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环境心理学空间实例分析

2024-09-10

行为环境心理学空间实例分析(精选14篇)

1.行为环境心理学空间实例分析 篇一

2.1环境决定理论在校园空间建构中的应用

2.1.1‘和谐自然”的总体规划新柳高的基地位于柳江边上,离蜡烛山不远,有山有水的地理环境及柳州高中的历史文化沉淀,使得新校区具有“集自然山水之秀,汇人文气质之灵”的独特气质。在新校园规划中,采用“化零为整”的手段,利用中国传统园林的借景及对景的手法,不拘小节,达成一种建筑与山水无限融合的理想夙愿。通过分析基地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筑的主轴线与柳江平行,次轴线则将蜡烛山、基地与柳江联系起来。见图1.

利用圆弧的向心性,在外围用圆弧走廊将各个分散的教学楼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各功能建筑沿轴线有序展开,即规整又不失活泼。同时教学楼之间的连廊形成一个个相框,移步换景,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深得中国传统园林的借景及对景的手法的精髓。见图2.

2.1.2简约的建筑设计手法在建筑形式的处理上,源自于广西的秀美山水赋予的灵感,建筑风格不再是旧有的简单呆板,力求新颖活泼,建筑设计与新区的环境相适应,表现一种腾飞、向上的气氛,同时增加新校园的识别性,在南北入口处,有五层高度上的扇形雨棚。中轴线由一系列的立柱开始,分隔了运动场对入口广场的干扰,并象征学生由此进入神圣的知识殿堂,通过中轴线宽敞的连廊,与辅助的西侧的连廊结合,可以到达主体建筑内部的各个区域,同时可以成为入口街道的标识。主体建筑涂料与混凝土、金属与玻璃的组合,柔和而又具有现代感。采用小尺度划分,以产生亲切感,简约的比例,塑造轻盈的外观效果,既减少了对学生的压迫感,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2.2相互作用理论在校园空间建构中的应用

2.2.1合理分区。整体设计基于人员活动流线和有机整体原理的空间序列组织方法,这是通过分析学校人员活动规律及建筑基地环境得出的结论,是相互作用论最直接的体现。

建筑理论家汤布利(1、w0mbly)对有机建筑给出以下定义:“假如一座建筑是有机的,它所有的部分应是和谐的,是一种连贯的表现,包括与环境之间的统一,它的居住者、建筑材料、结构方法、建筑地段、建筑用途、文化背景以及它所赖以生成的理念,每一个要素都是另外要素的产生的结果,一种有机的结构定义预言了生活,与使用者一起成长,呈现出它自身的基本现实或内在本质”。在该校园空间的建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有机整体的概念。而其内在的本质是基于人的活动流线与活动区域,能最大限度保证使用者的方便性与舒适性。根据功能分区,将体育活动以及绿化区临近新区主干道布置,有效阻隔了城市的噪声。教学区、体育区与位于基地北部的生活区呈三角型布置,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互不干扰,从任何一区到其它两区均为最短距离。在中心校区的布局中,将全部教学楼以及办公楼、图书馆等,以一条贯穿的半室内步行街道相连,来自外部的自然光线和不同标高处的“桥廊”,暗示出城市街道般的空间特征,使空间的使用与发展导向一个良性的走向,使校园空间成为有机整体。见图3.

2.2.2相互作用理论在校园竖向设计中的应用相互作用理论在校园竖向设计中主要体现为在进行竖向设计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并且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新校园的设计中,尽量利用原有的地形,降低土方造价,将低洼地带体育场标高降低2m~3m,利用地形边缘的高差作为看台,节约建设成本,并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学生可以在体育场周围的草坡上休憩、玩耍或观赏比赛。在校园西侧,原有地形低洼,建筑避开这里布置,形成的空地作为自然景观,原有的`水面保留并加以改造,多层次的绿化、景观形成的诗意校园空间可成为学生课余交流、放松的良好场所,并将成为个性发展的舞台。见图4.

2.3相互渗透理论在校园空间建构中的应用

2.3.1相互渗透理论在创造校园动态

空间序列中的应用动态的空间序列是指人们穿过一组空间的整体感受和心理体验,要获得良好的整体感受,在空间序列设计时要注重空间的大小、高低、狭长或开阔的对比,以及空间中实体建筑界面的变化的联系。在柳高校园的空间序列设计中,特别注重具有“穿越”意义的序列空间的创建。其关键就在于如何理解“穿越”这一空间构造的意义,让人怀着“前方似乎有不少有趣的东西可以一看”的一种期待,同时又不能让人看到全部,而将一些感动留到后面,这就是所谓的“穿越”。为了使柳高空旷的基地成为受人欢迎的环境,设计时以一系列四通八达的,开闭有致的交通空间,将大量的单个建筑联接成集合形式的校园平面。在中央部位创建一个中心校园区,周围用路径环绕,体育馆、报告厅等则像卫星一样在其外围布置,通过贯通连廊,环形连廊,相互连接,形成多层次的空间体系。

2.3.2相互渗透理论在营造“以人为本”交往空间中的应用“评价一个校园规划好坏与否的重要标准,是看规划方案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游客、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还在于校园规划能具备激发好奇,促进交流的特质,这样的校园氛围才是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校园中师生的交往活动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及社会性活动,三种类型的活动是以交织融合的模式发生的。以环境行为理论为依据营造课堂教学之外的,适宜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广义课堂”成为新时期设计所关注的问题。相互渗透论是进行交往空间设计的关键。

教室以外的交流大多是以三五成群的模式,这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小群生态。因此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把教室走道尺寸放大,扩大了走道的功能,使之不再是单一的通道,而是具有一定的交流空间的复合空间模式。同时在进行绿化设计时,采用花墙竹墙,群体树本等,围合出大量半围合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通过各种小广场的设置,方便学生进行一些集合活动。并且在连廊中增加了可以休息的长凳,使之成为休息交流的空间。在中心校园内部,设计重视环境地景的对应与融合,加强视觉轴线的塑造,创造借景(远山)、亲水空间塑造及平原地景意象的延续。多层次的建筑布局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与学习群组,而各种形态各异的外部公共空间,围合半围合空间,以视觉的和物质的方式相互联结成网,成为具有自由流通的,不断变化的,动态统一的交往空间。

3结束语

环境行为理论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理论,从多学科的视野比较全面地揭示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以环境行为理论作为校园设计的指导思想可以更好的创造出与环境相协调的,使用功能完善的校园空间。

2.行为环境心理学空间实例分析 篇二

关键词:校园交往空间,改造,行为心理,校园规划

大学校园是特定人群在一定的土地上所呈现出的区域文化景观, 具有物质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双重属性。从物质角度看, 校园环境景观包括了实体要素和空间要素, 如建筑、道路、广场、绿化、设施小品等;从文化角度看, 校园环境包含了人及社会关系, 作为特定的区域景观, 大学校园也处处渗透着文化属性。

1校园交往空间

校园的交往空间作为学校的第二课堂, 也分为不同的层次。首先是中心广场, 是学校主要的公共空间和人群集散中心, 往往和大学的主题建筑, 标志共同形成校园的空间意象。其次是区域性广场, 是该功能区的景观节点。院落组团相比较前两者来讲更加私密, 一般是建筑前后院的半围合空间, 环境相对安静, 具有较强的领域感, 供团体内师生使用。建筑内院是随着复合性建筑的出现而兴起的, 为学生课间提供暂时性休息。

校园核心意象区内的绿地休闲空间是大家印象深刻的场所, 这主要是教学建筑的前后空间以及建筑间的绿地环境。这种具有明确意象的交往空间往往是由于整个核心区内的空间环境布局和环境利用所带动的。

2毓秀园——校园分析

北方工业大学毓秀园, “毓秀园”之名取之于明代张璁宅第后花园, 寓“培育文学新秀”之新意。重新修整过的毓秀园较原来的敞亮了些, 园子也更漂亮了些, 但曾经的毓秀园也不会被我们遗忘吧。带着这样的复杂心情, 我们回过头来, 重新审视毓秀园改造所带来的利与弊。

2.1 毓秀园——校园功能分析

2.1.1 学校的视觉中心

学校的视觉中心是一教、二教、毓秀园、图书馆。一教是学校的门面, 是正对正门的建筑物, 故标志性意向最强。而毓秀园正处于校园的几何中心, 位置意向与导向功能也比较强。

2.1.2 校园的功能分区

毓秀园被定位为校园中心绿地广场, 其位置具有较强的可识别性, 同时也具有导向的功能。毓秀园是校园中最主要的开敞空间, 也是核心景观区域, 展示着学校的人文气息。

毓秀园周边的建筑物主要有:一教、实验一楼、二教、七公寓、食堂、四公寓, 毓秀园便成为了这一区域内建筑物之间的缓冲区域, 这样的缓冲不仅是在建筑层面的分隔与围合, 更是人们对校园视觉心理感受的调和。五教—毓秀园—古柏园这一轴线与毓秀园一起构成了校园内教学区与生活区的划分界限, 占地规模比较小的校园非常适合这样的分区布置, 可以有效地分隔校园功能、整合流线, 同时加强毓秀园校园绿地空间的意向性。

2.2 毓秀园——校园流线分析

校园内通过设置路障对汽车的行驶区域进行了划分。以教学建筑为主的内部行驶区, 停车场主要分布在一教正门前、三教北侧以及四教西南侧, 车辆主要是住在校外的教师用车。以家属楼、宿舍楼为主的外部行驶区, 停车场主要位于九公寓北侧以及五教西北侧, 另有一部分位于家属楼周边以及校医院南侧路上, 车辆以住在校内的教职工家属以及部分学生所有。

五教—毓秀园—古柏园成为主要的人行道路, 实验楼—二教前人流减少, 三教报告厅—四教西人流减少, 交通顺畅, 校园道路现状图见图1。

2.3 校园轴线分析

校园横向轴线主要有三条:一教南侧的东西向道路、一教北侧的东西向道路、二教南侧的东西向道路。次要横轴线:四教南侧路 (见图2) 。

校园纵向轴线主要有三条:五教北门—穿行毓秀园—学校北门花园、二教—北门, 以及五教—毓秀园—古柏园。两条次要纵轴线:三教报告厅—四教西、国教—校园餐厅 (见图3) 。

毓秀园改造后形成的“五教北门—穿行毓秀园—学校北门花园”这条纵轴线, 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它将新旧校区串联起来, 形成了新的景观轴。这条景观轴给人们提供了新鲜而丰富的视觉感受, 五教北侧的广场为开端, 途经一教与三公寓之间是较为开敞的空间, 而进入毓秀园后便感觉幽静宜人, 北部的古松园以其幽闭的环境形成了整条轴线的结尾。整条轴线节奏感很强, 同时增强了五教和毓秀园的景观意向, 对于新校区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2.4 绿地系统分析

2.4.1 绿地休闲空间

绿地休闲空间具有较强的可达性和开放性, 同时通过植物的遮挡, 又具有一定的依托感和私密性。这些空间相对于广场来讲更加安静, 很容易建立领域感。由于拥有融合在自然之中的随意交流, 深受师生认同、喜爱。而校园绿地空间也给学生们提供了第二课堂, 学生们在此认植物、检验土壤、晨读, 校园中的美丽环境还会是学生们笔下的风景。花园内部的可停留处包括:入口、道路、椅子、硬质铺地、草坪、台阶等等, 下面我们就对毓秀园的可停留处进行分析研究。

