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2024-11-10

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共15篇)

1.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篇一

三国时期的历史典故

单骑救主

《三国志-卷三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记载“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一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先主入蜀,云留荆州。”。此事还见于《云别传》。

单刀赴会

原指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荆州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这次“单刀会”,经戏剧家、小说家敷衍,关羽成了英雄,鲁肃反成了鼠目寸光、骨软胆怯的侏儒。那是艺术家的创造,并非历史。鲁肃一手促成了孙刘联盟,并为之“守之终身而不易”(王夫之语)。所以,刘备、孙权都逐渐强大,建立了与曹魏抗衡的蜀、吴二国,中国历史上才出现了三国时期。

三气周瑜

这是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故事,小说虚构,为了美化诸葛亮而故意贬低周瑜,正史上并无此事,并且周瑜气量也非常宽宏,与演义描写的完全不同。“三气周瑜”时诸葛亮在山上弹奏《长河吟》,自叙对周瑜《长河吟》之曲倾心思慕,所以重金求来,又分析天下鼎足三分之势,言语中殷切劝导之意十分动人。而周瑜回答的则很简单:“我既为东吴之臣,便与吴主谋事!”

六出祁山

诸葛亮声东击西,以奇兵“六出祁山”,平取陇右,是避实就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曹魏赤壁战败后,将主力防线布于长江、秦岭,尤其刘备占据荆襄,外接好孙权,故曹操更加紧长江防线。关羽荆州之失,章武三年(223)蜀主伐魏败,曹魏以为“备已死,数多寂然无声”,故“略无备豫”。诸葛亮“六出祁山”,利用陇右诸多有利因素,对尽快形成抗魏统一战线和抗魏统一战线和抗魏联军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七擒孟获

黄承宗认为,“七擒七纵”的故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后来的《三国演义》和剧本加以渲染,使情节尤为离奇,怪诞不稽。而实际上诸葛亮的南征,他重用地方势力,保障他们的利益;一反两汉以来委官统治,遣兵屯守的政策。他对南中既不用留人,又不留兵,更不用运粮。既笼络了地方首领为他效力,又得到了金、银、丹、漆、耕牛、战马。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使他能专事北伐中原,而后方南中境内保持安定。

九伐中原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死于五丈原后,蜀国后主刘禅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随后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三国志》记载,西元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

刮骨疗伤

有一次,关羽在战斗中右臂被敌人射中一箭。箭头有毒,毒已入骨,又青又肿,不能动弹。华佗听说关羽箭伤不愈,表示能为他刮骨去毒。手术进行中,华佗刮骨的声音悉悉刺耳,周围的人掩面失色,而关羽却依然饮酒弈棋,若无其事。等到敷上药,缝上线,手术告成,关羽便大笑而起,高兴地说:“先生真是神医。看,我的手臂已经屈伸自如,毫无痛楚了。”华佗也说:“我一生行医,没有见过象您那样沉着坚强的人,真是大丈夫!”

败走麦城

汉建安二十四年,蜀将关羽在败走麦城时为吴将截获,被斩于临沮。后以“走麦城”喻陷入绝境。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将关羽失守荆州,退守麦城,在此演出了一场千古悲剧。麦城因此闻名中外。麦城现留有残垣断壁。南北长600米,宽100米,高30米,似一座小山,横卧在沮水河畔。清同治《当阳县志》记载:“麦城在县东南五十里,沮漳二水这间,传楚昭王所筑。三国时,关羽为孙权所袭,西走麦城即此”。

舌战群儒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品,其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一回更是精品中的精品。《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在此情势下,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并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

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羽扇纶巾

羽扇纶巾所指乃是周瑜,非是诸葛亮。周瑜文韬武略,尽显英雄气概,之所以用羽扇纶巾来形容他就是要体现出他的儒将风采。儒,指文人雅士。将,指大将风范。周瑜在诗中尽显文人雅士的高尚情操,又不失战火纷飞中的大将风范,实乃人中豪杰!周瑜一生征战,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横行天下的报负;周瑜少年得志,风度可人,议论英发,有口皆碑;周瑜文采超群,精于音乐,即使是酒后,仍能听出乐人演奏的音乐中的很细微的疏失。

木牛流马

也许是否受了鲁班木车马的启发,约1700年后,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用其在崎岖的栈道上运送军粮,且“人不大劳,牛不饮食”。与王充记载鲁班木车马的寥寥数语相比,《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书对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的记述可算是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极为详尽了。但不知为什么,陈寿和罗贯中等对木牛流马的制作原理和工艺却不提一字。

火烧连营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

吴下阿蒙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草船借箭

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读了这段故事,常常使人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赞叹不已。《三国演义》是小说,虚构成分极多,正史上草船借箭是发生在孙权与曹操的濡须之战,孙权坐船亲自去刺探曹操的军情,被曹操发现命令士兵射箭攻击,孙权的`船被射歪差点沉了,他便让船掉个头让箭继续射,这样一来船就平衡了,孙权就把船开走了。孙权的聪明让曹操十分感叹,留下一句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

清尘浊水

释源:曹植《七哀》诗。其诗曰:“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说解:这是一首思妇之怨诗,写明月之夜,思妇登楼企盼夫归的哀怨情怀。“清路尘”盖喻征夫,“浊水泥”乃抒情主人公自喻。两句比喻说明其“浮沉各异”之势,无以相会。一说“清路尘”喻曹丕,“浊水泥”喻自己,说明“浮沉各异势”的骨肉之亲,不得会合。

后遂以“清尘浊水”比喻人的身份、处境不同,彼此隔绝而无法会台。明李昌祺《剪灯余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歙漆阿胶忽纷解,清尘浊水何由逢?”

平视获罪

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刘帧传》:“帧以不敬被刑,刑竟署吏。”裴注:《典略》曰:“太子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咸伏,而帧独平视。太祖闻之,乃收帧。”

说解:依封建礼制,臣面君自当伏拜,既赐平身乃敢平视。刘帧平眼正视曹丕夫人――后来的甄皇后,曹操故以不敬治其罪。

后以“平视获罪”比喻对女子不敢公然相看。唐李商隐诗《天平公座中呈令狐相公》后两句“虽然同是将军容,不敢公然仔细看”,即暗中反用刘帧平视甄夫人而获罪之事。

煮豆燃萁

释源:《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说解:“煮豆燃萁”比喻曹丕曹植兄弟二人同胞手足自相残杀。后世用以比喻骨肉相残,如清浴日生《海国英雄记?投诚》“因此上蔑王章,残百姓,煮豆燃萁,惹朝廷劳兵转饷。”或称曹植之才,以“七步成诗”或“七步成章”、“七步之才”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如《醒世恒言》:“从来宠贵起猜疑,七步成诗亦可为。堪叹釜萁仇未已,六朝骨肉尽诛夷。”明高明《琵琶记?春宴杏园》:“休道是七步成章。”《初刻拍案惊奇》:“适间秋千词,虽是流丽……真个七步之才,也不过如此。”

穷途之哭

释源:《魏氏春秋》。《世说新语?栖逸》:“阮步兵啸闻数百步。”刘孝标注:《魏氏春秋》:“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反。”《晋书?阮籍传》亦载其事,文字略同。

说解:阮籍不拘礼俗,行不由径。“穷途之哭”本指他因车无路可行而痛哭,也形容因身处困境而悲哀。如王勃《膝王阁序》:“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北周《庚子山集?拟咏怀诗(之四)》:“唯彼穷途哭,知余行路难。”

浮瓜沉季

释源: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说解:浮瓜沉李,本谓把瓜和李子放到水中,后指用冷水果解暑,或为消夏乐事之称。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唐都人伏天,于风亭水榭,雪槛水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通夕而罢。”苏轼《答苏伯固三首》:“位计龙舒为多,大盆如命取去,为暑中浮瓜沉李之一快也。”

梁上君子

释源:《后汉书?陈蹇传》:“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蹇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颡归罪。”

说解:梁上君子,本指栖身陈蹇宅中房梁之上欲行盗窃的人。后泛指窃贼。苏轼《东坡志林》三:“近日颇多贼,两夜皆来人吾室。吾近护魏王葬,得数千缗,略已数去,此梁上君子当是不知耳。”

连环计

庞统使曹操战舰勾连,而后纵火焚之,使不得脱。则连环计者,其结在使敌自累,而后图之。盖一计累敌,―计攻敌,两计扣用,以摧强势也。如宋毕再遇赏引敌与战,且前且却,至于数四。视日已晚,乃以香料煮黑,布地上。复前博战,佯败走。敌乘胜追逐。其马已饥,闻豆香,乃就食,鞭之不前。遇率师反攻,遂大胜。皆连环之计也。

空城计

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

华容道

“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是世人皆知的一个故事,《三国演义》中的重点篇章。小说写赤壁战前,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败走华容,且夜观天象,曹操不当身亡,考虑到曹操与关羽有恩,于是派关云长把守华容道,留个人情与关羽做。小说又写曹操果然由乌林向华容道败退,并在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暗设伏兵。

三英战吕布

“三英战吕布”是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情节,叙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虎牢关与猛将吕布大战的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但不是史实,因为据史书记载,参与讨伐董卓的没有公孙瓒,也没有“三英”,因此小说中“温酒斩华雄”以及“三英战吕布”都是杜撰的。“三英”指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

迅风振秋叶

释源:《三国志?魏志?辛毗传》:“袁尚攻兄谭于平原,谭使毗诣太祖求和。太祖将征荆州……毗对曰:‘……今往攻邺,尚不还救,即不能自守。还救,即谭踵其后。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弊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

