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反腐败思想

2024-06-28

邓小平反腐败思想(共8篇)

1.邓小平反腐败思想 篇一

试论邓小平对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加强廉政建设,坚决惩治腐败,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刻洞察了各种腐败现象及其危害,科学地分析了改革开放条件下廉政建设的任务、形势和特点,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党风建设的历史经验,吸收了国外廉政建设的有益经验,提出了一整套反腐倡廉的原则、方针和措施,形成了完整的反腐倡廉的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反腐倡廉的思想,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七年之际,深人系统地研究邓小平对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纯洁性,进一步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从共产党的宗旨来强调反腐倡廉的重要性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毛泽东要求党的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强调指出:“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⑴显然,贪污腐败是同党和人民政府的性质、宗旨、任务根本不相容的。毛泽东历来要求共产党的干部,必须自觉地同封建官僚和国民党反动派划清界限,必须作到廉洁奉公,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永远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

邓小平继续和发扬了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把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邓小平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⑵针对“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⑶这一事实,一再告诫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检验改革开放的实践的标准。他指出,如果哪个党组织违背了党的宗旨,严重脱离群众而又不能坚决改正,就一定会被人民抛弃。腐败现象从根本上侵害了人民群众利益,给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灾难,引起群众强烈不满,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反腐败是人民的心愿和利益所在。为此,他要求第三代领导集体做几件使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邓小平指出:“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对照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⑷强调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只有坚决反腐倡廉,才能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在实处。

二、从防止和平演变的战略高度论述反腐倡廉的紧迫性

毛泽东对党内腐败的危害性有十分清醒的认识。指出腐败现象是反动阶级的“最好帮手”,是帝国主义和平演变的“主要社会基础”。解放初期处理刘青山、张子善事件到开展“三反”、“五反”运动,都可以看出毛泽东从客观上是要把反腐败“当作一件大事来处理”,强调反腐败是防止和平演变,防止党和国家是否变色的战略问题。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防止和反对和平演变的思想,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防止和平演变和加强廉政建设都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邓小平根据不同的情况,从历史的和现实的角度全面剖析了腐败现象的根源,指出,一方面,有“封建主义残余影响” ⑸,加上十几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⑹,二是新旧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由于领导制度、干部制度上的缺陷和弊病日益暴露,主要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⑺而且有的同志对腐败现象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因此,改革开放过程中会不断滋生腐败现象,我们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严峻的,任务是艰巨的。邓小平认为,当前的腐败现象无论从形式还是从性质,无论是从范围还是从数量,无论从手段

还是从危害来看,同五六十年代比,都是非常严重的,而且“表现在高级干部身上”,“在中下层干部中也有”⑻。由于在短期内不可能立即彻底改变和消除它赖以滋长的环境和土壤,我们反对腐败的斗争不仅是艰巨的,而且是长期的,指出:“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⑼。邓小平反复强调,如果我们不严重注意反腐败问题,“不坚决刹住这股风,那末,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⑽,告诫我们,如果“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次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⑾

三、加强党风建设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

毛泽东把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发扬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反腐倡廉的重要思想武器,谆谆告诫全党,要警惕和防止腐化堕落现象的产生,警惕资产阶级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为此,他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⑿强调要在党内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办法。”⒀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艰苦奋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把反对腐败现象作为新时期党风建设的重点。邓小平强调必须恢复和发扬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等优良作风。他指出,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关键是要搞好党风。”⒁,因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⒂。要求“全国的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把我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作风很好地恢复起来,坚持下去。”⒃只有“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

四、实行民主、健全法制是消除腐败的有效方式

毛泽东指出:“有了人民的国家,人民才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使自己脱离内外反动派的影响,改造自己从旧社会得来的坏习惯和坏思想。”⒄毛泽东历来强调要走群众路线,应把我们的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要求党政干部要遵守法制,运用法律坚决、持久、不留情面地开展反腐败斗争。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发扬民主,健全法制的思想,摒弃了毛泽东依靠群众搞政治运动的作法,提出反腐倡廉的根本途径在于制度建设。鉴于过去“群众运动”的经验教训,邓小平认为,搞大呜、大放、大字报、大辩论,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腐败的产生和蔓延,但住往导致运动的扩大化,打击面过大,象“三反”、“五反”那样,易造成许多冤假错案,伤害了不少人,是不可取的。所以他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间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间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⒅明确指出,“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⒆提出通过法制建设,严明法律制度,规范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为,把反腐倡廉纳人法制的轨道,纳入群众的监督,逐步形成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机制,就可以使腐败分子无机可乘,无处逃遁。并要求作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产,“不管牵涉到谁,都要按照党纪、国法查处,要真正抓紧实干,不能手软。”⒇这是小平同志对我党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所提出的反腐倡廉的新思路。

五、强调领导千部要带头自律,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廉洁自律,是毛泽东廉政思想与实践的一大特色。在反腐败的斗争中,他十分重视从领导抓起,从自己做起这个问题。毛泽东认为领导机关是领导干部和反腐败的重点,多次强调要“严重地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的问题,谆谆告诫我们,要预防那些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人在糖弹面前打败仗,要求广大干部要加强学习,不断改造世界观,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领导干部要廉洁自律的思想,提出党的高级干部要作反腐倡廉的带头人。邓小平指出:“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以身作则。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21)特别强调“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22)。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腐败现象,明确指出:“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作风,要靠我们老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23)同时,邓小平还强调把廉洁自律与严惩腐败相结合,“越是高级干部,越是名人,他们的违法事件越要抓紧查处,因为这些人影响大,犯罪危害大。抓住典型,处理了,效果也大。”(24)邓小平还指出,“现在,不正之风很突出,要先从领导干部纠正起。群众的眼睛都在盯着他们,他们改了,下面就好办了”。(25)

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努力营造反腐倡廉的社会环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环境是社会实践的结果。一方面,在社会实践中,社会环境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人的思想和行为在社会实践中改变着社会环境。因此,要搞好反腐倡廉,就必须搞好社会实践,造就良好的社会环境。毛泽东历来强调党的干部要在社会实践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既要注重抓政治思想工作,又要抓好经济建设,他要求“所有的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地委书记以及中央各部门的负女同志,都要奋发努力,在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的基础上,使自己成为精通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的专家。”(26)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邓小平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包括思想政治工作”(27)这既是推进社会健康文明发展和抵制、消除腐败现象的总方针,也是营造反腐倡廉的社会大环境的需要。在不同的场合里,邓小平多次提出“两手抓”的思想,而且要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因为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为反腐倡廉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样,只有坚持反腐倡廉,才能保证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毛泽东的反腐倡廉思想,为新的历史时期反腐倡廉奠定了思想基础。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找到了一条能有效地抑制腐败的重要途径,提出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新思路,新办法。当前,只要我们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武器,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的反腐倡廉思想.就一定会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真正抓紧大有希望”(28),切实端正党风,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全面推向 21 世纪。