2.4.2 校园绿地分布

校园内部的绿地分布比较广泛, 也相对均衡, 既有多方面围合的公共核心绿地, 也有围绕单个建筑而设的专属绿地, 又有专门营造出的花园绿地。其中, 毓秀园和图书馆东侧的广场是学生们经常停留以及穿行的绿地场所, 这是由于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 具有一定的开敞性;校医院西侧古柏园也会有学生进入, 它提供了一部分的私密空间;第二实验楼北侧花园因为其所处地理位置以及其设计的原因, 导致其私密性过强, 从而令许多学生望而却步。

2.4.3 毓秀园与灵秀园的关系

毓秀园与灵秀园以及图书馆东侧的广场, 三者之间虽然有分割线, 但在视线上面则是连通的, 形成了感觉层面的贯穿与联合, 共同形成了校园的中心绿地区域, 体现了其核心的作用。

2.5 毓秀园布局分析

毓秀园是校园的中心绿地休闲区, 同时承载着交通穿行、公共活动、学习交流、私密约会等功能, 是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毓秀园的三个出入口分别位于其东侧、南侧、北侧, 中间的穿行路是人流集中的区域, 草坪山坡, 通过竹林、假山以及树木与毓秀园内部穿行路分隔, 通过绿篱和栏杆与毓秀园外部路分隔, 花圃与松柏林形成毓秀园的东部景观, 相对开敞。

2.6 毓秀园私密性分析

2.6.1 个人空间及半私密空间

个人空间是自我潜在的保护, 使人们避免来自外在实体或情感方面的潜在危险, 是人类私密性的最小维度。个人空间的需求要求我们在设计中满足人们行为心理上对于私密性和半私密性的要求。交往是人的需要, 独处也是人的需要, 私密性有助于建立自我认同感, 增强独立性和选择意识。在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 我们要促进学生的交流但也要提供充足的私密和半私密性空间, 供学生不受干扰的独立思考或其他的个人行为。

2.6.2 毓秀园的外围护结构与其私密性

毓秀园的外围护结构与其私密性之间的关系是个有趣的话题, 特别是毓秀园改造前后形成的私密性对比。改造前:在改造之前, 毓秀园是个较为封闭的花园, 环境静谧、清幽, 私密性较强, 其定位是位于校园中心地带的绿色景观园林, 给人以世外桃源的感觉。南侧入口处的门, 怡然典雅, 具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园内的两条道路以及位于园中心的花坛构成了人们行走可达的交通空间。改造后:改造后的毓秀园变得更加开敞了, 主要体现在:由于校园新轴线 (五教—毓秀园—古柏园) 的引入, 园内中心南北向路被打通, 而中央的花坛也取消了。通过观察分析以及对现场的实地调研, 发现毓秀园更开敞了, 私密性减弱了, 更像是一个校园中心绿地开敞空间, 这种变化也对同学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 同时也变得开阔了。毓秀园成为了一个更加充满活力的室外休闲空间。毓秀园四面的围护结构对毓秀园内部气氛的营造, 私密性的保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而这些围护是否应该被拆除, 这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就目前而言, 单从围护结构与私密性这个层面上来讲, 毓秀园已经作出了比较适宜的处理。

3结语

人的性格与需求是复杂多变的, 环境也是有其自身适应性与特点的。这两个要素互为主客体, 我们营造环境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行为与心理需求。虽然现在的毓秀园失去了之前“世外桃源”般的秀美意境, 但从校园规划以及对人们行为心理影响的层面来讲, 这次改造还是有其意义和价值的。不仅塑造了一片校园中心绿地区域, 形成的新的校园轴线更加成功的串联了新老校区, 对于新校区的建设以及新老校区的和谐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毓秀园内部的重新设计也将园内功能合理分化, 这样的校园绿地休闲区特点更明确, 包容性更强。虽然园内部分设计略显生硬, 但其实际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 园内同时分享着幽静与生机勃勃两种氛围。我相信, 经过些许改进, 毓秀园所提供的品质和气氛将会更加饱满。

参考文献

[1]马铁丁.环境心理学与心理环境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6.

[2]林玉莲, 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12.

[3][美]里查德.P.多贝尔.校园景观——功能.形式.实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4.

3.行为环境心理学空间实例分析 篇三

关键词:商业空间;消费者;设计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市场和消费群体也逐渐被细分化。当今,商品经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只局限于售卖商品的传统商业卖场已慢慢失去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商业卖场经营者都开始考虑并营造集理念、环境与艺术于一体的服务空间。因此,具有创意的、迎合消费者需求和愿望的商业卖场设计已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手段在市场竞争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 商业空间

商业空间一般是由人、物及空间三者之间的相对关系所构成,是当前社会商业活动中,提供有关设施、服务或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商品流通的空间场所。在人、物及空间的三者关系中,空间在物质的获得、精神感受与知性的需求方面,替代了人的活动所需机能;各种“物”的组合又构成了空间,因而空间提供了物的放置机能。人是流动的,空间是固定的,在商业活动的设计构建中,因不同人群需求与诉求的不同,必须考虑到不同人群在不同商业环境中的购物行为模式,因此便产生了商业空间环境的多元性。

2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

消费是人们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再具体说来,消费包括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产生的原因、消费者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的方式、影响消费者选择的有关因素。而研究人作为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表现出的种种心理和行为就是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学。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现象的表现形式多样,其中涉及消费者作为个体的个人心理、行为方式和作为群体的心理与行为,以及消费文化的创造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消费者在其决定是否消费,消费何种品牌,何时、何地消费,采取何种消费方式,以及消费后怎样使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消费者做出相应的心理反应,然后进行分析、比较、选择、判断。而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在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的支配下进行的。[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的购物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2.1 普遍性

现代生活内容的广泛,扩展人对商品的需求面,购物活动已从由家庭主妇承担为主变为几乎所有人都难以避免的日常生活内容,使得这一行为更具有广泛而丰富的社会特征。

2.2 机动性

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普及与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但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而且拓宽了人们的视听界限,丰富了信息来源,使得购物行为具有很大的机动性、灵活性、突破了传统的服务半径限制,形成与城市交通系统更紧密的关系。

2.3 激发性

快节奏的商品生产与商业竞争,以商品与销售手段的不断更新、变换来吸引顾客,刺激购买,引导更多的购物活动从“需求购买”向“激发购物”转变。

2.4 体验性与游乐性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我们从单纯的物质需要向广泛的精神需要发展,要求购物活动中能够有更多的享受与体验,使得购物空间更多地与娱乐、文化、休閑等方面相结合。[2]

3 商业空间设计分析

商业环境分析,是商业项目策划、商业空间设计的重要前提。了解消费者的购物心理与商业环境特点,对商业空间的创新及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有着重要意义。

商业空间是当前社会商业活动中,提供有关设施、服务或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实现商品流通的活动场所。商业空间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完善的设施服务,独特的空间感观效果来促进消费、提高销售额。

商业公共空间是面对大众的公共空间,一方面,商业空间由于类型的不同,在空间尺度的要求上存在差别,在建筑基础情况上往往会有一些限制。另一方面,不同的人群在同一商业环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购买行为,其购买行为又对商业空间的要求不一样,正是因为这些限制条件,在商业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不同人群在不同商业环境中的购物行为模式。商业建筑的购物空间应通过设计的手法加以改造,让消费者感觉到在这里消费更有意义,也更能够享受超出其他区域消费以外的认同感与快乐,设计并创建与之相适应的购物空间环境,即能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舒适、愉悦的环境和休闲场所,最大程度的使消费者愿意到该商场浏览选购商品。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研究商业空间设计与消费者行为心理的关系。

4 结合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商业空间设计

营销场景设计的目的是在有限的建筑空间内向顾客展示丰富的商品信息,营造一种井然有序的商品“展示场景”。因此,营销场景的设计活动就是围绕着顾客的物质需要为中心,如何提高商品展示活动效率和合理利用空间而开展。不同的消费者对商业设施的具体要求可能有所不同,但很多综合需求却大体一致。这些要求主要有如下几点:

4.1 适用性

适用性又称实用性,即要求营销场景设计能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物质和精神、生理与心理的需要,为顾客营造舒适、宜人的购物环境;并要求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遵循以较小的成本消耗进行设施规划设计。[3]

具体要求:

第一,要求从顾客的切身利益着手,以满足购物需要为基本出发点。

第二,要求要尽可能地考虑到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在有限的空间和资源下,满足顾客的多种需要,即单一功能向多功能的开发。

第三,要求排斥所有无效或者效果不显著的附加因素如建筑装饰、设施布置等,并尽可能地节约开发设计成本,突出主题。

4.2 艺术性

营销场景作为顾客辨认商场的主要途径,在其布置上应富有创意,具有独特的面貌和出奇制胜的效果,宜于捕捉顾客视觉,从而引起注意,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这就要求必须遵守艺术的规律,符合人们的审美兴趣。艺术性在营销场景空间的设计中的表象为一个字“美”,美不等于豪华、富丽,而更多的是一种和谐的象征。高档商场的豪华、廉价商场的简朴,只要设计合理,均能体现出耐人寻味的艺术性,新奇美妙的寓意、新颖别致的构思也往往带给人们最佳的视觉享受与心理的感染力。[4]艺术性原则就是要考虑设计对象的艺术表现,使它的组合整体具有恰当的审美特征和较高的艺术品位,从而给顾客以美感的享受。艺术性通常与人的审美性联系在一起,它是整个空间形态所产生的氛围,是形式与主题内容相统一的体现,也是所有关于设计的艺术共性。营销场景空间的设计正是借助于商品以及服务设施的精心布置,结合艺术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带给顾客视觉冲击力,把顾客的脚步停驻在商品的附近,让顾客的注意力停留在商品上,比如宽阔的中庭中央设有一些观赏性设施,如别致的假山、鲜绿的盆景以及喷泉等,附近还设置一些休息的座椅供顾客游览。[5]

4.3 人性化

“顾客就是生存之本”理念早已经成为零售商家的秉持之道,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竞争压力下,赢得顾客,就是赢得市场,就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占据有利的位置。消费者的地位也发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那种前柜台后货架的售货方式使得商品与顾客分隔的形式逐渐被商家所摒弃,而且允许顾客参与和体验的开敞售货方式占据了主流,这不仅拉近了顾客与商品之间的距离,还能减少售货员的工作量。[6]现在许多设计人员充分考虑消费者的生理及心理的最佳需要来构筑购物空间,把对顾客的人性化思考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从人类工效学的角度将人—机—环境三者关系进行协调统一,实现整体效益最优,其中“机”在营销场景中主要是指商品以及在销售过程中的辅助设施,如货架、柜(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台以及服务台等条件不同的机具。

营销场景设计要以人为主,为人服务为主题,设计内容表现在:

第一,营销场景空间中陈设道具的布置、组合方式等设计处理满足人的生理活动尺度和视觉条件要求。

第二,温度、湿度、照明、色彩、通风、通透、噪音等因素在塑造营销场景空间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关乎消费者购物时的身心健康。[7]

5 结语

商业卖场的环境设计目标是为了吸引和留住顾客。据美国的一项数据调查表明,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关注度主要在于前3秒,在这3秒内下决定是否购买该商品,70%的原因来源于商品的视觉表现力,而商品的视觉表现力又由独特的卖场设计和营销艺术的综合运用所决定。可见,商业卖场可通过运用各种道具、融入时尚文化和明确商品定位,运用多种陈列展示的空间技巧来表现商品的特性。作为商业空间的设计者,应更多地从商品营销的角度和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来进行设计,把卖场轻松愉悦的购物环境和商品所富有的价值展现给消费者,从而提升卖场空间的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 董永.从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角度浅析商业空间照明设计[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14):129-130.

