老师带教模式, 总带教要全面负责实习生、进修生、新护士的带教, 而人员的培训要求、目标、内容、方法均不一样, 总带教精力有效、常出现顾此失彼, 学生满意度不高, 带教效果差、带班老师不满意的现象。而带班老师带教不固定、随意性大、没有连续性、带教内容随机不系统。自科内有了经选拔的多名带教专科导师, 采用“一对一”带教的模式, 立即摆脱了这种现象。采用“一对一”师徒制带教, 科内带教小组的专科导师与入科新护士进行双向盲选, 选定后由老师负责学生的整个培训过程中的示范操作、带班指导、谈心沟通、笔记批阅、工作质量的检查, 学生的各种考核结果与带教老师的年终考核相关。
(3) 晚自习。鉴于应急能力培训模拟的多, 实战少, 自学内容无时间完成, 参考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的模式, 每周进行2 次的晚自习至20:30 结束, 在晚自习期间跟班, 学习值班期间应急情况的处理、也可书写笔记、阅读指定专业书籍、观看手术配合视频, 以全面快速的掌握手术室知识技能, 直至进入手术室值班。
(4) 各专科轮转培训。第1 年每个专科轮转1~2 个月要求掌握各科基本专科护理操作, 掌握各专科1~2 级手术的洗手配合及熟悉其巡回配合, 掌握各专科常见急诊手术洗手配合。每个专科轮转结束进行理论和操作的出科考核, 未通过考核者继续在其专科轮转直至考核通过。 第2 年每个专科轮转2 个月要求掌握各专科护理操作和专科仪器设备的使用, 掌握各专科2~3 级手术洗手、巡回配合, 掌握各专科各类急诊手术洗手配合, 同样进行出科考核, 而未通过者影响其轮转的周期继而无法参加护理部的N1 级护士准出考核。
(5) 实时评价反馈。对带教老师的评价反馈, 制定带教老师的评价反馈表, 从其带教态度、带教能力、带教结果, 学生反馈几个方面评价, 作为带教老师考评和调整的依据;对带教新护士的评价反馈:实时搜集分析新护士工作中的问题, 采用品管圈活动, 及时解决问题, 改善培训效果;对培训方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反馈, 如家长制管理方式, 接受度低、逆反心理, 培训效果达不到预期值, 学习态度、能力差异大、进度不一, 培训方案在实际操作中有无法落实的现象等均是在实施过程中实时反馈所发现的, 及时采取改变家长制管理方式, 寻找刚柔并济的平衡点, 有奖有罚, 取得信任, 增加接受度;又根据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因人施教, 避免模式化;重新调整培训方案, 提高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可操作性。实时评价反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3 考核与准出
分管教学护士长、总带教、专科组长成立科考评小组, 手术室护理基础及专科知识由总带教每周进行考核, 《“三基”应知应会》基础理论和护理操作、手术室一般专科护理操作由科内操作组每月考核, 专科护理操作或手术配合在各专科轮转结束由专科组长和总带教进行考核, 综合专科知识每半年1 次由分管教学护士长进行考核, 科内其他统一培训考核、急救技能每季由总带教、分管教学护士长进行考核。新护士工作满一年由科考评小组, 进行理论、操作、人文素养综合考评, 符合要求进入第2 年的培训。满两年各科轮转结束, 独立当班进入手术室值班, 本人申请, 由科考评小组和护理部对其进行准出考核。
2 效果
2.1 独立当班、进入值班时间缩短
统计了自2008 年医院重组至2011 年手术室共新入科护士9 人, 平均独立当班、进入值班时间为16 个月。2012年至2013 年新入科护士17 人, 平均独立当班、进入值班时间为12 个月, 明显缩短了独立当班、进入值班的时间。
2.2 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
通过2012 年到2013 年医师满意度的调查及同行评价, 医师的满意度从95% 上升到98%, 同行评价的优秀等次从人数的70% 上升90%。结合科室的人力现状, 2~3 年的优秀护士能够参与到一些重大手术的配合, 例如肺移植手术、心脏手术等。
2.3 教学相长
专科导师在带教过程中必须不断学习拓展专业知识, 才能巩固其各项技术, 具有指导考核新护士的能力, 这些压力提高了专科导师工作责任感和学习积极性, 而授课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 提高了授课技巧以及制作辅助教学工具的能力, 例如PPT的制作, 授课模具等。
3 讨论
随着外科学的发展, 手术室护理的发展随之而来带来更多的挑战, 器官移植、各种微创技术、日益更新的医疗仪器设备, 需要我们手术室护士更高的专业素质和默契的术中配合技术。而每年入科的新护士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 对于他们的培训尤为重要, 开个好头、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成为手术室将来的栋梁, 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我科现采用的对新护士的培训方案, 首先整个管理和教学有了明确的组织体系和分工, 每个人知道自己的责任、工作考核的要求和标准。摒弃原有的总带教一人负责制, 其他高能级护士不参与或即使参与也不承担责任、无考核的状况, 全员调动工作积极性, 选拔专科导师, 有责任也有待遇, 真正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其次在培训内容上进行了调整, 突出重点、主次、先后, 不是对手术室内容宽泛的学习, 使新护士学习的更有针对性和条理性。而在培训方式上注重多样性、趣味性、及时性, 通过专科轮转、每日晨课、情境模拟、竞技比赛、辩论交流、晚自习以及品管圈活动等全面的开展培训, 使新护士的接受度更高。另外在考核的过程中不仅有考核内容而且有多种考核方式和严格的准出标准, 培训过后不只是对新护士进行一次考核就结束, 必须让他们知道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如何能达成目标, 提高应对能力增强自信心。
2.新教师岗前培训方案-培训工作方案 篇二
关键词:艺术教师;培训机构;培训模式
新课改的理念对传统艺术课教育的新要求,使得培训机构在做艺术类教师培训时,面临着必要的转型,根据本地的师资,结合一线教师职业工作忙碌的特点,培训机构可以采用灵活多元的培训方式,集中培训的同时,充分利用闲余,开展远程资源进行学习。建议设置公共课以及专业课程,对于课的开设,我持有以下看法:
一、开展心理学知识培训,提高其综合教学意识
心理健康是做一名教师的必备前提,开设心理学是首当其冲的。在参考有关文献、专家视频时,要结合地区特点,制作心理学课业内容,实行面授或者远程网络培训。在此推荐王淑兰教授的研究以及视频讲座《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她是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陕西省心理学会理事长,长期致力于心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这段视频讲座,就现阶段教师的自我心理调试进行了完整的论述。并结合其他门类知识,例如《教师专业成长》和《现阶段师德修养》等,研讨了教师精神状态的种种问题,去弊存优,系统地阐述了对健康的思维和状态进行怎样维护的问题。
二、教师专业成长课程的安排提议
在教师专业成长这一专业门类的研究学者里,佼佼者当属刘良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他的课诙谐幽默,生动运用例证,把深刻的道理讲授的平和易懂。在此推荐刘教授的《教师专业成长》视频讲座。
刘教授主要为我们讲述了好老师需要重点修炼的三项技能:授业、解惑、传道。在第一部分授业中,强调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首先要会讲课,即能够传授学业知识、学业技能。对学生要“察言观色”,让学生及时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第二部分解惑,实际上是要引起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第三部分传道中,阐释了教师的人格魅力比智慧更为重要的理念。一名优秀的教师,应首先培养自身的主动精神,主动学习,主动研究,主动规划职业生涯;其次,培养其乐观心态,具有一颗宽容之心、赏识之心、激情之心;再次,教师还应具备情趣生活,具有丰沛的情感、游戏精神以及探究欲望。
在讲到教师必须具备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主动人格魅力时,刘教授举了雷锋这个人人皆知的例子,雷锋具有无尽的热情,对待所有的人,都充满了爱心,永远是阳光的,他的周围总是凝聚着一大群人,喜欢他爱戴他。就像做老师,要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课,这样子才会有兴趣学习,才能把教学搞上去。
再者,刘教授还讲了雷锋积极的上进精神。雷锋利用业余时间大量读书,甚至包括哲学方面的书。这造就了他的思想境界比同龄的人要高很多,总能站在高的角度去做事。
三、关于师德以及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课程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决定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必要条件。作为教师,就算是有卓越的知识,超然的教学经验,但是如果教师的职业道德很差,其危害力远远大于一切平庸的凡人。所以开设教师职业道德课程必不可少。
信息化教学更是目前教学尖端的领先,是现代教学不可缺少的辅助条件,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们多样的开阔视野。因此这也属于我们培训中必开的课程范畴。
四、关于专业培训的设计,应该分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普遍性的艺术专业培训。在此阶段的学习,集中美术音乐老师一起,进行绘画乐理舞蹈的基本科目学习。这种学习不同于普通师范的泛泛学习,在我们师资力量不能够达到的情况下,建议聘请省内甚至国内有名的专家学者,进行较深层次的精深探究。此阶段的授课,不与教学脱轨,结合现阶段学生的特点,把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无需保留地提出,与名家直面交谈,共同研讨,真真正正的把专业提升与教学效果融汇一起,做到学以致用。
第二阶段,在普遍学习艺术知识的基础上,深邃挖掘艺术教师的个人潜质,走向更高层的专业教育。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知识是面对大多数学生的,是普遍性的。但不排除一小部分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偏好,这就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真正做好教学,的确不是轻松的事情,当面对一小部分爱好强烈,有积极求知欲的学生,教师就要有更高更深的知识量。对此,我们培训机构应解决这一疑难问题,聘请高端学者,安排集中面授的方式,强化有潜质的教师进行高质量的学习培训,为地区培养出领先的教学人才,可以代表本地区的艺术科目水准的精英人才。从而带动本地区整体艺术素质的发展和提升,这才是我们培训的最终目标!
这一阶段是艺术教师培训的升华,做好这一阶段,我们的培训才是真正的做到完全完满。
艺术教师培训模式的转变是必然和不可违的,转换培训模式的计划和方案也是在不断的探索着,就我个人的浅显看法,认为只要把以上的提议方案做到位,我们的艺术教师培训就会完美尽善,我们每个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也会感到无上的使命感和积极向上的活力与热情,在这种热情下,我们的艺术教师培训模式的转变所产生的成效,将会更加令人注目,焕发璀璨的光芒!