注:⑴《毛泽东选集》第三卷811页。

⑿、⒀、⒁《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40、1097、1481页。

(26)《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45页。

⑵《邓小平文选》第一卷257页。

⑶、⑸、⑺、⑻、⑽、⒁、⒂、⒃、⒅、(21)《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第402、336、327、216、403、46、177、229—230、333、177、215、230、125页。

⑷、⑹、⑼、⑾、⒆、⒇、(21)、(24)、(27)、(28)《邓小平平文选》第三卷第314、290、327、313、379、152、152、306、152页。

2.邓小平反腐败思想 篇二

关键词:邓小平,反腐思想,现实启示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反腐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形成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邓小平反腐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它是邓小平建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之上, 并结合中国历史, 以及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反腐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新形势下反腐的规律和特点的科学认识;是对毛泽东反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于现阶段反腐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启示。

一、加强反腐教育

教育是反腐的第一道防线。改革开放初期, 针对我国存在的腐败问题, 邓小平提出:“我们主要通过两个手段来解决, 一个是教育, 一个是法律”[1]。他强调:“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 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 把共产党员教育好, 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中国要出问题, 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2]。

在各种已经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反腐手段中, 教育始终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反腐手段。反腐教育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切实提高重要岗位工作人员的自律能力和守法意识。对掌握审批权力的工作人员要多次提醒、多次告诫, 进行提醒式的教育。如果发现苗头不对、倾向性有问题时, 要及时地提醒, 把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要坚决贯彻执行已经形成的规章制度, 充分发挥制度的制约作用。

反腐的教育部分, 重点在对党员干部进行反腐教育培训之时, 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讲反腐党课”, 并关注在全社会加强反腐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增强对全党全社会的反腐教育宣传工作, 在教育中要重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增强对教育的针对性,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推进反腐文化活动和传播方式的创新, 增强影响力, 扩大宣传面, 要形成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气。围绕着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结合公德、道德、美德、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在全国各地开展丰富多样的反腐文化活动, 推动反腐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

二、健全反腐制度

加强制度和法制建设是当前反腐的首要任务。经历“文化大革命”动乱之后, 邓小平敏锐地洞察到我们党和国家制度方面的缺陷。“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 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 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3]。1992年,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更是明确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 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还是要靠法制, 搞法制靠得住些”[4]。邓小平还多次强调“法制的不健全, 是产生腐败现象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根源之一”“制度才是清除腐败的治本之策”。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体制和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发展时期, 消极的腐败现象频繁的发生, 呈现出多发、高发的势态, 反腐的形势变得非常严峻。此时一部专门的反腐败法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反腐败法不仅能使反腐工作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而且在系统、科学的法律规定下, 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腐败的发生, 使反腐工作能够长期有效地进行, 并形成“打击—控制—预防”三位一体的综合反腐体系。反腐斗争需要在法律的制度下进行, 离开了系统的完整的法律制度, 反腐措施就是一纸空谈。我国现阶段的相关法律, 尤其是刑法和其他个别法规虽然存有关于处罚腐败行为的规定, 但还是存在着范围不够全面、体系不够健全、与国际上先进的反腐理论存在差异。

法制建设可以使反腐制度化、法律化, 反腐必须加强法制建设。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应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基本方针。反腐须以制度和法制作保证, 要着力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和各种反腐制度。要强化民主监督机制, 增强抵御和防范腐败的外部约束力, 充分发挥和运用党内监督制度、群众监督制度、民主党派监督制度和舆论监督制度等综合有效的制度与办法, 建立起拒腐防腐的惩防体系。

三、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反腐败最直接有效的手段。邓小平非常重视监督在反腐中的作用, 他认为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定要加强民主监督。“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 特别是领导干部;凡是搞特权、特殊化, 经过批评教育而又不改的, 人民就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 要求他们在经济上退赔, 并使他们受到法律、纪律处分”[5]。权力的过分集中, 容易使“一把手”的权力过大, 容易导致“家长制作风”, 官僚主义作风, 出现个人意志高于组织之上。“长期缺少严格的从上而下的行政法规和个人负责制, 缺少对于每个机关乃至每个人的职责权限的严格明确的规定”[6]。因此, 要通过合理配置权力, 有效制约权力, 严格监督权力, 正确行使权力, 对权力运行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防止权力被用来牟私利。

权力缺乏监督必定会滋生腐败, 完善的监督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腐败的保证。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 遏制权力是反腐败的有效手段。我国是中央集权制国家, 与美国等联邦国家的权力结构明显不同, 再加上这一阶段某些制度的滞后, 对违反制度行为的处罚不严, 缺乏权力制衡, 所以, 依托上级权力部门查处下级腐败官员的模式, 符合中国的反腐形势。

腐败重大案件易发区, 多是某些关键领域和重要岗位, 其特点是有较大的权力及较多资源。对权力无效的监督, 使对权力的制约变为摆设, 让腐败行为有了滋生的条件。因此, 必须加大关键领域改革的力度, 把有效的监管手段作为反腐斗争的核心问题, 尤其是对重要岗位的权力加以有效的制约。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必须构建一套切实有效的权力制约与监督制度, 并能让其作用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48.

[2]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80.

[3]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333.

[4]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79.

[5]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332.