说解:迅,迅疾。振,摇落。迅风振秋叶,即急风横扫秋叶,形容气势之强,不可阻挡。又作“秋风落叶”,乃引申用法,形容一扫而光。宋?洪迈《夷坚乙志?齐先生》:“诸公见其高门华屋,上干霄汉,三年之后无一瓦盖头矣……虽蹇驴亦无有矣,人言秋风落叶,此真是也。”

大意失荆州

关羽当时远征樊城,荆州空虚。曹操采纳司马懿之计,一面调五万精兵去救援樊城,一面联结东吴,叫孙权暗袭荆州。那时,东吴守将是大将吕蒙,很厉害。关羽为防吕蒙,留下重兵防范,吕蒙难攻。这时,陆逊献计说:‘关羽自恃英勇无敌,所怕的就是你。如果将军辞职,关羽一定中计。’吕蒙依计而行,关羽果然中计,便把荆州重兵调来攻打樊城。结果,吕蒙率吴军攻破荆州。关羽被迫走麦城。

白帝城托孤

白帝托孤的背景是关羽所守的荆州被吴国攻占,关羽兵败被俘,不降,被杀。刘备闻后尽起全国大兵去讨伐吴国,为关羽报仇。但是刘备被吴火烧联营,大败后兵败退到白帝城,一病不起,刘备对诸葛亮说:“如果你看阿斗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辅佐他,如果他不是个当皇帝的料子,你就把他废黜了,你自己当皇帝吧。”诸葛亮一听立刻跪下说:我一定会全心全意辅佐刘禅的,绝不敢有一点自己当皇帝的意思。一定会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煮酒论英雄

《三国演义》里有两个英雄人物,一个长歌当啸,豪气冲天,指点群雄;一个寄人篱下,一味谦恭,装孬不折本,他们就是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这一篇绝世妙文把他们两人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其中有一个细节是:操以手指玄德,然后自指曰:“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过五关斩六将

刘备军被曹操击败,刘、关、张失散。其中关羽被曹操军包围。曹操希望招降关羽,就当事情这样顺理成章的进行时,突然,关羽得到了刘备的消息,因此,立即向曹操请辞,但曹操避而不见,最后,关羽只能不辞而别。由于没有得到曹操的手谕,因此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曹操所辖关隘,立斩曹操六员大将。

2.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篇二

三国时期实物货币的兴起始于汉献帝初平元年 (190) , 董卓坏五铢钱改铸小钱。“初平元年…… (董卓) 悉椎破铜人, 钟虡及坏五铢钱, 更铸为五铢钱, 大五分, 无文章, 肉好, 无轮廓, 不磨鑪。于是货轻而物贵, 谷一斛至数十万。自是后钱货不行。”[1]142汉末战乱, 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粮食等基本生活资料极度缺乏, 兴平元年 (194) “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 人相食”[1]9。谷贵钱贱的残酷现实促使谷帛在商品交换上作为实物货币的地位不断上升, 谷帛本身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客观上使谷帛成为一个社会认可的物价标准, 于是三国时期实物货币开始全面兴起。作为货币的实物种类主要有谷 (米) 、帛 (绢、锦) 、盐等。

三国中地域面积最大的曹氏魏国地处中原, 也是社会动荡最为严重的地区, 遭受的破坏也最为严重, 因此实物货币的兴起也最早。及曹丕为文帝, 三国分立已成定局, 社会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阶段, 为了促进经济领域的快速复苏, 曹丕决定恢复钱币的使用。魏文帝在黄初二年 (221) , 即董卓废五铢钱后三十一年, “春三月……初复五铢钱”[1]63。但事实上, 社会经济由于三国初期的的严重创伤, 根本没有恢复到正常的发展状态, 生产物质和生活物质仍处于十分匮乏的阶段, 实行金属货币的条件远远不成熟。不得已, 在实行了半年后, 黄初二年 (221) “春十月……以谷贵罢五铢钱”[1]63, “使百姓以谷帛为市”[2]782, 再次废钱用谷, 以实物货币替代了金属货币。实物货币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可作租赋, “其收田租亩四升, 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1]21。可作贷款, “文帝在东宫, 当从洪贷绢百匹, 洪不称意”[1]226。可作路费, “质之为荆州也, 威 (质子) 自京都省之……告归, 临辞, 质赐其绢一匹为道路粮”[1]593。可作国与国平衡贸易的本金, 魏文帝曾诏“今与孙骠骑和通商旅, 当日食而至, 而百贾偷利, 喜贱其物平价, 又与其绢”[3]3651。不一而足, 已具有鲜明的货币职能。

偏居西南的蜀汉政权建立后, 为巩固政权, 增强财力, 也进行了货币改革, 按刘巴建议“铸直百钱平诸物价, 令吏为官市”, 废掉汉五铢, 自成体系构建了货币制度, 强制推行直百钱, 兑一百个汉五铢。这种价值与使用价值严重分离的货币, 让刘备政权“数月之间, 府库充实”[1]781。但由于所铸钱币虚值严重, 侵夺社会财富, 造成通货膨胀严重, 钱币急剧贬值。蜀国的经济逐步萧条, 逐步萎缩, 使得金属货币在流通领域作用日微, 社会经济生活中以谷帛等实物作为货币充当支付手段, 成为军费、贮藏、赏赐等所需的交换物, 实物货币也开始广为流行。“时巴土饥荒, 所在无谷。送吏行, 乏, 辄取道侧民芋。随以绵系其处, 使足所取直。”[4]846“赋出叟、濮耕牛战马金银犀革, 充继军资, 于时费用不乏。”[1]829“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金银各二千斤, 锦绮采绢各二十万匹, 余物称此。”[1]722“云有军资余绢, 亮使分赐将士, 云曰:军事无利, 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 须十月为冬赐。”[1]758以上诸多史料都说明了实物货币在当时社会经济中的应用。

孙氏吴国处于富庶的江南, 物产较丰富, 人民亦较富裕, 但孙吴政权也同蜀汉一样, 实行大额虚值的货币政策, 孙权嘉禾五年 (236) “春, 铸大钱一当五百”[1]904。强制流通了“大泉五百”, 即一枚新货币值五百枚五铢钱, 乃至赤乌元年 (238) 又“铸当千大钱”[1]905。发行大泉一千、大泉二千和大泉五千等巨额面值的货币, 民不堪其虚, “钱既太贵, 但有空名, 人间患之”[2]882, 所以虽也铸钱为法定货币, 社会上却也是多以布帛为货币的, 不仅是交换的媒介, 也是物价的标准。“岁得绢数千匹, 家道殷足。”[1]917在《晋书·羊祜传》中, “祜出军行吴境, 刈谷为粮, 皆计所侵, 送绢偿之”[2]1013。绢成为货币。《太平御览》卷八三七引《羊祜别传》所记更清楚, “祜刈贼谷以为军粮, 皆计顷亩送绢还直, 使如谷价”[3]4105。“ (何) 定又使诸将各上好犬。皆千里远求, 一犬至直数千匹。”[1]927“蜀致马二百匹, 锦千端, 及方物。自是之后, 聘使往来以为常, 吴亦致方土所出, 答其厚意焉。”[1]896吴蜀互致特产, 原本是盟友之间的交往, 但“往来以为常”后, 其性质定然发生改变, 即官方的互市。蜀吴通用钱币不同, 布帛、蜀锦等方物实际在无形之中扮演了世界货币的角色。“赤乌元年卒……家无余财, 权赐盐五千斛以周丧事。”[1]1037盐也成为实物货币的一种。

从上述史料反映出的三国经济实况来看, 当时实物货币确实替代金属货币成为社会交换、流通的主要手段, 钱币等金属货币在流通领域并不甚通行, 而实物货币如丝织物、谷物、食盐之类, 则成为主流货币, 在社会上广泛行用。特别是在江南地区, 丝织物中之绢, 更成为最重要, 最通行的货币, 几乎取代了钱币的地位。

从发展经济的角度来看, 谷帛作为实际流通的货币, 其流通手段的职能随着社会和平安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由于自身的局限性, 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交换需求, 必然被便于流通的货币所代替, 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晋书·食货志》中说得很明白:“至明帝世, 钱废谷用既久, 人间巧伪渐多, 竞湿谷以要利, 作薄绢以为市, 虽处以严刑, 而不能禁也。司马芝等举朝大议, 以为用钱非徒丰国, 亦所以省刑。今若更铸五铢钱, 则国丰刑省, 于事为便。”[2]782在距献帝初平元年 (190) 董卓废五铢行小钱, 钱货不行近四十年后, 公元227年即魏明帝太和元年, “夏四月乙亥, 行五铢钱”[1]75。魏明帝乃更立五铢钱。“至晋用之, 不闻有所改创”[2]784, 实物货币才渐渐退出交换领域。

三国时期的钱货不行而实物货币的兴起全面反映了从王莽三次随心所欲地改革币制、滥发大钱, 造成“每一易钱, 民用破业”、“农商失业, 食货俱废”的社会经济衰退, 到汉末战乱, 社会动荡导致经济衰退引起董卓及蜀、吴铸恶质钱引起通货膨胀, 无不是对社会财富的掠夺, 使得谷帛等实物不断地被既用来作为价值标准也用来作为交换媒介, 正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持本身的阶级利益和统治地位, 穷兵黩武, 政治腐败, 残酷压榨剥削劳动人民的结果。正如东晋末孔琳之所说:“钱之不用, 由于兵乱, 积久自至于废, 有由而然, 汉末是也。”[5]1559三国之后直至唐代, 实物货币时有沉起, 大都此缘。因此,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努力发展经济, 保持国泰民安方为兴国正道, 历史的借鉴意义就在于此。

参考文献

[1]陈寿.三国志[M].长沙:岳麓出版社, 1992.