3.新教师、新班主任培训方案 篇三
徐州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 教务处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班主任队伍、新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培养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的班主任队伍、教师队伍,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加快学校发展,提升学校品位。特召开本次新班主任培训会。
二、培训目标
1、帮助班主任了解班主任职责和常规工作及基本要求,探究班主任工作的一般规律,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自觉性。
2、通过学习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方法,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主任工作、教师工作的创造性。
3、积极探索,学会协调各方面工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
4、培养班主任、新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的能力,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科研性。
5、帮助新教师明确日常基本工作和要求,提高新教师的工作效率。
三、班主任工作的要点、新教师教学常规要点:
(1)热爱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负责做好本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学生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守则,努力使本班形成一个遵守纪律、团结向上、勤奋学习、朝气蓬勃的集体,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2)经常与任课老师、生活教师联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学好务门功课,不断提高学习成绩。
(3)关心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加强生活管理,组织和指导本班学生参加文体活动,搞好清洁卫生,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4)组织领导班队会的工作,指导本班少先队开展活动。
(5)负责组织领导本班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指导学生课外活动,配合有关老师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6)与家庭和社会有关方面取得联系,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7)做好每日教学常规工作,主要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质量检测等。
四、培训内容
1、蒋静主任宣讲《新教师德育培训》讲话稿
2、刘向飞主任宣讲《新教师教学常规》
3、班主任间经验交流。
五、培训措施
1、建立班主任培训领导小组,强化对培训工作的管理与指导。组 长:杨春燕 副组长:蒋静
成员:全体新班主任、新教师
2、加强科研探究。结合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引领班主任把教育科研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升班主任的科研意识及研究活动。学年度将举行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4.国培教师培训方案-工作方案 篇四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4号)(以下简称《“国培计划”通知》),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是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以下简称“中西部项目”)的三个重点之一。《“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国培计划”通知》附件2)对短期集中培训,明确提出实施要求:“遴选高水平师范院校、综合大学和教师培训机构,采取集中培训方式,对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进行短期培训,着力解决农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同时要求“采用集中培训和远程跟踪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
一、实施方案设计
(一)培训目标
通过短期集中培训和校本实践研修,为义务教育农村学校培训一批中小学教师,使他们在实施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上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培训目标如下:
1.通过专题学习和实践反思,明确课程改革与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能够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学业测评和指导青年教师中调整师德行为。
2.通过专题学习和岗位实践,了解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并能够在学科教学中选择运用,改进课堂教学及其研究行为。
3.通过技能训练和岗位实践,掌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学科教学方案。
4.通过案例研讨和行为跟进,掌握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准确诊断和切实解决学科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
5.通过实践反思和问题交流,初步掌握教学研究理论和学科教学研究方法,能够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并形成初步成果。
6.通过专题学习和观摩实践,初步掌握学习型组织建设和组织实施校本研修的方式方法,能够引领指导县域学科校本研修活动。
(二)培训时间
每学科集中培训15天,并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校本实践研修和远程跟踪指导。
(三)培训对象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县级骨干教师(含教研员、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专职教师),具备中级教师职称(小学高级、中学一级)和网络学习能力,年龄在50周岁以下。
(四)培训内容
5.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篇五
(一)本次远程培训工作在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省教育厅专门成立项目管理小组,由分管副厅长担任小组组长,成员由省教育厅基教处、师范处、财务处、民教处、督导室,省教科所、省电教中心负责人以及十四个市(州)教育局负责人。省教育厅成立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以下简称项目执行办公室),执行办公室设在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项目执行办公室在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和省项目管理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我省培训实施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协调多方力量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主要包括研究制定培训实施方案,组织新课程省级骨干培训,组织培训者培训,加强与教育部相关部门和各网络平台服务单位的沟通、联系。省教育厅成立巡视督查组,对各地培训工作进行巡视、指导与督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二)网络培训服务平台的主要职责。“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挂靠在中央电教馆)负责项目组织实施的具体协调工作。通过招标机制遴选有关专门网培训机构提供远程培训的服务和技术支持工作,具体任务分配为: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www.teacher.com.cn)负责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学科;北京今日园丁科技文化有限公司(新思考网www.cersp.com)负责物理、化学、生物学科;北京百年树人远程教育有限公司(www.edu12.com.cn)负责思想政治、信息技术学科。
网络平台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参与培训课程资源开发和培训光盘制作,协助专家团队进行教学,组织专家在线辅导、远程答疑,提供教务管理服务,制作操作指南,配合培训者培训的实施,组织在线研讨和提供培训信息交流服务,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
(三)各市(州)教育局的主要职责。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分解、细化我省的远程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制定本地区针对培训工作的保障措施和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市直高中的培训工作;成立检查小组,对各县(市区)培训工作的准备、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向网络平台服务单位和省教育厅上报本辖区辅导教师、班主任、联络员、参训学员编班情况等信息;审核各县、区呈报的学员培训成绩报表;为本辖区远程培训项目的实施提供相应的配套经费,并对本地区培训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四)各县(市区)教育局的主要职责。根据上级主管部门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和本县(市区)学校、教师分布的具体情况,确定本县(市区)集中学习点(以下称为“学习中心”);做好本县(市区)各“学习中心”班主任、指导教师、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的遴选工作;及时向所在市(州)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上报本县(市区)班主任、指导教师、联络员、学员编班情况等信息;制定本县(市区)保障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的相关措施和应急预案,对培训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做好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选派辅导教师的接待和在各学习中心的分配工作;做好本县(市区)普通高中教师参与培训的相关信息的收集、存档、上报工作。
(五)普通高中的校长、“学习中心”配备的班主任和指导教师是培训的具体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对顺利实施和完成本次远程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长的主要职责是:担任“学习中心”的主任,全面负责该中心培训期间的组织和管理、协调工作;对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履行工作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所有参加培训的教师按时参加培训,保证培训质量。
班主任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和管理本班学习活动,了解本班学员学习进度,记录学员学习活动参与情况,对跟进不足的学员进行督促,检查审核作业。辅导教师的主要职责:负责本班学习指导,组织并引领学员研讨,点评并推荐优秀作业,编辑并提交学习简报。各地要选择富有经验和责任心的骨干教师和教研员担任班主任和辅导教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聘请已进入实验省区的高中课改优秀教师承担辅导工作。同时,要切实发挥教研部门的力量,要求各市(州)教研部门积极总结和利用在“甘肃省基础教育网络教研教师教学远程研修”平台中开展的两次研修经验,保证本次培训的顺利实施。
(六)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网络技术人员,其职责是:密切配合网络平台服务单位开展工作,协助行政部门、班主任、辅导教师进行管理与辅导,解决学员在注册及学习中遇到的相关技术问题,做好本地的技术保障工作。
五、培训原则及方式
(一)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对进入新课程的高中一年级各学科教师进行系统的全员岗前培训,原则上各学科任教教师都必须接受不低于50学时的系统岗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才能上岗。
(二)组织方式:采取班级化组织管理。组班方式以县为单位,分学科组班(网上虚拟班级)。每个班不超过100人,设班主任和辅导教师各1名。各市(州)、县(市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组织学员以县(市区)为单位按学科集中参训。各市(州)、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若干“学习中心”,组织学员集中培训。
各市(州)、县(市区)高中学科教研员、各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按相应学科组班进行学习。
(三)学习方式:由市(州)、县(市区)集中安排学员在“学习中心”学习。其学习形式主要包括:通过多媒体投影在线或离线(dvd光盘播放)集体收看专家主讲的视频课程;辅导教师组织学员针对专家授课内容结合各自教学实践开展网下的研讨和交流;学员个人借助可上网的计算机自学网上的拓展性课程资源和相关学习资料,参与网上的案例研讨和专题讨论,提出问题或咨询,接受专家的问题解答和教学指导;按要求完成相关作业等。
(四)辅导方式:本地研讨、在线交流与专家答疑相结合。本地研讨应在班主任与辅导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开展。在线交流应在本地研讨的基础上,在课程专家团队的主持和指导下,组织学员进行学习交流和专题讨论。针对各地学员学习研讨和交流中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由课程专家集中答疑指导。
六、培训实施及流程
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工作从2010年6月启动,分阶段、分学科逐步推进。具体实施步骤为:
(一)6月10日前,各市(州)应负责将参加本次培训的不同学科的教师人数(含高中学科教研员、各高中学校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等设施设备的数量及技术状况以电子文本的形式上报“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邮箱。另外,各市(州)对各县(市区)学校上报的上述信息数据进行认真审核,按照参训学员的数量和分布状况,设立和确定“学习中心”。(注:“学习中心”在冠名时可以其所在学校为基础,冠以“xx高级中学学习中心”、“xx学校学习中心”等),确定学习中心负责人与技术保障人员。指定“学习中心”所在学校的一名校长和两名副校长担任“学习中心”的主任和副主任,负责培训期间该“学习中心”培训的具体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二)6月11日,省教育厅将通过视频会议方式,组织进行对管理者进行培训,一是部署我省“国培计划——2010年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工作;二是对各市(州)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学习中心”负责人、技术保障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培训流程,各级培训管理者的职责任务和工作要求。
