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精选15篇)
1.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 篇一
怎样才能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也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沟通能力看起来是外在的东西,而实际上是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它关系着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和品德。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和改变。
首先是开列沟通情境和沟通对象清单,这一步非常简单。闭上眼睛想一想,你都在哪些情境中与人沟通,比如学校、家庭、工作单位、聚会以及日常的各种与人打交道的情境。再想一想,你都需要与哪些人沟通,比如朋友、父母、同学、配偶、亲戚、领导、邻居、陌生人等等。开列清单的目的是使自己清楚自己的沟通范围和对象,以便全面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其次是评价自己的沟通状况。在这一步里,可以试图问自己如下问题:对哪些情境的沟通感到愉快?对哪些情境的沟通感到有心理压力?最愿意与谁保持沟通?最不喜欢与谁沟通?是否经常与多数人保持愉快的沟通?是否常感到自己的意思没有说清楚?是否常误解别人,过后才发觉自己错了?是否与朋友保持经常性联系?是否经常懒得给别人写信或者打电话?客观、认真地回答上述问题,有助于了解自己在哪些情境中、与哪些人沟通状况较为理想。
再次是要选择最佳的沟通方式。没有人喜欢自己的谈话对象总是左顾右盼、心不在焉。在表达自己的意图时,一定要注意使自己被人充分的理解。沟通时的语言、动作等信息如果不充分,则不能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果信息过多,出现冗余,也会引起信息接收方的不舒服。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你一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那么“对不起”就足以表达你的歉意,如果你还继续说:“我实在不是有意的,是别人挤了我一下,我又不知怎么就站不稳了„„”这样啰嗦反倒让人反感。因此,信息充分而又无冗余是最佳的沟通方式。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你一定能够发现自己在沟通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从而确定在哪些方面需要重点改进。而且我们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些奖惩措施,譬如,当你成功完成了某一项沟通计划,如跟一直不敢说话的异性打了招呼,你可以奖励自己一顿美餐,或是看场电影轻松轻松,这样有助于巩固阶段性成果;如果没有完成计划,就要采取一些惩罚措施,比如做俯卧撑或是做一些懒得做的体力活。总之,在沟通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自信,要坚信自己能够成功。
记住:一个人能够做的,比他已经做的和相信自己能够做的要多得多!
珊瑚海海秀店:唐煜
2.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 篇二
一、沟通能力形成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 网络技术也迅速的发展起来,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它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 也影响了我们中一部分人的正常生活, 例如在公交车上, 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 大部分的学生都在低头按着手机, 有着学生更是沉迷于网络中, 无法自拔, 这是造成我们大部分的人沟通能力的差主要的一部分因素。另外, 一些学生在工作岗位中缺乏沟通能力, 只低头干活, 不会抬头说话, 这也是不注重沟通能力造成的结果, 所以,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提高沟通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就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和实际工作相结合, 逐步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1. 加强日常的交往的能力, 优化日常人际关系
人是群体动物, 所有的活动, 都要和人打交道, 作为学生, 应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 和实际情况, 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所以在生活中, 我们可以利用网络, 建立一个同校交友平台, 也可以和其它学校建立网络平台, 在那里同学们不仅可以和同校的学生, 对有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 也可以和其它学校的同学进行讨论,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同学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也扩大了交友的范围, 从而营造了学生团结友爱, 互相帮忙, 和平共处的交往氛围。
2. 开设沟通交往能力形成的有关课程
有些同学对和别人进行沟通, 其实是有着强烈的愿望, 可是由于自身沟通能力差, 或者不知道怎样与别人沟通, 就不好意思开口, 所以学校应开设相关的课程, 主要是讲解怎样和别人进行沟通, 或者怎样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另外主要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解答, 也可以开展一些活动, 给那些想要和别人沟通的同学机会, 加强交流, 也要引导不敢说话的同学, 使其变得渴望说话, 善于说话。
3. 老师的强化引导作用
作为老师, 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 更要引导同学们在交往时的, 要严于律己, 宽容的对待他人, 和同学们积极主动的去交流, 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 正确引导学生和别人相处时的态度, 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 帮助学生提高交往能力。
三、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我们经常听到素质教育这样的词语, 如今我国就业单位, 已经不单单看重业务素质这方面, 也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思想道德素质, 问题解决能力, 敬业精神, 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性的素质。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所以高等学校的教育, 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更要着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 这也是大时代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四、素质培养的策略和思路
素质培养应从两方面入手, 学校方面和自身方面
1. 学校方面
教学的方法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的手段, 搞好课堂的学习的范围, 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式。
积极开展健康的校园文化, 如举办文艺活动和社团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长知识, 还可以培养个人能力, 使学生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兴趣,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2. 自身方面
大学生应树立全面发展的意识, 要兼顾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两方面, 在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 要培养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还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 具有很强的创造力, 在道德素质方面应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培养, 提升人格, 在心里素质方面, 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能够承受挫折和压力, 具有较强的意志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五、结语
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进行素质的培养, 对提升人才的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 培养全面综合性素质人才, 同时学生自身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 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加强对自身的完善, 使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摘要:沟通能力强, 高素质的人才, 是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所以, 对于怎样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才高素质培养, 是高等教育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 本文主要针对高等院校学生, 以及通过社会学的角度, 对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怎样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 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法上, 进行探讨和研究, 这对提升人才质量有重要意义, 也能为我国培养出更多应用性人才。
关键词:沟通能力,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孙昊哲.基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模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
[2]郑媖.高校学生能力素质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 2013.
[3]童革.高职院校沟通能力培养“双十”模式研究与实践[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5) :135-137.
3.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 篇三
【摘 要】 情境沟通教学在培养智力障碍儿童语言沟通能力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由于这一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受诸多因素影响,本文从影响情境沟通教学实施有效性的两个因素出发,分别综述了情境沟通教学实施频率和父母专业性对情境沟通有效性的影响,从而为提高情境沟通教学对智力障碍儿童语言障碍干预的有效性提供线索和启示。
【关键词】 情境沟通教学 智力障碍 语言沟通 干预
一、 引言
智力障碍儿童因其智力水平低下,认知能力落后于常人,导致其语言沟通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情境沟通教学的原则是父母在有发展迟滞的学语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有预报性作用及交易性模式在学语前期的发展,在父母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培训下让智力障碍儿童获得请求、眼神交流、手势、口语、评论等语言沟通技能的教学模式。智力障碍儿童语言沟通能力的低下,导致其在进入社会的过程中有诸多不便,而情境沟通教学可以较为有效地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沟通能力,因此研究情境沟通教学有效性十分重要。本文主要综述了情景教学沟通频率和父母专业性两个重要因素对这一教学方式实施有效性的影响。
二、 情境沟通教学频率对其有效性的影响
蒂芙尼做了一个研究,他将63名智力障碍幼儿随机分配到两个小组:其中一个组每周进行5次为时1小时的情境沟通教学;另一个组每周进行1次为时1小时的教学。这两组智障幼儿都由事先经过3个月相关培训的父母组织教学。结果发现:有更高情境沟通教学频率的组别在发音标准和口语词汇方面表现得更好。
马克也做了相关研究,他让64个智力障碍儿童随机的分配到两个小组,都进行为时1小时的教学,其中一个小组每周进行5次,而另一个小组每周进行1次。实验中他发现如果智力障碍儿童对于情境沟通教学的内容感兴趣的话,适当的增加情境沟通教学的频率会有一定的增强效果。他还发现,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说,并不是更多的情境沟通教学内容对于其言语沟通能力的教学效果就越好。
从蒂芙尼和马克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在儿童对于情境沟通教学的内容感兴趣的时候,适量的增加情境沟通教学的频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教学有效性。
三、 父母专业性对情境沟通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凯泽和罗伯茨为了研究父母在情境沟通中的作用,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将77个智力障碍儿童随机地分配到两个组进行介入干预,这两个组中一个组的治疗人员为父母和专业治疗师,另一个组则只有专业治疗师。他们分别在干预的不同时段对儿童进行专业评估。该实验研究表明,经过专业培训的父母和治疗师的培训比另一组展示出了更多的情境沟通教学策略;经过专业培训的父母在智力障碍儿童的情境沟通教学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在有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干预中,父母在儿童的早期沟通交流学习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语言发展会和父母的几个特定的行为相联系,比如父母对儿童语言的数量、质量以及语言学习支持策略。虽然智力障碍儿童的父母提供很多方面的帮助来支持他们孩子的自然学习行为,但是这些儿童往往需要更加系统的培训。所以在情境沟通教学中,智力障碍儿童的父母很有必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从而在儿童的早期干预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四、 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情境沟通频率和父母专业性对情境沟通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儿童对教学内容感兴趣的情况下,我们适当增加情境沟通教学频率可以增加情境沟通教学效果。父母在情境沟通教学中的参与度及是否接受过相关方面的专业培训对情境沟通教学的效果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未来研究需要更深入和系统地探讨其他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关系,从而为正在进行的和准备进行的情境沟通教学提供指导性意见,以期得到更有效的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 Tiffany Woynaroski, Paul J. Yoder, et al. A Transactional Model of Spoken Vocabulary Variation in Toddler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J].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2014(10).
