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表达力培养与提升读后感

2025-03-19|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儿童表达力培养与提升读后感(精选2篇)

1.儿童表达力培养与提升读后感 篇一

【摘 要】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对语言能力地有效培养。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语言表达兴趣;引导模仿学说,规范语言表达方式;创设互动氛围,拓展语言表达空间这三大策略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关键词】 幼儿;语言表达;培养策略

蒙台梭利是一位专门研究幼儿教育的著名教育家,他指出: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至关重要,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不仅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智力水平,更会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发展。这告诉我们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对语言能力的有效培養,这是教师应充分关注的教学目标。事实上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但都离不开为他们创造听和说的环境,要推动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发展,就需要让他们所处的环境充满语言的表达。这样,就能够有效地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基。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语言表达兴趣

海德格是一位有名的哲学家,对于语言他认为,这不仅是人类的生活,也是人类的家园。开展课堂活动,需要教师创设适合的情境,这时就可借助幼儿熟悉的生活环境来进行设计。在上课时,教师应善于联系幼儿熟悉的生活元素,以便幼儿在他们熟悉的情境中实现快乐学习。通过生活与教学地对接,增添了课堂的生活气息,儿童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学习,也更容易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应从幼儿的兴趣入手进行话题设计,以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幼儿的喜好入手,问他们喜欢的游戏是什么,周末跟父母去什么地方玩了等,这样的问题能有效地刺激幼儿主动表达,从而实现对其表达的训练。又如,教师还可带领幼儿开展户外活动,以便幼儿在大自然中去认识各种花鸟鱼虫等,为他们提供与生活相关的语言实践机会。通过联系生活来进行情境创设,能较为轻松地吸引幼儿注意力,刺激他们自由地表达想法,有效地推动其语言能力地发展。

在幼儿所需学习的每一学科中,都可以开展语言表达训练。如在上音乐课时,教师可为幼儿播放他们喜欢类型的音乐,然后引导幼儿展开联想,并和大家交流自己的想象,比比谁能用最准确的语言描述所思所想;在美术课的活动里,当幼儿完成了绘画作品后,鼓励幼儿对自己所画内容和表达意图进行介绍;在科学课堂上,在幼儿完成了手工作品后,引导幼儿对自己的手工作品的用途进行说明。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要积极采用模仿的方式,引导幼儿把不同学科所学到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综合,从而实现举一反三的目的,实现各学科的交叉渗透。在这一基础上,对不同学科所学表达方式进行整理,以使幼儿能在不经意间实现对语言表达的培养。除了注意各学科的交叉培养,教师还应积极创设一些专题课堂情境,实现有方向地表达意识训练,促进幼儿不断提升语言表达水平。

二、引导模仿学说,规范语言表达方式

教育心理学对学习的起源进行了研究,并得出学习源自模仿的结论。尽管幼儿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但在模仿和创造方面都表现出惊人的能力,在面对新事物或知识时,他们能很快接受它们,可见他们的创造力是很强的。而对儿童的培养离不开正规化地教育,这里的正规化不是指学习环境的正规与否,重点是要规范他们学习的内容。

由于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所以幼儿如果所学的内容是错的,那他们就会形成错误的认知,而且这种认知根深蒂固,很难在今后得到有效的纠正。故而针对儿童的语言教学,教师应保证教学内容的正规性,以便幼儿准确把握表达规则,领悟其效果。实现良好的表达,首先要做到的是表达清晰,这也是语言的价值所在。以教学加法运算为例,刚开始接触到运算,儿童很可能难以实现简洁地描述,而且缺乏条理性。这时教师就要做出正确示范。比如,2+3表示的是5。可见规范的示范对幼儿学习的重要性,要借此帮助幼儿规范语言表达。

这样,幼儿在模仿学说的过程中,就能够进行规范化的语言表达,通过这样的教学,对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三、创设互动氛围,拓展语言表达空间

对幼儿园的小朋友而言,他们身处于充满自由的学习环境中,能毫无拘束地和其他小朋友进行游戏。为此,教师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也应符合这样一种自由的氛围,利用好幼儿园的环境,引导幼儿与他人展开自由的交流。

教师可为幼儿准备一些五颜六色的儿童图书,也可摆放一些智力玩具在活动区内。然后在教学时,通过引导来让幼儿在阅读图书后,自由地对自己阅读后所理解的内容进行表达,如“大象站在马路边想干什么?是不是想过马路呢?可是这条路有很多汽车呀!”“原来大象站在马路边是在等绿灯,然后安全地走到对面”……在充满自由的氛围中,孩子的思维不会受他人想法的影响,能积极地表达出个人的理解。在玩具课上,孩子们也会自由地挑选玩具,然后按个人喜好对小狗、小猫等动物进行扮演,这样的游戏就为幼儿创造了很多交流的机会。

孩子通过游戏中的交流,实质上就训练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做的则是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孩子的游戏中引导他们去开展语言训练,从而在保证孩子的表达兴趣的基础上落实表达的有效性,让他们能在快乐的游戏里实现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首先要保证适合的语言环境,要通过语言环境的创设来吸引幼儿对语言进行体会和学习,在此基础上得到有效训练。同时,教师也应对幼儿的语言水平进行准确把握,以确保所采取的策略的针对性。而幼儿的语言学习情况除了教师需要把握外,家长也应及时了解,同时还应时刻掌握他们习惯和身心特点的变化,在这些因素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实现对幼儿整体素质的高效培养。

【参考文献】

[1]周兢.论早期阅读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兼谈当前国际早期阅读教育的走向[J].学前教育研究,2016(01).[2]陈明华.开端正确:帮助幼儿成为成功的阅读者[J].幼儿教育,2017(04).[3]朱从梅.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趋同倾向--中美英日四国语言教育要求的比较[J].幼儿教育导读,2017(11).