[2]房玄龄.晋书·食货志[M].中华书局, 2003.

[3]李昉.太平御览 (全四册) [M].中华书局, 1960.

[4]常璩.华阳国志校注·后贤志[M].巴蜀书社, 1984.

3.三国时期的“富二代”们 篇三

曹操的祖父曹腾,为东汉宦官,汉顺帝即位后,被升为中常侍。曹腾死后,由养子曹蒿嗣为侯。曹操年少时尽管曾与许攸、袁绍等做些偷鸡摸狗的龊龌事,但是掩盖不了他的胸怀大志。青年时期,曹操灭黄巾、擒吕布、灭袁术、败袁绍,统一了强大的北方,是他这一生最辉煌的业绩。

曹操的长子曹丕,可算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富二代”。 曹丕常随曹操征战,虽然也玩蛐斗鸟,但很善于玩弄权术,其残忍之心深得曹操真传。害死小弟曹冲,除掉三弟曹彰,逼四弟曹植七步作诗,后拜司马懿为师,直到取得王位,称帝建大魏。

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本属皇族后裔,然而家道败落,穷困潦倒,成为标准的“贫二代”,只能以贩席织履度日。遇关、张结义于桃园,开始颠沛流离的征战,后遇诸葛亮助其立业,历经艰险创立蜀国。

刘备之子刘禅,小名“阿斗”,也称得上是真正的“富二代”。自小逗狗架鹰,浑浑噩噩度日,直到成年继承刘备大位,一直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可见,刘备对于儿子的教育和历练是非常糟糕的。若不是诸葛亮鞠躬尽瘁、尽力辅佐,蜀国恐怕不会强撑那么久,可能早就被灭了。这位蜀主“阿斗”被司马昭软禁后,天天酒乐、日日歌欢。司马昭曾问他:“想不想蜀国故地?”“阿斗”曰:“此间乐,不思蜀!”可见其堕之深、烂之腐。

孙权所居江东,可谓富可敌国。但是他的江东大业成名于其父孙坚,强盛于其兄孙策,可算是家庭产业。孙权幼时,其父孙坚战亡;成年时,其兄孙策被仇家谋害,江东一时如大厦将倾。临危受命的孙权接过父兄兵权,广纳贤才、重用文武,把一个江东治理得井井有条,令众人皆服。连最不服人的曹操都夸过孙权这样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

除了前几位“富二代”外,汉献帝刘协,算是一位“超级富N代”。公元189年9月,刘协被董卓立为皇帝,战战兢兢地过了两年董卓专权的日子。这期间,刘协目睹了董卓的种种暴行。直到初平三年(192年),司徒王允借吕布之手除掉了董卓。原本汉献帝刘协可以开始过上好日子了,不料好景不长,随着李、郭之乱,他又落到了李傕、郭汜的手中。这段日子应该是他少年时期最痛苦的回忆了。

复兴汉室一直是危机重重,作为国家最高权力象征的刘协,不但没有机会一展自己的治国之才,还随时都有丢掉性命的危险。兴平二年(195年),李傕、郭汜由于相互猜忌而兵戎相见,刘协又一次被挟持,并随之颠沛流离长达一年多的时间,不但毫无皇帝的威严可言,就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随行的朝中大臣常常数日吃不到饭,自尚书郎以下的官员还要亲自出城去采集野谷充饥,有的甚至因没有找到粮食而饿死,可谓处境凄惨。有一段时间,刘协就住在以荆棘为篱笆的房子里,连门窗都无法关上;群臣议事,也只能借茅舍作为朝堂,士兵们站在篱笆上观看,相互拥挤取笑,根本没有帝王的风范。

4.三国时期历史典故 篇四

东汉时期,黄巾起义之后,刘关张三人因招兵买马之时结为异姓兄弟。又因三人立了功,刘备被封为安喜县尉。

一日,督邮到刘备那里来检查,督邮本是一 个贪财见利忘义之人,这次打着检查的旗号无非是想搜刮点钱财。刘备面见督邮,只见督邮摆出一副傲慢的样子,拿着一把小摇扇,慢悠悠的问道:“你,叫什么名 字?”“姓刘名备”刘备恭恭敬敬的答到。“是何出身啊?”督邮继续问道。“汉景帝玄孙”督邮一听态度立马变了,“原来是汉室宗亲啊,快坐快坐”两人端坐在椅子上,谈了一会儿。突然,督邮越说越激动,两只胳膊展开并上下煽动满脸坏笑的对刘备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啊!”刘备低头不语。回去住处后,私下有人告诉刘备,要他拿些贿赂给督邮,刘备是果断的拒绝,并声称我为官清廉哪有什么钱财给他?!因刘备没有贿赂于督邮,所以督邮耿耿于怀,说刘备冒充汉室宗亲,要革他的职,并让百姓诬陷于刘备。

过了几日,张飞偶然听到此事,好像吃了辣椒一样急。快马加鞭来到督邮那里,踹倒大门推开下人,直奔督邮,督邮还没看清来者是谁,就已经被拎着领子连滚带爬的 来到了集市上。张飞把督邮绑在树桩上,他怒视着瞪着督邮,咬的牙吱吱作响,一口气折下数十枝柳条,打的督邮杀猪般的惨叫,众人也没数是第几根柳条了,只是 看着张飞打,心里觉得痛快极了,再转头看看那督邮,早已看不清模样,哪里是皮哪里是肉,分不清了。

5.三国时期的成语 篇五

拼音:ānyíngxiàzhài简拼:ayxz

近义词:安营扎寨反义词:班师回朝

解释:安:安置;营:营房;寨:防守用的栅栏。指军队驻扎下来。比喻建立临时的住宿或基地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众诸侯亦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

案兵束甲

拼音:ànbīngshùjiǎ简拼:absj

近义词:案甲休兵反义词:

解释:案:通“按”,手抚;兵:兵器;束:捆束;甲:盔甲。放下兵器,捆束铠甲。指停止作战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兵精粮足

拼音:bīngjīngliángzú简拼:bjlz

近义词:反义词:弹尽粮绝

解释:兵:兵士。指兵士精锐,粮草充足。形容军队十分强盛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

把薪助火

拼音:bǎxīnzhùhuǒ简拼:bxzh

近义词:抱薪救火

解释:把:握住;薪:柴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患,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事态扩大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2回:“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

博采众议

拼音:bócǎizhòngyì简拼:bczy

近义词:博采群议反义词:独断专行

解释:博:广;议:建议。广泛采纳群众的建议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登传》:“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

布衣蔬食

拼音:bùyīshūshí简拼:byss

近义词:粗茶淡饭、布被瓦器反义词:锦衣玉食

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形容生活清苦

解释:蔬食:蔬菜和谷类食物。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毛玠传》:“玠居显位,常布衣蔬食,抚育孤兄子甚笃,赏赐以振施贫族,家无所余。”

例子:家君在此数年,~,不过仍旧是儒生行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八回)

才薄智浅

拼音:cāibózhìqiǎn简拼:cbzq

近义词:才疏学浅反义词:博学多才

解释:薄:浅薄。形容人的才智浅薄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某才薄智浅,不称其职。”

操翰成章

拼音:cāohànchéngzhāng简拼:chcz

近义词:下笔成文

解释:操:持,拿;翰:鸟毛,借指毛笔。拿起笔来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徐幹传》:“幹为司空军谋祭酒掾属,五宫将文学。”裴松之注引《先贤行状》:“幹清玄体道,六行修备,聪识洽闻,操翰成章。”

唇齿相依

拼音:chúnchǐxiāngyī简拼:ccxy

近义词:唇亡齿寒、辅车相依反义词:不共戴天、势不两立

用法:主谓式;作定语;含褒义,形容国家、地区、人际之间的关系

解释: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例子:高丽王倒也识见宏远,道大宋与辽百年和好,~,不宜改图。(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拼音:guātiánbùnàlǚ,lǐxiàbùzhěngguān简拼:gtbnl

用法:复句式;作分句;比喻避嫌

解释: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出处:三国·魏·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例子:俗话说:“~”。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孚尹旁达

拼音:fúyǐnpángdá简拼:fypd

近义词:孚尹明达

解释:指玉的色彩晶莹发亮,比喻品德高尚纯洁

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问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

哀感顽艳

拼音:āigǎnwányàn简拼:agwy

近义词:哀恸顽艳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作品哀怨、感伤

解释: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出处:三国·魏·繁钦《与魏文帝笺》:“咏北狄之遐征,奏胡马之长思,凄入肝脾,哀感顽艳。”吕延济注:“顽钝艳美者皆感之。”

例子:这封信却是骈四骈六的,足有三千多字,写得异常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一回)

买贱卖贵

拼音:mǎijiànmàiguì简拼:mjmg

近义词:贱买贵卖

解释:指低价买进而高价卖出

出处:汉·张衡《西京赋》:“尔乃商贾百族,裨贩夫妇。”三国·吴·薛综注:“裨贩,买贱卖贵,以自裨益。”