[2] Marc E. Fey, Paul J. Yoder, et al. Is More Better? Milieu Communication Teaching in Toddler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J]. Journal of Speech, Language, and Hearing Research,2013(4).
4.孩子的沟通能力如何培养呢 篇四
孩子性格孤僻,不愿与他人进行交流,这对以后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应该多带孩子接触人群多的地方,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进行交往,有效锻炼他的沟通能力。
培养孩子沟通能力的方法 沟通能力的“左膀右臂”分别是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能力强的孩子,往往能通过口头或书面语言有效地与他人沟通;具备了“外交”本领的孩子,更喜欢参与那些具有团体性质的活动并能获取别人的帮助和友情。
聊天:家长要养成与孩子聊天的习惯,可以在每天的饭后或睡前,让孩子说说今天在学校都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高兴事儿,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儿。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有所了解,也能保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对于孩子的心理变化也能通过与孩子每天的聊天有所洞悉。
身体语言: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可以用身体语言进行,每天早上出门亲一下,下午回家抱一抱,或是一个赞赏的眼神都是孩子需要的。如果家长没有时间与孩子交流,用身体语言告诉孩子“妈妈是爱你的”,“爸爸在关注着你”,这也是很必要的,孩子能感觉得到你在关心他。
怎样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
孩子的社交圈很小,父母应该适当引导孩子多交朋友,可以提高孩子们的社交技能,引导孩子和其他孩子交流。为了提高孩子们的沟通能力。
孩子们和其他人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摩擦,如儿童文化和心理素质是一个测试。父母应该教导孩子无论什么摩擦要保持宽容的态度鼓励孩子们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主动加强有机会进行交流,逐步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
父母们知道,孩子们在一起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摩擦,争端,千万不要把孩子的一些冲突,转化成成人之间的矛盾,不应该“不受“教育孩子,甚至被迫干扰孩子。当孩子之间产生争吵,引导孩子们正确理解的相互作用造成的各种矛盾,让孩子们用一些正确的通信方法,比如分享、交流、合作、谈判让孩子学会解决自己的问题。
5.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 篇五
成功的人际沟通是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保障,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技巧的核心。不仅能帮助学生克服人际交往障碍,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能够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境,以愉悦的心情投入到学习中,并且为以后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口才是练出来的,不要羞怯,要知道每个人的资质都是差不多的,自己有怯场的心理,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感受,要抓紧一切可以锻炼的机会来展示自己,给自己信心,相信自己既能够做得到也能够说得出,每一次的锻炼都会给自己开始下一次以莫大的勇气,再加上自己不断的总结和积累。长此以往,必然能够在以后的一切场合中自己脱颖而出,说出自己,证明自己。
一个对他人的了解,是人际智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有效的沟通。对于一个有效的沟通可以当事人在它应该理解彼此的观点。有效沟通和另外一个人它是重要的掌握他的意见关于一个主题,把自己的人的鞋子来理解的原因在于他的观点。随着这些能力构成所谓的人际智能,这种类型的情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有效的沟通。人们拥有它可以很容易地与别人交流。当他们了解别人的情绪和情感,他们可以同情他们。他们学习与别人合作,把讨论的兴趣。因此,人与一个人际情报使非常有效的沟通者。
人际沟通是指发生在两人互相依存和共享一个共同的历史。人际交往技能所需的技能在社交场合进行交互。他们包括能力有效地传达给另一个人的感觉,了解他说关于这个主题。这些技巧指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施加一个社会沟通。
人际关系技巧便于沟通中冲突和争论是减少,交互变得容易,人们似乎平易近人,麻烦最小化和健康和生产环境创建的。无论是在工作部门或者在家里,不管是一个正式的沟通,可能是一个和朋友聊天,沟通的艺术都构成。这是有效沟通的技巧,每个关系的规则。一个专业的关系是有效的商务沟通指导下,所以是与家人和朋友的互动。这使我们意识到人际情报的重要性。
6.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 篇六
四川省平昌县喜神小学王璐63646
2摘要:数学交流,是指在数学教学的特定时空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围绕着预定的教学目标,用各自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数学见解,实现思维碰撞、相互启发和认识分享。数学教学中的交流与生活中的交流相比,有一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交流的内容聚焦于有计划的数学问题,交流的方式主要受教师的引导和安排,交流的作用是推动课堂教学的进程,促进学生数学意义的建构。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交流沟通能力培养
高年级教学内容相对复杂,教学任务相对繁重,课堂上教师常常重视自己的讲授,如果讲得过多过细,那么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大大减少。而且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在课堂上因担心讲错而变得“金口难开”。课堂上他们往往不敢交流,不会交流,不善交流。如何改变以上不良现状,让高年级数学课堂上的交流也充满活力,我尝试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循循善诱,发掘课堂交流的兴奋点
小学高年级学生不仅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而且在学习能力上也呈现出差异扩大的态势。为了较大限度地调动和保护学生交流的热情,充分发挥课堂交流的作用,教师应注意循循善诱,激发他们交流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学习圆柱的体积之后,教师让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圆柱的侧面积是62.8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4厘米,求它的体积。一开始发言的学生可能因为紧张,表达不清自己的意思。教师及时宽容地鼓励学生:“不要着急。”并等待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结果这个学生终于一步一步讲清楚自己的思考过程:先求出圆柱的底面周长,再算出圆柱的高,算出底面积,最后求出圆柱的体积。学生讲解完后,教师给予热情的肯定和鼓励:“真爱动脑筋,思路很清楚!还有更简捷的思考方法吗?”在教师的鼓励下,有个学生举手说自己的算式是62.8÷2×4。其他学生一脸困惑。这时,教师继续鼓励道:“你的算式是对的。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教师先肯定学生的想法是正确的,再引导其讲解自己的思路,学生就有了底气。学生借助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图,说出了思考的依据。其他学生认真倾听了他的意见,纷纷表示赞赏,不约而同的鼓起了掌。
在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热情洋溢的鼓励,积极发掘学生交流的兴奋点,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了分享,思维的深刻性和简洁性得到了培养。
二、明确要求,规范课堂交流的注意点
为什么要进行交流,怎样交流才是合乎要求的,交流效果才更好,不仅教师心中要有数,也要让学生知晓并努力做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课堂上如何交流作为一种教学常规进行训练。数学课堂上的交流与其他学科相比,语言要更加准确精练,并且注意思维的逻辑性和表达的条理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提出了三条交流的注意点:一是要求学生交流时,发言要积极主动,不放弃,不退缩;二是学会倾听,准确接受并辩证分析别人交流的信息,不曲解,不盲从;三是交流时声音要响亮清晰,语句要完整而有序,突出主要的数学信息,不重复,不罗嗦。为了强化学生交流的规范意识,我常常让发言的学生再重复一遍,甚至让大家跟着再讲一遍。最后,我还注意对学生在课堂上
参与数学活动中的交流表现,包括发言和倾听的情况进行记载,作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评定项目之一。
三、认真备课,确定课堂交流的聚焦点
数学交流的内容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展开的需要,确定交流的话题。这样的话题往往就是课堂交流的聚焦点。教师是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针对不同课型和教学的不同环节,设计不同层次的交流内容,使得学生的交流得以聚焦。如,在知识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交流可聚焦于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交流可聚焦于解决问题的结果和思路;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交流可聚焦于探索的方法与过程。教学《简单的小数加减计算》时,关键是要帮助学生理解基于小数意义理解基础上的算理,即计算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学生在根据问题情境列出算式0.8+0.5后,我重点引导学生说说0.8元与0.5元各是什么意思。学生在交流中很快就明确:0.8元就是十分之八元,就是8角;0.5元就是十分之五元,就是5角。这样的交流自然引发了将以“元”作单位的小数加法转化成以“角”作单位的整数加法计算思路:0.8+0.5=13角=1.3元。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介绍竖式计算的方法,引导学生交流为什么要把8和5对齐,它们都表示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把0对齐,它们都表示的是什么?学生在交流中初步感悟到小数加法计算的法则──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相加。这样的交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学生在交流中深化了对数学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因材施教,引导课堂交流的生发点