3.浅议邓小平的反腐倡廉思想 篇三

关键词: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研究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7-0001-01

邓小平同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下文将着重论述邓小平反腐倡廉的主要内容。

一、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指出: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围绕这个中心, 决不允许干扰这个中心,破坏这个中心。同理,党的建设,反腐败斗争也毫不例外。同时他还具体地指出,反腐败要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不能把反对腐败与经济建设对立起来,割裂开来,那种认为反腐败斗争会影响甚至阻碍经济建设发展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实际的。反腐倡廉不但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时还要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驾护航。如何保好驾,护好航,首先是要保证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轨道和方向发展;其次是要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与条件;第三是要有力地推动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在邓小平同志廉政建设理论中,最集中、最具体的是他最著名的“两手论”, 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理论。

“两手抓”是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的一个基本手段, 邓小平同志以这个手段, 紧紧抓住历史规律,提出了两手都要硬的战略对策。坚持反对腐败是邓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 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早在1982 年在《坚持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讲话中,他第一次提出“两手抓”的思想,“一手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对策,一手就是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 。从这以后,小平同志又反复多次强调指出“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1]

二、以教育与法制为前提

廉政教育和法制教育是从源头根治腐败, 预防丑恶现象发生的有效方法, 是增强拒腐防变免疫能力的强心剂。邓小平同志指出,端正党风,消除腐败“要从教育入手”。他曾反复强调,要对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党的纲领、党的宗旨、党的纪律、党的优良传统和远大理想教育,从而牢固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断增强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不断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坚固的防洪大堤,使我们党员、我们的干部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高大形象。

法制建设是反腐倡廉的重要制度保障。在新时期的反腐倡廉斗争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把贪污腐化现象遏制到最低限度呢? 邓小平通过对国际共运史,各社会主义国家反腐斗争的经验,尤其是我党领导下的反腐倡廉经验,得出了最根本的途径是通过制度建设来防止腐败的发生,也就是说,从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入手,来保证各级领导者真正能够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三、树立长期作战、从领导干部抓起的思想

邓小平同志以无产阶级政治家的战略眼光、高屋建瓴,指明改革开放的进程有多长,反对腐败的斗争就要进行多久,要把端正党风和反腐败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反腐的长期性一是因为执政党的地位容易诱发腐败现象,二是腐败现象的产生具有深刻的思想根源,即封建主义思想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 三是法制方面的原因,即权大于法,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等等, 致使法治乏力,法治乏能。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对党员,党的干部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提出了严格要求, 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曾多次指出党的领导干部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作人民群众的表率。邓小平同志在他的一系列廉政反腐理论中强调指出:“不正之风很突出, 要先从领导干部纠正起,群众的眼睛都盯着他们,他们改了,下面就好办。”[2]邓小平同志在这里讲到“要先从领导干部纠正”,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领导干部手中握着实权, 其权力若失去有效监督,其腐败就会泛滥成灾,权力越大,灾情就越重,损失就越惨;二是领导干部地位高,影响面广,领导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论是好的表现,还是不好的表现,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三是腐败现实显示,一些领导干部, 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追求舒适生活,住超标楼房,搞豪华装修, 坐超标轿车,挥金如土,盛气凌人,群众对此深恶痛绝,严重地败坏了党风、民风,严重地影响了党的形象。邓小平同志对领导干部的特殊化作风极为反感,他指出:“越是高级干部, 越是名人, 他们的违法事件就越要紧抓紧查处”,认为“这些人影响大,犯罪危害大。抓住典型,处理了,效果也大。” [3]

四、坚持群众路线与加强民主监督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群众路线,这是党的一贯优良传统,强化反腐倡廉,同样也必须坚持这一优良传统,坚决依靠人民群众,坚持群众路线。邓小平同志在论述群众路线时,强调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4]反腐斗争的实践证明,哪个地方的群众发动起来了,人民觉悟了,那里的腐败分子就难有藏身之地。人民群众中有一批火眼金睛的钢铁硬汉,他们没有爵位,没有乌纱,没有后顾之忧,敢于同丑恶现象、不良行为做斗争。纵观在反对腐败斗争中所揭露的许多大案要案,有相当多的案子是这样一些硬汉子举报出来的。所以在反腐斗争中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人民群众, 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

加强民主监督是坚持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主要是针对防治腐败而言的。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有群众监督,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 特别是领导干部。凡是搞特权、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而又不改的,人民就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要求他们在经济上退赔,并使他们受到法律、纪律处分。”[5]民主监督,防治腐败是邓小平同志的重要主张。纵观古今中外反对腐败的实际,充分证明人民群众是反腐败的主要力量。通过民主监督, 就可以形成强大的不可抗拒的社会反腐力量,遏制腐败行为,保证党和国家机关干部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保证党的改革开放顺利进行。保证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总的来看,反腐倡廉,加强廉政建设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阶段,反腐倡廉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只有通过惩治腐败,才能树立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才能密切党群关系,增强人民群众执行党和政府政策的自觉性,才能改善经济环境,提高工作效率;才能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总之,领会和掌握邓小平同志反腐倡廉,加强廉政的思想,无论于国于已,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4.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研究 篇四

摘要:邓小平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他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总结出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指明了依法治国的战略地位.。依法治国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指明了重要的方法,要求我们国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中的两条主线就是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和为经济建设服务,它对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贡献。本文就对邓小平依法治国的思想进行一番研究。

关键字:依法治国;思想;研究;

邓小平法治思想的核心就是依法治国,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民主与法制建设理论。邓小平高度重视民主与法制建设 ,并提出了适合中国社会主初级阶段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方式方法,同时,邓小平依法治国的思想,还为我国法制建设的实践方式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当代中国法制变革的理论基础就是邓小平的民主与法治思想,因此,邓小平依法治国的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我国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从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内容及其重要意义三个方面,来研究邓小平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

一、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后逐步形成的。当时,我们国家的经济衰败,社会状况混乱不堪,邓小平领导的中央领导集体通过对毛泽东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提出了“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重要观点。他们把制度建设作为我们国家治国的基本方略。在不断的实践中,邓小平逐渐意识到,加强和巩固制度建设的可靠保障是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把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民主与法制密是不可分的,只有二者结合到一起,才能更好的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早期,邓小平说:“如果说我们国家是一个缺乏民主的国家,我们国家处于半封建状态,则这就说:共产党没有意识到民主的重要性,没有民主政治斗争的常识,并且没缺乏民主政治斗争的锻炼。这样就说明,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带有国民党的不良传统。对于那些具有以党治国观念的人,就是具有国民党不良传统的代表人物。”可见,邓小平很早就反对“以党治国”的思想。后来,在经历了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认识后,邓小平终于在“文革”后将民主思想提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来。后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邓小平主张提出,实现现代化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特别需要强调民主”。