(三)6月20日前,各市(州)按附件2的信息上报要求(相关表格请在省科所网站下载:www.gsier.com.cn),完成统计参加培训相关信息:
1.将各县(市区)应接受培训的教师按学科进行编班,原则上每个学科为一个班,并确定每个培训班级培训期间所在的“学习中心”。对于学员人数超出50人以上的较大班级,可再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学习组,便于组织网下的交流、研讨。
2.为每个培训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和培训辅导教师,对人数较少的小学科,可二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
3.各市(州)指定一名同志作为联络员,负责与“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执行办公室”和各网络平台服务单位的沟通、联系、接洽工作。
6.新教师岗前培训方案-培训工作方案 篇六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对新入职教师进行的任职前培训, 是帮助新教师顺利完成角色转换, 掌握教育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最终实现教学技能的职业化、专业化, 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的重要环节。岗前培训的质量直接影响其未来的教学技能以及价值观取向, 对于建设高素质、高质量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现行的岗前培训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和收益, 但同时也遇到了种种问题, 如今随着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实施, 进一步推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一、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
1. 部分高校和教师对于岗前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培训效益不高
许多高校师资培训部门仅将岗前培训工作当作一项简单的常规性业务工作来看待, 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多年不变, 整体上流于形式, 逐渐忽视了岗前培训本身对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没有从教学科研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 进行分析研究、制定适合本校教师的培训实际的计划;许多新入职教师参加岗前培训的目的具有功利性, 认为岗前培训仅仅是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的辅助物, 仅是形式主义没有实际意义, 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且由于我省笔试采用的是开卷形式, 这就更使得部分学员产生轻视心理, 在培训过程中出现经常缺席、不认真听课和不认真思考问题的现象, 仅寄希望于最后考前的突击复习和考试过程中的临场发挥, 并且普遍认为自己只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水平就能够胜任高校教师工作, 低估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对于一名合格高校教师重要意义, 使得培训工作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培训效益不高。
2. 岗前培训内容单一、形式单调, 无法满足高校教师岗位要求
十多年来, 各地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基本都是以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4门课程为主, 辽宁省在2011年在对原有教材进行整合和修订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新的岗前培训教材, 修订后的教材内容理论性更强, 教学案例更加丰富和写实, 普遍反响较好, 但是, 从整体上看, 岗前培训工作仍然没有改变以这4门课为主体的授课与考试这种内容单一的培训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新教师对学校情况、教育教学技能特别是教学实践等的培训需求。在培训形式上, 目前高校都是采用以课堂为主的短时间集中讲授方式, 即“灌输式”教学, 形式单调, 并且因为集中授课, 授课教师为保证课时数, 在授课过程中则会选择重点内容进行讲解, 很难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展开, 这使得参加培训的教师很难全面掌握课程内容, 更谈不上加以熟练运用。
3. 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难以并驾齐驱
与高等教育相关的理论学习, 是岗前培训的重要环节。但新教师所缺乏的不只是教育基础理论方面的知识, 更要懂得如何有效地将教育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如何在教学技能方面获得较大的提升。目前, 多数高校实施的岗前培训理论课程的授课缺乏应有的研讨、示范教学等环节, 授课教师只将书本知识讲授完毕就认为教学任务完成, 忽略了对于新教师教学教法的示范和引导, 而作为新教师多是疲于应付4门理论课的考试, 并没有从实际意义上充分贯彻岗前培训的核心理念-即对新教师教学能力及技巧的培养。按照以往这种重理论、轻技能的做法, 学员即使通过了岗前培训考试, 但却没有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和方法, 导致出现虽有满腹知识却难以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现象。
二、新时期改进高校岗前培训工作的几点想法
1. 树立正确的培训理念, 端正培训态度
高校师资培训部门应真正地从“有利于新教师教育教学基本素养的提高, 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的高度来认真组织和开展岗前培训工作。每年年初, 学校师资培训部门应该结合该年度学校教学和科研实际, 制定本年度的培训计划, 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和培训形式, 培训前应由学校有关主管领导召开岗前培训动员大会, 将参加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新教师阐述清楚, 引起新进教师的足够重视。
学校师资管理部门要切实将岗前培训作为一项能提高高校教师素质和水平的工作, 而不是仅仅当作一个普通的常规业务工作去完成;作为一名新入职教师要将注意力更多放在如何提高个人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上, 如何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上, 注重岗前培训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质量, 而不是将通过岗前培训考试取得证书当作培训“终极目标”, 而是应该争取能够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2、择优选拔授课教师, 充分发挥授课教师模范作用
岗前培训是新入职教师了解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职业道德规范的第一课, 将对新教师提高从师素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因此, 学校师资培训部门在选聘授课教师的过程中, 应充分了解该授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并结合授课学生的教学反馈信息, 对授课教师的从师素质、教学及工作态度, 以及教学能力进行多重考察。选聘非常优秀的教师作为岗前培训教师, 不仅有利于入职教师更全面地掌握教学内容, 也会在入职教师的脑海中留下楷模印象。总体来说一名优秀的岗前培训教师一般应具备以下几点:
首先, 授课教师应该长期从事相关领域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对于教育教学方法有着完善的理论体系, 教学成果突出, 善于引导和开发受训教师的教学科研潜力;其次, 授课教师应具有一定的学术知名度,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对于教育科研工作一丝不苟。此外, 独特个人魅力以及风趣幽默的授课风格也会让岗前培训课程本身增色不少, 产生意想不到的培训效益。
总之, 岗前培训其实就是新入职教师转变身份后的第一堂教学示范课, 授课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以及个人魅力都会对受训教师今后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3. 制定高效的课程安排, 丰富培训内容, 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和优化培训课程体系, 丰富培训内容, 不仅是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重点, 也是难点。新时期的岗前培训可以在原有的4门核心理论课程的框架之上, 结合学校实际和师资队伍特点, 在岗前培训课程中增设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专题讲座、课堂教学示范、授课实践环节、以及现代教育技术讲座, 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践性。为实现学校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设计, 岗前培训课程的开展可由学校和学院协同完成, 学校负责做好4门核心理论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讲座以及校史、校规等课程的授课教师选聘、课程安排工作, 在合理安排课程时应保证足够时间进行分组讨论和经验交流等环节, 以保证受训教师有足时间来消化吸收、掌握所学知识;学院注重结合学院各自特点做好院史、教育教学实践以及教学师范授课等相关培训内容, 学院可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教法老师对新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 为每位新教师制定聘请一位教学导师。教学实践可采取学院公开课的形式由学院教学委员会进行听课并及时评课, 使新教师能及时将教育教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 明确自己在教学教法等方面的优点或不足, 与此同时, 还要组织新教师到教师素质好、责任心强、讲课受到学生高度评价的教师课堂听课, 使他们直接感受优秀教师的授课风采和魅力。另外, 要组织新教师相互听课、评课, 交流学习经验、取长补短。采取以上措施可使得新教师获得有益的经验, 帮助新入职教师较快适应高校教师授课模式。
4. 对新教师进行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培训。
从早期孔子时代, 到现在的大学课堂, 每一节课都要采用一种基本的教学方法。我国传统的大学基本的授课方法是讲授法, 近年又大多采用课件和多媒体教学法。现今的高效课堂教学大部分采用课件多媒体教学, 甚至有人认为大学课堂都要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而实际上, 现在的大学生、研究生并不都喜欢多媒体, 有的甚至对多媒体教学产生了反感。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基本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 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因此, 高校新教师必需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此, 在新教师的岗前教育教学培训中, 还要让他们学会多种教学方法, 不仅能讲授, 也能运用先进技术, 例如, 理科教师要学习课堂上的直观演示实验、挂图、实物、标本、模型的运用, 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等教学手段。此外, 还要让新教师学会怎样结合身边的实际进行教学, 怎样运用肢体语言、简笔画等。每一位新教师还必须了解, 课堂理论教学必需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改变目前高校课堂教学理论脱离实际、讲授空洞无味的局面。
5. 大力推进网络课堂建设, 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结合
随着网络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提高, 网络课堂已成为当下最流行的网络学习形式之一, 它方便、灵活, 不受时间、地点的束缚和限制, 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随时、随地登陆学习。学校和学院应密切配合, 在保证新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 积极创建网络课堂和学习论坛, 及时将岗前培训授课视频、课件以及相关教学材料上传及更新, 鼓励教师利用学习论坛进行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 共同承担起网络课堂和学习论坛的维护工作,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总之,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无论是在理论上还在实践中都应受到高度重视, 根据学校和新教师自身的实际情况, 不断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新教师尽快实现职业角色转变, 更好的履行岗位职责提供有计划的、系统的岗前培训。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大胆创新, 切实贯彻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 促进岗前培训效果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使之真正发挥出“启蒙”功效, 为新教师过好职业生涯“入门关”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培德, 胡志民.员工培训与发展[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15-32.
[2]郭京东, 张立兴.人员培训务实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学出版社, 2008:18-36.
[3]郭伟东, 王天翔.对当前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几点思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 (8) :975-976.
[4]毛丙波.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优化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08, 32 (5) :136-137.
[5]白晗.浅谈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与岗前培训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2010, (7) :44-45.
[6]杨忠辉.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5) :56-57.
[7]毕晖.完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创新设想[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 (3) :176-177.