[2] 李权.商业空间设计研究[D].沈阳:沈阳理工大学,2011.

[3] Barry,Maitland.TheNewArehiteetureoftheRe(下轉第页)(上接第页)tailMall[M].London:ArehiteetureDesign and Teehology Press,1999.

[4] 张书勇.营销场景空间设计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5] 林福厚,马卫星.展示艺术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出版社,2002.

[6] 凌秋月.论展示空间的人性化设计[J].实践与探索,2008(9):84一85.

4.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论文阅读 篇四

摘 要:综合来说,拖延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而与时间管理和道德无关。本文首先介绍拖延的概念及其来源,并探讨人格特征、家庭背景、任务性质、外部环境等影响因素,以及拖延行为的后果,最后针对拖延行为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拖延行为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1 什么是拖延

一般认为,拖延是指这样一种行为倾向:即个体在时间和精力都充沛的情况下,不断延迟执行任务的时间。Milgram等①认为拖延是一种人格特质,具体表现为执行任务或做决定时总是“慢半拍”。owell等②研究发现:自我报告为拖延者的人对时间的敏感性显著较低。Chu等③区分了两种拖延:被动拖延与主动拖延。前者指传统意义上的拖延,具有消极性质;后者则指人们通过拖延将自己置于压力情境下,从而激发更高的学习效率。

2 拖延的根源

2.1 拖延的情绪根源

研究表明,人类的行为受情绪的引导,且这种引导往往是无意识的。当个体处于消极的情绪感受中,譬如恐惧、怀疑、焦虑、抑郁时,则往往会利用拖延来逃避这种内心失衡的状态。此外,一些研究发现,疲惫也是学生列出的三大拖延原因之一。

2.2 拖延的认知根源

这主要涉及对时间、任务目标与自我概念的认知。拖延者常以一种“期望式思维”来看待时间,这种态度激发更多的拖延。同时,若认为任务“没有意义”,就会产生“何必去做”的价值取向。此外,个体对自己是否能成功完成任务有一个基本评价,而消极的评价则导致拖延。

2.3 拖延的生物根源

拖延的生物根源包括身体、大脑以及遗传基因。大脑面临消极刺激时会决定回避,而回避行为又会影响到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2.4 拖延的人际关系根源

这主要是指家庭背景、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地位。个体在社会中扮演多重角色,而每一角色都是通过与他人的关系来定位的。如果个体不能处理好这多种角色之间的冲突,就会导致拖延。除此之外,对自己在社会角色和文化角色上的忧虑或许也是构成拖延习性的一个因素。

3 拖延的成因

3.1 内部因素

(1)人格特质――责任感。Judith.L.Johnson发现,五大人格中的责任感的缺乏最容易导致拖延行为。Steel Piers也发现,若把责任感从五大人格中剔除,则其他四种特质与拖延均不存在相关。Watson等的研究结果也显示,责任感得分低的小学生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2)不合理认知。这主要涉及对任务成败的.过分关注以及自我管理的缺乏。过分关注任务成败,容易导致害怕失败或完美主义的倾向,这种不合理的认知会导致个体逃避现实,具体表现就是将任务不断延迟。而糟糕的自我管理不仅会推迟任务的开始,在任务过程中也容易受外界干扰而中断任务,进而影响任务的延续性。(3)动机。研究发现,受外部动机驱使的个体更易表现出拖延。而就内部动机而言,害怕失败动机较高的个体会有更多的拖延行为。Schouwenburg和Lay就认为,失败恐惧能够很好地预测拖延。

3.2 外部因素

(1)父母的影响。已有的研究发现,父母专制的教育方式会导致拖延。如Pychyl 等研究发现,专断程度越高的家庭,其孩子的拖延程度也越高。此外,Ferrari 等研究结果表明,淡漠的家庭也会导致更多的拖延。(2)他人期望。Gregory Schrawh和Theresa Wadkins研究发现,教师期望和学生责任感呈正相关,而责任感是拖延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可见,若个体感受到的他人期望很低,则可能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去完成任务,从而导致拖延。(3)物理环境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来自外界的干扰会增加个体的拖延行为。干扰物分散个体的注意力,从而导致拖延行为。如Haycock研究发现,干扰物是导致学生拖延的主要因素之一。

4 拖延的影响

4.1 消极影响

首先,使个体的学习、工作效益大打折扣。拖延导致时间的浪费,个体最后不得不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以交差,则往往是敷衍了事,成果自然也不理想。长此以往,个体的学习、工作能力也会下降。其次,容易产生焦虑、内疚、挫败感等负面情绪。个体的行为与情绪是互动的,情绪引导行为,而行为又反过来强化情绪,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使个体充满悲观,极不利于身心健康。最后,拖延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拖延从外在抑制了个体成就的大小,从内在降低个体的自尊水平,长此以往,极易导致个体自暴自弃,最终一事无成。

4.2 积极影响

Chu等区分了“主动拖延”与“被动拖延”。他们认为,主动拖延者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和时间控制感,并且作业成绩也和非拖延者一样好。

5 拖延的应对措施

5.1 制定具体可行的行动计划

一份详细、合理的计划书是个体顺利完成任务、减少拖延的重要保证。既然拖延的成因之一是糟糕的自我管理(包括时间管理),那么制定计划来明确目标、分配时间,一方面可以产生内在动力,一方面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从根本上改善自我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制定的目标不宜过高或过低,应处于个体需要通过一定努力而能够达到的水平。此外,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还能够有效排除外界的干扰,进而减少拖延。

5.2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改善心态

包括按时吃饭,按时睡觉,多读书,少抽烟喝酒等。人都有对积极、美好事物的向往,糟糕的生活习惯反馈到大脑中,就会产生糟糕的心态,从而引发糟糕的行为,包括拖延。所以,应大力激发人们心底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出健康的心态,从根本上消除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不仅能减少拖延,更能增加人们的幸福感。

5.3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都有获得他人积极回应和认同的需要,他人的反馈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心理状态,进而影响行为。要建立一个积极的反馈机制,其关键就在于塑造积极向上的自我形象。人们对于一个整日嬉戏玩乐的人是没有期望可言的,相反,对于一个积极向上的人,人们的期望除了起到积极的反馈作用,还会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驱使个体追求有效率的行动,从而减少拖延。

注释

① Milgram N,Mey-Tal G,Levison Y. Procrastination, generalized or specific i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Pers Individ Dif .25:297-316.

② Howell AJ, Watson DC, Powell RA.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The pattern and correlates of behavioral postponement.Pers Individ Dif.40:1519-1530.

5.环境创新的采纳行为分析 篇五

环境创新的采纳行为分析

讨论了环境创新与非环境创新的区别,揭示了环境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涵义.并以成本-收益分析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简单模型,用以分析理性市场主体对于环境创新的采纳行为.最后讨论了该模型的`政策含义.

作 者:陆利忠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上海,00 刊 名:科技与管理 英文刊名:SCIENCE-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3(2) 分类号:F132 关键词:环境创新   可持续发展   成本-收益分析   采纳行为  

6.大学生购物心理及其购买行为分析 篇六

二大学生购物心理及其购买行为分析 2.1大学生购物心理分析

大学生购物心理是指大学生在成交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极其复杂、极其微妙的心理活动,包括大学生对商品成交的数量、价格、服务、营销等一系列问题的一些想法及如何付款、选择什么样的支付条件等的综合体现。

大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到商场或专卖店、专营店去购买商品品,这一行为中,心理上会有许多想法,驱使自己采取不同的态度。它可以决定成交的数量甚至交易的成败。因此,我们在物品促销中必须对大学生的心理必须高度重视。

一、求实、求新、求美、求名心理相结合

这四种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动机。首先,他们购买物品时,要求商品必须具备实际的使用价值,能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其次他们还追求商品时尚和新颖,他们购买物品重视“时髦“和“奇特“,好赶“潮流“。再次,爱美是人的一种本能和普遍要求部分,对于大学生而言,则更是热衷于追求商品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大学生购物以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威望为主要目的。他们讲名牌,用名牌,以此来“ 炫耀自己“。具有这种心理的人,普遍存在于社会各阶层,尤其是现代社会中,由于名牌效应的影响,衣、食、住、行使用名牌,不仅提高了生活质量,更是一个社会地位的体现。因此,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追牌族”涌现的原因。例如,联想最新推出的Y470无疑是满足了大学生种种购买心理。联想Y470以i5处理器

二、廉价心理

这是一种“少花钱多办事“的心理动机。其核心是“廉价“。有廉价心理的大学生,在选购商品时,往往要对同类商品之间的价格差异进行反复仔细的比较,还喜欢选购打折或处理商品。具有这种心理动机的人,以家庭不富裕的居多。当然,也有家庭富裕而节约成习惯的人,精打细算,尽量少花钱。有些希望从购买商品中得到较多的利益的大学生,对商品的花色、质量很满意,爱不释手,但由于价格较贵,一时下不了购买的决心,便讨价还价,满足廉价心理。但所谓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所以大多数大学生在面对买电脑等价格较高的商品时,都能下定决心买有品牌保证且质量保证的商品。

三、偏好心理

这是一种以满足个人特殊爱好和情趣为目的的购买心理。有偏好心理动机的人,喜欢购买某一类型的商品。例如,有的人爱养花,有的人爱集邮,有的人爱摄影,当然也不乏有人喜欢玩游戏,等等。这种偏好性往往同大学生自身从事的某种专业、知识、生活情趣等有关。因而偏好性购买心理动机也往往比较理智,指向也较稳定,具有经常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对品牌比较忠诚。

四、跟风心理

这是一种“从众式”的购买心理动机,其核心是不甘落后或胜过他人,他们对社会风气和周围环境非常敏感,总想跟着潮流走。有这种心理的大学生,购买某种商品,往往不是由于急切的需要,而是为了赶上他人,超过他人,借以求得心理上的满足。

五、疑虑心理

这是一种的购物心理动机,其核心是怕“上当“、“吃亏“。他们在购买物品的过程中,对商品质量、性能、功效持怀疑态度,怕不好使用,怕上当受骗,满脑子疑虑。因此反复向导购员询问,仔细地检查商品,并非常关心售后服务工作,直到心中的疑虑解除后,才肯掏钱购买。

在实际的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针对满足大学生需求的管理者以及导购员对大学生的购物心理,必须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并针对大学生的特点,恰当对待,从而才能促使销售工作顺利进行,创造更大的经营业绩。