在民主问题提出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如何保障民主问题顺利实施。1978年12月。在他著名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强法治建设,是保障人民民主的前提条件。我们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同时,还要确保这种制度和法律,不能够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能够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同时,他还说:“在人治的条件下,我们不需要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律,我们可以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同时,领导人说的话既是发生了变化,法律也不用随之改变。”这些话明确指出了我国法制建设初级阶段的重要任务。

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强调了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的重要作用。1980年12月,他在中央工作会议报告《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中指出:“我们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我们要将其作为我们党中央重要的基本方针政策,以后也不允许有任何动摇。”从这些可以看出,邓小平要在中国建立法治社会的决心

之大。

接着,邓小平为法制建设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其中主要表现在对人才的培养方面。1985年6月,他在同彭真谈话时指出:“我们国家要扩大和发展法律院校,在很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大部分人都懂得法律,我们国家要对公民普及法律教育,甚至是大学毕业之后也要注重学习法律知识。要想完善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必须要有大批的法律院校,为我国的法制建设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次,同时要将教育、科学、政法等等发面抓紧发展。我们要选拔出支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具有志业知识能力的人做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军人物,同时与司法部门相关的一些干部,如警察、法官、检察官等等方面的人才,都要积极有效的培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由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了邓小平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上,江泽民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战略决策”。1992年12月,江泽民指出要以法律手段来保障市场经济建设。1995年,江泽民指出,我们党一方面要宪法、法律的制订,另一方面还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要依照法律处理事务。1996年2月8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举办的中央领导同志法制讲座上,为我国的长治久安发表了讲话,并第一次提出来“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针。在1992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上,国家领导集体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治国方略。

此后,1997年9月,在党的十五大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被提出。此时,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被制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在1998年3月的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被载入宪法,于是我国依法治国的思想全面确立,我国的治国方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二、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内容

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内容包括立法、执法、法治观念的培育等各个方面。立法是依法治国的第一步,首先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律,让我们国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用法律来保障社会主义法治的顺利发展和实施。执法,是为了使各种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文化事务的形式和途径,以及国家的各种工作,都要求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而之所以要培养法治观念,是因为任何法律制度都不受领导人的影响,更不会受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影响,即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而中国共产党是重要的领导力量。要想实现依法治国,必须要对人民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培养人们群众的法治观念。“法治”就是法学界的“水治”,民民主和人民主权是它的实施基础,它与“人治”是相反的,它具有其独特的治国目标和价值目标,其所表达的观念是法律至上。“法治”包括立法、守法、执法、司法的诸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这些过程,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因此,我们需要一批具有很强法治观念的人,从而确保“依法治国”得以顺利实现。我们要扩大法律教育的对象,要让每一位中国公民都能够知法、懂法,用法律来约束公民的行为,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作为中国人,要自觉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做违法犯罪,危害社会的事情,要严格依照法律办事,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

三、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依法治国的思想,它强调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设要完备;它强调政法队伍建设要加强;它强调要培养每一位中国公民的法制观念,要加强对每一位中国人的法制教育;它还清楚了指明了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之间的重要关系;这些都为我国现如今的依法治国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它是我们国家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指导思想。通过江泽民、胡锦涛两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的一

脉相传和继续探索和发展,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建设更加的顺利。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坚持依法治国思想的重要指导地位,开始了全面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工作。他们更加重视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弱势群体权利的保障工作。他们清楚的认识到,要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必须要建设和健全社会主义的法制体系。胡锦涛为首的领导集体还确立了“以民为本”的执政思想,他们下定决心要把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终极目标设定为,建立惠及每一位中国公民的法治。这样就使得我国的法治工作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从这个方面看,邓小平依法治国的思想,为我国建立科学的法治体系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党的十五大上,依法治国的涵义被明确提出,同时国家领导人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要求我们要将邓小平依法治国思想正确应用到法治建设的实践中去。邓小平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一方面适应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需要;一方面,它还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它对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国家要把邓小平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继续继承和发展,为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指明方向。

总而言之,邓小平是从历史实践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了民主法制的思想,为我过依法治国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使我国的治国方略向着更加正确的方向转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进行,我国三代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他们在依法治国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在不断的对其进行探索和发展。这些努力都是为了使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顺利的完成,同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邓小平依法治国的思想将会继续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顺利前进。

参考文献:

[1]李强 键立;用邓小平人口思想武装头脑 为西部开发创造良好人口环境[N];中国人口报;2000

[2]李文长;用邓小平教育理论武装教育管理干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贾云泉;赫宝琪;;论邓小平的新社会主义观[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任从辉;金正一;;论邓小平关于总结经验问题的基本思路[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论文 篇五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努力开辟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伟大进程中,运用马列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创立而成。这一理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军队建设,国防建设亟待解决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这里重点论述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以下几个方面:科学含义、本质特征、基本内容、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关于军队建设及有关军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军队与国防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以邓小平为杰出代表的全党全军集体的智慧结晶。(军事理论与技能教程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第2版 第46页)

这一定义不仅科学地揭示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涵,而且充分反映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本质特征。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本质特征

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马列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与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以邓小平为杰出代表的全党全军集体智慧的结晶。

3、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4、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军队和国防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由组成部分来划分就有两种分法:一是四个组成部分,即当代战争与和平理论、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建立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坚持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二是五个组成部分,即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型转变、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我认为,对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组成部分的划分,既要考虑到它的内容和特点,又要考虑到它的现实实践需要。比较来说还是四个组成部分的分法更为适合。也就是当代战争与和平理论、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建立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坚持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一、当代战争与和平理论

当代战争与和平理论科学的回答了时代提出的关于战争与和平、当代战争的根源,世界大战能否避免和“一国两制”、“共同开发”等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的方法方式等等,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当代战争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邓小平认为(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邓小平说;“现代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说发展问题。”这一论断,揭示了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指明了维护世界和平是当代世界的历史主流,促进发展是当代各国的根本任务。(2)霸权主义是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这是邓小平重新甚是国际形势,研究第二世界大战以后的武装冲突后对当今世界战争根源所作出的新论断,揭示了现代战争产生的社会根源。(3)如果工作做得好,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这是邓小平研究了军事运动的历史和现状得出的又一结论。邓小平认为①大战避免不是无条件的。只有努力争取,促进和平力量不断发展,破坏霸权主义的全球战略部署,就可避免大战爆发②大战可以避免,绝不是说小战不会发生③大战可以避免,也不是说战争根源已不复存在。(4)提出了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思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消亡的理论。邓小平针对现实指出,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应当慎重考虑用暴力方式解决国家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最好代之以政治解决,即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这种“以和抑战”理论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以站抑战”、“以站灭战”的理论学。

