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的定义与术语

2024-08-28

标准的定义与术语(精选12篇)

1.标准的定义与术语 篇一

照明种类 来源:

节日庆典照明festival lighting

利和灯光或灯饰营造欢乐、喜庆和节日气氛的照明。

建筑物夜景照明architecture (building) nightscape lighting

就是用灯光重塑人工营造的,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的夜间形象。照明对象有房屋建筑,如纪念建筑、陵墓建筑、园林建筑和建筑小品等。照明时,应根据不同建筑的形式、布局和风格充分反映出建筑的性质、结构和材料特征、时代风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注;建筑物夜景照明也称建筑立面照明(lighting of building facade)

构筑物夜景照明structrural nightscape lighting

用灯光再现构筑物的夜间景观的照明。照明对象有碑、塔、路、桥、隧道、上下水道、运河、水库、矿井、烟囱、水塔、蓄水池、贮气罐等等。鉴于构筑物的特点是为特定目的建造,一般人们不在内部生产或生活的特点,照明时除考虑构筑物功能要求外,还必须注重构筑物形态,以及和周围环境协调的要求。

广场夜景照明square nightscape lighting

根据不同类型广场的功能要求,通过科学的设计,利和照明设施的优美造型,简洁明快的色彩,合理的布灯,营造出和广场性质以主周围环境统一协调,优美宜人的照明。

道路景观照明road landscape lighting

在保证道路照明功能的前提下,通过路灯的优美造形,简洁明快的色彩,科学的布灯,营造出功能合理,景观优美的照明。

商业街景观street landscape lighting

根据商业街的功能、性质和类别,综合考虑街区的路、店、广告、标志、市政设施(含公共汽车站、书报亭、广场、流水、喷泉、绿地、树木及雕刻小品等)构景元素照明的特征,统一规划,精心设计,形成统一和谐的照明。

园林夜景照明gardener nightscape lighting

根据园林的性质和特征,对园林的硬质景观(山石、道路、建筑、流水及水面等)和软质景观(绿地、树木及植被等)的照明进行统一规划,精心设计,形成和谐协调的照明。

水景照明waterscape lighting

为渲染水景的艺术效果,根据水景的类别,对自然水景(江河、瀑布、海滨水面及湖泊等)和人文水景(喷泉、叠水、水库及人工湖面等)设置的照明。

公共信息照明public infomation lighting 来源:

利用灯光(含地标性灯光、广告和标志灯光等)作媒体,为人们提供公共信息的照明。

广告照明advertising lighting

为照亮各种广告的照明,所用的光源有霓虹灯、荧光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及发光二极管。

标志照明lighting of sings

为照亮用文字、纹样、色彩传递信息而表示的符号或设施的照明。

2.标准的定义与术语 篇二

一、农机鉴定的发展历程

NY/T 2082-2011《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术语》的发布实施, 标志着农机试验鉴定法律法规框架基本建立和理论体系基本形成。这是30年来广大农机工作者不懈努力的结果, 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见证了这个过程, 并为能参与其中的研究和实践而欣慰。

[评价]推广鉴定制度自1983年设立以来, 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 经受住了考验, 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30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推广鉴定制度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初级阶段的客观规律和一般要求, 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一项制度。

[成效]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框架, 创立了推广鉴定理论体系, 凝练了农业机械试验鉴定 (以下简称农机鉴定) 特色, 铸就了农机推广鉴定品牌, 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推广鉴定已经成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保障粮食安全、引导农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企业技术进步等工作的重要抓手, 为促进农机化发展, 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回顾]历史沿革

1951年1月农业部在农政司设立农具处, 农具处下设农具试验鉴定组, 并在晋、冀、鲁、豫、陕、苏等6省设立10个特约鉴定组, 作为区域试验点。农业部农具试验鉴定组之后改名“农业部农业机械鉴定站”, 办公地点在北京的双桥。有些省也先后设立了农机鉴定站, 截止到1969年全国先后共设立了16个农机鉴定站。1969年5月农业部农业机械鉴定站撤销。1978年5月, 经国务院批准, 农林部恢复农业机械鉴定推广总站。1979年3月成立农业机械部, 总站改名为“农业机械部农业机械鉴定推广总站”;1982年5月国家设立农牧渔业部, 总站改名为“农牧渔业部农业机械鉴定推广总站”;1985年6月更名为“农牧渔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到目前为止, 全国共有包括总站在内的35个农机鉴定机构。

推广鉴定制度的建立。1982年3月到6月, 农牧渔业部农机化局组织鉴定总站开展调研及起草农业机械鉴定工作条例, 同年8月上旬在山东省崂山县召开了全国农业机械鉴定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农牧渔业部农机鉴定总站、25个省级农机鉴定站, 后来大家习惯地把这次会议称为“崂山会议”。会议讨论了农机鉴定工作的方向、任务, 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农业机械鉴定工作条例 (试行) 》, 统一了5点认识: (1) 明确把“有选择地推广适用的农业机械”作为鉴定工作的主导思想; (2) 明确鉴定的目的是为了推广, 鉴定的过程就是推广的准备, 把鉴定与推广紧密联系在一起; (3) 鉴定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工作, 必须坚持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 农业部门的鉴定任务, 主要是通过试验鉴定, 办理“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 宣传推广, 尽快用于农业生产, 同时也防止粗制滥造、质次价高、不适合需要的机具盲目推广; (5) 鉴定站的业务范围不能强求一致。可以承担质量监督、检验业务, 但仍应以农业机械的推广和鉴定为主要业务。

1982年8月下旬农牧渔业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业部农业机械鉴定工作条例 (试行) 》 (以下简称“《条例》”) , 1983年1月1日实施。

推广鉴定经历的几个时期

初创时期 (1983~1991年) 。从1983年开始实行推广鉴定制度后, 当年共完成26个项目。其中:耕整种植施肥机械9项、收获机械4项、脱离清选烘干机械2项、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项、畜牧机械10项。当时的鉴定内容主要有“适应性、可靠性、安全性、先进性、经济性”五项内容。畜牧机械主要是“小型配合饲料加工设备”推广鉴定, 1983年年底在山西大同召开了颁证大会。1984年机械工业部和农牧渔业部联合发文, 对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小柴油机、小型脱粒机开展部级推广鉴定, 俗称“四小机”。自此掀起了部级推广鉴定的高潮, 这种形势持续到1991年。