数学课堂交流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是组织课堂交流需要经常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引导话题中的生发点。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学生通过画图和操作实践,得出了各自不同的面积公式推导方法。于是,我就把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方法作为交流的生发点,重在引导学生说清楚公式中除以2的道理。有的学生说成是把高除以2,即三角形面积成为半高与底的乘积;有的学生说成是把底除以2,即三角形面积成为高与半底的乘积;也有学生把除以2说成是用所得的平行四边形面积除以2。对于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少数学生忘记除以2,教师没有做任何讲评,而是出示这样的差错,让学生自己分析原因。其实,学生在交流中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纠正错误不能单纯地依靠教师的正面讲解和示范,而必须是一个由学生参与“自我否定和纠正”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提供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并引起必要的“观念冲突”,让学生在暴露思维的过程中发现并改正错误,正确地构建新知。
数学课堂交流会因学生情况的不同,数学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目的的不同等显示出多样性。比如,在遇到有难度的问题时,我常常先示范式地引导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再让他们相互交流。在学生交流时,注意给他们提供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尽量让学生多说、说透;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要适时加以点评或组织学生同伴进行评价,对学生的交流给予明确的反馈,以逐步提高学生开展数学交流的能力。
主要参考书目:
【1】《走向高效能的教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7.浅谈高职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 篇七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结构呈现出“两头大, 中间小”的现象, 即本科生、研究生比例和基础操作层工人比例过大, 中间层即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一大瓶颈。以这种人才需求量来说, 高职院校的培养结构受到很大的挑战。因此培养出既有专业能力又有贴合实际应用的沟通和社会能力的高职学生是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
二、高职学生的沟通能力现状
“现在不少新毕业的大学生沟通能力比较欠缺, 在书面沟通方式上, 有时写个通知都写不清楚;在表达能力上, 也不是很善于把自己的思想比较清楚地表达出来。这是在机关工作的同志比较多的一个感受。”美国全球竞争力研究院华人商业精英辅助计划人力资源测评中心助理研究员李正豪先生在《挺你第一次》主题上, 呼吁教育界, 应该重视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高职学生希望通过人际交往和沟通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和成就学业, 但在实际交往中却存在着种种问题。
1、理想与现实
部分学生因其年龄、阅历的缘故, 对人际关系的追求往往带有较多的理想化色彩, 无论是对同龄人还是师长, 他们都希望不带任何杂质, 而理想中的“知己”常与现实会有很多不符, 因此遇到障碍时心理会产生创伤。导致部分学生表现为不合群, 采用极力回避与人接触的方式, 时间越长孤独感越强, 在不得不交往时则表现得紧张恐惧, 形成沟通的障碍。
2、人生观与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社会转型时代的环境里, 在人生观与价值观建立的中小学阶段, 认为只要分数上去, 其他能力都是次要的, 从小就没有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 更不用说日常沟通能力的训练。进入大学以后, 部分学生忙于钻研专业课, 只关心学习成绩。也有一些学生受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 对待人际关系时带有较强的利益性, 认为人际交往就是拉关系相互利用, 把交往看作交易, 不屑与一般同学交往。
3、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家庭环境殷实, 从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自我意识强, 团结协作、谦让和宽容的意识较弱, 又由于一直生活在学校里, 交往的对象相对单一, 交往的范围比较窄, 这使不少学生虽有交往的愿望, 但缺乏与社会对话交往的能力。在与别人交往时, 只顾自己的需要和利益, 强调自己的感受, 不考虑他人感受, 给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带来了很多困难。
三、沟通能力的内涵
1、沟通能力是体现一个人综合素养的外在形式
沟通能力就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与他人传递思想感情与信息的能力。沟通的目的在于建立相互间的了解、理解、信任和友爱。沟通双方都开放心灵和容纳对方的想法并且都为一个共同愿望奋斗, 达到认识的求同存异, 情感上的互相尊重, 行为上的相互支持, 效果上的互赢互利。人的综合素质也正是通过沟通这种能力首先得以体现的。
2、沟通能力的高低是决定一个人在工作中能否成功的重要前提
在现代社会,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在社会上从事各项工作都要一定的沟通能力, 许多事业成功者都是借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 促使自己的事业成功的。一个具有较强沟通能力的人, 可以将自己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进行百分之百的发挥, 并能迅速地给对方留下“我最棒”、“我能行”的印象。而一个沟通能力较弱的人, 其较强的专业能力很可能就在与人沟通的失败中被别人所忽视。新一代的成功法是:要会干, 要能干, 还要学会展示自我, 人与人之间的好感是通过实际接触和语言沟通才能建立起来的。
四、提高高职学生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
1、学生方面
(1) 真诚平等
“真诚”往往是衡量一个人品行的根本尺度。因此大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 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 言行一致树立自己的形象, 充分得到他人的信任和赞赏, 被视为可放心交往的对象。其次注意交往态度和交往方式上的平等。尊重对话者, 有助于相互建立融洽的关系, 彼此接纳, 容易沟通。
(2) 换位思考
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都处在集体环境中, 与和自己意见有分歧的人交往在所难免, 因此要保持开朗的态度, 不能固执己见。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会“将心比心”, 尽量宽容地、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立场思考, 找出产生这些想法的主、客观因素, 分析自身与对方的差异, 寻找得以沟通的结合点, 建立对话渠道, 达到相互谅解。
(3) 钝角沟通
在意见相左时, 他们大部分不自觉中都在采用尖锐的角度与人沟通, 尖锐的语言, 凌厉的语气都会引发他人的反感造成矛盾, 假设他们若能以钝角度迂回建立沟通渠道, 肯定富有弹性而且互动良好。
2、学校方面
与人沟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和艺术, 沟通能力的提高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通过实际经验的总结不断提高。因此校方要在不放松专业知识、基础理论等培养的前提下, 加大沟通能力实践训练力度, 要为大学生外部沟通提供条件和机会。
(1) 教师在课堂上要加强对学生沟通能力的训练, 把沟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不能只重知识传授而轻素质培养。学校教师应在第一课堂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应通过提问、上台演讲、小组讨论、兴趣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要鼓励学生加强自我训练, 沟通能力的提高是要日积月累的, 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要为学生发挥特长与挖掘潜能搭建平台, 鼓励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 学生通过与社会中人们的广泛接触, 熟悉企业文化, 了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知道如何与上级、同事相处, 让学生提前走入社会大学, 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是高职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 毕业生要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这就需要在校大学生不仅要端正学习态度, 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 更要从提高综合素质和必要能力, 特别是与人沟通的能力方面下功夫, 才能不断增强就业竞争力, 为日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尔升:《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教育探索》,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年。
8.加强对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篇八
【关键词】医患关系;沟通;纠纷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1-196-02
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就医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2002年9月1日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医患关系发生了许多变化,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医疗纠纷、伤医事件等有增无减,医患矛盾较为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医学界的广泛关注[1]。医患矛盾的发生,必然对医疗秩序产生较多负面影响,有的甚至很严重。如何更好地处理医患关系是全体医务人员时刻面临的问题,建立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是谋求医患双方崇高价值取向共同归宿的基本条件,是减少医疗纠纷与诉讼的最有效的预防机制[2]。实习医生是医院里的特殊角色,既是学生,需要在临床实践中掌握医学知识;同时,在病人面前他们也是医生。因此,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的能力,引导医学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成为摆在我们临床带教老师面前的一项严峻而又刻不容缓的课题。
1 培养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医生不可缺少的条件。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早在1989年就在福冈宣言上指出:“所有医生都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可见国外医学教育界十分重视培养医学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1.1 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的医疗纠纷,不是由医疗技术引起,而是由于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障碍造成的。由于医生与患者相互沟通不够,致使患者或家属对医院、医务人员不满意。加强医生与患者沟通,既能有效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解答疑惑,又能有效地预防医疗纠纷的产生[3]。临床实习医学生遍布医院各个科室,在临床带教医生的指导下在临床一线承担了一些基本诊疗任务,但是他们的职业意识和沟通技能相对薄弱。据调查,近年来我国由实习医生引起的医患纠纷也时有发生,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这给临床带教教师和实习医生以及教学医院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目前的临床带教中非常重视临床医学知识的掌握和临床操作技能的训练,恰恰忽视了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得实习医师缺乏与病人沟通的心理准备,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无所适从,常常表现为对医患关系认识不深,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在医患沟通技巧上缺乏应对策略。因此,加强实习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