二、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家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邓小平在指导新国防建设的实践中,通观全局,审时度势,及时地做作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指出了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以及新时期国防建设的方针、原则和措施,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国防建设理论。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实行战略型转变,关系到国防和军队建设全局及长远发展方向的重大转变。主要体现在①国防和军队建设立足点的转变:即从随时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到相对和平时期正常建设轨道上来。②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关系的转变:即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调整到与国力所能承受的程度,转到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以国家经济发展为依托,促进国防和军队的发展上来。③国防和军队建设工作重心的转变:即着眼未来战争需要,进一步突出现代化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中心地位,着重抓好国防科研和现代化水平武器装备的发展以及现代化军事人才的培养,大力解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和现代化战争不相适应的矛盾。④军队和后备力量建设中数量与质量关系的转变:即从偏重于常备军和后备军力量的数量规模,转到压缩规模,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上来。⑤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的转变:即把按全面反侵略战争设计的军事战略指导,转到应付可能发生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为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上来。⑥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功能与体制的转变:即打破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状况,纳入国家经济建设的大系统之中,贯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建立起军民兼容的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新体制。

而在处理国防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关系上,邓小平认为首先国防建设必须以综合国力为基础;其次,国防建设要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再次,国防建设要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唯有这样才能全面增强国家力量。

邓小平在建设有色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防更是有独特的见解。①明确国防建设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这是因为国家利益是国防建设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所以维护国家利益成为新时期国防建设的根本宗旨和目的。②实行“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方针。国防科技和工业平时实行军转民,以提高经济效益,战时则便于民转军,以保证战争需要。③建立精干常备军与强大的后备军力量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为了建立强大的国防,必须要建立一支精干的常备军,使之体制编制结构合理。根据现代战争的要求,系统结构协调均衡,整体功能明显增强,形成陆、海、空三军一体的强大力量。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足点。要搞国防现代化,不开放不行,不加强国防交往不行,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资金不行。为此,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坚持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⑤加强国防教育,强化全民的国防观念。国防教育增强了全国人民捍卫国家、民族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和向心力,充分调动全国人民热爱、建设、保卫国家的积极性。

三、建立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邓小平提出“建立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思想是我军建设的指针,对今后军队建设有着长远的指导作用。分别为(1)确立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建设方向。因为“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化”是我军建设的三项指标。由于我军是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所以军队现代化成为国防现代化的重点。以现代化为中心,必然带动其它“两化”相应地发展。(2)建立科学的编制体制。体制编制改革的着眼点,就是提高战斗力。为此,我国必须走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3)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这就要求我国必须把教育训练作为实现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大事来认识;作为增强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能力的根本措施来对待;作为全面提高军队各方面素质以适应当前国家建设大局需要的重大问题来解决。

四、坚持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及高技术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邓小平继承和完善了毛泽东思想中的人民战争思想。

在战争样式和战争环境多变的情况下,邓小平提出(1)要研究现代战争特点给人民战争带来的影响。由战争的立体性增强决定了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必然是一场现代化的立体战争;而现代化战争广泛使用威力大、精度高、射程远的机械化、自动化武器装备,增强了战争的消耗能力和破坏程度。(2)要创造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新战法。由于敌我武器装备之间差距的客观存在,决定我们要赢得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必须在作战谋略的运用上高敌一筹,特别要研究以劣胜优的作战方法。(3)认真做好人民战争的各项准备工作。首先就必须努力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培养国防意识,为实行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其次,要加强武装力量建设。因为武装力量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平时对敌实施威慑,战时赢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要加强后备力量建设,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常备军成倍扩编和补充的需要,还可以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和支援战争。达到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出好兵的战略目的。再次,注意打牢人民战争的物质基础。国防的现代化,只有建立在国家整个工业以及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形成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着眼于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在新的历史下的运用,着眼于对国际战略形势和我国国情的深刻分析,着眼于新时期我军建设的实际,是当代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在我国新时期的创新与实践。另外,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一个完善的科学体系,是马列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新时期我军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的科学指南。

邓小平提出的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理论,强调把建设强大的常备军与建设强大的后备军力量相结合。他为我军制定了新时期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赋予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涵。他为我军确定了总目标、总任务;并强调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全面加强军队质量建设,时刻做好战争准备。从上述意义而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揭示了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为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作战指导提供了理论武器。

6.邓小平反腐败思想 篇六

关键词:对外开放,邓小平理论,经济,国际市场

内容摘要:实行对外开放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在科学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提出了一系列实行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与构想。邓小平同志的这一重要思想,不仅是我国近20年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而且对于我国在新世纪中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确立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页。)这是邓小平同志对当代世界开放性特征的高度的理论概括。当代世界就其经济内容而言是开放的世界或开放的经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在自给自足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中,经济交往的规模和程度十分有限,交换在经济生活中还不占重要地位。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之后,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商品经济才居于统治地位。资本主义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的扩大,进而形成突破国家和地区界限的国际分工;国际分工又加深国际间的经济联系,从而形成了世界市场;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资本的国际化。如同马克思所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6页。)形成了世界性的经济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空前扩张,生产要素的配置扩大到整个世界范围,世界各国的经济获得了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难以想象的大飞跃和大发展,世界进入了一个以国际经济活动为舞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的国际经济社会背景下,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能否面向国际市场,能否积极地发展同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无论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的、与世隔绝的状态下求得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必然要受到本国的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和资金技术等条件的约束。即使是一个资源丰富,实力强大的国家或地区,也不可能拥有本国和本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一切资源,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国际间的商品流动、资本流动、技术流动和劳务流动部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整个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将自己置身于国际经济格局中来加快发展本国经济。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把握这一历史潮流,明确指出:“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90页。)对外开放是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历史上及建国后前30年的闭关自守导致落后的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要实现现代化,要赶超发达国家,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必须通过对外开放,获取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各种资源,利用好国内外市场,形成自己的优势,确立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战略地位,才能加快我们的发展速度。他说:“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3页。)他还说;“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7页。)