艰难时期 (1992~1999年) 。实际上, 从农机推广鉴定创立之初, 由于部门所有制的关系, 围绕农机质量管理的争论就从未间断过, 只不过这种争论随着农机化形势的变化有时缓和有时激烈。即使是在系统内部, 对推广鉴定的定位也存在认识上的差异。一种观点是应继续坚持推广鉴定制度, 做出推广鉴定的特色。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实行“产品认证”方式, 以“一证代多证”。即便是坚持推广鉴定制度的人中, 也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以“五性”为特征的推广鉴定模式, 另一种是以产品检验为特征的推广鉴定模式。因为“五性”众所周知, “条例”规定意义上的推广鉴定比产品检验不论是难度还是工作量都要大很多, 加上当时受监督抽查方式的影响, 使推广鉴定的内容、模式逐步偏离了既定的基础, 走到产品监督抽查与产品检验方向, 推广鉴定的特色不突出。省与省之间推广鉴定内容、工作质量的差异也比较大, 没能形成系统合力。当然,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还在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农机化发展阶段的局限性。

整合时期 (2000~2004年)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以农机跨区作业为引领的农机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种变化促进了农机工业的快速发展, 使得农机鉴定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 作用越来越重要。以联合收割机质量跟踪调查为抓手的系统力量整合随之展开, 加速了系统合力的形成, 共同推动了农机鉴定事业的协调快速发展。

新发展时期 (2005年开始) 。自2004年《农机化促进法》颁布以后, 农机鉴定事业的发展进入黄金期。特别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出台更加快了其发展。2008年由于目录政策调整, 将拖拉机、收获机、插秧机需获得部证作为进入国家推广目录的前置条件, 部级推广鉴定的数量增长较快;随着部级推广鉴定能力认定工作的开展, 可以承担部级鉴定的机构已经发展到30个。部级推广鉴定的数量大幅度增加。

部级推广鉴定历年完成数量 (1983~2012年) 见图1。

[法规]农业机械促进法、农业技术推广法的相关规定

农业机械促进法给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农机鉴定机构赋予了三项职能, 即质量调查的职能、试验鉴定的职能和制定支持推广目录的职能。分别是第十二条、第十六条和第十八条。

第十二条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依法组织对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的监督抽查。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农业机械产品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主管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部门根据农业机械使用者的投诉情况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可以组织对在用的特定种类农业机械产品的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状况进行调查, 并公布调查结果。

第十六条国家支持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推广农业机械产品, 应当适应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 并依照农业技术推广法的规定, 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

农业机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 可以委托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 对其定型生产或者销售的农业机械产品进行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检测, 做出技术评价。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应当公布具有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农业机械产品的检测结果, 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选购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供信息。

第十八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 根据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推广农业新技术与加快农机具更新的原则, 确定、公布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 并定期调整。省级人民政府主管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根据上述原则, 确定、公布省级人民政府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 并定期调整。

列入前款目录的产品, 应当由农业机械生产者自愿提出申请, 并通过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进行的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鉴定。

农业技术推广法 (2012年8月31日新修正)

第二十一条向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的农业技术, 必须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适用性和安全性。

第三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 保障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获得必需的试验示范场所、办公场所、推广和培训设施设备等工作条件。

第三十五条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 由主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 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 向农业劳动者、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未经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适用性或者安全性的农业技术, 造成损失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促进法第十六条第二款:农业机械生产者或者销售者, 可以委托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 对其定型生产或者销售的农业机械产品进行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检测, 做出技术评价。

根据促进法制定的农业部令《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农业机械试验鉴定 (下称“农机鉴定”) , 是指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 (下称“农机鉴定机构”) 通过科学试验、检测和考核, 对农业机械的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做出技术评价, 为农业机械的选择和推广提供依据和信息的活动。”

[现状]主要问题是:对推广鉴定认识不深, 理解不到位;重检验, 轻评价;标准、方法不完备。

认识不深, 理解不到位。关于对推广鉴定的认知和理解问题, 到目前为止, 还存在较大差异, 局外人大多不明白, 系统内部也有差异。局外人不了解现如今的农机推广鉴定, 看不到农机推广鉴定的特色, 指责其为重复检验, 是可以理解的, 系统内的我们则必须要全面了解农机推广鉴定的根本、程序和内容要求。

重检验, 轻评价。因为农机推广鉴定脱胎于产品检验, 也因为农机推广鉴定难于产品检验, 一部分人不愿意转变认识, 习惯于传统的检验方式, 忽视对“三性”的评价。个别人至今也没有把推广鉴定的地位、目的搞明白, 这是不应该的。

标准、方法不完备。推广鉴定不是产品验收、不是产品检验、不是监督抽查, 而是通过试验对农机产品做出技术评价, 做出能否推广的结论, 证明企业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 证明产品适合推广。但目前没有成熟的标准和方法可供选用, 需要大家共同来丰富和完善。推广鉴定证, 有点像学校发的毕业证书或组织发的职称证书, 都只能证明你具备某种能力, 并不保证你一定是个人才、一定能把某事做好。同时, 推广鉴定证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在成熟产品、机制“诚信”基础上的, 包括企业的诚信、鉴定工作人员的诚信以及管理机构的诚信。

工作量、任务量大增。人员没有增加, 工作量比过去增加了很多, 任务量也增加了很多。特别是农机鉴定的季节性的问题、时间的规定等等都是制约因素。

总之, 对部级推广鉴定的定位、程序、内容、鉴定人员的认识、相关鉴定方法等诸多方面, 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 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不能完全体现鉴定办法的内涵要求。例如在先进性、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评价方法等个别环节, 在用户调查方法和手段等方面, 还有很多需要深入探讨的地方。

[环境]备受关注, 风险很大。当前农机推广鉴定很受社会关注, 在鉴定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风险, 特别是市场不完善, 竞争激烈, 也会引发一些矛盾, 增加了鉴定工作的风险。风险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 重要的是要对风险进行管理, 要能够识别、评估、控制风险, 使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农机鉴定当前存在的风险主要有“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廉政风险”三种风险。管理风险中主要是鉴定认知上有差异、监督管理不到位、程序设计不完备;技术风险主要是标准、大纲、鉴定内容、方法等不十分完善;廉政风险主要是工作人员素质、觉悟、意志等方面的廉洁自律能力。

二、农机鉴定的法律法规框架和理论体系

任何具体科学理论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和条件相对性的属性, 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农机鉴定制度和理论也是如此, 也有历史和现实的局限性, 需要在实践中去丰富和发展, 使之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

(一) 农机鉴定的法律法规框架

到目前为止共有一法、一条例、一文件、八办法、两细则、一指南。

一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一条例──《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一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

农业部先后发布了八个办法、两个细则和一个推广鉴定指南。八个办法是:《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管理办法》《农业机械推广鉴定证书和标志管理办法》《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鉴定能力认定办法》《农业机械质量调查办法》《农业机械部级推广鉴定实施办法》《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办法》《推广鉴定大纲管理办法》;两个细则:《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部级鉴定能力认定实施细则》《推广鉴定有效期内监督检查实施细则》 (待发布) ;一个推广鉴定指南:《部级农业机械试验鉴定产品种类指南》。尚缺少:重点检查管理办法、安全鉴定管理办法以及若干实施细则与作业指导书。比如工厂条件审查, 不能一个通则“通吃”所有企业, 应在通则的基础上制定不同领域审查的具体要求, 否则必然要降低门槛来兼顾不同类型的企业、兼顾不同类型的产品。笔者认为应尽快制定工厂生产条件审查通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说明。