7.新教师岗前培训方案-培训工作方案 篇七
【关键词】专业岗位;任职培训
岗位培训和装备保障训练中,经常使用专业、工种和岗位术语,时代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时专业、工种的含义也有变化,正确理解专业、工种和岗位,对深化岗位特点与规律的认识,合理制定岗位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专业、工种和岗位的概念
专业是高等院校或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而设置的学业门类。专业作为院校教育的基本单元,是规划培训任务、确立课程体系、组织实施教学的依据。按照专业设置组织教学,进行专业训练,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本质特点。
工种是根据劳动管理的需要,按照生产劳动性质、工艺技术特征或者服务活动的特点而划分的工作种类。目前,大多数工种是以企业的专业分工和劳动组织的基本状况为依据,以企业生产技术和劳动管理的普遍水平出发,为适应合理组织劳动分工的需要,根据工作岗位的稳定程度和工作量饱满程度,结合技术发展和劳动组织改善等方面因素进行划分。
岗位原指军警守卫的处所,现泛指职位。岗位是指由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是组织要求个体完成一项或多项职责以及为此赋予个体权力的总和;岗位随事而定,因事设岗;岗位与人对应,通常只能由一个人担任;岗位一个或若干个岗位共性体现就是职位,职位一般是将某些任务、职责和责任组为一体,是随组织结构定,是组织的重要构成部分。职位是由主要职责相似的岗位组成,为实现某一目的而从事明确的工作行为。
二、专业、工种和岗位的关系
专业、工种和岗位都是根据社会的分工、管理的需要,对工作、服务的一种分类方法,都来源于社会实践,服务应用于社会。
专业主要应用于人才培养的院校,针对社会的需求,实现培训单位与用人单位的对接。工种、岗位主要应用于生产工厂、企业,为实现高效组织管理、生产活动而进行的劳动分工。工种涉及一类人区别于其他人所做的工作,具体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就是岗位。一定意义上讲,专业还盖多个工种,工种涉及多个岗位。
专业、工种和岗位不是一成不变的,随学科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变革以及教育对象的变化,国家定期对专业、工种进行增减。岗位调整相对平凡,每次改革特别是编制体制调整,都涉及岗位,岗位应该是最不稳定,变化最快的。
三、专业、工种和岗位的确定
本科专业没置依据教育部制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改革开放以来,共4次进行大规模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第四次修订目录于2012年颁布实施,学科门类增至12个,专业类增至92个,专业种数调至506种。本科专业目录是其他层次专业的基础,专科专业、高职专业以及军队相关的专科专业在本科专业目录的基础上,按需求进一步细分确定。
工种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按照“行业-专业-工种”的顺序依次编排工种。如军人列为第七大类、装甲专业列为第10中类、17个小类32个细类。细类相当于工种,即32个工种。32个工种含军地通用工种11个,如车工、焊工等;军队特有工种21个,如坦克底盘修理工、军械修理工等。
岗位主要依据编制确定。编制由单位相关部门负责,定期根据需求调整。编制以表格的形式体现,一般包括装备种类与数量、岗位人员等级与数量。岗位可能是单一人员,也可能是多人岗位。管理岗位通常是单一人员,技术岗位通常是多人岗位。
四、培训方案制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1.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中,避免以工种代替专业
职业教育是学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复合,不仅要有适度够用的基础,专业内容也不应太窄,不能用一个工种的范围限定专业的范围。比如底盘修理专业应涵盖装备底盘修理工、液压系统修理工、抢救工等工种涉及的范围,不能仅考虑底盘修理工的工作范围,要适度增加液压元件维修、试验,装备抢救抢修等内容。
2.岗位培训应有别于专业、工种培训
专业、工种注重基础知识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更注重基本技能的形成与专业素养的建立,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作用过程。岗位注重是知识的复合和针对性,岗位知识高度融合、知识技能相互交错,通常是跨专业,甚至跨学科和综合能力;岗位培训更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特别是从实践回到理论的过程。
岗位培训是上岗前或在岗时的培训,也是最贴近岗位的培训。专业、工种培训对岗位来讲应是基础培训。岗位培训以问题研讨、案例教学更为有效。岗位教学通常结合工作中实际问题,通过解剖分析、查找原因、探索解决方法的思路,在问题探讨中固化知识、理清思路、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開拓视野、增长才干。
3.管理人员以专业、操作人员以工种分类展开岗位培训
8.2012年教师校本培训工作方案 篇八
为进一步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目标明确、措施到位、个体自觉与学校支持相结合的教师校本培训工作机制,根据县局[2011]11号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以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加大全员校本培训力度,鼓励教师走上培训讲台,培训内容突出体现课堂教学技能、科研开发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特制定本校教师校本工作培训方案,以引导教师终身学习意识、促进专业化进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教师知识水平、业务能力为主要目标,面向全体教师,造就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
二、培训目标
1、通过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教师岗位成长的运行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通过校本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引导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对待常规教育教学工作,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3、促进教师的终身学习意识和教育创新能力,在学习和实践中成就自己、促进教师成长、学校发展。
三、培训形式
我校校本培训分校级培训、教研组培训、个人自学三个层次进行。
1、校级培训形式:
(1)学校组织专题报告、讲座或培训班。
(2)组织各项教学评比。
(3)定期对全校教师校本培训情况进行考评。
2、教研组培训形式:
(1)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四课集备活动。
(2)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专题研究。
(3)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3、个人自学主要包括:
(1)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学习有关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相关的教育法规,做好读书笔记。
(2)撰写教学总结(反思)。每学期要求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教学总结;一篇读书总结;若干篇教学反思。学校在期末进行检查,根据实际情况,认定其培训课时。
培训内容
校本培训内容以学校和教师发展需要为目的,充分体现以校为本的特点,体现师德教育、专业提高为主要内容。
1、继续开展五项全能基本功训练活动
根据县教育局《开展中小学教师五项全能基本功训练活动实施方案》为准则制定方案、领导小组、业务指导小组,以提高教师岗位专业能力为目标,扎实训练五项基本功。通过开展教师基本功训练系列活动,让教师业务素质有明显提高。本学期学校将以硬笔书法、教师口语为突破口,层层落实,实现人人参与,练有所得,提高教师整体素质。3月份进行硬笔书法及教师口语的培训;5月份将开展硬笔书法、教师口语比赛活动,以赛促练。
2、继续开展教师经典阅读活动
根据市、县教育局 “振兴阅读工程”文件,读书活动中教师是关键因素,教师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每一位教师成为“读书人”是一种职业召唤,一种义务,一种责任。本学期每位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要加强个人自学,并做好记录。联校鼓励将读书心得及时发布在校园网上,并鼓励向县教育网等以上网站或刊物登载发表。同时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撰写3000字的读书笔记,两篇读书心得,一篇读书总结。
本学期联校将指导老师重点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前20条。并组织相应活动督促教师学习,计划在5月份开展“相约经典-读《给教师的建议》”读书交流活动,11月份开展“我与读书”教师读书征文比赛、“走进教育名家”读书论坛活动,让教师走进经典图书。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提高教师个人素养,打造“智慧型”教师团体。
3、青年教师培养活动制度化、专业化
联校教师年龄两极分化,近几年新分教师多,老年教师多,缺少中年骨干。根据联校实际,采取分年龄段要求,青年教师重点培养的思路,有利于给每个教师提供最具适应性的专业发展空间。
联校继续执行《清平联校教师专业成长三年规划实施方案》,按照“联校规划、学区监督、自我要求”的培养和管理策略,奔着“要求严、任务重、机会多”的原则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对于教师的常规教学、实践训练制定一年、三年培养计划,让教师心中有成长目标,行动中有发展动力。为了落实到位,学科教研员定期指导检查、联校每学期考核记入学区评估、教师个人业绩档案,以督促教师按时、高质量完成任务。
根据县职教科要求,联校为每位教师建立教师档案,将教师发展中的一切材料归档入盒,作为记录教师发展的第一手材料。
4、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建设活动
本学年我校在高效课堂建设方面主要做以下三项工作:一是继续进行各学科“三重五环”教学模式研究,开展研究课,从小处入手逐渐解决当前课堂教学实践问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学习永威改革探索精神,力争让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有所突破。二是以青年教师赛课、参评县优质课、新上岗教师汇报课、同课异构、集备校本研究等活动为载体从多角度、多层面研究课堂,创建高效课堂。三是进行课堂教学的评价。联校每学期对课堂教学水平进行评价,考核方式:40岁以下教师讲课、40-50岁教师说课、50岁以上教师写教案;课堂教学评价以优秀、合格、不合格等级记入;不合格教师可以提出申请二次考核。以考核刺激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继续推行 “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四课集备校本教研模式,通过活动使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5、做好市、县教育局安排的教师培训工作
积极认真地安排好市、县教师局组织安排的教师培训工作,联校出台了《清平联校教师外出学习制度》,积极支持教师外出学习、给以车费、住宿费等报销,同时对于教师的学习效果特别关注,要求外出学习教师返校后在业务理论笔记上写一篇学习心得,注意结合本学科特点,融入个人反思。要上一节汇报课或进行学习交流一次,2天内写出汇报课教案或学习心得上交联校,通过交流传达学习内容,传递新信息,使全体教师了解教育动态。
6、师德培训
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准,争做学生爱戴、家长信赖的老师。增强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自觉性、形成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的良好氛围。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我们将通过观看录像的方式,以各
地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和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师德先进人物为榜样,努力激发教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每次活动后要求教师联系自己的实际工作写出个人反思。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重视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增强法规意识。学习师德规范,学习师德高尚的教师的典型事迹等,以先进促奋进。5月份拟定为“师德建设月”,开展“爱生敬业、爱岗敬业”的主题教育,发挥教师在师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使全体教师能够规范自己的师德行为,提高师德养成的自觉性。
四、具体措施
校本培训要想取得实效,必须做到精心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考核严格,符合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身心接受特征,才能让教师乐于参加、在参与中有所收获。具体要做好以下五点:
1、校本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自学的方式,要求每周学习4学时,集中1学时、分散3学时;每月集中学习4学时采用实地集中培训2学时、各学区集中培训1学时、网上集中培训1学时的安排。
集中培训计划达到“六定”要求,即定集中培训时间,定培训内容,定达成目标,定学习资料,定项目主持人(主讲人),定研讨题目。集中培训实行本人签到制度和请假补课制度。
2、自学培训计划的制订要达到“四定”要求,即定学习内容,定达成目标,定学习资料,定作业字数。作业既可以是学习笔记,也可以是听课记录。分散自学将进行每月学区检查、每学期联校检测,结果记入档案。
3、各学区校长负责、业务主任具体管理,负责制订培训与学习计划,组织实施培训的各项具体工作,以及培训质量的监督、检测工作。
五、管理与考核
1、建全组织,明确责任,做好校本培训工作的规划和实施
校本培训工作以联校教研室、教科室成员组长业务指导小组,负责制定培训与学习计划,组织落实具体工作、进行管理与评价。
2、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过程管理,要求做到:
(1)学校要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有活动安排。
(2)培训活动有考勤记录、培训讲稿、过程记录文字和图片材料、学校和教师的活动总结。
(3)所有教师制定自学培训计划(有达成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资料、作业质量数量)、培训笔记、学习体会与反思等材料。
(4)每学期对培训工作进行检查、评价;每年度对培训工作进行考核、奖惩、总结。
(5)每学期统计教师校本培训完成情况,计入继续教育学分。
3、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档案管理
9.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方案 篇九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围绕幼儿园新课程改革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全新要求,构建实践、互动、多元的课程体系,提高乡镇幼儿教师的师德修养、专业水平和职业技能,推动我县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培训对象
本园全体教师。
三、培训目标
通过开展以师德教育、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新《纲要》、现代教育技术为重点内容的培训,使幼儿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加强师德修养,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育能力,促进专业化发展。
1.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热爱儿童,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2.深入理解并自觉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提高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能力;积极开展幼儿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技巧。
3.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意义,提高教师将教育技术与幼儿教育活动整合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运用教育技术丰富学习资源,更新学习内容,改善研究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四、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原则
