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新科技

2024-11-30

农业生产新科技(10篇)

1.农业生产新科技 篇一

茶叶机械化生产农业科技论文

一、当前茶叶现状及茶叶机械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1.1茶叶现状

中国乌龙茶之乡,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产茶的历史追到唐末,兴起于明清,繁盛在当代,到如今产茶已经有漫漫一千多年的历史。茶叶品种丰富,制茶工艺精湛,茶叶品质优异。多年来,大力发展“三步走”、“茶业富民”等战略,显现“铁观音 和谐健康新生活”品牌价值。如今,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茶叶的需求也水高船涨,茶叶产量飞速提高,传统落后的茶叶机械制造工艺已经不能满足当今茶叶发展的需求。茶叶生产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茶叶机械生产及运用将会对茶叶产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将会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带来客观的经济利润。为了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使茶叶生产上规模,质量上档次,进而开拓国际大市场。因此,引进新型制茶机械,研究适合茶叶品质特点的机械化制茶技术就是摆在民众及政府面前的重要事情。

1.2茶叶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单机作业多、连续化机械少

目前还有数量不少的茶厂的制茶机械装置水平较低,很多机械设备是上世纪80年代购买的,旧、老、坏、破烂不堪等现象十分严峻。加工设备基本上是常规设备,连续化、自动化没有起步,机械化滞后。由于这些茶厂缺乏先进茶叶机械装备,茶叶机械装置性能不稳定,以单机作业及传统手工作用为主,这就导致了茶叶采摘、生产的连续化工作能力弱,制茶工艺较难实现规范调控。

1.2.2设备创制与工艺脱节

新型茶叶机械制茶技术在的一些山区推广量小,且茶农对部分新型机械技术性能掌握尚不过硬,特别是在投叶量、作业时间、加压等方面使用不正确。在大宗名茶的加工上,干燥工序与炒干机不配套。很多生产茶叶机械的技术人员并不精通茶叶加工工艺,使得茶叶机械与茶叶加工工艺出现不协调发展的现象。

1.2.3茶叶加工设备标准化不统一

目前,茶叶加工机械设备缺少统一的技术指标,除了标准件、通用件外,各企业生产的茶机零部件不能通用。这一方面给采茶用户造成诸多不便,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制茶企业的成本。同时,目前有些茶叶生产加工机械配套不合理,较难实现全自动生产流水作业,制茶效率跟不上,工艺不时应人们对茶品质要求较高的需求,进而影响了茶叶机械化、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茶叶机械化生产的具体措施

2.1设备创制与工艺、品质结合

小型茶厂、大型茶叶生产企业要因地制宜,要建立以大型茶机生产企业为主体,茶叶生产为导向,生产、学习、研制、研究相互结合的创新体系,通过发展机械产制来适应当下人们对茶叶品质的需求,适应当下茶叶市场的需要。比如,杀青炒干滚筒的转速可调、珠茶推炒机推炒幅度可调、各种扁茶机压力可调等。在引进的国外茶机新产品的时候,要注意消化吸收与再创造。比如,在优化制作技艺方面,充分利用与台湾人缘相近、地理条件相似的优势,积极引进台湾先进的制茶技术和制茶机械,与本地传统制茶工艺进行优化组合,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创新的研发道路,研发新的适合不同种类名茶品质要求的.茶机产品,创新茶叶生产技术。

2.2在推广使用机械生产加工工艺

在推广使用机械生产加工工艺,要制定茶园管理、栽培、采摘、修剪、加工等生产环节机械化步骤。目前,根据的乌龙茶、铁观音、黄金桂等名茶初始产制的基本原理及传统制作加工工艺,名茶乌龙茶、铁观音、黄金桂等名茶的机械加工工艺程序定为:鲜叶采摘-筛分取舍-摊放晾干-杀青-揉捻滤净-解块分解-分筛栓选-理条分析-初烘一步-摊凉二步-复烘出炉,一个流程下来,全程机械化生产及加工,将会极大地提高速度及经济效益。

2.3加快茶园耕种机械的运用

随着茶园种植规模的急速扩大,仅仅是依靠人工作业式的管理茶园,采摘茶叶,费用大及劳动力的紧缺就摆在了茶园主们面前的问题。因此,要想加快茶叶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推进茶园机械耕种的引进。在一些高瞻远瞩的茶厂或是企业,就走在了前列,如注重“铁观音”、“黄金桂”等品牌生产的茶业总公司的上第茶厂、普瑞历山茶业有限公司等都已着手引进茶树修剪机、采茶机等,减轻劳动强度的同时,还解决了劳动力紧缺的问题,进一步上还降低了生产成本,极大地提高了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

2.4对茶叶机械化配套操作技术的培训提上日程

如果机械装置引进了,但是员工们却不会使用,望着机械设备兴叹:实在不会操作。那这些新的机械装置就如同玩偶一般,只能是摆设只用,因此,需要加强机械操作的培训技能。引进应用茶园耕作机械对于大型的企业、小型茶厂、茶叶技术研究单位和茶技研究者来说都是一项全新的课题。同时,实施茶树修剪与采摘机械化对茶树品种、地貌都有较高的技术要求,这就要求从加强茶园科学管理、品种更新、采摘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训,让专门的茶叶技术人员掌握机械操作原理及机械的性能,发挥机械的最大效用。

2.农业生产新科技 篇二

关键词: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生产效率,DEA-Tobit两步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长期增长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农业的长期增长取决于其长期生产能力的增长,对于提高农业生产能力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二是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1]。然而,由于农业生产资源的稀缺性(如有限的耕地资源),以及生产要素(如农药、化肥等)投入的不断增加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决定了农业的长期增长不可能依赖生产要素的无限投入,而更要依赖于农业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对于农业生产资源稀缺的中国而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对我国农业的长期发展更是意义重大。

那么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农民的个体特征来看,从事农业生产者的农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3],而农民的年龄对农业生产效率则有负向影响,老龄农户的生产要素边际产值明显低于非老龄农户[4]。从生产规模和种植结构来看,劳均播种面积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5],种植的多样化能够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市场和自然风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6]。也有学者从外部环境来研究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Daniel C.Manchuk[7]的研究表明工业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偏低,而苏小松和何广文[8]则认为农户社会资本的改进有利于农户生产效率的提高。除以上因素之外,资本的积累[9]、科学水平的提高[10]等也都会显著影响农业生产效率。

虽然相关学者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问题的探讨已经非常丰富,但鲜有学者从农业科技服务的角度来研究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已有研究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11,12]。而在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中农民更偏好于技术服务[13],这不难理解,农业科技服务能够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农民做出更科学的生产决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获取更多经济利益,必定会受到农民的青睐。在当前的农业发展中,农业科技服务已成为保障农业现代化顺利实现的基础,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作用[14]。那么,农业科技服务在农业生产中如何发挥作用?农业科技服务对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有何种影响?如何使农业科技服务在农业生产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思考,本文运用DEA-Tobit两步法,从农业科技服务的角度来研究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以期回答以上三个问题。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主要有四种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以农业教育部门和科研部门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及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本文在综合考虑了四种模式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数据可得性的基础上,把本研究的重点聚焦于两种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一是以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二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1 方法选择