命若悬丝

拼音:mìngruòxuánsī简拼:mrxs

近义词:危在旦夕、奄奄一息反义词:

解释:比喻生命垂危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6回:“吾今命若悬丝,专望救援。”

傲贤慢士

拼音:àoxiánmànshì简拼:axms

反义词:爱才如命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看不起有才能的人

解释: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何期逆贼恣逞奸雄,傲贤慢士,故特来见明公。”

变生肘腋

拼音:biànshēngzhǒuyè简拼:bszy

近义词:心腹之患、祸生肘腋

用法:紧缩式;作状语;形容内乱

解释:肘腋:胳肢窝。比喻事变就发生在身边。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例子:万一中外合谋,~,郑国非公之有矣。(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

超群绝伦

拼音:chāoqúnjuélún简拼:cqjl

近义词:出类拔萃、超凡入圣、超群出众反义词:碌碌无能、无名小卒、芸芸众生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褒义,形容很不平凡

解释:伦:同辈。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例子:陈景润在数学上的贡献说明他数学才能~。

出言不逊

拼音:chūyánbùxùn简拼:cybx

近义词:出口伤人、血口喷人、出言无状反义词:谦厚有礼、彬彬有礼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说话傲慢无礼出口伤

解释: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张郃传》:“图(郭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

例子:他~,当然不会受欢迎。

感恩戴德

拼音:gǎnēndàidé简拼:gedd

近义词:感激涕零、感恩图报反义词:恩将仇报、忘恩负义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6.我来到了三国时期 篇六

一天,我在玩游戏.突然我发现一枚戏戏币,我刚拿起它,它就把我吸了进去.

到了三国的军营看见了诸葛亮正在为怎样打败曹操而烦恼,忽然,在我的脑海中闪现出一个非常有趣的想法那就是帮助诸葛亮打败曹操(注:我看过三国演艺这本书,知道怎样打败曹操).我走到诸葛亮的面前对他说:“你可以用火烧掉赤壁,大破曹营.““好主意,可你是谁呢?你为什么要帮助我呢?“诸葛亮疑惑不解地问.“你不用知道我是谁,专心打仗吧!“

15天以后,曹操大败.诸葛亮带着一支军队来奖赏我,我对他们说不用了.到了晚上,我在心里沾沾自喜.可是,我的鼻子酸流流的.,我很想家.我又拿起游戏币看了一下,突然我又回到了家里,我以为那是一个梦.但我又看见那枚戏币,和诸葛亮给我发的那枚奖章.

7.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篇七

关键词:魏灭蜀之战,蜀汉衰落,三国

发生于263 年的魏蜀之战最终决定了蜀国的命运——蜀汉政权以近乎悲壮的形式走向了灭亡。魏灭蜀的结局并非偶然,而是三国后期魏蜀自身政治、军事、经济等力量的变化,在一系列必然和偶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一、魏灭蜀之战的背景

234 年,蜀汉政权顶梁柱诸葛亮的去世成为整个蜀汉政权命运的转折点,蜀汉政权自身实力逐渐衰落,与此同时,魏国经过司马氏家族的整合,日益强大起来。

1.蜀汉政权的衰落。从234 年诸葛亮逝世到263 年后主投降近30 年时间内,蜀汉政权经历了一个逐渐的衰落过程,虽然同吴国和魏国政权内部激烈的斗争相比,蜀汉政权总体政局相对平稳,继续维持着自刘备、诸葛亮两代人所确立起来的政治、经济和人才政策,但蜀汉政权所处的恶劣环境和内部原因最终导致其逐渐走向了灭亡。

(1)先天劣势。相对于曹魏和孙吴政权,蜀汉政权从建立之初就存在着天生的劣势。从领土上说,汉末天下十三州,东吴占其三(扬、荆、交),曹魏有九(幽、冀、青、兖、徐、豫、并、凉、司),而蜀汉政权仅得其一(益)。从人口数量讲,曹魏政权在魏文帝时候就有66 万户,大约450 万人[1],孙吴政权在孙权赤乌五年拥有52 万户,大约230 万人[2],而蜀汉人口最多的时候也仅有28 万户,大约94 万人[3]。过少的人口和过分狭小的统治区域使得蜀汉政权战略空间发展空间极小,因此自刘备、诸葛亮执政时期就不断尝试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诸葛亮完成对南中地区的征服和整合后,不等自己在《隆中对》所提出的“天下有变”的时机,率兵“六出祁山”挑战当时强大且稳定的曹魏,其对魏国用兵并非简单地以攻为守,更有开拓领土,甚至吞魏的意味。据《三国志·诸葛亮传》引注《郭冲四事》记载:“蜀人咸知亮有吞魏之志,非惟拓境而已。”然而,虽然无论是“六出祁山”还是“九伐中原”,蜀汉在战场上胜多败少,但限制于巴蜀地区艰难的交通和魏国强大的国力,蜀汉政权拓域甚至吞魏的努力最终以失败告终。

(2)人才凋零。过分狭小的领土和人口也导致了蜀汉政权人才选择的余地也比较小,加上蜀汉政权自身的政治军事人才的特性,最终导致人才凋零。一方面,蜀汉政权的人才招揽与曹魏和孙吴人才招揽上有很大的不同,早期的蜀汉人才多是通过刘备和诸葛亮个人魅力集结起来的。曹操的谋士程昱就说,“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4]。因此,当刘备在荆州的时候,“刘表故吏士多归刘备”[5]。诸葛亮也靠个人魅力吸引了姜维等人为蜀汉效命。然而诸葛亮亡故后,蜀汉政权就不再拥有类似刘备、诸葛亮一般有极强个人影响力的人物,新的外来人才多是因敌国政局动荡出走或因战争投降而来的人。另一方面,与曹魏和孙吴依靠地方宗族人才为主不同,蜀汉的军政人才多是缺少根基的外来人士,特别是刘备集团所带来的荆襄人士,而益州本土人士较少。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提及的四个人才中,仅董允一人出生在益州,但其家族并不在益州。在以地方士族门阀成为军政人才主要来源的汉末时期,蜀汉政权很难找到充足的后备人才,而益州本土人才匮乏更加剧了这种情况。诸多原因,最终导致蜀汉晚期出现的“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前锋”的局面。

(3)经济与军事衰落。蜀汉政权在建立之初就在经济上存在先天不足,而长期的战争更对蜀汉政权的经济产生了破坏性作用。在诸葛亮执政时期,通过对南中地区的有效征服以及对蜀地的农业、工商业的促进和发展,保证了其“无岁不征”的战争需要,同时做到了令蜀汉军民“民安定衣食足而后用之”[6],暂且做到了国家整体收支平衡,然而到了蜀汉末期,由于连年北伐,“维数出兵,蜀人愁苦”[7],而吴国使臣薛珝直言不讳地说:“经其野民有菜色”[8],蜀汉政权实则已经无力支撑战争。经济的衰退也导致其军事力量的衰退,诸葛亮一出祁山的时候,仅参加北伐的军队就有大约十万, 但在蜀汉灭亡时,蜀汉全部军力仅有“士十万二千,吏4 万”[9]。而同时期的曹魏兵力却大幅度增加,一次北伐时,曹魏派出的兵力是“马步骑五万”[10],到曹爽伐蜀兴势之役的“卒六七万”[11],再到蜀国灭亡前夕“征四方之兵十八万”[12]。蜀汉政权在军事和经济双方面的衰弱与魏国的逐步强盛形成鲜明对比。

2.司马家族对魏国政治势力的重新组合。与蜀汉政权衰落相对应的是魏国国力的逐步增强,从249 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开始,司马氏历经三代终于全面继承了曹魏,并在曹魏的基础上,对政权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国力迅速上升,全面超越了吴、蜀政权。

(1)平定亲曹势力的反抗。从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开始,经过王凌、令狐愚谋立曹彪事件,李丰、夏侯玄、张缉谋废司马师事件,司马师废除皇帝曹芳事件,毋丘俭、文钦叛乱事件,葛诞在寿春的叛乱事件和曹髦被杀事件,到魏灭蜀战争前,司马氏家族在没有出现全国性混乱的情况下,基本平定国内亲曹势力的反抗,重新整合了魏国的军政力量,统一了魏国内部力量,为发动征伐蜀战争消除了内部障碍。

(2)清除割据及少数民族势力。在逐步消除政权内部反抗势力的同时,司马氏也开始在曹魏已有的政权基础上削弱和清除围绕在魏国周边的割据势力和少数民族势力。魏国先后在253 年新城之役、255 年诸葛诞寿春之役期间两次大败吴国,此后吴国再无力对魏国用兵,整个东部战线几乎完全陷入平静。此外,曹魏时期基本平定了乌桓、鲜卑、高句丽,司马氏时期还加强了对西部羌人的打击,254 年司马昭出兵征讨新平羌,“新平羌胡叛,帝击破之,遂耀兵灵州,北虏震詟,叛者悉降”[13]。至魏灭蜀之战前,魏国境内外基本保持了安定的局面,使魏国得以全力对蜀作战。