二、针对大学生网上购物的心理分析

对于大学生网上购物的心理反应,虽说不同的大学生有所不同,但总地来说可归纳为两种:心理优势和心理劣势。

(一)对大学生网上购物的心理优势分析

1网上购物得以摆脱商场购物的心理压力。部分大学生可能因缺少购物经验或者不喜欢上街购买,或者因商场服务人员态度欠佳或过分推销,而对传统的商场购物方式抱有强烈的反感。还有些大学生可能因不愿让他人知道自己所购买的东西,或者说想拥有他人所没有的产品,希望采取较为隐蔽的购物方式,也不愿意去商场超市购物。而网上购物方式具有购买产品的隐蔽性和独特性等特点,并让大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

2网上购物可以提供购物时间与地点的便利。大学生可能因购物场所离家太远,或者没有时间上街购物,或者所购买商品过大过重而不易搬运,或者营业时间过短等缘故,无法或不愿到商场购物。而网上购物方式具有全天候24小时营业和依据大学生约定时间地点送货上门的优势,可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对购物时间和地点的要求。

3网上购物可以突破购物种类和数量的限制。传统的商场购物方式零售商是通过扩大商场营业面积、增加经营品种等方法,来满足大学生对花色品种的要求。但是,商场经营的产品种类、营业面积不可能无限制扩大,大学生却要承担在茫茫商品海洋中搜寻产品信息的成本。而网上购物方式突破商场经营产品种类和地理区域的限制,不仅使大学生可选择的商品来源无限扩大,而且大学生只要移动鼠标即可方便快捷地找到所要购买的产品,实现产品信息搜寻的规模经济效益。

4网上购物可以实现更低的成交价格。网上购物能为企业节省巨额的促销流通费用,使产品成本和价格的降低成为可能。而大学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的价格,甚至可绕过中间商直接向生产者订货,因而能有更低的价格实现购买。

(二)对大学生网上购物的心理劣势分析

正因为大学生网上购物具有传统的商场购物所不具备的心理优势,所以它很快被社会所接受并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但它与其它任何事物一样都具有矛盾的两面性,即大学生网上购物在具有心理优势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心理劣势。

1网上购物缺乏商场购物所特有的心理乐趣。传统的购物心理是眼见为实,大学生可以通过味觉、触觉、听觉等来感受商品,从而影响其购买行为。而网上购物方式基本上属于人机交往,沟通形式简单,交易过程单一,大学生既体验不到商场购物讨价还价的乐趣,也无法从交易过程中得到自我能力的验证。网上购物方式,大学生既享受不到商场购物条件下人员服务的待遇,也体会不到受人注意和受人尊重的“上帝”感觉。

2网上购物无法满足大学生购物的社交动机。网上购物方式体现的是人机对话,无法重现商场购物方式所特有的人迹互动关系,从而,难以满足大学生购物的社交动机,如在购物场所碰到熟人或朋友聊天的可能、结识新朋友的机遇与售货人员之间个人沟通的经历或者其他社交接触活动的机会。

3网上购物存在一定的购物风险和支付风险。网上购物体现的是虚拟的购物过程,大学生无法在购物前通过触摸方式对产品进行检视,因而存在较高的购物风险。特别是当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向远在海外的生产厂商或经销商号购买产品时,如果当地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或者当地政府执法水平不高、执法力度不大,或者当地市场行为缺乏规范,导致假冒伪劣产品充斥,言过其实、以次充好、服务低劣甚至销售欺诈等不良现象蔓延,网上购物风险将进一步扩大。从网上购物的支付手段来看,网上购物应适用电子支付手段,而安全通用的电子货币尚处于研制阶段,只能使用信用卡。在有关权威机构调查用户使用网络最关心的问题中,发现交易安全性占到50%以上。

一、当代大学生购物心理变化趋势和特征

当今市场经济蓬勃房展,产品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已经成为历史,大学生主导的买方市场已经来临。同样,在大学生买方市场上,他们将面对更为琳琅满目的商品及其品牌的选择,这一变化使当代大学生的购物心理与以往相比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消费主动性增强

消费主动性的增强来源于现代社会不确定性的增加和人类追求心理稳定和平衡的欲望。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

下,大学生对购买的风险感随选择的增加而上升,而且对单向的“填鸭式”营销沟通感到厌倦与不信任。在许多日常用品的购买中,尤其在一些大件耐用消费品(如电脑)的购买上,大学生会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途径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这些分析也许不够充分和准确,但大学生却可从中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以减轻风险或减少购后产生后悔的可能,增加对产品的信任和争取心理上的满足感。

(二)个性消费的回归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大多数产品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种类上都已极为丰富,“大学生就是上帝”、“大学生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已成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准则,大学生个性化消费的愿望已完全能够实现。于是,大学生开始不断地规划自己的消费准则,大胆地向商家提出挑战。用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观察,大学生所选择的已不单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包括其他的“延伸物”及其各种不同的组合。从理论上看,不同大学生的心理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大学生都意味着一个细分市场。因而,心理上的认同感已成为大学生做出购

买品牌和品种的先决条件,个性化消费正在也必将再度成为消费的主流。

(三)购物兴趣的追求与对购买方便性的需求同时并存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可供支配的时间增多,一些自由职业者或家庭主妇希望通过现场购物来消遣时间,寻找生活乐趣,保持与社会的联系,减少心理孤独感。因此,他们愿意多花时间和体力进行购物,而前提必须是购物能为他们带来乐趣,能满足心理需求。然而,另一些大学生则恰恰相反,由于工作压力较大,紧张度高,他们往往以购物的方便性为目

标,追求时间和劳动成本的尽量节省,特别是对于需求和品牌选择都相对稳定的日常大学生,这点尤为突出。这两种相反的心理将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并存和发展。

(四)价格仍然是影响消费心理的重要因素

为了避免恶性的削价竞争,尽管相当一部分企业采取了各种差别化手段来减弱大学生对价格的敏感度,但价格始终对消费心理有重要影响。例如,近年来的微波炉降价战,虽然作为市场领导者的格兰仕拥有技术、质量、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但最后却也被

迫宣布重返降价竞争行列,为市场占有率而战。这说明,即使在当代发达的营销技术面前,价格的作用仍旧不可忽视。

大学生购买行为分析

一、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者其购买决策过也明显地分为五个阶段,它们是:认识需要、信息搜索、评估选择、购买决定与购后评估。

1、认识需要。大学生首先要认识到自己需要某种商品的功能后,才会去选择和购买,因此,认识需要是大学生购买决策过程中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即时状态与理想中的状态的差距,所以就想消除这个差距。例如当他们看到电脑里没有聊天软件时,就会下载。正是因为许多因素都可以激发人们认识需要,因此进行市场营销的企业可以通过广告来激发人们对新产品的需要,从而使他们放弃那些老的产品或者是在市场上已经没有竞争力的产品。

2、信息搜索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需要以后,便会自动地进入购买决策过程中的另一个阶段:信息搜索。当然,对于反复购买的商品,大学生会越过信息搜索阶段,因为所需信息已被大学生通过过去的搜索而掌握,这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越贵的商品(例如电脑)越能使大学生重视信息搜索。信息的外部来源有多种。

(1)个人来源:亲戚和朋友是典型的外部信息来源,在与亲朋好友的谈天中,人们会获得关于商品的知识和信息,并且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喜欢接受别人的建议及购物指南,尽管介绍商品的人的认识或消息来源有时也不十分准确。(2)社会来源:公共来源的范围较广,可以是政府或其它组织的评奖,也可以是网络上对其的评价,还可以是广播电台或电视台组织的有关商品的节目。

(3)商品来源:商品来源包括产品广告、推销员的介绍、商店的陈列或产品包装上的说明等,不过这些途径的信息对大学生来讲有时会有先天性的偏差,大学生可以同意或相信,也可以提出问题或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其它评论。

3、评估选择

(1)品牌子集所谓品牌子集是指大学生根据某种标准所作出的限定范围内的商品品牌。评估选择只在大学生的品牌子集中进行,这个子集并不包括该类产品的所有的品牌。

(2)决定性因素在大学生评价与选择的标准中,通常会有一项是促成大学生决策的主要因素,这项因素被称为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依商品的种类和大学生的感觉、生活方式、态度、需要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而变化。例如当一位公司高级职员要买一块与他的地位相称的手表,他一般会去买欧米茄牌(OMEGA)的,这时的品牌就是他评价与选择的决定性因素。假如一位爱吃辣椒的大学生买零食,那么带辣味儿的食品就是他的首选食品,于是他会买带辣味儿的锅巴或虾条,至于说品牌,则不是他关注的要点。有时决定性因素并不止一个,可以是两个同样重要的因素。

对企业来说,使某种商品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并不是工作的全部,要紧的是这个特色必须与大学生眼里的决定性因素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吸引大学生并满足大学生的迫切需要。实际上这种思想已经被许多企业所利用,并在广告中不断地宣传产品的迎合大学生决定性因素的功能。洗涤剂的去污能力、卫生巾的防侧漏、电视录像一体机的便利、抗过敏药的无嗜睡性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4、购买决定大学生经过搜索信息对产品进行了评价与选择后就会作出购买决定。当然,大学生也可能因为评价与选择过程中的问题推迟或取消购买的决定,这时大学生购买的决策过程处于停滞状态。参与营销的企业不可能对大学生的购买决定做任何工作,因为大学生一旦做出购买决定,余下的只是在商店或其它什么地方完成交易,也就是付款、提货或安排交货地点等事宜。

5、购后评估将商品买回家以后,大学生的购买决策过程还没有终止,因为在最初使用商品的过程中,大学生会以购前的期望为标准来检查与衡量自己买回来的商品,为的是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或不满意的地方。大学生的期望与大学生所购产品间的差异被称为是双向差异。双向差异的校正主要由进行营销的企业方面来执行,例如检查产品说明有无给大学生予正确的指导,广告内容有无超现实的方面,产品制造方面是否尚存在缺陷等等。另一方面,对技术要求较高的产品,企业对大学生进行专门指导和培训是十分重要的,这一作法已被许多计算机公司和软件公司所采用。

大学生购买行为的特殊性

1、大学生消费比较具有示范效应,从众行为明显;具有明显的情绪性。

示范效应和从众行为是大学生消费中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比如如果其他人都有了手机,那么自己也有买一部的强烈愿望。这种示范效应与“21世纪是信息世纪”的社会观念相结合,其产生的消费需求是非常强烈的。作为年轻人,大学生追求个性的释放,他们希望自己成为有独特风格的人,也喜欢有独特风格的产品与品牌。但是这种独特是群体的独特。大学生每天都和同学、朋友进行密切接触,因此他们又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他们希望并主动与群体保持一致,并以这种一致获得群体的认同。他们的空间很小,他们的选择很简单,他们的爱好很集中。大学生们群体生活的方式和现代的网络、通讯设备,使得任何一个小小的火种都可能在大学生中迅速引爆流行。

另外大学生消费的情绪性还表现在消费上的连续性,如果消费一次后如果感觉很满意,很可能会连续消费同企业的相同或不同产品,并且还会推荐自己的伙伴消费;若不满意很可能不再消费,而且这样的感觉因为大学生之间信息的迅速交流,会感染到周围的同学,因此企业应该着重注意产品的质量,企业的服务等,要给大学生留下一种亲切的感觉,产生下次还想来的欲望,切不可对他们进行坑骗等不良行为,也不可以设一些“合法的陷阱”,这样会砸掉自己的产品和企业信誉,产生连锁反应。