在评价生产效率时,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由于具有无需设定具体函数形式,变量单位也无需进行归一化处理等优点,使其成为了测度生产效率的主流方法。然而,DEA测算生产效率的过程中,使用的是各省的投入和产出变量,所得出的效率值只能反映出农业生产效率的高低,不能反映出农业科技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有何种影响。因此,本文把通过DEA方法得出的农业生产效率值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农业科技服务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构建计量模型,来研究农业科技服务对于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考虑农业生产效率取值范围是(0,1),用最小二乘法估计会导致结果估计有偏,因此,本文选取Tobit模型来分析农业科技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具体模型设定如下。

1.1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是一种相对效率的非参数规模方法。它根据已知数据,不需要事先确定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就能利用DEA模型得到相应的生产前沿,从而评价各决策单元(DMU)的相对效率值。DEA能计算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两者的乘积是综合效率。各个模型均有投入导向和产出导向两种形式,模型可设定为规模收益可变和不变两种,分别用VRS和CRS表示。产出导向的DEA模型研究的是在投入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如何尽可能的扩大产出。而投入导向的DEA模型是研究的是在产出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如何尽可能的减少投入。

设有N个决策单元(DMU),每个决策单元都有相同m项输入和s项输出,本文构建基于投入的CCR模型:

在式(1)中,x0、y0分别是投入和产出指标;s-、s+为松弛变量;θ为效率评价指数;λj为各决策单元组合系数;eT为单元行向量;ε为非阿基米得无穷小量。

1.2 Tobit模型

Tobit模型也称为受限因变量模型,不同于一般的连续变量选择模型和离散选择模型的地方是被解释变量满足某种约束条件,其被解释变量大致是连续的,但却在某一点或多点上具有非零概率,普通的最小二乘估计会导致估计结果有偏,因此需要通过最大似然法进行估计。其表达式如下:

在式中,Yi为我国各省区市农业生产效率值,i为各省区市,i=1,2,…,n,n=31;Xi是可能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影响的因素;μi为个体异质效应;εi为随机变量,μi和εi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后者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另外,为反应地区间存在的差异,本文在该方程中还引入了两个虚拟变量D1和D2分别表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

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2.1 DEA模型变量设置及数据来源

农业投入指标。农业投入主要包括农业劳动力、农业机械、土地、化肥和农药这五种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借鉴陈池波和盛国勇[15]的研究,农业劳动力投入以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数(万人)计算;农业机械投入选取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来计算;土地投入学者们一般选取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面积等来计算,但由于耕地面积存在休耕、弃耕和复种等情况,因此本文选取农作物播种面积(千公顷)来计算;化肥投入采用化肥使用量(吨)来计算;农药投入以农药使用量(吨)来计算。

农业产出指标。为保证与选取的农业投入指标统计口径的一致性,与大多数研究农业生产效率的学者[16,17]一致,选取广义上的农林牧副渔总产值(亿元)进行计算。

以上各指标的数据来源于《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2014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4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3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DEA效率模型的变量设置具体内容见表1。

由于DEA模型测算农业生产效率选取的投入和产出变量之间需满足“同向性”假设,因此需对上述选取的变量进行“同向性”检测。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方法对农业生产投入和产出变量进行检验,计算出来的结果见表2。结果显示各省区市投入与产出项之间的相关系数基本上都在0.8以上,且均为正数,p值反映出它们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这说明本文选择的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指标符合“同向性”的原则。

注:***,**,*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着性水平Note:***,**,*,respectively 1%,5%and 10%significant level

2.2 Tobit模型变量设置及数据来源

从农业科技服务供给角度出发,本文重点关注两种模式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一是以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这是我国发展时间最长的农技服务体系,它在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但在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该体系出现了不少弊端,面临着严峻考验,需要进行进一步改革来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二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它们有义务也有能力为农户提供农业科技服务,而且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依据组织成员反映的科技需求利用自身的组织体系、资金、信息等向组织成员及其他农民提供有针对性的农业科技服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更好地实现农业科技供需匹配。

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取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数量(千个)及推广机构从业人员数(千人)、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千个)及其成员人数(千人)作为自变量来反映全国农业科技服务情况,同时鉴于各地区农业科技服务受地区经济环境因素影响会有所差异,本文还加入了反应地区差异的虚拟变量。为保证结果的稳健性,本文首先用2012年数据进行回归,然后用2013的数据进行检验。因此,解释变量从《2014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和《2013年中国县域统计年鉴》上选取了两年数据,被解释变量则是上文求得的全国31个省区市农业生产综合效率。

3 实证研究

3.1 我国各省区市农业生产效率测算

使用DEAP软件,采用DEA模型测算2012年和2013年我国31个省市农业生产效率,结果如表3所示。

在DEA评价得分里,当综合效率值为1时,则表示该省市农业生产相对有效率,小于1则表明生产相对无效率,得分值越高表示农业生产效率越高。综合效率值是规模效率和技术效率值的乘积,因此综合效率小于1原因可能是规模无效率或者是技术无效率。

根据表3,2012年,北京、上海、福建、陕西和青海这五个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均为1,达到DEA有效,其他各地区存在农业生产无效率的现象。其中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贵州、云南、甘肃16个地区综合效率都低于平均值(0.762),安徽综合农业生产效率最低,仅为0.386,这表明我国农业生产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2013年农业综合生产效率情况与2012年大体相同。

将31个省市划分东、中、西三个地区①,对2012年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农业综合生产效率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结果如表4所示②。从表4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都有待大幅提高。

3.2 农业科技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分析

上文我们运用DEA模型测算出了各省份农业生产效率得分,为得出农业科技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有何种影响,把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得分作为因变量,选取的反映农业科技服务的变量作为因变量,采用Tobit模型进行计量分析,找出那些农业科技服务变量会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影响以及其影响程度。

由于通过DEA计算出来的效率值取值范围为(0,1),但Tobit模型中要求因变量必须以正的概率取0,为满足该前提条件,借鉴史戈和徐卫国[18]的研究,首先对31个省区市区的综合效率进行变形,将原来的效率值变为:(1/效率值)-1,变化后的原来的有效值变为无效值,所以解释变量的系数为正时说明随着解释变量的增加会减低效率,随着解释变量的减少会增加效率,系数为负则相反。然后,把变化后的效率得分值带入模型,得到回归结果(见表5)。从回归结果来看,两个回归模型结果LR值分别为32.39和31.41,均能通过统计检验,反映模型整体上是显着的,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回归效果较为理想。

从表5中可以看出,在反映农业科技服务的变量中,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从业人员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人数对2012年农业综合生产效有显著影响,地区虚拟变量对农业生产效率也有显著影响,这再次反映出农业生产效率存在区域差异。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人数和东部地区变量对农业生产综合效率的影响系数为负,这说明这两个因素对农业生产综合效率产生了正面影响。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数和中部地区变量对农业生产综合效率的影响系数为正,这说明这两个因素对农业生产综合效率有负面影响。为了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基于2013年的数据来验证农业科技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的稳健性,回归结果与2012年的情况基本保持一致。