实行对外开放首先在于利用国外资金,以弥补我国现代化建设资金之不足。我国的现代化是赶超型的现代化,具有明显的高起点、高速度、高目标的特征,引进大量的国外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是我国现代化成功的关键,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保证。而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除了依靠国内的积累之外,还需要利用国际市场进行积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仅在引进国外资金方面迈开很大的步伐,通过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间接投资以及利用外国政府贷款等形式,引进巨额的外国资金和海外资金,同时还通过出口大量的劳动密集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品,获得了巨额的外汇,为现代化积累了大量的资金。

其次是利用国外先进技术,加快培植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技术水平的高低和产业结构的高度。作为赶超型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加以消化吸收,并以较快的速度赶上世界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购买技术专利、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以及允许外资独资经营等方式,引进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培植起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增强了这些产业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可见,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节省了时间和资源,加速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再次是利用国际间的交往以获得更多的经济信息。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谁掌握了丰富的信息,谁就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谁就能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政治的走势。邓小平同志指出:“实行关闭政策的做法对我们极为不利,连信息都不灵通。现在不是讲信息重要吗?确实很重要。做管理工作的人没有信息,就是鼻子不通,耳目不灵。”(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06-307页。)对于政府决策者和企业管理者来说,做出一项重大决策,都必须掌握充分的信息,并以此来判断国际市场的变动和竞争对手的动向。因此,应该通过对外开放,在国际交往中积累、收集和整理世界经济的信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服务。

二、根据经济体制创新的需要,大力推进对外开放

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发达的商品经济,它不可能在封闭的环境中建立,只能在开放的环境中形成。它不仅要求有统一的国内市场,而且还要求同国际市场相联系,从而使商品、资金、技术、劳务和信息等要素在国际间流动,参与国际分工,并利用国际分工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客观上要求我们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

我国是在经济社会比较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的,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阶段,市场的发育程度很低,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要改造我们传统的经济体制并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体系。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经验,了解和掌握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运行的规律,规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弊端,趋利避害,逐步建设比较完善的国内市场体系。对外开放为我们了解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及其机制运行的规律,尽快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提供了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吸取世界各国培育市场体系的经验和教训,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比较完善的商品市场和劳务市场,逐步建立包括金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并逐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任务是按照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企业的财产制度和组织形式,从而以规范化的公司制形式对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根本性的改造,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为实现企业改革的这一目标,我们必须通过对内对外开放,逐步地拆除地区间和国际间的各种市场藩篱和贸易壁垒,促使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扩大,促进企业进入市场尤其是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市场的竞争,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与此同时,改革开放还使我国的很多企业了解和学会了利用国际通用的规则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利用国际上通行的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利用各种国际标准来确立企业的形象,提高企业的信誉,促进了企业的成长和壮大。

7.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研究 篇七

1 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提出的背景

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 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政治发展思想。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 结合国际国内形势, 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思想, 促进了我国的政治思想的发展。通过对邓小平经典著作的研究, 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产生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1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 需要进一步的完善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提出, 我国有一些制度中还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这些问题严重的阻碍我国社会主义的发挥, 如果不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就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急切需要。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 邓小平明确指出了我国各部门领导和干部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就是官僚主义现象、家长现象和干部领导的终身制现象等。 [1]

1.2经济发展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动力。邓小平的政治发展思想是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邓小平指出:在提出改革的同时, 就包含了政治体制改革。如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每向前前进一步, 都能够感受的到它的重要性。如果不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也就不能保证经济体制改革得到的成效, 妨碍生产力的继续发展, 从而妨碍了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实现。 [2]同时, 邓小平也指出了要想贯彻执行经济改革, 必须搞政治体制改革的观点。 [3]

1.3邓小平政治发展理论的国际背景。起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全球化,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影响进一步加大。经济全球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也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经济决定政治,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也会波及到政治方面。基于此, 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对外开放政策进一步促进了邓小平政治发展理论。邓小平对改革开放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邓小平认为“ 要根据新的情况来确定新的政策。以前那些东西, 我们还要继续保持, 尤其是基本的制度, 是绝对不能动摇的, 一定要杜绝新的资产阶级的诞生”。 [4]与此同时, 邓小平也强调了我们引进先进技术是为了发展我们国家的生产力,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引进先进技术也是有利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 [5]

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地掀起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两大浪潮对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也产生较大影响。其中政治改革方面的浪潮是历史上的第三次资产阶级民主化浪潮。它起始于1974年葡萄牙、希腊等南欧国家, 然后波及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东欧国家。国际上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对我国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邓小平审时度势, 做出了明确的决定。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国家的暴动, 是国际局势的另一个局面。东欧、苏联乱, 我看也不可避免, 至于乱到什么程度, 现在不好预料, 还要很冷静的观察。在他们发生暴动的同事, 我国要按计划进行另一个翻番, 这才是社会主义的成功之处”。 [6]邓小平强调“西方世界确实希望中国动乱。不但希望中国动乱, 也希望苏联、东欧都乱。美国, 还有西方其他一些国家, 对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 [7]邓小平在1989年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强调北京的政治风波“首先是国际上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思潮煽动起来的。”[8]邓小平认为:“西方的很多国家都在打一场隐形的战争。因为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 所以叫做隐形, 要是我国也进行资产阶级的自由化, 结果必然是暴乱, 这就会导致我们什么都做不成, 我们所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将全部作废”。 [9]

2 谋求稳定的政治环境是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的重要方面

任何国家的现代化, 都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 中国也不例外。邓小平反复强调的政治稳定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和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亨廷顿认为:“事实上, 现代性孕育着稳定, 而现代化进程却滋生着动乱”。 [10]亨廷顿结合一些具体的资料指出“在大多数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里, 流动机会的缺乏和政治制度化程度的低下导致了社会颓废和政治动乱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11]亨廷顿认为如果政治参与迅速扩大而政治制度化水平没有相应的提高时, 就容易发生政治动乱。邓小平同志从我国“文革”的政治动乱之中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邓小平指出:我国存在的最基本问题是稳定。如果脱离了稳定, 那么将会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已有的成果也会失去。 [1“2] 我们的目标是民主, 但国家必须保持稳定。”[13]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时强调“我国人多但底子很薄, 缺少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 没有稳定的环境, 将会一事无成”。 [14]稳定的政治环境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 人民群众对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倍加珍惜。政治稳定的局面是有利于我国的长久安康, 将会保证群众的安全,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推动的作用。