同时情绪性的另一面是冲动消费,容易受广告等宣传的影响和商家宣传和促销方式的引导(尤其在黄金周等时期),消费具有冲动的特点,因此商家要注意利用广告等宣传形式,尤其加强适合学生特点口味的宣传,如公益与商业相结合的互动型大学生活动,或对大学生活动提供一些赞助。百事可乐大学生艺术新星大赛就是这样的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力,这种活动影响比较深远。

2、先锋性消费,消费观念越来越超前。

大学生站在先进文化的最前端,容易接触到、也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消费观念也比较超前,消费观念也变化比较快,比如对网上购物容易接受,对“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的对新兴消费方式也比较容易接受。

大学生具有勇于尝试的个性特点,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同时比较喜欢新事物,消费观念比较超前。新事物包括全新的物品以及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的新功能,新包装,新内涵,新形象,旧产品的新购买方式(如网上购物)、促销活动(如有奖促销)等等,因此企业应该根据大学生不断变化的心理,结合社会新出现的时尚开发新产品和新创意,并注意作好宣传,增加内涵等附加价值。

3、消费产品集中,购买集中特征明显

目前消费产品比较集中,主要停留在时尚、电子、影像、文化、娱乐、交友、培训上,随着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时尚物品花样的发展,受示范效应的影响,消费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目前来讲仍然处于一个集中的水平,但具体物品变化较快,比如在IT消费产品上,可能在一段时期内流行的是CD机,而另一段时期可能就是MP3了。

另外,大学生消费最大的特点还在于追求时尚化,追求时尚的东西,喜欢新奇的和浪漫的事物,消费品追求个性的张扬。追求时尚也是大学生消费具有盲目示范效应的原因,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比较容易把握大学生产品的方向。大学生消费有一个趋势就是从实用化向时尚化过渡,消费的大头已经不再是学习用品、书籍之类的东西,已经转变成了电脑网络、手机、旅游等比较前卫的带有时尚气息的产品。

4、对商品的品牌比较看重。

名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大,通常大学生在购买东西时,非常看重品牌。没有牌子的东西一般不会去关注。在大学生的心目中,品牌既是一种质量的保证,也是一种品味的象征。他们有着非常强的品牌意识,在他们看来,有品牌才会有质量。他们认为一个品牌的建设需要很长时间。他们认为“一个品牌能生存下来,就表示市场肯定,有相对可信度,同时建立一个品牌,产品质量是保证。另外,良好优质的售后服务也是非常关键的。”同时大学生有很高的品牌忠诚度。一旦尝试了某个品牌,觉得很好用,一直都会使用这个品牌。当然,对于类似于服装之类的时尚商品,大部分同学表示,毕业之后不会再买现在喜欢的品牌。而且,大部分大学生是上了大学之后,从开始关注一些品牌,对一些品牌的忠诚度也是在之后才慢慢形成的。可见,大学阶段对于大学生的品牌意识和忠诚度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大学生能够接触到海量产品信息,同时他们判断能力也不断趋于成熟,而且这个阶段形成的一些品牌观念也很有可能会带到他们毕业以后的生活中。

5、大学生群居性、集中性购买

大学生群居性、集中性购买的特点非常利于商家们进行季节性的重点促销,因此企业应该加强重点性的有针对性的促销,众所周知,在每年的九月份,随着新生入学,高校市场会形成一次井喷的过程,同时在各个节假日来临之际,学生经济能力较强,消费欲旺盛。校园消费将进入井喷状态,形成了“节假日经济”,这实际上成为商家在高校范围内树立属于自己的独特商业品牌的良好时机。

7.行为环境心理学空间实例分析 篇七

1 空间行为模式的分类

空间里的行为模式, 按其目的性, 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1 再现模式

通过观察分析, 尽可能忠实地描绘和再现人在空间里的行为。这种模式主要用于讨论、分析建成环境的意义, 人在空间环境里的状态。比如, 我们观察分析人在餐厅中的就餐行为, 忠实记录顾客的分布情况和行为轨迹。就可以看出餐厅里的餐桌布置、通道大小, 出入口位置等是否合理。

1.2 计划模式

根据确定计划的方向和条件, 将人在空间环境里可能出现的行为状态表现出来。这种模式用于研究分析将建成的环境可能性、合理性等。比如我们计划建一幢住宅, 根据确定的居住对象、人数、生活方式、经济技术条件等, 按照人的居住行为, 将居住空间表现出来, 这就是住宅设计。

1.3 预测模式

将预测实施的空间状态表现出来, 分析人在该环境中的行为表现的可能性, 合理性等。这种行为模式主要用于分析空间环境利用的可行性。比如要建造一座展厅, 我们就可以根据基地环境、展览要求、展出方式等, 分析展厅有几种可能性, 哪一个更加符合人的观展行为, 更加符合预测计划要求。

2 建筑内部空间行为模式研究

建筑内部空间环境具有以人为主体的空间的基本属性和特性, 它是由特定的环境空间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在空间环境中, 人们较多的会表现出以下的心理行为如下。

2.1 私密性

私密性对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私密性的关键在于为使用者提供控制感和选择性, 这就需要物质环境从空间的大小、边界的封闭与开放等方面, 为人们提供不同的层次和多种灵活机动的空间。人类既需要私密性也需要相互间接触交往。对每个人来说既要能退避到有私密性的小天地里, 又要有与别人接触交流的机会, 环境既可支持也可阻止这些需要的实现。

居住环境是影响个人生活体验重要的场所,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民居住宅, 家与园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家是私密性空间, 园是半私密空间, 通过院落、围墙、大门、照壁等的设置, 形成居住环境的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空间的过渡。现代城市住宅利用入户花园作为公共交通空间与住宅室内空间的过渡, 打破传统的入户门与客厅直接相接的方式, 充分保证住户的私密性的需求。

在餐厅的室内设计中, 考虑就餐习惯和人的行为表现, 合理安排餐桌的布置和走道, 并有私密性的卡座、包间及部分隔断的划分, 合理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2.2 领域性

人类的领域性是人的空间需求特定之一。领域这一概念不同于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是一个随身体移动的看不见的气泡;而领域无论大小, 都是一个静止的、可见的物质空间。

领域具有不同的尺度和区分方法, 有利于个人根据自己的角色和需要选择安排自己的行为, 形成稳定有序的生活。领域有助于私密性的形成和控制感的建立, 能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对空间进行领域的划分。住宅中划分不同的功能分区, 以满足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而有间的良好关系。厅为家庭的公共空间, 而卧室和书房属于私密空间。

领域在室内商业空间中还可增强环境的归属感, 有利于个人在公共交往中形成个人空间, 如餐厅的座位布置, 人们较喜欢选择在靠近墙角、窗、绿植、水池、隔断及包间的一些位置就餐, 可以给人们带来一定的领域性与安全防卫, 形成了设计中所谓的“边界效应”。此时的室内空间环境与人的关系是和谐的, 人们会产生归宿感、安全感、舒适感。

3 外部公共空间行为模式研究

3.1 交往与空间

社会交往是我们在环境中的基本需要。人们在环境中交流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包括谈话、观看、感受、聆听等。社会交流的重要特点是需要特定的空间, 人们通过距离来控制交流的程度。因此, 人们在城市中生活和工作, 经常会使用城市中的各种室外空间, 例如广场、公园、绿地、街道等。外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限定自然开始的, 是由人们创造的有目的外部环境。与无限延展自然环境不同, 外部空间是在自然当中划定的空间。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会经常无意识的创造出外部空间。例如撑开雨伞时的伞下空间, 户外演讲时聚集的人群所围合的空间, 野餐时草地上铺的毯子等。

3.2 行为模式

行为一般理解为带有目的性的活动的连续集合。它是人的生物、社会和文化属性与特定的物质和社会环境长期、持续和稳定地交互作用的结果。外部空间行为模式是可观察到的现象, 其中较为普遍的行为模式有抄近路、依靠性、边界效应、靠右 (左) 侧通行、逆时针转向、人看人、围观等。在环境设计中, 应充分的考虑到这些行为所体现的社会性的心理需求, 满足以人为中心的环境空间。

3.3 领域划分

外部公共空间的领域划分, 也是给人们或多或少的带来一些个人空间领域的需求。如在公共场所中, 一般人不愿夹坐在两个陌生人中间, 在公共海滩钓鱼的人们也一样, 彼此在岸边保持一定的距离。这种现象表现出人们对空间的利用是一种与别人沟通的方式, 也是反映对他人的感受的重要因素。这方面的观察和研究不仅有益于个人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选择, 而且对环境设计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环境空间可以说是围绕着人, 并对人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秩序、模式和结构, 合理的利用科学设计手段, 使环境适应人这一空间主体。在环境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些具有人性化的因素来满足人们的心理及行为表现。

摘要:在21世纪高速发展的今天, 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越来越多的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要求;而是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来解决人们生活的环境空间的全面性与生活质量的提高;充分地满足人们的行为在置身环境空间中的生理与心理的需要。因此, 本文详细分析了人在环境空间中的行为表现, 阐述了科学合理的应用人体工程学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

关键词:环境,空间行为,人性化

参考文献

[1]刘盛璜.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徐磊青.人体工程学与环境行为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8.行为环境心理学空间实例分析 篇八

关键字:环境心理学 街道 空间 景观设计

我们所处的每座城市应该都是装满故事、写满历史的空间小站。城市街道就相当于这个小站的窗口,也算是我们读懂城市的线索和体验城市“城市灵魂”的通道。本论文把街道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城市景观在优化和改善环境品质,增添文化氛围和亲和力的前提下,使得街道历史文化特色景观环境、景观环境的结合,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街道空间景观,打造出与街道景观融为一体且具有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共存的街道空间景观。

一、适用于街道空间景观中的部分环境心理学理论

环境心理学以建筑学、心理学、生态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为研究基础,是一门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派生出的、研究环境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人文科学,它主要通过研究人和环境的关系,达到提升环境品质,提高人居环境水平。将环境心理学原理运用在城市街道空间景观设计中,可以有效地研究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活动中作为空间环境主体的人以及对不同环境的心理感受,有助于构建出具有人性化的空间环境,并能产生不一样的行为模式。

(一)环境理论感知

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用听觉、视觉、触觉、嗅觉以及味觉等不同器官感触来接收属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信息。从环境获得的信息,经过感知者自身不同的经验, 来感受景观环境的信息并评析城市空间景观,使得街道空间景观环境的背景和前后关系参与进来,形成人们对环境的体验。

(二)私密性需求

私密性包括: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人们对私密性需求是在街道空间设计中的公共空间是尽可能通过建筑布局和立面、地面铺装、植物配置和小品设置等,考虑人的导向私密性,应设置合理的空间环境,使之与陌生人之间是和平共处的。