注:***,**,*分别表示1%,5%和10%的显着性水平Note:***,**,*,respectively 1%,5%and 10%significant level

3.3 结果分析

从以上两个模型的回归结果来看,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从业人员数对农业生产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的,特别是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所提供的技术服务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一方面,农民对于农业科技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态势,虽然新的农业技术不断涌现,但还是会经常出现农业科技供需不匹配的情况,而且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要掌握农民生产所需求的特定技术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导致科技推广人员为农户提供技术宣传和培训时往往会滞后于农户的农业生产需求,这更加剧了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在政府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技术推广人员采用事业编制管理,虽然工作相对比较稳定,但一般工作环境都较为艰苦,收入有限,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往往工作效率低下,工作动力也不足,因此极易导致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陷入被动的局面。因此,在现行体制下,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增加并无益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急需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的改革创新来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作效率,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生产。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人数对农业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可能的原因是农民作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成员,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农民既是农业科技的传播者,也是直接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劳动成果的实践者。农民基于自身需求学习农业科学技术,会更加积极主动,学习效果会更好,而且农业合作社在提供农业技术宣传和培训方面灵活性强、效率高,农户参加合作社对农户获得专业技术培训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9],正是由于参加农业合作社后更利于农民获取专业的农业生产技术,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4 结论和建议

本文采用DEA-Tobit两步法分析农业科技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首先采用DEA模型测度全国31个省区市农业生产的三个效率: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然后以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数量及其从业人员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及其成员人数和东中西区域变量为解释变量,以DEA测算出来的农业生产综合效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Tobit回归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北京、上海、福建、陕西和青海这五个地区农业生产综合效率最高,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中、西部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农业科技服务与农业生产效率密切相关,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人数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正向影响,而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从业人员数对农业生产效率有负向影响。这表明在现阶段,我国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比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推体系的效果更好一些。因此,为了推动农业科技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本文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4.1 加快政府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改革

政府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强调的是通过执行农业科技推广活动来完成政府的农业发展目标,这套体系有效地拓宽了农户采纳并应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渠道,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传播,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社会形势的变化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政府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管理、人员队伍、运营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政府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仍把农民作为农业技术被动的接受者,不能做到根据农民的科技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农业科技服务。二是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管理落后,没能很好的发挥农业推广人员队伍的先进作用,也没能把技术推广活动与其他农业经营主体很好地结合起来。三是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呈现出学历层次偏低,知识断层、老龄化、再教育缺失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快对现行的政府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创新。需要对人员结构、经费来源、机构设置等方面进行重点改革,建立一个队伍精干、服务高效、机制完善、体制顺畅,并与其他现行农业科技服务系统功能互补的新型政府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农业发展。

4.2重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科技服务中的作用,首要工作是要大力促进合作社自身科技服务水平的提升和自身服务能力的建设,这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来共同作用。姜绍静和罗泮[20]指出构建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需满足三个前提条件,首先是合作社能正常运转,其次是合作社成员能通过合作社获得一定的收益,最后是合作社要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予以支持。所以,为了保障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科技服务的作用,一方面政府需要提供整体性的指引和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加强自身建设。

从政府角度出发,一方面政府需对合作社的建设加强指导,重视培育和发展合作社,追求数量的同时不忽略质量建设。大力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宣传,树立先进典型,为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另一方面政府要在财政资金方面要加大投入,完善农村信贷政策,可设立对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专项的信贷支持,来解决合作社融资难问题。

3.农业生产新科技 篇三

关键词:农机化;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3.030

1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业机械化装备技术含量低,结构不合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农机工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农机的种类和质量也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目前农业机械的结构发展还不够合理,大中型机械种类和数量都比小型机械少得多,动力机械比配套机械多,粮食生产机械比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多,这种现象反映出了我国农业结构和资源等分配不合理。此外,我国农机工业的发展规模小,大多数农机制造企业都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以至于产品科技含量低,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1.2农机的使用效益低

我国的农业机械均投入了较高的成本,由于目前农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而且农用柴油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农机作业的服务成本较高,农机用户还要承担较高的税费负担,以至于农民对于农业机械的使用不够普遍。农机服务也没有完善的组织机构,虽然有的地方设置了乡镇农机服务站,但是其作用也不稳定,这些也导致购机户农机没有足够的利用率,农机作业效益不高,导致农机无法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普遍的使用。

1.3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均衡

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一直都没有达到足够高的水平,而且地域差异较明显,总体上北方的农业机械化高于南方。在北方,华北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其次分别是东北和西北,西南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低的地区,而且西南的农业机械化实行难度也是最大的。

2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策略

2.1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

由于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的积累资金较少,因此在购买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上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政府需要解决农民的购买能力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模式,农机的使用能够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并且增强劳动效率,甚至可能达到劳动替代的效果,因此,农机作为一种劳动工具,能够收获相应的效益。对于一些土地规模较大的发达国家来说,农机的发展能够作为劳动替代,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而对于我国来说,在目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制约下,只能走适度的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道路。因为我国的土地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同时劳动力充足,使用农业机械设备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作物的产量,因此适度的资金和技术密集的道路能够使农机在服务过程中收获足够的收益,同时实现其价值。我国的农机发展模式不仅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还降低了其作业成本,对于农民来说提高了效益,满足了作业需求,进而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2建立合理的科技保障体系

合理的科技保障体系能够增加农机的使用效率,农民有了专业的服务指导,则能够更加合理的使用农机,就可以发挥其本身的价值。农业机械设备是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因此农机是农业生产工具和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科学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保障。

农民是农业机械的使用者,因此农民的素质高低也就成了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时,农业机械设备能否带来足够的经济效益也决定了其在农民心中的地位。农机的质量、性能和维修等各种因素都影响着投资者的兴趣。农业机械建立了合理的科技保障体系,就可以实现农机化技术培训和推广,并且将推广和培训的内容拓宽,以其为主线,最终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提高,使农民能够全面了解现代农业的技术和发展方向,从而更加容易的对农机进行了解和操作。

2.3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促进农业机械化均衡发展

农业的稳定发展为“三农”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离不开农业科研单位、农机生产销售单位的努力,农业机械化的稳定持续发展更加需要各部门的重视。目前农业机械化存在地域差异,为了消灭地域差异,应当在重点部门提高其补贴水平,逐渐消除机械化发展不平衡。整体来说,应当对我国中部、西部等经济作物机械率较低的地区加大投入,尽量减少手工种植和人工劳作,农业机械能够有效提高作物的生产率,促进农业实现增产和增收,农业机械化的优势日趋明显。

4.农业生产新科技 篇四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州农业局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对春季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各项工作的领导,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各项工作的落实

一、当前我县农业生产情况

1、农业工作进展情况根据我州农业工作的有关要求,及时将农业生产任务分解下达,并出台下达实施意见。据目前统计,已完成小春农作物播种亩,其中粮食播面为亩,完成大春农作物播种亩,其中粮食播面为亩。