1.2 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利于临床实践操作 有些实习医生在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其他诊疗操作中,不善于与病人沟通,不理解患者心理,言语生硬、行为拘谨;体格检查或者诊疗手法不到位,动作欠轻柔,因此患者不愿接受实习生的临床实践操作,使实习生的技能训练机会减少。实习医生若能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耐心的解释,以取得患者信任将有利于实习生的临床实践操作。
2 培养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途径
2.1 加强岗前培训教育: 现代医患关系既不是一般的消费关系,也不是一般意义上人际关系,而广泛涉及伦理、道德、法规、法律等方面。在进行为期2年的临床实习之前,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帮助实习医生充分认识目前严峻的医疗形势,可以通过讲座示范等方式进行医疗制度、技术操作规范、医患沟通技巧、医疗法律及医疗纠纷防范等医疗安全教育,使学生认清医疗形势,强化医疗法制观念,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建立进行良好医患沟通的意识,树立信心,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实习医生的转变,适应临床工作和学习,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2.2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 医疗纠纷中90%以上系医患交流不当所致,通过医患交流,患者不仅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而且获得了医方的人文关怀。医患关系重在沟通,要“以人为本”[4],实习医生必须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充分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隐私权、享有的治疗护理权等的权利,维护患者的利益,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尤其对于那些具有独立性人格而且情绪不稳定的患者要能容忍和接受患者的个性习惯,应学会对患者的感受非常敏感,使患者感到被理解和支持,获得患者的信任。在医学技术上加入人文精神,融入感情,语言温馨和蔼,用通俗的语言把深奥的道理给患者说清楚,尽量接近医生和患者科学上的距离。
2.3重视临床带教: 临床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医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尚应重视医患沟通能力相关知识的传授,时刻重视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应将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渗透到每一天的临床教学中。带教老师要以身作则,注意表率作用,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要做到言传身教,注意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积极研究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并关注不同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及时进行相应的有效沟通。同时,带教老师要尊重学生,了解实习生的实际能力和心理状况对他们的良好表现予以表扬和鼓励,而出现差错要及时纠正,使得他们树立自信心,敢于乐于与病人交流。
2.4加强沟通技巧的训练: 教育学生多与带教老师及患者交流沟通,有意识地加强学生自身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引导。教育实习生深入病房,尽可能耐心、专心倾听患者的倾诉,用诚心、耐心去撑起患者的信心,诱导患者交谈,使患者感到自在和舒适,有一种希望和信任的感觉,有利于充分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适应不同病人,并且注重交谈的方式和技巧,提倡学会使用身体语言来与患者沟通,培养实习医师去注意患者面部表情、体位、身体的姿势等来判断病人的需求,同时给予患者亲切的目光,关爱的触摸,让患者有被尊重和安全感[5]。实习医师刚接触患者时,由于尚无临床经验的积累,往往自信不够,感到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尤其对于负面情绪甚至有敌对态度的患者时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或者情绪不良。应培养他们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稳定的情绪。
2.5建立监督考核奖惩机制: 为了促进医患沟通教育工作更有效地开展,派专门老师定期深入各个病房进行认真细致的教学质量检查,针对医学生的医患沟通状况进行调研;收集医学生的医疗质量状况、医患关系状况、医疗纠纷发生率和患者及带教老师的评价等。并且定期组织评定,奖优罚劣,对优秀学生进行适当奖励,对后进生进行教育。
在构建和谐社会、落实以人为本的今天,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院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医患双方权益不可缺少的根本保证。医学实习生战斗在医院的最前沿,是医院的未来,教学医院应加强对实习医生的医患沟通教育,全面提高素质能力,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使实习医生逐步适应新型医疗模式的要求,通过临床学习与实践,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
参考文献
[1] 张爱莲.新时期“医患关系”漫谈.锦州医学院学报,2006,4(1):10-12.
[2] 孙忠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与医疗风险防范.医院管理论坛,2006,23(8):49-54.
[3] 李平.减少医疗纠纷应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中华医学与健康,2006,3(9):56.
[4] 阮惠芬,谢文锋.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8):134-137.
9.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 篇九
一、管理者 •
二、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 •
三、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什么是管理者。管理者是管理行为过程的 主体,管理者一般由拥有相应的权力和责任,具有一定管理能力从事现实管理活动的人或 人群组成。管理者及其管理技能在组织管理 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管理者是在协作过程 中协调他人活动,并对组织完成预期任务负 有责任的人。
• 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表现为10种 角色,这10种角色分为三大类:
1、人际角色:挂名首脑角色、领导者角色、联 络者角色。•
2、信息角色:接受者角色、传播者的角色、发 言人的角色。•
3、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资源分配者、故障 排除者、谈判者角色,混乱驾驭者
管理者是:
主宰企业、影响企业的最重要群体,也是阻碍企业、拖跨企业的最重要群体 • • • •
管理者做什么 领导做对的事情 管理者把事情做对 员工愉快的做事 • 管理者存在的价值
• 集合员工团队的力量达成绩效。• 管理者存在的价值不在于专业、能力、素 质,而在于团队的绩效,即下属的表现。没有绩效产生,管理者一文不值。管理 者最重要的事情是创造团队绩效。
• 中层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在上司面前:服从者、执行者、受训者、协助者、上 司替身、绩效化伙伴。在下属面前:代表公司、上级、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 计划者、指挥者、监督者、授权者、培育者、激励者。对同事:内部服务者、支持配合者。
• 中层管理者的角色错位
• • • • • • • • 内部人控制,抵触上级 各司其职,互不相干 讨好员工,牺牲领导 地方诸侯,一亩三分地 向上错位,指点江山 民意代表,对抗公司 业务骨干,亲历亲为 做自由人,扮和事佬
• • • •
中层管理者的自身角色 学习者:活到老,学到老。指挥者:言传身教的榜样。建设者:提前预应,完善规则,多修 路少管人,做钟表制造者。• 培训者:部属的指导员、辅导员、教 练员和导师。•
• 管理的两难现象:
• 有情的领导 • 无情的管理 • 绝情的制度 • 刚柔并济 宽严适当
• 上严下宽 • 先严后宽 • 制严语宽 •近严后宽 • 能严庸宽
人际沟通的能力指一个人与他人有效地进 行沟通信息的能力,包括外在技巧和内在动 因。其中,恰如其分和沟通效益是人们判断 沟通能力的基本尺度。恰如其分,指沟通行 为符合沟通情境和彼此相互关系的标准或期 望;沟通效益,则指沟通能力通活动在功能 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或者满足了沟通者的 需要。
指决策过程中的协调指挥才能.决策的领导者应该 懂得一套科学的组织设计原则.应该熟悉并善于运用各 种组织形式,还应该善于用权,能够指挥自如,控制有方, 协调人力、物力、财力,以获得最佳效果。协调能力包 括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工作协调能力两个方面。
领导干部提升沟通协调能力,要从实现上选择四大途径。一是要提高学习力; 二是要提高思想力; 三是要提高谋划力; 四是要提高创新力。
领导干部提升沟通协调能力,要在操作中突出四大重点。一是围绕实现总体目标进行沟通协调; 二是围绕提高行政效能进行沟通协调; 三是围绕解决突出问题进行沟通协调; 四是围绕增进人员团结进行沟通协调。
领导干部提升沟通协调能力,要在实践中讲究四大方法。
一是要主动沟通协调; 二是要巧于沟通协调 ; 三是要融洽沟通协调 ; 技巧
四是要适时沟通协调。
技巧:(1)悉心倾听:不打断对方,眼睛不躲闪,全 神贯注地用心来听;(2)勇敢讲出:坦白讲出自已的内心感受、想 法和期望;(3)不能口出恶言:恶言伤人,就是所谓的 “祸从口出”;(4)对事不对人;(5)理性沟通,有情绪时避免沟通;(6)敢于认错,勇于承担责任;(7)要有耐心,也要有智慧;(8)学会拒绝;
……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沟通原则: 1.讲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哪怕是痛苦和无 奈。2.不批评、不抱怨,批评和抱怨是沟通的 刽子手,只会使事情恶化。3.尊重他人,即使对方不尊重你的时候,也要适当地请求对方尊重。4.有情绪的时候不要沟通,尤其是不能够 做决定。5.适时说声“对不起”,这是沟通的软化 剂。6.当事情陷入僵局时,要耐心等待转机。什么是团队
• 开放平等的沟通 • 相互信任与尊重 • 高度投入与协作 不断激发个人能 量但协作不好的 团队 群策群力的团队 难以合作的团队 什么是团队
三、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团队精神反映的就是一个人与别人合作的精 神和能力。团队精神就是团队的成员为了团队的 利益和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风,是将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统一从而实现组织高 效率运作的理想工作状态,是高绩效团队中的灵 魂,是成功团队中不可缺少的特质。团队精神培 训重在协调为达成共同目标而努力工作的不同个 人之间的合作。各个成员们之间必须分享信息以 及个人的行为将会影响到群体的整体绩效的情况。
为什么要建设团队
• • • • • 如果在大草原上: 你看到一群羚羊奔跑,那一定是狮子来了; 你看到一群狮子逃命,那一定是大象怒了; 如果你看到一群大象和一群狮子集体逃命呢? 那一定是蚂蚁军团来了!