(三)领域性和公共性

人所能够占有与控制的空间范围即为领域。领域性提供了便于相互沟通的信息与相对的安全感,不同人群之间的活动领域中,既能相交而提高安全感和秩序感,又能讓彼此拥有共同的世界,还有各自独立的空间。对置身私密空间的人来说,他们也需要开敞性自由的公共空间。在城市中的广场、公园等较为开阔的景观绿地可供人休憩和观赏,是人流相对集中的空间,因此使得人与人能更好的交流和沟通。所以,在空间景观设计中,应当考虑着重加强领域感的设计和这种空间属性与人的关系,将人与空间环境达到理想模式的状态。

(四)个人空间尺度理论

个人空间主要是指,他人对个人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空间范围的侵犯与干扰会引起个人的焦虑和不安。也指的是人际距离,与人的生理和心理有关。它包括4种: 亲密距离( 0 ~ 50 cm) 、个人距离( 50~ 120 cm) 、社交距离( 1. 2 ~ 2. 0 m) 和公共距离( 3. 6 m 以上)。在空间设计中的个人空间主要体现为对座椅的设计,带给人在空间功能下的合适距离,如凸、L 形、或凹的转角等形式的休息设施。

二、我国城市街道景观现状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城市化进程中传统的街区格局被城市新发展概念取而代之。传统的街道、社区、邻里都丧失色彩,抹杀了人的丰富社会生活。取代的是追求流动、一味强调效率的大尺度街道和广场致使居民远离社会交往。经过大量的实际调研,得出街道景观有:基础设施不完备;交通秩序混乱;缺乏人活动交流的场所;街道尺度失调,未体现景观序列对景观配置的指引作用,与周边环境衔接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是文化遗产和传统景观均遭到破坏:部分城市为了致富扩路,伐掉街道两旁古树;部分扩建的开放空间景观缺少文化特色。一些城市公共景观空间,模仿着罗马式、欧美式景观。这些仿建,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发展没有好处。

四、街道空间景观设计方法

城市街道空间的景观设计,就是在合理的功能定位下,达到设计者意图将街道景观的构成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对功能上整合,在这前提下,论文将从以下方面探析街道空间景观设计的手法。

(一) 挖掘传统文化来体现街道空间景观的连续性

要实现街道空间景观设计的连续性,须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传统文化和习惯。那么街道景观环境的创意和建造要结合本土文化传统、体现原有的历史风格、特色装饰来表达对传统历史的延续性。要注重属于视觉空间的街道空间和注意时空上的连续性。一是通过街道两旁的绿化、建筑风格和布局、色彩及周边环境设施等的延续来实现视觉连续性。二是通过将街道空间中各景观要素放置一个特定的时空连续体中加以组合和表达,并且进行演变和进化来体现时空连续性。

(二)重塑街道环境来体现出在文脉上的传承性

人文景观的一部分便是城市街道景观,街道景观结构又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一个动态系统。在改建街道景观时,通过对整条街道的建筑景观再次装饰使新老建筑遥相呼应。每个城市有不同的历史背景,不一样的气候和地形,当地居民各自的生活习惯和观念,在设计中也应相结合。

(三)强化人性设计,促成街道空间景观在标识系统的完善性

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街景的和谐对话是街道景观规划设计前提。从空间环境知觉和空间认知的角度来看,街道景观须建立一个完整的标识系统,能够简单明了定位人们所处的位置及如何便捷到达下一个地点。城市景观、交通路线、周边建筑分布情况相协调的街道标识应该应该具有清晰明确、统一的指示,还须具有本土文化特色和满足人的需要,此外还应有良好的使用性外观。

社会在发展,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未间断。对于城市而言,街道是其血脉,所以街道空间景观是最贴近大众生活的也是城市最基本的。环境心理学是城市发展的产物,它对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同样,城市街道空间景观也应随着使用者建议进行更新改造,强化人性化,为子孙后代建立良好的环境,这也是街道空间景观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刘莉,《环境心理学原理在城市景观中的运用分析——以徐州云龙山东坡运动广场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22)

[2] 金超. 《我国城市街道景观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09(14).

[3] 黄建军. 《抚顺城市街道景观调查与分析》[J],广东园林,2009(06).

[4]张世彤.《我国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6).

9.行为环境心理学空间实例分析 篇九

“小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与培养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五个地区抽样选取16472 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心理基本健康的比例是79.4%,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例是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4.2% ;小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行为问题按比例排列,依次是:人际关系、情绪状态、自我控制、动机、自我概念和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正在努力地完成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随着生理的发展成熟,他们的自我认识、道德价值观、性心理及性别的社会化等构成了发展的重要内容。正常的青春期发展可能伴随着许多令人苦恼的、骚动的和不可预知的想法、感情和行为。除了一些极严重的精神问题或行为外,许多看似有问题的行为其实只是正常发展过程中的偏离。若要区分真正的偏离行为和较小的发展危机,了解发展的知识和个体正常行为范围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Copeland “个体特质”自我意识高涨。表现为强烈地卷入自我。个体尤其关注自我形象,有时认为是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无与伦比的,有时从内心深处认定自己是个失败者,情绪一落千丈,极为自卑。个体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我是怎样的我?”充满幻想。个体对社会对人生有了更为丰富的认识,虽然这种认识往往是偏激的或不切实际的,往往会随着个体体验到的强烈冲动和强烈的情感而变化。自我表达的需要。Copeland 称之为“做你自己的事”,摆脱对父母的依恋或依赖,追求独特的自我,不再遵循父母设定的发展模式。“我的生活,我作主”。充满哲学抽象、理论和理想。心中充满了诸如“绝对真理”、“极限真理”等哲学问题。不轻易接受权威的观点甚至表现出某种叛逆性。对性感兴趣。个体性心理的发展是指个体在个体时期顺应自己性别的生物学和社会学特点而表现出的性意识、性情感等心理活动。个体开始变得非常关注外表和衣着,打扮自己。从众。为了求得相互的接纳,这一同伴群体内部也表现出求同的趋向。高敏感性、情绪波动、冲动的倾向(如叛逆行为甚至是犯罪和反社会行为)、行为抑制甚至是社会退缩。主要内容

一、心理与行为问题的表现与类别

二、心理异常的判别依据

三、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原因分析

10.行为环境心理学空间实例分析 篇十

1.谨慎、戒备型客户

行为:坐在洽谈桌上一言不发,只是看相关的资料和图片

心理:此类客户一般往往比较小心谨慎,有自己的主意,带有一定的戒备心理,是客户中比较难处理的客户 应对策略:

我们可以观察他们喜欢什么的设计图片,在后期洽谈时可以顺着他们的思路走,不要着急说话,以免处于被动,但客户看完图片时你一定要开始说话,否则客户就会一走了之。对待此类客户要学会欲擒故纵,采用迂回战术,不要着急,慢慢引导他们 此类客户一旦对你产生信任感,就会毫不犹豫下订单

2.自尊心强型客户

行为:一进门就打电话,要求看图片,吹嘘自己的客户

心理:此类客户一般往往是自尊心比较强的客户

应对策略:

对待此类客户要学会当他的忠实的听众,要适时的抬捧他,而引导他消费,告诉他如何做更显档次和美观,切忌在语言中出现 对他们说的准备投入的装修资金不能完全相信

3.最好的、有诚意型的客户

行为:坐下后会很谦虚的叙述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心理:此类客户一般往往是最好的、有诚意的客户

应对策略:

这个时候要多用笔记录下他们的要求,一定要表现出你很诚实、认真、能干。如果你没有记住他所说的话,他将对你的能力产生怀疑而失去进一步洽谈的兴趣 对待此类客户要学会多用耳朵听,用笔记录并做好最后的总结发言

4.势利、迷信权威型的客户

行为:进装潢中心后,就不停的走动及观看墙上的设计图片

心理:此类客户一般往往是比较傲慢、势利和迷信权威的应对策略:

对待此类客户我们要学会用行业及国家的规范等来压制他的傲慢,也可以通过环保,安全等独有的优势来赢得他们的尊重。说话方式建议采用棉里藏针,摆出大公司或大权威性语言来压制平衡,往往因为没有压住他们嚣张气焰而使他们流失

他们心理很虚,才会表现的傲慢。但千万不能激怒他们,注意语言的亲切,但一定要有分量

5.有实力但虚荣心强型的客户

行为:一进门就说要找最好的设计师谈

心理:此类客户一般往往是虚荣心较强,急于展示自己实力的客户

应对策略:

对待此类客户要学会用自己的气质压住对方,话宜少而精,讲一些他不知道的新材料施工工艺,一定要展示专业人士的风格。多讲一些设计理念和思路洽谈开始不讲具体的设计方案,调动他进一步了解的兴趣.一般这类客户注重大感觉

6.寻求答案说服自己型客户

行为:一进门就说好美家种种不合理、不好

心理:此类客户之所以说好美家的不好的原因是想在你这里寻求他所能

接受的答案来说服自己,是真正的客户。

应对策略:

适当吵吵有利于谈判。你如果能准确回答他们的问题,你可以适当把好美家的优点当缺点来讲,会增加你的说话可信度,你也可以给客户讲在好美家装修会产生什么样的附加值 说到底了就是他想知道能得到什么保障和权益

7.心直口快、提问型的客户

行为:刚坐下,就不断向你发问,提问题

心理:此类客户一般往往是心直口快,往往自己没有什么主意,需要你的引导

应对策略:

11.室内环境空间的心理影响初探 篇十一

人的活动依托于环境, 环境围绕着人们, 人的行为活动影响着周围环境, 反过来周围环境或者说外界事物也影响着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变化。环境心理学是以人类如何看待所处周围环境并在所处环境里会如何设想和采取行动来界定的, 它关注的是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例如简洁明亮欢快的空间环境氛围, 可以引发居于其间的人们良好的心理感受而诱导人们更好地享受生活, 提高生活品质。

设计心理学是研究在设计实践全过程中设计者和用户的需求心理、使用心理、意识反应等规律并指导设计的一门科学。它还研究不同的国家、地域、年龄人的心理差异特征, 以采集、分析用户心理的相关信息并用以指导设计, 避免设计走入误区和陷入困境, 使设计更能获得用户的广泛认同和良好的市场效能。

人体工程学广泛运用在空间技术、工业生产、建筑及室内设计等行业, 后工业社会及信息社会时代, 人体工程学更强调“以人为本”研究人们衣、食、住、行及生活、生产活动中的综合联系。人、物、环境不仅仅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生态系统, 也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心理活动空间系统, 因而能否很好的运用人体工程学去主动地、高效率地规划人的生活环境, 在室内设计中就显得尤为关乎设计的成败与否。

一、室内空间的心理影响因素

人与所处的环境空间及其内容物, 不仅仅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生态系统, 而且还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心理活动空间系统。环境空间及其内容物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 而人的心理感受也会施加于环境空间及其内容物使其具有不同的情感意义。

1. 空间心理与心理空间

空间一般由其平面形状决定。比如说, 平面规整的正方、正六边或正多边形状及圆形因其形体明确肯定而有一种向心感或放射感, 心理感受为安稳或无方向性, 具有严肃、隆重等心理语义。又如, 半圆平面的空间有围合感, 空间序列中它给人以“结束”的心理暗示;而三角形平面空间常会造成透视错觉;还有不规整形状空间如任意的曲面、螺旋形或比较复杂的矩形组合空间, 其空间心理有自然、活泼、轻松、无拘无束等感觉。