(3)经济迅速发展。与蜀汉政权经济政治的衰退形成明显对比的,是曹魏政权经过数十年的稳定统治,“高枕于广厦,潜思于治国;广农桑,事从节约”[14]的措施,使其逐步从汉末大乱中恢复过来。三国时期的北方经济本来就强于南方及吴蜀地区,加上司马氏执政后进一步改变了曹魏后期的“骄奢”、“刑繁役重”等弊病,国家财政明显增强。“值魏明帝奢侈之后,帝(指司马昭)蠲除苛碎,不夺农时,百姓大悦。”[15]此外司马懿当政期间,还主持了多处军事屯田,其中邓艾“遂北临淮水……兼修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颍,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大军出征……资食有储,而无水害”[16]。江淮地区因此成为魏国征蜀征吴的重要财源。经过这些措施,魏国(司马氏)政权无论在军事还是政治上已经有能力同时应付蜀汉与吴国的压力。

二、魏灭蜀战争始末

1.战争决策与准备。263 年8 月,魏国经过充分的准备,发动魏灭蜀之战。魏国执政司马昭吸取曹真、司马懿的伐蜀失败和曹爽兴势之役的失败教训,准确分析蜀汉以及魏政权的力量变化,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方针。根据《晋书·文帝本纪》所载,司马昭基于三点作出“蜀国可伐”的判断:其一,魏国“息役六年,治兵缮甲”,对战争做好了充分的物质准备;其二,蜀国力量虚弱,“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郡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其三,蜀国“主昏臣暗”,唯一对魏国有威胁的姜维却在沓中屯田避祸,不会对魏军的动作作出及时的反应。为了保证战争的成功,魏国做了三方面工作:(一)“征四方之兵十八万”,保证魏国兵力的绝对优势;(二)声东击西,“令唐咨作浮海大船,外为将伐吴者”[17],以麻痹蜀汉君臣;(三)统一前线将领的思想意识,当时以邓艾为代表的将领都反对伐蜀,“(蜀)未有衅,屡陈异议”[18],但在钟会的支持下,派遣师纂做说服工作,临出发前斩杀邓敦表达决心。征伐蜀汉的准备工作完全做好。

魏国积极准备的同时,蜀汉政权内部却毫无反应,军事经验丰富的姜维从战争之初就看破魏军的策略,他先上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19]。然而,黄皓为排挤姜维,用鬼神占卜的手法使刘禅相信魏兵不会南伐,于是刘禅“寝其事”,而成都的群臣更是不知,白白耽误战争准备时间。

2.第一阶段———汉中之战。

(1)姜维退守剑阁。按照司马昭原有的战略安排,十八万征蜀大军主要分成三路,以邓艾为首的西路军会同王颀、牵弘、杨颀攻击沓中,使姜维无暇东顾汉中,中路由诸葛绪到武街断姜维归路,东路由钟会率领李辅、胡烈出骆谷袭取汉中。当钟会进入汉中,围王含于乐城,攻蒋斌于汉城,并攻破阳安关城,姜维立刻退往剑阁,在疆川口与追击而来的杨颀大战,蜀军以赵广战死的代价,摆脱了杨颀追击,并用声东击西的方法迅速摆脱诸葛绪的堵截,与此时才赶来的张翼、廖化合军坚守剑阁。

(2)邓艾偷渡阴平的抉择。姜维成功退守剑阁使得魏军“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举大众以屠城,散锐卒以略野,剑阁不暇守险,关头不能自存”[20]的原定计划破产。魏蜀双方相持于剑阁,蜀汉军队在借剑阁天险严格防守,而魏军却面临着进“不能克”,而“粮运县远”,“将议还归”[21]。

为了打破僵局,邓艾主动提出“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馀里,奇兵冲其腹心”[22]的方略,获得钟会支持,邓艾自率所简选的精兵万人“偷渡阴平”,出其不意攻击江油,蜀江油太守马邈战败投降。邓艾得以顺利进入成都平原,蜀汉政权面临最后的考验。

3.蜀汉政权的战略调整。邓艾偷渡阴平的成功及马邈战败投降震动了蜀汉政权,蜀汉政权终于从睡梦中惊醒,作出以下决策:(一)由诸葛瞻督诸军至涪抵抗邓艾;(二)召还阎宇镇守巴东的军队救援成都“,召宇西还,留宇二千人,令宪守永安城”[23]。(三)向吴国求援,吴国也立刻作出了积极反应“,使大将军丁奉督诸军向魏寿春,将军留平别诣施绩於南郡,议兵所向,将军丁封、孙异如沔中,皆救蜀”[24]。

从整体看,蜀汉政权最后阶段的这些决策并无太大失误,但由于蜀汉政权自身因素,这些决策从开始就存在巨大隐患,这种隐患包括:从用人上看,选择诸葛瞻作为军队主帅,利用诸葛家族在蜀汉国内巨大的影响力凝聚人心。“蜀人追思亮,咸爱其才敏。每朝廷有一善政佳事,虽非瞻所建倡,百姓皆传相告曰:‘葛侯之所为也。’”[25]然而诸葛瞻的军事经验几乎为零,不具备统帅军队的能力。从军事上看,在姜维率领蜀军主力在剑阁与钟会对峙的时候,成都附近已经没有多少守备力量,而蜀军另外两支可以调动的军力,霍弋所率领的南中军队和阎宇所率领的巴东军队,一支因为刘禅的命令束缚而没有出发,“霍弋闻魏军来,弋欲赴成都,后主以备敌既定,不听”[26],而另一支阎宇的巴东蜀军还在前往成都救援的路上,诸葛瞻所能带领的只能是成都及其附近原有的守备力量以及临时招募的士兵,虽然人数比邓艾要多数倍,但其作战经验与邓艾的百战之师完全不能相比。

4.第二阶段———绵竹之战。

(1)涪城战斗。当诸葛瞻率领几乎是蜀汉政权最后的力量前往涪城抵御邓艾的时候,由于缺乏军事经验,他从一开始便不断犯各类错误:第一个错误,拒绝黄崇一再请求的“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27]的建议,而在涪城附近盘桓不进。笔者认为,导致这个错误原因可能有三:第一,诸葛瞻急于缩短战争时间,寻求与邓艾在涪城附近的决战。“速行据险”固然能让魏军不进入成都平原,但也有可能因此导致敌人与其避免决战。第二,诸葛瞻高估了自己而低估了敌人,诸葛瞻自认为所率领的军队比邓艾多数倍,并且是以逸待劳的本土之军,完全可以战胜邓艾所率领的魏军。所以对黄崇的建议“犹豫未纳”。然而,残酷的战局很快击破了诸葛瞻的幻想,邓艾通过江油关进入成都平原,并迅速击败诸葛瞻的前锋。虽然任何史书都没有记录邓艾是如何击破诸葛瞻前锋部队的,但前锋的迅速战败显然震惊了诸葛瞻,意识到自己的军力无法与邓艾对决的诸葛瞻立刻放弃涪城,转而退往离涪城一百里的绵竹关。

(2)绵竹关战斗。拒守绵竹关的诸葛瞻开始采取与魏军相持不战的战略,等待各路援军的到来,但邓艾却等不了,偷渡阴平使得自己与魏军主力相距甚远,无论后援还是军需粮草都不可能维持太长时间。为此,军事经验丰富的邓艾采用将激法诱使诸葛瞻犯下了第二个错误。“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28]诸葛瞻果然被激怒“斩艾使”,随即率领蜀军出战,绵竹关决战爆发。

虽然绵竹关的决战是邓艾所希望的,但过程对魏军却很艰难。蜀军在诸葛瞻父子激励下爆发了凶悍的斗志,蜀军的主要将领后来都以阵亡告终,说明蜀汉将领可能都处于战线前线。战斗开始阶段,魏军一度战斗不利。“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29]意识到局面危险性的邓艾采取破釜沉舟的态度。“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并作出要斩杀邓忠和师纂的样子,迫使“忠、纂驰还更战”。最终魏军的精兵战胜了诸葛瞻的蜀军,蜀军以包括诸葛瞻、诸葛尚在内的几乎全部将领战死的悲壮结局结束了自己的最后一战。

三、魏灭蜀之战的结局及蜀汉亡国原因分析

1. 魏灭蜀之战的结局。绵竹之战直接导致了绵竹关失守,魏军能够直趋成都,但蜀汉政权并非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蜀军主力尚在,姜维、阎宇、霍弋所率领的蜀军主力部队基本保持完整,且阎宇的巴东蜀军已经在前往成都的路上。而邓艾虽然在绵竹关战胜蜀军,但自身损失却无法得到补充,还要面临着雒城、成都等坚固城池防御和正在回援的蜀军。而在剑阁的魏军则受到姜维的牵制不得前进一步。

对蜀汉政权来说,导致其最后灭亡的并非蜀军无力再战,而是蜀国从上到下抵抗意志的崩溃。绵竹之战的失败震动了蜀汉政权上下,诸葛亮家族在蜀汉的巨大的影响力,随着诸葛瞻的战死,反而成为了负资产。首先,蜀汉百姓间发生了恐慌,绵竹之战后,蜀汉百姓“闻艾已入平土,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30]。其次,蜀汉朝堂,从后主刘禅到王公大臣也都对继续抵抗失去信心。“汉主使群臣会议,或以为蜀之与吴,本为与国,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31]只有刘禅的儿子北地王刘谌主张抵抗,但他的想法更像是失败后的玉石俱焚:“若理穷力屈,祸败将及,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可也。”[32]但显然,昏暗的刘禅不可能接受这个建议。在失去信心后的反复权衡下,刘禅最终接受了谯周的建议向邓艾请求投降,这标志着蜀汉的灭亡。