2、农资储备情况为圆满完成我县今年我县农业生产任务,我局积极调运各类农用物资,截至目前我县已调运玉米良种26吨(其中阿单10号8吨、翼承单交3号18吨)农药4吨、化肥5吨、复合肥25吨、地膜8吨。

3、主推技术完成情况截止目前已在全县完成玉米地膜覆盖3500亩、测土配方15000亩、机耕作业3000亩、机播500亩、绿色防控30000亩

二、高产创建任务完成情况

完成情况

1、已完成玉米高产创建基地1000亩,在中咱乡完成玉米高产示范点300亩;

2、已在中咱、亚日贡、昌波等乡建设完成油菜高产创建基地4000亩,主推“绵油11”号油菜品种;

3、已在中咱乡、措拉乡、亚日贡乡、波密乡建设完成青稞高产创建基地10000亩,推广品种为“康青6号”、“康青7号

4、已在夏邛镇、党巴乡、松多乡、苏哇龙乡、中咱乡建设完成马铃薯高产基地规6000亩5、1

已在夏邛镇、苏哇龙乡建设完成优质小麦高产创建基地10000亩,以苏哇龙乡为高产创建示范点,促进良种良法入户到田;

6、在夏邛镇、苏哇龙建设蔬菜高产创建基地500亩,以钢架塑料棚、日光温室为创新点,露地栽培为主,提供全程技术服务,促进我县蔬菜更加规模化、标准化。

三、完成的特色亮点项目情况

1、为进一步规范我县南区海椒种植技术,提高南区海椒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已在苏哇龙乡建设完成400亩南区海椒生产基地。

2、为了给农民群众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在去年种植南区大蒜获得显著经济效益基础上,今年我局在中咱乡把大蒜种植作为今年一个特色任务产业来抓,实行了大面积推广种植,截止目前已全面完成150亩“南区大蒜”的种植,我局不仅组织了农业技术服务组为种植户提供了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而且为大蒜种植户提供了科肥料和农药等农用物资的支持。

3、为了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造酿酒葡萄产业基地,我县已在竹巴龙乡、苏哇龙乡建设完成三个葡萄种植基地:(1)、基里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已种植酿酒葡萄50亩,并以建设完善水池、沟渠、滴灌设施、水泥桩葡萄架等基础设施;(2)、各瓦顶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已种植酿酒葡萄50亩,并已建设完善水池、沟渠、水泥桩等灌溉设施;(3)、苏哇龙乡酿酒葡萄基地分别在南戈村、王大龙村、绒差绒村建成了100亩、60亩、40亩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加强葡萄田间管理力度,根据各葡萄基地不同的缺苗情况进行补种,其中苏哇龙乡王大龙村1000株、绒差绒村2000株、南戈村1000株、竹巴笼乡基里坝和厄瓜顶4000株,并指导各葡萄种植户进行除草、施肥、立

桩等工作。

4、继续在我县南戈村继续推广西瓜种植,今年西瓜的推广示范种植面积50亩。

四、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今年我局结合民生工程的开展,进行了农牧民实用技术的培训,针对我县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作物田间管理、经济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的培训,截至目前我县已完成农民工实用技术培训5.5万人次,完成新型农民培训80人次、农机培训30人。

2、在县农牧局的领导下我站严格按照农产品残留物检测程序对我县鲜食农产品进行例行检测,目前共完成农药残留检测16个蔬菜品种,合格率达100%,确保了人们食品安全,保障消费权益

3、狠抓病虫测报,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科学指导全县病虫防治,针对小麦条锈病、小麦蚜虫等小麦主要病虫认真开展系统测报,及时上报小春病虫害报表,为夺取今年小春粮食丰收作出了贡献。

4、结合我县农业生产工作的开展积极展开农机的使用、维护、保养及,安全作业进行了现场培训,并就农机补贴政策进行了宣传、讲解。通过现场示范,广大群众对充分肯定耕整机的工作效率和优越性能,现场接受培训人数达185人,认真开展农机购臵补贴工作,按照省、州关于农机购臵补贴工作的要求,对前来购机的农户进行了详细网上登记,截止目前已确认购臵证书66份。

5、按时完成各类农情信息、数据统计、工作总结等上报工作,截止目前已发农业信息25期。

五、下一步工作

1、继续完成今年下班的各项生产任务目标和高产创建任务。

2、加强大春农作物的田间管理和各特色、亮点农业的管理力度。

3、完成我县承担了两项玉米区域示范工作。

4、继续按规定程序开展下半年的农机购臵补贴工作。

5.农业生产新科技 篇五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衡量教学水平和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毕业论文(设计)的撰写是体现毕业论文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保证我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特制定《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规范》。

1.结构与写作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包括封面、中文题目、中文摘要与关键词、英文题目、英文摘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谢和附录等部分。

1.1封面

要求标明论文题目、学生所在专业年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等事项。用我院统一规定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封面,具体要求见“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板”。

1.2中文题目

另起一页,中文题目应以简明、确切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也可以加副标题。中文题目,三号,黑体,居中,段前1行,段后0.5行,1.25倍行距;“学生”、“专业”、“指导教师”小四号宋体、段前、段后0行,1.25倍行距。

1.3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与“中文题目”在一页上,“摘要”是摘要部分的标题,不可省略。“摘要”两字中间空四个汉字,也就是在中文状态下按四次空格键。

标题“摘要”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三号,1.5倍行距,段后10磅,段前为0。

摘要是毕业论文(设计)的缩影,文字要简练、明确。内容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单位采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制。

摘要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摘要篇幅以一页为限,字数为300字以内。

摘要正文后,列出3-5个关键词。“关键词:”是关键词部分的引导,不可省略。关键词请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关键词与摘要之间宋体小四号空一行;“关键词”三个字为黑体,小四。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间隔,最后不加标点符号。字体:楷体,小四,1.25倍行距。

1.4英文题目

另起一页,论文英文题目,字体:Timse New Roman,三号,居中,段前1行,段后0.5行,1.25倍行距。“Name: ×××、Major: ×××、Tutor: ×××”字体:Timse New Roman,小四号;段前、段后0行,1.25倍行距。

1.5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英文摘要要求用英文书写,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对应,避免直译。使用第三人称,最好采用现在时态编写。

“Abstract”不可省略。标题“Abstract”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Times New Roman,居中,字号:三号,1.5倍行距,段后10磅,段前为0行。

Abstract正文选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行距:1.2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Key words与摘要正文之间宋体小四空一行。Key words与中文“关键词”一致,3-5个。“Key words”为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加粗。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字体:Times New Roman,小四号,1.25倍行距。1.6目录

包括论文中摘要与关键词(中、英文)、正文全部章节标题、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以及它们的对应页码,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板”该页面中点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新域…”,在弹出窗口中选择“更新整个目录”,确定即可自动生成目录。也可手动设置标题“目录”,字体:黑体,字号:三号。“目录”两字中间间隔两个字符,章、节标题和页码,字体:宋体,字号:小四。章、节序号的后面,空一个字——即汉字状态下输入两下空格键。这样,序号与标题文字之间界限清楚。具体要求见“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板”。