为了提高上述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以及满足农机化发展的新要求, 农业部农机鉴定总站围绕农机推广鉴定工作, 先后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有:一个办法、一个细则、四个作业指导书。

一个办法:《农业部部级推广鉴定审查员和检验员管理办法》, 一个细则:《农业机械部级推广鉴定实施细则》, 四个作业指导书:《部级推广鉴定证书变更》《部级推广鉴定项目实施过程中信息变更管理》《部级推广鉴定受理审查作业指导书》《部级推广鉴定证有效期内的变更》。

作为部级推广鉴定的实施依据, 目前有推广鉴定通则5个、推广鉴定大纲81个, 选型鉴定大纲8个。覆盖10大类59小类的农机产品。

(二) 农机鉴定的理论体系

理论体系是人们认识、研究事物生存及发展变化规律, 研究事物间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的集成体现。所谓集成体现, 是基本理论结合实际的多角度、多层次诠释。

判断一个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一是主题是否明确;二是是否探索回答了围绕主题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即所研究的领域是否回答了该领域基本问题以及与其相关的系列问题, 是否形成了系统的科学体系。

我以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初步建立了推广鉴定理论体系:法律法规+术语标准+推广鉴定通则。法律法规是做事的依据, 术语定义是做事的原则, 通则是指导性文件。可以说具备了理论体系形成的基本要素:主题明确、层次分明、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例如主题明确: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基本问题鲜明:简单说就是什么是、为了谁、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指导方法具体, 包括推广鉴定大纲编写规则、使用说明书审查、三包凭证审查、生产条件审查、用户调查等。

什么是农机鉴定──鉴定办法做出了规定, 前面讲过。

为谁开展农机鉴定──促进法规定:为用户提供信息、为政府提供支持;同时界定了农机的范围。

谁来做农机鉴定──促进法规定:农机鉴定机构, 不是检验机构。

鉴定什么内容──鉴定办法规定:八项内容。

怎样做农机鉴定──实施办法+技术规则 (术语、通则、大纲) 。

(三) 农机推广鉴定与其他检验的根本区别

农机推广鉴定更大程度上是政府对某种产品使用效果和对企业质量保障能力的认可。推广鉴定的过程是通过试验做出技术评价, 具有验证的属性。认可的要件是──权威机构进行、对象是组织及某种产品、正式承认、证明其能力。如:某某型号的收割机可否用于某作物的收获, 通过鉴定得出结论, 官方认可并公告, 这才是推广鉴定的目的, 也是推广鉴定与产品检验的根本区别, 是农机推广鉴定的特色之所在。

3.管理:从精确定义术语开始 篇三

这保证了语言的一致性和精确度,也保证了管理思维的一致性和精确度,并进而确保了管理的兼容性——对任何组织而言,这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其结果是增加了功能可靠度和速度,减少了沟通问题和冲突。

任何学科的主要科学成就之一就是给出明确定义的术语,因为这是国际科学家间能够相互沟通以便为这门学科本身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先决条件之一。

现如今,管理学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还充斥着混乱术语的领域——因此,无论是从国际理解上讲,还是从管理学本身的学科进步上来讲,它都有很大的改进的余地。这也是各类组织无法实现其应该达到并可以达到的功能的原因:他们的语言和沟通都缺少一致性和兼容性。

管理学上的这些发现都与其他学科的规则截然相反。在工程学、自然科学、医学和法学领域中,我们都能发现清晰、准确的术语。在企业管理的一些领域,尤其是财会领域,一般也都有清晰的术语——只有管理学领域是个例外。

操作与管理任务的区别

只有区分开两种类型的任务,才能全面深入理解管理的含义:那就是操作任务和管理任务。

这两类任务的性质完全不同,可是却经常被混淆。在一个组织中,它俩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层级的活动。如果能清楚区分二者的不同之处,那么管理上许多看似无解的问题、尤其是管理的效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操作任务由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应有之活动决定。与此相对照,管理任务是由如何执行这些操作任务而决定。操作任务的性质随组织类型的不同而变化。然而管理任务却始终保持不变:它们都需要为组织提供目标、做组织工作、做决策、监管、评测及发展人员。这些任务在我的管理有效性标准模型(管理之轮)中都有述及。

如果我们看看有着完全不同操作水平的环境,我们就会发现,这些结果仍然有效。例如,在汽车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行业的操作任务与生产新药的制药行业的操作任务完全不同。

让我们扩大一下视野,来看看医院、大学、内阁部门、市议会,以及法院和警察部门,不用说,它们的操作任务肯定是不一样的。

但是:即使是这些操作任务最不相同的组织,所需要的管理任务也大体是一样的。

操作任务和管理任务的两级模型

下面是设计和管理组织的两级模型:企业经营的本身层级和执行企业经营的层级。看看前述那些组织,可以看到,同类型组织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而不同类型的组织差异就比较大了:例如,所有的医院大体相同;而医院与内阁部门之间在操作层面上的差异就有根本的差别了。但是,两种类型的组织的管理任务却很相似——如果能明确地区分这两个层级的任务,差异会表现得很明显。

下面的图表用一种通俗的方式说明了这一点。横轴包含了不同层级的管理。一个领班会有大量的操作任务,但只有较少的管理任务(左侧)。而高管(右侧的)就完全相反了。转变是流动式的——所以用一条曲线来表示——但是这只适用于各自的一小部分任务,所以可以忽略不计。

当来到“发展人员”(管理任务)这一目标时,任务最有可能重叠,因为它也可以归属于操作层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没错,它经常属于那一层级。另一方面,它出色地显示出了我所做的区分的优势:发展人员“也是”,而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它也是组织中每一位高管的任务。

正确、良好的管理: 职业效率

在此区别的基础上,我早就提出反对这种广泛传播的术语及管理思维的混淆,我将其称为“良好、正确管理的标准模型”(见本刊2014年第5期《管理和领导职业的管理效率》一文,编者注)。我还为此创建了一个作业,其中包含了所有的基本要素及其各自的内容和方法。从那里,我得出了一个标准,通过它可以塑造职业经理人。

这将打开管理有效性的新视野,尤其是对必要的收购以及完美的管理来讲更是如此。

管理有对有错。可以做得好,也可以做得差——就如任何其他的职业一样。例如,外科医生可以把一个手术做得对或做得错,做得好或做得差。律师、飞行员以及每个行业的人也都一样。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做了业余与专业的区分;某事做得专业就意味着一个人从业余进步到专业。今天,有很多途径可以达成这一目的。可以通过做学徒,也可以通过大学的专业学习,并结合着相关领域的实习和特殊化训练。