乡镇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的课程设置,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实践性:充分体现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程内容紧紧围绕幼儿园教育实践,将幼儿教育的先进理念和专业理论融于实践,关注教师实践经验,提升教师实践智慧。
2.互动性:力求反映先进的培训理念,关注教师成长过程,以教师对自身教育活动的研究和反思为起点,为教师与课程的对话、互动创设空间,促进教师建构新经验,生成新理念。
3.多元化:以提升我园幼儿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充分关注幼儿教师在年龄、地域、发展层次、个性特长、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师德修养、专业水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教育技术等多方面的发展需求,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内容
1.师德教育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法律法规,新世纪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修养,幼儿教师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维护,幼教名师优秀事迹等。
2.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训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2)分学科教学法
3)幼儿一日活动安排与幼儿发展
4)主题教育设计与实施、游戏的组织与开展、
环境布置、区角活动设计与实施
3、基本技能培训
1)美术(以蜡笔画为主)
2)基本舞蹈动作
3)音乐(以基本弹奏为主)
4)应用文写作(总结、论文、教育叙事、案例等)
4.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幼儿教师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意义,幼儿教育活动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理念、方法和技能,运用教育技术开展学习和研究活动的方法技能。
五、培训形式
我园教师培训形式强调开放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具体做到四个结合:即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骨干教师指导与自我提高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业务指导和品格熏陶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师徒结对这一有效形式,提高培训实效性。
——积极组织形式新颖富有实效的集中培训。集中培训采取课堂教学、专家讲座、技能训练指导、专题研讨、现场考察、教育活动观摩研讨等形式,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发展支持和交流平台。
——指导教师开展个性化的分散研修。分散研修可以采取文本学习、网络学习、技能训练、研讨交流、教育叙事、教学反思等形式,灵活方便教师的自主学习提高。
10.关于铁路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研究 篇十
【关键词】铁路员工;培训方案;设计
我国铁路现有的员工队伍,是在普速铁路和传统技术装备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面对现场使用的大量尖端科技和先进的作业方法,员工的总体技术素质已呈现出明显的不适应。铁路系统迫切需要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技术素质,满足高速铁路、先进技术装备对高技能和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在现场工作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我们的培训必须迅速而有效。而一个成功的培训,不但要有好的培训计划、师资、培训方法等,还应有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因此,对铁路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我们应当把握好每一个环节。
1.确定培训目标
培训方案的设计,应首先确定培训目标。有了目标,才能确定培训对象、层次、内容、时间、教师、方法等具体内容,并可在培训之后,对照此目标进行效果评估。培训目标与培训方案其他因素是有机结合的,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科学设计培训方案其他的各个部分。
确定培训目标,要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找出员工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培训需求分析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对现场进行需求分析。了解现场员工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水平,明确与铁路当前要求员工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之间存在的差距。
第二,对职工进行需求分析。了解员工为了胜任本岗位工作或将来胜任更多其它工作以及满足铁路未来更高层次的要求,希望参加哪些方面的学习和培训等。
第三,对单位进行需求分析。单位希望员工通过培训后能够干什么,有哪些改变等。
通过需求分析,掌握职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而现场要求员工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这正是员工的绩效和预期绩效之间存在的差距,消除这个差距就是培训的目标。
2.培训方案的设计原则
培训方案的设计应紧紧围绕培训目标展开,以现场为依托,以铁路未来发展为方向,在确保培训质量的基础上还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2.1 培训方案设计应该以铁路发展战略为依据,要有超前性
制定的培训计划,既要符合铁路长期发展的需要,又要满足现场目前的工作需要,能够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
2.2 培训方案设计必须着重解决培训需求分析发现的各类问题,根据员工岗位要求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确定培训内容,并紧密联系员工的工作实际
2.3 培训方案设计要综合考虑培训对象的层次、适用的岗位、培训类型以及培训形式等多种因素,既要具有针对性,又要满足不同培训重点的要求,最好将培训结果和考核、奖励、晋升等联系起来
2.4 培训方案设计要以铁路的现有资源为依据,切实可行
既要充分发挥铁路的资源优势,又不会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3.培训方案的设计程序
3.1 指定人员
方案设计系统性强,应该由固定人员组成工作组协调各个部门,进行方案的制定。
3.2 进行需求调查分析
深入铁路现场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现场需求与员工素质之间存在的差距,明确员工迫切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培训项目。
3.3 制定培训总体目标
根据铁路发展战略目标、人力资源总体规划以及培训需求分析制定培训总体目标。
3.4 确定培训的相关环节
相关环节包括实施时间、步骤、方法、措施要求等内容。
3.5 合理分配培训资源
根据培训项目的轻重缓急分配现有资源,确保各相关环节都有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3.6 优化平衡各相关要素
根据铁路工作总体要求优化培训项目;将参培者的职业生涯规划与铁路发展有机结合,优化培训内容;平衡培训与现场生产之间的矛盾;平衡培训投资与培训收益之间的关系。
3.7 培训方案的沟通与确认
培训是一项针对现场员工、促进铁路发展的长期系统工程。因此,培训方案的最终确定,要与管理者沟通,确保所设计的方案具有可行性;要与参培者沟通,培训效果的好坏最终会体现到参培者的工作绩效上,与他们沟通的内容主要是课程内容、授课方法、授课地点、授课时间等。
4.确定培训内容
由于培训需求不同,要实现的培训目标也不同。一般来说,培训内容包括三部分,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
4.1 知识培训
知识培训的目的是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知识水平。通过知识培训,帮助员工学习掌握铁路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增强对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先进作业方法的适应能力,正确执行规章要求,确保员工队伍的思想稳定。
知识培训的内容应注重几个方面:(1)学习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提高工作中的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2)了解铁路的经营状况及发展战略、指导方针、规章制度、市场竞争等。(3)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其它专业的知识。(4)学会如何节约和控制成本以提高企业的效益。(5)培养和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识,如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等。(6)学习必备的社会学理论知识,如激励理论、人际关系协调、社会政治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4.2 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铁路不断采用新设备,引进新技术,借鉴先进的作业方法都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培训,强化员工的专业技术能力,提高现场的作业效率。
技能培训的内容应注重几个方面:(1)熟练掌握本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技能技巧,先进的作业方法等。(2)精通本系统关键技术,熟练地运用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技术去处理工作中出现的技能问题。(3)善于借鉴并积累现场成功的经验或作业方法。(4)提高合作、沟通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5)养成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技术业务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4.3 素质培训
素质培训的目的是培养员工主动构建自身有效的知识结构、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创新的能力。通过素质培训,提高员工对知识和技能的驾驭能力,能够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分析事物潜在的关联性,工作中有所开拓创新。素质高的员工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态度、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较高的目标等特点。
素质培训的内容应注重几个方面:(1)了解铁路新的技术体系,熟悉本专业的关键技术,能够处理本专业的技术难题。(2)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3)认识自我,正确看待自己在工作中的定位,建立自信。(4)合理地进行自我生涯设计,主动学习,构建自身有效的知识结构。(5)敢于打破常规,工作中勇于开拓创新。(6)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工作责任心。(7)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良好的分工协作意识以及与人共事合作的能力。(8)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挑战、变化和责任。
5.培训时间的选择
由于铁路运输的特殊性,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必须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既要保证培训持续有效,又要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稳定。
通过培训需求分析,明确员工需要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将参培者的层次、培训内容的难易程度、参培者所学专业和工种的特点等各有关因素综合考虑,在培训的组织部门、业务处室、送培单位以及各任课教师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对培训作出日程安排,看大致需要多少时间,根据参培者的工作时间和工作节奏,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最终确定培训日期。
6.确定需要培训的人员
参培人员的确定,应紧密结合当前铁路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将培训的效果发挥到极致,成为铁路现代化发展的助推器。
6.1 客运专线和新技术装备人才的培训
一方面,由于铁路现代化水平迅速提升,对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需求很大,尤其是亟需大量高速铁路和新装备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我国铁路人才数量不足,特别是高技能和高级技术人才匮乏,与铁路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根据实际需求,需要培训的人员主要由以下几个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是主要岗位工种人员,包括动车组司机、动车组维修人员、客运专线综合维修人员、客运专线调度人员等。这些人员应达到掌握新技术、熟悉新装备、具备运用和维护相关技能的要求。第二个层次是生产现场的高级技能技术人才,包括高级技师、专业技术人员等。这些人员应达到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很强的实作能力,能够在现场独立处理技术和设备问题的要求。第三个层次是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包括铁路局专业部门和站段的高级专业管理人员。这些人员应达到能够系统了解新技术新装备,精通本系统关键技术,协调处理本系统技术难题的要求。第四个层次是高级技术领导人才,包括铁道部和铁路局高级技术管理人员。这些人员应达到能够全面掌握新的技术体系,熟悉各个专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具有很强的组织协调和技术管理能力的要求。
6.2 在岗员工的继续教育
由于现场设备、技术、规章变化较快,员工的知识与技能应不断更新,与铁路现场保持同步。因此,每个专业、各个工种和岗位都要对员工进行轮训。学习铁路“四新”知识,先进的操作技能,学习新规章的要求以及铁路当前的管理理念等内容,将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到新的水平。
6.3 新入路员工的入路教育
新入路员工主要包括复退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对新入路员工要进行路情教育,让他们了解铁路半军事化企业的特点、性质,学会正确看待和处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持思想稳定;学习铁路基本知识,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正确理解铁路规章等。由于铁路提速,对营业线施工人员的安全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现场站段还应对上线作业的劳务工、民工等进行安全培训,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点。
总之,设计完美的培训方案会让我们的培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科学有效的培训方案,教师将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员工,使员工的知识、技能、态度,甚至行为发生定向改进,从而确保他们能够按照预期的标准完成自己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少华,姚望春.员工培训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刘志军部长2008年12月31日在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J].铁路企业教育,2009,(1).
[3]北京铁路局职教处.全局客运“双改”人员培训工作扎实有效[J].北京铁路教育信息,2009,(4).