1.7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设计)的主体,要着重反映设计或论文的工作,要突出毕业设计的设计过程、设计依据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毕业论文重点要突出研究的新见解,例如新思想、新观点、新规律、新研究方法、新结果等。正文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试验装置和测试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及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等。

正文要求论点正确,推理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精练,条理分明,文字图表规范、清晰和整齐,在论文的行文上,要注意语句通顺,达到科技论文所必须具备的“正确、准确、明确”的要求。计算单位采用国务院颁布的《统一公制计量单位中文名称方案》中规定和名称。各类单位、符号必须在论文中统一使用,外文字母必须注意大小写,正斜体。简化字采用正式公布过的,不能自造和误写。

1、论文基本格式要求

(1)纸

型:A4纸,单面打印。

(2)页边距:上3.5cm,下2.5cm,左2.5cm、右2.5cm。(3)页

眉:2.5cm,页脚:2cm,左侧装订。(4)字

体:正文全部宋体、小四号。

(5)行

距:多倍行距:1.25,段前、段后均为0。

2、论文页眉、页脚的编排

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页码应由正文首页开始,作为第1页。封面不编入页码。将摘要、Abstract、目录等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具本参照“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模板”)。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页脚底部居中位置,宋体,小五号。页眉,宋体,五号,居中。填写内容是“毕业论文(设计)的中文题目”。模板中已经将字体和字号要求自动设置为缺省值,只需双击页面中页眉位置,按要求将填写内容替换即可。

页码,居中,底部,宋体,小五,正文起始页页码为1。

3、论文正文格式

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1.2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

4、章节标题格式

(1)每章的章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居左;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三号,1.5倍行距,段后1行,段前为0行。章序号为阿拉伯数字。在输入章标题之后,按回车键,即可直接输入每章正文。(此部分要求按文理分类,具体参照“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本科论文结构”模板)

(2)每节的节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2”,居左;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四号,1.5倍行距,段后为0,段前0.5行。

(3)节中的一级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3”,居左;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小四,1.5倍行距,段后为0,段前0.5行。

正文各级标题编号的示例如图1-1,1-2所示。

图1-1 标题编号的示例(农、理、工科类专用)

图1-2 标题编号的示例(文科类专用)

5、图的格式说明

表、图序号后面,同样留两个字符(即汉字状态敲两次空格键)。图1-3显示了论文模板中所定义的样式选择方法。使用鼠标选择相应的样式,对应的文字格式就发生相应改变。

图-1-3 样式

(1)图的绘制方法 ① 插图、照片应尽量通过扫描粘贴进本文。② 简单文字图可用Word直接绘制,复杂的图考虑使用相应的图形绘制软件完成,提高图形表达质量。

(2)图的位置 ① 图居中排列。② 图与上文之间应留一空行。(3)图的版式

“设置图片格式”的“版式”为“上下型”或“嵌入型”,不得“浮于文字之上”。(4)图名的写法 ① 图名居中并位于图下,编号应分章编号,如图1-1,3-2等。② 图名与下文留一空行。③ 图及其名称要放在同一页中,不能跨接两页。④ 图内文字清晰、美观。⑤ 图名设置为宋体,五号,居中。段后0.5行。

6、表的格式说明

表在正文中的常用格式如表1-1所示。

表序号与后面文字同样应当适当留两个字符(汉字状态敲两次空格键)。

表1-1 物流的概念和范围

本质 途径或方法 目标 活动或作业 处理对象 范围 目的或目标

过程 规划、实施、控制 效率、成本效益 流动与储存

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相关信息 从原点(供应商)到终点(最终顾客)

适应顾客的需求(产品、功能、数量、质量、时间、价格)

(1)表的绘制方法

表要用Word绘制,不要粘贴,一律采用三线格。(2)表的位置 ① 表格居中排列。② 表格与上文应留一行空格。(3)表的版式 ① 表的大小尽量以一页的页面为限,不要超限,一旦超限要加续表。(4)表名的写法 ① 表名应当在表的上方并且居中。编号应分章编号,如表1-1等。② 表名与上文留一空行。③ 表及其名称要放在同一页中,不能跨接两页。④ 表内文字全文统一,设置为宋体,五号。⑤ 表名设置为宋体,五号,居中,段前0.5行。

7、正文中的编号

正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

如图1-2,表2-1,附注4-5,式6-7等。如“图1-.2”就是指本论文第1章的第2个图。文中参考文献采用阿拉伯数字根据全文统一编号,如文献[3]等,在正文中引用时用右上角标标出。附录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另行编号,如图A1,表B2,附注B3,或文献[A3]。

8、公式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并在公式后靠页面右边线标注,公式按出现先后顺序编号,如文中第一次出现的公式序号应为“(公式1)”,附录中的第一个公式为“(附公式1)”等。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公式1”或“由公式1”。

公式较长时在等号“=”或运算符号“+-×÷”处转行,转行时运算符号书写于转行式前,不重复书写。公式中应注意分数线的长短(主、副分线严格区分),长分线与等号对齐。

公式中第一次出现的物理量应给予注释,格式见下例:

式中: Mf—试样断裂前的最大扭矩(N·m);

θf—试样断裂时的单位长度上的相对扭转角

原则上公式居中书写,若公式前有文字(如“解”、“假定”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仍居中写。公式末不加标点。1.8 结论

结论是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的逻辑发展,是整篇论文的归宿。结论是在理论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判断、归纳的过程而形成的总观点。结论必须完整、准确、鲜明、并突出与前人不同的新见解。

书写格式说明:

标题“结论”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结论”,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三号,1.5倍行距,段后1行,段前为0行。

结论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

1.9参考文献

引用文献是论证的辅助手段,应忠于原意,表达完整,准确切题。参考文献要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引用的文献要有说服力,注意尽量多的引用国家核心期刊文献,避免引用的资料来自于可信度不高的文献或不正规的网络资源。要以引用与论文工作直接有关的文献为主,反映与该研究相关的最新研究内容。应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不应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

(1)参考文献按照在正文中引用的顺序进行编码。(2)作者一律姓前名后(外文作者名应缩写),作者间用“,”间隔。作者少于3人应全部写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

(3)标题“参考文献”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参考文献”,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三,1.5倍行距,段后1行,段前为0行。

(4)参考文献正文设置成字体:宋体,居左,字号:五号,多倍行距1.25行,段后、段前均为0行。“参考文献”四个字符之间空一个字符。

(5)按照引用的文献类型不同使用不同的表示方法。① 专著(注意应标明出版地及所参阅内容在原文献中的位置),表示方法为: [序号] 作者.专著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② 期刊中析出的文献(注明应标明年、卷、期,尤其注意区分卷和期号),表示方法为:

[序号] 作者.题(篇)名[文献类型标志].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③ 会议论文,表示方法为:

[序号] 作者.篇名[文献类型标志].会议名,会址,开会年: 起止页.④ 专著(文集)中析出的文献,表示方法为:

[序号] 作者.篇名[文献类型标志].见(In):文集的编(著)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⑤ 学位论文,表示方法为:

[序号] 作者.题(篇)名[文献类型标志]:(博(硕)士学位论文).授学位地:授学位单位,授学位年.⑥ 专利文献,表示方法为:

[序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1.10致谢 向给予指导、合作、支持及协助完成研究工作的单位、组织或个人致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避免俗套。毕业设计(论文)致谢中不得书写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无关的人和事,对指导老师的致谢要实事求是。

对其他在本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给予帮助的老师和同学,应在论文中做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这部分内容不可省略。书写格式说明:

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致谢”;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三号,1.5倍行距,段后1行,段前为0行。“致谢”两字空四个字符。

致谢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

1.11附录

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如公式的推导、程序流程图、图纸等)可编入论文(设计)的附录中。此部分内容可有可无,根据自己实际情况。

2.书写及打印要求 2.1 封面

按照首页格式制作封面。2.2 中英文摘要 双面打印。2.3 目录 单面打印。

2.4 正文

正文从开始到致谢结束,单面打印。

论文撰写规范将论文中涉及到的所有内容的格式与书写规则都做了明确的规定,此部分内容大同学可以按要求排版,也可以直接下载“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本科模版”,在模版中直接添加论文内容即可。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本科论文结构(农、理、工科类用)

封皮(参照“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本科模版”)

中、英文摘要

(参照“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本科模版”)

目□□录

(标题“目录”,字体:黑体,字号:三号。间隔两个字符,章、节标题和页码,字体:宋体,字号:小四)1□□一级目录(黑体,三号,1.5倍行距,段后1行)

1.1□□二级目录(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0.5行)

1.1.1□□三级目录(黑体,小四,1.5倍行距,段前0.5行)1.1.1.1□□四级目录(黑体,小四,1.5倍行距,段前0.5行)

结□□论

(黑体,居中,字号:三号,1.5倍行距,段后1行,段前为0行。)

参□考□文□献

(黑体,居中,字号:三号,1.5倍行距,段后1行,段前为0行。)

致□□谢

(黑体,居中,字号:三号,1.5倍行距,段后1行,段前为0行。)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本科论文结构(文科类用)

封皮(参照“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本科模版”)

中、英文摘要

(参照“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本科模版”)

目□□录

(标题“目录”,字体:黑体,字号:三号。间隔两个字符,章、节标题和页码,字体:宋体,字号:小四)

一□□一级目录(黑体,三号,1.5倍行距,段后1行)

(一)□□二级目录(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0.5行)

1□三级目录(黑体,小四,1.5倍行距,段前0.5行)(1)□□四级目录(黑体,小四,1.5倍行距,段前0.5行)

结□□论

(黑体,居中,字号:三号,1.5倍行距,段后1行,段前为0行。)

参□考□文□献

(黑体,居中,字号:三号,1.5倍行距,段后1行,段前为0行。)

致□□谢

6.农业生产新科技 篇六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进步是决定性因素,教育则是基础。因此,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特别重视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并根据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对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客观要求。努力为农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强化农业应用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为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一、我省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现状和所面临的形势

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任重道远。浙江是一个人多地少的省全省万人口中农业人口万占人均耕地仅亩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短期内人增地减的矛盾不可逆转。农业要发展只有从内涵上挖掘路子把发展的轨道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我省农业系统现有农技干部人其中在乡镇工作的农技干部人占。他们担负着面向农村、面向农民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重任是农技推广的主力军。但从现状分析他们的知识能力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据省农业厅统计全省名农技干部中本科人占大专人占中专人占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占。县级农技推广人员人中大专文化程度以下的占只具备初级技术职称的占均将近一半。既使具备较高学历和技术职称的农技人员中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由于缺乏培训和知识更新知识面狭窄、陈旧对现代农业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知之甚少。这个问题在与广大农民直接面对面的村一级更为严重全省村级农技服务组织中目前有专职农技人员人兼职农技人员人共计人其中中专及中专以上的人占中专以下也就是未接受过正规专业教育的人占。除了知识能力不适应外专业结构也很不合理在县一级农技推广人员中从事粮油、农经、畜牧、农机等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占。与此同时由于种种原因我省农民这一特殊而庞大的群体人均文化程度和整体素质较低。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提高广大。

冲、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在新形势下,它的地位和作用将显得越来越重要。

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客观需要。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农业科学技术的历史性进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新的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折,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同时也应看到农业发展由过去受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农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品质亟待提高;二是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迷;三是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四是农民增收缓慢;五是加入后,对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六是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待加强。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从事农业工作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经营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并已为我们轻车熟路的一整套老观念、老办法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果我们墨守成规,不去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信息、新的办法,那么,就会被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所淹没。我们不仅要懂生产,还要懂经营,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市场。不论是领导者、管理者,还是生产者、经营者,包括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都同样面临着这个严峻的问题。

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是大力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需要。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作出的科学论断。历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创新与变革都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革命性进展。在当代,科学技术更是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每一个要素。土地生产率的提高有赖于技术创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有赖于新知识、新技术的采用。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内的形成标志着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发达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大大高于其它生产要素的贡献,达到。事实上,世纪的国际竞争实际上是科技竞争与人才竞争。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和教育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加入以及推进农业科技革命的要求,农业科技、教育和农村经济的结合还有待于加强,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农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我们农业部门曾经在农技推广工作中谱写过辉煌的篇章,不论是高杆改矮杆、耕作制度的变革,还是杂交水稻等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都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突破性的发展。但是,在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新形势下需要我们通过教育培训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拓宽知识领域,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加强农加业科技教育培训,是实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我国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折后,农业生产由受资源约束变为了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持续走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现象。近两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指出,按照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多样化的需求,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近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农民增收缓慢,不仅影响到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及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持续平衡,还影响到农民对农产品、工业品的消费支出,影响到全社会的稳定,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充分依靠科学技术的应用。无论是品种结构还是品质结构,无论是产品的多样性还是产品市场的开拓,都需要科学技术的应用。在战略性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我们将面临许多崭新的课题,比如怎样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农产品品质结构、农业产业结构,怎样优化农村环境和生态结构,怎样优化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和城乡结构等等。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单凭我们过去的实践和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了。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是一项全新的任务,必须适应效益农业发展的要求,破除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观念的种种束缚,实现观念创新,不断增加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通过教育和培训,用新的知识去武装农业工作者和广大农民的头脑。把推进战略性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作为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努力在发展效益农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增长才干。

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需要。温家宝副总理在实施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报告上批示:“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从现在起,就应着手培养造就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使他们成为下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由于生产者是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所以,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对先进农业技术及工具的采用,决定着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捕捉、分析与判断。农民不仅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更是农民增收的主体,只有培养出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才能使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进入新阶段的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加入给中国农业带来的挑战,为我国农业教育培训事业特别是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迫切需要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我国亿农村人口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文盲半文盲占%,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亿多乡镇企业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还不到%。农业劳动者的现状决定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必须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的力度,大幅度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用现代农业科技武装起来的新型农业劳动者大军。

7.农业生产新科技 篇七

2009年3月8-10日, 科技部组织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和有关科教单位专家一行11人来江苏开展“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专题调研, 围绕科技进步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经验、成功做法、典型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与江苏省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发展现代农业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解决措施与对策建议。