我的正确、良好管理的实践——它们经过了多年而逐步形成,并在其本身的精确和清晰上有所改进——指出有三个重要的选择标准。

标准1:所有管理者都需要的是什么

标准2:一个管理者始终都需要的是什么

标准3:管理者不论在何处都需要的是什么

因此可以说,管理者在其职业生涯中所需要的就是所有管理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需要的。这也是各种类型组织都需要的。

因为我选择了这些元素,所以从我的意义上讲,正确且良好的管理是普遍适用的。例如,中国的流程和任务管理与德国的一样,因为在两个国家,它都要遵行控制论法则。如果你明确区分了我之前读过的操作和管理任务的差别,解决了以前存在的术语上的混淆问题,那么你对这一结果就不会感动诧异。

只有通过做这种区分,我们才可能清晰地定义管理任务,学习并实践这些任务,并进而使它们达到完美。

事实上,公司、医院以及其他公共组织之前的差别存在于操作任务中,而非管理任务中。

例如,商业公司最重要的操作任务就是市场、销售、生产、财务及人力资源。一家医院的操作任务就截然不同:挑几个重点的来说,就是麻醉、外科、病人照护、卫生、处理药品等等。

但是,任何组织都在发行的管理任务却是相同的:提供目标、组织、做出决策、监管,当然还有发展人员。在任何领域或任何文化环境下都要掌握这一点——不论是在做市场、做销售、做外科手术或人力资源管理、 药品处理上,都是如此。

nlc202309041426

总而言之:社会机构的管理任务——不论它是业务部门还是一个产业,抑或是一个国家,也不论它是大是小—— 都是相同的。而操作任务总是差异很大。

对组织功能正确且良好

“正确、良好的管理”这个词组描述了组织的功能,为管理职业及管理者对任务的执行提供了一个定义(“艺术精巧”)。

因此,这些标准还定义了管理者的责任和道德,他们的责任包含于他们无时无处不在进行的工作中,而道德要求他们的任务完成得既正确、又良好。我的“正确、良好管理的标准模型”中的内容、工具、方法和例证都正是应用这些标准开发出来的。

正确、良好的反面是错误、糟糕的。因为其内容和应用程序的选择标准,正确且良好的管理大多独立于其所处文化环境 。在操作层面,中国饭店与欧洲饭店烹饪的方式大相径庭。但是,两种文化下的这些流程的管理却大体相似,即使不完全相同。

正确、良好管理的“最小–最大”原则

在我的“正确、良好管理的标准模型”中——它们也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奥卡姆剃刀”,被概括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编者注)——我囊括了最小量的原理,但它们可以覆盖最大量的应用——我将之称为“最小–最大”原则”。

通过应用这个科学原则,我发现自己与一些作者站在了完全的对立面上——他们渴求列出一切与管理相关的条条框框。但是,一长串内容的清单既不能让你看到艺术性,也无法让你感觉到科学性。恰恰相反的是,只选出那些必要和充分的内容,才显示出良好的科学性,人们将之称为逻辑。

作为职业和管理

在此基础上,管理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职业,就像我之前所概述的。在此,我想更准确地对其加以说明。

在许多出版物中我都写到过:管理是一种职业。这种措辞偶尔会产生一点误解。有人说,管理不可能是一种职业,它需要凭着天才与直觉去做。好吧,每个人都可以从他想要的方式来看待管理。

但是说归说,我还是建议将管理作为一门职业来看待——就如任何其他职业一样。这就意味着完全过滤出我们称之为管理的专业方面的因素。不管你有没有特殊的才能,你总是需要些专业的素质。因为具有天才能力的人一定要使用这份能力并它转化为成果,否则,能力就是摆设。能掌控这种转化的就是管理。

所以,注意力应该从本能、个性特点、性格特点以及才能等等挪移开,转向那些在操作任务层面的可以被学习、被练习、被专业化的知识。注意力应该直指能够执行操作任务的“工艺”。

说得更明确点: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管理人员,你可能偶尔需要一点点好运气。但是要成为一名好的管理人员——在能够胜任的意义上讲——你需要的就不是运气,而是专业能力了。

是所有的管理人员都能管理所有的组织吗?

如果管理是一门专业,那么你可能会轻易地认为,任何一个管理人员都能管理任何类型的组织。原则上讲,这是对的。但是管理的应用也需要其所应用领域的专业知识,也就是该组织运营内容的知识。

要想成功地做好管理,你必须懂得汽车工业的特殊知识或者是医院的专业知识。但是职业的经理人从一个领域转到另一个领域去工作通常也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在一个公司内部,管理人员也会不时地面临工作轮换的事情,每个董事会成员都会每隔几年就调换一下管辖的部门(也许,财务部是个例外)。

4.英语诗歌术语以及定义 篇四

the art or skill of writing a poem in which the lines or stanzas begin with letters of the alphabet in regular order or one in which the first, middle, or final letters of the line spell a word or a phrase.—acrostic, n., adj.Alexandrine

an iambic hexameter, or iambic verse with six feet.anapest

a foot of three syllables, the first two short or unstressed, the third long or stressed.—anapestic, adj.antibacchius

1.(in quantitative meter)two long syllables followed by a short.2.(in accented meter)two stressed syllables followed by an unstressed.Cf.bacchius.—antibacchic, adj.antistrophe

the second of two metrically related sections in a poem.Cf.strophe.See also 127.DRAMA.—antistrophic, antistrophal , adj.arsis

the accented part of a foot of verse.bacchius

1.(in quantitative meter)a short syllable followed by two long.2.(in accented meter)an unstressed syllable followed by two stressed.Cf.antibacchius.—bacchic , adj.bardism

1.the art or skill of one who composes and recites epic or heroic poetry, often to his own musical accompaniment.2.membership in an ancient Celtic order of poets.canto

one of the main(larger)divisions in a long poem.catalexis

incompleteness of a foot, wherever it appears in a verse.—catalectic, adj.dactyl

a foot of three syllables, the flrst long or accented, the following two short or unaccented.—dactylist, n.—dactylic, adj.diastole(in Greek and Latin verse)the lengthening of a short syllable.Cf.systole.—diastolic, adj.dipody

a double foot;a pair of similar feet comprising a metrical unit.—dipodic, adj.distich

a couplet or pair of verses or lines, usually read as a unit.ecthlipsis

(in Latin prosody)the elision of the last syllable of a word ending in m when the following word begins with a vowel.heptameter

a verse having seven metrical feet.—heptametrical, adj.heptapody

a verse having seven metrical feet;a heptameter.—heptapodic, adj.hexameter

a verse having six metrical feet.—hexametrical, adj.hexapody

a verse having six metrical feet;a hexameter.—hexapodous, adj.iamb

a foot of two syllables, the first short or unstressed, the second long or stressed.—iambic, adj.ictus

the stress or accent that indicates the rhythm of a verse or piece of music.See also 284.MUSIC.lettrism

a technique of poetic composition originated by Isidore Isou, characterized by strange or meaningless arrangements of letters.logaoedic

a poem or verse composed of dactyls and trochees or anapests and iambs, resulting in a proselike rhythm.—logaoedic, adj.lyricism the practice of writing verse in song form rather than narrative form to embody the poet’s thoughts and emotions.Also lyrism.—lyricist, n.—lyrical, adj.lyrism

lyricism.—lyrist, n.madrigal

a lyric poem suitable for setting to music, usually with love as a theme.—madrigalist, n.metricism