2.儿童表达力培养与提升读后感 篇二

骆葵花

(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初中)

摘 要: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不断规范学生的表述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当前初中科学教学状况着手,分析了初中科学教学提升学生表达能力问题,力求找到促进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可靠途径,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部分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初中科学;表达能力;实践

所谓表达能力是指人们借助某种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意见等的一种能力。科学表达能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口头表达能力;(2)书面表达能力。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曾明确指出: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要发展学生的交流能力。

一、教师应该成为科学语言表达的典范

在科学教学中,科学语言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科学教师在叙述的时候,应该采用科学语言,这样做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后的表述中也采用科学语言,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认识。通常情况下,学生的表达能力会受到教师教学语言的影响,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得体、不严谨,自然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会较低;相反如果教师的教学语言得体、严谨,那么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比如,当讲解《日食和月食》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仅仅分别介绍了日食的成因、月食的成因,但是却没有引导学生分析对比日食与月食这两者的区别,这种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较为模糊,因此学生在语言表述中会出现一些错误。所以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规范、科学、严谨的语言来表述相关的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二、在赏析中引导学生积累科学表达的元素

1.术语的积累

口语化现象经常会出现在学生的表达过程中。在科学这门学科中,每一个概念、术语、符号都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不管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应该重视术语的专业性,还应该重视符号的准确性,从而便于他人更好地理解这些意思。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赏析习题标准答案来积累术语和符号。

比如,学生在描述仪器“倒置”的时候,经常会表述为:将仪器倒过来放。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来分析这两者的区别,让学生慢慢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2.表达方法的积累

学生在表述过程中,有时候会表述得不全面,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解剖、分析参考答案,让学生对每一个环节都有较为清楚的认识。有的教师也许会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太啰嗦、繁琐,自己并不是语文教师,没有必要教授学生相关的表达方法。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教师不注重教授学生语言表达方法,那么学生在回答主观题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困难。

三、创设情境,给学生语言表达的机会

学生科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学习中、生活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如何创设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一个表达机会。

1.创设实验情境

在学习科学的时候,实验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大部分学生都喜欢观看实验现象,却不能将实验过程表述出来。在观看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但是如果学生没有将实验过程表述出来,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便得不到提高。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观看实验现象,又要让学生来表述实验过程。比如,当讲解《水的浮力》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往往借助空矿泉水瓶的实验、钩码和弹簧秤的实验来让学生发现浮力的存在。当学生已经认识到浮力是客观存在的时候,教师要做一个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的实验。教师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步骤,当教师做完实验之后,教师要求学生要讲述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果,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创设讨论情境

初中生的自我意识、表现欲望较为强烈,因此教师要抓住初中生的这一特点,将讨论运用到教学中。在科学教材中总会出现一些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知识,此时教师要组织学生来讨论这些难点知识。比如,当老师要讲解《牛顿第一定律》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由于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当同学们在滑行骑自行车的时候,此时是物体受力运动呢,还是不受力停止运动呢?(2)当同学们在荡秋千的时候,为什么秋千慢慢地会停止运动呢?(3)在草坪上滚动的足球为什么会停止运动呢?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他们会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创设评价情境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单一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初中科学教师要创设评价情境,在评价情境中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如,在《水的压强》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当学生设计完实验方案之后,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先评价自己实验方案的优点以及缺点,学生自评的这个过程也是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过程。接着再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这样一个简单的评价,不仅使学生可以不断完善他们的实验方案,又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评价反馈,规范学生的科学表述方法

初中科学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分析以及讲解这些问题,慢慢地来规范学生的科学表述方法。(1)精准性。科学的表达要求学生既要正确使用词汇,又要使用专业术语。有一部分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错别字,有时候还会出现表述错误的现象,为了能够减少这些错误,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并且要纠正学生的这些错误。(2)完整性。科学这门学科具有严谨性。当老师让学生阐述一个概念的时候,此时学生仅仅能够将大意表述出来,并且表述的话语较为繁琐。这个时候教师要指出其中正确的地方,还要指出其中存在错误的地方,并且教师还要将正确的表述示范给学生。比如,当老师在讲解《饱和溶液》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学生认为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就是饱和溶液。学生的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为了能够加深学生对饱和溶液这一概念的认识,此时教师可以设计几个实验,在实验中让学生重新认识饱和溶液的概念。(3)严谨性。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理解抽象事物的能力。比如,当老师要讲解《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此时教师要肯定学生正确的部分,但是要提醒学生这个结论是在什么前提下才可以成立的。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善了结论: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五、构建培养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长效机制

培养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既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又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初中科学教师要增强自身的思维意识,了解思维方法,大力开展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1.依据教学大纲,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要求

不管是从兴趣爱好上来讲,还是从语言天赋上来讲,每一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初中科学教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在沟通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便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有一些学生的语言功底高于其他学生,此时教师要安排他们回答一些具有难度的问题。有一些学生的语言功底较差,此时教师要安排他们回答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比如,当要讲解《大气压与人类生活》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对于那些语言功底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来阐述大气压的概念;然而对于那些语言功底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来阐述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阐述测试大气压的方法。针对每个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帮助一些胆小、害羞的学生克服害怕在众人面前发言的心理。

2.由易到难,帮助学生养成科学语言表达的习惯

学生要想提高自身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据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术语以及符号,慢慢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如果教师违背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就会导致很多学生不愿意去积累相关的专业术语,最终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培养学生的科学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其需要在积累中、反复实践中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哲群,吴新民,李志方。影响中小学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1)。

[2]詹伟琴。初中科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教学实施[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先进服务班材料下一篇:故乡为话题的高中作文

付费复制
学术范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