11.培训方案的设计 篇十一
一、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需从多维度来进行, 包括组织、工作、个人三个方面。首先, 进行组织分析。确定组织范围内的培训需求, 以保证培训计划符合组织的整体目标与战略要求。其次, 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指员工达到理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最后, 进行个人分析。个人分析是将员工现有的水平与预期未来对员工技能的要求进行比照, 发现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差距。
二、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分析
培训方案是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指导者、受训者、培训日期和时间、培训场所与设备以及培训方法的有机结合。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方案设计的指南, 一份详尽的培训需求分析就大致勾画出培训方案的大概轮廓, 下面就培训方案各组成要素进行具体分析。
1. 培训目标的设置。
培训目标的设置有赖于培训需求分析, 通过分析, 我们明确了员工未来需要从事某个岗位, 若要从事这个岗位的工作, 现有员工的职能和预期职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消除这个差距就是我们的培训目标。设置培训目标将为培训计划提供明确方向和依循的构架。培训总目标是宏观上的、较抽象的, 它需要不断分层次细化, 使其具体化, 形成具体目标。目标越具体越具有可操作性, 越有利于总体目标的实现。
2. 培训内容的选择。
在明确了培训的目的后, 接下来就需要确定培训中所应包括的传授信息了。尽管具体的培训内容千差万别, 但一般来说, 培训内容包括三个层次, 即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 究竟该选择哪个层次的培训内容, 应根据各个培训内容层次的特点和培训需求分析来选择。
3. 谁来指导培训。
培训资源可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 内部资源包括组织的领导、具备特殊知识和技能的员工;外部资源是指专业培训人员、学校、公开研讨会或学术讲座等。在众多的培训资源中, 选择何种资源, 最终要由培训内容及可利用的资源来决定。
4. 确定受训者。
根据培训需求分析, 从而大体上确定不同的培训对象, 即受训者。例如岗前培训的受训者是新员工。而无论采用哪种培训方式, 都是以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为内容, 而不同内容的知识培训、技能培训和素质培训确定了不同的受训者。
5. 培训日期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 有下列四种情况之一时就需要进行培训。
第一, 新员工加盟组织。大多数新员工都要通过培训熟悉组织的工作程序和行为标准, 既使新员工进入组织已拥有了优异的工作技能, 他们也必须了解组织运作中的一些差别, 很少有员工刚进入组织就掌握了组织需要的一切技能。
第二, 员工即将晋升或岗位轮换。虽然员工已经成为组织的老员工, 对于组织的规章制度、组织文化及现任的岗位职责都十分熟悉, 但晋开到新岗位或轮换到新岗位, 从事新的工作, 则会产生新的要求, 尽管员工在原有岗位上干得非常出色, 对于新岗位准备得却不一定充分, 为了适应新岗位, 则要求对员工进行培训。
第三, 由于环境的改变, 要求不断地培训老员工。由于多种原因, 需要对老员工进行不断培训。
第四, 满足补救的需要。由于员工不具备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从而需要培训进行补救。
6. 适当培训方法的选择。
组织培训的方法有多种, 如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视听法、角色扮演法等。各种培训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 为了提高培训质量, 达到培训目的, 往往需要各种方法配合起来, 灵活使用。在培训时可根据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目的而配合使用。
7. 培训场所及设备的选择。
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决定着培训场所及设备。培训场所有教室、会议室、工作现场等。若以技能培训为内容, 则决定了最适宜的场所为工作现场, 因为培训内容的具体性要求信息传授的具体性, 而许多工作设备是无法推进教室或会议室的。培训设备则包括教材、笔记本、笔、模型, 有的还需幻灯机、录相机等。不同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最终确定了培训场所和设备。
三、培训方案的评估及完善
从培训需求分析开始设计培训方案, 从制定培训目标到培训方法的选择到最终制定了一个系统的培训方案, 这并不意味着培训方案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 因为任何一个好的培训方案必是一个由制定→测评→修改→再测评→再修改……→实施的过程, 只有不断测评、修改才能使培训方案甄于完善。培训方案的测评从三个维度来考察。从培训方案本身角度考察, 将其细化为三个指标来进行:
12.新教师岗前培训方案-培训工作方案 篇十二
为了贯彻市教育局《锦州市国家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及教师培训计划和培训者培训计划,按照市教育局《关于对中小学教师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我市中小学教师及培训者培训工作,提高我市中小学教师及培训者实施新课程的素质和水平,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一、培训对象
锦州市初中、小学全体任课教师;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研训教师。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中小学教师及研训教师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明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改革内容及有关政策,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责任感。通过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研究,使教师掌握和理解课程标准,熟悉新教材,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研训教师具备实施新课程的指导能力。
三、培训内容
1. 通识性培训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学习与研究为主要内容,以省编《素质教育观念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学习读本》为基础教材,对初中、小学全体教师及各县区研训教师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
①素质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评价观;
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内容和有关政策;
③新课程与教学改革;
④新教材与评价改革;
⑤学生自主发展与研究性学习;
⑥课程资源的开发。
2.学科课程标准与新教材的培训
面向实验区全体教师及县(市)区学科研训教师,分学科进行集中培训。主要内容有:① 课程标准研究;
② 新教材研究;
③ 新教材教学设计与教学案例分析;
④ 有关本课程特点的其他内容。
四、培训方式及要求
坚持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合作研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负责市直和厂矿初中教师以及县(市)区研训教师的培训,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负责本县(市)区教师的培训。全市通识性培训于2002年7月一次性完成。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培训,采用“滚动式”进行,遵循“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从2002年开始,按照县(市)区进入新课程实验的时间表分期分批进行,于每年秋季开学前结束。
教师进修院校要在每年秋季开学后,对实施新课程的教师加强后续培训,要讲求实效,提倡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如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经验介绍、咨询指导等,把备课、说课、做课、评课作为主要活动载体。
五、考核、考试要求
1.通识性培训
①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教师自学,并参加市、县(区)组织的集中培训;
②就教学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每位教师撰写一篇体现素质教育观念的反思性文章,由学
校存档,教师进修院校抽查验收。
③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考试。
2.学科课程标准与新教材的培训
①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教师自学,并参加市、县(区)组织的集中培训;
②就一节课的内容,每位教师按照课程标准进行说课并上一节新课。小学教师由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考核,由市进修学院抽查验收;初中教师由市进修学院考核验收。③考核时间按照实施新课程的时间表确定。
达到上述考核要求,考试合格,记相应学分并作为实施新课程教师上岗的必备条件。
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
13.新教师岗前培训方案-培训工作方案 篇十三
新闻来源:黑龙江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编辑: 发布时间:2014/6/24 13:53:56 阅读:401次
[ 附件下载地址:2014年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实施方案.doc ]
高师师培字[2014]10号
一、培训依据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是加强高等学校教师培养培训和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是高等学校教师上岗必备的培训过程。根据教育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以及黑龙江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由黑龙江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负责组织实施黑龙江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保证新补充到高校的教师初步掌握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基础知识,具备上岗必须的教育教学技能,适应教育教学任务,培养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全面履行教师岗位职责。
三、培训对象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施行(1994年1月1日)以后补充到高等学校、成人高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教育职员和其他人员(包括从事科研、实验工作、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党政管理人员)一律要参加岗前培训。已受聘副教授(含副研究员)及以上职务的人员,可不参加培训。
高等学校“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参加岗前培训,可免修《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课程。
四、培训内容
㈠“通识”培训部分
1.授课科目
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
高校教师职业能力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
高等教育法规
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
网络培训课程
增加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科研方法,教师礼仪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专题讲座。
2.教学大纲
参照原国家教委制定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执行,主讲教师应根据《指导纲要》组织教学和指导学员学习。
3.培训教材
采用统一编写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高校教师职业能力》五本讲义,由学员自行登录黑龙江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网站下载打印。
(二)“校本”培训部分
1.校史校情校规专题
2.教育与教学评价专题
3.教学实践专题
4.科研方法专题
各校可根据本校特点拓宽培训内容与方式,学时根据培训内容自行确定。
五、培训形式
1.“通识”部分培训按照课堂系统讲授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脱产集中授课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具体形式为专题讲座、典型报告、教学观摩、课堂教学实践或讲评等。教师职业能力课程实践培训部分按照学员类别区分,分为教学人员和非教学人员两种。其中,教学人员教学实践培训环节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人数为50—60人,每班配备一名班导师,聘请具有丰富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班导师负责班级考勤和教学内容,组织学员写教案、集中备课、制作ppt、微格教学、试讲,说课、评课和组织学员做公开示范课等;每3个班配备一名班主任,班主任负责班级日常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其中,非教学人员教学实践培训环节通过网上自学形式完成培训,学员按照规定时间登录教育部网培中心(enetedu.com)网站上完成学习。
2.“校本”培训部分由教师所在学校组织实施。
六、培训时间与地点
2014年岗前培训定于7月中旬到8月上旬举行,具体日期及报名事宜由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另行通知。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设立培训点,各高校按照“相对集中、就近培训”的原则组织本单位参训学员到本地区的培训点参加培训。
七、培训管理和要求
全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在省教育厅领导下,由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按照“相对集中、就近培训、加强管理、确保质量”的原则统一组织协调和管理。具体要求如下:
1.设立培训点承担“通识”部分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由分管校领导总体负责,学校师资培训部门具体组织实施,选派工作作风严谨、认真负责、有较强管理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班主任具体负责培训工作。培训各环节的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在培训与考核期间,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将选派专人巡视和协助培训点的组织领导和日常管理工作。
2.各高等学校要认真做好“校本”培训部分的组织管理工作,并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切实保证“校本”培训环节的培训质量。
3.岗前培训的教学工作,要严格执行原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规定。担任教学工作的主讲教师应选聘工作责任感强,熟悉教材内容,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
4.切实加强培训过程的管理工作,在集中授课的过程中,坚持和完善考勤制度。
5.严格考试和考核制度,坚决防止和杜绝考核过程中的弄虚作假和考试中的舞弊现象,纠正各种不正之风,确保岗前培训工作的严肃性和实效性。对于考试违纪人员下一不允许报考,并通报所在学校;对考试不合格或“校本”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均须在下轮培训中补考或补修,取得合格成绩后补发《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书》。
6.加强评估检查,建立有力的评估检查和考核机制。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将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对培训工作开展好的高校予以表彰和奖励。
八、考核与结业
(一)考核
1.“通识”部分的以考试方式为主,分为开卷和闭卷两种形式。结业考试由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聘请相关学科专家统一组织命题、考试、评卷等工作,同时兼顾学习作业和课堂教学实践环节的考核。其中教育学和心理学结业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结业考试成绩和平时考核成绩同时达到各自权重的60%以上,方可认定合格。教学职业能力结业考试占50%,平时成绩占50%;教师职业道德和高等教育法规以交作