1.any of various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of metrical composition.2.the study of metrics.—metricist, n.metrics

1.the science of meter.—metricist, n.2.the art of composing metrical verse.—metrician, metrist, n.metromania

an abnormal compulsion for writing verse.monopody

a verse consisting of one foot.—monopodic, adj.octonary

a stanza of eight lines;an octave.—octonary, adj.orthometry

1.the laws of versification.2.the art or practice of applying these laws.pentameter

a verse of five metrical feet.pentapody

a line of verse containing five feet.poesy

1.Archaic.poetry.2.Obsolete, a poem.poetastery

poor or mediocre poetry.poeticism the qualities of bad poetry: trite subject matter, banal or archaic and poetical language, easy rhymes, jingling rhythms, sentimentality, etc;the standards of a poetaster.poetics

1.Lit.Crit.the nature and laws of poetry.2.the study of prosody.3.a treatise on poetry.4.(cap.)a treatise or collection of lecture notes on aesthetics composed by Aristotle.proceleusmatic

a metrical foot of four short syllables.—proceleusmatic, adj.prosody

1.the science or study of poetic meters and versification.2.a particular or distinctive system of metrics and versification, as that of Dylan Thomas.—prosodist, n.—prosodie, prosodical, adj.pyrrhic

a metrical foot composed of two short or unaccented syllables.—pyrrhic, adj.rhapsodism

the professional recitation of epic poems.—rhapsodist, n.rhapsodomancy

a form of divination involving verses.rhopalism

1.the art or skill of writing verse in which each successive word in a line is longer by one syllable than the preceding word or in which each line of verse is longer by a syllable or a metrical foot than the preceding line.2.an instanceof rhopalicform.—rhopalist, n.—rhopalic, adj.rhymester

a poetaster or poet of little worth;a mere versifier.scansion

the analysis of verse into its metrical or rhythmic components.spondee

a foot of two syllables, both long or stressed.—spondiac, adj.stanza

a section of a poem containing a number of verses.stich a line of a poem;verse.stichomancy

a form of divination involving lines of poetry or passages from books.strophe

the first of two metrically related sections in a poem.Cf.antistrophe.See also 127.DRAMA.synonymous parallelism

a term describing a couplet in which the second line repeats the idea or content of the first line, but in different terms, as by using different images, symbols, etc.systole

the shortening of a syllable that is naturally long.Cf.diastole.—systolic, adj.tetrameter

1.a verse of four feet.2.Classical Prosody.a verse consisting of four dipodies in trochaic, iambic, or anapestic meter.—tetrameter, adj.tetrapody

a verse of other measure having four metrical feet.triadism

the composition of poetic triads.—triadist, n.tribrach

a foot composed of three short syllables.—tribrachic, adj.trimeter

a verse having three metrical units.triplet

1.a stanza of three verses.2.any set of three verses.See also 284.MUSIC;295.NUMBERS.tripody

a verse or measure of three metrical feet.tristich

a poem, strophe, or stanza of three lines.—tristichic, adj.trochee

5.标准的定义与术语 篇五

定义、术语。操作指令:值班调度员对其管辖的设备进行变更电气接线方式、事故处理以及设备状态改变而发布的立即操作的指令(分为逐项操作指令和综合操作指令)。

操作许可:电气设备在变更状态操作前,由场、站值长或班长、地调调度员提出操作要求,在取得省调值班调度员许可后才能操作。操作后应汇报。操作任务:指对该设备的操作目的或设备状态改变。操作要求:该设备在操作前提出的要求。

合环:将电气环路用开关或刀闸闭合的操作。解环:将电气环路用开关或刀闸断开的操作。

并列:将发电机(或两个系统)经用同期表检查同期后并列运行。解列:将发电机(或一个系统)与全系统解除并列运行。

强送:设备故障跳闸后未经检查即送电。

强送成功: 设备故障后,未经详细检查或试验,用开关对其送电成功。

试送: 设备检修后或故障跳闸后,经初步检查再送电。

冲击合闸: 新设备在投入运行时,连续操作合闸,正常后拉开再合闸。(一般线路三次,主变五次,母线一次)。

跳闸: 设备(如:开关、主汽门等)自动从接通位置变为断开位置.放电: 设备停电后,用工具将静电放去。

充电: 不带电设备与电源接通,但设备没有供电(不带负荷)。核相: 用校验工具核对带电设备的两端相位。

试相序: 用校验工具核对电源的相序。

短接(跨线):用临时导线将开关或刀闸等设备跨越旁路。倒母线:指双母线互相倒换。

校验:对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装置进行预先测试检验是否良好。

冷倒:开关在热备用状态,先断开×母线刀闸,再合上×(另一组)母线刀闸。信号复归:继电保护动作的信号牌恢复原位。开机:将发电机开动。停机:将发电机停下。

数字称谓:“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在设备名称或编号中的统一称谓分别为“洞、幺、两、三、四、五、六、拐、八、九”。

工作票的编号(一)工作票必须编号。工作票的编号应有两种,一种为工作票的自身顺序号,在票面左上角标示,标示为“No.××××× ”;一种为工作票在执行时,由运行人员编写,在票面右上角标示。

(二)风电场要按照统一的编号原则进行编号,确保每份工作票在本场(公司)内的编号唯一,且便于查阅、统计、分析。

(三)工作票编号原则:按照风电场投运时间的先后、工作票种类、使用“年”、使用“月”、第XXX张工作票的编号顺序进行编号。例:1D11203001。1表示第一个投运的风电场(朗目山风场);D1表示电气第一种工作票;12表示2012年;03表示3月份;001表示3月份第1张工作票。

D2表示第二种工作票;H1表一级动火工作票;H2表示二级动火工作票;T1表示动土工作票;F1表示风机工作票

工作票中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

工作票签发人的安全责任:

(一)工作是否必要和可能,是否按规定进行危险点分析工作。

(二)工作票中安全措施和危险点防范措施是否正确和完善。

(三)审查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成员人数和技术力量是否适当,是否满足工作需要。

(四)经常到现场检查工作是否安全地进行。

(五)对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填写、执行方面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考核。

(六)在工作许可人签字前,工作票签发人是该工作票是否合格的责任人。工作负责人的安全责任:

(一)在工作票签发人签字前,工作负责人是工作票是否合格的责任人。

(二)对危险点分析的全面性、控制措施的正确性及有效落实负责。工作前结合工作内容,召集工作成员进行危险点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开工前负责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危险点控制措施并签名;开工后,负责落实。

(三)负责检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与工作许可人共同检查安全措施是否得以落实,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安全条件。

(四)负责工作所需工器具的完备和良好。(五)工作前认真检查核实控制措施,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六)正确而安全地组织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给予必要的安全和技术指导。

(七)监护和检查工作班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遵守安全工作规程、安全措施和落实危险点控制措施。(八)正确执行“检修自理”的安全措施并在工作终结时恢复检修前的状态。

(九)收工后,对本工作的危险点控制措施进行总结。工作票接收人的安全责任:

(一)对工作票签发人(点检签发人)是否正确执行工作票管理标准进行审查。

(二)审查检修工作是否可行,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和全面,并对安全措施进行补充。

(三)审查工作票是否合格、审查危险点分析的正确性和控制措施的针对性。

(四)不得接收没有《危险点控制措施票》的工作票。

(五)将工作票移交值班长。

工作许可人的安全责任:

(一)不得许可没有《危险点控制措施票》的工作票。(二)审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包括危险点分析和控制措施)应正确完备、符合现场实际安全条件。(三)正确执行工作票所列的安全措施,并对所做的安全措施负责。

(四)确认安全措施已正确执行,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确已隔断。

(五)对工作负责人正确说明哪些设备有电压、压力、高温、爆炸危险和工作场所附近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等。

(六)对检修自理的安全措施,组织运行人员做好相关的事故预想。

(七)对检修工作负责人提出设备试运申请的安全措施是否全部拆除以及重新工作时的安全措施是否全部恢复的正确性负责。

(八)对检修设备试运工作结束后试运状况评价的真实性负责。

值班负责人(值班长)的安全责任:

(一)对工作票的许可至终结程序执行负责。(二)对工作票所列安措的全部、正确执行负责。(三)对工作结束后的安措拆除与保留情况的准确填写和执行情况负责。

(四)负责审查检修工作的必要性,审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安全条件。

(五)批准检修工期,对审批后的工作票票面、安全措施全部责任。

(六)不得批准没有没有危险点控制措施的工作票和操作票。

工作班成员的安全责任:

(一)工作前要认真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运行和检修工艺规程中与本作业项目有关的规定、要求。(二)积极参加本作业班组危险点分析,提出控制措施。

6.齿轮标准术语翻译 篇六

Involute function:渐开线函数 Backlash:齿隙

Sliding factors:变化的因数 Sliding velocities:变化速度 Tooth height:齿高 Tooth depth:齿高 Chord:弦

Addendum modification:齿高修正 Bottom clearance:径向间隙

Radii of curvature of involutes:渐开线曲率半径 Roller:轴

Gap width:间距

Measuring ball:测量球 Module:模数

Profile modification coefficient:齿廓修正系数 Face width:表面宽度

Chordal tooth thickness:弦齿厚 Helix angle:节面角 Fluctuation:波动

Specific sliding:特殊变动 Ratio:传动比

Helix slope:螺旋斜面

Reference circle clearance factor:分度圆余隙系数 Pitch:节距

Pitch angle:节面角 Tolerance:公差 Radiant:辐射 Grad:分度

Overlap:重合面

Overlap angle:重合角 Transmission ratio:传动比 Composite length:复合长度 Tooth thickness error:齿厚误差

Tooth thickness half angle:齿厚半角 Tooth gap:齿间隙

Space width half angle:间隙宽度半角 Base tangent length:公法线长度 Deviation:因数

Deviation factor:偏差因数 Centre distance:中心距 Contact path:接触轨道 tooth depth: 齿高 stub pitch: 短径节

Normal module: 模数 Normal pressure angle: 压力角 Number of teeth: 齿数 Helix angle: 螺旋角 Hand of helix: 旋向

Standard pitch circle diameter: 分度圆直径 Base circle diameter: 基圆直径 Whole depth: 全齿高 Root diameter:齿根圆直径 Lead: 导程

Addendum modification: 径向变位 Spanned tooth count: 跨齿数 Base tangent length: 公法线长度 Quality grade:齿轮等级

Geared ring radial tolerance: 齿圈径向跳动公差 Limit base pitch distance: 基节极限偏差 Limit circular pitch distance: 周节极限偏差 Tooth profile tolerance: 齿形公差 Tooth composite tolerance: 齿向公差

7.定义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篇七

01 什么是成功?

成功在词典里的解释是:任何有利或你喜欢的发展或结果,好的结果或者被他人评价为好的东西。从定义显而易见,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有不同的抱负、想要达到的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将你的成就与其他人的相比是无益的,或者认为别人“不成功”,因为他们没有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同样,你认为其他人在生活上或事业上取得了成功,可能他们自己不一定认为自己是成功的。

定义成功

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成功的:因为他是第一个由全面代议制民主选举选出的南非总统,著名的反种族隔离革命家、政治家和慈善家,亦被广泛视作南非的国父。

而他本人曾经说过:”我只是臭名昭著囚犯当中的一个幸存者,当一个人认为他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对人民和国家负责任时,他就可以安息。"

愿景和衡量成功的标准,是非常私人化的,独特的。

02 不同的领域成功的标准不同

关于成功,除了自己可以定义之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可以定义和衡量,如:名誉,财富,认可,人格完整性,发现世界的新鲜事物,甚至只是尽你所能去做好自己的工作。

定义“成功”的衡量标准,对每个人都很重要的。作为愿景的一部分,需要尽可能定义描绘出成功的样子,尽可能多的涉及多个方面,特别是对你来说重要的方面,如:金钱,名望,家庭等。

在你人生的不同领域,成功的标准也会有所不同。不同的领域,参照不同的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

影响和受鼓舞

在设定成功的标准时,可以参照影响到你或鼓舞人心的人。思考为什么你受这些人的影响或是为什么他能鼓舞人心。他们这可能是:

>你所认识的某个人,符合你曾经或现在对成功的定义;

>公众人物,你可能希望通过某种方式效仿他们或者避免成为他们;

>历史人物或虚构的人物,你特别喜欢或不喜欢的人,或者特别好的或坏的人。

提示!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

·了解你为什么以某种标准衡量成功。

·你的野心、意愿、目标或你想做到的事情是什么,这很重要。

·要知道,你被什么驱使着。可能是别人、可能是自己,没有对错。了解这一点,也就了解了自我激励能量的来源。

03 愿景(目标)是未来的蓝图

有了愿景目标,你对人生中每个领域的成功的样子进行了预设,而后就是该如何进行管理。

你可以把每个领域(事业、家庭、健康等)想象成拼图上一张张单独图片,这些图片拼在一起就是你的整个人生。也就是说,愿景给了你一个关于人生要抵达的地方的广阔的图景: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你想如何生活,你想去到多远,你想达到什么高度等等。要把它们作为人生努力的向导,在实践中将它们拼接融合在一起。