8.我与《三国演义》的故事 篇八

我,人称外号“小书迷”,每天都会看书。为了满足我爱看书的心愿,从一年级开始,爸爸就给我买了许许多多的书,我的书架早就被各种各样的书放满了。

三年级的时候,爸爸给我买来四本书,分别是《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和《西游记》。这四本书,我都非常喜欢看。如果非要让我选出一本最喜欢的话,那就非《三国演义》莫属了。

记得我刚一开始看《三国演义》时,就被精彩的情节吸引了,一口气读了八回(不是八遍哦),连妈妈叫我吃饭我都没听到。晚饭后我又继续看,到晚上9点妈妈急得叫我洗澡睡觉了,可是我只是应了一声“好,”就又继续埋头看了起来。因为《三国演义》的故事太精彩了,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的“桃园三结义”、赤壁之战火烧曹兵、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关羽夜读《春秋》……一个个故事让我舍不得放下,有时抱着书就睡着了。在梦里,我梦见我和《三国演义》里面的曹操、刘备、张飞、关羽等人比武打斗,然后大家一起成了好朋友,真可谓废寝忘食了。

现在,我还是非常喜欢看这本书。从中不但积累了很多有生命力的词语,如:百战百胜、七擒七纵、乐不思蜀、草船借箭、望梅止渴,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还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如:关羽的正气凛然,赤胆忠心;张飞的胆识过人,气吞山河;刘备的礼贤下士,虚心纳谏;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忠心耿耿。知道了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友谊,什么是忠诚,什么是聪明才智。同时,对我学习语文也有很大帮助。我太喜欢看《三国演义》了,看多少遍都不会看腻的。我建议小朋友都去看一看这本书,去了解一下三国的故事。

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中心小學五(5)班

9.三国故事的成语 篇九

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晋:

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

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

10.我与《三国演义》的故事 篇十

谢涵歌

我最喜欢的名著是《三国演义》,它讲述了魏、蜀、吴三国争霸天下的故事,这本书不仅精彩,还是我的良师益友呢!

为什么说它是我的益友呢?那是因为我在孤单时,我总会拿起《三国演义》细细品味一番,里面精彩纷呈的故事总让我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我穿上盔甲,跨上战马,挥舞长枪,在古战场上冲锋陷阵。特别是诸葛亮最令我佩服,他的智谋总使我对他竖起大拇指。渐渐的,《三国演义》那精彩的故事已驱赶走了我的孤独,《三国演义》你真是我的益友啊!

《三国演义》也帮我解决过生活中的难题,就像那次吧,一题数学题困住了我,唉,我随手翻开了《三国演义》,《三国演义》里的“草船借箭”启发了我:诸葛亮不造箭而借箭,用不同的方式“变”出了十万支箭,为什么我就不能换个思路呢?我换了套“战略”,找出了隐藏的条件,果然不出所料,一会儿,我就解开了那道困恼我的数学题。《三国演义》,你真是我的良师啊。

11.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篇十一

很多人都读过《三国演义》,对蜀国丞相诸葛亮的才智非常钦佩,他发明的木牛流马,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其实,对诸葛亮的发明,马钧也能看出其不足之处,可谓技高一筹!当时,魏、蜀、吴三国打得不可开交。有一次,诸葛亮率兵攻打魏国,使用了一种新发明的连弩,可以连续发射几十支箭。这种新式武器让魏军大感惊奇,有个魏国士兵捡回连弩让马钧看。马钧仔细观察后认为,这种连弩虽然制作精巧,但还可以改进,使效率提高5倍。可惜他的改进得不到魏国国君的承认,马钧只能空抱遗憾。

其实,马钧的遗憾太多了。官渡之战时,曹操使用一种发石车攻击袁绍,这种发石车可以抛出大石块攻击敌人,威力巨大。但这种发石车也存在缺陷——速度较慢、只能单发。

聪明的马钧经过一番研究,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发石车——轮转式连续抛石车。这种攻城器械的构造是一个绕轴转动的大木轮,在轮子的边缘用绳子拴上几十块大石头,然后用机械带动木轮快速旋转,轮上悬着的石头也跟着一起旋转,等旋转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切断系石的绳索,石块就会连续不断地发射出去攻击敌人的城楼,抛出数百步远,使敌方来不及防御。

如果使用了这些新式武器,曹军的作战能力定会大大增强。可惜的是,因马钧不善言辞,他的发明被别人攻击得一无是处,结果人们都嘲笑他。马钧的朋友、文学家傅玄却很赏识他的才华,就向安乡侯曹羲推荐了他的这一发明,但遭到曹羲的拒绝。傅玄耐心劝导曹羲:“马钧发明的是军队需要的精良兵器,费一点木材,找几个人就能制造出来,何不试验一下?”在傅玄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曹羲才接受了建议,并把情况转告主持军事的武安侯曹爽,但曹爽却没有理睬这件事,马钧的设想当然也就无法实现了。

12.基础学段关于三国故事的有效处理 篇十二

一.紧密联系原著, 引导学生质疑和问难。

语文教材中每个三国小故事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 包含着人物形象、情节结构、时代背景等诸多因素, 但因为是改编或节选, 小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会显得比较单一, 缺少人物发展的轨迹, 模糊人物形象的分析, 因此教学时要紧密联系原著, 引导学生质疑和问难。

在教授《草船借箭》一课时, 学生提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明明周瑜让鲁肃探听诸葛亮的动静, 鲁肃也已经得到了一些消息, 如诸葛亮向他借船之类的, 他为何不向周瑜汇报, 反而私自帮助诸葛亮实现了借箭的计划?”

经过讨论, 一些学生认为, 鲁肃为人忠厚老实, 不忍心看诸葛亮计谋失败而获罪。一些学生认为他比较守信用, 因为他答应了诸葛亮不告诉周瑜真相, 他不能言而无信。一些学生说, 鲁肃不赞同周瑜这种做法, 而比较同情诸葛亮的遭遇。一些学生认为, 鲁肃和诸葛亮是私底下的好朋友。

这些观点体现学生对鲁肃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不可否认, 《三国演义》中刻画的鲁肃形象的确是忠厚老实、慷慨大方、有“长者风范”。那么是否认为这个问题就可以到此为止, 下结论了呢?

仔细一想, 似乎还有发掘的空间。比如鲁肃是否一贯都是忠厚老实呢?《单刀赴会》不是他为除去关羽而亲手导演的吗?只不过最后失败了, 反而成全了关羽的美名。鲁肃是否真的是诸葛亮的朋友呢?是否就仅仅是以上原因, 才让他选择了帮助诸葛亮?

要解开这个结, 要看看当时的天下大势, 要从《三国演义》原著中找答案。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平定北方后挥师南下, 不战而降荆州, 一时气势极盛。在刘备奔逃于江陵之际, 曹操的“会猎于荆襄”的檄文也传到了孙权手中。江东人心浮动, 孙权害怕曹操消灭了刘备后, 又跨江而来, 毁了自己三世基业。却又不敢现在就翻脸, 公开对抗曹操。紧要关头, 主战的鲁肃请命出使荆州, 游说刘备, 带回诸葛亮, 制定了“联刘抗曹”的战略计划。在这样的背景下, 诸葛亮到了周瑜军中担任军师, 诸葛亮也就成了刘备的全权代表。试想, 如果让周瑜定了诸葛亮的罪, 乃至军法从事, 杀害了诸葛亮, 那么“孙刘”联盟将不复存在, 先前定下的国家战略也就落空, 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对东吴极为不利。鲁肃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屡次劝谏周瑜不要对诸葛亮动手。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说, 鲁肃还是个深谋远虑的政治家。

又如, 学习《赤壁之战》一文时, 学生提出曹操是个多疑的人, 为什么这么相信黄盖的话, 还欢喜得了不得。他难道就不怀疑吗?是啊, 这也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让学生再次回读课文, 学生讲到黄盖在信中投曹操所好, 用自不量力, 用鸡蛋碰石头来比喻两军的形势, 使曹操心花怒放。其次, 这也正击中了曹操的弱点, 用兵士和粮草做诱饵, 引曹操上当。至此, 学生能充分挖掘文本信息, 作出自己的思考判断。但是, 仅仅是这些远远不够的, 不能打消曹操的疑心的。因而, 引进与赤壁之战相关的故事情节是必要的。此时, 引入苦肉计, 周瑜打黄盖的故事, 以及学生谈到曹操派蒋干到周营刺探军情, 周瑜将计就计的故事, 不但拓展了故事的内容, 完善了情节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也对曹操周瑜以及黄盖这些人物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

要让学生准确认识三国人物形象, 应该说, 离不开对原著的分析。

二.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帮助学生解读文本。

1. 音乐导入, 创设情境。

教学三国故事, 导入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用音乐方式来导入就是其中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了。由气势恢宏的《三国演义》电视剧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也是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导入, 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感受三国豪情。

2.观看视频, 如临其境。

在教学中, 适时地插入视频剪辑来教学, 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 真切感受战争场面, 把握人物形象。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文时, 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视频剪辑来体会借箭时“曹营万箭齐发, 诸葛亮谈笑自若”的场面, 引导学生更好的体会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诸葛亮的“运筹帷幄”“镇静自若”;曹操的“疑心重重”“追悔莫及”;周瑜的“嫉贤妒能”“自叹弗如”。学习《孔明智退司马懿》一文, 可以视频播放“空城计”片断, 感受“智者”形象。教《火烧赤壁》一文, 可以播放“火烧赤壁”片断。学生通过影视作品的观看, 对火烧赤壁的宏大场面有了具体形象的感知, 火光通天, 浓烟滚滚, 喊杀声连成一片, 曹操的人马被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其惨烈、壮观的场面震撼人心, 加上音乐的渲染, 使学生如临其境。