根据调研安排, 江苏省科技厅组织了省农林厅、省农机局、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镇江农科所等近20位专家, 在省农科院举行了座谈会。会上, 江苏省科技厅农村处处长首先汇报了近年来全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基本情况、对粮食安全保障和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撑情况及当前存在的问题等。省农科院就发挥科技优势、加大成果转化力度、服务“三农”等情况进行介绍, 来自基层一线的赵亚夫研究员详细介绍了组织农民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典型经验。

会后, 调研组一行实地考察了承担省级科技项目的溧阳市长荡湖水产良种科技有限公司、天目湖玉枝特种茶果园艺场、江苏省农科院溧水植物科研基地、溧水傅家边林果科技园等项目现场, 有关单位汇报了现有的运行模式、研发转化能力、技术水平、科技支撑现代农业的做法等情况, 并针对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通过这项活动, 调研组比较全面和有深度地了解了江苏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和支撑现代农业建设的有关情况, 调研组对江苏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做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

8.农业新科技 篇八

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在近期农业部办公厅发布的“2013年通过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中,南农大水稻研究所万建民教授主持选育的中熟中粳新品种“宁粳4号”榜上有名。

据悉,该品种2009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种植风险小等特点。宁粳4号是继宁粳1号、宁粳3号之后该课题组选育成功的第三个超级粳稻新品种,适宜在河南省沿黄、山东省南部、江苏省淮北、安徽省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为2012~2013年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确定的水稻主推品种。

(江苏 吴涛)

新型抗病、耐盐碱棉花新品系山农N02培育成功

一种抗病、耐盐碱的优质棉花新品系山农NO2在山东农业大学培育成功,近日通过了来自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和农业部等单位专家组成的测产验收委员会的验收。

据了解,这个新品系在重盐碱地进行的实地测产为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113.8公斤,实现了抗盐碱棉花育种的新突破。山农NO2突出的特点是抗逆性强,表现为抗盐碱,在含盐量达到0.4%的盐碱地,其成苗率为正常条件下的80%,而对照品种难以成苗;抗棉铃虫、耐蚜虫力强;抗病性强,特别是抗枯萎病和黄萎病。经检测,该品种纤维品质较好,达到了国家二级优质棉标准。

(北京 李元吉)

吉林玉米新品种“利民33”

可增产近四成

吉林省松原市利民种业有限公司(联系电话:400-646-1117)选育的“利民33”玉米新品种经历了2012年的虫灾、风灾考验,比目前的主流玉米品种增产35%~40%,将玉米单产提高到吨粮以上。国内部分玉米专家认为,这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杂交新品种,将大大提升吉林省乃至我国玉米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利民33”具有芽势强、抗病性强、耐密性强、高抗倒伏、高抗早衰、适应范围广6大特点。该品种为吉林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高产新品种,最近通过了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吉林 李新民)

“渝051”玉米新品系通过鉴定

前不久,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传出喜讯,由该院采用单倍体生物诱导选育的玉米自交系“渝051”,已经通过了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鉴定,成为南方地区首个通过鉴定的玉米双单倍体诱导品系。

“渝051”的种子纯度更高,培育时间只需要2年,相比现有玉米自交系培育时间需要6年来说,培育时间大大缩短,而且它的抗旱涝、抗病能力更强,产量可以提高一成以上。目前,“渝051”已在重庆市及四川省多个玉米种植区进行试验种植,并且已培育出4万余个双单倍体诱导品系。“渝051”的培育成功是重庆市玉米育种技术的重大突破,也是重庆市良种创新工程“十二五”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培育规模来说,都标志着重庆市玉米育种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重庆 唐刚)

“特色玉米”西星白糯二号在蓬莱试种成功

前不久,山东省蓬莱市“特色玉米西星白糯二号品种引进与推广”计划项目通过了专家评审鉴定,这标志着“西星白糯二号”特色玉米新品种在蓬莱市的引进、试种获得圆满成功。

据了解,“西星白糯二号”特色玉米是蓬莱市农广校通过对7个鲜食糯玉米品种的试验栽培比较而精心筛选出来的,适合在蓬莱市推广种植,是具有生长时间短、抗逆性强、投资少、见效快的鲜食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生产鲜棒5907个,每667平方米纯收入4125元,较一般糯玉米提早10天上市,每667平方米可增收875元。預计今后3~5年可推广面积153.33公顷,增加效益201万元。

(山东 付明)

9.农业生产新科技 篇九

天水市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及新农村建设

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全市农业科技创新,培植壮大我市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才,结合我市各县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实际,建立一批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及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即在秦州区建设以食用菌、芦笋和中药材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及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在武山县建设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及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在麦积区建设花牛苹果、葡萄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及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在秦安县建设桃、花椒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及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在清水县建设猪、鸡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及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在张川县建设牛、羊产业科技创新示

-1-范及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在甘谷县建设辣椒、大葱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及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基地。每年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000人,引进试验新品种120个,示范推广40个,引进新技术100项,示范推广40项。力争在3--5年的时间内使我市的农业科技人才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三大主导产业及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主要任务

1、秦州区特色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及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在藉口、玉泉等重点乡镇建立科技示范培训基地3处,引进灵芝、杏孢菇、白灵菇等食用菌12个,新发展食用菌10万平方米,发展食用菌技术协会5个,每年举办科技培训班20期,培训新型农民2000人,科技示范户100户。在天水、汪川、秦岭等重点乡镇建立科技示范培训基地5个,优化芦笋种植品种,确定4-6个主栽品种,发展技术协会12个,带动发展种植面积10000亩,每年举办科技培训班20期,培养科技示范户1500户,培训新型农民2000人。发展以黄

-2-芪、金银花、半夏、柴胡等中药材10000亩。同时,扶持壮大天水昌盛食品有限公司、华亿生态菌业有限公司、康满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积极引进新设备、新工艺,鼓励科研开发,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食用菌、芦笋等特色农产品全部由龙头企业统一收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人员,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科技特派员+基地+农户”等多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

2、武山设施蔬菜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及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在马力镇北顺建立1000亩蔬菜科技示范培训基地,每年引进蔬菜瓜果新品种50个,其中:黄瓜主要引进示范博耐系列、津优系列;西红柿主要引进示范金棚系列、农大系列;樱桃番茄引进示范圣女、美味、绿宝石、彩绣球等;西瓜引进示范西农系列;辣椒引进示范航椒系列、洛椒系列、陇椒系列等;西葫芦引进示范山西蔬菜研究所的碧玉系列,神葫系列等。在北顺村综合村委会阵地建立农民科技培训学校,按农时季节,聘请省、市专家开展西红柿、黄瓜、西瓜、菜瓜、辣椒、“丰产栽培技术”,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蔬菜“连作障

-3-碍防治技术”,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每年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20期,培训新型农民2000人,建立科技示范户100户,建立经济合作组织1个。