空间的大小、高矮也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比如大——会给人以气魄、自由、舒展、开朗的感觉, 但是过大则空旷而显得人自身的渺小从而产生孤独感;小——会给人以亲切感、围护感强或私密性, 但是过小则局促给人以压抑和无所适从感;高——有向上、崇高、神圣、隆重的心理感受, 但过高则易产生近似空间过大的弊病。比如在欧洲国家摩天大楼林立的狭窄街道行走时就特别容易感受到一种人的渺小;低——尺度宜人时有安全、舒适、悠然自得等心理感受, 但是过低则有压迫感、压抑感。

人的空间感受是一种综合的心理活动, 空间气氛的形成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如明暗、色彩、装饰效果等) , 空间感常因人而异, 同一环境空间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心理反应。因此评价建筑空间也要针对特定心理需求具体环境具体分析。

2. 空间心理及尺度

人的心理需求的普遍规律是需要安全性、私密性的保护, 这包括在相应空间范围内对视线、声音等方面的隔绝要求, 人们希望其活动不被外界干扰或妨碍;对于涉及隐私和陌生的事物则这种私密性保护的心理需求更为强烈。因而人际往来、交流、接触时, 根据不同场合和接触对象, 存在着一定的物理和心理层面的各有差异的空间距离。心理学家赫尔以动物的环境和行为的研究经验为基础, 早就提出过人际距离的概念, 他根据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和行为特征确定人际距离的心理可以承受的具体尺度——密切距离、人体距离、社会距离和公众距离。

3. 空间心理的“尽端趋向”与“依托”现象

心理的私密性需求表现在尽端趋向性特点, 尤其在围合或半开放性空间中。例如, 宿舍挑选床位者总愿意挑选在房间尽端的床铺, 因为这样相对较少受到干扰而利于生活和就寝。餐厅中人们最不愿意选择的就是靠近出入口处以及人流频繁来往处的餐桌座位, 所以餐厅设计往往设置了靠墙的卡座, 由于在室内空间中形成更多的“尽端”, 更符合顾客就餐时“尽端趋向”的心理要求, 保证和拓展了餐厅的实际就餐面积, 可见室内设计实践中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工程学的重要性。

“尽端趋向”表明人们在较流通的空间中更愿意寻求“依靠”的心理, 因此, 人们处在较大一些的室内外空间中时, 往往会显得手足无措而更愿意寻求可“依托”物体以慰籍心理上的不安定感。观察车站候车厅或站台上候车的人流就会发现, 最方便上车的地方人群反而相对较为散落, 人们反而较多地愿意待在有柱子的周边或有座椅的附近, 适当地与人流通道保持相当的距离, 因此人们有了“依托”感而在心理上觉得更可靠、安全。

4. 空间心理的从众与趋光性

许多生物都有趋光性。人类也一样, 具有从暗处往较明亮处流动的趋向, 因为心理与实际经验上暗示人们明亮处意味着出口, 意味着获救或安全。公共场所的非常事故中可以观察到突发情况下人们往往会有盲目从众的心理, 此时人们往往不会冷静观察情况, 往往无心注视标志及文字的内容甚至对此缺乏信赖, 而常是盲目跟从人群中领头几个急速跑动的人的去向而缺乏理智地判断其去向是否是安全疏散口的能力, 安全灯光指示标志正是因趋光性原理而设计。

二、室内空间尺度的合理把握

合理把握环境艺术空间设计的尺度感, 包括人体工程学意义上的合目的性及环境的设计的空间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空间尺度。即空间设计的尺度感应该符合人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例如:大型超市的空间尺度, 就应该考虑到顾客购物要求尽可能接近商品, 亲手挑选的行为需要。室内空间设计师要善于从单纯使用功能、人体尺度等初始设计依据中去的组织物理的和心理的空间, 以确定其尺度和形状、光照和色调等更为人性的内容。设计师应该能够充分理解和尊重使用者的行为、个性, 但也应把握和运用设计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引导”甚至一定意义上的“制约”作用, 辩证地掌握合理的分寸。

空间的分隔和组合更重要的是要考虑人们的操作需要和心理需要。比如残疾人由于生理缺陷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和自卑心理, 室内空间中就要充分考虑是否应该提高显示和控制方面的合理性、方便性, 或增加显示屏和标签上的字体大小, 或用高对比度和宽视角的显示器, 或设计为使用时较容易把握住的控制器等。在室内空间信息中提供多样化的感官信息媒介和样式, 尽量简化操作难度和步幅, 使空间设计尺度能够满足多层次的操作需要和心理需要。方便、可靠、安全、美观、减少疲劳感、消除心理压抑感、展示用户个性化的生活品位和修养, 这一切都是成功的室内空间设计所必不可少的考虑要素。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是人本主义的设计学科, 因此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课题, 环境空间心理研究也因此更具有现实意义。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 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的提高, 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空间使用的心理和对空间环境的现实要求, 本文试从环境心理学、人体工程学、设计心理学、家具设计等方面对室内设计环境内涵进行探讨。

12.行为环境心理学空间实例分析 篇十二

在互联网营销中,消费主力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年轻人追求表现自我、个性独特、购物新颖的购物方式。因此,消费者更加青睐个性化商品[1]。

1.2便捷购物

消费者倾向于网购,主要是消费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进行网上购物,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整个消费流程更加方便快捷,符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

1.3扩大决策空间

13.行为环境心理学空间实例分析 篇十三

2009210819

工商管理

从男性消费者的购买满意度分析其购买行为及心理

顾客满意是指对一个产品可感知的效果(或结果)与期望值相比较后,顾客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当前,市场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对顾客的全面争夺,而是否拥有顾客取决于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取决于顾客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顾客满意程度越高,企业竞争力越强,市场占有率就越大,企业效益就越好,这是不言而喻的。“顾客是上帝”、“组织依存于顾客”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让“顾客满意”也成为企业的营销战略。

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人们心理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当中,男性消费者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有很强的购买力,并且,现在男性消费者的消费涉及的行业越来越多,就连以前只有女性市场的美容行业,男性消费者的涉及也是不容忽视的,美容产品的消费比例也是逐年增多的。所以说研究男性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如果可以正确的把握并且利用,那么就可以掌握很大的潜在市场。如果企业可以对男性市场进行恰当的定位和准确市场细分,那么就可以掌握整个男性市场。

对于男性消费者来说,通过研究他们的这些类似的购买行为及心理,让他们知道知道的购买行为的误区,引导他们的消费潜能,可以给他们一个正确的指导,让他们可以正确的消费、有效的消费。也可以给商家下一步进入这个潜在市场提供一个很有利的依据和创意。

美国有公司调查显示,超过一半以上的男性消费者没有受到商家的足够重视,他们构成了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群。在我国情况也是如此,这一被忽视的庞大群体主要包括这几类人:一是需要照顾家庭的中年父亲们,与父辈、祖辈相比,他们光顾市场购物的机率增加了很多;二是年龄在20岁~30岁之间的男青年,这一部分人既关注外表,又喜欢喝啤酒和观看体育比赛节目;第三类则是由十几岁的青少年男孩子构成,他们较早地接触了电脑,懂得如何利用网络搜索商品信息,他们在一些家庭购买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因而正在成为另一支购物大军。一些有眼光的商家已开始关注这些普通男性消费者的需求,在美国随着美型男逐渐失去吸引力,企业研究人员和市场推广人员逐步调整了针对男性消费者的理念。如阿迪达斯公司和可口可乐公司加强了争夺十几岁青少年男孩的力度;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开始为单身男士修建连排别墅等等。现代男性注重外表,现代男性注重自我修饰,他们已经意识到外表是人的第一张名片,干净、利索、容光焕发的容颜可

感及给群体的信任感。 以给人带来更多的机会,并增加自我的满足

数年前,人们普遍认为,不拘小节是真男人,太注重外表的男人会让人觉得很奇怪,粗犷阳刚这个对于男性形象的认同标准,可以说是由来已久并且根深蒂固。然而,不同的时代,男性的标准也会为之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男性的需求层次也在提高,受人尊重的欲望不断膨胀,男性美的定义也随之在变化,追求时尚潮流便不光是女性的专利了,“为悦者容”的男士日益增多。男士们开始认识到外表形象的重要性,从衣服包装到饰品的搭配到求助于化妆品或者美容护理来提升自身的品位及改变自身的形象。据统计,现在的职场上,舍得在自己的形象气质上投资时间、精力和费用的男性越来越多。

男性高端消费甚为流行,消费的主角多是那些事业成功型男士。对于他们来说外表形象变得越发重要,服饰的穿戴就是他们身份的象征。在同一个社交圈子里,大家可能有着不同的消费习惯和偏好,但其价格品位却需要在一个档次里。

与此同时,商家的市场引导也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广告的轰炸、产品的视觉冲击触动了男性心中阴柔的一面。此外,女性对男士的审美观从粗犷型到优雅型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推动了男性现代审美观念的迅速形成。

“巴黎男人大概用了50年的时间从用古龙水发展到用须后水,在中国或许只需要1年时间。”独立的奢侈品创意机构Air Paris创始人兼策略及发展总监Dimitri Katsachnias如此描述其眼中的中国男性消费市场。

如同男性荷尔蒙一样,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简单而又直白:在为女性顾客营造了数十年购物梦想后,越来越多品牌正试图让男人们爱上商场。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今的消费者—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男性们已经与他们的父辈大不相同,他们注重自己的外表,也乐于享受生活,其光顾商场的概率已经大大提高。

必须承认,中国男性消费群体的崛起源于社会财富的积累。“这其实是中国中产阶级的崛起。”智威汤逊大中华区总裁唐锐涛解释说,社会进步致使个人的社会身份日益多元化,更丰富的社会生活使得男性对非必需物质的渴求空前强大,这便成为男性消费在中国得以快速崛起的原始动力。自2005年以后,无论在面向大众的百货商场,还是奢侈品消费市场,男性消费者都开始大量增加,消费种类也更加多元化。仅仅以男装为例,十几年前的男性基本上是“一套西装打天下”,无论是上下班还是出席正式宴会,都可以只有一身衣服。然而在如今以彰显个性、突出个人特色的城市生活环境中,这种穿衣方式显然落伍了,不同场合的不同衣着需求所直接催生的便是男士休闲装、运动装市场的扩张。与之类似的情况同样发生在其他男性消费领域。男性顾客越来越多,场所需求也越来越多,现在已经可以单独将其分为一类。近两年中,品牌商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男性作为独立消费群体的力量,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牌也已经开始根据性别、年龄等条件进行产品的进一步细分。现在,那些早早抓住这一变化趋势的品牌因引领男性消费者而获得的成绩已令人肃然起敬。作为国内男性护肤品市场的拓荒者,欧莱雅旗下的碧欧泉男士产品在近几年中飞速增长,如今,其在碧欧泉品牌的整体销量中已从最初的10%变为50%,大有压倒女性产品之势。而最早进入内地的奢侈品牌路易威登,目前中国市场已经凭借15%的全球销售比例成为其最大的市场,在这份漂亮的成绩单上,男性顾客足足贡献了近乎一半的销售量,而在其全球大多数市场,男性顾客的消费量仅占四成左右。

短短几年中,这一市场所爆发的巨大潜力正吸引越来越多品牌开始采取针对男性消费者的“捕猎”行动。老牌德国护肤品牌妮维雅的全新男士产品“全能控油啫喱”便大力投放广告,与其他新进入市场的品牌不同,这个男士中低端护肤产品的先行者正试图用各种细分产品笼络各类有不同皮肤诉求的消费者。去年,来自丹麦的休闲鞋品牌ecco将原有的综合柜面拆分成了女鞋、男鞋以及户外等三个各自独立的部分,以求为男性消费者提供更周到的服务。

一向在市场上扮演引领者角色的宝洁公司这回却成了迟到者—该公司旗下的玉兰油品牌在研究、推出男士产品的四年中,其竞争对手们已经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男性粉丝。不过,宝洁大中华区总裁施文圣显然不甘落后,“我们还很期待男性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希望有所作为。”然而对于施文圣和大多数品牌的管理者们来说,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在这个男权文化盛行了上千年的国家俘虏那些“高高在上”的男人们?