案例:愿景改变

在J有孩子之前,她是职业女性,一名飞行员。她热爱自己的工作,享受工作;并且有广泛的兴趣爱好,爱社交。当她开始职业生涯时,她的愿景目标是在飞行员队伍中不断成长进步。

当孩子来了,她人生的优先级发生了改变。她希望多和孩子在一起,她毅然辞去了工作。花了24个月陪伴孩子的成长。孩子长大,她重新仔细审视了自己,并决定开始创业。因为她意识到自己希望的成功不仅能够有时间陪伴孩子,参加孩子的活动,同时还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8.标准的定义与术语 篇八

1.岗位达标

指企业组织建立所有操作岗位的安全标准,规范岗位生产行为,推动各岗位符合标准化要求的活动。岗位标准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岗位安全目标、任职条件、职责与任务、应执行的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危险有害因素分布与风险控制措施、应急处置措施与事故报告、岗位工艺安全信息(化学品、工艺技术、设备、安全信息管理)等内容。其中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至少包括以下内容:初始开车、正常操作、临时操作、应急操作、正常停车、紧急停车等各个操作阶段的操作步骤;正常工况控制范围、偏离正常工况的后果;纠正或防止偏离正常工况的步骤;安全、健康和环境相关的事项。如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与危害、防止暴露的必要措施、发生身体接触或暴露后的处理措施、安全系统及其功能(联锁、监测和抑制系统)等。

2.专业达标

指企业组织建立工艺、机械、电气、特种设备等职能管理专业安全工作标准,规范各专业的运行管理,推动企业各个专业领域符合标准化要求的活动。专业标准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各专业领域的基本要求、安全设施配置,操作管理、运行、维护保养、检修及报废的相关规定。

3.关键装置

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生产装置。

4.重点部位

生产、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油库、仓库等;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

5.事件和事故

事件是指: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

事故是指:造成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6.隐患

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7.危险、有害因素

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8.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9.重大事故隐患

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10.安全绩效

基于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控制和消除风险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11.风险

发生特定危险事件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12.风险评价

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过程。

13.变更

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

14.相关方

关注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绩效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15.供应商

为企业提供原材料、设备设施及其服务的外部个人或团体。

16.承包商

9.煤矿常用传感器定义标准 篇九

一、低瓦斯和高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

甲烷传感器

表示格式: ****(号)采煤面甲烷

共三部分组成: **** 为工作面号,采煤面为传感器设置地点,甲烷为传感器类型。报警浓度≥ 1.0%、断电浓度≥ 1.5%、复电浓度 <1.0%

二、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回风巷

甲烷传感器

表示格式: ****(号)采煤回风甲烷

共三部分组成: **** 为工作面号,采煤面为传感器设置地点,甲烷为传感器类型。报警浓度≥ 1.0%、断电浓度≥ 1.0%、复电浓度 <1.0%

三、低瓦斯和高瓦斯矿井的采煤工作面上隅角

甲烷传感器

表示格式: ****(号)采煤面上隅角甲烷

共三部分组成: **** 为工作面号,采煤面为传感器设置地点,甲烷为传感器类型。报警浓度≥ 1.0%、断电浓度≥ 1.5%、复电浓度 <1.0%

四、掘进工作面

甲烷传感器

表示格式: ****(号)掘进面甲烷

共三部分组成: **** 为工作面号,采煤面为传感器设置地点,甲烷为传感器类型。报警浓度≥ 1.0%、断电浓度≥ 1.5%、复电浓度 <1.0%

五、掘进工作面回风流

甲烷传感器

表示格式: ****(号)掘进面回风甲烷

共三部分组成: **** 为工作面号,采煤面为传感器设置地点,甲烷为传感器类型。报警浓度≥ 1.0%、断电浓度≥ 1.0%、复电浓度 <1.0%

六、分站

分站名称定义

表示格式: ****(号)分站 **** 表示为地点或巷道名称。

七、矿井总回巷

甲烷传感器

表示格式:总回风甲烷

报警浓度≥ 0.7%。

八、CO 传感器布置表示方法(易自燃、自燃煤层的矿井和附近受火灾威胁的矿井)采煤工作面回风巷 CO 传感器

表示格式: ****(号)采面回风 CO

报警值 0.0024% 表示值: 2

4九、温度传感器布置方法(易自燃、自燃煤层的矿井和附近受火灾威胁的矿井)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温度传感器

表示格式: ****(号)采面回风温度

报警值 30 ℃

十、主扇、局扇开停传感器布置表示方法

•掘进工作面局扇开停传感器

表示格式: ****(号)掘进局扇开停、1 号主扇开停传感器

表示格式 :1 号主扇开停、2 号主扇开停传感器

表示格式: 2 号主扇开停

10.标准的定义与术语 篇十

人类与甲醛的战争从未间断,自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甲醛为一级致癌物之后,甲醛也更加被大家重视。而对于我们装修来说家装环保的最大敌人也是甲醛,甲醛主要是由于板材生产中的胶水释放的,主要存在于复合地板、板式家具、其他使用胶水的装修材料中。对于环保质量来说怎样才算合格呢?

环保标准最早是由国外板材企业制定E2和E1标准,后来引入欧洲标准E1级和E0级,然后日本还有更高的F4星级标准。我国标准对应的是欧洲标准,E1级和E0级。

在国家标准《胶合板》(GB/T9846.1-9846.8-2004)中,标示的E0≤0.5mg/L的限量级别,国标E0级是目前我国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的最高标准。其次是E1≤1.5mg/L。日本的F4星≤0.3mg/L。光看数字没啥感觉,来个对比,我国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的甲醛标准是≤0.9mg/L,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板材和复合地板只要真能达到E1级标准,是可以用的,能达到E0那就更好了,比我们喝的自来水标准都高了。我们都知道,在前两个等级中,环保的标准都是通过甲醛释放量的数值来控制。甲醛的存在,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原材料本身,木材含有微量的自然甲醛成份存在,但是微乎其微,对人身体是完全没有任何影响的,我们呼吸的空气,喝的啤酒等等,都是存在一定量甲醛,而木材本身的甲醛,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二一方面,来自于板材制作工艺中使用的胶。无轮是旋切单板,还是集成材都是需要胶来进行拼接,粘合,从而达到板材的坚固性。而市场出现的板材99%都是含有甲醛的脲醛胶生产,所以,控制甲醛释放量,胶水是关键。一张成品板材,还会有很多隐蔽环节,同样也会影响甲醛的形成,如腻子、饰面粘贴隐蔽剂如果含有甲醛,也会影响到板材整体甲醛释放量。如雪宝板材品牌,使用新型高环保植物胶,环保等级高达EO标准。好板材才有好的家居环境,选择的板材要环保的,甲醛释放必须要在国家标准内,可以放心装修使用的哦。