业和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认定成绩。补考科目以卷面成绩为最终考试成绩。
2.“校本”部分由教师所在学校组织考核,按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档次进行总体评价,并将考核结果填入《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登记表》“学校(师资培训管理部门)推荐意见栏”内,作为结业考核发证的依据。
(二)结业
岗前培训成绩合格者颁发经省教育厅验印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书》,同时填报《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登记表》,由供职部门记入教师业务档案,承认其接受继续教育的经历,作为高校教师上岗、转正定职和晋升职称的主要依据之一。
九、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2014年全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岗前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领导小组
组长:徐晓风
副组长:丁哲学梁大战
成员:刘金燕郐晓寒刘宪群张文治董 芸田国忠冯世德
办公室
主任:刘金燕
副主任:初亭峰
成员:李丹屈新珂张蕊艾瑞波陶 瑛杨欣艳刘 丽
黑龙江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四日
附件: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认定范围和对象有关问题的解释和说明
1.关于“高等学校”的界定
是指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承担高等学历教育(国民教育)的学校或者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的学校,具体单位以省教育厅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民办高等学校。
2.关于高等学校兼职教师认定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资格问题
对于受聘承担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社会兼职人员,因其人事关系不在其授课的学校,不属于高等学校已聘人员的特定范畴,不具备申请认定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资格。
3.关于教育学院专职教研人员申请认定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资格问题
教育学院中的专职教研人员,因其从事的工作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不从事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故不能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对于系统承担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一门及其以上高等学历教育课程的兼职教研人员,按高校拟聘教师职务人员,可以申请认定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资格。
4.高等学校教学人员和非教学人员认定范围问题
教学人员:高等学校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编制为教师编制。
非教学人员:高等学校教育职员,从事科研、实验工作、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党政管理人员,图书馆员,教辅人员等。教学人员与非教学人员具体分类以学校认定为准。
5.岗前培训证书的作用
岗前培训成绩合格者颁发经省教育厅验印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书》,由所在学校记入教师业务档案,承认其接受继续教育的经历,作为高校教师上岗、转正定职和晋升职称的主要依据之一。根据教育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文件要求,岗前培训合格证是高校教师评聘讲师或相当于讲师级别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
6.教师资格证与岗前培训证书的关系
根据黑龙江省《<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有关细则,高等学校教师参加由黑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并取得全省统一颁发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和《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能力》成绩合格证书者,申请参加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时可视为已补修上述三门课程并合格。同样,参加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统一组织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并取得全省统一颁发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书》者,在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时也可视为已补修上述三门课程并合格。
7.关于2014年教师资格培训考试成绩合格证认定岗前培训合格证的说明
14.职业院校新教师岗前培训探新 篇十四
我校通过多年实践, 对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已成为一项专题工作。人事部门每年集中安排7~10天时间, 以短训班的形式有计划、有重点地对新教师进行专项教育, 为新教师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学校的人才储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及时、规范、全面的岗前培训能使新教师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科学和人文综合素质等多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因此, 岗前培训是职业院校教师有组织地获取教育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 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步骤, 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岗前培训的实施原则
及时性学校新教师有高校毕业生、引进和调入人员等, 通常以高校毕业生为主。这些新入职教师都需要快速地了解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因此, 岗前培训要及时, 尽快使他们明确工作职责, 熟悉工作要求。新教师一般是每年7~8月报到, 所以学校岗前培训宜安排在8~9月进行, 若过迟, 则不利于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工作的开展。
全面性新教师培训的内容要全面, 包括教学技能、管理规范、校史校情、师德师风、服务规范、各项规章制度、教师礼仪与人际关系处理技巧、教学科研、继续教育、行政后勤等。通过培训, 使新教师全面掌握教育理念、专业特色、教学规范和工作流程, 尽快融入学校大家庭。
实用性高校毕业的新教师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知识, 但学历教育的结束绝不是学习的终结。高校毕业只解决了教师这个特定职业“教什么”的问题, 而没有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因此, 职业院校对新教师的岗前培训要讲究实用性, 重在使其能掌握从教规范和要求, 以尽快适应教学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 具备与职业教育发展相适应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规范性岗前培训是新教师到校后参加的第一次集中活动, 规范化的培训会让他们感受到学校整体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因此, 从计划的制定到具体时间的安排, 从组织领导到培训师选择, 都要十分认真。职能部门应派专人具体负责培训工作;要求参加培训的新教师准时听课, 遵守纪律, 培训结束要写培训体会和小结, 并接受严格规范的考试, 不能敷衍了事。
多样性培训形式要多样。一是校级培训与科室培训相结合。校级培训主要学习全校统一的内容, 如校史校情、师德师风、教育理念、各项规章制度、校内工作流程等;科室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教学技能、管理规范等。二是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集中培训后, 新教师还要对学习内容进行认真复习, 领会精神实质。三是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可以采用专家讲座, 也可组织观看影视资料, 可以组织实地参观走访, 也可以交流对话, 还可以请专业负责人做报告。
岗前培训的实施步骤
(一) 确立培训目标
岗前培训的首要任务是让新教师进一步了解学校, 对学校的历史、远景发展、文化、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及教师发展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 依据社会发展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提出的要求, 结合学校具体的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使新教师明确自身职业生涯规划, 进一步坚定自己的选择。
(二) 制定培训计划
新教师的培训是多元化、全方位的, 旨在促进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培训计划应包括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文化修养、基本技能、业务水平等内容。计划可分阶段、按步骤实施, 不一定一次性集中完成, 特别是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培训应循序渐进地开展。
(三) 完善培训内容
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这四门教育理论课的培训由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进行。校本培训的内容则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情况有效的新教师培训方案首先应让其全面了解、认识本学校。可以带领新教师参观各个科室和部门, 减少陌生感, 增加其归属感和使命感。在现有的就业信息渠道下, 并不是每位应聘教师都能对学校有足够的了解。因此, 有必要从学校的角度来描述学校的情况、优良传统以及教职工应具备的优良品质等, 使新教师对学校产生归属感。
学校历史、发展前景新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教学工作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观点。详细阐述学校的发展历程、战略思想、现状与远景规划可以使新教师对职业教育工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并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职业自豪感和认同感。
学校规章制度及教师个人的发展空间应详细介绍新教师最为关心的薪酬、福利、奖励及人事管理等相关制度, 使新教师对学校制度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进而使其对学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将给每位教师带来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 应使新教师对学校产生使命感, 科学地规划个人职业生涯。
教学实践能力国家对教师任职资格有学历规定, 有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审视, 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 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学科专业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教育专业解决“如何教”的问题。教师只有把“教什么”和“如何教”都解决好, 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岗前培训是帮助教师解决“如何教”问题的重要举措, 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培训具体包括: (1) 教案与备课笔记书写培训。这是加强教师内功修炼的重要步骤, 是提高新教师严谨治学态度的重要途径。学校应根据教学管理规范要求, 对新教师的教案、备课笔记书写作出明确规定, 并运用反思方法培养反思型教师, 提倡新教师写教学案例、观察日记、课堂实录等。培训结束后, 学校对教案、备课笔记进行检查评比, 加深新教师对教案与备课笔记书写的重要性及严肃性的认识。 (2) 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知识与能力培训。要求教师根据相应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 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程序、媒体等能进行分析和选择确认。岗前培训时, 应精心挑选工作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在本领域具有一定威望的教师进行示范讲授, 组织教学观摩等活动, 促进新教师对教学技能技巧的掌握。同时, 开展新教师的试讲和说课活动, 让新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 探索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为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3) 敬业爱岗精神、职业道德培养。应组织新教师接受职业道德教育, 学习高等教育法规, 并结合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和学校现有的制度进行讨论交流, 进一步明确教师的职责和义务, 培养热爱本职工作的情感, 帮助青年教师牢固树立热爱学校、热爱教育的思想和“从教德为先”的思想, 使之在日后的教书育人工作中能用师德和爱心去感染学生。
其他内容培训学校在提高新教师教学基本功、责任感的同时, 应传授其必要的礼仪与人际交往技巧, 尤其是与学生、其他教师、行政人员及家长等沟通的技巧;结合教育教学实际, 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 培养他们对教师职业特性的认识, 使他们对未来可能面临的压力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另外, 关系教师日常生存与发展基础的薪酬福利等情况也应在培训中有所涉及, 使新教师既消除后顾之忧, 又打消不切实际的想法, 从而能够全身心投入工作, 为学校和自身发展倾尽全力。
岗前培训的形式和方法
岗前培训总的原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以集中授课为主, 并采取专题讲座、典型报告、教学观摩、课堂教学实践或讲评、外出参加交流等形式, 调动新教师的积极性, 提高培训效果。集中授课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如分组讨论教学法让每一位教师畅所欲言、集思广益;观摩教学法让教师对一堂观摩课的优劣进行评价;模拟练习法使大家都能从中受益。除此之外, 还可以依托网络、拓展训练、互动游戏等载体, 通过开展人机对话、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集知识传授、技巧演练、经验分享于一体, 不仅使新教师深入理解枯燥的理论知识, 也促进他们提高教学技能, 改善教学方式。
岗前培训的评估检测
对岗前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检测, 目的是从受训者的角度来考察其培训前后行为的改变是否与培训目标一致。通过对现状与目标之间距离的比较, 不断总结经验, 改进培训措施, 提高培训质量, 有效地促使被评价对象不断达到预定目标, 为下一阶段培训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我校要求岗前培训后每位新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同时, 学校采取量化考核手段, 制定切实可行的、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的考核标准, 通过对培训后新教师进行相关基本理论知识、规章制度、技能操作的考核, 检验培训效果, 进一步促进新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岗前培训作为新教师继续教育的起点, 能起到教会新教师“走路”的作用, 发挥“启蒙”功效, 能为新教师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 必须重视起来。
摘要:岗前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步骤, 是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工作实践, 介绍了实施新教师岗前培训的原则、内容和形式。
关键词:职业院校,新教师,岗前培训
参考文献
[1]夏瑞明.医院新职工岗前培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6, (6) :64.
[2]袁祖望.论高校教师的教育专业化[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4) :67.