尽管前景看好,但方兴未艾的男性消费仍然不是个唾手可得的市场。这使得那些希望获得男性青睐的品牌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打动它们的目标客户。

在不少具有男性消费市场积累的品牌看来,来自女性的引导具有很强的助推作用,尤其是在男性产品刚刚进入市场的初期阶段。令Air Paris亚洲区经理Nora Ledgtem印象深刻的是,她曾经在成都的一家百货商场,看到很多母亲带着儿子一起购物的场景。通常情况下,母亲会告诉儿子买什么或者不买什么。与之类似,女朋友或者妻子也通常在男性购物中会扮演重要的“导购”角色。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碧欧泉便采取了这种策略。当时,市场上的男性时尚杂志极为少见。作为一个很少有男人知晓的全新品牌,碧欧泉的名字很难被记住。于是,碧欧泉的营销团队只得在渠道上创新,比如在节日期间,推行女士和男士产品结合在一起的优惠礼盒,由成熟的女性市场带动男性消费;同时,直接将产品送入礼品市场等。

宝洁公司旗下的玉兰油品牌也是个中高手。在2010年推出男士系列产品前,曾依据现有男性护肤品市场上的购买情况做出预测:男士产品中60%的销售将来自女性购买者,其他40%则由宝洁旗下的其他男士品牌如博朗来带动。此外,其整体营销方案便兼顾了男女消费者的共同偏好:为吸引男士购买,玉兰油为其男士产品设计了绿色的包装,打造“越野”效果;同时,玉兰油请来黄晓明做广告,一方面是希望其表达的“运动”这一男性热衷的元素能够吸引潜在购买者,而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其在女性消费者中的高人气。

除了传统的广告营销之外,网络对年轻一代男性消费者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越来越多的年轻男士们热衷于从网络上获取信息,不少品牌开始更加注重自己在网络的曝光率。今年,雷达表在中国首度独立举办的“2011瑞士雷达表中国新锐设计师大奖”活动就选择在网络上发布大量广告,而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能力相对较弱的年轻人,雷达表推出了价位在1万元左右的产品,通过设计感和未来感的噱头贴近新一代男性消费者。去年,这一品牌甚至史无前例地请来了台湾明星刘若英担任全球代言以迎合中国市场。

如今,随着消费者的成熟,男性自行购买的比例正越来越高。根据碧欧泉的预计,未来其70%的产品销售将由男士自行购买完成,而Air Paris对中国男性进行的访问和调研也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男性,尤其是年轻一代,很有兴趣也愿意花时间亲自行动来打造自己的形象。这使得品牌运营者们必须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教育、引导消费者。

与西方社会更多样化的男性形象不同,中国男性有着极具东方特色的审美标准,比如在西方,男性希望自己拥有健康的肌肉,可中国男性的身材普遍瘦削,且比起肌肉来,他们更倾向于能够掌控自己的身体,因此,李连杰这种功夫明星便很容易得到多数中国男性的认可,由其代言的阿迪达斯休闲系列服装“武极”,一经推出便取得了良好的销量。

事实上,无论作为哪类消费者,隐含在中国男性消费者背后的却是同一种心理:为彰显身份而对品牌的狂热乃至极致追求。

如今当年十几岁的男孩已经成为男性消费的主力军。他们与他们的前辈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出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这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这些男孩们成长于中国商品文化蓬勃发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异军突起之机,是受数字媒体环境影响的全新一代,对现代高科技化生活适应性很强。他们喜欢上网聊天、打电子游戏、玩时尚手机、听流行音乐、吃洋快餐、穿新潮服饰等等。

由于从小受互联网环境的影响,这些人在性格特征方面表现出对现实世界中新兴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和强烈的自我主张,因此,他们往往表现出独断、反权威、叛逆、富有个性、自信及更重视自我等特点。好奇心使他们具有探索精神,他们喜欢寻求网络体验。

现在他们追求品牌往往不会死守一个品牌,而是渴望更换品牌,体验不同的感受。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主动选择信息。体验是这些人非常注重的一种消费利益,通过消费实现体验也是他们所渴望的。比如喜欢由卡通人物给他们营造的轻松、幽默的氛围。他们比较青睐精致玲珑的商品,如软饮料、移动终端、流行服饰等,而不喜欢笨重、体积庞大的耐用品。

14.行为环境心理学空间实例分析 篇十四

1 家庭一般情况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

1.1 不同民族对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

关于不同民族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国内报道不一[2,3,4,5]。不同民族的家庭给孩子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不同, 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也不尽相同;宽松家庭环境及民族风俗习惯给儿童创造了比较轻松和愉快的氛围, 非独生子女、多伙伴、多户外活动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该民族的儿童的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较低[2,3];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经济相对落后, 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全面落实的少数民族家庭的儿童, 其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较高[4,5]。宣煦等[6]则认为不同民族的儿童其行为问题的发生率相同。可见不同民族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差异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1.2 家庭结构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一定的成员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家庭中不同的人际交往与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有密切的关系。由父母和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成为现代社会主要的家庭组成形式, 父母双全可以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两种良好的行为示范, 保持良好的家族传统、亲子和谐的家庭, 对孩子的心理行为发育极为有利。儿童的行为问题在单亲家庭中的发生率高于非单亲家庭[7], 父亲或母亲独自一个人担负着双重责任, 如果同时缺乏社会支持, 孩子就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因为他们承受着比同龄人更多的压力, 受到更多消极的影响;李永慧[8]报道了家庭的结构、类型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会行为方面均有一定的影响。

1.3 家庭的经济状况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的影响

家庭的经济状况与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关系比较复杂, 家庭的经济状况主要通过2种方式影响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一是通过影响家庭教育间接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二是通过影响家庭成员的关系从而间接影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9,10,11,12]。家庭的经济条件太差, 父母可能面临较大的精神压力, 父母的冲突及不和睦的可能性增高, 婚姻问题也会更多, 因而会影响到与子女的相处方式与沟通, 进而影响儿童的心理行为发育;适当优越的经济条件, 父母的关系相对也好, 可以为学龄前儿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13]。由于不再为金钱担心, 父母能有较多的时间陪伴子女, 及时发现纠正儿童的心理行为偏差[14]。

1.4 父母文化程度和职业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

父母是对学龄前儿童教育、引导和管理的主要责任人, 因而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以不同的方式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父母职业为行政事业人员的儿童其退缩、焦虑抑郁、社交问题、思维问题、注意问题、攻击行为、内向性问题、外向性行为问题明显少于父母职业为工人、农民工、个体工商者和其他人员的儿童, 这可能是由于父母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有稳定的职业及家庭收入、家庭居住地及周围社会风气好, 可以为儿童的成长提供优良的物质及精神环境, 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成长[15,16];宋芳等[17]在儿童气质与行为家庭教育的关系研究中发现, 父母学历越高, 儿童学习问题愈少。高学历父母大都好学上进, 更注意家庭教育并以身作则地影响着子女, 可能也有遗传的影响以及儿童模仿父母的行为模式的因素, 这与Borge[18]认为父母受过高等教育是儿童行为问题的保护因素相一致。

1.5 家长的期望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 家长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父母的期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 已成为家庭教育子女一种必不可少的主观愿望。但期望是一把双刃剑, 适当的期望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 而过高的期望也会给儿童的学习、性格、甚至价值观和人生观带来负面的影响。对儿童的期望值过高是现在家长普遍存在的问题, 父母对孩子成功的期望越高, 常常使儿童陷于焦虑[19], 也会导致幼儿产生紧张、抑郁的情绪, 从而在个性情绪、情感上存在一定的障碍[20]。

1.6 父母的关系及亲子关系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老师, 是子女的重要监护人。父母的言行举止作为子女的仿效榜样、参照模式和反思镜鉴, 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持续的示范、导向、濡染、催化和校正的作用, 成功的家庭教育能够为子女奠定心理健康的基石[21]。有研究表明, 父母之间的关系影响着儿童的各项行为问题, 父母关系和睦的家庭, 儿童的行为问题发生明显少于父母吵架、分居、离异的家庭[22]。由于有行为问题的儿童父母之间关系比较冷淡、对立, 缺乏谅解和信任, 必然使孩子得不到必要的家庭温暖和情感支持, 对周围缺乏安全感和信任, 消极情绪增多, 容易引发各种行为问题[23]。父母与子女关系和睦家庭的儿童可以生活在安静、温馨的环境下, 父母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儿童的行为问题, 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 亲子双方可以收到彼此积极的反应, 无论对父母还是儿童良好行为的养成, 都具有积极的意义[24]。不和睦的家庭使儿童持续处于警戒和应激状态, 易导致儿童的行为问题[25]。因此, 儿童良好的行为模式及其心理发育的成熟需要一个稳定和有安全感的环境。

2 父母教养方式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影响

父母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方法和形式, 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 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方式[26]。有关父母教养方式对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 国内外学者研究较多。美国女心理学家Baumrind和她的同事们[27]调查了学龄前儿童的人际关系和管教方式, 将教养方式分为专制型、权威型、溺爱型。所有父母在管教子女时, 其言行的特征都离不开管束、成熟要求、亲子沟通和养育4个方面, 所不同的是家长们在这4个方面具体操作程度不同[27]。管束是指父母为子女订下的规矩以及子女违反规矩时的处理方式;成熟要求是指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亲子沟通是指父母在教养子女时, 如何与子女进行双向沟通、交流;养育是指父母对子女的关爱[27]。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可以预知儿童健康的同伴关系, 并且对那些不愿服从规则、很难管理的儿童特别有利[27]。

我国学者认为, 父母的教养方式受多种动态和静态的不断交替和变换的行为和风格因素的影响, 按照不同教养方式类型大体可分为专制型、信任鼓励型、情感温暖型、溺爱型和鼓励型[28]。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心理发育、人格形成以及整个一生的心理健康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父母养育方式能有效降低儿童不良行为问题的发生, 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29]。父母养育方式中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3种因素均可致儿童产生行为问题[30]。对孩子惩罚严厉可致儿童产生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冲动、蛮横等心理现象, 而情感温暖型的教养方式与多种行为问题呈负相关[31]。

上一篇:小班美术美丽的颜色教案下一篇:排除妨碍纠纷起诉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