为什么要建设团队
• • • • • • • • • 对组织而言: 完成复杂的、相互依赖的任务 发挥团队的聪明才智 创造团队精神。使管理者有更多的时间考虑战略问题 提高决策速度 新员工的培训和社会化 对个体而言: 安全、地位、自尊、归属、权力、实现目标
“布里丹毛驴效应”(布里丹选择)为什么要建设团队
• 团队决策 • 群体决策是一门学习、适应 和掌握的工作技巧,在抱团 打天下的时代,更需要掌握 有效的群策群力方式。• 领导方式要从传统型向参与 型转化,从过去自我决策、拍拍脑袋就可以决定向共同 决策、授权决策过渡。
为什么要建设团队
• • • • • 团队决策的好处: 1.信息量不断扩大,知识随之增长; 2.多种不同的观点在一起擦出更多火花; 3.团队成员执行时更愿意接收; 4.众人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准确性、权威 性、合理性; • 5.大家共同达成结论,分享和扩散责任。
为什么要建设团队
• 什么东西在团队建 设中发挥应有的作 用? • ——团队精神 • 为什么有的团队远 比其他团队更为成 功? • ——高绩效的团队
三、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团队合作往能激发出团体不可思议的潜力,集体协作 干出的成果往往能超过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正所谓 “同心 山成玉,协力土变金。” 其实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于个人、团体力量的体现,小溪只能泛起破碎的浪花,百川纳海才能激发惊涛骇浪,个人与团队关系就如小溪与大 海。每个人都要将自已融 入集体,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作用。团队精神的核心就 是协同合作。总之,团队精神对任何一个组织来讲都是 不可缺少精髓。否则就如同一 盘散沙;一根筷子容易弯,十根筷子折不断……这就是团队精神重要性力量直观表 现,这也是我理解的团队精神,也是团队精神重要之所 在。
• • • • • • • • 经典案例及其启示
最近中国最大的互联网 公司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 宣布他将在今年的五月份 辞去阿里巴巴CEO的职务,本在壮年的马云把公司具体 的管理实务交给年轻的70后 或是80后,这一则财经消息 一经公布便引起大家热议。•
1、马云与吕布
• 启示:企业家执行 • 力不等于企业执行力 •
2、木桶新论
• 传统的木桶理论是: 你的成绩决定于你的短板。而更积极的“木桶新论”是: 人的时间与精力有限,不 应把一生的重点放在不断 改进自己的缺点,把自己培 养成“完人”;而应该尽早发现 自己的长板,然后无限聚焦,将自身优点持续不断发扬光大,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成为 某一个方面的专家、强人
启示:人生的智慧是经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3、“和尚、蚂蚁的 三言二语”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 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 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 里。”上面这两种说法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是 一个团体,可是他们没水喝是因为互相推诿、不讲协作;“三 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能“轻轻抬着进洞里”,正是团结协 作的结果。有首歌唱得好“团结就是力量”。启示:协作、团队合作的力量是无穷尽的,一旦被开发 这个团队将创造出不可思议的奇迹。
4、狼群故事的启示
启示:严密有序的集体组织和高效的团队协作 是其中最明显 和最重要的因素。
5、雁群的启示:团队建设需要4大核心精神
在雁群的飞行过程中,会发现每只大雁在拍动 翅膀的同时会本能的成人字形队列;同时位于队形后方的大 雁会不断发出鸣叫声;如果发现受伤的同伴队群会自发的出 现两只大雁脱离队形,靠近这只遇到困难的同伴,协助它降 落在地面上,直至它能够重回群体,或是不幸死亡;领雁并 非一只贯穿飞行始终,当领雁疲倦时,便会自动退到队伍之
中,另一只大雁马上替补领头的位置。雁群启示:团队建设需要4大核心精神
• 共同目标:目标的一致性,是团队建设的 基石。• 团队协作:协作的优劣,是团队建设的关 键所在。• 角色定位:准确的自身角色定位,是团队 建设重要砝码。• 相互激励:相互间的激励,是团队建设中 的精髓。
10.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 篇十
1浅析原因
1.1专业设置缺陷
目前国内医学临床专业的本科教育几乎很少涉及到沟通能力或技巧方面的专业,缺乏专门的指导、教育、培训等,也无从考核、评估这方面能力,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带教老师,都缺乏这方面知识培养的重视。最后至医学生毕业后走进工作岗位的那天,才发现自身缺乏沟通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造成日后医患沟通障碍、关系紧张,这也是人们常说的“高分低能”现象。
1.2医疗现状的不允许
由于患者的维权意识的增强,媒体对医疗歪曲报道等影响,临床医护为避免医疗纠纷,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许多病史的采集、知情同意等多方面的沟通都亲力亲为;且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及临床任务繁重,使得部分医务人员超负荷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指导医学实习生如何进行沟通,这些因素都大大减少了临床实习生与患者沟通的机会,这也是国内培养临床实习生时往往容易忽略的`环节。
1.3实习生本身的因素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对医疗服务要求及医疗效果期望值不断升高,甚至许多患者将医疗定义为服务的一种,要求医院为其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拒绝配合一线医师及临床实习生的诊疗工作。这种情况往往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不愿意再与患者接触、变得消极,对锻炼自身沟通能力需求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出现对沟通能力的培养的渴望不高的现象,甚至逃避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2应对策略
(1)建议增设关于沟通能力或技巧相关专业,或尽量多的开展这方面相关的讲座、实践培训等,从理论方面、从学校及医院方面加强对临床医学实习生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视。
(2)参考其他专业的培训模式,如护理专业的沟通能力的培训,注重沟通能力细节的训练,学习从外表与衣着、动作与表情、语言与语气、如何倾听与表达等多方面建立与患者的沟通和信任,以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减少纠纷,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
(3)增强临床医学生的责任感,强化对待病患诚信、尊重、同情、耐心的责任意识,提高自身对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情况的分析能力,增强自信。鼓励医学生增加自行查房次数,加强对患者的熟悉,树立医学生理论扎实、技术精湛的形象,以取得患者更多的理解和信任,使沟通更容易、顺畅。
(4)针对中西医临床实习生而言,宣传中医观点,与患者沟通祖国中医的精粹,注重患者的整体论治,从疾病、身心、精神等方面融汇中西医精华治疗疾病,不仅能取得患者的配合,还能提高治疗的效果,从而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和技巧。
3总结
11.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 篇十一
关键词:学前幼儿;社会交往;情感沟通
在这个注重人际交往的时代,社会交往能力是对当今人才的必备要求。因此,注重对幼儿的社会交往、情感沟通能力的培养是势在必行的。近些年来,很多教育专家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学前教育中师生的交往模式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影响很大。然而,现阶段很多幼儿教师没有认识到交往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以对学前幼儿的社会交往与情感沟通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意义作为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并对有效的解决路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对学前幼儿的社会交往与情感沟通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意义
教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我们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有了更为客观、正确的认知。相关研究表明,幼儿教师只有按照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开展教学工作,教学效率才能事半功倍,才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夯实牢固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还是幼儿之间的交往,都贯穿于学前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我们说学前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对幼儿交往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这也为幼儿形成正确交往方式的黄金时期。师生之间的交流占据交往教育的主要地位,这主要是由于良好的师生交流是让幼儿对教师产生认同感、信赖感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开展后期教学工作的基石,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能实现幼儿良好个人品质的培养目标,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学前教育中师生的交往模式更注重的是幼儿发挥其自主性,帮助幼儿形成自己的个性。教师应通过良好环境的构建,帮助幼儿来获得愉快的社会交往体验。
二、培养学前幼儿的社会交往与情感沟通能力的有效路径
作为学前教学中一种比较具体的教学模式,交往教学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师生的良性互动以及良好教学环境的建立。对学前幼儿的社会交往与情感沟通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路径: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具体内容如下:
(一)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
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强化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情感沟通能力。具体措施为:(1)教师应树立以幼儿为本的原则,将幼儿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培养他们学习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同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满足他们的心理和情感需要,让幼儿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从而达到信任、依赖教师的目的,这是教师顺利实施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2)教师应积极帮助幼儿构建具有研究性质的学习空间,通过对研究课题的明确,提高课题的可行性,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思考习惯和方式。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流环境,增加幼儿交往的频率,为幼儿的交往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3)教师应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幼儿能够轻松自在地交流和沟通,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二)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教育方法和观念对幼儿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家长在开展家庭教育的时候,应为幼儿营造出和谐快乐的生活氛围,让幼儿能够更有安全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个性品质、提高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家长的学历和经历有所不同,他们的教育能力也参差不齐,教师应经常和家长交流一些教育方法,使幼儿教育延伸到家庭的教育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实现幼儿交往能力的提升。
(三)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注重发展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这离不开家长的正确引导,父母应积极鼓励幼儿和其他伙伴处理好关系,给予他们充足的个人空间,比如,家长可以让幼儿经常到同伴的家里做客,并鼓励幼儿邀请同伴到自己家里做客,长此以往,幼儿的交往能力一定会得到良好的训练和提升,还能够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交往习惯。比如,当幼儿因为玩玩具而发生争执时,经过家长的引导让幼儿明白分享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通过培养学前幼儿社会交往与情感沟通能力来为幼儿的日后发展提供助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虽然,现阶段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幼儿为本的原则,通过良好氛围的营造,来给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氛围,从而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吴育红.国学前儿童交往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4):85-86.
12.浅谈旅游企业员工沟通能力的培养 篇十二
一、沟通能力的重要性
沟通能力是旅游企业员工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同时, 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因为, 旅游企业是服务性企业, 几乎所有的旅游服务, 都是跟人直接打交道的, 如果旅游从业人员缺乏这项能力或者这项能力较弱的话, 就不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工作。具体来讲, 沟通能力对旅游企业员工 (或者说旅游从业人员) 的重要性,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理解:
(一) 人际关系方面
在旅游企业里, 每一位员工要完成自己的工作, 都需要与其他人员打交道, 因此, 旅游企业员工需要有效的沟通, 以获得良好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对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企业人际关系良好, 职工之间的感情关系融洽, 员工就能顺利完成工作, 凝聚力也会增强;反之, 如果旅游企业员工人际关系较差或关系紧张, 则会降低工作效益, 削弱企业的凝聚力。
(二) 顾客方面
顾客是企业的衣食父母, 没有顾客, 旅游企业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而如何把握顾客心理, 了解顾客的需要, 就需要企业员工与顾客有效的沟通。具体到旅游企业, 这种沟通更显重要, 因为员工要与顾客直接接触而实现产品交换, 同时, 顾客又来自不同的国家、民族和地区, 有不同文化层次、职业、年龄、地位, 所以有其不同的旅游愿望和旅游需求, 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的员工, 能够准确迅速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得到及时的信息反馈, 了解客人的特征, 根据不同客人的特征, 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 迅速获得客人的支持和理解, 使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也有利于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 与其他合作企业方面
旅游企业不是生产企业, 其所有的产品几乎都需要其他相关企业的支持, 例如旅行社就需要交通部门、饭店、旅游景区、商店、娱乐场所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和部门的配合。要使旅游活动顺利展开, 必须要与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 这里不仅是沟通渠道的问题, 对与此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能力要求同样是较高的。
二、加强旅游企业员工沟通能力的几点思考
旅游企业员工个人能力的形成和培养途径有很多, 大多数旅游企业注重通过正式的、有组织的培训方式, 使员工获得与工作要求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但有些能力的形成, 短期的培训不一定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需要通过员工个人的自我完善, 自我提高, 不断实践, 不断学习, 逐渐得到发展和提高, 沟通能力就是其一。旅游企业员工应不满足于仅靠企业正式的培训来获得个人的能力, 而是采用正式途径与非正式途径相结合的方式, 来获得个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培养与提高员工的沟通能力,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养成良好的心态
有着良好心态的服务人员, 在与顾客沟通时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客观公正的评价问题, 并准确全面地传达信息。反之, 情绪高涨或低落, 都有可能使服务人员对周围事物的评价出现片面和失真。服务人员在服务中, 常常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或不友善的客人, 情绪容易受到影响。因此要学会培养良好的心态, 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工作。保持平稳的心态, 客观地评价现实状况, 避免带有偏见地与他人交流, 对有效的沟通极为重要。
(二) 学会聆听
聆听, 要求服务人员在与顾客沟通时, 应仔细倾听顾客的说话内容和语气, 观察其神态和动作, 揣摩顾客的话中含义和说话意图, 并能迅速判断顾客的情况、心理和服务需求。如果顾客的情绪中流露出不愉快和不满, 应及时调整, 因为顾客只有情绪好, 才可能与服务人员沟通, 这是接收信息传递的基础。因此, 服务人员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培养聆听的习惯。其作用是明显的, 因为这不仅体现对客人的尊重, 同时也保证了信息沟通的有效性。
(三) 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语言是服务人员与客人交往的主要工具, 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服务人员就无法与顾客沟通。在旅游服务过程中, 要想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服务人员的语言所要表达内容一定要言简意赅、准确连贯、有理有据、发音清晰、语气柔和, 用词要准, 注意措辞并组织信息易于被接受者理解。要学会去考虑信息接受者的不同情况, 使用最简洁和适合于接受者的语言。切忌故弄玄虚、卖弄词藻、哗众取宠。特别是导游人员, 导游提供服务的基本功就是语言能力, 其中涉外导游和方言导游更要注意表达语言的准确性。
(四) 克服沟通障碍
沟通障碍是指妨碍沟通顺利进行的一切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编码和译码。
编码是信息发送者将其要传递的内容符号化的过程, 译码则是接受者将收到的符号进行还原的相反过程。信息的准确传递, 需要双方对符号拥有相同的认识。如若不然, 就会引起沟通困难, 在信息还原时出现南辕北辙的结果。旅游企业员工与顾客沟通时, 由于经验背景的不同, 易出现这种障碍。
2、心理因素。
在沟通中, 人们的情绪状态、认知特点等心理活动特点, 也会影响沟通的效果。例如, 导游在旅游带团中, 与游客沟通好, 游客情绪佳, 沟通更有效;反之, 则易出现沟通障碍;在参观景点时, 导游向游客传递景点的信息, 但游客由于认识原因, 通常都会感知自己需求或感兴趣的信息, 所以导致不同的游客, 接受的信息不同。
旅游企业员工要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这些障碍是必须要面对的, 也是需要不断克服的。
总之, 沟通能力是旅游企业员工一项重要能力, 无论是对于旅游企业管理者还是基层服务人员都是必不可少的。旅游企业必须重视员工沟通能力培养, 并通过培训与实践相合的方式, 有效地提高员工的沟通能力, 建立高素质的企业员工队伍。
参考文献
[1]、陈筱.旅游心理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3.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 篇十三
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呢?