3、麦积花牛苹果、葡萄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及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在花牛镇二十铺村南山坪统一规划,建立集中连片科技示范培训园500亩,以元帅系3—5代品种为主,引进试验新品种,示范推广优质建园、规范化管理、无公害生产、元帅系苹果高桩等栽培新技术,每年举办科技培训班15期,培训农民1500人。在社棠镇下曲村北山建立无公害山地葡萄科技示范培训园500亩,以鲜食巨峰葡萄为主,合理布局,引进示范红提、黑提、秋黑、美人指、京秀等新品种,大力推广山地优质葡萄建园技术、无公害葡萄生产技术、早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达到早产、稳产、丰产的目的,每年举办科技培训班15期,培训新型农民1500人。确保果农掌握各项技术要领,使之成为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技术骨干,使全区果树重点村组,户均有一名懂技术的科技明白

-4-人,逐步形成发展规模化、生产规范化、采后规格化的无公害果品生产格局。

4、秦安桃、花椒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及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在秦安县兴国镇建设秦安县柴家山优质桃高效栽培科技示范培训基地。建成桃新品种母本园1处50亩,引进玉红蜜、玉红晚蜜、秋红蜜、秋红晚蜜等桃新品种20个。繁育优质苗木5万株,示范推广面积10000亩。使示范园平均亩产达2000公斤,优质果品率达80%以上,示范区亩产值达5100元,每年举办科技培训班15期,培训新型农民1500人。在秦安县花椒主产区安伏乡杨寺村、大坪村建立浅山干旱区秦安绿色花椒生产科技示范培训基地2处。推广大红袍、秦安一号等花椒优良品种3万株,推广绿色花椒生产技术3项,示范推广面积达5000亩,每年举办科技培训班20期,培训新型农民2000人。保证农村一线技术人员达到农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的65%以上,每个行政村有3名科技特派员,每个乡镇有一支比较健全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

5、清水猪、鸡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及新农村建设人

-5-才培训基地。在白沙、王河、白驼、远门、郭川、土门、金集、贾川8乡镇建立养猪技术科技示范培训基地,引进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等优良品种和三元杂交、人工受精、配方饲料等新技术,建立标准化养殖圈舍,实施“五良”配套工程繁育良种猪500头,力争在1至2年内推广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良种猪10万头以上,每年举办养殖技术培训班20期,培训新型农民2000人。在清水县红堡镇蔡湾村科技养鸡示范园区、秦源牧业良种鸡繁育公司和秦亭镇建立笼养鸡或放养鸡科技示范培训基地3处,在全县大力推广蛋鸡笼养、绿色放养和程序免疫、人工受精等先进适用技术,以及无动力通风系统、畜禽舍空调系统、鸡苗自动孵化系统。发展规模养鸡户200户。每年举办畜禽养殖实用技术培训班15期,培训新型农民1500人。印发实用技术手册1万份,配发培训教材1万份,实用技术光盘200套。

6、张川牛、羊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及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在马鹿、闫家、恭门、平安、张棉五乡镇建立良种牛繁殖科技示范培训基地,引种、冻配和胚胎移植技术相结合,进行三元杂交,以秦川、西门达尔、-6-夏洛来、海福特等为主的良种肉牛进行冻配改良示范推广,年饲养良种牛2万头,冻配5000头,辐射带动全县中部地区饲养良种牛2.5万头,每年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20期,培训新型农民2000人。在梁山、马关两乡建立舍饲养羊示范科技培训园区,推广引进以小尾寒羊、波尔山羊、陶赛特等绵山羊优良品种,改良当地土种羊,实施“五配套”技术,年饲养以小尾寒羊为主的良种羊1万只,辐射带动中西部8乡镇饲养良种羊4.5万只,每年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20期,培训新型农民2000人。

7、甘谷辣椒、大葱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及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在磐安镇毛坪村建立千亩线辣椒科技示范培训基地,引进示范辣椒新品种航椒4号、7号、省农科院甘科系列辣椒杂交品种、天椒5号等,引进示范辣椒疫病防治新技术1-2项,示范推广山旱地全膜覆盖栽培技术,发展山地辣椒,实施无公害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大棚辣椒、山地地膜辣椒栽培模式。川水地栽培亩收入稳定在4000元以上,山地地膜栽培亩收入稳定在3000元以上。每年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5期,培

-7-训新型农民1500人。在新兴镇雒家村建立千亩地膜马铃薯复种大葱科技示范培训基地,引进大葱优良品种2-3个、新技术1-2项进行示范,引进早熟菜用型洋芋新品种1-2个,使科技示范培训基地全部良种化,年亩均收入稳定在7000元以上。每年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5期,培训新型农民1500人。

三、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及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的顺利实施,特提出以下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局和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具体负责协调组织实施工作。各县区也要成立领导机构,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是建立资金投入保障机制。资金投入以地方政府为主,市委组织部和市科技局筹措补助资金,用于支持科技示范培训基地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引进推广各类先进实用技术,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科技人才。各县区要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投入,逐步建立一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

-8-自筹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基地建设资金进行专款专用,提高资金利用率。

三是加强科技项目实施力度。把科技项目向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及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基地倾斜,实施一批有市场前景、有科技含量、有发展规模的科技项目,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带动示范区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科技项目的实施中将科技培训作为重点,培养一批农民技术员,带动培训一批农村技术骨干。

四是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坚持“自觉自愿、双向选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在每个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及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基地选派5-6名科技特派员,进一步贯彻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兑现各项奖惩制度,按照“实施一个项目、推广一项技术、培养一批能人、振兴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五个一”要求,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传、帮、带”的作用,包产业、包项目、包技术,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培训、信息传递,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强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五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院地

-9-院企合作,通过政策扶持,吸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农业推广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及其专家到示范培训基地,充分利用与科研单位和院校建立的稳定的技术依托关系,聘请有关科技专家,加强对我市农业发展的技术指导和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训。结合组织部党员教育网络体系,建立现代化的农村科技信息网络,及时准确有效的为农民提供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开展网络培训和咨询。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扶持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通过农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技术培训等形式的协作互助活动,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同时,带动培养一批特色农业乡土科技人才。

10.农业生产新科技 篇十

根据《关于组织推荐嘉兴市农业科技突出贡献奖、农业科技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通知》(嘉科农〔2012〕64号)的文件精神,经县(市、区)政府和市级有关部门推荐、市评审委员会评审,现将5名嘉兴市农业科技突出贡献奖、20名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拟表彰人选以及11家农业科技先进集体拟表彰单位予以公示(见附件),公示时间从2012年8月23日至8月29日。公示期限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通过来电、来信、来访的形式,反映公示对象存在的问题。以单位名义反映问题的应加盖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问题的应署报本人真实姓名。

公示联系单位和电话:

嘉兴市科学技术局农业与社会发展处

地址:嘉兴市中山东路922号 邮编:314001

联系电话:82159822传真:82159810

嘉兴市科学技术局

二○一二年八月二十三日

附件:

嘉兴市农业科技突出贡献奖拟表彰人选

嘉兴市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拟表彰人选

嘉兴市农业科技先进集体拟表彰单位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嘉兴市农业经济局

上一篇:幼儿园秋季家长工作计划下一篇:经典房屋委托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