3 加强制度建设是邓小平政治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政治制度化水平往往是衡量政治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政治发展的实质就是实现政治文明, 实现政治制度的规范化, 使政治制度走向法制化、制度化。邓小平同志非常注重加强政治制度建设。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中, 邓小平强调在“文革”时, 林彪、“四人帮”大搞特权, 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灾难。在此, 邓小平同志强调了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他说:“克服特权现象, 要解决思想问题, 同时更要解决制度的问题。”[15]紧接着, 邓小平又指出“我们以往出现的错误问题, 与一些干部领导的思想行为、作风都要重要。如果这方面的政策做好, 那么坏人将会无可乘之机, 反之, 让好人不能顺利的做好事, 甚至会迈向犯罪的道路”。 [16]所以“, 关于领导和组织制度存在的问题, 更加具有全局、根本、长期和稳定的特点。这关系到了党和国家是不是要改变颜色, 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17]邓小平有远见的指出“要是不坚决改变现有制度中的问题, 从前出现的问题有可能会重新出现。只有对现有问题有针对性、计划性的改革, 群众才能相信我们, 才能相信党和社会主义, 我们的事业才会有希望。”因此, 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为我国政治发展指明道路的改革目标。

为了使政治制度化, 邓小平首先强调了法制的重要性。邓小平指出“我国缺少的是一种守法和执法的优良传统,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就开始关注法制, 没有法制是绝对不可以的。”[18]邓小平提出:我们党不要对法律范围内的事情干预的过多。因为这不单单是党和政府之间的问题, 同时更是政治体制的问题。邓小平强调“只有加强法制, 才能保证民主。一定要使民主法律化和制度化, 不要让这种制度随着领导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的观点和看法改变而改变。”[19]邓小平同时强调了要逐步完善法律, 要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政治发展、政治制度化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有序的参与。政治发展的本质是政治民主化的过程, 使政治文明从低级向高级、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邓小平吸取“文革”的经验教训, 反对追求形式上的民主, 邓小平认为如果民主附在形式上, 是实现不了的, 同时经济也不能得到发展, 相反, 更会造成人心涣散的现象。

邓小平主张有秩序的民主。反对“文革”期间所谓的“大民主”,

邓小平指出“现如今的中国, 党的领导和群众的自发性是必不可少的。”[20]他认为这种无序的、自发的所谓民主只能导致无政府主义, 会造成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瓦解与覆灭。他说“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 空谈民主, 结果将会导致民主极端化, 使得无政府主义日益猖獗, 政治局面的团结将会得到破坏, 从而四个现代化彻底失败。”[21]邓小平因此主张循序渐进式的民主, 他认为, 如果发展民主, 民主就是我们的目标, 可是“急忙的搞也不行。”[2“2] 如果没有民主, 也就没有社会主义, 更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当然, 这都要循序渐进。民主和社会主义都要发展, 这是肯定的。”[23]政治发展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文化素养, 切实做到真正参与政治生活。邓小平政治发展理论的目标要求“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做到“让他们参与管理, 实现管理民主化”。 [24]这需要我国的政治制度能够积极地有效地引导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的要求, 盲目地政治参与往往造成对政治制度的破坏, 不利于政治的和谐发展。因此, 我国要协调好扩大的政治参与与我国政治制度化水平之间的关系,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加快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飞速发展。

4 政治发展思想的宝贵遗产

邓小平的政治发展思想是我国的政治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思想, 为我国今后的政治发展指明了道路与方向,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邓小平强调中国的政治发展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走适合自己的路。我国处于并且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政治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邓小平在1986年会见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雅鲁泽尔斯基时强调“每个国家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我们所提出的政治体制改善, 是根据我国具体国庆而定。”[25]邓小平觉得我国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不能照搬西方那一套资产阶级民主, 不能搬用西方那一套制度, 我们要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邓小平指出“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践和情况来决定要改革的步骤和内容。”[26]邓小平强调政治体制改革将联系到的个人和实物都非常广泛, 会触及到很多人的利益, 同时也会遇到很多的麻烦和阻碍, 因此, 我们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审慎行事。从政治发展角度看, 邓小平主张循序渐进的政治改革模式。邓小平强调“我们首要任务是明确政治体制改革的范围, 明白从哪里入手。要先从一件或两件入手, 要是一下子就干大, 可能就会乱套。国家这么大, 情况又复杂, 改革是不简单的, 所以一定要慎重, 觉得有成功的可能性后再下决定。”[27]从邓小平政治发展思想中, 我们可以认识到我们今后的政治发展必须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发展适合我国具体情况的民主政治。

4.2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发展 , 都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邓小平强调“在这样的一个大国中, 想要把全国人民的思想都统一起来, 没有高度的觉悟、纪律性和自我的牺牲精神是很难办到的, 那样导致的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这是我国人民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出的真理。我们人民群众的团结稳定, 民主的发展, 国家的强大统一, 都离不开党的领导。”[28]邓小平还进一步强调了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加强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当前,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 我们更需要不断加强、改善党的领导, 继承邓小平同志的政治发展思想。

4.3邓小平同志的政治稳定思想是我们当前努力实现政治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性思想。我国无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还是文化建设, 都离不开稳定的政治环境。新时期我们正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 有着一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 我国要不断地进行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 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妥善解决发展、改革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坚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促进政治的稳定, 努力创造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党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对这一指导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5 结语

8.论邓小平新闻思想 篇八

关键词:邓小平;新闻思想;精髓

1 新闻工作的重要性:报刊广播电视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

用“思想中心”、“组织中心”来概括党报工作性质、地位、任务和作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和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原则。邓小平继承和发扬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精髓,对新闻工作历来予以高度重视。最能代表和体现邓小平关于新时期新闻工作重要作用的论述,是他1980年1月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中提出的“思想中心”说。他提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这句凝练的话语,阐述了新闻广播工作要坚持、围绕、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思想,指明了报刊广播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的国家建设是大局。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尽快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就是当代中国的大局。可是,“没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安下心来搞建设”,“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对此,他论述了新闻广播电视工作的新任务和新使命。他明确提出:“我们希望报刊上对安定团结的必要性进行更多的思想理论上的解释,……总之,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

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维护和发展社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当作经常性的基本任务。报刊广播电视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就是要围绕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来反映、组织、引导社会舆论。要经常反复宣传邓小平关于“关键是稳定”、“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的重要思想,更好地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要结合不同时期的实际反复宣传长期保持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宣传在稳定中求发展,要有秩序地进行改革。