[3]张建平.论教师专业成长与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新体系[J].教育与职业, 2006, (36) :54-56.
[4]刘湘云.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4 (2) :64-66.
15.新教师岗前培训方案-培训工作方案 篇十五
【关键词】迷你课 岗前集中培训 新教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138-03
一、高职院校新教师培训开展情况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教师队伍的建设跟不上这一变化,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虽然招入一些新人,但若不能进行有效的授课技能培训,仍然不能缓解这一矛盾。鉴于此,近年来各高职院校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中心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在短期内,通过强化训练培训教师,使其具备最基本的授课能力,助其形成必要的授课信心和明确今后的教学工作努力方向。但因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师岗前培训模式,有些学校的新教师培训流于形式,或者针对性不强,或者实践性不强,或者新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参与度不高,达不到预期效果,在一些教学环节没有形成固定的思维和良好的意识,以至于新教师进入教室因紧张而不知所措。
二、“迷你课”概述
欧美在新教师岗前集中培训模式(pre-service centralized training pattern)中主要采用微格教学((Micro teaching)方式培训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微格教学由斯坦福大学的布什和欧伦等人于1963年创导开发,用来培训教师课堂教学技能。随后,英国新犹斯脱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日本的京都教育大学相继开展微格教学研究,作为教学技能的训练方式,用于职前与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的训练,并建立相应的微格教室,开展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见习与教学实习的微格训练。
“迷你课”(Mini Lession)是教师岗前集中培训模式的主体部分,是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从微格教学改进而来的,特点是小而全。其与微格教学培训的实质一样,将复杂的课堂教学分解为比较简单的小型教学,通过一个信息化控制训导系统,使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个特定的教学行为,在实践的过程中对高等教育教学理论有更直观的认识,通过反复的演练,发现和纠正一些不良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师基本教学技能,消除初上讲台的拘束感和恐惧感,增强从教信心。与微格教学培训不同的是,以“迷你课”为主体的岗前集中培训模式是针对高等教育教学的特点,从内容、实施流程、评价反馈方面设计教学技能培训模式,另外,还通过各种手段,额外地将教师素质拓展有机地融入反馈环节中,与基本教学技能培训相得益彰。
“迷你课”作为小型教学,只有10分钟的时间。其模式由6个环节构成,简称BOPPPS模式,详见表1。
“迷你课”时间上可划分三个时期:在前期做一些铺垫工作,由前三个环节组成;在中期开展参与式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由第四环节组成;在后期进行教学效果检验和总结,与前期内容呼应,由后两个环节组成。
三、“迷你课”在岗前集中培训中的应用
本文从“迷你课”角色扮演、“迷你课”环境营造、“迷你课”演练准备、“迷你课”演练轮训、“迷你课”演练反馈五个方面阐述“迷你课”在岗前集中培训中的应用。
(一)“迷你课”角色扮演。“迷你课”演练中的角色分三类:一是训导者及训导者助理。训导者负责“迷你课”相关概念的讲解和“迷你课”示范,训导助理负责培训环境布置、录像、“迷你课”演练时间提醒。二是演练者。在特定培训环境里,以教师身份演练“迷你课”教学各个环节。三是学生扮演者。在特定的培训环境里,扮演学生角色,配合演练者参与教学活动。一名培训学员在培训期间交替扮演教师和学生角色,分别从授课者、学习者不同的视角体验“迷你课”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迷你课”环境营造。恰当的培训环境布置,可以营造出利于培训的气氛。做法灵活多样。比如,将彩色贴纸、条幅上墙,用各种颜色的水性笔写上一些朗朗上口的短语,内容基本上是与培训相关的教学理念、人生格言等,这些都是事先布置的。学员到场后,也可以参与部分培训环境的布置,选取自己喜欢的颜色笔,写一些个人喜欢的格言激励和警醒自己,在立体三角座牌上写自己的名字摆放在本人的座位前。这样的环境布置可时时提醒学员该用什么情绪参与集中强化培训,有助于学员快速进入高强度培训状态。
(三)“迷你课”集中培训整体时间安排。从注意力和持久力、承受培训压力强度考虑,以“迷你课”为主体的集中强化培训时间定为3天比较合适,毫无从教经历的新教师可适当多参加几次。在每次的培训中每位学员需经历三轮“迷你课”演练,每经历一轮演练都可以通过反思有新的体会和认识。参考表2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安排表。
每次的“迷你课”演练轮训之前,均安排理论知识讲授。
时段一为准备期,划分的时间相对多些,由训导者给学员做三方面的与“迷你课”演练相关的基础知识铺垫:一是认识“迷你课”,重点是BOPPPS模式认识,讲解“迷你课”在培训中的作用和演练流程,如何选题和根据选题写教案和制作课件,如何做“迷你课”反馈;二是认识BOPPPS模式,通过“迷你课”示范,更直观地了解“迷你课”演练流程核心——BOPPPS模式,了解其中的各个环节的作用以及如何衔接形成整体;三是了解相关现代教学理论知识,主要是BOPPPS模式中的各个环节涉及相关教学理论知识,比如,参与式教学中的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念、学习者六种需要、学习过程、教学方法对学习效果的直接影响、参与程度等方面的主题讲解。这三方面内容可交叉安排培训,目的是让每位学员能顺利地完成随后的“迷你课”演练,在多次反复的“迷你课”演练中对相关的教学理论有更深入理解,并与他人共享体会。
在时段三、四的两轮“迷你课”演练之前还会各安排30分钟左右的相关教学理论讲解,目的是引导学员在“迷你课”演练之后结合教学理论进行针对性的反思,形成评价和反馈。
时段五的总结以学员为主,根据自身“迷你课”强化培训实践和体会,选取一张明信片,借题发挥,回归到总结内容上。该方法对训练学员的发散思维能力非常有效,是本培训模式创新点。
评价及反馈几乎贯穿整个强化培训过程中,目的是通过不断的反思,领悟现代教学理念的精髓,提高教学基本技能水平。这一培训手段视为素质拓展培训,训练学员的发散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迷你课”演练轮训。每位学员在“迷你课”集中强化培训中需完成三次“迷你课”演练,每次轮训时间为20分钟,其中,10分钟准备,10分钟“迷你课”演练。
10分钟准备内容:一是教学环境的布置,比如道具、白板、电脑、课件等;二是培训环境的布置,比如录像机、计时器等。
10分钟“迷你课”演练:其他学员扮演学习者参与演练者设计的互动教学。训导者助理负责录像、计时、时间点提醒,时间到则停止演练。采用固定套路演练“迷你课”的各个教学环节,在反复演练的过程中,改掉一些不良习惯,同时形成一些具有现代教学思想的行为习惯。难点在于参与式教学环节,主要体现在:如何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习者参与;如何把控时间与参与程度和参与面的平衡点。
(五)“迷你课”演练后的反馈。“迷你课”演练轮训之后需反馈及总结,大约需20分钟。反馈流程大致是:
10分钟一对一问题提出及反馈。训导者将演练者带离现场,训导者口头提出问题及反馈,演练者回答问题并接受反馈。而此时,其他学员边看录像边撰写书面反馈。此环节重点在于通过思想碰撞,训导者、演练者、学生扮演者三方互不影响地形成反馈,保证反馈的独立性。
10分钟汇集反馈及总结。在训导者的引导下,演练者书面反馈,老师点评总结,最后是训导者、其他学生扮演者的书面反馈,演练者汇集各方反馈。
反馈形式多样,可以是以下形式之一或两种形式的组合。形式一:表格反馈,填写事先准备好的表格,回答其中提问,反馈问题相对集中,易于把控,占用时间少些。但形式比较中规中矩,给学员发挥的空间少些。形式二:绘图反馈,把自己的反馈体现在图画之中,形式比较新颖有趣,可以调节气氛,但反思点容易分散,反馈内容可能受制于自身的绘画能力,占用时间较多。可以与形式一结合使用。形式三:道具反馈,比如,选取一张明信片,关联其中的图案到反馈内容中。形式既新颖又有挑战性,从活动可观测到学员的发散思维强弱情况。局限性与形式二类似。此形式一般用在培训最后时段的总结中。
每次的“迷你课”轮训和反馈,大约需要40分钟。图1为40分钟内“迷你课”演练及反馈环节各个角色活动示意图。
四、结语
从“迷你课”开展的过程看,其具备了时代性、从属性、训导性、技术性、实践性、广泛性,很适合作为目前教师发展中心培训模式主体部分“迷你课”可以避免传统培训模式中的种种弊端,短期内促成新教师形成基本的授课能力,前提是组织者和学员必须对“迷你课”演练有正确的认识。
(一)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培训所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迷你课”演练犹如武术演练,平时练习套路,(下转第162页)(上接第139页)目的是触及现代教学精髓,并形成定式思维和行为习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下意识地完成平时练习的动作,迅速地做出准确的判断及合理的反应。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完全按套路走,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和变化,方可得法。
(二)培训之后需以其他后续工作为辅助。以“迷你课演练”为主体的岗前集中培训仅仅是教师发展中心对新教师提供职业发展支持的开始,后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在经历岗前集中培训之后,教师发展中心还会根据培训期间学员的表现记录开展跟踪服务,通过各种渠道观察新教师记录在案的问题是否解决了,定期与新教师座谈,了解新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有什么疑惑和需要提供帮助的地方,及时伸出温暖之手。
(三)教学技能提高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基础积攒涉及个人涵养和职业素质,所以无论是在集训期间还是在平时,在训练教学技能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说和写的表达能力,形成教师应当具备的发散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宣桂鑫.德国的微格教学[J].北京: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5)
[2]孟宪凯,李涛.中国微格教学20年[J].北京: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9)
[3]马成杰.微格教学的基本特征[J].北京: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6(1)
[4]高忠明,郭晓琴.从国外教师入职培训看我国的初任教师培训[J].教学与管理,2012(15)
【新教师岗前培训方案-培训工作方案】推荐阅读:
教师培训实施方案12新08-16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总结06-15
教师个人岗前培训工作总结08-30
教师岗前培训个人小结08-27
1.甘肃省2011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远程培训实施方案12-06
年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10-31
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11-20
2024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个人小结06-10
农民工岗前培训方案07-25
留校实习生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