三.优化朗读教学方法, 深入感受人物形象。

叶圣陶说:“教学语文课本和文学课本, 几个重要项目里头有一个项目, 就是好好地读, 读得好, 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 同时就是领会它的思想感情。”“读得好”, 实际上就是读与想结合得好, 吟咏与推敲结合得好。要理解三国小故事, 分析三国人物形象, 悟出深刻的道理, 就必须好好地读。

1.感知人物形象, 读出角色。

三国故事的文本中, 往往会出现较多的人物对话, 充分抓住这些对话片段进行分角色朗读, 对感知人物形象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草船借箭》一文, 对话段落比较多,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在教学第二段时, 执教者可以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给周瑜和诸葛亮两人加上他们说话时的动作、语气、神情。并想想为什么这样加?他们在说话时想些什么?”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研读与合作探究交流, 体会周瑜的妒才阴险与诸葛亮的机智、胸有成竹。学生在充分地朗读与交流过程中, 感知了人物形象。

2. 分析人物心理, 读出语气。

学习《草船借箭》一文中, 在学生汇报到通过三天之后的漫天大雾, 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时, 我设置了几个问题:⑴.诸葛亮和鲁肃看到这场大雾时, 他们的心情会不会一样?为什么?⑵“假如你是鲁肃, 怎么读这个句子?” (引导学生读出害怕, 吃惊的语气。) ⑶“假如你是诸葛亮, 怎么读这个句子?” (引导学生读出暗喜, 得意的语气。) 从而进一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与鲁肃的老实忠厚。《赤壁之战》一文中, 我在引导学生如何读出“周瑜自不量力, 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 哪有不失败的!”这句话的语气时, 分析了此时曹操的心理。赤壁之战的关键之处, 在于黄盖的两大计谋:一是火攻, 二是诈降。特别是这封诈降信, 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因此读此句应当是带着藐视的、贬低的语气读。这样才能使曹操深信黄盖的投降是真的。

3. 珍视学生体验, 读出多元。

以读为本, 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引导多读书, 要重视孩子的内心体验。由于孩子个体知识、生活经历不同, 对课文理解和感受也不一样, 所以朗读的技巧也不同。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 在学生朗读“黄盖没有失信, 果然来投降”这句话时, 有学生将“果然”一词读得高昂, 还在后面加上“哈哈哈”。他说曹操在笑自己非常强大, 没有出兵就吓得黄盖前来投降了, 可以不战而胜了。有一个学生在读这句前加了“呵呵呵”, 用不屑一顾的语气读。他说曹操这时在笑周瑜, 连跟了他这么久的良将都投降了, 根本就不可能获得战斗的胜利……又如:学到“火光冲天, 烟雾锁住了江面……曹军死伤不计其数”那种悲壮的场面时,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 看待这个场面, 你会怎么读?学生纷纷练读, 随后的个别朗读中, 有的自豪, 得意, 那是取得胜利的周瑜部队, 有的唉声叹气, 精神萎靡, 那是吃了败仗的曹军, 有的读出了慷慨激昂, 那是为战斗悲壮的感慨, 有的出于对死难者同情而读出了低沉。精彩朗读的出现, 正是因为执教者在教学中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感受、体验, 才使学生对文本有了多元解读的结果。

四.开展《走进三国》综合性学习活动, 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语文教材中的三国小故事有着非常精彩的故事情节, 学生学习起来特别感兴趣, 因此, 在开放性的课程理念指导下, 教师要以《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等课文的课内阅读教学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对《三国演义》进行研究性的课外阅读, 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读书习惯, 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提升和拓展, 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问题情境的学习空间。

曾有教师对《走进三国》综合性学习活动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它们分别是:三国词语竞猜、精彩录像回放、研究成果汇报、生成激烈辩论、开放课外阅读。三国词语竞猜:通过词语竞猜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推动学生的阅读积累, 既是对学生研读《三国演义》情况的检查, 也是对《三国演义》阅读兴趣的激发。精彩录像回放:播放《赤壁之战》、《草船借箭》精彩录像, 激活学生的阅读体验, 激发学生《走进三国》汇报交流的兴趣。研究成果汇报:学生对《三国演义》中感兴趣的问题, 采用感兴趣的方式进行了一个多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之后, 教师引导学生选取重点处、精彩处进行汇报, 丰富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感受, 进行学习方法的提升、指导, 使汇报交流成为牵动学生深入研读《三国演义》的一个点。生成激烈辩论:曹操、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两个重要人物, 谁更堪称英雄历来见仁见智, 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激烈论辩, 有利于调动学生对《三国演义》的阅读积累, 加深对人物的认识。开放课外阅读:将研读《三国演义》的方法、经验迁移到对其他名著的阅读中, 使学生在不间断的课外阅读中积淀、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这种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内容的丰富性, 学习途径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的实践性, 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这样的教学, 把听说与读写, 理解与运用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信息, 使他们的思维有了更大的纵横驰骋的天地, 使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了培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中国古典名著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中有多篇文章出自《三国演义》, 通过体会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 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 达到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阅读名著兴趣的目的是教学此类文章的重点。本文试图以案例的方式来谈谈如何进行“三国故事”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质疑,多媒体,朗读,综合性学习

参考文献

[1]于永正, 《语文教学实录荟萃》,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

[2]金介梅, 《浅谈小学语文教材中“中国古典名著”节选部分解读方法》, http://courses.teacher.com.cn, 2011年6月。

[3]《走进三国》, http://bbs.jxjyzy.com/showtopic-229477.aspx, 2009年5月。

[4]谢新敏, 《〈赤壁之战〉教学反思》, http://blog.szsslxx.com, 2010年12月。

13.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 篇十三

他的政敌——严挺子,被贬到地方政府做事的那段时期,玄宗有一天突然想起他,问李林甫说:

“我记得有一个很能干的高官叫做严挺子,他现在在哪里?”

当天,李林甫退出皇宫后,立刻召唤严挺子的弟弟,说;“陛下对令兄很关心,照说,他最好在这个时候谒见皇上,但是,他正在地方政府做事,一时办不到,你不妨通知令兄,当作他患了中风,向皇上奏请回京疗养……”

严挺子接到弟弟的联络后,喜上眉梢,即刻写了奏文,请求皇帝调他回京,玄宗接到奏文后,问李林甫如何处理,李林甫答说:“严挺子已经年迈,而且中了风,请陛下把他调任闲职,叫他专心养病好了。”

14.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篇十四

1. 有标题

知识竞赛课的标题实际上就确定了这课所涉及的范围,看了标题学生就应该明白这是关于书本上的哪一节课或者是哪一个单元,心中就大体有数,待会寻找答案的时候知道到哪儿去找。那么学生一看“大话三国”就能想到,既然大话,那肯定不管课内课外,历史还是故事,过去还是现在,只要跟三国沾边就行。所以,历史教师在设计这样课的时候题目首先要取得好。标题也涉及导入,导入的形式多样,教师可以自选,这一课我用了电视剧《三国》中的主题曲进行导入。

2. 有规则

知识竞赛课上首先要向学生展示知识竞赛的规则,所以我做的第二张幻灯就是介绍本课的规则,有点类似于游戏规则,学生一看,有点意思,他的学习兴趣就来了。在“大话三国”中我设计的规则是这样的:在本课学习中,我们将以分组竞赛的形式来学习,看一看哪组同学综合能力最强?规则:以组为单位,共分四个小组,基础题每回答一轮题目答对加10分,答错不加分也不扣分。抢答题部分每题10分,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通过规则介绍,我把学生分组,按照平时学生的座位分为四组,平时一组的同学比较熟悉,讨论问题的时候比较容易展开,这样的组别比临时组合的组更具有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给后面的竞赛创造了更好的氛围。根据规则,展示得分表格,用来记载每组的分数结果。

3. 基础题的设置

基础题来源于课本,是必须掌握的历史知识,从理论上来说,这部分内容其实只占这一课或者这一单元的一小部分,是知识目标。根据课题的范围不同,题目涉及的也不同,属于必答题部分。基础题的题型可以选择多样化,填空、选择、连线、填表等,这些是相对而言较简单的题型,学生也容易上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 能力提高题

能力提高题在基础题上更进一步,略带难度,通过组员合作基本能完成,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可以根据题目涉及的范围放入必答题还是抢答题。这课我设置了这样几道能力题放入必答题部分:

(1)三国英雄篇。把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回答名字。主要是增强历史人物的直观性,指定组别回答,共放了三轮12个人物画像,有的选自历史课本,有的选自小说《三国演义》,有的选自电视剧《三国》。

(2)诗词篇。在这里把历史知识与语文知识结合在一起,将评价三国时期人物的诗词或三国时期人物所作诗句拿来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共设计了12篇诗词题目,共三轮。

(3)讨论篇。把历史知识上升到能力提高,综合讨论、合作、总结、比较等各方面能力。本课中我共设计了四个问题分组讨论,然后由学生推荐一个同学回答,回答得不好的话本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完成,这样既增强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

(4)历史遗迹篇。这里将历史知识与现实接轨的一个切入点。通过今天仍然保留的历史遗迹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向往赞美之情。共选取了8幅图片,共两轮。

5.课外抢答题

(1)成语典故篇。这里也是语文学科整合到历史学科的一个切入点。我在这里把它设计为一个自由发挥题,任意回答,答对且不与前面人重复即可为本组加分,因此学生积极性很高,讨论热烈、气氛很好。