2 新闻工作的党性: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

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老新闻工作者,邓小平同志深谙新闻宣传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早在1950年,他便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指出:“拿笔杆子中,作用最广泛的是写文章登在报纸上和出小册子,再就是写好稿子到广播电台去广播”。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再次强调:“为了实现安定团结,宣传、教育、理论、文艺部门的同志们,要从各方面共同努力。毫无疑问,这些方面的工作搞好了,可以在保障、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出了大的偏差,也可以助长不安定因素的发展”。正是基于这种对新闻政治属性的深刻分析,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一刻不能放松。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当我国新闻界少数人提出了新闻工作要坚持“人民性”、“人民性高于党性”等错误观点,并在新闻界一度造成思想混乱之际,邓小平同志便及时指出:“加强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克服软弱涣散状态,已经成为全党的一个迫切任务。不仅理论界文艺界,还有教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群众文化和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等各个方面,都有类似或其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整个思想战线的工作都要加强,我们要把这个问题郑重地提到全党面前,提到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少数人认为新闻宣传为人民服务属于“人民性”,是党性所不能包容和无法产生的,其这种论点的要害在于宣传“人民性高于党性”,否定和摆脱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同志再次强调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他强调:“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同时,要保证新闻事业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中。为此,“要有一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具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思想战线上的战士,都应当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邓小平同志还十分明确地指出:“绝不允许宣传什么包括反革命在内的言论自由、集会结社自由”。

新闻媒介作为党派的耳目喉舌,必然要宣传一定的方针、政策和法令,并动员公众为贯彻执行一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计划而奋斗。新闻宣传的党性决定了它的一切活动必须坚持党性原则。邓小平关于“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的论述,原则上适用于党领导下的整个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包括各级各类报刊、广播、电视、通讯社等新闻机构,而不能理解成仅仅指党经办的机关报刊。因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实行民主集中制已载入我国宪法序言。改革开放20多年来,新闻实践反复证明,新闻广播工作的成绩与失误,都同是否正确处理新闻改革与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要问题密切相关。在这个问题上有三种错误观点:

一种观点是把新闻改革同坚持党的领导对立起来,认为言论自由不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标准;只要坚持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新闻工作就不自由;新闻不是政府的“附属品”、“仆役”,报刊要成为“第四种力量”,中国新闻体制的弊端是“隶属性”等等。事实证明,按照这种观点进行新闻改革,必然要把新闻工作引向摆脱党的领导、改变社会主义方向的歧途。

第二种观点是把党对新闻工作的思想政治领导同组织领导割裂开来。在新闻改革中,有人主张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只能是道义上的影响,不能有组织领导责任。思想政治领导同组织领导是统一的,主张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只能是道义上的影响的,实际上是以道义来否定党的组织领导,要求新闻媒体脱离党的领导。

第三种观点是把对国内外大事按中央要求进行宣传报道,说成是“左”的表现,缺乏民主自由,主张“趁改革开放大潮”,从体制上加以改革;主张对国内外大事的新闻和言论,党报应与党的政策保持一致,非党报可以与党的政策不一致。

这样的新闻改革,从根本上背离了社会主义改革的真谛,它不是社会主义新闻制度的自我完善,而是从根本上瓦解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闻体制。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以党报、通讯社和广播电视为主体的多层次、多种类、多部门的宣传网络,它们归属的主办单位、传播方式、服务范围、业务性质、报道重点、表现风格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在政治方向上必须一致。就是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方面必须一致,不能搞意识形态多元化;在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必须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能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按个人或小团体的意见办事。这是确保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上政治上统一所必须的。只有这种统一,“党才能够领导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为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任务而战斗”。

3 报刊广播电视都要讲大局,以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

邓小平多次强调,新闻宣传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思想文化界要多出好的精神产品,要坚决制止坏产品的生产、进口和流传”,“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要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批判“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反对把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倾向”,要坚决扫黄。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管理及一切有益的文化知识,但要对西方文化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性地吸收。1983年10月和1985年秋,邓小平在两次重要讲话中都精辟地论述了思想文化战线精神生产的问题。他说,思想文化教育战线“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他在着重批评理论界、文艺界一部分同志思想混乱的时候还指出:“这种‘一切向钱看’、把精神产品商品化的倾向,在精神生产的其他方面也有表现”。这些针对性很强的深刻论述,实际上揭示出包括新闻广播电视在内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就是高举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以社会效益为最高标准,反对精神产品商品化。这些论述对新闻改革有很强的指导性。

首先,要正确处理新闻改革同经济改革的关系。不能把新闻改革同经济改革混为一谈。在新闻改革中,有人把新闻改革同经济改革相提并论,认为既然企业要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党的新闻部门也可以照办。这种观点混淆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这两种不同性质事业的根本区别。其实,就是经济体制改革,也只是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而不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性质的任何根本改变。党的新闻机关首先是舆论机关。无论进行什么样的新闻改革,党的新闻事业的喉舌性质不能有丝毫的改变,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的意识形态性、阶级性、党性不能有丝毫改变,它们同党的关系也不能有丝毫改变。

其次,要反对新闻商品化。有的同志认为,新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种商品,要按价值规律办事。这种观点混淆了一般商品同新闻作品的区别。一般商品生产是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产品;而新闻是社会精神生产活动和精神产品,属于意识形态。大多数新闻都有不同程度的政治性,有个导向问题。它宣传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并不完全看市场需要而决定,还得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去考虑。所以,不能允许商品交换原则渗透到新闻活动中来,不能拿新闻去搞权钱交易。所以,我们必须杜绝“有偿新闻”。新闻商品化的集中表现是“有偿新闻”。“有偿新闻”的名目繁多,形式经常变换。其实质是在新闻活动中搞权钱交易。这种交易无异于“对新闻舆论的收买和贿赂”,其危害甚烈,“足以祸国误民” 。

反对新闻商品化倾向,并不是要否定新闻广播事业的经营管理,按市场经济法则办事。既要反对在新闻活动中搞权钱交易,维护社会主义新闻广播事业的党性、真实性和崇高信誉,保持新闻队伍免受腐蚀,又要支持新闻载体如报纸进入市场,加强经营管理,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总之要按照新闻规律搞好新闻宣传,按照经济规律搞好报刊广播电视业的经营管理。这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对于新闻工作的基本观点。

上一篇:江苏2013施工员考试建筑施工基础知识试题下一篇:德育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