一加强表达能力的培养。表达能力是顺利进行人际交往的必备素质。它当然是我们培养幼儿交往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对此不可有过高的期望,应结合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为孩子多创造一些机会,鼓励他们说出想说的话,这对提高幼儿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二重视游戏活动。幼儿的活动能力十分有限,交往的圈子也小,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去现实生活中接受磨练,而游戏活动则为孩子们提供了这种磨练的机会。在游戏中孩子们用童心构筑着他们的社会,这个社会充满了真善美的东西,当然也有假丑恶的一面,但它并不能伤害孩子们,反而激起了他们对恶的憎,对美的爱,获得了对人的爱与憎的情感。
14.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 篇十四
一、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把书上的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转化为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兴趣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因素。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创设可供学生“浸泡”的英语环境,使之在各种交际场合将自己“浸泡”于语育运用之中,即锄的有幼耘达到这个水平;采取多种生动活泼的评价形式,使学生很清楚地了解自我,改善自我,并勇于超越自我,通过这些方式,逐渐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组织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英语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从少年儿童自身的探至愿望出发,为他们营造一种积极参与英语活动的氛围,实现“教学活动化,活动交际化”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语言,并从中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进一步学好英语的愿望和自信心。
二、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在日常的课堂教授中,教师一般采用的是内容型教学和任务型教学。前者强调的是学生通过学习阅读的内容掌握语言;而后者强调的是通过运用语言交际所完成的学习任务。
在内容型教学中,学生的各项语言运用能力紧密地结合起来了。而且,对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来说,这种教授的方式都能适用;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把握。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对话往往占了很大的比重,且与基础的社交语用技能相联系;而对于学习程度相对高一些的学生来说,学习的材料往往具有叙事性或描述性强的特点。内容型教学正是满足了学生的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渴望,不是纯粹地从学习某个语言点出发。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某件事物或事件有了或多或少地了解,这让学生感到开心快乐,英语学习的兴趣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多学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记单词、背短语总是记得快但忘得更快。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稍加指导,培养学生用整体的眼光来看部分,即把单词或短语放进句子甚至是文章中去理解和消化,而不是孤立地记忆没有生命力的个体。这样,不仅记得牢固,而且也学得轻松。同样都是记忆,但是效果却大相径庭。
任务型教学是教师设计或创造一种与实际社会活动相仿的语言学习任务。通过各种任务的完成,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语言在真实的语境中实现了真实化、生活化,学生的语感也进一步形成了。
通过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能够在同一时间最有效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总之,无论是基于内容型教学还是任务型教学,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了解和观察,发现目前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1、学生没有阅读匀惯。学生学习英语时只注重听和说,不注意看文字。有很多学生可以熟练的“读”或背课文和对话,但如果从文中拿出一个单词让学生认读,学生却不认识。这说明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并没有认真的看单词,没有养成阅读习惯。
2、在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生词,即使是符合拼读规律的单词,有一大部分学生也不敢自己尝试按照拼读规律读出单词,而是等着老师教。
3、学生在阅读时,不能够根据上下文猜测单词的意思,有时对于一词多义的单词不能够准确的判断单词在句中的语义。遇到生词就产生放弃的心理,不肯根据上下文尝试着猜测词义,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效果。
存在的困惑或困难:
1、小学生的词汇量少。
2、很多学生不愿或不敢开口说英语。
3、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强。
15.核医学教学中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篇十五
培养医疗团队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要从医学生抓起,引导、培养他们学会如何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随着医疗及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已越来越受到重视[2]。我国的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起步较晚,特别是在课程安排及课程内容上落后于先进国家[3]。1998年初,分别由国际医学教育组织、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及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制订的《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及《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障指南》均从知识、态度及技能这三个方面明确指出医学教学应使每位医师具备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沟通能力[4],它们也成为医患沟通教学的目标指南;美、德等国在高等医学院校中较早地开设了医患沟通学课程;美国把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列为21世纪医学生教育课程重点加强的9项内容之一,并提出让沟通能力成为执业医师的必备条件之一。而在1998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制定高等医药本科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和基本要求》中只提及“培养具有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实际能力的医学生”;直到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在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和技能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医学生“应具有有效交流的能力”;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计划制定也是近些年才出现的。
核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在很多医院开展的并不广泛,因科室的主要诊疗过程多采用放射性物质,患者及家属常常存在疑虑和焦恐,对放射性药物、器械对身体可能产生的危害很恐惧,又由于核素显像检查程序的复杂及核素治疗过程的繁琐,很多患者对诊疗过程理解不当,这些都可能影响诊疗质量,故核医学科的医患沟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及必要性。然而,在核医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原因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经常被忽视。本文对当前核医学教学中医患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如何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措施进行归纳,以便为核医学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或参考。
1 核医学教学中存在的医患沟通问题
1.1 课程内容忽略医患沟通方面的人文知识
目前,国内的高等医学院校更多的是把如何能提高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视为教学的重点,而严重忽略了人文科学知识的教育,这种教育观念必然导致学生学到的都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缺乏人文知识的培养。长此以来由于内心缺乏人文关怀理念,无人文关怀情节,很难在工作和生活中去主动对他人施以关怀和关心,使医学生在步入临床工作后,在大量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下,很容易采取被动和消极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习惯,不愿倾听患者的意愿和倾诉,不愿解释医治相关的内容,缺乏与患者群体交流的语言艺术,更不会与患者沟通。
“重技能、轻人文”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长期以来存在的普遍问题[5],核医学教学也不例外。核医学的课程内容专业技术性较强,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很容易注重专业技术知识而忽视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缺乏人文知识,医患沟通意识淡漠,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易引发医患沟通矛盾。
核医学科最常见的为皮肤疾病、甲状腺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这些患者及其家属心理承受着很大的疾病及精神压力,由于病情的困扰患者也更容易处于激惹的状态;在这样紧张的医患关系背景下,医生任何不适当的态度或言语都可能让患者及家属感觉不满意,易产生抵触情绪或对医生的信任度降低,甚至采取某些偏激的行为,最终导致医生的执医过程难度加大,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容易引发医患矛盾。
1.2 教学过程中轻视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当代核医学科医生无论在医学生阶段还是进入临床阶段都缺乏医患沟通方面的专业培训,授课教材只涉及专业知识,教学大纲没有医患沟通方面的要求,身为传授知识的教师也缺乏医患沟通的教学经验,因此,在理论课教学中很容易忽略对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内容的传授和医患沟通技能的指导。在核医学教学中即使涉及,可能也是一笔带过,涉及的医患沟通内容简单而浅显,不能让医学生在课堂上达到对医患沟通学习的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给学生“学不学无所谓”或“可以不学”的错误理解,使医学生在学之初就忽略了掌握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在实习课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的是传授学生如何询问病史、接诊、做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判断影像资料、书写报告、交待诊疗过程、做出诊疗意见等专业知识,而忽略了与患者沟通方法和技巧的讲授,包括如何让患者对诊疗过程真正地知情理解、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使医患之间充分地信任。
医患沟通能力是医学生及医务工作者在医疗工作中必需的工具,没有这把利器将寸步难行。如核素显像是核医学最常用的检查项目,大部分患者及家属因为对核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而出现“核恐惧”,或对显像过程的复杂程序及检查要求理解不完全而产生费解或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良好的交流技巧和人文关怀理念,就不能使患者在获得必要的辐射防护知识基础上愉快而顺利地完成检查项目。
1.3 核医学考试缺乏对医患沟通能力的测评
任何测试和评估都是对已施加的措施进行效果的评价,从而对该措施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每门专业知识结业后对学生进行测试和考评同样是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有效评价。目前,多数医学院校都将医学生的考核重点放在理论课的考核上,医疗实践考核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而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考评几乎没有涉及,核医学的课程考核也不例外。从应试教育的角度来说,考什么学什么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必然选择,考核以外的内容很难真正得到学生的重视,这样培养的医学生将来到临床实际工作中不容易快速成长,在复杂的医患矛盾面前可能会束手无策,只能靠“吃一堑长一智”的方法在磕磕碰碰中自己摸索,不断成长。但针对应试教育,考核应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评价教学效果、测评学生掌握程度的有效手段。从教与学的角度来说,任课教师的教学大纲不包含医患沟通内容,任课教师不好掌握,授课效果无法评估;对于医学生来说,课堂上没有学到医患沟通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医患沟通理念匮乏,在实际工作中易出现医患矛盾。所以,在授课中应引入医患沟通方面的知识,在考核中应融入医患沟通方面的内容。