想说一句,装修要环保,轻硬装,重软装。在硬装阶段,只做必须做的,多的一概不要。雪宝板材以身作则践行环保,始终如一向环保发力。事实上,随着定制市场的逐渐火爆,不仅是消费者对于环保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满足对产品愈发“苛刻”的用户,众多想要把触角伸向全屋的家装及家具品牌也早已各自发力,在环保技术的研发上“先下手为强”。

11.水中的物质分类与专业术语 篇十一

水中物质分类

水中的杂质种类极多。斯麦恩介绍,按其性质可分为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按分散体系分类,即按杂质粒子的大小及同水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分类,可分为以下三类:

1、分子-离子分散系:即溶解性物质,小于0.001微米,包括各种无机的、有机的低分子物及其离子,在水中成为溶液。

2、胶态分散系:即胶体物质,大小由0.001-0.1微米,其中有的高分子物以溶液存在,溶胶微粒以溶胶存在。

3、粗分散系:即悬浮物质,大于0.1微米,其中有悬浊液和乳浊液。

水质专业术语

1、水中的悬浮物:水中的悬浮物是颗粒直径约在0.1微米以上的微粒,肉眼可见。这些微粒主要由泥沙、原生动物、澡类、细菌、病毒以及高分子有机物等组成,常常悬浮水流之中,产生水的浑浊度。悬浮物是造成浑浊度、色度、气味的主要来源。

2、水中的胶体物质:水中的胶体物质是指直径在0.1-0.001微米之间的微粒。胶体是许多分子和离子的集合物,包括无机胶体如铁、铝、硅的化合物,有机胶体如植物或动物的肢体腐烂和分解而生成的腐殖物。

3、水中的溶解物质:水中的溶解物质是直径小于或等于0.001微米的微小颗粒。主要是溶于水的以低分子存在的溶解盐类的各种离子和气体。

4、水的浑浊度:由于水中含有悬浮物及胶体状态的微粒,使得原是无色透明的水产生浑浊现象,其浑浊的程度称为浑浊度。浑浊度是表达水中不同大小、不同相对密度、不同形状的悬浮物、胶体物质、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杂质对光所产生的效应。

5、水的硬度:水中的一些金属离子的浓度,如钙、镁、铁、锰、锌等,一般铁、锰、锌等离子在水中的含量很少,可以略去不计。通常就把钙、镁的总浓度看作水的硬度。

12.对标准的定义是 篇十二

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件。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特殊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领域内最佳秩序的效果。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标准的制定和类型按使用范围划分有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标准、企业标准

 按内容划分有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辅助产品标准

 按成熟程度划分有法定标准、推荐标准、试行标准、标准草案

技术意义上的标准就是一种以文件形式发布的统一协定,其中包含可以用来为某一范围内的活动及其结果制定规则、导则或特性定义的技术规范或者其他精确准则

通过标准化以及相关技术策略的实施,可以整合和引导社会资源,激活科技要素,推动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加速技术积累、科技进步、成果推广、创新扩散、产业升级。1、根据标准的约束性划分: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2、根据内容划分:设计标准、施工及验收标准、建设定额。3、按属性分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

4、我国标准的分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三个主攻方向:其一是继续完善《强制性条文》,其二是组织编制《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其三是编制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法规。

一、工程建设标准的特点:1)强制性。2)综合性。3)相对稳定性。工程建设标准的基本体系:1、推行体系2、基本体系

建设标准立项申请应由主编部门负责向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提出,主编部门应为国家机关、国务院的组成部门或者其他行业管理机构。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组建编制组、召开编制工作启动会议、拟订编制方案。

起草工作一般包括下列内容: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和专题研究;编写征求意见稿、条文说明及其有关专题报告;向有关部门、单位和专家征求意见。

审查工作一般包括确认送审材料、审查建设标准内容、提出批准建议。

企业标准化工作基本任务: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核心,以管理标准为支持,以工作标准为保障的企业标准化体系。

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成:1、技术标准2、管理标准3、工作标准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深化建设体制改革,加强工程建设标准的贯彻实施,充分发挥工程建设标准在促进科技进步,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办法所称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监督检查,是指对工程建设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以下简称强制性标准)的贯彻实施情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类建设工程。必须执行强制性标准。不得任意修改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有权检举、揭发违反强制性标准的行为

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监督检查工作

市、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项目的标准实施监督检查工作,标准通俗地说,就是在一定范围内共同遵照的规则,对于标准的定义,所据文章繁多,大多认为标准具备前瞻性、科学性、民主性和权威性四个特征。

作为建筑施工企业的企业技术标准,具备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和易比对性四个特征。标准、规范和规程都是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标准体系的管理实行的是行政主导制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名称的要素组成:①引导要素(可选):②主体要素(必备):③补充要素(可选): 前言由特定部分和基本部分组成。引言为可选要素。

规范性引用文件为可选要素

一览表中引用文件的排列顺序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适用于地方标准的编写)、国内有关文件、ISO标准、IEC标准、ISO或IEC有关文件、其他国际标准以及其他国际有关文件。

标准中规定的技术指标、参数、公式要正确可靠,内容表达要准确、清楚、通俗、易懂,标准中只规定“应”怎么办,“必须”达到什么要求,“不得”超过什么界限等,一律采用国家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 标准编写的表达方式始终要统一

任何标准都由概述、标准和补充三个要素构成

标准编写应注意的问题1、提高对标准的认识2、要编写出企业的特色3、要严格按《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的要求编写

强制性条文的作用:1、具备法律性质2、有可操作性3、具备影响结构安全的重要性 4、具有强制的合理性

新规范的强制性条文强调了重要性、可执行性和将来演变成建筑法规的可能性。新规范的强制性条文将辅以背景资料单独出版并强制执行,并逐步过渡到真正具有 法律地位的《建筑法规》,继续发挥作用。

执行强制性条文的注意事项:1、强制性条文的重要性1)对结构安全的影响2、强制性条文的执行

国外的标准规范体系: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企业标准

施工技术标准交底的对象:设计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施工方案交底、设计变更交底。由设计人员向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作设计技术交底,交底一般在图纸会审时进行 工程开工前,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人员应向施工人员作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工程施工前,施工方案的编制人员应向施工作业人员作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

施工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向作业人员交底,其外部信息或指令主要指设计变更。技术标准交底的要求

技术交底应在该项目实施前完成,并形成记录。

施工技术标准交底可以用会议口头沟通形式或示范、样板等作业形式,也可以用文字、图像表达形式,但都要形成记录并归档。

上一篇:适合和情侣早安心语下一篇:迎八一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