(2)改错篇。把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地图)展示给学生,对里面有关的内容做一些错误的改动,让学生寻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改动,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读图能力和细心程度。

(3)谜语篇。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一个自我才华展示的机会。

(4)动手篇。在这里主要体现学生动手能力。我提供了两个方案,一是设计一个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比较图,二是设计一个简单的三国鼎立的示意图,请学生抢答后上黑板来画。

15.浅析历史演义中的《三国演义》 篇十五

浅析历史演义中的《三国演义》

■孔庆蓉

历史演义小说可以使读者在审美愉悦中学习社会经验,汲取人生的智慧和精神力量。北宋时,三国故事已经成为民间艺人讲述、演唱的重要题材。三国故事是在借鉴有关史料的同时通过各种通俗文艺的酝酿,在长期的群众创作的基础上加工成书。《三国演义》在民间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历史演义小说的最高成就。

一、演义小说的创作

“演义”一词最早见于晋代潘岳的《西征赋》“灵壅川以止斗,晋演义以献说。”历史演义即推衍史实,阐发史书义理。历史演义小说作为一种文体,它与英雄传奇、神魔小说的不同之处就在与它更注重历史的真实,在创作中也会出现“牵野说以就历史的”的倾向。“演义”的创作动机主要是宣扬传统美德,弘扬正气。歌颂忠、孝、仁、义,捍卫民族权益。

不可否认,在历史的进程中英主明君,贤相良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朝代鼎革的历史舞台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并崛起于新一代的王朝之中。他们坚韧弘毅,积极进取,正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历史演义虽然宗依历史,但绝大多数小说属于世代累积型的作品,经过许多民间艺人的反复加工修订,最后由一位文人作家在前人的基础上创作而成,所以不免用市井细民的眼光来打量、衡量这些曾力挽狂澜的贤相明君的形象。历史演义不同于官修正史,作者们还有意识地改变英雄豪杰的贵族身份,缩短他们所崇拜的英雄人物与市井细民之间的距离。因此历史演义小说在描写英雄豪杰时,往往将他们平民化。刘备原以织席贩履为业,刘秀沦落耕田务农,赵匡胤曾飘荡江湖,朱元璋则游食一方,魏征原为华山道士,程咬金卖柴度日,小说中关于这些英豪出身微贱的描写,融入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同样也表现了下层民众渴望改变自身命运的深层心态。更符合下层民众的欣赏口味,“史”往往承载着政治启发,“史固盛衰成败,废兴存亡之际也。已然者事,而所以然者理也。理不可见,依事而彰,而事莫备于史。天道之感召,人事之报施,知愚忠佞奸之辨,皆于是乎取之,则史者可以翼经以为用,亦可谓兼经以立体者也。”(蔡元放〈东周列国志序〉)这就使得演义小说的取材几乎都放在那些表现政治伦理和道德人格的事件上去。“使见者闻者人人惕励其良心”道德被作为评判臧否人和事的根本标准,“遍阅隋唐诸书所载英君名将忠臣义士凡有关于风化者,悉为编入”《隋史遗文》中的草泽英雄们竭诚相待、患难相扶、重友情、讲义气,为了帮助朋友,他们能置生死于度外,视千金如草芥。《孙庞斗志演义》鞭挞了庞涓妒贤忌能、残酷迫害结义兄弟的卑鄙行为。孙庞斗智的故事之所以为民间所喜闻乐道,与小说中表达的下层民众重视友情、痛恨背叛朋友行为的情感有关。这种选材的角度好像有些单一,然而我们从历史的长河中所受到的启迪决不仅仅是几个王朝的更迭兴废,政治有无准的,如果简单的停留在历史的表层,视野的局限势必会造成底蕴的缺乏,从而忽略了历史与文化的鲜活、深刻与丰富。

二、在历史演义中看《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虽然取材于历史,但不等与通俗的历史教科书,在重视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将历史、传说、想象融为一体。历史演义小说是由宋元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三国故事曾经长期在民间流传,其中或多或少地贯注着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概括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历经一千多年的成书过程,中间经历了难以计数的无名氏的修改,补充和润饰。一位作家创作历史小说不同于史官编写历史,编史需要的是冷静的态度和客观的记录,而写小说则不然,作者往往把小说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融为一个有机体。在占有大量历史材料的前提下,对小说采用的素材进行深入的辨识,以一定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加上作者的主观意识,因而历史演义小说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适量的虚构与作为主体的史实同时存在,“七实三虚”的比例结构,使读者能够从思想上进入特定的时代氛围,在历史的长卷中,反省思考,认清现实。文人作家的虚构以及宋元讲史、野史、传说及戏曲的重大影响,使得历史演义小说具有传奇性倾向。比如说关羽之义,张飞之勇,刘备之仁,被誉为高不可及的典范,岳飞文武并茂,博古通今,神臂弓能开三百斤,穆桂英智勇双全擅长骑射,披甲跃马大破天门镇等等,这些形象即是现实中的形象,但又超越了现实超越了常人,他们的道德、武功、无以伦比,在人物形象的描写中,主人公往往在风口浪尖的矛盾冲突之中,以巧合的形式、偶然的事件表现人物性格。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并非完全否定艺术虚构,但虚构的要恰如其分,不能失却历史真实的本质,作为通俗的历史读物,使人们在总结历史规律的同时,以昨天的经验教训作为今天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借鉴。《三国演义》虽然保留了许多虚构故事,但在叙述中详细的展开了各政治势力和各统治集团间的矛盾冲突,在遵从历史的前提下,写了他们的军事战略和治国谋略,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历史演义小说从勾栏瓦肆的“说话”中脱胎而来,它虽然已是书面文学,但从结构类型到叙事方式,无不受到“说话给观众听”的影响。既然历史演义小说在历史素材的处理上采用了一些艺术化的表现方式,那么《三国演义》又是怎样处理的呢?一是根据一定的历史真实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对原有素材根据情节的需要或增加或删减或扩充。如“三战吕布”“曹操堪去平”等等。情节的扩充拓展了小说的表现空间,有的情节虽背离史实,但经过加工润饰之后成为精彩的故事情节。如“桃园结义”“古城聚义”“三气周瑜”“诸葛祭风”“落风坡箭射庞统”等等这些流传于话本传说的情节,经过作者的修饰分外生色。二是虚实相间。如关羽斩华雄,先写华雄的骁勇善战,连斩四将,接着便虚写关羽上马迎战,鼓声隆隆,喊声冲天正当众人为关羽担心时,华雄的头已被提来掷于地上,而出战前温下的那杯酒尚有余温。

此外王允巧使连环计,诸葛亮舌战群儒等将真假融为一体。既然历史演义小说是从讲史话本的母体中孕育而来,那么它的思想观点也严重受到讲史话本谴责荒淫暴虐的昏君,歌颂宽仁爱人的明君,排斥奸佞,褒扬忠义的影响。《武王伐纣平话》通过演述商周两朝交替的历史,宣扬了儒家的“王道”“仁君”思想。《大宋宣和遗事》开头就从传说中的圣君讲起,历数了夏桀等无道昏君,最后斥责宋徽宗的荒淫无道。其目的是使人主治国保民,不失天下。《三国演义》一开始描写黄巾起义,对其表现出了仇视和污蔑,对汉献帝寄予无限的同情,对于刘备的颂扬,主要强调刘备是“汉室宗亲”,力图挽救汉王朝的衰亡;对于曹操的谴责,主要强调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阴谋篡夺汉王朝政权。《三国演义》赞美“事主不忘其本”臣民忠君,儿孝父慈,罗贯中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对于代表地主阶级经济利益的王朝统治和帝王权利是竭诚拥护的。

总之,绝大多数历史演义小说都是以历史的发展脉络作为叙事的主线。当然并不仅以正史为依据,野史其他笔记杂传也同样被历史演义小说所借鉴,叙述朝代的更迭及统治者的兴亡得失,尽管小说的作者对历史的认识和对语言的运用不尽相同,然而他们都力求真实的再现历史;在众多的历史演义小说中无不渗透着儒家思想的人生观和历史观并以此作为是非得失的评判标准。向往国家统一的政治理想,关心民生疾苦的民本思想,舍己为人的英雄主义等等这种积极的儒家思想常常和民众的感情需要是一致的;叙事和写人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由于作者水平参差不齐,因而在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上也不尽相同。

《三国演义》其思想内涵博大而深厚。所谓:“《三国演义》无纯文学之资格”通过阅读《三国演义》可以使我们对三国时期的历史面貌基本上有所了解,也可以看到作者鲜明的创作意图,它不仅被视为是一部可借鉴的军事文献还被视为指导商业竞争的理论武器。踏着《三国演义》的足迹,通过各政治集团的激烈斗争,它所表现出的以天下为己任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给予了人们极大的精神鼓舞,它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仍然保持着极大的吸引力。《三国演义》对历史有较为清晰的理解和认识,东汉衰亡三家最终归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艺术虚构和史实水乳交融,政治家可以从中借鉴治国之道,一般人也可以丰富知识开拓智慧。

[1]周兆新.三国演义考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三国演义论文集[M].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3]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M].中华书局,1991

[4]春风文艺出版社编辑.明清小说论丛[M].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

[5]石昌渝.中国小说源流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4.

[6]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0.

上一篇:父母对孩子成长感言3分钟下一篇:我会煮饭50字作文