2 提高核医学教学中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措施
2.1 将医患沟通相关内容落实于教学过程中
首先,在理论课的总论部分集中讲述核医学科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及技巧,在授课之始讲授这些内容利于日后进一步安排医患沟通的内容。笔者认为,医患沟通的原则就是以患者为中心,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医院属于特殊的服务行业,服务对象特殊,医生在接诊过程中要努力探求患者的病痛所在、顾虑所在、担心所在,倾听患者及家属的心声,积极主动解决患者的疾病之苦和心理疑虑,尽量满足患者因疾病而出现的心理需求,尽量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增加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度,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营造和谐的诊疗氛围。沟通中尽量避免使用深奥的医学术语,提倡使用患者惯用的方言或普通话,避免态度生硬和冷言冷语,在不影响正常诊疗的情况下尽量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真心真意地与患者沟通,“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努力成为他们的信任者和朋友,这样既有利于医生的行医,又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可选择性地插入必要的职业道德教育及法律法规教育,并融入心理学知识。笔者将工作中医患沟通的技巧总结为“三要”:一要积极主动,二要真挚热情,三要真心耐心。
在各论教学中适当插入目前核医学临床工作中医患关系的典型案例,与时俱进地更新核医学教学中医患沟通的内容,汇总新形势下核医学科医患关系中存在的主要焦点问题、典型事件,并配合案例分析教学法及以问题为中心(problem-based learn,PBL)教学法,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讲授和开展,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从而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在实际的案例分析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此时,以某些问题为出发点,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后进行分析和总结,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实际工作中医患沟通的要点和技能,让学生在真实的事件中发现和解决医患沟通经常存在的症结问题,夯实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的理念,把学到的沟通技巧运用到未来的实际工作中。
核医学实习课是理论课内容的延续和拓展,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解和提高交流、沟通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检验医学生实际解决医患沟通问题的重要环节。让医学生亲身参与核医学临床实际工作,接触患者及家属,了解核医学科患者群体的心理需求,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有助于较全面地掌握医患沟通的技巧和方法。要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与患者沟通,一方面可以实践运用已学到的沟通技巧,另一方面还可以从实践中获得新的技巧和经验,从而有助于沟通能力的成长和进步。
2.2 提高教师及学生对培养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视
带教老师和教务部门首先应明确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和技巧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教师本身必须首先认识到这一点,同时,也要让医学生们体会到学会医患沟通能力和技巧的迫切性、重要性,这是激发医学生们主动学习医患沟通技能的重要前提,所谓“认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改变是目标”。在最初的理论课教学中就要埋下伏笔,让医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医患沟通能力和技巧是未来从医的先决条件、必备工具,这样广大医学生们会积极主动地学习该部分内容。临床实习中,可利用早会及科会等学习时间,通过讲座、案例讨论等方式加强实习生对医患沟通能力重要性的感性认识,也可让学生收集涉及医疗纠纷的个案,分析医患沟通中解决和防止医疗纠纷或不良事件的手段,从而鼓励医学生们主动思考,在进行医疗行为前,首先斟酌针对不同类型患者及不同特点的家属应采用何种方式开始交流,以获得诊疗过程中真正有意义的信息,方便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2.3 优化医患沟通的教学方法和强化沟通技巧训练
在医患沟通教学的理论课及实习课中积极大胆地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对其不断完善并逐渐地灵活运用。授课老师要注意以身作则和因势利导,沟通技能训练课程应该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实践教学为主,国外的经验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比应达到6:1%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重视医患沟通能力相关知识的传授,时刻重视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应将培养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渗透到每天的临床教学中。带教教师要注意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要言传身教,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要善于因势利导,积极研究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关注不同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及时进行相应的有效沟通。同时,带教教师应注意观察、了解临床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心理状况,对他们的良好表现予以表扬和鼓励,出现差错要及时纠正,帮助医学生们树立足够的自信心,敢于并善于与患者交流。目前医患沟通教学中效果较好的手段主要包括:①PBL教学法:它是以问题为中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思路,逐步将所讲述的问题教授给学生,使讲述的内容衔接紧密,有层次感。该方法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明显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沟通能力[7]。②情景教学法,即标准化病人教学方法:标准化病人能较全面地、准确地反映临床实际工作中患者遇到的问题,而且标准化病人是经过系统而标准地培训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有目的地引入以标准化病人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医患沟通重点问题,并使学生在医患交流过程中保持着良好的、积极主动的心态。另外,在考核过程中应用这一方法能明显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样笔者对核医学临床实际工作中沟通交流问题进一步提炼加工后教授于学生,使其通过这样的情景演示掌握实际临床工作中的沟通内容及技巧。置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具有真实性、趣味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对医学生掌握沟通技巧、增加沟通能力有明显的效果[8]。③体验教学法:体验教学的方法很多,如案例分析、走进社区、角色扮演、现场实践等,具有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激起换位思考的优势,特别是在建立良好医患关系能力方面具有很大优越性[9]。另外将《卡尔加里-剑桥指南》广泛地应用于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教学及评价中,甚至是教学研究中[10]。这一指南解决了沟通过程与沟通内容分离这一问题,强调在沟通内容及沟通过程中都始终切实地把握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这个指南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有利于完善沟通中细节问题[11,12]。多种教学方法的联合及交叉应用,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核医学教学中有关医患沟通方面的内容还有待于完善,对于一些自身不善于沟通、性格内向的医学生来说,可以熟练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通过合理的运用便可以转为自身的沟通能力。专门的沟通技巧训练可以使不会与患者沟通或是缺乏沟通信心的医学生逐渐学会解决医患沟通的本领。有研究表明,经过专业沟通技巧培训90%的医生医患沟通能力有了明显地改善[13]。因此,核医学教学中可以开展合作教学[14],即引入专门的沟通技巧的专家来对医学生进行沟通技巧培训,来快速有效地提高医学生的沟通能力。
2.4 建立医学生医患沟通的考评体系
核医学教学包括理论课和实习课两部分,核医学课程中的医患沟通教学也同样在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两个部分中完成。所以,对医学生考评也应尽量从理论课和临床实践两个方面进行。理论考核要注重核医学科医患沟通的原则、基本技巧及相关内容,同时要突出医学生这一特殊职业的人文关怀特点,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可联合案例分析等综合性考题,对学生医患沟通相关内容进行较全面的考评;在临床实践考评中,应以反映医学生参与医患沟通积极性及解决临床工作中实际问题能力的内容为主,考评手段及内容要及时更新,评分标准要有一定的灵活性。目前,对临床实践中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考评可采用两种形式。一方面,针对临床医学生的实习过程,对临床实践过程中接诊、问诊、回答患者及家属问题、处置及整个诊疗过程中的表情及态度对医学生实际解决医患沟通问题的能力作出评价。另一方面,可以用标准化病人对医学生的医患沟通综合能力进行系统化测评。标准化病人是指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患者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患者。标准化病人可根据需要使用,提高了测验的有效性,通过标准化患者测验,可协助带教教师对实习学生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做出更加公正、合理的判断,这是一种很理想的评估手段[15]。教学中,对核医学专业知识和医患沟通能力的教与学是一个完整体系,对医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医患沟通能力的考核同样密不可分,两者应同时进行。
核医学科是国内外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的科室之一,作为一名医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核医学专业知识及专业技术,还必须重视自身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临床医生,必须两者兼备。而作为一名核医学授课教师则任重而道远,应深知,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三言两语可以培养出来的,要重视理论授课及临床实习的每一个细节,利用各种途径及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医学生解决实际医患问题的素质,将医患沟通的技巧融入每一次教学之中,完善现有的授课内容及考评系统,切实有效地提高未来医学工作者的临床实践能力。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医患矛盾的不断加深,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大多数核医学教学中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得到重视,课程内容缺乏医患沟通方面的人文科学知识,更很少涉及核医学实际工作中医患交流的内容及技巧。笔者通过分析总结临床工作及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应用多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将医息沟通相关内容及交流技巧融入整个理论课及实习课的教学过程中,同时不断完善医学生医患沟通的考评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
【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推荐阅读:
培养小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能力 结题报告07-21
决定孩子一生的36种关键能力12:健康维护能力——让孩子明白健康就在自己手中 6招培养孩子健康维护能力08-31
沟通能力培养07-28
理工科学生的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培养10-02
简历需要突出自己的能力06-16
提高自己的摄影欣赏能力07-19
如何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10-08
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07-13
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10-06
如何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